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凭海临风》作者杨澜

_7 杨澜(当代)
准也不如从前。老人心想原先有人鞍前马后地伺候,而现在却连个说话的人
都难寻,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那天我去这位朋友家串门儿,与老人家闲聊起来。他又搬出一些新的佐
证,说明人情的浅薄,天底下没有真心的朋友。他的儿子忍不住了,数落了
他几:“老爸,那些人本来就不是你的朋友,人家来就是求你办件事,如今
他们依然要办事,你又帮不上忙,为什么还来求你?要怪只能怪你当时没有
花时间和精力去结交真的朋友。那时候你的架子大得吓死人!换了我,也对
你没好印象,干嘛还搭理你?”
老人猛喝一口茶,不作声了。
一所舒适的住宅在于它的未被占满的空间,一颗睿智的心灵在于它的开
阔与宽松。老年人,正因为与世事的喧嚣拉开了一定的距离,才更应该有了
某种超脱,对人生有了更清醒的见识。这种精神的陈酿,不仅是社会的财富,

更是他们自身幸福的最好的保障。身体的衰老和精神的成熟,从社会中淡出
和对社会更深刻的见地,这些奇妙的组合往往出现在老年,这是年轻人无以
速成的本领。
再说说死亡,这个等待我们每一个人的结局吧。有一位日本的文学家说
过:“在生活中有真正热爱和留恋的人是不愿死的,但唯有不断积累真正热
爱和留恋的事物的人才能够面对死亡。”这似乎是个悖论,却有它难以抗拒
的魅力,因为一个真正爱着和留恋着的人会在他所热爱和留恋的事物中找到
归宿,找到永生。我的爷爷,当他拄着磨得光滑的手杖看着重孙们追逐嬉戏
的时候,他是多么满足。有一次,须发皆白的他翻开六十年前的照片,指着
上面身着长衫、手持礼帽、潇洒地笑着的自己,说:“时间过得真快!我们
这一辈人,留不下什么遗产给儿孙,只能传个正派的家风吧。眼看你们都长
大了,我很安心。即使有办法返老还童,我也会拒绝,就像一个走了很长的
路的人,快要到家了,怎么也不会愿意被拉到起点,再走一次。”我相信,
经过一次死亡考验的他,说的是不妄的话。在他那被皱纹压迫的眼睛中,闪
烁的是平和智慧的光芒。
人从萌芽开始,就驶上了一条没有退路的航线。天灾人祸、意外事端,
死亡对于儿童、青年、老年几乎是机会均等,随时可能降临的。从这个意义
上来说,老年本身并不与死亡更亲密。而每位老年人都应该在心里存了感激,
感激上天给了自
己体验完整人生的机会。没有什么比在老年时面临死亡更自然的事了。
每一个有着丰富回忆的人,当他们回首历史往事,品尝个中滋味的时候,就
像是在高速摄影中观察一棵果树的生长,看到春夏秋冬,花开花落,果实由
青变白,由白转红,如果这果实成熟落地,岂不是最自然的结局吗?从容坦
然,在我看来,是最优雅的心态。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说过:“只要有进
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但我还是相信进步。”
当然,我在二十八岁的时候奢谈老年,定有许多漏洞。但愿我能活到老
年,能以切身体验证实以上的这些话。

体面
“中国人是最讲面子的,”我对我的美国同学说,“美国政府常常在中
国人那儿碰壁,就是因为太盛气凌人,不给面子。”我的同学赞同地点了点
头。
不一会儿,他似乎发现了什么新问题,皱着眉头问我,“既然中国人最
讲面子,为什么唐人街是纽约各个少数民族社区中比较脏乱的呢?”
我一时语塞。
我的先生曾经有一位三十出头的美国秘书,她崇尚中国功夫,刻苦修研,
如今已有了相当的功力,并担任纽约地区女子防身协会的秘书长。别看她表
面温文尔雅,练起拳脚来却是英武逼人。前不久她来到向往已久的中国,乘
国内航班从上海飞往北京。下飞机时,身后一位中国男子反复用手推她,催
她快走,她从未遭此礼遇,不知如何是好,忙问我的先生是否碰上了坏人,
需要还击?事后她不解地问:”下飞机为什么要推人呢?他不懂得尊重妇女
吗?要是在美国,我就对他不客气了。”
如果说男人行为鲁莽无礼让人愤怒的话,女人的失态就多少可悲了。我
不明白,不少女人在年轻时非常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为什么一旦生儿育女
步入中年以后,不但对自己的外表漫不经心,连举止也“男性化”起来了?
为一点儿口舌之利就搬出最难听的脏话,连男人恐怕都要脸红,她们却一派
气宇轩昂,自以为泼辣豪爽,在众人眼里,其实已经粗俗不堪了。
如今,国内的考察团一批批地前往国外访问,一些有失水准的行为也跟
着出口到国外”发扬光大”起来。我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一个旅游点,遇
上来自国内的一个代表团。当时正值暑天,旅游旺季,公共厕所外排起了长
队。三位国内来的女同胞竟如人无人之境,冲到队前,心安理得地等在最前
面,全不顾后面的人高声抗议,只当听不懂英语。充耳不闻。我不相信她们
连“sorry”也不会说。她们说说笑笑地往外走时,人群中发出了嘘声,我听
见有人说:“Chinese(中国人)。”更要命的是,她们认出了队中的我,一
时非常兴奋亲热:“你是杨澜吧?肯定是!我们是你的热心观众。从你的节
目里了解了很多世界知识。”周围的人异样地看着我,我的脸腾地红了。我
当时的态度,在这几位“热心观众”看来,肯定太冷淡了一些。怎么能不冷
淡呢——排队的礼貌是不必特别介绍的“世界知识”吧。
曾有一个国内的代表团到德国考察,成员大多是有一定级别的干部。有
一次坐渡船,当地陪同给每一个人买了一张船票。这张船票是一种硬币,把
它投入自动收款机后,就可以转动挡杆上船。代表团中有一位老兄,在挡杆
前突然叫了起来,说自己投了硬币,为什么挡杆不转动呢?售票员闻声赶来,
开始检修收款机。试了几次,见并无故障,便向这人道歉说:“大概是刚才
机器一下子卡壳了,请您上船吧,对不起。”等大家上船之后,这个人突然
大笑起来,与同伴们说:“都说外国人笨,果真不假。其实我根本没投硬币,
我是想留下来拿回去给儿子做纪念品的。你们看那个傻老外还居然相信,还
说对不起!哈哈哈..”多么由衷的快乐啊!我真想对这位说一句:“瞧您
聪明
类似的“趣闻”尚有不少,每次听到,我心中都有别样滋味。真想给这
些人深揖一礼:“拜托拜托,别再给中国人丢脸了。”
有人谈十年动乱带来的社会起码规范的混乱,有人谈贫穷带来的精神上

的低要求,我认为都有道理,但似乎又不能完全解释所发生的一切。唐人街
的华族该没有直接遭受“文革”的迫害,出国考察的老兄大概也不是买不起
一枚硬币。
我不想擅自把这些事与国民性联系起来,也不想站在道德的高度谈社会
标准,想来想去,找到一个词:“体面。”
《辞海》中把“体面”解释为“礼貌;规矩;面子”。从字面上看,“体”
和“面”不外乎是外表上的东西,这个词在生活中常被用来描绘衣食住行的
排场,于是“体面”在许多人的头脑中带上了虚浮的色彩。在我看来,“体
面”其实是自尊自爱的外在表现。有人也许会说:“体面不过是一种包装,
一种希望被他人认同的形式而已。”我却认为,人,既然生活在群体中,就
需要这样的形式和包装。这不仅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赞许,更是自我心理的需
要。难以想象,第一次约见女朋友的男士,会把自己故意搞得蓬头垢面;也
难以想象,热爱家庭的妻子会为一个乱七八糟的家而自豪。我们虽然不需要
为迎合他人而一味地矫饰自己,但是渴望得到尊重,按社会公认的基本标准
检点个人的举止,却是人之常情,是人的起码修养。
况且,体面不仅仅存在于个人整洁的服饰,抬人的态度,得体的言行,
更在于磊落的行为和尊严的人格,进而累积成为一个国家的形象。它直接表
现为一种羞耻感,有一种对公众舆论的敏感。这种羞耻感即使在缺乏他人监
督的环境下,也会表现为自我的约束。亚当和夏娃以裸体为羞。而人穿上了
衣服,并不一定就自然拥有了体面。
我相信不少人与我有同样的经历:过去见到行乞的人,往往怜其不幸,
助以小资,但现在,厌恶之情却常常大于怜悯之心。原因就是许多人以行乞
为职业,或自残肢体,或无病呻吟,以人格的代价骗取同情,不劳而获,甚
至聚敛财富。最难以容忍的就是利用孩子行乞。四五个不满十岁的孩子被逼
迫或诱骗着向陌生人伸出小手,极熟练地将几句早已背得滚瓜烂熟的”行乞
词”操练一遍,拿了钱后,一转身交到躲在暗处的成年人手中。那人见是大
张钞票,便鼓励几句;如果是一把零钱,便训斥有加。只见孩子起劲地讨着,
成年人稳当地收着数着,那场面真是我平生最痛恶的:难道还有比剥夺孩子
的自尊与体面更难以容忍的事吗?一个伤残的孩子还可以读书,一个穷得读
不起书的孩子还可以自食其力。一个从小没了羞耻感的孩子,能做什么?一
次,与几个朋友从餐厅出来,迎面遇到一位面色红润、毫无困顿感的中年妇
女,牵着抱着三个毫无相像之处的孩子,声称一家四口遭灾,几天没吃饭了,
要求施舍。那三个小人在她的推搡下怯生生地伸出小手,拉住我们的衣角,
眼珠转来转去不敢看人。嘴里嘟嚷着几乎听不出的恳求。我忍不住气,对那
个女人说:“你如果真是他们的妈妈,怎么忍心逼他们来做这样的事?”
原谅我举的都是些反面的例子,实在是这些事给我的印象太深。休面只
是做人的起码标准,所以拥有它的人并不以它为奇。而一旦失去了它,一切
就会变得难以容忍。而一个国家的体面,要靠每一位国人去珍惜啊!
最近,美国《读者文摘》做了一次全美调查。调查员把一只钱包放在街
上,然后隐蔽起来,看抬到钱包的人会怎么做。结果67%的人把钱包交到了
警察局。
我们是否也可以做一个同样的试验呢?

向往希腊
希腊是如此不同。
拜惯了菩萨的中国人第一次见到裸体的维纳斯雕像时,一定吃惊不小。
这个爱琴海国家的传统——什么公民、选举之类,与我们君权天授的历史毫
不相干。原来整个西方文明都跑到希腊去认祖归宗。其实,希腊的命运比近
代中国还要可怜:从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时代到一次大战结束的近两千年
中,希腊压根儿就没有独立过;罗马人、东哥特人、威尼斯人、土耳其人轮
流坐庄,二战期间德军又是这里的实际统治者。希腊的时运如此不济,倒让
富有同情心的中国人顿时软了心肠。再端详希腊的那些健美的神像,就觉得
并不那么大惊小怪了,甚至还发现了人家的一些优点:当我们祖先用金丝楠
木支撑的宫殿在岁月中腐蚀殆尽时,希腊那些古老的神庙却依然屹立,毕竟,
它们是用石头做的。
在我看来,不论后人在东西方文明比较上如何借题发挥,任何一种文明
原本都是值得敬重的,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在表态之前,先拿来与自家的文化
比个山高水低。正如美国有句谚语:“苹果是苹果,橘子是橘子。”
我向往希腊,正是因为它的不同。
当我带着一脑袋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兴冲冲地来到雅典时,却大失所
望。整个城市被毫无特点的不高不矮的灰色水泥楼房所覆盖,实在平庸得很;
卫城山上的巴特农神庙前游人如潮,在烈日当空的夏季,更添了烦躁。加上
神庙正在维修,俊美的石柱被脚手架东遮西拦,顿失风雅。我只好匆匆拍了
一张纪念照,表示到此一游——其实拍给谁看呢?反正不是给自己。倒像是
为了以后向别人炫耀似的。
晚上去一家远近闻名的“亚里士多德”餐厅吃饭,饭菜没什么特别,价
格倒让人印象深刻:一只食指粗细的海虾仅原料就标价四块美金,加上烹饪
和服务费,竟达五块美金。我笑着说:”这价钱让我恍若置身于什么沙漠国
家,而不是这个海滨都市了。”更绝的是,帐单递上来,上面竟有两三道根
本没有点过的菜。正在大声惊诧,临桌的客人转过头来:“我们的帐单上也
有不少出入,希腊人的聪明全用在这方面了。”
记得一位法国朋友对我说,她一直很向往北京,但参观了故宫、十三陵
之后,却认为不如想象中的好,于是大呼“距离是美的必要条件”。我在雅
典也有同感:这里名声最盛的古迹早已被现代商业所包围,而在号称国宾级
的饭店大堂内,我却从已经磨破褪色的沙发绒垫上发现了什么是“历史悠
久”。想想也不奇怪,我们曾接触的有关古城的电视片、照片、文字之类都
力图从最佳角度刻画最佳形象,又加上我们至善至美的幻想功夫,怎么经得
起例行公事式的走马观花呢?我不禁空前怀疑起旅游的意义来。
雅典的朋友劝我别失望。他们说:“想看真正的希腊吗?那得上爱琴海。”
我听了他们的话。
看过爱琴海的蓝色,便觉得其余的海域总有些混混沌沌、不清不楚。这
里全是岩石海岸,所谓的沙滩也全是粗大的石粒,绝少泥沙,所以数米深的
海水都是晶莹剔透的,可以看见鱼儿在游。
再往深处去,重重叠叠的海浪尽情地把天光吸纳、摇匀,酿成不透明的
极纯的湛蓝色,似乎还有了粘稠感,让人只觉得心神随之荡漾起来,才明白
了荷马把爱琴海形容成“醇厚的酒的颜色”,是多么的受用。

在这水如酒的海域里,我一天比一天沉醉:米克诺斯(Mykanos)岛上的
高大风车和悠闲的塘鹅,让我愉快轻松得几乎懒散;克里特岛(Crete)上绚
丽的壁画和险要的古堡,让我在长吁短叹中肃然起敬。而最让我难忘的是迪
诺斯岛(Delos)和桑托林岛(Santorini)。
迪诺斯岛很荒凉,荒凉到在这个几十平方公里的岛上,除了二三个守岛
的管理员外无人居住。山脚下,曾经挺拔的太阳神阿波罗神庙坍塌了;山顶
上,曾经辉煌的天后赫拉神庙只剩了一个平台;而在山坡上,数以百计的没
有了旁顶的石屋依然规整,宽阔的石街依旧洁净,半圆形的露天阶梯剧场依
然随时可以接纳五百位观众。公元前四世纪前后的一千年中,迪诺斯岛是爱
琴海各共和国的政治、宗教中心,商业也很发达。据说每天在那里被买卖的
奴隶达一万人之多。当年的迪诺斯岛海港中,商船云集,好不热闹。四年一
度的丰收节是全希腊最重要的节日。每逢佳节,周围各岛居民纷纷来此聚会,
祭奠神灵,饮酒看戏,通宵达旦。但好景不常,一次罗马人来袭,守岛的希
腊将士全军覆没。杀红眼的罗马人还不罢休,竟把岛上四万余平民百姓砍杀
殆尽。一时间哭喊震天,血肉横飞。大概是因为杀人太多,连强悍的罗马人
也不敢在岛上久留。于是,盛极一时的迪诺斯岛成了无人区,岛上血腥腐败
的气味经年不减,过往的船只躲之还嫌不及,岂敢停靠?
这一荒,就是两千多年。
断剑残骸都已化作泥土,冤魂游鬼今日何处安家?迪诺斯岛是有名的风
岛,昔日民房的门窗都很狭小。当强劲的海风穿过这些门窗的时候,便发出
奇异的呜咽声,让人心寒。没膝的荒草长得很茂盛,成片的石柱、石台从草
丛中探出半截身子,白森森的,凄凉得很。我被这荒凉的岛镇慑住了,不敢
放大声音说话,脸也被风吹得生疼。
在一片冷清败落中,我找到了五尊完好的石狮子(据管理员讲,原本共
有九尊,有四尊已损坏)。它们昂首驻立,同真狮子一般大小,都是母狮的
样子。它们流线形的身材,在两千年风雨的冲刷后,依然圆润流畅。饱满的
头颅上,五官已模糊不清,但镇定稳健的气韵犹存,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神
情。起初,我责怪粗心的希腊人把这无价的国宝丢在这荒岛上不管,但管理
员告诉我,这些石狮的造型极富力学原理,若非人为原因,不易破损。再说,
它们是这岛的标志,如果把它们搬走,迪诺斯岛就真的没有一点生气了。顿
了一下,他继续说道:“别看我们住在岛上,但不过是客人,它们才是这岛
的主人。”
离岛上船的时候,我走在最后。回头望望这片巨大的废墟,心中竟不再
害怕:那五尊坚强而温良的石狮,一定会把迪诺斯岛镇守得好好的。
文明诞生了,也坍塌了,但有过这么一次也就够了,让后世永远有了参
照的内容。人,曾不懈地尝试各种长生不老的方法,没想到,却在自己雕刻
的石头中得到了永生。
桑托林岛与迪诺斯岛可以说是完全相反。这座岛相传是古大西洋国在火
山爆发沉入海底后仅存的一部分。每隔半个世纪左右,岛就要经历一次毁灭
性的地震。最近一次发生在五十年代。按理说,这该足以使桑托林岛成为荒
岛了。
但奇怪,人们撤走了,又回来了;房子倒塌了,又重建起来了。
人们忙碌快乐得如同对大自然的咒语充耳不闻。对比迪诺斯岛,天灾和
人祸,究竟哪一个更可怕呢?

桑托林岛的主城在三百米高的峭壁上,一色纯白的平顶民房不紧不慢地
散落开去,远远望去,像是从蓝天上泻下的一抹流云。曲曲折折的山路上,
有成队的骡马载着游人缓缓上行。每到峰回路转之处,这些牲畜也懂得停留
片刻,让我们这些外地人对着四周的景色大惊小怪一番。驮客上山这一行,
骡子们干得习惯了,大抵也知道了一些旅游心理学。只是如果遇上了体态肥
硕的游客,骡子们也懂得避重就轻,竟会远远地躲开去。直到它们的主人生
气了,吆喝着它们过来,才老大不情愿地靠上前来,嘴里还喷着气。
任何一位登上桑托林岛山顶的人都会精神一爽。这里几乎只有两种颜
色:蓝色和白色。前者是无染的海与天,后者是无尘的屋与街。
在这蓝与白的世界里,我惊讶于希腊居民的简朴。
那是简单的立方块的组合:平顶、直墙。墙的外壁很粗糙,好像岛上的
泥瓦匠很粗心,从未抹平过;岛上风也不小,所以门窗都用实心木板钉成。
平平常常的两片,小而结实,板面也没有刨光。种花呢,也只挑了最平凡的
那几种,大大咧咧地种在半人高的粗陶罐里,任凭灿烂的小花爬满不高的墙
头。
希腊人也有讲究的地方:那就是颜色的纯正。教堂的圆顶与住家的门窗
全漆成天蓝色——
和爱琴海的颜色又有什么不同呢?漆就漆吧,怎么好像用了同一桶油
漆,岛东岛西,深浅没有一点区别?或许是大家商量好了,干脆就拿大海做
了共同的参照?还有各家墙壁的白色,纯得像阳光过滤过的。稍有褪色,就
有人调了浓浓的白灰,漫天漫地抹上去,直到雪亮如新。就连石板路的缝隙,
也被涂成同样的白色。我眼见一个人抱着一桶白浆,跪在街口,用窄刷子细
心地描抹,不让一点白色溅上石板。
这样单纯的颜色,这样朴素的民房,若是零星散落在红墙金瓦间,一定
会显得寒酸;但它们在桑托林岛连成一山,一岛,映着同样纯净的海水和天
空,便有了说不出的清爽。因为不少人家依山而居,房屋高低错落,所以邻
居的阳台就成了自家的屋顶;
自家的石梯又成了另一位街坊的阴凉。窄巷中有或浓或淡的灰色的影
子,是两边住户半开半合的门窗投下的。在这高低错落中,周围的景致显得
气韵生动,毫无单调呆板之嫌。
我就在这极端洁净的环境中,明白了希腊人创造出健康而雅致的文化
来,并不是件什么奇怪的事。
坐在橄榄树下,眺望海的尽头,琢磨着潮涨潮落,哲学家便有了;欣赏
着海风中衣裾飘飘的妻子,望着健壮活泼的儿女,而把神仙雕成他们的模样,
雕塑家便有了;守着沃土,生活不算太艰难,于是几位老哥一边饮酒,一边
添油加醋地大谈英雄的故事;还不过瘾,就找来俊美的少年,让他们当众演
示,从而有了剧场和戏剧,也颇为自然。至于有了剩余的精力,想把肌肉在
和煦的地中海阳光中展示一下,与远近各岛的同龄人比试比试掷远和较力,
或是为了纪念一个战士,而去跑他曾跑过的距离(马拉松),从而诞生了竞
技会也就不是什么巧合了。
在我看来,欧洲浪漫派艺术过于渲染丝绒和花边,一个个达官贵人的肖
像逼真得不厌其烦;巴洛克式的艺术又太重肉感,把人体涂抹得红红白白,
新鲜亮丽得像在待价而沽的肉市。而希腊的绘画、雕塑却总保持一种安详和
朴实。人,而且是人本身,是希腊艺术的主题,而这些人的形象总散发着神

的灵魂,于是人变得不朽。
希腊文明的美来自和谐。而和谐的文明就在这和谐的自然中产生。
真正的文化传统,决不仅仅存在于考古上的意义,它更是一种已完全融
入百姓生活的心情和态度。
这才是我真正向往的希腊。

两位神仙的故事
六年前,当我参加《正大综艺》主持人面试时,考题之一是复述一段希
腊神话:战神兼海神波塞冬与智慧女神雅典娜争夺希腊城市共和国首府的守
护权。众神难以裁决,便让他们各送一件礼物给这个新兴的城市,以分高低。
只见波塞冬奋力掷出三叉戟,它深深扎入卫城的山岩,一股清泉旧汩而出,
引得一片唏嘘:如此神威,新城将有恃无恐。此时雅典娜款款而来,不慌不
忙递上一根橄榄枝。众神默默赞许:和平的信念胜于武力的炫耀。于是雅典
娜获得守护权,新城亦以她的名字命名,这就是雅典。据说我把这段故事叙
述得挺生动,所以第二天又被传进电视台,于是也就有了第三次、第四次,
直到被确定为节目主持人。
半年前,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了雅典。第一天的日程就包括了游览雅典娜
神庙和波塞冬神庙。我兴致冲冲,像是去拜会两位颇有渊源却从未谋面的老
朋友。然而似乎这两位朋友之间仍存在芥蒂——两个神庙相隔三十多公里。
胜利者傲居位于市区的卫城山顶,失败者远在市郊的爱琴海滨。
雅典娜当然是不会寂寞的。熙熙攘攘的游客早已把卫城山上的石阶踏得
滑溜溜的。山脚与山腰层层叠叠的附属庙宇与剧场更把她的殿堂烘托得壮丽
辉煌。神庙的石柱每根都是下粗上细,并微微向内倾斜。当你立于柱下,顿
觉浊气下沉,清气上扬。在灿烂的日光里,一方蓝天被擎在柱端,安安稳稳,
十分妥当——建筑智慧女神的家,人类岂可不用智慧?传说中的雅典娜神像
有近十米高,周身镶满金玉珠宝——光芒让每个前来膜拜的信徒不敢逼视。
当年童男童女们穿着白衣端立于庙宇周围,人们头戴橄榄枝环,手捧自家最
好的菜肴,缓步登上山顶,敬献给他们的守护神,盛况空前。不幸,这位许
诺和平的女神并没有给雅典带来和平。希腊先是被亚历山大的马其顿王国所
吞并,后又被归于威尼斯城市共和国的版图,当土耳其奥斯曼的军团把雅典
团团围住的时候,意大利士兵把雅典娜神庙当作了炸药库。土耳其大炮一轰,
正中山顶,整个神殿便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在冲天的熊熊烈焰中,香消
玉殒,只留下残石满地。石柱尚可修复,神像却成了历史。直到一次大战结
束,希腊才获独立,但雅典娜神庙中仅剩的艺术品却又被英国人与法国人搬
走了。和平的愿望有时就是如此脆弱,当初如果众神把雅典交给威武有力的
波塞冬,这位战神大概可保住这座城市平安无事吧?!然而话又说回来,无
论谁征服了希腊,最后都被希腊文明所征服。其实雅典娜神庙压根就是亚历
山大大帝亲自下令建造的,一来要安抚希腊人心,二来是因为他本人就是希
腊文明铁杆儿的“追星族”。似乎雅典娜回眸一笑,百万雄师就纷纷俯首。
这精神的优越感,恐怕还是智慧的力量吧。
波塞冬神庙建在临海的三四十米高的悬崖上,这里的游人少多了。它的
式样与雅典娜神庙类似,但规模只有后者的一半那么大。真应了中国人“胜
者诸侯败者寇”的逻辑。那个六月的下午,天有些阴沉,海风扑面,竟有些
冷。远远的海面上有孤帆驶过,然后就只是一片安静的、无边的海。
我突然想起了项羽,他在兵败之时,激愤不平,自叹力拔山兮气盖世,
却落得四面楚歌,江东难归,偌大个世界,竟无容身之地,只有一死了之。
想那波塞冬一身神勇,自以为雅典守护神非他莫属,却被雅典娜轻轻巧巧地
赢了过去。若是凡人,看人家烟火兴盛,自己只落得在这荒郊野外安身,他
也极有可能在羞愤中拔剑自刎。但他是神,死不了,于是只有忍耐。他是战

神,亦是海神。希腊人特意把他的神庙建在爱琴海边,大概是为了安慰他,
当然还有请他保佑航船的私心。
海边风景独好。当雅典娜忙于在尘嚣中接纳众人的赞美和牺牲的时候,
当她在帝王的更替,朝代的交接中享尽荣华和屈辱的时候,波塞冬临风而立,
迎惊涛骇浪,接斗转星移。大海是他的领地,悬崖是他的祭坛。空气新鲜,
景色悦目,不比雅典娜来得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雅典娜一定羡慕得很呢。
如此看来,福兮、祸兮?又岂在一朝一夕?
我为波塞冬感到高兴。
如果今天再让我讲雅典娜与波塞冬的故事,一定与六年前有所不同。

热带风情
在直升机的轰鸣的马达声里,透过时聚时散的雾气,我看见了暗红色的
翻动的火山熔浆。
这是夏威夷群岛中最大的岛屿,名字就叫“大岛”,我国常把它称为“夏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