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_3 近藤麻理惠(日)
不会用到。如果这件衣服是你爱穿到连扣子都掉了,根据几乎所有案例显示,当 扣子掉时,就是它的寿终正寝的时候了。不过,像夹克、大衣等你特别想要长久珍藏的衣服,不妨在购买的时候就把备用钮扣缝在内侧。
当扣子掉了,而你无论如何都想缝上一颗新钮扣时,到稍微大型一点的手工艺材 料行去找即可,一般常用的钮扣都很齐全,所以不用担心。但是,就我在现场看到的感觉来说,就算有备用钮扣,很多人就算扣子掉了也都照旧穿着衣服,也有很多人嘴上说「有空时想要缝上新扣子」,然后就一直没缝上的。不管是留着或是丢掉,两者到头来都没用,这一点是一模一样啊!
电器产品的外盒
很多人保留外盒的理甶是:「要卖的时候,附外盒可以卖比较好的价钱。」说实话,这种想法其实很吃亏。将箱子留下,把重要的空间用来当仓库,房租反而更不划 算。 如果你怕搬家时没有箱子会不方便,这也不必担心,因为等到真的要搬家时,再来想箱子的问题就好了。为了不知何时才会遇到的状况而占去空间,而且摆的还是一点都不可爱的箱子,你不觉得这才浪费吗?
坏掉的电视或收音机
我曾经多次目睹有些客户不知道为何把坏掉的电器放着不处理。不用说,拥有这 些东西的必要性是零。趁着这个节庆大整理的机会,赶快打电话给回收大型废弃物的相关单位,请他们协助处理吧。
「永远不会来的客人」专用棉被
垫被、棉被、枕头、毛毯、床单……一整组寝具,其实比想像的还占位置。如果 确定客人定期会来的话也罢,但若是一年最多只有来一、两次,实在不需为他们准备专用的寝具。这也是我在课上请客户丢掉物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东西之一,丢掉后似乎都没什么问题。如果无论如何都需要时,也可以用租的,所以建议有效运用这类的资源。
实际上,久久才拿出来一次的寝具,往往已经满是霉味,也无法给客人用了。下 次不妨闻一闻家里备用寝具的味道吧!
留作旅行时用的化妆品试用包
你家里有没有不知道为什么就放了一年以上都没用的化妆品试用包?其中应该 也有些真的要去旅行却不会选来用的东西吧!我询问厂商后发现,化妆品试用包的使用期限不一,有的是两个星期,有的则是一年。但由于样品的分量较少,所以品质的恶化应该比一般容量来得快才是。难得开心出游,还得提心吊胆地用可能过期的化妆品,也未免太有冒险精神了吧!
因赶流行而购买,但束之高阁的健康产品
减肥用的弹力带、优格菌种专用的玻璃瓶、可以搾豆浆的果汁机、能够体验骑马 气氛的减肥机器……在电视购物买回这类健康产品,不但价格昂贵,结果也都没有充分运用,丢掉也实在太浪费。这样的心情,我完全能够感同身受。但是不要紧,像这类流行的东西,购买时的亢奋感觉比什么都重要。只要对它们说声「谢谢你带给我买下瞬间的心动」「谢谢你让我变得更健康了一点」,就丢掉吧!并诚心地相信你现在如此健康,都是拜当时买下那些健康商品之赐……
因为免费而不知不觉就收下的赠品
装在宝特瓶上的清洁刷头、印有补习班名字的原子笔、在某活动上拿到的扇子、买饮料时送的吊饰、在超市店头活动抽奖时抽到的塑胶杯组、印有啤酒品牌名的玻璃杯、印有药品名称的便利贴、只有五张的吸油面纸、过年去拜年时人家送的月历 (还一直都是卷筒状,没有打开过) 或万用手册(过了半年都完全没用)。
你当然不可能心动,对吧?请毫不犹豫地全部丢掉吧。
3.1.16. 纪念品:
千万别把老家当作纪念品的避难所
一路整理了衣服、书籍、小东西之后,最后终于到了纪念品类。
为什么纪念品要摆在最后?因为纪念品往往最难判断是否丢掉。纪念品,顾名思 义,就是充满了许多纪念、回忆,「过去曾经心动的物品」。所以丢掉这些东西时, 似乎就觉得连重要的回忆也都将遗忘。
不过你不用担心,真正难忘的回亿,就算把纪念品丢了,也绝对不会忘记的。进 一步来说,为了今后的人生,把忘了也无所谓的往事赶快忘掉,不是更好吗?
我们都活在「现在」。不管「过去」多么闪耀辉煌,人都无法活在「过去」, 所以我认为当下的心动才是更重要的事。
因此,「纪念品」要丢要留的判断基准,终究也还是要用自己的手触摸后,扪心自问:「我现在心动吗?」
让我来告诉各位一位学员的故事。
A太太,三十岁,有两个小孩,一家五口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在第二堂课拜访她 家时,家中的东西似乎明显比前一次减少了许多。「A太太,你很努力喔!东西人概少了三十袋左右吧?」我这么一问,她满脸笑容地回答我:「是啊!」
但她的下一句话,让我以为自己听错了。
「因为想留下的纪念品,我几乎都送回娘家了!」
这就是「送回老家整理法」。我在刚开始这个工作时,也曾经天真地想过「有地方把东西送回去,是在地方城市有宽敞老家者的特权」。当时,我的客户主要都是住在东京都内的单身女性或年轻妈妈,当她们问我:「可以把东西送回老家吗?」我都很爽快地回答:「如果要送的话,现在马上送回去喔!」
然而,后来因为增加了不少来自地方城市的客户,客户的范围扩大,当我终于明白所谓「老家」的实际状态后,便开始反省自己这番轻率的发言。
我觉得有老家这个便利的仓库,轻易地就能把东西送去,反而是种不幸。因为即便老家在乡下,有多出来的房间可用,但那也不是无限扩充的四次元口袋。
而且一旦将纪念品送回老家,应该就再也不会去拿回来了。因为,一旦送叫老家之后,那个纸箱的封箱膝带就再也不会打开了。
其实,前面提到A太太的案例,后来她娘家的母亲也来上我的课。换句话说,为了让A太太的母亲顺利毕业,就无法忽视她送回娘家的行李。当我造访她的娘家时,这才发现,原本是A太太房间的地方,除了一个书柜和一个衣柜,还有两箱她留下来的东西,几乎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
A太太母亲的要求是「想要拥有能够放松的个人空间」。即使在A太太出嫁之后,母亲所能拥有、称得上是自己的空间,也仅有厨房而已。现在生活在老家的母亲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反倒是女儿不用的东西却坐镇家中,这不是很奇怪吗?
终于,我联络上了A太太。
「在娘家的行李整理完前,你和妈妈都不能毕业。」
在A太太上最后一堂课的那天,她精神奕奕地对我说:「这样,我的余生也了无遗憾了!」看来她似乎也把自己放在娘家的行李整理好了。A太太重新检查纸箱里的东西,出现的是热恋时的日记、和前男友的合照、大量的信件与贺年卡
「结果到头来,你还是想把丢不掉的东西送回老家来掩人耳目。」
「重新检视每一样东西才发现,我真的好认真地活在过去每一个当下啊!在我对 它们说『谢谢你们当初让我如此心动』后,把东西丢掉的瞬间,我才第一次觉得终于能与自己的过去面对面了。」
没错。透过用手触摸带着回忆的物品,才能与过去面对面。若是一直放在衣柜抽 屉或纸箱里,不管过了多久,都还是会被过去的回忆所牵制,而这些东西或许就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变成现在的「包袱」。
所谓的整理,就是整理每一个过去。整理纪念品,也可说是为了人生重新出发、 踏出下一步的「节庆整理的总结算」。
3.1.17. 照片:
比起收藏回忆,不如爱惜现在的自己!
在为数众多的「纪念品」中,最后要整理的就是照片。为什么照片要最后再整理,当然是有原因的。
如果到目前为止都按照我所说顺序丢东西,相信很多人已经发现,整理过程中,会在各处发现照片。譬如书架上书与书的夹缝中、书桌的抽屉里、装小东西的盒子里,有的照片被收在相簿里,有的单单一张装在信封里,有的还原封不动地装在朋友帮你加洗时的透明袋子里(几乎所有人都直接这样收起来)。令人不可置信地,照片就是会自各式各样的地方有如涌泉般的出现。所以在整理其他东西的途中,先把照片集中在一处,最后再一起整理,效率绝对比较好。
把照片放在最后整理,还有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在尚未培养「触摸后感觉心动与否」的判断力的阶段,一旦开始整理照片,就会停不下来,一发不可收拾。
然而,在你经历了衣服书籍文件小东西纪念品这个「正确的整理」顺序后,就不担心了。因为你应该已经能够正确做到「心动判断法」甚至连你自己都吓一跳。
在真正的意义上来说,整理照片的方法只有一个,不过会花一点时间,请在采用这个方法前,先做好心理准备。
方法很简单,就是一张一张地检查不是收在相簿里、呈零散状态的照片。也就是说,要把所有的照片从相簿里拿出来。
我这么一说,就有人反应:「这么麻烦的事,怎么做得来啊!」但从真正的意义上来说,这是没有整理过照片的人才会说的话。照片本来的面貌,就是个别的瞬间,就是在那个时刻照下的这张照片。所以最好一张一张仔细检视。然后你就能亲身体会到,心动的照片与不心动的照片竟是如此泾渭分明,连自己都惊讶不已。
当然,只留下心动的照片就好。按照这个方法选择的话,有时候一整天的旅程所拍的照片,最后只留下了五张。只要留下足以象征那一天的五张照片,剩下的记忆就会历历在目。
真正重要的照片,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旅行时拍下的、那种看不出来是在哪里拍摄、「心动度零」的风景照,请全部丢掉吧!
照片如果在拍下瞬间能让人感到兴奋,那就有意义,很多列印出来的照片,本身的任务早已结束。
有人会说「留下照片可做为晚年的乐趣」,然后就把大量未整理的照片直接收在纸箱里。我敢断言,那一天绝对不会来临。
我会这么肯定,其实是有根据的,因为我曾经多次目睹从未整理的照片,在主人过世时还原封不动地装在纸箱里。我曾经问一个客户:「这是装什么的纸箱?」他回答:「照片。」于是我说:「那得放在最后再整理呢!」他又回答:「不,那是已经过世祖父的东西。」
从事这份工作以来,这样的对话已经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每当遇到这种状况时, 我都有一种无力的感觉。所以我认为,绝对不能等到晚年再去整理过去的照片。
如果你说这是晚年的乐趣,就请你现在马上整理吧!比起老了之后还要移动沉甸甸的纸箱,现在就应该先把照片整理成到时可以马上翻开浏览、回顾的状态。
这些纸箱所占的空间,若在当事人还健在时,是可充分利用的空间,过去的每一天不知该会有多么丰富?每当我想到这时,就会觉得非常伤痛。
和照片一样难丢掉的,就是与小孩有关的纪念品。写着「爸爸,谢谢您」的父亲节礼物、曾被贴在学校公布栏上的儿子的画,女儿送的手工制烟灰缸。这些东西如果到了现在都还会令你心动,我觉得留下也没关系。但如果只是觉得丢掉了对孩子很不好意思而留下来,就请问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他们的答案应该都是:「你还留着啊?赶快丢掉啦!」
除此之外,你还留着小时候的联络簿或毕业证书等吗?
以前,我就曾经发现客户还保留了自己四十年前穿的水手服,连我都不禁感动了起来,但这也该丢掉才是。
过去交往对象写给你的信也请全部丢掉。信件最大的任务,发生在收到信的瞬间。再说,寄信的人或许已经忘了自己写了什么,甚至根本忘了自己曾经寄出这封信。过去交往对象送的首饰,如果你纯粹对物品本身感到心动,留下也无妨,但如果是因为忘不了对方而留下,就建议你丢掉。若不这么做,你就会错失新的机会。
透过与一件一件的物品面对面,整理告诉我们,重要的不是过去的回忆,而是经历了过往而存在于当下的自己。
我相信,空间的使用不该是为了过去的自己,而应该是为了将来的自己。
3.2. 现场直击!惊异连连的各种「大量库存」
在整理客户家里时会遭遇的惊吓有两种。分别是物品存在的本身令人惊讶的案例,以及物品数量令人惊讶的案例。
我每次都会遇到物品存在的本身令人惊讶的案例,没有一次例外。譬如歌手使用的音乐器材、爱好烹饪者的最新炊具等,每每都让我惊叹:「原来有这种东西啊!」 这才是真正一连串「与未知的相遇」。不过,客户有各式各样的嗜好、兴趣和职业, 所以我会碰到从未见过的东西,也是理所当然。
但令人惊讶的是,一般家庭理所当然拥有的东西,却发现了令人不可置信的数量,也就是大量库存。
我在工作时,都会大略记录客户家里有多少东西、减少了多少东西,其中「物品类别库存量排行榜」的纪录屡创新高,是最受瞩目的排行榜。
举例来说,我曾在客户家里发现大量的牙刷。附带一提,过去的最高纪录是三十五支。当时,我虽然只说「这个存太多了吧!」就笑笑带过,但没想到最后搜出的数量轻轻松松就刷新了之前的纪录,共六十支。被放在洗手台下方浴柜收纳盒中一字排开满满的牙刷,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简直就是一种艺术。我看到如此壮观的场面,竟不禁开始想象,这位客人该不是拥有某种如「笔压」一般的惊人「牙刷压」,所以瞬间就把牙刷消耗掉了,还是他每一颗牙齿都要用不一样的牙刷来清洁呢......我竟如此严肃地为他推测合理原因,这就是人有趣的地方。
除此之外,厨房一定会有的保鲜膜,库存三十卷。打开流理台上方的柜子,一整面有如乐高玩具般的鲜黄色。虽然客户说:「保鲜膜每天都要用,消耗得很厉害啊!」但就算一星期用一卷,算下来也能撑上半年。一般尺寸的保鲜膜是一卷长二十公尺,为了一星期用完一卷,若以直径二十公分的盘子来计算,就算左右都预留较宽的长度来包裹,都必须用上六十六次才会用完。拉开、撕断的作业多达六十六次,光是想像都觉得手腕要患肌腱炎了。
卫生纸的库存纪录是八十卷。虽然客户说「我的肠胃不太好,一下子就用完了啊!」但若一天用一卷,也能撑上将近三个月。就算一整天都在擦屁股,仍旧令人怀疑能否在三个月内用完。光是想到每天要换了命地比赛,看是屁股先磨破呢?还是卫生纸先用完呢?就让人觉得,与其传授他整理的技术,还不如先送他一条软膏吧!
公认最惊人的就是棉花棒的库存,竟然高达两万支。两百支一盒的棉花棒,居然出现了一百盒。就算一天用一支,全部用完足足要花五十五年。到了这种地步,相信等到这位客户把所有棉花棒用完时,或许已经发展出非常惊人的掏耳朵技巧吧!遥想用完最后一支的那天,圆滚滚的棉花彷彿就如僧侣的光头一样,散发庄严圣洁的光辉。
虽然听起来就像在开玩笑一样,但这些全都是事实。不可思议的是,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在开始整理后,才发现自己囤积的库存量那么惊人。而且,仅管已经拥有这么多,他们仍会感到不安,总觉得「不够」「库存没了该怎么办」。
我认为所谓的库存,并不是「如果拥有这样的量就可以放心」的数量。相反地,拥有愈多,就会愈害怕库存用罄,反而愈容易陷入不安。明明库存还剩两个,但却又忍不住多买了五个……这种案例也是时有所闻。
如果是店铺也罢,一般家庭基本上并不会因为库存用完而感到困扰。就算发生了,顶多也是「啊!真伤脑筋啊!」的程度,绝对不会造成什么无法挽回的遗憾。
因为整理才发现的大量库存,该如何处理呢?反正终究都会用到,所以通常我只好请客户照旧持续使用。但其实有时也是会发生因库存过多,导致品质恶化,最后虽然觉得可惜也不得不丢掉的案例。
我最建议的作法是,把过多的库存让给别人、捐献出去,或是拿到二手店去卖等,总之把它们处理掉。或许有人会觉得:「什么?买都买了,这样也太可惜了吧!」但试著让自己变得无物一身轻,尝试库存减至最低限度的生活,才是迅速变身为会整理之人的最短捷径。
因为体验过一次没有多余库存的生活后,那种解放的感觉会让人上瘾,最后完全都不想再囤积库存。反而当库存用完时,会开始思考若持续不买的话还能够撑上多久,尝试用别的东西代替或干脆省略等,很多客户的心声是:「有一种动脑的乐趣,生活变得更愉快。」
重要的是,先正确掌握自己所持有的库存量,再把它缩小到维持所需的最低限度。
3.3. 拥有的东西会持续减少到刚刚好
按「物品类别」,以「正确的顺序」,只留下「心动的东西」。
这件事,要一口气在「短时间」内「彻底」完成。
如此一来,会有什么结果呢?首先所有物的数量应该会锐减,然后最重要的是,应该能够体验到一种过去未曾感受过的爽快感觉,并建立起对今后人生的自信。
但话说回来,你知道自己所拥有物品的适切数量是多少吗?
相信几乎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尤其生活在日本的人,从出生后开始就一直被赋予了超过适切数量的东西。恐怕有很多人根本就无法想像,自己究竟要拥有多少东西 才能过舒适的生活。
当开始整理,东西持续减少后,发觉属于自己适切数量的那一刻就会来临。这是可以明确感觉到的一件事。在脑海中突然响起喀锵一声的同时,被「啊!原来我只要有这些东西,生活就完全不成问题啊!」或是「只要拥有这些就能幸福地生活啊!」这种感情包围的瞬间就会来临。
我称这一刻为「适切数量的转折点」。不可思议的是,一旦通过这个转折点,往后东西就绝对不会再增加,因此也绝对不会再次变乱。
老实说:适切数量因人而异。有人很喜欢鞋子,所以拥有一百双;有人则是只要有书就很幸福;也有人像我一样拥有很多家居服,远超过外出服;更有人因为在家都习惯光着身体, 所以根本没有家居服 (这种人出乎意料地多)。
经过整理、物品减量之后,自己在生活中重视的是什么,还有价值观,都会变得一目了然。并非是要一味地追求物品减量、有效收纳,而是要去尝试用心动的感觉选择物品,并学习用自己的基准享受生活。我认为这就是整理的奥义。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没有遇到「适切数量的转折点」,就代表你还可以继续减量。不妨抱着自信继续减量吧!
3.4. 相信心动的感觉,人生将会有戏剧性的变化
「请用触摸到物品时的心动感觉来判断。」
「若衣服挂在衣架上会显得开心,就吊挂起来。」
「再怎么丢也没有关系,适切数量的转折点终会来临。」
读者读到这里,应该已经发现,我所传授的整理法,就是以感情为判断基准。
不管是「用是否心动来判断」或是「适切数量会喀锵一声地出现,你自然会明白」,或许也有很多人会对于这种抽象的说法感到困惑。
过去大部分整理法,都会明确指出「理想的数字」如「如果二年没用就丢掉」「适切数量是夹克七件、衬衫十件……」「买一样东西,就请丢一样东西!」等。
但我认为这才是会反复变乱的原因。如果采用的是自动遵守他人提示基准的技能 (know-how)型整理法,就算暂时变得整齐,但由于他人提示的基准并不符合自己内心觉得舒适的基准,所以最后又会恢复乱象。
人要被什么样的环境所环绕才会觉得幸福,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决定。拥有、选择物品这个行为,是极为私人的行为。
如果不想再次变乱,就应该学习由你自己订定基准的整理法。
正因为如此,对于每一样物品,都认真面对「自己的感受」就成为非常重要的关键。
霸占着大量的东西不丢,并不代表就是爱惜物品。而且恰恰相反,透过减量到自己能够确实掌握、面对的程度,物品与你的关系才会充满生命力。
不会因为把东西丢掉,过去人生所经验过的事实和自我认同就因此消失。唯有透过选出自己觉得心动的物品,我们才能明确地感受到自己究竟喜欢什么、追求什么。
藉由与每一项东西直接地面对面,物品会唤醒我们各式各样的情感。此时所感受到的,就是真正的情感。这份情感,将会转化为今后生活的能量。
是否觉得心动?请相信你扪心自问时的感情。
相信这份情感然后行动,许多事物就会开始串联在一起,人生就会产生戏剧性的变化,甚至真的令人无法置信。
就像是人生被施了魔法一般。
我相信,整理是让人生怦然心动最棒的魔法。
.
娅娅
娅娅 2013-06-29 23:20:48
第4章 
让人生闪闪发亮的「心动收纳课」
4.1. 决定家中「所有物品的定位」
我每天工作结束回到家后,例行公事大致如下:
用钥匙打开门后,先对屋子里喊一声:「我回来了!」对着摆在玄关、昨天穿过之后放了一天的鞋子说声:「昨天辛苦你了!」再收进鞋柜。把鞋子脱掉、摆整齐后,先到厨房把水壶放上瓦斯炉、点火。进卧室,把包包轻轻地放在软绵绵的羊毛毯上,就换上家居服。将今天穿过的夹克和洋装挂上衣架,慰劳一声:「你们今天也好认真工作呢!」然后把它们挂在衣柜的把手上(暂挂刚穿过衣服的地方),裤袜就丢到衣柜右下方的「洗衣篮」里。从抽屉里选出一套符合今天心情的家居服换上,也对窗边高度约到腰际的盆栽说声:「我回来了!」并抚摸一下叶子。
随后把包包里的东西全部拿出来,排列在地毯上,再把它们分别收回各自的固定位置。首先把收据、发票从皮夹里拿出来,怀着感谢之意对皮夹说:「辛苦你了!」 然后收回到床底下抽屉里的「钱包专用盒」。再把定期车票夹和名片夹放回「钱包专用盒」旁边。从手上拿下的手表和家里钥匙,收回在同一个抽屉里的粉红色古董置物盒,把耳环和项链放回旁边饰品专用的托盘,并对它们说:「谢谢你们今天也那么支持我。」
接着走向玄关的书柜(我把鞋柜的其中一层当书柜使用),将随身携带的书和笔 记本放回架上,再把刚刚从钱包里拿出来的收据、发票,收进放在下一层的「收据专用小包」,还有把工作用的数位相机放在旁边的「电器产品专区」。处理完的文件丢到设在厨房瓦斯炉下的垃圾桶,一边浏览今天收到的信件,一边开始泡茶(读完的信件立即丢进垃圾桶)。
回到卧室后,把清空的包包收进防尘袋后,放回衣柜上层,对它说声:「今天也很努力喔!晚安!」最后关上衣柜的门。回家进门之后到此为止,共花了五分钟。完 成这一连串的动作后,就喝着刚泡好的茶,喘口气稍事休息,这就是我每天的例行公事。
我并不是要炫耀自己在家也有优雅的饮茶时间,而是想告诉各位:只要决定了所有东西的定位,就算回到家已经筋疲力尽,也能不假思索地把房间整理好,每天就能拥有更多开心生活的时间。
决定物品定位时的重点就是:「毫无遗漏地决定」所有物品的定位。
「毫无遗漏啊,感觉永远都不会结束……」或许也有人听了就快昏倒了,但不用担心。的确,决定所有物品的定位,乍看之下似乎有点复杂,但绝没这回事(冷静思考就会知道,这比选择物品来得简单)。如果所有东西已经按物品类别一口气选择该丢该留之后,最后这些东西因为都属于同一类别,所以只要把一口气选择留下的东西,收纳在邻近的地方即可。
为什么所有的物品都应该决定定位,那是因为若有任何一个东西流离失所时,房间变乱的可能性就增加。
譬如房间里有个空空如也的层架,有一个流离失所的东西,随手就被放在上面, 这个东西正是最大的致命伤,因为流离失所的它会显得不安,而其他东西就会前来安慰。让过去维持着紧张感觉、乾净整齐的空间,彷彿被施予「全员集合」的号令般,东西就会瞬间变多。
所以,只要决定一次就好。决定所有物品定位的效果,不但无谓的购物行为和过度的库存会减少,东西也不会再增加。换言之,就是要把自己所拥有的所有东西.毫不遗漏地一一决定它们的定位。
其实,这才是所谓收纳的本质。如果忽视这项本质.就投入充斥于街头巷尾的收纳技巧,最后等待着你的,将会是让人完全笑不出来的结果,那就是顺利创造出一个塞满大量毫不心动物品的小仓库。
无论怎么整理都还是会又变乱的重大原因,就在于一开始没有明确决定物品的定位。反过来说,只要决定了所有物品的定位,用完之后只要放回原位,就能够维持房子整理过后的整齐模样。
再说,如果没有定位,那究竟该收回哪里才好?
决定定位,使用过后收回原位。
这才是思考收纳时最重要的大前提。
4.2. 切忌在丢东西前,就投向「收纳绝招」的怀抱
我在整理讲座上向参加者展示客户房间「整理前&后」的照片时,所有人都非常
惊讶。
最常出现的感想就是:「房间里什么都没有耶!」没错,因为多数整理过后的房间,除了地板上什么都没有之外,视线范围之内也空无一物。换句话说就是连书柜也不见了。那么书是不是全部都丢掉了呢?其实也没有,只是把书柜放进衣柜或壁厨里罢了。
把书柜放进衣柜里的收纳法,可以说是我最经典的招数。不过,应该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觉得,衣柜现在就已经爆满了,怎么还有可能把书柜放进去?不过,就是能够轻轻松松地放进去。
请各位了解,现在你所拥有的收纳空间,也就是你房间里原本就有的收纳空间,
其实已经足够。以前收纳空间太少……我曾经听过无数次这样的烦恼与不满,但是从真正的意义上来说,没有一间房子的收纳空间是太少的,只是你拥有太多不需要的东西而巳。
当你变得能够正确地选择物品时,不知为何所留下的量就会恰好可以收进你现在你住的房子、你现在所拥存的收纳空间,这才是「整理魔法」。虽然真的很不可思议,但「心动判断法」就是如此准确。
所以,总之先完成「丢东西」这个动作。如果能做到这一步,决定物品定位就很简单,因为所有物的数量已经减至原本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了。如果都不丢东西,光是在想如何收纳,一心想靠收纳绝招,势必会陷入怎么整理也整理不好的「再次变乱地狱」。
各位觉得我为什么能有自信如此断言呢?
其实,我自己过去就是这样。
现在我可以很乾脆地说「不可变成收纳达人」或「请先忘记收纳,重要的是先把东西减量」。其实直到不久之前,我的脑袋里有九成都是收纳。毕竟,我从五岁开始就一直在认真思考收纳的问题,时间远比中学时对「丢东西」顿悟之后的资历还久。
这其间,我参考了各种书籍或杂志,经历了所有关于收纳的实践方法与失败,就如同一般人会经历的一样。除了自己的房间之外,无论是兄弟姐妹的房间或学校,我每天都与抽屉里的东西对峙,追求完美的配置,甚至曾试过以毫米为单位挪动抽屉里的东西,每天都在想:「如果把这个抽屉放在那里,会怎么样呢?」「如果把这个隔板拿走,会怎么样呢?」无论身在何处都不断在思考,一闭上眼时,眼皮底下浮现的全都是喀嚓喀嚓作响的收纳饼图。
在度过了这段漫长的「收纳青春时代」后,我开始觉得,所谓的收纳就是如何合理的使用空间,以收进更多东西的脑力比赛。一发现家具的隙缝就立刻用收纳商品把东西塞进去,如果刚好能够填满缝隙时就像如获至宝似地哈哈大笑,在心里比 出胜利的手势。于是不知不觉间,在面对家里的东西时,都不禁摆出一副要打架的姿态,一心只想着输赢。
4.3. 收纳要「简化至极限为止」
因此,当我刚开始从事这份工作的时候,也觉得替别人家设计收纳空间,好像非得使出什么奇迹似的绝招不可。譬如像杂志收纳专题中会出现的那种范例:「没想到这个细缝里竟然能用防水止滑脚踏板做出架子,用来收纳这种东西!」总有股莫名的压力,觉得这种能让周围惊艳的收纳,应该也能满足客户才对。
然而,如此拼命设计别出心裁的收纳,通常都只是设计者的自我满足而已。对实际居住的人而言,几乎都不好使用。
比方说,在我为某位客户设计厨房的收纳时,竟出现了已经不用的微波炉转盘。 玻璃转盘是双层构造,就好像中餐圆桌上的转盘会团团转一样。由于微波炉本身已 经不在了,所以其实大可也把转盘丢了。但我看到这个形状时,突然有了灵感,想到「就把这用在收纳上」。可是这个圆盘面积相当大,也有一定的厚度,所以很难找到派得上用场的地方。
客户此时突然嘀咕:「调味料和酱汁之类的库存太多,很难管理啊!」我打开流理台旁客户所说的柜子,的确全都是瓶瓶罐罐。由于我就是设法想用上刚刚那个转 盘,所以赶紧把塞在柜子里的瓶瓶罐罐都先拿出来,试着把转盘放在清空的柜子里, 没想到大小刚好。接着再试着把瓶瓶罐罐放回去,完成了有如商店陈列般的时髦收 纳。只要转动转盘,后面的东西也能马上取出,十分方便。客户也非常满意地说: 「太厉害了!太感动了 !」真是谢天谢地、可喜可贺……
不过很快地,就在我下一次上课去检查厨房时,才发现这样的收纳方式根本就大 错特错。因为其他地方都和以前一样很整齐,唯独那扇门背后乱成一团。一问之下才知道,每次转动转盘时瓶瓶罐罐就因为滑动而乒兵乓乓地倒塌,结果库存都无法全部收纳完全,只好放在转盘的边缘,导致不易转动。
没错,我因为太想设计出令人惊讶的收纳而完全没有注意到摆在上面的瓶瓶罐罐。仔细思考后发现,库存的瓶瓶罐罐又不是要马上拿出来用的东西,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团团转,更重要的是,圆形的东西容易造成空间的浪费,本来就不适合收纳。
最后我撤走了转盘,把瓶瓶罐罐放进四方形的盒子、再收纳在柜子里。虽然是平凡无奇、最普通的收纳方法,但后来询问客户的感想,他说变得非常好用。
我在这些经验之后所以到的结论就是,收纳最好简化到极限为止。不需要用脑思考、绞尽脑汁。感到犹豫时,就问问房子和物品。
话说回来,诚如各位所知,房间会乱七八糟,最大原因就是东西大多,变多的原因通常都是因为没有拿捏住自己所持物品的数量。而无法掌握所待物品的数量,就是收纳太过复杂所致。换言之,能否防止东西变多,可说就取决于如何简化。
把收纳简化到极限为止,达到能够掌握自己所持物品的状态,这就是能够让房间一直维持在整理完毕的收纳秘诀。
我之所以刻意说要简化到极限为止其实是有理由的。因为不管把收纳简化到什么程度,都无法完全记得所有物品的存在。就连我家,理当已经尽量把收纳单纯化了,但至今仍会发生打开抽屉时发现「啊!你原来在这里啊!」的状况。如果更进一步按「三阶段的使用频率」或「季节」来分类,我相信一定会更常发生东西在不见天日的状况下,日子就一天天过去的情况。
若是如此,那最好还是把收纳简化到极限为止。
4.4. 不要分散「收纳场所」
因此,我推荐的收纳方法非常单纯。原则就是同一类的东西收纳在同一个地方,不要分散,仅此而已。
归根究底,收纳时必要的类别只分为两大类,即「按所有人分类」和「按物品分类」。
在与家人同住、一人独居的状况下,将上述两个原则分开思考,或许比较容易理解。
一个人独居或有自己房间的人最简单,只要直接按物品类别收纳好,不需要想得太难。物品的分类方法与丢东西时一样:首先是衣服,次为书籍、文件、小东西,最后是纪念品。只要按照这个顺序选择,然后在同一个地方集中创造出收纳空间即可。
有时候也可以更粗略地分类。与其用脑袋去想这是什么类别,不如用「布做的」「纸做的」或是「与电力有关的东西」等为基准来决定收纳场所,把觉得像是同一类素材的东西集中在一处或放在附近。比起想像使用时的画面,或是思考使用频率 等,这个方法绝对比较轻松,从结论上来说能够更正确地分类。
话说回来,这项作业就算不是我,到现在为止按照顺序、用心动感觉为基准选择物品的你,同样也会明白。因为你已经把家中七零八落的东西都先集中到一个地方。并一一与它们面对面过了。所以之前一直在做的事,也就是用心感觉一口气选择物品的作业,其实也是为了磨练决定收纳场所的感觉所做的训练。
如果和家人同住,首先要先明确地划分出每位家人的收纳空间,而且绝对不能遗漏这个步骤。
举例来说,先清楚决定出自己、老公、小孩的区域。然后使用权已经确定的东西,就是全部集中到各自的区域里收纳。只要这么做就可以了。
此时的重点是,尽可能一个人使用一个区域。换句话说就是一点集中收纳法。因为,如果到处都有自己的区域,那才是真的会转眼间就乱成一团。按所有人类别把东西集中在一处的作法,在完美维持已收纳状态上,发挥了出色的效果。
以前,曾有一位客户向我提出要求:「我希望小孩变得擅长整理。」她有个三岁的女儿。我去她家拜访后才发现,装有女儿衣服的抽屉在卧室里,装玩具的抽屉在客厅,书柜在和室,女儿物品的收纳场所就分散在三个地方。
不过后来根据我的原则,把女儿的东西都集中到和室里的一处。
结果,据说自那一天起,女儿就开始可以自己挑选要穿的衣服,而且也能自己物归原处了。
「三岁小孩原来也能学会自己整理啊……」虽然是我自己做出的指示,但内心还是不禁感到惊讶。
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当拥有一个专属于自己的区域会感到开心。当意识到「这里是只属于自己的场所」时,就变得能够确实管理。就算要确保每个人都有1个自己的房间可能有点困难,但如果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收纳场所,就十分可行。
与擅长整理的人谈话后会发现,很多人都是从小妈妈会帮忙整理房间,或是至今仍没有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场所。
尤其在主妇中很常见的状况是,用小孩衣柜的一部分收纳自己的衣服,用老公书柜的一部分来收纳自己的书,像这样没有一个觉得「只有自己在管理、只属于自己」的场所时,其实非常危险。
任何人都绝对需要一个只属于自己的圣地。
此外,我十分了解一般人想要整理家里时,不自觉地就会从客厅,或是药品、洗衣粉等全家使用的生活用品开始整理的心情,但这些地方请稍后再说。首先,决定只属于自己物品的去留,然后打造一个自己的区域,再来进行收纳。到此为止,就算已经大致学完整理的基本原则。切记,与选择物品时一样,顺序也是收纳时最重要的关键。
4.5. 不必理会「动线」与「使用频率」
在稍微严肃一点的整理书里,一定会出现这句话。绝不能说这句话是错的,相信也一定有人提倡需要先确实考虑动线的实践性收纳法,但我接下来要强调的,原则上仅限于我的整理法,那就是-----请忽略行动动线。
在家庭主妇n太太(五十多岁)的家中,发生了这样的事,n太太的个人物品顺利整理完成,她说接下来想整理老公的东西。
「我们家老公不管是遥控器或是书,都非放在伸手就拿得到的地方不可。」
环顾n太太家中,发现n先生物品的收纳场所果然分散各处。在厕所里有n先生 专用的小书架,玄关有n先生专门放公事包的地方,洗手台旁的浴柜里则收纳了 n先生的内衣和袜子。
我也一点都不在意这样的状况,仍一如往常采用我的「一点集中收纳法」。于是 我把n先生的内衣、袜子,甚至是放公事包的地方,全都移到挂有n先生西装的衣柜。「他好像喜欢东西放在要用的地方耶!改成这样他会不会生气啊……」n太太一脸担心。
多数人容易误会的一件事就是都先「以方便拿取」为基准来决定物品的收纳场所,但其实这种做法有一个陷阱。
本来环境之所以会乱七八糟,就是因为「无法物归原处」。换句话说,比起收纳时的麻烦,更必须思考如何减少收纳时的麻烦。使用时,因为有明确的目的,所以除非「拿取的麻烦」真的很夸张,否则通常不太会造成困扰。之所以乱成一团,通常不是因为「收拾的麻烦」,就是因为不知道「收纳的场所」。
如果这里出错了,就等于是自己制造出一个容易变得乱七八糟的机制。所以我极力推荐像我一样怕麻烦的人,最好采取「一点集中收纳法」。「东西总在伸手就能拿到的范围内比较方便」这样的想法,有时单纯只是先入为主的感觉而已。
虽然多数人会想要配合自己的动线来决定收纳,但各位知道动线是如何决定的吗?其实动线不是取决于一个人的行动,而几乎都是取决于物品放置的场所。也就是说,看起来像是配合现在自己的行动在收纳,但实际上是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配合已经决定好的收纳场所在行动、生活。
因此,根据现在生活的动线考虑物品的定位.非但无法解决任何问题 ,反而会让收纳场所分散,东西更容易变多。而且往往会忘记什么东西收纳在哪里,结果形成不便于生活的收纳。
再者,就算以一般住家面积来考虑动线,也不会有什么差别。从家的一头慢慢走到另一头为止,顶多花十秒、二十秒左右就走完,根本就没有必要为这样的距离思考动线吧?
如果各位的目标是不会乱七八糟的房间,那么让物品配置变得更一目了然,远比思考琐碎的动线来得更重要。
所以,不用想得太复杂,只要根据家中格局决定物品的定位,绝对可以顺利进行,因为这个家早就知道物品的放置场所了。
由我经手整理的家庭里,收纳往往出奇地简单。老实说,哪一个客户家的哪里放了什么东西,我几乎全都记得,因为我只会规划如此单纯的收纳而已。
截至目前为止,我在协助客户整理收纳时也完全不考虑动线,一直以来似乎都没什么问题。甚至常常听到客户说,一旦规划好简单的收纳,对于物品该回归的原位也不再犹豫,于是开始能够自然地物归原位,完全不再会乱成一团了。
总之,同样的东西就放在附近,不要分散。如此一来,也会毫不费力地就形成了动线。
使用频率计与动线一样,也大可忽略。在一些相关书籍里,甚至有依使用频率分类。为每天使用的物品、三天一次、一周一次、一个月一次、一年一次……等六阶段分开收纳的方法。光是想象抽屉要分六阶段分开使用,就不禁开始头昏脑胀。难道只有我这么觉得吗?
我顶多只会分成两阶段,使用频率高或低。如果是在抽屉里,久而久之,使用频率较低的就会被放到较里面,使用频率较高的就比较靠外面。
在一一决定收纳的阶段,根本不必思考这种事。
选择物品去留时,问问自己的身体,决定物品放置场所时,问问你的房子。只要记住这一点,应该就能毫不犹豫地进行整理。
4.6. 不堆叠,「直立收纳」才是王道!
有一种人,不管是文件、书或衣服,总之不管在哪里、不管用什么东西,都会不知不觉地把东西堆起来,但这样做其实很可惜。
若说到我在收纳方法上唯一的讲究,那就是不论如何都要把东西立起来。衣服折好后,直立放入抽屉中收纳;裤袜也一样,卷起来后直立收纳;抽屉里的文具也一样,订书机的盒子、尺、橡皮擦也都立起来。甚至我还曾把笔记型电脑直立收纳在书架上,就像放一本笔记本一样。
明明有足够空间,但看起来就是不搭调的收纳,很多时候只要试着摆成直立的就能解决。
把东西直立起来,是为了避免堆叠,理由有二。首先,因为堆叠可以无止尽地使用空间。能够无止尽地把东西往上堆,就意味着即使东西无止尽地增加,你也不会发现。如果采直立收纳,东西一增加就会使用到收纳空间,总有一天会面临极限,如此一来就会发现:「啊!东西增加了啊!」
另外一个理由则是,被堆在下面的东西会很难受。把东西堆叠在上面,意味着下面的东西理所当然地会被压扁。就好像我们长时间拿着很重的行李时会感到吃不消一样,物品一直处于上面有东西压着的状态时,就会逐渐衰弱。
于是,下面的东西就愈来愈没有存在感。不知不觉中,你甚至会忘记自己拥有这样东西。实际上,衣服堆叠收纳时,愈是下面的衣服,拿起来穿的频率就会愈来愈低。在整理衣服时,有些衣服让你觉得「买的时候明明很喜欢,为什么不让人心动了呢……」,往往是因为长期被收纳在一大堆衣服底下的缘故。
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文件。堆叠文件时,下面的文件就顿时失去了存在感。于是很容易一不留神就忘了处理被压在下面的文件,或是不知不觉地往后拖延。
因此,能够直立的东西,就立起来收纳。
你不妨试着把现在堆着放的东西直立起来,光是这么做,应该就开始能够掌握自己所持物品的数量,意识也会跟着改变。
直立收纳可以应用到所有场所的收纳,容易乱成一团的冰箱也一样,总之把能够直立起来的东西都直立收纳,马上就会变得整齐。附带一提,我最喜欢的食物是红萝卜,所以我的冰箱里用来放飮料的地方,都直挺挺地立着一整排红萝卜。
4.7. 没有必要使用「市售的收纳商品」
市面上充斥着各式各样方便的收纳商品,例如可以调整大小的隔板、挂在衣柜吊杆上的布制收纳挂袋、隙缝收纳专用的窄型收纳架。无论在百元商店,或是时髦的杂货店,几乎每次去都有新产品,常常让人不禁看得入迷。
我过去也是收纳商品迷,除了基本款,连冷门的创意商品都有,有一段时期甚至疯狂到把放眼望过去所有的商品都试了一遍。但不可思议的是,如此大量的收纳商品,至今却没有留下任何一样。
我家现在最主要的收纳商品大致如下:用来装衣服和东西的抽屉型透明收纳箱,从四中用到现在的手工制抽屉、放毛巾的籐篮……仅此而已。这些收纳商品都收在衣柜里,而衣柜原先就是房间装潢的一部分。剩下就是在厨房和浴室分别有本来就固定在墙上的层架和玄关的鞋柜而已。书籍和文件的收纳是利用鞋柜的其中一层,所以我家也没有什么书。当然,原本就附在房间里的收纳空间并没有特别大,甚至还比平均水准来得小。
总之,只要有普通的抽屉和普遍的箱子,就不需要特别的收纳商品。
经常有人问我:「你推荐什么收纳商品?」当对方这么问的时候,通常都是期待听到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武器,但老实说,根本没有必要再买新的隔板或收纳用品,因为只靠家里现有的东西,就一定能够解决。
最常使用的收纳圣品,就是空的鞋盒。虽然我尝试遇各式各样的收纳商品,但说到免费就能取得的万用收纳道具,真的无人能出其右。我对收纳商品的评估项目是 「大小」「素材」「坚固」「简便」「心动度」,而鞋盒在这些项目的分数都在平均水准之上,最大的魅力是能够广泛运用。再加上最近很多鞋盒的设计都很可爱,更是令人开心。「有没有鞋盒?」已经成为我拜访客户时的口头禅了。
鞋盒有无限的运用方法,最常见的就是用来装丝袜或袜子,当作抽屉里的隔板。因为鞋盒的高度刚好与丝袜卷起来之后的高度一样。在浴室,鞋盒也很适合用来收纳洗发精类的库存或洗衣精类等生活用品。在厨房,则可当作食品库存的隔板,或是用来装垃圾袋或抹布的库存。此外,把蛋糕型或塔类糕点的模型等不常使用的烘焙用具,全都集中放鞋盒里,再收纳到橱柜上层,虽然很单纯,但也是颇受好评的收纳法。不知道为什么,很多人会把制作糕点的用品放在塑胶袋里,但收纳在盒子里绝对比较好用。甚至还有客户告诉我,因为这样的收纳法让她制作糕点的机会增加了,让我觉得很欣慰。
鞋盒的盖子很浅,所以可以当作托盘来用。放在厨房瓦斯炉下方橱柜,再放上油或酒等调味料,就能避免弄脏底板,也比起市售的防污垫来得不易滑动,更新的时候也轻松许多。会把汤勺或锅铲放进抽屉里的人,也可以试着把它铺在抽屉里。由于具备防滑的作用,所以除了能够防止每次开关抽屉时发出铿锵的声音外,也能当成隔板,让其余空间更有效地运用。
当然除了鞋盒之外,还有很多能活用于收纳的东西。出现率较高的包括印制名片时附赠的塑胶名片盒、苹果电脑随身音乐播放器的透明收纳盒等。苹果公司商品的外盒多半大小刚好、款式漂亮,如果你家有的话,我大力推荐可拿来做抽屉里的隔板,这些盒子最适合用来收纳文具。用多余的保鲜盒来收纳厨房里的小东西,也是非常常见的做法。
总之,只要是四方型盒状的容器都行。在整理途中如果看到适合用来收纳的盒子,就请先集中在一处,保存至全部整理完一遍的时候。不过整理完毕后,不要因为 「以后或许有一天会用到」就把空盒留下,要干脆地丢掉。此外,虽然同是空箱,但纸箱或装电器的箱子等,因为太大无法做为隔板,做为收纳用具时无论便利性或外观都不太出色,所以也请丢掉。
而以圆型或心塑等形状特殊的盒子当作隔板时,也很容易造成空间的浪费,所以我并不推荐。不过若你对食子本身感到心动,就又另当别论。如果把盒子直接丢掉或是原封不动、糊里糊涂地留下来,才真的是浪费,所以就算很勉强,也请活用在收纳上,例如放进抽屉里用来做装饰品的隔板,或是用来装棉花棒或针线等。空盒和收纳物品的组合,是世界上独一无二、只属于你的原创搭配。所以,自由地做各式各样的尝试,尽情享受其间的过程,才是真正的正确答案。
如上所述,只要能够活用家中既有的东西,很不可思议地,每次都必定完美地完成收纳的任务,根本不需要购买新的收纳用品。市面上有各式可爱的商品,但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迅速地整理完毕。与其在整理途中去买临时应急的收纳商品,倒不如在整理结束后,再慢慢地去寻找自己喜欢的款式。
4.8. 「包中有包」的绝妙收纳术
我有一次整理包包时,突然莫名地有一种很吃亏的感觉。虽然说来理所当然,但包包的里面是空的。包包本身明明已经收纳在相当好的位置,但包包里头空荡荡的宽阔空间,真的好可惜。但是包包不能折叠,又占空间,甚至还要特地在里面塞进纸团,在收纳空间不足的家庭里,这样的空间使用方法实在是太奢侈了。而且塞在包包里的纸团,时间久了之后还会渐渐塌掉,最后落得拿进拿出时纸屑满天飞的下场。难道没有别的方法吗?
左思右想之后,我决定先把包包里面的纸团拿掉。整理的大原则就是,不心动的东西先丢掉。我试着把过季的配件放进包包,夏天就收纳围巾或手套,冬天就收纳泳衣,用来代替填充物。这样一来,包包不但不会变形,还可以收纳不用的配件,简直是一举两得!但欣喜之情也没有维持多久,这个收纳法在一年之内就不了了之。
这个方法虽然不差,但要用包包时就必须把里面的小配件一一取出,非常麻烦。 而且在包包使用期间,这些被拿出来散乱在衣柜里的配件类,更让人莫名地难过。
不过我当然不会就此放弃,总之只要让里面的东西不要七零八落,外观上也好看就好。所以,接下来我试着把这些配件类先放进束口袋之类的袋子里,做成一个填充物。不但拿取轻松,把束口袋整个拿出来时,外观也出乎意外地可爱,这下我可满意了。
这个方法乍看之下似乎是非常划时代的构想,但在意想不到之处却有非常大的陷阱。被塞在束口袋里的东西,从外面当然看不见。由于里面塞的都是过季的东西,所以随着季节变换需要更换。但我的失误就是竟然在一个不留神间就忘了将其中两袋换季,结果季节就过去了。换句话说,这些配件有一整年的时间都被当作填充物对待。很久之后,当我打开束口袋的瞬间,它们散发出的凄凉气氛,让我深切反省了许久。 我原本连对一般的衣服都采取不换季主义,但却觉得自己会为看不到的东西换季,这样的想法打从一开始就错了。
于是,我把充当填充物的配件们全都从束口袋里解放出来。而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配件们因为重获自由欢天喜地,但包包却因为填充物被拿走而变得瘫软无力。我还是想塞点什么进去,如果连过季的衣服都拿来当填充物,衣服似乎会有遭人遗忘的危险,所以一定要避免。
眼看着没别的办法了,我也没想太多,只是试着把别的包包放进包包里,没想到这个作法却出奇地顺利。把包包放在包包里,过去使用时浪费的收纳空间不但减少到一半以下,只要把放在里面那个包包的把手露出来,也不会发生包包失踪的状况。
重点是,要把同样种类的包包套在一起。也就是说,坚固的皮革包包、冬季素材的包包、婚丧喜庆用的包包等,如果同一类有好几个,就把它们组成一套。如此一来,只需配合用途,取出符合条件的那一套,再从中选择就好,非常轻松。旅行用的背包折起来时小得惊人。所以如果有很多个时,绝对建议你把它们全都集中在一个背包里。
希望各位注意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不要套进太多包包。基本上,「一个包包里顶多套进两个包包」,而且绝对不可以让里面的包包被遗忘了。
总结来说,包包最正确的收纳法如下。
首先,把材质、大小和使用频率相近的包包组合起来,套在一起。在把手全都外露的状态下,收进买包包时的防尘袋里(如果没有防尘袋,也可以省略这个步骤)。 让这些包包全部处于一眼就可以看见的状态,排列在衣柜或壁橱里。如果是衣柜,就放在上层,若是(放棉被用)壁橱,就放在上方的小橱柜里,像排列书籍一样把包包直立排列。
在这个包中有包的作业过程中,找出最适合的组合,就像拼图一般,也是一种乐趣。因为当你发现大小刚好,里面的包包恰巧可以稳稳地与外面的包包互相支撑的绝配时,就会彷彿见证了一场命中注定的相遇一般,不由得感动了起来。
4.9. 包包「每天都清空」
钱包、定期车票夹、化妆包、万用手册。。。。。。有些东西就是几乎每天都会带在身上。
很多人认为:「反正是每天都会带在身上的东西,所以就一直放在包包里面。」但这可不行。
包包原本的任务是,在你外出时帮你运送物品。包包要完全收纳文件、化妆包、手机等身上的所有东西,在被塞满的状态下被带着到处跑,放下的时候会磨擦到地面,但还是默默地、勤奋地一直支持者里面的东西和你。怎么会有这么勤劳的东西呢?所以至少在家时,要让它好好地休息一下,不然可是会遭天谴的。不用的时候还一直装着东西,就如同睡觉时胃里还塞满了食物一般,对它们而言,应该非常难受。 实际上。这种状态下的包包格外容易受伤,马上就会呈现出一种疲惫不堪的样子。而且当你习惯把东西一直放在包包里,在换包包时,常常就会把一些东西留在里面,转眼间就会陷入无法掌握哪个包包里有什麼东西的状态。到了最后,就会落得「啊!没有笔。」「咦?我的护唇膏放哪去啦?」需要某件物品的时候找不到,结果又得重买的下场。
附带一提,在整理包包时最常发现的东西,是街头免费发放的面纸、铜板、皱巴巴的收据、吃完用纸包住的口香糖等。如果重要的印鑑、纸条、文件或首饰等混杂其中的话,就非常危险了。
因此,请每天都把包包清空。也许你会说:「咦?每天都要做那麼麻烦的事啊?」不必担心,因为只要设一个「每天随身携带物品」的专区就很容易办到了。
首先准备一个盒子,把定期车票夹、化妆包和员工证等直立收纳在里面。再把这个盒子直接放进衣橱里的抽屉就完成了。
什麼盒子都可以,如果没有找到适合的,也可以利用鞋盒,或是在抽屉里画出一个区域。把盒子放进壁橱或衣柜里时,因为外观也很重要,最好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盒子。摆放的位置,最常见的就是放在透明收纳盒等抽屉型收纳的上面。总之,放在包包收纳位置的附近会比较方便。
当然,偶尔有几天没办法把包包清空也不要紧。就连我,有的时候也会因为很晚回家,隔天一大早又要工作,而且都用同一个包包,因为嫌麻烦,就一直让东西放在里面。非但如此,我还要告诉各位一个秘密,在写这本书的期间,甚至常常回到家后,连衣服都没换就倒在床上睡著了……
重要的是,放在包包里的东西,全部都要有应该归位的固定收纳场所,才能创造出一个让包包能够休息的环境。
4.10. 大东西全部收进「壁厨」里
如果你家有壁橱,那肯定能够把房间里几乎所有东西都收纳进去。
壁橱,是日本最引以为傲的收纳柜,拥有杰出的收纳能力。深度够,上方还有小橱柜,用来隔开上下的隔板也具备了相当的强度。只是,正因为壁橱的空间宽阔,很多人往往无法有效利用,也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家里本来就有这个难能可贵的收纳空间,基本上只要老老实实地利用这个空间来收纳,一切就会很顺利。因为,往往就在你绞尽脑汁,想要一举打造出让你逆转胜的奇蹟式收纳时,下场几乎都是让原本的收纳变得更难用。
巧妙活用壁橱的基本收纳法如下。
首先,最基本的原则是,把季节性物品收在上方的橱柜里。譬如女儿节的人傅、 耶诞节的装饰品等。除此之外,滑雪、登山等户外活动用品和休閒活动相关的物品, 基本上也收纳于此。另外,也可以收纳成人式或结婚典礼等尺寸较大、无法放进书架的照片或相簿。这时,绝对不可以装在纸箱里再收进去,要像放在书架上一样,直立排列在上方橱柜的前方。若不这麼做的话,这些东西就会一辈子不见天日,直接被打入冷宫。
收纳衣服时,如果要用透明收纳盒,绝对推荐抽屉型远超过箱型。东西一旦装入收纳箱后,拿取、收纳就变得麻烦,于是绝大多数的例子都是整个箱子原封不动,拖拖拉拉地就过了季,也完全没有拿出来用。当然,抽屉里的衣服请直立收纳。
棉被请收进上方橱柜,这是为了防潮与防尘。下面的空间则可以收纳电风扇或暖气等季节性的家电产品。
此外,因为壁橱空间很大,与其说是收纳空间,倒不如说是用纸拉门隔起来的小房间,用这样的概念来思考,会让整理进行得更顺利。因此,完全不使用任何收纳用具是很危险的。我就曾经碰过一个客人把衣服直接丢进壁橱里收纳。结果,门一打开时,衣服就像炒麵般堆积如山的样子,宛如一座垃圾场,衣服最难受的事也不过如此。
相反地,如果能够活用这宽敞的空间,把外面的收纳直接放进去,就会是不错的方法。我经常使用的绝招是,把不锈钢层架或书柜收到壁橱里。也常常把彩色收纳箱放进壁柜里做成书柜。
而以旁若无人的姿态占据房间一角的大型物品,譬如行李箱、电暖器等家电制品、高尔夫球球具、吉他等,再怎麼勉强也都要把它们收进壁橱里。或许现在很多人都在心里犯嘀咕「这绝对不可能」,但只要彻底执行本书所写的「丢掉」动作,后续就真的很容易达成的。
4.11. 「浴室」和「厨房水槽」什么都不要放
放在浴室里的洗发精、润发乳等瓶瓶罐罐出乎意料的多,有时候每个家人用的东西不一样,或是会依当天的心情来决定用哪一瓶,还有一星期只用一次的护发乳等,每当打扫浴室时,就得把这些东西往外移,真的是非常麻烦。而且如果把瓶瓶罐罐直接放在地板上时,底部一下子就会形成讨厌的水垢。于是似乎很多人都觉得,那不妨就把重些瓶瓶罐罐收纳在排水效果较好的不锈钢置物架上,但这其实是最麻烦的东西。虽然说这是不锈钢材质,但一直放置在湿答答的状态下,总有一天还是会产生水垢。
我家过去也用不锈钢置物架。由于尺寸还满大的,可以放得下全家人用的香皂、洗发精,以及偶尔才用的面膜等,非常方便,但这样的开心之情稍纵即逝。一开始洗完澡时,还会迅速地把置物架上的水滴擦掉,但久而久之后就开始觉得,要用毛巾沿著一根一根的不锈钢管擦拭,实在是很麻烦。于是渐渐变成三天擦一次、五天擦一次……擦拭的频率不断下降。等到已经完全忘记要保养置物架这件事后,想用洗发 精时拿起来一看,才发现瓶底已经变成红色了,当下大吃一惊,把置物架的底部翻过来一看,已经满是让人无法直视的水垢。虽然我都快哭出来了,不过还是仔细地把它洗干净。最后因为每天要擦干实在太费工、麻烦,而且泡澡时一看到那个置物架,就不禁想起恼人的水垢,所以终究还是决定不用了。仔细想想,浴室经常高温潮湿,应该是家中最不适合放东西的地方,实在不应该再增加任何东西,即便是收纳道具。
再说,这些洗发精等东西,除了要用的时候之外,真的有必要放在浴室里吗?尤其是和家人使用不同用品时,让洗发精在自己没有使用的时候,还要持续被加温到热呼呼,暴露在品质恶化的环境里,我总觉得它们很难受。
因此,我决定不在浴室里放任何东西。
反正不管如何,在浴室里使用的东西,使用完毕后都必须把水分擦干。既然如此,无论是洗发精或任何东西,每次使用过后就用擦完身体的浴巾一口气把水分擦干,再收到浴室之外的收纳场所吧!
乍看之下,或许会觉得每次要费的工夫很麻烦,但试著做做看就会发现,这样的绝对比较轻松。很快就能完成浴室的打扫工作,不但不会积水垢,更不需要保养置物架。
厨房的水槽周边也是一样。你是不是不知不觉就会把厨房清洁剂或菜瓜布等东西一直放在水槽周边?
我通常把这些东西也都收进水槽下方的收纳空间,秘诀就是要把菜瓜布完全晾干。我想很多人都是用那种以吸盘固定在水槽内侧的不锈钢海绵收纳架,请把它拆掉 因为位于水槽内的位置会一直暴露在水气当中,于是菜瓜布总是干不了,马上就会产生异味。最理想的方式是菜瓜布用完时把水拧干后晒干。如果抹布等没有特定地方可以晒时,就可以用洗衣夹把抹布夹在水槽下方柜子的把手上晾干。当然,最推荐的还是晾在阳台等户外空间。
附带一提,无论是菜瓜布、砧板或是筛子,所有东西我都会晾在阳台。这样就不需要沥水篮,厨房也一直都能干净清爽。晾在外面还能用阳光消毒,也干得快,我大力推荐这个作法。说实话,我家没有沥水篮。洗好的东西就放进套了筛子的盆子,然后拿到阳台去,全都像洗好的衣服一样晾干,早上只要把洗好的东西义阳台就好了。我强烈建议独居的人或要洗的东西不多的家庭采用这个作法。
那麼调味料该怎麼办呢?
盐巴、胡椒粉、酱油、沙拉油等调味料都很常用,一般人都希望在烹饪的过和中能够灵取出,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灵方便,所以它们的定位就是瓦斯炉旁边。
但如果你也是这麼想,现在就请让它们马上避难。
流理台毕竟是烹饪的场所,而不是摆放物品的地方。尤其是瓦斯炉附近经常都有油喷溅的危险,调味料的定位若紧邻瓦斯炉旁,不知不觉就会变得黏呼呼。而且这些瓶瓶罐罐如果一直摆在那里,打扫起来会更棘手,整个厨房也会容易变得油腻。
厨房的摘柜里,几乎原本都有设计收纳调味料的空间,所以请好好地收在原本的地方。最典型的设计就是瓦斯炉左方的细长抽屉。如果没有这类抽屉,就把用来装餐具或长筷等的抽屉当作调味料的摆放场所。如果也没有这种抽屉,在瓦斯炉下方橱柜 设一个区域也行。
4.12. 把书柜最上一层设为「我的神龛」
其实,我曾经在神社里工作过五年多。我从小学开始就喜欢神社,即使到了现在,也习惯一有时间就常会到神社参拜。
就算各位不像我那麼喜欢神社,但身边也一定会有一、两个护身符。尤其,我很清楚女性对于提升恋爱运非常认真,因此在现场授课时,我不知看过多少来自全国各地求姻缘的护身符。各位努力地磨练自己的身心灵,并把最后一线希望寄托于神佛,这一丝不苟的认真态度著实令人敬佩,但各位会不会觉得护身符很难处理呢?
首先,最基本的原则是,护身符不是「你买的东西」,而是「神明赐予的东西」。有效期限在赐予之后的一年之内,过期的就尽早还给神社。不一定要还给原先的神社,只是寺庙护身符要归还回寺庙,神社的护身符要归还给神社,这是规定。
问题是,还在有效期间内的护身符或神札。当然,能随身携带最为理想。你可以系在家里的钥匙或钥匙圈上,使用活页型万用手册的人则可以装在金属活页夹的部分。不过,一年会去好几次神社①,护身符多达四、五个时,也不太可能全都随身携带。为了炫耀而带了一大堆护身符在身上,也完全不令人心动,一副看起来就是在「等待姻缘」的样子也很不好看。就算现在款式可爱的护身符愈来愈多,但基本上还是希望各位能低调地随身携带。
在外资顾问公司工作的s小姐(三十一岁),是一位喜欢算命,还有到能量景点 (power spot)②巡礼的平凡女性。
整理期间,历年的护身符接二连三地从她书桌浅浅的抽屉、「回忆盒」或是书与书的夹缝间出现,包括小学时祖母送的学业成就御守、知名神社求姻缘的护身符等, 总计有三十四个过期的护身符。除此之外,还有在印度买的迷你佛像、欧洲买的迷你玛丽亚像,以及水晶等能量宝石等。
此时,不妨在家中一角设置一个「我的神龕」。虽说是神龕,但也不用特别在意方位或形式,就是打造出一个「带有神圣感觉物品」的专区。建议设在书架的最上一层。重点就是像真正的神龕一样,设置在比水平视线更高的地方。
我的整理法主题,其实是「把房间打造成如神社般的空间」。换句话说,把自己的住家打造成为充满纯净空气的能量景点。
舒服的家、光是待著就心情大好的家、不知为何就是能让人放鬆的家……这些都是家成为能量景点的证据。
你想要住在有如能量景点的家吗?还是想住在像仓库一样的房间里呢?答案应该很清楚才是。
4.13. 「不想被看到的物品」就摆在衣柜里
「这、这里请不要打开。」
客户顽强地拒绝让我打开某个抽屉或箱子。
谁都拥有一些不想被别人知道、但又非常重要的东西,最常见的就是偶像的海报等明星周边商品,或是与兴趣相关的书籍。我经常看到一卷卷的海报被立在衣服深处,或是CD被收在箱子里。
不过,这样做实在非常可惜。自己的房间被只属于自己的嗜好塡满也无所谓,所以请不要把自己喜欢的东西收起来。
但是,万一被朋友或恋人看到,就会很不好意思。
这时我最常用的作法就是,把只有自己专属的心动空间,装进衣柜等收纳空间之中。也就是说,把海报等装饰在收纳空间的内部,譬如房间深处挂著衣服的墙上、衣柜门片的内侧等。
这个方法,除了可以用来收纳被别人看见会不好意思的东西外,当然也能放别的。如果有好几幅想要挂起来的海报或画,但全都摆在房间里会太繁复的时候,只要挂在衣柜里,不管挂几幅都没关系。你可以挂海报或照片,只要是装饰品,什麼都可以。
收纳空间的内部,老实说是不受限的。没有人会抗议,也不会被别人看见。收纳空间的内部才眞正是只属于自己的天堂,所以大胆地打造成你自己的风格也无妨。
4.14. 衣服一买回家就马上拆掉包装和吊牌
在整理过程中,很不可思议的现象之一就是,维持原包装、原封不动的库存品。如果是食品或卫生用品,那还说得过去,但袜子,内衣等衣物都未拆封就直接放进抽屉,到底是为什么?不但会发出沙沙的声音,而且又占空间。虽然我这么说很多管闲事,但实在让我不禁要担心:客户会不会连自己有这样东西都忘了。
如此说来,我的父亲也是喜欢一次就买一大堆袜子。每次去超市买东西时,他都会买黑色或灰色、用来搭配西装的袜子,然后连同包装直接收纳起来。除此之外,我也曾在衣柜深处发现父亲的基本款,也就是灰色毛衣。每次看到它们被包在崭新的塑胶包装里时,我都会莫名地感伤。
我以为只有我父亲会这么做,没想到拜访客户家时,竟发现原来很多人都一样。而囤积的物品,大概都是「自己的基本款」,其中最多的还是袜子、内衣、丝袜等消耗品。
但是,多数人的共通点就是库存过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未拆封的状态下就直接库存起来,所以无法产生拥有的感觉,明明先前买的库存都还没拆封,却又再添购新的。附带一提,至今我看过包装未拆封直接收纳起来的丝袜库存量,最高纪录是八十二双。一整个透明的收纳箱里,全部都是库存的丝袜。
的确,买回来直接就放进抽屉里,是最轻松的收纳方法。或许有人觉得要用的时候才拆封,比较有乐趣。
然而,我更想说的是,直到使用之前都未拆封、直接库存在家的状态,与要用时才去店里买,这两者的差异只在于库存的场所是家中或店里,其他根本没有不同。虽然一般人容易觉得「在便宜的时候买多一点比较划算」,但其实恰恰相反。如果把折扣优惠的部分想成在你使用前请店家保管的仓储费用,你不觉得其实在价格上没多大的差别吗?而且,需要的时候再去买,然后马上使用,就能在新鲜的状态下使用到。所以今后请不要做无谓的囤积,每次要用时再买,买完之后马上从包装里拿出来再收纳。
如果你已经拥有大量库存物品,至少请把未拆封就收纳起来的东西马上拿出来。
因为衣物未拆封就直接收纳,只有百害而无一利。最常见的就是未拆封就直接库存起来的丝袜,现在请马上把它拿出来。
为了让消费者看到丝袜的样子,包装中放进了能让丝袜撑开的纸板,但在家中并不需要这部分。把丝袜从包装中拿出来,折叠后再收纳,体积就能减至四分之一左右。而且一旦取出之后,就会变得比较容易拿,才能更积极地运用。
我认为,物品从包装中取出之后,才眞正算是「买到了」。
还有一个和包装同样的例子就是,在上衣物整理课时,经常会发现许多裙子、羊毛衫上还吊着购买时的标价或是吊牌。
大部分的客户忘记这些衣物的存在时,都会表现出许久不见的反应:「啊!我有这个啊?」
但这些衣服并非被收进衣柜的深处,而是和其他衣服一样都挂在吊杆上,可是他们往往视若无睹,到底是为什么?这是我长久以来的疑问。
于是,为了弄清楚物品在还有吊牌的状态,我观察过百货公司的服饰卖场。
在持续观察几次后,我终于发现家里的物品与还在店头贩卖的物品之间的差异。被当作商品挂在店头的物品,与挂在家中衣柜里的物品相比,「架子」明显大了许多。作为商品的物品,与以个人物品身分在家中工作的物品,所散发出的气质就不同。标价还没拆掉的衣服,看起来还留有一副「端架子」的感觉。
在我的感觉里,摆在店里的东西是商品,放在家里的东西是「家里的孩子」。如果吊牌一直没有拆掉,物品就无法完全变成「家里的孩子」。于是,比起一起挂在衣柜里、眞正「这个家的孩子」所散发出的光环,它们的气势明显就是会输了一截,也让人容易忘记它们的存在。因此,它们的悲惨下场就是,在你选择时比较不容易进入你的视线,不久之后就被遗忘。
不过如果拆掉吊牌,不穿时拿去二手店卖的价格不是会下跌吗?千万不该想这些有失风雅的事。请在购买、选择时,就要有好好迎接它们来到自己家中、好好抚养的决心。
所以买回家之后,务必马上拆掉吊牌。因为当物品从商品的身分毕业,变向为自己家里的孩子时,需要一个仪式,就是由你来把它和店里连接的「脐带」干脆地切断。
4.15. 别小看包装贴纸所制造的「过剩信息」
等到成为整理高年级生时,已经大致通过了东西过多、收纳法等问题的考验,在难度水准上,开始转为追求更舒适的空间。但在我的客户当中仍有一些人,家中已经非常整得洁,乍看之下根本不需要再整理,却还来上我的课。
K太太(三十多岁),家中还有先生与六岁的女儿,共三人。从小开始就喜欢整理,对于丢东西也不太感到抗拒,光是第一次上课就丢掉了两百本以上的书,物品减量多达三十二个垃圾袋,算是相当优秀的资优生。身为家庭主妇的K太太,平日生活重心以家事为主,但每个月会举办两次左右的茶会,参加的都是家里小孩年纪相仿的妈妈朋友③,也会定期在家中主办花艺教室,常有客人进出家中,因此连平日也尽量维持家中整洁,追求「随时有客人来也不会感到丢脸」的目标意识也非常高。在两房两厅的家中,几乎把所有的东西都收在原本就固定在墙上的衣柜与壁橱,以及两个约一个人高的金属层架,原木地板上没有任何杂物,总是亮晶晶的。听说交情好的妈妈 朋友常说:「妳还想整理哪里啊?」但她本人似乎还是有所不满。
「东西虽然不多,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舒服。有一种就差一点点的感觉,就是哪里不太对劲。J
当我实际拜访K太太家时,也真的就如其他人所说的,的确非常干净,但总让人觉得哪里怪怪的,这种感觉到底是......
这种时候,我会检查的是有门片的收纳空间内部。当我打开主要的壁橱时,果然如我所料,透明收纳箱上贴着贴纸、整组的除臭剂的包装、用来收纳的纸箱……乍看之下没有什么不同,但上面全是「超强收纳力」「瞬间!除臭」等,不管视线移往何处,全都是文字、文字、文字。
其实这就是「还差一步」的真面目。因为打开收纳空间时,映入眼帘的「过多资讯」,会在房间里制造出嘈杂的感觉。
尤其是字很多时,在打开门时映入眼帘,会让人在无意间当成信息来处理,在脑海中嗡嗡作响。以K太太为例,就像是在选择今天要穿的衣服,有人一直在她耳边低语着「除臭」的感觉。而且最不可思议的是,不知道为什么,即便把收纳空间的门片关上,也无法遮掩过多的文字资讯。 这就是过剩资讯的可怕之处。因为文字会变成声音,然后像背景音乐一样弥漫整个空间。从经验上来说,乍看之下很整齐,但就是觉得有点「嘈杂」的家庭,很多时候都是收纳空间内充斥着过多无谓的信息。愈是东西很少、整洁的家里,「资讯的嘈杂感」就会愈明显,所以格外让人介意。
因此,请先把商品包装上的贴纸撕掉。(和衣服的吊牌一样,为了欢迎物品从商品变成「家里的孩子」,这也是必要步骤。)然后,如除臭剂、清洁剂等不太讨人喜欢的包装,也把外面的胶膜剥掉。
看不见的地方也是家中的一部分。透过减少不令人心动的文字资讯,家中整体气氛就会一口气变得安静、沉稳。光是这一个动作,就会产生惊人的差异,所以实在没有道理不做啊。
4.16. 愈爱惜物品,它们就愈会「与你同一阵线」
在整理的课程中,我给客户出的课题中有一项是「慰劳物品」。回到家后,把穿过的衣服挂在衣架上时,要对它说声:「谢谢你今天也让我很温暖。」把身上的首饰摘下之后,要说声:「谢谢你今天也让我那么漂亮。」把包包放回衣柜里时则要说声:「托你的福,我今天在工作上也能有最好的表现,谢谢!」就像这样,好好地对每样物品表达当天一整天受到它们支持的感谢之意。就算没办法每天这么做,偶尔慰劳一下它们也很重要。
之所以开始像这样觉得物品也有生命,其实是因为发生了一件事。
念高中时,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手机。当时的手机还是黑白屏幕,功能也非常简单,只能打电话跟寄送电子邮件而已,但它浅蓝色的小巧外形深得我心。虽然使用的频率还不至于到所谓「手机依存症」的程度,但即使明知校规禁止带手机上学,每天还是会随身放在制服口袋,偶尔拿出来欣赏,并且不自觉地露出微笑。但随着科技进步,手机转眼间就进入了理所当然的彩色屏幕时代。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使用黑白手机,但后来因为手机外壳已经磨损,最终还是换一-支新的。
我手里拿着新买的手机,突然想要试寄一封电子邮件给自己的旧手机。或许是因为第一次换手机,所以心情有点兴奋。我想了一下邮件的内容后,输入了简单的一句话:「这些日子以来谢谢你了!」再加上爱心的图案,然后哔一声按下了传送的按钮。
紧接着,旧手机的来电铃声随即响起,我马上确认了电子邮件的内容。当然,与我刚刚输入的文字完全相同。「嗯,确实收到了。一直以来,眞的很谢谢你。」我直接对着旧手机这么说,说完后就把旧手机关上。
过了几分钟,我又试着把旧手机打开,不知道为什么,画面是黑的。不管我按任何按钮,它就是动也不动。结果,以前从来不曾故障的手机,在收完最后一封信后就完全不动了。我不禁觉得它简直就像是觉悟到自己的任务已经结束,毫不恋栈地主动退隐一般。
当然,这或许只是单纯的巧合,也或许有人不相信人与物品之间会心灵相通。
我们常听说一流的运动选手会把自己使用的道具当做圣物般对待,细心地保养、 爱护。我想他们一定也是很自然而然地就感受到这种物品的力量。若眞如此,那么就算不是特殊的工作道具,不管是衣服、包包或是电脑,只要能够爱惜平常所使用的每一样物品,就好像是在平凡的每一天里,一口气帮自己找到了许多能替自己加油打气的帮手一样。
拥有物品,不仅限于特殊的比赛或胜负,是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理所当然的行为。 即便我们没有特别意识到这一点,但物品眞的每天都拼命在为拥有它们的主人完成各自的任务。
就和我们工作一整天后回到家时觉得松了口气一样,物品只要回到自己平常在的场所就会觉得安心。
居无定所是令人非常不安的事。我们每天能去公司上班、外出购物,与外面的社会来往,就是因为我们有家。无论何时,家都在同样的地方等待着我们。这个道理,对物品而言也是一样的。
每天能够回到相同场所的安全感,对物品而言也非常重要。
因此,确实拥有定位、能够回到原位休息的物品,所散发出的光芒是不同的。譬如说,变得更懂得细心对待衣服的客人说:「衣服变得不再容易起毛球、自己也不再容易打翻茶水,衣服可以穿得更久了。」我认为这类的意见之所以会不绝于耳,也都来自于这些诀窍促使物品更有干劲,想要支持拥有它们的主人。
好好地爱惜物品,物品一定会有所回应。
我有时也会反问自己,收纳方式是否让物品觉得开心。
所以对我而言,收纳就是决定物品居所的神圣行为。
注① 神札:由神社所发售的神符,通常被称作「御札」,上面写有神社名(神的名字),并盖有神玺、宫司(神社内神职人员的最高负责人)之印,每年年末由神社重新发售、颁布,一般 会将其安置于家中的神棚内,或是贴在门柱上,祈祷一年之内合家平安、无病无灾等。
注② 能量景点:意指地球上能量集中的特殊场所,「灵气」特别强之处,也可以理解为「圣地」 或「气场」,类似风水学中的r龙穴」。据说造访能量景点,吸收当地的「灵气」,能治愈身心、补充元气,也有人认为可提升恋爱运、实现愿望。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