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

_2 近藤麻理惠(日)
如果你对不会整理的家人感到不耐烦时,请试着检查一下你的个人物品收纳空间,一定还会发现应该丢掉的东西。当你想要指责别人哪里没整理好时,就足自己的整理工作已经开始松懈的征兆。
因此,丢东西的时候,先从「只属于自己的东西」开始。公共空间可以晚点再说,先试着好好面对自己的东西吧!
2.8. 别把自己不要的东西送给家人
我有一个小我三岁的妹妹。
她喜欢一个人在家悠闲地画画、看书,远胜过外出与许多人交流,算是满怕生、低调的人。她从小就是我整理研究的绝佳目标,也可说是最大的受害者。
总之,学生时代的我都把重点放在「丢东西」上,但也还是有一些东西就是丢不掉。譬如说怎么看尺寸都不合、却还是很喜欢的衣服。即使我不死心地在镜子前一再试穿,很遗憾就是不适合。但这是爸妈才刚买给我的衣服,丢掉实在于心不安,所以始终没办法丢掉。
这时,我的绝招就是「全都送给妹妹整理法」。虽说是送,但其实也没有细心包装,只是拿着没办法丢掉的衣服走进妹妹房间,把正躺在床上看书的她手里的书拿起 来,问她:「喂,这件衣服妳要吗?如果妳要就给妳。」妹妹突然被我这么一说,一时还摸不着头绪,我就接着连珠炮似地说:「这还很新,款式也好看,如果你不要, 那我就丢掉啰?没关系吗?」不知爲何,我总是用语带威胁的说话方式逼她做出决定。被我这么一说,为人随和的妹妹也只好回答:「好啦!我收下就是了。」
由于这样的对话频繁出现,所以妹妹就算不常去购物,她的衣橱里也永远呈现爆满的状态。结果,我给妹妹的衣服,有的她当然也是会穿,但很多衣服从此就再也没看过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一直「送」衣服给妹妹。毕竟衣服本身也不差,而且衣服应该是愈多愈开心啊......
然而,直到我开始从事整理顾问的工作后,才终于发现这样的想法完全是个误会。
那是发生在我协助客户K小姐(二 十多岁)一起整理衣服的时候。K小姐在化妆品公司上班,住在老家。看着正在拚命挑选衣服的K小姐,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她的衣服量大概就是装满一个稍大的衣柜,算是平均水准,但留下来的衣服却出奇地少。对于「是否心动」这个问题的答案,大多都是「不心动」。「那么任务结束。谢谢!」我话一说完,她脸上就露出一种松了一 口气的表情,然后把那些衣服丢掉。
当我仔细观察后发现,她的衣服大多以T恤等休闲装扮为中心,但回答「不心动」的衣服,则大多是紧身裙或深V连身洋装等,风格迥然不同。我觉得有点不放心,一问之下,她才说:「那全都是姐姐给我的衣服。」而且当全部的衣服选择完毕后,K小姐不禁嘟嚷:「原来我一直都被这些自己根本不喜欢的东西围绕着啊丨.」
最后发现,K小姐所拥有的衣服有三成以上都是姐姐给的旧衣服,其中真正觉得心动留下的,只有少数几件而已。换句话说,其他几乎都因爲是姐姐给的,迫于无奈才穿,但若说自己喜不喜欢,答案却是否定的。我觉得这是非常令人难过的事。
这样的状况不只发生在K小姐身上。其实身为妹妹的人,与不是妹妹的人相比,前者丢掉衣服的量是绝对性的多。我认爲这与她们从小就习惯接收比自己年长者的旧衣物有关。
理由有二。第一,很明显地,她们会囤积太多因为是家人赠送而没办法丢的衣服。另一个则是,由于自己心动的基准还没确定,所以犹豫不决的衣服变多。因为有旧衣可以接收,不愁没有衣服穿,所以买衣服的机会变少,于是也难以培养出用自己心动的感觉来选择的能力。
我觉得旧衣服再利用的习惯本身很有意义。既节省,而且自己没办法有效运用的东西,身边的人却能乐意珍惜、爱用,再也没有比这更开心的事了。但若是因为自己丢不掉这种理由就轻易地送给家人,就値得商榷。而「送给妈妈」「送给女儿」也同样应该禁止。
相信我妹妹也一样,就算没有说出口,但收下那些衣服时,心里肯定也不是滋味。我做的事,不过是表面上装作好意,实际上是把丢掉自己东西的罪恶感推到别人身上而已。现在回想起来,连自己都觉得很过分。
当你想把不要的衣服给别人时,请不要用「来,给你」这种无条件的方式,也不要用「你不要的话我要丢啰!」的方式威胁对方,而是要先问对方想要什么类型的衣服,只给对方看符合条件的衣服。或是附加一些条件,譬如「如果有你就算花钱都相心买的东西,就请拿去」,再转让给对方,这也是一种方式。我们必须体贴一点,不要让他人承担多余的东西。
2.9. 整理就是「透过物品与自己对话」
「麻理惠小姐,妳想不想试一试瀑布修行?J
因为一位七十四岁女老闺突如其来的邀约,我曾经参加过一次所谓的瀑布修行。她虽然已经七十几岁了,但仍以经营者的身分活跃在商场前线,她经常去滑雪、爬山,到处游历,是一位深具魅力的女性。这位女老板瀑布修行的资历已经超过十年,她常说「我要去淋一下水」。如今,对经验老道的她来说,瀑布修行简直就像去澡堂泡操,是轻松享受的休闲娱乐。因此她带我去的那个瀑布,绝非像体验行程,而是适合入门者去的地方。
星期六一早离开旅馆之后,我们往山中没有路的地方前进,攀附着栅栏往上爬,涉水走过一条没桥的河,哗啦哗啦的湍急水流大概到膝盖的高度,一路爬山涉水,最后抵达的是一处杳无人烟的清澈瀑潭。
我为什么突然要说起瀑布修行的事?并不是单纯在聊沐闲娱乐而已,其实是因为瀑布修行与整理有很大的共通点。
在瀑布修行的期间,你只听得到轰隆隆的水声,虽然全身受到瑞急爆布的冲击,但疼痛的感觉却马上就消失,渐渐就变得麻木。不久之后,身体会慢慢地变得有点温暖,然后进入所谓的冥想状态。明明是第一次瀑布修行,但当时的感觉却让我觉得似曾相识,因为这与整理时的感觉非常相近。
当你认真整理时,虽然称不上是进入冥想状态,但的确会产生一种平静地与自己面对面的感觉。因为郑重其事地与自己拥有的物品面对面,一一地去感受是否动心,或是有其他的感觉,就好像是透过物品与自己对话。
所以,在判断作业期间,营造出一个尽量安静、能够让你心平气和的环境,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最理想的状态是连音乐都不要放。偶尔会听到「放着音乐、随着节丢东西」的整理法,但我个人并不推荐。因为这会让我不禁觉得,难得有机会与物品对话,却被声音蒙混了过去。开电视当然更不用说,绝对要避免。如果眞的是没有音乐就没办法静下心的人,那么请选择没有歌词、旋律不强烈,类似环境音乐的乐曲。
如果想要加强丢东西的气势,比起音乐的节奏,倒不如借助空气感的力量。换句话说,从早上的时段开始最佳。因为早晨清爽的空气可以让思绪清晰,身体比较灵活,判断力也更敏锐。我的课程当然也几乎都是早上就开始,过去最早还曾从清晨六点半就开始,结果整理的速度也增加了一倍。
顺道一提,瀑布修行连结束后的痛快感觉也和整理一样,让我心里不禁蠢蠢欲动:「好想再去喔!」但是,只要开始整理,就算不特地跑到山上,也能享受与瀑布修行同样的效果,你不觉得整理真的是太棒了吗?
2.10. 对丢不下手的东西说谢谢
「请用碰触到物品瞬间心动的感觉,来判断要留下还是丢掉。」
这句话听来好像很有道理,但一般人听归听,还是会觉得:「我懂是懂,但就是丢不下手啊!」这也是人之常情。实际上最困扰的问题,应该是「不觉得心动,但就是没办法丢掉」的东西吧?
判断物品的方法,大致上分为两种:一是用直觉判断,另一个则是用思考判断。这个思考的部分如果往错误的方向运作,事情就会变得非常麻烦,当直觉明明已经做出「不心动」这个明确的回答,脑袋里却想着「说不定有一天会用到......」「可是,真的很浪费啊……」,那就永远都无法当机立断地把东西丢掉。
为避免误会,我必须慎重声明,我并非认为丢东西时感到犹豫不决是件坏事。会感到犹豫,就代表你对这样物品有一定的感情,而且任谁都无法只凭直觉就做出所有的决定。但正因为如此,更希望各位不要只以「因为浪费,所以没办法丢掉」这权理由就草草了事,就更应该试着与这些物品彻底地面对面。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东西呢?它来到我身边,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对于觉得「没办法丢掉」的东西,请重新思考「这项物品所具备的真正功能」。
举例来说,你的衣柜里如果有一件买了之后几乎都没穿的衣服,请试着回想:你为什么会买这件衣服呢?
「在店里看到,觉得很可爱,所以就......」
如果在买下这件衣服的那一瞬间曾经让你心动,那它就完成了一项任务,就是陚予你「买下那一瞬间的感动」。但是,爲什么你几乎都没穿过这件衣服呢?
「因为穿了以后,发现其实不太适合我……」
如果这样的结果让你之后不再买同样的衣服,这表示「这种衣服原来不适合自己」,也是这件衣服另一项重要的任务。
如此一来,这件衣服可说已充分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因此,对它说一啓「谢谢你在我买下你的那一刻让我感到心动」「谢谢你告诉我自己不适合什么衣服」,然后再丢掉就好。
每样东西都有它不同的任务,所有的衣服并非都是因为要被完全穿坏,才来到你身边。这就和人与人之间的缘分一样,你遇见的所有人并非都会变成挚友或恋人,对吧?正因为有些人让你觉得「我有点害怕这种人」或「我就是和这种人合不来」,你才会再次体会到「我还是比较喜欢这个人」,然后愈来愈觉得这个人很重要。
因此,对于「虽不心动,但就是没办法丢掉」的东西,请一一思考它们的任务。 然后你就会发现,出乎意料地,很多东西其实已经完成它们的任务了。唯有好好地面对物品为我们完成的任务,表示感谢然后放手,在物品与我们的关系中,才算是完成了「整理」的动作。
经过这样的过程后留下来的东西,才是你应该珍惜的东西。
为了珍惜你真正该珍惜的东西,所以必须把完成任务的东西丢掉。
因此,「丢掉很多东西」并不是糟蹋、浪费。反过来说,把东西收在壁厨或衣柜深处,甚至忘记它的存在,真的表示好好珍惜它们吗?
如果,物品也有心情和感觉的话,它们应该一点也不开心。
请快速把它们从监牢或是偏远的地方救出来,怀抱着「谢谢阼这些日子以来的陪伴」的感恩之心,痛快地解放它们吧!
我觉得在整理之后,无论是人或物,一定都同样感到舒畅吧!
第3章 
按「物品类别」整理时竟如此顺利
3.1. 一定要按「物品类别」的正确顺序整理
「欢迎你回来!」
每当大门咔嚓一声打开时,在里头迎接我的通常都是神色紧张的客户。我第一造访客户的住家时,他们几乎都很紧张。当然,在我登门拜访前,彼此已经见过好几次,并不是初次见面,但一想到接下来将要展开浩大的整理计划,多数人还是不禁紧张起来。
「我家都要没有地方站了,真的能清理赶紧吗?」 「我应该没办法一口气、短时间内,彻底地整理吧?」「虽然麻理惠小姐说绝不会再变乱,但我不会还是回到原状,然后我就成为第一个又变乱的人,那该怎么办啊?」
我非常能体会客户们的种种不安,但是绝对没问题的。不管你是多么怕麻烦的个性,就算你祖宗八代都不擅长整理,就算你忙得不可开交,根本没有时间,但谁都可以学会正确的整理方法。
我要先声明,整理本来就是开心的事。重新面对自己过去毫无意义的物品,确认自己的感觉,对已经完成任务的物品表达感谢之意后,送走它们,这个过程就像是与自己的内在面对面,盘点存货的重要仪式。因为选择的基础是「是否感到心动」,所以也不需要艰涩的理论或数字。
所以,请准备好大量垃圾袋,放心地开始整理。
只是一定要遵守顺序。一开始是衣服,接下来是书籍、文件、小东西、最后才是纪念品。若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物品减量,就能以惊人地速度顺利进行整理。因为比较容易判断该留该丢、分类明确的物品开始整理,才会比较轻松。
换言之,最初先从衣服开始。如果想要更有效率,建议可以把衣服先粗略分类,再一口气进行选择。衣服分类可以大致分如下:
上衣(衬衫、毛衣等)
下半身(裤子、裙子等)
外套(夹克、西装、大衣等)
袜子类
内衣类
包包
配件(围巾、皮带、帽子等)
季节性衣物(浴衣、泳装等)
鞋子
虽然说是衣服,但包包、鞋子也都归为同一类。
为什么这是正确的顺序呢?我只能说,这是我把前半生都奉献给整理之后所总结的经验。总之,按照这个正确顺序来整理,就能顺利进行,外观看起来也会变得愈来愈清爽。而且因为判断要留下的,都是自己真正感到心动的东西,所以整理期间尽管身体上会有些疲惫,但精神上却逐渐恢复朝气,不久之后甚至还会因为感受到丢东西的快感而停不下来。
不过重要的是,要留下什么?要和什么东西一起共度接下来的生活,自己的人生才会感到心动?请用好像从商店架上挑选自己最喜欢物品一样的感觉,来选择心动的物品。
掌握了基本原则后,接下来就赶紧来造一座「衣服山」吧。然后请把它们一件一件拿在手里,悄悄地问自己:「我心动吗」?「整理节庆」的序幕就此展开。
3.1.1. 衣服:
先把家里所有的衣服都放在地上
首先,从家里所有收纳的衣物集中起来。不论是衣柜抽屉、卧室衣橱,或床底下的收纳箱,重点就是「一件不剩全部集中起来」。
当客户说这样应该差不多了的时候,我一定会问的问题就是:「除了这些之外,家里确定已经没有你的衣服了吗?」接着我还会这么说:「那么接下来出现的衣服就当做不存在,邀请你直接丢掉哦!」
换句话说,就算稍后从别的地方又冒出了衣服,也不再受理、一律丢掉。每当我这么说后,客户常常就会说:「啊!我老公的衣柜里好像还有」「和室的墙上或许还挂着几件,又偷偷地多家几件进来。」
每次我都非常严格执行这种自动扣除的截止制度,而客户也会因为害怕东西被无条件丢弃,所以认真地回想是否还有漏网之鱼。最后真的被毫不留情直接丢掉的状况其实也不多,但这个时候还是想不起来的东西,通常都是就算拥有也不心动的,所以我也绝不会手下留情。顺带一提,正在洗的衣服不在此限。
当衣服全部都齐聚一堂时,光是上衣类就在地上堆出了一个高达膝盖的小山。虽然统称为上衣,但从夏衣到冬衣都有,其中又分针织衫、T恤、细肩带背心等,种类繁多。附带提供一个资讯,通常在最初阶段的上衣平均持有数为一百六十件左右。大多数人会不禁在这座小山前目瞪口呆好一会儿,惊呼:「原来我有这么多衣服啊」接着马上就碰到了整理第一个障碍。面对哑口无言的客户,我通常会这么说:「总之,我们先从非当季的衣服开始吧!」
为什么要选择以过季衣服为值得纪念的整理节庆的起点?这是因为非当季衣物是所有物品中最容易纯粹感受到心动的品项。
如果是现在正在穿的衣服,一般人总会不自觉地想「虽然不心动,但我昨天才穿过」或「丢了现在穿的衣服,会很困扰」 往往就会无法冷静地面对自己心动的感觉。正因为现在没有迫切需要,所以可以纯粹地以是否心动的基准来选择,这就是从非当季衣服下手的优势。
为了确认是否对每一件过季衣物感到心动,我推荐各位问自己一个问题,那就是「下季时无论如何都还想要再穿吗?」更进一步来说,就是:「如果今天气温突然变了,现在马上就想穿吗?」
「你说是不是无论如何都还想再穿,好像也没有那么严重……」 如果你这么想的话,就请放手吧!当然,如果这件衣服是下一季也能为你增添光采的衣服,也别忘了对它说声:「谢谢你为我增色不少。」
我这么一说,或许有人突然会担心:「按这样的基准,不就没衣服好穿了吗?」 请别担心,就算你觉得数量减少了很多,但只要选择心动的东西,一定会留下对自己而言必要的数量。
如果靠着过季衣服渐渐掌握自己心动的判断基准之后,不妨试着按照这样的作法紧接着挑选当季的上衣、裤裙吧!
重点就是,一定要把所有衣服从收纳空间里拿出来、堆在地上,然后定要一件地拿在手里,触摸之后再做判断。
3.1.2. 家居服:
「因为丢掉可惜,所以就当家居服」,万万不可!
既然好不容易都买了,也还能穿,丢掉未免也太可惜。不知道客户是否因为这种想法,所以常常问我:「虽然不能穿出门,但当家居服可以吗?」如果我这时回答:「嗯,好啊!」到目前为止顺利减少的衣服总量结果就会完全没有改变,只有家居服的部分又开始愈堆愈高。
虽然这么说,但我过去也曾有过一段时期把无法当外出服穿的衣服「降格」为家居服来穿。不知不觉间就习惯把毛球变得显眼的羊毛衫、款式过时的针织衫、原本不太穿出门也不适合自己的衬衫等称为家居服,留下来没有丢掉。
但是,像这样降格为家居服的衣服当中,十之八九还是没穿。而且我后来慢慢发现似乎有很多人也是一样,因无法活用这些「降格组」的衣服而大伤脑筋。
当我询问理由,得到的答案全都是「就算在房里穿也无法放松」「本来是外出服,在家里穿好可惜」「不喜欢」那这些就已经不能称为家居服了啊。结果,只不过是把丢掉不心动衣服的动作不断地延后而已。
仔细想想,连家居服在商店里都自成一个类别,更不用说外出服与家居服本来就不同。无论是素材还是款式,都让人感觉轻松的才是家居服,所以降格组里眞的能被活用的,顶多也只有棉质T恤而已吧。
而且,把不让人心动的外出服当作家居服这个想法,似乎也有点奇怪。在家里的时问一样是生活,不管是否有来自他人的眼光,但时间的价值应该也没有不同。
所以,从今天起就改掉把让人不再心动的衣服挪作家居服的习惯吧。好不容易要在理想的房间里追求理想的生活,却还穿着不让人心动的衣服,这才叫做可惜吧。
家居服并不是要给别人看的,但你不觉得正因为如此,才更应该换上最让自己心动的家居服,提升自我形象吗?睡衣也是一样。如果你是女性,请尽情地做最可爱、最有气质的打扮吧!
最糟糕的就是,在家时穿着一整套运动服。
我的客户当中,偶尔会碰到无论白天醒着或晚上睡觉时都穿运动服的人。
如果整天都穿着运动服,自然而然就会变成一个适合运动服的女生。这样听起来或许有些极端,但我真的这么觉得。
那男性呢?家居服对男性自我形象的影响,与女性相比相对较小,所以男性似乎不需要像女性那样担心费神。
顺带一提,也许各位不知道在家时总穿着运动服的单身女性,房间里总放着仙人掌盆栽。我觉得身为女性,比起在房间里养仙人掌,摆上花朵来妆点房间不是更美好吗
据说,仙人掌是一种会散发出特别多负离子的植物,或许在家时整天都穿运动服的女性,是潜意识里寻求慰藉,所以才放仙人掌的吧?如果换上可爱的家居服,就算不依赖仙人掌,也可以成为自己就能散发负离子的女性,这不是很让人兴奋吗?
3.1.3. 衣物的收纳:
「折叠收纳法」一举解决收纳空间的问题
一口气将衣服选择完毕时,决定留下的数量,其实就会减少到原本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左右。因为这些堆积如山的衣服还在地板上,接下来就必须收纳。
那么该怎么办呢?在说明之前,请大家稍安勿躁,先陪我闲聊一下。当我在听客户倾诉关于整理的烦恼时,有一件事我无论如何就是无法理解。
「衣柜都不够放,好困扰喔!」
说这句话的是家庭主妇S女士 (五十多岁)。但光从住宅平面图来看,她自己专用的衣柜就有两个,而且空间还是一般衣柜平均大小的一点五倍左右,怎么想都觉得收纳空间应该不会不够。尽管如此,听说除了衣柜之外,她还放了多达三个的不锈钢制挂衣杆,上面全都挂满了衣服。
「我到底有多少衣服啊?或许超过两百件吧……」
我诚惶诚恐地拜访她家时,终于恍然大悟了。
当我喀嚓一声打开一整面衣柜的门,映入眼帘的全是像洗衣店般挂在衣架上满满的衣服。除了外套 、裙子,连T恤、针织衫、包包、内衣,全都挂在衣架上摆成一排,没有任何其他东西。面对目瞪口呆的我,S女士不知为何开始一个劲儿地炫耀她的衣架:「这是挂针织衫也不会滑落的衣架喔!」「这是我从德国买回来的手工衣架喔!」在持续了五分钟衣架讲座之后,S女士还用最灿烂的笑容对我说:「衣服挂着不会皱掉,而且也不会损伤衣服,很不赖吧?」后来我才知道,她完全不折衣服。
衣服的收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只使用衣架挂在吊衣杆上的「吊挂收纳」,另一种则是折好后排列收在抽屉里等的「折叠收纳」。我也明白,这么一写,很多人很容易就被怎么看都比较简单的「吊挂收纳」所吸引,但我绝对比较推荐以「折叠收纳」为中心的收纳方式。
「把衣服一一折好收到抽屉里,好麻烦喔。如果可能我希望全都挂在衣架上。」会这么想的你,完全不明白折叠真正的威力。
首先,从收纳力的问题来看,「折叠收纳」与「吊挂收纳」根本无法相比。当然也因衣服的厚度而异,例如可以挂十件衣服的空间,只要折叠方法正确,就可以收纳二十到四十件衣服。前述案例中的S女士也一样,由于她的衣服总量本身就比平均数稍微多了一些,如果用折叠的方式,毫无疑问就能够完全收进衣柜里。衣服的收纳问题,只要能好好折起来,其实几乎都可以解决,这么说一点也不为过。
折叠的效果还不仅于此。其实,折衣服真正的价值就在于透过用自己的手碰触衣服,把能量倾注到衣服当中。
听说「治疗」这个单字,是源自于在医疗不如现今发达的时代里,靠着把手盖在受伤部位促进治愈而来的。此外,牵手、摸头、拥抱等亲子间的肌肤接触具有稳定小孩情绪的效果,也是知名论点。在按摩时,比起被机器嘎吱嘎吱地按压,被人用双手揉开紧绷的筋骨,肯定比较舒服吧。换句话说,当双手所释放出的能量注入体内时,我们身心都受到抚慰,得以恢复精神。
这样的道理对衣服而言也一样。当主人好好地用手触摸、整理时,对衣服而言也一种非常舒服、被灌注了能量的行为。因此,折得好的衣服,皱折会被整平,衣服的质地也会精神突突地活了起来。小心折好、收纳的衣服,与随手放进抽屉里的衣服,光是穿上时的张力与光芒就不同,两者的差别可说是一目了然。
折衣服,不单单只是为了收纳而把衣服折小的作业,而是慰劳总是支持自己的衣服,向它们表达爱意的行为。
因此,折衣服时应该要边折边心存感激地对它们说:「谢谢你总是守护着我。」当你洗完衣服之后,透过折叠的过程,可以确实地触摸到衣服,还可以注意到「啊!这里的缝线掉了」或「这件衣服也差不多不能再穿了啊!」之类的细节。折衣服,换句话说就是和衣服的对话。
尤其是日本人,应该更能感受到折衣服的舒畅才是。因为日本原本就是拥有折衣服文化的国家。请回想一下和服或浴衣。没有任何国家像日本一样,会如此一丝不苟地配合衣柜抽屉的大小、把和服折成四四方方、恰好可以吻合抽屉的形状。
我深信日本人本来就具备了「折叠的基因」。
3.1.4. 衣服的折法:
完全刚好、最正确的折法
洗衣、晒衣、收衣都还算好,但就是觉得折衣服麻烦。再说,反正都要再穿,一件一件折起来看似白费力气。
因此不知不觉就直接堆成一座山,从中挖出要穿的衣服,就成了每天的习惯。这样的习惯到了最后,房间的一角就会变成堆衣服的地方,然后这个领域就会渐渐侵纯你的生活空间。
像这样讨厌折衣服的人,一定都是不知道正确折衣服方法的人。
但请放心,我的学员中,从未有人一开始就能正确折衣服。非但如此,甚至还有人宣告「已经决定不折衣服了」有的人打开衣橱时,塞满的衣服就像凝固的果冻一般;有的人打开抽屉时,衣服就像礼盒里的生蔷麦面一样被卷成长条状......连「折衣服」的「折」都称不上的状况,倒是相当多。
但是,每个人毕业时都说:「折衣服真是开心的事!」一位家庭主妇A太太 (二十多岁),因为实在太讨厌折衣服,妈妈还要特地来帮她折衣服,不过后来连她都变得很喜欢折衣服,甚至现在还反过来指导她妈妈折衣的方法。
只要学会折衣服的方法,就能每天开心使用,而且一生受用。我甚至觉得,如果一生就在不知道正确折衣方法的状况下过去了,那无疑是人生的重大损失。
在学习折衣方法前,请先想象一下衣服收纳完毕后的画面。目标请订在一拉开抽屉时,一眼就知道哪里有些什么的状能。就好像可以看到书背一样,以垂直的状态来整理。
「直立」是收纳最基本的原则。
我偶尔会发现某些人把衣服折得又大又薄,放在抽屉里叠在一起,就像店铺里的商品陈列一样,这真的有点可惜。这种折法适用于,当衣服作为商品被暂时摆放在店内陈列时,与今后要慢慢相处的家用折衣收纳方式不同。他们的论点是「因为折好几折就会变皱,所以尽景减少折叠次数」,但其实这样只会招致反效果。
的确,「直立收纳」时,因为必须折得比较小,折叠的次数必然会变多。但其实衣服的皱褶之所以显眼,并不是因为折叠次数的多寡,而是取决于被压到的折痕深浅。
换句话说,折得很薄、堆栈在一起时,叠得愈多,上面衣服的重量愈重,下面被压住的布料,折痕就会变深,结果就让「皱褶感」变得更为明显。只要想象一下就很容易理解,折一张纸时所产生的折痕,与把一百张纸叠在一起之后再折时所产生的折痕,哪一个较深呢?相信各位都已经明白,一百张纸叠一起折的时候,比较不容易产生折痕。
如果已经能够想象衣服直立放在收纳箱里的画面,那就赶紧开始试着折吧!虽说是正确的折衣方法,但重点也只有一个,那就是「折好时必须变成个光滑简单的长方形」。首先把前后衣身(除了袖子和领子之外的部分)稍微往内折(此时袖子的折法可随意折),做出一个纵向较长的长方形后,剩下的则配合衣服的高度调整,折成四折或六折都可以。基本的作法就只有这样。
不过,实际上折的时候,有时候不管怎么折都很「松垮」。虽然大致上折成四角形了,但却整个软趴趴地靠不住,就算想直立着收纳,也马上就倒下来。如果会变成这种状态,那就是这种折法不适合这件衣服的征兆。其实,每一件衣服都分别有各自的「黄金点」,让它们在折好时能够正好挺立。
所谓的黄金点,就是对那件衣服而言最舒服、最适合的折法。黄金点会因衣服的质地或大小而有所差异,所以必须不断尝试改变折法,从中找出最适合的一种。话虽如此,但这过程其实并不难。通常只要调整一下直立时的高度,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 黄金点。
秘诀就是,布料柔软轻薄的衣服,宽度和高度都折得小一些,而布料松软较厚的衣服,则可以折得比较宽松一些。此外,折的时候,从布料较薄的角落开始着手会比 较容易。
当折法准确无误时,所获得的快感实在难以言喻。直立收纳时也不会倒塌的稳定感、拿取时合手的舒适感,就好像衣服在对你说:「对了!对了!我就是希望你这样折我!」这就是你与衣服心灵相通的历史瞬间。看到客户的表情突然亮了起来的那一刻,也是我上课时最喜欢的一个瞬间。
3.1.5. 衣物的摆法:
把心动的感觉带进衣橱的绝招
打开衣柜时,看到自己最喜欢的衣服整齐地一字排开,就是让人心情愉悦。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衣柜里面乱七八糟,根本不好用」「每次打开衣柜时,都不禁叹气。仔细听这种人的描述就会发现,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挂了太多衣服。在某个客户的家里,衣柜吊衣杆上挂的衣服已经满到极限,要拿一件衣服出来就得花上三分钟。左右根本动弹不得的衣架,必须费劲地用力往外拉,好不容易拉出来时,两旁的衣服还被勾到,结果就像从烤吐司机里蹦出来的吐司一样,猛力地飞了出来。也难怪这个衣柜好几年都不用了。这虽然是非常极端的案例,但多数人的衣柜因为挂了过多衣服导致不好用,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我建议各位,能够折起来的衣服,最好就尽量折起来。
当然,也有适合「吊挂收纳「。一般来说,大衣、西装、夹克、裙子、洋装等就是。对于要挂起来的衣服,我的选择基准是「挂起来时,衣物本身会感到开心」。当风吹过时会翩翩起舞、摇曳生姿、满心欢喜的衣服,或是一板一眼拒絶被折起来的衣服,我就会老老实实地把它们挂在衣架上。
「吊挂收纳」会使得衣橱里乱七八糟的另一个理由就是,挂的方式弄错了。首先,最基本的原则是把同类的衣服全都挂在一起,并请明确地分成夹克区、衬衫区等来吊挂收纳。和自己同类的人在一起时,就会无条件地感到安心,无论是人和衣服都同样适用于这个道理。光是把衣服按照不同类别分开吊挂,衣服的安全感也完全不同。光是这样,就足以让衣柜里看起来清爽整齐、焕然一新。
话虽如此,还是经常听到客户有「就算确实分类了,但不知不觉间又会变乱」的烦恼。那么,既然好不容易收拾整齐了,就让我来为各位介绍一个为了完美维持「吊挂收纳」的独门绝招。
那就是,把衣服按「往右上方」的排列方式来吊挂。请试着在纸上画一个往右上方走的箭头,和一个往右下方走的箭头。用手指在空中画线也可以。
有什么感觉吗?相信各位会感觉到,当箭头往右上方走时,胸部附近有~种微微心动的感觉。因为往右上方的线条会让人觉得舒服。把这个原理应用在衣柜的收纳上,就能随时把这种「心动的感觉」带进衣置里。
换句话说在面对衣柜时,左边要收纳重的,右边要收纳轻的衣物。具体来说,左边最好放衣长较长、质料较厚、颜色较深的衣服,然后愈往右就愈要收纳衣长较短、质料较轻、颜色较淡的衣物。
如果用类别来说,面对衣柜时,由左至右要按大衣、洋装、夹克、裤子、裙子、衬杉的顺序来挂衣服。这是最基本的排列方式,由于每个类别的重要性会依个人打扮风格有所差异,但请按自己的感觉,营造出整体上「往右上方」的平衡。然后,每个类别中,也要分别以往右上方的顺序来排列。
站作这种往右上方顺序排列的衣柜前,就能体会到一种不可思议与心动的感觉,好像全身的细胞都活了起来。因为物品会敏感地吸收主人的心情,所以潜意识里自己所感受到的「往右上方走的心动感觉」,也会转移到物品身上。于是,连把衣柜关上时,也都会开始飘散着一股轻松愉快的气氛。这种心动的感觉,只要体验过一次就会上瘾,按类别的收纳自然就不会走样。
如果你觉得就算拘泥这些细节也不会有什么改变那绝对会吃大亏。把这种心动魔法带进收纳的各个角落,也是维持整洁房间的秘诀之一。改变衣服的排列,只需花上十分钟而已,建议各位不妨就当是上了一次当,真的试一次看看。当然,千万不要忘记大前提是,衣柜里只留下令你心动的衣物。
3.1.6. 袜子类的收纳:
袜子或丝袜都不可以绑起来
不知各位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就是自以为出于善意的行为,却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伤害了别人。这种时候,加害者往往一点也听不到受害者内心的吶喊,还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在家里,这种状况似乎最常发生在袜子的收纳上。
这件事发生在家庭主妇资历三十年的S女士(五十多岁)家中。我们先从衣物开始整理,整理完夏天与冬天的衣物,又整理完内衣类后,我说:「进行得很顺利呢!那接下来就照这样的气势来整理袜子类吧!」正当我打开桐木衣柜的抽屉时,不禁「啊!」地叫出声。
马铃薯般的袜子咕噜咕噜地从抽屉里滚了出来,正确地说,是被紧紧绑成一圑的丝袜,还有从袜口的地方翻过来被卷成一团的袜子们。穿着白色围裙的S女士笑笑地对着哑口无言的我说:「这样收,马上就拿得出来,很方便吧?」「收的时候只要卷成一团就好,非常轻松呢!」虽说这是我在居家课程中经常看到的情景,但每次看到时,我还是有一种快要昏倒的感觉。
我再清楚地说一次:丝袜,绝对不可以绑起来。还有,袜子绝对不可以翻过来卷成一团。
「请好好地看一下。」我指着其中一颗马铃薯。
「它们现在应该是在休息,但是完全都没办法休息,对吧?」
没错,在收纳状态下的袜子们,就是正在休息。袜子总是被操得很厉害,它得承受脚与袜子之间的闷热与摩擦,但却还是勤快地包覆着主人的双脚。被收纳起来的时候,原本应该是它们难得拥有的短暂休假。但是,它真的能够休息吗?被绑在一起,或是被翻过来卷成一团的袜子,却时时被撑开,松紧带的部分承受着压力,一直都处于紧绷的状态。而且还被随意丢进抽屉里,每当抽屉开关时,它们就会-会儿滚到这,一会儿滚到那,互相碰撞,根本没办法安安静静地睡觉,甚至滚到抽屉深处,最后完全被遗忘。结果,一直被撑开的袜口变得又松又垮,寿命一下子就缩短了不说,好不容易被穿上时,还得换来主人一句「啊!这松掉了啦!」的抱怨。
对袜子们来说,还有比这更惨的待遇吗?
首先,丝袜的正确折法如下。把绑在一起的丝袜解开,左右脚的部分重叠后纵向折成-半,然后再折成三等分的长度。这时的重点是,要把脚尖的部分往内折,腰的部分稍微多留一点凸出去。在这个状态下,再由下往上卷起,卷完时如果腰的部分在最外面,就代表前面都做对了。半统丝袜也是用同样的折法。裤袜等稍微厚一点的就先折成两等分会比较容易卷起。总之,最后只要结束在如同寿司卷的状态就可以了。
收纳时,要把丝袜直立放入抽屉里,让漩涡状那一面朝上。只是,如果直接放进塑料制的抽屉里时,好不容易卷起来的部分会因为塑料材质光滑的表面而松开,所以不妨先放进纸盒,再放进塑料制的抽屉。顺道一提,鞋子空盒的大小刚好适合用来做装丝袜用的隔板。
如此一来,只需一眼就能马上掌握自己所拥有丝袜的数量,因为没有绑在一起,也不会造成丝袜的损伤,更不会把丝袜弄皱,穿得时候也轻松,百利而无一弊。丝袜也会很开心。
袜子类的折法更简单。先把袜口被翻过来的部分还原,把左右脚的袜子重叠.用和衣服同样的诀窍折起来。像运动袜之类的鞋内袜,就简单地对折。短袜就折三折,长袜就折成四至六等分,长度只要配合收纳用抽屉的高度即可,一点都不难。折法的基本原则就是以「折好时变成单纯的长方形」为目标。
收纳时也和衣服一样,只要直立起来排列就好。相信这么做之后,你一定会非常惊讶,只需要花那么小的空间就可以收纳所有袜子,这是在「马铃薯收纳时代」所无法想象的。袜子们终于从压力中解放,恢复元气的样子也一目了然。
顺带一提,当我看到穿制服的学生时,就会不自觉地检查他们的袜子。一旦发规对方长机的袜口有点松垮,就会忍不住想要告诉他.:「你知道袜子怎么折才对吗?」
3.1.7. 换季:
从此不需再换季的收纳法
六月,就是一般人说的换季季节。在梅雨季即将来临的时期,好像就会理所当然地用到这句话。每当我听到时,都会觉得特别怀念:「啊!原来还有这件事啊!」因为,我自好几年前开始,就根本没有在做换季的动作了。
原本换季这件事,是自古以来自中国传来的风俗,在日本的起源则来自于平安时代宫中的仪式。到了明治时代之后,六月起换成夏衣、十月起换成冬衣的习惯,开始成为穿制服者的固定制度。换句话说,这本来应该是存在于学校或公司等组织里的规定,一般人在家并没有换季的义务。
但我过去也有过一段时期总觉得必须换季,所以每年的六月和十月都会认真地调换衣柜抽屉的顺序,或是替抽屉里的衣服变换顺序。
但说实话,这些动作很麻烦。即使衣柜上面的箱子里有想穿的衣服,但实在懒得拿出来,所以只好妥协改穿别的。要是一不小心过了六月,甚至是七月,才终于想到要把夏天衣服拿出来时,才赫然发现最近新买了一件一样的衣服。而换季之后,又突然变回上一季的天气也是常有的事。尤其近年来冷暖气设备发达,冷热的感觉逐渐变得模糊,冬天穿T恤变得一点也不稀奇,换季这件事似乎已经不符合时代潮流了。
不如就趁此决定不再换季吧丨换句话说,就是把无论当季或遇季的衣服都整理成随时可用的状态,从此不再有任何调换抽屉顺序等的动作。
我也会建议客户做不换季的收纳,由于随时都能够掌握自己拥有衣服的状态,所以大获好评。其实没有任何特别困难的技巧,只要以「不换季」的前提来收纳即可。
诀窍就是不要把衣服做太细的分类,而是把衣服按「偏棉质」「偏羊毛」等质料大致分类后,放进抽屉就好。按夏衣、冬衣、春衣等这种季节的分类,或是按上班、休假用这种用途的分类,都很容易变得模棱两可,所以应该尽量避免。
当收纳空间没有那么充裕的时候,就只要把配件换季就好,夏天就是泳衣、帽子,冬天就是围巾、手套或耳罩等。大衣虽然不是配件,是大件衣物。但也可以用同样的原则处理。如果只有这些东西,收到衣柜的深处也不要紧。
但即便如此,万一收纳空间还是不够,不得不把过季衣服收起来时,就不妨在收纳方法上想点办法。或许很多人会想象,要准备一些有盖子的收纳箱,专供换季使用,但这其实是最难运用的道具。因为盖子上面最后往往会不知不觉堆上许多杂物,要从箱子里拿东西出来顿时变得麻烦,于是一不留神,季节就过去了,这类的事也很容易发生。如来今后还有机会购买收纳商品时,我绝对比较推荐能够轻松取出物品的抽屉型收纳。
总之,即使是过季的衣服,也尽量不要把它变成「收起来」的状态。因为被收到衣榧深处的衣服,隔了半年之后再被拿出来时,总是看起来郁闷、衰弱。所以,要记得偶尔让它们接触空气与阳光,拿出来观赏和触摸,对它们说声:「下一季也拜托你们了!」我认为,像这样一有机会时就与衣服沟通,它们也会神采奕奕、延年益寿,人与衣服间的心动关系也能更为持久。
3.1.8. 书的整理法:
把所有的书排在地上,一一触摸
衣物的部分结束后,接下来终於要进入书籍类的整理了。
能够挤进「没办法丢掉的东西」排行榜前三名之一的,非书籍莫属。
无论爱看书或不爱看书,「唯独书就是没办法丢」的人想必非常多。但是,比较不为人知的是,书之所以没办法丢,其实是因为搞错了「丢」的方式。
在外资顾问公司工作的Y小姐(三十多岁),非常爱看书。除了畅销的商业书籍大致都有涉猎外,兴趣广泛的她也读小说和漫画,她的房间真的全都被书本所填满。 除了有三座高度到天花板的书柜之外,没地方收的书全堆在地上,高度已经到腰部左右,粗略数一下,眼看就会倒塌的书堆就多达二十座。在房间里走动时,还得一边护着腰,一边小心避开这些书堆,感觉十分奇妙。
「那我们赶紧进入正题吧!请把书架上所有的书都拿出来。然后把全部的书都堆 在地上。」
我一如往常地这麼说时,Y小姐睁大了眼。
「全部吗?我的书真的狠多喔!」
「是,我知道。请全部都拿出来。」
我很干脆地回答,Y小姐却一副有难言之隐的样子继续说:「呃,不是这样的, 那个……」
「我只是觉得,像现在这样摆在书架上,在可以直接看得到书名的状态下选择,会比较轻松。」
的确,书大致上都会收纳在同一个地方,在书架上一字排开时,都处于可以看到书背的状态,直接选择也行。再加上书有重量,拿上拿下的确是颇为费力。因为最后可能还是会回到同一个书架上,所以特地拿出来好像多此一举,非常麻烦……或许各位会这麼想。但是,把所有的书从书架上拿出来的这项作业,绝对不能跳过。因为当书原封不动收在书架上时,会无法用是否心动的判断来做出选择。
不仅限于书籍,衣服或配件也一样,长期被收在收纳箱里、没有移动的状态,其实是在「睡觉」,甚至说完全没有存在感也不为过。就好像隐藏在草丛里动也不动的螳螂,已经和周围融为一体到已经看不见了一样(发现时会让人吓一跳,对吧?), 明明存在却看不见。所以,就算问自己对书架或抽屉里的东西「我心动吗?」,也不太有感觉吧!
因此,在选择东西是留是丢时,最好先把它们从收纳空间里拿出来叫醒。就连本来就放在地上的书,至少也要换个位置,或是刻意重叠一次,绝对会变得更容易选择。就好像在睡着的孩子脸颊上拍几下叫他们起床一样,透过物理上的移动,让它通风,给予刺激,就能清楚地唤醒物品的意识。
实际上,我在整理现场常会做一个动作,那就是轻轻拍打堆在一起的书封,或是面对书堆击掌后双手合十……客户虽然会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但往往后来也会因为选书的速度与准确度截然不同,而感到非常惊讶。
他们都说:「我很清楚地知道自己要的东西与不要的东西!」但是当书处于一直放在书架上的状态下时,却没办法真正选出需要的东西,结果落得又要重头再来一次的下场,这样才是多此一举啊。
如果书真的太多,无法一次全都放在地上时,也可以大致按类型分类后再放在地上。书籍大致可分四类。
一般书籍(通俗读物)
实用书(参考书、食谱等)
观赏用(写真集等)
杂志
按这样的分类,一本一本拿在手上,判断要留或要丢。基准当然就是「触摸到时是否感到心动」。这个动作是只要触摸就好,绝对不要阅读里面的内容。因为读了之后就不是心动与否的问题,而会不自觉考虑到是否需要,让判断变得迟钝不灵敏。
请想像一下书架上只摆满让自己心动的书的样子。光是想像就让人陶醉不是吗? 对真正的爱书人而言,应该能够感到无比幸福才是。
3.1.9. 还没看的书:
觉得总有一天会读,「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谈到没办法丢书的原因,荣登第一名的就是「说不定还会再看」。 那么,请数一数过去你曾经重读的爱书究竟有多少本?或许有人只有五本,或许也有强者有一百本。但是,会多到一百本以上的人,除了学者、作家这种特殊职业的人之外,像我一样极其普通的一般人当中,实际上几乎没有吧?
换句话说,会重读的书,其实是微乎其微。
在此,让我们试着做一件事,那就是「思考这本书真正肩负的任务」。原本书指的是在纸上印有文字,然后装订起来的东西。让人阅读上面的文字,获得资讯,是书原本的任务。书的意义在于写在书上的资讯,而「书架上有书」这件事本身毫无意义。
换言之,我们读书,是在追求阅读的经验。
读过一次的书,就是「已经体验过了」。就算没有牢记内容,全部的内容应该已经都进入你的内在。
因此,整理书的时候,请完全不需要考虑会不会再读、是不是已经记住,只需要一本一本拿在手上,用是否感到心动来判断即可。只需要留下拿在手里会真的令你感到心动,光是看到它摆在架上就会觉得「有这本书在这真幸福!」的书就好。
当然,我写的这本书也不例外。如果你拿在手上时不觉得心动,请不要犹豫,马上丢掉。
那么,如果是读到一半、还没读完的书呢?或是已经买了但还没开始看的书呢?这类「打算将来有一天会看」而还没看的书该怎么办才好呢?
最近,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在网络上买书变得很方便,一个人平均拥有的未读书量有急巨增加的倾向。三本算是少的,多的人或许高达四十本以上。之前买的书都还没看,又买了新的,结果不知不觉中就累积了很多还没看的书。
而且,比「已经读过一次的书」更麻烦的就是,这种还没读的书往往更难以丢弃。
以前,我曾经指导一位社长整理书桌周边的环境。真不愧是社长,他的书架上满满都是看起来很艰涩的商业书籍。从卡内基、杜拉克到最新的畅销书,收藏完整丰富,俨然就是一个小型书店。但因为排列得太过整齐,彷佛陈列商品一般,反而让我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等到要开始整理书的时候,「这个还没看」「这个也还没看」,他开始不断地在未读书的区域里堆起了一本又一本的书。结束之后,还没读的书居然高达五十本。书架上的阵容几乎没有减少。问他没办法丢的原因,结果就和我「整理预设问题集」里的基本答案如出一辙——「我觉得有一天会想读」。
包括我自己的经验在内,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我仍必须断言,那个「有一天」永远都不会来。
即使是别人推荐的书,或是一直想看的书,只要错过了阅读的机会,就趁此时彻底地放弃吧!或许买的时候你的确想看,但到头来这种书的任务就是告诉我们,这本书并没有读的必要。读到一半的书也不需要读完,因为这种书的任务就是读到一半。
所以,还没看的书要全部丢掉。比起好几年都束之高阁没有看的书,读那些现在就是想读的书,一定比较好。
最常见的未读书就是英语学习书和考试用书。
拥有很多书的人,一定都是求知若渴、热衷学习。因此,在客户的书架上看到参考书或学习用书一字排开的景象,就一点也不足为奇了。
英语学习书包括多益的参考书、出国旅行能派上用场的英语会话书,以及商业英语等书籍。考试用书则是种类繁多,从簿记、宅建②、秘书检定等常见的考试,到芳疗、色彩等……让人不禁佩服「原来有这种考试啊!」的书也屡见不鲜。除此之外,学生时代的教科书、硬笔字的练习簿等也是很常见的一种。
因此,如果你拥有这些发现率非常高的学习书籍,觉得「有一天会读」,建议你现在马上就丢掉。
因为,多数人实际上都没有在使用这些学习用书。说到实践率,就我的客户来说,竟然不到百分之十五。所以几乎所有的人都一样,书买是买了,却没有活用。尽管如此,问他们为什么没办法丢,回答都是「我觉得将来有一天会想学」「我想如果有时间的话就要来看」「我觉得要学英文比较好」「因为我是会计,所以觉得要学一下簿记」,全都是「我觉得」的大集合。
光是「我觉得」却没有看的书,请绝对要丢掉。
唯有把书丢了之后,才会明白自己对这项学问的热忱。如果丢了之后什么都没有改变,那就到此为止吧!如果是丢了之后还会想再买的书,下次再买来读就好。
3.1.10. 应该留下的书:
「进入名人堂」的书,毫不犹豫地留在身边吧!
虽然我现在终于能把身边的书经常保持在三十本左右,但以前我本来也是唯独书就是没有办法丢的人。
虽然我喜欢看书,但在实践「心动选择法」之后,留在书架上的书约减为一百本左右。即使维持这个数量,比起平均值也绝不算多,但我就是觉得应该再减少一些,于是某天我再次仔细地观察书架上的书。
首先是绝不可能丢弃、毫不犹豫就能断言「我好心动!」的书。就我个人来说,第一名就是《爱丽丝梦游仙境》,这是我自小学一年级开始就不曾变心的最爱,它可说是我的圣经。这种所谓已经「进入名人堂」的书狠容易判断,当然可以毫不犹豫p地留下来。
接著是不到「进入名人堂」的水准,但仍让人心动的书。这类书会随著年纪汰换,但是现在让你绝对想要放在手边的书。虽然我现在已经没有留在身边,但让我对整理有所顿悟的《丢弃的艺术》刚好就是这种等级的书。这类书在还觉得心动的时候也都可以留在身边。
最麻烦的是,心动程度于中间等级的书。看过一次觉得有趣,要说触摸时是否心动?好像也没有,但里面到处都是引发共鸣的字句,或许还会想要再看一次……于是不知不觉中就没办法丢的书。虽然没有一定得丢掉的义务,但想要钻研整理之道的我,对于这种心动度不上不下的书,当然不能漫不经心地当作视若无睹。我一直在思考,这类书难道没有能够毫不留恋就放手的方法吗?
于是,我展开了「减少书籍体积整理法」。与其说是想留下这些书的整体,还不如说是只想留下部分的资讯或让人惊艳的语句。所以我当时的想法是,那只把需要的地方留下,其他丢掉,应该就没问题了。
于是,我把感到共鸣的词句与文章抄在笔记本里,做成了一本原创笔记。当时我觉得这样的作法持续下去,就会变成一本只属于自己的精选名言集,往后回顾时可以摸索出自己兴趣的轨迹,或许也狠有趣。心想这真是一个好主意,随即兴奋地打开自己喜欢的笔记本,赶紧开始制作。先把自己特别有感触的地方画线,然后在笔记本上写下书名与内容。
但才一开始,我就觉得麻烦了。因为如果是单字就算了,抄写文章真的很花时间。而且想到以后来还会再看,就觉得字一定要写得漂亮才行。一本书里如果有十处喜欢的文章,抄写起来估计至少也要三十分钟。想到这种书约有四十本左右时,我开始有点轻微的晕眩。
因此,我接下来尝试影印,把写有自己喜欢词句的那一页影印下来,就能瞬间撷取出名言。接著再把影印好的页面贴在笔记本,就大功告成。不过实际执行时,连这样的动作都让人觉得麻烦。
最后我决定把喜欢的那一页直接撕下,这次甚至连贴到笔记本上都嫌麻,于是乾脆简化步骤,直接把撕下的页面收在文件夹里。这样一本书花不到五分鐘就能解决。顺利处理完四十本书时,喜欢的词句也都确实保留了下来,结果令我非常满意。
不过,实行「减少书籍体积整理法」整整两年之后,我突然发现一件事。那就是,结果我根本从来都不曾再看过那个文件夹。换句话说,我所做的一切不遇是自我安慰而已。
还有,这是我最近的感觉,那就是手边不存放过多的资讯时,对资讯的敏感度反而会提高。也就是说,会更容易发现对自己而言必要的资讯。这也是客户和我分享的经验,尤其是那些丢掉了大量书籍和文件的客户。
时效是书籍最重要的元素,与它相遇时就是该读它的「时机」。为了不错过这一个瞬间,建议不要在手边囤积过多书籍。
3.1.11. 文件整理:
「把文件全部丢掉」也没问题
书籍整理完毕之后,接下来就是文件的整理。
譬如,挂在墙上口袋型收纳袋中爆满的信件,冰箱上用磁铁贴住的小孩的学校通知单,靠在电话旁边没有回信的同学会回函,放在桌上好几天份的报纸。家中总在不知不觉之间就累积了狠多文件,形成好多个被风一吹就会如雪片般满天飞的纸堆。
虽然一般人都觉得,家庭中的文件绝对比办公室少,但其实不然。整理之后,从家里整理出来的纸量,至少也有整整两袋四十五公升垃圾袋,到目前为止的最高纪录是十五袋。家用碎纸机卡纸时嘎嘎嘎的声音,我已经听了不下几十次。
要管理这麼大量的文件,一定非常困难,不过我偶尔还是会碰到非常擅于管理文件的人,让我不禁肃然起敬。因为当我问:「目前如何管理这些文件?」对方甚至能够做出完美的说明。
「关於小孩的文件在这个文件夹,这个则是食谱的文件夹。杂誌的剪报在这里,电器的说明书则在这个盒子里……」
分类之详细,甚至让人听到一半就会走神。
老实说,我最讨厌做文件分类了。我不曾用很多文件夹,或是认真地用标识来分类。因为我觉得,如果是办公室里很多人共用的东西还说得过去,但平常在家里使用的文件,根本没有规规矩矩分类的必要。
从结论上来说,整理文件的基本原则就是「全部丢掉」。
我这么说,或许狠多人都会一脸错愕。但这世上真的没有比文件更麻烦的东西了,因为就算你小心翼翼地保管,也完全不令人心动,不是吗?
所以,除了「现在正在使用」「近期内都会需要」「需要一直保管」的文件之外,不符合这三项条件的就全部丢掉吧!
顺带一提,这里所说的「文件」,不包含以前收到的情书或日记等。一旦碰到这些「纪念品类」的东西,文件整理的速度就会骤降,这是显而易见的结果。
因此,首先只需集中在与心动完全无关的文件,一口气整理起来。朋友或情人寄来的信件则视为「纪念品」来处理,请先不要整理。
在一口气整理完这些与心动无关的文件后,剩下的文件该怎麼办呢?
我的文件整理法非常单纯,只分为两大类。不是保存,就是待办。文件基本上是全部丢掉,但硬是要留在手边的话,就按这两项来分类。
首先是待办。顾名思义,这类文件是自己必须处理的文件。譬如必须回复的信件、预计提交的报告、打算阅读的报纸等,都属于这个类别。不妨做一个用来装这类文件的「待办专区」吧!重点是这个专区只能有一个,而且绝对不能分散各处。我推荐的方法是,用一个可以把文件直立放入的直立型收纳盒来当待办区。把待办文件全都放进这个盒子里,不需分类。
至于保存的文件,则按使用频率再分成两类。但不做复杂的分类,一种是使用频率低的文件,换句话说就是契约相关文件,除此之外就是使用频率高的文件。
契约相关文件单纯就是指保单、保证书或租赁契约等。虽然很不甘心,但唯独这些文件,就算不心动也必须自动保管起来。由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会自己拿出来用,所以这类文件在保管上也最可以偷懒。我建议的收纳方法,就是不用想太多,用最普通的L型资料夹收在一起就好。
最后就是使用频率高的保存文件,换句话说就是非契约类、但仍保管起来的文件。譬如杂志剪报 、 研讨会的摘要等,自己会时常想要拿出来看的文件,就归入这一类。因为这一类文件若无法整理成像书籍一样容易阅读,就会失去保存的意义,所以适含用资料簿来收纳。其实这类文件最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明明是没有也无所谓的的东西,但就是容易在不知不觉间增加。整理文件的关键,可说就取决于如何减少这一类的文件。
总结来说,文件分为待办、保存(契约书)、保存(契约书之外)三种。重点就在于,每一类都要分别用一个盒子或资料夹统一收纳,而刻意不按文件的内容来分类。换言之,可以使用的盒子或资料夹最多只有三个。
千万不可以忘记的是,这个待办的收纳盒基本上是以「清空为前提」。
换句话说,请你了解,若待办收纳盒里还留有东西,就意味著你的人生中还有尚未完成的待办事项。请以维持空盒状态为目标。话虽如此,我自己家里的待办收纳盒也不曾清空啊……
3.1.12. 各种文件:
麻烦的文件这样整理
文件的基本原则虽然是「全部丢掉」,但任谁都有难以丢掉的文件。在此,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棘手文件的攻略法。
研讨会资料
热衷学习的人,应该都参加过研讨会,例如芳疗讲座、逻辑思考讲座、行销讲座、教育训练讲座……等。最近「朝活」蔚为风潮,所以狠多研讨会都在早晨举行,时间或内容的范围也都愈来愈广泛,选择丰富多元。讲师努力制作的课程纲要,就好像是学习的勋章,的确不容易丢掉。但愈是热衷学习者的房间,相当大部分的空间就容易被这类文件占领,散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
M小姐(三十多岁)在广告公司工作,走进她房间的瞬间,就会陷入一种身处办公室的错觉。映入眼帘的是满满一整排的资料簿。「这全是去参加讲座时的讲义。」M小姐是公认的讲座迷,她将参加过讲座的资料全都归档保存起来。
「有天想再拿出来读。」这也是经常听到的说法。但真的有人再拿出来读吗?没错,大多数人都没有。
这也是在住家最常发现的物品之一,拥有大量基本上同一类讲座资料的案例非常多,原因不外乎就是并没有真的掌握住讲座内容。
与其说这样的现象不好,倒不如说这代表过去的资料从来都没有再拿出来重读。说实话,讲座如果无法学以致用,是毫无意义的。听讲的瞬间就是价值所在,而上完课后是否能实践则是关键。讲座的授课内容,其实可以从书籍或任何地方读到,那为什麼要花大钱去参加研讨会?就是要去感受现场的气氛和讲师的热忱等。换句话说,真正的讲座资料就是讲座本身,是活生生的。
参加讲座前,请先有心理准备,在研讨会上发的资料全部都要丢掉。如果丢掉之后觉得可惜,再去参加一次同样的讲座就好。还有一点,要马上付诸行动。
反过来说,我认为人们就是因为手边随时都有资料,所以才不付诸行动。
顺带一提,过去的最高纪录是,发现足足多达一百九十次讲座的资料。不用说,我当然也请这位客户把所有的讲座资料文件「全部丢掉」。
信用卡消费明细
信用卡消费明细也请全部丢掉。话说回来,信用卡消费明细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对大多数人而一言,这只是为了通知你「这个月用了那么多钱喔!」的通知书而已。
「啊!这样啊!用了那麼多啊!」经确认、了解,记录在家计薄上后,就应该马上丢掉。因为它的任务已经完成,光明正大地丢掉也不要紧。
再说,到底什么时候会对没有信用卡消费明细深感困扰呢?或许在信用卡自动扣款相关的诉讼上,会需要消费明细作为证据,但这种事基本上不可能发生。实在没有必要为了这种不可能发生的事,小心翼翼地保管著信用卡的消费明细。水电、瓦斯等银行帐户自动扣款通知书也一样。请狠下心把这些文件都丢掉吧!
话说回来,在我过去的客户中,最难丢文件的,应该就是夫妻两人都是律师的客户了。「如果诉讼时需要这份文件,那该怎麼办?」因为担心这样的问题,所以实在很难请他们把文件减量。不过,即使是以诉讼为生的这对夫妻,我最后还是让他们把几乎所有的文件都丢了。所以把信用卡的消费明细丢掉,也完全没有问题。
电器产品等的保证书
电视、数位相机等电器制品都一定附有保证书。正因为这是家庭文件的最基本类型,所以大多数人都会把这类文件确实集中在一起保管。但遗憾的是……大多数人的这种做法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最常见的作法,就是用资料簿或风琴夹来保管收藏。这两种资料夹的魅力,就在于能够依电气制品的种类做详细的分类。但这种方法其实有一个陷阱,那就是分类分得太细,以致于常常有所疏漏。
如果使用这类资料夹来保管,应该都会把产品说明书和保证书放在一起。首先,大前提是把这些说明书都丢掉。重新检视时不难发现,这些东西几乎都不曾使用。基本上,需要详读说明书的电器制品,如数位相机或电脑等,说明书都狠厚,所以一开始就不会收到资料夹里。换句话说,现在资料夹里的说明书就算丢掉都不要紧。
我也会请我的客户把说明书类的东西都丢掉(无论是数位相机或电脑),大家一致反应「完全不造成困扰」。就算发生什麼问题,大家都会自己设法修理,最后通常也都修得好,束手无策时只要去问当初购买的店家或上网查询,都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所以大可放心。
回到保证书的话题,我最推荐的管理法,就是不分类、全部一起收进普通的L型资料夹里。
说穿了,一般人一年也用不到一次保证书,这种使用机率和中乐透一样低的文件,真的有必要一份一份细心周到地分类保管吗?再说,万一真的要用时,资科夹也没有贴上标签,还是得一页一页翻著找,对吧?所以不如全都放进一个L型资科夹,要找的时候全部拿出来找,两种方法所花费的精力和时间几乎相同。
此外,保证书如果分类分得太细,浏览到每一份的机会减少,一不留意很容易就累积一大堆已经过期的保证书。所以若全部都放在同一个资料夹,当需要其中一份时,只要一份一份地找,自然就会发现「啊!这个已经过期了」,就能自动检查到所有保证书。
这样的作法可以省去定期检查内容的麻烦手续,而且L型资料夹是每个家庭里的必备物品,所以也不需要特地去买。再说,使用空间也只有过去的十分之一以下,好处说也说不完。
贺年卡
贺年卡的任务就是「今年也请多多指教」的新年问候。换句话说,在新年收到贺卡的那一瞬间,它的任务就已经结束。等抽奖号码确认完毕后,「谢谢您今年也想到我」,心中对寄件者表达感谢之意后,丢掉也没关系。若想留下来作通讯录,那只要留下其中一年的贺年卡即可。第二年之后的贺年卡,除了让你心动的之外,赶紧全都丢掉。
已经用完的存折
已经用完的存折就是用完了,不会再反复拿起来看,就算反复看,存款也不会变多,所以乾脆地丢掉吧!
薪资明细表
薪资明细的任务,就是用来通知你:「这个月公司付给你这麼多钱喔!」收到之后,确认完内容的瞬间,任务就已结束。
3.1.13. 小东西类:
只留下「心动的」,而不是留下「可能会用到的」
打开抽屉时,里头有个不可思议的小盒子。
这一切彷沸就是有什么动人故事即将展开,让人怦然心动的情境,但我一点也不心动,因为我大概能够猜出里头装的东西是什么。
打开盒盖后看到的是零钱、发夹、橡皮擦、衣服的备用钮扣、调整手表时出坝的金属零件、不知道到底用完了没的电池、剩下的医院处方药、旧的护身符、钥匙圈等。问客户为什么会摆在这里,答案通常都是不知道为什么」。
没错,小东西通常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就放在那里,不知道为什么就被收起来,不知道为什么就越积越多的东西」。仔细想想,「小东西」这个单字也很模棱两可,我重新查阅字典,才知道它的意思是:「零碎的东西。小型道具类或附属品等。无名小卒。」(出自《大辞泉》> 不难发现「小东西」连在字典里也都遭到「不知道为什么」的莫名对待。
不过,该和这种「不知道为什麼」的生活诀别了吧。小东西也是支持你生活的重要部分,所以也应该一个一个拿在手里触摸之后,再好好地整理起来。非衣服也非书籍的「小东西」,的确种类繁多、看似复杂,但只要按顺序整理,就非常简单。将小东西类大致分类后,基本整理顺序如下:
CD.DVD类
保养品
化妆品
饰品
贵重物品(印章、存折、卡片类)
机械类(数位相机、电源线等「有电器味道的物品」)
生活用具(文具、缝纫工具等)
生活用品(药品、洗衣粉、面纸等消耗品)
厨房用品、食品
此外,有关个人嗜好的东西,譬如雪具或茶具等,也请另外归成一类一起整理。之所以按照这个顺序,是因为在家庭中,从比较个人的物品且比较明确的类别开始整理,会比轻松。因此独居的人就不必介意顺序,只要将每一类分开整理即可。
话虽如此,我最想说的是,大多数人的生活都被过多「不知道为什么拥有的小东西」所包围。所以首先请先认识、掌握目前所拥有的「不知道为什麼有的东西」,然后彻底执行只「留下心动物品」的原则。
3.1.14. 零钱:
赶快拯救四散的零钱吧!
包包的底部有一块钱、抽屉的深处有十块钱、桌上有五十块钱在你家里,是否像这样总是随处可见零钱呢?
在整理客户的住家时,可说必定会发现的零钱,正是「莫名小东西」的代表。从玄关、厨房、客厅、浴室家中随处的家具或抽屉里,都会发现它们的存在。
零钱一样是钱,但你不觉得与钞票相比,它们总是受到很糟糕的对待吗?再说,奇怪的是,家里根本就没有需要零钱的场合,却到处都会发现零钱。
在家中发现零钱时,我所采取的处置就是「立即送进钱包」,绝对不会放进存钱筒。零钱这种东西实在也没有必要集中在一个地方,所以发现时立刻放进钱包里才是正确答案。因为若把零钱放进存钱筒里,只不过是把零钱换一个地方放而已。
尤其是常年都住在同一个屋子里的人,经常会出现一种状况,就是毫无目标地持续把零钱存起来,但却从未见过真正去银行换钱的例子。「不知不觉存下来,没想到还满多的,有点开心耶!」如果你是基于这种目的存下零钱,现在正是去换钱的大好时机。
因为当存钱筒真的装满时,累积的零钱其实相当沉重,而且会愈来愈觉得拿去银行换钱实在很麻烦。于是不知为何,下次就开始把零钱囤积在塑胶袋里,然后几年之后才在柜子深处发现。事隔多年后,检查袋子里的零钱,才发现全都变成绿色或黑色,原本锵锵作响的敲击声也变得沉闷,混合了铁质与霉菌的味道还飘散在周围的空气中。落到这步田地时,甚至会让人想装作没看见。零钱作为钱的尊严已经完全崩溃,我连写出来都觉得难受,何况实际看到时,更是令人心痛。
今后请以「看到零钱,就放进钱包!」为口号,把家中正在哭泣的「莫名零钱」都拯救出来吧!
插播一下题外话,关于零钱的放置方法,其实男女有别。男性除了直接放进口袋 外,就是会放在架上或桌上等相对显眼的地方。而女性通常会放进盒子里,或是装满一袋后再放进抽屉里,倾向于把东西收起来。
男性的本能,就是对于来自外在的攻击行动,能够马上做出反应,而女性的本能 则是保卫家园。没想到这种差异也会反应在零钱的放置方法上,DNA真的是非常不可思议我一边深切地感受这些生命的奥妙,也一边继续施展我的整理魔法。
3.1.15. 种种小东西:
莫名其妙的东西,全部退散!
心动?不心动?其实根本不用多想,一发现时马上就会丢掉的东西,是出乎意料 地多。在整理时,学习舍弃原本丢不掉的东西当然很重要,但同样重要的是,是否能发现自己拥有多少莫名留在身边的东西。听起来很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很多人对于自己拥有许多「莫名小东西」这件事,根本就没有自觉。
礼物类
放在厨房橱柜最上层的结婚回礼餐具、收在书桌抽屉里的旅行纪念品钥匙圈、同事送的生日礼物、会散发出不可思议香气的线香组。
这些物品的共通点,当然就是它们都是礼物,都是重要的人花时间为自己挑选、购买,蕴含对方心意的礼物,当然没办法轻易丢掉。
但是,请重新回想一下。这些礼物大概都还装在盒子里,完全未开封,要不就是只用过一次而已,不是吗?总之,请老实承认这些礼物并不符合你的品味吧。
各位觉得礼物真正的任务是什么呢?
那就是「接受」。
送礼物,与其说送的是礼物本身,更重要的是传递心意。
因此,对这些礼物说声「谢谢你让我在收到的那一刻感到心动」后,就可以丢掉了。
当然最理想的状态是,你能打从心底感到欢喜地使用收到的东西。但是,心不甘 情不愿地使用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或是完全不用就直接收起来,但每次看到时都觉得难受,这些状况应该都不是送礼的人乐意见到的。
为了送礼人着想,请务必把它们丢掉。
购买手机时的整组包装盒
首先,盒子本身格外地占地方。所以买回来之后请马上丢掉。说明书也不需要, 用了之后自然就学会必要的功能,所以一点也不要紧。连附带的CD,我也都请客户全部丢掉,至今都不曾出过什么问题。如果发生什么问题,就去问手机店的店员,什么都可以问。与其自己找说明书埋头思考,不如直接问专家,反而在转眼间就能解决问题。
用途不详的电线
当你看到时会心想「这是什么的电线啊?」的东西,恐怕一辈子都不会用到。莫名其妙的电线类,就永远都一样会是个谜。「但是有什么东西坏掉时,说不定会用到……」根本不必担心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这一路走来,我真的目睹许多家庭都拥有好几条同样的电线。
因为有太多的电线,所以实际上发生什么问题要从中选择时,反而变得麻烦,最后直接买新的,还比较快解决问题。因此趁现在整理时,只留下自己确实能够掌握用途的电线,莫名其妙的电线就丢了吧!相信里面应该混杂了很多早就坏掉不能用、连机器本身都已经不存在的电线吧。
衣服的备用钮扣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