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用幽默化解困境

_4 憨氏(当代)
这种因呆板而产生的幽默故事在我国民间笑话中也有许多实例。
有一个小伙子不善于说话。一天,邻居家生了个儿子,大家都去祝贺,他也去了。父亲特地叮嘱他,千万不要在席间说出不吉利的话,他高兴地答应了。
席间,他一言不发,只管喝酒吃肉。直到吃完了,有人问他为何不说话,他说:“你们看见了吧,我今天可什么也没说,这个孩子要是死了,那可不关我什么事!”
小伙子虽然席上什么也没说,可结尾处的假设还是没有顾及到“此时不该说的话”,叫人哭笑不得。
孩子们的思维一般是简单的平面型,表现出一贯性,也常常因此而闹出笑话来。
汤姆:“我看这位新来的数学教师不怎么样。”
比尔:“为什么?”
汤姆:“昨天他对我们说5+1=6。”
比尔:“错在哪儿呀?”
汤姆:“可他今天又说4+2=6。”
威利的儿子到姑姑房间里去玩,回到爸爸身边时拿着一小袋糖,说是姑姑给的。
爸爸问:“你说‘谢谢’了没有?”
“啊,忘了。”儿子马上又跑到姑姑房里去道谢,回来以后对爸爸说:“其实我不用去谢姑姑。”
“为什么呢?”爸爸问。
“姑姑说,‘好孩子,不用谢’。”
一次,音乐家鲁宾斯坦在波士顿举办个人演奏会,演出的票在几天前就售空了。
这天演出前,一个自命不凡的贵妇人来到了后台,二话不说,就问鲁宾斯坦要票。鲁宾斯坦很瞧不起这种浅薄无礼的女人,便冷冷地说:
“对不起,夫人,我现在只有一个座位了。”
“没关系,一个座位也行!”贵妇人喜出望外。接着,她又头一扬,对鲁宾斯坦说:
“不过,我想要的是一个前面的座位!”
“错不了,是前面的,而且绝对前面!”鲁宾斯坦一边说,一边用手一指,“看见了吗?就是钢琴旁边的那个座位!”
2.自相矛盾法
自相矛盾幽默法就是通过言行不一、言语的前后抵触和行为的相互矛盾,有意造成反差,构成荒谬。
自相矛盾法是人们运用幽默的重要手法,有着鲜明、强烈的幽默效果。因为大家都知道,说话是不能自相矛盾的,这是逻辑思维得以成立的起码条件。
自相矛盾是智力上低能的表现,然而,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往往却可能产生幽默的趣味,而幽默的趣味恰恰从逻辑上不通的地方开始。这种不通的逻辑作为一种结果引起了人们的震惊,推动我们去想像它的原因,而这原因往往是十分有趣味的。
在生活中,我国自古就有许多精彩的自相矛盾的幽默。
有个笑话说,一个人被妻殴打,无奈钻入床下。
其妻喝令:“出来!”
其夫曰:“男子汉大丈夫说话算话,说不出来就不出来。”
这种自相矛盾的幽默,讽刺了表面上气壮如牛,实际胆小如鼠的行为。最为精彩的是以大丈夫的坚决性做出怕老婆的勾当。
自相矛盾幽默就其功能来分有两类:一是讽喻他人的,一是自我暴露的。
有个做县官的最怕老婆,经常被老婆痛骂,有时还被老婆打几下。有一次,他的脸被老婆抓破了。第二天到衙门上班时,被他的顶头上司州官看见了。州官便问道:“你的脸怎么破了?”
县官不敢讲实话,只好对州官说:“晚上乘凉时,葡萄架倒了,砸在头上,脸也被葡萄藤划破了。”
州官大笑:“不要瞒我,一定是给你老婆抓破的。天底下就数这种女人可恶,这回我非要治治她,快派人去把她给我抓来!”
谁料想,这话偏让州官的老婆在后堂听见了,一脑怒气地冲了出来。州官一见老婆,没等她开口,赶紧对那县官说:“算了,算了,这事先缓一缓,你也暂且退下,我后院的葡萄架也快倒了!”
自我暴露往往有故作蠢言、自我调侃的特点,纯属调笑,常用于融洽人际关系,所以人们在社交场合特别喜欢加以应用。
一位朋友起身要回家去,而外面正下雨,他向主人说:“下雨了,请把雨衣借我用一用,好吗?”
主人说:“可以的,不过你要留心点,千万别把我的雨衣弄湿了。”
明明下雨,把雨衣借给朋友,却又不让打湿,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这种幽默是戏谑性的,之所以幽默,是因为所说的所谓条件不可能办到。
在社交场合就有这样一种规律,越是生疏的人,越是彬彬有礼;而越是关系亲密,越是可以开一些过头甚至荒谬的玩笑。由于是自相矛盾的、玄虚的,因而无攻击性,反而显得风趣可笑。
自相矛盾幽默法,除了自我暴露一类以外,也有带讽刺型的。其特点是把矛盾的不相容性以夸张的形式突出出来,以显示其荒谬性,以此来批评或讽刺某种对象。
有个法官断案的故事,说的正是一个聪明的法官以自相矛盾法查明了事实的真相。
有一次,两个争讼者来见法官。一个说另一个欠他许多黄金,另一个硬不承认,坚持说:“我是第一次见他,从来没有同他共过事。”
“你要他还的黄金,当时是在什么地方借给他的?”法官问原告。
“在离城3里远的一棵树下。”
“你再去一趟,把那棵树上的叶子带两片回来,我要把它们当见证人审问一下,树叶会告诉我真情的。”法官提出了这样一个荒诞的建议。
于是,原告去摘树叶了,那个叫喊冤枉的被告留在法庭上。法官没有和他谈话,却在审理别的案子。这位被告作为旁观者正津津有味地看着法官审案。正当案子审理到高潮时,法官突然回头向他轻轻问道:
“他现在走到那棵树下没有?”
“依我看,没有,还有一段路呢!”
“好吧,既然你说没跟他一起去过那儿,你怎么会知道还有一段路呢?”法官严肃起来。
被告顿时惊惶失措,知道说漏了嘴,不得不承认诈骗罪。
自相矛盾带给人们的幽默效果,立足点在语言学和逻辑学的交叉点上:言谈符合逻辑规律,言语在正常的轨道上运行,是人们能够顺利交流思想,实现彼此交往的起码条件,但其中并不存在半点幽默价值。而逻辑上的自相矛盾,却可能产生幽默的趣味。因为在自相矛盾的情况下,言语失衡,逻辑错位,于是,逻辑上的相悖,言语的倾斜,带给我们震惊,幽默趣味便在其中孕育了。
有一个老头今年60多岁了,退休在家闲着没事。一天突然心血来潮,想为小孙女做个小板凳。可是事情非常不凑巧,老头请来的木匠,半路出家,又不肯认真学艺,活做得很糟。
木匠在老头家干了一整天,忙完了去主人那里讨工钱。老头说:“你做的活太慢了。”木匠说:“你没听说吗?慢工出细活。”老人说:“你做的活不光慢,更重要的是质量太差,让我白贴了三顿饭。这样吧,就把这只板凳给你抵工钱吧。”木匠不干,分辩道:“别把人当傻瓜。几块钱我不要,谁会要你这个丑凳子?缝又大,板又斜,四只脚都不一样,能值什么?”
如果是老师教小学生肯定会这样提问:木匠是聪明,还是愚蠢呢?毫无疑问,偏执一端的回答,都是不能得满分的。应该这样回答,木匠是聪明的外表包着愚蠢的内核。当然,读者朋友看了这则幽默后,没有谁会去探讨这个问题。但是这个问题肯定是会在你的无意识中生出的。因为是木匠的貌似聪明实则愚蠢的辩白,使你的欢颜绽开了。
3.延伸推理法
延伸推理幽默法就是根据别人言行举止中的事理或一般的道理、规则,似乎合逻辑地推理出含有新义、具有幽默感的结果或命题。它就好像一棵桃树上结出的果实,不是桃子而是梨子,这不符合大自然的规律,但对园艺家来说却是技术高超的证明。
有这么一组漫画,主要人物是一个小乞丐,这个漫画的场景大致是这样的:一位阔太太牵着一条哈巴狗上街,见了小乞丐,想拿他开心取乐,就对小乞丐说:“只要你对我的狗喊一声爸,我就赏你一块大洋。”
小乞丐敲了敲脑袋,想了想道:“喊一声一块,喊十声呢?”
“给十块!”阔太太很大方地吼道。
小乞丐躬下身,摸着狗,一连喊了十声“爸”!阔太太大笑一阵,真的给了小乞丐十块大洋。
这时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小乞丐向阔太太点了点头,故意提高嗓音,拉长声调喊道:“谢谢你,妈———!”
有爸有妈才有儿子这是常理,而这里小乞丐一声“妈”,把情节向前推理成狗和阔太太是夫妻,这就比小乞丐和狗是父子关系更荒唐,虽然小乞丐没直接说出来,但已是一闻即知的事了。小乞丐是一报还一报,为了保护自己。只不过,阔太太呢,是功败垂成,自食其果,而导演这一结局的是推理幽默术。
人们都知道正常情况下,相同的原因会产生相同的结果,不同的原因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如果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在同样的条件下,却产生不同的结果,从常理上讲,这不合逻辑,做这样的推理,则是一种弱智的表现。然而前者对于幽默来说,情况则完全相反。在许多情况下,越是同因异果,越能构成幽默。
某人自称会看相。对他的朋友说:“哎呀!我的朋友,你将来会没什么福气,也不会长寿。”
朋友一惊,问道:“你怎么知道?”
那人说:“你的耳朵特别小,自古以来,相书上都说耳朵大的命长、福气好。”
朋友笑着说:“你的意思是说,猪的福气大、寿命长喽!”
这“耳朵大小”是前提,而这个前提有变幻性,不单是对人而言,因此,朋友的推理就转移到了猪的身上,显示出了荒唐性。
在这位朋友的推理术中几乎看不到攻击性,只是以延伸推理法攻破了对方的所谓高论,是属软性的,是宽容大量的表现。当然,也可以创造出有攻击性的推理幽默,若有必要保护自己的话,在人际关系中幽默的功能就是使双方力量平衡,对方给你多少,你就给他多少,这时紧张的关系才能松弛。
课堂上,小刘低着头在那儿睡觉,班主任走到他的课桌旁,小刘醒来,班主任问:“小刘,你为什么闭着眼睛?”
小刘答:“我在思考问题。”
班主任又问:“你为什么老在点头?”
小刘答:“我认为你说得对!”
班主任再问:“那你为什么流口水?”
小刘答:“您课讲得好,我听得津津有味。”
打瞌睡的状态和听讲入迷的状态被这位学生巧妙地剪辑在了一起,就像是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这也是延伸推理常用的手段。
一位教授在上课,他告诉同学们如何提醒别人一些尴尬事情:“比如说,如果你们看见女孩子屁股上有草屑,你们应该委婉地说:‘姑娘,你的肩上有草屑。’女孩子往肩部看,然后向下———看见了。”这时一个女学生举手站了起来,说:“教授,你领带的拉链开了!”
女学生现学现卖,指出了教授的尴尬事,是顺着教授所讲的逻辑推理。
延伸推理法在社交活动中极有实用价值,它能让你在情况不断变幻的条件中,总是能找到有利于自己的理由,哪怕互相对立的理由,也都能为你所用。
阿凡提是一位大家都很熟悉的人。一个演讲俱乐部想吸收他为会员,但他也必须和其他会员一样演讲一次。刚开始大家都希望他能上台讲,于是规定他最后一个上台,大家满怀期待地立于台下。
阿凡提登上了演讲台,开口便问:“各位,你们知道我要讲什么吗?”
大伙异口同声地说:“不知道!”
“怎么,你们竟不知我要讲什么,如此无知,那我讲了还有什么用?”说着便走下了讲台。大家一时哑口无言。
第二天,他又登上讲台,对听众说:“各位,你们知道我要讲什么吗?”
“知道!”这回大家吸取了教训,异口同声地答道。
“好啦,”阿凡提说,“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我要讲什么,那我重复一遍又有什么用呢?”说完又走下了讲台,大家再次哑然。
他总是这样,大家便商量了一个办法,待他下次演讲时,有一部分人说知道,而另一部分人说不知道。这样,阿凡提就没法下台了。
第三天,阿凡提又登上了演讲台,当他再次像前两次一样发问后,台下便有人喊“知道”、有人喊“不知道”。
阿凡提一笑:“那好吧!那就让知道的人讲给不知道的人听吧!”
说完一甩袖子走下演讲台,扬长而去。大家一时间目瞪口呆,然后又忽然“轰”地大笑起来。
阿凡提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利用“知道”与“不知道”这两个不具体的、虚幻的概念,因而推理出与大家希望完全相反的结果,以不变应万变,不管对方怎么变幻情况,理由也总会跟着变幻,而行为却一点不变。
在这里,阿凡提给大家讲的不是长篇大论,而是风趣和幽默智慧。同时也让人们领悟出演讲的概念要清楚、具体,不能含糊不清。因此,人们在“上当”之余,也受益匪浅。
由此可见,延伸推理法主要是利用对方不稳定的前提或由自己假定的前提,来推理引申的某种似是而非的结论和判断,它不是常理逻辑上的必然结果,而是走入歧途带有偶然性和意外性的结果。
人们的言论和行为在一般情形下,不可能像科学推理那样严密、周全,一般都有其变幻性和动摇性。它不属正常的逻辑推理程式,而是一种合情而不合理的诡辩推理。有幽默感的人,大都是善于抓住这点推理出变化莫测的花样,去调侃对方或调侃自己。因此,推理幽默术是很容易找到其逻辑的前提,顺理成章地往下推理,得出其前提的荒谬性。
4.连锁归谬法
利用连锁反应“一是百是,一非百非”的特点,推出荒唐的结论。我们通常用“连锁反应”一词来表示一事物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严格因果联系,其实在幽默的具体应用中往往也有相同的情况。然而简单而一般的因果推理并不见得就有出其不意的幽默功能,为了将幽默的主题不断推向高潮,强化幽默的效果,还必须将连锁推理与归谬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归谬是就推理的结果而言的。在具体推理过程中用连锁法,在最后结论上用归谬法,这就是这里所说的连锁归谬法的基本程序。
从理论上来看,连锁归谬术似乎神乎其神,叫人难以把握,但在方法的具体运用中,相信即使原先对此闻所未闻的读者也会对该技巧心领神会。
连锁归谬法与诡辩中的循环论证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论据的真实性不能依赖论题来证明,否则就要犯“循环论证”的逻辑错误。但是诡辩者在为其谬论辩解时,常常有意识地制造循环论证。
鲁迅的《论辩的魂灵》是专门揭露诡辩方式的,论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就是卖国贼无疑了!”这段话中,“你是卖国贼”是论题,“我是爱国者”是论据,而“我是爱国者”的真实性又是依靠“你是卖国贼”来证明。鲁迅所揭露的这种诡辩方式,正是“循环论证”。
有一天,有个地主在家里喝酒,正喝得高兴的时候,酒壶里没有酒了,他连忙喊来长工去给他打酒。
长工接过酒壶问:“酒钱呢?”地主很不高兴地瞟了长工一眼说:“有钱能打酒算什么本事?”
长工没有再说什么,拿着酒壶就走了。过了一会儿,长工端着酒壶回来了,地主暗自高兴,接过来就往酒杯里斟酒,可倒了半天也没倒出半滴酒,原来酒壶还是空的。
地主冲着长工喊叫:“怎么没有酒?”这时长工不慌不忙地回答道:“壶里有酒能倒出酒来算什么本事?”
长工为了反驳地主“有钱能买酒来不算本事”的观点,先假设地主的观点是正确的,然后由此推出一个新的“有酒能倒出酒来不算本事”的观点,给了地主的观点以沉重的一击。像这样先假设对方的观点是正确的,再由此推出荒谬的结论来反击对方的方法就是连锁归谬法。
根据由论敌的观点推出新的论点时所采用的不同推论形式,连锁归谬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
(1)条件归谬式
条件归谬式是在由论敌的观点推出新观点的过程中使用条件推演方法。
东汉哲学家王充,曾和一些有迷信思想的人发生过一场论辩。有人说:“人死了,人的灵魂就变成了鬼,鬼的样子和穿戴跟人活着的时候一模一样。”
王充反驳道:“你们说一个人死了他的灵魂能变成鬼,难道他穿的衣服也有灵魂,也变成了鬼吗?照你们的说法,衣服是没有精神的,不会变成鬼,如果真的看见了鬼,那它该是赤身裸体,一丝不挂才对,怎么还穿着衣服呢?并且,从古到今,不知几千年了,死去的人比现在活着的人不知多多少。如果人死了就变成鬼,就应该看到几百万、几千万的鬼,满屋子、满院子都是,连大街小巷都挤满了鬼。可是,有几个人见过鬼呢?那些见过的,也说只见过一两个,他们的说法是自相矛盾的。”
有人辩解说:“哪有死了都变成鬼的?只有死的时候心里有怨气、精神没散掉的,才能变成鬼,古书上不是记载过,春秋时候,吴王夫差把伍子胥放在锅里煮了,又扔到江里。伍子胥含冤而死,心里有怨气,变成了鬼,所以年年秋天掀起潮水,发泄他的愤怒,可厉害呐,怎么能说没有鬼呢?”
王充说:“伍子胥的仇人是吴王夫差。吴国早就灭亡了,吴王夫差也早就死了,伍子胥还跟谁作冤家,生谁的气呢?伍子胥如果真的变成了鬼,有掀起大潮的力量,那么他在大锅里的时候,为什么不把掀起大潮的劲儿使出来,把那一锅滚水泼在吴王夫差的身上呢?”
王充在这里反驳论敌时就是使用了条件归谬式。他先假设论敌的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出了一系列的荒谬结论,这就给了论敌当头一棒,使他们张口结舌,哑口无言。
使用条件归谬式时必须注意,在由被反驳的论点推出新的论点的过程中,必须遵守条件分离术或条件拒取术中的有关规则。如果违犯了有关规则,这种条件归谬式就是错误的。
有一人家家里有人去世,居丧期间,偶然吃了一餐红米饭,有人对此发表议论:“家里死了人是不能吃红米饭的,因为红色是喜色。”
这家主人反驳道:“难道吃白米饭的就是家里死了人吗?”这家主人反驳对方使用的条件归谬术的形式是错误的,因为他由对方的观点推出新的观点时使用的是由肯定后件到肯定前件的错误形式。
一些诡辩者往往喜欢用这种错误的条件归谬式来刁难对方,我们可以通过指出诡辩者的这种错误来进行反击。
(2)类比归谬式
类比归谬式,是指在由被反驳的论点推出新的论点时使用类比推演方法。
某城汽车站候车室内,有一个男青年把痰吐在洁白的墙壁上,车站管理员对他说:“小伙子,不准随地吐痰的标语你看到了吗?”
“看到了,我是吐在墙上,不是吐在地上。”
“如果依你这种说法,那么我有痰就可以吐到你的衣服上,因为衣服上也不是地上。”
男青年哑口无言了。
这位车站管理员反驳男青年的谬论时用的是类比归谬式,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并以此为前提运用类比推论方法推出“有痰可以吐到你的衣服上”的结论,而这种结论显然是荒谬的,这就有力地驳倒了对方。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诡辩者常常利用类比归谬式来为其错误辩护。他们的错误主要在于由被反驳的论点推出新的论点的过程中犯有机械类比的错误。我们要揭穿这种诡辩,就必须将其机械类比的错误揭示出来。
一个人看中了广告中心的那种新颖美观的自行车,他专程找到做广告的这家商店,但挑选时发现实际出售的自行车上没有车灯,而广告可是有的。顾客指责店主骗人。店主平静地解释说:“噢,先生这灯是额外的东西,没有计入车子的售价。广告里还有一位骑在车上的女郎呢,难道我们也要随车提供一位吗?”
虽然这位店主使用的类比归谬式犯有机械类比的错误,因为车灯可以成为车子的组成部分,而女郎却不可能。
店主的说法虽逻辑上有误,但这样说也同样具有幽默的效果。
5.将错就错法
用对方的错误前提引导出一个荒唐的结论。假如你遇到某人说出一个荒谬的论题,正面否定又似乎缺少反驳力,这时你不妨先假装肯定它,然后沿着他的错误论调推下去,推出另一个连对方自己也不能接受的荒谬结论,那么对方那个谬论也就不攻自破了,这种方法就属于幽默的将错就错法。这一法与连锁归谬法的区别在于其前提一定是错的,其论证步骤一般较短。
宋朝时有一位假道学家的僧人,整天到处宣扬不可杀生论,要求人们凡事忍耐,慈悲为怀,理由是今生杀一牛或一猪,来世就会变成牛或猪。一位旁观者对他说:“你说得真是千真万确,的确如此,所以我们为了让自己的来生再变成人,最好是生前杀死一个人”。
这位假道学的僧人听了后哑口无言,狼狈而去。上例中的那位旁观者对僧人的错误结论并没有从正面同他辩驳,而是避开锋芒,沿着错误的前提推出了“为了让自己来生再变成人,最好是生前杀死一个人”的荒谬推论,从而迫使对方逃之夭夭。
在《善谑集》中记载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三国时,刘备入主蜀地,为整顿社会治安,严肃法纪,下令禁止私自酿酒、喝酒,并且规定凡有酿酒者皆杀。百姓对前者尚能接受,但对后者颇有微词。一日,大臣简雍陪伴先主登楼巡视时,见一少年与妇人同行,便对刘备说:“那两人想要行奸事,何不将他们抓起来呢?”刘备一时不解,问:“你凭啥知道?”简雍回答说:“彼有淫具,何故不知?”刘备这才明白他真实意图,乃大笑。不久之后,禁酒的法令有了明显的减缓。
故事中的简雍可谓聪明至极,面对刘备过于严苛的禁酒令,他没有从正面去争论是非,而是有意避其锋芒,通过将错就错,以谬导谬的幽默方法令刘备明白自己禁酒过于苛刻的错误做法,这便是简雍的聪明之处。
在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所引申出来的谬论要求越荒谬越好,越荒谬幽默色彩越强烈。请看一个古希腊的幽默小故事。
一场可怕的暴风雨过去后,一位大腹便便的暴发户对阿里斯庇普说:“刚才我一点也没害怕,而你却吓得脸色苍白。你还是个哲学家呢,真不可思议。”阿里斯庇普回答说:“这并不奇怪,我害怕,是因为想到希腊即将失去一位像我这样的哲学家……但是,你有什么可担心的呢?你如果淹死了,希腊最多也不过是损失了一个白痴!”
故事中,阿里斯庇普没有否认自己的害怕,他的聪明之处是在暴发户结论的基础上另辟路径,为暴发户的结论做出了一个更加幽默的解释,从而将暴发户的结论推上不打自败的境地。这种方法从表面上来看是荒谬的,但实际上通过智慧的转化,往往能够谬中求胜。从这一点来看,它一点也不荒谬;而且处处闪耀着智慧的灵光。
有一个人特爱吹牛,一天他说道:“我见过一面大鼓,正月初一敲一槌,能一直响到八月十五,你们猜猜看,这鼓有多大?”
一个叫胡乱侃的人说:“不大,不大,我见过一大木盆,黄河水流到里面,流了九九八十一天,只流了半盆。据说曹操的80万大军在里面洗澡,谁也没碰到谁。”
一白胡子老汉说:“这不算大,我有一头牛,牛嘴在长江渴水,尾巴在内蒙古乘凉,一口啃了300亩庄稼。一农民拿了根竹子来赶牛,不小心把天戳了个大窟窿。玉皇大帝很不高兴,派天兵天将来捉他呢……”
吹牛大王和胡乱侃不相信,白胡子老头说:“你们不相信?那么,哪有这么大的牛来做你的大鼓,这么长的竹子破成长长的篾子做成大箍,箍那么大的盆呢?”
这也是一个以谬对谬的幽默,面对他人的言论不加反驳,而是增加了荒谬的程度,等到对方质疑时,再运用模拟推理,否定对方。
生活中,面对侃侃而谈、漫无边际的人,我们也不妨以谬对谬,肯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笑”果。
6.借力打力法
所谓借力打力法,就是在应对时,引用对方言论,以其人之语还治其人之身,在诙谐机智中致对方于尴尬之地。
这种方法多用于攻击性应对中。当对方从某一角度、某一方面对你进行嘲讽、侮辱时,你可以抓住其话语中的某个破绽,按照对方的逻辑推下去,从而得出一个令对方无地自容的自然结论。既使自己脱离了困境,又给对方以有力的回击。
先看几则对白。
“送到洗衣店的衬衫拿回来没有?”丈夫问。
“我是你什么人,女佣吗?”妻子回答。
“当然不是。”他顶了回去,“哪有女佣笨到连衣服都不会洗。”
“听你讲话就像是一个白痴。”
“你难道不晓得只有这样,你才会懂?”
“啊,你怎么还没死啊!”
“你还没死,我怎么敢先死!”
一个是“心中没有半点善意”,一个是“胸中没有半点宽容”,这就是现代人“紧张的”对话和相处模式。
我们经常掉进一个陷阱,就是“争论必有输赢”。不管自己有理无理,都要“争赢”,结果常闹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对,也许你说得没错,但有些人实在很过分,非得好好教训不可。但你有没有想过,当你把自己搞得怒气冲天,把双方都搞得水火不容,最后你真的“赢”了吗?
那该怎么办,难道要“逆来顺受”?许多读者可能会想:“又来了,又要叫我们忍气吞声,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正好相反,当然不会让自己的读者“任人宰割”,而且还会列举许多的故事和案例,给大家模拟参考,去看看并学学这些“先圣先贤”是如何“应对进退”,如何骂人骂得很有气质,修理人修理得很有格调;如何“借力使力”,用简单的一句话,就把整个情势逆转过来的。
在2000年前,希腊的大哲学家就曾“借力使力”,轻松幽默地打败恶人。
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一名秃头男子挡着戴奥真尼斯并说道:“你这老家伙,成天言不及义地空谈些理论有什么屁用。”“我是还很羡慕你的头发呢?”
“怎么说呢?”秃子大惑不解。
“多么机灵聪明的头发啊!竟然知道早点告别你的脑袋。”
以写童话故事闻名世界的安徒生,也有类似的经历。
一天,他跟往常一样戴着一顶破旧的帽子在街上散步,一位戴着新帽子的富豪嘲笑他说:“你脑袋上面的那个玩意,算是帽子吗?”
安徒生马上回答道:“先生,你的帽子下边的那个东西,也算是脑袋吗?”
“借力使力”的要诀,就在于把对方丢过来的球,借其本来的力量弹回去,就像柔道一样巧妙利用对方攻击的力量,再借其本身力量予以还击。
吴太太产后日渐发福,先生见了就当面取笑:“太太!你真是越来越‘突出’了。”
太太听了顺势回答道:“这么突出的女人,也只有像你这样‘中厚’的男人才配得上啊!”
另有一个长得非常瘦的男子,在街上碰到了胖子朋友。
胖子说:“看到你,就知道世界正在闹饥荒。”
瘦子说:“看到你,就知道世界为什么会闹饥荒。”
这就叫以其矛攻其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一对情侣在一起聊天。
男的对女的说:“我觉得你各方面都很棒耶!”
女的叹口气道:“要是我也能对你有相同的评语就好了。”
男的说:“这很简单,只要你和我一样精于说谎就可以啦!”
有一次,马克·吐温和一个经常批评他文章的批评家相遇。马克·吐温很有礼貌地向他点头问候:“很高兴看到你。”
批评家仰着头神气地答道:“很遗憾,我一点都不觉得高兴。”
“那你可以学学我呀!”马克·吐温笑了笑说:“说谎嘛!”
这样既讽刺了对方的无礼,又表明了自己刚才的话其实是个“谎言”,在谈笑中回敬了对方。
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有一次在演讲时,有个人竟跑到讲台上指责他“狂妄”,这个人挑衅地说:“我跟你说,马雅可夫斯基你可不要太得意,拿破仑有句名言:‘从伟大到可笑,只有一步之差。’”
显然这个人引用了拿破仑的名言来挖苦马雅可夫斯基,是希望羞辱他,把他贬低。
然而,马雅可夫斯基只是“借力使力”地说了一句话,整个情势马上逆转。他目测了一下自己与那个人的距离,突然用手指指向自己和对方,说道:“不错,伟大到可笑,的确只有一步之差。”
顿时,全场听众恍然大悟,哄堂大笑,那个人则瞠目结舌、狼狈不堪。
西方有一句古谚说:“住玻璃屋者切勿丢石头。”简单地说,意思就是“自身有短,休惹他人”。不是吗?
要记住,给别人挖坑的人,自己也可能掉进坑里;一个喜欢把别人压低的人,自己也绝对爬不到高处。
借力才能使力,所以当别人没有对你出言不逊,你就不必反唇相讥。当别人对你攻击时,要顺势把他的力还给他,这就是所谓的后发制人。
当然,如果一时间你还没能熟练此技巧,在此特别再给你一条建议———“装傻功”。
此功的窍门在于故意将对方的字面意思曲解,使对方拿你无可奈何,有时还会把对方弄得哭笑不得。
英国首相威尔森在竞选时,有一回,当他演说到一半,有个捣蛋分子竟高声大喊:“狗屎!垃圾!”
很显然,这个人是在嘲讽他“别胡说八道了!”
但是威尔森故意“装傻”,不理会他的本意,然后报以微笑,安抚地说:“这位先生,请稍安勿躁,待会儿我就会谈到你提出的脏乱问题了!”
英国首相似乎都修炼过“装傻功”。话说邱吉尔首相有一次在公开场合演讲,由台下递上来一张纸条,上面只写着两个字———“笨蛋”。
邱吉尔知道台下有反对他的人正等着看他出丑,便气定神闲地对大家说:“刚才我收到一封信,可惜写信人只签了名,忘了写内容。”高招!
还有一个漫画家凯普也遇到过相同的状况。
有一次,一名不怀好意的听众站起来,用粗鲁的“三字经”骂凯普,他则风趣地回答:“好,你已经报出你的名字了,下面你想问什么?”
善于幽默者总善于移花接木,将恶言还给恶人。
7.机变仿答法
机变仿答式幽默术就是根据对方问题的方式、方法或语言形式,随机应变来构思自己的回答。一般说来,这种方法多适用于一些特殊的场合。在这些场合中,或者出现了不便于直接回答的问题,或者出现了别有用心的议论,或者出现了暗含侮辱的诘难……倘若应对不当,常常会使自己陷于难堪的境地。于是,“敏捷含蓄,机变仿答”式幽默术便成了这时候必不可少的武器,它在回避、辨辱、规劝、解窘等方面,能发挥出一些特殊的作用。
一个人的庭院中长有一棵千年古树,每逢炎夏来临,它都会用它满头的绿叶罩起一把宜人的绿伞,给人以美妙绝伦的凉爽之感,但树的主人坚持要把此树砍掉。一天,他对妻子说:“宅院正方如口,口中有木,恰是‘困’字,不吉利吧?”他的妻子坚决反对,接口反问道:“宅院正方如口,口中有人,恰是‘囚’字,是不是吉利呢?”主人无言以对。
妻子的回答完全模仿对方提问的方式,纯朴自然,简明有力。
“敏捷含蓄,机变仿答”式幽默术的关键点在于“仿”字。掌握这种方法,必须首先掌握如何“仿”。在“仿”的方法上,一般有两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一种是在思考方法上的仿。当对方用一种方法分析某事物或提出问题时,不妨模仿其方法分析别的事物或回答问题。
一次,苏东坡问王安石,“波”字应当如何解释?王安石回答说:“波者,‘水’之‘皮’也。”苏东坡马上反问道:“如此说来,‘滑’者即‘水’之‘骨’了?”王安石无言以对。
这里,苏东坡即是模仿了王安石错误地解释“波”字的方法,来解释“滑”字。一旦连对方都认为结论荒唐可笑,那么他自己的前提也就不攻自破了。
一位牧师向一位美国黑人领袖提出诘难:“先生既有志于黑人解放,非洲黑人多,何不去非洲?”这位机敏的黑人领袖马上反驳道:“阁下既有志于灵魂解放,地狱灵魂多,何不下地狱呢?”
此例中,黑人领袖根据牧师的思维方法“非洲黑人多,应去非洲”的诘难进行仿答,“地狱灵魂多,何不去地狱”将对方逼入话题的死角。
再来看一则故事。
阿凡提开了一个染坊,一天,当地一位巴依(地主)特意来刁难他,要阿凡提把布染成不黑、不白、不绿、不红……不是一切颜色的颜色。阿凡提立即答应了,并请对方在既不是周日,也不是周一、二、三、四、五、六的那一天来取货。巴依见讨不到半点便宜,便只好溜了。
这里阿凡提也同样是采用了仿答的手段,迫使对方认输。
形成仿答的另一种方法是在语言形式上进行模仿,即根据对方的语言表达方式构思回答。首先是在语气上保持一致,其次是在语句结构上完全一致。
古时候,有姓王的和姓范的两位大臣,因排名次而互不服气。姓王的被排在后面,于是他讥讽姓范的说:“簸之扬之,糠秕在前。”姓范的立刻回答道:“淘之汰之,沙砾在后。”
这里,姓范的在回答时,既在形式上模仿了对方的语句结构,又有效地抓住了对方的缺陷。
“敏捷含蓄,机变仿答”式幽默术只是幽默术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比较适合使用于某些特殊的场合,读者在运用时,只要选对场合就能使自己的语言幽默而有力。
8.语言圈套法
语言圈套就是一种刻意设计的幽默的语言诡计,适合在关系特别好的朋友间进行玩笑取乐。
以下有一案例用于说明,但禁止随意模仿,以免伤了朋友间的感情。
讲述者:“什么东西最喜欢问为什么?”(神秘的模样)
回答者:“不知道。”(很好奇的样子)
讲述者:“猪!”(肯定且果断)
回答者:“为什么?”(天真加可爱)
讲述者:“相当明显,当然是猪才最喜欢问为什么啦。”(故弄玄虚的模样)
回答者:“为什么?”(还是不明白)
讲述者:“选择题,考考大家!”(逗起兴趣)
大家:“快说,什么题?”(从工作的疲倦中得救,巴不得赶快轻松)
讲述者:“以下动物,哪一个最喜欢问为什么?A.兔子;B.松鼠;C.狗;D.猪。”
回答者甲:“D!”(事先买通的托儿,回答时轻松加愉快)
讲述者:对,没错。(惊异的样子)你怎么能这么快答出这么困难的问题,他们怎么就答不出来?
其他参与者:“为什么?”
讲述者:“问他吧。”(指指回答者甲)
其他参与者:“为什么?为什么?”(围绕回答者甲)
准备开始讲故事……(该作呆痴状的地方,一定要表现出呆痴状,以便在欢笑中分散听众的注意力)
森林里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大家和平共处,高高兴兴地生活。但是有一天,大家却开始了争吵,争论的核心就是:谁是森林里最聪明的动物?由于争论非常激烈,谁都不承认自己比别人笨,所以最后决定举行森林智力大赛。因为要控制参赛人数,规定各种参赛动物只能派一位代表参加,到时谁的代表获胜,大家就同意谁是最聪明的。
比赛消息一传出来,各种动物便忙着开始选拔自己的代表。猪们也想参加这个比赛,因为在人们的心目中,老是认为他们是最笨的,他们对这种偏见和种族歧视相当不满,猪们一致认为这是他们澄清事实的一个绝好机会,他们要让大家看看,从猪八戒在高老庄骗到漂亮姑娘的显赫事实开始,猪就是很聪明的。
猪们经过仔细讨论,最后决定派小猪“笨笨”参赛。因为笨笨从小就特别好学,不懂的东西总是及时地问,所以学得特别快。“我的哥哥叫我弟弟,我却要叫他哥哥,为……什……么?”,“天上的鸟能飞,猪却不能飞,为……什……么?”,“猪八戒不叫猪九戒,为……什……么?”,“小姑娘喜欢刘德华却不喜欢我,为……什……么?”,“……为……什……么?”,现在让笨笨写本叫《小猪笨笨之百万个为什么》的书,我想问题应该不大。总之,大家认为,让学问渊博的笨笨参赛,为猪群昭雪简直是十拿九稳。
到了比赛那天,各种动物到齐,赛场热闹非凡,老虎裁判主持比赛,比赛方式为抢答。
“第一题,世界上最深的淡水湖是什么湖?”
“贝加尔湖。”笨笨抢道。
“第二题,圆周率约为多少?”
“3.14。”笨笨不失时机地答道。
“第三题,DNA翻译成中文是什么?”
“脱氧核糖核酸。”笨笨再次胜出。
三道题,笨笨连续得分,大获全胜。
围观的猪群爆发出阵阵喝彩,在场的其他动物也不得不赞叹。
最后,老虎裁判示意大家安静。
“现在,我公布比赛的结果,事实非常明显,小猪笨笨反应敏捷,机智过人,三道题全部答对。但是,它绝不能成为此次比赛的冠军!”
语言圈套是事先通过你完全可以相信的话题为你设置一个陷阱,让你在毫不设防时掉进去。
小基德有两门功课考了不及格,他回到家对爸爸说:“爸爸,当别人心里难受的时候,是不是不应该再给他的肉体或精神上的刺激。”
爸爸回答说:“那当然。”
小基德马上说:“我这次考试,有两门功课没及格,我现在很难受。”
爸爸哑口无言。
小基德真是狡猾,为避免父亲对自己的责骂,他巧言设计了一个圈套,待父亲钻进套中后,方才言归正传。父亲如责怪小基德,那么无疑将要推翻自己的论断,势必会影响自己的威信。父亲当然不会这么做,这就是小基德的用意,真是既可爱又可笑。
一位牧师在讲坛上说教,马克·吐温对此十分讨厌,便想与其开一个玩笑。他对牧师说:“牧师先生,你说得妙极了,不过,你所说的这些好像在哪本书上看到过,你说的每个字都在上面。”
牧师听后一脸的不高兴。“我绝对不是抄袭的。”他争辩说。
“但是那本书上确实和你讲得一字不差。”马克·吐温说。
“那你把书拿给我看一看。”牧师也感到费解。
没过几天,牧师收到了马克·吐温邮寄给他的书,他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原来是一本字典。
生活丰富多彩,人际交往也要不拘一格,适当地开开玩笑,使彼此之间的交往多一些情趣、多一些开心,感觉真的很不错!马克·吐温连牧师也敢捉弄,看来神仙也不忌讳玩笑。
那就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欢笑吧,在朋友之间、亲人之间,时不时地设下一个陷阱,看着他们往里跳,其实那时高兴的并不是你一个始作俑者,连上当的人都会大笑不止呢!
五、文字修辞,巧生“笑”果
1.絮叨反复法
虽然林语堂曾说,绅士的演讲应如少女的裙子,越短越妙。但有时却有例外,那就是当反复作为一种修辞时。絮叨,又称啰嗦,类似于修辞格上的反复手法。
絮叨这种手法如果能运用自如也会很精彩,絮叨到马三立的水平便可以称为大师了。
《大话西游》里的唐僧就是一个絮叨的典型。诸如“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之类的经典语言不绝如缕,令悟空心烦意乱,头疼不已,起到了搞笑的作用。
对于马三立的啰嗦,梁左遗作《笑忘书》中称其为“意识流相声”,这里是马三立的一个经典段子:
我写,我写小说!我上比巴金,下比柳青,超过托尔斯泰,不让巴尔扎克,外国有马雅可夫斯基,中国有马三立!高尔基写《母亲》,我写《二姨》!短篇,中篇,长篇。稿费,源源不断,邮局汇款:“马三立,拿戳儿!马三立,拿戳儿!”有了钱,怎么办?我先买一顶帽子戴。
已故的“絮叨”是位温厚的长者,只有在温厚胸怀与境界里,方能生出“心灵光辉与智慧丰富”相得益彰让人会心微笑的作品,在这个意义上说,温厚是幽默之母,也是做人之最高境界。
人们在伪诈的挤压下心灵几近干枯麻木,所以厌恶透了奉天承运假作欢颜式的“滑稽堂会”,马三立的幽默道理明白,说话近情,絮絮叨叨啰啰嗦嗦却滋润了人们的心灵。因温厚而近情,因近情而从容,因从容而练达,因练达而智慧,因智慧而幽默,因幽默而不朽。
说话啰嗦向来为人们所讨厌,然而,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特殊气氛中,“啰嗦”几句也无妨。巧妙地运用啰嗦语言,不但能活跃谈话气氛,增加谈话的趣味,而且还可以使你随机应变,接受一些正常语言无法胜任的局面。
在一对新人的婚礼上,宾客们故意指着新娘问新郎:“这位是谁呀,也不介绍介绍?”新郎略思片刻,顺口答道:“她是我丈母娘的大女儿,也是我妈妈的大儿媳妇。”
两句啰嗦话,说得宾客们哄堂大笑。按常理,像这样的问话,可简练地回答:“她是我妻子。”而新郎却采用啰嗦的语言绕了几个圈子,一下子使婚礼的气氛活跃起来。当你处在极为窘迫的境地时,不妨啰嗦几句,它可帮你摆脱困境。
有一对青年夫妇,结婚几年还没有孩子,俩人都非常苦恼。有一天,他们在路上碰到老同学,说话间,老同学的儿子突然发问:“阿姨,妈妈说要把你的儿子给我做干弟弟,我什么时候才能见干弟弟呢?”
面对小朋友的问话,妻子十分为难,答吧,怎么答?不答吧,又下不了台。这时丈夫灵机一动,答道:“不在今年,就在明年;不在明年,就在后年……”几句啰嗦话,不但帮妻子解了围,而且不使小朋友失望。
对那些明知故问,以别人取乐者,啰嗦也是一种有力的武器。
有位好事者,经常搜集他人隐私。当他得知邻居小李的妻子比小李大7岁时,便来到小李家,想取乐一番。
他问小李:“你妻子多大了?”小李知道此人不怀好意,便没好气地答道:“年龄30,籍贯山西,性别女,她比我大7岁,我比她小7岁,她的年龄减7是我的年龄,我的年龄加7是她的年龄……还有什么需要知道的吗?”啰嗦话像连珠炮一样射出去,使对方没有插话的机会,好事者最后只好悻悻离去。
要在常人,小李是不会那样回答的。但面对这位好事者,小李不采用啰嗦的回答,对方便会喋喋不休地发问,使自己难以下台。
有时,“啰嗦”也是一种比较亲切的语言,在一些送别、欢聚等场合,适当的啰嗦,往往会使人感到温暖、体贴,或感受到你对某种事物的重视。
重复几次谈一个话题,发表一个观点,虽然有强调说明的作用,但多半因为没有新意而使听众生厌。
其实,一个人哪能不断有新的话题呢。譬如一些朋友相聚,无新话题,只有重提旧事时,可以旧话新说,即用新的叙述语言,从新的表达角度来讲,同样也会有好的效果。
一对恋人相会,只要一方善于老话新说,就能有永远讲不完的话题。当然,这里包含另一方喜欢听的因素。
马克·吐温在长篇小说《镀金时代》里抨击了美国政府的腐败和那些政客、资本家的卑鄙无耻,这部书引起了很大反响。
一天,在酒会上,记者追问马克·吐温对政府官员的看法,马克·吐温一气之下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娘养的。”
这句话在报纸上披露后,议员们大为愤怒,纷纷要求作家出来公开道歉或予以澄清,否则,就将诉诸法律。
马克·吐温在另一个场合又对记者发表谈话:“前一次我在酒会上发言,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娘养的’。事后我考虑再三,觉得此话不适当,而且也不符合事实。我郑重声明,我上一次讲话应该更正为: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不是狗娘养的。”
这个声明十分精彩。作家没有把已说过的话简单地重复一遍,而是作一种相反的表达,其实跟前次所说的是同一个意思,甚至抨击的面更广些,而且,这样就抓不住把柄了。
如果在生活中,我们都能这样生动、风趣地表达,那么就不会因为同一句话的几次重复而显得单调、呆板。
所谓“戏重演不好看,话重说炒冷饭”,只是表明了道理的一部分。一些戏可能因为新的扮演者新的表演,也会受人喜爱;一些话题,也会由于不同的表达方式,而每次都能引起人们的兴趣。
2.暗指借代法
这里所谓的暗指借代法,有别于修辞学上的借代,因为修辞学上的借代,是指用对象的部分取代整体,例如,用“老人头”代“人民币”。而幽默中的借代法,是直接用一种东西,去指代另一种东西。也正因为如此,后者比起前者来,就有更大的灵活性,而且由于出乎意料之外,容易显示出幽默。
一对年轻夫妇走进首饰商店,妻子问售货员:“右边的那个钻戒要多少钱?”
“3万美元,女士。”
丈夫惊愕地打了一个口哨,问道:“在它旁边的那个呢?”
售货员答道:“两个口哨的价,先生。”
口哨当然不能作为标价单位,但由于有了对3万美元惊愕得吹口哨的基础,借代就可以实现了。幽默的店员使顾客对商品价格的埋怨化为一笑,的确聪明。
上例是口哨取代了价格,下例则是爱因斯坦用公式来教育青年了。
一个爱说废话而不爱用功的青年,整天缠着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要他公开成功的秘诀。爱因斯坦厌烦了,便写了一个公式给他:A=X+Y+Z,爱因斯坦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
“Z代表什么?”青年迫不及待地问。
“代表少说废话。”爱因斯坦说。
如果说,爱因斯坦的借代偏重批评的话,那么南唐申渐高的借代就是偏重讽刺了。
南唐时,税收繁重,民不聊生。时逢京师大旱,烈祖询问群臣:“外地都下了雨,为什么京城不下?”大臣申渐高决定利用这个机会进谏,便诙谐地答道:“因为雨怕抽税,所以不敢入京城。”烈祖天性比较豁达,听罢大笑,决定减轻税收。借助一句笑话来暗指,竟然为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与申渐高的暗指相比,画家门采尔的借代则有宣泄的味道了。
门采尔长得又矮小又丑陋,当他发现有人嘲笑他的时候,他会怒不可遏。
有一次,门采尔正坐在饭馆里,进来了三个外国人,一位女士和两位先生,他们在旁边的一张桌子边坐下。门采尔抬头一看,发现那位女士正向两个同伴耳语,而且那三个人打量了他一番便格格地笑了起来。
门采尔的脸涨得通红,但他没有说什么,而是取出速写本,认真地画起画来了。他一边画着一边不时地望着女士的眼睛,致使那位女士有些慌乱。她觉得她刚才嘲笑过的邻座这个怪人正在给她画像,心里很不自在。
门采尔并没有让她的目光扰乱了自己,满不在乎地继续画他的画。突然,其中一个男士朝他走来说:“先生,我不允许您画这位女士。”
“哎呀,这哪里是一位女士呢?”门采尔心安理得地说道,并且把速写本递给他看。只见那位先生道了声对不起,便回到同伴那里去了。原来门采尔画的是一只引颈高叫的肥鹅。
那个男士似乎不知道“鹅”在德语中可以作骂人的话,意为“蠢女人”。
一次,某乡党委为了加强机关干部管理,在工作考勤等方面作了一系列规定。并决定由曾在乡属企业担任过多年负责人,不久前调到机关任传达室工作的一位老干部负责考勤登记。这位老干部认为这工作易得罪人,不愿意干,说自己过去就是因为办事太认真,得罪了不少人,现在要吸取“教训”。
听了他的话,乡党委书记委婉地讲了一个故事:
某电影导演,为拍一部片子四处寻找合适的演员。一天,发现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便通知他准备试镜头。这个人十分高兴,理了发,换上了新衣,对着镜子左照右照,总感到自己两颗“犬牙”式的牙齿不好看,于是到医院把牙齿拔掉了。后来,他兴致勃勃地去报到,导演见到他,失望地说:“对不起,你身上最珍贵的东西,被你自己当缺陷给毁了,这部影片已经不需要你了。”
故事讲完后,这位老干部明白了“坚持原则,办事认真”,正是自己最珍贵的。他愉快地接受了任务。
晋国人鲁褒写文章,总是把钱称作“家兄”。人们也就用“家兄”来指钱。
有个周通判,因为贪污,被贬为县官。到任的时候,有个小吏前去看望,把一个一斤重的银娃娃放在大堂的桌子上,然后对着里屋大喊:“家兄在厅堂里,请收下。”说完就走了出去。周县官出来看见银娃娃,就捧进了屋里。
后来,那个小吏因得罪了周县官,县官要治罪于他,他忙哀求道:“请看在家兄的面子上,饶了我吧。”
周县官说:“你家兄也太不识趣了,明明知道我喜欢家兄,却不让他再来见我!”
3.反差对比法
对比法,就是在说话中,有意把不相同的两个事物、概念或者本身对立的思想、观点,甚至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拉到一起进行比较,从而产生令人莞尔的效果。
比如:一位干部下乡视察,当地农民便与他谈对一些社会现象的看法,就是用的反差对比法:
俺们刚吃上肉你们又吃菜了;
俺们刚娶上媳妇你们又独身了;
俺们刚吃上糖你们又尿糖了;
俺们刚拿白纸擦屁股你们又用它擦嘴了;
俺们刚存点钱你们又买保险了;
俺们的娃子春节回家你们又开始出门旅游了;
俺们刚能歇会儿不用擦汗你们又去健身房、桑拿房流汗了;
俺们刚学会打电话,你们又说要宽带上网了;
俺们刚能在电影院约会你们又改网恋了;
俺们刚吃饱穿暖你们又减肥挂肚兜露脐了;
俺们刚学会搞对象叫爱情你们又喜欢同性恋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