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用幽默化解困境

_3 憨氏(当代)
其实,我们身边的可笑现象和滑稽形象是很多的,而且千姿百态、各具风采,只要善于观察洞悉,不难随时找来一鳞半爪。从马路上浩浩荡荡的结婚车队中,在柜台的买与卖之间,是不是可以发现一些有趣的景象?……只要稍加留心,你就会大饱眼福!
听觉幽默以耳闻解颐
相声、快板书、绕口令、急口令、笑话、喜剧性音乐等艺术式样的幽默理解和认识主要是通过听觉途径被感受的。
在听觉幽默的表达方面,有的是以“噱头”或“包袱”来制造笑料,有的则讲究板式、辙韵和学唱,着重于烘托滑稽有趣的气氛。以言语、韵律、乐声为符号的听觉性幽默刺激通过言语听觉分析器传入通路,抵达大脑左半球皮层的威尔尼克中枢(WeniCke’s center)区,在那儿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心理反应。
视觉幽默讲究目睹为快,我们可以在同一时间内一下子把某个场景中整个空间内的活动全部摄入眼眶,这对听觉途径所反映的幽默来说,却无类似的特点。不过,我们正好可以扬长避短,把在某一瞬间内的活动用说相声、讲笑话那样串成一根长线,先把笑料铺平垫稳,埋下伏笔,随后给听众感官以一步步刺激,把听众的注意力和全部心思都吸引到预先“伏下的线索”上去,并且顺其发展而思考,直到最后揭底之时突然打断原先的思路,造成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幽默效果。
甲:有一天,我们正在原始森林中勘测,忽然窜出一头野牛,连蹦带跳,连吼带叫!
乙:哎呀,糟了!
甲:没关系,沉住气,我说:“马尔丁,你快躲开!老赵,别管它,让我来!”
乙:你怎么办?
甲:我躲起来啦。
乙:什么,躲起来呀?
甲:我躲在一个有利地形中,操起枪,碰!碰!碰!就是三下。
乙:把野牛给打死啦。
甲:不,我吓唬吓唬它。野生动物是宝贵财富呀。
对于这段相声,让我们不妨用眼睛看的途径来认识一下其中的所有活动,可以发现,所有的活动几乎都是在一个瞬间中发生的,而且仅仅用眼是感受不到其中有多少幽默的。可是,一经把它改成听觉性表达方式,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在这一段子里,“躲起来”和“碰!碰!碰!”三枪就是在我们听的过程中埋下的两个笑料。从开始的挺身而出到躲起来,令人摸不着头脑,可话锋一转,接踵而来的解释又很圆满合理。随着“碰!碰!碰!”三声枪响,听众又急于想知道野牛是死还是伤,谁知却又轻描淡写地称“吓唬吓唬它”到这一当口,紧张的期待顿时烟消云散,化作一片笑声。
应该在这里强调指出,在任何一种幽默的表达形式中,纯粹的视觉幽默或听觉幽默是很难区别的,它们通常是相辅相成,相映成趣的。比如,在视觉幽默的表现形式中的漫画或喜剧幽默片中,感知过程似乎仅仅与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的兴奋行动发放有关。
其实不然,当我们在观赏迪斯尼的唐老鸭点燃火炮时,尽管没有任何配音或旁白,可是内耳系统里的听神经细胞也处在应激准备状态。这样,当炮筒口冒出缕缕青烟时,我们也会仿佛“听见”轰然一响,这在心理学上称为“通感”或“联觉”。所谓联觉或通感,心理学上指一种感官已经产生的感受,可引起另一种感官的感受变化。
正如视觉幽默可诱发听觉的通感一样,听觉幽默也可引起其他感官的联觉。从视、听觉相互影响的通感心理现象来看,在听觉幽默表达中,注意选用人们所熟悉的东西作为幽默素材,则有加强听觉幽默效果的作用。
在趣剧、喜剧中,幽默感主要在于视觉与听觉的综合。凡是能影响这种综合程度好坏的所有艺术手法都将最终影响幽默感染性的强弱,也就是影响美的享受效果。
梁赞诺夫执导的苏联影片《办公室里的故事》头场,就通过我们的视网膜,呈现一连串快速剪接的镜头:上班铃刚响,办公室内的女公务员忙开了,梳头、抹粉、涂唇膏、照镜子……接着幽默的画外音传入耳中:这是“美人们上班化妆的情景,这已成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传统了,但用不了多久,她们又要投身于“甜蜜的、充满报表、数字、计划、报告的汪洋大海中去了”。
这个开场从视听角度双管齐下,把观众不知不觉地引入幽默意境。这里,来自视觉和听觉方面的幽默刺激在各自的强度和出现的顺序上具有最适宜的搭配。所谓最适宜搭配,是指两者产生的效果是叠加的,而不是由于你争我夺,分道扬镳而且互相抵消的。
一个感觉分析器的活动通过大脑皮层神经活动过程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从而影响其他分析器的感受效果。一种分析器系统的强刺激会削弱另一种分析器系统的感受性。比如,高强度音响的听觉刺激,可以降低视觉的感受效果。了解这种感知方面的心理机制,在舞台喜剧、影视喜剧以及一切有关视听综合性幽默表现的艺术形式创造中,是有指导性价值的。
为什么有些喜剧中的表演会给人造成做作和别扭的厌恶感呢?这是因为感知者在欣赏那些自鸣得意、自以为能逗笑的表演时,由于在视或听方面感到“不顺眼”或“不顺耳”,感到严重的不舒服,才会产生这种抵触情绪。
当剧情中出现幽默语言时,也许视觉方面的幽默配合仅需演员耸耸肩就足够了,但有时却为了逗笑而不适当地加大了滑稽动作表演的强度,结果适得其反。这是因为来自视听的刺激发生了冲突,造成了感受方面的混乱和不协调。不是吗?我们常常在一些喜剧中可以发现:有的跟头似乎不值得摔,有的脾气似乎不应该发,有的鬼脸似乎还是不做为好。
3.创造人生,幽默一百分
再来讲幽默创意,其实生活中到处都有创意的好题材,例如做幽默演讲的时候,将一些人生哲理用浅显、幽默、押韵的句子说出来,多半能够达到良好的“笑”果。例如:讲到“笑神”的重要时,就说:“每天都要满面春风,走路才会有风,身体健康,事业才会赶快成功。”讲到“自我肯定”时说:“一支草一点露,天无绝人之路,有风就有雨,有路就有步,有学习就有进步。”
创意的语言,是生活诸多创意中最有力的题材,最能让人印象深刻、感同身受。有两性专家讲夫妻相处的艺术,特别交待男士们千千万万不要“婚前像动物(猛献殷勤)、婚后像植物(叫不动了)、过几年又成了矿物(死气沉沉)……”这些创意可都是最难能可贵的“人际巧连智”呢!
美国某大航空公司为了“到底要不要将最新型的喷气引擎装置在逾龄的‘老母机’身上”,特别召集了—批顶尖的工程师前来开会讨论。
会中论辩激烈,正反意见呈现两极化,赞成的人认为这样可以提高飞机性能、节省油料、降低噪音等;反对的人则认为飞机实在是太老旧了,装上新引擎反而浪费。正反双方激辩了半天还得不出个结论来,这时候,主席清了清喉咙说:“这些老母机就像是老祖母,替老母机装新引擎,就好比替老祖母隆乳,虽然有可能浪费,也有可能不浪费,但无论如何,老祖母一定会觉得相当高兴。”
会场上顿时哄堂大笑,人人笑弯了腰,我们不敢保证老祖母隆乳后会不会改善她的性生活,但会议的结论出来了:将老母机换上新引擎!
人跟人之间很多难解的习题,只要“幽默”一端上桌,统统可以把酒言欢。幽默,可以说是“人生习题”的“最佳方程式”。
美国有史以来最年轻、最风度翩翩、谈吐最风趣,44岁就担任总统的约翰·甘乃迪先生也精通个中三昧,有一次,他让一大帮的记者跟随着他搭乘“空军一号”总统专机到某个地方去参观视察,飞行途中,平易近人的总统与随行的记者们闲聊着,忽然有一个记者提出了个相当“尴尬”的问题,他冒失地问道:“总统先生,如果现在飞机突然失事坠毁的话,您看会有什么后果?”愉快的气氛顿时僵住了,众人一时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处置。
好个甘乃迪,但见他慢条斯理地说:“唔,会有什么后果我不知道,不过有一件事情我绝对可以确定,就是明天早上的报纸一定会刊出你的大名,只不过,字体会很小。”好一记幽默变化球,高明地丢出,不但化解了尴尬,还反修理了唐突的记者一顿。
幽默的佳肴,如果再加上“智慧的佐料”,就更上一层楼了。
一位大老板买下了一大座美丽的花园,占地非常的广,他预计要雇用12位园丁来照顾,登报招聘后,应征信件如雪片般飞来,总共有数百封之多。
大老板让执行秘书全权负责这件事,秘书经过初步筛选后,通知了50个人前来面试,并交待他们将平日穿的工作裤一并带过来。
面试当日由执行秘书担任主试官,进到考场,只见执行秘书不发一语地看了看应征者,再翻一下他们带来的工作裤,就打下了分数。
录取的12个人被通知来上班了,工作间窃窃私语,最后实在忍不住好奇心,推派代表跑去问执行秘书:“到底是什么原因能够被录取?”
执行秘书笑着回答说:“没什么,我主要是看看工作裤上有没有补丁?还有补丁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你们的补丁都在膝盖上,所以我就决定录用,如果补丁是在臀部上,我是绝对不用的!”
许多人最近都在流行减肥,明明已经瘦干了还要减,这时候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不论高矮胖瘦,自然才最美,高的人叫做“顶天立地”,矮的人称为“脚踏实地”,胖的人是“心安理得”,瘦的人就“理直气壮”,高矮胖瘦皆大欢喜啊!与人相处只要时时拿出诚意,展现创意,任谁都能采收到人生的好果子。
二、幽默的真理性
过去许多学者对“喜剧”这一现象,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观点认为喜剧并不存在于对象之中,而只是由主体的机智和想像而加之于对象的。尚·保罗说过:“喜剧总不是包含在笑的对象中,而是包含在笑的主体中。”
另一种观点承认喜剧存在于现实生活中,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滑稽的真正领域是在人、在人类社会、在人类生活中。”但他又认为:现实高于艺术,生活的喜剧高于艺术的喜剧,艺术只能是现实的复制品,他说“现实中每分钟都有戏剧、小说、喜剧、悲剧、闹剧”,实现生活中的素材就往往“具有艺术的完美和完全”,所以“不需要任何改变”,就可以“重新”成为戏剧和小说。我们认为前者是主观唯心论的典型,后者则仍带有机械唯物论的烙印。
其实,高级的、上乘的幽默应该而且必须具有真理性。什么叫幽默的真理性呢?首先,就幽默的源泉来说,它应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它必须是现实生活中固有的一类特殊性矛盾———丑或滑稽的真实反映,而不能是主观臆造的结果:脱离现实,闭门造车,是搞不出什么令人信服的高级幽默来的。其次,它不能只是生活中的丑或滑稽现象的直观的、不加选择的、无动于衷的反映,而必须从中提炼出耐人寻味的深刻的思想来,但这种思想是从原来的矛盾中通过深入的分析而获得的,绝非由主体的机智和想像而强加于生活的。
总而言之,只有当幽默家具有丰富的生活知识、真正的幽默感、敏锐的洞察力和超常的机智,他才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具有重大的喜剧特征的客观事物,并通过主观努力的研究和思索,从而创造出崇高的滑稽。这些特征在此之前还被隐藏着或掩盖起来,一直没有被人发觉,可是现在却通过幽默家的发掘和创造,用艺术的形式呈现在读者和观众的面前。
因此,所谓幽默的真理性,就是幽默的真实性和思想性的有机结合,就是幽默的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的统一。如果两者都不具备的笑话,自然用不着去说了;而即使能令人捧腹但只具备一个方面的笑话,也往往进不了狭义幽默的范畴。
明朝有一个大名士,叫解缙。他专门喜欢逗乐子,闹笑话。
一次,和几个朋友一道走在街上,那几个朋友指着街对面店铺里坐着的一个年轻老板娘对解缙说:“只要你能前去说两句话,一句话能让她笑,一句话又能让她上火,我们就请你的客。”解缙说:“这有何难?”只见他快步走到店铺前,突然向躺在店前的一条黄狗双膝一跪,高声喊道:“爸爸,儿子给您请安啦!”
女老板一见此状,不禁哈哈大笑。说时迟,那时快,解缙转身,又面向老板娘跪倒在地,也高喊道:“妈妈,儿子向您请安啦!”女老板一怔之余,不禁大怒,骂将起来。
这样的笑话显然是胡编硬凑的,一个名士在封建社会怎么能干出这种事?这则笑话既没有客观的可能性,也没有任何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这大约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堕入传统的‘说笑话’和‘讨便宜’吧!”
艺术中的喜剧是生活中的喜剧的反映,真正的幽默之花只能开放在生活之树上,它的根必须深深地扎在现实的土壤里。
此外,有些小品虽然同样具有生活的基础,但其中有的堪称完美的主客观的结合;而有的或因客观事物的矛盾却只具有偶然性的、微不足道的喜剧特征,从中提炼不出什么深刻的思想来;有的或因事物本身并不具备喜剧特征,而笑话的编制者却偏去制造喜剧的矛盾,把喜剧的形式强加到客观内容上去,从而虽能博得廉价的一笑,但到头来在有文化教养的人眼中出乖丢丑的却正是笑话编制者本身。所以都未达到真理性的高度。
即使运用同一种艺术技巧或方法,其作品有的达到主客观两者的高度结合,有的则否。就拿“戏仿”(Parody)这一艺术手法来说吧,众所周知,戏仿是中外幽默家、讽刺家以及一般相声演员惯用的一种方法,即把人所熟知的诗、词、成语、对联或短文等略加改动,赋以新意,使人与原作对照而产生一种滑稽感。鲁迅在《求实》一文中,讽刺国民党对日本侵略军不战而退,迁走北平的文物,同时又大叫不准大学生离开北平。文中写道:
废话少说,只录崔颢《黄鹤楼》诗以吊之,曰: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把崔颢的《黄鹤楼》原诗拿来一对照,就可看出其中的幽默含义。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鲁迅把“乘黄鹤”改为“骑文化”非常令人可笑,“文化”怎么可以骑呢?但荒诞之中自有可通之理:文物不就是体现文化的实体吗?这一句便暴露了国民党乘国难之机,大做手脚,损公肥私的丑恶行径,把最后一联只略微动了几个字,变成“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改得很巧,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国民党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而仍旧花天酒地的腐朽罪恶的真实嘴脸,充分体现了幽默的真理性。
抗日战争期间,峨嵋山成为旅游胜地,山顶庙中的和尚常借金顶出现的所谓“佛光”这一自然现象,大肆宣扬迷信,以骗取不明科学道理的善男信女捐献钱财。有一次,当家和尚领着游客在金顶处正“大吹法螺”,说菩萨如何显灵,和尚本身如何神通广大,不料一阵山风骤来把僧帽吹跑,和尚慌忙抢抓,但不得不眼睁睁瞧着帽子落入万丈深渊,十分尴尬。为此,游人中有调皮的四川大学的学生立即戏仿崔颢的《黄鹤楼》吟道:
僧帽已随大风去,此处空余和尚头。
僧帽一去不复返,光头烈日空悠悠。
朝思暮想追元宝,作假弄虚赚供油。
六根浇灌枝叶茂,阿弥陀佛不知羞。
当时闻者无不大笑,和尚更加狼狈不堪。这首戏仿诗也仿得很巧妙,对揭穿和尚的骗人花招和破除迷信来说,在当时确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它同鲁迅的戏仿诗虽是仿同一首诗,在思想性之高低上的区别则是显而易见的。
唐朝诗人崔护写过一首脍炙人口的诗,《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从诗的故事情节来看,这是一首即兴的抒情诗。它给人看到的,似乎只是两个简单的画面———“人面桃花”和“桃花独放”。但是,诗中人物的活动却把两者串连成一个有机整体,在那种有异有同的对照和映衬之中,就鲜明生动地反映出人物感情的发生发展和起伏跌宕的变化,诸如初遇的爱慕、别后的相思、深情的重访、末遇的惆怅等等复杂的感情,从而表现出一种明快真挚、含蓄深沉的艺术魅力。后来有一书生在一家油炸糕点店小吃,也模仿上述崔护那首诗写了下面这样一首七言绝句:
去年今日此门过,麻面麻团相对搓。
麻面不知何处去?麻团依旧下油锅。
这位书生在这首戏仿诗中,嘲弄了人的生理缺点。这只能显示其内心的冷酷和文人的无聊,根本谈不上什么高尚的、激动人心的感情,不过是寻开心,目的在博人一笑而已。这样的作品只能作为艺术水平不高的相声艺人的“噱头”,有什么“真理性”之可言呢?又怎么能给它冠之以“幽默”的美名呢?
此外,就以任何一篇戏仿的作品而言,其有无“真理性”,是要看何时何人所作,为何而作,发挥什么样的社会效应,才能决定的。某期刊有篇论文,文中引用了一篇戏仿唐朝大诗人刘禹锡的著名短文《陋室铭》而作的《教室铭》。原作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弹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
刘禹锡是唐代一个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文学家。早年与柳宗元同属当时比较进步的王叔文改革派政治集团。王叔文失败后,刘被贬为朗州司马,历尽艰辛。此文寥寥81个字,写出了作者志行高洁、安贫乐道的高尚意趣。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新近出现的那篇戏仿大作《教室铭》吧: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惟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写情书,想女人。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游乐厅。心里云:混张文凭。
这是某名牌大学学生的杰作。我们并不一般地、笼统地反对自嘲,自嘲不一定是坏事。只要不是由于玩世不恭,而是由于清醒和诚实,那“自鉴”式的幽默,也可以“鉴人”而发人深省。可是上述这篇戏仿的“自嘲”,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哪里还有一点大学生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呢?当然也谈不上幽默的味道了。不过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教育制度的缺陷。
下面我们继续来对幽默的“真理性”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一个老和尚偶拾得一乳婴,辛苦扶养,不让他与外界接触,从小令他诵经拜佛,不染半点红尘中事。待他长成十几岁了,老和尚断定他六根清净。一天首次带他下山,走到半山窜出一只老虎,小和尚大惊问道:“这是什么?”老和尚回答:“阿弥陀佛,这是女人。”小和尚道:“女人竟如此可怕。”
走到山下,突然遇到一个妙龄女郎,小和尚目不转睛地盯住女郎,老和尚见状,断喝一声:“那是老虎,要吃人的,还不快走。”师徒回到庙中,小和尚当晚就病了,茶饭不思。
老和尚不放心,前去照料,关心地问道:“徒儿,你觉得哪里不适?”小和尚不假思索,脱口便道:“我想老虎!”
另外,禅宗经典《五灯会元》里有一则笔记,记的是一则和上述类似的故事,但在过去狭义幽默论者看来,却算不得典型幽默:
两个和尚路过一条河,见一妇人正在河边犯愁,问之,知乃因难以渡河。于是小和尚便自告奋勇将妇人背过了河。谁知回到庙中,大和尚竟斥责小和尚犯了寺规,动了邪念。小和尚含冤辩解道:“我把妇人早放下了,怎么您还老放在心上啊?”
他们认为前则故事中小和尚是老老实实的,是符合人的本性的,因而这故事是上乘的幽默,而后则故事中小和尚是能言善辩的,一开口就说得老和尚哑口无言,因而这故事只能算是富于机智的。
我们认为:看问题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佛教主张唯心主义和禁欲主义。这两则小故事殊途同归地嘲弄了佛教清规戒律的违背人性和不人道,尖锐地讽刺了它的虚伪性,因而都是绝妙的幽默。然而我们的看法却正好与过去的学者观点相反,我们认为若就“真理性”,即主客观两者结合完美的要求来看,则后者更为平实自然,更有可信性,而前者却令人觉得有些矫揉造作、虚构失实之嫌。
总之,幽默的“真理性”对于职业的幽默家来说,是必须重视的、应该理解的一个基本特征,同时又是艺术表现上的一个很高的要求。我们的职业幽默家成功地创造出了许多确实能让历史、社会照出自己形象的高级幽默,至于我们这些普通人则用不着伤那么大的脑筋去考虑真理性问题,更用不着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想创造什么高级幽默,让我们仅就眼皮底下的滑稽现象和自身的愚蠢与弱点来寻寻开心,制造一些无伤大雅的笑料,使日常的生活过得更加轻松愉快些吧!
这里,再例举一篇《陋室铭》的“戏仿”。文章绝妙,颇具文采,不可不录,以助谈资。
官不在高,有威则名。学不在深,有权则灵。骄娇儿宝,惟其得馨。前厅“碧梦”绿,后门“竹叶青”。捧场有庸儒,差使皆壮丁。张口乱弹琴,假正经。爱甜言以悦耳,喜轿车之随行。出入“醉归庐”,往来“赏心亭”。神仙曰:“吾乐何有?”
下面我们再分类说明实现幽默的常用技巧。
三、歪理颠倒,趣味倍增
1.曲解原义法
曲解之法用得最成功的要数周星驰主演的电影《大话西游》了,在影片里,孙悟空成了一个风流倜傥的多情种,而唐僧却成了一个絮絮叨叨、婆婆妈妈的稀顶男人。
曲解原义法就是利用众所周知的古代或现代的经典文章和词句作背景,然后做出歪曲的、荒谬的解释。新旧词义、语义之间的距离越大,效果就越滑稽诙谐。
在导致荒谬的各种办法中,喜剧性效果比较强的要算歪解经典,因为经典最具庄严的意味,语言又多为人所共知,一旦小有歪曲,与原意的反差就十分强烈。
写于唐代的《唐颜录》中记载,北齐高祖手下有一个幽默大师叫石动筩(tong),他就很善于用歪曲经典的办法在斗智性的幽默中取胜。
北齐高祖高欢曾于佛教大斋日设聚会,当时有一高僧大德法师在会上讲经。与会者对佛经有疑问者,都当场提问,法师当场解答,引经据典,言论深奥。有个叫石动筩的优伶最后提问,他对法师说:“我问一个小问题,佛常骑什么?”
法师答道:“或坐千叶莲花,或乘六牙白象。”
动筩说:“法师全不读佛经,竟连佛所乘骑之物都不知道?”
法师马上反问道:“施主读佛经,你说佛骑什么?”
动筩回答:“佛骑牛。”
法师问:“有何根据?”
动筩答道:“佛经上说‘世尊甚奇特’。‘特’不就是小牛的意思吗?”在座者听了此言,皆哄堂大笑。
世传佛祖释迦牟尼诞生于四月八日,北齐高祖在这一天设斋会讲经,又是这个优伶石动筩当时也在座。会上有位大德法师在高座上讲论,有些人与他辩论经义,争执不下。石动筩便问法师:“今天是什么日子?”
法师答道:“是佛生日。”
动筩立即接过话头说:“既然是佛生的日,那么日即是佛生的了。”
法师马上改口说:“今日生佛。”
动筩又接着说:“既然是今日生的佛,那么佛是今日生的了?”
又有一次石动筩去参观国子监(相当于大学),一些经学博士正在论辩,正说到孔子门徒中有72人,在仕途上能够伸展自己的抱负。石动筩插进来问:“72人中,有几个是戴帽子的,有几个是不戴帽子的?”博士说:“经书上没有记载。”
石动筩说:“先生读书,怎么没有注意孔子的门徒,其中戴帽子的是30个,不戴帽子的是42个。”博士问他:“根据什么文章?”
石动筩说:“《论语》上说‘冠者五六人’,五六三十也;‘童子六七人’,六七四十二也,一共不是七十二人吗?”
本来孔夫子在《论语》中是和曾子等得意门生谈论自己志向和理想的,说的是能够带着五六个青年(年纪长到可以盘发戴帽子时)和少年六七人,自由地在风中的田野漫游,就很如愿了。这是《论语》中很有名的一篇,可是石动筩在这里把约数“五到六人”和“六到七人”曲解成五六和六七相乘以后,又和孔子门徒贤者72人附会起来,就显得很不和谐,因而就充满了诙谐的意趣。
这个石动筩的故事在《唐颜录》中有很多,下面是他歪曲另一经典著作《孝经》的故事:
北齐高祖有一次召集儒生开讨论会,会上辩论很是热烈。石动筩问博士道:“先生,天姓什么?”博士想北齐天子姓高,因而回答:“姓高。”石动筩说:“这是老一套,没有什么新鲜的,天有自己的姓,你应该引用正文,不要抬人牙慧。”博士道:“什么经书上有天的姓?”
石动筩说:“先生,你根本不读书,先生不见《孝经》上说过‘父子之道,天性也’这句话吗,这不是说得明明白白,天姓‘也’吗?”
石动筩在这里歪曲经典的窍门是用了“性”与“姓”的同音。特别是“也”在原文中是语气虚词,没有任何实义,石动筩把虚词违反规律地实词化了,当然就显得特别牵强附会,因而就特别滑稽。
司马迁的《史记》上有一句名言,叫做“一诺千金”,说的是秦汉之际,和刘邦一起打天下的武将季布,只要他一答应,多少金钱也无法改变。香港有个笑话就歪曲地解释了这个典故:有一位女士问先生:“‘一诺千金’怎么解释?”
先生说:“‘千金’者,小姐也;‘一诺’者,答应也。意思是:小姐啊,你答应一次吧。”
把历史英雄的典故,通过词义的曲解变成了眼前求爱的语言媒介,二者之间距离有多遥远,则滑稽的程度就有多大。对于立志谈吐诙谐者,对这一规律应当深深领悟。一般人即使要作暗示性的表达,也都易倾向于近取譬,然而近取譬容易抒情,却不容易产生不和谐、不恰当的滑稽感和诙谐感。要使自己的讲话有谐趣,则应从不甚切合的远处着眼,以远取譬为上。古代典籍之于凡人,一般距离都十分遥远。既遥远而又歪曲,自然容易生谐趣。不过,古与不古不是问题的最关键之处,最关键仍然是曲解。
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也是个极风趣的人,在他的短篇小说《越女剑》中,他对“西施捧心”这一典故做了这样一种解释:西施是被牧羊女的剑气伤到了心脏,所以才有西施捧心,进而被东施效颦。谁都知道,西施是因病才胸口疼而捂住胸的。
如果这种曲解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锁性的,则其谐趣的效果则会相应层层放大。
有一个县官处理一切事情的惟一依据是一本《论语》,他常说:“人家都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何况我有整整一本。”
有一天早上,他升堂判处三个贼人。第一个贼人偷了一只小鸡,县官一翻《论语》,便判道:“黄昏时分,将此人处死。”旁边一位幕僚暗暗对他说道:“太重了!”县官瞪大眼睛嚷道:“《论语》上不是说过:‘朝闻盗夕死可矣’吗?”(其实,《论语》的原文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第二个贼偷了一口钟。看过《论语》以后,县官匆忙宣布释放,幕僚莫名其妙。县官说:“《论语》云,‘夫子之盗钟,怒而已矣。’圣人规定盗钟是要宽恕的。”(其实《论语》的原文是:“夫子之道,忠怒而已矣。”他不但读了白字,而且读错了句。)
第三个是杀人放火的惯犯。县官看了案卷,知道此人的父亲也是个大贼,三年以前已经被斩首。于是他竟马上离座,对贼人纳头便拜,连声说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你是个大孝子,公差无礼,还请见谅。”
这三个案件由于对《论语》的曲解程度和宣判失当的程度越来越离谱,因而显得越来越荒唐,诙谐效果也就随之层层递加了。
这种诙谐故事的结构看似复杂,好像难得有这样互相连锁的巧合事件。但是,对编故事的人来说,并不是先有三个故事的巧合于《论语》中的语句,而是倒过来,先在《论语》中选三句可能被歪曲者,以同音异义为媒介,使经典原义与故事中的现场歪曲语义尽可能拉开距离,导致显而易见的荒谬,最后按荒谬的程度顺序编排,把最严重的放在最后作为高潮。
这种歪曲经典的方法很适合放在表演性的幽默中,如小品、相声等,一般难于直接用于人际交往或谈吐之间。但若能改变角度,结合其他方法,则仍可以用之于人际交往之间,增加谈吐的谐趣。至少可以用以针对自己,即用于自我调侃,如故作蠢言或故作大言时加以引用,以大智若愚的姿态出现,使对方与你之间缩短心理距离,增加分享谐趣的渠道。
还有一种望文生义的幽默方法,在本质上与曲解经典法是一致的,即歪曲地解释或解构。
“望文生义”的原义是:只按照字面去牵强附会,而不探求其确切的含义,含有明显的贬义。望文生义法,即明知故错,只按字面理解词义,得到与原解释截然不同的结果,也会使说话十分诙谐,充满幽默感。
有位主管主持会议,开宗明义地宣布:“今天的会议十分重要,研究全厂改革大计,故应明令禁止说普通话。”
与会者不禁愕然:“普通话,为什么要禁止呢?不说普通话,莫非要说方言或英语不成。”
望着众人迷惑不解的目光,主持人这才缓缓解释说:“所谓普通话,就是指那种普普通通、平平庸庸、四平八稳、不痛不痒、没有独到见解、缺乏实际内容的套话、空话。这种话难道不应禁止吗?所以,我提议在今天的会上,大家一定要说切实有用的话!”
听到这里,众人才恍然大悟,全场大笑,鼓掌表示赞同,主持人巧用望文生义法,开场白极富幽默感,既点出会议的宗旨,又活跃了会场的气氛。
望文生义法是一种巧妙的幽默技巧。运用它,一要“望文”,即故作刻板地就字释义;二要“生义”,要使“望文”所生之“义”变化得与这个“文”通常的意义大相径庭,还要把“望文”而生的义,引向一个与原义风马牛不相及的另一个内容上。从而在强烈的不协调中形成幽默感。因为所有的幽默,从总体上说,都是来源于不协调。
幽默是美德和智慧的集中反映,又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表现。你要想变得富有幽默感,就得重视自我培养。
望文生义也好,曲解经典也罢,都需要一个条件,即对你所曲解的意思要让别人心领神会。对方至少要熟悉你所歪曲的经典原义,同时对方的智力能够达到明白你是故意歪曲的。如果他达不到这种水平,把你的故意歪曲,当做无意的错误,再来纠正你,那就必然导致幽默感的丧失。
在西方有两句经典性格言:“上帝支配众人的生命”、“杀他同类的人有罪”这是家喻户晓的。有一个西方剧作家让他的人物说了这样一句话:“只有上帝有权力杀他的同类。”由于西方人对原来的两句话有深刻的共识,因而很容易领悟到诙谐之趣。同样是这一句话,如果在中国人中间,那就不会有什么诙谐的效果。
这种方法除了用于自我调侃之外,还可以在讽喻他人时使用。有些场合不便直接指出对手的错误,就可以借讲故事的形式,把对手的错误转移到古人头上去,既不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又能显示自己幽默的魅力。
当然,这时需要类比得当,而且分寸也需斟酌。如果类比不当,对方可能无所感觉,如果类比过分直露,可能失去分寸,不但显不出你的智慧的丰富,而且招致对方的反感。立志于谈吐幽默诙谐者切忌“引喻失当”。
以曲解之法喻人,既可产生亲切感,也可导致轻浮感,其间分寸,应视具体环境与关系性质灵活掌握。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才能深深体会,准确掌握,此外之“捷径”均非最有效良策。
2.制造误会法
欲达到语言幽默的效果,有时需要去故意营造一种让人“误解”的语境。中国的相声老艺术家们总结出这样一句话:理儿不歪,笑话不来。
这就是说,误会是因为语义的转向而产生,词语由甲义被误解为乙义时,导致语义迁移,形成一个幽默的对话情境。产生歧义的词语是产生这种情境的桥梁。认识上的缺乏、知识的不足,都可以带来误会,当然,这里是指故意误会。由误会法构成的幽默,多是嘲笑智慧的欠缺,因而这类幽默中的主人公多是性格上有缺欠的人或是儿童。
有一个医学院的学生,期终考试不及格。补考时老师为了给他一个及格的机会,就提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本草纲目》的作者是谁?”
谁知这个学生听了毫无反应。老师生气地喊:“李时珍,你听见没有?”学生听了,赶紧拔腿就走,老师惊奇地叫住他,问道:“喂,你为什么走呀?”“您不是已经在叫下一个学生了吗?”学生回答道。
“李时珍”这个词的意思本来是很明确的,但在此却成了一个产生歧解的词语,它产生歧解的可能性是这个考生平时学习很差,连最基本的常识———《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都不知道。人们对这个学生是既“笑”又“嘲”的,他在这出“喜剧”中无聪明机智而言,他是因误所致,处处被动,成为被幽默的主要对象。它构建在“喜”与“悲”的交叉点上,人们笑其考场的狼狈相,悲其学业上的荒疏。
在这类幽默中,有的并不一定有什么思想内容,而是纯粹以误会的方法构成幽默,可以说是在玩幽默。
有一对夫妻感情不好,各自都有外遇。一天,夫妻俩在睡觉,妻子突然在梦中惊慌地尖叫起来:“天啊!你快走,我丈夫回来了!”
丈夫一下惊醒了,连忙穿上鞋说:“糟了!我这就走!”一溜烟地逃走了。
夫妻各怀鬼胎是产生误会的前提,妻子惊慌尖叫喊出那句话,是误会产生的触媒。妻子梦中语,本来是“误”,丈夫以“误”为真,以致再“误”,做出了错误的判断:“糟了!我这就走!”同时采取了错误的行动:从合法的自己家中逃走。一误而再误,创造了特殊的对话情境,让读者感到意外,自然笑不能禁。
有位男子性格内向,十分害羞。他始终没有勇气向他心爱的女友表白自己的情意。他的女友非常了解,也非常爱他,常常给他创造机会,可是他十分木讷,始终不会利用这些机会。
有一天晚上,他们来到公园散步,走了一会儿,他们就在长椅上坐了下来。他仍旧像往日一样默默无语,他的女友又向他暗示道:“我听说男人一条手臂的长度与女人的腰围相等,不知你信不信?”
“是吗?”他回答道,“可惜我没有带尺子来量一量!”
误会也往往发生在故事中的人物缺乏思考和判断力,机械地去理解别人的话,以致“顺水推舟”,发生笑话。
一位顾客坐在一家高级餐馆的桌旁,把餐巾系在脖子上。经理很反感,叫来一个招待员,说:“他这么做是不允许的,但话要说得尽量委婉些。”
招待员来到那个人的桌前,很有礼貌地问:“先生,您是刮胡子,还是理发?”
在大千语言世界里,误会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只有那些经过精心营造的误会才有幽默价值。否则,随意道来,至多产生滑稽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日常谈吐中,要巧用误会,施展语言机智,达到幽默效果。
3.歪理错位法
若是“逻辑”有悖于人们的常规思维,于是就会产生歪理,幽默的素材便在“歪理”中滋长出来。
有一个相声讲了这样一个故事:甲乙两人相逢,一见如故,握手言欢,嘘寒问暖。待两人很是亲热了一番之后,突然发现对方竟是陌生人,于是两人异口同声地问道:“请问尊姓大名?”
作为相声里的材料,这个故事是富有幽默感的。那么它的幽默感是怎样造成的呢?它显然是将事物正常的握手顺序易了位,违反了常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先互相认识再彼此亲热的,而故事中的甲和乙都还没弄清对方的尊姓大名就忙于问安、言欢,这就是颠倒了人们相识的一般规律,与人们的正常逻辑不谐调,于是幽默感便应运而生。
梦是不能续做的,但在幽默中却可以。
有个人做了个梦,梦见朋友请他去喝酒看戏。大家刚入席,酒也斟满了,菜也端上来了,戏也开场了,可是他却被老婆叫醒了。于是,他把老婆好一顿臭骂。老婆说:“别骂了,你还是赶快睡吧!可能现在戏才演到一半哩!”
这人大概是个戏迷。他贪恋着那场睡梦中的好戏;他也可能是个馋鬼,舍不得梦中的一桌酒席。可是好梦未圆,就被老婆打破了,他怎能不恼?这人也够痴的,梦境岂能当真?即使梦接着做下去,他欣赏的也不过是水中月、镜中花,品尝的也不过是不能充饥的画饼。但故事发展到此还没有多少幽默味,只是一般的讽刺痴人。倒是他老婆的答话,为这则故事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她以梦为真,让丈夫接着做梦,到梦中去找回刚才失去的快乐,就显得十分荒诞,富有幽默感了。
以上是典型的歪理运用。下面再看几例:
甲:咸鸭蛋为什么是咸的?乙:咸鸭蛋是咸鸭子生的!
甲:鱼为什么生活在水里?乙:因为陆地上有猫。
甲:你的狗生跳蚤吗?乙:不,它只生小狗。
甲:简述母乳喂养的好处。乙:便于携带。
以上用制造歪理而产生的幽默,要么得力于幽默者的“智错”,要么得力于幽默者的“奇诡”,均令人哑然失笑,过耳不忘。
运用歪理、错位等法,由于可以放开想像的翅膀,对事物进行随心所欲的解释,所以,很多聪明之士常常用它解难。
若干年前,美国一出版商有一批滞销书久久不能脱手。一天,他忽然想出了主意,给总统送去一本书,并三番五次地去征求意见。忙于政务的总统不愿与他多纠缠,便回了一句:“这书不错。”
出版商便大做广告:“现有总统喜欢的书出售。”于是,这些书便被抢购一空。
不久,这位出版商又有书卖不出去,又送了一本给总统。总统上过一次当,想奚落他,就说:“这书糟透了。”
出版商闻之,脑子一转,又做广告:“现有总统讨厌的书出售。”不少人出于好奇争相抢购,书又售罄。
第三次,出版商再次将一本书送给总统时,总统接受了前两次的教训,便不做任何答复。
出版商却又抛出新辞:“现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这回书又被抢购一空。
最终的结局是总统哭笑不得,商人却大发其财。
在“歪理、错位”的运用上,不能不单独提一笔的是美国人安·比尔斯著的《魔鬼辞典》。这部西方最负盛名的讽刺、幽默、调侃反语辞书,是集“歪理”之大成的经典之作。仔细地看《魔鬼辞典》词条的解释,貌似正理,而许多时候都是以不同角度去曲解其义的歪理。
这也提醒我们,在看待“歪理错位法”炮制的幽默时,不要以为全是歪得无谱,应注意歪打正着!
对此量度的把握,你也许能从以下几个经典的词条中,寻觅些蛛丝马迹,甚至会得出些规律来。
大炮:一种用来校正国家边界的仪器。
热情:这是年轻人常患的一种疾病,内服小剂量的悔恨,外敷一些经验的药膏,即可治愈。
幸福:想到另一个人的悲惨遭遇就涌现于心头的一种愉快感。
婚姻:这种人为社会团体,由一个老板、一个老板娘和两个奴隶组成———四者合而为二。
牧师:这种人为我们安排天国的事务,为的是使他自己过好世俗的生活。
马戏团:这是老马、小马和大象被允许观看男人、女人和孩子扮演傻瓜的地方。
嫦娥: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女人。
以眼还眼:眉目传情。
嫁妆:丈母娘给女婿的回扣。
辩论:一种文明的争吵。
飞来横祸:天哪!周六还要去补课。
迟到:发挥编故事才能的关键时刻。
寡不敌众:一个监考老师与一班考生。
网吧:用手聊天的地方。
大材小用:用房梁做筷子。
生死之交:临终一刻。
 不吐不快:喝醉酒。
不明不白:停电之夜。
谈古论今:历史书。
鬼斧神工:阎王爷打家具。
睹物思人:看到借条,想起欠钱不还的张三。
4.假痴不癫法
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是个很穷困、但很幽默的孩子。镇上的人常常喜欢捉弄他,经常把一枚5分和一枚1角的硬币扔在他的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那枚5分的。
有一天,一个妇女问他:“为什么你不捡1角的呢?难道你不知道哪个更值钱一些吗?”
“我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如果我拿了那枚1角的,恐怕他们就再也没兴趣扔钱给我了。”
威廉捡钱用的就是认错为真法。他只捡5分的硬币似乎表现了他的“愚”,但他是为了让镇上人继续有兴趣扔钱给他,却显示了他的“智”。而这种“智”却深藏在“愚”的表现形式中,看起来也就大智若愚了。正因如此,人们又禁不住要钦佩小威廉的机智和聪明了。
认错为真法是以愚的形式来表达智的内容,属于先抑后扬。先抑,可以使人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产生一处“你不行”的错觉;后扬,则迅速打破了这种思维定势,出人意外,令人惊奇。前后对比强烈,效果迥异,从而产生出幽默的情趣。
会幽默的人不可把自己的智慧放在脸上,而应当把智慧藏起来,因为理智与情趣是互相矛盾的,智慧越是直接表述出来,越是缺少幽默之趣。因此,为了取得幽默的效果,往往需要假作痴呆,故作蠢言,这就是大智若愚的幽默法门。
约翰是个聪明的孩子。他的学习成绩不算很好,但教师认为他处理问题有独到之处。一次,教师约了一位心理学家来考问他。
心理学家开门见山地问:“《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谁的作品?”
约翰懒洋洋地说:“我怎么会知道,像我这样年纪的孩子是不会看莎士比亚的作品的!”
表面上看来,他好像没有回答心理学家的问题,可是实际上他已经准确地回答了问题。这种方式在于巧妙地运用了逻辑矛盾来表现他的聪明、机智和幽默。
在现实交际中,适当地运用“大智若愚”的幽默技巧,能增添谈话的趣味,活跃谈话的气氛,并能充分表现你的才智和幽默,使他人对你产生好感,从而使你的人际交往手段易于成功。但要注意的是,运用这一技巧时,必须适可而止,水到渠成,切忌矫揉造作,否则,就会给人一种自作聪明、哗众取宠的卖弄之感,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弄巧成拙,前功尽弃。
莎士比亚在其著作《第十二夜》中,让主人公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因为他很聪明,才能装出糊涂人来。彻底成为糊涂人,要有足够的智慧。”特殊场境中的假装糊涂其实是一种机智的应变。
在一些意外的场合,常常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处理不好着实使人尴尬万分。此时要化解难堪,不妨假装糊涂。
有一次,一位男导演有急事要去女澡堂寻找一位女演员。在澡堂外喊了几声没有反应,就推门进入到更衣室,只想到女演员在浴室里,哪知道她已回到更衣室,正蒙着头巾在擦头。当然女演员的胸部以下完全裸露。
女演员“啊”了一声,急忙转身隐蔽。同时,导演赶紧把门关上,也叫了一声。
“啊,对不起,大三郎先生!”
导演当时喊出了男明星的名字!更衣室内的女演员一定在惊恐之余,抚摸着胸部而长嘘了一口气。
这位导演故意以干脆疏忽到底的做法,不使女演员感到羞怯,而了结此事,真是高明。
难得糊涂法的妙处在于真则假之,假则真之,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先是迷惑对方,然后大家都能体面地从困窘中“拔”出来。
有时,假装糊涂很难在复杂的场合出奇制胜,这就要求在这些场合对自己的“糊涂”来一个聪明的注脚。
保罗正在路上走着,忽然窜出一个强盗,用手枪对着他说:“要钱还是要命?”
“你最好还是要我的命吧!”保罗说道,“因为我比你更需要钱。”
这里,保罗的上半句回答显得很糊涂,因为遇上歹徒,恐怕谁也会保命的。其实,后一句才点出真义。
假痴不癫法也可带有一定的善意的攻击性,这种攻击由于富有人情味,很容易引起对方的同情心,所以,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交际效果。
有段时间物资普遍供应紧张,在农村买钉子都难,大家都想办法托熟人走后门买东西。
有位老汉盖房,急需买几斤钉子。他来到镇上商店对营业员说:“我买10斤钉子。”
营业员说:“没有了。”
老汉又说:“没有10斤,我就买5斤吧。”
“也没有。”
“那就2斤。”
“还是没有。”
老汉仍然苦苦哀求道:“你无论如何得卖给我1枚。”
营业员诧异地问道:“你这个人才怪呢!买1枚干什么用?”
老汉说:“用它把你们的‘后门’钉住。”
那位营业员为老汉的幽默所感动,一笑之后,出于愧心,反而真的卖给老汉5斤钉子。
买1枚钉子是蠢事,去钉他们的后门也是不能办到的,但充分表现出了老汉的机智和幽默,而幽默的效果常常是意想不到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一法西斯头目戈林问一瑞士军官说:“你们能参加战斗的有多少人?”
“50万。”瑞士军官答道。
戈林面露鄙视之情,说:“如果我们派百万大军进入你们国境,你们该怎么办?”
“那我们就每人打两枪。”
面对法西斯的狂妄之言,瑞士军官并没有退缩,在军事这一严肃的话题上,他采用了幽默的技巧,狠狠地回击了对方。
表面上看,将我方军队的人数告诉对方,这也许是最无知的举动,但是他却利用一个数字压倒了对方的嚣张气焰,这也是大智若愚的一种表现。
5.荒谬夸张法
为何天上牛在飞?因为地上人在吹。
吹牛的笑话很多,你平时既可收集,也可以创作。有空你也不防试着吹牛,反正吹牛不上税,也不会有其他麻烦。美国有个吹牛者俱乐部,专以荒谬夸张吹牛为乐,可见这种幽默技法之实用。
一个法国人、一个英国人和一个美国人在一起吹嘘他们本国的火车是如何如何地快。
法国人说:“在我们国家,火车快极了,路旁的电线杆看起来就像花园中的栅栏一样。”
英国人忙接上说:“我们国家的火车真是太快了!得往车轮上不断泼水,不然的话,车轮就会变得白热化,甚至熔化。”
“那又有什么了不起!”美国人不以为然地说,“有一次,我在国内旅行,我女儿到车站送我。我刚坐好,车就开动了,我连忙把身子探出窗口吻我的女儿,却不料吻着了离我女儿6英里(1英里=1.6093公里)远的一个满脸黑乎乎的农村老太婆。”
荒谬的夸张几乎总能引起人们发笑的,因为荒谬夸张本身包含了不协调,从而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
甲乙丙三人在证明自己的酒量最差。
甲说:“我喝一杯酒就醉。”
乙说:“我喝一口酒就醉。”
丙说:“我闻到酒就醉。”
这时,丁推门走了进来,看到他们三人,便问道:“你们在做什么?”
甲说:“我们在争论谁的酒量差……”
话音未落,丁就醉倒在地。原来,他一听到酒就醉。
有时工作闲暇讲几个吹牛的幽默段子,能调节一下紧张情绪。这种幽默段子越是夸张离奇,越能达到娱乐的效果。以下几个幽默段子颇能逗乐。
“我们去过的地方冷极了,”一位曾到北极探险的人吹嘘说,“冷得连蜡烛的火都凝固了,我们怎么吹都吹不灭。”
“这算不了什么。”他的竞争者说,“我们去过的地方更冷,话从嘴里一出来,就变成了冰块,我们必须把它们放到油锅里炸一下才知道刚才说了些什么。”
一天,两个不同国家的人在吹牛。一个说:“我们国家的桥很高,人从上面跳下去,十分钟才跌落入水摔死。”另一个说:“那算不了什么。在我们国家,人从桥上跳下,没到底就饿死了。”
在民间流传着不少关于萨利姆吹牛的笑话、趣话和讽刺故事,其中就有不少是利用夸张手法来达到幽默的效果。
一天夜里,萨利姆在回家途中遭到两个强盗抢劫。一无所获的强盗只好把他痛打一顿放走了,可他们仍不甘心,悄悄尾随萨利姆来到他家,爬到天窗偷听他究竟向妻子说什么。
“刚才回来的路上,突然窜出八个蒙面大盗拦住了我的去路。我不知道哪儿来的勇气,飞起一脚把其中两位打翻在地,又猛击一掌把两位打了个屁股朝天,后来又用脑门把两位顶死在树上,剩下的两位一看,吓得正要转身溜走,让我一手一个,像老鹰抓小鸡一样把他们揪住了。我本想把他们揪回家来,让你拴上一根绳,当驴骑着玩的,快到家门口时我又发了善心把他们放走了。”
趴在天窗上的强盗一听全乐了。其中一位说道:“喂,萨利姆别把牛皮吹破了,要适可而止。”
萨利姆生气地对他们说:“去!我在家里还不许吹吹牛吗?”
一位吹牛大王对萨利姆说:“萨利姆,我养了一群鸡,你知道我那群鸡有多厉害吗?我说了你也许不相信。有一天夜里,我那群鸡飞到房顶,把天上的星星一颗颗地叼下来。后来,它们可能觉得不过瘾,又齐心合力把天上的月亮给啄下来,满街追来追去啄着玩。你说我养的这群鸡厉害不厉害!”
萨利姆听后,笑了笑说道:“你这个还稀奇吗?我养了几只山羊,你知道我那几只山羊有多厉害吗?有一天,我养的那几只山羊把我们家门前的一座湖,用一根长绳吊到天上去了。后来,我站在地下望着吊起来的湖,看见湖里的鱼吓得一个个往地上跳,跳到地上全摔死了。”吹牛大王听了无言可对。
一天,国王觉得无聊,对萨利姆说:“如果你能给我讲一个我从未听说过的谎言,我会赏给你一百枚金币。”
“好吧,一言为定!”萨利姆说完,开始胡吹。
“从前,我家有一头骡子。一天,它挣断绳子逃了出去。我四处寻找,哪儿都没有找到。过了几天,我从集市上买来一个大西瓜,拿回家切开一看,我那只逃出去的骡子躲在西瓜里正在给王后补破鞋子呢。”
国王听后,笑了笑说道:“这种谎言我听得多了,并不新鲜。你只不过是把自己的妻子说成了王后而已。”
萨利姆又开始讲新的谎言:“一天,我和父亲乘坐的船在大海上航行。突然,遇到了一只海盗船。海盗追上了我们的船,我抢过了舵轮,把船开进了一条大鲸鱼的肚子里。海盗船也跟着追进了鲸鱼的肚子里。我悄悄对鲸鱼说:‘我们这条船大,你消化不了,那条海盗船小,你完全可以消化。’鲸鱼听了我的话觉得有理,就把海盗船吃掉,把我们的船给吐出来了。”
“这种吹牛的话我也听过不少,请你讲一个我从未听过的吧!”国王说道。
“好吧,那我就给您讲一个真实的事。一天,我在先父留下的一本书里,发现了一张借据。那借据是您的父亲已故老国王亲笔写的,老国王曾经向先父借过一万枚银币。您现在应该把您父亲借我父亲的一万枚银币还给我。”萨利姆从容地说。
“萨利姆,你这是胡说八道!我可从来没听说过有这种事。”国王恼怒地喊道。
“对了,我讲的就是您从来未听到过的,请您赏给我一百枚金币吧!”萨利姆笑了笑说道。
萨利姆去了一趟印度,归来时几位朋友前去迎接。他一见到朋友们,滔滔不绝地叙说起在印度的所见所闻。说着说着开始吹起牛来:“我在印度见到一根黄瓜,足有一座山那么大。”
朋友们一听便知他在吹牛,对他说:“你去印度后,我们在家乡修了一座桥,那是一座神秘的桥。”
“它有什么神奇功能?”萨利姆问。
“这座桥能把说瞎话的人挟死。”朋友们答。
“如果不从这座桥上过呢?”萨利姆问。
“那是惟一的一座桥,通往村里的必经之路,快看,就要到那座桥了!”朋友们说道。
萨利姆信以为真,改口道:“我说的那根黄瓜没有一座山那么大也有一间房子那么大。”
又走了一会儿,萨利姆又说:“那根黄瓜没有一间房子那么大,里边也能装一个人。”
“管它有多大呢,到了那座桥,桥会做出公证。”朋友们说。
又走了一会儿,就要踏上桥了,萨利姆又说道:“其实印度的黄瓜也跟我们这里的一般大,有的比我们这里的还要小。”
朋友们听后哈哈大笑起来。
有一次,萨利姆来到乡下,那里的人向萨利姆吹嘘说:“今年我们这里南瓜喜获丰收,南瓜大的一个赛一个,这么说吧,一辆马车都装不下一个大南瓜。”
“噢,是吗?”萨利姆笑了笑说:“我们城里今年铁锅丰收,铁匠们打出了比房子还大的铁锅、铜锅。”
“萨利姆,哪儿有那么大的铁锅呀?”那些人问萨利姆。
“哎,我的傻瓜乡亲们,如果没有那么大的铁锅怎么能煮熟你们那么大的南瓜呢?”萨利姆回答。
这里再讲一个现代的“大话”。
有个人才30多岁,可是头上却一根头发也没有了。
一天,他来到一家生发水专卖店,让营业员给他推荐一种生发水。
营业员拿出一瓶生发水,对他说:“这是我们刚刚进口的,一天卖好几瓶呢!”
他拿过来,边看边问道:“效果怎么样?”
营业员说:“这样跟你说吧!前几天,有个妇女来买生发水,我给她推荐了这种。她没法打开瓶盖,就用嘴咬,不小心液体沾到了嘴上。三天过后,你猜怎么着?她居然长出了满嘴胡子。”
四、逻辑圈套,荒谬玄虚
1.机械模仿法
机械模仿法就是在瞬息万变的生活中,不管情境如何变化,把运用于某一事物的东西生搬硬套在另一事物上,只是机械地模仿,使其笨拙可笑。
柏格森在他的《论笑》一书中指出,滑稽是“镶嵌在活东西上的机械的东西”。在瞬息万变的生话中,突然插进一个机械死板的表现当然好笑。在卓别林表演的喜剧中,利用人物的机械僵化表现出来的笑话,俯拾即是。像《摩登时代》表现在高度机械化、自动化的流水线上,一个工人的全部动作都被扳螺丝钉的动作同化了,以至于他看到女人衣服上的纽扣也要当螺丝钉去扳一下,结果笑话百出。
IBM制造了一台测试智商的新机器,叫做“更更更更更更深的蓝”。然后找来了一个本科生、一个硕士生和一个博士生来检验。
本科生把头放了进去,机器发出了一阵悦耳的音乐,说道:“恭喜你!你的智商是150!你是个天才!”
硕士生把头伸了进去,机器平淡地说道:“你的智商是100,你是个人才。”
最后博士生把头也伸了进去,机器叽里咕噜地响了一阵后说道:“不许往机器里乱丢石头!”博士生气愤极了,他找到管理员要求看程序的源代码,管理员满足了他的要求,博士生认真的检查并修改了程序,直到他满意为止。
这一回博士生谨慎多了,他没有直接把头伸进去,而是先找了一块石头摆了进去。机器又是一阵叽里咕噜后说道:“啊!原来您是位博士,我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机器呆板尚可原谅,人若呆板,就真是可笑了。
有一学生,这天先生教给他三个字“你、我、他”,并让用它们造句。先生举例说:“你,你是我的学生;我,我是你的先生;他,他是你的同学。”
学生回家后高兴地把这些告诉了父亲,指着父亲说:“你,你是我的学生;我,我是你的先生。”他又指了指他的母亲说:“她,她是你的同学。”
父亲听了很气愤:“我怎么是你的学生呢?我,我是你的父亲;你,你是我的儿子;她,她是你的妈妈。”受了委屈的学生,来到学校,责怪先生:“先生,您教错了,应该是这样的:你,你是我的儿子;我,我是你的父亲;她,她是你的妈妈。”
这位学生与他的父亲都傻到家了,不懂得情境的变化应导致语言表达的变化,机械刻板,乖傻可笑。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