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宋相国

_7 与子偕行(当代)
  “军情紧急,伴伴就不要再说什么了,本官要随军出击。。。。。。”王邵正处于极度的兴奋状态,他懵然说出了这句令内侍险些吓掉魂的豪言壮语。
  内侍脸色苍白,结结巴巴地道:“大。。。。。。。大人——这、这恐怕。。。。恐怕。。。。。。。”
  王邵懵然瞪了一眼内侍,目光中那道凌厉的光芒着实令人胆寒,他厉声道:“非常之事岂能容阉寺在此呱噪,再不住嘴本官斩你狗头。”
  内侍没有想到王邵竟然言辞具厉,直接说出杀伐之言,眼看王邵不善的面容,他被吓的再不敢言语。
  王邵见内侍蔫吧了,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他自己也捏了把汗,毕竟自己是违抗圣旨,不过事已至此再无回旋,只好对那名指挥道:“还请速速禀报李太尉,下官先行谢过。”
  “大人放心,末将这就去。”那名指挥亦是会察言观色之人,瞬间就体味到王邵心思,当下笑道:“黄门就在此等候王大人。。。。。。”
  当李继隆得到前方的军报,当然那名指挥并没有说王邵要做什么,连见到王邵的事情也可以不提了。
  李继隆在大好军情之下,也忘记了王邵,他料到敌军大将非死即伤,契丹军一时间必然进退不能,这正是出兵袭击的大好时机,即命发兵进行掩袭。
  当主帅进攻的军令传来后,前方节制部队的秦翰立即组织兵力进行进攻,整个宋军军阵有三支部队向对面的契丹军发动袭击,中间的是由持有长枪大牌重装步军构成的数千人的铁林,这些隶属宣武军的重装步军部队,一起踏着整齐步伐前进的气势非常壮观,左右出动的都是来自河东广鋭军的马军部队,在广鋭军之后各有千余名轻装步军跟进,尽管这不是全部的广锐军,但他们形成的场面已经足够壮观了,如果说重装步军推进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城墙,那几千名广锐骑兵组成的两翼马队就是两道钢铁旋风,拥有着摧毁一切敢于抵挡他们的力量。
  广锐军是大宋禁军北方的战略预备队,平时部署在河东各地,由于河朔一马平川极有利契丹马队的驰骋,所以这支装备河曲马的部队负责河朔的战略支援,一旦河朔有战事,就会立即在太原集结,翻越太行山的井径关,然后从镇州一带进入到河朔战场实施增援,战事结束后再回到河东休整,它也是河东禁军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全马军部队。
  景德元年七月也就是战争爆发前数月,朝廷就把河东的广锐军全部三十个指挥,共计一万五千余马军将吏,也就是连同随军杂役乡卒三万余人动到了河朔,他们没有直接进攻契丹军,而是奉命南下奔赴行在,由于广锐军是一支战略支援性的马队,行军打仗没有随军家眷,所以他们的行军速度是很快的,在赵恒行在刚出汴梁时他们就到了大河边上,其战斗力远远在驻泊河朔的云翼军二十三指挥之上。
  跟在两支广锐马队之后的是河朔振武军一部轻装步军,出战的振武步军部队一共六个指挥,他们在河朔历次战斗中都是和来自河东的广锐军相互配合,可以说是老搭档了。
  反观对面的契丹军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虽然契丹军军阵也很庞大,有数以万计的马军和步军将吏,但由于他们的指挥中枢被宋军几次弩箭打击,消灭的差不多了,各部队失去了统一指挥,整个部队显露出混乱的趋势,尤其是宋军三路进攻之后,契丹军竟然一反常态地没有组织强有力的反击,随着宋军马步军不断接近,他们使自己的马军优势被化解的荡然无存。
  这也是王邵请李继隆出兵而李继隆果断出兵的主要缘由,契丹军制非常残酷,即便是主将阵亡的情况下,没有军令全军不得进退。换句话说只要击毙了一支部队的主将,在没有新的军令之前,契丹军队只能固守阵地等待命运的决断。
  王邵当此大战,早就因做了击杀萧挞览的主要人物被激的兴奋非常,此时他就一个心思,前生风花雪月、今生贪图享乐,也应该做点事情了。
  “有哪个愿意随本官出战。。。。。。。。”
  
第75章 历史瞬间
更新时间2009-12-12 19:16:50 字数:2699
 王邵仿佛吸了大烟一样,感觉自己的肾上腺激素懵然上升,他快步走到床子弩后面,高声道:“张军头,立即传令发弩箭,这可是个大好的机会,这床子弩装射程远非人力所及,料契丹人必然想不到这弓弩不及之地会有危险,断无戒备,这可是个大好的机会。”
  张环脸色有些为难,要知道床子弩属于重型打击器械,作战时需要等待大将的指令才能发射,没有军令就发射利器很可能会被处罚的。
  王邵眼看着一名骑在马上的黄袍大将正在指指点点,对旁边的两名将校模样的人正在说些什么,他断定此人正是萧挞览。大好的机会就在自己面前,其能让机会失去,形势不容多说,萧挞览随时可能离去,他厉声道:“本官是皇帝所遣前来观战,可以说是奉旨监军,现在本官命你发射弩箭,否则军法从事。”
  “下将遵命。。。。。。”张环显然是被王邵压制住了,不管怎么说王邵都是皇帝身边的人,有他担待自己还思前顾后干嘛!
  王邵忽然间有一种恍惚的感觉,历史上不是张环没有禀报李继隆自己擅自传令发弩射击才击杀了萧挞览的吗?要不是自己以天子侍从文臣的身份压迫张环,以张环的犹豫,岂能在最佳时机射杀萧挞览,难道是自己强行介入这段历史的片段,造成了张环的犹豫,历史的原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不过幸运的是张环听从了自己的命令,把历史上由军头张环决定射杀萧挞览改变成了他下令射杀,想想不禁愕然诧异,还有一阵莫名奇妙的兴奋感。
  时间不容他有时间细细琢磨,几部由三张强弩合成的床子弩在各自几十名弩手的奋力拉动之下被张开了,一枝枝长达三尺被放入箭槽中、弩箭头部是由一块铁球组成的杀伤部位,这种靠射出去在半空中形成抛物线下降,利用金属冲击力杀伤敌人的利器在张环一声令下,随着一声声沉闷的声音被发射出去。
  王邵的眼睛始终跟着半空中速度并不太快,感觉非常壮观的弩箭抛物线到达了终点,但见弩箭落下后,几名骑在马上的契丹军将校纷纷落马,而他最关心的那名黄袍大将也在他模糊的视线中似乎也被一支弩箭砸中,在他的目光中挣扎着昂面栽倒在马下。他禁不住忘情地大喊道:“好啊——成功了、成功了。。。。。。。。”
  张环亦是满脸的兴奋,他知道自己是立功了,立即高声道:“咱们再射一轮,王大人——应该请李太尉出击契丹人。”
  王邵觉得张环说的不错,现在正是全军出击的大好时机,契丹军的军制极为严酷,没有领兵大将的命令,出战将吏一律不得撤退,宋军如果趁机杀上去必然能重创群龙无首的契丹军。
  “好——张军头立即传令发弩,本官令人禀报李太尉。”
  “遵命——”张环由于射杀契丹军大将尤其兴奋,再也不顾及什么军令不军令,照着王邵的话去做了。
  王邵眼看契丹军阵中一阵混乱,一队人马冲上土坎,抢了死伤诸人就要回阵,却冷不防宋军第二轮弩箭射了过来,顿时一片死伤。
  “烦劳指挥速速回去禀报李太尉,敌军统军大将中弩箭,请太尉定夺攻守。”王邵快步走到李继隆的亲从指挥和内侍面前,兴奋地对他们说道。
  “下将明白,这就回禀太尉。。。。。。。。”那名指挥也是一员经历过沙场的将校,自然明白这个时候出击是最好的时机,自然一口允诺下来。
  内侍却惊慌地道:“大人还是随杂家速速返回中军,这里太危险了。”
  “军情紧急,伴伴就不要再说什么了,本官要随军出击。。。。。。”王邵正处于极度的兴奋状态,他懵然说出了这句令内侍险些吓掉魂的豪言壮语。
  内侍脸色苍白,结结巴巴地道:“大。。。。。。。大人——这、这恐怕。。。。恐怕。。。。。。。”
  王邵懵然瞪了一眼内侍,目光中那道凌厉的光芒着实令人胆寒,他厉声道:“非常之事岂能容阉寺在此呱噪,再不住嘴本官斩你狗头。”
  内侍没有想到王邵竟然言辞具厉,直接说出杀伐之言,眼看王邵不善的面容,他被吓的再不敢言语。
  王邵见内侍蔫吧了,这才稍稍放下心来,他自己也捏了把汗,毕竟自己是违抗圣旨,不过事已至此再无回旋,只好对那名指挥道:“还请速速禀报李太尉,下官先行谢过。”
  “大人放心,末将这就去。”那名指挥亦是会察言观色之人,瞬间就体味到王邵心思,当下笑道:“黄门就在此等候王大人。。。。。。”
  当李继隆得到前方的军报,当然那名指挥并没有说王邵要做什么,连见到王邵的事情也可以不提了。
  李继隆在大好军情之下,也忘记了王邵,他料到敌军大将非死即伤,契丹军一时间必然进退不能,这正是出兵袭击的大好时机,即命发兵进行掩袭。
  当主帅进攻的军令传来后,前方节制部队的秦翰立即组织兵力进行进攻,整个宋军军阵有三支部队向对面的契丹军发动袭击,中间的是由持有长枪大牌重装步军构成的数千人的铁林,这些隶属宣武军的重装步军部队,一起踏着整齐步伐前进的气势非常壮观,左右出动的都是来自河东广鋭军的马军部队,在广鋭军之后各有千余名轻装步军跟进,尽管这不是全部的广锐军,但他们形成的场面已经足够壮观了,如果说重装步军推进如同一座坚不可摧的钢铁城墙,那几千名广锐骑兵组成的两翼马队就是两道钢铁旋风,拥有着摧毁一切敢于抵挡他们的力量。
  广锐军是大宋禁军北方的战略预备队,平时部署在河东各地,由于河朔一马平川极有利契丹马队的驰骋,所以这支装备河曲马的部队负责河朔的战略支援,一旦河朔有战事,就会立即在太原集结,翻越太行山的井径关,然后从镇州一带进入到河朔战场实施增援,战事结束后再回到河东休整,它也是河东禁军最有战斗力的一支全马军部队。
  景德元年七月也就是战争爆发前数月,朝廷就把河东的广锐军全部三十个指挥,共计一万五千余马军将吏,也就是连同随军杂役乡卒三万余人动到了河朔,他们没有直接进攻契丹军,而是奉命南下奔赴行在,由于广锐军是一支战略支援性的马队,行军打仗没有随军家眷,所以他们的行军速度是很快的,在赵恒行在刚出汴梁时他们就到了大河边上,其战斗力远远在驻泊河朔的云翼军二十三指挥之上。
  跟在两支广锐马队之后的是河朔振武军一部轻装步军,出战的振武步军部队一共六个指挥,他们在河朔历次战斗中都是和来自河东的广锐军相互配合,可以说是老搭档了。
  反观对面的契丹军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虽然契丹军军阵也很庞大,有数以万计的马军和步军将吏,但由于他们的指挥中枢被宋军几次弩箭打击,消灭的差不多了,各部队失去了统一指挥,整个部队显露出混乱的趋势,尤其是宋军三路进攻之后,契丹军竟然一反常态地没有组织强有力的反击,随着宋军马步军不断接近,他们使自己的马军优势被化解的荡然无存。
  这也是王邵请李继隆出兵而李继隆果断出兵的主要缘由,契丹军制非常残酷,即便是主将阵亡的情况下,没有军令全军不得进退。换句话说只要击毙了一支部队的主将,在没有新的军令之前,契丹军队只能固守阵地等待命运的决断。
  王邵当此大战,早就因做了击杀萧挞览的主要人物被激的兴奋非常,此时他就一个心思,前生风花雪月、今生贪图享乐,也应该做点事情了。
  “有哪个愿意随本官出战。。。。。。。。”
  
第76章 碧血青天上
更新时间2009-12-13 0:54:10 字数:2054
 此话一出,立即得到百余名宋军将吏的响应,但张环却不愿意了,厉声道:“大人是官家身边的人,岂能再向前去。”
  王邵稍稍愕然,却不以为然地道:“人生最重要的就是快意沙场,本官又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穷大措,有何不能上战场的,向前汉班定远弃笔从戎,威震西域三十六国数十年。。。。。。”
  人家张环粗人一个,可不知什么班定远是何方神圣,在他看来王邵到这里就已经是极限了,再往前去就是血腥厮杀的杀戮场,断不能让天子身边的人去冒险了。
  “大人就在此处等候李太尉帅令,请大人不要让末将为难。。。。。。。”
  “你——”王邵心急如焚、勃然变色道:“张环,一个小小拣中弩手军头,不过是一个小使臣罢了,竟敢顶撞本官?”
  “大人、大人是天子门生,是天上的星宿临凡,末将区区卑贱武夫自然不敢顶撞大人。”张环脸上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更没有软下来的可能,生硬地道:“刚才末将已经违反军法听从大人之令了,小人和弟兄们还有家小,望大人怜悯小人们项上脑袋和家中妻儿父母——”
  王邵听了张环这句硬中带软的话,顿时触动自己的心思,兴奋的火焰如同一盆冷水浇下来的结果——灭了。
  是啊!自己光顾着自己率意行事,却没有考虑到别人的感触,要是真的杀出去了,即便是自己没有什么事,恐怕李继隆也不会饶过张环等随行将吏,左右想想反正自己也过了一把瘾,前面也非常危险,不去就不去了吧!望着一脸决然悲戚的张环,他有些歉意地道:“张军头,刚刚是本官孟浪了,还望军头恕罪!”
  张环却不想王邵竟然向他赔了不是,这可令他有些手足无措,他一个下级禁军将校怎能承受的了天子身边文臣的赔礼,惶恐不安地道:“大人客气,末将不过是劝谏大人,怎敢劳大人说话,末将万万承受不起。”
  “呵呵。。。。。。。”王邵对于张环的态度显然是非常满意,他会心地笑道:“军头不用过谦了,有今日之功,军头必能跻身大使臣,到那时还望军头照顾一二。”
  “岂敢、岂敢——”张环听了王邵的断言,心下自然是大喜过望,能够成为大使臣自然是他们这些最低等将校的心愿,当下更加恭敬地道:“还望大人在执政面前美言两句,末将就受益匪浅了。”
  “咱们先看看前方战事吧!”王邵不置可否地一笑,他把话转到了自己最关心的事情上,目光也随即变的有些失落。
  两军前方已经交上火了,宋军数千名宣武军重装步军已经接近契丹军前锋,这些重装步军的前锋是一列沉重宽长的大牌,足足有一人之高,用以抵挡契丹军弓弩手射来的弩箭,大牌之后是三排手持神臂弓的弓弩手,这些人利用手中射程远、贯穿力强大的神臂弓连续对契丹军发射出致命的弩箭,其后就是手持大枪的长枪兵,他们跟随在弓弩手之后准备对契丹军军阵做最后的一记重拳,不过现在他们的作用几乎微乎其微。宋军两翼也是有大牌和弓弩手组成的警戒部队,因为契丹军不断派出游骑骚扰宋军前进的步伐,这些弓弩手和契丹军骑兵展开对射,给予契丹军游骑极大的杀伤。
  广鋭军的两只马队约有四五千人,几乎占整个广鋭军的三层,他们胯下的河曲马是中土最优良的战马,其耐力和奔跑力都非常优秀,比起契丹军大量装备的战马有着很大优势,这也是广鋭军被做为河朔战略预备队的主要原因之一。
  两支宋军马队仰着漫天的尘土对契丹军展开包抄,虽然兵力略显单薄,但轻装马队优势就在于机动性,而不是面对面的厮杀,何况宋军主力军阵中还有大批正准备出动的马步军,这两只马队所要做的就是完成对契丹军两翼的迂回,创造主力部队出击的大好战机。
  面对宋军迅猛的攻势,契丹军空有强大的马军部队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宋军一步步逼近,虽然军锋上的契丹军发射弩箭对前进中的宋军进行反击,但都是些几乎是静态的反击,马军部队无法做大范围的机动迂回。
  契丹军军制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没有主帅帅令,各部不能撤退,违令者领军将校全部处死,而且各部不能无令展开反击。这种战法对于大规模机动作战自然有合理的一面,将帅在大兵团作战中发生意外的机会微乎其微,各部严格按照帅令进退能够保持不间断的进攻势头,没有一支军队在战场上会一拥而上或者是进退自如,活该契丹军出战部队倒霉,主帅竟然成为微乎其微中的现实,很多部队接不到反击的帅令,谁也不敢做出马军展开反击的决定,何况你就是想别人也不一定会配合,也就是一句话:战场上的契丹军部队陷入了被动挨打的无奈局面。
  宣武军的重装步军已经和契丹军前锋马步军接战了,宋军弓弩手在最后一轮的弩箭发射后,退进了军阵中,手持大枪的重装步军将吏冲到了前方,他们排列成几道密集的队形向契丹军军阵缓缓地压了上去。
  双方在短促的时间内发出了激烈的碰撞,两军交汇之处的契丹军将吏倒下了整整一大片,而宋军的重装步军却依然势头不减地向契丹军军阵深入。在这场面对面的惨烈格斗中,契丹军明显处于绝对劣势,他们的优势在于利用马军的机动性来完成对宋军军阵侧翼迂回,一旦侧翼迂回完成并打垮了宋军的马队,战斗最后胜利将毫无悬念地属于契丹军,很可惜契丹军在失去统一指挥之后,又畏惧军法严酷,无法发挥自己的战术优势,其结果只能和宋军进行别人擅长的军阵正面作战,其结果就是被宋军重装步军按着头皮一阵暴打,自己的两翼反而被宋军马队迂回,造成了部队的绝对被动。
  
第77 碧血青天中
更新时间2009-12-13 0:54:58 字数:1922
 在宋军按部就班地完成战略企图的时候,契丹军正面军阵已经在几千名宋军重装步军强大的打击力之下逐渐成瓦解的趋势,宋军所到之处到处飞溅起诡异的血光个无助的惨嚎。
  契丹军整个部队呈现出瓦解的迹象,后面的人要么畏缩不前,要么拼命冲上去却被前面不断后退的人群推嚷着站立不住,根本不可能再对宋军有任何的反击能力。
  小土坎之前的战斗并不算是整个战场上最激烈的,但绝对是最揪心的,自萧挞览中弩箭之后并没有立即毙命,而是被重重地击成了致命的重伤,虽然还有一口气在却离死也不远了。他的中军卫队上千人反应也是极快的,在第一时间立即把土坎保卫起来,随军郎中赶紧前来救治萧挞览。
  这个土坎不断地被宋军床子弩间接性地打击,面对连大牌也无法防御的床子弩大矢,契丹军将吏伤亡了不少人,但么有人也不敢撤退,因为萧挞览伤势实在是太重了,已经无法挪动身子,他们这些卫士只能抱着死战的决心来应付战斗。
  虽说重装步军倾力攻击契丹军主力部队,广鋭军的马队也没有时间进攻他们,但宋军右翼跟进的千余名振武军轻装步军却对土坎发动了连续几次的进攻,战斗并没有面对面的进行厮杀,由于床子弩还在不断地射击,那些宋军将吏可没有那么傻,大矢可不长眼睛,倒霉的话被自己人的弩箭击中可就不划算了,这些轻装步军充分利用手中的黑漆弓和少量强弩对契丹军展开射杀。
  契丹军对于床子弩和宋军轻装部队的进攻还能够勉强应付,并展开和宋军轻装步军的顽强对射,由于契丹军的中军卫队都是由军中剽悍将吏组成,宋军振武军的轻装部队无法在人数上形成优势,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处于劣势,要不是契丹军忌惮主帅重伤昏迷、还有宋军床子弩的强悍打击力,或许他们早就主动冲上去消灭这股宋军的骚扰。但是,随着秦翰的主动压上,战场形势已经对契丹军大大的不利,大队宋军不断压杀过来,契丹军主力部队自顾不暇,当宋军右翼数千名马步军赶到的时候,张环下令停止发射床子弩,这样一来在两股宋军夹击之下,契丹军的中军卫队才陷入了真正的噩梦之中,他们不得不和zhan有绝对优势的宋军马步军做近身厮杀。
  诚然,这些中军卫卒无论从何种角度上说都表现出高超的战斗技巧、强悍的战斗力和忠心护卫受伤大帅的忠诚,他们每一个人都毫不犹豫地面对冲上来的宋军,他们死死地坚守自己的位置,在自己被人杀死之前奋力杀死更多的敌人。
  宋军的人数占据绝对优势,形成五打一的战斗格局,但这场战斗却打的异常艰苦,很多第一波冲上来满怀着一举歼灭契丹军信心的将吏,反而陆续倒在陷入疯狂状态下契丹军的刀剑下,后续部队很难在狭小的战场上全部展开,只能用优势的人力不断前进,一步步地挤压契丹军的作战空间,契丹军虽然奋勇作战,但却不能不在宋军用人力消耗的战术上败下阵来,不断有顽抗者被击杀,人数越来越少,控制区域越来越小,战斗界面逐渐发展到土坎的下面。
  在秦翰发动全员进攻的号令下,王邵意外地达成了自己的心愿,他所在的那支部队也开始了前伸,张环的床子弩部队已经没有战斗任务,很多将吏也担负起了编入步军作战的任务。他终于不用在被张环死死地监视了,在后队兵马逐渐上来后,他在十名中军卫卒的保护下,跟随着前队后面向契丹军方向而去,但这些李继隆的卫士们知道要保护的人身份,保护也有另一层限制他行止的意味。
  土坎上下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的阶段,当一支为数数百人的契丹军契丹族马队在领军将校冒死违反军令下前来支援,宋军立即作出了激烈的反应,一队手持斩马刀、大斧和长枪的重装步军还有手持轻便兵仗的轻装步军约八九百人迎了上去,当然还有二百余名宋军振武军轻装骑兵侧翼支援。
  当两支军队在土坎西面不远处卷着慢慢烟尘迎头相遇的时候,一场可怕而又血腥的战斗瞬间拉开了序幕,大斧、铁锤撞击铁甲清脆的声响和铁锏、狼牙棒、大枪敲碎脑袋沉闷额声音,交织在军阵前,战马不断悲悯地嘶叫倒地,身披重甲的骑士不断被重重地摔倒在地上,随即而来的是被大斧砍断脖颈或被铁锤砸的铁甲深陷,鲜血狂喷、碎肉四溅,到处是血腥杀戮的场面。
  宋军重装步军和契丹军马队混在一团,此时契丹军虽然不得不和宋军做不利于马军作战的近距离作战,但这些契丹军都是身披重铠、战马也有皮甲防护,一定程度上说是一支精锐的重骑兵,他们在近战中也有自己的优势,宋军的重装步军对重装马队的牵制力明显不如主战场上有力,可以说双方都有各自的优势。
  大家憋了一口气都想争取歼灭对方的,自己求取生存,在血腥杀戮的将吏之间,或许可以说刚刚开始他们还有一些精忠报国、杀敌立功的念头,但随着战斗残酷的延续,他们意念中已经不存在国之大义,双方面对面交战的军卒心中仅有一个念头,杀了敌人才能使自己生存,心有一念之仁或有一份恐惧,那自己就是地上的一滩碎肉。
  “冲上去,抢夺萧挞览,死活都行。。。。。。。”王邵在赶上进攻部队之后,挥动手中的长剑大声喧呼。
  
第78章 碧血青天下
更新时间2009-12-14 15:42:06 字数:1850
 萧挞览——这个名字对于宋军将校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诱惑、充满了机会和富贵的名字,萧太后的东床驸马,辽国的南院大王,一个多次率军南侵的极富权势的家伙,拿下了他等于为自己的前程铺满了一条闪着金光的坦途。王邵的呼喊被军中将校一处一处地传去,直接导致了宋军将校的极度疯狂,他们抱着侥幸的心理不断督促本部将吏奋勇前进,不断压缩契丹军的控制空间。
  契丹军的中军卫队也由于宋军不要命的进攻不断被赶上土丘,一个接着一个被刀剑砍杀,人头顺着斜坡滚落下来,此时宋军最近的离昏迷不醒的萧挞览仅仅不到五十步了。战场上仿佛凝固了一般,两军还没有投入战斗的将吏都心有余悸地观望这一块小小的战场,这一群千人之间的生死较量,却维系着契丹军的尊严和宋军的荣誉,双方都没有一点回旋的余地了。
  契丹军的支援马队打的相当艰苦,宋军重装步军往往是两人一组地配合,斩马刀专门招呼战马,大斧或铁锤直接杀死扑落马下的契丹军骑兵,或是些身强力壮者直接用铁锤砸倒战马,让骑兵被重重地摔倒在地,就是不死也被一下子摔的半天爬不起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刀斧落在自己的头上。地上尽是横七竖八的尸首,有宋军也有契丹军,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是双目圆瞪,恨恨而又无神地眼睛中,充满了无奈地绝望,其中还有临死前绝望的恐惧。
  两百余名振武军的骑兵在步军成功遏制住契丹军马队后,也完成了两翼的包抄,他们开始了对正在和宋军步军作战的契丹军骑兵射出致命的弓箭,这些振武军的骑兵用的才是标准的马军战术,轻装马军部队不是用来正面格斗厮杀的,而是在一定得距离、一定得空间、保持一定的机动性,用远程射击器械打击敌人,用骑兵的机动性来摧毁敌人的战斗物质和意志。
  可笑的是向来以马军著称,以铺天盖地的马队来去河朔令宋军防不胜防的契丹军,在这一战中竟然沦落到以主力马队当做步军进行被动防御,反而是宋军以步军为主力的部队主动发起了大规模攻势,广锐军为数一般的马军力量却在战斗中发挥了极致的作用。
  右翼的两千名广锐军骑兵组成的马队和左翼两千余名骑兵组成的马队几乎同时到达了预定位置,而左翼另外三千名广锐军骑兵组成的马队也在迅猛地向契丹军后方运动,一旦这三支马队达到了各自的预定位置,契丹军主力部队的命运就可想而知了。
  主力之间的对决仍然在继续,宋军在后面的弓弩手却和正在前面冲杀的枪手、刀牌手不一样,他们在后面从容不迫地展开对契丹军的箭幕射击。
  要说宋军战斗力最犀利的兵种就不能不说是弓弩部队,实际上在太宗和真宗时代,宋军并不缺乏战马,或者可以说并不严重缺乏战马。由于灵夏地区李继迁的叛乱导致了五州割据,但在李继迁没有占据灵州之前,西北一带仍然为宋军提供不少优良的战马,不然前朝周世宗和国朝太宗皇帝也不会发动收复燕云的战争。
  宋军马军无法和契丹军相比在于马军费用太高,比起步军来说比例少些罢了,即便是李继迁占据了灵州,西北边地也还是能够提供相当数量的战马,吐蕃人、回鹘人通过河湟、凉州也能提供一定数量的战马,所以宋军马队实力还是相当强悍的。
  不过河朔一马平川、国情又不容保持一支庞大的马军部队,面对辽国数十万马军对汴梁的威胁,弓弩就成了添补不能大量装备战马的必然选择,而且朝廷非常提倡民间练箭,平日里农闲最重视射术,装备弓箭的费用也比较低廉,很多地方都有招箭社的民间练武组织,为宋军提供了数量充足、技艺高强的弓箭手。
  在阵地战中这些弓弩手显露强悍的战斗力,除了强弩之外还有黑漆弓和黄桦弓,这些弓箭的射程与威力固然无法和禁军的强弩相提并论,更无法同床子弩同日而语,但也有它的优势所在,那就是从上箭到发射的速度,是弩机的两倍之上,加上一名箭术娴熟的射手,两次发射的间隙很短暂,在面对密密麻麻人群,几乎不需要瞄准的战场上,其威力立即缓缓挺进的宋军军阵后方轮流的一轮轮箭幕遮断的契丹军队形中看出,凡是被箭幕覆盖的契丹军区域,没有几个人能够坚持到宋军的长枪手杀过来,一匹匹战马在密集的弓弩箭矢打击下悲鸣地倒地,盾牌也无法长时间抵挡不间断的弓箭,何况还有穿透力极为强大的弩箭,尽管是非直射,但其强劲的箭矢仍然不是契丹军甲胄和旁牌所能抵御的。
  虽然契丹军也开始用弓弩反击,宋军军阵中不断有人中箭倒下,但置之死地的宋军将吏们明白,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契丹军之所以被动挨打是契丹军丧失主帅后呆板的指挥机制所造成的。一旦契丹军反应过来发动真正的反扑就是非常犀利的,在宋军马队在完成合围之前,他们这些步军是跑不过马蹄,所以要把契丹军死死地缠住,使他们拥挤在狭小的空间里,这样才能一面用弓弩最大限度的杀伤契丹军有生力量,一面争取宋军马队最后的合围。
  
第79章 生死存亡
更新时间2009-12-14 15:48:10 字数:1777
 宋军冲在最前面的长枪手和刀牌手最为悲壮,尽管契丹军处于绝对下风,但他们要面对的是契丹军的骑兵和相当部分步军,尽管马军战斗力大打折扣,但却不表明没有战斗力,和躲在后面用弓弩射击的将吏相比,他们所表现的确是悲壮而又无奈,尽管全身包裹了细鳞山字甲或是一些优质的瘊子甲,能够在五十步或百余步防御强弩硬弓的穿透,但在生死格斗中这些盔甲不过是能够给幸运的人留下一条可能幸存的生命,很少有人在杀了五六个人之后还活着的,主军阵两侧很多被冲散的将吏相互间也在进行着生死搏杀,在没有群体力量的交替掩护下,他们彼此完全要靠自己的运气和武艺了。
  土坎上的惨烈战斗达到这个时候,契丹军的中军卫队已经阵亡了六七百人,当然进攻的宋军也抛下了只多不少的尸体,但胜利的天平还是无可奈何地偏向了宋军,因为宋军有一个巨大的优势——人多。同样在和契丹军增援马队的战斗中,宋军也开始占了上风,因为宋军是重装步军和轻装马队三面配合,契丹军则是装备沉重的重骑兵,在重装步军近战格斗下又被宋军轻装马军两翼包抄,他们根本就顶不住这样的打击,实际上这种两翼包抄的战术也是他们契丹军马队的得意之作,只不过今天被用在了自己身上罢了。
  王邵所在的部队正是主攻部队,他在前锋的后面急不可耐,就要向前去冲杀一阵,却被十几名中军卫卒死死的拦住,无论他怎样发脾气,这些卫士毫不让步,让他一点办法也没有。
  既然冲不上去,他只好下了马用手中的一张黄桦弓支援前方军卒作战,中军卫卒则护卫在他的周围。
  “你们不要护着我,拿起弓箭射杀契丹人。”王邵眼看十几名宋军中军卫卒护着他,显然是很大的资源浪费,而且引起了正在前进中军卒的侧目。
  这些中军卫卒本就是军中剽悍之徒,不然也不可能成为主帅卫率,他们眼看袍泽们厮杀的兴起,一个个早就按耐不住,不过是职责所在不得已。既然王邵在他们的保护圈中,应该没有多大危险,当下纷纷操着弓箭开始随王邵一起向土丘上射击。
  “大人好箭法。”
  当王邵一箭干倒一名契丹大汉的时候,什将高声喝彩,那些中军卫卒亦是跟着叫好,一个文官能有好的箭术,尤其在战场上精彩的射杀可不多见。
  “大人真是文武全才。。。。。。。”
  王邵亦是年少气盛,战场上的激烈搏杀,尤其是遥望活生生的人在自己箭下跌倒,他的神经被刺激的几乎要疯狂了,心底的血性一点点地迸发出来,并没有因为杀人而感到害怕,反而迫不及耐地要去杀下一个人。
  “大伙再向前一些,咱们杀个痛快去。”
  王邵一声号召下,这些逐渐杀红眼的中军卫卒纷纷跟随他向前推进,个个呐喊着不断放箭。
  离战斗地点还有三四十步,虽然还有一段距离,但并不代表安全,不仅有契丹军反击的箭矢不时落入人群,还有一些武艺高强的凶悍之徒一路杀过来,什将有些担忧王邵安全,立即挡在王邵身前道:“大人不可再向前了,弟兄们保护大人。”
  正在说话的时候,两名契丹武士挥舞着大刀冲进宋军轻装步军部队战斗线的后方,一路杀了过来,连续有三四名宋军军卒被他们哥俩砍翻,眼看着向王邵这里杀了过来。契丹和大宋连年交战,任何有经验的将士都对对方的军服和将帅制度有所了解,王邵身穿上等的冷锻铁甲,甲胄内却不是宋军禁军绯红色军服,而是一袭青色官服,身边又有保护的卫士,战场上绝对是个极好的目标。
  本来也无可厚非,王邵内穿官服外披铁甲情理之中,他没有经验不知道战场规则,李继隆压根没有想过王邵会来到第一线的最前沿,所以看到眼里并没有规劝,弊端到了真正的战场上才显露出来,两个契丹武士一看就明白不远处这个年轻人不是个平常人。
  “保护大人——”什将眼看两名契丹武士来势汹汹,附近宋军军卒纷纷避让,立即率前面几名卫士上去迎战。
  王邵那里耐得住性子,他立即高声道:“大伙一起平射——”他在喊完后立即端平黄桦弓,侧身拉弓就射。
  这一箭正好射中面门,冲在最前面的党项武士应声而倒,众卫士一声欢呼,纷纷把箭矢对准了另外一名契丹武士。
  但这名武士非常骁勇,用身子硬生生把什将撞的踉跄五六步倒地,跟随什将的两名卫士险些被他砍杀,个个带伤倒在地上。在打斗过程中由于怕伤到自己的袍泽,众多卫士不敢轻率放箭,当他们有机会放箭的时候,那名契丹武士已经冲到王邵的面前。
  眼看那人持厚重的大刀就向王邵砍来,那么近的距离就算是箭矢一起射中,也无法使之丧失战斗力,而王邵随身仅有一把象征性的佩剑,还来不及拔出来。
  “坏了——”当王邵下意识地扔掉黄桦弓去摸剑柄的时候,急切间却没有拔出来,大脑中顿时一片空白。
  
第80章 胜负天平
更新时间2009-12-15 8:43:42 字数:2143
 “大人快退。。。。。啊——”
  一声凄惨的嚎叫,王邵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一名身材高大的中军卫卒飞身挡在自己面前,尽管技不如人,但这名勇士仍然毫不犹豫地挡在他的身前,抵抗显然毫无用处。他眼前一片飞溅的血光,沉重的鉄兜连同整个头颅齐刷刷的飞上了天空,血是从脖颈中向天空喷射出来的,无头的身子仍然站在他的面前。
  “我X你妈。。。。。。。”王邵的心底深处那股子野性瞬间迸发,一把利剑‘嘡啷’一下子拔了出来,红着一双眼睛就冲了上去。
  “在了这小子——”什将也从地上爬了起来,眼看自己的部属被杀惨状,他亦是睁大眼睛握紧斩马刀从侧面冲了上来。
  ‘嗖嗖——’
  两支锐利的箭矢穿透了契丹武士的甲胄,虽然没有使这名武士停下来,却也大大消减此人的战斗力,手上的刀锋慢了下来。
  “纳命来——”王邵一剑几乎是贯胸而过,但他的长剑在柄端三寸‘喀拉’一声折断了,他整个人撞在契丹武士的身上,铁甲挤压碰撞发出刺耳的锵挫声。
  契丹武士被王邵撞的踉跄几步仰面摔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胸口铁甲上从剑刃穿透处冒出一股股鲜血,整个人都在颤抖。
  什将大呼一声抢上去一刀砍下契丹武士人头,但这人的四肢仍然在抽动,景象委实吓人。
  王邵几乎要摔倒在地上,他后退两步抬了抬歪斜的头盔,脸色苍白地望着两具无头的尸体,胃里一阵阵翻腾,差一点把早上吃的拿点东西全都倒了出来。
  这就是真正的战场,血淋淋的杀戮,远距离射杀是一回事,近距离肉搏又是一回事,没有经历过这种残酷场面的认识很难体会到的。
  无头的尸体、抽缩的四肢、狂喷的鲜血,王邵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的硬汉在战场上精神崩溃,那么多曾经坚强的战士最终转化了立场,成为了坚强的和平主义者,这个时候战争残酷性的强烈感官要超出后世很多,没有比面对面白刃战令人神经崩溃的场景了。
  “大人、大人怎么了?”
  当王邵晕晕当当的时候,一名中军卫卒抢过来扶住他。
  “给我杀、杀——”王邵喘着粗气,用剑指着前方厉声呼喊,他没有时间去考虑了。
  “弟兄们,报仇啊!”什将一脸血污,如凶神恶煞一样,他也杀红了眼,顾不上想自己的职责了。
  当战场掀起了一层又一层血色高潮的时候,一支为数在三千人的马队正从东北方向疾驰而来,在马队的后面是漫天的尘烟,前锋挚旗打的竟然是契丹军的旗号。
  秦翰意识到不可能全歼这支契丹军队了,他立即向李继隆通报契丹援军到达,希望宋军后队列队压上来接应他的部队。
  来者正是辽国侍卫马军都指挥使耶律课里和萧观音奴两人率部而来,原来是萧挞凛以南京路都统军做为承天后和辽主的前锋当先到达澶渊北部,由于宋军主力部队还没有到达,紧紧前军和李继隆的部队会合,所以萧挞凛认为由他先率军在野战中击退李继隆,再集中力量攻击宋军主力,做为他副手的萧观音奴被留了下来,耶律课里做为直属辽国朝廷禁军的大将,他的部队并不归属萧挞凛统率。
  耶律课里的马军部队从于州也到达了澶渊西北,但他听到萧挞凛出战的消息,仍然带了上千名骑兵出寨警戒,当他得到萧挞凛中箭重伤的消息,立即和正率两千马军赶来的萧观音奴合兵一处而来。
  他们二人赶到战场的时候,宋军正面突击已经达到相当的深度,两翼马队也早就展开,契丹军部队已经被限制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再展开为时已晚,换句话说就是败局已定,当下最重要的就是营救负伤的萧挞凛。
  由于两人并没有料到军情竟然败坏到不可收拾的程度,他们所率部队也很少,无法对宋军来实施有力反击,能够拖延宋军合围营救出更多的部队就是万幸了,更不要说扭转战局了。
  在短暂的商量之后,二人决定马队分为两股前进,萧观音奴率本部马军抵抗宋军马队接管部队的指挥,用前锋副使、奚族六部大王的名义对全军下达撤退的命令,而耶律课里率千余名精悍的骑兵直扑前方偏东的土坎,力图把萧挞凛给抢回来。
  萧观音奴的到来给宋军造成了一定的麻烦,也造成宋军无法获取全胜的战果,但却无法击溃宋军赢得战场主动权,首先和萧观音奴遭遇的是宋军左翼的两千多名骑兵,由于兵力上并不占优势,时间也非常紧迫,萧观音奴一不做二不休,当先一人一马向扑面而来的宋军马队奔驰而去,属下两千骑兵眼看大王如此英勇,他们自然也不能当孬种,各个抖擞精神嗷嗷地跟随杀上来。
  宋军马队眼看契丹军增援部队上来了,他们也没有退路,在领军指挥使简单的调整后,两千名骑兵也呼啸着迎战上来。
  这场马军之间的对战是一次纯粹的马军碰撞,都违背了轻装马队应该远距离接战的原则,但又能有什么办法?契丹军急切地要打通主力部队后撤的通道,就必须击溃这支宋军马队,宋军要完成李继隆部署的作战任务就必须要坚持住,可以说双方都必须要打倒对方,都不能在这场战斗中失败,其结果只能是悲壮的马队碰撞和厮杀。
  两支马队瞬时间交汇碰撞在意义的那一刻,虽然仅仅有四千多人的规模,但景象却是壮观之华丽。
  广鋭军是宋军精锐的马军部队,萧观音奴率的两千马军也是契丹军中精悍部众,这是强者和强者之间忍耐力的碰撞,是一次意志的较量。马队相互迎面碰撞的反作用在交汇的那一刻映现了马军的缺憾,两支失去冲击力的部队在逐渐陷入混战之后几乎是在原地作战,他们仅仅以小范围的战马机动来捕杀或是躲避,马蹄搅动着大量的尘土直冲云霄,雾蒙蒙的沙尘中是一朵朵飞溅的血光,一片又一片的骑兵冲落在马下,有的被砍翻,更多的是被冲撞落地后,爬不起来任由后面的战马碾踏而死,分不清是契丹军还是宋军,人人只有一个念头——杀死敌人。
  
第81章 北壁大捷
更新时间2009-12-15 17:17:34 字数:2445
 悲壮而惨烈的血性,双方将吏都已经杀红了眼,不断有人惨嚎着扑倒沙地上,流出的鲜血很快渗入沙地,正在厮杀的将吏脚下,逐渐成为了一片片的红沙。
  千余名契丹军骑兵在耶律课里的催促下,躲开了右翼宋军马队快速穿越战场,对土坎发动了一次短促的进攻,契丹军骑兵勇气固然可嘉,但可惜的是由于宋军部队已经完全冲了上来,契丹军骑兵在宋军几支小马队的骚扰下,硬碰硬地在由两三千宋军步军组成的拦截军阵面前头破血流,直接死在弩箭之下的就有百余人。
  耶律课里并不没有气馁,他组织队伍再次鼓足勇气嗷嗷地向宋军发动袭击,完全不要命的打发终于使他突破了宋军箭矢的拦截,当契丹军马队杀入宋军军阵之后,双方相互间的搏斗更加激烈。土坎是夏军马军将吏最终极的目标,为了抢夺萧挞凛以维护契丹军最后的尊严,这些骑兵不顾宋军强弩硬弓恐怖的射程、强劲的贯穿力,他们拼命地向土坎方向冲锋,很多人被射翻在冲锋的中途,但在耶律课里的率领下这些人仍然毫不吝啬生命。
  当耶律课里率数百名骑兵冲过宋军阻拦和困兽犹斗的契丹军中军卫队回合后,正在战场上撕杀的王邵不免感到深深地失落,好不容易自己有了一次机会,能够俘获萧挞凛的机会,却无可奈何地失去了大好时机。
  耶律课里把重伤昏迷的耶律课里附在自己的马上,大呼着在契丹军保护下再次向宋军发动进攻,这次的进攻完全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契丹军将吏也明白这次冲击是为了自己而战,各个不敢有一丝懈怠,拼尽全力向宋军厮杀。
  宋军拦截部队也不是傻子,面对杀红眼夺路而逃的契丹军,他们可不想和这群亡命之徒再认真的拼杀,即将打胜仗之际丢了小命太不值了,再说兵法云:围三缺一,放开一条路在后面追杀岂不是更好。
  整个战场上弥漫着呛人的尘土和令人作呕的血腥,自耶律课里把萧挞凛抢出来之后,所部千余人仅仅还剩下二百余人,而萧挞凛的中军卫队冲出来的紧紧数十人而已。萧观音奴的马队虽然面临已经到达的宋军增援马队强大压力,但他的军令已经开始对契丹军产生了作用,整个契丹军部队也在向北方撤退,而当先撤出来的是数千名被限制在军阵中的骑兵。
  “泼单——大王怎么了?”萧观音奴眼看着耶律课里仅仅退下来几百人,而耶律课里马上伏的人明显就是萧挞凛。
  “还有一口气在,快快撤军。。。。。。”耶律课里几乎是在喊话,他根本没有时间停留,而是和萧观音奴错马而过直奔北方而去。
  “加速撤退、加速撤退。。。。。。。”萧观音奴亦是非常担忧萧挞凛生死,做为萧挞凛的副手,一旦萧挞凛阵亡,他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的,何况萧挞凛还是萧太后的爱婿。
  契丹军潮水般地后退,但宋军仍然紧追不舍,能不能顺利撤下来还不好说,萧观音奴心中如同压了一块石头,沉甸甸的。
  由于萧观音奴部的拼死力战,使契丹军被局限在狭小空间无法展开的后队几千马军被释放出来,广锐军的增援三千骑兵到达后也无法对契丹军的撤退做出完全堵截,也就是说无法拖住大批骑兵的撤退和一部分后方步军部队的逃逸。
  但契丹军前方的马步军却遭到无可奈何的抛弃,萧观音奴也没有办法,面对汹涌而来的宋军,一旦被宋军步军赶上来,来一个马步联合作战,契丹军骑兵很可能会支撑不住,在宋军步军出现在眼中的时候,他毫不迟疑地下令撤退。
  抛弃战友的心情是沉重的,尤其是对向往荣誉的契丹军精锐部队来说,虽然有充足的理由这样做,但他们注定在道德上无法得到安慰,无论是宋军还是契丹军都无二样。
  威虏军羊山之战中,由于天降大雨,契丹军弓弩弓弦是皮质的,遇到大雨无法发射,马队的作战优势无法发挥,有被宋军射了埋伏,当时被困部队有五千多人,但契丹军各部不约而同地奋力营救被围部队,导致了宋军从容不迫地调整部署,进行了一次大范围围歼,结果被围部队全军覆没,营救部队各部都早到了重创,十五名高等武官、两万多将吏阵亡,被俘者近万人,有鉴于此萧观音奴果断地率能撤的人撤了出来,无法撤退的只能听天由命了!
  数千名契丹军骑兵掩护步军撤出了战场,很多人都忍不住回望正在遭到宋军合围的前军部队,这些同族的战友无法撤下来,等待着他们是什么?正在退却的契丹军将吏人人都在琢磨这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时间不容萧观音奴多想,他也不止一次回望正在绝望中挣扎的前军部队,但他无能为力,能把近万兵马带出来已经是万幸了,至于这前方部队只能任由受人宰割,他没有能力去营救他们,甚至没有时间停下来犹豫,被宋军步军赶上来就麻烦了。
  当契丹军马队完全撤离战场的时候,前军部队更加孤立无缘,此时前锋上的数千人几乎被宋军屠戮殆尽,契丹军步军在伤亡累累的情况下,他们还在咬牙负隅顽抗,骑兵也在绝望情况下奋力冲杀,使宋军宣武军伤亡也在不断增加。但被围契丹军已经没有人和任何帮助,没有任何希望,如同耗子一样地,只能为自己的生存而搏斗,或许应该说他们为自己的死亡尽可能拉上几个垫背的。这些可怜的契丹军将吏为了自己无奈的目的,不得不拼死搏斗,给李继隆和秦翰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李继隆在得知契丹军后队北撤,前方被围部队仍然在顽强抗击的情况下,面子上着实也挂不住,他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兵力投入清剿战场,发誓要尽可能地绞杀契丹军步军,却无力对契丹军马军实施追击。
  整个战场上的战斗尾声很快接近了结束,宋军的广锐军马队已经完成快速集结兵力,一部分监视外围并清剿契丹军残余的小股马军部队,主力再一次两翼散开对契丹军进行了最后的剿杀。在几乎铁定的毫无希望情况下,契丹军这支步军仍然在做困兽之斗,进行最后的毫无疑义的抵抗,战场上除了杀戮还是杀戮,。
  当战事进行的顺利之时,周文质才急急惶惶地派出随员寻找王邵,他禁不住一遍又一遍地暗骂王邵是个贼厮鸟,一个文官干嘛非要上前途叵测的战场,干嘛不学人家王钦若,整日里在天雄军闭门自守,也能独善其身,反倒是让他心惊胆颤地派人四处寻找。当派出的内侍好不容易在前方寻找到一身戎装的王邵后,好说歹说才把王邵请回了中军,到了这个时候他才放下心来,看着王邵一脸的兴奋,他忽然有一股想要暴打王邵的感觉。
  “让你们去保护大人,怎么上了战场?”李继隆在看到王邵第一眼时吓了一跳,却见王邵浑身血污,箭囊中的箭矢也仅有十余支了,不用说肯定在第一线拼命了。
  
第82章 君心圣意
更新时间2009-12-16 16:16:17 字数:2022
 什将和跟随而来的中军卫卒吓的不敢说话,一个个刚才还生龙活虎、如阿鼻地狱凶神恶煞一样的凶悍之徒,此时像一群温顺的羔羊。
  “太尉,这不怪他们,战场上哪有一层不变的定数。”王邵的双眼还闪烁着充满战火的兴奋。
  “王大人私自进入战场,若是官家问起,让本帅如何回禀?”李继隆亦是对王邵的莽撞感到有些不满,他虽然非常欣赏这位年轻侍臣的血性,但王邵在战场上的生死却牵动着天子的眼光,他不能不当一回事,从这一点上责备王邵亦不为过,但他接受了王邵对他部属未尽职责的袒护。
  王邵在没有拿到萧挞凛失落之际还是颇为满意的,毕竟自己参加了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尽管这场战役或许称不上战役,充其量不过是一场前哨接触战,但毕竟在他的决断下射杀了萧挞凛,单凭这一点他就非常满足了,足以为老爹挣个面子,在赵恒面前也好说话了。
  “李太尉恕罪,在下实在是按耐不住,有感于太尉用兵方略令人敬服,见大军气势如虹,跟了上去体味一二。。。。。。。。”
  这话虽说拍的非常明显,但李继隆听着却相当舒坦,脸色明显缓和下来,徐徐地道:“王直阁乃天子侍从,日后万不可造次弄险,万一有事大家都不好交代!”
  王邵默默点了点头,对于李继隆的劝说他亦是心存一抹感激,毕竟人家说的话是为自己着想,若今日大军无功而返,自己又违抗了圣意,赵恒必然产生对自己的不满,那自己日后争个闲散清贵的地位可就要掂量掂量了。
  李继隆也顾不上和王邵少多说什么了,契丹军全面溃败之后,他要做的是一面组织追击、一面围歼还在继续顽抗的契丹军残部。
  广锐军的马队在数千名步军支援下展开对契丹军撤退部队的追击,一路上广锐军骑兵们利用战马的奔跑速度不断进行两翼钳制,不断把契丹军后卫殿军部队拦截下来部分,步军上来后就是一阵残酷无情的杀戮。由于宋军数千马军的不断追击,契丹军不断损兵折将,又由于前方逃生的道路并没有宋军,所以这些经历过噩梦一般历程的契丹军将吏早就丧失了斗志,他们对被围、被屠戮袍泽的怜悯转化为自己对生的渴求,这种念头促使他们拼命地向北逃窜,甚至连最起码的抵抗也不敢尝试,到了后来整个撤退部队竟然完全崩溃,这样一来反倒增加了宋军最感的难度,失去了主要的集群目标,渐渐地减慢了速度转而剿杀那些散兵游勇。
  主战场上的战斗也逐渐进入尾声,被围困的契丹军将吏很多人在绝望中战死,但更多的人在绝望中丧失了抵抗意志,他们纷纷在宋军的钢刀之下放弃了无谓的抵抗。
  宋军初战即胜,赵恒在第一时间就得到李继隆的捷报,他稍稍长出一口气,心也安稳了些。但他还是在得到喜讯之后,没有见到王邵回来,不由关切地问道:“王卿家怎么没有回来?”
  当李继隆派出的使臣据实禀报了王邵参战前后经过,赵恒当即就表现出特别的关切,他有些怒气地道:“周文质办差不理,自然要处置,李继隆为何不阻止王邵前行,难道他身为军中大将连这点本事也没有吗?”
  军中使臣在皇帝面前原本就紧张万分,在天子动怒的氛围下早就吓的战战栗栗,哪里再敢说话,在周怀政的眼色中惶恐地退了出去。
  当王邵跟随周文质回到御营,赵恒当即就呵斥周文质,并询问王邵为何要违令深入军前。
  周文质也可以说是一位地位显赫的内侍,但内侍终究是皇帝的家奴,天子责问下他一点脾气也没有,只好跪在地上磕头不起。
  王邵自然能看出赵恒对他的宠爱,他同样也不想让周文质过于难堪,当即朗声道:“臣身为陛下臣子,虽为文官但为陛下驰骋沙场亦是份内之事,在阵前时的确不怪李太尉和周供奉,他二位极力规劝军前危险,但臣当时已经热血沸腾,李太尉无奈之下只好允诺臣在床子弩阵后观战,到了大军顺利进发之际,臣就跟随前军徐徐而进,虽然感觉劳累非常,却也没有任何危险。”
  “你起来下去吧。”
  “谢陛下——”周文质慢慢地起身,惶恐地退了下去,当然他没有忘记向王邵投入感激的眼神。
  赵恒面色变的温雅了许多,他温声道:“自故文武各司其责,虽国朝开国自太宗皇考始渐用文臣主兵柄,却未曾听过翰林身临前方如武人一样操戈奋击。不过,爱卿此番亦是立了大功,竟然击杀契丹主帅,也算是将功补过了,下不为例。”
  王邵听到最后一句才松了口气,他明白了赵恒不仅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反而还对他的‘鲁莽’抱有一些欣赏的意味,下不为例纯属托词,但他同样听出了这个时候朝廷高层竟然不知道无意中射杀了萧挞凛,当下道:“陛下——此战由床子弩射杀的契丹大将好像是主帅,不然契丹军断不会毫无抵抗能力。。。。。。。。”
  赵恒一怔,旋即来了兴趣,他慢悠悠地道:“爱卿这么肯定,说来听听。”
  “陛下,臣在跟随大军前行的过程中,曾经粗略审讯过一名被俘的契丹将校,得知领兵前来的大将是契丹驸马,南京路都统军、广陵郡王萧挞凛。”
  “萧挞凛——”赵恒脸色明显一变,这个名字给他的印象甚至说震撼简直太深了,契丹军几次大规模骚扰河朔的统帅就是这个人,而且朝廷宰执公认此人是继耶律斜珍之后,大宋禁军的头号对头,却没有想到从王邵口中说出此人被弩箭击杀,当真是又惊又喜。
  王邵以肯定而又毫不含糊的口气再次道:“臣问的明明白白,统军前来的正是萧挞凛,而另一位前锋萧观音奴担当策应。”
  
第83章 进退之间
更新时间2009-12-16 22:48:28 字数:2250
 “嗯——”赵恒也是在战事进行的时候每隔一段时间就收到一份塘报,所以对战事也较为了解,对于契丹军的完全溃败,他开始的时候也感到有点诧异,随后就得到塘报说是契丹军主帅生死不明,隐隐感到契丹军主帅必然非死即伤,却没有想到竟然是萧挞凛,王邵说出来之后才细细琢磨感到甚是有理,只有萧挞凛丧失指挥能力后契丹军才能落下任人宰割的地步,当下非常快意地笑道:“如此——据李继隆刚到的官塘中说,大军床子弩发射的第一箭是在爱卿的严令下发射的,看来萧挞凛是被爱卿下令射杀的!”
  王邵心下一动,暗道这个李继隆速度好快,竟然在自己来到御营之前就上报了战况,不过这老伙计对他还算是周全,从赵恒口中能听出自己强令将吏射杀契丹军大将一事,只不过他认为这位老伙计还不知道自己竟然成了萧挞凛的夺命人,看来今天自己委婉地诱导赵恒思路还是正确的。
  “爱卿是立了奇功啊!”赵恒温和地看着王邵,仿佛在自言自语地低声低估一句。
  正当李继隆取得了对契丹军前锋作战的胜利,别处宋军夺取胜利的塘报也不断传到行在,在梁门知安肃军(原为静戎军,景德元年改置)的魏能、在遂城知广信军的杨延昭都在契丹军进攻的主要方向,由于他们二人巧妙地防守城关,导致契丹军屡攻不克,连萧太后也不禁凛然敬畏,称之“铜梁门”、“铁遂城”。
  唯有那位守在天雄军的王钦若,整日里闭门不出,吃斋礼佛,幸得契丹军的主动方向并不是城高壕深的大名各关防,天雄军所辖战区倒还算安然无恙,他私下连连自称佛陀保佑。
  赵恒在初战告捷之后胆气壮了许多,他传令全军开拔直抵澶州南城,在行军过程中又没有接到过败报,心又安稳些。而且高效及时的间谍网络送来了确定契丹军大将萧挞凛中箭负伤,就在大战的第二天死在营寨中的塘报,对王邵的态度更加亲密,并封赏李继隆、秦翰二人,当然还有张环等床子弩手,张环在王邵几句美言之下被升迁为内殿承制、宣节校尉,成为了正儿八经的正八品上将校。
  王邵虽然没有得到任何封赏,但他心里明白赵恒对于他不是不赏,而是正在考虑拿什么赏,所以他压根就不用担心,专心地在御营中伴驾。
  就在刚刚到达南城近郊的时候,赵恒忽然接到来自天雄军王钦若的奏疏,言“契丹势盛,不可轻敌。御驾亲征,绝非儿戏,倘或以卵击石,悔之晚矣,实不如往幸金陵,凭大江之险恶、倚将臣之忠勇,必能挫敌锐气,比这等铤而走险稳妥十倍,乃长治久安之上策。”
  在看完疏奏之后,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赵恒刚刚因一场胜利而稍稍踏实的新又犹豫起来,当即就把奏折给了在一旁伴驾的王邵,道:“王定国奏事,爱卿以为如何?”
  王邵没想到赵恒竟然把执政大臣的密奏直接拿给他看,更加确定了自己在赵恒心中的地位日益巩固,他有些激动地结果奏折看了看之后,却一面肚里暗骂王钦若胆小怕事、真他娘地脓包一个,一面又暗暗叫苦不已,自己越是不想管这么多的鸟事,但往往又身不由己,有时候是自己控制不住自己,有时候却是事情找上他又推脱不了,真是倒霉啊!在片刻的犹豫之后,他轻轻放下奏折,恭恭敬敬谨慎地道:“此军国大事,陛下应招寇相公问策。”
  赵恒似乎有些不愕然的神色,整个人也蹙眉沉思片刻,才慢慢地道:“爱卿说的也是,那就宣诏寇准觐见。”
  王邵暗自舒了口气,尽管他心中非常不愿意,但人家寇准毕竟是这个时代文官中少有的知兵人,这场战争的前半章没有寇准是万万不成的,正如那个王钦若,高谈阔论、使个手段绝对是万里挑一的能手,甚至可以说在内政上也颇有一套,但要说到运筹帷幄、御敌卫国,他还差的远呢!
  由于行在就设在南城不远的地方,而且在行军过程中宰相的办公、住宿地点就紧挨着皇帝的行辕不远,不多时寇准就匆匆而来,赵恒心情急切也没有多说,当即道:“寇卿家先看看天雄军王卿家的疏奏。”
  当王邵拿起奏折轻步走到寇准身旁,恭恭敬敬地把奏折递了上去,寇准在接过奏折的时候微微一笑,显然他对王邵的态度和举止感到满意,毕竟没有直接的利害冲突,年青人只要懂得谦恭进退也就没什么可怪罪的了。
  “寇爱卿,契丹攻势猛烈,王卿家。。。。。。。。。。”
  寇准匆匆浏览了一下奏折,顿时面露鄙夷的神色,他不待赵恒说完脸色就是一本,正色道:“陛下自亲征以来,全军士气昂扬,各处捷报接连不断,这都是陛下神威之所及,眼下正是紧要关头,倘若陛下后退一步,日夜翘首而望的河朔诸军失去希望,必丧尽斗志、丧土丧师;便是随驾征战的各位大将又岂能不扫兴灰心?到那个时侯士气瓦解,军无斗志,被契丹人乘势掩袭,试想陛下又未生双翼,能走得脱么?是想臣等被俘,犹可入北廷为臣,陛下一国之君,与臣等断不可同日而语!还望陛下三思。”
  王邵有感于寇准竟然公开讲出别人不敢讲的话,做为大臣一旦被俘虏,往往都能得到辽国的重用,最少也不会把命给丢了,但皇帝却不一样了。他偷眼观察赵恒的时候,却见赵恒眉头紧锁,脸颊微微颤抖,过了好半天才微微点头,道:“爱卿之言也是,容朕细想。”
  寇准毫无意思地瞥了王邵一眼,继续朗声道:“而今陛下乃全军上下的主心骨,犹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能进尺、不能退寸,只要陛下言战,朝野上下才有抗争士气,陛下稍有退意,后果便不堪设想。陛下在京时,已经绝了南幸之意,而今和契丹人近在咫尺,何况前军已经大破契丹前锋,把契丹人的士气击退,此时正是用兵大好时机,断不可言退。诚然陛下亲征纵有冒险之处,但契丹主和承天太后都在前敌,而且现在已经到了北城关防之外,难道他们深入千里就不是冒险吗?奈何一些朝廷大臣却畏敌如虎,而陛下便不敢想掳契丹主和承天后至阙下、叫他们甘心称臣?退一万步讲,陛下肩上乃本朝江山社稷,但凡稍有迟疑,万众灰心,到那时终究是怎样的结果,臣实在难料。”
  
第84章 北进北进
更新时间2009-12-17 13:34:54 字数:2014
 赵恒默然良久,双目显的尤为艰涩,无论怎样他不能不承认寇准之言有理,做为大宋的皇帝,一旦他临阵脱逃,河朔甚至汴梁东西的局势将会一发不可收拾,上百州郡将会在契丹军的蹂躏下一片糜烂。
  眼看赵恒沉默不语,寇准也不好深说,当即就躬身道:“既然陛下不决,臣先行告退。”
  “哦。。。。。。。。”赵恒似乎想要说什么,但又说不出口,眼睁睁地看着寇准毫不停留地转身离去。
  王邵亦是一言不发地看着寇准出去,才低声道:“陛下、陛下——”
  赵恒有些心不在焉地看了王邵一眼,道:“爱卿何事?”
  “寇相公虽然言辞偏激、举止无礼,却不妨大道理,南幸是万万不能再提了,陛下应断然北上和萧太后做个了断,不然岂不拜拜辜负萧太后岂不是白白千里南来相陛下请和。”王邵耍了个话头,他即赞同并发挥了寇准的建议,又不失时机地轻轻敲打寇准一下,当然最后一段话说的较为调侃。
  赵恒艰涩地点了点头,脸色却在转瞬间变了几变之后,才淡淡地笑道:“如爱卿所料是最好,看来这个寇准真是铁了心了!”
  “陛下,要退契丹非寇相公不可,还望陛下全寇相公做事之心!”王邵语带双关地说了一句,不多他还是从大面上肯定了寇准的公心。
  赵恒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淡淡地看了看王邵,陷入了沉思之中,说实在的他非常不满寇准的耿直、毫不留情面的做派,但文官中又不能不依赖他驾驭诸将,真是无奈啊!正当他渐渐有了一个犹豫的决定之时,忽然发觉寇准和高琼二人连襟步入。
  “寇卿家,怎么去而复返?”
  寇准当即参拜之后,朗声道:“陛下,臣刚刚出去就碰到高太尉此来有事要奏,想想还有未尽之言,值全军上下皆看陛下的一举一动之时,臣有感决不能不尽职责,所以才去而复返。”
  王邵饶有兴致地看着寇准和高琼这两位伙计,他的嘴角上挂着淡定自若的微笑,不过在心中暗自告诫自己还是老老实实站在一旁看看再说吧!别再做出头鸟了,寇准可是在逼迫皇帝啊!
  原来寇准出去之后没走多远刚好遇到统领御营殿前司各部的高琼,他心中一动有了计较,便上前迎着高琼就深深作揖,在高琼错愕的目光下,道:“眼下万岁看了王钦若的奏章,是进是退又犹豫不定了,高太尉受国厚恩,便无计为国出力么?”
  高琼原本见寇准迎面而来,他正要上前见礼,却见寇准当先抢上一步对他深深作揖,当即就惊愕地不知所措,须知他不过是殿前都指挥使,人家寇准可是正儿八经的宰相、是班位在藩王之上的人,自己又岂能承受得了宰相望尘之礼。当他在愕然中听了寇准所言,这才明白寇准为何对他大礼相待,既然人家寇准看的起自己,那岂能不趁机卖给宰相卖上一个面子,更何况自己也有一份杀敌报国的心思,只不过身为殿帅身不由己而已,当下还了一礼,笑道:“寇相公尚如此奋勇,高琼一介武夫,累蒙官家超擢,岂能灭了良心。下将正为在此耽搁太久,前方军心不稳之事焦心,相公不妨同下将一并进奏天子即日渡河杀敌,必效死力!”
  寇准见高琼说的非常顺他心思,大喜之下连连点头,连忙拉着高琼转回去,这就是他为何去而复返的原因,这一次他决定一定要说服赵恒抛开杂念,挥师北上。
  当赵恒无言以对之时,寇准斜眼向高琼使了个眼色,高琼立即朗声:“陛下亲征、驱逐外患、救国救民、功在千秋,而今圣驾至此,天下军民无不欢欣鼓舞、摩拳擦掌,以乘天子之雄风上阵杀敌,早日驱除胡虏建立奇功。次正是朝野上下有志之士士气高昂大好时机,所谓机不可失,请陛下作速渡河、挥师抗战,激励军心、扬天威在此一举!臣虽老迈却愿为先行。若似王钦若此奏,失之一足,必成千古之恨,前功尽弃。再说御营将吏多为北人,如若南幸途中一旦有变,恐怕要出大乱子,陛下万万不可犹豫,倘若陛下圣勇,朝廷将帅谁敢不效死力!必让区区十万胡虏回不了老家。”
  眼看寇准和高琼都力主北上,他们二人代表了很大一部分文武官员的意向,尤其是高琼所代表的朝廷禁军大将坚决抵抗的决心,赵恒不能不有所动,这个节骨眼上军心最为重要。他在沉吟半晌之后,终于将心一横再次坚决自己刚才的念头,当下传旨进军,着高琼督军立即开拔。
  王邵长长舒了口气,低下头自顾自己想着心事,全然没有注意到寇准复杂的目光。
  由于已经离澶州很近了,第二天午后御驾就来到澶州,当赵恒一行人登上了南城北楼观望大河北面的北城敌情。远远的望见大小敌营如星罗棋布不见首尾,他端的又是心惊又是胆颤,连冯拯也看的脸色发白,当即请他驻跸南城,静觇敌势,再决进止与否,冯拯、陈尧叟等大臣立即附议。
  王邵远远看到河北面的事态也不禁为止变色,只见大河对岸的澶州北城如同一座孤零零的山丘,东西全都是契丹军的营寨,仅仅北城南部通向大河的通道还在宋军手中,这种态势让赵恒过河真的是很难、很难。
  但他眼看着这种两军对峙的宏大场面,一天来已经逐渐平静下来的心又再次狂跳起来,双目迸射出兴奋的光芒。当他听到毕士安等大臣要持重的进谏时,心中并不以为然,他认为这些大臣们真是畏敌如虎,契丹军虚张声势的阵势就把他们吓的半死,真是令人不堪,不过他并没有说话,在重臣环绕的赵恒身边,他不过是一个低等侍从文官,还轮不到他说话的份,除非、除非赵恒向他问话。
  
第85 渡河渡河
更新时间2009-12-17 13:42:31 字数:2673
 寇准白了一眼冯拯,他在等到众位大臣都发表完看法之后,才厉声道:“陛下宜速渡河到北城设置行在!否则被契丹人窥见陛下犹豫不定、必然断定朝廷无抗战决心,到那时来个渡河迎头掩杀,我军难以获胜是小,必越发失了将士之心是大,人无斗志,何以慑敌锐气、取威决胜?怕就一败涂地、难以收拾了!”
  赵恒看了一眼对岸契丹军营寨,脸色呈现出为难的神态,他犹犹豫豫地道:“契丹人离城池如此之近,虽眼下看似无甚动静,若趁我军渡河之时突然来袭,岂不进退两难、到时候越发没有取胜的道理!”
  寇准不以为然地道:“契丹人并不知道陛下虚实,他们岂敢妄动,再说更驾前有李继隆、石保吉率大军左右御敌,又有北城上万将士正面牵制契丹兵马,何况陛下亲征已经震慑契丹,此时渡河必然无虞!”
  赵恒默然不语,显然还在犹豫,但他的目光似乎看了王邵一眼。
  王邵的目光接触到赵恒的目光之后,不仅心下一动,他似乎是下意识地轻轻颔首一下。
  寇准见赵恒还在犹豫,当即又高声道:“有臣等保驾,请陛下作速渡河以振士气,在北城节制诸军奋战,退敌与否,在此一举!”
  赵恒犹不语,毕士安却道:“陛下乃万金之躯,岂可过河弄险,即便是过河也不过是鼓舞一下士气,行在还是设在南城为宜、”
  陈尧叟亦是道:“陛下,毕大人言之有理,古来岂有天子亲临前方的道理。”
  寇准不满地瞪了他二人一眼,但他也很无奈,自己的地位在毕士安之下,何况在场宰执大臣无一不是站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孤立的局面使他很难说服赵恒渡河,不禁看了看一旁不言不语的高琼。
  高琼看到寇准求助的目光,他实际上早就等的不耐烦了,既然大军已经到了河边,不过河怎么鼓舞士气和契丹决战,在这份心思的鼓动下,他再也不顾武将身份,朗声道:“如果陛下不过河,河北百姓如丧父母,哪里有人再敢对抗契丹人,以陛下神威所及,更有朝廷路大军英勇,契丹军连败之下早有畏意。李继隆、石保吉二位将军左右掣住敌肘,北城关防挡住契丹马队道路,四方勤王将帅相率击敌,渡河抗战十拿九稳,陛下圣明,请速传旨进军!”
  冯拯见高琼说的过份,当即怒斥道:“太尉慎言,陛下问策执政,太尉身为朝廷大将,岂可擅自出言不逊。”
  这句话说的委实有些过分,但在在场文官甚至在寇准的潜意识中并没什么不妥。自太宗皇帝加强文官权势和地位,对武将的地位进一步贬低,大宋的禁军都校们已经不复当年太祖时代的荣光,他们不得不在文官鼻息之下看人脸色。寇准之所以礼待高琼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危难之际须要借重武人用命,而他能否实现说服赵恒退敌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武将的支持,骨子里还是看武将如粗鄙武夫的。
  王邵虽然也沾染了一些时下的风气,但他毕竟拥有这个时代士人所不具备的见解,他对武将并没有任何成见,反而感到冯拯当众呵斥高琼做法太过份了,他瞥向冯拯的目光顿时变的不太友善,暗道冯拯也不看看现在是什么时候,竟然军前当众辱没殿帅,真是自找没趣。
  高琼当众被冯拯侮辱,果真是勃然大怒,怎么说他也是太祖、太宗朝的老将了,冯拯也就是新进签书枢密院事,有什么鸟资格辱没他,当即虎目怨瞪,激愤的说道:“冯相公是以文章升迁二府,如今敌骑当前,你还指责我说话无理,那相公何不赋诗一首击退敌骑呢?”
  冯拯被高琼反驳,脸面顿时涨的通红,当着皇帝和众位执政的面被一个粗鄙武夫反唇相讥是他无论如何也忍受不了的,忍下了日后还不得成为人家茶余饭后的笑料,他双目圆瞪怒斥道:“陛下和执政说话,何来武夫。。。。。。。。”
  “陛下快看,北岸上一队契丹探马。。。。。。。”王邵还没有等把后面的话说出来就抢了话,他忽然发觉北岸有近百名契丹军骑兵出了一个小寨子,正向宋军控制的北城和岸边的地域飞驰而来。
  冯拯正说话的时候忽然被王邵打断,禁不住又是一阵恼怒,却见赵恒和众人的目光都被王邵的话吸引去了,他自己也转首向北城方向望去,却真的见一小队契丹军骑兵正从东面奔驰而来,嘴边就要说的话硬生生咽了下去。
  君臣也只能看个大概,但见契丹军飞奔向宋军一个防御营寨而来,显然是要试探地突入宋军控制区域,显示契丹军能够在大河北岸任何地域来去自如。但宋军也不是吃干饭的,东面的部队是驸马石保吉的防区,想这老伙计虽说是太宗皇帝的女婿但也是禁军一员少有的猛将,他岂能容契丹军探马任意猖狂,正当寇准断言石保吉必然会出兵驱逐之时,众人果然见一支宋军马队从寨子里杀了出来,另外有两队轻装步军部队从南北进行呼应。
  契丹军小马队果然不敢和宋军真正的交手,在相距数百步的时候转向北面绝尘而去,宋军马步军自然停止了一场无谓的追击。
  “陛下刚刚也看到契丹军不过如此,有如此神勇禁军,陛下当断然渡河!”寇准反应极快,在契丹军刚刚撤退,总人还没有说话之际立即出言。
  王邵虽然赞同寇准请赵恒过河,但他对神勇禁军却一点也不感冒,契丹军区区不足百人马队,明显就是例行公事的试探,稍有接触马上退去。宋军却是动用两百余名骑兵还有数百名步军将士,用的三面出击阵势也是驱逐性质的,要想围歼契丹军马队,必然要两面由马军迂回,正面用步军吸引才对。
  赵恒已经亲眼看到契丹军撤退的狼狈,听寇准那么一说,在犹豫片刻之后,想想契丹军也不过如此,胸中刚刚升起的一股子豪气一下子升腾为万丈豪情,立即点头道:“过河——”
  “陛下——”冯拯大吃一惊,他第一个反应就是想要出言阻拦,却在还没有说话间被陈尧叟重重地咳了一声,懵然领悟陈尧叟的好意,也明白这位同僚一直没有做声的缘由,到嘴的话再次硬生生咽了下去,可当真不好受啊!
  寇准立即对高琼道:“高太尉,还不传令车驾在城下等候。。。。。。。”
  当赵恒下了城楼,高琼宣布天子渡河去北城之时,连护卫的一些班直侍卫脸色也变了几变,当赵恒上了肩舆之后成行后,几名身强力壮的禁卫竟然脚底打颤,把肩舆晃动几下,脸色也苍白无色。
  高琼就在赵恒的肩舆旁边,他眼看殿前司的吏士竟然如此不堪,在皇帝和众位大臣面前把他的脸面都丢尽了,当真是大为惊怒,取出鞭子厉声道:“尔等身为禁军将校,竟然临阵畏缩不前,知道何罪吗?还不快快向前。”
  在众位大臣和皇帝的眼前,高琼毫不客气地抡起鞭子抽打每一名迟疑、惊惧的禁军将吏,丝毫不看一些大臣不太好看的脸色。
  王邵见高琼发狠的模样,心中当真是好笑,这位高太尉显然是做了给那些文官们看的,也算是发泄一下长久以来被文官们压抑的恶气吧!但他的目光还是被很快地吸引到宋军通过黄河浮桥的壮观景象,眼看着数万大军前后陆续渡河后在北岸列成庞大的军阵,北岸的宋军也开始出寨列成东西两个掩护军阵,情形之壮观令人感慨不已。他完全被少有的天下奇观所震撼。
  一直在看、一直在想,心中总是有股子和自己较劲的思潮或者可说是冲动,在不断地冲击着自己固有的观念,混混僵僵间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北城关楼之上。
  
第86章 御前之战上
更新时间2009-12-17 22:50:08 字数:2190
 当远近将士望见城头黄罗御盖出现,各雀跃欢呼,声闻数十里,这个时候他才醒悟过来,稍带惊讶地望着四面密密麻麻的宋军将吏,不由地感慨万千地自言自语道:“壮哉、壮哉,有此气势怎不能收复燕山州郡!”
  寇准正好在王邵前面,自然是听到王邵轻轻地感慨,他忍不住回头瞥了王邵一眼,目光中却带有几分赞许、几分好感。
  暂不说王泽的激烈心理矛盾和感悟,当赵恒看到了这宏大壮观的场面,还有禁军将吏面对自己的皇帝发出欢悦的呐喊时,不由得也十分感慨万千。
  当宋军欢呼之际,各寨契丹军将吏无不相顾失色,但还是有一部分契丹军将吏纷纷要求出战,原来萧挞凛在契丹军中威望极高,在意外被宋军射杀之后,很多契丹将吏越发激愤,纷纷发狠要为主帅报仇雪恨,此时听到宋军震天价的欢呼,才知道原来是大宋天子到了北城,大好的报仇时机怎能错过,他们各个跃跃欲试向前去攻城拿下赵恒。
  但是萧绰自有打算,她以萧挞凛为军中的柱石,却没想到竟然在一场规模并不大的战斗中被宋军轻易射杀,当即失声痛哭并啜朝五日祭奠,韩德让也非常悲痛萧挞凛的战死,但他还是劝萧绰不要过于悲痛,一定要冷静下来应付巨大的危机。
  当南面传来震天的欢呼声之后不多久,他们就得到了赵恒渡河到达北城的消息,萧观音奴为首的几名契丹军大将也入帐觐见要求立即出兵为萧挞凛报仇雪恨。
  萧绰倒底是一代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杰,她在短暂的思量之后和韩德让商量立即传萧观音奴帐外接旨,令他率精骑万人立即前去攻打宋军石保吉部,但只许败不许胜。
  萧观音奴本是要率兵血洗北城的宋军,却不想从萧绰口中说出这样的丧气话,不禁为之愕然,半响没有反过味来,整个人愣愣地呆在那里。
  一脸淡然镇定的内官却在一旁道:“观音奴郎君,太后下旨出兵,怎么还不领旨出兵?”
  萧观音奴这才反过味来,连声道:“请回太后,臣是要率军趁着南军多在城外冲杀一阵,必然能大破之,缘何让臣只能败不能胜?”
  内侍那张虽然老迈但还算可看脸面显露出一抹不快,厉声道:“太后之策照办就是,问这么多做什么?”
  当契丹军进军的号角响起,上万名骑兵组成三支马队从东北方向杀来的时候,整个北城的气氛为之窒息,赵恒刚刚找到的一点自豪的感觉顿时荡然无存,他双目充满恐惧地望着东北方向三道冲天的烟尘,脸色也变的煞白。
  王邵丝毫不明白宋军如此庞大的兵力,如此高昂的士气,契丹军怎么还敢来个硬碰硬,这太不合乎常理了。
  寇准得到契丹军发动进攻的塘报,他目光颇为不屑地望着东北天际之间的冲天尘霄,冷冷一笑,道:“陛下,契丹人此来,无非是探我军斗志如何,请下诏将士奋勇杀敌,免得敌军小觑天威。”
  赵恒到了此时心慌意乱,也便有些听天由命了,沮丧地道:“军中诸事,悉听爱卿裁夺,爱卿便代朕遣将吧!”
  “臣遵旨——还请陛下下城休息片刻,等候诸军捷报。”寇准能够得到最大的节制权力,自然大为高兴,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他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
  “朕就在城楼中观战,鼓舞士气。”事到如今,赵恒也不是光顾自己安慰的傻子,他也明白自己的存在能够提高宋军的士气,只要黄罗御盖不离城头,宋军在作战中必然奋力上前。
  寇准见赵恒如此,也就不说什么了,当即传了几道帅令,命石保吉的部队前伸迎战,李继隆的部队进行支援,高琼则率上万命上四军禁军参战。
  王邵眼看城外大部队纷纷调动,心情当真是那个激动,但他却不敢在赵恒和众位执政面前妄言出战,只能在赵恒左右眼睁睁地看着别人出战。
  军令传达到各部之中,各部将帅自然要在皇帝面前露上一手,他们立即调动所不兵马,就连平日里相互不和的将帅也相互积极联络,进行主动配合,毕竟皇帝就在观看他们,此时已经不是计较个人得失的时候了,做的不好大家都不好看。
  由于宋军将帅的协力配合,宋军少有地对契丹军扑面而来的马队实施主动进攻,各部将吏也在黄罗御盖的激励之下奋勇向前,当先就是两队骁勇的马队展开对契丹军马队的反扑,而西面的广鋭军马队也展开了侧面的冲击,步军部队分为十余队展开行动,主力大队严阵以待准备随时支援,气势当真夺人心魄。
  萧观音奴原本是要利用上万骑兵分为三路展开对宋军一部的包抄围歼,借了便宜就跑,却没想到宋军数万大军竟然迎面扑来,在气势上立即把契丹军压了下去。想选择一路宋军来打,但人家各路都是紧密配合,又有马队打前锋,根本就不容下口吃肉。正在犹豫间,宋军的前锋已经打到了眼前,契丹军马队已经无法实施机动作战了。
  前锋的接触是相当短促、相当惨烈的,几乎没有几名骑兵能在第一波的攻击中生存多久,残肢断臂、血光飞溅,场景非常血腥。契丹军骑兵拼命向前冲击,要挽回萧挞凛战死所失去的尊严,而宋军有主上做后盾,个个争先人人奋勇,如猛虎下山地向契丹军冲击,两支互不相让的部队硬生生地碰撞,血性和意志的较量不可能有第二名,他们必须要为自己的胜利和名誉做殊死的拼杀,绝不做战场上的第二名。
  开始的时候萧观音奴战意颇浓,契丹军骑兵也非常自豪地认为战场上一次性投入上万骑兵,宋军肯定抵挡不住,至少他们也不会落败。没有想到的是宋军竟然有这么高昂的战斗意志,当一支两千人的契丹军马队越过宋军的前锋马队,直接对一支宋军步军部队发动进攻,马上的契丹人满以为这支为数几千人的宋军部队必然经不住他们的猛烈一击。但令他们惊愕的事情发生了,尽管遭到突然的打击,尽管这支宋军部队呈现的并不是防御而是进攻队形,但毫不影响宋军主动迎着契丹军战马毫无畏惧的扑上去,尽管也有人退缩、有人畏惧,但大多数宋军将吏毫不迟疑地上前迎战,丝毫没有避讳战马对步军的冲击力。
  
第87章 御前之战下
更新时间2009-12-18 8:27:50 字数:2215
 许多宋军步军军卒迎着飞奔而来的战马,硬生生架住砍来的马刀,用自己的生命来阻挡战马的冲击,也有几名军卒齐心协力来对付一名骑兵的,总之一个来回的冲锋,宋军战死了不少人、契丹军也死伤不少,但宋军却没有被打垮,反而在契丹军掉头继续冲锋时也调转头来对契丹军迎头反冲锋,不仅这支宋军部队反常的英雄,其他部队也是一样。
  仗打了没过多久,在宋军将吏完全不要命的打法之下,契丹军将吏开始有些心虚了,刚刚还高昂的斗志低落了几分,他们还从未遇到过如此英勇的宋军,而且以前他们看不起军号的部队也一反常态,战斗时发挥的相当惊人,很多地段的契丹军打了不多时便招架不住纷纷退却,幸好是马队要是步军的话,这些契丹军连退的机会也没有。
  “看来被太后一言说中,当初还不如接触一下子就退了算了,恐怕现在退的话有很多部队撤不下来!”萧观音奴眼看宋军大批部队正在向自己后方迂回,尤其是广锐军的马队速度很是惊人,再迟疑的话被广锐军迂回到后方牵制住了,宋军大队马步军赶上来的话,拿自己的这万名骑兵可就真的要报销在北城前面了,还是赶紧撤退吧!剩下的事情太后自然会处置的。
  契丹军在萧观音奴的帅旗指挥下,从各条战线开始了向北撤退,宋军各部将校眼看契丹军撤退,各个大喜过望,纷纷督促所部将吏奋力追击,能砍杀几个契丹军算几个,宋军军卒自然也兴奋不已,能够在天子的注视之下击败契丹军强悍的马队,足以令他们回味一生了。
  “陛下——契丹人匆忙撤退,此时已经旗帜纷乱。。。。。。。”奉旨在城头上观战的周文质兴奋地小跑进了城楼里,几乎是在用嗓子喊。
  “哦——”赵恒大喜过望,猛然从御座上站起身来,毫不思索地道:“那还不追击。。。。。。。”
  “陛下、万万不可贸然追击,当心有诈——”陈尧叟脸色一变,他少有地当面厉声劝谏,话语中充满仓促的忧虑。
  陈尧叟之言引起了在场人众喜悦之心顿时沉了下来,王邵原本也认为契丹军不过如此,心中也滋生了骄慢的情绪,听了这话后脑袋顿时一大,暗道陈尧叟说的有道理,契丹军这次进攻仅仅用了不过万人,在接触宋军之后立即后撤,似乎真的有点不太对劲,契丹军在此处已经集结了二十余万大军啊!其中或许真的有诈不成?即便是没有阴谋也无须追击,宋军要做的就是谨守关防,拖死这二十万契丹军最为稳妥。想想,禁不住对陈尧叟的判断有些钦佩,暗叹姜还是老的辣,看事情毕竟深远了许多,不像自己除了残存片段优势之外,剩下的就是年轻人的冲动了。
  赵恒在一阵沉默之后,犹豫地道:“既然委以寇准全权,但叫他拿个主张。”
  正在大家说着事情,又有内侍禀报寇准已经下令追击,陈尧咨脸色大变,嘴唇不住颤抖,却早就说不上来话了。
  冯拯立即道:“陛下,为稳妥起见还是下旨令各部停止追杀,以防契丹人有诈。”
  赵恒虽然担忧不已,但他在一场胜利之下仍然心存侥幸,左右没了个主张,不知如何是好就这样大家一起在沉闷的气氛中等候了很长时间。
  就在不知过了多久的尴尬气氛中,寇准进谏,他来不及行君臣大礼就道:“陛下,契丹兵败,臣以派遣石保吉、秦翰部全力追击,契丹人溃不成军,大军正在得胜而归途中。”
  赵恒听寇准那么一说,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究是放下去了,他的脸上露出了舒坦的笑容,温声道:“很好、很好,此战全赖诸军将士用命奋战,朕心甚悦。”
  一个念头在王邵心头转了几转,他从一开始就有一个冲动,但始终被自己硬生生地压抑,倒底自己应该说还是不说,几次要说出口的时候又咽了回去。
  “陛下,此战虽然得胜,但还须谨慎从事,如今我军出战将吏甚众,北城一带兵力越发空虚,还是传檄令各部加紧回撤要紧。”陈尧叟无不担忧地建言。
  寇准却不满地瞥了陈尧叟一眼,道:“契丹溃不成军,早就肝胆皆裂,他们岂敢再来,北城一代仍然有十万大军,就是他们前来偷袭又有何惧哉!”
  王邵听了寇准之言,感到自己再也不能默不做声了,当下朗声道:“陛下,臣以为此战是契丹的骄兵之计,契丹军之凶悍猛勇谁不知道,岂似这般不堪一击,前日射杀萧挞凛才使契丹军大败,此战上万契丹马军竟然轻易被击败,这个先不说,就说契丹兵马二十万,仅仅以万人出战,似乎不太合常理,倘或误中敌计,悔之晚矣!”
  赵恒听见,心中甚觉怏怏,刚刚好转的心情再次低落下去,冯拯和陈尧叟二人暗自点头称是,尽管王邵说的有些唐突,但的确是他们心中担忧的事情。
  寇准心下明知王邵言之有理,他何尝不担心契丹军用的是诈败之计,好在追击部队已经开始返回来了,让他踏实了不少。但他也非常不满王邵当众和他唱反调,而大敌当前也不好纠缠是非,为了防止赵恒再生退却之意,只好努力谏道:“契丹人强弩之末之势已昭然在目,大势将尽,陛下正该一鼓作气赶他出境!”。
  王邵说完自己憋了半天的的话,再也不说了,反正自己想说的都说完了,再往下说就真把寇准给得罪了。
  正当此时,忽然又有军情来报北面、东面和西面都出现大队契丹军,这些部队正想北城方向运动。正在众人惊愕之间,又传来一道军情,这道军情是来自石保吉派出的急脚子,原来有几万名契丹军挡住了宋军回归的路线,石保吉生怕自己的部队在契丹军左右冲突之下溃散,立即下令全军列阵、徐徐南撤,并请求御营发兵北上接应。
  北上的部队都是军中精锐,北城内外加上过河的御营兵马也只有十万人而已,那还有力量在契丹军三面夹攻之下分兵接应。赵恒当即呆若木鸡,片刻,他忽然觉得沮丧之极,情不自禁仰天一声长叹。
  
第88章 纷杂战局
更新时间2009-12-18 13:38:42 字数:2007
 寇准也是惊得一身冷汗,暗道:萧绰,果然好厉害,难道我寇准真不不是你的对手?在片刻的惊秫之后,他眼看赵恒沮丧万分,深恐赵恒又萌生退一,不觉心思一动,强压心中波澜,笑道:“陛下不必多虑,契丹目下外强中干,虽然以诈术诱骗我军,但却终不可胜。契丹虽众,亦不过二十万人而已,我军在北城亦有十余万众,契丹人又岂能围城。但有陛下在城中坐镇。我军斗志必然不衰,契丹久攻不克,其志必馁,那时鹿死谁手终数难料,陛下大可不必忧虑。”
  冯拯饶有兴致地看了寇准一眼,意味深长地一笑,轻轻闭上眼睛再不说话,既然冯拯不言不语,陈尧叟亦是无言以对,大家都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候赵恒的玉音。
  赵恒沉默了半响,当他的目光游离到王邵身上后,才缓缓转目盯着寇准,生涩地道:“既然事已至此,你就守在这里吧!传旨,回南城行宫。”
  天子来了不到一天就回南城,这和寇准当初设想大不相同,他是要坚持赵恒留在北城鼓舞士气的。但这个时候当然明白不行了,能够稳住赵恒抗击契丹军就已经不错了,留不留在北城鼓舞士气已经是不能再提的事情了,何况赵恒的一句叫他‘守在这里’的意思,他也非常明白。既然如今害得天子险些笼中之龙,那就看自己如何去守城了,万一守不住北城,那城破之日,他就得第一个去死。想想心下好生凄凉,道:“臣定然不负陛下重托,竭尽全力守御北城。”
  赵恒走的很匆忙、甚至连看也不看寇准一眼,这倒并不是他怨恨深毒,而是如今形势危机之下他要赶紧离开这块是非之地,回到相对安全的南城,那里有大河作为屏障、还有几万名战斗力强大的殿前司禁军保证他的安全。
  王邵在跟出去后,几步走到赵恒身旁,低声道:“陛下,臣留在北城为陛下耳目。。。。。。。”
  赵恒没有停下脚步,不过却放慢了许多,他斜眼看了看王邵,道:“此处非爱卿能呆之处,还是随朕快快渡河。”
  “臣在此可留意军前形势,又能够探明契丹人意图,还望陛下恩准!”王邵锲而不舍,决心不顾赵恒宠信执意留下。
  赵恒在肩舆旁停下脚步,转身用怪怪的目光凝视着王邵,叹了口气后道:“也好,万事小心,万万不可强出头,寇准非易处之人。”
  “谢陛下,臣谨记陛下玉音。”既然能够留下,王邵自然大喜过望,至于怎样去做他心中有数。他笑眯眯地恭送赵恒起驾,并在冯拯、陈尧叟各具旬异的目光中坦然相对。
  当目送车驾一行在禁军的护卫下匆匆由通道到了浮桥过河后,寇准才长长松了口气,他饶有意味地看着王邵,捻须道:“晋卿何须强留危城之中,万一有事,怎好向子明兄交代?”
  王邵神色怡静,风淡云轻地道:“有相公在怎说危城!再说能看相公指点江山,亦是晚辈的造化非浅。”
  寇准脸颊上闪过一抹得意的笑容,王邵的奉承使他悠然自得,刚才他由于王邵在赵恒面前直言引起的不快消散大半,毕竟他也是个寻常的人,在某种特定场合还是能够消受奉承话的。
  “非常时期,相公当诏高太尉和诸位都校商议军机大事才是。”王邵在寇准得意的时候,猛然提醒了寇准一下,虽然是普通的伎俩,用在恰当的时候效果却是不一般。
  重磅炸弹、绝对是重磅炸弹!寇准的心情顿时如压了一块铅似的沉了下来,他目光沉涩地看了看王邵,重重叹了口气,并没有说什么话。
  就在和王邵短暂的谈话后,寇准当真坐卧不安了好一阵子,然后将左正言杨亿、太尉高琼都找来,又知会王邵一起商决对策。
  在高琼和王邵的坚持之下,寇准最终决定一面把外围兵力尽可能地收缩在附近,并重点打通各寨之间的联络,石保的部队就地驻泊,并调集外围兵力打通他们之间的粮道,让石保吉步步为营、不断向北城靠拢,力图形成对契丹军的两面夹击。一面出奇兵不断扰敌,扰乱契丹军的军事部署,尽可能拖延契丹军的围困,大家都明白拖延的时间越长对于契丹军越是不利。
  当时,王邵就在高琼异样的目光中慷慨陈词,他对目前契丹军面临的事态以自己的知识和见闻发表一番见论,尖锐的指出这次契丹军南下采取的是经过几年试探后,采用的是主力单路进军、长驱直入的战略,这种打法根本就不是意图灭国或是掠夺财富那么简单。对于灭国而言,主力单路突击的做法早就被契丹先主用之不行,根本就不能形成对一个实力强大敌国有效地打击,反而会被宋军进行分段截击,造成全军覆没的危险,对于掠夺财富而言,二十余万大军似乎有些太多了些,也没有必要辽国三巨头倾巢而出,更没有必要深入大宋腹地。如今,契丹军仍然缺乏攻陷河朔大郡坚城的能力,除了宋军主动放弃的德清之外,保州、定州、瀛州、冀州一个也没有拿下来,至于北京大名天雄军,面对数万严阵以待的宋军,契丹军连尝试一下攻城也没有尝试,他断言契丹军之所以把众多有宋军坚守的重要据点甩在身后,不是为了快速进军而主动舍弃攻城,而实在是因为无法攻克才不得不被动放弃。
  当然,王邵并没有提到自己政治性的判断,他相信以寇准和杨亿以及朝廷中有头脑的大臣,他们都会多多少少看出契丹人悍然南下背后的隐情,大家都能品味出契丹军自发动主攻之后就三番五次尝试和谈的意味,尤其是启用天子乾邸旧臣王继忠更令人耐以寻味,只不过这群老狐狸谁也没有在形势明朗之前说出了罢了。
  
第89章 低迷战事
更新时间2009-12-19 11:11:43 字数:2816
 他想自己既然又当了这个露头鸟,那就好好地当一回,不要让这群老狐狸把自己看扁了,断然道:“多日来河朔、河东塘报中我军不仅对契丹军后方形成巨大威胁,且在河朔、河东北部的守军,频频出击契丹境内。知府州折惟昌率所部府州路禁军自火山军入契丹朔州境内,破契丹大狼水寨,斩首六千余级,生擒四百余人,获马牛羊、铠甲数万计。保州、莫州、岢岚军和威虏军都主动出击燕云,以张凝、田敏的偏师深入最远,他们在抵易州南大败契丹军,不仅获取了大量牛羊,而且接应数万燕云生民南下。所以在下认定朝廷在大河之上和契丹人拖的时间越长,契丹人就越受不了,只要咱们北城坚守不出,南城谨守大河要津,不出一月契丹必败无疑。”
  “晋卿好见识、好见识!”寇准捻须含笑看着王邵,淡淡地称赞一句,他又何尝看不出其中道理,要不然也不会如此力争天子御驾亲征,他虽然看不上冯拯、陈尧叟等枢府执政,自认为自己的见识要高出他们一筹,却没想到年纪轻轻的王邵竟然有这等见识,听口气还有未尽之言,他不能不在心中对王邵重新定位,这个浮夸公子不是人们眼中空谈政论那般不堪,而是一个眼光深远、还有些心机的小子。
  高琼却以军事角度道:“王直阁说的都是方略,而今契丹二十余万大军进逼北城,断石保吉大军和我联系,所说要石保吉联络外围禁军稳住阵脚,再打通粮道,但实施起来可不是读几本书、清谈几句就能解决问题的!”
  杨亿的脸色当时就不好看了,他坐在那里也不言语,心中却狠的咬牙切齿。王邵非常明白高琼的意思,他也承认打仗必须要靠武将才行,何况他对武人并没有任何偏见,不过他对高琼这些日子动不动就讥讽文官行径感到非常不满,生硬地道:“高太尉说的也是,无论整个战局怎样对大宋有利,但就澶州形式来说,咱们还是处于劣势的,如石保吉大军出了意外,恐怕是会生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枝节!”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