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孙正义--挑战世界首富的网络巨子

_5 泷田诚一郎(日)
  然而,在国内销售自家规格的日本个人电脑商,同时也制造以出口为导向的PC/AT相容机种。后者占实际出货量的四成以上,因为美国政府的禁止进口措施,这些产品都销不出去。
  受到这个因素的影响,日本业界开始迈向AX个人电脑的规格统一之路。曾以日本微软公司员工的身份,长年担任AX协议会事务局代理局长纯浦诚,竭尽心力推动AX普及化,现为开放界面(Open Interface)公司总经理。他说:“由于美国对日本个人电脑商出口的个人电脑课征100%关税,造成所有厂商制造的相容机种都无法出口,一直摆在仓库中,厂商亟欲寻找因应对策,才有了制造AX规格的动机。
  1987年7月3日,美国采取对日报复措施三个月后,在微软的大声疾呼下,各家厂商联合组成了“日语AT检讨会”开始检讨与PC/AT相容的日语个人电脑规格。
  推动个人电脑标准化
  事实上早在“日语AT检讨会”成立一年,日本微软就已经开始积极推动与PC/AT相容的日语个人电脑规格。1986年2月,微软终止与ASKI的代理店契约,自行设置日本法人企业。对刚成立的日本微软公司与总经理古川享(现为董事长)而言,这项计划便成为探测实力的试金石。
  从古川在1988年12月东京池袋阳光市(Sunshine City)大楼,针对各硬件厂商与软件厂商所举办的“AX会议”的演讲上,可以看出古川的想法与作法。
  “……世界上有两种相容机,一种可以在目前存在的操作环境与可购得的软件运作,因此又称为消极的相容机。…在未来的32位元的世界,一旦Multglan升级为Excel,或MS-DOS升级为OS/2之后,这类型的相容机种将无法持续运作,而遭到市场淘汰。
  “还有一种相容机,不仅重视当前的情况,也重视未来的发展。AX就是以与未来的机种相容为目标,期望能在未来的软件下运作。……AX是以直接输入的外国文化为基础,所衍生出来的新日本文化。听到这里,或许有人可能会以为AX不过是让国外硬件与软件进入日本而已。
  “其实更重要的是,只有引进国外的东西,让日本熟悉海外的环境,才能以此为基础向海外展开另一波新攻势,……目前的个人电脑会因为机种不同导致键盘配置与每一种应用软件的操作都不相容。因此,如何在建立相容性与整合操作性之下,来发展日本的电脑市场,将是今后努力的重点。”
  曾任AX协议会第二任会长、三洋电机董事兼电子事业部部长的中原纪(现为顾问),也是积极推动这项工作的人。古川曾于1986年9月前去拜访中原,中原回忆道:“根据古川先生的说法,日本不能再这样继续下去必须以IBM的PC相容机国际标准,将日语个人电脑加以标准化。虽然他站在微软总经理的立场,当然希望能够尽量推销MS-DOS,但我认为他的出发点是对的,我相当赞成答应和他一起努力。”
  在古川到各家公司进行游说那段时期,与PC/AT相容的日语个人电脑被称为“OAX”。事实上,最初使用OAX一词的人,是ASKI的西和彦。西和音说:“1986年左右,我曾经考虑到16位元个人电脑版MSX的各种问题,并想出商用的统一规格,我称之为OAX,即odce Auto。nonzxcnanseame。微软曾经希望能够使用这个名称,但被我拒绝。”
  “ASKI靠制造AX晶片赚了不少钱,但是我反对AX,所以什么也没做,真是失策。”
  结果,古川将OAX的“O”去掉,取名AX是Archi-tecture Extended的缩写,意味着极富扩张性结构的个人电脑。
  “弱者联盟”的目标
  1987年7月展开的日语AT检讨会,在经过上个月的讲座后,于8月完成日语AT的基本规格。
  三菱电机、三洋电机、夏普、冲电器等多家厂商,均全力投入这项工作。而当时,不同的厂商对特殊记号的缩写,均持不同的看法。例如,电话号码“ThL”,究竟要全部大写,还是只有“丫’大写、其余小写等,这些细节都要经过详细讲座。其分工情形如下:爱普生负责印表机规格,ASKI负责电视晶片,当时的软件银行总和研究所负责BIOS,AIPS电气则负责键盘。
  日语AT的基本规格完成后,9月10日成立AX协议会准备委员会。到了10月29日,以日语AT基本规格普及活动与调查研究活动为目的的AX协议会便正式成立。
  成立之初加入的企业计有19家,包括1电子测器、AS-KI、A冲电气、冲电器工业、兼松江商、佳能、卡西欧、京陶、三洋电机、夏普、Just System、爱普生、软件银行总和研究所、东芝、日本软件银行(现为软件银行)、微软、三井物产、三菱电机、美乐达照相机与YE Data等家企业。
  1988年2月,三洋电机正式推出第一台AX个人电脑“MBC一五月”,其实它早在AX协议会成立前,即1987年9月的资讯展中首度亮相。1988年5月,三菱电机、夏普、日本宏基(宏基的日本法人)也陆续推出AX个人电脑机种。在同年9月举办的资讯展中,不仅上述厂商都有参展,还加上佳能、卡西欧、京陶、冲电器工业、三井物产、SONY一共有10家厂商展示他们自己开发的AX个人电脑机种。
  与PC/AT相容的日语个人电脑机种AX个人电脑,特征可归纳为以下五点:
  1.经过整合的操作法(配备有标准规格的键盘);
  2.追求系统间的相互连结;
  3.与软件、资料的相容;
  4.系统的扩张性;
  5国际性(它是双语电脑,除了是日语个人电脑外,也可使用英文软件)。
  中原便指出:“AX个人电脑在基本硬件方面,与IBM的个人电脑完全相同,因此可直接使用在海外大量生产的扩张机板。与NEC的98系列相较,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扩张性。”
  凭借这些优势,AX阵营以抢占30%的市场占有率为目标。
  “我们都有一个强烈的信念,那就是促成符合国际标准的日语个人电脑在日本普及。后来当我担任AX协议会会长的时候,将AX的市场占有率提高为30%,几乎成为我的口头样。”
  AX阵营一度戏称是“弱者联盟”,因为就算真的达成30%的市场占有率目标,10家厂商平均每家厂商只得3%的占有率,的确只能说是弱者。
  有鉴于此,中原在他所著的《AX个人电脑的挑战》一书中说:“AX集团必须拥有50%的市场占有率,会员公司的AX个人电脑事业才能算是步上正轨。但是,当前的市场环境,是否能够让与PC/AT及日语软件相容的AX达成上述目标,还是个问题。”中原的看法,也是当时所有加入AX阵营厂商的想法。事实上,别说是30%,即使在1989的巅峰时期,AX个人电脑的市场占有率也只有十几个百分点而已。
  率先取得海外软件的软件银行
  对AX个人电脑的出现,孙正义的看法如何呢?软件业界又如何看待这件事呢?日本个人电脑软件协会专务理事清水洋三指出:“截至目前为止,欢迎标准化的基本立场并没有改变。无论是软件流通的孙先生还是软件厂商,也都站在这个立场,工作平台一旦标准化,一种软件便可适用于多种个人电脑,等于是将软件市场扩大好几倍,因此我们相当乐见AX的出现。”
  从理论来看,清水说的没错,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软件厂商都支持AX,有些厂商仍相当迟疑。
  纯浦便指出:“有些软件供应商反对由微软主导与推动AX,他们对于AX是否能够普及,也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再加上无法从中取得金钱上的好处,因此,只有少数供应商从一开始便参与AX协议会,AX个人电脑用软件也一直未见明显增加。”
  当时,除了稳居龙头宝座的NEC之外,所有厂商为了能将某些软件应用到自己制造的个人电脑上,必须支付软件厂商一定的费用。这时,AX阵营引进美国式的相容机,并决定移植软件无须支付费用,软件供应商因此“无法从中取得金钱上的好处。”
  纯浦接着说:“如果只考虑到眼前的利润,最好的方法就是研发NEC电脑用的软件,然后以收费的方式移植到富士通的电脑上。因为移植到AX个人电脑上,无法取得金钱上的报酬,因此,最初软件供应商的反应相当冷淡。”
  软件厂商尽管满怀不安与不满,对提供各家个人电脑厂商OS的微软所提倡的AX个人电脑构想,也不能无视于它的存在。虽然起步稍晚,后来还是有许多软件厂商陆续加入AX协议会。
  一样身在软件业界,对于AX个人电脑的出现,软件流通业者与软件厂商的观点就不同。
  在“AX会议88”上,继古川之后演讲的孙正义说:“AX机器最大的特征,在于它能以非常快的速度与简单的程序,便将美国软件应用到日本的电脑上。它的好处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美国最新的软件或日本畅销的新版软件移植过来。
  “目前在日本视窗98用的软件约有6000至8000种,在美则有四五万种,不久之后,许多软件都会出现在汇流排上。通过AX机器,便可以取得与使用比日本多好几倍的软件。
  “日本软件银行已经在美国设立一家美国软件银行公司,与美国最大的软件流通公司Micro建立独家合作关系,希望能通过美国公司的运作,直接进口美国的软件。”
  从这番话就可以看出孙正义的眼光独到之处。
  他又接着说:“已经有硬件厂商、软件厂商、周边机器厂商等297家公司参与AX协议会。其中先是软件厂商,营业额便占日本国内软件营业额的95%以上。虽然有人认为AX用的软件还不够多,但是从95%这个数字来看,AX协议会的成员几乎已经涵盖日本所有软件厂商。其他的5%,可以用数以万计的美国软件来填补而绰绰有余。”
  利用AX建构扩大市场的策略
  1987年10月,只有19家公司联合成立的AX协议会,在一年后,即1988年10月底,已经增加至297家。两年后的1990年12月底,更一口气增加至563家。
  从加入企业的数量来看,古川享所推动的AX个人电脑构想似乎相当成功。但是我们不要忘了,AX个人电脑的市场占有率较当初预期的还低,最高时也只有十几个百分点。从这个结果来看,AX个人电脑应该算是失败收场。
  纯浦指出:“从AX到DOS/V,再到视窗95才能相互衔接。因此,从历史的角度来看,AX是形成这个趋势的不可免的步骤之一。换言之,AX个人电脑虽然无法标准化,却因为有AX这步棋,后来微软才能完成标准化并取得最后胜利。今天的个人电脑市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中原也指出:“回顾AX个人电脑的发展史,结果是演变成以DOS/V的机器一直发展到现在。我认为当时合作推动AX的人士,对日本个人电脑标准化可说都有相当大的贡献。虽然在AX协议会成立三年后出现了DOS/V,但是AX协议会在这三年内的成绩,给DOS/V极大的影响。
  “目前,日本的个人电脑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如果这些年来日本还是沿袭1986年以前的惯例,由个人电脑厂商自行开发不同规格的电脑,电脑不会像现在这么普及。如果当时大家没有合作推动AX构想,日本的个人电脑产业就不会达到今天这样的规模。”
孙正义--挑战世界首富的网络巨子--第十一章 席卷市场的DOS VNEC的路线变更
第十一章 席卷市场的DOS VNEC的路线变更
  NEC的路线变更
  早几年,日本的个人电脑市场简直就是NEC98系列的天下,市场占有高达60%,几乎独占整个日本电脑市场。然而这项纪录已经成为历史,DOS/V个人电脑已经取代“98系列”的地位,席卷整个市场。
  DOS/V是通过IBM的“PC/AT”及其相容机种,在没有附加特别硬件的情况下,就可以日语来使用的磁碟作业系统(DOS,DiskOperationSystem)。这款由日本IBM以英语版“PCDOS40’为基础所开发出来的软件,是在1990年秋天问世。
  当时,以NEC98系列为首的日本国产个人电脑,均搭载一款硬件,可从惟读记忆体(ROM)读取适应于汉字输入的汉字字体,并以画面显示出来。由于各家公司所生产的这个硬件款式互导,导致虽然都是日语个人电脑,彼此不相容:而在日语处理的障碍下,日本国产电脑与海外的电脑当然也相容。
  日本IBM所研发出来的DOS/V,借着以软件来处理日语,一举消除障碍相容性的硬件限制。
  DOS/V的“V”意味着PC/AT相容机的标准影像图形阵列(VG,VideoGmphicsArray,通过640x480图点,来显示26万种颜色中的16种颜色)。也就是说,只要是搭载VGA的PC /AT相容机,便可以摆脱日本机种或国外机种的限制进行日语处理。
  1991年3月,日本IBM设置“PC开放结构推进协议会”(OAD,penArchitectureDevelopersGrou)企图推动DOS/V的普及化。OADG事务局局长田中芳夫说明OADG成立的背景。
  “当时,个人电脑的年销售量约为200万台,其中NEC的市场占有率便高达70%到80%。而IBM只有10万台左右,占4%到5%,富士通也差不多;三菱与日立的销售量则更少。
  “想要提升电脑厂商的业绩,就必须扩大个人电脑市场,只要将200万台的市场扩大至500万台,尽管占有率只有4%,保守估计,销售量也可以较过去增加2.5倍。而DOS/V 与OADG正是厂商检讨如何扩大个人电脑市场的产物。”
  在实质世界标准的PC/AT规格下,只要改善市场环境,让国内外厂商自由竞争,通过健全的市场竞争,逐步降低硬件与软件的售价,最终将有助于个人电脑的普及。
  田中事务局长指出:“当时除了NEC外,其他个人电脑厂商都是事先支付软件厂商费用,让厂商研发软件;或是保证购买1万套的软件,才能说服软件厂商进行软件开发。
  “厂商除了必须负担这些成本之外,个人电脑的销售数量每年不过增加10万台左右,软件销售数量更是有限,因而导致软件的售价偏高。为去除这种恶性循环,个人电脑厂商一致同意必须采取因应对策,最后产生了OADG。”
  OADG刚成立时,会员公司只有以IBM为首的13家个人电脑厂商。这13家厂商经过一番讨论,决定以PC/AT技术为基础,来订定OADG规格。
  1991年10月,集合约300家左右的软件厂商与周边机器厂商所召开的第一届OADG会议,正式发表OADG规格,并从1992年开始推动。经过四五年,OADG规格的个人电脑(DOS /V机种)整体出货数,已经高占市场的60%。
  DOS/V机种的发展可谓相当成功,但是就个人电脑历史的大潮流而言,DOS/V所扮演的角色,不过是技术过渡时期的配角罢了。
  身为个人电脑发展史的见证人,文教大学资讯学院教授安田寿明说:“为了消除日语输入的结构差异,而出了AX与OADG,这都是过渡时期充充场面的技术罢了!”
  ASKI总经理西和彦也有相同的看法。“无论是AX或OADG,只获得短期与局部性的成功;从长期与大格局观点来看,在这些东西上花费时间,简直太浪费了。”那么符合长期与大格局条件的技术究竟是什么呢?安田教授与西和彦异口同声地说:“视窗3.0日语版。”
  迈向“开国”时期的市场
  1982年秋天在美国举行的世界最大电脑相关产品展示会COMDEX上,美国个人软件公司(Pe——alSoffor)发表了一款可由视窗显示的划时代软件产品“Vision”。当时,身为微软副总经理的西和彦与比尔·盖茨两人,曾经在该公司的摊位上研究了好几个小时,企图从模拟操作中找出作假的情形,但是他们的努力徒劳无功,因为个人软件公司的这套软件是如假包换的真货。
  从展示会回公司的路上,两人顺路到全录实验室(PARC),企图说服一名GUI环境软件开发工程师跳槽到微软。
  1983年,新软件研发专案小组“界面经理”在微软公司内部诞生,这个小组专门从事视窗的研发工作。1985年11月,微软对外发表视窗l.0,较当初预定计划晚了~年半左右。1987年12月,又发表了2.0的升级版。直到1990年5月微软发表3.0升级版,并创下销售佳绩后,才确立32位元个人电脑OS的实质世界标准地位。
  受到3.0升级版登场的影响,欧美的个人电脑利用环境更加开放与扩大,但是,在日本的个人电脑市场上,日语版视窗3.0违反微软一贯的做法,完全不对同业公开它的程序。
  尽管视窗30的相容性还高于MS-DOS,但在厂商擅自修改之下,不仅损及应用软件的相容性,假名与汉字的变换方式以及印表机驱动程式(周边机器的控制软件)也产生差异。
  为了不重蹈覆辙,微软在发表日语版视窗3.l时就特别小心。为采取万全的对策,直到1993年5月日语版的视窗王玉才正式问世,整整晚了欧美一年以上。
  西和彦回忆道:“最初,我们一直重复尝试错误,直到视窗3.1,才算是出现一个适当的软件。因此,我向比尔表示,能够研发出一套畅销的软件,实在太棒了。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但从个人电脑的进展历程来看,我们的方向是正确的,3.l的登场,可以说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
  通过DOS/V的开发,出现了日语个人电脑的PC/AT相容机;而视窗31.却进一步确保了应用软件的相容,迈向更开放的世界。
  将突破口语障碍的硬件与软件这两大实质世界标准结合,一直处于销国状态,独自发展的日本个人电脑终于迈向“开国”时期,逐步成为开放市场。一直被称为“弱者联盟”的各家电脑厂商,掌握这次复生机会,展开了一波新的攻势。
  康柏引发低价竞争
  美国排名第三的个人电脑厂商康柏电脑,在日本的法人康柏股份有限公司似下简称康柏KK),在1992年10月1日,以128万日元的售价推出一款IBM相容机种——搭载英特尔32位元中央处理器386SX的桌上型个人电脑“ProUnea”。这个价格只有同级日制电脑产品的一半,相当具冲击性。
  根据康柏KK的说法,欧美地区的“PmLinea”定价为899美元(用当时的汇率换算约为11万日元)日本的“ProLinea”是以这个定价为基准,加上在日本的行销成本等费用后,决定定为128万日元。
  康柏KK内部的员工也指出,假设依照当时日本电脑厂的价格设定方式,以70%的收益率来算,这款电脑的价格仍十分具竞争力,还高于合理定价,所以公司才会采用欧美地区的定价来设定。
  无论如何,由DOS/V打开的日本市场中这场相容机的商机争夺战是由康柏价格冲击所引爆的,从此日本的个人电脑市场开始迈向fMi竞争时代。
  1993年5月,日语版视窗3.正正式登场,无论是IBM的相容机种,或是NEC的98系列,对使用者而言,都属于相同的视窗世界,这个趋势的演变,不仅造成个人电脑的竞争更趋激烈,低价竞争潮也一波波涌来。
  OADG的田中便指出:“随着竞争越演越烈,个人电脑已经几乎没有利润可言,卖一台个人电脑,只能获得l-2日元的利润。”
  对个人电脑厂商而言,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在自由市场的运作下,个人电脑硬件的价格持续大幅下滑,应用软件的售价也随之下跌。这个趋势形成个人电脑的普及。几乎已经到达一人一机的地步。康柏的低价竞争刺激了市场,旧本国内个人电脑的出货台数出现飞跃性的成长,原本停滞在200万台,目前则已超过700万台。
  果然如OADG成立时所预期的,在市场自由竞争运作下,软硬件的价格逐步走低,加速了个人电脑普及化的脚步。田中说明道:“OADG最大的贡献,不在于扩展DOS/V电脑的市场占有率,而是刺激市场,将当时仅有200万台的市场规模,一口气扩大至700万台以上。“市场规模一旦扩大,不仅软件厂商随之成长,硬件供应商也可以出售各式各样的周边机器,进一步赋予流通与零售业更多的活力。我认为,促使市场整体的繁荣,才是我们最大的贡献。”
  视窗95的巨大影响力
  1995年11月3日,微软推出新的个人电脑用OS——日语版“视窗95”,在日本各地引发一股抢购热潮。
  东京的秋叶原、大版的日本桥,以及全国各地的电器专卖店或个人电脑零售店,从午夜12点开始销售“视窗95”,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抢购一空。
  位于秋叶原的LaoXS个人电脑专卖店,在午夜12点以前,已经出现长达100公尺以上的抢购长龙;现场还请到微软与个人电脑厂商的负责人,12点一到,他们便拉开计时的彩球。有些店准备了甜酒招待顶着寒风排队购买的顾客,有些店从12点前5分开始倒数计时,还有一家店12点一到就开始施放烟火,让许多排队等候购买的个人电脑玩家,在那一瞬间完全沉浸在一种异样的热烈气氛中。
  日本个人电脑软件协会专务理事清水洋三,以兴奋的语气述说当时的盛况。
  “我感到仿佛是法国大革命时,将群众力量凝聚起来的一股能源。”
  就算是个人电脑厂商研发出最新、最先进的个人电脑,或是其他软件厂商开发出划时代的新产品,也不可能让那么多人一起陷入狂热的气氛中。
  长时间担任AX协议会事务长一职,也是开放界面公司总经理的纯浦城,总结了AX以后的业界动向:“为了建立个人电脑的实质标准,才产生AX与OADGo结果竟然由微软取得实质标准。微软才是最后的赢家。我们可以从目前的个人电脑市场得到证实。”
  微软的获胜,正确来讲,应该是微软与英特尔联手的胜利,造成目前的个人电脑业界与个人电脑市场,仍旧以英特尔为中心持续发展。
  “赢家通吃。”(Winnerg6tsall.)这是个人电脑业界经常使用的词汇,意味着赢的人将独占所有的销售额、市场占有率、地位与名誉,也显示出在个人电脑世界只有第一,没有第二。然而,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话:“但是时间很短暂。”(……,butforawhile·)
  在技术快速革新的个人电脑世界中,通过革新性的技术开发,可能会使原有的形势为之一变。尽管大家都必须与英特尔妥协,但许多企业也正虎视眈眈地等待机会的降临。
  以前孙正义就曾经为个人电脑业界下了一个注脚。他说:“这是一个用右手握手,用左手互殴的世界!”
孙正义--挑战世界首富的网络巨子--第十二章 软件银行成长物语
第十二章 软件银行成长物语
  没有公司简介的公司
  “本公司没有记载公司相关介绍的所谓‘公司简介’”软件银行的宣传负责人苦笑说。
  由于事业的扩展与公司的成长相当迅速,即使花时间制作一本公司简介,也无法即时反应公司的经营实态,因此软件银行不制作公司简介,也无法制作公司简介。实际上,软件银行在近几年的事业推展是有目共睹的。
  1995年4月,软件银行以750亿日元购并全球最大的电脑相关展示会COMDEX;再于1996年2月,以大约1800亿日元的巨额资金,购并世界最大的资讯出版社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随后又于1999年6月,用1628亿日元收购个人电脑用记忆体厂商金士顿科技公司;更与澳洲“媒体巨子”梅铎(澳洲新闻集团总裁)合作,成立数位卫星播送公司加jskyB。
  通过购并策略,软件银行与孙正义的名声在近几年内已经远近驰名。然而,大众对软件银行究竟从事哪些事业?似乎所知有限。
  在1998年11月所发表的期中合并决算快报中,记载着软件银行各事业的主要商品与产品:
  1.软件网络事业
  个人电脑用软件、主机或周边机器等硬件、以PC-LAN为主的网络相关产品等流通事业。
  网际网络相关事业,通过个人电脑网络而形成的网络系统事业。
  2媒体事业
  个人电脑专业杂志或书籍、娱乐杂志、游戏多媒体等出版事业,以及以出版物为媒介的广告事业。
  说明手册、目录等委托制作事业。
  卫星播送事业。
  3.展示会事业
  电脑相关展示会的营运等。
  4服务事业
  电脑机器记忆体、处理器的设计与制造。
  通讯行销事业等。
  5其他事业
  网际网络相关投资事业。
  网际网络搜寻提供事业名
  软件银行的事业内容一共可归纳为以上五种,但是以这种方法区分该公司的事业,常会忽略该公司的本质。“世界第一位信息产业基础建设提供者”,才是孙正义创业以来的目标,也是软件银行努力的方向与本质。
  无论是创业初期的个人电脑用软件流通批发,创业后所建立的出版事业,还是COMDEX 与jskyB,都可用数字化信息产业基础建设这条主轴来连接。
  孙正义以充满热情的口吻说:“我刚创业不久,《文艺春秋》曾经登过一篇报道,指明我说过要‘成为软件业的大荣!’我的确是从个人电脑用软件的流通批发起家,但我从未想过只是做一家单纯的流通公司或软件批发商。
  “自创立软件银行,我一直以成为数字化信息产业基础建设者自期。但是一家刚创业的公司负责人如果说些大话,谁也不会相信,因此当时我一直不敢说出口,只是在内心自我期许。”
  1981年创立软件银行时,孙正义才24岁,脑海中就已经浮现出数字化信息产业基础建设者的概念。如果孙正义说的属实,他的先见之明实在令人敬佩。
  导入独特的经营管理手法
  孙正义认为,软件银行要成为数字化信息产业者,有三个阶段性目标要努力。
  第一阶段,通过软件流通与出版事业的成长与扩大,培养企业基础实力。第二阶段,借由创投,利用合伙人的力量,增强自己既有的力量,加速事业推展。第三阶段,利用上柜所取得的资金筹措能力,积极推动购并策略,以更快的速度扩展事业。
  从1981年公司成立到1989年为止,是孙正义所谓的第一阶段。在这个阶段,出版事业曾经面临严峻的挑战,所幸公司整体业绩仍能够顺利成长。但是,孙正义因为肝炎反复进出医院,暂时退居董事长一职,专心养病,公司经营发生一些纠纷。在这个阶段,整体企业组织结构尚未十分健全。
  孙正义说:“1986年,我重回公司担任总经理,当时尽全力冲刺本业是经营上的重点,因此,我将所有精力都放在强化流通批发与出版事业上。就当时公司的状况与我的体力而言,尚无余力投入新的事业领域。首要之务是集中精神在巩固基础上。”
  孙正义所谓的“巩固基础”策略,包含导入“团队制”、“每日决算”、“千图搜寻”等的经营管理手法。这些都是孙正义在病床上想出来的远距离遥控经营方法。
  孙正义回忆道:“我一直在思考是不是有一种方法,让我可以在住院时,或在家疗养时,通过遥控操作来经营公司。就是这个时候,我想到‘每日决算’与‘千图搜寻’的初步架构。出院之后便将它付诸实践。”这些架构后来都经过十几次的改良,例如“千图搜寻”在经过重复强化内容后,现在已经成为“万图搜寻”。以下就是这些方法的最新版本。团队制
  采用以10人为一组的团队制。目前该公司的团队数量已经高达100组左右。小组领导人大多由课长级的主管担任,为了适才适任,也有由代理课长或主任担任小组领导人。小组的整合与存废,依据状况随时调整。因此,小组领导人也有可能降为小组的一般成员。
  以小组为基本单位,可以将组织扁平化。在团队制下,组织结构为总经理一事业部长一小组领导人一小组成员。除了组织扁平化之外,公司内部的信息基础建设之健全,以及决策速度之快,也是软件银行的特征之一。例如,由小组领导人往上提报的问题,几乎可以在48小时内做成最后的决议。每日决算
  每天计算出各小组与小组成员的营业额与经常收益,进一步掌握每天预算达成的情况。只要健全个人电脑的基础建设,便能够让这个方法顺利运作。
  各小组在独立的预算制度下,一方面各自拥有最大的决定权限,一方面也负有相对的收益责任。各小组通过每日决算的数字,可以了解收益责任的履行状况,期能依据每天的数据,朝既定目标努力。采行每日决算,前提是每一位小组成员必须依据科目别,按月编列出详细的预算。各小组的预算书加起来,厚达三四厘米。万图搜寻从各种角度分析一万种经营指标,这就是所谓的“万图搜寻”。身为总经理的孙正义与经营团队,通过万图搜寻可以确实且及时掌握整体的经营状况,以及每项经营的课题。孙正义强调:“我的目标是朝顾客委托服务型组织的方向改进。拥有大幅权限的各小组,依据每日决算的数据变化,当场立下判断,并立即采取迅速的行动。各小组可以自行决策和行动,也可以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达成协力的效果。”
  通过网络踏入全球市场
  从1990年至1994年7月股票上柜为止,是软件银行通过创投,加速事业拓展的第二阶段。
  1990年4月,软件银行与美国诺贝尔则。bell)共同成立一家合资公司——诺贝尔股份有限公司。诺贝尔公司不仅开发出有网络OS实质标准之称的“NetWare”,且倡导小型化电脑闻名于世。经由与该公司合并,软件银行一下子拥有网络基础建设提供者的新头衔。
  软件银行的元老级干部宫内谦认为,与诺贝尔公司的合并,对软件银行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软件银行从游戏软件流通业起家,随即跨入商务软件市场。通过经销文书处理机软件‘一太郎’,以及计算软件‘totllsl-2-3’等产品,软件银行的业绩一直持续成长,接下来就开始跃上世界舞台。那个时期,我刚好负责诺贝尔的案子。软件银行原本只是一家流通批发与出版公司,完全没有网络相关技术与Know-how,在孙先生的先见之明与强力领导下,软件银行终于跨入网络业。
  “只要通过与诺贝尔公司的合并就可以拥有新技术,顾客对软件银行的看法也会有所改变。从那个时候起,无论是营业方法或往来顾客形态都出现180度的转变,与批发商时代单纯销售物品的做法完全不同,与海外供应商的往来也快速增加。进入网络事业后,眼前的网际网络商机突然开阔。如果没有与诺贝尔公司合并的话,我想软件银行不会有往后的成长空间。”就在与诺贝尔公司合资成立新公司的那一年,孙正义开始站在国际性视野来思考事业拓展的方向,公司名称也由原来的“日本软件银行”,更名为“软件银行”。
  与美国总统候选人裴洛合作
  翌年的1991年4月,孙正义与裴洛(R000omt,1992年美国总统候选人)合作,成立一家从事系统整合事业的合资公司。虽然两人的_作关系在1992年告一段落,但是借由与美国超级创投企业的经营者合作,软件银行的股市价值也大幅上升。
  身为孙正义保护人的夏普顾问佐佐木(现为软件银行顾问),就孙正义与裴洛的合作案,提出他的看法。
  “孙正义与裴洛一见如故,孙正义曾经告诉我:‘那位老先生很厉害!’他很喜欢裴洛的大格局作风。但是裴洛这个人太能干,居然要出马竞选美国总统,因此我对孙正义提出忠告:‘妥当吗?这好像很危险。可能会被他所操纵哦!’后来,孙正义听取我的建议,取消了与裴洛的合作案。”
  孙正义本人也说明他为何先是与裴洛合作,后来又取消合作的内幕。
  “与裴洛合作的理由有二:一是我认为在小型化的趋势中,必须拥有系统整合的技术;二是要合作就要找美国最大的系统整合公司合作。符合上述两项条件的,只有裴洛一人,因此我才会考虑和他合作。
  “然而,当时小型化尚未蔚为主流,公司成立第一年便出现亏损。就在我准备重新检讨对策再加把劲时,裴洛突然宣布出马竞选美国总统。当时我考虑到,身为总统候选人的裴洛,手上拥有一家亏损的公司,毕竟会有负面影响,尤其是第一年的亏损金额就高达10亿日元。此外,我不希望事业上的合作伙伴拥有太强烈的政治色彩。既然短期间无法出现收益,干脆解除合作关系。”
  合资公司的出资比例是软件银行占六成,裴洛四成,一旦解除合作关系,按出资比例,孙正义必须负担6亿日元的亏损,但孙正义决定由软件银行负担全部10亿日元的亏损。
  “亏损是在我主导之下产生的,如果让对方负担四成的亏损,似乎说不过去,因此,我决定全额负担,裴洛不会因此而损失半毛钱。裴洛似乎无法相信居然有这种事,相当感激我的决定,甚至对我表示,只要是我提出来的合作案,无论是哪一种事业,我随时提出来,他随时签名,绝不过问,他强调,要我千万不要客气。”
  孙正义与比尔·盖茨合作,于1995年成立,从事个人电脑用游戏软件开发与销售的游戏银行(GameBand,资本额45亿日元,出资比例为软件银行60%,微软40%),双方解除合作关系时,孙正义也做了同样的决定。
  销售利用视窗95驱动电视用游戏软件的游戏银行,对SONYEntertainment、任天堂与SEGAEnterprise等游戏机厂商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在公司刚成立时,一举一动都受到市场瞩目。但是,在家用个人电脑市场低迷,以及既有游戏机厂商的力图振作之下,该公司的业绩一直不见起色,亏损金额持续扩大。1998年,孙正义决定与微软解除这件合作案,由软件银行收购微软所持有的股票,总计损失金额高达7亿日元。从上述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孙正义一流的商业手法。我们常听到“吃亏就是占便宜”这句话,但是孙正义的商业手法则是“让对方占便宜就是自己占便宜”。孙正义说:“把好处让给对方,对方便会将我视为自己人,如此未来的事业才能顺利推动,我自然可以从中享受好处。”
  “日本的比尔·盖茨”换人
  1994年2月2日,软件银行的股票正式在店头市场上柜,上柜价格每股1.l万日元。孙正义说:“我从未想过在股价攀高时上柜,借以筹措更多的资金。倒是希望能和股东建立长期的关系,在股价还在谷底时上柜,一步一步让股价走高。因此,我拜托证券公司尽量压低上柜价格,谁料上柜第一天就以18900日元收盘,投资大众给予软件银行极高的评价,我必须更努力才行。”
  上柜时,孙正义手上有近一千万股的软件银行股权,如果以每股股价18900日元计算,当进孙正义的身价高达2000亿日元,听说当时孙正义曾经叹息道:“每年花1亿日元,也要两千年才花得完。”
  公司成立13年,孙正义终于圆了他的日本梦。从那个时候起,许多人都称孙正义为“日本的比尔·盖茨”,过去ASKI的西和彦也曾被冠上这个名号,如今这已变成亿万富豪孙正义的新头衔。
  拥有两千亿日元资产的日本比尔·盖茨,住在麻布高级住宅区一栋拥有私人高尔夫球场与游泳池的豪宅(三层楼建筑,占地960坪)。但是孙正义本人却丝毫没有暴发户的气息,仍旧维持俭朴的生活。
  股票上柜,成为身价高达两千亿日元的资产家,以打高尔夫球为乐的孙正义,第二天买了一套价值30万日元的高尔夫铁杆组,做为对自己的犒赏。笔者曾经就这件事,请教孙正义对金钱的感觉。他回答我:“由于公司股票上柜,我想自己应该可以稍微奢侈一下,考虑半天之后,我只想要一套高尔夫铁杆组……我个人没有强烈的购买欲,也不奢侈,只有满怀冲刺事业的欲望,却没有赚很多钱的欲望,在吃的方面,高级餐馆的东西的确好吃,便利商店的便当也不错,但,我也很喜欢麦当劳的汉堡。”
  软件银行股票上柜的第二年,电就是1995年,软件银行也采行类似股票选择权的特殊诱因制度来吸引人才。简单地说,凡是对公司收益有贡献的董事或小组领导人,由孙正义拨给一定的股票做奖励。
  拨给额是以决算期的税前收益增加额为基准来决定,由孙正义的资产管理公司MAC负责,分10年支付给董事和小组领导人。
  例如,1994年度的税前收益较前一年度增加11亿日元,经过计算后,第一次的拨给额为10亿日元,董事分得45%,小组领导人分得55%。结果,达到领取标准的董事、主管与员工中,董事分得的奖金金额高达1亿日元,小组领导人也分得近6000万日元的奖金,其他还有超过20名的员工获得1000万日元的奖金。这个象征软件银行持续成长的制度,一度因媒体的报道而喧腾一时,但是在日本的税制下,奖金的一半必须与其他所得合并申报扣税,最高税率达50%,因此第H年之后,该公司便改采另一种方式,奖励对公司收益有贡献的人。
孙正义--挑战世界首富的网络巨子--第十三章 大胆战略背后的缜密计算
第十三章 大胆战略背后的缜密计算
  1994年海外事业创业元年
  1994年7月,软件银行终于达成期盼已久的股票上柜目标,虽然较孙正义预期的晚了两年,但是就一家创业才13年的公司而言,这已经是个创举。
  从那个时候起软件银行展开一连串的购并活动,逐步扩展与壮大事业版图。
  股票上柜4个月后的1994年11月,软件银行斥资200亿日元,购并拥有世界最大的规模的美国资讯网络综合展示公司Interrope将Intermpe纳入旗下,除了考量可以从展示会取得的收益之外,更大的好处是能够掌握网络技术的最新动态,强化产品的充实度;此外,更可利用Interrope的知名度,推展海外事业。
  直到9月的年度期中决算说明会上,孙正义才针对购并Interrope案发言:‘俄期待本来能够出现合作效应。今年是软件银行的海外事业创业元年,今后我们将更积极推动海外事业。”
  回想经过6年的美国留学生涯,即将返国之际,孙正义曾在心中发誓:“Ishall return。”如今总算实现了这句话。说出“今年是软件银行的海外事业创业元年”的孙正义,心中应该充满着别人无法体会的感慨吧。
  对于公开说出“不会一直闷在日本”的孙正义而言,海外事业的开创,应该是一件比股票上柜还高兴的事。他心中一定认为,总算有一个机会能够展现自我的能力。
  并购InterroPe之后,孙正义再度于1995年2月,以约750亿日元的资金,购并包括世界最大电脑相关展COMDEX在内的1nIerface集团展览部门。
  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进行两次并购,软件银行已经成为全球个人电脑相关展示会业务中,拥有压倒性市场占有率的公司。
  1995年11月,软件银行又以1800亿日元,收购全球最大个人电脑相关出版社——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使软件银行在电脑相关出版领域也登上了龙头地位。
  如果孙正义的计划顺利推动,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的购并案应该是海外事业创业的第一步。孙正义之所以决定购并齐夫戴维斯出版公司,完全是受到比尔·盖茨不经意的一番话所影响:“从《PC Week》(齐夫戴维斯公司的招牌杂志)的封面消息,就可以了解个人电脑业界目前的状态。”
  比尔·盖茨在1994年10月说的这句话,燃起孙正义购并该公司的念头。可惜那次的购并却以失败收场,因为另一家提案的美国投资公司佛斯德曼里特,当场答应以14亿美元(约1450亿日元)的现金进行收购,孙正义却提不出确切的收购金额。
  过了将近一年后,孙正义终于与佛斯德曼里特公司缔结购并契约,购并金额包括1800亿日元的股权收购,以及300亿日元的部分资产收购,共计2100亿日元。若从佛斯德曼里特公司在一年后便取得600亿日元的收益来看,孙正义的这项购并行动“似乎买贵了”!
  进入1996年之后,孙正义还是持续积极的购并策略。
  6月,孙正义与素有“世界媒体大亨”之称的澳洲新闻集团总裁梅铎合作,以417亿5千万日元(软件银行与新闻集团各出一半)购并拥有21.4%的朝日电视公司股权的旺文社媒体,引起日本各界一阵哗然。
  9月,他又以大约1600亿日元,收购在美国拥有6成商用记忆板市场的金士顿科技公司。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