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孙正义--挑战世界首富的网络巨子

_7 泷田诚一郎(日)
  根据孙正义的如意算盘,目前在“眼球交通流量”方面,已经居全球领先地位的软件银行,今后只要发挥其优越性,掌握虚拟空间的另一个关键点“钱包交通流量”,即在网际网络的电子商务交易上吸引更多的钱包(购物顾客),在“钱包交通流量”上也成为世界第一即可。事实上,他已经将这个构想具体付诸行动。
  1998年6月,软件银行通过与美国网络下单的先驱E·Trade电子券商合资成立E·Trade 股份有限公司,不仅踏入使用网络下单交易的证券业务,同时也正式跨进金融领域。
  1998年7月,软件银行再度与美国Onsale公司合资,成立了Onsale股份有限公司。Onsale 公司主要是利用网络经营个人电脑相关产品、家电制品与日用杂货等商品的拍卖,会员人数高达67万人,交易的商品种类超过1200种以上。未来,该公司准备在日本拓展拍卖业务。
  此外,1999年4月,软件银行又与微软合资,成立一家网上汽车销售中介服务的Car-POint股份有限公司。
  E·Trade公司总经理北尾,说明了软件银行如何推动电子商务业务。
  “电子商务的本质,在于分析、包装与提供信息,信息涵盖层面极广,包括金融信息、房地产信息及中古车销售信息。如何替这些信息进行完善的包装,唤起消费者的消费行动,正是电子商务的交易本质。只要彻底掌握这个本领,便可进入各种电子商务市场;只要存在商机,便能够进行电子商务业务。
  北尾认为,软件银行早已经在网际网络占据最佳的地点,无论进入哪一个领域,软件银行都一定可以获胜。
  为了确保更多的“眼球交通流量”与“钱包交通流量”,软件银行对已经公开发行股票的十多家企业,及以美国为中心的100家网际网络相关企业进行投资,而且软件银行几乎都是这些企业的最大股东。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持股的潜在收益就高达1兆日元以上。若引用孙正义的词语,软件银行已成为网际网络业界的最大股东,而软件银行集团则是世界第一的网际网络财阀。
  北尾说:“有一回,总经理与比尔·盖茨见面,逐一说明他投资哪一家公司,与哪一家公司合作进行创投,令比尔·盖茨吓了一跳。因为,我们的投资重点都摆在最有潜力的网际网络相关事业;软件银行一度陷入资金周转的困境,谣传即将倒闭,最后却能够安稳地度过难关。这意味着孙正义是一位天才,尤其是他的眼光相当独到。”
  尽管看见这一连串动作,听到这些说明,我还是认为孙正义已经改变了。
  创业家孙正义的旗印应该是“攻占数字化信息基础建设”,倾其心力,将软件银行所有的经营资源投入这个领域。但是,从网络下单交易跨入金融领域,将触角伸入家电产品或日用杂货的拍卖业务等,这些行动似乎脱离了他原本的经营方针。
  究竟他打算投入数字化信息基础建设,再进一步迈向更高一层的境界呢?还是要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基本经营方针,投放有助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副业呢?无论如何,软件银行完成股票上市后,孙正义的经营态度已经出现转变。
  软件银行的三百年大计
  孙正义在19岁那年就已拟妥“人生50年计划”。
  他立志要在30岁前成立公司,闯出一番名号;40岁以前累积至少1000亿日元的资金;50岁以前建立王兆到2兆日元的事业规模;柳岁前完成事业;60岁以后完成经营权的交棒动作。孙正义相当自豪,到目前为止一切按照计划进行,而且比预定计划更顺利。
  孙正义指出:‘吃俭之初我曾经说,希望将来事业能够扩展到如同数豆腐般一块、二块(一兆、二兆)的规模,大家都认为我吹牛,至少有四.99%的人这么认为,甚至到现在也有人这么想。
  “事实上,软件银行1994年度合并决算的营业额为960亿日元,到了1995年度已经增加至1700亿日元,1996年度更进一步增加至3500亿日元,1997年度则为5130亿日元。以这种成长速度,未来要达成一兆日元并非难事;如果无法达成的话,那一定是经营者不用心。在这种成长速度下,规模自然而然会扩增至数兆日元,当然经营者一定会努力加速扩大企业经营业务,公司的规模也一定会成长得更大。”
  孙正义一直认为均衡扩张路线是经营者的使命,他爽快地指出;“数十兆日元规模是当然的目标。而想要发展成为数十兆规模的企业,还要花上几十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我在这个职位上,当然要以均衡扩张为目标,努力不懈。”
  这番话听在许多人耳里,一定又觉得有吹牛之嫌,但是对孙正义而言,几十年后的营业额扩展至数十兆日元,不过是眨眼间的事而已,因为在他心中,早已经拟好一套。300年大计”。
  孙正义说:“即使我死了,公司还是会以生命体的型态生存下来,有时我会思考究竟公司可以持续多久,我认为至少应该持续300年左右。100年太短了,500年又太过不实际,300年最适当。”
  原本孙正义一直无法决定300年大计的计划内容,虽然他在几年前就说“正在思考300年大计”,却没有透露重要的内容。然而,就在最近这一年左右,孙正义终于得到一个答案,那就是群体战略,以及将公司转变成最具效率机能的纯股公司,这是孙正义思考出来300年大计的主要结构。
  1998年11月,孙正义在发表1996年度上半年决算,以及1999年2月的经营近况报告会中,开始对外提出“300年大计”的具体构想。
  “现在的软件银行是网际网络企业集团。但是它最初在日本,却是以软件流通与出版事业起家,那是软件银行的第一个发展阶段。
  1994年股票上柜后,软件银行开始积极推动全球化事业,通过购并策略,购并了齐夫戴维斯公司与COMDEX,这是第Th发展阶段。与其在投资国设立100%的子公司,从零开始推动事业,倒不如选择经营成功且已是该领域的龙头企业,取得该公司sl%的权利,纳入自己的集团旗下来得更好,而软件银行也可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控股公司。
  “如今软件银行已经迈向第三个发展阶段,我决定让软件银行在十年内,以纯粹控股公司的基础,发展成一家综效投资公司(Syneny Invest。nt Company,借由集中投资干网际网络产业,追求综效的企业集团)。软件银行不仅是一家纯控股公司,也拥有许多10%股权的子公司,有如流通业的控股公司、金融控股公司一般,软件银行将成为媒体控股公司,旗下拥有许多20%到35%股权的。在日本国内,为了便于控管,我们对许多公司的持股比例均过半数,但在世界其他国家,只要拥有20%至35%股权就可以了。
  “为什么持股比例要设定在20%至35%呢?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理想的持股比例。因为借由持有81%以上的股票,来控制一家公司的经营,并不适用于网际网络这个领域;至于投入100%资金设立一家公司,从头开始经营,则是最坏的策略。在20%至35%的范围内,拥有经营成功的美国企业股权,一步一步增加自己的合伙企业、家庭企业与合作企业,是一种最理想的群体战略。
  “在许多案例里,我们是最大股东,但是公司的创业者或大股东仍在,他们以企业所有人的身分,日以继夜地工作,软件银行做为最大的股东,可以通过合伙人的身分来动摇他们的经营,给予一定的影响,却不去控制他们。如果我们企图控制,恐怕会造成企业成长的停滞,或是成长速度过缓,如此将会妨碍该企业的价值提升。这种观念与日本式经营有极大的不同,我们不需要求我们的持股公司,非得遵守软件银行的社认成内部规定等繁琐的事;公司所有人可以最快的速度自行决策;相对地,软件银行也不为这些持股公司做债务担保,完全通过自我责任的运作让这家公司成长。
  “这是一种网络型的组织结构,也是最适合网际网络时代讲求迅速与动态的经营手法。这样的组织结构世界上尚无前例可循,它是一种独特的经营组织集合作,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世界上有许多生长300年、400年的老树,它本身虽然不会思考,却已经在这个地球上生存了好几百年。为什么?纵使有人折断它一根树枝,它不会还手;乌鸦叼走它身上的果实,它不会报复;冬天到了,叶子被风吹光,它也不会生气或记恨。老树的树干依旧挺立;春天来临,枝叶再度生长繁茂。通过这种自我繁殖、自我进化、自我繁荣的方式,老树生存了300年、400年。
  “我不认为单靠一家软件银行,可以在同际网络世界中获得最大的成功,独家公司与一人经营者毕竟有其能力上的极限,因此群体战略便显得相当重要,各个事业公司可以在自我的责任的驱使下自由成长。所以建构一个可以自我繁殖、自我进化的网络型组织架构,是我的300年大计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为构筑软件银行300年的基业,孙正义的第一步做法就是将软件银行转变成控股公司形态,在1994年4月五日付诸实行。
  软件银行母公司转变成一家以软件流通为主的事业控股公司(前软件网络事业部),旗下分置三家事业公司:软件银行出版公司(负责出版、展示会经营)、软件银行财务公司(财务、金融)、软件银行会计(集团会计)总务(总务人事)公司。
  如果依照孙正义的策略,软件银行将在刀年后超越微软,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世界第一,并在往后的300年中稳居世界龙头宝座。乍听之下,这是多么大的梦想呀。
  但是,与他年轻时赤手空拳,光凭满腔理想与热情,就说“有朝一日要攻占数字化信息基础建设”、“未来要将事业扩展至如同数豆腐般一块、二块的规模”等梦想相较,前者实现的机会应该要来得大。
  笔者曾经请教过孙正义,身为一位经营者,他现在最关c构课题是什么孙正义回答说;“我的兴趣是通过软件银行建构出网际网络财阀合作组织体。我希望利用长期且安全的控股公司,建构出更有生气、更加灵活、自我繁殖、自我进化的组织体。”
孙正义--挑战世界首富的网络巨子--结语打败比尔盖茨
结语打败比尔盖茨
              你和我一样都是冒险家。
           You are a RISKTAKER as much as I am.
                 ——比尔·盖茨题赠孙正义
  比尔·盖茨在COMDEX的个人秀
  1997年10月16日晚上7点,美国拉斯维加斯亚拉辛旅馆的大型剧院,一二楼完全座无虚席,根据主办单位所发布的资料,当天席上一共坐满8000名听众。
  这些人都是赶在世界最大电脑会展开之前(17日至21日),来听比尔·盖茨的演讲。为了听这场为时只有一个小时的演讲,每个人都花了一两个小时的时间排队。
  除了会场上坐满的8000人之外,场外仍有许多不得其门而入的群众流连。虽然主办单位一再宣布:“会场已经挤得水泄不通,无法再入场,请回吧!”但是谁都不愿意离开现场。
  最后,主办单位被迫采取分送介绍COMDEX的光碟片,企图疏散人群,却得到相反效果,反而吸引更多人争相前来。虽然安全人员拼命阻挡人潮的涌进,主办单位又开始向群众抛掷印有“I MY-PC”的T恤,结果又引来更多的人潮。那种情况只能用一触即发来形容,一旦稍有不小心产生摩擦的话,恐怕会引起一场大暴动。
  当天适值星期日晚上,在剧场内外出现的众多群众中,很难看到穿着西装的上班族踪影,反倒是从小孩到老人,太平洋东西两岸与南北半球的人种都有,这些人好像来参加一场盛会一样。
  除了在电脑业界与企业界,对美国大众而言,比尔·盖茨已经成为“众所瞩目”的人物,从当天聚集在亚拉辛剧院的群众来看,不难看出他受欢迎的程度。从在场群众的狂热气氛中,也可以感受到比尔·盖茨的超级魅力。
  过了7点,比尔·盖茨现身讲台上,身穿一件前开襟衬衫,搭配深蓝色毛衣及宽大的长裤,头发有一点蓬松,好像刚用手整理过。
  在现场8000听众的目光注视下,比尔·盖茨没有一丝一毫的矫情,也没有亢奋或紧张的模样。他带着轻松的表情环视全场,满足地泛起微笑,开口说话:“原来我担心没有人会在星期天晚上来听演讲……我想大家一定是看到最近的新闻,对我的演讲内容产生兴趣吧!”
  所谓最近的新闻,是指美国司法部对微软为了普及网络浏览器“探险家”(Explorer)所采取的策略,认为有触犯反托拉斯法(公平交易法)之嫌,而对微软提起公诉等一连串相关新闻。
  以略带嘲讽的笑话点燃听众情绪的盖茨,又以半开玩笑的口吻继续提出“我喜欢个人电脑的十个理由”:“可以和我18岁的女儿一起玩电脑,我女儿总是将Computer称为‘Puter。”
  “我家完全由电脑管理,管理得相当不错,我想我必须在门上贴一张计n比dlnsue’的标签。
  “我可以一边使用电子邮件与全世界的律师交换意见,一边写辩解书,通过电子邮件,将它传送到司法部。”
  随后,他邀请一位海军少校上台,体验使用个人电脑模拟战术管理;接着又请“粉红旅行社的老板向听众说明,如何利用个人电脑来提升业务效率;最后由一位著名的前职篮选手介绍他在网上的首页。
  盖茨与他们谈笑之间,巧妙地引导话题,并适时补充与解说他们的谈话内容,带动现场热烈气氛能力,不输任何一位知名的主持人。
  他继续操作“视窗NTS.0版”,并以“在目前的技术下,大部分的产品都太过复杂且难以操作,微软的产品则是既简单又好用”,结束了这场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演讲。听众对盖茨所发表的言论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并被他的各种动作逗得开怀大笑,演讲结束时掌声久久不停。
  这是一场成功的个人秀,可以看出比尔·盖茨已经超越一位经营者范畴。盖茨实现了美国梦,他不仅成为许多拥有梦想的人心目中的英雄,更是他们的预言者、教祖。指导者,甚至是领导人。
  当天,孙正义坐在剧院最前面一排的观众席上,抬头看着比尔·盖茨。这位将COMDEX 纳入他集团旗下的日本比尔·盖茨,坐在电脑产业创始人的面前,似乎相形逊色。
  孙正义与比尔·盖茨两雄冲突之日
  在孙正义的视线里,一直存在比尔·盖茨的身影。孙正义说过:“创业不久后,我就一直注意看比尔·盖茨的一举一动。
  孙正义于1981年刚成立软件银行时,盖茨已经开始提供MS-DOS等产品给电脑巨人IBM,并成为个人电脑业界的宠儿。在日本,他与当时担任微软副总经理的西和彦合作,席卷整个业界。据说,孙正义对这两人之间的交情“相当羡慕”。
  孙正义手边有一本书对他而言非常重要,那是1995年年底,比尔·盖茨送给他的第一本著作《拥抱未来》。书上有盖茨亲手写的一句话:
  你和我一样都是冒险家。You are a RISKTAKER as much as I am.
  孙正义说:“被他称为冒险家,是最令我感到光荣的事,他对我相当了解,令我非常高兴!”
  孙正义真如同盖茨说的,是一位冒险家吗?
  孙正义以数百亿、数千亿日元的资金,进行购并策略,似乎称得上是冒险家。但是,他经常提到“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有七成以上的胜算才愿意决胜负。虽然必须担负两三成的风险,已经可以说是有十足的胜算的把握。
  “在孙子兵法中,战争的铁则是易胜而胜,在没有办法之下,才会和比自己还强的对手决胜负。”君子不近危险,综合他日常的一举一动,这正是孙正义行动的铁则。而孙正义在大意之下所靠近的最大“危险”,就是比尔·盖茨。
  在推展事业时,孙正义首先会征询比尔·盖茨的意见。
  “应该称作事前咨询吧!在一些重大决策之前,我经常征询比尔的意见。无论是购并齐夫戴维斯或COMDEX,事前我都征询过比尔的意见。如果比尔认为这个主意不错,我也会请他在我们进行购并时提供支援等。”
  “在检讨是否对雅虎出资时,我突然想到也许微软正考虑同一件事,因此事先与比尔沟通,确定他没有这种考量后,软件银行才决定出资。”
  如果当时盖茨也在考虑同一件事,孙正义会如何处理呢?
  孙正义回答:“如果碰到这种情况,软件银行会缩手,无论是与这个业界中的龙头公司微软竞争,或是无法得到微软的支持,都是相当麻烦的事。因此,从最初开始我们就一直避免与微软竞争,万一碰到可能彼此竞争时,也会事前听听比尔的意见后再下判断。如果比尔说‘这是个好主意’的话,我就会继续推动计划,一旦可能面临竞争时,我会放弃。
  “毕竟,软件银行的定位是提供数字化信息革命基础建设的公司,我们绝不与技术提供者竞争,不仅不会与微软竞争,也不会和英特尔、IBM、NEC等公司竞争。我们站在中立的立场,提供这些公司服务与基础建设。这是软件银行的策略,我完全没有与他们竞争的意识,他们都是软件银行的伙伴。”
  只要利用软件银行所提供的基础建设服务,不威胁到软件银行基础建设提供者的立场,所有公司都是软件银行的伙伴。
  笔者曾经请教过孙正义的伙伴梅锋;“孙正义被称为日本的比尔·盖茨,孙正义与比尔·盖茨相较,您的看法如何?”
  梅铎回答:“孙先生充满了活力与热情,而我对比尔·盖茨的了解不多,个人认为孙先生要比比尔·盖茨更具行动力。”
  “您会不会担心孙正义与比尔·盖茨在业务上发生冲突?”
  梅锋回答:“不会,因为孙先生非常尊敬比尔·盖茨。”
  只要孙正义不冒着与微软竞争的风险,持续与比尔·盖茨维持合作,软件银行作为一个基础建设提供者,地位便不至动摇。
  然而,孙正义与比尔·盖茨之间友谊能否长久持续下去呢?
  假设一切依照孙正义所拟好的剧本进行,再过30年,软件银行将超越微软,继而掌控信息化社会的霸权。果真如此,比尔·盖茨不可能将霸主宝座拱手让给孙正义。
  身为个人电脑业界龙头的微软,正迅速且确实地扩张它在网际网络世界的政权。随着美国司法部对微软提出有触犯反托拉斯法之疑的控诉,著名的消费者运动领袖罗夫雷特也对微软提出控诉,微软似乎已经成为众矢之的,迫使微软必须在同际网络的世界中扩张与强化它的势力。
  只要孙正义与比尔·盖茨持续采取相同的战略,10年或20年后,软件银行与微软一定会在两际网络领域上竞争,两雄也会因此而起冲突。
  孙正义是否能够打败比尔·盖茨呢?
孙正义--挑战世界首富的网络巨子--后记
后记
  1996年2月22日,笔者为了写作上的需要,第一次与孙正义正式见面。软件银行宣传部门告知我,采访时间从上午10点30分至45分,只有15分钟的时间。
  当时,笔者提出来的采访企划书,是打算以“电脑武士”为题,叙述从比尔·盖茨于1975年成立微软开始到现在,这段时间中,包括ASKI前总经理西和彦、软件银行总经理孙正义、儿st System总经理浮川和宣与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等,这四位在日本个人电脑历史上最重要的企业家,并且说好要在《实业之日本》月刊上连载一年。
  笔者规规矩矩地说明访问要旨,然后花了相当长的时间等待回音,不料对方安排接受访问的时间只有匕分钟,前途似乎困难重重。直到访问当天,笔者心中笼罩着“企划失败”的阴影。
  访问地点就在东京箱崎软件银行总公司的会议室。那是一间没有任何装饰,空间相当狭小的房间,惟一的奢华装饰是紧靠着墙角叠放的钢管椅子,整个房间充满简朴的气氛。
  10点30分一到,孙正义准时出现在我面前,不到160厘米的身高,头大大的,额头光亮微秃,端正的脸庞,和蔼可亲的笑容,配上殷勤有礼的态度。他的眼中闪烁着少年的好奇心、青年的野心、壮年的通情达理,以及中年的沉着,年龄则是不详。
  对手抱持着有问必答态度的孙正义,访问当天我只提出三个问题。第一次见到西和彦的印象?与浮川和宣见面的印象?以及与比尔·盖茨见面的印象?孙正义诚实、恳切。沉稳,滔滔不绝地回答我的问题。转眼间,15分钟的时间到了,孙正义从椅子上起身,丢下一句“有什么问题,可以发电子邮件给我!”然后走出了房间。
  因为孙正义这句话,我开始通过电子邮件与他交换意见。
  由于孙正义日常业务相当繁忙,又听说他每天收到的电子邮件超过100封,因此一开始,笔者以为再怎么努力传送邮件,一定无法得到回音。
  令人惊讶的是,当我尝试送出第一封邮件,第二天便收到回音。对于我的问题,孙正义不只单纯回答“yes”或“No”,而是郑重其事地将事实之间的关系做相当深入的说明。之后,我几次发电子邮件给孙正义,早一点的话当天就可以收到回信,最迟第二天也可以收到回信。即使是我在假日发的电子邮件,孙正义也经常突然回信。
  如果涉及敏感问题,或主题过于复杂,他的回信总会写上“以电话回答”,或是“找个时间面对面回答”。对干他的承诺,孙正义总是严格遵守。他曾经从总公司到成田机场的路上在车上打电话给笔者,那次的电话访谈时间长达一个小时。笔者也曾经与孙正义搭他的总经理座车,从成田机场一路谈到东京。当然,在软件银行总公司的接待室中,更是进行过好几次访谈。
  从第一次见到孙正义,其后两年的时间,笔者一直以上述方式访问孙正义,几乎问完所有想要了解的问题。
  原始企划书中四位主角之一的Just却stem总经理浮川和宣,只在德岛的总公司接受笔者一次的访谈,很遗憾地,后来就再也没有机会聆听他的意见。只有曾经被誉为个人电脑天才的西和彦,以及被称为个人电脑神童的孙正义,完全配合笔者的访谈,因此在《实业之日本》月刊连载的“电脑武士”,得以以他们两人为主轴,顺利进行。
  最后,笔者希望借此机会,感谢实业之日本社负责连载编辑工作的大森隆先生,以及发行单行本之际,提供许多协助的伊藤善资先生。
                       1999年4月泷田城一郎
首页 上一页 共7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