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孙悟空是个好员工

_2 成君忆(当代)
说到勇敢,唐僧倒也不乏英勇,然而他的缺点之一就是果敢不足。之所以说他英勇,是因为他总是能够坚强地面对最坏的局面;之所以说他果敢不足,是因为他常常在变故或困难面前缺乏信心,只能眼睁睁地任由最坏的局面出现。许多完美型性格的人也是这样,他们在面临风险时是极其谨慎的。他们总是希望做到万无一失,因此他们往往很难放手一搏。他们需要一个力量型的搭档。
观世音菩萨早就为唐僧准备了一个力量型的搭档,那就是被压在两界山下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书中交代,两界山原名五行山,是王莽篡汉之时,从天上降下来的一座山。唐太宗征西定国时,因此山地处大唐国土边界,故改名两界山。一座山被改名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为什么要把当年如来佛降伏孙悟空这件事与王莽篡汉联系起来呢?王莽之篡汉,胡作非为也;孙悟空之大闹天宫,亦胡作非为也。王莽与孙悟空的区别在于,王莽终于得逞而致祸害天下,孙悟空未能得逞而被五行山压了500年。
被压了500年的齐天大圣终于可以出来了,但必须接受一个领导,那就是完美型的唐僧。
自《西游记》成书以来,许多读者都在为孙悟空鸣不平,因为孙悟空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为什么要让他在那个肉眼凡胎的唐僧手底下受尽窝囊气呢?人力资源的管理科学认为,一个人的才智有高有低,而品德是才智的正负符号。当品德为负数时,才智越高,做坏事的
能力也就越大。同样,当品德为正数时,才智越高,做好事的能力也就越大。对于天不怕、地不怕的孙悟空而言,唐僧就是一个大大的正号。正因为有了这个正号,孙悟空才能修成正果,从一个妖猴修成斗战胜佛。
太史公司马迁说过:“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所以,对于唐僧而言,孙悟空是一位必不可少的助手;而孙悟空虽然神通广大,也需要唐僧这样一位志向高远的师父。
孙悟空被困在两界山下,年深日久,心里早已有了悔意。在唐僧到来前,观世音菩萨从此路过,孙悟空便恳求菩萨能为他指明一条出路。菩萨高兴地说:“好啊!圣经云:‘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你既有此心,待我到了东土大唐寻一个取经的人来,教他救你。你可跟他做个徒弟,和他一起跋涉千山万水,也算是一番修行,如何?”孙悟空连声答应,从此日夜期盼着这个取经人前来救他脱身。
唐僧见到悟空,对他说:“既然你有心向善,菩萨也做了安排,我自然愿意帮助你重获自由。”于是,唐僧在刘伯钦的帮助下,攀藤附葛,来到两界山的最高峰。只见山顶有一块四方大石,石上贴着一封皮,却是“、嘛、呢、叭、咪、”六个金字。唐僧上前跪下,默默祷告。然后,上前将六个金字轻轻揭下。孙悟空兴奋得连声叫道:“师父,你请走开些,我好出来!”刘伯钦拉着唐僧,走出好远。只闻得山崩地裂的一声巨响,孙悟空一个筋斗翻滚过来,跪在了唐僧面前。
师徒相见,两个都欢喜得很。刘伯钦也为他们感到高兴,恭喜唐僧收了一个本领高强的徒弟。唐僧向刘伯钦再三道谢,两下依依惜别。
有了孙悟空这个本领高强的大徒弟,唐僧再也不怕什么老虎了。不久,便有一只猛虎咆哮剪尾而来。孙悟空大喝一声,那老虎动也不敢动,被一他金箍棒打得鲜血飞迸。当天夜里,唐僧就用虎皮为孙悟空缝制了一套衣服。孙悟空穿在身上,显得十分精干。
打那以后,唐僧便陆续收了三个徒弟。这样,他就可以通过团队的力量去解决一路上那些层出不穷的困难。而这些,全是观世音菩萨的安排。
箴言七
即使最杰出的人才也应遵守行为规范
戴在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儿,其实就是员工的行为规范。为什么非要实现员工行为的规范化呢?因为员工行为规范化是一个团队的特征因素,如果没有规范化的员工行为,那这个团队就不是什么团队,而是一群乌合之众了。
拦路劫财的强盗
孙悟空自从跟了唐僧,每天清晨上路,日暮投宿,离开大唐的国境已经渐渐地远了。这一路风尘仆仆,不觉朔风骤起,衣袖单寒,已经是初冬了。师徒俩正走时,忽闻路旁一声唿哨,闯出六个贼人,各执长枪短剑、利刃强弓,贼人大喝道:“哪里来的和尚,赶紧留下马匹,放下行李,饶你们性命过去!”
这六个贼人,一个唤做眼看喜,一个唤做耳听怒;一个唤做鼻嗅爱,一个唤做舌尝思;一个唤做意见欲,一个唤做身本忧。每一个人的名字都听得怪怪的。其实啊,这六个贼人就是人类的六种感觉器官,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意念,也就是佛教所讲的“六根”。因为有了“六根”,就有了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第六感觉,谓之为“六识”。因为有了“六识”,也就有了与这六种感觉相关的享受,谓之为“六尘”。因为有了“六尘”,人类就很容易被豪华的住宅、高贵的服装、可口的美味、漂亮的女人,以及名誉、社会地位和钱财等各种欲望迷失自己的性情,这些与“六尘”相关的欲望谓之为“六耗”。因为有了“六耗”,所以“六根”又被称为“六贼”。
外有“六尘”,内有“六贼”。身体外面是各种各样的诱惑,身体里面是各种各样的欲望。我们知道,只有专心致志才可能有所成就,而这些诱惑和欲望常常会分散我们的精力,使我们恐惧或者迷惑,甚至让我们误入歧途,就像唐僧师徒现在遇到的这群拦路劫财的强盗一样。
女硕士的幸福
也是巧得很,武汉刚刚发生了一则新闻:一位年轻貌美的女硕士征婚,只有一个条件:身价必须过千万。10天后,一位中年男士前来应征,提供了房产证、投资合同、公司注册资本等原始材料,证明他是一位亿万富翁。当天晚上,女硕士和她的母亲赶到宾馆与中年男士见了面,谈到凌晨1点,并且很快决定了结婚日期。
按说呢,双方谈婚论嫁,一个是44岁的有钱男士,一个是24岁的美貌女子,虽然年龄相差较大(那位男士与女硕士的母亲倒是同龄人),只要两相情愿,别人也不好指手画脚。可这事偏偏就在知情人中间和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来自婚姻介绍所的资料表明,一些年轻女孩征婚时,相当看重男人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对年龄、相貌、婚史、人品等条件却不太在意。于是,一些有钱、有地位的男士便成了需求旺盛的“绩优股”。而拥有年轻貌美的老婆或二奶,也就成了许多男人炫耀成功的一种方式。一些网友评论说,这种婚姻的成功率不可能很高,原因有四:第一,这些所谓的“钻石王老五”阅历丰富,见过世面,知道女孩们贪图的是什么,所以很难尊重她们。第二,这些女孩既然并不看重对方的人品,那么,就不能指望对方是什么正人君子,在这种情势下必然会丧失自己应有的尊严。第三,无论财富、地位,或者年轻、美貌,都会因为时间和变化而消逝,所以,这种婚姻本身就是一种风险投资,而失败则是迟早的事。第四,真正的爱情是一种奉献,两个自私自利的男女走到一起来,除了互相猜忌,是不可能有什么幸福结局的。
一位网友举例说,她有两个女友,做姑娘时一心想攀龙附凤,结果,一个女友找了一个能说会道又有地位的男人,可没到三年就离婚了,因为这个男人又赌又嫖。另一个女友嫁了一个********,可是等老爷子这棵大树一倒,小两口就出现危机了。这位网友说,这两个女友,当初有多少人羡慕她们呀,现在呢,全变成了笑话。因此,这位网友奉劝征婚的女硕士,找对象时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态,其次还得看对方内在的人品和才能。
六个贼人
佛学里面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什么是色呢?不仅仅是漂亮的容貌,我们眼睛看到的一切,都是色。我们看到豪华的住宅、华丽的服装、精致的工艺品以及漂亮的异性,就会产生欢喜心。女硕士看到那位亿万富翁出示的财富,亿万富翁看到女硕士的青春美貌,也会产生欢喜心。而唐僧师徒遇到的“六贼”,第一个就是“眼看喜”。
但是,人们却往往被眼睛欺骗。比如,女硕士看到的财富是真的吗?如果是真,可以真多久?还有,她真的可以通过婚姻去分享那些财富吗?那些财富真的能够给她带来幸福吗?所以,一不留神,“眼看喜”这个贼人就在女硕士的人生旅途中拦劫了她一生的幸福。
第二个贼人是“耳听怒”。我们每个人都喜欢悦耳动听的声音,比如音乐,比如别人对我们的恭维或赞美。如果是刺耳的声音呢?就会让人感到心烦意乱。“耳听怒”这个贼人就是利用了耳朵的这个特点,来欺骗我们的。
第三个贼人是“鼻嗅爱”。女人们都喜欢使用香水,因为那种让身体香气四溢的感觉非常好。好在何处呢?本来嘛,自己的身体,即使有臭气也闻不到,使用香水的目的,不过是为了让别人有好感。在办公室或家里,很多人也会使用空气清香剂。其实,香水和空气清香剂对人的健康都是有害的,可我们仍然情愿被鼻子欺骗。
第四个贼人是“舌尝思”。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自然会偏爱一些美味食品。殊不知,美味常常是健康的大敌。例如,牛羊肉在熏烤过程中会产生致癌物质,可许多人仍然禁不住去享用。又比如,酒里面可能含有杂醇油、甲醛、乙醛、氰化物及铅等许多有毒成分,可人们仍然爱喝。不喜欢吃的东西,即使再有营养,也没人愿意吃。
第五个贼人是“身本忧”,说的是触觉。一个相貌丑陋但皮肤细嫩的女人,盖着头脸让
你抚摸,你也会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可是,一旦揭了盖头,那种奇妙的感觉就没了,换成了另外一种感觉:晕。
第六个贼人是“意见欲”,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直觉。一些女人总是相信自己的直觉,可是呢,被直觉欺骗的案例不胜枚举。
所以,这六个贼人,也就是我们的六种感官意识,它们像幽灵一样出没,让我们的心神不得安宁,使我们产生种种杂念,干扰着我们正确的见识、思考和行动,构成了我们成功之路上的最大威胁。
唐僧和孙悟空发生的第一次冲突
六个贼人拦路抢劫,其实就是各种杂念对孙悟空的严峻考验。你想啊,前路如此漫长,气候也到了冬天,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可口的食物,没有赏心悦目的文化生活,长征的艰苦是可想而知的。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杂念涌上心头,也是很自然的。在我们创业艰难的日子里,许多人就是这样放弃了他们的前程,成了这六个贼人的俘虏。
所以,若想克服取经之路上的种种困难,首先就应该消灭这六个贼人,让自己专心致志于脚下的路。
当六个贼人将孙悟空围在中央,喜的喜,怒的怒,爱的爱,思的思,欲的欲,忧的忧,舞枪弄剑拥上前来的时候,他的头上立即被乒乒乓乓地砍了七八十下,吓得那些贼人说:“好和尚!真是头硬!”这表示孙悟空经受住了意志上的考验。接着,孙悟空开始还手了。他掣出金箍棒,将六个贼人撵得四处奔散,然后一一打杀,毫不留情。
可是,唐僧大为生气,说:“你纵有手段,让他们知难而退就是了,为什么非要赶尽杀绝呢?”孙悟空解释说:“师父,我若不打死他们,他们就要打死你哩。”唐僧却不领他的情,责怪他恶习难改,说:“想你当年大闹天宫是任性胡来,如今还是任性胡来。这样任性胡来是去不得西天,做不得和尚的。”
孙悟空的性子,是最受不得气的,唐僧絮絮叨叨地说了他几句,按不住心头火起,说:“你既然这样说,我做不得和尚,上不得西天,也索性不在你眼前惹你心烦,我回去就是了!”唐僧还不曾答话,孙悟空已经将身一纵,呼的一声,去得无影无踪。
这是唐僧和孙悟空发生的第一次冲突。许多人看《西游记》,看到这里看不懂。大家都认为,孙悟空打杀六贼,干得干净利落、大快人心,唐僧为什么要责怪他呢?
其实,唐僧和孙悟空的本意,都是为了排除杂念的干扰,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但是,两个人的行为理念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孙悟空之打杀六贼,犹如我们现在看见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就一口气砸个稀里哗啦,看见美女就一棍子打得血肉模糊。这样行吗?显然不行。所以,唐僧骂孙悟空任性胡来,把场面搞得一片狼藉。
类似孙悟空任性胡来的例子,西楚霸王项羽火烧阿房宫就是一个。阿房宫始建于秦始皇25年,即公元前212年,是中国古代建筑史上规模空前的杰作。唐代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道:“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勾心斗角。”可见阿房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项羽入关以后,认为阿房宫是秦始皇暴戾荒淫的象征,深以为恨,竟一把火将它烧得精光。可项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那一把火也烧出了他的残忍,成了他永远洗刷不掉的罪名。
佛祖的管理学
由于孙悟空的加入,西天取经已经不再是唐僧的个人行为,而是一个团队的目标。而作为一个团队的管理者,唐僧就不能容忍孙悟空的任性胡来了。
然而,如何管理团队成员却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难题。因为那些杂念,像贼人一样,常常在你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舞枪弄剑地袭击你的团队成员。还有,你的团队成员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呢?是缴械投降?还是像孙悟空一样大打出手?或者,像唐僧一样,让贼人知难而退?无论如何,你现在需要把每一位团队成员的个人行为与团队的管理绩效结合在一起了。
现在,任性胡来的孙悟空说走就走了,唐僧完全拿他没有办法,只好一只手牵着马,一只手拄着锡杖,凄凄凉凉地独自一个人往西而去。好在观世音菩萨就在前面等着他,而且为他准备了一套佛祖的管理方案。这套名为“八正道”管理方案对于管理团队成员以及帮助团队成员实现自我管理,都是相当全面、确切、有效的,其中内容包括:
1.正见:正确的见解,就是对事物的真正了解。很多时候,我们对事物的观察是不够全面的,可是我们却仍然会自以为是做出判断,结果呢,就把事情闹得很荒唐。
大家可能都听过盲人摸象的故事。有一天,舍卫城的东门来了一头大象,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去看大象到底有多大。这时,一群盲人也挤了过来,想知道大象到底是什么样子。因为看不见,他们就用两只手去辨别大象的模样。摸到象鼻的人说道:“大象像什么?我知道,像根管子。”另一个盲人摸到象耳朵,反驳说:“不对,大象像个芭蕉扇。”第三个盲人摸到象的尾巴,急忙说道:“你们两个都不对,大象明明像绳子。”第四个盲人摸到象腿,也很不以为然地说:“你们都乱猜,大象就像一根柱子。圆圆的,高高的。”第五个盲人摸到象的肚子,嗤笑道:“你们说的都错了,大象就像一面鼓。”每一位盲人所了解的,其实都只是象的局部,但他们依然你一言,我一语,各有说词,争论不休。
因此,对于我们而言,正见就是要确确实实地分析事理,了解真相,不可以浅尝辄止。稍为懂了一些就自以为是,会显得自己很浅薄、很狭隘,也很容易形成偏见与误解。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我们的人生、我们的职业生涯、我们的团队使命,我们就不会为一点小小的杂念抓狂。
2.正思维:正确的思维,就是用理智来决定我们所追求的正确目标。如果目标是错的,
那么一切都是错的。中国有一句老话:“一失足成千古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还有一个方法问题。人与社会之间、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不恰当的方法可能会恶化这种关系,使我们的愿望适得其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利人来利己,这样,我们不仅化解了一路上的许多障碍,而且还能得到许多帮助。
如果当年项羽能够采用正确的思维来做决策,就不会有火烧阿房宫、活埋20万秦军降卒等偏激的举动,也很可能不会有垓下悲歌和乌江自刎。
3.正语:正确的语言。言为心声,而不恰当的说话方式却容易造成别人对你的误解,继而怀疑你的人品。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团队中培养一种规规矩矩、诚诚恳恳的说话习惯,包括:
①不说谎话,这样有利于建立一种互相信任的人际关系。
②不造谣生事,不挑拨离间,坚决杜绝阴险小人的行径。
③不用尖酸刻薄、粗鲁无礼的言辞,以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互助。
④不讲一些无意义的、无益处的空话,没有必要讲话时,请保持沉默。
4.正业:正确的行为。以确保员工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合乎社会的道义、团队的规则和个人的信条。
5.正命:正确的职业。每一位员工都需要通过职业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获得必要的劳动收入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二是通过职业来成就自己的一生。其实呢,两个目的可以归结为一个目的,因为第一个目的是为第二个目的服务的。
正确的职业包括两个含义:第一是正当的职业,就是我们所从事的职业不能与道德法律相抵触;第二是合适的职业,不合适你的职业会让你受折磨,也会让你一辈子碌碌无为;与之相反,适合你的职业会让你享受到工作的乐趣,而且将最终成就你的一生。
从管理学的角度上讲,就是帮助员工成长为一个真正的职业人。
6.正精进:正确的进取之道,就是以坚定的意志和正确的方法,努力不懈,持续进步,直到成功。
7.正念:正确的心态。一般来讲,我们对生活是什么态度,生活对我们也是什么态度。一个寒冷的冬天,你也可以从中找到许多美丽的含义,于是那个冬天就会变得有意思。又例如,一种失败的局面,你也可以从中发现新的机会,于是你的心中就充满了希望。
对与错永远是一枚金币的正反两面,一面是光明的,另一面是黑暗的,因此你需要选择正确的心态。让你的心态朝向于希望而不是绝望,朝向于创造性的兴趣而不是枯燥乏味,朝向于努力而不是得过且过,朝向于欢乐而不是悲伤。
我们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态造成的,正确的心态将造就我们的成功,错误的心态则会让我们堕入失败的深渊。
8.正定:中正、和谐、宁静、稳定的心境。所谓慧由心生,真正的智慧来自中正、宁静的心。如果我们的心并非中正,那么我们发生的就是邪念。如果我们的心并不宁静,那么我们发生的就是妄念。
“八正道”之中,正语、正业、正命可以概括为正确的行为规范,正念、正定可以概括为正确的人生态度,正见、正思维可以概括为正确的思想意识。从管理学的角度上讲,这是团队建设的三个方面,而佛学则分别称之“戒学”(正确的行为规范)、“定学”(正确的人生态度)、“慧学”(正确的思想意识)。
佛教以摄心为戒—用正确的行为规范来约束每一位员工的野心;由戒生定—正确的行为规范能够帮助员工建立正确的人生态度;从定发慧—正确的人生态度将会产生正确的思想意识。再佐以正确的激励方法—正精进,则必然使个人有所成就、使团队达成目标,并同时造福于社会。所以,“八正道”可堪称是一部管理学的经典作品。
“紧箍咒”的神奇作用
观世音菩萨为唐僧准备了一顶花帽和一篇“紧箍咒”,等着孙悟空回来。
孙悟空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一个筋斗去了东海龙宫。老龙王迎接着他,问候他近况如何。孙悟空就气不忿儿地把打杀六贼以及与唐僧之间的口角等情节一一说给老龙王听。老龙王笑了笑,只是请他喝茶。
这时,孙悟空忽然发现龙宫的后壁上挂着一幅《圯桥进履》的画。龙王讲解说:”坐在圯桥上的这个长者是黄石公,捧着鞋子的年轻人是张良。黄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把鞋子掉到了桥下,就唤张良下桥去捡。张良连忙下桥去捡来,恭恭敬敬地递给黄石公。就这样,黄石公故意把鞋子弄掉了三次,张良就捡了三次,一点也不生气。黄石公认为这个年轻人很有修养,就收他做了学生。就是这个张良,后来做了汉朝第一功臣。”
老龙王趁机规劝他说:“大圣啊,你也应该多向张良学习学习。似你这样心浮气躁,如何成得了正果呢?”
孙悟空虽然任性,心地却不坏,听了老龙王的一番话,倒也能知错就改,又一个筋斗回到了唐僧身边。师徒言归于好,接着,孙悟空就看到了那顶嵌金花帽,高兴地把它戴在头上。
唐僧见他戴上帽子,就默默把那“紧箍咒”念了一遍。孙悟空痛得打滚,抓破了花帽,可嵌在上面的金箍儿却再也扯不下来,已经在他的脑袋上生了根了。从此,只要唐僧一念咒
,孙悟空就会痛得打滚,再也不敢胡来了。于是,唐僧就乐了,喔,原来这就是管理呀,真是见效!
戴在孙悟空头上的金箍儿,其实就是员工的行为规范。为什么非要实现员工行为的规范化呢?因为员工行为规范化是一个团队的特征因素,如果没有规范化的员工行为,那这个团队就不是什么团队,而是一群乌合之众了。
与员工行为规范化相关的,是团队管理的制度化。这个制度化,就是唐僧嘴里念的那个“紧箍咒”了。如果你不遵守员工行为规范,我就用制度来处罚你。规范化和制度化相加,就有了员工的职业化。所以,公司里有新员工入职,第一件事就是给他戴上金箍儿,让他也像孙悟空这样”心猿归正”。“心猿归正”之后,自然“六贼无踪”。
从此之后,孙悟空便死心塌地地跟着唐僧,一路向西而去。他一路披荆斩棘,降妖除魔,在团队协作中,充分发挥了自己在能力上的优势,最终成了一名职业化程度很高的团队成员。
箴言八
炫耀招人嫉妒
在这人世间可以消灭谣言,也可以消灭残忍,却不能消灭嫉妒。如果有一天嫉妒忍不住又从珞珈山跑了出来,那么,你最好祈望观音菩萨多念几遍“紧箍咒”。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唐僧自从得了孙悟空,这一路上风景竟然大有变化。孙悟空的性格,是解决问题不过夜的,他那披荆斩棘、所向披靡的硬派作风,使得坎坷变坦途,连马蹄儿也地跑得欢快。但见梅英落尽,柳眼初开,草木萌发嫩绿的生机,山林之间一片苍翠,又到了早春时候。
师徒两个,一路走,一路欣赏春色,倒也乐在其中。看一看太阳又要下山了,唐僧勒住马,远远地看见山坳里影影地有一片楼台殿阁。师徒两个商量着,今夜到那里去借宿。
唐僧策马而来,孙悟空自然也是争先恐后。到了山门,只见那正殿上书四个大字,是观音禅院。原来,观世音又被简称为观音,许多地方都有供奉她的寺院。唐僧大喜道:“弟子屡感菩萨圣恩,还没来得及叩谢。今天遇见禅院,就如同见到菩萨一般,正好可以多多拜谢。”禅院里的和尚开了殿门,请唐僧进去。唐僧便整理整理仪容,望着观音菩萨的金像叩头。
当唐僧向着观音菩萨的金像叩头时,和尚便去打鼓,孙悟空就去撞钟。等到唐僧行完拜谢大礼,和尚便停住了鼓声,可孙悟空却还在紧一声慢一声地撞钟。寺院里的人问他:“叩拜大礼已经结束了,你怎么还在撞钟呢?”孙悟空这才丢了钟杵,自我解嘲地笑道:“你哪里晓得,我这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
许多读者都没有注意孙悟空说的这句话,只当是一句俏皮话笑一笑就过去了。其实呢,《西游记》一案有一案之意,一回有一回之意,一句有一句之意,一字有一字之意,所谓真人言不空发,因此须行行着意、句句留心、不可轻易放过一字,才能从中辨出真实妙理。
那么,孙悟空为什么说自己“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呢?这其中大约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孙悟空既然是一只猴子,自然少不了调皮,胡乱撞撞钟,说句俏皮话,倒也是他的本性;其二,他一向任性惯了的,上天入地,无拘无束,如今却要他戴着一只金箍儿,每天除了走路还是走路,日子过得枯燥,难免有一些幽怨;其三,孙悟空本来就是一种力量型性格,这种性格的特点恰好就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孙悟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绝不是那种没有责任心的得过且过。恰恰相反,他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以他的性子,既然当着和尚,既然和尚的任务就是撞钟,那么,这个钟就一定要撞的,不撞不行。这是力量型性格的显著特征,他们非常看重实际的效果,对自己有一个起码的要求,并以此为荣。在他们生活中的每一天,他们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和追求。他们非常在意手头上的工作,并且设定切实可行的高标准,然后努力达到这一标准—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
和孙悟空一样,所有力量型性格的人都是一些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人。完美型的人在想,活泼型的人在说,和平型的人在看,只有力量型的人切切实实地在干。有些时候,力量型选择的做事办法并不是很妥当,但他们想到自己毕竟做了一些实事,心情就会感到踏实。
是的,在所有的人中,力量型是最务实的一群。他们不太愿意关注那些远在天边的事情,而只在意如何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好。做一天和尚,就肯定要撞一天钟。至于以后干什么,他们想得很少。
因为一味地讲究务实,力量型的人总是显得没有远见,他们对自己的活动所造成的长远后果常常缺乏足够的考虑—而这恰好是完美型的长项。在这一点上,完美型与力量型刚好可以形成优势上的互补。
与孙悟空恰恰相反,完美型的唐僧是一个相当有思想深度的人。他喜欢考虑人生的价值等一系列深刻的问题,他关心每一件事的长远影响,他总是希望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能够做到完美无瑕。因此,完美型的唐僧能够指导力量型的孙悟空去做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工作,克服任性胡来的毛病。
然而,由于完美型的唐僧总是试图做出正确的决策,以至于经常显得优柔寡断。为了做到万无一失,完美型的人会热衷于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即使是这样,他们对自己的决策仍然不太放心。因此,人们有时候会嘲笑他们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行动,恰好是力量型的人的长项。力量型的人认为,与其等到100%的把握再采取行动,不如在55%甚至1%的时候就抢先出动,因为计划没有变化快,只有行动才会带来结果。
孙悟空有一句口头禅:“俺老孙来也!”这是他对自己行动迅速的一种嘉许。一方面,正是这种当机立断、注重行动的作风,才能够快刀斩乱麻,迅速解决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件麻烦事。可是,另一方面也正是由于他不假思索的性格,会惹出许多连他自己都意想不到的麻烦。
虚荣心惹出来的麻烦
孙悟空把那钟声撞得乱响,却把寺院里的僧人全都惊动了。亏得唐僧彬彬有礼,众位僧人与孙悟空也就罢了纷争,又将二位引到后面客房。老方丈亲自接待着,请师徒二人饮茶。
老方丈饮茶的器皿相当考究,羊脂玉的茶盘,法蓝镶金的茶盅。一位童子提一把白铜壶过来,斟了三杯香茶。这茶也是极有品位,堪称“色欺榴蕊艳,味胜桂花香!”唐僧见了,赞不绝口:“好东西!好东西!真是美食美器!”老方丈客气地说:“哪里,哪里。你们从天朝上国而来,什么宝贝没有见过?像这种东西,还值得夸奖吗?假若你们手头上带着什么宝贝,一定要给我看看,让我开开眼喔!”
完美型的唐僧心思缜密,话答得也谨慎:“不好意思,我们那里没有什么宝贝。就是有,这路程遥远,也不好携带。”
力量型的孙悟空就没往深处想,插嘴说道:“师父,你包袱里的那件袈裟不是宝贝吗?就拿出来给他看看,如何?”
众位僧人听说袈裟,一个个冷笑起来。孙悟空问:“你们笑什么?”僧人们回答说:“袈裟算什么稀罕宝贝呢?像我们每个人都有二三十件。若论我们的方丈,做了一生的和尚,还少得了袈裟吗?”孙悟空叫道:“那就拿出来看看吧!”那些僧人,也是有心炫耀,就抬出12个柜子,将袈裟一件件抖开挂起,请唐僧师徒观看。果然是满堂绮绣,四壁绫罗,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
孙悟空观看了一遍,笑道:“好!好!收起来吧!把我们的也取出来看看。”唐僧闻言吓了一跳,把孙悟空拉过来悄悄地提醒他:“徒弟,这样不好吧?古人云:‘珍奇玩好之物,不可使见贪婪奸伪之人。’倘若一经人目,必动其心;既动其心,必生其计。你我现在又是单身在外,如此争强斗富,会惹麻烦的。”原来,完美型的唐僧心细如发,早已有所警觉。
可是,力量型的孙悟空却不以为然地说:“看看袈裟,会惹什么麻烦呢?”不由分说,走过去把包袱解开,将如来佛托观音菩萨送给唐僧的那件锦澜袈裟抖了出来。顿时红光满室,彩气盈庭,众位僧人见了,无不交口称赞,果然是一件宝贝!而孙悟空也自以为争了一个胜负,一脸洋洋得意的样子。
谁知那老方丈见了,果然动了邪念,要将锦澜袈裟拿到后房,细细地看一夜,明日再来归还。唐僧听说,吃了一惊,埋怨孙悟空说:“都是你!都是你!”孙悟空是个直人,笑道:“怕他骗你不成?”把袈裟递给了老方丈。
老方丈将锦澜袈裟骗到手中,却再也不愿归还。为什么呢?他嫉妒呀。都是和尚,凭什么唐僧拥有这样一件宝贝袈裟,而我老方丈没有呢?于是,老方丈就与寺里的一帮小和尚连夜商量,决定一把火烧死唐僧师徒,将锦澜袈裟据为己有。
快意恩仇的处事风格
睡到半夜,孙悟空忽然听到客房外面不停地有人走动。他就一骨碌跳起来,准备开门查看,又恐怕惊醒了师父,就摇身变做一个蜜蜂儿,从瓦缝里飞了出去。只见那一群僧人,正在搬柴运草,围住客房放火哩。
孙悟空暗笑道:“别看我那个师父唠唠叨叨的,说得还真准,这帮家伙果然不是善类,想要谋财害命。”他决定立即采取对抗行动,以自己特有的强硬方式,给这贼和尚一点颜色看看。他想了想,便一个筋斗去了南天门,去找广目天王借“辟火罩”。
和孙悟空一样,所有力量型性格的人都会以一种对抗的方式来解决麻烦。他们要不折不扣地执行自己的想法,达到自己的目的。一旦做出决定,他们就会表现出那种毫不退让的死硬态度。在采取行动时,他们会显得平静而不容置疑。如果你试图反对,他们就会变得生硬、粗暴。这时候,他们的眼神冷峻而又刚毅,令人不寒而栗。
孙悟空见着广目天王,将观音院僧人谋财害命的事简略说了一遍。天王奇怪地问道:“既是歹人放火,就应该借水相救,为什么要辟火罩呢?”孙悟空说:“你哪里晓得就里。借水相救,就烧不起来了,岂非便宜了那帮贼和尚?所以,我只借辟火罩,护住唐僧就行了。其余的我就管不着了,尽他们烧去。”广目天王笑道:“你这猴子,还是这等起不善之心,只顾了自家,就不管别人。”孙悟空冷着脸(这正是力量型的典型特征),说:“少说废话,快点把辟火罩给我,不要坏了大事!”广目天王自然知道孙悟空的性子,不敢不借。
孙悟空借了辟火罩,按着云头,径自来到客房的屋脊上,用辟火罩罩住了唐僧和马匹、行李。回头看见那些人放起火来,心头一阵气愤,索性吹得一阵风起,风狂火盛,把一座观音院烧得处处通红。那一群和尚控制不住火势,慌得满院里搬箱抬笼,抢桌端锅,叫苦连天。原来,孙悟空不仅不去救火,反而趁机报复,图的就是一个快意恩仇。
而这个时候,唐僧在辟火罩里睡得正香,浑然不知外面这些动静。等到天亮,唐僧穿了衣服,开门出来,这才发觉有些异样。原来那些金碧辉煌的楼台殿宇,一夜之间变成了倒壁残墙。“发生什么事了?”他吃惊地问道。
孙悟空自以为事情做得漂亮,便将昨夜的经过一一讲给师父听。岂知唐僧不听则已,一听火起,把个洋洋得意的孙悟空骂得狗血淋头。唐僧务实的功夫不如孙悟空,却是一个判断是非的专家。他抱怨孙悟空第一不该争强斗富,惹来祸患;第二不该见火不救;第三不该趁机报复。
谁知孙悟空不仅不认错,反而不服气地顶嘴说:“都是他们自己弄的火—他们不弄火,我怎么会弄风呢?”
唐僧气极了,又要念那个“紧箍咒”。
一个名叫嫉妒的熊罴精
却说那老方丈因为见了唐僧的锦澜袈裟,妒火中烧,竟然谋财害命。没想到一把火反而烧了本寺房屋,心中自然是万分懊恼。等到唐僧师徒一早前来讨要袈裟,居然又四下里寻不
见袈裟踪影。老方丈万般无奈之下,便一头撞在墙上,撞得脑破血流,一命呜呼。
锦澜袈裟哪里去了呢?原来昨夜那一场大火,惊动了附近大山里的一个熊罴精,他也是趁火打劫,劫走了锦澜袈裟。熊罴者,恶兽也。佛教认为,人若有悭贪、嫉妒之念,必然陷身于畜生道,变为熊罴。这就是说,老方丈虽然死了,可嫉妒依然存在于世间,而且成了精怪了。
嫉妒又名红眼病,是一种很难根治的心理疾病。在历史上,在文学作品中,嫉妒与人类如影随形。《三国演义》中的周瑜在嫉妒,《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在嫉妒,你在嫉妒别人,别人也在嫉妒你。嫉妒会使人苦恼、失态、疯狂、自残,也会使人变得凄楚而又决绝。嫉妒是一把双刃剑,首先伤害的是自己,然后又会驱使自己去害人。
嫉妒似乎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毛病,我们谁也无法坦然宣称自己从不嫉妒别人。它又似乎是一种传染病,一旦病毒发作,它就会疯狂复制,继而出现高烧、红眼、痉挛等诸多症状。它又似乎真的像《西游记》中描写的这个熊罴精,不知道隐藏在我们身体内部的哪个洞里。隐晦曲折,用心良苦—只是为了心头那一点点嫉妒,人们竟然要动那么多脑筋。
这个名叫嫉妒的熊罴精究竟藏在何处呢?孙悟空经过侦察,发现他就住在黑风山黑风洞。原来嫉妒一向是见不得光的,总是在暗处躲躲藏藏,可不就是住在黑风洞嘛。
嫉妒和它的朋友们
孙悟空一筋斗跳到空中,把腰儿扭了一扭,早来到黑风山上。他按住了云头,仔细一看,想不到黑风山的风光竟如此美不胜收。只见雨过天连青壁润,风来松卷翠屏张,鸟啼人不见,花落树犹香。原来,嫉妒的特点,就是以山光之明媚与洞穴之幽暗为表里的。
孙悟空正在观赏山景,忽然听得芳草坡前有人言语。他就轻手轻脚地闪到那石崖之下偷看,只见三个妖魔,席地而坐,在那里高谈阔论。上首的是一条黑汉,就是那个熊罴精,象征着嫉妒。左首是一个道人,却是一只成了精的苍狼,象征着残忍。右首是一个白衣秀士,也是一条成了精的白花蛇,象征着怨谤。原来,嫉妒与残忍、怨谤是一群气味相投的朋友—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一个嫉妒的人会那样怨天尤人,那样憎恨老天不公,甚至是那样残忍,那样喜欢恶意中伤、造谣生事!
这三个家伙在一起会谈一些什么话题呢?若是你听见了,也可能大吃一惊,因为他们也在谈论人生的成功之道!可是,三个心理上有毛病的家伙会谈出什么道理来呢?自然是如何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旁门左道。谈着谈着,熊罴精就提到昨夜得了一件锦澜袈裟,说是明天要大开筵宴,号称“佛衣会”,邀请各位好友一起庆贺。孙悟空听到这里,就忍不住怒气,跳出石崖,双手举起金箍棒,打将过来。慌得那熊罴精化风而逃,那个叫残忍的道人也驾云而走,只有那个叫怨谤的白衣秀士来不及躲闪,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所以,恶意中伤的谣言和诽谤,通常都经不起一打,一棒子就现出了原形。
三打熊罴精
孙悟空没有想到的是,消灭谣言容易,消灭嫉妒心却难。他赶到黑风洞,叫道:“快快把我的袈裟还来,饶你性命!若敢从牙缝里迸出半个不字,我推倒了黑风山,踏平了黑风洞,把你这一洞妖邪,都碾为齑粉!”这是力量型性格惯用的手段—以威慑人。
通常情况下,他的威慑兵法的确能够吓退一些胆小怕事的人,可是现在,那熊罴精却也毫不退缩,呵呵冷笑道:“你是谁呀?有多大本事,敢在这里夸下这等海口?”孙悟空也呵呵冷笑道:“你问我有多大本事?说出来怕吓着你。你给我站稳了!”然后,他也不嫌麻烦,将他从前大闹天宫的历史自吹自擂了一遍。谁知,熊罴精听完了,却不以为然地撇撇嘴,说:“喔,原来你就是那个弼马温呀!”
孙悟空向来以齐天大圣自负,而深以弼马温为耻,怒骂道:“你这妖怪!偷了袈裟不还,还敢出言损我!”掣起金箍棒,兜头就打。那熊罴精侧身躲过,绰着长枪,劈手来迎。双方斗了十数回合,竟然不分胜负。看看已到午餐时间,熊罴精举枪架住金箍棒,相约吃过饭之后再战。
等到下午他们两个又从洞口打上山头,从山头来到云外,吐雾喷风,飞沙走石,直斗到红日西沉,又是一次不分胜败。
孙悟空无可奈何,回到观音院想了半夜。天色一亮,他就一骨碌跳将起来,嘱咐那群僧人好生侍奉他的师父,他又一个筋斗去了南海。观音菩萨问:“你跑来这里干什么?”孙悟空说:“我和师父路遇你的禅院,你受了人间香火,却容许一个黑熊精做邻居,就是他偷了我师父的袈裟,我屡次向他讨要不着,只好前来找你。”
观音菩萨说:“你这猴子是怎么说话的?既是熊罴精偷了你们的袈裟,你怎么来问我讨要?再者说了,如果不是你当初与小人争强斗富,怎么会惹出这么多的风波?还有,你既然知道是供奉我的禅院,为什么故意添风助火,烧得一片断瓦残墙?你也太大胆了,自己不思反省,却到我这里来放刁。”
孙悟空顿时自觉理亏,慌忙向菩萨磕头认错,哀求道:“菩萨说得很对,都是我惹的祸。可是,如果我不把袈裟取回的话,师父就会不停地念那个‘紧箍咒’。望菩萨大发慈悲,帮我去拿下那个妖精。”
菩萨便驾了祥云,与孙悟空一同来到黑风山。正行处,竟意外地撞见了那个叫残忍的苍狼精。孙悟空掣出棒来,照头就是一下,打得他脑袋开花、口鼻喷血。接着,菩萨又收了那
熊罴精,给他头上也套了一个金箍儿,接着念起咒语,疼得那他丢枪弃甲,满地乱滚。孙悟空笑道:“我原以为只有我老孙命苦,如今也让你尝尝‘紧箍咒’的厉害!”
等到孙悟空再要打他时,菩萨就不允了。孙悟空说:“这样怪物,不打死他,留他何用?”菩萨说:“我那珞珈山后,无人看管,我要带他去做个守山大神。”原来,菩萨的意思,所谓嫉妒不过是一念之差,她有心要让熊罴精皈依正道。
所以,在这人世间可以消灭怨谤,也可以消灭残忍,却不能消灭嫉妒。如果有一天嫉妒忍不住又从珞珈山跑了出来,那么,你最好祈望观音菩萨多念几遍“紧箍咒”。
箴言九
告别猪一样的俗世生活
猪八戒名为八戒,就意味着他要告别猪一样的世俗生活,开始思考和追求真正的人生幸福。于是,他便毅然离开了高老庄,跟着唐僧和孙悟空,踏上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帅哥变猪
熊罴精跟着观音菩萨去了珞珈山,锦澜袈裟也完好无损地回到了唐僧手中,大家这才算松了一口气。次日一早,师徒俩洗刷了马匹,包裹了行囊,继续上路。一路上,只见桃杏满林,薜萝绕径,沙堤下面鸳鸯们在成双成对地享受日光浴,山涧之中蝴蝶们在纵情惬意地追逐着花香。师徒俩在明媚的春光里穿行,不久便到了高老庄。
提起高老庄,读者们就会联想起猪八戒。这个家伙曾经在玉皇大帝殿下担任过“天蓬元帅”,也称得上是一位仪表堂堂的帅哥。有一天,王母娘娘举办蟠桃宴,他一时兴起,喝得酩酊大醉。在醉意蒙之中,他遇到了美丽的嫦娥仙子,心里产生了抑制不住的强烈冲动,居然对嫦娥实施了无耻的性骚扰。玉皇大帝便重责了他2000大锤,贬下人间投胎。谁知他一不小心投在了一个母猪的胎内,竟使他诞生为一个猪头猪脸的怪物。
民间传说,一个人如果贪得无厌,把一生富贵都享尽了,来生就会投胎做猪。据说,曹操就投胎做猪去了。民国初年,有人杀猪,把猪的内脏取出来,猪肝上面有“曹操”两个字。于是大家就说那个猪的前生是曹操,那个曹操的后世是猪。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人物,距离民国1000多年,还在变猪,不知道变了多少次的猪。所以,猪也是一种哲学的动物。
猪八戒是一个富有喜剧色彩的猪。前年有人在网上做了一次调查,居然有许多女孩子将猪八戒视为最佳情人,理由是:猪八戒虽然丑,却也丑得可爱;他热情奔放、喜欢幻想、走到哪里都会制造笑声;还有,他会“心疼”老婆。
不过,与其说他“心疼”老婆,不如说他“心疼”女人。只要看到漂亮女人,他的眼睛立马发直。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最典型的特点,第一是好吃,第二是贪色,第三是贪财。除此之外,猪八戒的一大享乐便是睡觉,无论怎样紧急,他都要挤出时间睡觉,而且不择床,石缝间、草窝里、树杈上,他都能鼾声如雷。如果从性别这个角度看,猪八戒这一形象高度浓缩了男人的一切世俗弱点,所以男人一看到猪八戒的形象,一提到猪八戒的名字,便无不露出会心的、非常理解的微笑。女人见了猪八戒,也是伸出玉指,点着他的拱嘴,骂道:“你呀,真骚情,真坏!”别以为这是真话,因为女人说起话来常常饶有意味。
然而,猪八戒在高老庄的运气却不太好。他的老丈人高太公很不喜欢他,派人到处寻访法师,要把他当妖怪捉拿起来。
男人的婚前婚后
无巧不成书,高太公派出的家人在路口恰巧就碰到了日暮投宿的唐僧师徒。孙悟空说:“麻烦你去回复你们家主人,我们是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善能降妖缚怪。只要他好生接待我们,我便替他捉了那妖怪。”
那高太公听了家人禀报,急忙换了衣服,出来将唐僧师徒迎进客厅。双方分宾主坐定,高太公便询问唐僧师徒的来历。唐僧说:“贫僧是从东土大唐而来,往西天拜佛求经的。因为路过宝庄,特来借宿一晚。”高太公一怔:“二位原来是借宿的,怎么又说会捉妖怪呢?”孙悟空说:“因为是借宿,所以顺便捉几个妖怪耍耍。”高太公疑心他们是来骗吃骗喝的,却来不及置疑,孙悟空已笑问道:“请问府上有多少妖怪?”高太公叫道:“天哪,还吃得消多少妖怪哩!就这一个妖怪女婿,也够他磨慌了!”孙悟空说:“你把那妖怪的来龙去脉,从头说起,我好替你拿他。”
高太公说:“这事要从我的三个女儿说起。大女儿香兰,二女儿玉兰,三女儿翠兰。那两个从小许配与本庄人家,只有三女儿未曾允婚。因为老汉没有儿子,准备为三女儿翠兰招个女婿,一来添个撑门抵户、做活当差的男丁,二来也指望他与女儿侍奉在左右养个老。三年前来了一个汉子,虽然长得黑,可模样儿倒也英俊,做活倒也勤勉,谁想他日后竟会变了嘴脸。”
孙悟空问道:“他变了一副怎样的嘴脸?”
高太公说:“初来时黑黑胖胖,后来就变做一个长嘴大耳朵的呆子,脑后还有一溜鬃毛,头脸硬是像个猪。饭量也大,一顿要吃三五斗米饭,早间点心也得百十个烧饼才够。”唐僧说:“他吃得多,必然做得多,倒也不必细省那一点口粮。”高太公说:“吃还是小事。他如今又会乘风驾雾,飞沙走石,吓得我全家上下和左邻右舍都不得安生。还把我那可怜的小女儿翠兰关在后宅,一连半年也见不着面,不知道死活如何。”
事实上,许多男人在婚前婚后的变化,也和高太公的这个女婿一样。在恋爱和新婚期间,男人为了讨好自己所钟情的女人,往往会表现出不知疲倦的热情和主动性,做出极大的努力去满足和迎合对方的要求,同时还要使自己焕发出男人特有的气质和性格特征。这个时期的男人扮演的是一个情人的角色,即向女方展现自己魅力的角色,为此,会着意掩饰自己的一些缺点。然而,当新婚的激情随着岁月流逝消磨殆尽,男人就会无所顾忌,真实自我也会逐渐暴露,原有的缺点和弱点都会毫无掩饰地暴露出来。
所以,婚前男人千方百计寻找各种借口跟女人套近乎;婚前男人总是手捧一束玫瑰在寒风中为女人守候;婚前男人空腹一天也能故做轻松地帮女人把煤气瓶扛上八层楼;婚前男人再穷也要装阔佬,随便女人花多少钱也不会皱眉头。可是,等到结婚大约一年之后,情况就为之一变,变成了男人千方百计找由头夜不归宿;变成了男人回家就往沙发上四仰八叉一躺,等着女人伺候几盘好菜;变成了男人动不动就大耍威风施展家庭暴力。就宛如高太公眼里的这个女婿,初来时黑黑胖胖,模样儿倒也英俊,做活倒也勤勉,谁想他日后竟会变了嘴脸。
孙悟空说:“好啦,好啦,今夜我就替你拿住这个妖怪女婿,让他写个退亲文书,还你女儿,如何?”高太公高兴地说:“如果真的拿住了他,要他写什么文书?就麻烦你索性替我除了根罢。”
妖怪的女人
高太公引着孙悟空来到后宅门口。孙悟空举起金箍棒一捣,捣开门锁,里面却黑洞洞的。行者道:“老高,你去叫你女儿一声,看她可在里面。”高太公硬着胆,呼唤他的女儿。那翠兰听出是父亲的声音,才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说:“爹爹,我在这里哩。”行者闪着一双火眼金睛,看见一个女子蓬头垢面、憔悴不堪地躺在阴暗处。高太公寻声过去,那女子便一把扯住他,抱头大哭。
孙悟空问道:“先别哭!先别哭!我问你,妖怪往哪里去了?”翠兰说:“我也不知道他往哪里去了。这些时,他总是白日出去,黑夜才回,每天搞得云里雾里,不知在干些什么。”大约坏男人都是这样,总是在老婆面前搞得云山雾罩的。
孙悟空说:“老高,你带着令爱往前宅去,让老孙在此等你那个妖怪女婿。他若不来,你却莫怪;他若来了,我一定为你斩草除根。”高太公便欢欢喜喜地把女儿带回前宅。孙悟空却摇身变成那个女子的模样,坐在房里等那妖怪。天色很快就黑了,不多时,一阵风刮来,飞沙走石的好不吓人。
只见半空里来了一个妖怪,果然生得猪头猪脸,丑陋不堪。孙悟空见他进了门,便睡在床上呻吟着装病。那妖怪也不知道心疼人,连一句问候也不说,扑过来一把搂住孙悟空就要亲嘴。孙悟空将身一闪,顺势一推,就把那个妖怪噗的一声掼下床来。
那妖怪爬起来,扶着床边哼哼唧唧地说:“姐姐,你是不是怪我今天回来晚了,一回来就摔我一跤?”孙悟空说:“你这人没心肝,我心里难受着呢,你一回来就搂着我亲什么嘴?”那妖怪不以为然地说:“你难受什么?我虽然是个上门女婿,吃了你家一些茶饭,可我也曾替你家耕田耙地、种麦插秧、创家立业。如今你身上穿的是锦,戴的是金,隔三差五的我还会采几朵花、摘几只水果回来哄你,你还难受什么?”孙悟空说:“我又不是一只小猫小狗,你高兴起来就哄我,不高兴就扔在屋里不闻不问。我是个人呢,可你一直把我关在屋子里不见天日。”那妖怪一脸憨笑地说:“我那还不是太在乎你,怕你跑了呀?”
孙悟空暗自琢磨,心想:“这呆子虽然做事鲁莽,心地倒不是太坏。”又故意拿话来激他:“听说,我爹爹要请500年前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前来捉拿你哩。”那妖怪听了,就有三分害怕,说:“啊,那大闹天宫的弼马温还是有些本事的,我得赶快走人。”说罢,套上衣服,开了门,往外就走。孙悟空一把扯住他,将自己脸上抹了一抹,现出原身,喝道:“好妖怪,哪里走?你抬头看看我是哪个?”
那妖怪转眼看见孙悟空,慌得“哧”的一声,挣破了衣服,化做一阵狂风脱身而去。孙悟空身手也快,将身一纵,箭也似地追了上去。
做了唐僧的二徒弟
孙悟空紧跟着妖怪,来到一座高山。只见那妖怪急忙撞入一处洞穴,取出一柄九齿钉钯,回头来战。孙悟空用金箍棒支住他的钉钯,笑道:“你手中拿的可是在高老庄做女婿时挖地种菜的钉钯?什么时候变成了你的兵器了呢?”
那妖怪说:“你别小瞧了这钉钯,只怕一钯挖在你身上九个窟窿,立马让你一命呜呼!”孙悟空就收了金箍棒,说:“呆子,老孙今儿个把头伸在这里,你就用那钉钯挖一下,看你有没这个本事要我的命。”那妖怪真的举起钯,使足了气力,扑的一下挖了过来。只听见“咣当”一声,电光石火地一闪,孙悟空的脑袋铁板似的毫发未损,倒是震得那妖怪手脚发麻,连声称赞:“好头!好头!”孙悟空得意地吹嘘道:“想当初连玉皇大帝刀砍剑刺、火烧雷打也不曾撼动我半根毫毛,你这几钉钯,只能算给我挠痒痒。”
那妖怪这才想起来,问道:“我记得你大闹天宫时,住在花果山水帘洞里,今天怎么会在这里呢?难道真是我丈人到花果山请你来的?”孙悟空说:“你丈人不曾去花果山请我。是我跟随唐僧往西天拜佛求经,路过高老庄借宿,你丈人要我救他女儿,捉拿你这个夯货!”
那妖怪一闻此言,丢了钉钯,急忙问道:“你说的那个取经人在哪里?”孙悟空问:“难道你想见他?”那妖怪道:“我本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为醉酒戏弄了嫦娥,被玉皇大帝贬下凡间。是观音菩萨安排我在这里等候取经人往西天拜佛求经,将功折罪,还得正果。”孙悟空笑道:“你也去西天拜佛求经?这一路山高水远的,你舍得那个关在屋子里的媳妇?”那妖怪怔了一怔,果然露出一副舍不得的模样。
于是孙悟空就把那妖怪带回了高老庄。那妖怪一见唐僧,双膝就跪下了,一边叩头一边高叫道:“早知道师父住在我丈人家,我就来拜接了,省得费出这些周折不是?”唐僧就收那妖怪做了二徒弟,给他取名猪八戒。
高太公见他改邪归正,又要离家远走,从此便少了一个祸害,自然十分高兴,不仅为他们准备了许多金银财帛(唐僧谢绝了这些馈赠,只要了一些干粮),而且为这个曾经恨之入
骨的女婿买了一套新衣服和一双新鞋。
猪八戒的姓名由来
猪八戒的名字是有来历的。所谓八戒,又称八关斋戒,即佛教徒必须遵守的八条戒律。准确说来,应该称为八戒一斋。八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着华鬓香油涂身,不歌舞观听,不坐卧高广大床。一斋是:不非时食。
古代印度人用华鬓香油涂身,就相当于我们今天使用香水。名贵的香水,有“液体钻石”之称。例如,夏奈尔5号香水,香气妩媚而又婉约,是许多女人疯狂追逐的时髦化妆品,每盎司售价高达170美元。最昂贵的毕扬香水,每盎司更是高达300美元。仅凭香水一项用度,即可洞悉奢华之极度。佛教认为,芳香的气息可以迷人心目,歌舞色声可以丧人心志,会扰乱一个人的清修,所以要求不着华鬓香油涂身、不歌舞观听。
那么,什么是高广大床呢?也有一个规定,床高不过一尺六寸,坐时脚不挂空,过高即名为高;人睡在床上能够辗转反侧即可,稍宽即名为广;既高且广,即名为大。床是用来休息的,要那么“高广”、那么“大”做什么呢?隋炀帝就有过一张特制的“高广大床”。在这张“高广大床”上,又铺上了异常宽大的“长枕大被”,可同时容纳几十个美女与隋炀帝同寝。隋炀帝辗转美女之间,左右逢源,就像是蝴蝶翻飞于百花丛中一样,纵情淫乐。可见,“高广大床”意味着穷奢极欲的生活方式。至于不非时食,就是不在非用餐时间吃东西,也就是按时吃饭的意思。
因此,这八关斋戒的意义,是为了让我们过一种简单、朴素、有规律的生活。使我们能够专心致志地去追求人生的成功。其实,在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中,也有这种员工行为规范上的要求,例如不许穿着奇装异服、保持清洁端庄的仪表、不许有违诚信、不许利用权力谋取私利等等。
是的,简单朴素的生活虽然貌似贫穷,却具有一种独特的美感。与之相反,极尽奢华的物质追求除了增加生活成本之外,往往也会陷入无尽的茫然和烦恼之中,最后只能无可奈何地向着失败的深渊坠落。无数的案例证明,只有那些清正廉洁、具有高尚品德的人,才能够成就自己伟大的一生。同时,作为一个值得信任的人,他也常常能够为组织做出巨大的贡献。
现在,猪八戒名为八戒,就意味着他要告别猪一样的世俗生活,开始思考和追求真正的人生幸福。于是,他便毅然离开了高老庄,跟着唐僧和孙悟空,踏上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只是,在每一次令人绝望的困境中,在每一次偷懒的闲暇中,他也常常回想起那个并不爱他、而他却深爱着的媳妇。
箴言十
俗世的生活需要生命真义的指引
《心经》的作用就在于,尽管我们无法改变高山存在的事实,但我们的确可以用另一种心态去翻越高山。
猪八戒的高山反应
取经团队中自从新添了一名成员,气氛立即为之一变。原来,猪八戒生性活泼,嘴巴老是闲不住,他自己也肥头大耳的一副滑稽相貌,一路上便多了许多笑话,少了许多枯燥。就这样说着笑着,大约过了一个来月,一日来到一座高山前。
为什么刚刚走了一个来月的平稳路,就又遇到了高山呢?这是因为,每一位新员工进入团队之后,都会经历一段蜜月期,紧接着就会从心理上出现一种高山反应。在组织行为学中,这种高山反应又被称为文化休克。一般来说,新员工之所以出现高山反应,是因为下面的三点原因:
1.在一种陌生的团队文化中丧失了自己在母文化环境中原有社会角色,造成情绪不稳定,因而出现高山反应。
2.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长时期形成的母文化价值观与陌生的团队文化中的一些价值观不和谐或相抵触,造成行为上无所适从,因而出现高山反应。
3.在陌生的团队文化中,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不同,使得新员工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因而出现高山反应。
不仅仅新员工会产生高山反应,当人们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去工作、学习或生活时,都会体验到不同程度的高山反应。例如在跨国公司里,由于外派经理对新的工作环境出现高山反应,不得不中止国外工作任务而回国的例子不胜枚举。从这个意义上讲,西天取经的旅途中,由于环境的不断变化,每个团队成员随时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山反应。
高山反应的四个阶段
高山反应是一件值得高度重视的事。对于个人而言,高山反应意味着自己的职业生活出现危机。对于团队而言,则意味着人力资源、经济和时间上的巨大风险和损失。在通常情况下,高山反应会经历下面四个阶段:
1.蜜月阶段:指人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由于有新鲜感、兴奋感,导致情绪亢奋和高涨。人们刚刚来到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后,常常对所见所闻都感到新鲜,对看到的人、景色、食物一切都感到满意,处于乐观的、兴奋的“蜜月期”。
2.沮丧阶段:“蜜月期”过后,由于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与母文化不一样,尤其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兴奋的感觉渐渐被失望、失落、烦恼和焦虑所代替。这个阶段一般持续几个星期到数月的时间,在此期间,人们可能有以下表现:一种是敌视,敌视自己所在的公司、团队或地区,与老员工或当地人发生文化上的冲突。另一种是逃避,对自己所在的公司、团队或地区有厌烦情绪,不愿意与老员工或当地人接触。在严重的情况下,有些人会由于心理压力太大而返回自己的家乡。
3.恢复调整阶段: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沮丧和迷惑之后,新员工逐渐平静了下来,他在尝试着去解开一些疑团,去寻找对付新文化环境的办法。于是,他与老员工或当地人的接触多了起来,并开始建立了彼此之间的友谊。他理解到异文化中不仅有缺点,也有优点。他心理上最初的混乱、沮丧、孤独感、失落感渐渐减少,慢慢地适应了异文化的环境。
4.适应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员工的沮丧、烦恼和焦虑消失了,基本上适应了新的文化环境,适应了团队或当地的行为习惯,能与他们和平相处。
传授《心经》
现在,唐僧已经意识到,必须设法去消弭高山反应给个人职业生活和团队工作带来的消极影响。他停鞭勒马,嘱咐两个徒弟说:“你们看,前面的山那样高,你们可千万小心哪!”
猪八戒说:“这山唤做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唐僧在马上遥望,见香桧树上,果然有一只巨大的柴草窝。猪八戒指着柴草窝那边叫道:“那不是乌巢禅师吗?”唐僧纵马加鞭,直至树下。那禅师见有人前来,也离了巢穴,跳下树来。
唐僧下了马,向禅师倒头便拜,说道:“贫僧往西天大雷音寺取经,请问禅师,这路途还有多远?”
禅师连忙用手搀住他,回答道:“圣僧请起。你问这西天取经之路,还在远方。而且一路上虎豹出没,想要顺利到达西天大雷音寺,难着呢。”唐僧越发焦急,又问远方究竟有多远。禅师笑了笑,说:“路途虽远,终有到达之日。倒是这一路上你们会遭遇许多困难和挫折。我有《心经》一篇,如果遇到困惑,但念此经,自然不会再有什么高山反应。”唐僧便虔诚地拜伏于地,那禅师遂口诵传之。经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却说乌巢禅师传了经文,踏云光,要上乌巢而去,被唐僧又拉住了。为什么呢?因为《心经》一时半会儿无法领悟,唐僧心里依然惶惑不安,一定要问清去西天取经的路况。那乌巢禅师便又笑笑,念了一首预言诗,说:
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老虎坐琴堂,
苍狼为主簿。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西游记》中的九九八十一难,基本上就是按照这首预言诗来演绎的。一时之间,唐僧还不解其意,乌巢禅师已化做一道金光而去。孙悟空却勃然大怒,举起金箍棒直捣乌巢禅师的巢穴。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着乌巢一缕藤。
孙悟空为什么生气呢?因为乌巢禅师认为,所有的困难都缘于自己的心态,所谓“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即是此意。而孙悟空在性格上的缺点,就是目光短浅、缺乏耐心、霸道、不懂得与人为善,所以,这些性格上的问题也是造成路途上困难重重的一个因素。而孙悟空见乌巢禅师这样批评他,心里十分窝火。
唐僧看见孙悟空生气的样子,奇怪地问:“悟空,这样一个菩萨,你为什么捣他的窝巢呢?”孙悟空说:“他骂了我兄弟两个。”唐僧说:“他讲的西天的路况,何尝骂你?”孙悟空说:“你哪里晓得?他说‘野猪挑担子’,是骂八戒;‘多年老石猴’是骂老孙。”猪八戒说:“师兄息怒。这禅师也晓得过去未来之事,但看他‘水怪前头遇’这句话不知验否。”
目前他们还不知道,前头即将遇到的水怪,乃是后来成为他们这个团队中一员的沙和尚。
心经》的由来
关于这篇《心经》的由来,佛教界的说法是,唐僧,也就是玄奘法师,在阅读经书时,对有些语句生疑,很想到印度取经。后来在四川成都挂单,遇到一位老和尚,身生疥癞,人不敢近,惟有年轻的玄奘法师,以一颗同情心侍奉他,为他洗脓血、涂药。不久,这老和尚的疥癞病痊愈,为感谢他调治之恩,无以为报,惟有一部经书,可以口传给他,就是这一部心经,一共260字,念了一遍。玄奘法师便记在心内,后来把它译出来。现在教界流传最广的,便是玄奘法师的译本。
那位老和尚又是什么人呢?有人说他是观音菩萨,也有人说是鸟窠和尚。为什么叫鸟窠呢?他在树上搭个小篷,像鸟窝一样,住在树上,生活多简单!那时白居易是杭州太守(相当于现在的市长),遇到鸟窠和尚,向他请教什么是佛教?鸟窠和尚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白居易听了哈哈大笑,这些话三岁小孩都会说。鸟窠和尚回答:“三岁小孩虽能说,八十老翁做不到。”白居易听了之后,想想很有道理。
后来,玄奘法师在取经途中,经过茫茫大漠,上无飞鸟,下无走兽,中间无人,惟多鬼怪。在如此危险万分的绝境中,只要玄奘法师一念《心经》,所有邪魔鬼怪立即消弭无形。依仗着《心经》的功德神力,成功到达印度取经,15年后回中土,成为国师,专心翻译佛学经典。《西游记》的故事,便由此而来。故事中向唐僧传授《心经》的这位乌巢禅师,大概就是以鸟窠和尚为原型的吧?
有人说,5000字的《金刚经》是600卷大般若经的浓缩精华,260字的《心经》则是5000字《金刚经》的浓缩精华。所以,一部《心经》所包含的意义,非常广阔。《心经》在中国大约有18种译本,其中以玄奘法师的译本最为简洁流利清楚。至于《心经》的注疏,自古以来则有100多家,可见《心经》研究之众与传诵之盛。
白话《心经》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译本和注疏呢?因为《心经》很难看懂,所以不断有人在尝试新的译法和注解。我们现在的问题,同样是如何看懂《心经》。最简单的做法,也像《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一样,让各位读者自己去领悟。或者,直接引用某一位高僧的注疏。但是,我发现这两种办法都不合适,因为其中的梵文和宗教术语始终是让读者费解的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做一次完全通俗、完全白话的注疏。
值得注意的是,佛教界流行“五不翻”,即:秘密语不翻,如大明咒“、嘛、呢、叭、咪、”;多义语不翻,如罗汉;已有的音译不翻,如波罗蜜多;汉语中找不到对应词汇的不翻;便于意会、避免误解的不翻。因此,让《心经》完全白话,不仅难度很大,而且违例;不仅吃力不讨好,而且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
但是,我又想,佛祖“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纵然我的大胆破例有百般不是,佛祖也应念我一片赤子之心,以慈颜付诸一笑吧?因此,我就斗胆在这里为各位读者翻译白话《心经》如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自在菩萨,就是观世音菩萨。般若,犹汉语所言之智慧。波罗蜜多,犹汉语所言之彼岸,这里指人生的终极目标,即人生的真理。
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就是尘世间所有物质与生命现象的总和。其中,色蕴是指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所认识的物质形态,包括固体、液体、气体、光与温度以及各种味道。受蕴,是指由于和外界各种物质形态的接触,所产生的种种心理感受,如苦乐酸甜等。想蕴,是指由于心理感受所产生的种种性情反应,如善恶憎爱等。行蕴,由于苦乐酸甜等种种心理感受和善恶憎爱等种种性情反应,而采取的行为方式,佛教把这些行为分为善业和恶业。识蕴,人体对物质形态、心理感受、性情反应、行为方式所
产生的意念或意识的活动。因此,所谓五蕴,乃是指我们具有精神作用的身体。
这句经文的大意是:观世音菩萨在深入思考人生的终极目标问题时,他透过纷繁的俗世生活,看清了生命的真实意义,因此超脱了一切的痛苦和厄运。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是梵语SARIRA的音译,即遗骨之意,特指那些德行高尚的人在去世后(火化)遗留于世的灵骨。这种灵骨质地坚硬,呈结晶颗粒形状,堪称神物。所以,舍利非一般凡夫俗子之遗骨,乃是有修行者生前以无量功德结晶所成。从这个意义上讲,舍利是一个人在走完他的人生旅程之后的成功象征,舍利子是对成功者的一种尊称。观世音菩萨在这里告诉未来的成功者: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俗世的生活需要生命真义的指引,生命的真义也需要通过俗世的生活去实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俗世的生活中有生命真义的存在,生命的真义也体现在俗世的生活中。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色蕴,也同样适用于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等尘世间所有的物质与生命现象。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观世音菩萨告诉未来的成功者:真正的自然法则是永恒的,既不会消亡或更新,也不会由于人的好恶而有任何改变,也不会增加和减少这些法则中某些条款。所以,生命的真义不会因为物质条件、个人感受、世间百态、我们的视野和意识等而有所不同,不会因为你是否愚昧以及是否考虑生老病死问题而有所差异,不会因为你是否正在遭遇或曾经遭遇过苦难的折磨而有所改变,也不会因为你是否聪明和拥有多少财富而产生变化。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有所得者,有也;无所得者,空也。所以,自然法则是真切可信的,于是我们能够觉悟到自然法则给予众生的那种公正无私的恩情。因此,我们应该做到心无挂碍,去追随人生的真理。因为心无挂碍,我们就不会畏惧任何困难,就会远离那些乱七八糟的妄想,最终让自己超脱尘世的烦恼。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观世音菩萨举证说明:三世诸佛,就是因为坚定不移地追随了人生的真理,最终成了高尚而又正直、待人平等友好、知道自己何去何从的觉悟者。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从这些成功者的故事中,你就可以知道,人生的真理乃是能够消弭生活烦恼的大神咒,是能够破除人间愚昧的大明咒,是能够带来光明前景的无上咒,是无可替代的无等等咒—它是如此真实灵验,绝不虚无。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所以,《心经》的主题就是告诉各位:去吧!去吧!让我们一起去追求人生的真理吧!希望我们中间的每一位,都能够尽早地成就自己的一生。
前面还有高山吗
却说唐僧一路前行,一路念诵《心经》。老话说:“念兹在兹。”他不久便彻悟了《心经》的大义。在这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的求索中,时光也在默默地流逝,又到了芳菲落尽、树高蝉鸣的夏天。
这一天,师徒三人经过一处村落。看看太阳也快下山了,师徒三人便决定在这里投宿。唐僧下了马,拄着九环锡杖,来到一户人家门前,只见一个老者斜倚竹床之上,口里嘤嘤地念着佛经。唐僧上前施礼,说:“施主,贫僧往西天雷音寺拜佛求经,路过这里,刚好天色已晚,希望能够在您的府上借宿一夜,请您行个方便!”
那老者一咕噜跳了起来,一边整理衣襟,一边摇头说:“借宿一夜当然没问题,只是这西天却去不得。你们哪,明天一早还是回去吧!”唐僧奇怪地问:“为什么?”老者解释说:“取经不难,难的是一路翻山越岭、道路艰险难行。从这里向西去,大约30里远近,便有一座山,叫做八百里黄风岭,山中多有妖怪。想要经过这座山,难哪!”
原来,《心经》并不能变沟壑为坦途,并不能改变雄关漫道真如铁的事实。那么,这部被成千上万的佛教徒目为神物的《心经》究竟有何用途呢?深得《心经》要义的唐僧已经知道,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远的路,翻山越岭的秘诀在于“只须下苦功,扭出铁中血”。困难既然摆在前面,惟一的办法就是设法排除畏难情绪、进而解决困难。
换而言之,高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自制的高山反应。而《心经》的作用就在于,尽管我们无法改变高山存在的事实,但我们的确可以用另一种心态去翻越高山。
箴 言十一
不要让妄念困扰团队的目标
可怜的孙悟空这才知道,打杀山中的老虎容易,打杀心中的老鼠却难;战胜客观上的困难容易,战胜主观上的妄念却难。
半山中的一阵妖风
现在,唐僧师徒已经进入了八百里黄风岭山区。唐僧在半山腰的悬崖边上立马站定,欣赏高山峻岭的壮丽风光。虽然还没有到达山顶,但那种“山登绝顶我为峰”的境界已然可以想见。
忽然,一阵旋风刮来,唐僧心中的英雄豪情顿时化做了惊慌不安,望着孙悟空说:“好恶的一阵风啊!”孙悟空说:“起风是一种自然现象,你怕什么呢?”唐僧说:“此风与那天风不一样。此风浩浩荡荡、渺渺茫茫,足以让赶路的行人迷失方向、让挑柴的樵夫寸步难行哪!”孙悟空让过风头,一把抓住风尾闻了闻,有一股腥臭气,说:“没错,此风的确有些蹊跷。闻闻这风的味儿,说明附近不是猛虎就是妖怪。”
话犹未尽,山坡下就跳出一只斑斓猛虎,吓得那唐僧一跟头从白马上滚了下来。猪八戒一见,扔下行李,掣起钉钯劈头就打。只见那只猛虎直挺挺站了起来,伸出爪子往前胸一抓,竟然把自己的一张虎皮剥了下来,全身血津津地高声叫道:“我是黄风大王麾下的先锋,在此山中巡逻,要拿几个凡夫俗子回去给大王做下酒菜。你们是哪里来的和尚?敢从此山经过,这不是送肉上砧板吗?”
猪八戒骂道:“你这个孽畜,我等不是什么凡夫俗子,而是上西天取经的使者。你赶快让开大路,别吓坏了我师父,否则小心我手中的钉钯!”那妖怪不容分说,一只虎爪向着猪八戒劈脸抓来。猪八戒将身体一闪,抡起钉钯就打。孙悟空也不甘落后,掣起金箍棒来助阵。那妖怪抵挡不住,只得落荒而逃。
兄弟俩奋起直追,要将那妖怪赶尽杀绝。谁知那位妖怪竟将自己的虎皮盖在石头上,使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自己却回头将坐在路旁念经的唐僧摄入了黄风洞中,准备把唐僧献给黄风大王美餐一顿。
灵猫捕鼠
黄风洞中的这位黄风大王,本是灵山脚下的一个黄毛貂鼠,因为偷吃了琉璃盏内的灯油,害怕佛祖怪罪,所以逃到此处,占山为王。我们已经知道,灵山就在我们心头,这只占山为王的老鼠,原来就是我们经常会有的妄念。在这里,则是指唐僧心中的妄念。
唐僧为什么会有妄念呢?当初乌巢禅师为了帮助他们消弭高山反应,特地给唐僧传授了一篇《心经》。唐僧默默记诵在心,常念常存。谁知,不念经好像还好,一念经就觉察到妄想杂念统统都起来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个妄想杂念并不是念经念出来的,而是你本来心里头就这么乱,一直未发现而已。现在因为想收心,才发现心中乱得厉害。对于孙悟空和猪八戒这样的员工,如果心有妄想杂念,只需要用“紧箍咒”和戒律这样的管理制度来约束他们即可。可是,对于唐僧这样的团队主管,心有妄想杂念就是一件相当麻烦的事情了。
在佛教中有一个比喻叫“灵猫捕鼠”。把正念比做猫,把妄念比做老鼠。老鼠一露头,立即就被发现了,这就是猫的警觉性。许多佛教徒在打坐时,在内心都有过猫鼠大战的体验。但是不是每一只老鼠都怕猫呢?却也未必。
有一个故事,说在一个普普通通的村子里,有一座普普通通的房屋,在那座房屋的破洞里,住着一只名叫阿黄的老鼠。当阿黄还是一只小老鼠时,鼠妈妈就告诉它,命中注定,鼠类终有一天会丧身于猫爪之下。
阿黄可不甘心重复鼠类的悲惨命运。它想啊想啊,直到某一天,它想出了一个主意。这个主意非常简单,可是却相当疯狂。它决定试一试,即使丢掉性命也在所不惜。于是,阿黄鼓足全部勇气,出现在猫的面前。尽管它很害怕,害怕得要命,但它还是拼尽全力,发足狂奔,向着猫直冲过去!“吱吱—”它尖叫着,张牙舞爪。
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这只老鼠发疯了吗?难道它不知道猫的利爪会终结老鼠的性命吗?它怎么会这样疯狂而又怪异呢?显然,这只老鼠一定发疯了,或许传染上了某种疾病!情况万分危急!惟一的方法就是逃命。于是,猫一下子蹿上主人的裤腿,钻进他的怀里,弄得主人大惊失色。
同样的情形,日复一日,周复一周地重复着。猫被老鼠追赶得精疲力竭,终于垮掉了。从此之后,阿黄便率领鼠类在屋子里耀武扬威,横行霸道。倒是那只猫,一听见老鼠的动静就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所有的猫都深以为耻。为了重新树立这个种族的荣誉,它们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把这只疯狂而又罪恶滔天的老鼠教训一顿。于是,一只接着一只,英勇的猫们前赴后继地进入了那间鼠患横行的破屋,可每一只都以可耻的失败而退缩了回来。形势看上去异常严重,直到有一天,有人忽然想起,在村子的另一头,住着一只名叫灵吉的老猫,也许它能够解决问题。
当灵吉走进屋子时,所有的猫都有些失望,因为它们期待的救星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它应该是一位体魄健壮、年轻潇洒、无所畏惧、无所不能的英雄。可是这位灵吉,长得那样矮小,老迈而又衰弱。它的皮毛是如此粗糙,一点光泽也没有,上面还有几块令人恶心的伤疤。它若无其事地站在那里,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肩负的巨大责任。
老鼠们也没有把灵吉放在眼里,它们放肆地大笑着,明目张胆地在屋子里蹿上跳下。尤其是那只名叫阿黄的老鼠,它熟练地翘起鼻子,摆动舌头,像从前一样故技重演。可是,灵吉好像对这一切视若无睹,它不慌不忙地、慢慢地向前迈动着脚步,爪子无声地踏在地板上……突然之间,所有的喧闹和笑声都停了下来,屋子里一片寂静,静得吓人。
阿黄还在继续着它那古怪的动作,可是灵吉却在一步一步地逼近它。阿黄有些慌了,它
的动作越来越夸张,越来越恐怖。可是,它的对手根本不加理睬,它的所有表演都是徒劳的。它忽然意识到情况不妙,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它发现自己已经被逼在角落里了。那只名叫灵吉的老猫是那样柔和而又不容抗拒地把它踩在脚下,有力的猫爪让它动弹不得。它浑身僵直了起来,一声不情愿的尖叫从它细细的喉咙中挤了出来……
故事中鼠患横行的破屋,其实就是黄风大王的黄风洞。故事中的那只名叫阿黄的老鼠,其实就是唐僧面对的黄风大王。不可一世的阿黄最终没能逃脱灵吉的猫爪,不可一世的黄风大王又将遭遇怎样的命运呢?
战胜困难容易,战胜妄念却难
主管的妄念常常是导致团队失败的罪魁祸首。这是因为,主管的妄念会使得团队的目标变得不确定。譬如黄风大王麾下的那位虎先锋,它会剥下自己的皮,盖在石头上,让你信以为真。
老虎是困难的一种象征,但披着虎皮的石头只是困难的一种假象。当孙悟空奋起金箍棒,一棒子打下去,不仅没有打死想像中的那只老虎,反而震得自己手疼。猪八戒也奋力筑了一钯,同样劳而无功。
真正的老虎早已掳走了唐僧。孙悟空和猪八戒兄弟两个漫山遍野地寻找,可哪里有唐僧的影子呢?就好像我们在工作中遭遇到决策失误,回头找不到领导的影子一样。我们的领导到哪里去了呢?他被绑在黄风洞里,正在痛哭流涕呢!
孙悟空终于找到了黄风洞,在洞外高声喝道:“妖怪!趁早儿送我师父出来,省得我掀翻了你的巢穴,踏平了你的住处!”那虎先锋手持两口赤钢刀,跳出门来,冲着孙悟空恶狠狠地叫道:“你师父是我拿了,准备拿来做顿下酒菜的。你若识时务,就赶快回去!不然,同样把你拿住,一块儿煮着吃了!”
孙悟空闻言大怒,一口钢牙咬得脆嘣嘣地直响,恨声喝道:“你有多大手段,敢说这等大话!休走!看棒!”那虎先锋急忙持刀按住,双方厮杀成一团。不过三五回合,那虎先锋便落荒而逃,谁知慌不择路,竟一头撞上了在山凹中放马的猪八戒,被猪八戒一钯筑出九个窟窿,一命呜呼。原来,所谓困难就是这样,看似恐怖,却经不起一顿打杀。
打杀了老虎精之后,孙悟空决定一鼓作气,索性再打杀了那个自称黄风大王的老妖怪。他便嘱咐猪八戒仍旧在山坳中放马,自己拖着那只死老虎,又来到黄风洞门口骂战。那老妖闻言,愈加烦恼,道:“这家伙也太过分了,我还不曾吃他师父,他却打杀了我的虎先锋,可恨!”出得门来,厉声高叫道:“哪个是孙悟空?”
孙悟空踏着那只死老虎,昂首回答说:“你孙外公在此,送出我师父来。”那老妖见孙悟空身体瘦小,不由得嗤笑道:“可怜你一个小鬼,有什么本事在我的门前大呼小叫?”孙悟空举起金箍棒,也冷笑道:“你这个老儿,也忒没眼力了!你外公虽然个子小,只怕你挨不起这一棒!”
那老妖哪容分说,捻着一柄钢叉,望着孙悟空当胸就刺。叉来棒架,棒去叉迎,在那黄风洞外,杀得好不凶狠。乒乒乓乓之间,斗了30回合,不分胜败。孙悟空急于求胜,便揪下一把毫毛,变做100多个小孙悟空,各执一根铁棒,将那老妖团团围住。老妖见了,张嘴呼出一阵狂风,将那100多个小孙悟空吹在空中,纺车儿一样乱转。孙悟空见势不妙,便急忙将身一抖,把那些毫毛收上身来,自己则举起金箍棒,奋力上前拼杀,迎面又被那老妖喷了一口黄风。孙悟空顿时觉得两只眼睛一阵刺痛,连泪水都流出来了,只好捂住双眼,败下阵来。
可怜的孙悟空这才知道,打杀山中的老虎容易,打杀心中的老鼠却难;战胜客观上的困难容易,战胜主观上的妄念却难—更何况是他的领导唐僧的妄念!
差点气坏了眼睛
却说猪八戒见黄风大作,慌忙牵着马匹,守护着行李,缩在山坳之间直念菩萨保佑。忽然抬头一看,只见孙悟空捂着双眼踉踉跄跄地回来了。猪八戒起身迎上前去问道:“大师兄,你怎么了?”孙悟空说:“我被那妖怪喷了一口黄风,吹得我眼珠酸痛酸痛的,泪水止不住地流。我们得赶快找一个眼医。”
奇怪,黄风与眼晴有什么关联呢?原来,孙悟空害的是青光眼,在中医属五风内障范畴。孙悟空是个急性子,肝胆火旺,而眼为肝之窍,被黄风大王闹得怒火愤愤,上攻于目,致使目络灼伤,脉络瘀阻,神水淤积。往白了说,黄风大王,也就是唐僧的这些个妄想杂念,不仅把整个团队闹得乱七八糟,孙悟空害的这眼病也是他给气出来的。
猪八戒说:“大师兄,在这半山腰里,天色又晚,连个宿处也没有,到哪里去找什么眼医呢!”孙悟空说:“我们沿着大路走,先找个人家住下再说吧!”兄弟两个,一个挑着担,一个扶着马,出了山坳,上了大路。此时渐渐黄昏,只听得路南山坡下,有犬吠之声。二人停步观看,乃是一家庄院,影影绰绰地有灯光。
兄弟两个便上前敲门投宿。庄院中一位老者将他们迎进门去,请他们用了一些茶饭。然后命下人设铺,请他们就寝。孙悟空说:“不睡还可。敢问贵地可有卖眼药的?”老者问明原由,说:“我们这附近没有卖眼药的。倒是老汉我珍藏了一副秘方,名唤‘三花九子膏’,能治一切风眼。”
那老者便取出一个玛瑙石的小罐儿来,拔开塞口,用玉簪儿蘸出少许,给孙悟空点上,
教他闭上眼睛,安心睡觉。一觉醒来便到了黎明,孙悟空抹抹脸,睁开眼,赞道:“果然好药!只需一点,就让老孙重见光明了!”瞧瞧,这“三花九子膏”可真是神效,现在上网的人多,眼睛都有点儿毛病,要是“三花九子膏”有得卖,绝对卖疯了。
孙悟空赞完了眼药,转头左右望望,四周全是些老槐高柳,哪里有什么庄院、客房、门窗,兄弟两个却在草丛中睡了一夜。这时,猪八戒也醒了,抬头看看,奇怪地问道:“怎么一夜之间,那户庄院人家就搬走了呢?咦!我们也是睡得死!怎么他家拆房子,一点动静也没听到?”
原来,昨夜的庄院是伽蓝菩萨设的一个局。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的简称,即佛教的护法,相当于寺院的土地神。因见孙悟空和猪八戒在荒郊野外落难,便设了这个局,管了他俩一顿斋饭,又医好了孙悟空的眼疾。
《灵猫捕鼠》的翻版
孙悟空对猪八戒说:“我既然医好了眼疾,且去打听打听,看看师父下落如何。你还是在这里一边看护马匹、行李,一边等我的消息。”将身一纵,来到黄风洞外,摇身变做一个花脚蚊子,从门缝飞了进去。飞到后园一看,师父被绑在桩子上,还活着呢。
又嗡嗡地飞到前面,只见一个小妖精,撞上厅来向黄风老妖报告说:“大王,小的巡山,看见猪八戒坐在林里,却不见昨日那个孙悟空。”老妖说:“孙悟空不在,难道昨日被我一阵黄风吹死了?”众妖在旁七嘴八舌地说:“大王,也许孙悟空并没有死,而是搬救兵去了,那可如何是好?”老妖说:“随他搬什么救兵!除了灵吉菩萨,我谁也不怕!”
孙悟空听得他这番言语,心中暗暗欢喜,立即飞出洞外,现出本相,来到林中与猪八戒会合,说:“这个老妖怪谁也不怕,单单怕一位灵吉菩萨,不知灵吉菩萨住在何处?”猪八戒说:“那里有一位老公公,你上前问他一声,何如?”孙悟空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果然看到一位鹤发童颜的老公公,上前叫道:“老公公,向您打听一个人,您可知道灵吉菩萨的住处?”
老公公其实是太白金星,特地化装前来指点孙悟空的。他告诉孙悟空,灵吉菩萨住在正南方的小须弥山中,他手中有两件法宝,其中有一颗定风丹,任凭黄风如何呼啸,都能够做到镇定自若;另一件法宝叫做“飞龙杖”,正好可以捉拿黄风老怪。
这位灵吉菩萨大约就是《灵猫捕鼠》故事中的老猫灵吉,他的“飞龙杖”大约就是老猫灵吉那只强有力的猫爪。他随着孙悟空来到黄风山,先由孙悟空挑战黄风老妖,将老妖引出洞来,他却在半空中施法,用那“飞龙杖”一把抓住老妖,迫使老妖现出了老鼠的原形。整个过程俨然就是《灵猫捕鼠》的翻版。
孙悟空赶了上去,举起金箍棒,照准那只黄毛貂鼠就打。灵吉菩萨急忙拦住,说:“它原本就是灵山脚下的生灵,我还带它回灵山去罢。待我佛如来明正其罪,也不枉它做一场老鼠。”孙悟空便送别了菩萨,到树林中去会合了他的猪八戒兄弟,一同去黄风洞营救师父。
而唐僧经此一劫,终于平息了心中的妄念,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与安详。
老鼠涅
灵吉菩萨为什么不允许孙悟空打杀黄毛貂鼠呢?有两个理由,第一,不要急于否定那些失败的经历,从黄风老妖做老鼠的故事中也能够悟出许多人生哲理,就像在我们的职业生活中的每一次经历,无论成败,都弥足珍贵。第二,从佛教的教义上讲,老鼠也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同样需要教化。
又有一个故事。清朝有一位静然尼姑,是杭州武林门内一座庵堂的住持。她每天早晚焚香诵经礼佛,很有修行。在顺治五年的元旦清晨,庵里正准备早课时,突然传来老鼠的吱吱叫声。静然尼姑朝梁上看说:“老鼠啊!你爬得比佛像还高,是不礼貌的,赶紧下来吧。若要听经,可以到我身边来。”那只老鼠歪着头,好像很注意听的样子,然后往下窥探了片刻就跑掉了。
不久,尼姑们开始早课,老鼠听到木鱼声,就又跑出来。起初,它只敢伏在门边,渐渐地胆子大了起来,后来竟敢跑到静然身旁,接着又爬到供桌上,伏在佛经旁,听尼姑们诵经念佛。
早课完毕,静然尼姑便对老鼠说:“你也知道听经念佛啊!嗯,难得你有如此善根,以后你就经常来听经修行吧!你要知道,听经修行不仅能够帮助你找到内心的幸福,而且能够让你脱离畜生的身体啊!”老鼠听了,仿佛有所领悟而惭愧的样子,低叫了数声,缓缓离去。从此,每当木鱼声响起,老鼠便跑出来听经念佛,庵里的人也都习以为常,而且很欢迎它。
如此过了一年。有一天早课念佛完毕,老鼠突然起身向佛像顶礼三拜。大家都觉得这只老鼠不可思议,都好奇地注视着它。接着,老鼠又回头向静然尼姑顶礼一拜,便寂然不动了。静然尼姑俯身看了看,高兴地说:“阿弥陀佛,它往生了!”随即拿起引磬,招呼大众齐声念佛,送他上路。几天后,老鼠的身体坚硬如石,并且散发出一阵阵旃檀香味。老鼠听经念佛修行,也能坐化往生,真是稀有难得啊!
所以,老鼠虽然面目可憎,同样需要一颗善心的呵护;妄念虽然是一只老鼠,可只要你能够坚定自己的信仰和目标,你也将能够使之皈依善道。
箴 言十二
消极情绪是一条恐怖的流沙河
穿越流沙河是走向成功之路的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在艰苦的环境面前,首先必须克服消极的情绪。
八百里流沙河
话说唐僧师徒,过了黄风岭之后,便是一马平川。随着儿儿的马蹄声,又到了寒蝉凄切的秋天。正走着,只见前方好一片波澜壮阔的水面。唐僧在马上惊呼道:“徒弟们哪,你们看前头那水势宽阔,怎么不见船只来往呢?我们从哪里过去?”猪八戒见了也嚷嚷起来:“果然是狂澜巨浪,无舟可渡。”孙悟空跳在空中,用手搭凉篷向远方看去,也被这浩浩淼淼的水势惊呆了,叫道:“师父啊,如此水势,要想过河,真个是难哪!”师徒三个,站在岸边,忧心忡忡。
忽然猪八戒叫道:“大师兄,快到这儿来!”原来岸边有一块石碑,走近一看,碑上刻着“流沙河”三个大字,碑背面四行小字:“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起,芦花定底沉。”唐僧看完,惊得目瞪口呆。谁想刚刚翻过了八百里黄风岭,又遇到这八百里流沙河!
师徒三个正看碑文,只听得那河水浪涌波翻,从中钻出一个红发蓝脸的妖怪,恶狠狠地扑了过来。孙悟空眼疾手快,急忙保护着师父登上高岸。猪八戒掣出钉钯照着妖怪便筑,妖怪挥舞一把铁铲,一阵你来我往,双方已经乒乒乓乓地战斗了20回合,不分胜负。
在旁边观战的孙悟空跃跃欲试了好久,终于忍不住掣出棒来,纵身跳过去,望着那妖怪的脑袋就是一下。那妖怪慌忙躲过,一个转身便钻入流沙河中。猪八戒斗得正酣,忽然不见了敌人,直气得哇哇大叫。
这个妖怪是谁呢?兄弟两个和他们的师父都忘了,乌巢禅师在传授《心经》时,就曾经预言过“水怪前头遇”,而这个妖怪也后来成了他们这个取经团队中的一员,唐僧给他取名沙和尚。
沙和尚的真实身份
在唐僧西天取经的路上究竟有没有这条水面宽达800里的流沙河呢?当然没有。水面宽达800里,那就应该改名叫流沙湖或者流沙海了。不过,在古老的丝绸之路上,倒的确可以看到一片一片的瀚海流沙,只是见不到一滴水。莫非,传说中的流沙河就是一片流沙如河的沙漠?
还有,住在流沙河里的沙和尚,身份也着实可疑。书中交代,沙和尚原本是玉皇大帝殿前的卷帘将,因为失手打碎了玉玻璃,被玉皇大帝降罪,流放到了这流沙河。
说到门帘、窗帘,读者自然不会陌生,但在人们的印象中,这种遮遮掩掩的物件大多与女人有关。大诗人李白就曾经写过一首《怨情》诗云:“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以简洁的语言,传神地刻画了闺中怨妇楚楚动人的情态。《金瓶梅》第二回“俏潘娘帘下勾情”,西门庆与潘金莲秋波传情,一道竹帘又成了精彩的道具布景。垂帘听政虽然与儿女私情不搭边,可垂帘听政的往往是皇太后,还是女人。可是,这个堂堂的玉皇大帝要一个卷帘将干什么呢?
原来,自宋代以后,主持科举考试的考官,必须遵守帘禁制度,故而统称帘官。考试前三日,主考、房官、内提调、内监试、内收掌等官员,由小门进入贡院的至公堂,监临随即封此门,并以帘相隔。这帘成为一种界线,帘内的考官称为内帘官,帘外的考官称为外帘官。其中,内帘官负责批阅和管理试卷,外帘官负责监临、外提调、外监试、外收掌、弥封、受卷、誊卷、对读等职务工作。这种内外帘制度,是为了防止科场舞弊。沙和尚这个卷帘将,大约就是负责监临的武官。
至于沙和尚失手打碎了的那个玉玻璃,不是现在的玻璃,而是一种白色的水晶。在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中,水晶通常象征着纯净、圣洁和高贵。沙和尚失手打碎玉玻璃,即谓沙和尚不小心犯下了有违道德法律的罪过。因此,沙和尚的原型,大约就是流放到西北沙漠的犯官吧?
沙和尚的性情
作为和平型性格的代表人物,沙和尚是一个相当传统的人。他和所有的和平型一样,重视法律、规则、秩序,以及做人的本分和体面。在每一个社会组织中,尽管他们通常缺乏杰出的工作表现,但他们却往往占据了许多行政管理的职位。当然,无论是做管理还是干其他的工作,他们都习惯于扮演的角色就是“稳定器”—传统和现状的维护者。他们是默默奉献的一群,他们服务于别人,却从不愿意抛头露面。他们在努力去做正确的事情,这使得他们可信、可靠。他们是这个社会稳定的基石。
和平型的人需要有归属感,他们希望能够在一个规范化程度很高的组织中工作。他们注重稳定和安全,而且尊重权威。大约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沙和尚才会被任命为科举考试中负责帘禁制度的卷帘将。
当然,他们也有缺点。他们通常是一群不知变通、想像力贫乏的教条主义者。他们缺乏主动性和热情,而且常常用失败主义的眼光看待问题。他们拒绝尝试那些新的、不同的或未被检验过的事物。他们往往会逃避冲突,这使得他们常常采取折中的做法。沙和尚之所以会不小心犯下了有违道德法律的罪过,大约就是因为逃避冲突而发生的,比如考试作弊,他有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会把生活中的这些挫折归结为“运气”不好。
因为“运气”不好,沙和尚被流放到了西北沙漠。生存的环境是如此艰苦,以致许多人在这里凄凉地结束了他们的一生。然而,沙和尚却表现出了和平型惊人的适应能力。
和平型的人生态度有许多看似矛盾的地方。比如,他们性格低调,但并不像完美型那样容易绝望。他们厌恶那种不稳定和混乱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状态,可在暴风雨中他们却能够表现出令人惊叹的镇定。当活泼型在尖叫、力量型在攻击、完美型在消沉的时候,只有和平型
还能冷静处事。他们通常会后退一步,静观其变,然后默默地向着一个他认为正确的方向前进。他们不会被感情冲昏头脑,对愤怒也好像无动于衷。他们做事拖沓,但在复杂的局势中却能够保持沉稳,并且富有耐心。
八百里流沙河与和平型的沙和尚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哲学上的联系。和平型是如此消极,一座城市在他们眼里如同一片荒野,一个组织也会被他评论得如同一片沙漠。他们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不容易被鼓动起来,懒惰、马虎、讨厌别人指责。他们习惯于批评和嘲讽,习惯于给别人泄气。
和平型的人仿佛个个都会龟息大法,他们的随和与耐心使得他们拥有众多朋友。可是,你同时会发现,他们会消磨你的积极性,让你也觉得,这世界如同一片沙漠。
积极态度与消极态度
每个人都有喜、怒、哀、乐以及情绪上的起伏变化,人们常常会因为情绪上的波动而调整自己的生活态度。但和平型似乎是例外,他们从来没有什么大喜大悲,也不容易激动,永远那么消极而又固执。和平型的人通常都不是哲学家,他们很少去思考生活的意义,他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人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什么是态度呢?从表面上看,态度是你表达心情的一种方式,它可以伪装。而事实上,态度是你的心灵表白。这种心灵表白受到你的感情、思想以及行为倾向的影响。当你觉得一切都顺心如意,对未来感到乐观,你就传达出一种积极的态度,人们通常也会做出友好的反应。如果你觉得一切都很糟糕,对未来感到悲观,你的态度也会很消极,事情就真的变得比你想像的还糟。所以,一般来讲,你对生活是什么态度,生活对你也是什么态度。
你工作是否积极,生活是否幸福,完全取决于你的态度。比如:一种局面,你可以把它看做机会,也可以视为失败;一个落叶纷飞的秋天,你可以看做是美丽的,也可以视为凄凉的;我们所置身处地的这个环境,哪怕真的是一片沙漠,你也可以看做是一次令人兴奋的挑战,或者视为生命的绝境。
是强调积极因素,还是扩散消极因素,就如同使用放大镜一样。你可以把放大镜放在好消息上,让自己感觉更好;你也可以放大坏消息,觉得自己很可怜。可生活中却有那么一些人,总是习惯于把放大镜放在坏消息上,结果生活就真的变成了令人绝望的沙漠。
穿越人生的流沙河
现在,摆在唐僧师徒面前的问题是,如何降伏这个后来被叫做沙和尚的妖怪。为什么要降伏这个妖怪呢?道理很简单,因为穿越流沙河是走向成功之路的一个无法避免的过程,在艰苦的环境面前,首先就必须克服消极的情绪。
孙悟空和猪八戒与这个妖怪三次交手,三次都让他跑了。最后,他干脆把自己深藏了起来,根本不给你交手的机会。这几乎是所有和平型的性格特点,他们逃避冲突,将事情置之不理。如果你恰好有一位和平型的家人或同事,一旦你们之间发生冲突,对方通常会选择逃避或沉默,不要说吵架,连争辩的机会都不会给你。
孙悟空只好去找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的方法很简单,派了一位木叉行者来到流沙河上空,喊一声:“悟净!悟净!取经人在此久矣,你怎么还不归顺?”妖怪便从藏身之处出来,拜见师父。他既在流沙河中,便以沙为姓,观世音菩萨给他取名悟净,这便是唐僧在孙悟空、猪悟能之后收的第三个徒弟—沙悟净。唐僧见他待人处事真像个和尚家风,故又叫他做沙和尚。
当消极的因素被排除,事物就会转向令人乐观的另一面。于是我们就能重新获得积极的态度,于是我们就能把我们的注意力(一种魔术般的放大镜)放在某种成功的可能性上。所有的资源和力量都将支持我们去实现那种成功的可能性。我们的态度越积极,我们的决心就越大,我们所能调动的资源和力量就越多,成功的概率也会随之上升。态度决定了成功的最大概率,决定了成功的全部学问。
木叉行者的成功之道
木叉行者,梵语又作木底,意思是从烦恼的束缚中得以解脱。如何解脱呢?从流沙河的故事中,我们大约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在我们的追求中,出现一片流沙河似的沙漠地带,其实也是一种人生常态。不要紧张兮兮、反应过度,因为这样只会把坏消息放大。与之相反,我们应该选择积极的态度,去关注某种成功的可能性,把好消息放大,而事态也会因此变得令人乐观。
第二,穿越困境的惟一办法就是选择积极的态度。没有人能够永远积极,因为我们总在不断地遭遇挫折,就像唐僧师徒所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那样。然而,如果我们想要成为一个真正的成功者,就必须学会从挫折中迅速恢复自己的积极态度。
第三,永远不要忘了自己的目标和使命宣言。这样你就能形成一个自我概念:“我是干什么的”。通过这样的自我概念,你就能获得一个社会身份以及别人对你的反映评价,比如大家对你的评论、认同或支持。
第四,建立积极的沟通模式。积极而有效的沟通能够使你化干戈为玉帛,人们不再反对你,而是对你大加赞许和提供支持,于是你就能获得尽可能多的有助于成功的资源。
所有的方法之论都必须通过积极的态度去执行。当然,仅仅有积极态度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积极态度能够让你轻松地看待问题,让你偏向于希望而不是绝望,偏向于创造性的兴趣而不是枯燥乏味,偏向于努力而不是得过且过,偏向于欢乐而不是悲伤。这样你就永远不会被问题打倒。
积极态度常常使得许多复杂的局面变得简单。比如,与和平型的人沟通起来非常费劲,他们那种深藏不露的性格特点会使事态变得难以控制。然而,如果你能够清楚地表白自己的意图,他们也会立即响应。
积极态度还能让你的知识和潜能燃烧起来,这样就能充分激发你的创造力,使你在困难面前所向披靡。甚至,好运气也会随之而来。
箴言十三
妥善管理团队伙伴的思想动态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社会中,员工们的信念常常会遭到功利主义的冲击。尤其是创业艰难时期,团队的成员会由于各种诱惑而跳槽,甚至团队也会为了一些短期的利益而改变初衷。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善护念”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管理工作。
团队成员清单
依靠着《心经》的功德神力,唐僧师徒翻过了八百里黄风岭,又越过了八百里流沙河,并且终于组建了一支完整意义上的团队。下面是这支团队成员的清单。
√完美型的唐僧:他目光远大,目标明确,有组织设计能力,注重行为规范和工作的高标准,他担任了团队的主管。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唐僧,这个所谓的团队就只是一群乌合之众,不会有什么远大的前程。
√力量型的孙悟空:干劲十足,崇尚行动,解决问题不过夜,注重工作的结果,能够迅速理解和完成当前的团队任务,是团队的业务骨干。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孙悟空,我们很难想像这个团队是如何艰难进步的。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孙悟空,唐僧的远大抱负将很可能化为泡影。
√活泼型的猪八戒:热情奔放、感情外露,善于活跃工作气氛,他承担了团队的公共关系工作。他帮助每一位同事,并且使工作变得有趣。如果一个团队中没有猪八戒,我们很难想像这个团队是如何枯燥乏味和令人厌倦。
√和平型的沙和尚:他平和、冷静、有耐心,承担了团队的事务性工作。事实证明,他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并且持之以恒,而且能够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别看他平时默默无闻,可每次到了最后的关头都是他来稳定局面。
团队的任务必须由这四种不同性格的人去协作完成。这是因为,健康的组织机构需要集四种性格优势之大全,而每一种性格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同时也无法取代别人的长处。
亲爱的读者,我相信你所在的团队中必然有这四种不同性格的人。你可以尝试着去辨别:谁是唐僧?谁是孙悟空?谁是猪八戒?谁是沙和尚?当然,并不是每一支团队都由唐僧来做主管。
你是哪一种团队成员?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你是哪一种性格类型的团队成员呢?是唐僧?是孙悟空?是猪八戒?还是沙和尚?我们在第六章说过,虽然每个人都是四种性格的混合体,但其中有一种主导功能的性格基调。于是,你就会采用这种性格的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来与人相处和共事。日久天长,这些思维方式和行为特点便成了你身上根深蒂固的习惯。
你是无法改变你身上占主导作用的性格特点的。在许多方面你都可能会产生变化,可是占主导作用的性格特点已经成为了你的一部分,因而将终身伴随你。令人欣慰的是,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无论你有何种类型的性格,它都适合你。
每一种性格都有其潜在的优势和缺点,故而我们无法对四种性格类型进行比较。每一种性格类型都有杰出的成功者,你也可以这样。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你是否充分发挥了性格中的优势。
你与同一类性格的其他人也是不一样的,就像同一棵树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在你身上除了主导作用的性格特点,还有辅助作用的性格特点,例如:你可能是“唐僧+孙悟空”型的性格特点,而你的孪生兄弟却是“唐僧+沙和尚”型的性格特点。还有,由于各自所抱的信念不同,同一类性格的两个人也会在行为方式上出现巨大差异。
团队的生命力
当一支团队被组建起来之后,接着我们就要思考一个相当严肃的问题:一支团队的生命力(或者拿到市场竞争的环境中来,称之为团队的核心竞争力)的内容是什么?
有人说是产品或技术。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曾经一度领先的产品或技术总有一天会落伍。更何况,通过商业间谍的活动,这些技术是可以被窃取的。
也有人说是人才。可是,如果你无法提供一个快乐的工作环境和较高的薪酬待遇,这些人才也是很容易流失的。
还有人说是机制。可是,机制毕竟只是一种管理工具,如果没有团队成员的支持,再好的机制也会形同虚设。
真正的团队生命力究竟是什么?透过众说纷纭的现象看本质,我们就能够发现,真正的团队生命力乃是团队成员的共同信念。
善护念和善付嘱
建立共同信念是一个相当艰巨的工作。佛学的解释,一呼一吸之间叫做一念,每个人在一分钟之内就转过了几十个念头,真可谓是“思绪纷飞”。可见,一个人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尚且不容易,更何况是一群人的信念。
孙悟空的那位神仙师父须菩提,在《金刚经》中就这样问过如来佛祖,他说,世尊啊,那些善男善女若要追求成功的一生,应该怎样让他们恪守自己的行为规范?又该如何控制他们的妄念呢?佛祖就说了:“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佛祖的办法是六个字:“善护念”、“善付嘱”。
所谓“善护念”,对于个人而言就是好好照应自己的心念,对于团队管理而言就是注意员工们的思想动态。在这个纷纷扰扰的社会中,员工们的信念常常会遭到功利主义的冲击。尤其是创业艰难时期,团队的成员会由于各种诱惑而跳槽,甚至团队也会为了一些短期的利益而改变初衷。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善护念”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管理工作。
要做到“善护念”非常不容易。在管理学中有一个概念,叫“人力资源成本”,可是,这个成本很不好计算,因为人有太多的不确定性。比如说,一个工作能力很差的员工,如果他心念专一,也能够创造出令人赞赏的绩效;一个工作能力很强的资深员工,如果他满脑子都是房子、票子、车子或者美女艳遇,恐怕就很难安心工作,也就谈不上什么效率。
所以,不仅要“善护念”,还要“善付嘱”。留心注意员工的思想动态,并且用合适的
方法来规劝他们,以确保大家能够沿着团队的既定路线前进。为什么人力资源管理这样重要呢?关键就是一个团队建设问题。
菩萨们的财色游戏
现在,唐僧师徒已经完成了他们这个团队在人员上的配置。可是,他们是不是真的跳出瀚海流沙,每个成员都能牢记团队的使命,以坚定的信念去完成西天取经的大业呢?观世音菩萨特地在前方变化了一座庄院,又与黎山老母、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化做四位美女,精心安排了一个财色游戏,来测试他们的意志力。
话说唐僧师徒一路行军,一路看不尽的野草闲花。不知不觉之间,已是层林尽染,满目青山变成了枫叶的烈火,红彤彤的一派深秋景象。特别是长空中的那一行雁阵,令人生发出无限感慨。
走着走着天色就黑下来了。只见半山腰中云雾缭绕,露出一座庄院来。唐僧说:“徒弟们哪,天色又晚了,我们就往那里借宿去吧!”便下了马,上前走去。走得近了,就可以看见一座雕梁画栋的门楼。唐僧不敢造次,叫徒弟们在门楼下歇息,只等有人出入便好借宿。
等了好大一会儿,孙悟空性急,跳进门里探看。忽听得后门内有脚步之声,走出一位中年的美妇人来,娇声问道:“是什么人,胆敢闯进我寡妇家里来?”孙悟空慌忙赔不是,说:“我们是往西天取经的和尚,因天色已晚,特来府上借宿的。”那妇人说:“既然如此,那你们就都请进吧!”
唐僧师徒走进了一个美人窝。不仅这中年美妇风韵袭人,在她膝下还有三个如花似玉的闺女。舍下又有田亩600余顷,山场果木300余顷,庄堡草场六七十处,牛马成群,猪羊无数。家里有吃不完的米谷,穿不完的绫罗,使不完的金银。中年美妇自言丈夫前年去世,只剩下她们孤女寡母四个,希望四位长老能够入赘。天哪,只要他们点一下头,他们就能立即拥有美女、家业、财富。这可是多少男人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呀!
唐僧的脸红了。师徒四个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好答应,没想到暗地里猪八戒却动了心,他借口放马,顺着围墙转到了后门口。
那妇人正带着三个女儿在小院中观赏菊花。猪八戒满脑子富贵情色,晕晕乎乎地就过去了,向那妇人喊娘。那妇人说:“你们那个师父呀,太较真了,在我家做女婿多好,偏要去取什么经。”猪八戒说:“他们不愿意我愿意呀!只要娘不嫌我丑,我是很愿意留下来的。”那妇人想了想,说:“我还有些犯难。把大女儿配你,恐怕二女儿怪。要把二女儿配你,恐怕三女儿怪;欲将三女儿配你,又恐怕她的两个姐姐怪。”猪八戒说:“娘啊,您就爽性把她们都给我吧,省得她们争吵。”那妇人说:“岂有此理?难道你一人就占我三个女儿不成?我有一个办法,你顶一方手帕在头上遮住脸,来撞天婚吧!教我女儿从你跟前走过,你伸开手扯着谁就把谁许配给你。”
那厢里唐僧与孙悟空、沙和尚用了斋饭回客房安歇不提。这厢里满堂银烛辉煌,猪八戒顶着手帕痴心妄想撞天婚。这个呆子,只听得三个美人在周围来来往往,环碰撞出清脆的声响,而且还能闻到她们身上散发的馨香。可是伸手去抓,每次不是抱住柱子,就是碰了墙壁,累得气喘吁吁,实在跑不动了,一屁股坐在地上。
那妇人说:“女婿呀,既然你抓不到人,我们就换一种办法。我这三个女儿每人织了一件珍珠簌锦汗衫儿,你穿得上哪个,我就把哪个女儿嫁给你。”猪八戒急忙说:“好!好!好!把三件衫儿都拿来给我穿上。如果都穿得,还是叫她们都嫁给我。”那妇人转进房里,取出三件衫儿来,递与猪八戒一件。那呆子拿起衫儿就穿,忽然“扑”的一声摔倒在地上,原来那件衫儿眨眼间变成了几根绳子,将猪八戒紧紧捆住了。
再说唐僧、悟空和沙和尚一觉醒来,天已经亮了。睁开眼一看,哪里有什么富贵庄院,他们三人竟然睡在松柏林中。
猪八戒到哪里去了呢?原来他被紧紧捆绑着吊在树上,一声声喊叫:“师父,快来救我!”大伙儿顺着声音找过去,看着他那又狼狈又滑稽的样子,着实好笑。孙悟空上前逗弄他说:“新郎官怎么不在新房中,跑到树上来打什么秋千、耍什么杂技呢?”猪八戒羞愧难当,说:“这个教训实在是太深刻了,从今后我可再也不敢胡闹,一心一意地跟着大家往西天取经。”
先别忙着嘲笑猪八戒。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情色与财富可不就是两条绳索吗?当我们像猪八戒那样起心动念,两条绳索就会立即将我们捆绑起来。菩萨们的智慧,令人叹为观止,不仅“善护念”,而且是如此“善付嘱”,竟然采用了这样有创意的游戏来教育大家,真是太精彩了。
唐僧呢,也从这个游戏中对“善护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今后的取经生涯中,每当徒弟们有任何动摇或工作方法欠佳,他都会立即给予指正。可惜他性格过于严肃,在“善付嘱”这一点上做得不够圆融,时常会与徒弟们发生冲突。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