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鲁迅全集

_216 鲁迅(现代)
  〔7〕 “产业派” 从立体派演变而来的苏联艺术派别,构成派的前身。他们强调美
术应该与社会建设直接结合,提倡工艺的、以日常实用为目的的“产业美术”。
  〔8〕 “构成派” 二十世纪初期在苏联形成的艺术流派。代表人物有泰忒林、罗德
钦科、贝夫斯纳等。他们主张艺术要直接与工业生产、社会建设结合,反对“纯粹艺术”(
指一般的绘画、雕塑等),强调机械的美,主张依靠长方形、圆形及直线等构成作品。泰忒
林(B.E.,1885—1956),通译塔特林,构成派创始人。罗直兼柯(A.M.
]MUYT,1891—1956),通译罗德钦科,构成派代表画家。
  〔9〕 Komposition,构图。Konstruktion构成。
  〔10〕 Krinsky 克林斯基(^.nRJUIYJZ),苏联构成派画家。
  〔11〕 Gastev 加斯切夫([HIVMN),苏联画家。
  〔12〕 玛修丁 参看本卷第303页注〔18〕。
  〔13〕 央南珂夫 又译安宁科夫,参看本书第197页注〔37〕。
  〔14〕 力锡兹基(Q.X.QJIJ]YJZ,1890—1941) 苏联版画家、建筑家。
  〔15〕 法浮尔斯基(B.A.WHNTRIYJZ,1886—1964) 又译法复尔斯?樟婊摇T谑榧爸『筒寤帐醴矫嬗泻艽蟪删汀W髌酚小锻铀纪滓蛩够瘛贰ⅰ
兑粮甓踝釉墩骷恰凡逋嫉取2慰幢臼椤丁匆窦岛蠹恰贰?
  〔16〕 古泼略诺夫(H.H.njFRM\UTN,1894—1933) 苏联版画家。?髌酚小栋④嚼侄惭蠼ⅰ泛汀赌盖住贰ⅰ痘倜稹返仁榈牟逋肌1@锱捣颍╨.m.lTNKJUTN?保福福薄浚ㄒ氡7蚶锱捣颉K樟婊摇⒉逋蓟摇W髌酚小端刮侣宸蛳瘛贰
ⅰ镀障=鹣瘛返取?
  〔17〕 克里格里珂跋(c.`.nRjVKJYTNH,1869—1941) 通译克鲁格里
科娃,苏联版画家。作品有组画《战争前夜的巴黎》、《诗人影画集》等。
  〔18〕 影画 类似剪影的一种画,主要表现人和物的侧面黑影。
  〔19〕 《梭罗古勃像》 载《奔流》月刊第一卷第八期(一九二九年一月)。
  〔20〕 雕镂画 又称干画,铜版画的一种,直接在铜版上刻划制版。
  〔21〕 《艺苑朝华》 参看本书《〈艺苑朝华〉广告》及其注〔1〕。
  〔22〕 拔曙梦 参看本卷108页注〔17〕。《新俄美术大观》,论述十九世纪
末到二十世纪初苏俄艺术的著作,一九二五年二月日本东京新潮社出版。
  〔23〕 R.Fueloep-Miller 勒g菲勒普g米勒。参看本卷第197
页注〔35〕。
文艺的大众化〔1〕
  文艺本应该并非只有少数的优秀者才能够鉴赏,而是只有少数的先天的低能者所不能鉴
赏的东西。
  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
了。
  但读者也应该有相当的程度。首先是识字,其次是有普通的大体的知识,而思想和情感
,也须大抵达到相当的水平线。
  否则,和文艺即不能发生关系。若文艺设法俯就,就很容易流为迎合大众,媚悦大众。
迎合和媚悦,是不会于大众有益的。——什么谓之“有益”,非在本问题范围之内,这里且
不论。
  所以在现下的教育不平等的社会里,仍当有种种难易不同的文艺,以应各种程度的读者
之需。不过应该多有为大众设想的作家,竭力来作浅显易解的作品,使大家能懂,爱看,以
挤掉一些陈腐的劳什子〔2〕。但那文字的程度,恐怕也只能到唱本那样。
  因为现在是使大众能鉴赏文艺的时代的准备,所以我想,只能如此。
  倘若此刻就要全部大众化,只是空谈。大多数人不识字,目下通行的白话文,也非大家
能懂的文章;言语又不统一,若用方言,许多字是写不出的,即使用别字代出,也只为一处
地方人所懂,阅读的范围反而收小了。
  总之,多作或一程度的大众化的文艺,也固然是现今的急务。若是大规模的设施,就必
须政治之力的帮助,一条腿是走不成路的,许多动听的话,不过文人的聊以自慰罢了。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三月上海《大众文艺》第二卷第三期。
  〔2〕 劳什子 北方方言,指物件。含有轻蔑厌恶的意思。
  《浮士德与城》后记〔1〕这一篇剧本,是从英国L.A.Magnus和K.Wal
ter所译的《Three Plays of A.V.Lunacharski》〔2
〕中译出的。
  原书前面,有译者们合撰的导言,与本书所载尾濑敬止〔3〕的小传,互有详略之处,
著眼之点,也颇不同。现在摘录一部分在这里,以供读者的参考——“Anatoli V
asilievich Lunacharski”〔4〕以一八七六年生于Poltav
a省〔5〕,他的父亲是一个地主,Lunacharski族本是半贵族的大地主系统,
曾经出过很多的智识者。他在Kiew〔6〕受中学教育,然后到Zurich大学〔7〕
去。在那里和许多俄国侨民以及Avenarius和Axelrod〔8〕相遇,决定了
未来的状态。从这时候起,他的光阴多费于瑞士,法兰西,意大利,有时则在俄罗斯。
  他原先便是一个布尔塞维克,那就是说,他是属于俄罗斯社会民主党的马克斯派的。这
派在第二次及第三次会议占了多数,布尔塞维克这字遂变为政治上的名词,与原来的简单字
义不同了。他是第一种马克斯派报章Krylia(翼)〔9〕的撰述人;是一个属于特别
一团的布尔塞维克,这团在本世纪初,建设了马克斯派的杂志VpereCd(前进),并?椅吮甲撸轮杏校校铮耄颍铮觯螅耄椋拢铮纾洙ⅲ睿铮黾埃牵铮颍耄椤玻保啊车龋
杞惭菁把?纬蹋话愕厮担谴邮掠诟锩男ぷ鞯摹K悄箍粕缁崦裰鞯辰嵘绲
纳缭保涣鞣诺剑郑铮欤铮纾洌帷玻保薄常钟纱颂油獯罄T谌鹗浚牵桑螅耄颍幔
ɑ鸹ǎ玻保病车囊幌虻谋嗉钡揭痪拧鹆瓯幻盼怂饨R痪乓黄吣旮锩螅
沼诨亓硕砺匏埂?
  这一点事实即以表明Lunacharski的灵感的创生,他极通晓法兰西和意大利
;他爱博学的中世纪底本乡;许多他的梦想便安放在中世纪上。同时他的观点是绝对属于革
命底俄国的。在思想中的极端现代主义也一样显著地不同,连系着半中世纪的城市,构成了
“现代”莫斯科的影子。中世纪主义与乌托邦在十九世纪后的媒介物上相遇〔13〕——极
像在《无何有乡的消息》里——中世纪的郡自治战争便在苏维埃俄罗斯名词里出现了。
  社会改进的浓厚的信仰,使Lunacharski的作品著色,又在或一程度上,使
他和他的伟大的革命底同时代人不同。
  Blok〔14〕,是无匹的,可爱的抒情诗人,对于一个佳人,就是俄罗斯或新信条
,怀着Sidney〔15〕式的热诚,有一切美,然而纤弱,恰如Shelley〔16
〕和他的伟大;Esènin〔17〕,对于不大分明的理想,更粗鲁而热情地叫喊,这理
想,在俄国的人们,是能够看见,并且觉得其存在和有生活的力量的;Demian Be
dny〔18〕是通俗的讽刺家;或者别一派,大家知道的LEF(艺术的左翼战线),这
法兰西的Esprit Noveau(新精神),在作新颖的大胆的诗,这诗学的未来派
和立体派;凡这些,由或一意义说,是较纯粹的诗人,不甚切于实际的。Lunachar
ski常常梦想建设,将人类建设得更好,虽然往往还是“复故”
  (relapsing)。所以从或一意义说,他的艺术是平凡的,不及同时代人的高
翔之超迈,因为他要建设,并不浮进经验主义者〔19〕里面去;至于Blok和Bely
〔20〕,是经验主义者一流,高超,而无所信仰的。
  Lunacharski的文学底发展大约可从一九○○年算起。他最先的印本是哲学
底讲谈。他是著作极多的作家。他的三十六种书,可成十五巨册。早先的一本为《研求》,
是从马克斯主义者的观点出发的关于哲学的随笔集。讲到艺术和诗,包括Maeterli
nck和Korolenko〔21〕的评赞,在这些著作里,已经预示出他那极成熟的诗
学来。《实证美学的基础》《革命底侧影》和《文学底侧影》都可归于这一类。在这一群的
短文中,包含对于智识阶级的攻击;争论,偶然也有别样的文字,如《资本主义下的文化》
《假面中的理想》《科学、艺术及宗教》《宗教》〔22〕《宗教史导言》等。他往往对于
宗教感到兴趣,置身于俄国现在的反宗教运动中。……
  Lunacharski又是音乐和戏剧的大威权,在他的戏剧里,尤其是在诗剧,人
感到里面鸣着未曾写出的伤痕。……
  十二岁〔23〕时候,他就写了《诱惑》,是一种未曾成熟的作品,讲一青年修道士有
更大的理想,非教堂所能满足,魔鬼诱以情欲(Lust),但那修道士和情欲去结婚时,
则讲说社会主义。第二种剧本为《王的理发师》,是一篇淫猥的专制主义的挫败的故事,在
监狱里写下来的。其次为《浮士德与城》,是俄国革命程序的预想,终在一九一六年改定,
初稿则成于一九○八年。后作喜剧,总名《三个旅行者和它》。《麦奇》是一九一八年作(
它的精华存在一九○五年所写的论文《实证主义与艺术》中),一九一九年就出了《贤人华
西理》及《伊凡在天堂》。于是他试写历史剧《Oliver Cromwell》和《T
homas
 Campa-nella》〔24〕;然后又回到喜剧去,一九二一年成《宰
  相和铜匠》及《被解放的堂g吉诃德》。后一种是一九一六年开手的。《熊的婚仪》则?鱿钟谝痪哦辍#闭搿#?
  就在这同一的英译本上,有作者的小序,更详细地说明着他之所以写这本《浮士德与城
》的缘故和时期——
  “无论那一个读者倘他知道Goethe的伟大的‘Fau
  -st’〔25〕,就不会不知道我的《浮士德与城》,是被‘Faust’的第二部
的场面所启发出来的。在那里Goethe的英雄寻到了一座‘自由的城’。这天才的产儿
和它的创造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那问题的解决,在戏剧的形式上,一方面,是一个天才和他
那种开明专制的倾向,别一方面,则是德莫克拉西〔26〕的——这观念影响了我而引起我
的工作。在一九○六年,我结构了这题材。一九○八年,在Abruzzi Introd
acque〔27〕地方的宜人的乡村中,费一个月光阴,我将剧本写完了。我搁置了很长
久。至一九一六年,在特别幽美的环境中,Geneva湖的St.Leger〔28〕这
乡村里,我又作一次最后的修改;那重要的修改即在竭力的剪裁(Cut)。”(柔石摘译

  这剧本,英译者以为是“俄国革命程序的预想”,是的确的。但也是作者的世界革命的
程序的预想。浮士德死后,戏剧也收场了。然而在《实证美学的基础》里,我们可以发见作
者所预期于此后的一部分的情形——
  “……新的阶级或种族,大抵是发达于对于以前的
  支配者的反抗之中的。而且憎恶他们的文化,是成了习惯。所以文化发达的事实底的步
调,大概断断续续。在种种处所,在种种时代,人类开手建设起来。而一达到可能的程度,
便倾于衰颓。这并非因为遇到了客观的不可能,乃是主观底的可能性受了害。
  “然而,最为后来的世代,却和精神的发达,即丰富的联想,评价原理的设定,历史底
意义及感情的生长一同,愈加学着客观底地来享乐一切的艺术的。于是吸雅片者的呓语似的
华丽而奇怪的印度人的伽蓝,压人地沉重地施了烦腻的色彩的埃及人的庙宇,希腊人的雅致
,戈谛克的法悦,文艺复兴期的暴风雨似的享乐性,在他,都成为能理解,有价值的东西。
为什么呢,因为是新的人类的这完人,于人类底的东西,什么都是无所关心的。将或种联想
压倒,将别的联想加强,完人在自己的心理的深处,唤起印度人和埃及人的情绪来。能够并
无信仰,而感动于孩子们的祷告,并不渴血,而欣然移情于亚契莱斯的破坏底的愤怒,能够
沉潜于浮士德的无底的深的思想中,而以微笑凝眺着欢娱底的笑剧和滑稽的喜歌剧。”
  (鲁迅译《艺术论》,一六五至一六六页)
  因为新的阶级及其文化,并非突然从天而降,大抵是发达于对于旧支配者及其文化的反
抗中,亦即发达于和旧者的对立中,所以新文化仍然有所承传,于旧文化也仍然有所择取。
这可说明卢那卡尔斯基当革命之初,仍要保存农民固有的美术;怕军人的泥靴踏烂了皇宫的
地毯;在这里也使开辟新城而倾于专制的——但后来是悔悟了的——天才浮士德死于新人们
的歌颂中〔29〕的原因。这在英译者们的眼里,我想就被看成叫作“复故”的东西了。
  所以他之主张择存文化底遗产,是因为“我们继承着人的过去,也爱人类的未来”的缘
故;他之以为创业的雄主,胜于世纪末的颓唐人,是因为古人所创的事业中,即含有后来的
新兴阶级皆可以择取的遗产,而颓唐人则自置于人间之上,自放于人间之外,于当时及后世
都无益处的缘故。但自然也有破坏,这是为了未来的新的建设。新的建设的理想,是一切言
动的南针,倘没有这而言破坏,便如未来派,不过是破坏的同路人,而言保存,则全然是旧
社会的维持者。
  Lunacharski的文字,在中国,翻译要算比较地多的了。
  《艺术论》(并包括《实证美学的基础》,大江书店版)之外,有《艺术之社会的基础
》(雪峰译,水沫书店版),有《文艺与批评》(鲁迅译,同店版),有《霍善斯坦因论》
(译者同上,光华书局版)等,其中所说,可作含在这《浮士德与城》里的思想的印证之处
,是随时可以得到的。
  编者,一九三○年六月,上海。
  〔1〕 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年九月上海神州国光社出版的中译本《浮士德与城》。
  《浮士德与城》,剧本,卢那察尔斯基作,柔石译,为《现代文艺丛书》之一。
  〔2〕 L.A.Magnus和K.Walter所译的《Three Plays
 of
 A.V.Lunacharski》 摩格那思和沃尔特所译的《卢那察尔斯基剧
  本三种》。该书内收《浮士德与城》、《东方三博士》和《贤人华西里》三个剧本。一
九二三年英国伦敦出版。
  〔3〕 尾濑敬止(1889—1952) 日本的苏联文学研究者。
  〔4〕 “Anatoli Vasilievich Lunacharski” 
安那托里g瓦西里耶维奇g卢那察尔斯基。参看本卷第196页注〔24〕。
  〔5〕 Poltava省 即波尔塔瓦州。
  〔6〕 Kiew 基辅。
  〔7〕 Zurich大学 苏黎世大学。在瑞士的苏黎世。
  〔8〕 Avenarius 阿芬那留斯(1843—1896),德国哲学家,经
验批判主义的创始人之一。Axelrod,阿克雪里罗德(l.G._YIMKLRTe,1850?保梗玻福砉鲜参耸琢熘弧T缒瓴渭印袄投夥派纭保瘟心橹摹痘鹦潜
ā繁嗉?
  〔9〕 Krylia(翼) 全名为《北方之翼》(`MNMRUJMnRrKL\)。
  〔10〕 Pokrovski 波克罗夫斯基(lTYRTNIYJZ,1868一1932)
,苏联历史学家;Bogdanov,波格丹诺夫(A.A.GTkeHUTN,1873—192
6),苏联哲学家,马赫主义者;Gorki,高尔基。
  〔11〕 Vologda 伏洛格达,苏联的一个州。
  〔12〕 Iskra 《火星报》。按卢那察尔斯基没有参加过《火星报》的编辑工
作。
  〔13〕 这句话原意应译为:“中世纪主义与乌托邦相遇,而没有十九世纪的媒介物
”。
  〔14〕 Blok 勃洛克。参看本卷第302页注〔6〕。
  〔15〕 Sidney 锡德尼(1554—1586),英国诗人。
  〔16〕 Shelley 雪莱(1792—1822),英国诗人。
  〔17〕 Esènin 叶赛宁。参看本卷第121页注〔13〕。
  〔18〕 Demian Bedny 杰米扬g别德内依(E.GMeUrZ,1883—1
945),苏联诗人。
  〔19〕 文中的经验主义者,原文是Empirean,应译为净火天。欧洲古代传
说和基督教教义中指天神和上帝居住的地方。
  〔20〕 Bely 别雷(GMKrZ,1880—1934),俄国作家。
  〔21〕 Maeterlinck 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作家
。Ko-rolenko,柯罗连科,参看本卷第201页注〔85〕。
  〔22〕 《宗教》 原文中无此书名。
  〔23〕 十二岁 原文为二十岁。
  〔24〕 《Oliver Cromwell》 《奥里弗g克伦威尔》。《Tho?恚幔蟆。茫幔恚穑幔睿澹欤欤帷罚锻新硭筭康派内拉》。
  〔25〕 Goethe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学者。
  《Faust》,《浮士德》,诗剧。
  〔26〕 德莫克拉西 英语democracy的音译,民主。
  〔27〕 Abruzzi Introdacqoue 阿布鲁齐和因特罗达库。意
大利东部的两个小镇。
  〔28〕 Geneva湖 日内瓦湖。在瑞士。St.Leger,圣g莱格。
  〔29〕 浮士德 《浮士德与城》的主要人物。他幻想建立“自由的城”,但对人民
实行专制,遭到反对,退出王位。结尾写他终于悔悟,投靠人民,并且作为“自由的城”的
开创者在人民的歌颂中死去。
  《静静的顿河》后记〔1〕本书的作者〔2〕是新近有名的作家,一九二七年珂刚(P
.S.Kogan)〔3〕教授所作的《伟大的十年的文学》中,还未见他的姓名,我们也
得不到他的自传。卷首的事略,是从德国辑译的《新俄新小说家三十人集》(Dreisi
ng neue Erxaehler des newen Russland)的附录
里翻译出来的。
  这《静静的顿河》的前三部〔4〕,德国就在去年由Olga Haloern〔5〕
译成出版,当时书报上曾有比小传较为详细的绍介的文辞:
  “唆罗诃夫是那群直接出自民间,而保有他们的本
  源的俄国的诗人之一。约两年前,这年青的哥萨克的名字,才始出现于俄国的文艺界,
现在已被认为新俄最有天才的作家们中的一个了。他未到十四岁,便已实际上参加了俄国革
命的斗争,受过好几回伤,终被反革命的军队逐出了他的乡里。
  “他的小说《静静的顿河》开手于一九一三年,他用炎炎的南方的色彩,给我们描写哥
萨克人(那些英雄的,叛逆的奴隶们Pugatchov,Stenka Rasin,B
ulavin〔6〕等的苗裔,这些人们的行为在历史上日见其伟大)的生活。
  但他所描写,和那部分底地支配着西欧人对于顿河哥萨克人的想像的不真实的罗曼主义
,是并无共通之处的。
  “战前的家长制度的哥萨克人的生活,非常出色地描写在这小说中。叙述的中枢是年青
的哥萨克人格黎高里和一个邻人的妻阿珂新亚,这两人被有力的热情所熔接,共尝着幸福与
灭亡。而环绕了他们俩,则俄国的乡村在呼吸,在工作,在歌唱,在谈天,在休息。
  “有一天,在这和平的乡村里蓦地起了一声惊呼:战争!最有力的男人们都出去了。这
哥萨克人的村落也流了血。但在战争的持续间却生长了沉郁的憎恨,这就是逼近目前的革命
豫兆……”
  出书不久,华斯珂普(F.K.Weiskopf)〔7〕也就给以正当的批评:
  “唆罗诃夫的《静静的顿河》,由我看来好像是一种
  豫约——那青年的俄国文学以法兑耶夫的《溃灭》,班弗罗夫的《贫农组合》,以及巴
贝勒的和伊凡诺夫的小说与传奇等对于那倾耳谛听着的西方所定下的豫约的完成;这就是说
,一种充满着原始力的新文学生长起来了,这种文学,它的浩大就如俄国的大原野,它的清
新与不羁则如苏联的新青年。凡在青年的俄国作家们的作品中不过是一种豫示与胚胎的(新
的观点,从一个完全反常的,新的方面来观察问题,那新的描写),在唆罗诃夫这部小说里
都得到十分的发展了。这部小说为了它那构想的伟大,生活的多样,描写的动人,使我们记
起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来。我们紧张地盼望着续卷的出现。”
  德译的续卷,是今年秋天才出现的,但大约总还须再续,因为原作就至今没有写完。这
一译本,即出于Olga
 Halpern德译本第一卷的上半,所以“在战争的持续间
  却生长了沉郁的憎恨”的事,在这里还不能看见。然而风物既殊,人情复异,写法又明
朗简洁,绝无旧文人描头画角,宛转抑扬的恶习,华斯珂普所说的“充满着原始力的新文学
”的大概,已灼然可以窥见。将来倘有全部译本,则其启发这里的新作家之处,一定更为不
少。但能否实现,却要看这古国的读书界的魄力而定了。
  一九三○年九月十六日。
  〔1〕 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一年十月神州国光社出版的中译本《静静的顿河》(1)。
  《静静的顿河》,长篇小说,萧洛霍夫作,共四卷,作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三九年。贺
非(又名侯朴,原名赵广湘)的译本是第一卷的上半部,为《现代文艺丛书》之一。
  〔2〕 即萧洛霍夫(M.A.HTKTpTN),文中作唆罗诃夫,苏联作家。著有长篇小?怠毒簿驳亩俸印贰ⅰ侗豢训拇ε亍返取?
  〔3〕 珂刚 又译戈庚,参看本卷第209页注〔160〕。
  〔4〕 《静静的顿河》的前三部 指第一卷的一、二、三部。
  〔5〕 Olga Halpern 奥尔加g哈尔培恩,德国作家。
  〔6〕 Pugatchov 布加乔夫(c.i.ljkH]eCN,约1742—1775?耸兰投砉┟衿鹨宓牧煨洹#樱簦澹睿耄铩。遥幔螅椋睿菇菖薵拉辛(`VMFHU,?
—1671),十七世纪俄国农民起义的领袖。Bulavin,布拉文(n..GjKHNJU,
约1660—1708),一七○七年至一七○八年哥萨克农民起义的领导者。
  〔7〕 华斯珂普(1900—1955) 通译魏斯柯普夫,德国作家,生于布拉格
,一九二八年迁居德国,用德语写作。
  《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序言〔1〕小说《士敏土》为革拉特珂夫所作的名篇〔2
〕,也是新俄文学的永久的碑碣。关于那内容,戈庚教授在《伟大的十年的文学》里曾有简
要的说明。他以为在这书中,有两种社会底要素在相克,就是建设的要素和退婴,散漫,过
去的颓唐的力。但战斗却并不在军事的战线上,而在经济底战线上。这时的大题目,已蜕化
为人类的意识对于与经济复兴相冲突之力来斗争的心理底的题目了。作者即在说出怎样地用
了巨灵的努力〔3〕,这才能使被破坏了的工厂动弹,沉默了的机械运转的颠末来。
  然而和这历史一同,还展开着别样的历史——人类心理的一切秩序的蜕变的历史。机械
出自幽暗和停顿中,用火焰辉煌了工厂的昏暗的窗玻璃。于是人类的智慧和感情,也和这一
同辉煌起来了。
  这十幅木刻,即表现着工业的从寂灭中而复兴。由散漫而有组织,因组织而得恢复,自
恢复而至盛大。也可以略见人类心理的顺遂的变形,但作者似乎不很顾及两种社会底要素之
在相克的斗争——意识的纠葛的形象。我想,这恐怕是因为写实底地显示心境,绘画本难于
文章,而刻者生长德国,所历的环境也和作者不同的缘故罢。
  关于梅斐尔德的事情,我知道得极少。仅听说他在德国是一个最革命底的画家,今年才
二十七岁,而消磨在牢狱里的光阴倒有八年。他最爱刻印含有革命底内容的版画的连作,我
所见过的有《汉堡》《抚育的门徒》和《你的姊妹》,但都还隐约可以看见悲悯的心情,惟
这《士敏土》之图,则因为背景不同,却很示人以粗豪和组织的力量。
  小说《士敏土》已有董绍明蔡咏裳〔4〕两君合译本,所用的是广东的译音;上海通称
水门汀,在先前,也曾谓之三合土。
  一九三○年九月二十七日。
  〔1〕 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年九月出版的《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后经作者
修改,印入新生命书局再版的董绍明、蔡咏裳合译的《士敏土》中,其中删去最后一段和写
作年月,另外补写了如下一段文字:“以上这一些,是去年九月三闲书屋影印这图的时候,
由我写在前面作为小序的。现在要复制了插入本书去,最好是加上一点说明,但因为我别无
新知,就只好将旧文照抄在这里。原图题目,和本书颇有不同之处,因为这回是以小说为主
,所以译名就改从了本书,只将原题注在下面了。一九三一年十月二十日,鲁迅记。”
  《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梅斐尔德为小说《士敏土》所作的插图,共十幅,鲁迅
自费影印,用三闲书屋名义出版。梅斐尔德(C.Meffe-rt),德国现代木刻家。
  〔2〕 《士敏土》 现译《水泥》,反映苏联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斗争生活的长篇小说
。革拉特珂夫(W.G.[KHeYTN,1883—1958),苏联作家。
  〔3〕 巨灵的努力 一九三一年鲁迅改为“非常的努力”。
  〔4〕 董绍明(1899—1969) 字秋士,一作秋斯,天津静海人,翻译家。
蔡咏裳(1901—1940),广东南海人。他们合译的《士敏土》一九三○年由上海启
智书局初版。
一九三一年
《铁流》编校后记〔1〕
  到这一部译本能和读者相见为止,是经历了一段小小的艰难的历史的。
  去年上半年,是左翼文学尚未很遭迫压的时候,许多书店为了在表面上显示自己的前进
起见,大概都愿意印几本这一类的书;即使未必实在收稿罢,但也极力要发一个将要出版的
书名的广告。这一种风气,竟也打动了一向专出碑版书画的神州国光社,肯出一种收罗新俄
文艺作品的丛书了,那时我们就选出了十种世界上早有定评的剧本和小说,约好译者,名之
为《现代文艺丛书》。
那十种书,是——
  1.《浮士德与城》,A.卢那卡尔斯基作,柔石译。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