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鲁迅全集

_207 鲁迅(现代)
人的面像;可恨我根本就不曾想要刻要人们的尊容。碰了三次壁,我只好把这几枚印子塞到
箱子底里去了。现在见到了你这句话,怎不令我奋兴呢?兹特冒盛暑在蒸笼般的卧室中找出
这颗印子钤奉一阅。如不笑其拙劣,能在《奔流》刊登,则不胜大欢喜也。
  〔142〕谨上 七月十八日。”
  从远远的汉口来了这样的一个响应,对于寂寞的我们,自然也给以很可感谢的兴奋的。
《美育》〔143〕第二期我只在日报上见过目录,不记得有这一项。至于憾不刻要人的小
报,则大约误以版画家为照相店了,只有照相店是专挂要人的放大像片的,现在隐然有取以
相比之意,所以也恐怕并非真赏。不过这次可还要碰第四次的壁的罢。《奔流》版心太大而
图版小,所以还是不相宜,或者就寄到《朝花旬刊》〔144〕去。但希望刻者告诉我一个
易于认识的名字。
  还有,《子见南子》〔145〕在山东曲阜第二师范学校排演,引起了一场“圣裔”控
告。名人震怒的风潮。曾经搜集了一些公文之类,想作一个附录来发表,但这回为了页数的
限制,已经不能排入,只好等别的机会或别的处所了。这或者就寄到《语丝》去。
  读者诸君,再见罢。
  鲁迅。八月十一日。
十二
  豫计这一本的出版,和第四本当有整三个月的距离,读者也许要觉得生疏了。这迟延的
原因,其一,据出版所之说,是收不回成本来,那么,这责任只好归给各地贩卖店的乾没…
…。但现在总算得了一笔款,所以就尽其所有,来出一本译文的增刊。
  增刊偏都是译文,也并无什么深意,不过因为所有的稿件,偏是译文多,整理起来,容
易成一个样子。去年挂着革命文学大旗的“青年”名人,今年已很有些化为“小记者”,有
一个在小报上鸣不平道:“据书业中人说,今年创作的书不行了,翻译的而且是社会科学的
那才好销。上海一般专靠卖小说吃饭的大小文学家那才倒霉呢!如果这样下去,文学家便非
另改行业不可了。小记者的推测,将来上海的文学家怕只留着一班翻译家了。”这其实只在
说明“革命文学家”之所以化为“小记者”的原因。倘若只留着一班翻译家,——认真的翻
译家,中国的文坛还不算堕落。但《奔流》如果能出下去,还是要登创作的,别一小报说:
“白薇女士近作之《炸弹与征鸟》,连刊《奔流》二卷各期中,近闻北新书局即拟排印单行
本发卖,自二卷五期起,停止续刊。”编者却其实还没有听见这样的新闻,也并未奉到北新
书局饬即“停止续刊”的命令。
  对于这一本的内容,编者也没有什么话可说,因为世界上一切文学的好坏,即使是“鸟
瞰”,恐怕现在只有“赵景深氏”知道。〔146〕况且译者在篇末大抵附有按语,便无须
编者来多谈。但就大体而言,全本是并无一致的线索的,首先是五个作家的像,评传,和作
品,或先有作品而添译一篇传,或有了评传而搜求一篇文或诗。这些登载以后,便将陆续积
存,以为可以绍介的译文,选登几篇在下面,到本子颇有些厚了才罢。
  收到第一篇《彼得斐行状》〔147〕时,很引起我青年时的回忆,因为他是我那时所
敬仰的诗人。在满洲政府之下的人,共鸣于反抗俄皇的英雄,也是自然的事。但他其实是一
个爱国诗人,译者大约因为爱他,便不免有些掩护,将“nation”译作“民众”〔1
48〕,我以为那是不必的。他生于那时,当然没有现代的见解,取长弃短,只要那“斗志
”能鼓动青年战士的心,就尽够了。
  绍介彼得斐最早的,有半篇译文叫《裴彖飞诗论》,登在二十多年前在日本东京出版的
杂志《河南》上,〔149〕现在大概是消失了。其次,是我的《摩罗诗力说》里也曾说及
,后来收在《坟》里面。一直后来,则《沉钟》月刊上有冯至先生的论文〔150〕;《语
丝》上有L.S.的译诗〔151〕,和这里的诗有两篇相重复。近来孙用先生译了一篇叙
事诗《勇敢的约翰》,是十分用力的工作,可惜有一百页之多,《奔流》为篇幅所限,竟容
不下,只好另出单行本子了。〔152〕契诃夫〔153〕要算在中国最为大家所熟识的文
人之一,他开手创作,距今已五十年,死了也满二十五年了。日本曾为他开过创作五十年纪
念会,俄国也出了一本小册子,为他死后二十五年纪念,这里的插画,便是其中的一张。我
就译了一篇觉得很平允的论文〔154〕,接着是他的两篇创作。《爱》是评论中所提及的
,可作参考,倘再有《草原》和《谷间》,就更好了,然而都太长,只得作罢。《熊》这剧
本,是从日本米川正夫译的《契诃夫戏曲全集》里译出的,也有曹靖华先生的译本,名《蠢
货》,在《未名丛刊》中。俄国称蠢人为“熊”,盖和中国之称“笨牛”相类。曹译语气简
捷,这译本却较曲折,互相对照,各取所长,恐怕于扮演时是很有用处的。米川的译本有关
于这一篇的解题,译载于下——“一八八八年冬,契诃夫在墨斯科的珂尔修剧场,看法国喜
剧的翻案《对胜利者无裁判》的时候,心折于扮演粗暴的女性征服者这脚色的演员梭罗孚卓
夫的本领,便觉到一种诱惑,要给他写出相像的脚色来。于是一任如流的创作力的动弹,乘
兴而真是在一夜中写成的,便是这轻妙无比的《熊》一篇。不久,这喜剧便在珂尔修剧场的
舞台上,由梭罗孚卓夫之手开演了,果然得到非常的成功。
  为了作这成功的记念,契诃夫便将这作品(的印本上,题了)献给梭罗孚卓夫。”
  J.Aho〔155〕是芬兰的一个幽婉凄艳的作家,生长于严酷的天然物的环境中,
后来是受了些法国文学的影响。《域外小说集》中曾介绍过一篇他的小说《先驱者》,写一
对小夫妇,怀着希望去开辟荒林,而不能战胜天然之力,终于灭亡。如这一篇中的艺术家,
感得天然之美而无力表现,正是同一意思。
  Aho 之前的作家 Pahivahrinta的《人生图录》(有德译本在《Rec
lam’s Universal Bibliothek》中)〔156〕,也有一篇写
一个人因为失恋而默默地颓唐到老,至于作一种特别的跳舞供人玩笑,来换取一杯酒,待到
他和旅客(作者)说明原因之后,就死掉了。这一种Type〔157〕,大约芬兰是常有
的。那和天然的环境的相关,看F.Poppenberg的一篇《阿河的艺术》〔158
〕就明白。这是很好的论文,虽然所讲的偏重在一个人的一部书,然而芬兰自然的全景和文
艺思潮的一角,都描写出来了。
  达夫先生译这篇时,当面和通信里,都有些不平,连在本文的附记上,也还留着“怨声
载道”的痕迹,〔159〕这苦楚我很明白,也很抱歉的,因为当初原想自己来译,后来觉
得麻烦,便推给他了,一面也豫料他会“好,好,可以,可以”的担当去。
  虽然这种方法,很像“革命文学家”的自己浸在温泉里,却叫别人去革命一样,然而…
…倘若还要做几天编辑,这些“政策”,且留着不说破它罢。
  Kogan教授的关于Gorky的短文〔160〕,也是很简要的;所说的他的作品
内容的出发点和变迁,大约十分中肯。早年所作的《鹰之歌》有韦素园先生的翻译,收在《
未名丛刊》之一的《黄花集》中。这里的信〔161〕却是近作,可以看见他的坦白和天真
,也还很盛气。“机械的市民”其实也是坦白的人们,会照他心里所想的说出,并不涂改招
牌,来做“狮子身中虫”〔162〕。
  若在中国,则一派握定政权以后,谁还来明白地唠叨自己的不满。眼前的例,就如张勋
〔163〕在时,盛极一时的“遗老”“遗少”气味,现在表面上已经销声匿迹;《醒狮》
之流〔164〕,也只要打倒“共产党”和“共产党的走狗”,而遥向首都虔诚地进“忠告
”了。至于革命文学指导者成仿吾先生之逍遥于巴黎,“左翼文艺家”蒋光Y先生之养疴于
日本(or 青岛?)〔165〕,盖犹其小焉者耳。
  V.Lidin〔166〕只是一位“同路人”,经历是平常的,如他的自传。别的作
品,我曾译过一篇《竖琴》,载在去年一月的《小说月报》上。
  东欧的文艺经七手八脚弄得糊七八遭了之际,北欧的文艺恐怕先要使读书界觉得新鲜,
在事实上,也渐渐看见了作品的绍介和翻译,虽然因为近年诺贝尔奖金屡为北欧作者所得,
于是不胜佩服之至,也是一种原因。这里绍介丹麦思潮的是极简要的一篇〔167〕,并译
了两个作家的作品〔168〕,以供参考,别的作者,我们现在还寻不到可作标本的文章。
但因为篇中所讲的是限于最近的作家,所以出现较早的如Jacobsen,Bang〔1
69〕等,都没有提及。他们变迁得太快,我们知道得太迟,因此世界上许多文艺家,在我
们这里还没有提起他的姓名的时候,他们却早已在他们那里死掉了。
  跋佐夫〔170〕在《小说月报》上,还是由今年不准提起姓名的茅盾〔171〕先生
所编辑的时候,已经绍介过;巴尔干诸国作家之中,恐怕要算中国最为熟识的人了,这里便
不多赘。确木努易的小品〔172〕,是从《新兴文学全集》第二十五本中横泽芳人的译本
重译的,作者的生平不知道,查去年出版的V.Lidin所编的《文学的俄国》,也不见
他的姓名,这篇上注着“遗稿”,也许是一个新作家,而不幸又早死的罢。
  末两篇〔173〕不过是本卷前几本中未完译文的续稿。最后一篇的下半,已在《文艺
与批评》〔174〕中印出,本来可以不必再印,但对于读者,这里也得有一个结束,所以
仍然附上了。《文艺政策》的附录,原定四篇,中二篇是同作者的《苏维埃国家与艺术》和
《关于科学底文艺批评之任务的提要》,也已译载《文艺与批评》中;末一篇是Maisk
y的《文化,文学和党》,现在关于这类理论的文籍,译本已有五六种,推演起来,大略已
不难揣知,所以拟不再译,即使再译,也将作为独立的一篇,这《文艺政策》的附录,就算
即此完结了。
  一九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鲁迅。
  〔1〕 《奔流》编校后记十二则,最初分别发表于一九二八年六月二十日《奔流》第
一卷第一期、七月二十日第二期、八月二十日第三期、九月二十日第四期、十月三十日第五
期、十一月三十日第六期、十二月三十日第七期、一九二九年一月三十日第八期、四月二十
日第十期、六月二十日第二卷第二期、八月二十日第四期、十二月二十日第五期。自第二卷
第二期起改称《编辑后记》。
  《奔流》,文艺月刊,鲁迅、郁达夫编辑。一九二八年六月二十日在上海创刊,一九二
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出至第二卷第五期停刊。
  〔2〕 Iwan Turgenjew 伊凡g屠格涅夫(i.`.bjRkMUMN,181?浮保福福常砉骷摇V谐て∷怠堵尥ぁ贰ⅰ陡赣胱印返取?
  〔3〕 “Hamlet und Don Quichotte” 《哈姆雷特和堂
g吉诃德》,郁达夫译。哈姆雷特是英国莎士比亚剧作《哈姆雷特》的主要人物;堂g吉诃德
是西班牙塞万提斯的长篇小说《堂g吉诃德》的主要人物。
  〔4〕 林纾(1852—1924) 字琴南,福建闽侯(今属福州)人。
  曾借助别人口述,用文言翻译欧美小说一百七十余种,其中不少是世界名著,当时影响
很大,后集为《林译小说》出版。“五四”前后他是反对新文化运动的复古派代表人物之一
。著有《畏庐文集》、《畏庐诗存》等。
  〔5〕 梅川 即王方仁。参看本卷第128页注〔6〕。他曾打算翻译《堂吉诃德》
,但没有实现。
  〔6〕 “Don Quixote type” “堂g吉诃德型”。下文的Don? 玻贰场≈傅笔贝丛焐缫恍┤怂吹奈恼拢缋畛趵嬖凇段幕小返谒钠冢ㄒ痪哦四晁
脑拢┓⒈淼摹肚肟次颐侵泄模模铮睢。眩酰椋铮簦宓茁椅琛罚裆ǔ煞挛幔┰凇洞
丛煸驴返谝痪淼谑黄冢ㄒ痪哦四晡逶拢┓⒈淼摹侗暇故恰白硌厶杖弧卑樟恕返取F渲
邪崖逞副茸魈眉隆?
  〔8〕 《大旱的消失》 英国作家威廉g怀特(W.H.White)用马克g卢瑟福
特(Mark Rutherford)笔名写的作品,克士(周建人)
  译。Essay,英语:随笔或散文。
  〔9〕 Pyrenees 英语,音译比利牛斯。
  〔10〕 巴罗哈(1872—1956) 西班牙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为生活而斗
争》三部曲、《一个活动家的回忆录》等。
  〔11〕 Ricardo 里卡多(1871—1953),西班牙画家、作家。
  〔12〕 Vicente Blasco Iba′nfez 维森特g布拉斯科g伊?湍迹ǎ保福叮贰保梗玻福靼嘌雷骷摇⒐埠偷沉斓既酥弧V小杜┥帷贰ⅰ镀羰韭
嫉乃钠锸俊返取?
  〔13〕 指《流浪者》、《黑马理》、《移家》、《祷告》,鲁迅译,刊载时总题《
跋司珂族的人们》。
  〔14〕 永田宽定(1885—1973) 日本的西班牙语言文学研究者,曾任东
京外国语学校教授,译有《堂g吉诃德》等。
  〔15〕 《Vidas Sombrias》 《忧郁的生活》。
  〔16〕 “近视眼看匾” 鲁迅的《匾》(收入《三闲集》)发表后,曾遭到一些人
的攻击,如钱杏邨在《我们》创刊号(一九二八年五月)发表的《“朦胧”以后——三论鲁
迅》中说:“‘在文艺批评上比眼力’(按系鲁迅的话),鲁迅不把他笔尖的血洒向青年,
洒向下等人,这就是他的革命。呜呼!现代社会并不如鲁老先生所说的这样的单纯。
  所谓革命,也并不如鲁老先生所说的这样的幼稚。他始终没有认清什么是‘革命’,而
况是‘革命精神!’”
  〔17〕 指琴川的《匾额——拟狂言》。“狂言”,日本十四世纪末至十六世纪盛行
的一种短小的讽刺喜剧。
  〔18〕 《波艇》 文学月刊,厦门大学学生组织的“泱泱文艺社”编辑。一九二六
年十二月创刊,仅出两期。
  〔19〕 《苏俄的文艺论战》 任国桢编译,一九二五年八月北新书局出版,为《未
名丛刊》之一。内收苏联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四年间关于文艺问题的论文四篇。鲁迅为该书
写了《前记》。参看本卷第267页注〔1〕。
  〔20〕 《苏俄的文艺政策》 鲁迅一九二八年翻译的关于苏联文艺政策的文件汇集
,内容包括《关于对文艺的党的政策》(一九二四年五月俄共〔布〕中央召开的关于文艺政
策讨论会的记录)、《观念形态战线和文学》(一九二五年一月第一次无产阶级作家大会的
决议)和《关于文艺领域上的党的政策》(一九二五年六月俄共〔布〕中央的决议)三个部
分。系根据日本外村史郎和藏原惟人辑译的日文本转译,连载于《奔流》月刊。一九三○年
六月水沫书店出版单行本,改名《文艺政策》,列为《科学的艺术论丛书》之一。
  〔21〕 瓦浪斯基(A.K.GTRTUIYJZ,1884—1943) 又译沃龙斯基,?樟骷摇⑽囊掌缆奂摇R痪哦荒曛烈痪哦吣暝鞅唷巴啡恕痹又尽逗焐ε亍贰?
  〔22〕 《那巴斯图》 俄语《Ha lTIVj》的音译,即《在岗位上》,莫斯科无?准蹲骷伊说幕乜铮痪哦曛烈痪哦迥暝谀箍瞥霭妗F涑稍痹谛戮谜呤
逼冢谖难е泄岢苟砉病膊肌车穆废叨氛嬖谧拧白蟆钡淖谂芍饕迩阆颉?
  〔23〕 Bukharin 布哈林(H.i.GjIHRJU,1888—1938),早
年参加俄国革命运动,在十月革命中和苏俄初期曾参加领导机关。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二九年
与李可夫等结成反党联盟,后被处死。
  〔24〕 Voronsky 瓦浪斯基。Lakovlev,雅各武莱夫(m._.,
1896—1939),当时任俄共〔布〕中央出版部长,一九二四年五月主持俄共〔布〕
中央委员会出版部召开的关于党的文艺政策的讨论会。
  国革命运动,在十月革命中和苏俄初期曾参加领导机关。一九二七年因反对苏维埃政权
被联共〔布〕开除出党,一九二九年被驱逐出国。一九四○年死于墨西哥。Lunacha
rsky,卢那察尔斯基(A.B.QjUH]HRIYJZ,1875—1933),苏联文艺评论?摇5笔比嗡樟逃嗣裎薄V小兑帐跤敫锩贰ⅰ妒抵っ姥У幕 泛途绫尽督夥帕说
奶胓吉诃德》等。
  〔25〕 “锻冶厂”(njoUJeH) 即“锻冶场”,又译“打铁铺”,一九二○年在?箍瞥闪⒌摹白蟆鼻阄难盘澹虺霭嫖囊湛铩抖鸵背А范妹R痪哦四瓴⑷搿叭
瘴薏准蹲骷伊恕保虺啤胺テ铡保?
  〔26〕 Pletnijov 普列特涅夫(B.W.lKMVUMN,1886—1942
),苏联文艺评论家,“无产阶级文化派”的理论家之一。
  〔27〕 Vardin 瓦进(i.G.GHReJU,1890—1941),文学评论家
。伐普领导人之一,曾任《在岗位上》编辑。Lelevitch,列列维奇(Q.[.QMKM
NJ],1901—1948),《在岗位上》的编辑,曾担任“伐普”的领导职务。Ave?颍猓幔悖瑁⑽秃眨≦.Q._NMRdHp,1903—1938),《在岗位上》的编辑,
曾担任“伐普”领导职务。Rodov,罗道夫(C.A.qTeTN,1893—1968)?恕⑽囊掌缆奂摇!对诟谖簧稀返谋嗉胺テ铡绷斓既酥弧#拢澹螅幔恚澹睿螅耄
鹪竺逅够╛.i.,1898—1973),诗人,“俄罗斯无产阶级作家联盟”(简?啤袄铡保┏稍薄!对诟谖簧稀返淖迦酥弧?
  〔28〕 《赤色新地》 即《红色处女地》,文艺、政论杂志,一九二一年六月创刊
,一九四二年停刊。一九二七年前由瓦浪斯基主编。
  〔29〕 评议会 指一九二四年五月九日俄共〔布〕中央委员会出版部召开的关于党
的文艺政策的讨论会。
  〔30〕 藏原惟人 日本文艺评论家及翻译家。
  〔31〕 Radek 拉狄克(n.G.qHeMY,1885—?),苏联政论家。
  早年曾参加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一九二七年因参加托派集团一度被联共〔布〕开除出党
,一九三七年以“阴谋颠覆苏联罪”受审。
  〔32〕 Rudolf Lindau 鲁道夫g林道(1829—1910),德?骷摇?
  著有《来自中国与日本》等。《幸福的摆》,郁达夫译。
  〔33〕 Kosmopolitisch 德语:世界主义。
  〔34〕 释迦 释迦牟尼(SAa′kya—Muni,约前565—前486)佛?檀词既恕:愫由呈鸺矣铮扔魇考唷?
  〔35〕 Rene′ Fueloep—Miller 勒内g菲勒普g米勒(189
1—与面貌》(即文中的《The Mind and Face of Bolshev
ism》)等。
  〔36〕 指叶灵凤。他所画的刊物封面和书籍插图常模仿甚至剽窃英国画家毕亚兹莱
和日本画家拾谷虹儿的作品。“琵亚词侣”,通译毕亚兹莱,参看《集外集拾遗g〈比亚兹?郴 敌∫贰J肮群缍慰幢揪淼冢常玻芬匙ⅰ玻薄场?
  〔37〕 B.Annenkov 伊g安宁科夫(P.l._UUMUYTN,1889—?),
俄国版画家。一九二四年后,侨居德法等国。《奔流》第一卷第二期刊有他所作的高尔基和
叶夫雷诺夫的画像。
  〔38〕 Maxim Gorky 玛克西姆g高尔基(M.[TRNYJZ,1868—1
936),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著有长篇小说《福玛g高尔捷耶夫》、《母亲》和自传体三?壳锻辍贰ⅰ对谌思洹贰ⅰ段业拇笱А返取?
  〔39〕 “R.S.F.S.R” 原画上是俄文字母 P.C.W.C.PeHoeRHN
.意思是“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万岁”。
  〔40〕 N.Evreinov 尼g叶夫雷诺夫(H.H.cNRMZUTN,1879—?浚砉肪缂摇J赂锩笄染臃ü小痘熬缰鹪础贰ⅰ抖砉肪缡贰返取O挛乃
档摹把菥缭痈小敝嘎逞杆搿渡畹难菥缁罚凇侗剂鳌飞鲜鸶鸷蔚乱搿?
  〔41〕 立方派 即立体派,二十世纪初形成于法国的一种画派。
  它反对客观地描绘事物,主张用几何图形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作品构图怪诞。它是资
产阶级艺术家漠视现实,走向极端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
  〔42〕 画室 冯雪峰(1903—1976)的笔名,浙江义乌人,作家、文艺理
论家,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领导成员之一。《新俄的演剧和跳舞》,日本拔曙萝撰,画室的译
本一九二七年五月北新书局印行。
  〔43〕 指梅川所译高尔基的小说《一个秋夜》和鲁迅所译布哈林的《苏维埃联邦从
Maxim Gorky期待着什么》。
  〔44〕 诺贝尔奖金 以瑞典化学家诺贝尔(A.B.Nobel,1833—18
96)的遗产设立的奖金。分物理、化学、生理和医学、文学、和平事业五种。
  〔45〕 Leov Tolstoy 列夫g托尔斯泰。Henrik Ibsen?嗬鹓易卜生(1828—1906),挪威戏剧家。著有《玩偶之家》、《国民公敌》等

  〔46〕 潘家洵 字介泉,江苏吴县人。曾任北京大学教授。译有《易卜生戏剧集》
等。
  〔47〕 语堂 林语堂(1895—1976),福建龙溪人,作家。曾任北京大学
、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厦门大学文科主任。《语丝》撰稿人之一。
  〔48〕 H.Ellis 艾利斯(1859—1939),又译霭理斯,英国心理
学家、文艺评论家。G.Brandes,勃兰兑斯(1842—1927),丹麦文学评
论家。E.Roberts(1886—1941),罗伯茨,美国作家。L.Aas,艾
斯,挪威作家。有岛武郎(1878—1923),日本小说家。
  〔49〕 青木正儿(1887—1964) 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者,京都大学教授
。著有《中国近代戏曲史》等。
  〔50〕 《时事新报》 一九○七年十二月在上海创刊的日报。初为资产阶级改良派
报纸,辛亥革命后,成为拥护北洋军阀段祺瑞的政客集团研究系的报纸。一九二七年后由史
量才等接办。一九三五年为孔祥熙收买。一九四九年五月上海解放时停刊。
  〔51〕 《终身大事》 胡适所作的以婚姻问题为题材的剧本,载一九一九年三月《
新青年》第六卷第三号。下文的《天女散花》、《黛玉葬花》,是梅兰芳所演的京剧。
  〔52〕 《Hedda Gabler》 《海得g加勃勒》(现译《海达g高布乐》
),易卜生的剧本。译文连载于一九二八年三、四、五月《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三、四、
五号。
  〔53〕 《易卜生号》 《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一九一八年六月第四卷第六号)。
  〔54〕 指梅川所译挪威L.Aas的《伊孛生的事迹》、郁达夫所译英国H.El
lis的《伊孛生论》、鲁迅所译日本有岛武郎的《伊孛生的工作态度》、林语堂所译丹麦
G.Brandes的《Henrik Ibsen》以及梅川所译英国E.Robert
s的《Henrik Ibsen》。
  〔55〕 《卢勃克和伊里纳的后来》 日本有岛武郎评论易卜生剧作《死人复活时》
的文章,鲁迅译。载《小说月报》第十九卷第一号,后收入《壁下译丛》。卢勃克和伊里纳
(现译鲁贝克和爱吕尼)是剧中的主要人物。下文的“人”第一,“艺术底工作”第一呢?
是易卜生通过这两个人物提出的问题。
  〔56〕 指《叛逆者——关于罗丹的考察》、《草之叶——关于惠特曼的考察》和《
密莱礼赞》。金溟若译,总题为《叛逆者》。
  〔57〕 罗丹(A.Rodin,1840—1917) 法国雕塑家。主要作品有
《青铜时代》、《思想者》、《加莱义民》等。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艺术的发展产生过
重大影响。
  〔58〕 戈谛克的精神 指十二世纪至十六世纪初欧洲出现的戈特式艺术的独创精神。
  〔59〕 金君 即金溟若,浙江瑞安人。曾留学日本,当时在上海与董每戡合办时代
书局。
  〔60〕 这段英语的译文是:《罗丹的艺术》六十四张复制品,路易斯g温堡伯作导?郏断执允椤返谒氖槐尽<劬攀迕婪郑拦υ疾帷蚶毓煞莨境霭妗?
  〔61〕 高村光太郎(1883—1956) 日本诗人、雕刻家。
  《Rodin》,《罗丹》。下文的Ars,拉丁文:艺术。
  〔62〕 Ivan Mestrovic 伊凡g美斯特罗维克(1883—196?玻纤估虻窨碳摇V饕髌酚兴固芈匏孤碚苤鹘碳湍钕瘛⒔菘怂孤宸タ俗芡陈砣锟讼
竦取?
  〔63〕 Konenkov 柯宁科夫(C.T.nTUMUYTN,1874—1971)
,苏联雕刻家。主要作品有《石头战士》、《M.高尔基》、《i.l.巴甫洛夫院士》等。
  〔64〕 《她的故乡》 英国作家赫德森(H.Hudson,1841—1922
)著,荒野从《世界名著》丛书(《World’s Classics》)之《现代英国
散文选》(《Selected Modern English Essays》)中译
出。
  〔65〕 G.Sampson 桑普森(1873—?),英国文学史家。S.A.
Brooke,布鲁克(1832—1916),英国神学家、作家。《Primer o
f EnFgli-sh Literature》,《英国文学入门》。
  〔66〕 《Far Away and Long Ago》 《远离和久隔》。下
文的《Green Mansions》,《绿色的邸宅》;《The Naturali
st in La
 Plata》,《在拉蒲拉塔的博物学家》;《The Purple Land》,《紫色
  的土地》;《A Shepherd’s Life》,《牧羊人的生活》。
  〔67〕 《蔷薇》 克士译,载《奔流》第一卷第二期。P.Smith,史密斯(
1865—1946),英国散文作家。著有《读莎士比亚作品札记》、《难忘的岁月》、
《弥尔顿和他的现代评论》等。
  〔68〕 White 怀特(W.H.White,1831—1913),英国作
家。
  著有《马克g卢瑟福特自传》、《日志中的篇章》等。下文中的Mark Ru-th?澹颍妫铮颍洌砜薵卢瑟福特,是怀特的笔名。
  〔69〕 引文中的《College English Reading》,《高等
学校英语读本》;《A Handful of Clay》,《一握泥土》;Henry
 Van Dyke,亨利g范g戴克(1852—1933),美国作家。
  〔70〕 指《迟暮》、《从深处》、《我恨不得杀却了伊》和《译A.SY-MON
S一首》。在《奔流》目录上总署“石民制”。
  〔71〕 Arthur Rackham 阿瑟g拉克哈姆(1867—1939)?⒐摇K栋鏊柯纹婢臣恰贰ⅰ陡窳滞啊返仁榛婀逋肌O挛牡摹禖sop
’s Fables》,即《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希腊奴隶伊索所作。
  〔72〕 《The Springtide of Life》 《生命的春潮》,
诗集,英国阿尔杰农g查尔斯g斯温勃恩(A.C.Swinburne)一八八○年作。
  下文所说“就是这一篇”,指《儿童的将来》,梅川译。
  〔73〕 R.Dufy 杜飞(1877—1953),法国画家。主要作品有《巴
黎的花园》、《尼斯的海滨俱乐部》等。曾为阿坡里耐尔的《禽虫吟》作插画。
  〔74〕 L.Pichon 比雄,法国作家。下面引文中的G.Apol-lin
aire,阿坡里耐尔(1880—1918),法国诗人、作家。《Le Bestia
ire au Corte′ge d’Orphe′e》,《禽虫吟》,又译《奥尔菲的
扈从》。
  〔75〕 Deplanch 德普兰奇,法国的一个出版社。
  〔76〕 堀口大学(1892—?) 日本诗人、法国文学的研究者。他所译的《动
物诗集》于一九二五年出版。鲁迅以“封余”的笔名转译了其中的《跳蚤》一诗。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