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鲁迅全集

_172 鲁迅(现代)
   忍弃上皇之子于胡虏乎?
 何则:夷狄喜相吞并斗争,
  是其犬羊狺吠咋啮之性
    也。唯其富者最先亡。
  古今夷狄族帐,大小见
  于史册者百十,今其存
  者一二,皆以其财富而
  自底灭亡者也。今此小
  丑不指日而灭亡,是无
    天道也。
 褫中国之衣冠,复夷狄之
四库本
金人扰我疆埸之地,边城
   盘结河东。
为上下臣民之大耻,
以百骑却辽枭将,
彼金人虽甚强盛,而赫然
 示之以威令之森严,顾
   弗之惧哉!
  我因而取之可也。
太宗时,女真困于契丹之
 三栅,控告乞援,亦和
 好甚矣。不谓竟酿患滋
   祸一至于今日也。
  忍弃上皇之子于异地乎?
  (无)
遂其报复之心,肆其凌侮
    态度。
 取故相家孙女姊妹,缚马
 上而去,执侍帐中,远近
   胆落,不暇寒心。
故相家皆携老襁幼,弃其
籍而去,焚掠之余,远近
  胆落,不暇寒心。
  即此数条,已可见“贼”“虏”“犬羊”是讳的;说金人
  的淫掠是讳的;“夷狄”当然要讳,但也不许看见“中国”两个字,因为这是和“夷狄
”对立的字眼,很容易引起种族思想来的。但是,这《嵩山文集》的抄者不自改,读者不自
改,尚存旧文,使我们至今能够看见晁氏的真面目,在现在说起来,也可以算是令人大“舒
愤懑”的了。
  清朝的考据家有人说过,“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20〕,因为他们妄行校改。我
以为这之后,则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变乱旧式,删改原文;今人标点
古书而古书亡,因为他们乱点一通,佛头着粪:这是古书的水火兵虫以外的三大厄。

  对于清朝的愤懑的从新发作,大约始于光绪中,但在文学界上,我没有查过以谁为“祸
首”。太炎先生是以文章排满的骁将著名的,然而在他那《訄书》〔21〕的未改订本中,
还承认满人可以主中国,称为“客帝”,比于嬴秦的“客卿”〔22〕。但是,总之,到光
绪末年,翻印的不利于清朝的古书,可是陆续出现了;太炎先生也自己改正了“客帝”说,
在再版的《訄书》里,“删而存此篇”;后来这书又改名为《检论》,我却不知道是否还是
这办法。留学日本的学生们中的有些人,也在图书馆里搜寻可以鼓吹革命的明末清初的文献
。那时印成一大本的有《汉声》,是《湖北学生界》〔23〕的增刊,面子上题着四句集《
文选》句:“抒怀旧之积念,发思古之幽情”,第三句想不起来了,第四句是“振大汉之天
声”。无古无今,这种文献,倒是总要在外国的图书馆里抄得的。
  我生长在偏僻之区,毫不知道什么是满汉,只在饭店的招牌上看见过“满汉酒席”字样
,也从不引起什么疑问来。听人讲“本朝”的故事是常有的,·文·字·狱·的·事·情·
却·一·向·没·有·听〔24〕的盛事也很少有人讲述了,最多的是“打长毛”。我家里
有一个年老的女工,她说长毛时候,她已经十多岁,长毛故事要算她对我讲得最多,但她并
无邪正之分,只说最可怕的东西有三种,一种自然是“长毛”,一种是“短毛”,还有一种
是“花绿头”〔25〕。到得后来,我才明白后两种其实是官兵,但在愚民的经验上,是和
长毛并无区别的。给我指明长毛之可恶的倒是几位读书人;我家里有几部县志,偶然翻开来
看,那时殉难的烈士烈女的名册就有一两卷,同族里的人也有几个被杀掉的,后来封了“世
袭云骑尉”〔26〕,我于是确切的认定了长毛之可恶。然而,真所谓“心事如波涛”〔2
7〕罢,久而久之,由于自己的阅历,证以女工的讲述,我竟决不定那些烈士烈女的凶手,
究竟是长毛呢,还是“短毛”和“花绿头”了。我真很羡慕“四十而不惑”〔28〕的圣人
的幸福。
  对我最初提醒了满汉的界限的不是书,是辫子。这辫子,是砍了我们古人的许多头,这
才种定了的〔29〕,到得我有知识的时候,大家早忘却了血史,反以为全留乃是长毛,全
剃好像和尚,必须剃一点,留一点,才可以算是一个正经人了。而且还要从辫子上玩出花样
来:小丑挽一个结,插上一朵纸花打诨;开口跳〔30〕将小辫子挂在铁杆上,慢慢的吸烟
献本领;变把戏的不必动手,只消将头一摇,劈拍一声,辫子便自会跳起来盘在头顶上,他
于是要起关王刀来了。而且还切于实用:
  打架的时候可以拔住,挣脱极难;捉人的时候可以拉着,省得绳索,要是被捉的人多呢
,只要捏住辫梢头,一个人就可以牵一大串。吴友如画的《申江胜景图》〔31〕里,有一
幅会审公堂,就有一个巡捕拉着犯人的辫子的形象,但是,这是已经算作“胜景”了。
  住在偏僻之区还好,一到上海,可就不免有时会听到一句洋话:Pig-tail——
猪尾巴。这一句话,现在是早不听见了,那意思,似乎也不过说人头上生着猪尾巴,和今日
之上海,中国人自己一斗嘴,便彼此互骂为“猪猡”的,还要客气得远。
  不过那时的青年,好像涵养工夫没有现在的深,也还未懂得“幽默”,所以听起来实在
觉得刺耳。而且对于拥有二百余年历史的辫子的模样,也渐渐的觉得并不雅观,既不全留,
又不全剃,剃去一圈,留下一撮,又打起来拖在背后,真好像做着好给别人来拔着牵着的柄
子。对于它终于怀了恶感,我看也正是人情之常,·不·必·指·为·拿·了·什·么·地
·方·的·东·西,·迷·了·什〔32〕。(这两句,奉官谕改为“不足怪的”。)
  我的辫子留在日本,一半送给客店里的一位使女做了假发,一半给了理发匠,人是在宣
统初年回到故乡来了。一到上海,首先得装假辫子。这时上海有一个专装假辫子的专家,定
价每条大洋四元,不折不扣,他的大名,大约那时的留学生都知道。做也真做得巧妙,只要
别人不留心,是很可以不出岔子的,但如果人知道你原是留学生,留心研究起来,那就漏洞
百出。夏天不能戴帽,也不大行;人堆里要防挤掉或挤歪,也不行。装了一个多月,我想,
如果在路上掉了下来或者被人拉下来,不是比原没有辫子更不好看么?索性不装了,贤人说
过的:一个人做人要真实。
  但这真实的代价真也不便宜,走出去时,在路上所受的待遇完全和先前两样了。我从前
是只以为访友作客,才有待遇的,这时才明白路上也一样的一路有待遇。最好的是呆看,但
大抵是冷笑,恶骂。小则说是偷了人家的女人,因为那时捉住奸夫,总是首先剪去他辫子的
,我至今还不明白为什么;大则指为“里通外国”,就是现在之所谓“汉奸”。我想,如果
一个没有鼻子的人在街上走,他还未必至于这么受苦,假使没有了影子,那么,他恐怕也要
这样的受社会的责罚了。
  我回中国的第一年在杭州做教员,还可以穿了洋服算是洋鬼子;第二年回到故乡绍兴中
学去做学监,却连洋服也不行了,因为有许多人是认识我的,所以不管如何装束,总不失为
“里通外国”的人,于是我所受的无辫之灾,以在故乡为第一。尤其应该小心的是满洲人的
绍兴知府的眼睛,他每到学校来,总喜欢注视我的短头发,和我多说话。
  学生们里面,忽然起了剪辫风潮了,很有许多人要剪掉。
  我连忙禁止。他们就举出代表来诘问道:究竟有辫子好呢,还是没有辫子好呢?我的不
假思索的答复是:没有辫子好,然而我劝你们不要剪。学生是向来没有一个说我“里通外国
”的,但从这时起,却给了我一个“言行不一致”的结语,看不起了。“·言·行·一·致
”,·当·然·是·很·有·价·值·的,·现·在·之·所·谓·文·学·家·里,·也
·还·有·人·以·这·一·点·自·豪,
〔33〕
  ·但·他·们·却·不·知·道·他·们·一·剪·辫·子,·瑾·小·姐·就·义·
之·处,·他·们·常·走,·然·而·忘·却·了。“不亦快哉!”——到了一千九百十
一年的双十,后来绍兴也挂起白旗来,算是革命了,我觉得革命给我的好处,最大,最不能
忘的是我从此可以昂头露顶,慢慢的在街上走,再不听到什么嘲骂。几个也是没有辫子的老
朋友从乡下来,一见面就摩着自己的光头,从心底里笑了出来道:哈哈,终于也有了这一天
了。
  ·要·说·的·就·是·剪·辫·子。

  然而辫子还有一场小风波,那就是张勋〔34〕的“复辟”,一不小心,辫子是又可以
种起来的,我曾见他的辫子兵在北京城外布防,对于没辫子的人们真是气焰万丈。幸而不几
天就失败了,使我们至今还可以剪短,分开,披落,烫卷……
  张勋的姓名已经暗淡,“复辟”的事件也逐渐遗忘,我曾在《风波》里提到它,别的作
品上却似乎没有见,可见早就不受人注意。现在是,连辫子也日见稀少,将与周鼎商彝同列
,渐有卖给外国人的资格了。
  我也爱看绘画,尤其是人物。国画呢,方巾长袍,或短褐椎结,从没有见过一条我所记
得的辫子;洋画呢,歪脸汉子,肥腿女人,也从没有见过一条我所记得的辫子。这回见了几
幅钢笔画和木刻的阿Q像,这才算遇到了在艺术上的辫子,然而是没有一条生得合式的。想
起来也难怪,现在的二十岁上下的青年,他生下来已是民国,就是三十岁的,在辫子时代也
不过四五岁,当然不会深知道辫子的底细的了。
  ·的·愤·激,·感·慨,·欢·喜,·忧·愁·的·罢。十二月十七日。
  一星期前,我在《病后杂谈》里说到铁氏二女的诗。据杭世骏说,钱谦益编的《列朝诗
集》〔35〕里是有的,但我没有这书,所以只引了《订讹类编》完事。今天《四部丛刊续
编》的明遗民彭孙贻《茗斋集》〔36〕出版了,后附《明诗钞》,却有铁氏长女诗在里面
。现在就照抄在这里,并将范昌期原作,与所谓铁女诗不同之处,用括弧附注在下面,以便
比较。照此看来,作伪者实不过改了一句,并每句各改易一二字而已——  教坊脂粉(落
籍)洗铅华,一片闲(春)心对落花。
  旧曲听来犹(空)有恨,故园归去已(却)无家。云鬟半挽(馨)临妆(青)镜,雨泪
空流(频弹)湿绛纱。今日相逢白司马(安得江州司马在),尊前重与诉(为赋)
  琵琶。
  但俞正燮《癸巳类稿》又据茅大芳 希董集》,言“铁公妻女以死殉”〔37〕;并记
或一说云,“铁二子,无女。”那么,连铁铉有无女儿,也都成为疑案了。两个近视眼论扁
额上字,辩论一通,其实连扁额也没有挂,原也是能有的事实。不过铁妻死殉之说,我以为
是粉饰的。《合艹州史料》所记,奏文与上谕具存,王世贞明人,决不敢捏造。
  倘使铁铉真的并无女儿,或有而实已自杀,则由这虚构的故事,也可以窥见社会心理之
一斑。就是:在受难者家族中,无女不如其有之有趣,自杀又不如其落教坊之有趣;但铁铉
究竟是忠臣,使其女永沦教坊,终觉于心不安,所以还是和寻常女子不同,因献诗而配了士
子。这和小生落难,下狱挨打,到底中了状元的公式,完全是一致的。
  二十三日之夜,附记。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三月《文学》月刊第四卷第三号,发表时题目被改
为《病后余谈》,副题亦被删去。参看本书《附记》。
  〔2〕 宋端仪 字孔时,福建莆田人,明成化时进士,官至广东提学佥事。著有《考
亭渊源录》、《立斋闲录》等。《立斋闲录》,四卷,是依据明人的碑志和说部杂录的笔记
,自太祖吴元年至英宗天顺(1367—1464)止。鲁迅家藏的是明抄《国朝典故》本
,残存上二卷。
  〔3〕 “礼不下庶人” 语见《礼记·曲礼》。
  〔4〕 《汇刻书目》 清代王懿荣编,共二十卷,系将顾修原编本及朱隘增订本重编
而成,是各种丛书的详细书目,共收丛书五百六十余种。后来又有《续汇刻书目》、《续补
汇刻书目》、《再续补汇刻书目》等。
  〔5〕 《宫闺秘典》 即《皇明宫闺秘典》,又名《酌中志》,明代刘若愚著,共二
十四卷,写明末太监魏忠贤专权时的宫廷内幕情况。
  〔6〕 傅某 指傅增湘(1872—1949),字沅叔,四川江安人,藏书家。曾
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著有《藏园群书题记》等。
  〔7〕 《永乐实录》 明代杨士奇等编纂,共一三○卷;《明史·艺文志》作《成祖
实录》。
  〔8〕 《安徽丛书》 安徽丛书编审会编辑,共四集,内容为汇集安徽人的著作,一
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五年间陆续出版。
  〔9〕 俞正燮 字理初,安徽黟县人,清代学者。著有《癸巳类稿》、《癸巳存稿》
、《四养斋诗稿》等。《癸巳类稿》,共十五卷,刻于道光癸巳(1833),内容是考订
经、史以至小说、医学的杂记,《除乐户丐户籍及女乐考附古事》一文载《癸巳类稿》卷十
二中。收入《安徽丛书》的这一部书是作者晚年的增订本。
  〔10〕 王世贞(1526—1590) 字元美,号凤洲,别号合艹州山人,太仓
(今属江苏)人,明代文学家。官至南京刑部尚书。著有《合艹州山人四部稿》、《合艹山
堂别集》等。《合艹州史料》,明代董复表编,系采录王世贞著作中有关朝野的记载编纂而
成,计前集三十卷,后集七十卷。
  〔11〕 齐泰 江苏溧水人,官兵部尚书;下文的黄子澄,江西分宜人,官太常卿;
茅大芳,江苏泰兴人,官副都御史。他们都是忠于建文帝的大臣,永乐登位时被杀。
  〔12〕 惰民 又作堕民,明代称作丐户,清雍正元年(1723)始废除惰民的“
丐籍”。教坊废于清雍正七年(1729)。女乐废于清顺治十六年(1659)。
  〔13〕 “舒愤懑” 汉代班固作有《典引》一文,歌颂朝廷功德,文前小引中说:
“窃作《典引》一篇,虽不足雍容明盛万分之一,犹启发愤满,觉悟童蒙,光扬大汉,轶声
前代;然后退入沟壑,死而不朽。”
  “舒愤懑”,即班固所说的“启发愤满”。
  〔14〕 “不亦快哉!” 金圣叹在他批评的《西厢记》的《圣叹外书》卷七《拷艳
》章篇首中说:“昔与亚斤山同客共住,霖雨十日,对床无聊,因约赌说快事,以破积闷。
”下面就记录了“快事”
  三十三则,每则都用“不亦快哉”一语结束。
  〔15〕 《琳琅秘室丛书》 清代胡校刊。共五集,计三十六种,所收主要是掌故
、说部、释道方面的书。《茅亭客话》,宋代黄休复著,共十卷,内容系记录从五代到宋真
宗时(约当公元十世纪)的蜀中杂事。
  〔16〕 《四部丛刊续编》 商务印书馆编选影印的丛书《四部丛刊》的续编,共八
十一种,五百册。
  〔17〕 洪迈(1123—1202) 字景庐,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宋代文学
家。《容斋随笔》、《续笔》、《三笔》、《四笔》各十六卷,又《五笔》十卷,是一部有
关经史、文艺、掌故等的笔记。
  〔18〕 张元济(1867—1959) 字菊生,浙江海盐人,上海商务印书馆编
译所所长。著有《校史随笔》、《涉园序跋集录》等。《容斋随笔五集》有张元济写于一九
三四年的跋,其中说:“清代坊刻,《随笔》卷九阙《五胡乱华》一则,《三笔》卷三阙《
北狄俘虏之苦》一则,卷五阙《北虏诛宗王》一则。盖当时深讳胡、虏等字,刊者惧罹禁网
,故概从删削。”
  〔19〕 晁说之(1059—1129) 字以道,号景迂,清丰(今属河北)人,
宋代文学家。著有《嵩山文集》、《晁氏客语》等。《嵩山文集》,二十卷,是他的诗文集
,《负薪对》载于卷三中。
  〔20〕 “明人好刻古书而古书亡” 清代陆心源《仪顾堂题跋》卷一《六经雅言图
辨跋》中,对明人妄改乱刻古书,说过这样的话:“明人书帕本,大抵如是,所谓刻书而书
亡者也。
  〔21〕 《訄书》 章太炎早期的一部学术论著,木刻本印行于一八九九年。一九○
二年改订出版时,作者删去了带有改良主义色彩的《客帝》等篇,增加了宣传反清革命的论
文,共收《原学》、《原人》、《序种姓》、《原教》、《哀清史》、《解辫发》等文共六
十三篇,卷首有“前录”二篇:《客帝匡谬》和《分镇匡谬》。并在《客帝匡谬》文末说:
  “余自戊己违难,与尊清者游,而作《客帝》,饰苟且之心,弃本崇教,其违于形势远
矣……著之以自劾,录而删是篇。”一九一四年作者重行增删时,删去“前录”二篇及《解
辫发》等文,并将书名改为《检论》。
  〔22〕 “客卿” 战国时代,某一诸侯国任用他国人担任官职,称之为客卿。如秦
始皇的丞相李斯是楚国人。
  〔23〕 《湖北学生界》 清末留学日本的湖北学生主办的一种月刊,一九○三年(
清光绪二十九年)一月创刊于东京,第四期起改名为《汉声》。同年闰五月另编“闰月增刊
”一册,题名为《旧学》,扉页背面印有集南朝梁萧统《文选》句:“摅怀旧之蓄念,发思
古之幽情;光祖宗之玄灵,振大汉之天声”四句,前二句见《文选》卷一东汉班固《西都赋
》,后二句见同书卷五十六班固《封燕然山铭》。
  〔24〕 乾隆皇帝南巡 清代乾隆帝在位六十年(1736—1795),曾先后巡
游江南六次,沿途供应频繁,销耗民财民力甚巨;在他第二次巡游后,视学江苏回来的大臣
尹会一就已奏称:“上两次南巡,民间疾苦,怨声载道。”
  〔25〕 “长毛” 指太平天国起义的军队。为了对抗清政府剃发留辫的法令,他们
都留发而不结辫,因此被称为“长毛”。“短毛”,指剃发的清朝官兵。“花绿头”,指帮
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法、英帝国主义军队。清代许瑶光《谈浙》卷四“谈洋兵”条:“
法国兵用花布缠头,英国兵则用绿布,故人称绿头、花头云。”
  〔26〕 “世袭云骑尉” 云骑尉是官名。唐、宋、元、明各朝都有这名称;清朝则
以为世袭的职位,为世职的末级。凡阵亡者授爵,自云骑尉至轻车都尉兼一云骑尉不等。
  〔27〕 “心事如波涛” 唐代诗人李贺《申胡子遇篥歌》中的句子。
  〔28〕 “四十而不惑” 孔丘的话,语见《论语·为政》,据朱熹《集注》,“不
惑”是“于事物之所当然皆无所疑”的意思。
  〔29〕 满族旧俗,男子剃发垂辫(剃去头顶前部头发,后部结辫垂于脑后)。一六
四四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清兵入关及定都北京后,即下令剃发垂辫,因受到各
地人民反对及局势未定而中止。
  次年五月攻占南京后,又下了严厉的剃发令,限于布告之后十日“尽使擞(剃)发,遵
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如“已定地方之人民,仍存明制,不随本朝之制度
者,杀无赦!”此事曾引起各地人民的广泛反抗,有许多人被杀。
  〔30〕 开口跳 传统戏曲中武丑的俗称。
  〔31〕 吴友如(?—约1893) 名猷,又作嘉猷,字友如,江苏元和(今吴县
)人,清末画家。《申江胜景图》分上下二卷,出版于清光绪十年(1884)。会审公堂
,即会审公廨,清末民初上海租界内的审判机关,由中外会审官会同审理租界内华人和外侨
的互控案件。
  〔32〕 拿了什么地方的东西,迷了什么斯基的理论 指国民党反动派诬蔑进步人士
拿卢布,信俄国人的学说。“斯基”是俄国常见姓氏的词尾。
  〔33〕 指施蛰存。他在《现代》月刊第五卷第五期(一九三四年九月)发表的《我
与文言文》中曾说:“我自有生以来三十年,除幼稚无知的时代以外,自信思想及言行都是
一贯的。”
  〔34〕 张勋(1854—1923) 江西奉新人,北洋军阀。原为清朝提督,民
国成立后,他和所部官兵仍留着辫子,表示忠于清王朝。一九一七年十月一日他在北京扶持
清废帝溥仪复辟,七月十二日即告失败。
  〔35〕 钱谦益(1582—1664) 字受之,号牧斋,常熟(今属江苏)人。
明崇祯时任礼部侍郎。清军占领南京时,他首先迎降,因此为人所鄙视。著有《初学集》、
《有学集》等。《列朝诗集》是他选辑的明诗的总集,共六集,计八十一卷;铁氏二女诗载
闰集卷四中。
  〔36〕 彭孙贻(1615—1673) 字仲谋,号茗斋,浙江海盐人。明代选贡
生,明亡后闭门不出。著有《茗斋集》、《茗香堂史论》等。《茗斋集》是他的诗词集,共
二十三卷;所附《明诗钞》共九卷,铁氏长女诗载卷五中。
  〔37〕 俞正燮在《除乐户丐户籍及女乐考附古事》一文中引永乐上谕后的小注说:
“大芳有《希董集》,言妻张氏及女媳皆死于井,未就逮;书藏其家。又铁公妻女亦以死殉
,与此不同。”
  河南卢氏曹先生教泽碑文〔1〕夫激荡之会,利于乘时,劲风盘空,轻蓬振翮,故以豪
杰称一时者多矣,而品节卓异之士,盖难得一。卢氏曹植甫先生名培元,幼承义方,长怀大
愿,秉性宽厚,立行贞明。躬居山曲,设校授徒,专心一志,启迪后进,或有未谛,循循诱
之,历久不渝,惠流遐迩。又不泥古,为学日新,作时世之前驱,与童冠而俱迈。爰使旧乡
丕变,日见昭明,君子自强,永无意必〔2〕。而韬光里巷,处之怡然。此岂辁才小慧之徒
之所能至哉。中华民国二十有三年秋,年届七十,含和守素,笃行如初。门人敬仰,同心立
表,冀彰潜德,亦报师恩云尔。
  铭曰:
  华土奥衍,代生英贤,或居或作,历四千年,文物有赫,峙于中天。海涛外薄,黄神徙
倚〔3〕,巧黠因时,枪鹊起〔4〕,然犹飘风〔5〕,终朝而已。卓哉先生,遗荣崇实
,开拓新流,恢弘文术,诲人不俺,惟精惟一〔6〕。介立或有,恒久则难,敷教翊化,实
邦之翰,敢契贞石,以励后昆。
  会稽后学鲁迅谨撰。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五年六月十五日北平《细流》杂志第
五、六期合刊,发表时题为《曹植甫先生教泽碑碑文》。《鲁迅日记》一
  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午后为靖华之父作教泽碑文一篇成。”
  〔2〕 永无意必 永不任性固执。语出《论语·子罕》:“子绝四: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3〕 黄神徙倚 黄神,意为黄帝之神,原出《淮南子·览冥训》:
  “黄神啸吟”。据汉代高诱注:“时无法度,黄帝之神伤道之衰,故啸吟而长叹也。”
徙倚,徘徊不定的意思。
  〔4〕 枪鹊起 比喻乘时崛起。《庄子·逍遥游》篇:“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
起而飞,枪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斥()
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文选》谢粕《和伏武昌登孙权故城诗》李善注引《庄子》(佚文):“鹊上高城之抚,而
巢于高榆之颠;城坏巢折,陵风而起。故君子之居世也,得时则义行,失时则鹊起。”、
鹊都是小鸟;枪是飞跃的意思。
  〔5〕 飘风 不会长久的意思,《老子》:“飘风不终朝”。
  〔6〕 惟精惟一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阿  金〔1〕
  近几时我最讨厌阿金。
  她是一个女仆,上海叫娘姨,外国人叫阿妈,她的主人也正是外国人。
  她有许多女朋友,天一晚,就陆续到她窗下来,“阿金,阿金!”的大声的叫,这样的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