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鲁迅全集

_118 鲁迅(现代)
  于市民底社会的勃兴的历史影片。××,或者××的野兽底横暴,在其下尝着涂炭之苦
的农民,工商阶级。到影片的第七卷,而有产阶级终于蜂起,将电影底的极顶(Clima
x)和壮大的群集(mobscene),在这里大行展开,这是那典型底的结构。但在大
多数的影片上,有产阶级是决不作为一个阶级底总体而蹶起的,大抵由一个(往往是贵族出
身,年青,而又眉目秀丽的!)英雄所指导,力点就放在那个人底的英雄主义上。作为那最
是性格底的作品,读者只要记起《罗宾汉》(RobinHood),《斯凯拉谟修》(S
caramouche),《定情之夕》(ANightorLove)来,大约就足够了
。在日本的时代剧,尤其是剑剧影片之中,我们也有那不少的例子。
  但是,我们又能够在那历史底时代,发见新兴有产阶级所演的革命的脚色,和现在的无
产阶级的斗争,其间有很大的类似(Analogie)。倘作者将意识底的强音(Akz
ent)集中于此的时候,是可以产生优秀的作品的。如《熊的结婚》,《农奴之翼》,《
斯各丁城》,《忠次旅行日记》等,便是那仅少的代表。
  第二种,是反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电影。
  《党人魂》(VolgaBoatman)是当内务省检阅之际,惹起了大问题,终于
遭了警视厅来制限其开映的忧患的影片,但那内容是什么呢?
  《大暴动》(Tempest;译者按:在上海映演时,名《狂风暴雨》)也靠了长有
数卷的小插画,这才好容易得以许可开演的影片,然而那所选的是怎样的主题呢?
  这些影片,是只在用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为背景这一点上,因而遭了禁止,或重大的删
剪的。但要之,那所描写,是将无产阶级革命当作了无统制的暴民的一揆。无教育而不道德
的农民和劳动者,倚恃着多数,攻入贵族的城堡去,破坏家具,××美丽的少女,酗酒,单
喜欢流血。那是在无产阶级的胜利上,特地蒙上暴虐的假面,涂些污泥,使小市民变成反革
命起见而作的有产阶级的××。我们于此,看见了如拥护有产者社会而设的宣传电影,却被
×××××××的××所禁止的那种奇怪而且愉快的现象了。
  固然,在《约翰南伊之爱》(LiebederJeanneNey)和《最后的命令
》(TheLastCommand)上,剪去了十月革命,那却是检阅者十分做了他所该
做的事的。
  最后,就来了以《大都会》(Metropolis;译者按:在上海映演时,名《科
学世界》)为典型的劳资调和电影的一连串。
  关于《大都会》,现在已经无须在这里缕述了。那是揭着“头和手之间,非有心脏不可
”这标语的社会民主主义者,宣讲着资本家和劳动者可以不由战争,但靠相互底的协力与爱
,即能建设新社会云云的巴培尔塔以前的童话。①
七 电影与小市民
  有产阶级的电影底宣传,一到阶级间的对立逐渐鲜明地,①论难攻击了《Metrop
olis》而显了英雄的英国的改良主义底时行作家威尔士(HAGAMWells),在那?叮裕瑁澹耍椋睿纾祝瑁铮祝幔螅幔耍椋睿纭裕瑁澹拢铮铮耄铮妫幔疲椋欤怼飞希
赜谡秸木穑笏W攀谷漳谕叩恼渭颐且惨澈炷茄炊祝模澹恚幔纾铮纾椋澹
缛褐谑侄危鞘腔恋摹?
  决定底地尖锐起来,也就陷在无可避免的绝地里了。
  在实际上,电影是以大多数的小市民和无产阶级为看客的。而他们,小市民和无产阶级
,早已渐渐地觉察出有产阶级的诡计来了。就是,已经注意于“支配阶级制作了宣布那服从
于己的观念形态的影片,而以此来做掠取无产者的衣袋的手段”这事实的真相了。
  卢那卡尔斯基关于苏维埃电影,曾经说明过“拙劣的煽动,却招致反对的结果”这原则
,在这里,却被有产者底地应用了。
  露骨的宣传是停止了。最所希望的,是使电影的看客看不见“阶级”这观念。至少,是
坐在银幕之前的数小时中,使他们忘却了一切社会底对立。
  这样子,就产生了小市民的影片。①在小市民家庭剧中,有两种特征底的倾向——一,
是那罗曼主义。
  二,是那弄玄妙(Sophistication)。
  粗粗一看,则现在的电影,尤其是电影剧,乃是写实主①关于小市民影片的发生,在一
九二七年一月所作的拙稿《电影美学以前》里,虽然很简约,却已曾略述过了的。以下数行
,请许其拔萃,以便读者的理解。
  “(前略)登场人物,是在高大的宫殿里占着王座的富豪。富豪,是良善的。富豪的女
儿,是美的。小市民出身的年青的男子,溜出阶级斗争的背后,要高升到富豪的家族里面去
。他就简单地只靠了恋爱,走上了一段阶级的梯子。为了他和富豪的女儿,常设馆的可怜的
乐队,就奏起结婚进行曲来。
  “富豪由此得到恭维。小市民为这飞腾故事所激励,觉得要誓必尽忠于有产阶级。
  “但人们,大部分是无产者的人们,这样却还不满足。“没有破绽的商人,于是来设法
。他们便想一切都避开‘阶级’这一个观念。
  “于是家庭剧发生了。那对于阶级的对立,是彻头彻尾,要掩住看客的眼睛,连两个不
同的阶级的存在,也避开不写。将一切问题和倾向,都置之不顾,但竭力将‘谨慎的’小市
民的生活,仅在他们的生活圈内,描写出来。那‘大抵是关于恋爱的柔滑的故事’,或则以
母性爱为主题,其中虽一个无产者,一个资本家,也不准登场。只有小市民阶级作为惟一的
阶级,在独裁着。(后略)”
  义底的。而且许多人们,都抱着这样的幻想。但其实,除了极少数的第一流作品以外,
一切全没有什么现实底的申诉的。
  自然,虽说是罗曼主义,但和给十九世纪时有产阶级革命的艺术以特征的那生着火焰之
翼的罗曼主义,是不一样的。
  这是为了平庸,近视,乐天底的小市民们而设的,也是平庸,近视,乐天底的罗曼主义
。这于迭克萨的农民,芝加各的公司人员,亚理梭那的牧童,纽借那的送牛奶人,纽约的速
记生,毕兹巴格的野球选手,东京的中学生,横滨的水手,无不相宜。说起来,就是Rea
dy-made(现成)的罗曼主义。作为那象征底的形相,则有珂林·谟亚(Colli
nMoore),瑙玛九二六年起,顺次登场来了。就是那样程度的罗曼主义。
  每星期薪水(美金)二十五元的大学生出身的公司职员和美尔顿百货公司的娇娃的恋爱
故事。珂尼·爱兰特。新福特式的跑车。爵兹乐舞。打猎。
  至于这花旗罗曼主义上所必要的此外的布置和氛围气,则读者倘一看《VanityF
air》的广告栏,更所希望的,是往就近的电影馆,一赏鉴任何的亚美利加影片,大约便
能自己领悟的罢。
  读者必须明白,这小市民底的罗曼主义,是和亚美利加资本主义还在走着上行线的这一
个公式底认识,有不可分的关联的。这事实,在一方面,是每年将九十亿元的国帑,撒在有
产阶级的怀中,而使发生了叫作所谓“FourHundreds”
  的有闲阶级,利子生活者的大群。①而且有闲阶级,利子生活者的大群,则使他本身的
消费底文化,娱乐机关,极端地发达起来了。而从那消费底文化的母胎中,就嵛酵了为一切
文化烂熟期之特色的一种像煞有介事,通人趣味,低徊趣味,讽刺,冷嘲等。这过度地洗炼
了的生活感情,他们称之为Sophistication。卖弄巴黎式的Chic,以及
花旗式地解释了的hard-boiled之类的话,都和这相关联,而为人们所欢喜。
  卓别林在《巴黎一妇人》(AWomanofParis)里,居然表现了那Soph
istication的模范(Prototype)。刘别谦(ErnstLubits
ch)在《婚姻范围》(MarriageCircle)里,表现于一套片子上面了。蒙
太·培尔,玛尔·辛克莱儿,泰巴第·达赖尔等许多后继者们,都发挥了电影界的玄妙家腔
调。
  但是,亚美利加虽在那一切的资本主义底兴隆,但本身之中,却已经包藏着到底消除不
尽的内底矛盾,而在苦闷。消费不能相副的一面底生产,失了投资市场的大金融资本,荷佛
政府的积极底外交,拥抱着五百万失业者的天国亚美利加,现在是正踏在不可掩饰的阶级底
对立的顶上了。
  这社会情势,将怎样地反映在亚美利加影片之中呢,那是很有兴味的将来的问题。
译者附记
  这一篇文章的题目,原是《作为宣传,煽动手段的电①据一九二四年的调查,则在亚美
利加,每年收入在一万元以上的人,总数达二十六万。但这还是除掉了利息,花红之类的企
业利得,只是直接个人底收入的计算,所以事实上的数字,大约还要见得若干成的增加的罢

  影》。所谓“宣传,煽动”者,本是指支配阶级那一面而言,和“造反”并无关系。但
这些字面,现在有许多人都不大喜欢,尤其是在支配阶级那方面。那原因,只要看本文第七
章《电影与小市民》的前几段,就明白了。
  本文又原是《电影和资本主义》中的一部分,但全书尚未完成,这是据发表在《新兴艺
术》〔3〕第一,第二号上的初稿译出来的。作者在篇末有几句声明,现在也译在下面:
  “我的,《电影和资本主义》,原要接着本稿,更以社会底逃避的电影,无产阶级方面
所作的宣传电影等,作为顺次的问题,臻于完成的。但现在,则仅以对于有产阶级电影的如
上的研究,暂且搁笔。
  “又,本稿不过是对于每一项目,各能写出独立的研究那样的浩瀚的材料,给了极概括
底的一瞥,在这一端,是全篇过于常识底了。请许我声明我自己颇以为憾的事。”
  但我偶然读到了这一篇,却觉得于自己很有裨益。上海的日报上,电影的广告每天大概
总有两大张,纷纷然竞夸其演员几万人,费用几百万,“非常的风情,浪漫,香艳(或哀艳
),肉感,滑稽,恋爱,热情,冒险,勇壮,武侠,神怪……
  空前巨片”,真令人觉得倘不前去一看,怕要死不瞑目似的。
  现在用这小镜子一照,就知道这些宝贝,十之九都可以归纳在文中所举的某一类,用意
如何,目的何在,都明明白白了。
  但那些影片,本非以中国人为对象而作,所以运入中国的目的,也就和制作时候的用意
不同,只如将陈旧枪炮,卖给武人一样,多吸收一些金钱而已。而中国人对于这些的见解,
当然也和他们的本国人两样,只看广告中借以吸引看客的句子,便分明可知,于各类影片,
大抵都只见其“非常风情,浪漫,香艳(或哀艳),肉感……”了。然而,冥冥中也还有功
效在,看见他们“勇壮武侠”的战事巨片,不意中也会觉得主人如此英武,自己只好做奴才
,看见他们“非常风情浪漫”的爱情巨片,便觉得太太如此“肉感”,真没有法子办——自
惭形秽,虽然嫖白俄妓女以自慰,现在是还可以做到的。非洲土人顶喜欢白人的洋枪,美洲
黑人常要强奸白人的妇女,虽遭火刑,也不能吓绝,就因看了他们的实际上的“巨片”的缘
故。然而文野不同,中国人是古文明国人:大约只是心折而不至于实做的了。
  因为自己看过之后,大略发生了如上的感想,因此也想介绍给一部分的读者,费去许多
工夫,译出来了。原文本是很简短的,只因为我于电影一道是门外汉,虽是平常的术语,也
须查考,这就比别人烦难得多,即如有几个题目,便是从去年的旧报上翻出来的,查不到的
,则只好“硬译”,而且误译之处,也恐怕决不能免。但就大体而言,我相信于读者总可以
有一些贡献。
  去年,美国的“武侠明星”范朋克(DouglasFairbanks)因为美金积
得太多,到东洋来游历了。上海有几个团体便豫备欢迎。中国本来有“捧戏子”的脾气,加
以唐宋以来,偷生的小市民就已崇拜替自己打不平的“剑侠”,于是《七侠五义》,《七剑
十八侠》,《荒山怪侠》,《荒林女侠》,……层出不穷;看了电影,就佩服洋《七侠五义
》即《三剑客》〔4〕之类。古洋侠客往矣,只好佩服扮洋侠客的洋戏子,算是“过屠门而
大嚼,虽不得肉,亦且快意”〔5〕,正如捧梅兰芳者,和他所扮的天女,黛玉等辈,决不
能说无关一样,原是不足怪的。但有些人们反对了,说他在演《月宫宝盒》(TheThi
efofBagdad〔6〕)时摔死蒙古太子,辱没了中国。其实呢,《月宫宝盒》中的
英雄,以一偷儿连爬了两段阶级的梯子,终于做了驸马,正是译文第七章细注里所说,要使
小市民或无产者“为这飞腾故事所激励,觉得要誓必尽忠于有产阶级”的玩艺,决不是意在
辱没中国的东西。况且故事出于《一千一夜》〔7〕,范朋克并非作家,也不是导演,我们
又不是蒙古太子的子孙或奴才,正不必对于他,为美金而演剧的个人,如此之忿忿。但既然
无端忿忿了,这也是中国常有的惯例,不足怪的A——在见惯者。后来范朋克到了,终于有?盘逡队欢笈龆ぷ樱胺妒洗砦椒妒暇圆辉矢肮惭缁帷保共荒艿玫秸把鲅笙
揽偷墓馊佟4椒杜罂恕暗饺毡竞螅磺杏纬蹋扇杖舜娑ǎ业蕉┖螅坝跋
吩海肴毡久裰谙嗉保四晔率湃铡渡瓯ā罚颐钦饫锏拿晒磐跛锬烁皇
て涿宦渲校虾5缬肮嵊幸环馔鹱盅锏男牛母狻按笠帐跫摇薄H氖羌锌晒┭
芯康拇λ模饫锵抻谥矫妫缓谜剂艘坏恪霸洹对鹿小肪缰校幸幻晒盘
樱浔硌葑刺廖窳樱闶构壅咧粗嚼罚聪ざ矫褡逍灾收撸⑸涣贾
∠螅艹晌死嘞喟躺暇笾璋R蚨街谢窆嗣裰刺⒉蝗缙渌硌
葜窳右病1只嵬耍钪缬耙帐踔芰Γ肺澜缫磺忻袂榉缢字鞘堆手樯埽
谎灾嗄芤既澜缛吮舜酥喟笆澜缛死啾舜酥嘣鳌1只嵬艘园壬剩
韵壬笠帐跫夜剩赶壬蛏浦Γ辉赶壬缢酥允澜缥徽媸抵樯埽
⒂垡病!?
  文中说电影对于看客的力量的伟大,是很不错的,但以为蒙古太子就是“中华民国人民
”,却与反对欢迎者流,同一错误。尤其错误的是要劝范朋克去引“全世界人彼此之相爱”
,忘却了他是花旗国〔8〕里发了财的电影员。因此一念之差,所以竟弄到低声下气,托他
去绍介真实的“四千余年历史文化所训练的精神”于世界了——“敝会同人更敢以经过四千
余年历史文化训练之精神,大声以告先生。我中华人民之尊重美德,深用礼仪,初不异于贵
国之人民。更以贵国政府常能于世界国际间主持公道,故为我中华人民所敬爱。先生于此次
东游小住中,想已见到真实之证据。今日我中华政治之状态,方在革命完成应经历之过程中
,有国内之战争,有不安静之纷扰,然中华人民对于外来宾客如先生者,仍能不忘应有之礼
节,表示爱人之风度。此种情形,先生当能于耳目交接之间,为真实之明了。虽间有表示不
同之言论者,然此种言论,皆为先生代表以及代表引为己助参加发言者不合礼节隔离人情之
宣言及表示所造成。……
  “希望先生于东游之后,以所得真实之情状,介绍于贵国之同业,进而介绍于世界,使
世界之人类与中华所有四万万余之人民为相爱之亲近,勿为相憎之背驰,以形成世界不良之
情状,使我中华人民之敬爱先生,一如敬爱美国之政府。”
  但所说明的精神,一言以蔽之,是咱们蒙古王孙即使国内如何战争,纷扰,而对于洋大
人是极其有礼的。就是这一点。
  这正是被压服的古国人民的精神,尤其是在租界上。因为被压服了,所以自视无力,只
好托人向世界去宣传,而不免有些谄;但又因为自以为是“经过四千余年历史文化训练”的
,还可以托人向世界去宣传,所以仍然有些骄。骄和谄相纠结的,是没落的古国人民的精神
的特色。
  欧美帝国主义者既然用了废枪,使中国战争,纷扰,又用了旧影片使中国人惊异,胡涂
。更旧之后,便又运入内地,以扩大其令人胡涂的教化。我想,如《电影和资本主义》那样
的书,现在是万不可少了!
一九三○,一,十六,LA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年三月一日《萌芽月刊》第一卷第三期,署名L。
  〔2〕 岩崎·昶 日本电影评论家。一九二九年曾组织过日本无产阶级电影同盟。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任日本映画社制片局长,东宝电影公司制片人等。著有《电影艺术史》、
《电影与资本主义》等。
  〔3〕 《新兴艺术》 日本文艺期刊,田中房次郎编辑,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创刊,东
京艺文书院出版。
  〔4〕 《三剑客》 根据法国作家大仲马(1802—1870)的小说《三个火枪
手》(又译《侠隐记》)改编的一部美国电影。
  〔5〕 “过屠门而大嚼”等语,见《文选》曹植的《与吴季重书》。
  〔6〕 TheThiefofBagdad 即《巴格达的窃贼》。
  〔7〕 《一千一夜》 即《一千零一夜》,旧译《天方夜谈》,阿拉伯古代民间故事
集。
  〔8〕 花旗国 美国国旗以星星和条纹的图案组成,旧时上海等地以“花旗”代称美
国。
南腔北调集
  本书收作者一九三二年至一九三三年所作的
  杂文五十一篇,一九三四年三月由上海同文书店初版。本版抽出《〈两地书〉序言》(
存目),以免与编入第十一卷中的《两地书》的《序言》重复。
题  记
  一两年前,上海有一位文学家,现在是好像不在这里了,那时候,却常常拉别人为材料
,来写她的所谓“素描”。我也没有被赦免。据说,我极喜欢演说,但讲话的时候是口吃的
,至于用语,则是南腔北调〔1〕。前两点我很惊奇,后一点可是十分佩服了。真的,我不
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腔,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而且近几年来,
这缺点还有开拓到文字上去的趋势;《语丝》早经停刊,没有了任意说话的地方,打杂的笔
墨,是也得给各个编辑者设身处地地想一想的,于是文章也就不能划一不二,可说之处说一
点,不能说之处便罢休。即使在电影上,不也有时看得见黑奴怒形于色的时候,一有同是黑
奴而手里拿着皮鞭的走过来,便赶紧低下头去么?我也毫不强横。
  一俯一仰,居然又到年底,邻近有几家放鞭爆,原来一过夜,就要“天增岁月人增寿”
了。静着没事,有意无意的翻出这两年所作的杂文稿子来,排了一下,看看已经足够印成一
本,同时记得了那上面所说的“素描”里的话,便名之曰《南腔北调集》,准备和还未成书
的将来的《五讲三嘘集》〔2〕配对。我在私塾里读书时,对过对,这积习至今没有洗干净
,题目上有时就玩些什么《偶成》,《漫与》,《作文秘诀》,《捣鬼心传》,这回却闹到
书名上来了。这是不足为训的。
  其次,就自己想:今年印过一本《伪自由书》,如果这也付印,那明年就又有一本了。
于是自己觉得笑了一笑。这笑,是有些恶意的,因为我这时想到了梁实秋先生,他在北方一
面做教授,一面编副刊,〔3〕一位喽罗儿〔4〕就在那副刊上说我和美国的门肯(HALA
Mencken)〔5〕相像,因为每年都要出一本书。每年出一本书就会像每年也出一本
书的门肯,那么,吃大菜而做教授,真可以等于美国的白璧德了。低能好像是也可以传授似
的。但梁教授极不愿意因他而牵连白璧德,是据说小人的造谣;〔6〕不过门肯却正是和白
璧德相反的人,以我比彼,虽出自徒孙之口,骨子里却还是白老夫子的鬼魂在作怪。
  指头一拨,君子就翻一个筋斗,我觉得我到底也还有手腕和眼睛。
  不过这是小事情。举其大者,则一看去年一月八日所写的《“非所计也”》,就好像着
了鬼迷,做了恶梦,胡里胡涂,不久就整两年。怪事随时袭来,我们也随时忘却,倘不重温
这些杂感,连我自己做过短评的人,也毫不记得了。一年要出一本书,确也可以使学者们摇
头的,然而只有这一本,虽然浅薄,却还借此存留一点遗闻逸事,以中国之大,世变之亟,
恐怕也未必就算太多了罢。
  两年来所作的杂文,除登在《自由谈》〔7〕上者外,几乎都在这里面;书的序跋,却
只选了自以为还有几句可取的几篇。
  曾经登载这些的刊物,是《十字街头》,《文学月报》,《北斗》,《现代》,《涛声
》,《论语》,《申报月刊》,《文学》〔8〕等,当时是大抵用了别的笔名投稿的;但有
一篇没有发表过。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之夜,于上海寓斋记。
   B   B
  〔1〕 南腔北调 见上海《出版消息》第四期(一九三三年一月)
  《作家素描(八),鲁迅》,作者署名美子。其中说:“鲁迅很喜欢演说,只是有些口
吃,并且是‘南腔北调’,然而这是促成他深刻而又滑稽的条件之一。”
  〔2〕 《五讲三嘘集》 参署本书《答杨邨人先生公开信的公开信》。这本集子后来
没有编成。
  〔3〕 梁实秋当时任青岛大学教授,并主编天津《益世报》的《文学周刊》。
  〔4〕 一位喽罗儿 指梅僧。他在天津《益世报·文学周刊》第三十一期(一九三三
年七月)发表的《鲁迅与 HALAMencken》一文中说:“曼肯(即门肯)平时在报
章杂志揭载之文,自己甚为珍视,发表之后,再辑成册,印单行本。取名曰《偏见集》,厥
后陆续汇集刊印,为第二集第三集以至于无穷。犹鲁迅先生之杂感,每隔一二年必有一两册
问世。”
  〔5〕 门肯(1880—1956) 又译孟肯、曼肯,美国文艺批评家,散文作家
。他从自由主义立场出发,反对学院、绅士的“传统标准”,反对一切市侩和社会上的庸俗
现象。他的主张曾遭到白璧德等“新人文主义”者的攻击,双方论战数十年。主要著作有《
偏见集》,从一九一九年到一九二七年,共出六册。
  〔6〕 梁实秋在为吴宓等译的《白璧德与人文主义》一书所作的序言中说:“我自己
从来没有翻译过白璧德的书,亦没有介绍过他的学说……但是我竟为白璧德招怨了。据我所
看见的攻击白璧德的人,都是没有读过他的书的人,我以为这是一件极不公平的事。”
  〔7〕 《自由谈》 《申报》的副刊之一。从一九三三年一月起,作者连续在该刊发
表杂文;后来将一月至五月发表的编为《伪自由书》,六月至十一月的编为《准风月谈》。
  〔8〕 《十字街头》 半月刊,第三期改为旬刊,“左联”刊物之一,鲁迅、冯雪峰
合编。一九三一年十二月在上海创刊,次年一月即被国民党政府禁止,仅出三期。《文学月
报》,“左联”刊物之一,先后由周起应(周扬)等编辑。一九三二年六月在上海创刊,同
年十二月被国民党政府禁止,仅出六期。《北斗》,参看本卷第365页注〔1〕。《现代
》,文艺月刊,施蛰存、杜衡编辑,一九三二年五月在上海创刊,一九三五年三月改为综合
性月刊,汪馥泉编辑,同年五月出至第六卷第四期停刊。《涛声》,文艺性周刊,曹聚仁编
辑。一九三一年八月在上海创刊,一九三三年十一月停刊。共出八十二期。《论语》,文艺
性半月刊,林语堂等编,一九三二年九月在上海创刊,一九三七年八月停刊,共出一一七期
。《申报月刊》,申报馆编辑和出版的国际时事综合性刊物,也刊载少量文艺作品。一九三
二年七月在上海创刊,一九三五年十二月出至第四卷第十二期停刊。《文学》,月刊,郑振
铎、傅东华等编辑,一九三三年七月在上海创刊,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出至第九卷第四期停刊

一九三二年
“非所计也”〔1〕
  新年第一回的《申报》(一月七日)〔2〕用“要电”告诉我们:
  “闻陈(外交总长印友仁)〔3〕与芳泽〔4〕友谊甚深,外交界观察,芳泽回国任日
外长,东省交涉可望以陈之私人感情,得一较好之解决云。”
  中国的外交界看惯了在中国什么都是“私人感情”,这样的“观察”,原也无足怪的。
但从这一个“观察”中,又可以“观察”出“私人感情”在政府里之重要。
  然而同日的《申报》上,又用“要电”告诉了我们:“锦州三日失守,连山绥中续告陷
落,日陆战队到山海关在车站悬日旗……”
  而同日的《申报》上,又用“要闻”告诉我们“陈友仁对东省问题宣言”云:“……前
日已命令张学良〔5〕固守锦州,积极抵抗,今后仍坚持此旨,决不稍变,即不幸而挫败,
非所计也。……”
  然则“友谊”和“私人感情”,好象也如“国联”〔6〕以及“公理”,“正义”之类
一样的无效,“暴日”似乎不象中国,专讲这些的,这真只得“不幸而挫败,非所计也”了

  也许爱国志士,又要上京请愿了罢。当然,“爱国热忱”,是“殊堪嘉许”的,但第一
自然要不“越轨”,第二还是自己想一想,和内政部长卫戍司令诸大人“友谊”怎样,“私
人感情”又怎样。倘不“甚深”,据内政界观察,是不但难“得一较好之解决”,而且——
请恕我直言——恐怕仍旧要有人“自行失足落水淹死”〔7〕的。
  所以未去之前,最好是拟一宣言,结末道:“即不幸而‘自行失足落水淹死’,非所计
也!”然而又要觉悟这说的是真话。
  一月八日。
  〔1〕 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二年一月五日上海《十字街头》第三期,署名白舌。
  〔2〕 旧时新年各日报多连续休刊几天,所以《申报》到一月七日才出新年后的第一
回。
  〔3〕 陈友仁(1875—1944) 原籍广东顺德,出身于华侨家庭,一九一三
年回国,曾任孙中山秘书及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等职。一九三二年一度任国民党政府外交
部长。旧时在官场或社交活动中,对人称字不称名;在文字上如称名时,则在名前加一“印
”字,以示尊重。
  〔4〕 芳泽 即芳泽谦吉,曾任日本驻国民党政府公使、日本外务大臣等职。
  〔5〕 张学良 字汉卿,辽宁海城人。九一八事变时任国民党政府陆海空军副司令兼
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奉蒋介石不抵抗的命令,放弃东北三省。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他
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后被蒋介石囚禁。
  〔6〕 “国联” 参看本卷第354页注〔5〕。当时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
不抵抗政策,一味依赖国联,如一九三一年十月十四日国民党第四次代表大会对外宣言中就
说:“当事变之初,中国即提请国联处理,期以国际间保障和平机关之制裁,申张正义与公
理。”
  〔7〕 “自行失足落水淹死”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以后,各地学生为了反对国民
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纷纷到南京请愿,十二月十七日在南京举行总示威时,国民党政府出
动军警屠杀和逮捕学生,有的学生遭刺伤后又被扔进河里。次日,南京卫戍当局对记者谈话
,诡称死难学生是“失足落水”。
  林克多《苏联闻见录》序〔1〕大约总归是十年以前罢,我因为生了病,到一个外国医
院去请诊治,在那待诊室里放着的一本德国《星期报》(DieWoche)上,看见了一
幅关于俄国十月革命的漫画,画着法官,教师,连医生和看护妇,也都横眉怒目,捏着手枪
。这是我最先看见的关于十月革命的讽刺画,但也不过心里想,有这样凶暴么,觉得好笑罢
了。后来看了几个西洋人的旅行记,有的说是怎样好,有的又说是怎样坏,这才莫名其妙起
来。但到底也是自己断定:这革命恐怕对于穷人有了好处,那么对于阔人就一定是坏的,有
些旅行者为穷人设想,所以觉得好,倘若替阔人打算,那自然就都是坏处了。
  但后来又看见一幅讽刺画,是英文的,画着用纸版剪成的工厂,学校,育儿院等等,竖
在道路的两边,使参观者坐着摩托车,从中间驶过。这是针对着做旅行记述说苏联的好处的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