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卡耐基:语言的突破》

_5 卡内基 (美)
比如,现在我给你一句话:“马丁?路德?金幼时是个淘气的孩子。”但如果你能将这句话换一种说法,如:“马丁?路德?金承认,他的老师经常打他的手心,而且有的时候仅一个早晨他就要挨上十几下板子。”相信你一定能感觉到,后者的说法明显比前者更生动。
要吸引别人的注意力,仅用“淘气的孩子”这样的语句是很难达到效果的。但如果像后者那样,清楚地表述出“打了多少下”,听众们便能即刻了解这个事实,有如亲眼所见一般,因此,它才更能够引起听众的好感。
在写作传记的方法上有古老与现代之分。古老的写作传记的方法,常常使用很多意思模糊的概括性词句,亚里士多德称之为:“懦弱思想的避难所”,这句话真是一针见血,直指弊端。现代的写作方法早已摒弃这些陈词滥调,提出明确的事实,语意清晰明快,让人一目了然。对于现代作家来说,这是个良方,那么对于演说者,也是一样。演讲也需要能让人轻易地听懂你所讲的内容,并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来将其吸收消化。
给演讲划定一个范围
在演讲时一定要有个主题,不能天马行空。题目一旦选好,第一步要定出自己要演说的范围,并谨守在此范围内,不要妄想去涵盖一望无际的领域。就比如一个青年想要演讲两分钟,那么他准备的题目就不能是“公元前500年的雅典与朝鲜战争”。那样的话就造成笑话了!或许他才讲完雅典的建造,时间就已经用光了;他想在一场演讲中阐述太多的概念,却变成了个冤枉鬼。虽然上面所假设的例子比较极端,但事实上,现实中真有这种情况。我曾听过许多演讲,都因范围不明确——涵盖太多的论点而无法把握听众的注意力,最终失败。其实原因很简单,人的注意力不可能一直维持在一连串单一的事件上。假如你的讲演听起来像是世界年鉴,那么,这也意味着你的演讲失去了重点,是一场失败的演讲。
我们不妨来举一个例子,以“黄石公园之旅”之类的事情作为简单的题目。若是讲演者把自己限定在公园的某一方面,例如野生动物或温泉等。那么,这场演讲一定会是一次令人难以忘怀的演讲!因为,你的主题及其范围都已确实,所以,你便可以用有时间来描绘生动的细节,使得黄石公园的色彩缤纷与变化无穷展现于听众眼前。
事实上,任何题目都可以用这个道理来诠释,不管你要讲的是销售术、烤蛋糕、减免税赋还是飞弹制造,全部都一样。开始之前,必须先对你的题目加以限制和选择,把它缩小到某一范围内,以便你能更好地利用时间。
无论是长时的演讲还是短时的,都应该如此。在短短的不超过5分钟的演讲里,你只能期望自己说明一两点而已。而即使是在某些长的,比如那些达到30分钟的讲演中,演说者想要一次把四五个概念讲透,也是相当困难的。
精彩的演讲源于深入的思考
作一次深挖事实的演讲是相当困难的,它需要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作一次只能涉及表面的演说,就简单得多了。只是,你若是选择简单的演讲,就很难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他们对你的演讲毫无兴趣。所以,最好还是作一次深入的思考,来给听众一次精彩的演讲。在题目范围控制后,下一步就是自我提问,加深对自己演讲题目的了解,让准备更充分,直到你确信自己能以权威的口吻来讲述你选择的题目:“我为何相信这个?我何时亲身见证过此事?我实际上想证明的是什么?”
在经过深入的思考后,你会发现,像这一类的题目所需要的回答,可以提供给你预备力。这种力量能使人们正襟危坐,提高警惕。所以,你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同一主题总是会汇集许多种不同的思想,舍去其中的90种,得出你自己的答案。
甘德是畅销书《内在》的作者,他曾说过:“我总是搜集十倍于我所要使用的材料,有时甚至达于百倍”。他认为做好准备是保证自己写好书,或是完成演讲的最好方法。
而且,他也以实际行动来证实自己的话。有一年,他着手写一系列关于精神病院的文章。为了取材,他前往各地的精神病院做实地考察,并与医生、护士和患者分别谈话。当时与他同行的那一位正好是我的朋友,他看到了甘德的准备过程。回来后,这位朋友告诉我,他们两人反复上下楼梯,沿着走道,从这栋建筑走到那栋建筑,日复一日,走了数不清的道路。当然,他们的辛勤忙碌没有白费,甘德先生记满了几大本的笔记。当他们回到纽约时,才发现甘德先生的办公室里堆满了政府与各州的报告,以及私立医院和委员会所做的统计单。
最后,甘德将所有的材料进行整理,并最终写了4篇短文,文章简明诙谐,是演讲的好题材。可以说他所的短文所用的纸张,还不及记笔记和各项调查文件的百分之一,但那几公斤的笔记和各项调查文件,正是为那几克重的短文做的铺垫。
甘德先生没有忽视前期准备的任何一部分。因为他知道,自己挖掘的,不是别的,而是价值连城的矿石。他确实是做这行的老手,一切有条不紊,井然有序。他把心思投入进去,然后终于获得了应该得到的金块。
有位外科医师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可以在lO分钟内教会你如何取出盲肠。可是,要教你如何应对差错,却得花我4年的时间!”讲演也是如此。前期准备得越周密,你的临场应变能力才会越强。
诺曼?陶玛斯的应变能力非常的强,他是位顶尖的演说家,即使是面对反对他政治观点的听众,他也能驾驭其注意力,赢得他们的敬佩。能够有这样的能力,就因为他在演说前,必定会作非常周全的准备。他曾这样说道:“假如一篇演说是重要的,那么讲演者就应反复斟酌主题,看看主题与自己是否合拍。如此,他就会惊讶地发现,自己逛街时、读报纸时、准备就寝时,都会涌起无数关于演讲的新念头。那些,平庸的讲演之所以平庸,就是因为其源于平庸的思考,它是无可避免的正常反射现象,是对题目认识不完全的结果。”
很多人都会进入平庸的思考这个状态,事实上,当进入这种状态时,你会被一种强烈的诱惑力感染,总想把自己的讲演依序写出。而一旦你定下了一个框架,就会不知不觉自满起来。这样,你可能就会停止再针对它做更具建设性的思考,这极大地降低了你演讲内容的饱满性。
并且,提前给演讲定好框架,还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它会引发你去背诵稿子。你无法只借由唇舌去作愉快、有效的传达。就如马克?吐温如说:“笔所写出的东西不是为讲演所用的,它们的形式是文学的,但它们生硬、无弹性。”他指的就是死记硬背。假如讲演的目的只在欢娱听众,不在说教,你就要开动你的脑筋,使之活动起来,并运用更多口语化的词句,将其改变成一种自然思考的说话方式;否则,你的目的将很难达到,你非但不能取悦听众,反而会令他们厌烦。
查尔斯?F?吉特林是个发明天才,通用汽车公司的成长便是他一手扶植的。同时,他还是美国最知名、最真诚的演说家之一。当被问到是否愿将演讲内容部分或全部写出时,他答道:“我相信,我所要讲的话实在太过于重要,不能在纸上写下。我将自己的每分每毫都写在听众的脑海里,记在他们的情感中。区区一纸讲稿,在我发自真情实感所讲出的词句之间是没有容身之地的。”
使演讲成为故事会
鲁道夫?佛烈是《流畅的写信艺术》的作者,他在这本书中写道“只有故事才真正具有可读性”。接着,他用《读者文摘》和《时代》杂志来作例子印证。他说:“在这两份雄踞畅销排行榜首位的杂志里,所有的文章都是纯粹的记叙,文章里都写满了奇闻轶事”。演讲其实就和这两本杂志一样,吸引听众注意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尽量夹叙夹议,它可以帮助演讲者拥有驾驭听众的力量。
广播和电视曾播出过诺曼?文生?皮尔的演说,并且,千千万万的人都收听了他的演说。他说:“在讲演中,我最喜欢举出实例,并以此作为支持论点和论据的材料。有一次,我对《演说》季刊的一位采访人说道,真实的例子是我所知道拉近与听众距离的最好方法。它能使枯燥的意念变得生动、活泼,更具说服力。通常,我都会举好几个例证来支撑一个主要论点。”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获得使用实例的技巧呢?这里述说5种方法:要人性化、个性化、翔实化、戏剧化和视觉化。希望这些方法对你能够有所帮助。
1.人性的演讲
相信没有人会喜欢听人说教。所以,如果你总是谈事实或观念,很可能令对方感到厌烦;但当你谈的是个人的事情时,则绝对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在演讲时,一定要让听众感到愉快、有乐趣,否则你说什么他们都不会理睬。还要记住,精练雅致、妙趣横生的名人轶事是世上最有趣的事情之一。因此,请告诉听众们你所认识的、形成对比的两个人的故事,告诉他们为何其中一个会成功,而另一个人却失败了,他们会乐于听你讲述。同时你还要注意一点,听众甚至可能因为听了这个例子而获益匪浅。
2.说名道姓,使演讲变得个性化
鲁道夫?弗烈说:“没有什么比名字能增添故事的真实性了;隐性埋名最虚假不过。试想,故事里的主角没名没姓,会成什么样子。”讲故事也应该注意到其中的问题,如果中间牵涉到他人时,那么,无论如何,都应该使用他们的姓名;或者,若想保护他们的身份,可以杜撰假名。
3.使演说关乎细节
对于演说时的一些细节问题,也许你会说:“我也愿意多谈些细节问题,可是这真的好吗?听众们能喜欢这些琐碎的小事吗?”针对这个问题,就让我们来做个测试吧。我们可以采用新闻记者写新闻故事时,所遵循的“五何公式”: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只要你将这几个要素交代清,那么你的演讲就会变得生机盎然,多姿多彩,你的演说就能带给听众具体、真实的印象。
当然,细枝末节过多也是一种极端的错误,它甚至比没有细节更糟。一些说话啰嗦的人,就是因为其讲话冗长、肤浅而又不着边际,搞得听者厌烦不堪、烦躁不安。实际上,我对任何一个五“何”问题的回答都是简明扼要的。假如讲演中全是杂乱无章的、鸡毛蒜皮的琐碎事件,听众必然会拒绝凝神细听,从而在脑海里把你的言论完全抹杀掉。对于演讲者来说,听众的注意力不专注就是抹杀一个人的讲演最严重的事情。
4.利用对话,使演讲戏剧化
在演讲时,利用对话,往往能产生戏剧化的效果。如果你要举例说明自己在人际关系上的成功之处,是关于自己如何平息了一位顾客的愤怒,那么也许你会这样开头:“前几天,有个人走进我的办公室。他非常生气,所以我不得不站起来询问他是什么原因使他如此怒不可遏。原来我们公司两天前送到他家的电器操作不灵了。我思考了一会儿,说:我将竭尽所能地弥补你的损失。片刻之后,他慢慢镇定下来了,看着我们在解决问题,他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虽然这件小事很简短,但却不能否认,它十分的详细。当然,它也有缺点,如:没有姓名、特殊的情节以及真实的对话。如果把它改进一下,那么效果会更好,如:
上个星期二的早上,我办公室的门突然间打开了。我抬起头来,正看到查尔斯?柏烈克那张怒不可遏的脸。他是我们公司的一位常客,只是不知道他今天为什么如此愤怒。
我还来不及请他坐下,他就怒气冲冲地说:“艾德,这是我和你最后的一笔交易。你立刻叫辆卡车来,把我地下室那台洗衣机运走。”
我问:怎么回事?他气得磕磕巴巴地道:“它根本不管用,我的衣服全被绞在一起,我简直烦死了!”
然后,我请他坐下慢慢地说清楚。
他大声叫着:“我没时间坐下!我上班已经迟到了!我想以后无论如何也不到这儿来买家电了。”
我说:“哦,查尔斯,听我说,你坐下来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我,我答应帮你解决一切事情,好吗?”终于,查尔斯?柏烈克坐了下来,我们平静地把事情处理妥当了。最后,他面带笑容走出了我的办公室。
你能从上面的例子得到什么启发?当然,谈话并不是万能的,你不能随便在哪里都插进一段对话。不过你应该能看出,上面引号里的话,也就是他们两人的对话,能让听者产生一种戏剧感。如果你再运用模仿技巧,按照人物的口气复述的话,就更见效果了。记住,对话不是像个老学究在朗读文言文,它只是日常生活中口语式的对话,这能增加真实感,使你的演讲真诚可信。
5.展示讲演的内容,使其视觉化
视觉上所产生的冲击力是数倍于听觉的。心理学家说,有85%以上的知识,是经由视觉才为我们所吸收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电视会成为广告与娱乐的媒介,以及其所以收效显著的原因。在这里,我们谈的是说话。固然,当众说话是一种听觉艺术,但事实上,它也是一种视觉艺术。
可以说,在讲演中加入视觉上的展示,是以细节来丰富讲演的最佳方法之一。也许,你花费数小时只为了告诉我如何挥动高尔夫球杆,而我却不一定能够学会,甚至还可能感到厌烦。可是,你若站起来给我表演如何挥动高尔夫球杆击球时,那我不仅一目了然,而且还会兴趣盎然。同样的道理,你若以手臂和肩膀来描绘飞机位移不稳的情况,我必然会对你的演讲更加关注,这是毫无疑问的。
6.利用耳熟能详的词句,造成鲜明的印象
讲演者的第一目标就是获取并把握听众的注意;在此过程当中,有一项极为重要的技巧能帮上大忙,但是人们往往会把它忽视掉。
我所指的,人们常常忽视的一项技巧,就是使用能造成图画般鲜明景象的词句。它能让人轻松愉快的讲演,是能在你眼前塑造景象浮现的人。而一般的讲演者,似乎并未注意到它的存在,所以他们常会使用朦胧、繁琐、苍白的,会让听众打瞌睡的词句。
把那些景象融在演讲里,你就不仅仅取悦于听众,它还能使你的语言更具影响力,让你的演讲更通俗易懂。
还是来看一个事例吧。
爱德文?史洛森在《每日科学新闻公报》中,对尼加拉瀑布所产生的能量问题进行报道,他说:
相信我们都知道,美国境内,吃不饱,穿不暖的穷人有几百万人之多。然而尼加拉瀑布所产生的能量,却大都被浪费掉了,它浪费的能量平均每小时相当于25万块面包。我们可以这样想象,每小时有60万枚新鲜的鸡蛋从悬崖上掉下去,在漩涡中制成一个大蛋卷;如果印花布不断从一架像尼加拉河那样宽达4000英尺的织布机上织出来,那也就表示同样数量的布料被浪费掉了;如果把我国图书馆放在瀑布底下,大约在一两小时内就能使整座图书馆装满各种好书。或者,我们也可以想象,一家大百货公司每天从伊利湖上游漂下来,把它的各种商品冲落到160英尺下的岩石上。
以上是一段非常形象的文字,每一个句子进入人的眼睛,都会给你直观的刺激:“25万块面包;60万枚鲜蛋白悬崖上滚落下去;漩涡中的大蛋卷;花布从4000英尺宽的织布机跑出来;一个漂浮的大图书馆被冲落;悬崖下面的岩石和瀑布。”
对于这样的给人直观刺激的演说或文章,要想不理会是相当困难的。
在一些著名的著作上,你能看到多得像春天的蜜蜂般的好句子。如《圣经》及莎士比亚的著作中,就有很多的能够带给人图画般享受的句子。例如,一位作家曾说,多余的兴味,就是把已经完美的事物再试图加以改善。而莎士比亚则这样以同样精彩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替提炼过的黄金镀金;给百合画上油彩;把香水撒在紫罗兰上。”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了,那些世代相传的谚语,几乎全部是具有视觉效果的字句。如“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牛不喝水强按头”……
成语大都短小精练,但他们却能够表达出意味很浓的意思,他们依然洋溢着画的美感,如:“画蛇添足、叶公好龙、东施效颦、沉鱼落雁。”
很多出色的演讲家都爱用具有视觉效果的词句,林肯就是其中一位。当他对每天送到白宫办公桌上的那些冗长、复杂的官式报告感到厌倦时,他提出了反对意见。当然,他不会以那种平淡的词句来表达,而是说出令人记忆深刻的图画式的语言:“当我派一个人出去买马时,”他说,“我并不希望这个人告诉我这匹马的尾巴有多少根毛,我只希望知道它的特点何在。”
在对事情进行述说时,将视线投在明确而特殊的事物上,描绘出心灵的图景,使它与众不同,形象而分明。我们拿“狗”这个字来讲,它或多或少地会使人想起了一些动物的影像:也许是只短腿、长毛、大耳下垂的小猎犬;也许是只苏格兰更犬;或是只灰色大狼狗;或者是只德国黑贝……如果演说者仅仅说出“牛犬”,那么就会因这个名词包含的意义较单纯,而没有什么能够跳入你的脑海中,形成鲜明的形象。
然而“一只有斑纹的牛犬”呢?它却能很好唤起了鲜明的形象,起码比“牛犬”会鲜明的多;同理,说“一匹黑色的雪特小马”是否比说“一匹马”形象了许多?这些都能给人更真切而显明的图像感,不是吗?
有一位作家说过:“那些精通写作艺术的人,如果有一共性的话,那就是:最稳妥的唤起并掌握读者注意力的方法,就是要详细,要明确,要具体。而那些最伟大的作家,如荷马、但丁、莎士比亚,他们之所以高明,多半是由于他们有能力处理特殊的情况,并可以叙写出紧要的细节。他们的词句能唤起读者脑海里的景象。”讲话也如写作那样,所说词句要能唤起听众脑海里的景象。
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抽象的风格总是晦涩的,在你的句子里应该充满了石头、金属、椅子、桌子、动物、男人和女人这类通俗易懂的言辞。”
事实上,日常对话也应如此。在本章中曾讲过一切有关当众演讲时使用细节的技巧,同样适用于一般的交谈。是这些技巧使得谈话焕发生气和光彩的。任何人只要想成为更高明的演说者,都可遵循其中的劝告并付诸实践,相信你一定能从中获得一定的收益,无论你是何种行业的人。销售员把细节应用在推销讲词里,会发现它具有特别的魔力;那些担任主管职务的人、家庭主妇,及教师们,更会发现自己在下达命令和传授知识、发布消息的方式和效果上,因使用的具体、实际的细节而大有改进。而这些也正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
2.赋予演讲生命力
对讲演者而言,首先要具备的条件就是“生命力、活力、热情”。并且,听众的情绪完全受讲演者左右。
相信每个人都希望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我在聘请演说班的指导老师时也很注意这方面,我首先要看的就是:他们是否拥有活力、是否拥有活泼、热忱这些美德。人们总喜欢聚集在精力旺盛的演说者身旁,就如同野雁总喜欢聚集在秋天的麦田里。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某个星期天(当时我在伦敦),我闲逛着进了海德公园,来到大理石拱门人口附近。在这里,各种人种、政治、宗教信仰的演说者都可以就其主张高谈阔论,而不受法律干预。最初,我在一群人中听一位天主教徒解释教皇无谬论,接着又走到另一群人的身边,想听听一位社会主义者对卡尔?马克思有何高见。然后,又漫步到第三个演说者那里——他正在阐述为什么一个男人应有三妻四妾才算真正的男人。最后,我走到远处,回首看那群人。
我看到的是,鼓吹一夫多妻制的家伙,他的听众的人数最少,可谓寥寥无几。而围绕着另外两个演说者的人群却越聚越多。何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难道题目有差异的关系?经过观察研究,我发现:那位大谈有三妻四妾是多好的家伙,自己却不像有兴趣讨四个太太;可是另外两个演说者,从几乎完全对立的观点来说理论道,却忘我地融入各自的讲题里。他们是情绪激昂地在讲说,他们舞动手臂做着激烈的手势,他们的声音高亢而充满信念,他们散发着热情与生气。难怪他们能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去听他们演讲。
想要自己也成为有生命力、活力与热情的讲演者吗?以下原则帮助你把热情和热诚加入讲演中。
选择自己热衷的话题
如果你对自己选择的题目有实际接触与经验,对它充满热诚——像某种嗜好或消遣的追求等,或者你因对题目曾做过深思或有着个人的关切,因而满心热烈,那么就不愁讲演时会不热心了。就像我们在前面谈到在自己的背景中找题材的方法那样,都是为了让我们对题目要有深切的感受。这一点极为重要。除非对自己所选择的题目怀有特别偏爱的情感,否则就别想期望听众会相信你那一套话。
我对20多年前,在纽约某个班里的一场讲演一直记忆犹新,其热诚所造成的说服力一直鲜明地展现在我面前:纽约一家极具知名度的销售公司里,有位一流的销售员提出违反常理的论点,说他能够使“兰草”在没有种子、没有根的条件下生长。他介绍自己的故事说,他将山胡桃树烧成灰,撒在新犁过的土地上,然后就能长出绿油油的兰草!他坚决相信山胡桃木灰,而且只有山胡桃木灰是兰草长出的原因。
在对他的演讲进行评论时,我温和地指出,如果他这种非凡的发现是真理的话,那么他将一夜成名。因为兰草种子很值钱。我还告诉他,这项发现会使他成为人类史上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但是,事实上,历史上还不曾有人从无生命的物质里培植出生命,一个都没有。
他的错误非常明显,非常荒谬,根本就不需强烈反驳,所以我选择用温和的语气告诉他这些。班上的学员都看出他论述里的谬误,唯独他自己看不见,连一秒钟的领悟也没有。他对自己的立论非常自信,可以说是自信的不可救药。当我刚刚说完,他便即刻起立抗议,说他并未引据理论,只是陈述一个自己的经验而已。他继续往下说,扩大了最初的论述,并提出了更多的资料,列举出更多的证据,他的声音里充满着真诚与诚实。
对此,我再度告诉他:他近乎正确或距离真理的可能性都非常渺茫。可是他又在第一时间就站了起来,提议要和我打赌,让美国农业部来解决这件事。
接着,班上好几个学生就站到他那边去了,许多人开始怀疑。我问他们,是什么动摇了他们原先的论点?他们都说是讲演者的热诚和信念使他们自己怀疑起常识的观点来。
看到班上学员轻信了那个谬误,我就写信给农业部来验证我的观点果然,农业部答复说,要使兰草或其他活的东西从山胡桃木灰里长出,是不可能的。他们补充说,他们还从纽约收到另外一封信,也是问同样的问题。原来那位销售员对自己的主张太有把握了,因此回家后也立刻写了封信。
我从这件事中得到了一个启示:讲演者如果热切强烈地相信某件事,并热切强烈地说它,便能获得人们对他的观点的拥护,即使他宣称的观点存在很明显的错误也无妨。既然这样,我们胸中所归纳、整理出来的信念,若站在常识和真理这边,那么将产生的驱动力该有多大呢!
很多的讲演者都会对自己选择的题目能否提起听众的兴趣产生怀疑。不过,有方法可以保证会让他们感兴趣,那就是点燃自己对题目的热情。
激起他人强烈的兴趣
前美国驻意大利大使理查?华须本?乔尔德是一个作家。有一次,有人问起他,何以能成为一位作家?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他回答说:“我非常热爱生命,因而无法静下来不动,只是觉得必须告诉人们这点而已。”遇上像他这样的讲演者或作者,也不由得被他所吸引了。
一定要记住,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兴趣。
在培训课上,我会告诉学员们,在讲演中,除了要热切强烈地投入演讲之中外,还要仔细地选好讲题,对于慎选题目的重要性,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说明问题。一次,傅零先生演说描述美国的首都。他的事实论述,是从当地一家报社所发行的一本小册子里仓促地搜集来的,听起来枯燥、不连贯、未经消化。他只是一味念诵着一连串枯燥无味的事实,下面的人听着难过,他自己也讲得痛苦。
两星期后,傅零先生遇到了一件倒霉的事情:他有辆新车停放在街上,一个不知名的车撞上来,把它撞个面目全非,事后便逃逸得无影无踪。这件事是他的亲身经验。因此,当他说起这辆撞得面目全非的汽车时,他的讲演却词真意切,犹如泉涌,烈火沸腾。同样是一次讲演,两星期前,人们还烦躁无聊,在椅子里扭动不安,现在却都给了傅零先生的讲演以热烈的掌声。
根据傅零先生的事情,我决定再次指出,如果题目选的正确,一定会成功的。通常来讲,谈自己的信念这方面的题目是合格证错不了的。你对自己周围生活的某方面一定有些强烈的信仰,因此你不必苦苦去寻觅这些题材。你时常会想到它们,它们通常就在你的意识表面。
在一次关于电视播出立法委员就死刑而进行的听证会上。许多证人被召出席,对这个为人争论不休的问题提出正反两面的意见。其中一位是洛杉矶警署的一员。能够看得出来,他曾对这个问题思考再三。他有11位警察同事,都死在和罪犯打斗的枪战中。根据这些事实,他心中萌发了对于死刑必要性的强烈信念。他说得情真意切,并相信自己的理由正确。
人们历来都认为,一个人深切的信念和感觉便是雄辩的最大吸引力。真诚建立在信仰之上,而信仰则出于自己的真情流露,出于脑子对于所述的冷静思考。在波士顿有一位律师,仪表出众,说话流畅清晰,但是他讲演完了之后人们都说:“他是个精明的家伙。”他给人一种虚浮的印象。是的,他的措辞华丽,可以说是无懈可击,可让让人听着却似乎没有一点儿真实感。在同样的这个城市里,有个保险公司的推销员,外表毫不起眼,当他面对听众前,会仔细思索要如何表达。可是当他说起话来时,没有一个听众怀疑他不是出于真心的。
或许有人会说,自己没有任何强烈的信念和兴趣。当然,你也可能会像他一样这么说,而对于这种情形,我感到有些惊讶。我告诉说自己没有信念和兴趣的那个人,要使自己忙碌起来,一定要使自己对事情感兴趣。“对什么事感兴趣呢?”“比如说:“鸽子”。“鸽子?”他满头雾水。“是啊!”我告诉他,“就是鸽子。到广场上去看看它们,喂喂它们。到图书馆去阅读有关它们的资料,再回到这里讲述它们。”他照做了。等他再回到班上时,已无半点犹豫退缩,一开始便以养鸟者的狂热来谈论鸽子。当我想要他停下来时,他正说到有关鸽子的书本资料,而他已经把它们都读遍!听过的最有趣味的讲演之一,应该算其一份。
说到这儿了,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要对自己目前以为很好的题目,设法多知道一点。你对某件事情了解愈多,你对它便会愈热诚,愈热衷。《销售五大要则》的作者怀亭先生告诉推销员,万万不可不去了解自己所售卖的东西。他说:“对一项优良产品知道得愈多,便会对它愈热心。”对于讲演题目而言也是如此,即对它们懂得愈多,你对它们也就愈热诚、愈热衷。
加深自己对题目的感觉
所谓加深对题目的感觉,用一个例子来讲,就是假设你要告诉听众一个关于警察的事情,他因人开车超速而将其拦了下来。你是以一个旁观者冷静漠然的态度来告诉我们,对你来讲,这件事情可有可无;但是这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有某种感受,这种感受会使你用十分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以第二人称的方式叙述此事,便不能对听众造成多少印象。他们会喜欢知道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那个警员开罚单给你时你心里是什么感觉等。因此,你愈是能让自己描述的情景形象逼真,或是能让听众仿若与你重回了现场,你便愈能生动逼真地表达自己。
我知道,人们大都很害怕自己的感情会当众吐露,因此我们去看话剧、电影,这其中的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要见到、听到感情的表露。以满足自己这种感情方式需要。
因此,不用对此话题再多说,当众说话时,你便会依着自己倾注谈话中的热心程度而表现出自己的热诚与兴趣。不要抑制自己真实情感,也不要在自己真实感人的热情有所保留。要让听众知道,你对谈论自己的题目有多热诚,这样,你就能把握住听众的注意力。
燃起所有人的热情
当你走上台去要对听众讲演时,应是充满自信的神态。或许轻快跳跃的脚步大部分是装出来的,可是却会为你制造奇迹,并会令听众觉得你有热切想要谈论的事情。你要告诉听众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若能没法将声音传至大厅的后方,这样的音响效果会让你更有把握。一旦开始做起手势来时,它们更能振奋你。
对于燃起所有的热情这项原则,杜纳德和艾林诺?雷尔德描述为“激起我们的反应”,它对于需要心灵感觉的一切情况都能适用。两人在他们所著的《有效记忆的技巧》一书中,指出罗斯福总统这个人“活泼愉快走过一生,带着一分雀跃、活力、冲撞和热情,这些是他的标记。他总是对自己处理的一切事情兴趣浓厚,浑然忘我,或者他装得很像是这个样子”。
罗斯福的热烈表现很好地阐释了威廉?詹姆斯的哲学。表现热烈,这样对自己所做的一切便会使自己也热烈起来。也就是说,表现热烈,便会使你感到兴奋。
3.与听众融为一体
决定演讲的成败的因素是听众的反应,所以把听众当作“企业里的伙伴”,谦逊地包容,才是掌握打开听众心扉的钥匙。
康威尔博士的成功之道
你能想象,同样的讲演,先后讲过近6000次是什么概念吗?你一定会想,重复这么多次的讲演,应该已经根深蒂固地印在演讲者的脑海中,讲演时,学习与音调该不会再变了吧。其实不然,康威尔著名的讲演“如何寻找自己”,就先后讲过近6000次。可是他知道根据听众的程度与背景的不同来改变讲演的方式。他觉得必须使听众感到他的讲演是独特的、生活的东西,是为这群,而且是专为这群听众而作的。那么,他是如何在一场接一场的讲演中成功地维系着讲演者、讲演与听众间活泼愉快的关系呢?对于此问题,“当我去一城或某一镇访问时,我总是设法尽早抵达,以便去看看邮政局长、理发师傅、学校校长、牧师们等,然后进店去同人们交谈,了解一下他们的历史与他们拥有的发展机会。然后,我才去发表演说,对那些人谈论适用于他们的题材。”所以,康威尔博士才能在6000次的讲演中,讲演出不同的风格,让听众乐于接受。
康威尔博士聪敏、善于洞察人性,而又谨慎勤奋,他非常明白,成功的沟通,有赖讲演者使他的讲演成为听众的一部分,并使听众也成为其讲演的一部分。如何寻找“自己”成为最受欢迎的讲演,而我们欲求一份正直的讲词副本却不可得,其故在此。我们可借用此例得到一些启示:准备讲演时,脑海中就想着特定的听众。下面我来讲一些可以帮助你建立与听众和谐、密切的关系的方法。
根据听众的兴趣来讲演
上面的例子中,康威尔博士很注意根据听众的兴趣来讲演。一般来说,根据听众的兴趣来讲演有着很多方面的好处,它既可以有效地吸引听众,又可以使自己尽早进入演讲的角色。那种与听众最感兴趣的联系,也就是与听众本身的事物联系,它可把握听众的注意,并能保证沟通畅通无阻。
要想吸引听众的注意,在演讲时可以先问问自己,所讲题材里的知识,能不能帮助听众解决问题,达到他们的目标。然后再开始说给他们听,这样就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果你是个会计师,你的开场白可以这样说:“我现在要教你们如何可以省下55——100美元的退税。”如果你是律师,你告诉听众如何拟立遗嘱,相信会有很多听众被你吸引。当然,在你个人的知识蕴藏里,必然会有某个题目能对听众有所帮助。只要能够发现它,就你很容易成为一名谈话高手。
现实中,有很多人无法成为善谈者,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只会讲些他们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他们忽略了,这些事情并不是其他人感兴趣的。
改变你的谈话思路吧,引导其他人谈论他的兴趣、他的事业、他的成就。如果对方是位母亲的话,谈谈她的孩子们,这样,即使你更多的是专注聆听对方说,仍会给予他们乐趣。你将被认为是一位很好的谈话对手,即使你说得很少。
有一段时间,《美国》杂志的发行量极为惊人。它的销量如此急剧上升的秘诀是什么呢?就在于总编辑西德达的认识。我认识他时,他正主持该杂志的“有趣人物”专栏,我替他写了几篇文章。有一天他坐下来和我长谈,他说:“通常,人都是自私的,他们只对自己的事情感兴趣。对于政府是否应该把铁路收归国有他们不十分关心,但他们却希望知道如何获得晋升,如何得到更多的薪水,如何保持健康。如果我是这家杂志的总编辑,我将告诉读者如何照顾牙齿,如何洗澡,如何在夏天时保持清凉,如何找到工作,如何购买房子,如何避免语法错误等等。此外,人们总是对旁人的故事感兴趣,因此,如果我是这家杂志的总编辑,我将邀请一些大富翁,谈谈他们如何在房地产事业上赚进百万的美元;还要找一些著名的银行家及各大公司的总裁们,谈一谈他们如何由社会最底层奋斗而达到有权势的高级阶层。”
没过多久,西德达当上了该杂志的总编辑。在他担任总编辑之前,这家杂志的销量很少,可以说是相当失败的一本杂志。他任职后,立即按照他上面的构思开展工作。结果,其销售量急速上升……情况陡变的原因就如西德达所说,它的内容是一般民众所希望阅读的,所以,其月销售量并没有到此停住,而是继续攀升了几年。西德达满足了读者们的自私兴趣,也成就了自己的成功。
当你面对听众时,只要你的演讲能适用于他们,那么他们就会非常希望听你的演说。讲演者若不能考虑到听众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很容易便会发现自己所面对的是烦躁不安的听众,他们局促、厌烦,不时地看看手表,并且总是看着门口,期盼着结束。这就表明你的演讲已经是失败的了。
真诚地赞赏
通常,每个人都喜欢赞赏的话,而不是批评,尤其是公然的批评。而听众是由个体构成的,他们的反应也如个人一样,公然地批评听众必然导致愤懑。所以在演讲中,就要热情地给予听众诚实和衷心的赞赏,这有助于抓住听众的情绪,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对听众做过的应称赞的事表示赞扬,你就赢得了通入他们心灵的护照。这是需要你自己去研究的。还要注意,赞扬也不能过分,一定要得体,不能用夸张、肉麻的词句,否则,听众会认为是刻意的献媚而感到憎恶,那样就适得其反了。
演讲中若对听众进行赞赏,那就一定要有100%的真诚。没有诚意的话语,或许偶尔会骗过一个人,却永远骗不了听众。在赞扬时如果表达不出真诚的赞赏,就一点作用也没有。
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要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通过一定的联系与听众融为一体,这也有助于讲演者很快进入角色,缩短与听众之间的距离。最好是在演讲一开始便指出自己与听众之间有某种关系。如果觉得很荣幸能应邀发表演说,那不妨照实说,这样便会在第一时刻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哈罗德?麦克阿兰在印第安纳州的德堡大学向毕业班发表演说时,就使用了这一方法。
他在开头第一句话就说:“我很感激各位的热烈欢迎,身为英国的首相,应邀前来德堡大学,实非寻常之事。不过我认为,各位盛邀本人的主因,恐怕不是我当前的政府职位。”接着,他提到自己的母亲是美国人,出生于印第安纳州,而父亲则是德堡大学首届毕业生之一。他接着说,“我可以向各位保证,我深以与德堡大学有关联为荣,并以重温故乡的传统为傲。”
毋庸置疑,这是这开场的一段话:哈罗德?麦克阿兰提到美国学校,以及他母亲和身为先驱的父亲所知悉的美国式生活,即刻便拉近了与听众沟通的距离,替自己赢得了友谊,也使自己很快进入了演讲角色。
另一种方法就是使用听众中的人名,这样可以很快地打开沟通之门。
在一次宴会上,我坐在主持人旁边,这个主持人仿佛对于大厅里的每个人都非常好奇。因为他不停地问宴会主人,某一个穿蓝色西装的人是谁,那帽子缀满花朵的女子芳名叫什么……所有人对他的表现都感到好奇,但等他起身说话时,好奇的原因立刻便显露了。他非常机智地把方才得知的名字编入自己的讲演里,而被提到名字的那些人脸上有着显著的快乐,这个简单的技巧为讲演者赢得了听众的友谊,他也在一片掌声中进入了角色。
然而这个技巧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那就是如果要在演说里用上奇特的名字,且这些名字是为了这个场合经由询问而得知的,那么就必须确定它们正确无误,必须了解自己使用这些名字的原因,并只能以一种友好的方式来提到它们,否则很容易出现不必要的尴尬状况。
另一种可以一直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方法,就是采用代名词“你”而不要用“他们”。这种方式可以使听众维持在自我感觉的状态中。这一点对于演说者把握听众的注意力和兴趣是不容小觑的。在演讲中,巧妙地使用“你”,容易把听众嵌入图画之中,并因而维持听众热情不辍的注意力。但是,演讲的情况都会有一些差异,有些时候使用代名词“你”是很危险的。它可能不是在听众和讲演者之间建立桥梁,而是造成分裂。这种情况常会发生在那些以行家自居而居高临下地对听众讲话或说教时。这时最好不要说“你”而要说“我们”。
美国医药协会的健康教育组组长包尔博士就常在无线电和电视演讲中采用这个技巧,也因此,他非常受听众欢迎。他有一次这样对听众说:“我们都想知道怎样去选个好医生,对不?我们既然想从医生那里获得最佳服务,我们是否应该知道怎样做个好病人呢?”
让听众参与演讲
让听众参与演讲,会帮助自己尽快地进入演讲角色。并且在演讲时,用一点小小的表演技巧,便可使听众亦步亦趋地注意你讲的每个词。在你挑选听众来协助你展示某个论点,或将某个意念戏剧化地表现出来时,听众对你的注意便会显著地提高。当听众被演讲者带入“表演”中时,听众们便会很敏锐地觉察所发生的事。有一位演讲者就很聪明地运用了这一方法。他在说明汽车在使用煞车以后还会行驶多远才能够停住的观点时,请了前排一位听众站起来帮他展示汽车在不同速度之下,这个距离会有怎样地改变。这个听众当然也非常地配合“表演”,他握着一条钢制卷尺的一端,顺着走道把它拉出45英尺。听众看着这个过程,便会全神贯注于讲演之中。在这里,那条卷尺所起到的作用,有两点,生动地展现讲演者的论点,另外,它还起到了沟通的作用,它是听者与讲演者之间一条沟通的桥梁。
要让听众积极地参与演讲,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之一便是提问。请听众站起来跟着重复一句话,或举手回答某个问题。帕西?H?怀亭有本书:《如何在演讲和写作中加入幽默》,其中就听众参与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忠告,它建议让听众表决一些事情,或邀请他们帮助解决一个问题。事实上,你若能使听众参与,便是把合伙的权利送给听众了,听众当然就会参与到你的演讲中。
不要让自己高高在上
听众很容易就听得出,演讲者是否自认为在智能或社会地位上高高在上。的确,讲演者要想得到听众的爱戴,采取低姿态的演讲方式是最佳的方法之一。
亚德莱?史文森在密歇根州立大学毕业典礼讲演说:“在这些场合里我总有拙劣之感,使我想起一次人家问撤母尔?巴特勒如何善用生命时他的回答。我想他的回答是:‘我连如何善用以下的15分钟都不知道呢。’我现在对于以下的20分钟便有相同的感觉。”他就是采取的低姿态,也因此,他受到了听众的一致认可。
如果你不想激起听众敌意,那么就别把你放在他们之上。事实上,当你讲演时,你个性中的每一面都是一览无遗的,稍有自夸的显示便会功败垂成。从另一方面来讲,谦虚可以激发信心与善意。不过,还是要注意,你可以谦虚,却不必显出患得患失、动辄得咎的模样。只是显示出自己是决心尽力演讲好,略微强调自己才疏学浅是无妨的,听众并不会因为你的低姿态而不喜欢你、不尊敬你的。
4.演说要有创造性
演讲最怕没有新意,演讲内容应不落俗套,给人以新鲜感,甚至使公众产生悬念,也就是演说要富有一定的创造性。
演讲要有计划,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
事先有准备,是演讲成功的基本条件。决定哪些是主要的目标,哪些是次要目标,形成实际的信息,注意研究你的听众。掌握一些实际可行的方法,来形成和组织你的思路。
卡耐基讲了一段他自己的经历:“我去参加纽约扶轮社的聚会。在席间,有一位政府重要官员演说,自然,他的尊贵地位给了他一种威信,我们都非常乐意听他的演说。
他与我们商量好要谈谈他供职机关的工作情形,这是每一位纽约商人都愿意知道的。当然,他非常明白他的题目。而且他演说的时候,决不能把他所知道的完全说出来,可是,他却没有将他的演说好好地计划一下。他对演讲材料没有加以选择,而且也不安排先后次序,只凭靠着一股勇气,不顾一切地开始演说,自己也不清楚要说到什么地方,只是一味地、盲目地向前乱闯。
他的内心是一团混乱的东西,所以他给我们知识的飨宴,也只是一盘杂碎。可以用这样地比喻来形容,他先给我们一杯冰淇淋,然后再来一盘汤,接着来了鱼和水果。他又好像给了我们一种汤和冰淇淋以及薰鱼的杂拌,不论在什么地方,或什么时候,我都不曾听过这样一个差劲地演讲。
原本他是想在席间做一篇精彩的演说,然而现在内心已绝望了。他从衣袋里拿出一篇演说稿,虽然没有人问到他这演说稿的问题,但他自己承认了,这是于他的书记代写的。这篇演说稿的内容也是杂乱无章,所以他茫无头绪地翻阅演说稿,看了这一页,想在这一个原野中去求得一条出路。他一面这样做,一面又想说话,但是始终他没有那样做。所以只好向大家道歉,要了一杯水喝,想借此缓和一下尴尬气氛,然而,他的手颤动着举杯喝了一口水,说了几句比之前更零乱不堪的话,接着又重复着翻他的演说稿。时间一分的过去,他显得更无救,更困难,更混乱,更窘迫的情态。他急得额上流下汗来。我们作为他的听众,眼看着他这样的惨败,我们对其发出了同情心,所以我们的情绪也被困扰了。他的固执胜过了他的聪明,他并不因此而停止了他的演讲,他一面指手划脚,一面还是翻他的演说稿,一面向听众道歉和喝水。
听过他演讲的人,都可以看出这将成为整个的失败。最后,他总算停止挣扎坐了下来,我们跟着也松了一口气。以前我从未做过这样不安的听众,也从来不曾见过这样惭愧的演说家。他那一次的演说,正像卢梭讲得写情书时的不安心情一样。他不明白自己要讲什么,但还是会贸然的开讲;而在讲完之后,却不知道自己曾讲了些什么内容。
我们可以用霍勃?斯宾塞的一句名言来概括这则故事的寓意,“一个人的思想没有次序的时候,那么,他有的思想愈多,头绪也愈乱了。”这是。没有计划的造屋,这不是头脑清醒的人所干的,那怎么能在一些大概的纲要或是程序都没有而便开始演说了呢?一篇演说,正如一段有目的的航程,航行图表必不可少的。
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演讲前,应仔细地设计、准备你的发言,但不是要勉强拼凑,最好能放声地讲一遍,使口头的节律固定在你的头脑中。不要把演说辞逐字死记,因为那是费时而易于错误的。但是,也许有人不信这句话,偏要去试验背诵一下演说辞。要是这样,那他站上了讲台,他将去思索所熟读的演说辞句,他是向后的回忆而不是向前的思想,正是把人们普通心理的顺序颠倒了。这样,你的演讲听起来会像排练一样生硬,并且如何你忘记了一个关键地方,你的头脑可能会一片空白,你的整个形象也只会是冷淡而毫无生气。因此演讲时最好不要去做这种枉费时间与精力而无效果的事。
当你和别人在一起谈一件买卖时,你是否逐句记牢你要讲的话?肯定不是的,你在心中想起自己要论述的主要意思就行了。你不妨写出几条约略翻阅过的商业记录,你可以自己对自己说“我把这几点那几点提出来,是为了要做那件事的缘故。”然后,你列举理由,引证实在的事例,你预备普通的商业谈话的时候,不是这样的吗?那为什么不试着用这种方法去预备演说呢?
选择词句也有学问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李将军要求联军首领葛莱特将军写出投降条件时,葛莱特将军请派克将军给自己提供一些资料。葛莱特将军在他的回忆录中写着:
“当我要提起笔写时,我竟找不出写条件的第一个字,我只知道我心里有些什么意思,并且愿意明白表达出来,不致错误。”
事实上,葛莱特将军,你不必知道第一个字应当是什么字。你有很多的意见,坚强的自信,极愿意要说而且能够明白说出的事情,那适当的字句,便会不自觉地涌出来了。这情形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相同的。你如果不相信的话,可以走在街上,有意把一位清道夫推倒在地上,当他爬起来的时候,要找出责问你狂妄的适当字句会是件相当容易的事。
拉丁诗人赫休斯在两千年前写过这样的名句:“不要去找字句,只要找事实和意思,你想要找的字句便会大批涌现出来。”
倘若你心里有了坚实的意思,你便会从头至尾预习你的演说。当你在等候电车或电梯时,都可以在心里默默地演习。以后,你一个人关在屋子里,做出应有的姿态,高声而有力的去演习。英国的李特主教,常说讲道者不是讲过六七次的道以后,不能得着所讲的真正的思想。所以,演讲时,应抓住演说的真正意思,至少也要预习那些次数。在演习时,不妨在自己的脑海中想象在你面前真的有听众,一直用力的想象,直到真的面对听众,便不会产生局促不安的心理了。
让演说变得更有新意的方法
演讲关键是要有新意,有底蕴,尽可能做到理性与情趣的融会贯通,给人以隽永、深刻且耐人寻味的印象。这里,提供几种点题的形式,我们不难从中得到某些有益的启迪。
一、用感情色彩浓烈的语词点题,以吸引听众产生共鸣的心理。这种共鸣的实现,也是符合演讲的第一人称语言角度的特性的。马丁?路德?金在他的《我有一个梦》的演说中,为了点明题旨以增强感染力,就反复“描述”“我梦想有一天”的情景,每一个情景就是一个镜头,连续组成主观与客观相融为一体的连续不断的“画面群”,强烈地把主题给渲染出来,其实这也是一种颇为艺术的点题方法,演讲时应特别注意。
二、使用警句点出主旨,以期留下难以磨灭的余响和值得咀嚼的东西。警句的得来并不容易,可假如我们注意将情感和理智融为一体,并辅以反复、排比、倒序等多种加强论证的言语力度和感染力的手段与方法,这也是会留下警句名言的。在肯尼迪总统的就职演说中,刚开始并没多少新意,更别提警句了。在演讲将要结束时,他连续使用了两个重复的呼告语,立即就将警句凸现出来了,运用这种手法不仅新意盎然,而且颇有深刻寓意,仿佛黄钟轰鸣,余音不绝于耳:“不要问你们的国家能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你们能为自己的国家做些什么。不要问美国将为你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共同能为人类做些什么。”
三、艺术地运用熟语,会使听众受到感染并乐于接受自己的观点。熟语通常包括成语、民谣之类,通俗易懂,人们耳熟能详的话语。对此,切不可妄加轻视与贬低。对此假如我们能艺术地加以改造和利用并糅进其他修辞手段加以强化,那么在演说时,也有可能赋以新意并铸成警句,从而给人以艺术享受与灵魂地震撼。
5.借助于好的记忆力
记忆力是演讲者,谈话者,论辩者的一项重要的素质。我们的演讲辞,论辩词包括谈话的一些内容都是需要记忆的,通过记忆把演讲,论辩的内容储存在大脑中,登台演讲或进行交谈,论辩时,才能张口即来,滔滔不绝。
如果记忆力不强,到了台上,一紧张就会丢三落四,甚至张口结舌。我们在积累知识时也需要有较强的记忆力,否则,当你在开口演说时内容就会忘记。
著名心理学家薛兆尔说:“一般人在平时利用他的记忆力不及10%,这是因为他违反了记忆的自然法则,浪费了其余90%的缘故。”
要想有好的记忆力,首先要做到的,是抓住你对于预备牢记某事物的一个深刻、生动而永久的印象。要做到这一步,就必须集中你的注意力。老罗斯福总统能有惊人的记忆力,就是因为他能够做到这一点。他对一种事物有了一个印象,就像刻在钢板上一样牢记不忘。他曾花了极大的心力训练自己在杂乱的场合,把注意力集中于一事。有一年,芝加哥举行某种会议时,老罗斯福总统住在一家旅馆的楼上,当时狂乱的群众挤满了街道,而且摇旗高喊着欢迎他的口号,军乐高奏,政治人员很忙的来去奔走,因为会议即将开始了。而老罗斯福总统却安坐在房中的摇椅上,对这外面的喧哗仿佛没有听到一般,静读古代史学家希洛多斯的传记。倘若换成别人。恐怕早就坐不住了。还有一次,他到巴西旅行,走到了一片荒林中,他选择一株大树下的清静处,坐在一把小椅上读吉朋的《罗马衰亡史》,当时,他整个的注意力都已集中在书中。不久,天下起雨来,雨点打着树叶,淅沥淅沥,不断作响,可他一点都没有察觉出。像这种读书方法,当然是不容易忘记了。
几分钟的注意集中就能抵得过几天不大关心的苦功。毕镐先生说:“一小时紧张的工作,胜过几年的恍惚生活。”伯利恒钢铁厂总经理葛休斯先生每年收入在百万以上,他有一句名言:“我学到一件比什么都重要的事,不论在那种情形下,我都每天照着去做,就是时时将注意力集中于手头的工作。”这是获得记忆力的秘诀之一。
细致地观察与集中注意力有助于增强记忆力
发明电灯的大科学家爱迪生,用了27位助手,半年中,这群助手每天从电灯厂到研究所都走着相同的路,这条路的路边有一株樱桃树,可是这27位助手被问到时,竟没有一个人注意过。
爱迪生说过:“一般人脑中所记忆的事物,还不及他眼中所见的千分之一,从这里可见我们的观察力真是贫弱得可怜。”生活中,当我们被他人介绍去认识两三位新朋友时,通常只过一两分钟以后,就已把他们的姓名忘得一干二净。原因就在于我们一开始就没有集中注意力和不曾把他们精确地观察的缘故。你或许会说自己的记忆力太差。事实上不是的,这与你的“观察力”太差,模糊中记事正如烟雾中拍照一样,不可能清晰可见。
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学家听说某著名的心算家能准确快速地心算出,无论是专家还是观众出的任何复杂刁钻的算题后,为了难倒他,这位心理学家兴致勃勃地前往心算家的住处,出了下面的一道算题:
有一辆满载旅客的列车,出站时车上共有312名乘客,后来列车到达一处车站,下去18人,上来54人,列车又到一站,下去81人,上来44人,列车又到一站,下去23人,上来50人,列车又到一站,下去67人,上来35人,火车继续往前开,到了下一站,下去12人,上来9人,接着列车又到一站,下去54人,上来66人,列车又到一站,下去17人,上来24人,列车又到一站,下去78人,上来85人,列车再到达一站,下去94人,上来56人,接着列车到达了终点站。
当这位资深的心理学家快速准确清晰地讲完上题后,心算家马上准确无误地把列车到达终点时在车上的人数告诉了观众。心理学专家却说道:“我不是问你达到终点的乘客是多少,我想问你列车在这期间一共停靠了几站?”心算家听后张口结舌,回答不上来。
希腊文学家艾斯?强森说:“真正的记忆术就是注意术。”集中注意力,能使大脑最敏捷、最准确、最清晰地记忆被注意的知识与经验。
高声朗读要记住事物
增进记忆的方法,是促成你口才的一种因素。为什么你往往对事物的印象,只是视而不见,一忽儿便会忘掉,这是你没有懂得记忆的秘诀!
林肯告诉我们一个助长记忆的方法,那就是他每次阅读必须要记住的书报,必须高声朗诵。他说:“当我高声朗诵读时,有两种官能在工作:第一,我看见了我所读的是什么。第二,我的耳朵也听见了我所读的是什么;因此,我比较容易记住。”
我们也不妨来学习这种高声朗读的方法,对记忆力加以提升。
林肯年轻时,就读的学校在一个乡村里,学校非常简陋,地板是用木块拼成的,窗子上贴着涂油的旧报纸,教科书只有一本,老师高声诵读,学生也跟着高声地读,声音非常吵闹,因而四周的邻居们给这个学校取了一个别名,把它称之为“闹市学校”。
就是在这样一个“闹市学校”中,林肯养成了一个终身的习惯。就是他要记住的事物,都高声读出来。曾经他在做律师时,每天早晨一走进事务所,就仰卧破榻,一条腿搁到椅子上,拿起报纸开始高声朗读起来。他的一位同事说:“我每天被他吵得心烦脑胀,跑去问他为什么要这样高声朗读?他说:我这样做是在运用两种官能,一是“看着”自己在读什么,二是“听着”自己在读什么,这样可以使记忆力增强不少。
现在就开始试着先把要记得东西写在一张纸上,然而大声地朗读它,当然在这期间也一定要仔细,这样你的记忆力会得到更高的地提升。
好的记忆力是锻炼出来的
人的记忆力确实存在着强弱的差别。不过,一个人记忆力的强与弱,与后天的锻炼有密切关系。记忆是大脑的一种功能,而大脑的发育和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遵循着“用进废退”的规律。因此大脑参加学习和记忆的实践活动越多,也就越发展,记忆力就愈强。
英国科学家W.G.斯莱特在本世纪初作过一个很著名的实验:他把一些12岁的孩子分成四组,让第一组每天用半小时背诵诗歌,第二组每天用半小时背诵散文,第三组每天用同样多的时间背诵历史和地理,第四组作为对照组什么任务也不布置。半年后,他进行了测验,结果发现第一组对有节奏的诗歌记忆力较强,第二组复述散文的能力较强,第三组对历史年代和地名记忆力较强,而第四组孩子的这三方面的能力都明显地不如前三组的孩子。这个实验证明,记忆力是完全可以锻炼的,只有通过锻炼,记忆力才能真正地提高上去。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需要选择和创造合适的方法,提高记忆力也是这样。
下面仅举两例来说明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一、择优定向记忆法
在中学期间,爱因斯坦就感悟到自己的大脑左半球异常发达,因此进入当时还是粗放式教学的大学学习时,为了充分发挥自己的这项特长,他果断地去掉了对特长发挥无助的很多课程,集中主要精力去学记能发挥己长的课程。结果于窄化了的领域中获得了比其他同学多得多而且也精深得多的专业知识。毕业后,他在窄化了的物理学领域内拼搏奋进,终于相对论被他创立了起来,因此,他被世人赞誉为科学巨匠。
“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不懂得择优定向发挥己长的人,无论多么勤奋、多么认真,都只能说是记忆路上的盲人:
一位患有自闭症并被人视作轻度弱智的青年,对日子却有着超出常人想象的记忆能力。如果拿日历考他,他会“弹无虚发、百发百中”。原来在这个青年六岁时,这种独特的才能就已经被亲人发掘了出来。
事实上,他是一位具有记忆天才的人,而并非是被人们称作的弱智青年。可惜的是,他自六岁起就错用了这种超常的记忆才能,去记忆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的日子。假设他的亲人在发现他的记忆才能后,高精尖部门对他定向培养,让他在自闭的环境中去记忆必须记住的中外高精尖知识信息与实践经验,并找出其间的联系,那么,现在的他很有可能已是科技界不可多得的精英了。
择优定向的先决条件就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记忆特长越早,就越能抓住提高记忆力的先机。不然的话,就会像“盲人摸象”一样,所择的“优”往往不会是“非优”,甚至会是“劣”。
在恒定的时间内,用各种感觉器官去记忆数量相等、难度相同的两组材料,而后进行记忆效果的感悟,如果发现运用视觉去接收这一材料的记忆效果凸显的话,那么,视觉记忆就是你的“己长”。也就是说,你的“优”就在这里。认清自己的记忆素质后,就要让自己的记忆特长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
二、激起兴趣记忆法
爱因斯坦被人们称之为科学巨匠,同时他也是一位小提琴演奏爱好者,他说:“我渴望着把异常优美的乐曲表达出来,就逼着自己提高演奏技巧,对于那些枯燥无味的乐谱也就容易记住了。”
在“关于人类的事物,我都要知道”的广泛兴趣的基础上,马克思卓有成效地识记了人类历史并发掘出了发展规律,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演变规律,为人类地发展发挥出了巨大贡献。
达尔文是以《物种起源》闻名于世的生物学家,他也曾说过这样的话:“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喜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
发现粒子而荣获诺贝尔奖金的丁肇中这样说:因为我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质世界的秘密。
从上述人物中,我们可以得出,兴趣是人们最好的老师。怎样唤醒我们常常忽略的“兴趣”?
与有趣和乐趣相比,志趣更能转化为记忆的动力。有趣常常“稍纵即逝,一笑了之”;乐趣又总有些“乘兴而来,兴尽而返”,靠客观事物的趣味性诱发出来;而志趣则是兴趣的最高境界,带有持久的目的性和方向性,会常常能使人到达如痴如醉、废寝忘食的地步:
曾有一位话务员,将记忆电话号码与“宁肯自己苦十分,也要让用户方便一分”的信念挂靠在一起,为了满足用户准和快的需要,对记电话号码产生了志趣。这位话务员进行了卓有成效地实践,乐于用12个小时千方百计将三千多个传呼中的电话号码循环背诵一遍,然后适时地采用适合于自己的方法重复背记,最终达到了对答如流的境界。
利用形象有趣的故事,通常能引发人们的兴趣,使人们获得更加深刻的记忆效果。
有很多书籍就是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吸引读者。美国医学界出版了一些有立体感插页的解剖学书籍,插页玲珑浮凸,破纸而出,非常显眼,给读者的印象当然也会比较深刻。松下电器公司曾研制出一种连接在普通电视机上的电子附加器,它能使电视上的荧光屏上映出画面,还可以用来画图,并且把画好的一幅幅图画储存起来,需要时可以随时放映,成为一种奇特的电子画册。只要是能引起记忆兴趣的,都能够使人们记牢并保持长久。
联想是记忆的基础
“联想是钓钩,在茫茫的艺海中,它能准确地钩住你所识记的事物。”联想越丰富,越多彩,记忆的艺术也就越高超。记忆以联想为基础;联想又是记忆的一种方法。
善于运用联想,你的记忆就会既牢固又容易运用。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遗忘是有规律的:开始的20分钟内,记忆会消失20%;经过3个小时后,记忆会消失50%;此后,记忆消失的速度减慢,一个月后,忘掉了大约80%。
巧妙联想与想象能让记忆对象有趣起来。如果预先知晓有关“鸡尾酒”的故事,那么,牢记单词“Cocktail——鸡尾酒”将不费吹灰之力:
曾经,美国纽约州一酒店老板的独生女儿爱上一位在船上作业的年轻小伙子。一天,为了让心爱的小伙子能在拜见反对这门亲事的父亲时心态稳定下来并赢得父亲的欢心,姑娘特地为他调制了一杯含有酒精成分的混合饮料。正在此时,酒店老板喜爱的斗鸡——Cock突然飞舞起来,尾上散落的羽毛正好扎进盛混合饮料的酒杯里,姑娘急中生智地顺势用鸡尾搅起来,并脱口而出:“鸡尾酒”。父亲见此情景,很高兴地举杯与小伙子畅饮起来。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