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名门

_107 高月(当代)
此刻,广陵郡各地已是如临大敌,楚家的十万大军已经全面部署,南面则以三万水军封锁长江。防御蔺九寒的军队北上,而北方则部署了六万大军在盐城、淮阴及临淮一线,另外最精锐的一万楚家老兵则驻守广陵城防。
天气虽然还不是很热,但江都城内的气氛已骤然紧张起来,随处可见一队队全副武装地巡逻士兵穿街走巷。盘查任何可疑的人和马车,相比之下,百余名广陵郡及江都县的衙役们就显得单薄得多,他们也会三三两两出现在街头,但他们的存在却毫无意义,整个江都城都已被军队所控制。
中午时分,楚行水头戴紫金盔、身着细铠甲,在五百侍卫军地护卫下出现在江都最大的官方码头上,这里也是整个江淮的物资总集散地。一片巨大的仓库群一眼望不见边际。占地足有千顷,仓库里堆满了粮食、铜钱、食盐、绢、布匹等漕运物资。由两千楚家的淮南军把守。原本镇守这座仓库的士兵并不是楚家的军队,而是盐铁监的千名守卫,楚家、地方官府、盐铁监一直是广陵的三大势力,平时也互不干涉,各行其事,但现在却不同了,楚行水已经下令军队封锁了停泊在长江边地漕运船队,并接管漕运司的所有仓库,尤其这座江都城最大的仓库,漕运将成为楚家最后一步棋,是与朝廷,确切说是与张焕进行谈判的筹码。
几个月前,楚家和陇右军还是最亲密的盟友,一起围剿崔庆功之乱,但只过了短短数月,楚家和张焕地矛盾便开始凸现,最早是在崔庆功灭亡后,张焕拒绝了楚行水要求将势力扩张到淮北的请求,而是命李双鱼的军队占据了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同时也封存了洛阳的全部钱粮财富,使得楚家在付出参与平叛的代价后,却没有得到丝毫补偿,怏怏返回淮南,随即楚行水又要求蔺九寒部离开浙西,但也同样失败了,蔺九寒部非但没有走,还接受了韩而地盘和兵力,将军队部署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尤其是余杭郡驻扎了一万精兵,这就仿佛是一把逼住楚家下腹的锋利匕首,令楚家寝食难安,而在随后的朝廷权力部署中又传来消息,裴家和崔家又将重新被重用,而他楚行水仅仅是转为户部尚书,实际上他们楚家没有拿到半点好处。
在张焕用各种手段刻意打压下,楚家终于撕破了与张焕地同盟协议,坚决回绝了张焕关于楚家弃兵地要求,并不惜以武力对抗的方式来维护楚家地切身利益。
楚行水就是以武力对抗武力的积极倡导者,在他看来,其他各大世家弃兵都毫无意义,家族的内讧都已将本钱耗光,最后的弃兵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损失,反而得到更大的利益。
而楚家却不同,楚家从来就没有伤到任何元气,如果弃兵就意味着几十年的心血白白浪费,而张焕却没有给他们任何补偿,这让楚行水如何心甘。
今天一早,楚行水得到张焕大军压境的消息,突来的消息一下子浇灭了楚行水的满腔愤恨,他原以为朝廷不敢破坏江淮的繁荣,在僵持一段时间后,张焕就会派重臣来广陵谈判,他们楚家退一步,可以裁一半甚至七成的兵力并全力支持他张焕上位,张焕自然也要退一步,要保证楚家的既得利益以及提升在新朝中的地位,这样双方皆大欢喜,达成一个双赢的局面。
可是事情并没有象他想的那样发展,张焕的强硬令他始料不及,先是长子楚潍在长安被抓,紧接着大军南下,大有爆发战争的迹象,楚行水不得不冷静下来考虑这件事的后果了,如果战争最后打起来,他楚家是否抵挡得住张焕最精锐的安西军,是否能应对南北夹击,还有安西军手中最犀利的秘密武器:撼天雷!楚行水感觉自己有些骑虎难下了。
楚行水来到仓库前,驻守仓库的守将上前来禀报道:“回禀大帅,江都仓库事态平静,没有任何异常。”
楚行水默默地点了点头,他凝望那些堆积如小山般的粮库,最后终于叹了一口气道:“去告诉杨转运使,就说我允许他先漕运两百万石粮食和一百万贯钱北上,还有,务必请他在明天中午前出发!”
面对张焕咄咄逼人的强势,楚行水无可奈何,只能先摆出几分和解的姿态了。
卷三 纵横宦海——卷七 入朝 第三百七十五章 江淮风云(中)
一辆马车在江都县的大街上不疾不快地走着,大街两边店铺林立,各式各样巨大的招牌树立在空中,虽然没有什么大声吆喝,但一辆辆满载货物的马车却不时从小巷里驶出,各色人种出没了于店铺|奇+_+书*_*网|,矮小而恭谦的日本人,皮肤黝黑的天竺人,身着黑色长袍、宽大束裤脚的大食人、眼珠湛蓝、似尚未进化完成的大秦人,各具特色的店铺显示着这座江左名城的繁盛。
杜梅挑开车帘一端,神情专注看着街上的热闹,马车从一座高五丈、宽两丈的大招牌前驶过,招牌上写着锦绣坊三个斗大的字,这就是李承宏开在广陵的总店了。
杜梅久久地注视着这个招牌,半晌,他不屑地摇了摇头,刷地将车帘拉上了,马车转了一个弯,又走上另一条宽大的街道,约走了两里路,便到了广陵郡刺史衙门,现在已是傍晚,衙门已经关闭,两个回避的大牌矗立在门口。
杜梅的马车没有在衙门前停留,而是绕了一个弯来到了刺史衙门的后宅,后宅是一扇深红色的门,门不大,一座小小的石制台阶通上后门,杜梅的随从跳下马车上前去叩门,片刻,门开了一条缝,一个年迈的老家人出半张脸来,惊异地望着随从和马车,随从对老家人低声说了几句,递进去一张名帖,又回头指了指马车,老家人点点头,随即将门关上,进去禀报去了。
过了片刻,门口又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门吱嘎!一声开了,刚才那白发苍苍的老家人热情地向马车拱拱手,“我家老爷请先生进去。”
杜梅下了马车,微微欠身表示谢意,便快步走进了刺史府的后宅。===刺史府并不大,主要分成两大部分,一部分是十几间平房。主要给下人及一些普通客人居住,另一部分被花墙包围,一眼望去,墙头及墙洞里充满了浓郁的绿色,这里是主人的住处,老家人引着杜梅从一扇小门进了墙内,沿着一条石径快步地走着。院子里种满了各种树木。几处老旧的屋舍掩映在浓浓的绿色之中,虽然没有名贵花木点缀,也看不见精致地楼台花榭,但园子里的绿树花木都修剪得干净整洁,连地上石板路缝隙里的小草都经过修剪,显得幽静而清雅,一向注意细节地杜梅暗暗点头,看得出住在这里的主人是个认真而有修养的人。“
“赵刺史住在这里多久了?”杜梅漫不经心地问道。
“快一年了,他以前在别处为官。去年五月才调到广陵做刺史。”
老家人回头瞥了杜梅一眼,又笑着解释道:“以前的刺史都不住在这里,徒留一座空宅。他们在江都县里各有府第,只有我家老爷家境清贫、为官廉洁,年年都是上上评,从当年做江都县令起便是住在署衙中,从来就没有自己宅子,哎!这样的好官已经不多了。”
“老人家跟随赵刺史多久了?”杜梅笑着问道。
“你要问多久么?”老人仰头呵呵一笑,“他从小就是我看着长大的,你说会有多久?”
“那老丈可认识张焕?”
“张焕?”老人迟疑一下。他忽然记起了。不由恨恨道:“你是说张十八郎吧!我怎么会不认识他,他和我家老爷关系最好。当年我喜欢去钓鱼,而那小子则喜欢潜水,总是在水里把我的鱼钩弄直,要么就绕在水草上,那小子少不得被我臭骂。”
杜梅听他左一个那小子、右一个那小子,便忍不住笑道:“老丈可知道张焕现在做什么?”
“我好像听夫人说过,在陇右做什么官,怎么也不肯娶平平,做官又怎么样,平平那么好地女子他居然不肯娶,要是我年轻三十岁
不等他说下去,杜梅便打断了他地话,“其实我现在称他为张焕已是不敬了,过不了多久我就得称他为陛下!”
“陛下是什老人忽然一个趔趄,险些横摔出去,杜梅连忙一把扶住他,“老人家当心!”
老人的腿都吓软了,他慢慢回头满眼哀求地望着杜梅,“这位大哥,我刚才可什么也没说。”
杜梅微微一笑道:“只要你告诉我,你家老爷不肯娶楚家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那我刚才便什么也没有听见。”
这时,前方忽然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杜判官何必为难一个老人。”
杜梅寻声望去,只见一丛翠竹的后面站着一人,年纪约三十岁上下,身材修长、脸庞削瘦,他颌下留有短须,目光明亮而充满了正气,此人正是广陵郡刺史赵严,当年张焕的挚友。
确切说赵严现在还只是广陵郡代刺史,他的正式职务是广陵郡长史,一年前,当时的广陵郡刺史王元培猝死在任上,裴俊欲调心腹太原尹鲜于叔明接任广陵郡刺史,却遭到楚行水的坚决反对,两人僵持不下,裴俊便调精明能干且有清誉地赵严来任长史,暂时代理刺史的政务,不料很快便遇到了中原乱局,随后裴俊去世,刺史一事便拖了下来,赵严已经代理了快一年的刺史,虽然他地品阶要比刺史小得多,但他廉洁奉公,又肯为百姓做实事,故广陵的民众都称他为赵刺史,希望他永远代理下去。
但赵严本人却十分清醒,他以一个从五品的长史掌握了从三品的上郡刺史权力近一年,这无论如何是件极为不正常的事,而且在江淮势力强大的楚家却保持沉默,那是因为楚家推荐淮阴郡刺史韩修改任广陵郡刺史一直得不到朝廷批准的缘故,一旦时机成熟,楚家必然会对自己下手。
恰逢此时,朝中便传来了张焕归宗李氏并任监国的消息,而楚家却和朝廷发生了对立,于公于私,赵严地选择都不可能是偏向楚家。
赵严走上前先向杜梅拱手见礼,“在下赵严。欢迎杜判官来广陵。”
对方与自己都督地关系特殊,杜梅倒不敢在他面前摆架子,他连忙回礼道:“我一路而来。听赵使君的事迹多矣!今日一见,杜梅不胜荣幸。”
赵严只是淡淡一笑,他随即吩咐老家人道:“泉叔,你到门口去看一看,看那几个可疑之人还在外面吗?”
杜梅吓了一跳,“怎么!连刺史府也被监视了吗?”
“楚行水知道我与张焕地关系,他怎么可能不防我几分。****不过杜判官请放心。既进了我府中,我就可保你无恙。”说到这,赵严一摆手笑道:“杜判官请到我书房一叙!”
“请!”
杜梅跟随着赵严,快步向他的书房走去。
淮阴郡盐城县以北八十里,一支三万人地大军正疾速向南推进,漫天的星光下,俨如一条黑色的河流在白茫茫地一眼望不见边际的盐碱滩上向南奔流。
这支军队主要以骑兵为主,并夹杂着近百辆霹雳车,他们就是曾在安西歼灭吐蕃军与大食军的主力部队。不久前又是这支军队在河北率先击溃了契丹人骑兵,他们是张焕四十万大军之精锐中的精锐,他们清一色配备了从大食军中缴获的阿拉伯马。长槊、横刀、钢弩、固甲再加上高超的骑术、勇猛的作战气势以及丰富地战斗经验,使得这支军队所向披靡、锐不可挡。
这样地军队张焕当然是要牢牢握在手中,此刻,我们监国大人就如同他在安西一般,顶盔贯甲,随大军一同南进。
张焕是在三天前抵达彭郡,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从王思雨手中接过了指挥权。他同时也分兵三路。命曹汉臣走西线,率两万军从濠州南下。又命王思雨为中路大将,率三万军从临淮渡淮水,以牵制楚家的主力,他自己则亲率这三万精锐走盐城,他之所以走盐城,是因为斥候探得情报,盐城一带驻扎有楚家的两万军队,主将正是他一直所担心的李师道,而这两万军中有一万人就是从前李师道的濮阳
张焕并不担心楚家有什么抵抗的决心,他是担心李师道会不会利用这次楚家抵触朝廷的机会,以实现他的个人野心,一旦江淮落入李师道的手中,就等于大唐被斩掉了一条腿,不能给李师道任何机会,这就是张焕毫不犹豫挥师南下地原因。
数骑斥候迎着大军急速逆行,四蹄奔腾、马尾飞扬,仿佛行云流水一般,片刻,斥候便在中军找到了都督,一名校尉在马上行一军礼道:“启禀都督,李师道部驻扎在盐城县西五里,据此约六十里,他们现在尚无撤退的迹象,我们又沿路探查,也没有发现可供埋伏的地方。”
张焕点了点头,他抬头仰望星空,深蓝色地夜空中繁星璀璨,离天亮至少还有四个时辰,按照现在的行军速度,天不亮就可以抵达盐城,张焕毫不犹豫地下令道:“传令下去,全军再行四十里休息!”
盐城县也就是今天江苏盐城一带,在唐朝时,这里常被海水漫灌,在盐城以东皆是大片的盐碱湿地,寸草不生,人烟也极为稀少,数十年前偶然还有些稀疏的村落,村民靠晒盐为生,自从肃宗时开始实行盐业专卖后,就不再允许私人晒盐,大量的盐民被迫南迁,盐城地区的人口也就更加稀少,经常是行数十里也看不见一户人家。
而盐城县是方圆数百里唯一的一个县城,仅千余户人家,大多是靠给官府晒盐维持生计,但此刻盐城县却驻扎了近二万楚家的大军,以防御张焕地军队从东面突破。正如陇右军地斥候所探,指挥这支军队的主将正是李师道,他所驻军地位置确实是盐城县西五里,但有一点张焕却没有想到,楚行水最早部署李师道驻军的地方是盐城以西约三百里的安宜县,那里是漕河的必经之地,但李师道却在五天前向楚行水假传消息,在盐城一带发现陇右军的斥候,陇右军极可能会从沿海南下,这就迫使楚行水改变了军队部署,同意他转到盐城一带驻军,事实上李师道的真正是不想碰到张焕的大军,保存自己的两万军队,以作为他东山再起的本钱。
不过李师道也没有料到,张焕对他的兴趣远比楚家大得多,就不知道等他明白这一点后是感到荣幸还是苦涩呢?
坦率地说,李师道确实有一点带兵的才能,为了彻底控制这两万军队,他制定了极严的军纪,允许掠夺民财、但不准私吞;允许奸淫妇女,但必须带回营与众弟兄共享;军队中只有绝对服从上级,稍有异议当立斩无赦;同时,他又以军中比武以及长途行军等手段淘汰了大批中级军官,并从濮阳军中提拨了一批精明强干的士兵,这样一来,短短的半个月里,他便完全掌握了这支军队。
此刻,夜色已经很深,接近四更时分,李师道的大帐里依然***通明,他正彻夜不眠地坐在大帐里研究着东南一带的地图,李师道很清楚,楚家必定会被张焕所灭,而张焕在灭掉楚家后应该会调头向西对付淮西的李希烈,那么他的机会就将在此时到来,如果横扫江淮的财富,然后再转向泉州及岭南一带发展,他未必不能建立起自己的基业。
李师道的目光沿着地图一路南下,最后他的拳头重重地在泉州上敲了一下,长长地松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就是这里了!”
忽然,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奔跑声,一名亲兵几乎是扑冲进来,他满脸惊惶,高声禀报道:“将军,大事不好,在北方二十里外发现了有大军驻营。”
“什么!”李师道惊得一下子站了起来,“是张焕的大军来了吗!他为什么没有走漕河?”
愣神只在一瞬间,李师道立刻便反应过来,急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全军立刻集合,准备南撤!”
“是!”亲兵刚要出去,李师道又叫住了他,“等一下,先不急传令。”
李师道眉头紧锁,他背着手在大帐里走了几步,忽然又问道:“刚才你好像是说,他们是在二十里外驻营,而不是行军,是吧?”
“是,我们的斥候发现他们确实是在驻营,而不是行军。”亲兵毫不迟疑地答道。
李师道捏着两边的太阳穴又走了几步,他终于改变了命令,“传令大军立刻集合,准备随我奇袭敌
卷三 纵横宦海——卷七 入朝 第三百七十六章 江淮风云(三)
东天刚刚露出一丝晨曦,天色昏明,烟青色的薄雾笼罩在一望无垠的盐碱地上,在距盐城县不到二十里有一片稀疏的柳林,在盐碱地上长出这样一片柳林十分罕见,所以它们便孤零零地站立晨曦中,除了它们,周围再也看不见任何绿色。
在柳林旁驻扎着一座简易的军营,说简易是因为军营没有木栅栏、也没有望哨,更没有深挖的壕沟,以及鹿角蒺藜之类的防御工事,近千顶帐篷就这样横起竖八地搭着,显得有些凌乱,看得出这是因为南下的军队疲惫不堪才草草驻营,也说明他们不久就要离开这里。
借着晨雾的掩护,在这座军营以南三里外也出现了一支军队,约两万人,他们仿佛做贼一般蹑手蹑脚地向柳林旁的军营快速行去,李师道手执一支铁枪,立马在一座小丘目光冷肃地凝视着远方的军营,雾气缭绕,他只能隐隐看到几处黑点。
这时,一名斥候飞奔而来,他翻身下马禀报道:“启禀将军,属下一直在观察军营,至今没有什么动静。”
“你离军营有多远?”李师道忽然有些诧异地问道:“难道没有被敌军的巡哨发现吗?”
“敌军的巡哨只在两里范围内巡逻,属下没有进入他们的巡逻区,而且敌军搭营时属下也亲眼看到,他们十分疲惫,只草草支了营帐便休息了。”
李师道的心中忽然有一种不安起来,如此草率地驻营,就算是自己也不会这样做,对方可是威名赫赫的安西军啊!击败吐蕃及大食的军队。怎么可能这样马虎,这和占山为王地草贼又有何区别?难道是
李师道想到了一种最可怕的后果,他立刻高声令道:“后队变前军,给我速速后退!”
但他反应过来时已经晚了,只见南面和西面已经开始有士兵鼓噪起来,一名军官惊惶地跑来禀报:“将军,大事不好,南面和西面皆发现有敌军。”
李师道大吃一惊。他立刻回头探望,果然,在南面和西面的地平线上,各出现了一条黑线,此刻大地已经开始微微震动起来。天际传来了隐隐的闷雷声。
“混蛋!”李师道怒不可遏,他翻手一枪刺死了眼前正惶恐的斥候,厉声高喊:“大军准备从南面突围!”
他的大铁枪一挥,数百名亲兵护卫着他,向南面疾冲而去。
万马奔腾,三个巨大的黑色骑兵方阵从北、南、西三个方向向李师道军同时收拢。三杆金边黑底的大旗上绣着巨大地白色的李字。在骑兵阵中迎风飘扬。
这是一支可以堪称大唐最精锐的骑兵,马上骑兵人人披挂黑色明光铠,一手执长槊,另一手平举圆盾,头盔之下是一双双冷漠而残酷的眼睛,充满杀机地注视着前方纷乱的敌军。他们速度不快,但队列整齐,就仿佛黑色地铁流,以摧枯拉朽般的气势,向李师道军掩杀而去。
中计的恐惧之心早已经弥漫在李师道的军中,闻名不如见面,当三万陇右骑兵奔腾而至时,他们看到是仿佛天兵天将般的军队,黑色更凝重着死亡的气息。没有抵挡心已胆寒。李师道军中士气低迷,没有一个人愿意拼死抵抗。李师道大声怒骂,连连手刃数十人后,勉强稳住了部分军队地阵容,可就在这时,西南角忽然出现了一个喇叭型地缺口,李师道军先是小股逃窜,随即便引发大规模的逃跑,两万士兵争先恐后地向缺口逃去,李师道刚刚整顿起的队列,在乍现的一线生机面前瞬间便崩溃了,士兵互相践踏,哭声哀嚎声响成一片。
在北方骑兵阵中,张焕目光沉静地注视李师道军向西南奔突,敌军阵脚已呈乱相,他手握战剑缓缓出鞘,战剑向敌军划出一道利芒,他口中冷冷地迸出了一个字杀!
忽然间,鼓声大作,惊滔裂石般的鼓声在天地间回荡,三万将士大呼一声万岁!犹如平地一声惊雷,骑兵阵陡然加速了,“杀!”长槊舞动,黑色大阵宛如奔腾狂啸的大潮,激起数十丈高地杀气,一个又一个激浪将敌军掀翻、撕裂,血雾蓬起、尸首分离,人头滚滚落地,职业军人从来就没有什么手下留情,无论对方是胡虏还是唐军,他们的任务就是屠杀,忠实地执行统帅的命令,哪怕对方已经崩溃,哪怕对方哀声求饶,但没有接到停止杀戮的命令前,他们就会斩尽杀绝,不会留一个活口。
西南面的缺口只突出了几百人便轰然合拢了,留给李师道军的是黑色,无边无际的黑色,黑色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和刺鼻的血腥,生机消失了,地狱地大门已向他们敞开。
当第一抹血红色地朝阳照耀在这片白茫茫的盐碱大地时,战场上已经安静下来,大战结束了,大地上躺满了阵亡地士兵,空气中血腥之气迟迟未能散去,柳树站满了闻腥而来的乌鸦,嘎嘎地叫着,此一战,斩杀一万二千人,投降八千人,侥幸逃脱者寥寥无几,而陇右军连死带伤加起来还不足两百人,这已经不是战役,而是一边倒的屠杀
一群群垂头丧气的俘虏坐在北面的一片空地上,个个目光带着惊恐,而在远处,三支黑色的方阵已合并为一支,矗立在二里地之外,正静静地等待着下一道命令,战场上,数百名士兵正在翻查尸体,寻找李师道的下落,这时,一名俘虏被两名军士带上来,向正在奉命寻找李师道的中郎将李国珍道:“将军,此人知道李师道的下落。”
李国珍的目光立刻投向那战俘,“你若能带我们找到,赏你十贯钱!”
“我、我不敢要赏,只求将军饶我一命。”战俘战战兢兢一指远方的小土丘道:“我见他是在那里中箭落马。”
他话音刚落,已有数十人向小土丘跑去,这里战死的士兵最为厚密,陇右军也是在这里死伤了数十人,很快,土丘那便传来一声高喊,“找到了!就在这里。”
李国珍拍马赶去,只见士兵们搬开了百具尸体,在最下面找到了一个头戴金盔的中年男子,他被一箭穿胸而死,手中还握着大铁枪,死不瞑目地瞪着天空,有人认出来,此人正是李师道。
一名士兵一刀剁下他的人头,双手献给李国珍,李国珍将人头挂在鞍桥之上,随即调转马头,向骑兵阵驰去,片刻,李国珍来道张焕面前,行一军礼,将人头献上,“都督,属下已经找到李师道,特来交令!”
张焕用剑挑过人头,放在眼前注视了片刻,他冷冷一笑道:“李师道,你在洛阳就该死了,却让你活到今天。”
说罢,他立刻下令道:“留下两千人善后,其余大军向临淮郡进发!”
黑色的洪流迅速调头,在一片紫红的朝霞下向临淮郡浩浩荡荡疾驰而去。
广陵楚府,一名黑色人在楚府侍卫的带领下,匆匆穿过一道月门向楚行水的书房走去。
此时,楚行水的书房里一个有三人,除了楚行水外,其余两人都是楚家的主要成员,一个是楚行水的亲弟楚行云,他年纪约五十岁,长得仪表堂堂,眉眼颇有几分和张焕的母亲楚挽澜相似,他负责楚家的日常事务,楚行水在长安时,族中之事就由他说了算,目前他是楚家的第二号人物。
另外一个人的年纪也大致相仿,但长相却和眉目清秀的楚行水兄弟大不相同,他阔脸紫面、狮鼻豹眼,身材高大魁梧,他叫楚惊雷,虽也是楚家人,实际上是楚行水父亲楚檀收养的义子,武艺高强、性格勇烈,当年就是他手刃贺兰敬明,夺取了三万淮西军,几十年来,一直深得楚檀和楚行水父子的信任,在楚家中地位崇高,无人敢将他当外人,他目前掌握着楚家的水军,一直驻扎在长江边,昨晚连夜从金陵赶回来。
楚行水的疲惫来自于盐城的消息,据逃回来的士兵报告,张焕亲率三万骑兵,在盐城大败李师道部,李师道本人也在军中阵亡,但让他更心惊胆颤的是明明李师道军队愿意投降,但张焕仍然不肯收回屠杀令,大半士兵都被屠杀而亡,这显然是杀给自己看的。
从这一战中,楚行水看到了自己外甥的狠毒,就算楚家是他的母舅,他恐怕也绝不会手下留情,楚行水心中一阵黯然,这一次恐怕是自己低估了张焕消灭世家的决心。
他长长叹了口气,对两名兄弟道:“你们说说看,现在我们楚家该怎么办?”
卷三 纵横宦海——卷七 入朝 第三百七十七章 江淮风云(四)
房间里十分寂静,良久,楚行水见二弟楚行云保持着沉默,便又问楚惊雷道:“惊雷,现在你有什么想法?”
楚惊雷虽然外表粗鲁,但内里却是个精细人,他一直便极力主张楚家绝不能放弃军队,否则楚家巨大的财富将会成为张焕砧板上的鱼肉,为此他极力去说服楚家的族人,赢得了许多支持,现在张焕出兵了,可他依然不肯言输,他冷哼了一声便道:“张焕出兵恐怕并不是针对楚家,而是为了趁势消灭李师道,我还记得当初张焕特地写密信,要求杀了李师道,由此可见他对此人的重视,所以他痛下杀手,事情应该还没有到最坏一步,实在不行,我们可以收缩兵力,若张焕觉得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他就会坐下来和我们谈判。”
“惊雷把张焕想得太简单了。”一直沉默的楚行云开口了,“如果他只是要杀李师道,为何又要纵兵屠杀,这分明是杀给我们楚家看的,若我们不识时务,他就将屠尽我们楚氏家族。”
“什么叫屠尽楚氏家族,难道他连自己的母亲也要杀吗?”楚惊雷有些不满地道。
楚行云斜睨他一眼,心中冷笑一声,便反驳道:“正因为我们是他母舅,所以他才会更要下杀手,他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他的决心,连自己的母舅都敢杀,何况别人。”“你危言耸听!”
“好了!”楚行水打断了他们的争论,“你们先停了停,好象我要等的情报来了。”
这时,就听门外有侍卫禀报道:““大帅,王连江带到。”
“进来。”楚行水疲惫地吩咐道。
门开了,那名黑衣人进门长施一礼,“属下参见大帅!”
黑衣人是楚行水专门派去监视赵严的密探,叫做王连江。直接受楚行水的指挥,前几天他发现有一人秘密来寻找赵严,立刻报告了楚行水。楚行水命他不要打草惊蛇。盯住此人的行踪,这几日他一直在跟踪此人,但昨天晚上这个人却突然失踪了,就象泡沫一样破灭了,没有一点痕迹,楚行水恼怒之下命他查清来人的身份,否则就要他的小命。
楚行水瞥了他一眼,冷冷道:“你查清来人地身份了吗?”
王连江取出一本客栈用的登记簿。硬着头皮道:“属下找过所有能查的地方。只有这本客栈登记簿上有一点线索。”
“什么线索?”楚行水不接他地簿子。
“这个人一直用秦泰这个名字登记,可是他最后一天名字却变了,叫做什么陇右杜梅。”
“杜梅!”楚行水腾地站了起来,他一把夺过簿子,果然在最后一行写着陇右杜梅四个字,楚行水当然知道杜梅是谁。张焕曾经地首席幕僚,裴俊就曾经对他称赞不已,说他善于以小见大,他居然来广陵了,一时间,楚行水的心中冒出无数个疑问,“他来广陵做什么?为什么要留真名?难道他不怕出卖了赵严吗?”
楚行水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旁边的楚惊雷砰!地狠狠拍了一记桌子。咬牙切齿道:“好一个赵严,我们让他做了这么久的代刺史。不知回报也就罢了,竟然还背叛楚家,真是活得不耐烦了吗?待我去灭了他全家。”
“惊雷,不要冲动。”楚行云一把拦住正要起身的楚惊雷,又连忙向楚行水道:“大哥,既然杜梅敢留真名,恐怕临淮那边形势也不妙了。”
一句话提醒了楚行水,他颓然地坐了下来,手捂着脸一言不发,楚行云见大哥已经乱了方寸,便沉声道:“大哥,不如我亲自跑一趟,探一探张焕的底线。”
楚行水长长叹息一声,“原以为朝廷会派重臣来协商解决,但没想到是张焕亲自来了,更没有想到的是他一来便开了杀戒,连善于带兵的李师道也败得那么惨,更不要说我们楚家其他人了,事情已经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恐怕我们楚家凶多吉少了。”“大哥不必泄气,就算临淮那边也有不妙,那我们还可将三万水军北调,连同广陵地一万精兵,四万余人守广陵,以广陵地坚城和积蓄的粮草,一年半载他也未必能攻下来
不等楚惊雷说完,楚行水便摆了摆手道:“他连憾天雷都未用便击溃了李师道,由此可见他军队的犀利,算了,广陵人好歹养了我们楚家几十年,就给他们留条生路吧!”
说到这,楚行水便郑重地对楚行云道:“二弟可全权代表楚家和张焕谈判,只要他提的条件不是太过分,我们皆可以答应。”
临淮县,这里是漕运重要的中转站,也是淮河最重要的渡口,楚家便是在这里部署了近四万大军以对抗陇右军地南下。
临淮县地势南高北低,境内有一座连绵二十里的大山——都梁山,楚家的大军就驻扎在都梁山以北一片开阔的高地上,密密麻麻的帐篷一顶接着一顶,延绵数里,离大营不到两里便是茫茫东去的淮水,而在淮水的对岸,数万陇右军已经做好的渡江的准备,近百艘大船一字排开,大江之上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和驻扎在盐城地职业军人李师道不同,指挥临淮楚家军队地大将却是个文官出身的儒将,他姓蒋,叫做蒋开元,年近五十,至德四年进士出身,在此之前便一直军中任文职,在淮南军中卓有威望,而他地另一个身份是楚檀的二女婿,楚行水的妹夫,当年楚檀有六个女儿,嫡长女便是张焕母亲楚挽澜,次女楚芳菲便嫁给了这个蒋开元。
虽然蒋开元缺少一种斩断杀伐的杀气,但他头脑清醒、做事谨慎。又长期在军中任职,故楚行水便命他来统帅临淮的军队,这几天蒋开元的防御部署似乎也证明楚行水知人善用。大江之上铁链横锁。装满木柴干草的小船充斥于江中,岸上数十架巨大地投石机一字排开,一万弓弩手陈兵于岸,在滴水不漏的防御中王思雨大军空有数百艘大船,却无法渡江。
但蒋开元缺的喜悦没有维持几天,很快盐城那边便传来了李师道全军覆没地消息,跟随着消息而来地却是三万铁骑截断了他的退路,蒋开元这才醒悟。王思雨迟迟不肯渡江的原因竟是要将他拖在临淮。
中午时分。一名士兵飞奔跑进军营,一直冲到大帐中禀报道:“使君,对岸有两艘船飘到江面,被铁链拦住,不知何故?”
蒋开元一怔,他立刻起身道:“带我去看!”
片刻。一支队伍快速出营,向淮河岸边疾驰而去,淮河南岸已经部署了两万淮南军,从今天一早,对岸便开始有了动静,这使得淮南军更加紧张,人人张弓搭箭,投石机吱吱嘎嘎拉满了弦,但让他们奇怪的是。大江之上只来了三艘船。前面两艘船略大,皆能载百余人。而后面一艘船就是一叶扁舟,只能乘三五人,更让南岸奇怪的是前两艘船上似乎没有一个人,通过自流而下,现在正被长长的锁链拦在江中,而后面一艘小船上却隐隐有数人,离两艘大船数百步远。
北岸一个上午的动静竟得来这么一个结果,令南岸士兵着实无法理解,如果是想烧断铁链,两艘船又似乎少了一点。
南岸士兵一阵骚动,纷纷向两边闪开,一面大旗下,蒋开元在数百名骑兵的簇拥下来到了岸边,几名将领上前来参见,蒋开元搭手帘眺望江中,便问道:“现在有什么动静了?”
“回禀使君,江面上很安静,三艘船保持现状已经快一个时辰了。”
话音刚落,岸边便传来一阵喧闹,一名士兵奔上前大声道:“江中小船有动静了。”
众将纷纷涌向岸边,注视着江面地情况,果然,后面那条小船开始慢慢向两条大船靠近,而两条大船离南岸也不过两百余步,船上似乎有钩子,钩住了铁链,在水中随江波起伏,上面确实看不见一个人,这时,蒋开元忽然有一种奇怪地直觉,敌军就是在等自己来,才开始行动。
“他们点火了!”一名士兵指着江面忽然大喊,这时,小船离两艘大船已经不足百步,可以看见小船上已经有人点燃了火把,接着,又有两人各点燃了一支火箭。
蒋开元猛地想起一事,他的脸霎时间变得惨白,急声大吼,“投石机放出,砸沉船只。”
众人不解其意,但还是去执行主将的命令,呜!一块巨石率先飞出,砸出四百步外,江面上腾起一股水柱。
可就在巨石飞出的同一时刻,两支火箭也从小船上腾空而起,划出一道弧线,准确地落入两艘大船中,大船中显然涂满了火油,火焰飞窜,滚滚浓烟直冲云霄,小船随即调头,向北岸划去,此时,天空中巨石横飞,在江中激起一道道水柱,其中一块巨石击中正燃烧的大船,咔嚓!桅杆折断、坠入江中。
蒋开元知道已经无可挽回了,他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下意识地捂住了耳朵,就在这时,两艘大船几乎是同时爆发出惊天动地地巨响,两大团白烟霎时笼罩了船体,白烟中赤焰腾空,无数船体的碎片横飞,轰隆!轰隆!爆炸声接连不断,南岸上二万士兵个个脸色惨白,无数人已经站立不稳,跪倒在地,紧紧地捂住耳朵,陇右军地撼天雷在任何人都没想到的时刻突然出现了。爆炸声停止了,浓烟散尽,江面上两艘大船已经消失了,手臂粗地铁链被炸断,江面上飘满了两艘大船的碎片。
南岸一片寂静,所有人都呆呆地注视着江面,每个人的心里都沉甸甸的,充满了对未来的恐惧。
卷三 纵横宦海——卷七 入朝 第三百七十八章 江淮风云(五)
蒋开元心情沉重地回到了大营,他早闻陇右军撼天雷的厉害,可今天第一次见到,还是让他感到无比震惊,他其实已经明白,王思雨要渡江实在是轻而易举,自己的投石机是死的,可对方的船是活的,根本就不受任何威胁,至于弩箭,还能敌得过对方的撼天雷吗?
但王思雨渡不渡江并不重要,自己的背后还有三万精骑,这一战,其实自己已经输了,就这样蒋开元呆呆地坐了一个时辰,不知不觉他便和衣睡去,醒来时大帐里静悄悄的,只见一抹血红的夕阳从营帐缝隙射进。
“我睡着时有什么事吗?”蒋开元挑开帘帐问亲兵道。
几个亲兵正围在一起吃晚饭,见主帅醒了,几个亲兵立刻站了起来,一人答道:“禀报使君,刘将军下午来找过两次,听他说似乎军心不稳。”
“混账!这么大事怎么不叫醒我。”蒋开元勃然大怒,指着亲兵怒斥。
几名亲兵战战兢兢道:“是刘将军不让叫醒使君,他说使君醒了也不会有办法,他情绪很低落。”
“这是什么话,立即去叫刘秉升来见我。”不等亲兵跑开,蒋开元又叫住了他,“算了,还是我自己去吧!”
此时正是吃饭的时间,士兵们按伙就餐,一伙人围成一圈,一边吃饭,一边大声谈论,一般而言,话题大多是女人和美食,每到这个时候,军营里就会热闹非常,笑声、骂声连成一片,但今天的晚饭却是很沉默,众人都心情沉重地吃饭,偶然有些士兵在低声说什么,可一见蒋开元到来,便立刻低下头不再说话。
蒋开元自然心知肚明。他摇了摇头。也不多问便快步离开,走到一座营帐后面时,蒋开元忽然听见营帐里有人在高声谈论着中午的爆炸。他心中一阵好奇,便停住了脚步。
“这仗还有什么打的必要。人家一排撼天雷投来,咱们都统统炸成烧肉,正好给他们下酒。”
“哼!无知,你以为人家不用撼天雷咱们就打得过吗?李师道知道吧!响当当的中原一条狼,可听说在盐城被人家痛宰。两万人被杀掉大半,那可是安西军,纵横无敌的大唐第一骑兵,更厉害的陌刀军听说还没来呢!”
“你们呀!就只关心谁厉害,却不动脑筋想想。咱们在和谁打仗?朝廷!那咱们算什么?叛军!明白吗?不管咱们是赢是输,注定要被天下人唾骂,我担心战争结束后,咱们的家人都要被扣上叛逆的帽子,轻则没为官奴,重则被发配西域,现在想起来,咱们为楚家卖命真是愚蠢之极。”
“嘘!小声点,被上面听见可不得了。”“怕个屁!老子今天晚上就溜走。逃不掉老子上阵就投降。楚家子弟在广陵花天酒地玩女人,却让老子来给他们卖命。做梦!”
蒋开元再也听不下去,他重重哼了一声,转身便走,此刻他已经没有心思再去找部下谈话了,闷闷不乐地返回帅帐,离帅帐还有十几步远,一名亲兵便惊惶跑来,附在蒋开元的耳边低声道:“使君,张焕派人来见你,就在大帐内!”
蒋开元吃了一惊,“是谁带他进来地?”
“是赵将军领来,今天正好他当值。”
蒋开元向两边看了看,立刻吩咐道:“此事封锁消息,不得再让任何人知道。”
“属下明白。”几名亲兵立刻去布置了。
蒋开元快步向大帐走去,他心中冷笑不止,中午先用撼天雷恐吓,晚上便派人来劝降,张焕盘算得可真精啊!挑开帐帘,只见大帐中坐着一名精瘦地中年男子,年纪和自己差不多,相貌却依稀有些眼熟。
那人见蒋开元进来,便起身呵呵大笑道:“蒋兄,一晃三十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你是蒋开元已能确定他是自己的熟人,可三十年前的往事他怎么也想不起了。
“蒋兄忘了吗?当年咱们一同进京赶考,你家境贫寒,咱们就用一份旅费,一起吃一起睡,
不等他说完,蒋开元便想起他是谁了,这人是自己地同乡齐禄,当年颇为要好,听说他曾做过朱的幕僚,后来又投靠了张焕,虽然是三十年前地旧人,但蒋开元却没有半点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他冷冷道:““你是来替张焕游说我的吗?”
齐禄的笑容也消失了,他肃然道:“我是来救你一命,你可愿听?”
“坐下说吧!看在同乡的份上,我给你一次说话地机会。”
齐禄坐下了来,他沉吟一下便道:“盐城之战相必你也有所耳闻,李师道的两万军以硬碰硬,结果他死伤了大半,而陇右军却伤亡不到两百人,其中战死者仅二十人。”
“你是在威胁我吗?”蒋开元冷冷地打断了他的话。
“非也!”齐禄摇了摇头,继续道:“我家都督叫我带一句话给你,大家都是唐军,他不想自相残杀,所以才迟迟不进攻你,如果你肯投降,那可以既往不咎,你手下的军队依旧是唐军,而你可封为上郡刺史,否则,两军一旦开战,他必将斩尽杀绝!”
蒋开元仰天大笑,笑声中带着一丝嘲讽,他笑声渐消,瞥了齐禄一眼道:“我蒋某人是文官出身,腿脚不快、两臂无力,但我的这里却很硬。”
他指了指自己地脖子,森然道:“张焕若想杀我,叫他尽管举剑来砍,但想让我向他低头,白日做梦!”
齐禄怜悯地看了他一眼,“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该为将士们考虑,为一个世家的私人利益而背叛大唐,你以为有多少人会象你一样自命清高。”
“住口!”蒋开元一声怒喝,他指着齐禄斥道:“看在我同乡之谊我不杀你,可你若再敢胡言。我就拿你的人头示众。”
齐禄毫不畏惧。他挺直了腰傲然道:“拿我人头示众?哼!你还是先保住自己的脑袋吧!”
蒋开元忽然有些回过味来,他上前一步逼视着齐禄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齐禄冷笑而不言,就在这时。营外传来一阵喧哗之声,一名亲兵跑进帐急道:“使君。帐外来了几十名将领,他们要见监国的特使。”
蒋开元大吃一惊,他看了看齐禄,忽然快步走出帐去,帐外已被火把照得通明。五十几名将领正情绪激动地说着什么,见主帅出帐,众人一下子围了上来。
“使君,监国特使既来,必然是劝我们投降。使君是什么态度!”
蒋开元怒不可遏,他大吼道:“混蛋!我是主将,怎么决定由我来拿主意,你们敢威胁我吗?”
这时,他的副将刘秉升站了出来,向他拱拱手道:“请使君体谅大伙儿的苦衷,我们皆不愿背叛朝廷、不愿背叛大唐,监国既派人来,说明他知道我们的心思。楚家对抗朝廷不过是为了家族的私利。我们却是大唐地子民,不愿为楚家背叛朝廷!”
“说得好!”齐禄从大帐里走了出来。他向众人拱手道:“在下齐禄,是监国大人派来地特使,监国说安西军可杀回纥人、可杀吐蕃人、可杀大食人、可杀契丹人,可就是不能杀大唐自己地军人,盐城之战是迫不得已,他不愿再发生自相残杀地悲剧,希望大家都归顺朝廷,将来一起去为大唐开拓疆土,保卫我大唐百姓不再受异族欺凌,这才大唐军人的本分,可你们地主帅却不肯效忠朝廷,我不明白他为何如此维护楚家的利益,他和楚家究竟是什么关系?竟要让大伙儿一起为楚家殉葬!”
众人一齐对蒋开元怒目而视,有几个人振臂激愤地大喊道:“他是楚家地女婿,他当然不管我们的死活。”
“大家保持冷静!”刘秉升向众人一挥手,示意大家不要激动,他随即又向蒋开元一拱手道:“我可以实话告诉使君,我们大家都已决定归顺朝廷,做大唐的军人,如果使君愿意带领大家投降,我们仍听主帅的安排,可如果主帅不愿意归降,那看在大家相处多年的份上,请使君自己离开,不要逼我们翻脸不认人。”
说罢,刘秉升后退一步,手按刀柄,冷然地注视着蒋开元,等待他做最后地决定,蒋开元惨然一笑,“好!好!好!你们都已决定好了,那我还能再说什么?且容我给大帅写一封信,即刻答复你们。”
他踉踉跄跄地走回大帐,命所有的亲兵退帐,一直过了半天,大帐里也没有任何动静,齐禄忽然觉得不妙,一转身挑开帐帘,却惊得后退了一步,只见蒋开元已经伏案自杀。
四轧十日,楚家部署在临淮的四万大军发生兵变,中下层军官皆不愿为楚家卖命,集体投降了陇右军,主帅蒋开元宁死不降,自杀而亡,张焕感其忠义,命人将他厚葬在都梁山脚下,就在蒋开元自杀的第三天,四轧十二日,从淮南赶来的楚行云抵达了临淮县。
楚檀地原配夫人一共生有两子一女,儿子就是楚行水和楚行云,女儿正是张焕的母亲楚挽澜,所以楚行云还是张焕的嫡亲二舅,不过他们二人却是初次见面,尽管楚行云是张焕的二舅,但他的官场职务是淮南节度副使兼广陵郡别驾,在张焕面前不能失去礼数。
他被亲兵带进张焕的大帐,恭敬地行了一礼,“属下广陵郡别驾楚行云参见监国殿下。”
“楚使君一路辛苦了,请坐!”张焕将笔放下,不冷不热地请他坐下。
楚行云听张焕称呼自己为楚使君,他心中不由一阵苦笑,看来今天这个亲是认不成了,楚行云已经知道了临淮兵变的消息,十万淮南军已经去了六万,剩下的四万军大多是水军,根本无法与张焕最精锐的安西军抗衡,楚家大势已去,即使家主没有吩咐,他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
“我是奉家主之命来和监国殿下商量解决淮南危机地途径,家主不愿意伤及平民,愿意将军队交给朝廷,不知朝廷能给我们楚家留点什么?”
张焕淡淡一笑,反问他道:“不知你们楚家想要什么?”
“这楚行云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他临走前大哥开得底线就是交出军队,其他一切照旧,包括他地刑部尚书一职,可张焕的口气却让他感到了前景不妙。
他犹豫半天,终于一咬牙道:“楚家地军队是楚家数十年的心血所培养,不象崔、裴两家交出的都是残破之军,楚家的军队是完整交出,所以条件也应比崔、裴两家优厚一点,楚家要求除了交出军队,其他一切照旧,包括家主在朝中职位。”
“完整交出?”张焕呵呵地冷笑起来,“我不明白什么叫完整交出,我在盐城击溃的是什么人?临淮投降我的又是什么人,都和楚家无关吗?”
他站了起身,背着手对楚行云冷冷道:“如果一个月前楚家主动交出军队,我或许会考虑你们家主的一切条件,但现在,我不妨实话告诉你,除了楚潍我可饶他一命外,你们楚家已经没有任何资格和我讨价还价。”
楚行云脸胀得通红,他心中一横,索性也撕破了脸面,“张焕,我楚家还有四万军队,你若逼人太甚,我楚家就毁了扬州,与你玉石俱焚。”
张焕的目光陡然间凌厉起来,“那你去啊!你去毁了扬州啊!你看我眉头会不会皱一下,扬州夷为平地大不了我重新再建,但你们楚家我会满门抄斩。”
他忽然厉声喝道:“来人!把楚潍给我斩了。”
“且、且慢!”楚行云吓得声音都变了,他的嘴唇哆嗦着道:“刚才是我冒犯了监国殿下,我道歉!我道歉!”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