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争隋-全本

_38 虎贲氏(当代)
  这个消息同样也是震惊天下,原本还存有最后一丝观望之心的世家门阀们这一回彻底地相信了天命在汉?
  春天过后,当大汉治下的百姓们开始春耕的时候,汉军却在不断地调往潢关和太原两线,冬季月过的时候,唐军便强攻太原,试图夺回这座重镇,但是在李靖的稳健防守下,唐军数次攻城,都无疾再终。
  而入春之后,从云中都护府而来的汉军则让李靖摆脱了防御方,这时候唐军主帅李世民主动撤兵了,但是临去前却是下令强征了沿途的所有百姓家的余粮,带不走的则全部付之一炬。
  李世民给李靖留下的是一个残破的山西,汉军这时候虽然可以不管那些百姓的死活,追击李世民所率的唐军主力,但是李靖没有那么做,他这时已经明白李世民已经是穷途末路下的疯狂之举,若是他不管那些山西百姓,恐怕便会引起民变,到时后果不堪设想。
  李靖无奈之下,只能打开太原的粮仓,放出了全部的粮草,赈济百姓,同时汉军骑兵开始在唐军破坏后弃守的耍地重新扎营立寨,抚守地方,安抚流民。
  太原城虽然囤积了不少的军粮,但是面对山西的流民,仍是不够,李靖不得已只用部分军粮救济,不过很快随着一批国内运来的物资,李靖也得到了郭孝恪给他的指示。
  郭孝恪给李靖的指示很简单,李世民歇然是想用饥饿的百姓来拖垮他,那么便想办法让百姓吃饱,没有粮食的话,就找那些地方上的世家门阀,仗都打到这份上了,不找那些世家门阀,还能找谁。
  李靖虽然不想在山西之地杀戮过多,但是面对数十万百姓,他最后还是按照郭孝恪的命令,向山西之地的豪强世家下手,所有修建都堡的世家都被当作李唐逆贼讨伐,攻破后所获的粮食全都被用来赈济百姓。汉军在山西的举动,正是李世民所希望看到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那些举棋不定的世家门阀们坚定和汉军对抗的心思,因为即便他们投降了,汉军还是会拿走他们所有的田产,不会给他们留下半点东西。
  当李靖被拖在山西时,郭孝恪只是回到洛阳和李秀宁,木兰,长孙无垢等人在洛阳的皇宫里相聚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再次亲征了,二十万大军云集潢关。
  不过出乎郭孝恪意料之外的是,潢关原本的三十万唐军只剩下了五万,剩下的居然全部退守长安,而关中一带亦是和李世民在山西做的一样,普通百姓家的粮食被搜刮大半,带不走的东西都被破坏大半。
  汉军猛攻潢关半月,潢关的唐军便弃关而走,郭孝恪带兵入潢关之后,面对的是关中一带的饥民,这个时候就算郭孝恪再冷静,也不由咒骂起李渊父子来,他们这不但是坚壁清野,更是焦土战略,对于那些关中百姓,他不能不管,乱世中饥荒才是导致人口锐减的最大帮凶。
  郭孝恪的大军同样深陷在关中的泥潭中,不过值得郭孝恪庆幸的是,他手上并不缺粮,只是调运很不方便,但是郭孝恪还是不管路上的粮食消耗,让国内不断运送粮草进入关中,李世民的计策不可谓不毒,不过他这是饮鸩止渴之计,只要让他安抚下关中百姓,就是李唐覆灭的时候。
  远在洛阳的魏征,裴世矩等一干文官也是被郭孝恪不断地催粮命令折腾得疲惫不堪,而胶着的战况让他们也是极为恼火,李唐的举动简直就是倒行逆施,人神共愤。
  洛阳的皇宫里,李秀宁也知道了前线的战况,大军被拖在关中,拉长的粮道,时常被唐军骑兵骚扰,而关中则是无数饥民,造成这一切的都是她的娘家人,这让她的心情更加郁结。
 
第三百二十七章 天下一统(六)
  ;下的时间,郭孝恪才将大军推讲到长安附祈。而他也“出耸府空虚的代价,起码这几年积累的粮草几乎消耗了个干净。
  长安郊外,汉军大营连绵三十里,这时整个关中的百姓都已倒向了汉军,李世民抄掠境内的做法已经让唐军彻底地失去了民心。
  汉军大帐内,郭孝恪此时的心情并不像表面上那样平静,李世民的确是个狠人,至少他现在只能保证大军半年的用度,不过索性的是,唐军骚乱粮道的骑兵差不多死伤殆尽,如今长安城内,算得上成建制的骑兵就只有李世民的玄甲精骑这支王牌。
  长安城内,暗流涌动,但是对于那些关陇世族来说,他们和郭孝恪已经是不死不休了,汉军在进入关中以后,对各地筑有都堡的世家豪强,进行了毫不留情地打击,简直就像是五胡乱华时那些胡人扫荡一样。
  如今长安城内的关陇世族大半都已经是家园尽毁,失去了地方上赖以为根基的根本,而剩下的人也是兔死狐悲,心里再无投靠汉军之念,在他们看来外面所传的汉军要清洗他们这些胡种的传言已经并非是虚妄之辞,而是确确实实地要那么做。
  李世民站在城头,面无表情地看着城外的汉军大营,心中一片苦涩,他已经将兵法里的坚壁清野做到了极致,甚至于还让汉军平白无故要多照顾几十万的关中难民,但是即使这样他也依然没有拖垮汉军的后勤粮道。
  沉沉地叹了口气,李世民走下了城头。他们已经把所有的注码都押在了下面一仗上,只要能够拖垮汉军,他们就依然还有机会割据一方,他不相信他们已经一点机会都没有,汉军再强,也不可能始终斗志高昂。
  城外,数日后。安抚了山西的李靖也带着大军陆续到达了长安,这时候天下一统就只剩下打下这座天下第一雄城,如今已然被唐军彻底变成要塞的城市。
  四十万唐军,二十万人的大营驻扎于长安城边上,结寨固守,和长安城形成了犄角之势,不管汉军是要攻城也好,还是先打他们,都不得不顾忌。
  唐军大营外,李靖和郭孝恪一起策马观察着,自郭孝恪亲率大军,兵锋抵达长安后,唐军便始终龟缩不出,不管他们如何派兵椭战,唐军只是紧守营寨。
  “营垒坚固。”李靖沉默了一下之后,终于开了口。“强攻的话,损失会很大。”这一次他带着十万大军到达后,汉军的数目超过了三丰万,但是面对坚守长安的四十万大军,作为攻城方的他们根本不算什么。
  “最重要的是粮草李靖补了一句,如今长安城内堆积着无数搜刮来的粮草,坚守一到两年根本不算什么,而他们这边虽然已经尽量动用了秋粮。但是最多也就支持十个月的时间,而这十个月之内要是国内有所动荡反复的话,随时可能导致战况出现变化。
  “联知道,所以联决定抽调一部分兵力去各地驻守,长安附近留下十五万至二十万大军足矣。”郭孝恪点了点头,他的话却是让李靖一阵侧目,长安的四十万唐军,他们三十万大军本就在数目上处于下风,这时候还要削减兵力。实在是太大胆了。
  但是李靖也是当世名将,他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汉军野战,可以说得上天下无敌,但是攻坚的话,就算士气高昂,粮草充足,也是不可能一鼓作气地打下长安这种坚城,反而会在接连的惨烈战斗中消耗自己的元气,甚至于动摇军心。
  对付长安,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长期围困,等待长安自行崩溃,现在他们眼前就有这样一个机会,皇帝撤兵是打算巩固占领区,同时以精锐军队牵制长安,试图引诱唐军出来野战。
  李靖点了点头,“皇上的意思,末将明白了,不过末将以为皇上还是坐镇洛阳为上。”看着劝谏的李靖,郭孝恪知道他是担心新打下的江淮,江南等地会出现反复,但是他并不想在洛阳看着这统一天下的最后一仗,最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李秀宁,虽然他的心肠够硬,但是他终究不愿意看到李弄宁黯然神伤的样子,这或许是他第一次逃避自己应该面对的事情。
  李靖看着皇帝脸上露出的神情,很快就明白自己说了不该说的话,勾起了皇帝的心事,连忙沉默了下来。
  接下来数日里,汉军不断地大张旗鼓地在城外挥军而去,终于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看着城外缩小的汉军大营,李世民脸上闪动的神情,他身边的屈突诵。偻君集等唐军将领亦是祁懈友卞六
  他们知道汉军撤兵必然是去控制附近的州县,如今城外的汉军虽然不过十五万之众,但是摆出的姿态却无疑是一副强者的姿态,在等待着他们出城野战。
  究竟该不该趁这个机会出城和汉军野战,一向果决的李世民这时候心里无比的犹豫,不止是他,李渊,李建成,唐朝的重臣们也都是同样举棋不定。
  御书房内,刘文静和唐俭随侍在李渊身后,自从汉军兵锋抵达长安后,他们已经数日没有谁过好觉了。
  “世民力主出兵,建成执意坚守,你们说联该听谁的。”李渊看向了身边的刘文静和唐俭,两个儿子相左的意见正代表着朝堂上的两派人马,李渊虽然平时称得上英武果断,但是现在面对自己的身家性命,他第一次犹豫了。
  “皇上,汉军分兵,驻守各地,是想要困死我们,同时也是引我军出城野战。”刘文静苦笑了一声,先前李世民的做法已经让他们丧尽民心,虽说成功地拖住了汉军,同时也最大限度地消耗了汉军的粮草,但是汉军现在的做法却又抵消了他们先前所作的一切。
  “打也是死,不打也是死,皇上,不能再犹豫了,如今郭孝恪就在城外,不如全力一搏。”唐俭沉默了片刻后,咬牙切齿地说道,他的家族早在汉军扫荡关中时,毁于汉军之手,此时心里剩下的念头只有杀了郭孝恪。
  刘文静没有否定唐俭的话,如今局势却如唐俭所说一般,他们已经没有了退路,战也是死,不战也是死,既然如此,不如全力一搏,或许还有几分生机。
  五胡十六国时,多少曾经强极一时的霸主仅仅是一仗失败,就再无翻身之机会,或许汉军和郭孝恪也是一样。当年前秦苻坚号称百万大军,最后还是一败涂地。“好,三日后发兵,联亲自上阵”小李渊终于做出了决断,面对着郭孝恪和汉军的步步紧逼,李渊决定放手一搏。
  随着李渊的意志,长安城内的唐军调动了起来,而城外的唐军大营亦是做出了相应的调动,这一切都没有瞒过城外的郭孝恪。
  “李渊终于按奈不住了。”三日后,郭孝恪眺望着长安城终于打开的城门,朝身旁的李靖道。
  “他们继续守下去,也只是拖延败亡的日子,现在有反败为胜的机会放在他们面前,他们是不会错过的”小李靖在一旁道,如果真让汉军巩丹住了关中和山西之地,只要他们这里粮草跟得上,长安就会在这种围困下等死。
  “皇上,虽然我军野战强于唐军,但是我军只有十五万人,在兵力上处于劣势李靖有预感,这次和唐军的决战,将是异常惨烈的一仗。
  “这一点联亦知道,但是联不相信四十万唐军个个都肯为李渊父子卖命。
  ”郭孝恪却是不以为意地道,李靖的谨慎虽然是好事,但是有的时候,太过谨慎就不是优点了。
  “民心,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什么都不是,但是李渊父子并没有绝对的实力,只要直接击溃唐军中枢,四十万唐军就会不战自溃郭孝恪望着出城的唐军,不是他看不起李渊,李世民,如果再给他们几年时间,他们会是自己在战场上的对手,但是现在他们还差了些。
  李靖顺着郭孝恪的声音,看向了出城的唐军大部中,那代表着皇帝所在的明要色大旗,眼中露出了精光,李渊居然亲自上阵了,虽然只是坐镇中军,但是他这鼓舞士气的举动,亦将是唐军的死穴,如果斩杀李渊于万军之中,甚至于只要斩断唐军中军代表皇帝的大旗,都足以让唐军崩溃。
  “击鼓,聚兵郭孝恪看向了身旁的亲兵,既然李渊都已经出城了,他自然也不能怠慢。
  随着汉军大营里响起的鼓声,接到中军命令的各营将领,带领着一营接着一营的汉军人马出了大营,开始列阵。
  随着升起的日头,在平原上各自列阵的唐军和汉军,没有派出骑兵前去骚扰对方,唐军是骑兵不够,而汉军则是郭孝恪不打算太早打击唐军士气,以免好不容易得到的这个和唐军野战的机会失去。
  三十万唐军列成的庞大军阵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而汉军亦是同样,面对背城而列的唐军,在结成军阵后,开始缓慢地推进。
第三百二十八章 天下一统(七)
  二点下,是血肉横飞的战场,汉军和唐军的步兵在双方糊咫匝地的箭雨下,互相顶着盾牌厮杀着,直到两军胶着,双方的弓箭手才停了下来。
  唐军占据着数量的优势,尤其是中军,兵力更是浑厚,即便出城野战,唐军却依然不敢离开长安城的城墙太远。
  看着如同血肉磨盘一样不断地吞噬着士兵生命的战场,饶是李渊,此时也是神情紧张,今日一战关系着天下归属。
  统帅玄甲精骑的李世民亲自担任了督战队,凡是后退的唐军都会被他在发现后第一时间命令弓箭手直接射杀于当场,如今已经被关中百姓称做屠夫的李世民已经管不了那么多,这一仗不是郭孝恪死,就是他们李氏亡。
  汉军中军,看着唐军不断地从中军调动兵力填到战场上,李靖等汉军将领都是变了脸色,谁都没有想到开战以后,唐军竟然这般顽强,丝毫不管死伤。
  唐军是要跟他们打消耗战,李靖他们心头浮起了一样的念头,虽然战场上一直都是汉军压制着唐军,每一个汉军倒下,都会有三个甚至更多的唐军倒下,但是这种损失仍是他们无法接受的。
  “步阵压上,骑兵出击,进攻敌阵侧翼。”中军的命令下达了,这道命令让李靖回过了神,皇上终于打算打破眼前这种僵持的局面了,三十万唐军摆出的军阵,虽然侧重于防御,但是战线仍旧长达十余里,他们有足够的机会击溃唐军的侧翼。
  李靖亲自接管了左翼的战场指挥,因为他手下的五万士兵中,有三万可以在马上骑射。虽然说真正精通骑射的只有几千人,但是在这种密集步阵的战场上,只要能够将箭矢射入敌阵就足够了。
  随着汉军中军敲响的鼓点声,原本压在右翼的汉军骑兵策马出阵了,整整一万骑兵,分作了十个千人队,呈一字阵列朝前奔驰而出,手中或挽强弓,或张强弩,向着唐军左翼压去。
  “立盾。”唐军阵前,看着奔跑起来的汉军骑兵,军官们大喝了起来,这些曾经去过边境和突厥人打过仗的关中老兵,当然知道这种骑射战法的可怕,很少有军队能够承受住那无穷无尽的箭雨和骑兵席卷而来的恐惧,往往很多时候,那些箭雨未必能带来多大伤亡,但是却能让心志不坚的新兵当场崩溃。
  唐军左翼的弓箭手们开始了抛射,其中还夹杂着强弩的箭矢,想要阻挡骑射战术,就要用更凶狠的弓箭还击。
  唐军阵前除了立盾的步军,还有围成一圈的战车,以及鹿角拒马,用来阻断骑兵冲锋,而这也能最大限度地让那些新兵感到安全。
  唐军的箭雨中,冲锋的汉军骑兵毫不畏惧,冲近了两百步的距离后,才开始松开了手中的弓弦,从两百步到一百步的距离,是汉军骑兵的打击范围,几乎没有一个汉军骑兵会冲近唐军百步范围内。
  一波接着一波的汉军骑兵千人队,就像汹涌的浪潮一样,在唐军阵前来回地骑射着,虽然间或有人中了唐军射出的强弩落马,但是却始终不乱,就像不会疲累的机器一样精准地运行着。
  十个千人队完成一轮骑射后,就会撤到战场一侧,补充箭矢。或给强弩上弦,三万人的汉军骑兵一刻不停地运转着,始终给唐军造成着巨大的压力。
  这时唐军左翼的阵中,不断有士兵被透过盾牌缝隙的汉军箭矢射杀或射伤,一开始在军官们的嘶吼下,唐军士兵还能保持冷静,但是时间长了,那些始终处于汉军箭矢射程杀伤范围内的唐军士兵终于再也承受不住那种随时会死去的恐惧,产生了溃乱。始终观察着战场的李靖敏锐地捕捉到了唐军阵前产生的混乱,随着他身边亲兵挥出的旗语,汉军骑兵中,骑术高超的骑兵队伍猛地奔近了唐军阵前,冒着唐军的箭雨,撒出了马上携带的挠钩绳圈,套住了那些拒马和鹿角,甚至于结阵的战车,然后便策马回奔,在胯下雄峻的战马全力狂奔下,一下子拉翻了那些被套住的拒马和鹿角以及战车。
  唐军阵前溃败的乱兵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维持住了阵线,不过他们原本坚固的防线已经被打开了缺口,虽然唐军试图修补那些拒马鹿角,可是在连续被汉军射杀了冲到阵前的士兵后,唐军不得不选择放弃。
  李靖稳健地指挥着,唐军的军阵再厚。他也会把那层乌龟壳给磨出个洞来,到时后从一点突破,撕开唐军整个左翼防线。
  来回驰射的汉军骑兵在唐军阵前带起了无数烟尘,百步外就看不清,而这时汉军的弩手在重步兵的保护下。推进到了骑兵们空出的地方,虽然烟尘缭绕,但是队形却始终未乱。
  就算是李靖站在高台上也看小;了和弩阵如今是否凡经宗成部署,他只能等待前线饷服背,不讨很快他就等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弩阵在重步兵的保护下,已经摸到了唐军阵前两百步的地方,他们的强弩可以直接杀伤唐军阵中百步范围内的士兵。
  “好。”李靖眼中爆出了慑人的光芒,随着他的命令,战场上响起了不同的号角声,而传令兵们也奔向了他麾下各军。
  很快,汉军的弩阵开始发威,一次整齐的齐射,整整一万枚强弩箭矢同时划过致命的弧线落在了唐军左翼的阵线上,无数血花飞溅唐军
  仅仅是一会儿功夫,又是一波强弩箭矢落下,唐军中,不止是士兵,就连军官们也都乱了起来,“汉军的弩阵就在前面,给我还击。”屈突通是久历战阵的老行伍,他很快就明白了过来,那些汉军骑兵践踏而起的烟尘里藏着汉军的弩手。
  随着屈突通的大喊,一干唐军将领都是纷纷明白了过来,调动着弩手还击,而汉军骑兵一直等待的机会终于到了。
  趁着唐军混乱和弩手被下令还击的时候,汉军骑兵从唐军左翼两侧猛地扑出,这时候已不是先前数百人的规模,而是整整近两千人,抛出了手中的绳索和挠钩,不断拉翻着那些拒马和鹿角,以及围起的战车。
  开始强攻的汉军骑兵终于出现了大量的伤亡,整整近千人倒在了唐军左翼的阵前,但是他们却打开了通往胜利的道路,当那些拒马和鹿角,以及围起来的战车所组成的坚固阵线被破坏了近半以后,烟尘中,举着盾牌,挺着长枪的汉军重步兵冲向了唐军。
  直到他们冲近五十步,这时候唐军才发现这些披甲的汉军重步兵,五十步的距离,对于这些汉军精锐来说,奔跑起来也就是片刻的事情。
  屈突通看着涌进缺口的汉军重步兵,惊得目瞪口呆,只能手忙脚乱地不断让后面的唐军士兵顶上去,汉军的重步兵冲进了唐军阵中后,开始不断地破坏着唐军的阵形,扩大着缺口,没有给唐军任何喘息的机会,汉军的骑兵也冲入了打开的缺口。
  这时左翼的战场,裴仁基和张须陀一起指挥的汉军也用和李靖一样的战法,冲乱了唐军右翼,和唐军短兵相接,整个战场都陷入了乱战中,长达十余里的战线上,到处都是两军厮杀的士兵。唐军中央,李世民看着居然被人数远少于自己的汉军压制的唐军,脸上露出了不甘之色,但是他并没有气馁,虽然汉军始终压着他们打,可是他们的兵力已经完全展开,他们在两翼投入的兵力众多,这意味着郭孝恪身边剩下的汉军不多。
  李世民不相信郭孝恪会犯这种错误,但是战场形势如此,那只能说明,郭孝恪还是那样地狂妄,狂妄到认为他在两翼投入的汉军重兵能在他的中军崩溃前,击溃他们的两翼。
  “父皇,我们的机会来了。”李世民朝李渊大吼了起来,汉军剩下的后备兵力不多了,如今只要集中全部的精锐兵力突破中央战场,杀了郭孝恪,这场仗就是他们赢了。
  李渊的目光锐利起来,他明白这是郭孝恪故意露出的破绽,但是能够在战场上杀了郭孝恪的诱惑实在太大了。只要这个男人死了,那么这天下之争便结束了。
  “父皇。”李建成也看向了李渊,这个时候他也和李世民一样,认为应该集中全部的精锐,袭杀郭孝恪。
  “建成,你留下。”李渊终于做出了决断,但是却留下了李建成,他不能让自己最看重的两个儿子一起踏上战场。
  随着李渊的命令,唐军除了维持两翼战场的必要兵力,剩下的兵力都投入到了中央战场,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李孝恭,李神通,罗成,侯君集,柴绍,长孙顺德,薛举,薛仁呆,这些唐军中所有的猛将都各领手下的精兵汇聚到了李世民的军中,唐军的近万精锐,则在李世民的带领下,以玄甲精骑为前锋,杀向了汉军的皇帝旗帜所在。
  听着战场上斥候的回禀,郭孝恪的目光越过了那遮断战场的烟尘,那里有唐军的精锐正在向他杀来。这将是最后一战,他回头看向了身后聚集的军中猛将,秦琼,尉迟恭,裴元庆,罗士信,程咬金,苏定方,沈光,大喊了起来,“虎贲营,出战,随联去取李渊的人头。”
  随着郭孝恪的高呼,汉军的猛将们高呼了起来,而留守中军指挥战场的贺廷玉和徐世绩则是露出了些许失望的神情,这将是他们和皇帝在战场上最后并肩厮杀的机会,但是他们却不得不错过。
第三百二十九章 天下一统(八)
  军厮杀中,中央战场,随着传令的背旗兵驰讨,始锋汉军士兵为亲自冲杀的皇帝和虎贲营让开了道路。
  高达三丈。绣着盘旋的飞龙的皇帝大旗出现在了战场上,当汉军营垒中,过百面的金鼓同时被擂动,郭孝恪一手练了十年的虎贲亲军以摧枯拉朽的姿态出现在了战场上。
  还未等李世民统率的一万唐军精锐杀到战场中央,郭孝恪亲自带领的三千虎贲亲军和三千汉军各营精锐,已经击溃了唐军在中央战场上的重兵。
  尽管李世民无比憎恨郭孝恪。但是面对即使身为皇帝。却仍旧亲自冲锋陷阵的郭孝恪。他心里面又充满了敬意,因为他们是同一类人:
  “杀尽管嘶吼声被汉军擂动的震天鼓声所淹没,但是李世民仍旧用尽了全部的力气,如同野兽般吼叫了起来,带着玄甲精骑和唐军最后的精锐骑兵迎上了虎贲营和汉军铁骑。
  李世民几乎是聚集了身边所有唐军能战的猛将,杀向了郭孝恪所在的皇帝旗帜,只要砍倒那面旗帜,杀了郭孝恪,这场天下之战就结束了。
  这时整个战场。都因为郭孝恪的亲自参战,而让汉军疯狂了。自古以来,主帅亲临前线。本就是最为鼓舞士气的,而唐军至今能在汉军的进攻下始终维持着阵脚,便是因为李渊这个皇帝亲自坐镇中军。但是现在郭孝恪这个比李渊更配得上皇帝二字的霸主亲自上了战场。对于汉军的士气的鼓舞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左翼战场,李靖也看到了那面在中央战场上朝前推进的皇帝战旗,一向是以儒将和镇定自若的大军指挥者出现在部下面前的他,也少有的举起了手中的马槊。亲自上阵了。仗都打到这份上了,正是气势如虹随皇帝一起直破敌阵的时候了。
  不止李靖动了。右翼战场,几手是中军皇帝的战旗出现在战场之后。张须陀和裴仁基也都下令总攻了,没有任何的留手,最后的预备兵力几乎是一下子往唐军最薄弱的一点进攻了下去,虽然两人用兵不似李靖那般精巧,但是这时候两人合力的一次猛攻。却取得了最大的战果。右翼战场的唐军被击破的这一点。直接引了右翼唐军的前军崩溃……汉军,威武一波高过一波的高呼声在战场上响起和汉军的金鼓声一同呼应着,压过了唐军阵中的鼓声。
  全身披枉重甲的虎贲营和玄甲精骑碰撞在了一起。这两支天下数一数二的重骑兵精锐终于展开了最后的对决。作为李世民耗尽全部心血打造的关中最强之兵,没有辜负李世民的期望,在第一时间就阻遏住了虎贲营的冲锋。
  两股铁骑兵的浪潮,就好象汹涌的恶潮互相拍打。直到粉身碎骨。双方的骑士凶悍地刺出着手上的马槊。掉下马的骑士则是挥刀厮杀。
  李世民为前驱的一千玄甲精骑,成功地阻挡住了汉军铁骑的冲锋之后。其余唐军骑兵和汉军骑兵陷入了乱战中。这时候双方都围绕着郭孝恪的皇帝战旗厮杀了起来。
  唐军中,李渊看着停下来的汉军皇菲战旗,果断地投入了中军最后的兵力。他要用数倍于汉军的数目活活地拖死郭孝恪。
  而中央战场上。厮杀的汉军步兵也是向着皇帝战旗汇聚着,护卫着冲击力无双的重骑兵的两翼。
  郭孝恪端坐在马上,看着李世民的帅旗朝自己逼近,手中握着的黑色马槊上垂下的樱络如同火焰般在风中飞扬。自从在战场击败号称再世项羽的杨玄感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在战场上遇到可以一战的敌手了。
  “杀郭孝恪手中的马槊指向了天空。他身旁的一众汉军猛将也是一同高声呼喊起来,主动杀向了朝他们杀来的唐军骑兵箭头。而他们后面。数匹雄峻的战马拉动的牢固战车也一同移动起来,这辆战车正是插着郭孝恪的皇帝战旗。三丈余高的旗杆。是海碗般粗细的坚硬原木。用来系住旗帜的也是缓缓相扣的铁环。而非普通的绳索,整辆战场极为沉重,才需要数匹战马才能拖动。
  一切无他,只因为郭孝恪的皇帝战旗实在是太过重要,而郭孝恪自己过去在战场上便经常斩将夺旗,麾下更有秦琼,苏定方这些神射。可以射落帅旗,因此面对以善射而称的李世民和关西猛将,他不敢怠慢;
  战场上。郭孝恪的皇帝战旗再次移动了起来,带动了厮杀的汉军士兵的军心气势,如同海潮般朝唐军压下,让李渊调动上来的最后唐军兵势给压了下去。
  李世民看着越来越近的皇帝战旗,他知道汉军虽然强猛,其军势如同燎原的烈火。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郭孝恪这个不可战胜的军神皇帝身上,而且不管他们多么善战。他们的兵力始终太少,这是致命缺点,绝不能久战。
  终于双方的猛将和精锐骑兵面对了,秦琼,罗士信,苏定方。尉迟恭,裴元庆。沈光,程咬金。柴绍,侯君集。李孝恭,薛举,薛仁易,罗成。李元吉。这些已经被战场催了全部凶性的将领
  天杀机,斗转星移;地杀机,龙蛇起6;人杀机,天地反覆。
  郭孝恪看着众将截杀住了唐军的猛将,目光落在了仍旧朝自己策马冲来的李世民和身旁那咋小挥舞双锤的少年将领,双腿一夹马腹,人也如箭般冲出,身后是苏吉利等一帮侍卫亲兵匕
  “李世民,李玄霸。”郭孝恪没想到上天真是待他不薄,不仅是李世民,还给他送来了李玄霸这个对手。
  郭孝恪自和杨玄感一战后。便再也没有出手过,但是却始终没有放松过自己的武术,因为这对他来说。是他在这个时代立身的根本。
  黑色的马槊刺出了一道炫目的弧线,直取冲在最前的李世民,李世民没有想到郭孝恪的出手这么快。大惊之下伏下了身子,躲开了这一刺,同时手中的马槊斜挥而上,而他后面的李玄霸的双锤亦是呼啸而至。
  战场上,被摔下马的冀建德飞快地爬了起来,然后他看到了被李世民和李玄霸夹攻的皇帝陛下,几乎是下意识的,实建德拔刀冲了过去。这时李世民的亲兵和郭孝恪的亲兵杀到了一起。
  窦建德本身就是河北猛将,自到汉军之后,整日习武,更是凶悍,而这时,不止是他。杜伏威也杀了过来,两人不顾生死地冲进了战圈之后,挥刀砍断了李世民胯下战马的马蹄。
  落马的李世民很快被两人缠上了。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身有隐疾的四弟李玄霸和郭孝恪厮杀在一起,纵使四弟有项羽之力,可是不能持久。对上郭孝恪这个曾经打败号称再世项羽的杨玄感的天下第一猛将。败亡只是时间的问题。
  没有了李世民的骚扰。郭孝恪终于和李玄霸可以一对一的交手,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少年力气大得惊人,虽然他的招数简单,可是对于锤这种重兵器而言。越简单的招数越实用。
  郭孝恪没有和李玄霸硬拼,黑色的马槊在他手上将内家枪法的精要使用的淋漓尽致,依靠着马槊的长度和诡异的圆弧刺击,死死地压制着李玄霸,要不是李玄霸那种比野兽更敏锐的直觉,或许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面对窦建德和杜伏威,李世民显得狼狈不堪,他是关西将门,一身的本事都在马上,如何是纵横6地的杜伏威的对手,就是寄建德也是一时的猛将,而这时能够来救他的唐军猛将已经被汉军将领缠住了。
  终于,久守必失,李世民被杜伏威一刀砍断握刀的手指后,被窦建德跟上一刀,砍断了另外一只手腕,最后被抢功的二人砍下了脑袋。
  看到李世民被枭的一幕,李玄霸的眼睛一下子红了,他的双手锤爆出了更加凶猛的力量,让郭孝恪的卸劲手法也承受不了,虎口开裂。
  李玄霸没有管被自己震退的郭孝恪。而是策马奔向了箕建德和杜伏威,看着如同魔神般冲向自己的李玄霸。刚从李世民身边那些疯狂的玄甲精骑的围攻下脱身的两人都是以为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皇帝竟然后而至,硬架住了李玄霸那势如山崩地裂的一击。
  连续两次爆出过自己身体承受之力的李玄霸和郭孝恪毫无花巧的一记硬拼之后,终于再也支撑不住,口中淌出了鲜血,他恨自己为什么会身有隐疾,可是他却再也说不出来,因为郭孝恪的马槊将他扫落了马下,四周涌上的汉军骑兵用手中的马槊将他钉死在了地上。
  苏吉利带着皇帝宿卫亲兵死死地护住了郭孝恪,他看得出皇上刚才那连续和李玄霸的交手,已经受了内伤,最后那一下将李玄霸扫落马下,更是强行运力。
  “联没事郭孝恪吞下了涌上喉咙的逆血,在战场上他是所有汉军的军神,不能让任何人看出他此时的虚弱来,他要撑到这场战争结束。
  随着李世民和李玄霸的阵亡小其余的唐军猛将也一一陨落,苏定方杀侯君集,尉迟恭斩杀薛举,薛仁暴父子,沈光刺柴绍于马下,秦琼擒杀罗成。
  在大将连续被杀,唐军的中军骑兵崩溃。除了玄甲精骑战至最后一兵一车,其余的唐军直接在战场逃跑了。
  随着唐军中军的崩溃,本就在汉军猛攻下,危如累卵的两翼也随之崩溃,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因为逃跑而互相践踏的唐军士兵,中央战场,折损过半的虎贲营再次向李渊的旗帜所在动了冲锋。
  唐军中军,李渊拒绝了刘文静这些文臣谋士退入城中的建议,即使他退入城中又如何,军心士气崩溃之下,偌大的长安城是守不住了,与其如此。倒不如像祖上那样,战死于沙场。
  当虎贲营杀到李渊面前时,李渊已经换上了盔甲。手刃数骑汉军后,自利而亡,结束了他本该作为开国皇帝而成为天下至尊的一生。
  退入城中的李建成,没有继续坚守长安城,而是选择了开城门投降,他要为李氏保住最后一点血脉。
  
第三百三十章 大结局:旧时代的终结
  站在长安城头,郭孝恪看着脚下的关中大地,他知道后训肿终干在他手中结束了,接下来将是一段新的历史,他会让这个帝国在他手中成为这世间唯一的国。
  李建成看着站在前方的郭孝恪,他曾经无数次想过两人再次见面的场面。可是却没想到会是现在这种场面,他的父亲,他的弟弟们都死,了,他最疼爱的妹妹却是郭孝恪的皇后,他都分不清自己现在的心情究竟是帐恨居多,还是庆幸居多。
  “李兄,我会放过李氏一族,但是你们不能再居住在大6,日本行省,将是你们的去处。”郭孝恪走到了李建成身边,对于这个和他有旧的妻兄说道,如果李唐没有李渊这个家主和李世民这样的野心者,而是李建成当家的话。他或许不必做到这个地步。
  “臣口谢皇上天恩。”李建成跪在了地上,郭孝恪放过李氏全族,已经是格外开恩,念在秀宁的情面上了。
  郭孝恪离开了,天下之争结束了,但是还有很多事情要等他去做。
  唐军惨败于长安城,汉军克长安,取关中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天下,对于早就期待着天下一统的百姓来说,这绝对是值得恭喜的好消息。
  而在李建成完整地交出长安城后,关中的饥民也被迅安抚了下去。仍旧屯驻于关中的二十余万汉军分驻各地,扫荡着作为失败方的关陇豪强,同时剿灭着各地的盗贼。
  在汉军强力的手段下。均田制在富饶的关中比在幽辽之地更为彻底的方式实行了下去,而分到土地的关中百姓自然对新的政权充满了感激之情。
  在郭孝恪赶回洛阳前,关于是否迁都长安,洛阳的裴世矩等一干大臣和山东士族爆了冲突,不管是魏征,还是长孙无忌都支持裴世矩提出的还都长安的建议。
  后汉迁都洛阳。山东士人入主朝堂小排挤山西。导致羌人入寇凉州。三辅胡化,最终导致董卓废汉帝,引汉末军阀混战的前车之鉴,成为了裴世矩等人力主迁都的理由,尤其是如今关陇豪族彻底失败。遭到清算的时候,如果将都城放在洛阳,将让山东门阀的势力从此高涨起来。
  是年冬,返回洛阳的郭孝恪面对迁都之议,根本没有给山东门阀半点机会。直接乾纲独断,同意了裴世矩等人之议,在汉军的护送下,各部衙门先迁往长安,对于那些以辞官威胁的山东门阀的官员,郭孝恪毫不在意,直接同意了这些人的致仕。而让关中地区颇有贤名的前李唐官吏和士人顶上,再次安抚住了受到关陇门阀牵连的山西士人之心。
  洛阳,皇宫之内,李秀宁看着前往朝鲜行省出海口的大哥李建成,脸上的表情有些凄楚,她知道丈夫已经最大限度地收手了,父亲和世民在战场上的死亡。只能说是天数,她明白内心才强的父亲是不愿意低头的。所以他选择了战死。
  “秀宁,你要保重身体,皇上是个好人。”看着面色苍白的李秀宁,李建成劝道,事已至此,他不希望李秀宁会因为这件事情而有所心事。如今李氏一族迁入日本行省。封藩王爵,实际上等同于流放,而李秀宁是李氏一族唯一的靠山了。
  李建成在洛阳陪李秀宁度过了整个冬天。或许郭孝恪自己也意识道妻子的时日无多了,才不顾魏征等人的劝谏。让李建成停留了如此长的时间。
  汉光三年,春。郭孝恪正式迁都长安,而后世尊为千年帝国的皇汉王朝也正式登上了历史舞台。
  新的帝国,新的官制。新的军制,一场改革从帝国的关中地区和辽东地区开始。内阁文官制度被保留了下来,而枢密院统管军事的制度也被确立了下来。
  汉光三年,本该是让郭孝恪意气风的一年,可是皇后李秀宁的去世让他大受打击,以至于在长安城战场时落下的伤势也爆了出来。虽然无碍于性命,却让强悍的郭孝恪再也没有可能出现在战场上,接受士兵们胜利的欢呼。
  李秀宁死后,木兰成为了帝国新的皇后,而她和长孙无垢一起抚平了郭孝恪失去李秀宁的伤痛乙
  御书房内,郭孝恪看着魏征小长孙无忌等勋贵功臣,将自己所拟的麒麟阁功臣名单,交给了他们,如今整个帝国已然统一,内阁和枢密院,一文一武,统管天下军国大事,他这个再也不能上战场的皇帝只需要把握整个帝国的方向就行了。
  看着麒麟阁的功臣名单,没有一个人有异议,事实上对于称得上雄才大略的皇帝,魏征。李靖等人心中只希望皇帝不要太过哀伤于孝烈皇后的逝去。
  汉光四年,帝国太学建立,科学制度推行到县一级,除了寒门士人可以通过科举入读太学,而勋贵子弟,和地方有德望的世家也能推荐自家子弟入读太学,而新的帝国太学不再是学术研究为主的地方而是彻底培养帝国政治精英的地方。帝国太学附属的各家学派。成为了帝国培养各种人才的地方,为了自己世间只一国的**,郭孝恪整整忍耐了二十年,二十年的时间,足足培养出了一代在新时代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帝国太学的政治精英。帝**校的年轻军官,和在一系列边境小型战争里成长的军队中坚将领。
  在二十年的修养生息后,郭孝恪的帝国迸了巨大能量,早已在益州接近青藏高原的高原地区练了五年的三万帝国的精锐山地军队。踏上了青藏高原,开始误仁吐蕃全境的战争,他们要教屯众政不知天高地厚。敢国求娶公主的蛮子。
  汉光二十四年,汉军深入岭南,建安南都护府,威服东南亚各国,帝国辽东水师,江南水师合并,称帝国海军。
  汉光二十五年秋,拉萨城破,吐蕃国主松赞干布阵亡,汉军在拉萨城建青海都护府。
  汉光二十六年,汉军十万出玉门关,随行三十万良家子弟为仆从军。席卷天山南路西域各国,沿途设立州县。良家子落户屯田,与当地胡女通婚。
  汉光二十八年,汉军占据西域,恢复汉武帝时期西域版图,安西大都护府建于龟兹。
  汉光三十年,崛起于阿拉伯半岛的白衣大食进攻吐火罗诸国昭武九姓入朝求援,请为皇汉藩属。
  汉光三十一年,安西都护府四万汉军精锐抵达担罗斯,于呼罗珊与白衣大食五万军队对峙,同年,二十万汉军与长安完成集结,踏止了西征之途。
  汉光三十二东,恒罗斯会战,四万安西都护府汉军精锐在白衣大食援军十五万的进攻下,仅剩残兵一万三千,却仍旧坚守西线大营,初夏,二十万汉军援兵抵达。汉军反攻,击溃白衣大食联军,占据呼罗珊全境。设波斯都护府,萨珊王朝王子卑路斯在帝国支持下复国。
  汉光三十三年,青海都护府,汉军两万山地精锐入侵南天些各国,建立南亚朝贡体系。
  汉光三十五年,帝国海军打通海上丝绸之路,与东罗马帝国建交。
  汉光三十七年,帝国海军远征舰队和东罗马帝国舰队全歼白衣大食的阿拉伯舰队于波斯湾,汉军登6为白衣大食所入侵的埃及,埃及独立。昆仑都护府建立。
  汉光三十八年,白衣大食承认帝国的霸权,退出河中战场,在呼罗珊作为两国缓冲地带的傀儡波斯国被保留。
  汉光三十九年,得到帝国兵器输入的东罗马帝国向白衣大食宣战,汉军同时在呼罗珊重新动攻势。
  汉光四十年,郭孝恪重病。在河中前线监军的太子郭盛赶回长安。
  “联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长安皇城。太极殿,老迈的郭孝恪看着赶回来的二儿子,一脸的疲倦,四十年的时间里,他深爱的女子一一离他而去,木兰。长孙无垢,红拂,杨吉儿,曾经的萧皇后都先他而去。
  “父皇。”郭盛看着形容枯槁的父亲,惶恐地跪在地上,才一年不到,父皇就憔悴到这种地步,让他有种莫名的恐惧,他害怕父亲会像大哥一样突然死去。
  “父皇老了,这咋,天下是你的了,可惜了昌儿。”郭孝恪和李秀宁的儿子郭昌,本来该是太子,尽管因为他母亲的缘故,他并不受那些老臣的欢迎,但是他用自己的才能折服了魏征那些反对者,甚至于郭孝恪也将全部的希望放在了这个长子身上,但是就像他母亲一样,这个他最看重的长子英年早逝,才让他改立和木兰的儿子郭盛为太子,这个儿子更像他军人的一面。
  “照顾好你的侄儿。”郭孝恪拉起了儿子,让他和自己坐在那张龙椅上,用一种宠溺的目光看着这个像军人多过像一个太子的儿子,交代起了后事。“海权不可废,不管是景教(基督教)还是大食教(伊斯兰教),一概都是邪教,要禁绝其传播,后代皇帝都要记得凡太阳照耀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将为汉土。”
  “儿子记下了。”郭盛点着头,记着父亲的交代。然后看着父亲说起自己儿时和诸兄弟们的事情。他开心地笑了起来。
  “盛儿,联累了,你背联回去吧,今天就不要回去了,陪联。”感觉到有些疲倦的郭孝恪朝儿子说道,他很久没有这么轻松过了。
  郭盛高兴地背起了郭孝恪。小时候任性的他经常让父皇背自己。虽然父皇最看重的是大哥,可是最宠爱的是他。
  “父皇,等明天,儿臣和您一起去打猎。”快到寝宫的时候,郭盛口中仍旧诣涵不绝地说着,可是这时候父亲却再也没有应他一声。他以为父亲只是睡着了,可是这时候父亲的手从他的肩膀上无力地垂下了。
  “爹。”郭盛跪倒在了地上,他没有再喊什么父皇,而是像小时候那样哭喊了起来。
  整个皇宫很快都充满了悲坳的哭声,尤其是那些侍奉皇帝的老侍卫军,哭声如嚎。
  这时候,整个帝国伴随郭孝恪这位死后值为太祖武皇帝创建皇汉盛世的麒麟阁功臣已经泰半过世。但是剩下的老臣如长孙无忌,苏定方,徐世绩等人在接到皇宫的内侍消息后,都是连夜驾车赶往皇宫。皇帝驾崩的消息。对于帝国来说是最大的噩耗,这时候帝国的二十万大军还在河中前线和大食人战斗。帝国的海军舰队也踏上了第二次远征的航行。
  登基的郭盛遵从了郭孝恪的遗愿,在逼迫白衣大食让出了波斯旧地后。停止了对白衣大食的进攻。派往波斯湾的帝国远征舰队也全数常驻于埃及,开始巩固起父亲在位时吞并的疆域。
  郭孝恪驾崩的同一天,一艘在海上迷航的帝国商船,现了帝国海军一直在寻找的新大6,这一天是旧时代的终结,也是新时代的开启,而汉人走入了新的纪元。
  (争隋完结。)
首页 上一页 共38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