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反经(全)

_53 赵蕤(唐)
鼓不具,兵刃不磨,器仗不坚,矢不著羽,弓弩无弦,主者吏士,法令不从,
此所谓“欺军”[有此者,斩之]。叩金不止,按旗不伏,举旗不起,指麾不
随,避前在后,纵发乱行,折兵弩之势,却退不斗。或左或右,扶伤■死,
因托归还,此谓“背军”[有此者,斩之]。出军行将,士卒争先,纷纷扰扰,
军骑相连,咽塞道路,后不得前,呼唤喧哗,无所听闻,失行乱次,兵刃中
伤,长将不理,上下纵横,此谓“乱军”[有此者,斩之]。屯营所止,问其
乡里,亲近相随,共食相保,呼召他位,越入他位,干误次第,不可呵止。
度营出入,不由门户,不自启白。奸邪所起,知者不告,罪同一等。合人饮
食,呵私所受,大言惊语,疑惑吏士,此谓“误军”[有此者,斩之]。
斩断之后,万事乃理。所以乡人盗笠,吕蒙先涕而后斩。马逸犯麦,曹
公割发而自刑。故太公曰:“刑上极,赏下通。”孙子曰:“法令孰行,赏
罚孰明,以此知胜。”此之谓也。
【译文】
孙子说:“如果士卒没有亲近依附之前就处罚他,士卒就不服气。不服
气,就难以使用。士卒既已亲近依附了将帅,仍不执行军纪军法,这种士卒
也不能使用。”所以说,将帅对士卒能象对待婴儿一样体贴,士卒就可以跟
随将帅一起赴汤蹈火;将帅对士卒能象对待自己的爱子一样,士卒就可以与
将帅同生共死。但是,如果对士卒过分厚养而不使用他们,一味溺爱而不以
军纪军法约束他们,违犯了军法也不严肃处理,这样的军队,就好比“骄子”
一样,是不能用来打仗的。《经》说:“士卒以奖赏为表,以惩罚为里。”
又说:“要用恩惠来命令他,以法令来约束他,这样就一定能取胜。”所以
武侯治军有七条禁令[孙子说:“施行超出惯例的奖赏,颁发打破常规的号
令。”《司马法》说:“看见敌人时发誓要给立功者奖赏,这是被围困的危
急之时的作法,不可以平常的法规来限止。敌对的国家入侵,与其周旋在原
野之上,治军的机要纲目,是无法事先制定的]:一是“轻”,二是“慢”,
三是“盗”,四是“欺”,五是“背”,六是“乱”,七是“误”。这七种
情况是治军必须禁止的。
如果有期约而不到,听到鼓声不进攻,趁机滞留,有避忌就止步不前。
开始时靠前,后来便落后,呼唤姓名不答应,盔甲没有,兵器不准备,这叫
做“轻军”[有此种行为者,要斩杀]。接受命令不去传达,传达时又不细心,
致使吏士疑惑。不听金鼓的号令,不看旌旗的指示,这叫做“慢军”[有此种
行为者,要斩杀]。吃饭却不储存粮食,驻扎却不部署士兵,赏赐、分配不公
平,袒护亲信,夺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借贷不还,抢夺他人割取的首级,
用以邀功,这叫做“盗军”[有此种行为者,要斩杀]。又如改名换姓,衣冠
不整,金鼓不备,兵刃不磨,武器不修整,箭不插羽毛,弓弩没有弓弦,从
上到下不听法令,这叫做“欺军”[有此种行为者,要斩杀]。听到击鼓不进
攻,鸣金不收兵,按下旗帜不倒伏,举起旗帜不起立,帅旗所指却不跟随,
躲在后面向前。随意放箭,胡乱行进,损折兵弩的威势,退却不斗。有时借
着扶助伤者、运送死者的机会,趁机逃跑,这叫做“背军”[有此种行为者,
要斩杀]。兵行将出之时,士卒却争着向前,纷纷扰扰,一片混乱。骑兵相互
勾连,堵塞道路,后面的部队不能向前,呼唤喧哗,嘈杂之声四起,没有行
列,次序混乱,兵刃误伤他人,军官也不去管理,上下纵横纷乱,这叫做“乱
军”[有此种行为者,要斩杀]。屯兵宿营,就四处打听同乡,亲近的彼此相
随,一起进食,相互担保,呼召别人,窜丧他人的位置,破坏秩序,不听别
人的制止。不从门户出入军营,不向上级请假。奸邪之事发生,知情者不报
告,罪责是相同的。和人一同饮食,呵斥他人,故意发出惊人之语,使吏士
疑惑,这叫做“误军”[有此种行为者,要斩杀]。
斩杀决断之后,诸多事情才会有条理。所以同乡人偷盗斗笠,吕蒙悲涕
之后将他斩杀;马惊踏坏了麦田,曹操割下头发表示自罚。所以姜太公说:
“刑罚、奖赏对上对下一视同仁,一切就都通畅了。”孙子说:“只要看法
令谁执行得好,谁赏罚分明,就能知谁能取得胜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教战四六
要想取得战场上的胜利,就要注意平时的严格训练。平时的训练越过硬,
越井然有序,在战场上取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经文】
孔子曰:“不教人战,是谓弃之。”故知卒不服习,起居不精,前击后
解,与金鼓之音相失,百不当一,此弃之者也。故领三军教之战者,必有金
鼓约令,所以整齐士卒也。
教令操兵起居,旌旗指麾之变。故教使一人学战,教成合之十人。十人
学战,教成合之百人。渐至三军之众。
大战之法,为其校阵,各有其道。左校青龙,右校白虎,前校朱雀,后
校玄武,中校轩辕。大将之所处,左锋右戟,前盾后弩,中央鼓旗,兴动俱
起。闻鼓则进,闻金则止。随其指麾,五阵乃理。
[夫五阵之法,鼓旗为主。一鼓举青旗,则为曲阵;二鼓举赤旗,则为锐
阵;三鼓举黄旗,则为圆阵;四鼓举白旗,则为方阵;五鼓举黑旗,则为直
阵。曲阵者,木也;锐阵者,火也;圆阵者,土也;方阵者,金也;直阵者,
水也。此五行之阵,展转相生,以为胜负。凡结五阵之法,五五相保,五人
为一长,五长为一师,五师为一帅,五帅为一校,五校为一火,五火为一挖,
五挖为一军,则事备矣。
夫兵之便,务助节度。短者持旌旗,勇者持金鼓,弱者给粮牧,智者为
谋主。乡里相比,五五相保。一鼓正立,二鼓起食,三鼓严办,四鼓就行,
间闻听令,然后出兵,随幡所至也]。
故曰: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部曲为分,什五为数];斗众如斗少,形
名是也[旌旗曰形,金鼓曰名]。言不相闻,故为鼓铎;视不相见,故为旌旗。
夫金鼓旌旗,所以一人耳目也。[是知鼓金铎,所以威耳;旌旗麾章,所
以威目;禁令刑罚,所以威心。耳威于声,不可不清;目威于色,不可不明;
心威于罚,不可不严。三者不立,虽胜必败。故曰:“将之所麾,莫不从移;
将筑所转,莫不前死。纷纷纭纭,闻乱而不可乱;混混沌沌,形圆而不可败,
此用众之法也。
卒服习矣,器用利矣,将军乃秉旌麾众而誓之[有虞氏诫于国,夏后氏誓
于军,殷誓于军门之外。周将交刃而誓之所誓,不同吾从,周誓之曰:“呜
呼!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今某国威侮五行,怠弃三
正,俾我有众,恭行天讨。用命者,赏不逾时;逗挠者,诛不迁列。死生富
贵,在此一举。嗟尔庶士,各勉乃心也]。于是气厉青云,虽赴汤蹈火,可也。
此教战之法也。
【译文】
孔子说:“不教人学习打仗,这就等于把他丢弃了一样。”由此知道士
卒不练兵,对战斗时的饮食起居之事不熟悉,前面一遭到攻击后面便已瓦解,
行动与金鼓之声不协调,一百人也抵不上一个人,这就是“丢弃”的意思。
所以率领三军教导他们习武打仗,一定要有金鼓约定命令,统一行动。
教练、命令部队的起居行动,用旌旗来指挥他们变化。一个人学会了作
战技能和方法,就楞以再教另外十个人;十个人学会,就可以再教一百人。
由此渐渐扩展到三军。
大战的方法,首先要懂得布阵。布阵各有其道。左边的校官的青龙旗指
示东方,右校的白虎旗指示西方,前校的朱雀旗指示南方,后校的玄武旗指
示北方,中校的轩辕旗居于中央。大将的所处之地,左面有矛,右面有戟,
前面有盾,后面有弩,中央处是鼓与旗,一有行动,一齐高举。士兵听到击
鼓就进攻,听到鸣金就收兵。只有跟随着大将的指挥,五阵才能有条不紊。
[五阵的方法,以鼓和旗为主。第一次击鼓举青旗,形成“曲阵”;第二
次击鼓举赤旗,形成“锐阵”;第三次击鼓举黄旗,形成“圆阵”;第四次
击鼓举白旗,形成“方阵”;第五次击鼓举黑旗,形成“直阵”。曲阵属木;
锐阵属火;圆阵属土;方阵属金;直阵属水。这种以五行布的阵,变化相生,
以此决定胜负。大凡五阵的布置方法,以五五为基本格局:五人为一长,五
长为一师,五师为一帅,五帅为一校,五校为一火,五火为一旅,五旅为一
军。这样,阵法就完整带兵的要旨,是务必掌握分寸、规矩。矮短者持旌旗,
勇敢者持金鼓,柔弱者负责供给粮草,智慧者则出谋划策。乡里相连,五五
相保。第一次击鼓起身,第二次击鼓进食,第三次击鼓细致准备,第四次击
鼓即将出发,要不断地注意听命令,然后举旗出发,跟随幡旗行进。]
所以,治理百万雄兵和治理少量部队的原则相同,只要把部队以五为基
数分开[部曲叫分,什五叫数];与大部队的敌军作战与小股部队相遇的战斗
原则也是相同的,只要有旌旗和金鼓作号令[旌旗叫“形”,金鼓叫“名”]。
前后言语不能相闻,所以要有鼓铎来传令;首尾不能相顾,所以要用旌旗为
信号。
金鼓旌旗,是用来统一作战行动的。因此,鼙鼓金铎,是用来作用于听
觉的;旌旗麾章,是用来作用于视觉的;禁令刑罚,是用来警戒军心的。听
觉是用声音振奋起来的,所以鼙鼓金铎的声音不能不清晰;视觉是用颜色来
刺激的,所以军旗不能不鲜明;军心要靠刑罚来激励,所以刑罚不能不威严。
如果这种威权不确立,即使是胜利了也要终归失败。所以说,将帅指挥,部
队就得服从,将帅指向哪里,部队就得拼死向前。这样,阵势虽然纷乱,士
兵听到的虽然是一片喧器,然而队伍却不会乱;战场上虽然一片混沌,但是
阵势部署周密,应付裕如,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攻破。这就是指挥大军作战
的方法。
士卒既已受了训练,战法熟悉了,武器锋利了,将军于是手执帅旗在众
人面前宣誓[有虞氏在国中告诫,夏后氏在军前宣誓,殷则在军门外宣誓,周
在即将交战时宣誓,周的誓言说:“呜呼!普天之下,皆是大王的土地;四
海之内,皆是大王的臣子。现在某国以武力践踏仁、义、礼、智、信,抛弃
天、地、人的正道。今天,我有此大军,要替天去讨伐。服从命令效力的,
及时奖赏。贪生怕死的,就地诛杀。生死富贵,在此一举。希望诸位都要尽
力尽心]。在这样的时候,将士同仇敌忾,气冲云天,即使是赴汤蹈火,也没
有做不到的。这就是军训的方法。
天时四七
天时、地利、人和,是取胜的重要保证。孙子说:“知天知地,胜乃天
究。”所谓得天时,就是要了解自然,把握自然,利用自然,在最适宜的自
然条件下制订规划,采取行动,从而取得最大的效益,最佳的成果。
【经文】
孙子曰:二曰天时。天时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司马法曰:“冬夏
不兴师,所以兼爱。”吾人太公曰:“天文三人,主占风气,知天心去就。”
敌《经》曰:“能助三生,临刃勿惊,从孤击虚,一女当五丈夫。”故行军
必背太阴、向太阳,察五纬之光芒,观二曜之薄蚀,必当以太白为主,辰星
为候。合宿有必斗之期,格出明,不战之势。避以日耗,背以月刑。 以王击
困,以生击死,是知用天之道,顺天行诛,非一日也。
若细雨沐军,临机必有捷;回风相触,道还而无功。云类群羊,必走之
道;气如惊鹿,必败之势。黑云出垒,赤气临军,六穷起风,三刑起雾,此
皆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若烟非烟,此庆云也;若星非星,此归邪也;若
雾非雾,此泣军也;若雷非雷,此天鼓也。庆云开,有德;归邪,有降人;
泣军,多杀将;天鼓,多败军。是知风云之占,岁月之候,其来久矣。
故古者初立将,始出门,首建牙之时,必观风云之气。
[诸谋立武事,征伐四方,兴兵动众,忌大风,雷雨,阴不见日。辰午酉
亥,自刑之日。夫牙旗者,将军之精。凡竖牙旗,必以制日。制日者,谓上
克下也。初立牙门,祈之曰:“两仪有正,四海有王,宝命在天,世德弥光。
蕞尔凶狡,敢谋乱常,天子命我,秉钺专征。爱整其旅,讨兹不庭。夫天道
助顺,神祗害倾,使凶丑时歼,海隅聿清。兵不血刃,凯归上京。神气增辉,
永观厥成。实正直之赖,凡乃神之灵,急急少律令。”凡气出如甑上气,勃
勃上升,气积为雾,雾为阴,阴气结为虹霓,晕珥之属。凡气不积不结,散
漫一方,不能为灾。必和杂杀气,森森然疾起,乃可论占。常以平旦、下晡
日出没时,候之期内,有风雨,灾不成也]。
若风不旁勃,旌旗晕晕,顺风而扬举,或向敌终日,军行有功,胜候也。
[凡军上气如山堤上林木,不可与战;在我军大胜。或如火光,亦大胜。
或敌上白气粉拂如楼,缘以赤气,兵劲不可击;在我军必大胜。或敌上气黄
白,厚润而重者,勿与战。或有云广如三匹帛,前后大军行好。遥望军上云
少斗(又鸟),赤白相随,在气中得天助,不可击。两军相当,上有气如蛇,举头
向敌者,战必胜。凡军营上有五色气,上与天连,此应天之军,不可击。有
赤黄气干天,亦不可攻。或有云如日月,而赤气绕之,如日晕状,有光者,
所见之地大胜,不可攻。敌上气少晕状,其军不可攻。此皆胜气也]。
若逆风来应,气旁勃,牙杠折,阴不见日,旌幡激扬,败候也。
[若云气从敌所来,终日不止,军不可出,出则不利。若风气俱来,此为
败候,在急击也。凡敌上气色如马肝,如死灰,或类偃,盖皆败候也。或黑
气如环山,随军上者,军必败。或军上气昏发,连夜照人,则军事散乱。或
军上气半,而一绝一败,再绝再败。在东发白气者,灾深。或军上气五色杂
乱,东西南北不定者,其军欲败。机军上有赤气炎炎降天,将死众乱。或军
上有黑气牛马形,从气雾中下渐入军,名曰天狗下食血,败军也。机有云气
盖道,蒙蔽昼冥者,释炊不暇熟,急去,此皆败候也。
若下轻其将,妖怪并作,众口相惑,当修德审令,缮砺锋甲,勤诚誓士,
以避天怒。然后复择吉日,祭牙旗,具太牢之馔,震鼓铎之音,诚心启请,
以备天问,观其祥应,以占吉凶。若人马喜跃,旌旗皆前指高陵,金铎之声
扬以清,鼙鼓之音宛以鸣,此得神明之助,持以安于众心,乃可用矣。
虽云任贤使能,则不占而事利;令明法审,则不筮而计成;封功赏劳,
则不祷而福从;共苦同甘,则犯逆而功就。然而,临机制用有五助焉:一曰
助谋,二曰助势,三曰助怯,四曰助疑,五曰助地。此五者,助胜之术。故
曰:知地知天,胜乃可全。不可不审察也。
【译文】
孙子说:“第二要看天时。所谓天时,是指阴阳、寒暑、阴晴等气候情
况。”《司马法》说:“寒冬盛夏不兴师动众,是因为‘兼爱’。”我的乡
人姜太公说:“天文方面要选三人,负责观察气候,掌握气候变化规律。”
所以《经》上说:“能明了前生、今生、来生的联系,即使面对刀刃也不会
惊惧,跟着孤儿抗击外侮,一女能顶五个男子。”所以行军一定要背向太阴、
面向太阳,详察金、木、水、火、土五纬的光芒,细观日食、月食,一定要
以太白星为主,辰星为候。在暗夜里必定有战斗,如果天色明亮,就是不战
的预兆。作战要躲避太阳下的消耗,月亮下的刑戮,以旺盛攻击困乏,以生
气攻击衰朽。由此知道用天道、顺天意去诛伐,并非是一日之间就能成功的
事情。
如果细雨蒙蒙,临战必能获胜;有回旋之风相触,军队将在中途返回,
劳而无功;天上云如群羊,是逃跑的预示;云气如惊鹿,是必败的预示;黑
云从营垒上升起,赤色云气临降军队的上空,狂风怒起,大雾弥漫,这都是
只见军队出发,而不见军队回来的征兆。象烟又不是烟,叫“庆云”;象星
星又不是星星,叫“归邪”;象雾又不是雾,叫“泣军”;象雷声又不是雷
声,叫“天鼓”。“庆云”开,是有德的标志;出现了“归邪”,预示有投
降之人;出现了“泣军”、多是大将破杀的征兆;出现了“天鼓”,多是败
军的征兆。由此知道查看风云,观测岁月,由来已久。
所以古代一任命大将,军队刚一出门,将要竖起帅旗之时,就要观测风
云之气。
[准备发动战争,征伐敌国,兴师动众之时,忌讳有大风、雷雨的天气,
或阴霆不见天日。辰、午、西、亥,是自刑的日子,不宜有军事行动。牙旗,
是将军的灵魂所在。大凡竖立牙旗,一定要选择制日。所谓制日,就是上能
克下的日子。大旗刚刚竖立在牙门,要祭旗,说:“天地有正,四海有王。
神命、天命、帝命在上,世德愈加光大。无知小儿凶残狡诈,居然敢谋乱天
常。天子特命我带兵出征,于是整顿部队,讨伐无道。天道扶助正义,神祗
降灾于倾灭无道的凶逆,凶丑很决就会被歼灭,四海之内不久就会重见光明。
不用有多少伤亡,就能胜利凯旋,使国家的灵异的祥瑞增辉,长久看到成功。
这是正直之举,所有的神灵,要速来保佑我军。”凡云气如瓦甑上的气,勃
勃上升,云气积为雾,雾凝结为阴气,阴气又结为虹霓,有如太阳两边的光
环。凡云气不郁积不凝结,散漫一方,不能成为灾祸。必须是掺杂着肃杀之
气,阴森森地急速兴起,才可以占卜,经常是在早晨或下午太阳出没之时。
观测期内,如果有风雨出现,灾害就不能形成。]
如风不从旁兴起,旌旗四周有光晕顺风飘升,或者向敌军方向终日飘扬,
这是军队建立功业、大获全胜的征兆。
[凡敌人军阵上空云气如山堤上的林木,不可与之交战。如在我军上空,
就能大获全胜。或者我军上空云气如火光,亦可大获全胜。或者敌阵上空白
色云气如粉白色的高楼,又联结着赤色云气,敌人兵力强劲,不可攻击;如
在我军,我军一定会大胜。或者敌阵上空有黄白色云气,厚润而浓重,不要
与之交战。或者有云气宽大如三匹帛,前后大军行进顺畅。遥望敌军上空云
气形状如斗(又鸟),赤色白色相随,这是敌军获得天助的表示,不能发动进攻。
两军兵力相当,天上有云气如蛇形,举头朝向敌方,这时作战,我军一定会
取胜。凡敌军上空有五色云气,与天相连,这表明敌军是顺应天时之军,不
可攻击。有赤黄云气冲天,也不可攻击。或者有云气如日月灿烂,并有赤色
云气缠绕,如日晕的形状,伴以光芒,见有这种云气笼罩的军队一定有战必
胜,不可向它发动攻击。敌阵上空云气如光晕,其军不可进攻,这都是胜利
之气。]
如果逆风吹来,云气勃兴,牙旗旗杆折断,天气阴沉不见太阳,旌幡激
烈飘扬,这是失败的征兆。
[如果云气从敌方飘来,终日不止,不可出行,出行则不利。如风与云气
俱来,这是战败的征兆,要迅速进攻。凡敌阵上空云气颜色如马肝、如死灰,
或如人躺卧,都是战败的征兆。或者黑色云气如环形山,跟随在军队上空,
其军必败。或者军阵上空云气傍晚升发,夜间也光明照人,则预示军情散散
乱。或者军阵上空云气半遮,打一仗则败一仗,再打一仗再败一仗。在东方
有白气,灾难深重。或者军阵上空有赤色云气,炎炎下降,这是将死众乱的
征兆。或者军阵上有黑色云气,呈牛马形状从气雾中落下,渐渐进入军中,
这叫天狗下来食血,是败军的征兆。或者有云气遮盖道路,蒙敝日光,军队
连饭都做不熟,那就要赶快撤离,这是战败的征兆。]
如果士卒不尊敬主将,互相谈论的都是妖言怪事,在这种情况下,应当
赶紧修明德操,详审法令,修缮盔甲,磨硕武器,勤劳军务,虔诚地宣誓,
来避免上天的震怒,然后选择吉日,祭祀牙旗,备好全猪、全牛、全羊,震
响鼓锋之声,诚心告启,预备回答上天的责问,同时观察有何吉祥的应验,
并占卜凶吉。如果人喜马跃,旌旗都前指向高陵,金铎的声音激扬清亮,鼙
鼓的声音宛转鸣响,这就证明得到了神明的助佑,就可以安抚军心,军队就
能用以作战了。
如果任贤使能,不用占卜事情也会顺利;军令严明、法度详审,不卜筮
计谋也能成功;封赏有功劳的人,不用祷告也能吉祥;如能与士卒同甘共苦,
讨伐逆乱就能成功。还有“五助”可以在指挥作战时灵活运用:一是助谋,
二是助势,三是助怯,四是助疑,五是助地。这五项,是帮助夺取战争胜利
的辅助方法。所以说,知地知天,才能大获全胜。不能不认真研究的。
地形四八
孙子说:“地形者,兵之助也。”善战者,必须善于利用地形者。做为
将领,要了解地形,研究地形,制定在各种地形条件下的行动规则。这样,
取胜就有了更坚实的保证,取胜的机会也会更多。
【经文】
孙子曰:“三曰地利。地利者,远近、险易、广狭、生死也。敌不知山
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向导,不能得地利。故用兵有散地、
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汜地、有围地、有死地[九地
之名]。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织其境内之地,士卒意不专,有自溃之心也。
故《经》曰:“散地,吾将一其志也”]。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入人
之地未深,士卒意尚未专而轻走也。故《经》曰:“轻地,吾将使之属也”]。
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可以少胜众、弱胜强,谓山水厄口、有险固
之利,两敌所争。故《经》曰:“争地,吾将趣其后也”]。我可以往,彼可
以来,为交地[道上相交错,平地上有数道往来。交通无可绝也,故《经》曰:
“交地,吾将固有结也”]。诸侯之地三属[我与敌相对,而旁有他国也],先
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先至其地,可交结诸侯之众为助也。故《经》曰:
“衢地,我将谨其守也”]。入人难返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远去己
城郭,深入敌地,专心意,故谓之重地。故《经》曰:“重地,吾将继其食
也”];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汜地[汜,浸洳之地。故《经》
曰:“汜地,我将进其途也];所由入者隘,所以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众者,
为围地[所欲从入厄险,欲归道远也,持久则粮乏,故敌可以少击吾众者。故
《经》曰:“围地,吾将塞其阙也”]。疾战则存,不疾则亡者,为死地[前
有高山,后有大水,进则不得,退复有碍,又粮乏绝,故为死地。在死地者,
当及士卒尚饱,强志殊死,故可以俱死。故《经》曰:“死地,吾将示之以
不活也”]。
是故散地无战[士卒顾家,不可以战],轻地则无止[入敌地浅,士意尚未
坚,不可以遇敌,自当坚其心也],争地则无攻[三道攻,当先主地利也,先
得其地者,不可攻也],交地则无绝[相及属也。交地者,俱可进退,不以兵
绝也],衢地则合交[佐诸侯也,当结交于诸侯],重地则掠[蓄粮食也,入深,
士卒坚固,则可掠取财物],汜地则行[不可止也],围地则谋[击其谋也,则
当权谋奇谲,可以免难],死地则战[殊死织也,未战先励之曰:“无虑愚戆,
用军不明,乃随围厄之地,益士大夫之忧也,皆将之罪也。今日之事,在此
一举。若不用力,身当膏野草,为虫兽食,妻子无所求索,克则身荣,赏禄
在焉,可不勉哉]。”
又有六地,有通、有挂、有支、有隘、有险、有远[六地名也]。我可以
往,彼可以来,曰通[谓俱在平陵,往来通利也]。居通地,选处其高阳,利
粮道,以战则利[宁致人,无致于人。己先处高地,分为屯守于归来之路,不
使敌绝己粮道也]。可以往,难以反,曰挂[挂,相挂牵也]。挂形曰敌无备,
出而胜之;敌有备,出而不胜,难以反,不利[敌无备而攻之,胜可也;有备
不得胜之,则难还返也]。我出而不利,彼出而不利,曰支[支,久也。俱不
便久相持也]。支形曰敌虽利我,我无出,引而去也,令敌半出而击之,利[利
我也,佯背我去,无出。遂待其引而击之,可败也]。隘形曰我先居之,必盈
之而待敌[ 盈,满也。以兵阵满厄形名,使敌不得进退];若敌先居之,盈而
勿从也,不盈而从之[ 隘形者,两山之间通谷也。敌怒,势不饶我也。居之,
必前齐厄口,阵而守之以奇也。敌即先居此地齐口阵,勿从也。即半隘阵者,
从而与敌共此利也]。险形曰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 居高阳筑地,以待
敌丧。敌人从其下阴来,击之,胜也];若敌先居,则引而去之,匆从也[地
险,先不可至于人也]。夫远形,钩势,难以挑战,而不利[ 挑,近敌也。远
形,去国远也。地钩等,无独便利,先挑之战,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
皆将之至任,不可不察。故曰:深草蓊秽者,所以遁逃也;深谷阻险者,所
以止御车骑也;隘塞山林者,所以少击众也[ 众少可以夜击敌也];沛泽杳冥
者,所以匿其形也。
丈五之沟,渐车之水[渐,浸也],山林石径,泾川丘阜[泾川,常流之川],
草木所在,此步兵之地,车骑二不当一。丘陵漫衍相属[ 漫衍,犹联延也;
属,续也],平原广野,此车骑之地,步兵十不当一。平越相远[ 远,离也],
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短兵十不当一。两阵相近,平越浅草,可前可后,
此长戟之地,剑盾三不当一。萑苇竹萧[萧,蒿也],草木蒙笼,林叶茂接,
此矛铤之地,长戟二不当一。曲道相伏,险厄相薄,此剑盾之地。故曰:地
形者,兵之助。又曰:用兵之道,地利为宝。赵奢趋山,秦师所以败。韩信
背水,汉兵由其克胜。此用地利之略也。
【译文】
孙武说:“第三要看地利。所谓地利,是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易,
地域的宽广和狭窄以及是否有利于攻守进退等。不知山林的险阻、沼泽的形
势,不能行军。不用向导,不能获得地利。
用兵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汜地、围地、死地之分。
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上与敌作战,这样的地区叫“散地”[在自己境内作战,士
卒心意不专一,会生自我溃败之心。因此《经》上说:“在散地作战,要使
士卒的心意专一”]。进入敌境不深的地区,叫“轻地”[进入敌人之境不深
的地区,士卒的心意还没有专一,因而容易逃跑。《经》上说:“在轻地,
我要使各部互相连接”]。我先占领对我有利,敌先占领对敌有利的地区,叫
“争地”[ 在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地域里,可以把守山水的隘口,据险
固守,所以敌我双方都要争夺。《经》上说:“对于争地,要迅速赶在敌军
前面占领它”]。我军可以去,敌军可以来的地区,叫“交地”[交地的道路
相交错,平地上有数条路可以往来,交通便利。《经》上说:“对于交地,
要固守其要道”]。敌我双方和其它诸侯国接壤的三角地区,先到就可以结交
诸侯并取得援助的,叫“衢地”[先到者可以结交诸侯,得到它们的援助。《经》
上说:“对于衢地,要小心谨慎地防守”]。深入道险难返的地区,背后又有
许多城镇,这种地形叫“重地”[远离自己的城郭,深入敌境,士卒会心意专
一地作战,所以称之为“重地”。《经》上说:“在重地,要不断地为士卒
提供给养”]。山林、险阻、沼泽等道路难行的地区,叫“汜地”[《经》]
上说:“到了汜地,要迅速穿过它”]。进入时的道路狭隘,退出时的道路迂
远,敌人以少数兵力能击败我众多兵力的地区,叫“围地”[ 继续前进太险
恶,返回归路又遥远,拖延久了会缺粮。所以敌军能以少胜多。《经》上说:
“在围地,一定要堵塞隘口”]。迅速奋战则能生存,否则就会被消灭的地区,
叫“死地”[前有高山,后有大水,前进不能,后退又有障碍,加上粮草缺乏,
所以称之为“死地”。[ 在死地作战,趁士卒体力还好,要鼓舞士气,以便
与敌人决一死战,可与敌人同归于尽。《经》上说:“在死地作战,要有必
死的决心”]。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散地”不宜作战[因士卒顾恋家
乡],在“轻地”不可停留[进入敌境不深,士气不高,不要轻易开战,首先
要注意坚定士卒的斗志],遇“争地”不可强攻[ 进攻就要先得地利,如果敌
人已先占领,就不要强攻] 。在“交地”则各部要互相连接,防止被敌人切
断[在“交地”,敌我双方都可以进退,不能让各部失去联络],在“衡地”
则应结交邻国[ 求得邻国的援助],在“重地”则应夺取物质,就地补给[蓄
积粮食,深入敌境,士卒意志坚决,可夺取财物],在“汜地”就要迅速通过
[不可停止],在“围地”就要巧设奇谋[攻击敌军要用奇谋,这样可以避免灾
难],在“死地”就要迅猛奋战,死中求生[要决一死战,在战前先要这样激
励士卒:“愚莽又缺乏考虑,用兵不明智,因此才进入到了这危险之地,加
重了军官们的忧虑,这都是我做将领的过错。今日生死存亡,在此一举。若
不用力作战,我们就会抛尸野外,为虫兽所食,家中的妻子儿女也因此失去
依靠。战斗打胜了,不仅自身荣耀,赏奖俸禄均可得到。诸位一定要努力向
前!”]。
地理形势又可分六种:有“通”、“挂”、“支”、“隘”、“险”、
“远”等。凡是我可以去,敌人可以来的,叫做“通”[指都处在平原、丘陵
地带,交通便利]。处在“通”地,要抢先占据地势高而向阳的地方,并保持
粮道畅通,这样与敌交战就有利[ 宁可引诱敌人来就我,而不要我去就敌人。
既已占据高地,就要分兵把守在返回的道路,不要让敌切断我军的粮道]。凡
是易进难返的地方叫“挂”,在“挂形”地区,敌军如无防备,就要出击战
胜它;如果敌人有防备,我出击不能取胜,又难以撤回,这就于我不利]。凡
是我出击不利,敌出击也不利的地方,叫作“支”[“支”,是持久的意思,
敌我双方都不便长久相持的地方] 。在“支形”地区,敌人虽然以利诱我,
也不要出击,最好是带领部队假装离去,诱敌出动一半时,我突然发起进攻,
这样有利[对我军有利。如果敌军佯装背我而去,不要出兵,要等敌军引兵离
开时,再攻击它,就可以取胜]。在称作“隘形”的这种狭窄的山谷地带,我
若先敌占据,就要用重兵堵塞隘口,等待敌人来攻[用重兵堵塞险要地形,使
敌人不能进退]。如果敌军己先我占据隘口,并以重兵据守,那就不要进攻;
如敌军没有重兵把守,就要迅速攻占。[“ 隘形”是指两山中间的通道。占
据这一地形的敌军如果发怒,表示不会放过我军。占据了它,一定要陈兵谷
口,以奇谋镇守。敌军如果占据了谷口列阵以待,就不要进攻。如果敌军只
占领了一半,可以攻击,以便与敌军共享这一有利地形]。在“险形”地区,
如我先敌占领,要占据地势高而向阳的地方待击敌人[占据高而向阳的地形待
敌来攻,敌军如从下面的背阴处来,攻击它可以取胜]。如果敌人已先占领,
那就主动撤退,不要进攻[险要地带,一定不能被敌人先控制]。在“远形”
地区,双方势均力敌,不宜挑战,勉强作战,于我不利[“远形”,离本国较
远。势均力敌,便没有便宜可占。先挑战,于我军不利]。以上是关于利用地
形的原则,领会运用是将帅的重要一课,不可不认真研究。姜太公说,有让
部队紧靠茂密的野草地段的,这是为了遁逃做准备;有占据溪水深谷险要处
的,这是为了阻挡敌军的战车骑兵;有把队伍派往隘口要塞山林中的,这是
为了以少击多[人数少可以乘夜色攻击敌军];有把队伍送到杂草丛生的湖泊
河泽及幽暗处的,这是为了隐蔽自己的行动。
有丈五宽的壕沟,浸漫战车的河水,山林,石径,有常流水的河川以及
草木生长的地方,适合用步兵作战,在这类地段,一个步兵可敌二辆战车或
骑兵。丘陵绵延相连,平原旷野,这是适于战车、骑兵作战的地方,在这种
地方,十个步兵抵挡不了一个骑兵。居高临下,远离平原,适于弓弯手作战,
在这种地方,十个使用短兵器的抵挡不了一个弓箭手。两军阵地接近,平原
浅草处,可前攻可后撒的地方,适于使用长戟作战,在这种地方,一个使戟
的可敌三个使剑盾的。芦苇竹蒿丛生,草木葱笼,林莽相接,森林茂盛之处,
适于使用长矛作战,在这种地方,二个使长戟的抵挡不了一个使长矛的。到
处是曲折的道路,险要的隘口,这是适于剑盾作战的地方。所以说,用兵的
原则,最重要的是善于利用地形的辅助作用。当年秦兵围困赵国的阏与,赵
奢去救援,先占据了北山,秦军后至,攻山不得,赵奢乘机反攻,大败秦军。
韩信背水列阵,汉军前临大敌,后无退路,都拼死作战,结果战胜了赵军。
这就是善于利用地形作战的典型例证。
水火四九
孙子说:“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中国古代军事家较早认识
到了水、火在军事进攻中的重要作用。采用水攻、火攻要因地、因时,要注
意把握自然环境,特别是注意把握气候条件。
【经文】
《经》曰:“以水佐攻者强,以水佐攻者明。”是知水火者,兵之助也。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