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反经(全)

_10 赵蕤(唐)
结结巴巴,从小架鹰斗(又鸟),无恶不作。在汉顺帝年间,仗着姐姐梁皇后,世
袭了其父梁商的大将军爵位。在刘志即位之前,两年之内死了三个皇帝(顺
帝刘保11 岁即位,在位19 年;冲帝刘炳,2 岁即位,仅仅做了5 个月皇帝;
质帝刘缵,8 岁即位,不到一年就被梁冀毒杀)。汉王朝表面上挂的是刘记
招牌,实际上却是梁冀的私人财产。梁冀生活上骄奢淫逸,各地进贡的珍奇,
都要先送到梁府,选剩后才给皇宫。他修建的府第园林,象皇宫一样富丽堂
皇。占田围猎,绵延千里。掌权二十多年,拥立三个皇帝,“穷极满盛,威
行内外”,有史以来,外戚权势还没有超过他的。
刘志虽然是个只知吃喝玩乐,对什么事都不过问的儿皇帝,但到了3O
岁那年,对梁冀的飞扬跋扈渐生不满,便与单超、左馆、徐璜、具瑗、唐衡
5 个宦官密谋,用御林军铲除了梁氏家族和他的私党。粱冀被没收家产时,
财物达3O 亿,相当于全国租税的一半。
桓帝出于对宦官的感激,单超5 人都官封万户候,朝政由外戚之手转到
了宦官之手。宦官势力迅速澎涨。人称左悺为“左回天”(权能回天);具
及为“具独坐”(骄责无比);徐磺为“徐卧虎”(无人取碰);唐衡为“唐
雨堕”(流毒遍天下。其时单超已死)。不但宦官本人虐遍天下,他们的义
子。同宗及姻亲也被派到地方任大小官职,贪脏勒索,有如盗贼。如宦官候
览,他本人霸占百姓住宅达381 所,良田万亩,仿照皇宫修建16 座府第。他
的哥哥候参任益州刺史,专门诬陷富人入狱致死,没收其财产中饱私囊。徐
璜的侄儿徐宣,求婚下邳李家不允,便设法出任下邳县令,率吏卒入李宅抢
走其姑娘,践踏之后用箭活活射死,埋在官衙之内。不巧徐宣的上司黄浮是
个清官,接到诉状,马上将徐宣收监。他深知徐家权势熏天,不顾僚属劝阻,
毅然说道:“徐宣这样的国贼,非杀不可!即使我因此而死,也心甘情愿!”
随即以法处死了徐宣。宦官徐璜岂肯甘休,找到桓帝大泄私忿。桓帝只信宦
官的话,下令将黄浮革职判刑。这哪里还有是非和公理?在桓帝的纵容下,
宦官的气焰更加嚣张了。
自从宦官专权后,除了以暴发户的贪残肆意掠夺外,还广树党羽,安插
亲信,正常的选官和升迁被破坏了。子弟为官,拿钱买官,人情送官,卖官
鬻爵,贿赂公行。读书人拿不出巨款行贿宦官,进身无门,个人前途和国家
命运交织在一起,同样渺茫,同样凋蔽,这就成了他们反抗宦官势力的原动
力。
无权无势的大学生,他们的武器就是口诛笔伐,依靠舆论抨击时弊,褒
贬人物。宦官也不示弱:你说我是小人,我也不承认你是君子。孔子不是说
“君子群而不党”吗?那你们就是“党人”。双方攻评,营垒分明,展开了
激烈的斗争。
宦官有桓帝撑腰,作恶如故,横行无忌。大将皇甫规平定羌人论功当封。
宦官徐磺乘机勒索贿赂,被断然拒绝。宦官便诬陷他不是打败羌人,而是拿
钱让羌人投降,假冒军功,下狱论罪。皇甫规理直气壮:“说我拿钱诱羌人
投降,如用私钱,我家中哪有那么多钱?如用公款,帐簿上哪一笔钱花在什
么地方,就请查去!”结果查无实据,一些大巨和太学生三百多人跑到宫门
前喊冤示威。闹得汉桓帝满肚子不高兴。
公元159 年,一向敢与宦官硬斗的司隶校尉李膺转仕河南尹。一个叫羊
元群的郡守回到家乡。李膺发现他贪脏尤甚,不但携回大批金银财宝,甚至
连郡府厕所的花窗都被他卸下带回。李膺上书朝廷,认为应严加制裁。谁知
此人向宫中宦官行路,不但安然无事,李膺反以诬陷之罪,给革了职,判了
刑。由于陈蕃等大臣的营救,李膺才好歹官复原职,但此人梗直的脾气顽固
得很,不久又依法处决了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和宦官的死党张成的儿子(张
成从朝中得知要颁布大赦令,就教唆儿子趁机杀人,然后扬长而去。没想到
李膺不管那一套,不顾一切地处死了犯人)。于是宦官看准了机会,候览叫
张成的门徒上书皇帝,诬告李膺收买太学生,互相串连,结成死党,诽谤朝
廷,制造动乱??
汉桓帝平时时这些动不动好指手划脚评议国是的学生们就看不顺眼,这
下可让他有了把柄,于是下诏在全国各地通辑、追捕敢于反抗宦官的读书人。
恐怖气氛笼罩全国,官吏趁机瞎抓滥捕,一个州郡被捕“党人”多达百人。
李膺等人看到这种局面,在狱中谎供许多宦官也是同党。宦官们怕引火烧身,
只好劝说桓帝赦免“党人”,不再治罪,但“禁锢”终身,永远不能当官。
历史上有名的“党锢之祸”是由桓帝开其端,灵帝时演变为大屠杀的。
汉灵帝即位时才12 岁,由桓帝的皇后窦太后临朝称制。太后之父窦武为
大将军,手执权柄。窦武虽以外戚掌权,但他为人清正,忌恨宦官浊乱朝延,
值此新帝即位,他想有所作为,整顿朝纲。他的这一想法与陈否不谋而合。
于是两人设计铲除宦官势力,因谋事不慎,消息走露,反而被曹节、王甫、
候览等号称“十常侍”的宦官集团逐一捕杀,同时被诛杀灭族的朝臣甚众,
被罢官回家的遍布全国。宦官在宫廷斗争中大获全胜,一下子有17 人封侯,
他们眉飞色舞,弹冠相庆。可对回到地方上的官吏始终不放心,因为读书人
把这些失败的官僚当做英雄、领袖,联合起来抨击宦官,互相激励,闹得沸
沸扬扬,与朝中的宦官成了死对头。宦官们一方面让灵帝每次下诏重申“党
人”之罪;另一方面加紧制造借口,对“党人”这狠心头之刺,必欲拔之而
后快。
建宁二年(169 年),被誉为“八及”(令人景仰的人)之一的张俭担
任山阳郡(今山东巨野南)的东部督邮(郡守的辅佐官,掌督察所领县违法
之事),宦官候览的家正在他的管区年。这一年候览丧母还家,不但为其母
大起坟莹,而且预先为自己建造寿冢,规模宏大,殿堂高耸,因此毁人住宅,
掘人坟园,夺人妻女,罪恶滔天。此外还先后建造住宅16 处,雕梁画栋,搂
阁相连,象皇宫一样富丽堂皇。这在当时也是为封建王法所不允许的。张俭
依法上奏朝廷,请求严惩候览。候在宫中截扣了奏章。张俭一怒之下,派人
平毁了候家的坟莹,没收了候家的资产,又把候家平日杀害百姓、夺人田宅
之事写了一份奏章送往京城,不料奏章又落入候览手中。他把张俭恨透了,
唆使一个与张俭有私仇的小人,上书诬告张与同乡24 人结成朋党图谋不轨。
奏章这次很快就到了灵帝那里,宦官曹节也趁机把上次禁锢的党人李膺、杜
密等人牵连进去请求灵帝惩治天下所有的“钩党”。汉灵帝这时才14 岁,什
么也不懂,仰着脸问曹节:“什么是钩党啊?”曹节说:“钩党就是党人。”
“党人做了什么事一定要杀啊?”曹节回答:“他们聚在一起想图谋不轨。”
灵帝又问:“什么是不轨呀?”曹节说:“不轨就是要把皇帝推翻。”灵帝
想了想,就胡里胡涂同意了。
逮捕党人的诏书一下,各地的宦官死党就闻风而动,监狱为之暴满。李
膺的朋友劝他快逃,李膺坦然地说:“我已经6O 多岁了,生死有命,还逃到
哪儿去呢?”自己昂头走进了监狱,被拷打致死,全家被流放。凡是天下有
名气的官员和儒士,统统被宦官说咸是党人,杀的杀,关的关。有些人趁机
公报私仇,陷害对方;有的官吏为邀功,故意搞扩大化??被流放,处死,
免官禁锢的又有六七百,太学生被捕的也有一千多人,整个国家成了豺狼横
行的恐怖世界。
赶走了“不识趣”的官僚士大夫,汉灵帝感到耳根清静了,他可以纵情
享乐,恣意敛财了。宦官们不但不会劝阻,还会帮他出主意,想办法,声色
犬马,花样翻新,一门心思让他玩得舒舒服服。
奴才们也喜欢这样的主子,只要你让他享乐,你任人唯亲也好,贪污受
贿也好,草菅人命也好,他一概不管。万一被人揪住了尾巴,他还会护着你
呢。主纵奴恶,宦官及其党徒可把天下害苦了。宦官王甫的养子王吉29 岁就
出任沛国相,判案标新立异,要是穷人生了子女无力抚养,就把父母双双杀
掉。凡被他处死的人,都分裂尸体陈列车上,标明“罪状”,巡游各县示众。
夏天即使尸体腐烂了,也要用绳子把尸骨穿起来,不游遍沛国全境不罢休。
他当了5 年官,就杀了一万多人。
汉灵帝使国家彻底毁灭的最“杰出”的一招就是明码标价卖官敛财。
汉灵帝出身于亭侯之家,与富有天下的皇帝相比,也曾经过了一段“穷
苦”生活,所以怕穷之余,就对金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嗜好。放在国库里的
钱他觉得不牢靠,非要攥在自己手心里不可。他的母亲董太后也是出名的财
迷,自从儿子咸了皇帝,她不放过任何发财的机会。她让汉灵帝派出大批宦
官到各地去搜括金银财宝,直接用车给她运回宫中。后来看油水榨得差不多
了,又给灵帝出了一个主意:公开标价卖官。
光和元年(178 年),官职交易所在西邸开张了。价码是郡守级卖二千
万,县令级四百万。明码标价,童叟无欺。买卖做得还很灵活,有钱交现款,
无钱可赊欠,到任后再加倍偿还。肥瘦不同的官职,还可讨价还价。开市大
吉,生意兴隆,汉灵帝母子俩笑逐颜开。买官的人也不会吃亏,到任之后,
只要狠狠搜括即可,只是苦了老百姓。汉灵帝他们才不管呢,他见买卖适销
对路,急忙扩大经营:朝中三公,一千万一个,九卿五百万,如果属于按资
历本该提升的,出半价即可。后来连禁卫军也上了市。除了皇帝之外,什么
官都可以买到。
卖官的“国策”后来发展到官员调动、秀才授职,都得到西邸讲价交钱
后,才能走马上任。有些正直清廉的,请求不再当官,却被强迫派遣。新任
巨鹿郡太守司马直,因清廉有名,特别减价三百万。接到诏书后,司马直愤
然说:“当官是为民作主,现在反而要盘剥百姓以满足上司的私欲,于心何
忍?”他请病假,不准。上任途中写了一篇批评时政的奏章,然后服毒自杀。
汉灵帝用这种办法搞来的钱财怕得而复失,把一部分存放在宦官亲信的
家里,一部分拿回老家变成不动产。这些亡国昏君,总以为国亡之后家尚可
保,总要移国就家,准备亡国后回家好好享受去也。
国家到了这步田地,神仙也回天乏为了。当时有一首民谣曰:“发如韭,
剪复生。头如(又鸟),割复鸣。吏不必可畏,小民从来不可轻。”这已经直言不
讳的表达了天下苍生“与日同亡”的誓死决心。
席卷全国的黄巾大起义终于暴发了!
【经文】
自炎精不竞,字县分崩,曹孟德挟天子而令诸候,刘玄德凭蜀汉之阻,
孙仲谋负江淮之固,三分天下,鼎足而立,皆肇开王业,光启霸图。三方之
君,敦有优劣?
虞南曰:“曹公兵机智算,殆难与敌,故能肇迹开基,居中作相,实有
英雄之才矣!然谲诡不常,雄猜多忌,至于杀伏后,鸩荀彧,诛孔融,戮崔
琰,娄生毙于一言,桓劭劳于下拜。弃德任刑,其虐已甚,坐论西伯,实非
其人。许邵所谓‘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斯言为当。
“刘公待刘璋以宾礼,委诸葛而不疑,人君之德,于斯为美。彼孔明者,
命世之奇才,伊、吕之俦匹。臣主同心,鱼水为譬,但以国小兵弱,斗绝一
隅,支对二方,抗衡上国。若使与曹公易地而处,骋其长算,肆关、张之武,
尽诸葛之文,则霸王之业成矣。
“孙主因厥兄之资,用前朝之佐,介以天险,仅得自存,比于二人,理
弗能逮。”
[陈寿云:“刘备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所以基字亦狭。”张辅曰:“何
为其然?夫拨乱之主,当先以收相获将为本,一身善战不足恃也。诸葛孔明
达礼知变,殆王佐之才。玄德无强盛之势而令委质,关侯、张飞皆人杰也,
服而使之。夫明暗不相为用,能否不相为使。武帝虽处安强,不为之用也,
况在危急之间乎?若令玄德据有中州,将与周室比隆,岂徒二杰而已。”
魏帝问吴使赵咨曰:“吴王何等主也?”咨曰:“聪、明、仁、知、雄、
略之主也。”帝问其状,咨对曰:“纳鲁肃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
阵,是其明也;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据
三州虎视天下,是其雄也;屈身于陛下,是其略也。”
孙策疮甚,呼弟权曰:“举江东之众,决机于雨阵之间,与天下争衡,
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才,以保江东,我不如卿。”陈寿云:“孙权
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人之杰也。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也。”]
【译文】
自从汉室衰落,天下分崩,曹操(字孟德)挟天子以令诸候,刘备(字
玄德)凭蜀地险要,孙权(字仲谋)靠江淮坚固,三分天下,成鼎立之势。
这三个人都开创了帝王基业,建立了霸主宏图。三人谁优谁劣?
虞世南说:“曹操的军事谋略,几乎元人能比,所以他能打下建国的基
础。虽身居朝廷相位,实怀雄才大略。然而他谲秘诡诈,心性反常,疑心重,
忌讳多,所以他杀害了伏皇后家族数百人;因意见不合便毒死他的谋士荀或;
因嫉恨不与之合作的孔融,便将其杀害;崔琰仪表堂堂,曾作为曹操的替身
接见匈奴使者,事后他又觉得没面子,也被他杀害;娄生只因为说错一句话
就被他砍头;桓劭已经自首,跪下求饶,他说:‘只要长跪不起,就可饶你
不死。’最后还是被杀。不讲仁德,只用刑戳,可见他暴虐极了。然而他闲
谈时好自比周文王,实际根本不是。汝南名士许劭给他的评价是:‘治世之
能臣,乱世之奸雄。’这话说得非常恰当。
“刘备对四川的太守刘璋能以礼相待,委任诸葛亮为军师从不怀疑,做
君王的,这是最好的仁德表现。孔明是举世闻名的奇才,可与辅佐成汤的伊
尹、武王的吕望相比。君臣同心,如鱼得水。只因国小兵弱,蜷缩在闭塞的
蜀地,要同时分心对付魏、吴,与大国抗衡,显得力不从心。假如与曹操易
地而处,使刘备的远大计谋得以施展,使关羽、张飞的英武得以发挥,把诸
葛亮的才能全部用上,那么,他的霸主之业必然成功。
“孙权在其兄孙策奠定的基础上,任用前朝的文武百官,凭借长江天险,
仅能自保而已,比起前二人来,就有所不及了。”
[修《三国志》的陈寿说:“刘备的智谋才干,比不上曹操,所以开拓的
区域也较狭窄。”晋朝的清官张辅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拨乱反正的
国王,首要的、根本的是要得到好的将相,仅凭自身一人英勇善战是不行的。
诸葛亮精通礼义,了解风云变幻,算的上是辅佐一统天下的帝王之才。刘备
没有强大的实力,却能让他鞠躬尽瘁;关羽、张飞都是豪杰,却能让他们忠
心耿耿为他效力,这说明刘备有独特的本领。人与人相处的原则是:光明正
大的和阴险奸诈的不会互相配合,才能出众的和平庸愚蠢的不能互相合作。
曹操即使在安全强盛之时,这些人也不会为他效力,更何况在危难之际呢。
假如让刘备拥有中原,他开创的基业将会与周王朝媲美,怎会仅仅得一个‘二
杰’(指刘与曹)的称号呢。”
曹丕问吴国的使者赵咨:“吴王是怎样的一位君主?”赵咨回答说:“是
一位聪睿、明达、仁慈、智慧、雄毅、英略的君主。”曹操问他有何具体表
现,赵咨解释道:‘鲁肃出身贫寒,他能起用,证明他的聪睿;吕蒙是一普
通士兵,他能提拨,证明他的明达;收留了你们的大将于禁而不加害,证明
他的仁慈;攻占了荆州,但没有发生激战,证明他的智慧;占据三州,虎视
天下,证明他的雄毅;委屈求全,敬奉陛下,证明他的英略。”
孙策中箭受伤调养的时候,把弟弟孙权叫到床前说:“统率江东的千军
万马,在箭矢如雨的战场上,当机立断,与天下争雄,你不如我;举贤任能,
各尽其才,以保江东,我不如你。”
陈寿说:“孙权屈身忍辱,任用人才,崇尚计谋,象勾践一样奇异,确
是人中豪杰,所以他才能独据江淮,成就三分鼎立的霸业。”]
【经文】
晋宣帝雄谋妙算,诸葛亮冠世奇才,谁为优劣?
虞南曰:“宣帝起自书生,参佐帝业,济世危难,克清王道,文武之略,
实有可称,而多仗阴谋,弗由仁义,猜忍诡伏,盈诸襟抱。至如示谬言于李
胜,委鞠狱于何晏,愧心负理,君子不为。以此伪情,行之万物,若使力均
势敌,俱会中原,以仲达之奸谋,当孔明之节制,恐非侍也。”
[吴张微《默记》论诸葛亮、司马宣王二相优劣曰:“汉朝倾覆,天下分
崩,二公并遭值际会,托身明主。孔明起蜀汉之地,蹈一州之土,方之大国,
盖有九分之一也。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仲达据天
下十倍之地,仗兼并之众,据牢城,拥精锐,无擒敌之意,务自保而已。使
彼孔明若此而不亡,则凉、雍不解甲,中国不释鞍,胜负之势亦已决矣。方
之司马,不亦优乎?”]
【译文】
晋宣帝司马懿老谋深算,诸葛亮盖世奇才,哪一个更高明?
虞世南说:“司马懿出身于世代儒家,参与建立魏国的政制,在世事危
难之际能有所救助,清理朝纲,文才武略,实有可称道的一面。然而这人好
玩弄阴谋,做事不讲仁义,猜疑妒忌,诡计多端。譬如他为让魏明帝自取灭
亡,故意装病,河南尹李胜离京赴任前去看他,他故意说胡话,装得命在旦
夕,使曹爽放松了警惕;他把何宴等人下狱后,任由狱吏审讯拷打,最后连
诛三族。象这类伤天害理昧良心的事,正人君子是做不出来的。用这种虚情
假义对待一切事物,倘若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到中原地带去会战,以他的
奸谋来对孔明的统帅有方,恐怕就不是对手了。”
[东吴时的张微在《默记》中谈论到司马懿和诸葛亮二人的忧劣时说:“汉
朝灭亡,天下三分,这二人同时生活在风云际会的时代,投靠了一方之主。
孔明从蜀汉开始活动,地盘只有一个州,与大国相比,只占九分之一,指挥
着数万军队,长驰于祁山一带,意气奋发,大有饮马河、洛的壮志。司马懿
拥有天下十倍之地,仗着兼并的大军,城垒坚固,部队精锐,不敢斩将擒敌,
却只能自保而已。假如孔明不是死于五丈原,凉州、雍州(今陕甘宁一带)
的军队和武器装备还在,战争继续下去,谁胜谁负很明白。比起司马懿来,
孔明不是更高明吗?”]
【经文】
或曰:“晋景、文兄弟敦贤?”[魏明帝崩,立养子齐王芳,遗诏使曹爽
与司马宣王辅政。宣王诛爽自专政。宣王薨,子景王名师字子元代立辅政,
废齐王芳,立高贵乡公。景王薨,弟文王名昭字子上又代立辅政,杀高贵乡
公,立陈留王。后陈留王以魏禅,晋武帝名炎字安世即位,平吴,天下一统。
及子惠帝立,天下大乱,五胡入中原矣。]
虞南曰:“何晏称:‘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夏侯太初是也。唯凡也
故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故知王佐之才,著于早日。及诛爽之际,
智略已宣,钦、俭称兵,全军独克,此足见其英图也。虽道盛三分,而终身
北面,威名振主而臣节不亏,侯服归全,于斯为美。太祖嗣兴,克宁祸乱,
南定淮海,西平庸蜀,役不逾时,厥功为重。及高贵纂历,聪明夙智,不能
竭忠协赞,拟迹伊周,遂乃伪谤士颜,委罪成济,自贻逆节,终享恶名,斯
言之玷,不可磨也。”
[干宝《晋总论》曰:“昔汉宣帝以雄才硕量,应运而仕。值魏太祖创业
之初,筹画军国,嘉谋屡中,遂服舆珍,弛驱三世。性深阻有城府而能宽绰
以容纳,行任数以御物而知人善采拔。故能西擒孟达,东举公孙渊,内夷曹
爽,外袭王陵,屡拒诸葛亮节制之兵,而东支吴人辅车之势。于是百姓与能,
大象始构矣。世宗承基,太祖继业,玄、丰乱年,钦、诞寇外,潜谋虽密而
在机必兆,淮、浦再扰而许、洛不震,成黜异图,用光前烈。然后推毅钟、
邓,长驱庸蜀。三关电扫,刘禅入臣。天符人事,於是信矣。始当非常之礼,
终受备物之锡。至于世祖,遂享皇极,仁以厚下,俭以节用,和而不弛,宽
而能断。故人咏维新,四海悦劝矣。泛舟三峡,介马桂阳,役不二时,江湘
来同。夷吴、蜀之垒垣,通二方之险塞。太康之中,天下书同文,车同轨。
虽太平未洽,亦足以。明吏奉其法,人乐其生,百代之一时也。武皇既崩,
山陵未干,而杨骏被诛,母后废黜,朝士旧臣,夷灭者数十族。寻以二公、
楚王之变,宗子无维城之助,而阅伯实沉之隙岁构。师尹无具瞻之贵,而颠
坠戮辱之祸日有。方岳无钧石之镇,关门无结草之固。李辰石冰倾之放荆、
扬,刘渊王弥挠之于青、冀。二十余年而河、洛为墟,戎、羯称制,二帝失
尊,山陵无所。何哉?树立失权,托附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多也。
故观阮籍之行而觉礼教崩弛之所由,察庾纯、贾充之事而见师尹之多僻,思
郭钦之谋而悟夷狄之有畔,核傅咸之奏、《钱神》之论而睹宠赂之彰。民风
国势如此,虽以中庸之才,守文之主治之,辛有。——必见之于祭祀,季札
必得之于乐声,范燮必为之请死,贾谊必为之痛哭,又况我惠帝以荡荡之德
而临之哉?淳耀之烈未渝,故大命重集于中宗元皇帝也。]
【译文】
西晋前夕的景王司马师和他的弟弟文王司马昭,哪个比较贤明?
[魏明帝曹睿驾崩,立养子齐王曹芳,托咐曹爽与司马懿辅佐曹芳。司马
懿杀了曹爽,大权独揽。曹芳在位三年,司马懿死,儿子司马师(字子元)
被封为景王辅政,废除曹芳,立曹丕的孙子曹髦。司马师死后,他的弟弟司
马昭(字子上)被封为文王,又代其兄辅政,杀了曹髦,立曹操的孙子曹奂。
后来曹奂也被废除,封为陈留王,他让位给司马炎(字安世)晋武帝,从此
进入西晋时期。司马炎称帝即位后,灭了东吴,统一了天下。到了晋惠帝即
位,天下大乱,开始了五胡人主中原的大动荡时代。]
虞世南对司马昭兄弟的评价是:何晏说:“唯有深邃,才能领悟胸怀天
下的含义——夏侯玄(字太初)就是这样的人;唯有机谋,才能成就天下的
重任——司马师就是这样的人。”由此可知,有将相之才的人,在青少年时
期就要表现出来。在司马懿诛灭曹爽的时候,司马师镇静如常,其智慧谋略
已很明显了。扬州都督毋丘俭和刺史文钦举兵讨伐他的时候,被他打得全军
覆没,由此可以看出他的英雄气概。虽然他在谋略上胜人三分,但他能忠心
保卫王室;虽然威名震主,但为人臣子的名节无可指责;权势显赫但能善始
善终。这就很值得赞美了。
他的弟弟司马昭继承了大将军的权柄以后,镇压了扬州都督诸葛诞讨伐
他的战乱;在南方,安定了淮海一带的局势;在西方,消灭了刘禅没落的蜀
汉。司马昭部署军政大事不失时机,一切以建功立业为重。可是在曹髦即位
之后,不是用其聪明才智竭力协助;想学伊尹、周公,却诋毁有学问、有声
望的人;杀了曹髦却把罪名推在太子的门客成济身上,自己给后人留下大逆
不道的劣迹,最终还是成了历史的罪人。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污点是永远洗
不掉的。
[干宝的《晋总论》说:“司马懿以雄才宏量,顺应时势,走上了仕途,
正遇上曹操开始创业,使他能参与筹划军国大事,高明的谋略屡屡成功,终
于投身于戎马生涯,三代人驰骋疆场。他生性深沉多疑,有城府,但又宽松
容人,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审时度势,处理军务能放开手;知人善任,能采
纳、提拔人才,所以能西擒反复无常的孟达,平定辽东太守公孙渊的叛乱,
消灭了与他同时受命辅政的曹爽,临死前还杀了扬州都督王陵。屡次抵抗诸
葛亮统率的大军,还要对付东吴配合蜀军的威胁。因此老百姓一致赞扬他的
才能,晋室一统天下的趋势从司马懿开始初步形成。
“司马师和司马昭继承了他创立的基业之后,内乱有夏候玄、李丰,外
乱有毋丘俭、文钦,这两起反对他的图谋虽然策划周密,还是走露了消息,
都被司马氏镇压了。江东一市虽然战乱再起,但他们稳坐京都,一次次想推
翻他们的图谋不但都被粉碎,反而使司马家族的基业更加巩固。后来起用邓
艾、钟会,长驱入蜀,迅速打败了昏庸的刘禅,刘禅投降,东吴灭亡,建立
了晋朝,统一了天下。天意人事,通过这段历史,不得不相信。
“司马氏三代起初接受非同导常的委任,最后获得军政大权,到了司马
炎手里,终于登上了帝王的宝座。
“司马炎仁德厚爱,勤俭节约,平和而不放纵,宽厚而有断决,所以人
人歌颂国家从此可以振兴了。当时的形势是四海欢欣,万民拥戴,放舟三峡,
驰马桂阳,劳役不失时机,江浙都来归顺,铲平了吴、蜀的堡垒,打通与这
两处往来的交通障碍。在西晋武帝太康年间,书同文,车同轨,虽说不是圆
满的太平盛世,也基本可以满足了。清明的官吏奉公守法,人民群众安居乐
业,可以称得上是百年盛世。
“可是等到司马炎驾崩,皇陵的土还没有干,国丈杨骏被杀,杨皇后被
废为庶人,朝中旧臣被诛灭的就有数十家。不久又发生了贾后假传诏书让楚
王司马玮杀害太宰司马亮的事件,事后楚王又被贾后以擅杀大臣的罪名诛
灭。这样杀来杀去,导致了一有危险,都没有人帮助皇室子弟守护城池,而
手足相残的事却年年发生。辅相没有尊严,不受人敬重,被杀戮侮辱的灾难
却随时都会发生。全国山河没有一座可保安稳的重镇,雄关要道不费吹灰之
力就能被攻破。先是有李特在四川起兵,很快就攻下了荆州、扬州等地,继
而刘渊在山东、河北等地扰乱,也跟着割据为王,国家开始冰消土崩。二十
多年,河、洛地区就荒芜成一片废墟,西北方的胡人纷纷称王称霸,二代皇
帝大权旁落,大好河山群龙元首。为什么会落到这步田地呢?只因为树立的
接班人权力落在朝廷命官之手,父皇临终托附的重臣不是辅政的人才,国家
的法纪不能贯彻实施,临时凑合的政策反倒频频出台。只要看看阮藉放浪形
骸的行径,就可知道礼教崩毁废弃的根由;考究庾纯、贾充的所作所为,就
可以看出辅相的荒诞乖张;想想郭钦所出的计谋,就可以明白北方各族为什
么有机可乘;细看傅咸的奏章和鲁褒的《钱神论》,就可以知道行贿受贿、
买官邀宠的明目张胆。民风国势到了这步田地,即便有中庸之才的将相,坚
持礼义之治的君王,来治理这样的国家,也无法使之起死回生了。即便侥幸
出现这种奇迹,也只能在祭祀祖庙的时候看到,在季札听音乐论兴亡的时候
见到,范燮也要为之请死,贾谊必然为之痛哭了!更何况让一个白痴晋惠帝
司马衷去面对这样的局势妮!然而司马家族的耀眼的余焰还没有熄灭,所以
艰巨的使命又落在了东晋元帝司马睿的身上。”]
【按语】
封建社会国家最高领导人的产生,因为其政治机制的桎梏,既不可能象
议会制那样去选举,也不可能象多党制那样去竞争,而只能在一个极其有限
的圈子里——皇室子孙中选择,而且必须遵循老祖宗数千年不变的规矩:立
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可是这一原则执行起来往往变数很多,比方说,前
任皇帝常常以遗诏的形式把他的宠姬或爱子钦定为接班人;或者皇帝断子绝
孙了,就只能从远房同宗中找继承人;抑或是皇室衰微,朝纲被一权臣把持,
那个实已虚设的儿皇帝就不得不退位——美其名曰“禅让”。这样一来,国
家兴亡,百姓苦乐就不是取决于什么政治体制,而是决定于情节各各不同的
争权闹剧了。
西晋末年的晋惠帝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晋惠帝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的次子。他从小生在宫中,过着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生活,又不好读书,十几岁还不识字,只知寻欢作乐,别的什么
事情也不问,什么都不懂,蠢得象猪一样。有一次司马衷在御花园玩,听到
一片蛤蟆叫声,他问侍从:“此鸣者为官乎,为私乎?”侍从听了捧腹大笑,
其中有个机灵的答道:“在官地为官,在私地为私。”又有一次,天下遭灾,
百姓俄死不少,司马衷自作聪明地说:“他们为什么不吃肉末粥?”
太子胡涂到如此程度,怎么能处理国家大事?不少大臣为此忧虑,晋武
帝也不是不知道。尽管如此,司马衷还是当了皇帝。究其实,根源还在当时
统治阶级内部的切身利益。看看这类历史故事,你就可以知道,不管封建统
治阶级口头上说得多么漂亮,他们骨子里是从来不把民众、国家放在心上的。
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前,他父母在临终时都曾拉着他的手含泪嘱咐他将来
一定要把皇位传给弟弟司马攸。论才论德,司马攸都是比较理想的接班人。
史书说他“清和平允,亲贤好施,爱经籍,能属文,善尺牍,为世所楷”。
朝野上下,威望很高。但是武帝想把皇位传给儿子司马衷。为此,朝中大巨
与皇帝多次发生争执,终究胳膊拧不过大腿,支持齐王司马攸的大臣不是被
贬官、免职、下狱,就是被活活气死。连齐王最后也被威逼而死。
武帝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的所作所为,虽然引起朝臣的担忧,但居心
叵侧的人巴不得武帝选白痴当太子,一旦白痴即位,他们就可以独揽大权,
随心所欲了。武帝的老丈人杨骏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289 年,54 岁的晋武帝由于多年的荒淫纵欲,一病不起。杨骏乘他
病重,把原来宫中的侍从都换成了他的亲信。皇后杨芷在武帝人事不省的时
候请他让扬骏一人辅政,武帝不知她在说些什么,随便点了点头,杨芷立即
矫命下达了诏书。
武帝死后,司马衷继位,贾南凤当上了皇后,杨芷成了皇太后,杨骏大
权独揽,惠帝成了傀儡,而贾南凤却没捞到什么好处。但她生来是一个凶狠
毒辣的悍妇,她和几个另有图谋的皇族朝臣串通一气,为争夺最高统治权力,
在宫廷中挑起了大规模的、持久的互相残杀。晋武帝的尸骨未寒,在她的策
划下,马上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联合汝南王司马亮等人剿灭了杨骏家族,
囚禁、饿死了杨芷。死于这场政变的不下万人。
在铲除杨家势力的行动中,楚王司马玮起了关键作用,但他没有得到实
惠。很多无功的反倒加官进爵。更主要的是贾南凤也没有得到好处。于是她
又叫白痴皇帝下命给司马玮进京讨伐司马亮,事成后又以擅杀之罪将司马玮
和很多朝臣诛杀灭族。
在这场滥杀滥捕的大混战中,白痴司马衷万事不关心,不是去御花园听
蛤蟆叫,就是和宫女们嬉戏打闹。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逍遥天子”。
贾南凤自己没有生儿子。白痴只有一个儿子还是和一个才人所生。别看
老子是白痴,生得这个儿子倒很聪明,有一次宫中失火,武帝要登高观望,
这时才5 岁的孙子拉着他的衣襟说:“暮夜仓卒,宜备非常,不宜令照见人
君也。”现在贾南凤怕白痴的这个唯一的儿子继承皇位,用计杀害了这个孩
子。她的这种灭绝人性的行径引起了公愤,被赵王、粱王和齐王(司马懿的
九子、八子和曾孙)率军攻入后宫杀死。从此统治集团的内讧由宫廷扩展到
整个社会。司马懿的子孙们互相领兵杀来杀去,历史上称之为“八王之乱”。
在战乱中丧生的民众有数十万。历史上有名的学者、科学家如陆机、陆云等
人也都在战乱中丧命,真正有头脑、有节操的如“竹林七贤”等不得不退隐
山林,“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皇室的子孙们(司马的皇子
皇孙共约57 人,司马炎的儿子就有25 人)在连绵不断的骨肉相残中亡灭殆
尽。司马家族从司马懿起到愍帝司马邺,没出五代人,平均寿命不足20 岁。
白痴司马哀有如丧家之犬,随便那个人都可以挟持他东逃西窜,最后被他的
堂兄弟用面饼毒杀。
司马哀在位16 年,大权先是被外戚杨骏掌握,后又被贾南风劫夺,继而
八王争权夺利,战祸迭起,生灵茶炭,周边各少数民族趁机深入中原参加内
战。本书的作者赵莫把司马哀的痴愚换了个高雅的说法曰:“荡荡之德”。
妙矣哉!
蠢猪似的皇帝的灭亡是必然的,可悲的是大好河山先被这头蠢猪糟踏之
后,继之闯入的是五头猛兽——鲜卑、匈奴、羯、氐、羌,和16 头虎狼(秦、
齐、燕、赵等),在中原这块水肥草美、物阜丰饶的大地上肆无忌惮地横冲
直闯,烧杀洗劫。
曹操为了劫夺大宝,苦心经营3O 多年,诛杀汉室大臣、刘氏宗室多人,
其政权维持不到百年;司马氏惨淡经营也是3O 年左右,也将曹氏宗人诛杀殆
尽,政权都没有维持到5O 年,加上东晋(东晋皇帝其实姓牛),前后也才共
15O 年。司马家族自杀加上他杀,最后也宗脉凋零。读史到此,不由不让人
发出“天道好还”、“善恶相因’的浩叹!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