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周国平自选集

_8 周国平 (当代)
  20021
: >
丰富的安静
周国平
  我发现,世界越来越喧闹,而我的日子越来越安静了。我喜欢过安静的日子。
  当然,安静不是静止,不是封闭,如井中的死水。曾经有一个时代,广大的世界对于我们只 是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我们每一个人都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角落里,如同螺丝钉被拧在一 个不变的位置上。那时候,我刚离开学校,被分配到一个边远山区,生活平静而又单调。日 子仿佛停止了,不像是一条河,更像是一口井。
  后来,时代突然改变,人们的日子如同解冻的江河,又在阳光下的大地上纵横交错了。我也 像是一条积压了太多能量的河,生命的浪潮在我的河床里奔腾起伏,把我的成年岁月变成了 一道动荡不宁的急流。
  而现在,我又重归于平静了。不过,这是跌宕之后的平静。在经历了许多冲撞和曲折之后, 我的生命之河仿佛终于来到一处开阔的谷地,汇蓄成了一片浩渺的湖泊。我曾经流连于阿尔 卑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蓝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 在流转,是湖的深邃才使得湖面寂静如镜。
  我的日子真的很安静。每天,我在家里读书和写作,外面各种热闹的圈子和聚会都和我无关 。我和妻子女儿一起品尝着普通的人间亲情,外面各种寻欢作乐的场所和玩意也都和我无关 。我对这样过日子很满意,因为我的心境也是安静的。
  也许,每一个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是需要某种热闹的。那时候,饱涨的生命力需要向外奔 突,去为自己寻找一条河道,确定一个流向。但是,一个人不能永远停留在这个阶段。托尔 斯泰如此自述:"随着年岁增长,我的生命越来越精神化了。"人们或许会把这解释为衰老 的征兆,但是,我清楚地知道,即使在老年时,托尔斯泰也比所有的同龄人、甚至比许多年 轻人更充满生命力。毋宁说,惟有强大的生命才能逐步朝精神化的方向发展。
  现在我觉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 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泰戈尔曾说:外在世界的运动无穷无尽,证明了其 中没有我们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只能在别处,即在精神的内在世界里。"在那里,我们最 为深切地渴望的,乃是在成就之上的安宁。在那里,我们遇见我们的上帝。"他接着说明: "上帝就是灵魂里永远在休息的情爱。"他所说的情爱应是广义的,指创造的成就,精神的 富有,博大的爱心,而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争斗,处在永久和平之中。这种境界,正是丰 富的安静之极致。
  我并不完全排斥热闹,热闹也可以是有内容的。但是,热闹总归是外部活动的特征,而任何 外部活动倘若没有一种精神追求为其动力,没有一种精神价值为其目标,那么,不管表面上 多么轰轰烈烈,有声有色,本质上必定是贫乏和空虚的。我对一切太喧嚣的事业和一切太张 扬的感情都心存怀疑,它们总是使我想起莎士比亚对生命的嘲讽:"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 面空无一物。"
  20026
: >
诚信、信任和人的尊严
周国平
  在今日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国人普遍为诚信的缺乏而感到苦恼。商界中的人对此似 乎尤有切肤之痛,前不久央视一个节目组向百名企业家发卷调查,征询对"当今最缺失的是 什么"问题的看法,答案就集中在诚信和信任上面。其实,消费者是这一弊端的最大和最终 受害者,只因处于弱势,他们的委屈常常无处诉说罢了。
  如此看来,诚信的缺失--以及随之而来的信任的缺失--已是一个公认的事实。这就提出 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曾经拥有诚信,如果曾经拥有,又是在什么时候缺失掉的?
  翻阅一下严复的文章,我们便可以知道,至少在一百年前我们还并不拥有,当时他已经在为 中国人的"流于巧伪"而大感苦恼了。所谓巧伪,就是在互相打交道时斗心眼,玩伎俩,占 便宜。凡约定的事情,只要违背了能够获利,就会有人盘算让别人去遵守,自己偷偷违背, 独获其利,而别人往往也如此盘算,结果无人遵守约定。他举例说:书生决定罢考,"已而 有贱丈夫焉,默计他人皆不应试,而我一人独往,则利归我矣,乃不期然而俱应试如故"; 商人决定统一行动,"乃又有贱丈夫焉,默计他人如彼,而我阴如此,则利归我矣,乃不期 然而行之不齐如故"。(《论中国之阻力与离心力》)对撒谎的态度也是一例:"今者五洲之 宗教国俗,皆以诳语为人伦大诟,被其称者,终身耻之。"惟独我们反而"以诳为能,以信 为拙",把蒙骗成功视为有能力,把诚实视为无能。(《法意》按语)
  今天读到这些描述,我们仍不免汗颜,会觉得严复仿佛是针对现在写的一样。一百年前的中 国与今天还有一个相似之处,便是国门开放,西方的制度和思想开始大规模进来。那么,诚 信的缺失是否由此导致的呢?严复不这么看,他认为,洋务运动引入的总署、船政、招商局 、制造局、海军、矿务、学堂、铁道等等都是西洋的"至美之制",但一进到中国就"迁地 弗良,若存若亡,辄有淮橘为枳之叹"。比如说公司,在西洋是发挥了巨大效能的经济组织 形式,可是在中国即使二人办一个公司也要相互欺骗。(《原强》)所以,原因还得从我们自 己身上寻找。现在有些人把诚信的缺失归咎于市场经济,这种认识水平比起严复来不知倒退 了多少。
  其实,诚信的缺乏正表明中国的市场经济尚不够成熟,其规则和秩序未能健全建立并得到维 护。而之所以如此,近因甚多也甚复杂,远因一定可以追溯到文化传统和国民素质。西方人 文传统中有一个重要观念,便是人的尊严,其经典表达就是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按照 这个观念,每个人都是一个有尊严的精神性存在,不可被当作手段使用。一个人怀有这种做 人的尊严感,与人打交道时就会有一种自尊的态度,仿佛如此说:这是我的真实想法,我愿 意对它负责。这就是诚实和守信用。他也会这样去尊重他人,仿佛如此说:我要知道你的真 实想法,并相信你会对它负责。这就是信任。可见诚信和信任是以彼此共有的人的尊严之意 识为基础的。相比之下,中国儒家的文化传统中缺少人的尊严的观念,因而诚信和信任就缺 乏深刻的精神基础。
  也许有人会说,"信"在儒家伦理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错,孔子常常谈"信",《论 语》中论及诚实守信含义上的"信"就有十多处。但是,在儒家伦理系统中,"信"的基础 不是人的尊严,而是封建等级秩序。所以,毫不奇怪,孔子常把"信"置于"忠"之后而连 称"忠信",例如"主忠信"、"言忠信"、"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等。可见"信 "是从属于"忠"的,诚实守信归根到底要服从权力上的尊卑和血缘上的亲疏。在道德实践 中,儒家的"信"往往表现为所谓仗义。仗义和信任貌似相近,实则属于完全不同的道德谱 系。信任是独立的个人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各人有自己的人格、价值观、生活方式、利益追 求等,在这些方面彼此尊重,绝不要求一致,另一方面合作做事时都遵守规则。仗义却相反 ,一方面抹杀个性和个人利益,样样求同,不能容忍差异,另一方面共事时不讲规则。在中 国的商场上,几个朋友合伙做生意,一开始因为哥们儿义气或因为面子而利益不分,规则不 明,最后打得不可开交,终成仇人,这样的事例不知有多少。
  毫无疑问,要使诚信和信任方面的可悲现状真正改观,根本途径是发展市场经济,完善其规 则和秩序。不过,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同时很有必要认真检讨我们的文化传统,使国民素 质逐步适应而不是严重阻碍这个市场经济健全化的过程。
  20028
: >
企业家式的能力
周国平
  读哈耶克的著作,常常会感觉到一种挑战,对我一向具有的某些信念的挑战。由此又引起我的反省,反省的结果往往是,我承认有必要对我的信念进行修正。这里我谈其中的一 例。
  在现实生活中,我经常发现这样的例子:有一些很有才华的人在社会上始终不成功,相反,有一些资质平平的人却为自己挣得了不错的地位和财产。这个对比使我感到非常不公平,并 对前者寄予同情。据我分析,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一个重要原因是前者不善于经营自我, 而后者善于。在我的概念中,所谓善于经营自我无非是善于利用人际关系和利用机会为自己 谋利,几乎与钻营是同义语,一向为我所鄙夷。我看重真才实学,而认为这种经营自我的能 力绝不属于真才实学,并且是有真才实学的人所不屑的。
  然而,在《自由秩序原理》中,哈耶克对这种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他称这种能力为"企业 家式的能力",其特征是善于恰当使用自己既有的能力,为之发现获得最佳运用的机会。他 认为,在发现自己能力的最佳用途上,人人都应该是企业家。一个人的成功不是取决于自己 既有的才能、知识、技术等等,而是取决于能否成功地将它们转换成"对其他有能力做出回 报的人有用的具体的服务",这正是自由社会的本质之所在。说白了,就是要善于推销自己 ,为自己找到最好的市场,卖最好的价钱。
  这个论点无疑直接触犯了我的一贯的道德信念,因此我在阅读时在旁边打上了问号。但是,经过仔细思考,我不得不信服于哈耶克的论证的逻辑力量。哈耶克也承认,由于企业家式的 能力之强弱,造成某一特殊能力相同的人之间报酬悬殊,这种情况被视为不公,引起了极大 不满。同时,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才能去寻求市场,必然面临风险和不确定性,也就把大多 数人置于压力之下,"这是一个自由社会加诸我们的最为严格的也是最为残酷的要求"。但 是,哈耶克认为,让每个人自己承担寻求机会的压力是必要的。他的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论据 是,在自由社会中,才智不是特权,任何人无权强制别人使用他的才智,因为这意味着剥夺 了别人的选择权利。而且,如果根据才能而不是根据使用才能的有用结果来决定报酬,便意 味着必须有某个权力者对才能的等级进行裁决,这必定会导致专制。因此,"如果想替代那 种对自己的命运负责而导致的压力,那么可供选择的就只有那种人们必须服从的个人命令所 产生的令人更为厌恶的压力。"
  的确,我们对这种"令人更为厌恶的压力"记忆犹新。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每个人的地 位和报酬是由权力机构决定的,往往还是由某个直接上司的个人意志决定的。决定的依据在 名义上是能力以及被荒谬地等同于能力的资历,事实上掺杂了许多别的因素,包括政治表现 、个人恩怨等等。而且,与计划经济配套的人事制度又把我们紧紧地捆绑在某一个单位里,使我们没有哪怕只是选择同样有权决定我们的命运的稍微开明一些的上司的自由。在那种情 形下,我们诚然无须承受对自己的命运负责的压力,因为我们的命运完全不在自己的掌握之 中,可是,正因为如此,我们所承受的不公正远比现在严重、可恶而且令人绝望。当然,在 市场经济体制下,也非事事皆公正。譬如说,我仍然认为,人的能力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不 同的,必然有一些在某方面很有才能的人却难以学会那种企业家式的能力,让他们因此陷入 困境肯定是一种不公正。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市场经济,这种情形就不可能完全避免。市场 经济只承认在市场上得到实现的价值,这一条不能改变,否则就不是市场经济了。除了计划 经济和市场经济,我们没有别的选择,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根据以上的思考,我觉得应该修正我对企业家式的能力的成见,对之也持肯定的评价。具体到文化人,无论作家、学者还是艺术家,都要有市场意识,善于为自己的产品争取好的效益 ,应该把这看作一种正面的能力,一种对自己的命运负全责的积极的态度。不过,我的修正 不是无条件的,我仍坚持两个信念。第一,如果说企业家式的能力是善用自己能力的能力,那么,前一个能力是前提,然后才谈得上善用它,首先必须创造出好的产品,然后才有推销 的资本。而且,在两种能力中,我仍认为前一种比后一种价值更高,因为真正的文化价值是 靠前者创造的,后者的作用只是传播业已创造出的文化价值和获得世俗的成功罢了。所以,有杰出才能的文化人仍应专注于自己心灵所指示的创造方向,犯不着迎合市场去制造水准较 差但销路更好的产品,为此承受相对的贫困或寂寞完全是值得的。事实上,无论何处,最好 的作品都不是最畅销的,最畅销的往往是市场嗅觉特别灵的二三流作者制造的产品,我们对 此应当心平气和,视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正常情形。第二,企业家式的能力应该是遵循市场 规则进行经营的能力,违背商业道德的奸商没有资格称做企业家。因此,譬如说,那些通过 媒体的大肆炒作来推销平庸之作的文人,那些在现场音乐会上用假唱来蒙骗听众的歌手,都 不能视为真正具备了企业家式的能力,其行为只能算做商业欺诈。按照我的理解,提倡企业 家式的能力恰恰是要反对这些现象,大家都卖真货,进行公平竞争,建立起健康的市场经济秩序。
  20029
: >
何必名校
周国平
  现在的家长都非常在乎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名校,往往为此煞费苦心,破费万金。人 们普遍相信,只要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中学、大学,一路都上名牌,孩子就一定前程辉 煌,否则便不免前途黯淡。据我的经验,事情决非这样绝对。我高中读上海中学,大学读北 京大学,当然都是名校,但是,小学和初中就全然不沾名校的边了。我读的紫金小学在上海 老城区一条狭小的石子路上,入读时还是私营的,快毕业时才转为公立。初中读的是上海市 成都中学,因位于成都北路上而得名。
  记得在被成都中学录取后,我带我小学里最要好的同班同学黄万春去探究竟。因为尚未开学 ,校门关着,我们只能隔着竹篱笆墙朝里窥看,能隐约看见操场和校舍一角。看了一会儿, 我俩相视叹道:真大啊!比起鸽笼般的紫金小学,当然大多了。当时黄万春家已决定迁居香 港,所以他没有在上海报考初中。他用羡慕的眼光望着我,使我心中顿时充满自豪。我压根 儿没有去想,这所学校实在是上海千百所中学里的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学校。
  我入初中时刚满十一岁,还在贪玩的年龄。那时候,我家才从老城区搬到人民广场西南角的 一个大院子里。院子很大,除了几栋二层小洋楼外,还盖了许多茅屋。人民广场的前身是赛 马场,那几栋小洋楼是赛马场老板的财产。解放后,这位老板的财产被剥夺,现在寄居在其 中一栋楼里,而我家则成了他的新邻居。那些茅屋是真正的贫民窟,居住的人家大抵是上海 人所说的江北佬,从江苏北部流落到上海的。不过,也有一些江北佬住进了楼房。院子里孩 子很多,根据住楼房还是住茅房分成了两拨,在住楼房的孩子眼里,住茅房的孩子是野孩子 。好玩的是,在我入住后不久,我便成了住楼房的孩子的头儿。
  我这一生没有当过官,也不想当官,然而,在那个顽童时代,我似乎显示了一种组织的能力 。我把孩子们集中起来,宣布建立了一个组织,名称很没有想像力,叫红星组,后来大跃进 开始,又赶时髦改为跃进组。组内设常务委员会,我和另五个年龄与我相仿的大孩子为其成 员,其中有二人是江北佬的孩子,我当仁不让地做了主任。我这个主任当得很认真,经常在 我家召开会议,每一次会议都有议题并且写纪要。我们所讨论的问题当然是怎么玩,怎么玩 得更好。玩需要经费,我想出了一个法子。有一个摆摊的老头,出售孩子们感兴趣的各种小 玩意儿,其中有一种名叫天牛的昆虫。于是,我发动我的部下到树林里捕捉天牛,以半价卖 给这个老头。就用这样筹集的钱,我们买了象棋之类的玩具,有了一点儿集体财产。我还买 了纸张材料,做了一批纸质的军官帽和肩章领章,把我的队伍装备起来。我们常常全副行头 地在屋边的空地上游戏,派几个戴纸橄榄帽的拖鼻涕的兵站岗,好不威风。这种情形引起了 那些野孩子的嫉妒,有一天,我们发现,他们排着队,喊着"打倒和尚道士"的口号,在我 们的游戏地点附近游行。我方骨干中有两兄弟,和尚道士是他俩的绰号。冲突是避免不了的 了,一次他们游行时,我们捉住了一个落伍者,从他身上搜出一张手写的证件,写着"取缔 和尚道士协会"的字样。形势紧张了一些天,我不喜欢这种敌对的局面,便出面和他们谈判 ,提议互不侵犯,很容易就达成了和解。
  我家住在那个大院子里的时间并不长。上初三时,人民广场扩建和整修,那个大院子被拆掉 了,我们只得又搬家。现在回想起来,那两年半是我少年时代玩得最快活的日子。那时候, 人民广场一带还很有野趣,到处杂草丛生。在我家对面,横穿广场,是人民公园。我们这些 孩子完全不必买门票,因为我们知道公园围墙的什么位置有一个洞,可以让我们的身体自由 地穿越。夏天的夜晚,我常常和伙伴们进到公园里,小心拨开草丛,用手电筒的灯光镇住蟋 蟀,然后满载而归。在那个年代,即使像上海这样大城市里的孩子也能够玩乡下孩子的游戏 ,比如斗蟋蟀和养蚕。我也是养蚕的爱好者,每年季节一到,小摊上便有幼蚕供应,我就买 一些养在纸盒里。伺弄蚕宝宝,给它们换新鲜的桑叶,看着它们一点点长大,身体逐渐透亮 ,用稻草搭一座小山,看它们爬上去吐丝作茧,在这过程中,真是每天都有惊喜,其乐无穷 。
  我想说的是,一个上初中的孩子,他的职责绝对不是专门做功课,玩理应是他的重要的生活 内容。倘若现在我回忆我的初中时光,只能记起我如何用功学习,从来不曾快活地玩过,我 该觉得自己有一个多么不幸的少年时代。当然,同时我也是爱读书的,在别的文章中我已经 吹嘘过自己在这方面的事迹了,例如拿到小学升初中的准考证后,我立即奔上海图书馆而去 ,因为这个证件是允许进那里的最低资格证件,又例如在家搬到离学校较远的地方后,我宁 愿步行上学,省下车费来买书。孩子的天性一是爱玩,二是富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庆幸我 这两种天性在初中时代都没有受到压制。让我斗胆说一句狂话:一个孩子如果他的素质足够 好,那么,只要你不去压制他的天性,不管他上不上名校,他将来都一定会有出息的。现在 我自己有了孩子,在她到了上学的年龄以后,我想我不会太看重她能否进入名校,我要努力 做到的是,不管她上怎样的学校,务必让她有一个幸福自由的童年和少年时代,保护她的天 性不被今日的教育体制损害。
  200210
: >
城市的个性和颜色
周国平
  城市的颜色--这个题目是对想像力的一个诱惑。如果我是一个中学生,也许我 会调动我的全部温情和幻想,给我所生活的城市涂上一种诗意的颜色。可是,我毕竟离那个 年龄太远了。
  十七岁的法国诗人兰波,年纪够轻了吧,而且对颜色极其敏感,居然能分辨出法语中五个元 音有五种不同的颜色。然而,就在那个年龄,他却看不出巴黎的颜色,所看见的只是:"所 有的情趣都躲进了室内装潢和室外装饰","数百万人并不需要相认,他们受着同样的教育 ,从事同样的职业,也同样衰老。"那是一个多世纪以前的巴黎,那时巴黎已是世界艺术之 都了,但这个早熟的孩子仍嫌巴黎没有个性。我到过今日的巴黎,在我这个俗人眼里,巴黎 的个性足以登上世界大都市之榜首。不过,我认为兰波的标准是正确的:城市的颜色在于城 市的个性,城市没有个性,颜色就无从谈起。
  我们来到一个城市,感官首先接触的是那里的建筑和环境。某些自然环境的色彩是鲜明的, 例如海洋的蓝,森林的绿,沙漠的黄,或者,热带的红,寒带的白。但是,如果用这些自然 环境特征代表城市的颜色,仍不免雷同,比如说,世界上有许多城市濒海,它们就都可以称 做蓝色城市了。城市的个性更多地体现在建筑的个性上,当然,建筑的个性不限于建筑的风 格,其中还凝聚着一个城市的历史、传统和风俗,因而是独特的人文环境的物化形式。这就 不得不说到城市保护的老话题了。
  我出生在上海,童年是在城隍庙附近的老城区度过的。在二十世纪前半叶,上海成为中国最 西化的都市,一块块租界内兴建了成片的高楼大厦和小洋房。可是,老城区仍保留了下来。 低矮的木结构房屋,狭小的天井,没有大马路,只有纵横交错的一条条铺着蜡黄色大鹅卵石 的窄巷,这一切会使你觉得不像在大上海,而像在某个江南小镇。你可以说那里是上海的贫 民区,但一个开埠以前的上海可能就保藏在那里。现在,在全上海,再也找不到哪怕一条铺 着蜡黄色大鹅卵石的老街了。外滩和旧租界的洋楼当然是舍不得拆的,所以,在日新月异的 上海新面孔上,人们毕竟还能读出它的殖民地历史。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在北京上大学。那时候,城墙已经残破,但所有的城门还在,城里的民 居基本上是胡同和四合院。在我的印象里,当年的北京城是秋风落叶下一大片肃穆的青灰色 ,环抱着中心紫禁城的金黄色琉璃瓦和暗红色宫墙。现在,城墙已经荡然无存,城门也所剩 无几,大多数城门成了一个抽象的地名,取而代之的是气势吓人的立交桥。与此相伴随的是 ,胡同和四合院正在迅速消失。紫禁城虽然安然无恙,但失去了和谐的衬托,在新式高楼的 密林里成了一个孤立的存在。
  我不是在怀旧,也丝毫不反对城市的发展。我想说的是,一个城市无论怎样繁华,都不能丢 失自己的个性。在今日的西方发达国家,维护城市的历史风貌不但已成共识,而且已成法律 。凡是历史悠久的街道和房屋,那里的居民尽可以在自己的屋子里实现现代化,但决不允许 对外观做一丝一毫改变。事实证明,只要合理规划,新城区的扩展与老建筑的保护完全可以 并行不悖,相映成趣。城市的颜色--这是一个有趣的想像力游戏。我相信,即使同一个有 鲜明特色的城市,不同的人对它的颜色也一定会有不同的判断,在其中交织进了自己的经历 、性格和心情。但是,前提是这个城市有个性。如果千城一面,都是环城公路、豪华商场、 立交桥、酒吧街,都是兰波说的室内装潢和室外装饰,游戏就玩不下去了。
  巴黎的一个普通黄昏,我和一位朋友沿着塞纳河散步,信步走到河面的一座桥上。这座桥叫 艺术桥,和塞纳河上的其他许多桥一样古老,兰波一定在上面行走过。桥面用原色的木板铺 成,两边是绿色的铁栏杆。我们靠着栏杆,席地而坐,背后波光闪烁,暮霭中屹立着巴黎圣 母院的巨大身影。桥的南端通往著名的法兰西学院。朋友翻看着刚刚买回的画册,突然高兴 地指给我看毕沙罗的一幅风景画,画的正是从我们这个位置看到的北岸的景物。在我们近旁 ,一个姑娘也席地而坐,正在画素描。在我们面前,几个年轻人坐在木条凳上,自得其乐地 敲着手鼓。一个姑娘走来,驻足静听良久,上前亲吻那个束着长发的男鼓手,然后平静地离 去。又有两个姑娘走来,也和那个鼓手亲吻。这一切似乎很平常,而那个鼓手敲得的确好。 倘若当时有人问我,巴黎是什么颜色,我未必能答出来,但是我知道,巴黎是有颜色的,一 种非常美丽的颜色。
  200211
: >
亲疏随缘
周国平
  曾有人问我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我的回答是:尊重他人,亲疏随缘。这个回答基本 上概括了我对待友谊的态度。
  人在世上是不能没有朋友的。不论天才,还是普通人,没有朋友都会感到孤单和不幸。事实 上,绝大多数人也都会有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朋友圈子。如果一个人活了一辈子连一个朋友也 没有,那么,他很可能怪僻得离谱,使得人人只好敬而远之,或者坏得离谱,以至于人人侧 目。
  不过,一个人又不可能有许多朋友。所谓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种诗意的夸张,便是一种浅薄 的自负。热中于社交的人往往自诩朋友众多,其实他们心里明白,社交场上的主宰绝不是友 谊,而是时尚、利益或无聊。真正的友谊是不喧嚣的。根据我的经验,真正的好朋友也不像 社交健儿那样频繁相聚。在一切人际关系中,互相尊重是第一美德,而必要的距离又是任何 一种尊重的前提。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在交往中 ,每人所能给予对方的东西,决不可能超出他自己所拥有的。他在对方身上能够看到些什么 ,大致也取决于他自己拥有些什么。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 的实质是双方互相由衷的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 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们身上都有一种直觉,当 我们初次与人相识时,只要一开始谈话,就很快能够感觉到彼此是否相投。当两个人的心性 非常接近时,或者非常远离时,我们的本能下判断最快,立刻会感到默契或抵牾。对于那些 中间状态,我们也许要稍费斟酌,斟酌的快慢是和它们偏向某一端的程度成比例的。这就说 明,两个人能否成为朋友,基本上是一件在他们开始交往之前就决定了的事情。也就是说,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亲疏,并不是由愿望决定的,而是由有关的人各自的心性及其契合程度决 定的。愿望也应该出自心性的认同,超出于此,我们就有理由怀疑那是别有用心,多半有利 益方面的动机。利益之交也无可厚非,但双方应该心里明白,最好还摆到桌面上讲明白,千 万不要顶着友谊的名义。凡是顶着友谊名义的利益之交,最后没有不破裂的,到头来还互相 指责对方不够朋友,为友谊的脆弱大表义愤。其实,关友谊什么事呢,所谓友谊一开始就是 假的,不过是利益的面具和工具罢了。今天的人们给了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感情投资,这 就比较诚实了,我希望人们更诚实一步,在投资时把自己的利润指标也通知被投资方。
  当然,不能排除一种情况:开始时友谊是真的,只是到了后来,面对利益的引诱,一方对另 一方做了不义的事,导致友谊破裂。在今日的商业社会中,这种情况也是司空见惯的。我不 想去分析那行不义的一方的人品究竟是本来如此,现在暴露了,还是现在才变坏的,因为这 种分析过于复杂。我想说的是,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取的态度也是亲疏随缘,不要企图去 挽救什么,更不要陷在已经不存在的昔日友谊中,感到愤愤不平,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应 该知道,一个人的人品是天性和环境的产物,这两者都不是你能够左右的,你只能把它们的 产物作为既定事实接受下来。跳出个人的恩怨,做一个认识者,借自己的遭遇认识人生和社 会,你就会获得平静的心情。
  200211
: >
直接读原著
周国平
  叔本华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版序中说:"只有从那些哲学思想的首 创人那里,人们才能接受哲学思想。因此,谁要是向往哲学,就得亲自到原著那肃穆的圣地 去找永垂不朽的大师。"对于每一个有心学习哲学的人,我要向他推荐叔本华的这一指点。
  叔本华是在谈到康德时说这句话的。在康德死后两百年,我们今天已经能够看明白,康德在 哲学中的作用真正是划时代的,根本扭转了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近两百年西方哲学的基调 是对整个两千年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反省和背叛,而这个调子是康德一锤敲定的。叔本华从 事哲学活动时,康德去世不久,但他当时即已深切地感受到康德哲学的革命性影响。用他的 话说,那种效果就好比给盲人割治翳障的手术,又可看做"精神的再生",因为它"真正排 除掉了头脑中那天生的、从智力的原始规定而来的实在论",这种实在论"能教我们搞好一 切可能的事情,就只不能搞好哲学"。使他恼火的是当时在德国占据统治地位的是黑格尔哲 学,青年们的头脑已被其败坏,无法再追随康德的深刻思路。因此,他号召青年们不要从黑 格尔派的转述中、而要从康德的原著中去了解康德。
  叔本华一生备受冷落,他的遭遇与和他同时代的官方头号哲学家黑格尔适成鲜明对照。但是 ,因此把他对黑格尔的愤恨完全解释成个人的嫉妒,我认为是偏颇的。由于马克思的黑格尔 派渊源,我们对于黑格尔哲学一向高度重视,远在康德之上。这里不是讨论这个复杂问题的 地方,我只想指出,至少叔本华的这个意见是对的:要懂得康德,就必须去读康德的原著。 广而言之,我们要了解任何一位大哲学家的思想,都必须直接去读原著,而不能通过别人的 转述,哪怕这个别人是这位大哲学家的弟子、后继者或者研究他的专家和权威。我自己的体 会是,读原著绝对比读相关的研究著作有趣,在后者中,一种思想的原创力量和鲜活生命往 往被消解了,只剩下了一付骨架,躯体某些局部的解剖标本,以及对于这些标本的博学而冗 长的说明。
  常常有人问我,学习哲学有什么捷径,我的回答永远是:有的,就是直接去读大哲学家的原 著。之所以说是捷径,是因为这是惟一的途径,走别的路只会离目的地越来越远,最后还是 要回到这条路上来。能够回来算是幸运的呢,常见的是丧失了辨别力,从此迷失在错误的路 上了。有一种普遍的误解,即认为可以从各种哲学教科书中学到哲学,似乎哲学最重要最基 本的东西都已经集中在这些教科书里了。事实恰恰相反,且不说那些从某种确定的教条出发 论述哲学和哲学史的教科书,它们连转述也称不上,我们从中所能读到的东西和哲学毫不相 干。即使那些认真的教科书,我们也应记住,它们至多是转述,由于教科书必然要涉及广泛 的内容,其作者不可能阅读全部的相关原著,因此它们常常还是转述的转述。一切转述都必 定受转述者的眼界和水平所限制,在第二手乃至第三手、第四手的转述中,思想的原创性递 减,平庸性递增,这么简单的道理应该是无须提醒的吧。
  哲学的精华仅仅在大哲学家的原著中。如果让我来规划哲学系的教学,我会把原著选读列为 惟一的主课。当然,历史上有许多大哲学家,一个人要把他们的原著读遍,几乎是不可能的 ,也是不必要的。以一本简明而客观的哲学史著作为入门索引,浏览一定数量的基本原著, 这个步骤也许是省略不掉的。在这过程中,如果没有一种原著引起你的相当兴趣,你就趁早 放弃哲学,因为这说明你压根儿对哲学就没有兴趣。倘非如此,你对某一个大哲学家的思想 发生了真正的兴趣,那就不妨深入进去。可以期望,无论那个大哲学家是谁,你都将能够通 过他而进入哲学的堂奥。不管大哲学家们如何观点相左,个性各异,他们中每一个人都必能 把你引到哲学的核心,即被人类所有优秀的头脑所思考过的那些基本问题,否则就称不上是 大哲学家了。
  叔本华有一付嫉世愤俗的坏脾气,他在强调读原著之后,接着就对只喜欢读第二手转述的公 众开骂,说由于"平庸性格的物以类聚",所以"即令是伟大哲人所说的话,他们也宁愿从 自己的同类人物那儿去听取"。在我们的分类表上,叔本华一直是被排在坏蛋那一边的,加 在他头上的恶名就不必细数了。他肯定不属于最大的哲学家之列,但算得上是比较大的哲学 家。如果我们想真正了解他的思想,直接读原著的原则同样适用。尼采读了他的原著,说他 首先是一个真实的人。他自己也表示,他是为自己而思考,决不会把空壳核桃送给自己。我 在他的著作中的确捡到了许多饱满的核桃,如果听信教科书中的宣判而不去读原著,把它们 错过了,岂不可惜。
  200211
: >
本质的男人
周国平
  我不善谈男人,正因为我是男人。男人的兴趣和观察总是放在女人身上的。男人 不由自主地把女人当作一个性别来评价,他从某个女人那里吃了甜头或苦头,就会迅速上升 到抽象的层面,说女性多么可爱或多么可恶。相反,如果他欣赏或者痛恨某个男人,他往往 能够个别地对待,一般不会因此对男性这一性别下论断。
  男人谈男人还有一种尴尬。如果他赞美男人,当然有自诩之嫌。如果他攻击男人呢,嫌疑就 更大了,难道他不会是通过攻击除他之外的一切男人来抬高自己,并且向女人献媚邀宠吗?
  所以,我知道自己是在做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为了对付这个难题,我不得不耍一点儿苏 格拉底式的小手腕,间接地来接近目标。
  男人是什么,或者应该是什么?如果直接问这个问题,也许不易回答。可是,我常常听见人 们这样议论他们看不起的男人:"某某真不像一个男人!"可见人们对于男人应该怎样是有 一个概念的,而问题的答案也就在其中了。什么样的男人会遭人如此小瞧呢?一般有这样一 些特点,例如窝囊、怯懦、琐碎。一个窝囊的男人,活在世上一事无成,一个怯懦的男人, 面对危难惊慌失措,一个琐碎的男人,眼中尽是鸡毛蒜皮,在所有这些情况下,无论男人女 人见了都会觉得他真不像一个男人。
  现在答案清楚了。看来,男人应该不窝囊,有奋斗的精神和自立的能力,不怯懦,有坚强的 意志和临危不惧的勇气,不琐碎,有开阔的胸怀和眼光。进取,坚毅,大度,这才像一个男 人。无论男人女人都会同意这个结论。女人愿意嫁这样的男人,因为这样的男人能够承担责 任,靠得住,让她心里踏实。男人愿意和这样的男人来往,因为和这样的男人打交道比较痛 快,不婆婆妈妈。
  我是否同意这个结论呢?当然同意。我也认为,男人身上应该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使他能 够承受人生的压力和挑战,坚定地站立在世界上属于他的那个位置上。人生的本质决非享乐 ,而是苦难,是要在无情宇宙的一个小小角落里奏响生命的凯歌。就此而言,男人身上的这 种力量正是人生的本质所要求于男人的。因此,我把这种力量看做与人生的本质相对应的男 人的本质,而把拥有这种力量的男人称做本质的男人。当我们接触这样的男人时,我们确实 会感到接触到了某种本质的东西,不虚不假,实实在在。女人当然也可以是很有力量的,但 是,相对而言,我们并不要求女人一定如此。不妨说,女人更加具有现象的特征,她善于给 人生营造一种美丽、轻松、快乐的外表。我不认为这样说是对女人的贬低,如果人生的本质 直露无遗,而不是展现为丰富多彩的现象,人生未免太可怕也太单调了。
  最后我要补充一点:看一个男人是否有力量,不能只看外在的表现。真正的力量是不张扬的 。有与世无争的进取,内在的坚毅,质朴无华的大度。同样,也有外强中干的成功人士,色 厉内荏的呼风唤雨之辈,铢锱必较的慈善家。不过,鉴别并非难事,只要不被虚荣蒙蔽眼睛 ,很少有女人会上那种虚张声势的男人的当。
  200212
: >
相貌和心灵
周国平
  世上很少有人完全不在乎自己的相貌。一般来说,年轻人比年长者更在乎,女人 比男人更在乎。女人重视容貌是情有可原的,既然几乎一切民族的文化都把女性的美丽作为 一种价值进行讴歌,作为一种标准来评判她们,而在实际生活中,容貌的美丑对于她们的婚 爱、社交乃至职业方面的遭遇确实会发生相当的影响,那么,她们似乎也就别无选择。年轻 人入世还浅,不免看重人际关系较浅的层面,留意别人对于自己的表面印象,所以在容貌上 也比较敏感。
  与关心名声相比,关心容貌更是一种虚荣,因为与名声相比,容貌离一个人的真实价值更远 。现代整容术已经能够把一张脸变成另一张脸,但在新脸皮下面的仍是那个旧人。如果不通 过镜子,人是看不见自己的容貌的,常常也是想不起自己的容貌的,而这并不妨碍他做一切 事情。镜子代表着别人的眼光,人一照镜子,就是在用别人的眼光审视自己了,因此,其实 他所关心的是别人对自己的观感。按照他的虚荣的程度,这别人可以是某个意中人、一般异 性或广大而笼统的人群。
  虚荣是难免的,怎奈人生易老,红颜难久,这是谁也逃脱不掉的规律。好在绝大多数人都会 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步调整自己的心理,克服在相貌方面的虚荣心。事实上,在不同的年龄段 ,相貌的内容在发生着变化,人们对相貌的感觉和评价也在随之改变。年龄越小,相貌的美 就越具有物质的、生理的性质,因而彼此也越为相似。譬如说,天下的娃娃都一样可爱,那 是一种近似小动物的美,表现为稚气的表情、娇嫩的皮肤、憨态可掬的动作。少男少女的美 洋溢着相同的青春朝气,但我们已能发现,其中有些人因为正在形成的优秀个性而显得更具 魅力。对于一个成年人的外貌,我们一般不会对其物理性方面例如五官的构造、皮肤的质地 给予高度评价,而是更加看重其所显现的精神内涵。
  叔本华说:"人的外表是表现内心的图画,相貌表达并揭示了人的整个性格特征。"至少就 成年人的相貌而言,他的这一看法是有道理的。在漫长的时间中,一个人的惯常的心灵状态 和行为方式总是伴随着他自己意识不到的表情,这些表情经过无数次的重复,便会铭刻在他 的脸上,甚至留下特殊的皱纹。更加难以掩饰的是眼神,一个内心空虚的人绝对装不出睿智 的目光。我们大约都遇见过那样的人,他们的粗俗一望而知,仿佛就写在他们的脸上。同样 ,当我们面对爱因斯坦的肖像时,即使没有读过他的著作,我们从他的宽容、幽默、略带忧 伤的神情就能判断他是一位智者。叔本华也举了一个例子:一群高贵的绅士来到维斯孔蒂公 爵的宫廷,维斯孔蒂问他的年幼的儿子,谁是最智慧的人,孩子稍作环顾,就去拉着彼特拉 克的手,把这位文艺复兴时代的巨人带到了父亲面前。有趣的是,中国的圣人孔子和西方的 圣人苏格拉底都是相貌极其古怪的人,但是,历史并未留下人们认为他们丑陋的记载。
  总之,在到达成熟的年龄以后,一个人相貌中真正有吸引力的是那些显现了智慧、德行、教 养、个性等心灵品质的因素。至少就男人而言,这基本上是共识,聪明的女性也是这样来欣 赏男人的。那么,女性是否也应该这样来欣赏自己,或者男性是否也应该这样来欣赏女人呢 ?我认为是的。哪怕是绝色美人也免不了有迟暮的一天,世界上再高明的美容术也不能使美 色永驻。因此,女人在中年之后仍然一心要以色媚人,这至少是不明智的。能够使女人长久 保持魅力的也是容貌中的精神特性,一个气质高贵的妇人虽然未必像妙龄美女那样令许多男 人神魂颠倒,但却能获得男人和女人的普遍敬慕。请不要说这不是一种女人魅力,无论男人 魅力还是女人魅力都决不是纯粹的生理特质,而永远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另一方面呢,无论 男人还是女人,都必须顺应大自然的安排,在不同的季节收获不同的果实。
  200212
: >
名著在名译之后诞生
周国平
  当今图书市场上的一个显著现象是,由于世界文学经典名著已无版权问题,出版成 本低,而对这类书的需求又是持续不断的,销售有保证,因此,为了赚取利润,许多书商包 括一些出版社匆忙上阵,纷纷组织对原著毫无研究的译手快速制作,甚至抄袭拼凑,出现了 大量选题重复、粗制滥造的所谓名著译本。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这些粗劣制品的泛滥必定会 对大批青少年读者造成误导,甚至从此堵塞了他们走向真正的世界文学的道路。
  从什么样的译本读名著,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说,名著是在名译之后诞 生的。当然,这不是说,在有好的中译本之前,名著在作者自己的国家和在世界上也不存在 。然而,确确实实的,对于不能直接读原著的读者来说,任何一部名著都是在有了好译本之 后才开始存在的。譬如说,有了朱生豪的译本,莎士比亚才在中国诞生,有了傅雷的译本, 罗曼?罗兰才在中国诞生,有了叶君健的译本,安徒生才在中国诞生,有了汝龙的译本,契 诃夫才在中国诞生,如此等等。毫无疑问,有了名译并不意味着不能再有新的译本,只要新 的译本真正好,仍会得到公认而成为新的名译,例如在朱生豪之后,梁实秋所译的莎士比亚 ,在郭沫若之后,绿原所译的《浮士德》,也都同样成了名译。可是,我想特别强调的是, 一部名著如果没有好的译本,却有了坏的译本,那么,它就不但没有在中国诞生,相反可以 说是未出生就被杀死了。坏译本顶着名著的名义,实际上所展示的是译者自己的低劣水平, 其后果正是剥夺了原著在读者心目中本应占有的光荣位置,代之以一个面目全非的赝品。尤 其是一些现代名著,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重要著作,到了某些译者手下竟成了完全不知 所云的东西。遇见这种情形,我们可以有把握地断定,正由于这些译者自己读不懂原著,结 果便把无人读得懂的译本给了大家。只要我们直接去读原著,一定会发现原著其实明白易懂 得多。
  一部译著之能够成为名译,绝不是偶然的。从前的译家潜心于翻译某一个作家的作品,往往 是出于真正的喜爱乃至偏爱,以至于终生玩味之,不但领会其神韵,而且浸染其语言风格, 所以能最大限度地提供汉语的对应物。傅雷有妙论: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钱锺书谈到翻译的"化"境时引述了一句话,与傅雷所言有异曲同工之妙:好的译作仿佛是 原著的投胎转世。我想,之所以能够达于这个境界,正是因为喜爱,在喜爱的阅读中被潜移 默化,结果原作者的魂好像真的投胎到这个译者身上,不由自主地说起中文来了。这样产生 的译著成功地把世界名著转换成了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于是能够融入我们的文化进程,世 代流传下去。名译之为名译,此之谓也。在今天这个浮躁的时代,这样的译家是越来越稀少 了。常见的情形是,首先瞄准市场的行情,确定选题,然后组织一批并无心得和研究的人抢 译,快速占领市场。可以断言,用这种方式进行翻译,哪怕译的是世界名著,如此制作出来 的东西即使不是垃圾,至多也只是迟早要被废弃的代用品罢了。
  20031
: >
经典和我们
周国平
  "蝙蝠文丛"从西方自古及今人文经典著作中选择比较轻松易读的文本,按照主 题分辑,按照作者分册,陆续出版。这套丛书的宗旨是"经典文本,轻松阅读",很合我读 书的旨趣,我来说一说自己的理解。
  读什么书,取决于为什么读。人之所以读书,无非有三种目的。一是为了实际的用途,例如 因为职业的需要而读专业书籍,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读实用知识。二是为了消遣,用读书 来消磨时光,可供选择的有各种无用而有趣的读物。三是为了获得精神上的启迪和享受,如 果是出于这个目的,我觉得读人文经典是最佳选择。
  人类历史上产生了那样一些著作,它们直接关注和思考人类精神生活的重大问题,因而是人 文性质的,同时其影响得到了许多世代的公认,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又是经典性 质的。我们把这些著作称做人文经典。在人类精神探索的道路上,人文经典构成了一种伟大 的传统,任何一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都无法忽视其存在。
  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譬如说,我不认为背功课或者读时尚杂志 是阅读。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 界里的漫游,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什么 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当然是经典,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 个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
  一个人如果并无精神上的需要,读什么倒是无所谓的,否则就必须慎于选择。也许没有一个 时代拥有像今天这样多的出版物,然而,很可能今天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阅读得少。在 这样的时代,一个人尤其必须懂得拒绝和排除,才能够进入真正的阅读。这是我主张坚决不 读二三流乃至不入流读物的理由。
  图书市场上有一件怪事,别的商品基本上是按质论价,惟有图书不是。同样厚薄的书,不管 里面装的是垃圾还是金子,价钱都差不多。更怪的事情是,人们宁愿把可以买回金子的钱用 来买垃圾。至于把宝贵的生命耗费在垃圾上还是金子上,其间的得失就完全不是钱可以衡量 的了。
  古往今来,书籍无数,没有人能够单凭一己之力从中筛选出最好的作品来。幸亏我们有时间 这位批评家,虽然它也未必绝对智慧和公正,但很可能是一切批评家中最智慧和最公正的一 位,多么独立思考的读者也不妨听一听它的建议。所谓经典,就是时间这位批评家向我们提 供的建议。
  对经典也可以有不同的读法。一个学者可以把经典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对某部经典或某位 经典作家的全部著作下考证和诠释的功夫,从思想史、文化史、学科史的角度进行分析。这 是学者的读法。但是,如果一部经典只有这一种读法,我就要怀疑它作为经典的资格,就像 一个学者只会用这一种读法读经典,我就要断定他不具备大学者的资格一样。惟有今天仍然 活着的经典才配叫做经典,它们不但属于历史,而且超越历史,仿佛有一颗不死的灵魂在其 中永存。正因为如此,在阅读它们时,不同时代的个人都可能感受到一种灵魂觉醒的惊喜。 在这个意义上,经典属于每一个人。
  作为普通人,我们如何读经典?我的经验是,不妨就把经典当作闲书来读。也就是说,阅读 的心态和方式都应该是轻松的。千万不要端起做学问的架子,刻意求解。读不懂不要硬读, 先读那些读得懂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著作和章节。这里有一个浸染和熏陶的过程,所谓 人文修养就是这样熏染出来的。在不实用而有趣这一点上,读经典的确很像是一种消遣。事 实上,许多心智活泼的人正是把这当作最好的消遣的。能否从阅读经典中感受到精神的极大 愉悦,这差不多是对心智品质的一种检验。不过,也请记住,经典虽然属于每一个人,但永 远不属于大众。我的意思是说,读经典的轻松绝对不同于读大众时尚读物的那种轻松。每一 个人只能作为有灵魂的个人,而不是作为无个性的大众,才能走到经典中去。如果有一天你 也陶醉于阅读经典这种美妙的消遣,你就会发现,你已经距离一切大众娱乐性质的消遣多么 遥远。
  根据以上理解,我祝愿这套丛书成为普通读者和人文经典之间的一座桥梁,使更多的人品尝 到读经典的愉快,也使更多的人文大师成为普通读者的心灵朋友。
  20032
: >
"非典"期间读《鼠疫》
周国平
  瘟疫曾经是一个离我们多么遥远的词,无人能够预想到,它竟落在了二十一世纪 的我们头上。在经历了SARS的灾难以后,现在来读《鼠疫》,我们会有异乎寻常的感受。
  加缪的这部名作描写了一场鼠疫的全过程,时间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地点是阿尔及利亚的 奥兰市。事实上,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并没有发生鼠疫,所以加缪描写的是一场虚构的鼠疫。 一般认为,这是一部寓言性小说,鼠疫控制下的奥兰是喻指法西斯占领下的法国。然而,加 缪对瘟疫的描写具有如此惊人的准确性,以至于我们禁不住要把它当作一种纪实来读。一开 始是鼠疫的先兆,屋子里和街上不断发现死老鼠,第一个人死于怪病,接着是第二个、第三 个,逐日增多。某一位医生终于鼓起勇气说出"鼠疫"这个词,其他人亦心存疑虑,但不敢 承认。疫情迅速蔓延,成为无可否认的事实,市府怕惊动舆论,封锁消息。终于到了封锁不 住的地步,于是公布疫情,采取措施,消毒,监控,隔离,直至封城。因为害怕传染,人人 口含据说能防病的薄荷药糖,乘公交车时背靠背,怀着戒心疏远自己的邻居,对身体的微小 不适疑神疑鬼。人们的心态由侥幸转为恐慌,又由恐慌转为渐渐适应,鼠疫本身终于成了一 种生活方式。全市如同放长假一样,日常工作停止,人们惟一可做的事情是收听和谈论政府 公布的统计数字,祈求自己平安度过难关,等待瘟疫出现平息的迹象。商人乘机牟利,咖啡 馆贴出"酒能杀菌"的广告招徕顾客,投机商高价出售短缺的物品,出版商大量印售占星术 史料中的或临时杜撰的有关瘟疫的各种预言……凡此种种现象,我们现在读到都不觉得陌生 了,至少可以凭自身的经验加以想像了。
  然而,如果认为《鼠疫》所提供的仅是这些令我们感到半是亲切半是尴尬的疫期生活细节, 就未免太停留在了它的表面。我们不该忘记,对于加缪来说,鼠疫的确只是一个象征。在最 广泛的意义上,鼠疫象征的是任何一种大规模的祸害,其受害者是所及地区、民族、国家的 所有人乃至全人类,瘟疫、灾荒、战争、专制主义、恐怖主义等等都可算在内。问题是当这 类祸害降临的时候,我们怎么办?加缪通过他笔下主人公们的行为向我们说明,惟一的选择 是站在受害者一边与祸害作斗争。一边是鼠疫,另一边是受害者,阵线截然分明,没有人可 以做一个旁观者。医生逃离岗位,病患拒绝隔离,都意味着站到了鼠疫一边。这个道理就像 二加二等于四一样简单。在这个时候,需要的只是一种最单纯的责任感,因而也是一种最基 本的正义感。灾难是没有戏剧性可言的,所以加缪唾弃面对灾难的一切浪漫主义姿态。本书 主角里厄医生之所以奋不顾身地救治病人,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与任何宗教信念、神圣使命 、英雄壮举都无关,而只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医生不能容忍疾病和死亡。在法西斯占领期间, 从来对政治不感兴趣的加缪成了抵抗运动的干将。战后,记者问他为什么要参加抵抗运动, 他的回答同样简单:"因为我不能站在集中营一边。"
  面对共同祸害时所做选择的理由是简单的,但人性经受的考验却并不简单。这是一个令加缪 烦恼的问题,它构成了《鼠疫》的更深一层内涵。从封城那一天起,奥兰的市民们实际上开 始过一种流放生活了,不过这是流放在自己的家中。在那些封城前有亲人外出的人身上,这 种流放感更为强烈,他们失去了与亲人团聚的自由。在瘟神笼罩下,所有留在城里的人只有 集体的遭遇,个人的命运不复存在。共同的厄运如此强大,以至于个人的爱情、思念、痛苦 都已经显得微不足道,人们被迫像没有个人情感那样地行事。久而久之,一切个性的东西都 失去了语言,人们不复有属于自己的记忆和希望,只活在当前的现实之中。譬如说,那些与 亲人别离的人开始用对待疫情统计数字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境况了,别离的痛苦已经消解在 公共的不幸之中。这就是说,人们习惯了瘟疫的境况。加缪认为,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习 惯于绝望的处境是比绝望的处境本身更大的不幸。不过,只要身处祸害之中,我们也许找不 到办法来摆脱这种不幸。与任何共同祸害的斗争都具有战争的性质,牺牲个性是其不得不付 出的代价。
  在小说的结尾,鼠疫如同它来临时一样突然地结束了。当然,幸存者们为此欢欣鼓舞,他们 庆幸噩梦终于消逝,被鼠疫中断了的生活又可以继续下去了。也就是说,他们又可以每天辛 勤工作,然后把业余时间浪费在赌牌、泡咖啡馆和闲聊上了。这是现代人的标准生活方式。 可是,生活应该是这样的吗?人们经历了鼠疫却没有任何变化吗?加缪借小说中一个人物之口 向我们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说了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但鼠疫是怎么一回事呢?也不过就 是生活罢了。"如果我们不把鼠疫仅仅看做一场噩梦和一个例外,而是看做反映了生活的本 质的一种经历,也许就会获得某些重要的启示。我们也许会认识到,在人类生活中,祸害始 终以各种形式存在着,为了不让它们蔓延开来,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在一定意义 上,这不也正是这次SARS之灾给予我们的教训吗?真正可悲的不是SARS,而是在SARS之后我 们的生活一切照旧。
  20035
: >
走进一座圣殿(1)
周国平
  一
  那个用头脑思考的人是智者,那个用心灵思考的人是诗人,那个用行动思考的人是圣徒。倘 若一个人同时用头脑、心灵、行动思考,他很可能是一位先知。
  在我的心目中,圣埃克苏佩里就是这样一位先知式的作家。
  圣埃克苏佩里一生只做了两件事--飞行和写作。飞行是他的行动,也是他进行思考的方式 。在那个世界航空业起步不久的年代,他一次次飞行在数千米的高空,体味着危险和死亡, 宇宙的美丽和大地的牵挂,生命的渺小和人的伟大。高空中的思考具有奇特的张力,既是性 命攸关的投入,又是空灵的超脱。他把他的思考写进了他的作品,但生前发表的数量不多。 他好像有点儿吝啬,要把最饱满的果实留给自己,留给身后出版的一本书,照他的说法,他 的其他著作与它相比只是习作而已。然而他未能完成这本书,在他最后一次驾机神秘地消失 在海洋上空以后,人们在他留下的一只皮包里发现了这本书的草稿,书名叫《要塞》。
  经由马振骋先生从全本中摘取和翻译,这本书的轮廓第一次呈现在了我们面前。我是怀着虔 敬之心读完它的,仿佛在读一个特殊版本的《圣经》。在圣埃克苏佩里生前,他的亲密女友 B夫人读了部分手稿后告诉他:"你的口气有点儿像基督。"这也是我的感觉,但我觉得我 能理解为何如此。圣埃克苏佩里写这本书的时候,他心中已经有了真理,这真理是他用一生 的行动和思考换来的,他的生命已经转变成这真理。一个人用一生一世的时间见证和践行了 某个基本真理,当他在无人处向一切人说出它时,他的口气就会像基督。他说出的话有着异 乎寻常的重量,不管我们是否理解它或喜欢它,都不能不感觉到这重量。这正是箴言与隽语 的区别,前者使我们感到沉重,逼迫我们停留和面对,而在读到后者时,我们往往带着轻松 的心情会心一笑,然后继续前行。
  如果把《圣经》看作惟一的最高真理的象征,那么,《圣经》的确是有许多不同的版本的, 在每一思考最高真理的人那里就有一个属于他的特殊版本。在此意义上,《要塞》就是圣埃 克苏佩里版的《圣经》。圣埃克苏佩里自己说:"上帝是你的语言的意义。你的语言若有意 义,向你显示上帝。"我完全相信,在写这本书时,他看到了上帝。在读这本书时,他的上 帝又会向每一个虔诚的读者显示,因为也正如他所说:"一个人在寻找上帝,就是在为人人 寻找上帝。"圣埃克苏佩里喜欢用石头和神殿作譬:石头是材料,神殿才是意义。我们能够 感到,这本书中的语词真有石头一样沉甸甸的分量,而他用这些石头建筑的神殿确实闪放着 意义的光辉。现在让我们走进这一座神殿,去认识一下他的上帝亦即他见证的基本真理。
  二
  沙漠中有一个柏柏尔部落,已经去世的酋长曾经给予王子许多英明的教诲,全书就借托这位 王子之口宣说人生的真理。当然,那宣说者其实是圣埃克苏佩里自己,但是,站在现代的文 明人面前,他一定感到自己就是那支游牧部落的最后的后裔,在宣说一种古老的即将失传的 真理。
  全部真理围绕着一个中心问题: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因为,人必须区别重要和紧急,生存是 紧急的事,但领悟神意是更重要的事。因为,人应该得到幸福,但更重要的是这得到了幸福 的是什么样的人。
  沙漠和要塞是书中的两个主要意象。沙漠是无边的荒凉,游牧部落在沙漠上建筑要塞,在要 塞的围墙之内展开了自己的生活。在宇宙的沙漠中,我们人类不正是这样一个游牧部落?为 了生活,我们必须建筑要塞。没有要塞,就没有生活,只有沙漠。不要去追究要塞之外那无 尽的黑暗。"我禁止有人提问题,深知不存在可能解渴的回答。那个提问题的人,只是在寻 找深渊。"明白这一真理的人不再刨根问底,把心也放在围墙之内,爱那嫩芽萌生的清香, 母羊剪毛时的气息,怀孕或喂奶的女人,传种的牲畜,周而复始的季节,把这一切看作自己 的真理。
  换一个比喻来说,生活像汪洋大海里的一只船,人是船上的居民,把船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以为有家居住是天经地义的,再也看不见海,或者虽然看见,仅把海看做船的装饰。对人来 说,盲目凶险的大海仿佛只是用于航船的。这不对吗?当然对,否则人如何能生活下去。
  那个远离家乡的旅人,占据他心头的不是眼前的景物,而是他看不见的远方的妻子儿女。那 个在黑夜里乱跑的女人,"我在她身边放上炉子、水壶、金黄铜盘,就像一道道边境线", 于是她安静下来了。那个犯了罪的少妇,她被脱光衣服,栓在沙漠中的一根木桩上,在烈日 下奄奄待毙。她举起双臂在呼叫什么?不,她不是在诉说痛苦和害怕,"那些是厩棚里普通 牲畜得的病。她发现的是真理。"在无疆的黑夜里,她呼唤的是家里的夜灯,安身的房间, 关上的门。"她暴露在无垠中无物可以依傍,哀求大家还给她那些生活的支柱:那团要梳理 的羊毛,那只要洗涤的盆儿,这一个,而不是别个,要哄着入睡的孩子。她向着家的永恒呼 叫,全村都掠过同样的晚间祈祷。"
  我们在大地上扎根,靠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牵挂、责任和爱。在平时,这一切使我们忘记死亡 。在死亡来临时,对这一切的眷恋又把我们的注意力从死亡移开,从而使我们超越死亡的恐 惧。
: >
走进一座圣殿(2)
周国平
  人跟要塞很相像,必须限制自己,才能找到生活的意义。"人打破围墙要自由自在,他也就 只剩下了一堆暴露在星光下的断垣残壁。这时开始无处存身的忧患。""没有立足点的自由 不是自由。"那些没有立足点的人,他们哪儿都不在,竟因此自以为是自由的。在今天,这 样的人岂不仍然太多了?没有自己的信念,他们称这为思想自由。没有自己的立场,他们称 这为行动自由。没有自己的女人,他们称这为爱情自由。可是,真正的自由始终是以选择和 限制为前提的,爱上这朵花,也就是拒绝别的花。一个人即使爱一切存在,仍必须为他的爱 找到确定的目标,然后他的博爱之心才可能得到满足。
  三
  生命的意义在最平凡的日常生活之中,但这不等于说,凡是过着这种生活的人都找到了生命 的意义。圣埃克苏佩里用譬喻向我们讲述这个道理。定居在绿洲中的那些人习惯了安居乐业 的日子,他们的感觉已经麻痹,不知道这就是幸福。他们的女人蹲在溪流里圆而白的小石子 上洗衣服,以为是在完成一桩家家如此的苦活。王子命令他的部落去攻打绿洲,把女人们娶 为己有。他告诉部下:必须千辛万苦在沙漠中追风逐日,心中怀着绿洲的宗教,才会懂得看 着自己的女人在河边洗衣其实是在庆祝一个节日。
  我相信这是圣埃克苏佩里最切身的感触,当他在高空出生入死时,地面上的平凡生活就会成 为他心中的宗教,而身在其中的人的麻木不仁在他眼中就会成为一种亵渎。人不该向要塞外 无边的沙漠追究意义,但是,"受威胁是事物品质的一个条件",要领悟要塞内生活的意义 ,人就必须经历过沙漠。
  日常生活到处大同小异,区别在于人的灵魂。人拥有了财产,并不等于就拥有了家园。家园 不是这些绵羊、田野、房屋、山岭,而是把这一切联结起来的那个东西。那个东西除了是在 寻找和感受着意义的人的灵魂,还能是什么呢?"对人惟一重要的是事物的意义。"不过, 意义不在事物之中,而在人与事物的关系之中,这种关系把单个的事物组织成了一个对人有 意义的整体。意义把人融入一个神奇的网络,使他比他自己更宽阔。于是,麦田、房屋、羊 群不再仅仅是可以折算成金钱的东西,在它们之中凝结着人的岁月、希望和信心。
  "精神只住在一个祖国,那就是万物的意义。"这是一个无形的祖国,肉眼只能看见万物, 领会意义必须靠心灵。上帝隐身不见,为的是让人睁开心灵的眼睛,睁开心灵眼睛的人会看 见他无处不在。母亲哺乳时在婴儿的吮吸中,丈夫归家时在妻子的笑容中,水手航行时在日 出的霞光中,看到的都是上帝。
  那个心中已不存在帝国的人说:"我从前的热忱是愚蠢的。"他说的是真话,因为现在他没 有了热忱,于是只看到零星的羊、房屋和山岭。心中的形象死去了,意义也随之消散。不过 人在这时候并不觉得难受,与平庸妥协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心爱的人离你而去,你 一定会痛苦。爱的激情离你而去,你却丝毫不感到痛苦,因为你的死去的心已经没有了感觉 痛苦的能力。
  有一个人因为爱泉水的歌声,就把泉水灌进瓦罐,藏在柜子里。我们常常和这个人一样傻。 我们把女人关在屋子里,便以为占有了她的美。我们把事物据为己有,便以为占有了它的意 义。可是,意义是不可占有的,一旦你试图占有,它就不在了。那个凯旋的战士守着他的战 利品,一个正裸身熟睡的女俘,面对她的美丽只能徒唤奈何。他捕获了这个女人,却无法把 她的美捕捉到手中。无论我们和一个女人多么亲近,她的美始终在我们之外。不是在占有中 ,而是在男人的欣赏和倾倒中,女人的美便有了意义。我想起了海涅,他终生没有娶到一个 美女,但他把许多女人的美变成了他的诗,因而也变成了他和人类的财富。
  四
  所以,意义本不是事物中现成的东西,而是人的投入。要获得意义,也就不能靠对事物的占 有,而要靠爱和创造。农民从麦子中取走滋养他们身体的营养,他们向麦子奉献的东西才丰 富了他们的心灵。
  "那个走向井边的人,口渴了,自己拉动吱吱咯咯的铁链,把沉重的桶提到井栏上,这样听 到水的歌声以及一切尖利的乐曲。他口渴了,使他的行走、他的双臂、他的眼睛也都充满了 意义,口渴的人朝井走去,就像一首诗。"而那些从杯子里喝现成的水的人却听不到水的歌 声。坐滑竿--今天是坐缆车--上山的人,再美丽的山对于他也只是一个概念,并不具备 实质。"当我说到山,意思是指让你被荆棘刺伤过,从悬崖跌下过,搬动石头流过汗,采过 上面的花,最后在山顶迎着狂风呼吸过的山。"如果不用上自己的身心,一切都没有意义。 贪图舒适的人,实际上是在放弃意义。
  你心疼你的女人,让她摆脱日常家务,请保姆代劳一切,结果家对她就渐渐失去了意义。" 要使女人成为一首赞歌,就要给她创造黎明时需要重建的家。"为了使家成为家,需要投入 时间。现在人们舍不得把时间花在家中琐事上,早出晚归,在外面奋斗和享受,家就成了一 个旅舍。
  爱是耐心,是等待意义在时间中慢慢生成。母爱是从一天天的喂奶中来的。感叹孩子长得快 的都是外人,父母很少会这样感觉。你每天观察院子里的那棵树,它就渐渐在你的心中中扎 根。有一个人猎到一头小沙狐,便精心喂养它,可是后来它逃回了沙漠。那人为此伤心,别 人劝他再捉一头,他回答:"捕捉不难,难的是爱,太需要耐心了。"
: >
走进一座圣殿(3)
周国平
  是啊,人们说爱,总是提出种种条件,埋怨遇不到符合这些条件的值得爱的对象。也许有一 天遇到了,但爱仍未出现。那一个城市非常美,我在那里旅游时曾心旷神怡,但离开后并没 有梦魂牵绕。那一个女人非常美,我邂逅她时几乎一见钟情,但错过了并没有日思夜想。人 们举着条件去找爱,但爱并不存在于各种条件的哪怕最完美的组合之中。爱不是对象,爱是 关系,是你在对象身上付出的时间和心血。你培育的园林没有皇家花园美,但你爱的是你的 园林而不是皇家花园。你相濡以沫的女人没有女明星美,但你爱的是你的女人而不是女明星 。也许你愿意用你的园林换皇家花园,用你的女人换女明星,但那时候支配你的不是爱,而 是欲望。
  爱的投入必须全心全意,如同自愿履行一项不可推卸的职责。"职责是连接事物的神圣钮结 ,除非在你看来是绝对的需要,而不是游戏,你才能建成你的帝国、神庙或家园。"就像掷 骰子,如果不牵涉你的财产,你就不会动心。你玩的不是那几颗小小的骰子,而是你的羊群 和金银财宝。在玩沙堆的孩子眼里,沙堆也不是沙堆,而是要塞、山岭或船只。只有你愿意 为之而死的东西,你才能够藉之而生。
  五
  当你把爱投入到一个对象上面,你就是在创造。创造是"用生命去交换比生命更长久的东西 "。这样诞生了画家、雕塑家、手工艺人等等,他们工作一生是为了创造自己用不上的财富 。没有人在乎自己用得上用不上,生命的意义反倒是寄托在那用不上的财富上。那个瞎眼、 独腿、口齿不清的老人,一说到他用生命交换的东西,就立刻思路清晰。突然发生了地震, 人们害怕的不是死亡,而是自己的作品的毁灭,那也许是一只亲手制造的银壶,一条亲手编 结的毛毯,或一篇亲口传唱的史诗。生命的终结诚然可哀,但最令人绝望的是那本应比生命 更长久的东西竟然也同归于尽。
  文化与工作是不可分的。那种只会把别人的创造放在自己货架上的人是未开化人,哪怕这些 东西精美绝伦,他们又是鉴赏的行家。文化不是一件谁的身上都能披的斗篷。对于一切创造 者来说,文化只是完成自己的工作,以及工作中的艰辛和欢乐。每个人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是自己所热爱的那项工作,他藉此而进入世界,在世上立足。有了这项他能够全身心投入的 工作,他的生活就有了一个核心,他的全部生活围绕这个核心组织成了一个整体。没有这个 核心的人,他的生活是碎片,譬如说,会分裂成两个都令人不快的部分,一部分是折磨人的 劳作,另一部分是无所用心的休闲。
  顺便说一说所谓"休闲文化"。一个醉心于自己的工作的人,他不会向休闲要求文化。对他 来说,休闲仅是工作之后的休整。"休闲文化"大约只对两种人有意义,一种是辛苦劳作但 从中体会不到快乐的人,另一种是没有工作要做的人,他们都需要用某种特别的或时髦的休 闲方式来证明自己也有文化。我不反对一个人兴趣的多样性,但前提是有自己热爱的主要工 作,惟有如此,当他进入别的领域时,才可能添入自己的一份意趣,而不只是凑热闹。
  创造会有成败,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保持创造的热忱。有了这样的热忱,无论成败都是在为 创造做贡献。还是让圣埃克苏佩里自己来说,他说得太精彩:"创造,也可以指舞蹈中跳错 的那一步,石头上凿坏的那一凿子。动作的成功与否不是主要的。这种努力在你看来是徒劳 无益,这是由于你的鼻子凑得太近的缘故,你不妨往后退一步。站在远处看这个城区的活动 ,看到的是意气风发的劳动热忱,你再也不会注意有缺陷的动作。"一个人有创造的热忱, 他未必就能成为大艺术家。一大群人有创造的热忱,其中一定会产生大艺术家。大家都爱跳 舞,即使跳得不好的人也跳,美的舞蹈便应运而生。说到底,产生不产生大艺术家也不重要 ,在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上,生活本身就是意义。
  人在创造的时候是既不在乎报酬,也不考虑结果的。陶工专心致志地伏身在他的手艺上,在 这个时刻,他既不是为商人、也不是为自己工作,而是"为这只陶罐以及柄子的弯度工作" 。艺术家废寝忘食只是为了一个意象,一个还说不出来的形式。他当然感到了幸福,但幸福 是额外的奖励,而不是预定的目的。美也如此,你几曾听到过一个雕塑家说他要在石头上凿 出美?
  从沙漠征战归来的人,勋章不能报偿他,亏待也不会使他失落。"当一个人升华、存在、圆 满死去,还谈什么获得与占有?"一切从工作中感受到生命意义的人都是如此,内在的富有 找不到、也不需要世俗的对应物。像托尔斯泰、卡夫卡这样的人,没有得诺贝尔奖于他们何 损,得了又能增加什么?只有那些内心中没有欢乐源泉的人,才会斤斤计较外在的得失,孜 孜追求教授的职称、部长的头衔和各种可笑的奖状。他们这样做很可理解,因为倘若没有这 些,他们便一无所有。
  六
  如果我把圣埃克苏佩里的思想概括成一句话,譬如说"生命的意义在于爱和创造,在于奉献 ",我就等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在重复一句陈词滥调。是否用自己独特的语言说出一个真 理,这不只是表达的问题,而是决定了说出的是不是真理。世上也许有共同的真理,但它不 在公共会堂的标语上和人云亦云的口号中,只存在于一个个具体的人用心灵感受到的特殊的 真理之中。那些不拥有自己的特殊真理的人,无论他们怎样重复所谓共同的真理,说出的始 终是空洞的言辞而不是真理。圣埃克苏佩里说:"我瞧不起意志受论据支配的人。词语应该 表达你的意思,而不是左右你的意志。"真理不是现成的出发点,而是千辛万苦要接近的目 标。凡是把真理当作起点的人,他们的意志正是受了词语的支配。
: >
走进一座圣殿(4)
周国平
  这本书中还有许多珍宝,但我不可能一一指给你们看。我在这座圣殿里走了一圈,把我的所 见所思告诉了你们。现在,请你们自己走进去,你们也许会有不同的所见所思。然而,我相 信,有一种感觉会是相同的。"把石块砌在一起,创造的是静默。"当你们站在这座用语言 之石垒建的殿堂里时,你们一定也会听见那迫人不得不深思的静默。
  20036
: >
古驿道上的失散
周国平
  杨绛先生出新书,书名叫《我们仨》。书出之前,已听说她在写回忆录并起好了这个 书名,当时心中一震。这个书名实在太好,自听说后,我仿佛不停地听见杨先生说这三个字 的声音,像在拉家常,但满含自豪的意味。这个书名立刻使我感到,这位老人在给自己漫长 的一生做总结时,人世的种种沉浮荣辱都已淡去,她一生一世最重要的成就只是这个三口之 家。可是,这个令她如此自豪的家,如今只有她一人存留世上了。在短短两年间,女儿钱瑗 和丈夫钱锺书先后病逝。我们都知道这个令人唏嘘的事实,却不敢想像那时已年近九旬的杨 先生是如何度过可怕的劫难的,现在她又将如何回首凄怆的往事。
  回忆录分作三部。其中,第二部是全书的浓墨,正是写那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的。第一部仅 几百字,记一个真实的梦,引出第二部的"万里长梦"。第三部篇幅最大,回忆与钱先生结 缡以来及有了女儿后的充满情趣的岁月。前者只写梦,后者只写实,惟有第二部的"万里长 梦",是梦非梦,亦实亦虚,似真似幻。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也许是要给可怕的经历裹上 一层梦的外衣,也许是真正感到可怕的经历像梦一样不真实,也许是要借梦说出比可怕的经 历更重要的真理。
  长梦始于钱先生被一辆来路不明的汽车接走,"我"和阿瑗去寻找,自此一家人走上了一条 古驿道,在古驿道上相聚,直至最后失散。这显然是喻指从钱先生住院到去世--其间包括 钱瑗的住院和去世--的四年半历程。古驿道上的氛围扑朔迷离乃至荒诞,很像是梦境。然 而,"我"在这条道上奔波的疲惫和焦虑是千真万确的,那正是作者数年中奔波于家和两所 医院之间境况的写照。一家三口在这条道上的失散也是千真万确的,"梦"醒之后,三里河 寓所里分明只剩她孑然一身了。为什么是古驿道呢?因为这是一条自古以来人人要走上的驿 道,在这条道上,人们为亲人送行,后亡人把先亡人送上不归路。这条道上从来是一路号哭 和泪雨,但在作者笔下没有这些。她也不去描绘催人泪下的细节或裂人肝胆的场面,她的用 笔一如既往地节制,却传达了欲哭无泪的大悲恸。
  杨先生的确以"我们仨"自豪:"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 为是我们仨。"这样的话绝不是寻常家庭关系的人能够说出。这样的话也绝不是寻常生命态 度的人能够说出。给她的人生打了满分的不是钱先生和她自己的卓著文名,而是"我们仨" 的遇合,可见分量之重,从而使最后的失散更显得不可思议。第二部的标题是"我们仨失散 了",第三部的首尾也一再出现此语,这是从心底发出的叹息,多么单纯,又多么凄惶。读 整本书时,我听到的始终是这一声仿佛轻声自语的叹息:"我们仨失散了,失散了,就这么 轻易地失散了……"
  失散在古驿道上,这是人世间最寻常的遭遇,但也是最哀痛的经验。《浮生六记》中的沈复 和陈芸,一样的书香人家,恩爱夫妻,到头来也是昨欢今悲,生死隔绝。中道相离也罢,白 头到老也罢,结果都是一样的。夫妇之间,亲子之间,情太深了,怕的不是死,而是永不再 聚的失散,以至于真希望有来世或者天国。佛教说诸法因缘生,教导我们看破无常,不要执 著。可是,千世万世只能成就一次的佳缘,不管是遇合的,还是修来的,叫人怎么看得破。 更可是,看不破也得看破,这是惟一的解脱之道。我觉得钱先生一定看破了,女儿病危,他 并不知情,却忽然在病床上说了这样神秘的话:"叫阿圆回去,叫她回到她自己家里去。" 杨先生看破了没有?大约正在看破。《我们仨》结尾的一句话是:"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 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很可能 所有仍正常活着的人都不知道家究竟在哪里,但是,其中有一些人已经看明白,它肯定不在 我们暂栖的这个世界上。
  20037
: >
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周国平
  --《在日记中成长》序言
  不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是面对着中学生,我最经常提的一个建议 就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中学是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许多好习惯和坏习惯都是在这个时 期里养成的。有两种好习惯,一旦养成了,就终身受益。我指的是阅读的习惯和写日记的习 惯。这里我只说一说写日记的好处。
  第一,日记是岁月的保险柜。每个人都只拥有一次人生,而人生是由每天、每年、每个阶段 的活生生的经历组成的。如果你热爱人生,你就一定会无比珍惜自己的经历,珍惜其中的欢 乐和痛苦,心情和感受,因为它们是你真正拥有的东西。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切不可避免地 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失去。为了留住它们,人们想出了种种办法,例如用摄影和录像保存生 活中的若干场景。但是,我认为写日记是更好的办法,与图像相比,文字的容量要大得多。 通过写日记,我们仿佛把逝去的一个个日子放进了保险柜,有一天打开这个保险柜,这些日 子便会历历在目地重现在眼前。记忆是不可靠的,对于一个不写日记的人来说,除了某些印 象特别深刻的经历外,多数往事会渐渐模糊,甚至永远沉入遗忘的深渊。相反,如果有日记 作为依凭,即使许多年前的细节,也比较容易在记忆中唤醒。在这个意义上,日记使人拥有 了一个更丰富的人生。
  第二,日记是灵魂的密室。人活在世上,不但要过外部生活,比如上学,和同学交往,而且 要过内心生活。内心生活并不神秘,它实际上就是一个人自己与自己进行交谈。你读到了一 本使你感动的书,你看到了一片使你陶醉的风景,你见到了一个使你心仪的人,你遇到了一 件使你高兴或伤心的事,在这些时候,你心中也许有一些不愿或者不能对别人说的感受,你 就用笔对自己说。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是在写日记,同时也就是在过内心生活了。有的人 只习惯于与别人共处,和别人说话,自己对自己无话可说,一旦独处就难受得要命,这样的 人终究是肤浅的。人必须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自己与自己交流,这样才能逐渐形成一个较 有深度的内心世界,而写日记正是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
  第三,日记是忠实的朋友。我们在人世间不能没有朋友,真正的友谊使我们在困难时得到帮 助,在痛苦时得到慰藉,在一切时候得到温暖和鼓舞。不过,请不要忘记,在所有的朋友之 外,每个人还可以拥有一个特殊的朋友,那就是日记。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你的最忠实的朋 友。没有人--包括你最亲密的朋友--是你的专职朋友,惟有日记可以说是。别的朋友总 有忙于自己的事情而不能关心你的时候,而日记却随时听从你的召唤,永远不会拒绝倾听你 的诉说。一个人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他仍会有寂寞的时光,但不会无法忍受,因为有日记 陪伴他。在隐私权受到法律保护的社会里,日记的忠实还表现在它不会背叛你,无论你对它 说了什么,它都只是珍藏在心里,决不违背你的意愿向外张扬。
  第四,日记是作家的摇篮。要成为一个够格的作家,基本条件是有真情实感,并且善于用恰 当的语言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在这方面,写日记是最好的训练,因为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 ,一个人总不会把空洞虚假的东西献给自己。对于提高写作能力来说,日记有作文不可代替 的作用。作文所起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如果教师水平低,指导失当,甚 至会起坏作用。与写作文不同,在写日记时,你是自由的,可以只写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不 用为你不感兴趣的题目绞尽脑汁。你还可以只按照自己满意的方式写,不用考虑是否合乎某 个老师的要求或某种固定的规范。按照自己满意的方式写自己感兴趣的题材,这正是文学创 作的主要特征,所以写日记是比写作文更接近于创作的。事实上,许多优秀作家的创作就是 从写日记开始的,而且,如果他们想继续优秀,就必须在创作中始终保持写日记时的那种自 由心态。
  我说了这么多写日记的好处,那么,是不是一个人只要随便怎样写一点日记,就能得到这些 好处呢?当然不是。依我看,要得到这些好处,必须遵守三个条件。一是坚持,尤其开始时 每天都写,来不及就第二天补写,决不偷懒,决不姑息自己,这样才能形成为习惯。二是认 真,对触动了自己的事情和心情要仔细写,努力寻找确切的表达,决不马虎,决不敷衍自己 ,这样写出的日记才具有我在上面列举的这些价值。三是私密,基本上不给人看,这样在写 日记时才能排除他人眼光的干扰,坦然面对自己,句句都写真心话。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对天下的老师和家长们进一忠告,因为要遵守这第三个条件,必须有你 们的理解和配合。你们一定要把日记和作文区别开来,语文老师当然可以布置学生写若干篇 日记然后加以批改,但这样的日记实际上是作文,只不过其体裁是日记罢了。我现在提倡学 生写的是名副其实的日记,这意味着老师和家长都必须尊重其私密性,如果不是孩子自愿, 任何人不得查看。我不止一次听说这样的事情:有的孩子自发地写起私人日记来,家长和老 师觉察后,便偷看或突击检查,一旦发现自以为不妥当的内容,就横加指责和羞辱。这是十 足的愚蠢和野蛮,是对孩子正在生长的自由心灵和独立人格的摧残。我们应该把孩子的私人 日记看作属于他们的一块不容侵犯的圣地,甚至克制我们的好奇心,鼓励孩子不给我们看。 我们要相信,孩子的心灵隐私越是受到尊重,他们就越容易培养起真诚、自信、独立思考等 品质,他们在精神上就越能够健康地成长。不必担心因此会互相隔膜,实际上,惟有在平等 和尊重的氛围中,我们和孩子之间才可能产生实质性的交流。也无须靠检查日记来了解学生 的语文水平,学生写日记是否认真,有无收获,必定会在作文中体现出来,而被有慧眼的教 师看到。
  20037
: >
可持续的快乐
周国平
  如果一个年轻女性来问我,青春不能错过什么,要我举出十件必须做的事,我大约会 这样列举:
  一、至少恋爱一次,最多两次。一次也没有,未免辜负了青春。但真恋爱不容易,超过两次 ,就有赝品之嫌。
  二、交若干好朋友,可以是闺中密友,也可以是异性知音。
  三、学会烹调,能烧几样好菜。重要的不是手艺本身,而是从中体会日常生活的情趣。
  四、每年小旅行一次,隔几年大旅行一次,增长见识,拓宽胸怀。
  五、锻炼身体,最好有一种自己喜欢、能够持之以恒的体育项目。
  六、争取受良好的教育,精通一门专业知识或技能,掌握足以维持生存的看家本领。尽量按 照自己的兴趣选择职业。如果做不到,就以敬业精神对待本职工作,同时在业余发展自己的 兴趣。
  七、养成高品位的读书爱好,读一批好书,找到属于自己的书中知己。
  八、喜欢至少一种艺术,音乐、舞蹈、绘画都行,可以自己创作和参与,也可以只是欣赏。
  九、养成写日记的习惯。它可以帮助你学会享受孤独,在孤独中与自己谈心。
  十、经历一次较大的挫折而不被打败。只要不被打败,你就会变得比过去强大许多倍。不经 历这么一回,你不会知道自己其实多么有力量。
  开完这个单子,我再来说一说我的指导思想。我的指导思想很简单,第一条是快乐。青春是 人生中生命力最旺盛的时期,快乐是天经地义。我最讨厌那种说教,什么"少壮不努力,老 大徒悲伤",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仿佛青春的全部价值就在于为将来的成功 而苦苦奋斗。在所有的人生模式中,为了未来而牺牲现在是最坏的一种,它把幸福永远向后 推延,实际上是取消了幸福。人只有一个青春期,要享受青春,也只能是在青春期。有一些 享受,过了青春期诚然还可以有,但滋味是不一样的。譬如说,人到中老年仍然可以恋爱, 但终归减少了新鲜感和激情。同样是旅行,以青春期的好奇、敏感和精力充沛,也能取得中 老年不易有的收获。依我看,"少壮不享乐,老大徒懊丧"至少也是成立的。倘若一个人在 年轻时并非因为生活所迫而只知吃苦,拒绝享受,到年老力衰时即使成了人上人,却丧失了 享受的能力,那又有什么意思呢。尤其是女性,我衷心希望她们有一个快乐的青春,否则这 个世界也不会快乐。
  但是,快乐不应该是单一的,短暂的,完全依赖外部条件的,而应该是丰富的,持久的,能 够靠自己创造的,否则结果仍是不快乐。所以,我的第二条指导思想是可持续的快乐。这是 套用可持续的发展一语,用在这里正合适。青春终究会消逝,如果只是及时行乐,毫不为今 后考虑,倒真会"老大徒悲伤"了。为今后考虑,一方面是实际的考虑,例如要有真本事, 要有健康的身体,等等。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使快乐本身不但是快乐,而且具有生长 的能力,能够生成新的更多的快乐。我所列举的多数事情都属于此类,它们实际上是一些精 神性质的快乐。青春是心智最活泼的时期,也是心智趋于定型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一个人 倘若能够通过读书、思考、艺术、写作等等充分领略心灵的快乐,形成一个丰富的内心世界 ,他在自己的身上就拥有了一个永不枯竭的快乐源泉。这个源泉将泽被整个人生,使他即使 在艰难困苦之中仍拥有人类最高级的快乐。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人可能在青春期获得的最重 大成就。当然,女性同样如此。如果我不这样看,我就是歧视女性。如果哪个女性不这样看 ,她就未免太自卑了。
  200311
: >
奇迹
周国平
  四月的一个夜晚,那扇门打开了,你的出现把我突然变成了一个父亲。
  在我迄今为止的生涯中,成为父亲是最接近于奇迹的经历,令我难以置信。以我凡庸之力, 我怎么能从无中把你产生呢?不,必定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运作了无数世代,然后才借我产生 了你。没有这种力量,任何人都不可能成为父亲或母亲。
  所以,对于男人来说,惟有父亲的称号是神圣的。一切世俗的头衔都可以凭人力获取,而要 成为父亲却必须仰仗神力。
  你如同一朵春天的小花开放在我的秋天里。为了这样美丽的开放,你在世外神秘的草原上不 知等待了多少个世纪?
  由于你的到来,我这个不信神的人也对神充满了敬意。无论如何,一个亲自迎来天使的人是 无法完全否认上帝的存在的。你的奇迹般的诞生使我相信,生命必定有着一个神圣的来源。
  望着你,我禁不住像泰戈尔一样惊叹:"你这属于一切人的,竟成了我的!"
: >
摇篮与家园
周国平
  今天你从你出生的医院回到家里,终于和爸爸妈妈团圆了。
  说你"回"到家里,似不确切,因为你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家。
  不对,应该说,你来了,我们才第一次有了一个家。
  孩子是使家成其为家的根据。没有孩子,家至多是一场有点儿过分认真的爱情游戏。有了孩 子,家才有了自身的实质和事业。
  男人是天地间的流浪汉,他寻找家园,找到了女人。可是,对于家园,女人有更正确的理解 。她知道,接纳了一个流浪汉,还远远不等于建立了一个家园。于是她着手编筑一只摇篮, --摇篮才是家园的起点和核心。在摇篮四周,和摇篮里的婴儿一起,真正的家园生长起来 了。
  屋子里有摇篮,摇篮里有孩子,心里多么踏实。
: >
最得意的作品
周国平
  你的摇篮放在爸爸的书房里,你成了这间大屋子的主人。从此爸爸不读书,只读你。
  你是爸爸妈妈合写的一本奇妙的书。在你问世前,无论爸爸妈妈怎么想像,也想像不出你的 模样。现在你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么完美,仿佛不能改动一字。
  我整天坐在摇篮旁,怔怔地看你,百看不厌。你总是那样恬静,出奇地恬静,小脸蛋闪着洁 净的光辉。最美的是你那双乌黑澄澈的眼睛,一会儿弯成妩媚的月牙,掠过若有若无的笑意 ,一会儿睁大着久久凝望空间中某处,目光执著而又超然。我相信你一定在倾听什么,但永 远无法知道你听到了什么,真使我感到神秘。
  看你这么可爱,我常常禁不住要抱起你来,和你说话。那时候,你会盯着我看,眼中闪现两 朵仿佛会意的小火花,嘴角微微一动似乎在应答。
  你是爸爸最得意的作品,我读你读得入迷。
: >
心甘情愿的辛苦
周国平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