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周国平自选集

_16 周国平 (当代)
  我们或许可以引申说,一个民族如果全体都陷入某种理想主义的狂热,当然太天真,如果在 它的青年人中竟然也难觅理想主义者,又实在太堕落了。
  由此我又相信,在理想主义普遍遭耻笑的时代,一个人仍然坚持做理想主义者,就必定不是 因为幼稚,而是因为精神上的成熟和自觉。
  有两种理想。一种是社会理想,旨在救世和社会改造。另一种是人生理想,旨在自救和个人 完善。如果说前者还有一个是否切合社会实际的问题,那么,对于后者来说,这个问题根本 不存在。人生理想仅仅关涉个人的灵魂,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个人总是可以追求智慧和美 德的。如果你不追求,那只是因为你不想,决不能以不切实际为由来替自己辩解。
  理想有何用?
  人有灵魂生活和肉身生活。灵魂生活也是人生最真实的组成部分。
  理想便是灵魂生活的寄托。
  所以,就处世来说,如果世道重实利而轻理想,理想主义会显得不合时宜;就做人来说,只 要一个人看重灵魂生活,理想主义对他便永远不会过时。
  当然,对于没有灵魂的东西,理想毫无用处。
  不存在事实,只存在对事实的解释。当一种解释被经验所证明时,我们便称它为真理。由于 经验总是有限的,所以真理总是相对的。
  有一类解释是针对整个世界及其本质、起源、目的等等的,这类解释永远不能被经验所证明 或否定,我们把这类解释称做信仰。
  理想也是一种解释,它立足于价值立场来解释人生或者社会。作为价值尺度,理想一点儿也 不虚无缥缈,一个人有没有理想,有怎样的理想,非常具体地体现在他的生活方式和处世态 度中。
  圣徒是激进的理想主义者,智者是温和的理想主义者。
  在没有上帝的世界上,一个寻求信仰而不可得的理想主义者会转而寻求智慧的救助,于是成 为智者。
  我们永远只能生活在现在,要伟大就现在伟大,要超脱就现在超脱,要快乐就现在快乐。总 之,如果你心目中有了一种生活的理想,那么,你应该现在就来实现它。倘若你只是想像将 来有一天能够伟大、超脱或快乐,而现在却总是委琐、钻营、苦恼,则我敢断定你永远不会 有伟大、超脱、快乐的一天。作为一种生活态度,理想是现在进行时的,而不是将来时的。
: >
心灵也是一种现实
周国平
  人同时生活在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中。内心世界也是一个真实的世界。或者,反过 来说也一样:外部世界也是一个虚幻的世界。
  对于不同的人,世界呈现不同的面貌。在精神贫乏者眼里,世界也是贫乏的。世界的丰富的 美是依每个人心灵丰富的程度而开放的。
  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行小报 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对于终年在名利场上奔忙的人来说 ,大自然的美等于不存在。
  想一想,一生中有多少时候,我们把自己放逐在世界的丰富的美之外了?
  一个经常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 人,他们生活在多么不同的世界上!
  那么,你们还要说对崇高精神生活的追求是无用的吗?
  对于一颗善于感受和思考的灵魂来说,世上并无完全没有意义的生活,任何一种经历都可以 转化为内在的财富。而且,这是最可靠的财富,因为正如一位诗人所说:"你所经历的,世 间没有力量能从你那里夺走。"
  在某种意义上,美、艺术都是梦。但是,梦并不虚幻,它对人心的作用和它在人生中的价值 完全是真实的。弗洛伊德早已阐明,倘没有梦的疗慰,人人都非患神经官能症不可。不妨设 想一下,倘若彻底排除掉梦、想像、幻觉的因素,世界不再有色彩和音响,人心不再有憧憬 和战栗,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在人生画面上,梦幻也是真实的一笔。
  在这个时代,能够沉醉于自己的心灵空间的人是越来越少了。那么,好梦联翩就是福,何必 成真。
  两种人爱做梦:太有能者和太无能者。他们都与现实不合,前者超出,后者不及。但两者的 界限是不易分清的,在成功之前,前者常常被误认为后者。
  可以确定的是,不做梦的人必定平庸。
  耽于梦想也许是一种逃避,但梦想本身却常常是创造的动力。凡?高这样解释他的创作冲动 :"我一看到空白的画布呆望着我,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内容投掷上去。"在每一个创造者眼 中,生活本身也是这样一张空白的画布,等待着他去赋予内容。相反,谁眼中的世界如果是 一座琳琅满目的陈列馆,摆满了现成的画作,这个人肯定不会再有创造的冲动,他至多只能 做一个鉴赏家。
  人生如梦,爱情是梦中之梦。诸色皆空,色欲乃空中之空。可是,若无爱梦萦绕,人生岂不 更是赤裸裸的空无;离了暮雨朝云,巫山纵然万古长存,也只是一堆死石头罢了。
  两种人爱做梦:弱者和智者。弱者梦想现实中有但他无力得到的东西,他以之抚慰生存的失 败。智者梦想现实中没有也不可能有的东西,他以之解说生存的意义。
  中国多弱者的梦,少智者的梦。
: >
信仰和宗教
周国平
  如今调侃成了新的时髦。调侃者调侃一切信仰,也调侃自己的无信仰,在一片哄 笑声中,信仰问题便化作了一个无足轻重的可笑的问题。
  我暗暗吃惊:仅仅几年以前,信仰危机还是一个严肃的话题,曾经引起许多痛苦的思索。莫 非人们这么快就已经成熟到可以轻松愉快地一笑置之了?
  诚然,抱着过时的信仰不放,或者无信仰而装作有信仰,都是可悲复可笑的,不妨调而侃之 ,哈哈一笑。可是,当我看见有人把无信仰当作一种光荣来炫耀时,我再也笑不出来了。
  人生中终究还是有严肃的东西的。信仰是对人生根本目标的确信,其失落的痛苦和寻求的迷 惘决非好笑的事情,而对之麻木不仁也实在没有什么可自鸣得意的。
  谈到人的精神追求,真理、信仰、理想这几个词可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它们是否说的同一 件事,譬如说,同一个精神目标,理性称它是真理,意志称它是信仰,情感称它是理想?或 者,正因为理性、意志、情感所追求的目标是不同的,它们说的是不同的事,彼此往往还会 发生冲突?也许这两种可能都存在。比较清楚的是,在今天,所谓绝对真理、统一信仰、最 高理想的存在已经受到普遍怀疑,精神追求越来越成为每个人自己的事情了。正因为此,我 们才有可能来诚实地探讨真理、信仰、理想的问题。
  在信仰崩溃的时代,民族主义往往会抬头。大神死了,人们便寻求小神祗的庇护。
  你没有信仰吗?
  如果有信仰就是终身只接受一种学说,那么,我的确没有信仰。
  对各种学说独立思考,有所取舍,形成着也修正着自己的总体立场,我称这为有信仰。
  所以,我是有信仰的。
  虔诚是对待信仰的一种认真的态度,而不是信仰本身。一个本无真正信仰的人却做出虔诚的 姿态,必是伪善的。歌德曾在相似的意义上指出:"虔诚是通过灵魂的最纯洁的宁静达到最 高修养的手段,凡是把虔诚当作目的和目标来标榜的人,大多是伪善的。"
  人的心智不可能是全能的,世上一定有人的心智不能达到的领域,我把那不可知的领域称做 神秘。
  人的欲望不可能是至高的,世上一定有人的欲望不该亵渎的价值,我把那不可亵渎的价值称 做神圣。
  然而,我不知道,是否有一个全能的心智主宰着神秘的领域,是否有一个至高的意志制定着 神圣的价值。也就是说,我不知道是否存在着一个上帝。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本身属于神秘 的领域,对此断然肯定或否定都是人的心智的僭越。
  宗教的本质不在信神,而在面对神秘的谦卑和面对神圣的敬畏。根据前者,人只是分为有神 论者和无神论者,根据后者,人才分为有信仰者和无信仰者。
  有一位哲学家说:人充其量只能谈论人,决不能谈论神。现在我们知道,人谈论人的能力也 极为有限,那么,试图谈论神就更属狂妄了。对于神,我们似乎只能听它,然后把听到的说 出来。如果你是一个没有慧根的人,什么也没有听到,那就请免开尊口。然而,谈论神其实 是谈论人的一种方式罢了,并且是任何一个想要严肃地谈论人的论者不可或缺的一种方式。 如果我们对于人的生存的思考不限于实用和科学,还试图探究人的精神生活之源,那么,我 们就不可避免地会触及这方面的问题。
  有人问我:"你信不信神?"我无法用一句话回答。我的感觉是:我是一个迷路的孩子,我 找不到神,但我知道神在某个地方等我。
  佛教中偶像崇拜的一个根源:佛祖原本就是一个人。基督教的上帝则从来不具人形。
: >
哲学和哲学家
周国平
  哲学是爱智慧。对于智慧,有不同的看法。一派认为是思维方法的问题,另一派认为 是灵魂的问题。
  哲学是对永恒之谜的永恒探索,X的无限次方,没有止境的为什么。
  哲学是对人类最高问题的透彻思考。对于何种问题堪称最高,哲学家们有很不同的看法。但 是,不管看法如何不同,人类始终为某些重大的根本性问题困扰着,因此对之作透彻思考的 哲学就始终存在着,并将永远存在下去。
  解构主义热中于文本的解构,以此挖掘文本的多义。然而,无论怎样多义的文本也只是文本 ,与真正的哲学性追问无涉。在此意义上,我不承认解构主义是哲学。
  我们的视力有限,在视力够不到的地方只看见一片模糊,于是名之为"混沌"。所以,我们 宣布宇宙起源于混沌,还宣布包围我们的星系的也是混沌。
  关于哲学究竟是科学还是诗的争论恐怕永远不会有一个结论,实在也不必强求一个结论,就 像不必强求一切人气质相同一样。一个理智型的人治理哲学不能不如同治理科学,因为他原 本就是一个科学家。一个情感型的人不能不把哲学当作诗,因为他原本就是一个诗人。
  哲学是对人生的思考和体悟,文学则是对之的丰满而贴切的表达。
  哲学无国别。
  我认为,以哲学为生活方式的人有以下主要特点:一、力求从整体上把握世界和人生;二、 除了理性的权威,不承认任何权威;三、关注思想本身而非其实用性,能够从思想本身获得 最大的快乐;四、与社会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五、为了精神的自由而安于简朴的物质生活 。
  如果有一种东西,始则充当权力的奴仆,继而沦为金钱的乞丐,我们便可断定它不是哲学。
  哲学当然是高贵的。它的高贵还表现在这一点上:它决没有做众学科之王这样的世俗野心。
  其实,贵为王公,一旦丧权失势,也完全可能沦落为奴仆或乞丐。
  哲学家这个称号可以用在三种人身上。第一种是那种创建了新体系﹑改变了哲学史的哲学天 才。第二种是以哲学为职业的人,在哲学这门学科内从事学术研究,做一些知识性的整理和 解释工作。第三种是所谓爱智慧者,也就是把哲学当作一种精神生活方式,执著地思考一些 世界和人生的大问题。第三种哲学家分散在各行各业之中,与职业无关。
  被本体论问题纠缠的人是疯子,被方法论问题纠缠的人是呆子,哲学家无非是这两种人。
  有两类哲学家,一类努力于使复杂的事物变得简单,另一类努力于使简单的事物变得复杂。
  萨特的哲学著作极其晦涩,我对此的解释是:他在他自己想不明白的地方都生造一个概念, 然后便自以为弄明白了。他的著作里充斥着这样的概念,说明他自己想不明白的地方太多, 难怪我们也读不懂了。
: >
对人性的不同解释
周国平
  自从古希腊哲人引用神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任务以来,人类在自我认识方面好 像没有显著的进步。围绕人身上的兽性和神性,人们做出了五花八门的文章,我们得到的是 关于人的一大堆矛盾的定义。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人本来就是一种不可定义的东西,每一个 定义只是表达了下定义者的一种心情。
  关于"自我",我们可以听到非常不同的谈论。一些人说,"自我"是每个人身上最真实的 东西,另一些人说,"自我"只是一种幻觉,还有一些人说,"自我"是一种有待于塑造的 东西。按照"成为自我"、"实现自我"的说法,"自我"好像是极有价值的东西。按照" 克服自我"、"超越自我"的说法,"自我"又好像很没有价值。这些相左的谈论往往还会 出自同一个哲学家之口。原因可能有二:"自我"本身的确包含着悖论;用"自我"这个词 谈论着不同的东西。
  哲学所提出的任务都是不可能完成的,包括这一个任务:"认识你自己!"
  无人能知道他的真正的"自我"究竟是什么。关于我的"自我",我惟一确凿知道的它的独 特之处仅是,如果我死了,无论世上还有什么人活着,它都将不复存在。
  活在世上,这似乎是一件最平常的事,凡活着的人都对它习以为常了。可是,它其实不是一 件最可惊的事么?为什么世界上有一个我,而不是没有我?每当这个问题在我心中浮现的时候 ,我就好像要从世界之梦中醒来一样。不过,我从来没有真正醒来。也许,梦醒之日,我才 能知道答案,但同时也就没有我了。
  对人性的一种解释:人性是介于动物性和神性之间的一种性质,是对动物性的克服和向神性 的接近。按照这种解释,人离动物状态越远,离神就越近,人性就越高级、越完满。
  然而,这会不会是文明的一种偏见呢?譬如说,聚财的狂热,奢靡的享受,股市,毒品,人 工流产,克隆技术,这一切在动物界是绝对不可想像的,现代人离动物状态的确是越来越远 了,但何尝因此而靠近了神一步呢?相反,在这里,人对动物状态的背离岂不同时也是对神 的亵渎?
  那么,对人性也许还可以做出另一种解释:人性未必总是动物性向神性的进步,也可能是从 动物性的退步,比动物性距离神性更远。也许在人类生活日趋复杂的现代,神性只好以朴素 的动物性的方式来存在,回归生命的单纯正是神的召唤。
  贬低人的动物性也许是文化的偏见,动物状态也许是人所能达到的最单纯的状态。
  人性中的高级和低级--
  柏拉图把人的心灵划分为理性、意志、情感三个部分,并断定它们的地位由高及低,判然有 别,呈现一种等级关系。自他以后,以理性为人性中的最高级部分遂成西方哲学的正统见解 。后来也有人试图打破这一正统见解,例如把情感(卢梭)或者意志(费希特)提举为人性之冠 ,但是,基本思路仍是将理性、意志、情感三者加以排队,在其中选举一个统帅。
  能否有另一种思路呢?譬如说,我们也许可以这样来看:在这三者之间并无高低之分,而对 其中的每一者又可做出高低的划分。让我来尝试一下--
  理性有高低之别。低级理性即科学理性、逻辑、康德所说的知性,是对事物知识的追求,高 级理性即哲学理性、形而上学、康德所说的理性,是对世界根本道理的追求。
  意志有高低之别。低级意志是生物性的本能、欲望、冲动,归根到底是他律,高级意志则是 对生物本能的支配和超越,是在信仰引导下的精神性的修炼,归根到底是自律。
  情感有高低之别。低级情感是一己的恩怨悲欢,高级情感是与宇宙众生息息相通的大爱和大 慈悲。
  按照这一思路,人性实际上被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是低级部分,包括生物意志、日常情感和 科学理性,一是高级部分,包括道德意志、宗教情感和哲学理性。简言之,就是兽性和神性 ,经验和超验。丝毫没有新颖之处!我只是想说明,此种划分是比知、情、意的划分更为本 质的,而真正的精神生活必定是融知、情、意为一体的。
  通常认为,理性和情感是两种不同的心理能力,它们各在其位,各司其职。一般来说,理性 还往往被看做高级的能力,享有真理在握的荣誉,而作为低级能力的情感则被看做对真理的 干扰。因此,历来理性一直被视为学术研究的基础,而情感则最多只能成为艺术表现的对象 。然而,事实上,人的心灵生活原是一种混沌,理性与情感的划分只具有十分相对的意义。
  在人身上,弱点与尊严并非不相容的,也许尊严更多地体现在对必不可免的弱点的承受上。
: >
人性现象
周国平
  知识和心灵是两回事,一个勤奋做学问的人同时也可能是一个心灵很贫乏的人。若 想知道一个人的精神级别,不要看他研究什么,而要看他喜欢什么。一个人在精神素质上的 缺陷往往会通过他的趣味暴露出来。趣味是最难掩饰的,因为它已经扎根在无意识之中,总 是在不经意中流露。
  感觉是虚幻的,但感觉岂非人的全部所有,而人与人之间的区别也全在感觉,在感觉的高下 、精粗、深浅、厚薄之不同。
  有两种不同的复杂,一种是精神上的丰富,另一种是品性上的腐败。在同一个人身上,两者 不可并存。
  你告诉我你厌恶什么,我就告诉你你是什么。
  厌恶比爱更加属于一个人的本质。人们在爱的问题上可能自欺,向自己隐瞒利益的动机,或 者相反,把道德的激情误认做爱。厌恶却近乎是一种本能,其力量足以冲破一切利益和道德 的防线。
  生命不同季节的体验都是值得珍惜的,它们是完整的人生体验的组成部分。一个人在任何年 龄段都可以有人生的收获,岁月的流逝诚然令人悲伤,但更可悲的是自欺式的年龄错位。
  关于大事和小事--
  看透大事:超脱。看不透大事:执著。
  看透小事:豁达。看不透小事:计较。
  一个人可能超脱而计较,头脑开阔而心胸狭窄;也可能执著而豁达,头脑简单而心胸开朗。
  还有一种人从不想大事,他们是天真的或糊涂的。
  问你:如果让你定居,你喜欢热闹的都市,还是寂静的山林?
  再问你:如果身处山林,你喜欢一人独居,还是有人陪伴?
  再问你:如果有人陪伴,你喜欢她是你的太太,还是一个陌生姑娘?
  "每一个问题都有两个相反的答案。"--这句话不是我发明的,最早说这句话的是古希腊 哲学家普罗泰哥拉。
  人总是不断地把老年的上限往后推,以便不把自己算作老人。
  在我们的感觉中,爷爷辈的人似乎从来是老的,父辈的人是逐渐变老的,自己似乎是永远不 会老的。
: >
不同的天赋
周国平
  世界是大海,每个人是一只容量基本确定的碗,他的幸福便是碗里所盛的海水。 我看见许多可怜的小碗在海里拼命翻腾,为的是舀到更多的水,而那为数不多的大碗则很少 动作,看去几乎是静止的。
  我倾向于认为,一个人的悟性是天生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它可以被唤醒,但无法 从外面灌输进去。关于这一点,我的一位朋友有一种十分巧妙的说法,大意是:在生命的轮 回中,每一个人仿佛在前世修到了一定的年级,因此不同的人投胎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时候已 经是站在不同的起点上了。已经达到大学程度的人,你无法让他安于读小学,就像只具备小 学程度的人,你无法让他胜任上大学一样。当然,这个说法仅仅是一种譬喻。
  上帝赋予每个人的能力的总量也许是一个常数,一个人在某一方面过了头,必在另一方面有 欠缺。因此,一个通常意义上的弱智儿往往是某个非常方面的天才。也因此,并不存在完全 的弱智儿,就像并不存在完全的超常儿一样。
  人是有种的不同的。当然,种也有运气的问题,是这个种,未必能够成这个材。有一些人, 如果获得了适当的机遇,完全可能成就为异常之材,成为大文豪、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大 企业家等等,但事实上是默默无闻地度过了一生。譬如说,我们没有理由不设想,在古往今 来无数没有机会受教育的人之中,会有一些极好的读书种子遭到了扼杀。另一方面呢,如果 不是这个种,那么,不论运气多么好,仍然不能成这个材。对于这一层道理,只要看一看现 在的许多职业读书人,难道还不明白吗?
  智力可以来自祖先的遗传,知识可以来自前人的积累。但是,有一种灵悟,其来源与祖先和 前人皆无关,我只能说,它直接来自神,来自世界至深的根和核心。
: >
人品与智慧
周国平
  我相信苏格拉底的一句话:"美德即智慧。"一个人如果经常想一些世界和人生 的大问题,对于俗世的利益就一定会比较超脱,不太可能去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情。说到底 ,道德败坏是一种蒙昧。当然,这与文化水平不是一回事,有些识字多的人也很蒙昧。
  假、恶、丑从何而来?人为何会虚伪、凶恶、丑陋?我只找到一个答案:因为贪欲。人为何会 有贪欲?佛教对此有一个很正确的解答:因为"无明"。通俗地说,就是没有智慧,对人生 缺乏透彻的认识。所以,真正决定道德素养的是人生智慧,而非意识形态。把道德沦丧的原 因归结为意识形态的失控,试图通过强化意识形态来整饬世风人心,这种做法至少是肤浅的 。
  在评价人时,才能与人品是最常用的两个标准。两者当然是可以分开的,但是在最深的层次 上,它们是否相通的?譬如说,可不可以说,大才也是德,大德也是才,天才和圣徒是同一 种神性的显现?又譬如说,无才之德是否必定伪善,因而亦即无德,无德之才是否必定浅薄 ,因而亦即非才?当然,这种说法已经蕴涵了对才与德的重新解释,我倾向于把两者看作慧 的不同表现形式。
  人品不但有好坏之别,也有宽窄深浅之别。好坏是质,宽窄深浅未必只是量。古人称卑劣者 为"小人"、"斗筲之徒"是很有道理的,多少恶行都是出于浅薄的天性和狭小的器量。
  知识是工具,无所谓善恶。知识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美德与知识的关系不大。美德的真 正源泉是智慧,即一种开阔的人生觉悟。德行如果不是从智慧流出,而是单凭修养造就,便 至少是盲目的,很可能是功利的和伪善的。
: >
论 幽 默
周国平
  幽默是凡人而暂时具备了神的眼光,这眼光有解放心灵的作用,使人得以看清世间 一切事情的相对性质,从而显示了一切执著态度的可笑。
  有两类幽默最值得一提。一是面对各种偶像尤其是道德偶像的幽默,它使偶像的庄严在哄笑 中化作笑料。然而,比它更伟大的是面对命运的幽默,这时人不再是与地上的假神开玩笑, 而是直接与天神开玩笑。一个在最悲惨的厄运和苦难中仍不失幽默感的人的确是更有神性的 ,他藉此而站到了自己的命运之上,并以此方式与命运达成了和解。
  幽默源自人生智慧,但有人生智慧的人不一定是善于幽默的人,其原因大概在于,幽默同时 还是一种才能。然而,倘若不能欣赏幽默,则不仅是缺乏才能的问题了,肯定也暴露了人生 智慧方面的缺陷。
  幽默和嘲讽都包含某种优越感,但其间有品位高下之分。嘲讽者感到优越,是因为他在别人 身上发现了一种他相信自己决不会有的弱点,于是发出幸灾乐祸的冷笑。幽默者感到优越, 则是因为他看出了一种他自己也不能幸免的人性的普遍弱点,于是发出宽容的微笑。
  幽默的前提是一种超脱的态度,能够俯视人间的一切是非包括自己的弱点。嘲讽却是较着劲 的,很在乎自己的对和别人的错。
: >
论 嫉 妒
周国平
  嫉妒往往包含功利的计较。即使对某些精神价值,嫉妒者所看重的也只是它们可能 给拥有者带来的实际好处,例如,学问和才华带来的名利。嫉贤妒能的实质是嫉名妒利,一 辈子怀才不遇的倒霉蛋是不会有人去嫉妒的。
  有-些精神价值,例如智慧和德行,由于它们无涉功利,所以不易招妒。我是说真正的智慧 和德行,沽名钓誉的巧智伪善不在其列。哲人和圣徒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俗人与这个 世界无缘,所以无从嫉妒。
  超脱者因其恬淡于名利而远离了嫉妒--既不妒人,也不招妒,万一被妒也不在乎。如果在 乎,说明还是太牵挂名利,并不超脱。
  嫉妒发生之可能,与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成反比。我们极容易嫉妒近在眼前的人,但不会嫉妒 古人或遥远的陌生人。一个渴望往上爬的小职员并不嫉妒某个美国人一夜之间登上了总统宝 座,对他的同事晋升科长却耿耿于怀了。一个财迷并不嫉妒世上许多亿万富翁,见他的邻居 发了小财却寝食不安了。一个爱出风头的作家并不嫉妒曹雪芹和莎士比亚,因他的朋友一举 成名却愤愤不平了。
  由于嫉妒的这一距离法则,成功者往往容易遭到他的同事、熟人乃至朋友的贬损,而在这个 圈子之外却获得了承认,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遂成普遍现象。
  对不如己者的成功,我们不服气,认为他受之有愧。对胜于己者的成功,我们也不服气,必 欲找出他身上不如己的弱点,以证明他受之并非完全无愧。这样的弱点总能找到的,因为我 们怎会承认别人在一切方面都胜于己呢?我们实在大看重成功了,以至于很难欣然接受别人 成功的事实。
  如果我们真正看重事情的实质而非成功的表象,那么,正好应该相反:对于不如己者的成功 ,我们不必嫉妒,因为他徒有虚名;对于胜于己者的成功,我们不该嫉妒,因为他确有实力 。如果他虚实参半呢?那就让他徒有其虚和确有其实好了,我们对前者不必嫉妒,对后者不 该嫉妒,反正是无须嫉妒。
  嫉妒基于竞争。领域相异,不成竞争,不易有嫉妒。所以,文人不嫉妒名角走红,演员不嫉 妒巨商暴富。当然,如果这文人骨子里是演员,这演员骨子里是商人,他们又会嫉妒名角巨 商,渴望走红暴富,因为都在名利场上,有了共同领域。
  在同一领域内,人对于远不及己者和远胜于己者也不易有嫉妒,因为水平悬殊,亦不成竞争 。嫉妒最易发生在水平相当的人之间,他们之间最易较劲。当然,上智和下愚究属少数,多 数人挤在中游,所以嫉妒仍是普遍的。
  伟大的成功者不易嫉妒,因为他远远超出一般人,找不到足以同他竞争、值得他嫉妒的对手 。
  悟者比伟大的成功者更不易嫉妒,因为他懂得人生的限度,这时候他几乎像一位神一样俯视 人类,而在神的眼里,人类有什么成功伟大得足以使他嫉妒呢?一个看破了一切成功之限度 的人是不会夸耀自己的成功,也不会嫉妒他人的成功的。
  对于一颗高傲的心来说,莫大的屈辱不是遭人嫉妒,而是嫉妒别人,因为这种情绪向他暴露 了一个他最不愿承认的事实:他自卑了。
  对于别人的成功,我们在两种情形下愿意宽容。一是当这种成功是我们既有能力也有机会获 得的,而我们却并不想去获得,这时我们仿佛站在这种成功之上,有了一种优越感。另一是 当这种成功是我们既没有能力也没有机会获得的,我们因此也就不会想去获得,这时我们仿 佛站得离这种成功太远,有了一种淡漠感。
  倘若别人的成功是我们有能力却没有机会获得的,或者有机会却没有能力获得的,我们当警 惕,因为嫉妒这个恶魔要乘虚而入了。
  嫉妒的发生基于一种我们认为不公平的对比。对于我们既有能力也有机会获得的成功,我们 不会嫉妒,因为它唾手可得。对于我们既无能力也无机会获得的成功,我们也不易嫉妒,因 为它高不可攀。当一种成功是我们有能力而无机会获得的,或有机会而无能力获得的,我们 就最容易感到嫉妒。
  既然嫉妒人皆难免,也许就不宜把它看做病或者恶,而应该看做中性的东西。只有当它伤害 自己时,它才是病。只有当它伤害别人时,它才是恶。
  鉴于嫉妒是一种很不优雅的感情,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向人袒露自己的嫉妒之情,但这不妨碍 我们优雅地讨论这个问题。嫉妒有权作为一个人生话题得到讨论,是因为它在人类心理中的 普遍性,也是因为也许人生智慧能够最有效地消解它。我们不妨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角度讨论嫉妒的特征、根源、规律以及克服方法。伦理学可能是最不合适的角度,因为我们 只能对一种行为而不能对一种心理做道德判断。
: >
吝啬
周国平
  吝啬者对于财产的任何支出都会感觉到一种近于生理性质的痛苦,这几乎是他的一种本 能,他再富裕也难以克服这种本能。因此,财产不但不能给他带来真正的快乐,相反,财产 越多,支出的机会也越多,他反而感觉到了更多的痛苦。
  同样的财产损失,对不同的人的伤害是不同的。在有一些人,只要不危及正常的生活,他们 就很容易轻忘,不会挂在心上。在那些重财的人,却会念念不忘,不断在心里计算自己的损 失,于是一遍遍地重复品尝财产损失的痛苦,把那痛苦扩大了许多倍。
  人的吝啬之心只有一把小尺子,它面对大价钱往往无能为力,却偏喜欢在小价钱上斤斤计较 。因此,即使一个从来大方的人,在菜市场上也难免会讨价还价。
  对己节俭、对人吝啬的人是守财奴,对己挥霍、对人吝啬的人是利己主义者,对己挥霍、对 人慷慨的人是豪侠,对己节俭、对人慷慨的人是圣徒。
  某人买衣服,因为不同尺寸的衣服价格都一样,他怕吃亏,总是买最大尺寸的,结果收藏了 一大堆过大而不能穿的衣服。
  一个仗义施财的人,如果他被窃,仍然会感到不快。这不快不是来自损失本身,而是来自他 的损失缺乏一个正当的理由。可见人是一种把理由看得比事情本身更重要的动物。
  "拿自己用不着的东西做人情,我们是十分慷慨的。"某位智者如是说。--这算好的呢。 有些人是这样的:即使自己用不着,如果你很需要,他也不肯给你。因为,一,如果有一天 他用得着了怎么办?这是出于吝啬。二,他嫉妒你由此得到的满足和快乐。
: >
论 自 卑
周国平
  有两种自卑。一种是面对上帝的自卑,这种人心怀对于无限的敬畏和谦卑之情,深 知人类一切成就的局限,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忘乎所以,不会狂妄。另一种是面对他人的自卑 ,这种人很在乎在才智、能力、事功或任何他所看重的方面同别人比较,崇拜强者,相应地 也就藐视弱者,因此自卑很容易转变为自大。
  也许有人会说,前一种自卑者骨子里其实最骄傲,因为他只敬畏上帝,而这就意味着看不起 一切凡人。
  然而事实是,既然他明白自己也是凡人,他就不会看不起别的凡人。只是由于他深知人类的 局限,他对别人的成就只会欣赏,不会崇拜,对别人的弱点倒是很容易宽容。总之,他不把 人当作神,所以对人不迷信也不苛求,不亢也不卑。
  我信任自卑者远远超过信任自信者。
  据我所见,自卑者多是两个极端。其一的确是弱者,并且知道自己的弱,于是自卑。这种人 至少有自知之明,因而值得我们尊重。其二是具有某种异常天赋的人,他隐约感觉到却不敢 相信自己有这样的天赋,于是自卑。这种人往往极其敏感,容易受挫乃至夭折,其幸运者则 会成为成功的天才。
  相反,我所见到的过于自信者多半是一些浅薄的家伙,他们不是低能但也决非大材,大抵属 于中等水平,但由于目标过低,便使他们自视过高,露出了一副踌躇满志的嘴脸。我说他们 目标过低,是在精神层次的意义上说的。凡狂妄自大者,其所追逐和所夸耀的成功必是功利 性的。在有着崇高的精神追求的人中间,我不曾发现过哪怕一个自鸣得意之辈。
  一般而言,性格内向者容易自卑,性格外向者容易自信。不过,事实上,这种区分只具有非 常相对的性质。在同一个人身上,自卑和自信往往同时并存,交替出现,乃至激烈格斗。也 许最有力量的东西总是埋藏得最深,当我在哀怜苍生的面容背后发现一种大自信,在扭转乾 坤的手势上读出一种大自卑,我的心不禁震惊了。
  自卑、谦虚、谦恭之间有着重要的区别。在谦虚的风度和谦恭的姿态背后,我们很难找到自 卑。毋宁说,谦虚是自信以本来面目坦然出场,谦恭则是自信戴着自卑的面具出场。
  其实,对自卑和自信做笼统的评价是没有意义的,我的褒自卑而贬自信仅是对习见的反拨。 按照通常的看法,自卑是一种病态心理,自信则是一种健康心态,或者,自卑是一种消极的 生活态度,自信则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我想指出的是,自卑也有其正面的价值,自信也 有其负面的作用。
  我丝毫不否认自信在生活中有着积极的用处。一个人在处世和做事时必须具备基本的自信, 否则绝无奋斗的勇气和成功的希望。但是,倘若一个人从来不曾有过自卑的时候,则我敢断 定他的奋斗是比较平庸的,他的成功是比较渺小的。
  也许可以说,自卑的价值是形而上的,自信的用处是形而下的。
  的确,我曾说过,一切成功的天才之内心都隐藏着某种自卑。可是,倘若有人因此而要把自 卑列入成功之道,向世人推荐,则我对他完全无话可说。如果非说不可,我也只能告诉他两 个最简单的道理:
  其一,人可以培养自信,却无法培养自卑;
  其二,就世俗的成功而言,自信肯定比自卑有用得多。
  那么,你去教导世人如何培养自信吧--这正是你一向所做的。
: >
悔恨、内疚和自欺
周国平
  悔恨的前提是假定有选择的自由。一个人在可以作出正确选择的情况下,却作了错误 的选择,并且身受其祸,便会感到悔恨。如果无可选择,即使祸害发生,感到的也不是悔恨 ,而只是悲伤。悲伤面对的是单纯的事实,悔恨却包含着复杂的推理,它在事情发生之后追 溯其原因,审视过去的行为,设想别种可能性,而它的全部努力就在于证明已经发生的事情 原是可以避免的。
  再进一步,当一个选择的后果不仅关涉到自己,而且关涉到他人尤其是自己所爱的人的命运 时,悔恨中必定还包含着内疚,并且被这内疚强化。内疚是因为意识到自己对于选择及其后 果的伦理责任而感到的痛苦。如果只是自食其果,与他人无干,就只会悔恨,不会内疚。
  悔恨是一种事后的聪明。在悔恨者眼里,往事是一目了然的。他已经忘记了当初选择时错综 复杂的困境和另一种可能的选择的恶果。此时此刻,已实现的这种选择的恶果使他成了那种 未实现的选择的狂信者。他相信,如果允许他重新选择,他将不会有丝毫犹豫。
  选择的困难在于,一个人永远不可能依靠自身的经验来对不同的选择作比较。无论当时,还 是事后,比较都是在想像中进行的。一旦作出一个选择,即意味着排除了其余一切可能的选 择,从而也排除了经验它们的可能性。在作出选择之后,选择的困境丝毫没有消除,迟早会 转化为反省的困境再度折磨我们。关于这一点,克尔凯郭尔说过一句很准确的话:"在反省 的海洋上,我们无法向任何人呼救,因为每一个救生圈都是辩证的。"所以,当一个人面临 不可逃脱的厄运时,无论他怎么选择,悔恨已是他的宿命。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这轻重怎 么衡量?只要你取了,受了,那身受之害永远是最重的!
  尽管希望已经破灭,自欺的需要依然存在。希望仅是自欺的浪漫形态,自欺还有其不浪漫的 形态--习惯。当一个人不怀任何希望地延续着一个明知毫无意义的习惯时,他便如同强迫 症患者一样,仍是在以自欺的方式逃避现实。如果说希望的自欺是逃向未来,那么,习惯的 自欺就是逃向过去,试图躲藏在一个曾经含有希望的行为之中。
  凡是在命运重大关头逃避选择的人,自欺是必有的心态。他既不能承认自己放弃了选择,因 为他的命运处在千钧一发之际,他必须相信他正在作出重大决定。他又不能承认自己已经作 了选择,因为他面临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危险,他必须相信事情尚有回旋的余地。他在不同的 选择之间游移,甚至究竟是否作了选择也始终是模棱两可的,藉此保持一种自由的幻想,如 果这幻想破灭,则保留向决定论撤退的权利。
: >
舆论和名声
周国平
  舆论对于一个人的意义取决于这个人自身的素质。对于一个优秀者来说,舆论不 过是他所蔑视的那些人的意见,他对这些意见也同样持蔑视的态度。只要他站得足够高,舆 论便只是脚下很远的地方传来的轻微的噪音,决不会对他构成真正的困扰。惟有与舆论同质 的俗人才会被舆论所支配,因为作为俗人之见,舆论同时也是他们自己的意见,是他们不能 不看重的。
  舆论是多数人的意见,并且仅对多数人具有支配的力量。当然,多数人也很想用舆论来支配 少数人,禁止少数人的不同意见。但是,如果不是辅之以强权,舆论便无此种力量。一个优 秀者面对强权也可能有所顾忌,这是可以理解的。撇开这种情形不谈,倘若他对舆论本身也 十分在乎,那么,我们就必须对他的优秀表示怀疑,因为他内心深处很可能是认同多数人的 意见而并没有自己的独立见解的。
  常识的二重性:当常识单独行动时,往往包含正确的本能;一旦它们聚集为一种团体的力量 ,就会变成传统的偏见。
  煊赫的名声是有威慑力的,甚至对才华横溢如海涅者也是如此。一旦走近名人身旁,他所必 有的普通人的外观就会使人松一口气。同时,如果这位名人确是伟人,晋见者将会发现,乍 见面就同他谈论伟大的事物该显得多么不自量力。于是海涅谈起了李子的味道。歌德含笑不 语,因为他明察海涅此举乃出于放松和紧张双重原因,这个老滑头!
  做名人要有两种禀赋。一是自信,在任何场合都觉得自己是一个人物,是当然的焦点和中心 。二是表演的欲望和能力,渴望并且善于制造自己出场的效果。我恰好最缺少这两种禀赋, 所以我不宜做名人。
  大自然的星空,群星灿烂。那最早闪现的,未必是最亮的星宿。有的星宿孤独地燃烧着,熄 灭了,很久很久以后,它的光才到达我们的眼睛。
  文化和历史的星空何尝不是如此?
  人在社会上生活,不免要担任各种角色。但是,倘若角色意识过于强烈,我敢断言一定出了 问题。一个人把他所担任的角色看得比他的本来面目更重要,无论如何暴露了一种内在的空 虚。我不喜欢和一切角色意识太强烈的人打交道,例如名人意识强烈的名流,权威意识强烈 的学者,长官意识强烈的上司等等,那会使我感到太累。我不相信他们自己不累,因为这类 人往往也摆脱不掉别的角色感,在儿女面前会端起父亲的架子,在自己的上司面前要表现下 属的谦恭,就像永不卸妆的演员一样。人之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也许是迫不得已的事,依我 的性情,能卸妆时且卸妆,要尽可能自然地生活。
: >
论 教 育
周国平
  在任何一种教育体制下,都存在着学生资质差异的问题。合理的教育体制应该向不 同资质的学生都提供相应的机会。
  所谓"天才教育"的结果多半不是把一个普通资质的人培养成了天才,而是把他扭曲成了一 个高不成、低不就的畸形儿。
  教育不可能制造天才,却可能扼杀天才。因此,天才对教育惟一可说的话是第欧根尼的那句 名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一切教育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教育。学历和课堂知识均是暂时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却是一笔终 身财富。经验证明,一个人最终是否成材,往往不取决于学历的长短和课堂知识的多少,而 取决于是否善于自我教育。
  在一定的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当然,这 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校教育。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 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材,更要用人生的尺度,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 可能性。
  做父母做得怎样,最能表明一个人的人格、素质和教养。
  被自己的孩子视为亲密的朋友,这是为人父母者所能获得的最大的成功。不过,为人父母者 所能遭到的最大的失败却并非被自己的孩子视为对手和敌人,而是被视为上司或者奴仆。
  我对孩子的期望--
  第一个愿望:平安。如果想到包围着她的环境中充满不测,这个愿望几乎算得上奢侈了。
  第二个愿望:身心健康地成长。
  至于她将来做什么,有无成就,我不想操心也不必操心,一切顺其自然。
: >
东西方文化
周国平
  一切关于东西方文化之优劣的谈论都是非文化、伪文化性质的。民族文化与其说 是一个文化概念,不如说是一个政治概念。在我眼里,只存在一个统一的世界文化宝库,凡 是进入这个宝库的文化财富在本质上是没有国籍的。无论东方还是西方,文化中最有价值的 东西必定是共通的,是属于全人类的。那些仅仅属于东方或者仅仅属于西方的东西,哪怕是 好东西,至多也只有次要的价值。
  东方和西方的关系问题也是一个说不完的老话题了。我的直觉是,在这个问题上的一切极端 之论都是可疑的。需要的是一种平常心,一种不假思索就喜欢和接纳一切好东西的健康本能 。在此前提下,才能用一种开阔的人类眼光来看待东西方文化之异同。我在这里发现了一个 常识与智慧、矫情与狭隘心理相结合的具体例证。
  人类基本的真理始终是相同的,变化的只是对它们的表达以及那些次要的真理。
  我确信人性和人生基本境况是不变的,人类不分古今东西都面临着某些永恒的根本问题,对 这些问题的思考构成了一切精神文化的核心。当然,对于每个人来说,如何融汇贯通却是要 他独立完成的事情,并且必定显出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的差别。
  常常听人叹息:"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思想家?什么时候我们才有自己的世界级大思想家?" 我答道:难道这很重要吗?凡是大思想家,例如康德、海德格尔等等,既然是世界级的,就 是属于全世界的,也是属于你的。思想无国别。按照国别选择思想家的人,真正看重的不是 思想,而是民族的虚荣。
  作为英国人,毛姆生下来便是基督徒,而基督徒是把天主教视为异教的。有一天,他忽然想 到,他完全可能生在德国南方,成为一个天主教徒,那样他就要因为并非自己的过错而作为 异教徒受惩罚了。这未免太荒谬。这样一想,他从此不信教了。
  我认为,在这个最简单的思路中,包含了国际主义的最深刻的理由。
  中国要真正成为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大国,就必须改变文化的实用品格。
  一切伟大的精神创造的前提是把精神价值本身看得至高无上。一个民族拥有一批以纯粹精神 创造为乐的人,并且以拥有这样一批人为荣,在这样的民族中最有希望产生出世界级的文化 伟人。
: >
文化现象
周国平
  这是我多年前写下的一则感想--
  留在国内的人开始鼓吹纯学术了,似乎一切都可以被剥夺,惟有学术剥夺不了,于是学术就 变得纯而又纯了。据说跑到国外的人已经在鼓吹流亡文化,似乎一切都带不走,惟独带走了 文化,于是文化便和他们一起踏上了流亡之途。守着学术坚持,或者担着文化流浪,大约都 能使人体会到一种使命感。可惜的是,我的学术永远纯不了,你的文化永远有个家,谁本来 有什么就仍旧有什么。卧薪尝胆的纯学术和义愤填膺的流亡文化好像都很有悲剧色彩,但我 担心有一天我们将不得不观看两者吵架的闹剧。
  在这片古老土地上进行的大规模政治实验的失败,迫使中国回到了一种比较自然的社会过程 。二十年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含义已经逐渐分明,它真正解放的是人的本能以及由本能所驱 动的市场,而思想自身却丧失了特权。不过,我对这一变化持积极的评价。当思想拥有特权 之时,其命运不外乎为王或为寇,而现在,它至少有了在市场上卖和买的自由,以及--只 要自己愿意--不卖和不买并且远离市场的自由。市场对于思想是冷漠的,因冷漠而是宽容 的,与那个对思想狂热而严酷的时代相比,我对眼下的状态要满意得多。
  从事人文研究的三种方式:一、学者的方式:严格地做学问,讲究规范和方法,注重材料的 发现、整理和解释;二、才子的方式:潇洒地玩学问,讲究趣味和技巧,易卖弄机智和才情 ;三、思想者的方式:通过学问求真理或信仰,注重精神上的关切。
  当我们围绕某一个主题读书和写作时,我们便称之为学术。我们的主题越是固定不变,以至 于不再读与这个主题无关的书和不再写与这个主题无关的文章,我们就越是纯粹的学者。
  道德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是精神性的,旨在追求个人完善,此种追求若赋予神圣的名义, 便进入宗教的领域。一是实用性的,旨在维护社会秩序,此种维护若辅以暴力的手段,便进 入法律的领域。
  实际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混淆必生恶果。试图靠建立某种社会秩序来强制实现个人 完善,必导致专制主义。把社会秩序的取舍完全交付个人良心来决定,必导致无政府主义。
  我发现,许多时候,我以为自己在思考,其实脑子里只是在做着文字的排列组合。
  这肯定是以文字为生的人的通病。
: >
写作的理由
周国平
  文字的确不能替我们留住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它又不愿退而去记叙其次好的东西 ,于是便奋力创造出另一种最好的东西,这就有了文学。
  为什么写作,而不是不写作?
  拿起书,不安--应当自己来写作。拿起笔,不安--应当自己来生活。
  我是一个有文字癖的人,这癖有种种可笑的表现--
  人前人后,我的闲着的手指会不由自主地在桌上、在裤腿上、在另一根指头上画字。
  上厕所时,我会一遍遍默读面前墙壁上写着的"小便入池"之类的字。
  我舍不得扔掉任何一张我明知无用的小纸片,只要上面写有字迹,似乎是因为意识到我不能 再得到一张照原样写有这些字迹的小纸片了。
  我不知道,写作究竟是我患这病的原因呢,抑或只是结果。
  这是我小时候喜欢玩的一个游戏:把我的幼稚的习作工整地抄写在纸上,然后装订成一本本 小书。
  现在,我已经正式出版了好几本书了。可是,我羞愧地发现,里面仍有太多幼稚的习作。我 安慰自己说:我最好的东西还没有写出来,在那之前写的当然仍是幼稚的习作啦。接着我听 见自己责备自己: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要把这些幼稚的习作变成书呢?听到这个责备,我忽 然理解了并且原谅了自己:原来,我一直不过是在玩着小时候喜欢玩的游戏罢了。
  写作是一种习惯。对于养成了这种习惯的人来说,几天不写作就会引起身心失调。在此意义 上,写作也是他们最基本的健身养生之道。
  为何写作?为了安于自己的笨拙和孤独。为了有理由整天坐在家里,不必出门。为了吸烟时 有一种合法的感觉。为了可以不遵守任何作息规则同时又生活得有规律。写作是我的吸毒和 慢性自杀,同时又是我的体操和养身之道。
  创造的快乐在于创造本身。对于我来说,写出好作品本身就是最大的快乐,至于这作品能否 给我带来好名声或好收益,那只是枝节问题。再高的稿费也是会被消费掉的,可是,好作品 本身是不会被消费掉的,一旦写成,它就永远存在,永远属于我了,成了我的快乐的不竭源 泉。
  由于这个原因,我当然就不屑于仅仅为了名声和稿酬写作。我不会为了微小的快乐而舍弃我 的最大的快乐。
  我对身后名毫无兴趣,因为我太清楚死后的虚无。我写作,第一是因为写作本身使我愉快, 第二是因为作品发表后读者的共鸣使我愉快。就后者而言,我对身前名是在乎的,不过那应 该是真实的名声,从中我的确能感受到读者对我的喜爱。所以,我从来不像有些人那样请人 写书评,对我的作品的反响完全是自发的。
  我写作从来就不是为了影响世界,而只是为了安顿自己--让自己有事情做,活得有意义或 者似乎有意义。
: >
写作的态度
周国平
  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最大的浪费莫过于为了应付发表的需要而炮制虚假的文字 ,因而不再有暇为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锤炼语言的功夫。这就好像一个母亲忙于作为 母亲协会的成员抛头露面,因而不再有暇照料自己的孩子。
  法国作家列那尔说:"我把那些还没有以文学为职业的人称作经典作家。"
  我对此话的理解是:惟有那些出于自身生命需要而从事写作的人,才能够攀上文学的高峰。 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他人,仅仅为了自己,只写自己真正想写并且真正使自己满意的作品, 于是这样的作品也就有可能属于一切人,成为不朽的经典作品。
  我相信列那尔的意思并非说,凡业余作者都是经典作家。事实上,多少业余作者都是把文学 当作职业来追求的。前提是巨大的才能,而源自生命需要的创作冲动本身就是天才的征兆。 列那尔的定义实际上是对这样的天才的一个警告:在他们成功之后,一旦他们仅仅出于职业 习惯而写作,他们便不再是经典作家了。
  写作是永无止境的试验。一个以写作为生的人不得不度过不断试验的一生。
  我很想与出版界断交一段时间,重返孤独和默默无闻,那样也许能写出一些好东西。写作时 悬着一个出版的目标,往往写不好。可是,如果没有外来的催迫,我又不免会偷懒,可能流 失一些好东西。当然,最好的东西永远是由内在的催迫产生的。
  有一家出版社筹划了一套"名人日记"丛书,向我约稿,我拒绝了。我对生前出版日记、书 信之类总是感到犹豫,倒不是怕泄露隐私,因为在编辑时是可以把不想公开的内容删去的。 我是怕从此以后,写日记写信时会不由自主地做作,面对的不再是自己和朋友,而是公众。 我想对自己和朋友还是仁慈一点吧,不要把仅剩的一小块私人生活领地也充公了。
  我的写作应该同时也就是我的精神生活,两者必须合一,否则其价值就应受到怀疑。
  如果我的写作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就让我什么也不写,什么也写不出好了。说到底,一种 没有内在动力的写作只不过是一种技艺罢了。我已经发现,人一旦掌握了某种技艺,就很容 易受这种技艺限制和支配,像工匠一样沉湎其中,以为这就是人生意义之所在,甚至以为这 就是整个世界。可是,跳出来看一看,世界大得很,无论在何种技艺中生活一辈子终归都是 可怜复可怜的。最重要的是灵魂的认真和活泼,是内在的精神生活的连贯性,而不是写作。 如果没有这种内在的生活,身体在外部世界里做什么都无所谓,写作、自然探险、社会活动 等等都没有根本的价值。反之,一个人就可以把所有这些活动当做他的精神生活的形式。到 目前为止,我仍相信写作是最适合于我的方式,可是谁知道呢,说不定我的想法会改变,有 一天我会换一种方式生活……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