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成语故事收集

_8 佚名(当代)
爱别人却得不到亲近,反问自己是否仁;治理人民而不能得到听从,反问自己是否智;
礼待他人却得不到回报,反问自己是否敬。凡是自己所作所为得不到应有的效果,都要从自
身来寻找原因,自身端正了,天下自然就归服了。《诗》说:“一直和天命相符,靠自己寻求
更多的幸福。

不仁的人能和他交谈吗?他们苟安于危境,幸灾乐祸,耽乐在危难之中。如果不仁的人
可以交谈匡正,还怎会有国破家亡的事呢?有童谣唱道:“清澈的沧浪水啊,能够用来洗我
的帽带;混浊的沧浪水啊,能用来洗我的双脚。
”孔子说:“后生们听着,水清洗帽子,水浊
洗双脚,这都是水自身原因造成的。”人必定是自辱了然后别人才能侮辱你;家庭必定自己
毁了然后别人才能来毁坏你;国家必定是自己搞坏了然后别人才能来攻伐你。《太甲》说:
“上天降灾还可以躲避,自己造成灾祸却无法逃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原文: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
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
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
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
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此之谓也。」
诚身之道
-------------------
身居臣位不能得到君主的信任,人民就不能得到治理。获得君主的信任是有途径的,不
能取信于朋友就不能得到君主的信任;取信于朋友是有途径的,事奉父母不能让他们快乐就
不能取信于朋友;孝顺父母是有途径的,自身不真诚就不能让父母快乐;使自身真诚是有途
径的,不懂得善的道理就不能使自身真诚。因此,真诚是上天赋予人的本性,追求真诚是做
人的原则,不被至诚所感动的人是从来就没有的,而不诚是不会感动人的。
原文: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获于上,民不可得而治也。获于上有道,不信于友,弗获于上矣。
信于友有道,事亲弗悦,弗信于友矣。悦亲有道,反身不诚,不悦于亲矣。诚身有道,不明
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
不诚,未有能动者也。」
仁者无敌
-------------------
【明心网】梁惠王说:“晋国是天下最强的国家,老丈你是知道的。到了我这一代,东面
战败于齐国,长子阵亡;西面丧失了七百里疆土给秦国;南面受辱于楚国。我对此感到耻辱,
愿意替死者来洗刷所有的仇恨,怎样才能办到呢?

孟子答道:“拥有方圆百里的土地就能称王天下。大王如能对民众施行仁政、减省刑罚、
薄敛赋税、深耕土壤、清除杂草;青壮年在空闲时修习孝悌忠信的道理,在家里用这些来事
奉父兄,出外用这些来事奉尊长,就能使他们拿着木棒来打击秦楚的坚甲利兵了。那些国家
侵夺民众的农时,使他们不能耕种农田来养活自己的父母,父母挨冻受饿,兄弟妻儿离散。
那些国家虐害自己的民众,大王去讨伐他们,谁能和大王对抗?所以说仁者是无敌的,希望
大王不要犹豫。

梁惠王曰:「普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
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
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
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
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
者无敌。』王请勿疑。」
残羹冷炙
-------------------
玄宗晚年,不理朝政,只是宠爱杨贵妃。天宝六年,玄宗下诏,应试天下来选拔人才。
三十六岁的诗人杜甫正好在长安,听了消息很高兴。不料,考完后,主考官李林甫宣布
无一人入选。李林甫回玄宗说:“天下的英才早被我们网罗光了,没有漏掉一个。
”玄宗听了
很高兴。
杜甫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十分苦闷。为了维持生计,他只得以
“宾客
”的身份,穿梭
于达官贵人之间,过著寄人篱下的生活。汝阳王府、郑驸马府、韦丞相府都是杜甫经常出没
的地方,他常常陪著王公大臣诗酒宴游,大家喝得高兴时,写首诗助助酒兴,大家玩得高兴
时,写上首赋助助游兴,这样持续了九年。

在一首诗中他描述自己的生活:“每天一大早就去敲富人的家门,每天晚上跟著人家的高
头大马,风尘仆仆的回来。得到的每一碗剩菜和剩饭(残羹与冷炙),都饱含著悲凉和辛苦。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杜甫又开始了更加凄凉的流亡生活。
“残羹冷炙
”指吃剩的饭菜,多借指别人的施舍。
(出自《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对牛弹琴
-------------------东
汉末时,有个学者牟融,对佛学有研究。一次他向几个儒家学者宣讲佛义。儒家学者
们不理解,牟融不用佛经的内容来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用《诗经》、《尚书》中的东西。
牟融讲了个故事:“从前有个叫公明仪的音乐家。一天,他对著一头正在吃草的牛,弹了
首古曲
‘清角之操
’,牛没有理会他,仍然自顾吃草。他又弹起一首蚊子、牛蝇和小牛欢叫
的乐曲,那牛立刻停止了吃草,摇著尾巴,竖起耳朵听起来。”接著说,
牟融接著说:“我知道你们熟悉儒家经典,所以引用儒家的话和你们谈。你们没有读过佛
经,如果和你们直接谈佛经,你们很难明白啊!

那些儒家学者表示接受。
“对牛弹琴
”形容对于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
(出自《弘明集
.理惑论》)
涸辙之鲋
-------------------
庄周家里清贫,有一次去找监河侯借米,监河候说:“好啊,等我收了租地的租钱,就借
给你三百金,可以吗?

庄周生气地说:“我昨天来时,在路上听见救命声。我四处张望,原来是车辙里的一条鲋
鱼。它:‘鲋鱼啊!你怎么啦?
’它说:
‘我从东海被冲到这里。您能给我一升水救我吗?

我说:“好呀。我去南方劝说吴王和越王,引来西江水欢迎你,可以吗?
”鲋鱼生气地说:
‘我失去了正常生活下去的环境。我只要有一升水就可以活命,您要是这么说,还不如趁早
到干鱼店里来找我!
’”
“涸辙之鲋
”比喻处于困境、急待援助的人或物。这个故事实际也告诉我们,当有人求
助时,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所能去为他解决困难,决不能
“因善小而不为
”,只是许下空头
支票。有时是人命关天的事,错过时机,懊悔终生。

(出自《庄子
.外物》)
康庄大道
-------------------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但在历史发展中有一部分慢慢丧失了,这种现象在古代已经出现了。
例如从春秋战国到西汉几百年间,研究儒术的人很多,特别汉代更是尊《诗》、《书》、《礼》、
《易》、《春秋》为五经,儒生更多了。但是几百年间,语言文字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般人
已经不大看得懂古书,经学家们纷纷给先秦流传下来的儒家经典作注解,并把这些注解汇集
成书,于是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词典《尔雅》。“尔
”即
“迩
”,是近的意思,“雅
”是正的意
思。《尔雅》的意思是以正确的言语来解释古词。《尔雅》共十九篇,分为
2091个条目,收
词语
4300多个。
例如《尔雅》第五篇中这样解释路:“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
达谓之衢,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后人
便把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称作
“康庄大道
”。比喻美好的前途。
(出自《尔雅
.释宫》)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
这个成语典故很有趣,把两件原本看起来不相干的事深刻形象地联系了起来。说古时候
有座城市,城门楼起了大火,不远处池里的鱼儿们张望着;“看出什么事了?
”鱼儿们问。
“城门着火了。
”一条鱼说:
“能救救就好了。
”“该你什么事,多管闲事,咱们看热闹吧,我
们在水里又烧不到咱们,快看呢,哈哈


”“你这样幸灾乐祸不好吧?
”“那有什么的?

话音未落,一群军兵来取水灭火,结果把水都提干了,剩下少许水又浑又脏。鱼儿们苦不堪
言。其中一条鱼说:“自私的家伙,你还高兴不高兴了?
”“好倒霉啊!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古人的典故都是借一件事情讲清道理,希望人们面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保持清醒的头脑,
对事物的分析持长远的眼光,审时度势。
衣冠禽兽
-------------------
“衣冠禽兽
”一词,比喻指其行为如同畜牲的恶人。明代以前,人们要表述此意时,则
常用
“衣冠枭獍
”(“枭
”为食母的恶鸟,“獍
”时吃父的恶兽)一词。“衣冠禽兽
”一词,来
源于明代官员的服饰。明代中期以前的
“衣冠禽兽
”是赞语,颇有点羡慕的味道。明代官员
服饰规定:文官官服绣禽,武官官服绣兽。因此布衣做官被称作“衣冠禽兽
”。明朝中晚期,

宦官专权,官场腐败,文官爱钱,武将怕死,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声名狼藉。百姓视其为
瘟神盗匪,于是便贬称其义称为非作歹的文官武将为
“衣冠禽兽
”。其贬义之称,最早见于
晚明陈泸元的《金莲记》。清代以来,“衣冠禽兽
”遂用作贬义词。
三人成虎
-------------------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
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
”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个一人来
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
“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
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
“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
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
“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
“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
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
明察才好。
”魏王道:
“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
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
”这句成语,乃
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
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
“三人成虎
”,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三顾茅庐
-------------------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
(三国时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
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
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
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
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
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
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
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
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
皇朝。
“三国演义
”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
“三顾茅庐
”。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
”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

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
的意思。
三令五申
-------------------
春秋时侯,有一位著名军事学家名孙武,他携带自己写的
“孙子兵法
”去见吴王阖庐。
吴王看过之后说:“你的十三篇兵法,我都看过了,是不是拿我的军队试试?
”孙武说可以。
吴王再问:“用妇女来试验可以吗?
”孙武也说可以。于是吴王召集一百八十名宫中美女,
请孙武训练。
孙武将她们分为两队,用吴王宠爱的两个宫姬为队长,并叫她们每个人都拿着长戟。队
伍站好后,孙武便发问:“你们知道怎样向前向后和向左向右转吗?
”众女兵说:
“知道。

孙武再说:“向前就看我心胸;向左就看我左手;向右就看我右手;向后就看我背后。
”众女
兵说:
“明白了。”于是孙武使命搬出铁钺(古时杀人用的刑具),三番五次向她们申戒。说
完便击鼓发出向右转的号令。怎知众女兵不单没有依令行动,反而哈哈大笑。孙武见状说:
“解释不明,交代不清,应该是将官们的过错。”于是又将刚才一番话详尽地再向她们解释
一次。再而击鼓发出向左转的号令。众女兵仍然只是大笑。
孙武便说:“解释不明,交代不清,是将官的过错。既然交代清楚而不听令,就是队长
和士兵的过错了。”说完命左右随从把两个队长推出斩首。吴王见孙武要斩他的爱姬,急忙
派人向孙武讲情,可是孙武说:“我既受命为将军,将在军中,君命有所不受!
”遂命左右将
两女队长斩了,再命两位排头的为队长。自此以后,众女兵无论是向前向后,同左向右,甚
至跪下起立等复杂的动作都认真操练,再不敢儿戏了。
这故事原出于
“史记
”的
“孙子吴起列传
”。后来;人们把孙向女兵再三解释的做法,
引伸为
“三令五申
”,即反覆多次向人告诫的意思。例如某地政府向食品商店屡次告诫食品
要清洁卫生,以免损害顾客健康,我们便可说:对于食品商店要保证清洁卫生,政府已
“三
令五申
”:大家都早已知道了。
口蜜腹剑
-------------------
唐玄宗(李隆基)的兵部尚书李林甫,论才艺,也还不错,一手字,画都很好;但他做
官却不正正诚诚的办事,而是一味迁就和迎合玄宗的意旨。不但如此,他还用些不正当的方
法结交玄宗亲信的宦官和妃子。因此,他很得玄宗的宠信,一直在朝中做了十九年的官。李
林甫和一般人接触。也总是在外貌上表现出和人很友好,非常合作,嘴里并说尽所有可以说
的好听的、善意的话。可是实际上,他的性情和他的表面态度完全相反;他竟是一个非常狡
猖阴险,常常使坏主意来害人的人。但是,坏人虽然有时可以得达害人的目的,逞奸谋于一
时,日子久了,人家就发现了地这种伪善,于是大家便在背地里说他
“口有蜜、腹有剑
”。
即是:口上甜甜蜜蜜,心中利剑害人。
唐朝还有一个做中书侍郎的李义府,平常的行动和表情,显得非常忠厚和温和;而且他
不管和谁说话,总一定先自己咧开嘴笑,表现出十分诚恳和善良的样子。其实地的心地既刻
薄,又奸诈,常使用阴险的计策害人。日子久了,人家也发现了他的这种假面具,就在背地
裹说他
“笑中有刀
”。

像李林甫和李义府那样的人是非常可怕的,因为也表里不一,若不小心,便要上当受害。
所以
“口蜜腹剑
”不但是一句好成语,而且可作我们交友的戒言。
“口蜜腹剑”和“笑里藏刀
”虽出自两个人的两个故事,但其含义是相同的,都是形容
人口是心非和表里不一致;外面表现的很好,很讨人好感,叫人愿意结交,而心里却是尽想
些坏主意计算人,谋害人。
上行下效
-------------------
春秋时,齐景公自从宰相晏婴死了之后,一直没有人当面指谪他的过失,因此心中感到
很苦闷。
有一天,齐景公欢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后,一起到广场上射箭取乐。每当齐景公射一支
箭,即使没有射中箭鹊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声喝彩:“好呀!
妙呀!
”“真是箭法如神,举世无双。

事后,齐景公把这件事情对地的臣子弦章说了一番。弦章对景公说:“这件事情不能全
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话说:
“上行而后下效。
”国王喜欢吃什么,群臣也就喜欢吃什么;国王
喜欢穿什么,群臣也就喜欢穿什么;国王喜欢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

景公听了弦章的话,认为弦章的话很有道理,就派侍从赏给弦章许多珍贵的东西。弦章
看了摇摇头,说:
“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为了要多得一点赏赐,如果我受了这些赏赐,
岂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他说什么也不接受这些珍贵的东西。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