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陈独秀传

_20 任建树(当代)
虽然含有若干可能的分歧”,“然而他表示的意见,我以为在本质上是正确 的,我希望在这基础上能够同他经常合作。”①托洛茨基知道,双方矛盾已
不可调和,如何解决,他还是坚持:把陈独秀调离,到美国参加第四国际工 作。这样既解决了陈与临委的矛盾,又解除了他对陈留在中国危险的担心,
同时,也遂了他多年来要陈独秀这个知名人物参加第四国际领导机构以提高 第四国际威望的心愿。这对托洛茨基来说,是一举三得的好办法。
①《陈独秀的最后论文和书信》第28页。 王文元在陈独秀逝世时写过一篇题为《托洛茨基与陈独秀》的文章①,
对托洛茨基为什么几次三番在陈独秀与其他托派斗争中袒护陈独秀,有这样 的评述:“将近十年来,如果没有托洛茨基的‘保护’,陈独秀大约已不止一
次地被托派中的某些‘英雄’开除,宣布‘自动脱离’或宣布‘变节’了!” 王文元说托洛茨基在1927年5月7日第一次提到陈独秀时说过一句名
言:“陈独秀同志根据他自己观察来估计局势,与我们根据理论思考而估计 局势,恰恰说着同样的话。”②又说“这个评价决定了托洛茨基对陈独秀的
态度,直到最后。 他自始至终十分珍视那有经验的革命的陈独秀,而不重视马克思主义理
论家的陈独秀。所以每当中国的年青托派或因意气、或因理论上的吹求、即 或因正确的批评而攻击陈独秀时,托洛茨基所采取的态度总是袒护的甚至‘曲
宥的’”。王还说托洛茨基所以特别看重陈独秀,是要陈参加第四国际,“正 因为如此,他不断地要获知陈独秀的思想发展。自从一九二九年以来,陈独
秀思想上的一切错误——无论真实的或虚幻的——托洛茨基没有一件不知 道”;“托洛茨基比任何人更明白陈独秀的错误,但他也比任何人更明白他的
长处与价值,因而他比任何人更不愿做出陈独秀‘变节’的结论。为什么呢? 理由就是我们在上面所指出的:他重视实际革命者的陈独秀,远过于马克思
主义理论家的陈独秀。倘然陈独秀是考茨基与普①②托洛茨基:《中国革命 与史大林同志的提纲》,载《中国革命问题》,第40页。
《国际主义者》第3期,1942年6月25日出版。署名:连根,即 王文元。
列汉诺夫型的人物,是成熟的与有机的理论家,是不知真实革命为何物 的书斋学究,那末托洛茨基也许早已和他决裂了,不再寄以希望了;但陈独
秀显然不是这样的人,他是李卜克内西与贝贝尔型的真诚革命者,有经验的, 具有敏锐而正确的观察力的,但没有彻底系统化的意见的。”王文元认定托
洛茨基相信当革命局势来临时,陈独秀还会与他们“说着同样的话”的;“真 实的革命将使我们之间的不同意见消灭于无形,陈独秀还会回到革命的第四
国际的立场来,他仍旧要在中国革命中起着巨大作用。”
王文元在这里指出了陈独秀与李卜克内西及贝贝尔的相同点,与普列汉 诺夫及考茨基的相异点。但是,除此以外,他还有与前者的相异点,恰恰是
与后者的相同点,即李卜克内西与贝贝尔的错误是“左倾幼稚病”,而陈独 秀却是“右倾”,这一点与普列汉诺夫相类似,而后来陈独秀的民主观,又
被王文元说成接近于考茨基。所以说,把陈独秀与任何一个人简单的类比, 是很难贴切的。陈独秀就是陈独秀。他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一个独特的 人物。
托派临委见到托洛茨基的信,感到委曲和难堪。他们又专门写了一个《临 委给国际的报告——关于D.S.同志问题》①。这份“报告”对托洛茨基
回信的最大挑战是:“D.S.同志自出狱后便一贯在政治上采取机会主义 立场,在组织上采取取消主义的观点”;“我们不可否认的声明:D.S.同
志与我们之间在抗战过程中有根本不同的两条路线:一条是向①《保卫马克 思主义》卷一,第21页。
孟什维克机会主义乖离的路线,一条是不可调和的布尔什维克——列宁 派路线。”
“报告”强调他们是“站在不可调和的阶级斗争观点上,监视着战 争的每一步发展”,而说陈“一贯便采取政府与人民的中间的立场,一面向
政府以超然的‘公正人’的资格,哀求和说服政府对民众采取宽容和改良政 策,一面则以空洞和含糊的话叫民众‘相信’政府,叫民众‘自动’起来帮
助政府。这种游离的超阶级的态度与布尔什维克——列宁派的基本明确的阶 级立场不能调和。”
“报告”虽然再次否认陈独秀的批判,郑重地发表“最后负责的声明”:
“D.S.攻击我们为极左派所列举的罪名没有一条是真实的!”但又不得 不承认:“我们这个团体一贯处境孤立,一贯与群众没有保持密切的联
系,因此不能及时反映出广大群众心理的转变。”
“报告”集中火力攻击陈独秀已经离开了托洛茨基“不断革命论”的理 论。因为陈独秀在《告反对资本主义的人们》、《资本主义在中国》、《我们不
要害怕资本主义》等文章和演说中,在坚持托派传统的“中国此时还是一个
‘初期资本主义的国家’”观点的同时,强调“资本主义在中国,还有大发 展之余地。”所以他叫人们“不要害怕资本主义”;还说:“社会主义在中国
经济的成熟,自然是无稽之谈;有相当力量的工业及其政党,只有在工业发 达的资本主义社会才能够生长起来。”“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
中国目前的问题,不是什么‘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而是‘本国的资本
主义,或外国资本主义的殖民地’。”这本是原来被他批判过的刘仁静的观点, 而现在,论到托派临委来批判他了。据此,临委“报告”认为:“他对中国
无产阶级力量及社会主义的信心已根本动摇,他之屡屡郑重‘无保留的以百 分之百的力量用之于民族民主斗争’,并不是表明他站在不断革命论的观点
上来提出这个问题。恰恰相反,他最近思想的发展已接近了‘阶段论’的学 说。”
托派反对的所谓“阶段论”,一般指两种情况,一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 与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结合的“革命发展阶段论”。这种理论认为在
民主革命基本完成以后,才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但不允许在这两种革命之 间横插一个资产阶级专政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时期。这种理论不否认在经
济落后的国家,无产阶级取得民主革命胜利掌握政权以后的初期,还允许在 利用限制改造的条件下,资本主义经济有相当的发展。如中国解放初期那样。
一是机会主义的“二次革命论”。这种理论与上述理论相反,主张在民 主革命后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发展资本主义,在这个发展中,重新集结无产
阶级力量再进行下一次的社会主义革命。临委“报告”批判的陈独秀的“阶 级论”显然是指后者。但是机会主义的“二次革命论”与托洛茨基的“不断
革命论”之间,本来就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陈独秀与托派的结合,本来就 是这两种机会主义理论结合的产物。因为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是指
在革命高潮中应该以“无产阶级专政”为纲领,同时完成民主革命和社会主 义革命的任务;而在革命高潮到来以前,即在两次革命高潮之间的过渡时期
——“国民会议”斗争时期,这种理论认为,在资产阶级专政的条件下,经 济必然复兴,资本主义必然有所发展;这种发展对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组
织起来,准备下次革命是有利的。所以,“二次革命论”与托洛茨基的“不 断革命”有两个基本点是相通的:都认为下一次夺取政权的革命高潮是社会
主义革命;都拥护在目前“过渡时期”,在资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发展资本 主义,以准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这个思想,托洛茨基在《共产国际第六
次大会后的中国问题》一文中,结合中国问题,有详细的论述。可以说,陈 独秀现在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正是来自托洛茨基;而对托洛茨基“不
断革命论”的核心——“无产阶级专政”问题,陈独秀此时还未论及。所以, 批判陈独秀上述主张离开了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恰恰暴露了批判者
自己对这种“理论”的无知。在中国托派中,这种自称是托洛茨基的忠实信 徒,而对托氏理论不甚了了的人,是屡见不鲜的。梁干乔、彭述之、刘家良
等就是这种典型。被认为对托氏理论有点研究的“托派理论家”郑超麟、王 文元曾多次讥讽彭述之这类半吊子“托洛茨基主义者”①。所以,王文元、
陈其昌(郑超麟这时还在乡下养病,1940年才到上海参加托派领导工作) 等人,是反对对陈独秀作出违背“不断革命论”的结论的,他们也“完全同
意”托洛茨基对陈独秀的“宽容”态度②。为此,这个又是“多数通过”的
“报告”①②连根(王文元):《托洛茨基与陈独秀》,《国际主义者》第3期。 郑超麟曾写过一本《不断革命论ABC》的书,1947年由春燕出版
社出版。 该书对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进行了详尽而通俗的阐述,因而被托
派公认为“理论家”。
抱怨说:“有极少数的老同志往往以道德的感情的观点来回避这一斗 争,辩护他(指陈独秀——引者)并未离开我们立场。”这样,托派临
委内部又开始酝酿新的分裂。 应该指出,陈独秀在1938年4月《抗战与建国》一文中说的“谁能
够有实力有决心来领导这一战争,谁便能够安然掌握政权,建设他素所 主张的政治形态和工业制度: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三个月后,他又说“中
国目前的问题,不是什么‘社会主义或资本主义’而是‘本国的资本主义, 或外国资本主义的殖民地’”。这些都不是什么高见,而是陈腐的观念。因为,
当时中国面临的前途,既不是殖民地,也不是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而是“新 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准备阶段。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这个革命的
第一步,第一阶段,决不是也不能建立中国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 而是要建立以中国无产阶级为首领的中国各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
义的社会,以完成其第一阶段。然后,再使之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建立中国 社会主义的社会。”①至于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及应该充分发
展资本主义经济认识不足,那是另一回事。
在组织问题上,托派《临委给国际的报告——关于D.S.同志问题》 中说,“自从他出狱后对我们组织所采取的冷漠、轻蔑甚至敌视的态度,他
对某些同志屡屡表示‘各人各干各人的,将来再说’的观念,甚至他在敌人 面前公开表示他和‘托派’无关的声明,这些都足以觇知他的取消组织的观 点。
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载《毛泽东选集》第632页。 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声明,即在组织问题上我们与D.S.同志的取消
观点也陷于不可调和的地步。”尽管如此,“报告”还是屈服于托洛茨基的压 力,被迫同意陈独秀“留在第四国际内,是很有意义的”;“我们现在仍继续
诚恳的要求D.S.同志和我们,和国际组织恢复正常的关系,进行彻底的 讨论”;“我们自得到托同志的意见后,我们更希望他能到美国去。”但又对
托洛茨基曲宥陈独秀表示不满,强调说:“我们认为改正一个领袖同志错误 的最不可少的办法,还是对他的错误不可调和的斗争”。并对托洛茨基第四
国际要挟说:“假如他仍坚执成见,把我们视为‘极左派’以保留他一贯的 机会主义路线,则我们始终是无法接近无法合作的。”由此看到,如果不是
托洛茨基亲自出来“保驾”,如果不是陈其昌、王文元出于感情的“辩护”, 在彭述之、刘家良这两个宿敌控制下的中国托派,这次又要重演“开除”陈 独秀的闹剧。
与中共再次和解拒绝回党“三条件”尽管中国托派几年来一直疯狂攻击 中国共产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在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
后,与全国各党各派联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时,对中国托派还是采取一 视同仁的态度。1936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发表《为创立全国各党各
派的抗日人民阵线宣言》,在被点名呼吁的“中国国民党”等40个党派及 团体的名单中,就有“中国托洛茨基主义同盟”,并且列在第六位。这充分
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不计前嫌的高尚风格。①在接着举行的 国共谈判中,周恩来要求释放政治犯时,并未对狱中的托派分子落井下石,
而是与中共及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政治犯一样看待,主张“释放一切政治 犯”。
西安事变中,托派又一次猛烈攻击中共关于和平解决事变、促成国共合 作抗日的努力,同时,在莫斯科审判中,又传来了所谓托洛茨基要托派“不
阻碍日本侵略中国”的“指示”的“证词”。于是,中共中央就把中国托派
视为“日本走狗”,确定了“对于托派,应采取坚决打击,使之瓦解与消灭 的方针”②。但是,在执行这个方针时,中共中央对托派问题的处理是十分
谨慎、区别对待的。如抗战爆发后在营救狱中政治犯的工作中,共产党曾给 托派以帮助。当时王文元因被单独关押在“秘密拘留所”里,其他托派分子
都已出狱时,他却连踪迹也没有。罗汉到南京为营救狱中托派分子而奔走时, 就请中共驻南京八路军办事处主任叶剑英帮忙寻找王文元。
叶对罗汉这个著名的托派分子仍以老友(大革命时期二人同受共产党派 遣,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做政治工作)热情相待,而且亲自陪着罗汉到南
京各处寻找王文元③。这对托洛茨基和李福仁所说的国共合作后,共产党将 要求杀死狱中的陈①②③参见《双山回忆录》第227、228页;罗汉:
《致周恩来等一封公开信》。
《白区党目前的中心任务——洛甫同志在白区党代表会议上报告之一 部》(1937年6月6日),《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
第《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第137页,档案出版社
1935年版。 独秀等托派分子的胡言妄断,是一个有力的批驳。
对整个托派组织是这样,对托派中的抗日派陈独秀等人,中共中央更寄 予希望。抗战爆发后,托派由于坚持打倒国民党政府的策略,破坏抗日民族
统一战线,破坏抗日战争,而被全国人民所唾弃,中共中央对陈独秀依然另 眼相看。
陈独秀出狱时,与托洛茨基的预见相反,中国共产党表示欢迎。193
7年11月20日出版的党中央理论刊物《解放》,还发表“时评”——《陈 独秀先生到何处去》,以尊敬和期待的口吻说:“当陈独秀先生恢复了自由以
后,大家都在为陈先生庆幸,希望他在数年的牢狱生活里虚心地检讨自己的 政治错误,重振起老战士的精神,再参加到革命的行伍中来。”
“时评”还把他与其他托派加以区别:“陈先生出狱后,在武汉的第一次 讲演中说到‘这次抗战是一个革命的战争,全体民众应当帮助政府,世
界也应当帮助中国。’这与中国的托洛茨基派的主张已大有差别。托派 在目前抗战中主张打倒南京政府,狂吠‘左的’民族失败主义,这完全是汉
奸理论,完全做着日贼的别动队的作用”。周恩来在进行这种区别的同时, 还对罗汉说:“所谓中国托派,事实上亦很复杂,我可以大约将其分为
四派:一派是赞成抗日的,你和独秀属之。”并表示:“以后对陈独秀这 一派的人,可以将‘匪徒’二字停止不用。”①陈独秀出狱后,亲自到南京
八路军办事处,向叶剑英、博古表示,赞成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接着,罗汉①罗汉:《致周恩来等一封公开信》,《汉口正报》1938年4
月24、25日。
到商京与八办联络营救狱中托派分子时,未与陈独秀商量(因当时陈已 离开南京去武汉),就重提“一二八”时他与陈独秀等人提出的与中共“合
作抗日”的建议。叶剑英和博古自然表示欢迎,但事关重大,必须请示中央。 叶即一面电告中央,一面嘱罗汉亲自到延安走一趟,并给罗开了介绍信和旅
费。罗汉先到西安,由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主任林伯渠接待,并电询延安中 央的决定。相谈中,林伯渠和王若飞这两位大革命时期的老同志,对陈独秀
十分怀念。林说:“陈在文化史上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党的历史上,有比 别人不同的地位,倘能放弃某些成见回到一条战线上来工作,于民族于社会
都是极需要的。”王若飞“自信与独秀共事较久,深悉其倔强个性,但中央 看重组织问题,亦系党内自来之原则,第三国际的支部,决不容许第四国际
或第四国际有关系的份子搀入,这乃是自然的事实,所以他极端希望独秀等 几位老朋友,完全以革命家的气魄,站在大时代的前面,过去一切的是是非
非都无须再费笔墨唇舌去争辩。”①因山洪毁路,罗汉被阻西安,延安未能 去成,但是党中央认真研究了南京和西安发来的讯息。毛泽东同情罗汉的活
动,觉得中国的托派不能与苏联的托派相提并论,表示“可以与陈独秀先生 等形成某种合作关系,以期一致抗战。现在我们是团结一切力量抗日,
陡独秀托派如果表示改悔,何①罗汉:《致周恩来等一封公开信》。
尝不可一起抗日。”①当时的党中央书记张闻天也是如此主张。于是党 中央就向陈独秀提出了合作抗日的三项条件:“(一)公开放弃并坚决反对托
派全部理论与行动,并公开声明同托派组织脱离关系承认自己过去加入托派 之错误;(二)公开表示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三)在实际行动中表
示这种拥护的诚意。”②张国焘在解释这些条件时还说:“托派中愿意恢复中 共党籍者,须公开脱离托派并承认已经参加托派的错误;不愿恢复中共党籍
者,可以与中共在党外合作,支持中共的抗战政策。中共中央也不再对抗日 的托派人物采取敌视态度。”③这个精神与中共中央1936年4月25日
的宣言是一致的。党中央的“三条”由毛泽东和张闻天签署,直发罗汉。 在当时“托派即汉奸”的气氛中,这“三个条件”应该说并不过份;从
陈独秀今后活动方便考虑,也是必要的。但罗汉认为是“招降”,表示不能
代陈独秀接受,可代为转达。 陈独秀是拥护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但对于与党“合作”或“回
到党内”,并没有考虑。他对于罗汉的活动,初不知晓;知晓后,既不“予 以鼓励”,也不表示反对④,以待尘埃落定后表示进退,掌握主动。博古恐
怕“三条件”会①②③④《双山回忆录》,第230页。
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331页。 叶剑英、博古、董必武给《新华日报》的信,《新华日报》,1938年
3月张国焘:《我的回忆》第1331页。张回忆说罗汉到了延安,与史实 不符;但他所述延安研究陈独秀问题的情况,与其他史料对照,有参考价值。
引起独秀反感,嘱罗汉“不妨口头传达”。果不出所料,一向刚愎自用 不知“认错”为何物的陈独秀,在武汉得知中央条件后,十分不满,说:“我
不知过从何来,奚有悔。”①“现在乱哄哄的时代,谁有过无过还在未定之 天,不写,有什么过可悔。”②对于公开声明脱离托派,更认为是“画蛇添
足”。于是他写了一封回信和七条“抗战纲领”交罗汉回南京给叶剑英和博 古,作为他的答复。博古认为陈的抗战纲领与中共中央所决定的路线,“并
无不合”,待周恩来、董必武到武汉再与陈独秀“交换意见”③。 罗汉的活动,也触动了彭述之为首的托派临委的神经。他们郑重其事地
在罗汉由西安返回上海时,于1937年10月1日,发表了一个“紧要声 明”,先对中共进行了一番攻击:“现在中国史大林党所执行的‘联合路线’
政策,其本质就是阶级合作,其作用是民族解放斗争的制动机。因此史大林 党本身已成了中国革命的巨大障碍物。”扬言“今后匪特无与史大林党政治
妥协之可能,相反,不根本粉碎它的革命制动机作用,则中国无产阶级与民 族彻底解放斗争,绝不会胜利。”
明明自己是中国革命的“制动机”和“障碍物”,却要加诸于他人,这
种贼喊捉贼的嘴脸,实在令人作呕。声明接着说:“近有罗汉其人,以含糊 的‘托派’名义,在南京,在西安,向史大林党上层分子接洽所谓抗日合作。
按罗汉从前虽曾与①②③罗汉:《致周恩来等一封公开信》。
包惠僧:《我所知道的陈独秀》(三)。 高语罕:《陈独秀入川后》,南京《新民报》晚刊,1947年11月1
3日。 左派反对派(本同盟的前身)有组织关系,但五年以前早已脱离;既非
本同盟的一员,自无代表之向史大林党接洽合作的资格,其行动亦与本同盟 毫无关系。至于其接洽内容之违背本同盟上述一贯主张,当然无加驳斥之必
要。恐外界误会,特此声明。”不仅如此,声明也向陈独秀暗示:“以前或今 后,如有与此类似的任何个人行动,皆与本同盟全体无关,合并声明。”①
罗汉当天就给彭述之一个绝妙的回答:“弟自仲甫同志与兄(指彭述之—— 引者)等被叛徒背卖,遭受缧绁之厄后,对于一些言论似左行为可疑的同伴
就存戒心,一直警戒到他们陆续叛变出去,还未完全弛懈,因此五年以来自 己事实上与组织脱离关系,且亦不悉组织之如何组织也。此次赴京,纯本朋
友之谊面图援助几位贞坚卓绝的革命老战士出狱,而西安之行亦为此而抗辩 一串无稽之谣诬,并申述吾侪老友,最早即主张发动全国武装抗日之事实,
尚有‘一二八’一役时三人签名所提出之合作纲领可为考证。日昨在兄寓所, 晤赵济、独清二位,说彭兄代表现在组织,因洛甫、泽东为商讨联合抗日问
题致弟私电开列三条事件,决定弟写一申明文献刊布,以免世人误会上述弟 一己经历之事件,与现在中国共产主义同盟有缠夹不清之观测。弟亦因与此
一崭新组织陌生到不曾知悉其何时成立。以故如此一节申明,亦惟有烦兄设
①《中国共产主义同盟紧要声明》,《斗争》第2卷第9期,1937年10 月2日出版。
法转达也。”①罗汉的信不仅说明了他的活动与托派组织无关,而且表 示了对其的蔑视,不知其为“何物”。
陈独秀也对托派的声明嗤之以鼻。他在11月21日给陈其昌等的信中 说:“罗汉为人固然有点糊涂,你们对他大肆攻击,便比他更糊涂万倍。你
们乱骂史(指中共——引者)国(指国民党——引者),尤其是骂史,虽然 不是原则上的错误,政策上则是非常的错误。如此错误下去,不知将来会走
向何处去!”接着,他表明了与党“合作”问题的态度:“我对于史合作,在 原则上是可以的,可是现在谈不上;合作必须双方都有点东西,而且是在同
工作的对象不得不互相接触时,此时并没有这样的条件。‘合作’自然是胡 说,罗兄向我也未言及此,你们又何必神经过敏呢?至于互相造谣臭骂,自
然都是混蛋,都为教派所限,不曾看见共同的敌人。”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陈独秀这里透露了他当初对罗汉的活动 不表示可否的原因。与中共合作,“在原则上是可以的”,不妨试一试;结果,
条件太高,所以“现在谈不上”。他有点自知之明,觉得托派的力量太小, 没有什么“东西”。其实,他一不愿承认加入托派的错误,二不愿发表公开
脱离托派的声明,而所以这样,根本的原因是,他仍坚持托派的基本立场—
—城市国民会议运动为中心的路线,反对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路 线。具体说,在中国社会性质、共产党性质和革命道路上,与中共中央存在
着原则的分歧:①罗汉给述之的信(1937年10月1日),手稿。
(一)他仍然反对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论
断,认为中国“当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居领导地位”,“没有什么一半一半”①。 他的逻辑是:只有说中国是“初期资本主义的国家”,或“中国已经不是一
个封建残余的旧国家,而企图建立一个资本主义的新兴国”,才能解说中日 战争的起因及抗战的胜利;“如果中国的社会真如共产党所说,还是封建或
半封建,则对于日本资本主义之发展,还没有势不两立的致命冲突,对日抗 战匪独不必要,而且不可能。
以封建半封建的农业国之生产力与武力,绝对没有能力对工业国战争, 尤其不堪比较长期的战争。”②按照这个逻辑,世界上一切反帝国主义侵略
的民族解放战争都是不该进行的,更谈不上胜利了。
(二)他仍然不承认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性质,说“中共人数远远超 过我们,然亦只是些知识分子和没有一点工人基础的武装队”。所以,他主
张让托派来做“重新创造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心势力”③。
(三)他反对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他说:“有些人们虽然 口中也曾说说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性的民主革命,实际上并没有认真的了解
和正确的把握住这一历史条件所决定的时代性,所以才有拿农村苏维埃 抵制国民会①②③陈独秀《给托洛茨基的信》(1939年1月)。
陈独秀《我们为什么而战》,《告日本社会主义者》(单行本),亚东图书 馆行,1938年版。
《资本主义在中国》,载《陈独秀先生抗战文集》,第1集,亚东图书馆 发行。
议运动的荒谬政策,所以才有超资本主义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幻 想,所以才闹出‘山上的马克思主义’的笑话,所以才有依靠农村攻取城市
的错误路线,这一大串头脚颠倒乱杂无章的政策,都由于未能了解并把 握这一时代性,遂至忽左忽右的乱跳,而进退失据。”并扬言:“必须把所谓
‘山上的马克思主义’的昏乱思想从根铲除,因为近代的一切大运动都必然 是城市领导农村。”①(四)他反对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抗日游击战争的方 针。
他说:“抗战一年了,农民仍旧是隔岸观火”;如果“跟着以最前进政党 自命的蠢材,大反其‘唯武器论’,和大唱其‘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的歌,大吹其‘大刀旋舞起来,“皇军”便要发抖的法螺’;中国永远还 是农民无知、商人无耻、士大夫无知而又无耻的中国。”②他甚至说:“我们
不能相信在新式兵器的现代,在今日的中国,现政府如果失败,别的党能够 支持一省或数省政权继续抗战。”③这种“唯武器论”与他的“城市中心”
观点相结合,使他得出一种荒谬的结论:“幻想专靠游击队来保护国家,便 是天大的错误。就是正规军的游击战术即运动战,亦不可滥用。过去的
所谓‘红军’及山上的‘苏维埃政府’为什么到处失败,也正因为在军器上, 在经济上,在文化上,农村和小城市都不能够独立存在。在此次抗战中,如
果我们执迷不悟,过份的估计游①②③《抗战一年》,《陈独秀先生抗战文集》 第6集。
《民族野心》,《陈独秀先生抗战文集》第6集。
《“五四”运动时代过去了吗?》,《政论》第1卷第11期。 击队和游击战术,无意识的帮助敌人更容易的占据了我们全国的大城市
和交通要道,即使游击队布满了全国的农村和小城市,甚至避开敌人的势力
在偏僻的地方建立一些可怜的边区政府,仍然算是亡了国!”①在这里,可
以看到,在“红军”问题上,比他当年的托派观点走得更远了。 陈独秀上述一系列谬论,恰恰暴露了他自己是一个最没出息的教条主义
者。毛泽东的伟大,正是在中国共产党被迫下乡上山的环境中,吸取历史上 农民起义军因为没有无产阶级先进思想的指导,及建设不起无产阶级政党而
失败的教训,十分注意在农民小资产阶级包围的汪洋大海中,在长期艰苦的 农村武装斗争中,建设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的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说得好:“把列宁的建党学说发展 得最完备的是毛泽东同志。
在井冈山时期,即红军创建时期,毛泽东同志的建党思想就很明确。大 家看看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的决议就可以了解。毛泽东同志对
于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党,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党的作风是什么,都有完整 的一套。并且用这个学说来教育我们全党、全军和人民,使我们建立了
这么一个好的党,所以才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彻底胜利。”②根据毛 泽东的建党学说,能不能建设一个真正无产阶级性质的好党,关键不在于是
城市或农村的环境,以及党员①②邓小平:《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文选(1975—1982)》第41页。人民出版社198
3年版。
《论游击队》,《陈独秀先生抗战文集》第6集。 中工人成分有多少(这些无疑是重要条件,但不是决定条件),而在于
能否用无产阶级思想经常不断地克服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 另外,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把游击战提到战略高度,广泛开辟敌后农村
根据地,包围占据城市的敌人,以最后夺取城市,夺取抗战的胜利,是农村 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的具体运用。这在世界军事史上也
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中国是一个大而弱的国家,但它处在一个进步的时代, 却被另一个小而强的国家所攻击,这样,战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发生了,于
是根据地的问题、向运动战发展的问题等等也发生了。这就必然要求把游击 战争的问题放在战略的观点上加以考察。这个颇为新鲜的游击战争,当然陈
独秀是不懂得的。毛泽东在论述游击战在整个抗日战争中的战略地位时说, 游击战仅仅次于运动战,因为没有游击战的辅助,也就不能战胜敌人。并说
它的战略作用有两方面:“一是辅助正规战,一是把自己也变成正规战。至 于就游击战在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空前广大和空前持久的意义说来,它的战略
地位是更加不能轻视的了。”从抗日战争三个战略阶段中游击战的作用来看,
“中国抗日战争中的游击战,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它将在人类战争史上演出 空前伟大的一幕。”所以,“八路军的方针是:‘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
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反对这个方针的人们的观 点是不正确的。”①①《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466、467页。
至于在,“敌据城市我据乡村”的条件下,“乡村能够最后战胜城市”的 问题,毛泽东在1938年10月中共中央扩大会议上作的《论新阶段》报
告中,有精辟的论述。他在分析了我国三个特殊条件——半殖民地的条件、 大国的条件、今日的条件(“今天主要的是中国进步了,有了新的政党、军
队与人民,这是胜敌的基本力量”)之后指出:“在今天的半殖民地大国如中 国,存在着许多优良条件,利于我们组织坚持的长期的广大的战争,去反对
占领城市的敌人,用犬牙交错的战争,将城市包围起来,孤立城市,从长期 战争中逐渐生长自己力量,变化敌我形势,再配合之以世界的变动,就能把
敌人驱逐出去而恢复城市。毫无疑义,乡村反对城市就在今天的中国也是困 难的,因为城市总是集中的,乡村总是分散的,敌人占领我主要的大城市与
交通线之后,我之行政区与作战阵地就在地域上被分割,给了我们以很多困 难,这就规定了抗日战争的长期性与残酷性。然而我们必须说,乡村能够战
胜城市,因为有上述三位一体的条件。”①陈独秀因为立足于城市为中心, 所以城市一丢,即为“亡国”;毛泽东立足于农村为中心,所以,即使有困
难,我们必胜。这就是二者的根本区别。
坚持城市中心,瞧不起游击队,把毛泽东思想讥为“山上马克思主义”, 这也是当时王明的观点,在这些基本点上,陈独秀与王明是一门之徒。
凡此种种,表明了陈独秀当时与中共中央的分歧,是十①《中共党史参 考资料》第8集,第178页。
分深刻,十分尖锐的。因此,有人把陈独秀向南京“八办”表示赞成共 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罗汉接洽陈独秀与共产党合作抗日之事,视
为陈独秀“要求回到党内”,不能不说是一种误解。
但是,这丝毫也没有低估陈在抗战问题上“转变”的进步意义,以及中 共中央把他当作抗战合作对象方针的正确性。
因此,当时的确出现了自1929年决裂以来的和解气氛。可惜,这种 气氛,很快被王明、康生的错误行为一扫而空。
蒙受“汉奸”冤屈与党彻底破裂副团长康生,拿着尚方宝剑,从莫斯科 飞到延安。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他们的第一个行动,就是乘当时苏联审判
布哈林、托洛茨基等“右派与托派同盟”的狂风,坚决反对中央在“三条件” 下团结陈独秀等人抗日的方针。王明在政治局会议上声色俱厉地表示,我们
和什么人都可以合作,只有托派是例外。在国际上我们可以和资产阶级的政 客军阀甚至反共刽子手合作,但不能与托洛茨基的信徒们合作。在中国我们
可以与蒋介石及其下属的反共特务等人合作,但不能与陈独秀合作,并诬指
“陈独秀是每月拿三百元津贴的日本间谍”。有人当场指出:“陈独秀与托洛 茨基究竟有所不同;说陈独秀是日本间谍,究非事实。”王明却坚持说斯大
林正在雷厉风行的反托派,而我们却要联络托派,那还了得;“陈独秀即使 不是日本间谍也应该说成是日本间谍”①。在这里,他进一步发挥了193
2年1月《争取革命在一省与数省首先胜利的决议》这个“左倾”路线代表 作中说的,与反动派比较,托陈派是“最危险的敌人”的观点,并且为了“以
主要的力量来打击”这个敌人,可以不择手段。康生立即紧跟,发表了一篇 长文——《铲除日寇暗探民族公敌的托洛茨基匪徒》,信口雌黄地说:“一九
三一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了我们的东三省,同时,上海 的日本侦探机关,经过亲日派唐有壬的介绍,与由陈独秀、彭述之、罗汉等
所组织的托匪‘中央’进行了共同合作的谈判。当时唐有壬代表日本侦探机 关,陈独秀、罗汉代表托匪的组织。谈判的结果是:托洛茨,基匪徒‘不阻
碍日本侵略中国’,而日本给陈独秀的‘托匪中央’每月三百元的津贴,待 有成效后再增加之。这一卖国的谈判确定了,日本津贴由陈独秀托匪中央的
组织部长罗汉领取了,于是中国的托匪和托洛茨基匪首,在日寇的指示下在 各方面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就大唱其帮助日本侵略中国的双簧戏。”
王明、康生对陈独秀的这种诬陷是耸人听闻的。当时舆论大哗,要求康 生拿出证据来,但他始终拿不出来。几十年来,中外许多史学工作者进行了
种种考证和猜测,有的说因为陈独秀参加了亲日派周佛海组织的“低调俱乐
部,的活动;有的说是因为陈独秀出狱后接受周佛海、陶希圣主持的“艺①
《解放》周刊第29、30期,1938年2月。 文研究会”的生活费“补助”①。其实,这两件事都发生在1937年
陈独秀出狱以后,当时周佛海来拉拢他参加“低调俱乐部”,陈独秀始终“毫 无表示”;至于陈独秀从陶希圣手中要的钱,是他向陶主编的《政论》杂志
写稿支取的稿费。
康生说陈独秀与唐有壬谈判结果是陈执行托洛茨基的指示:“不阻碍日 本侵略中国”。
可是,托洛茨基的这个指示,康生在文章中说是1935年12月,托 洛茨基给他的“平行总部”的一封信中说的。从时间上来说,托洛茨基19
35年12月给他的俄国信徒的指示,怎么能在1931年,就被陈独秀们 执行了呢!?真是荒唐到了极点。再说,如果陈独秀确如康生所说那样的“日
特汉奸”,不用说在1938年要逮捕处决,就是在“九一八”时,也难逃 法网。可是有讽刺意味的是,1932年陈被捕却不是“日特汉奸”罪,而
是“抗日罪”,“妄诋政府不抵抗”。
关于陈独秀每月接受日本“三百元的津贴”的说法,也是天方夜谈,不 可置信。在康生发表这篇文章前不久,王明也在《解放》(第26期)上发
表了一篇题为《日寇侵略的新阶段与中国人民斗争的新时期》的文章,其中 说到:“托洛茨基匪徒分子——最无耻的民族叛徒黄平、张慕陶、徐维烈(实
际上黄平、张慕陶①、徐维烈既不是托派,也不是汉奸——引者)等,每月 从日寇的华北特务机关部,领取五万元的津贴。”收买一般分子每月花5万
元,而收买他们的“匪首”却只要300元,这也是十分荒唐的事,它不过 是康生、王明的①吴相湘:《陶希圣岁寒松柏》,《民国百人传》第284页。
蓄意捏造。事实上,陈独秀在狱中和出狱后,虽然贫病交加,但有好几 个在国民党内做官的学生送钱物给他,他一般都是不收的;就是收下一些,
也都拿来接济别人。所以,陈独秀一直以清高廉洁著称,在社会上享有很高 的声望,是不可能以每月300元的“津贴”就出卖自己的灵魂的。可见,
王明、康生诬陷陈独秀是“汉奸”的根据,完全是用捕风捉影、移花接木、 无中生有的手法捏造出来的。①王明、康生如此明目张胆的捏造罪名,造成
极为严重的后果。当时的形势是日寇疯狂进攻,北平、天津、上海、南京相 继陷落,矛头直指武汉。全国人民在民族危亡面前,正同仇敌忾,团结自救。
同时,国民党的腐败日益暴露,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深得人心。 但是,由于王明、康生在共产党的刊物上肆意造谣,硬要把陈独秀这个刚从
国民①张慕陶在1933年参加冯玉祥、吉鸿昌察北抗日同盟军的领导,并 主持该军中共地下党的工作,因执行“左”倾中共中央要其把同盟军变成公
开的“红军”,拉到山东打游击的指示未成,在同盟军失败后,被开除出党。 然后,他与托派分子杜畏之一起,在天津、北平、太原一带,联络地方
上的上层实力派进行反蒋抗日活动,但从未在组织上加入托派。托派中央曾 严厉批评杜畏之联络军阀上层的活动;并声明杜的活动与托派无关;张慕陶
更不屑他们一顾。后来张得到阎锡山的重用,成为阎的高级慕僚。薄一波等 到阎部进行统战工作时,曾争取张慕陶回到党内,他拒绝,并帮助阎进行反
蒋反共工作。西安事变时,他主张杀蒋。所以,在抗战初期,王明、康生利 用手中掌握的权力和宣传工具,掀起巨大的宣传批判运动,并促使南京政府
以“托派汉奸”罪,逮捕枪毙了张慕陶。实际上张慕陶不是死于托派,而是
死于“反蒋”,成为蒋阎矛盾的牺牲品。 陈独秀因在出狱后未继续,进行反蒋活动,所以王明、康生之谋未遂。
党监狱中出来并积极主张抗日、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打成“日特汉奸”,
使广大有正义感的人们十分费解和不满,从而对中国共产党及其执行的统一 战线政策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并为那些热心反共的人们提供了口实,致使共
产党的威信蒙受严重的损失。康生的文章更成为众矢之的。从1938年3 月星拱(武汉大学校长)、周佛海(国防参议会参议员,江苏省教育厅长)、
傅汝霖、梁寒操(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高一涵(国民党中央监察 委员会委员)、张西曼(国民党中央立法委员)、陶希圣(国防参议会议员)、
林庚白(国民党中央立法委员)九人联名发表的公开信,指责说:“近来迭 见共产党出版之《群众》、《解放》等刊物及《新华日报》,竟以全国一致抗
日立场诬及陈独秀先生为汉奸匪徒,曾经接受日本津贴而执行间谍工作,此 事殊出乎情理之外。独秀先生平生事业,早为国人所共见,在此次抗战中之
言论行动,亦国人所周知。汉奸匪徒之头衔可加于独秀先生,则人人亦可任 意加诸异已,此风断不可长。鄙人等现居武汉,与独秀先生时有往还,见闻
亲切,对于彼蒙此莫须有之诬蔑,为正义,为友谊,均难缄默,为此代为表 白。凡独秀先生海内外之知友及全国公正人士,谅有同感也。”
时值王明任中共长江局书记,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出版的《新华日报》, 也在王明的领导之下①,写了几篇“短评”。但①潘梓年:《新华日报回忆片
断》,《新华日报的回忆》,第3页,重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这些“短评”非但没有提供“证据”来证明王明、康生的论断是站得住 脚的,反而说什么“陈独秀是否汉奸问题,首先应该看陈独秀是否公开宣言
脱离托派汉奸组织和反对托派汉奸行动以为断”①。后来又说:“陈独秀虽 然声明了他与托派汉奸没有组织关系,可是直到今天还是托派思想的俘虏,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人民把陈独秀和托派汉奸联结在一起,不是没 有理由的。”②“短评”硬把思想认识问题变成政治上的敌我问题,这种强
词夺理的蛮横行为,更加引起公愤。此时,性格倔强的陈独秀,看了这些“短 评”,也越发恼怒了。
他在3月17日给《新华日报》写了一封公开信。信一开头叙述了他出 狱初期在南京、武昌与叶剑英、博古、董必武友好的接触,以及“还有希望
我回党的意思”(说明要陈独秀回党,并非号陈本人的要求,而是叶等人的 提议),而现在,“忽然说我接受日本津贴充当间谍的事,我百思不得其故”。
接着就驳斥了“陈独秀是否汉奸,要由陈独秀是否公开声明脱离托派汉奸组 织和反对托派汉奸行动为断”的说法。信发泄了积郁在他心头多年的对党的
怨恨,用了一些十分激烈的言词。当时,他是把王明、康生的错误行为完全 看成是中共中央的旨意。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陈独秀哪里知道,王明、康生制造这个事件,打 击陈独秀还在其次,主要矛头却是指向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遵义会议”
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①②《关于陈独秀来信》,《新华日报》1938 年3月20日。
《陈独秀是否托派汉奸问题》,《新华日报》,1938年3月17日。 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之后,王明一直
心中不满①,坐在莫斯科以太上皇自居。这次回来,他企图再次篡夺中央大 权,在准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期间,他抛出了一个“七大”
“准备委员会”的名单②。这个名单,把中共中央书记张闻天列在第六位, 而他自己却列在第二位,只在毛泽东之下;但这他还不甘心,于是就寻找“石
子”打人,在毛泽东、张闻天与罗汉、陈独秀联系合作抗日问题上大做文章。 康生甚至用十分明白的语言旁敲侧击地说:“虽然陈匪独秀从九一八以来就
与日寇勾结,然而,他还可以在武汉演讲,使用其老奸巨滑的侦探技术 让这些日寇汉奸在全国抗战之后方还能继续活动,这不能不是全中国人民的
耻辱,全国抗战的损失。为了抗战的胜利,中国人民再不能容忍下去。”且 听,让陈独秀“继续活动”,已属“不能容忍”,那么,主张与他“合作”,
甚至要吸收其“回到党内”的中共中央,又当何罪?王明一方面在陈独秀问 题上表现为极“左”,另一方面在抗战问题上表现为极右,主张“一切经过
统一战线”,反对独立自主;“保卫大武汉”,以城市为中心进行速决战、运 动战,反对持久战,游击战③,所以他的倒行逆施很快破产。一九三①②③
《中共中央关于传达王明主要错误深入进行整风的指示》(1944年12 月《解放》第28期。
的正确路线。这次会议的政治、军事和组织路线是完全错误的”(《中共 五十年》第71页)。
八年九月二十九日至十一月六日,党中央召开了六届六中全会,批判了 他的错误,撤销了长江局,建立了周恩来为书记的南方局和刘少奇为书记的
中原局。王明终于垮台了。但是,他和康生在武汉的恶劣影响,却不是一下 子就能消除的。在陈独秀的公开信之后,罗汉又发表了一封很长的公开信,
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都参加进来,对共产党发起围攻。周恩来为了捍卫 党的利益,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对各方面人士做了许多工作,尤其几次托
人去看望陈独秀,并嘱陈在当时“不要活动,不要发表文章”①,以免事态 的继续扩大。任长沙八路军办事处主任的徐特立老人,也在何之瑜的陪同下,
特意到武汉慰劝陈独秀,才使这场风波较快地平息了下来。
但是,陈独秀却不肯罢休,只答应暂时休战,准备将来“算总账”。他 在当时给何之瑜的信中说:“徐老先生(指徐特立——引者)所说:‘事情是
解决了的。’真使我莫明其妙!罗汉的事,有他自己与你们的信,我不愿多 说。关于我,恐怕永无解决之一日。他们自己虽然没有继续说到我,而他们
正在指使他们汉口及香港的外围,在刊物上,在口头上仍然大肆其造谣污蔑。 我在社会上不是一个初出茅庐的人,社会自有公评。他们无情理的造谣中伤,
于我无损,只他们自暴其丑陋而已。我拿定主意,暂时置之不理,惟随时收 集材料,将①《黄理文谈陈独秀》(吴信忠整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
所资料。《周钦岳谈陈独秀》(周祖羲访问整理,1982年12月)。周钦 岳抗战期间任重庆《新蜀报》主编,与陈独秀和周恩来都有接触,曾帮助安
排《新华日报》在重庆的出版。
来到法庭算总账,此无他也。”①就这样,他与党的关系再一次, 也是永远地破裂了。
王明垮台以后,周恩来曾多次托人请陈独秀到延安去。当时,中共中央 的意思是把他弄到延安养起来,不让他在外面胡闹,因为他毕竟担任过中共
中央的几届总书记。但是,都被陈独秀拒绝了②。他对劝他赴延安的好友朱 蕴山说,中共中央里没有他可靠的人了,大钊死了,延年死了,他也“落后”
了,“他们开会,我怎么办呢?我不能被人牵着鼻子走,弄得无结果而散”
③。直到1940年6月12日,他给友人的信中,还余怒未消地说:“彼
等(指中共中央——引者)对弟造谣诬蔑无所不至,真是无理取闹。”④这 说明他始终不能对所谓“日特汉奸”事件采取分析的态度,始终因王明、康
生的错误行为而迁怒于中共中央;同时,“家长主义”的恶习也束缚了他的 手脚,领袖做惯了,不能甘居于别人的领导之下。
如果他不感情用事,并且有点自知之明,到延安去看一看,面对抗日根 据地军民生气勃勃的革命景象,看到他所梦寐以求的中国革命复兴希望之所
在,那么,他那对政治形势一贯具有敏锐观察力的头脑,就会得出相应的结 论;他晚年的思想,也许不会那样糟糕。
不过,说句公道话,从1929年被开除出党到1942年逝①②③④ 致杨鹏升的信(1940年6月12日)。
朱蕴山:《关于陈独秀的几点回忆》(朱世同整理)未刊稿。 访问吴亮平谈话记录(1983年6月21日,唐宝林整理)。
陈独秀致贺松生的信(1938年4月8日)。贺松生即何资深、何之
瑜。 世,陈独秀与中共中央的矛盾虽然错综复杂,其性质是清楚的:即始终
没有超出理论与路线的范畴,是革命阵营内部的矛盾。 另外,对于国民党明显地挑拨他与共产党的关系,他也是有所警惕的。
1939年,叛徒张国焘曾向蒋介石提议:派国民党知名人士公开访问陈独 秀,将陈的抗战言论编辑成册,来对付共产党在抗日宣传上的影响。于是,
蒋介石便派胡宗南、戴笠带上礼物到江津白沙镇,微服私访陈独秀。他们还 特意带了去年三月由傅汝霖、段锡朋等人在《大公报》上为陈的所谓“汉奸”
事件辩护启事的剪报,认为这是提供陈大骂中共的最好材料。但陈独秀对胡、 戴这两位不速之客,是有警惕的。他们见面时陈的第一句话,就捅到胡、戴
的背后,问是不是蒋介石关照要来的。胡、戴答是。陈原以为他们是来审查 他的行动的,就立即表示,自己是逃难入川,虽以国事萦怀,却并不与闻政
治,更不曾有任何政治活动。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然后,陈就询问他们 的来意。胡宗南一面让陈阅看带去的“启事”剪报,一面说:“受到人身攻
击一事,大家不平则鸣。傅汝霖、段锡朋诸先生是陈老的学生,忘年之交的 朋友,诸先生为陈老恢复名誉的辩护启事,乃国人之公论,民心之所向。今
天特来求教,请陈老谈谈对国事的看法。值兹二次大战爆发,德军席卷欧陆, 波罗的海四国乃苏俄前卫边沿,被德军闪电一击,不一周而尽失,眼看苏俄
处于极不利之局。国内国共问题,由分而合,由合而斗,大战当前,如国策 不能贯彻,前途实堪隐忧。为今之计,陈老意下如何?”胡宗南此话意思很
清楚,国际形势对苏联不利,国内形势由于国共由合而斗,国策不能贯彻, 前途实堪隐忧,你陈独秀个人又受到中共的诬陷,你还不起来大骂一通共产 党?!
殊不知,陈不是三岁孩子,他听了胡、戴的话,看透了他们的来意,虽 然他对共产党有一肚子怨气,但他坚守国共之间“中立”的立场,决不为国
民党提供反共的弹药;自然,在这种场合,他也必须说些应酬的话,但更重 要的是,他仍坚持自己独特的见解,于是,他沉默良久后慢吞吞地说出了这
样一番话:“蒋先生的抗战决策,是符合国人愿望的。弱国强敌,速胜困难, 只要举国上下,团结一致,则任何难关都可渡过。延安坐井观天,谬论横生。
我本人多遭诬蔑,幸公道在人心,先生等所示剪报启事一则,足可证明。列 名为我辩者,乃国内知名人士,有国民党的,有非国民党的,有以教育家闻
名的。我原打算向法院起诉,因见代鸣不平的公启,乃作罢。先生等对我关 注,深致谢意。本人孤陋寡闻,雅不愿公开发表言论,致引起喋喋不休之争。
务请两君对今日晤谈,切勿见之报刊,此乃唯一的要求。言及世界局势,大 不利于苏,殊出意料。斯大林之强权政治,初败于希、墨的极权政治,苏联
好比烂冬瓜,前途将不可收拾。苏败,则延安决无前途。此大势所趋,非人 力所能改变。请转告蒋先生好自为之。”①事后,戴笠将陈的谈话记录呈报
蒋介石,蒋阅后说:“陈的见解深湛,眼光远大。”在蒋介石口中说出这样的 话来,当然不足为怪。但从蒋派胡、戴访陈目的而论,陈无①沈醉、文强:
《戴笠其人》第207—210页,文史资料出版社1980年版。 疑在这场斗争中巧妙地取得了胜利。因为不仅陈要他们把晤谈情况“切
勿见之报刊”,而且从陈的谈话中,他们也的确捞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同 时也表明,陈独秀基本上听取了周恩来要他不要扩大事态的关照。还有力地
说明,陈独秀转向托派以后,虽然反对中共中央的基本路线,但始终未象有 些材料和章士钊提议的那样,与国民党反动派成为“犄角之势”,“合作反
共”。相反,由于当时周恩来派董必武、朱蕴山、周钦岳等人对陈做了许多 争取工作,国民党倒是时时害怕他再回到中共那边去,所以对他的监视工作
始终不放松。而陈独秀则始终不为双方所动。1941年3月5日,陈独秀 在给江津第九中学任教的何之瑜写的信中,谈到国民党派密探到该校侦探陈
独秀的情况时,嘱咐何“不必谨慎过度”,“他们愿探的三件事(一)我们与 干部派(指中共——引者)有无关系;(二)我们自己有无小组织;(三)有
无反对政府的秘密行动。我们一件也没有。言行再加慎重些,他能探听什么 呢?”陈独秀一生坎坷,但也一生光明磊落,无论兴衰成败,沉浮荣辱,始
终不变其节,真是“依然白发老书生”。
六“终身反对派”颠沛流离入川痛悼亲友逝世早在1938年2月,陈 独秀即有离汉之意。当时,陈钟凡曾推荐他到武汉大学教书,他拒绝,说“抚
五(即王星拱——引者)与我至好,武大不便聘我教书,我所学亦无以教人”
①。 他也拒绝托洛茨基及中国托派要他去美国的建议,一因他当时的身体已
很不好,二来想国民党正式准他出国赴美,成功机会可说绝对没有。陈其昌 等人曾请亚东图书馆老板汪孟邹致书中国驻美大使胡适,请他为他的老友陈
独秀在美国大学里谋得一个客座教授的职位,让他赴美讲学。信发后,未见 回音。②王文元等人还劝他去香港,以便脱出国民党对他的严①②抗战初期
胡适曾为陈独秀去美国而奔走,胡适联系了一家图书公司,这家公司请陈去 美国写自传,陈表示不去。
陈独秀致陈钟凡的信,转自陈钟凡:《陈仲甫先生印象记》。 密监视,他也不愿考虑,理由是“我们拥护与参加抗战,就无论如何得
留在抗战地区,利用人家不得不给我们的合法身份来作公开批评;一去香港 便自动放弃这个身份了”。①何之瑜陪徐特立到武汉调解所谓“日特汉奸”
事件以后,他曾答应何的邀请,打算去长沙岳麓山下专心著述文字学,但是 后来又改变主意,说“湖南非乐土,城市将难免为战区,乡间亦不无土匪侵
害,故决计入川也”②。他所以选择入川,看来是想在抗战中有所作为。他 在不得不送王文元回上海时,还与王约定:至多半年后,再到“大后方”相
聚,“一起打开更有效的工作出路”③1938年2月11日,陈独秀给何 之瑜信中说:“弟一星期后,当可动身入川(罗汉、季严亦劝我往)”
但是由于发生了“日特汉奸”事件,他被迫耽下来打了一场笔墨官司。6月
16日,他准备乘当时在国民党中做事的包惠僧为他安排的差船离汉时,阔 别三十年的大姐,携家逃难,突然到了汉口。姐弟患难相逢,悲欢交集。他
对包惠僧说:“老姐姐来了,我怎能撇开他们,自己先行!”④这样,一直拖 到7月初,才搭上“中央”、“中国”、“交通”、“农民”四个银行包的专轮入 川。
离开了组织的陈独秀,许多事情都要靠朋友帮忙。他入川之意决定后, 曾在一次宴会上征询民主人士章伯钧的意见,①②③④陈独秀致陈松年的信
(1938年6月14日)及陈松年的说明。
《双山回忆录》,第246页。。 陈独秀致贺松生(即何之瑜)的信(1938年2月11日;7月8日)。
《托洛茨基致中国同志的信》第74页的王文元译注。 章当即问在场的重庆《新蜀报》主编周钦岳:“仲甫入川怎么样?”周
表示欢迎。不过在背后,他又根据共产党的意见,希望陈入川后,“千万不 要活动,更不要发表什么政治性的东西,那么住和其他生活方面的问题,我
都可以负责。”①可是,陈独秀总要顽强地表现自己。一到重庆他就又是演 说——《资本主义在中国》,又是发表文章——《论游击队》等,常常文中
带钩影射中共,使朋友十分为难。 时安排在“上石板街十五号川源公司”楼上②,这里是禁烟委员会主任
李仲公的办事处。陈住下后,他在《新民报》、《新蜀报》的朋友张恨水、张 慧剑、周钦岳便为他设宴洗尘。可是,由于政治的和物质的条件不容许,加
上他的高血压病日益加重,重庆天气太闷,对病不利,又寻找不到合适的地 方居住,所以他在重庆只住了一个月,就在江津国立九中校长邓季宣和皖籍
名医邓仲纯(二人都是陈早年的同学和朋友)帮助下,于8月3日移居距离 重庆上游水程180里的江津县城③。高语罕说他本不愿离开重庆,因他关
心政局,江津太闭塞。但“政治的和物质的条件不容许,他只好退居人事比 较闲适生活比较便宜的江津去做寓公”④。有一次他题李白的诗赠友自嘲曰:
问君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①②③④淮南病叟(高语罕):
《陈独秀入川后》,南京《新民报》1947年11月19日。 陈独秀致陈松年的信(1938年8月9日)。 陈独秀致贺松生的信(1938年7月8日)。
《周钦岳谈陈独秀》。 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①江津当时约有80万人口,是东川一个大
县份,地势比重庆平坦。安徽国立第二中学经教育部批准立案后,改名“江 津九中”,迁到此县,收容前方疏散到重庆的安徽教职员学生。当时这样的
人员及其家属不下数千人,先后自各方迁来江津。陈独秀也因这种非亲即友 的关系,带着潘兰珍和老母亲(继母谢氏)来到江津。初到江津,陈的境遇
十分狼狈,如他给陈松年的信中所说:“不但用具全无,屋也没有了。”这是 指原来说好,到江津住好友邓仲纯(又名邓初)之宅,但因对邓妻的工作没
有做周全,人来了,她竟“闭门谢客”。陈独秀懊丧地说:“倘非携带行李多 件,次日即再回重庆矣。”幸蒙同乡旧交方孝远先生的招待,才在小客栈暂
栖下来;7日,又得东门郭家公馆房东同情,挪出楼房一间,住了进去,“聊 以安身”。陈独秀叹曰:“出门之难如此。”②几个月后,因邓仲纯再次热忱
邀请,以及资助邓开设“延年医院”的江津望族邓蟾秋、邓燮康叔侄的照顾,
又勉强住进“延年医院”后院——黄荆街八十三号,与邓仲纯夫妇同住一宅。 在这里。
陈独秀十分敬爱的母亲谢氏去世,使他十分悲痛。在给友人信中,他说:
“弟遭丧以后,心绪不佳,血压高涨,两耳日夜轰鸣,几于半聋,已五十日, 未见减轻,倘长久如此,则百事俱废矣。”以反封建著称的他,表示要遵守
“丧制”,以尽孝道:“先母抚我之恩等于生母,心丧何止①②陈独秀致陈松 年的信(1938年8月9日)。
秦园:《陈独秀江津题诗》,南京《新民报》(晚刊),1947年8月3 日。
三年,形式丧制,弟固主短丧,免废人事,然酒食酬应以及为人作文作 书,必待百日以后。”①此后不久,因潘兰珍与邓妻不睦等原因,陈独秀又
通过他北大时的学生江津县县长黄鹏基的安排,住到江津大西门外江津一中 校长施明璋家“施家大院”——“延陵别墅”。
月余,因江津中学教员杨宾淑要求陈独秀帮助整理其祖父杨鲁承的遗 著,陈才最后定居到距城约20里的鹤山坪石墙院的杨鲁承旧居“杨氏山 庄”,直到去世。
尽管陈独秀离开了“延年医院”后院,但他与邓仲纯一直保持着深厚的 情谊,陈还两次去邓寓住过一个短时期:一次是1940年2月,从重庆治
病回来,住了约3个月②;一次是这年12月,因“乡下天寒,盗风又大炽”
③。这是指他是年之物篆刻阳文“独秀山民”四字章及尚未出版的一部分文 字学著作的草稿失窃,使他十分痛心④。后来,失窃衣物虽大半追回,唯这
两件心爱文物“去如黄鹤”。另外,在鹤山坪居住期间,由于病痛不断,邓 仲纯每隔二三天从城里到乡下来,为他免费诊疗一次;加上乡下通讯不便,
所以,他的通讯地址一直是邓寓。这就是我们发现一九三九年以后,大多数 陈独秀的书信都发自黄荆街八十三号的原因。至友邓仲纯似乎成①②③④陈
独秀致杨鹏升的信(1940年8月3日)。
陈独秀致杨鹏升的信(1940年12月13日)。 陈独秀致杨鹏升的信(1940年2月21日)。 陈独秀致杨鹏升的信(1939年5月5日)。
了他的保健医生和义务通讯员。 世,又使他怀念伤感不已。他在《蔡孑民先生逝世后感言》一文中称: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社会发展之必然的产物,无论是功是罪,都不应该 专归到那几个人;可是蔡先生、适之和我,乃是当时在思想言论上负主要责
任的人。”①在给友人信中,他又说:“弟前在金陵狱中,多承蔡先生照拂, 今乃先我而死,弟之心情上天数伤痕中又增一伤痕矣!”②大姐死在江津上
游40里的油溪镇,享年69岁。陈在《挽大姐》一诗中说他们兄弟姐妹四 人,自己最小。长兄、二姐早逝,“大姐今又亡,微身且苟延”。今年春天,
大姐病倒,陈去看望过她,分别时,“姐意愿谐往,临行复迟疑。送我西廓 外,木立无言辞。依依不忍去,怅怅若有思。骨肉生死别,即此俄顷时。当
时未警觉,至今苦追忆”。缠绵悱恻,感人至深。
重感情,重友谊,这是陈独秀品性中的一个显著特点。一般人往往只看 到他固执己见,疾恶如仇,“性狷急不能容人,亦辄不见容于人”③,然而
却忽略他重感情,重友谊的一面。这一点,晚年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实他早 年与苏曼殊等人的友情,也是十分深沉的。但晚年他对于亲友的感情,往往
带有伤感和消极的因素。“穷而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一生清贫,没有压倒 陈独秀,但对母亲,对大姐,对蔡元培等亲友去世①②③王森然:《近代二
十家评传》,第221页。
陈独秀致杨鹏升的信(1940年4月7日)。 重庆《中央日报》(1940年3月24日)。 的悲痛情绪,却使他受到极大的刺激。早在1937年听到被称为“中
国托派中最杰出的女革命者——黎彩莲”逝世消息时,他就开始承认自己
“老”了。他在给赵济的信中说:“彩莲的死使我很悲伤。一生中我遭遇到 这样的事已不算少;可是我从来不曾如此难受过,也许是我老了。”①
现在,更亲爱的亲友迭亡,更使他沉缅于无限的悲痛和一个又一个沉重的精 神打击之中,不能自拔。俗话说:“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一种万念俱灰的因素悄悄进入他的头脑中,过去常挂在嘴上勉励别人和 自勉的一句口头禅——“不进则退”的话,不讲了;事业上,一往无前的奋
斗精神也消失了。这从他晚年所写的诗中也有表现:1941年7月,他在 听说友人周光午、何之瑜、台静农、魏建功等于屈原祭日聚饮大醉之事后,
作一诗赠魏建功曰:诗人枉向汨罗去,不及刘伶老醉乡。②诗中悲愤自己像 屈原那样,纵然有忧国忧民之心和美好远大的政治抱负,亦为此而奋斗了一
辈子,却不断地受挫,失败,甚至多次被捕坐牢,放逐天涯;若是如此屈死 异乡,倒不如像西晋皖人“竹林七贤”之一刘伶那样,醉生梦死在故乡。
所有这些,给他晚年思想的急剧滑坡和对中国世界前途的悲观预测,打 上了深深的烙印。①②手稿影印件。
《双山回忆录》,第277页。 最后论文书信抛弃一切主义陈独秀入川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又发
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变化:在国内,武汉、广州相继失守,国民党军队大溃败。 蒋介石也逃到四川,把重庆定为“陪都”,凭借巴蜀天险,守着一点残山贝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