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仙人指路》作者:徐小平

_9 徐小平 (当代)
  第二天,由“徐小平、吕林、吴妙龄”三人共同署名的“小平您好”这篇报道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上发表,轰动了全国,也轰动了燕园。这篇在吕林与我合作下诞生的独家报道,成为整个八十年代最温暖人心的一则政治新闻。成为我和吕林友谊交往中最值得自豪和最有意义的往事。我们得到了二十块钱的稿费,大家去燕春园把酒庆贺,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啊,那些单纯而快乐的日子!
  时至1996年底,我和吕林、刘江决定出国。三个理想破灭,穷途末路的兄弟,在那个寒冷黑暗的冬天,开始了艰难的留学申请程序。吕林毕业于中文系,负责中文内容的撰写;刘江毕业于英文系,负责英语文书的制作,而我因为是他们的“兄长”,则什么也不做,负责坐享其成。我记得当刘江把做好的文件带到北大给我们看时,说:吕林的背景真厉害,全是社长、台长、社团主席的头衔。我当时心里居然酸溜溜的,为吕林这么厉害的背景而暗自嫉妒他。
  我和刘江出国了,吕林留在了国内。刚到国外,就给吕林寄去了一张我自己制作的、后来被他引述过无数次、相信至今还珍藏在他遗物里的明信片。在国外好几年,吕林是我通信最多,思念最多的朋友。我清楚地记得,当我开着花700加元买的第一辆破车,奔驰在加拿大高速公路上时,我心里想:要是吕林在这里,带他一起兜风,有多好啊……友谊的意义在哪里呢?至少在这个时候,友谊的意义在于有人可以被你想念,有人可以被你渴望来分享你的欢乐。
  我在国外,吕林在国内。我们都跨入了九十年代初中国发展的黄金岁月。一生从事文化工作的、具有深厚人文功底、成就不少文章、著作的吕林也按耐不住了。机会来到了吕林身边。吕林大胆离开了国家机关,出来独自创业。他的生活引来一个崭新的挑战,也进入了他并不熟悉的商业丛林。他下了海,曾经胜利远航,也曾经遭遇风浪。当整个社会从炽热的转型期走过来,吕林也回归了他最熟悉的文化领域,回归了那曾经使他名闻遐迩,广结人缘,也给过包括我在内的无数人灵感的文字生涯。
  回归文化之后的吕林,也回归了他一如既往的宁静,安详,友善和乐天的性格。我们在一起交往的时间越来越多,我们有好几次在家里聊到深夜,在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中,我们忘记了生活的压力,抛却了人生的烦恼,而沉浸在友谊带来的纯粹欢乐之中。
  欣赏朋友的人,朋友也欣赏他。知遇朋友的人,朋友也知遇他。吕林就这样,成为我动荡人生中一个精神依托,成为我漂泊岁月里一片温馨回忆,他给我的友谊,跨越了我从而立之年到不惑岁月,直至现在已知天命的漫长人生。我和吕林的友谊,在岁月的酝酿下,越来越纯净,越来越美好。
  从第一天起,我知道我和吕林之间,就有一种朋友间常有的吸引力,但我总觉得,他身上不知为什么总是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这个迷惑,在吕林去世后怀念他的日子里,我才思考出了一些头绪。
  从在北大广播台配乐播放我的文章,到录音采访艺术团排练《活的音乐史》,从和他一起采写“小平您好”的新闻事件,到主持五四文学社、运行燕园新闻社、编辑出版影响巨大的《新诗潮诗集》等这些活动,吕林的双手,搅动着北大校园生活的风云,吕林的活动,象征着北大那种令天下学子皆折腰的活力、理想、行动、创新、对校园生活的激情,对天下大势的关注,和对朋友的真情……吕林是经典的北大学生,杰出的北大校友,是最纯正的北大人。而和绝大多数北大学生不同的是,学生期间的吕林就以自己青春才华和奋斗活力,给北大校园文化留下了一份不灭的遗产,自己也成为北大校园文化的一座丰碑……能与吕林这样真正的北大学生交往,并成为密友,增加了我的自信,丰富了我的人生,并使得我和北大精神和北大传统贴得更近!吕林是我和北大之间的一条精神纽带、情感通道。
  突发的疾病,把吕林带往了天堂,留下了太多未竟的梦想和永恒的遗憾。但我相信,吕林的天堂没有眼泪,只有笑声,他在那里微笑,为妻子笑,为父母笑,为他从未见过面的幼子而笑,也为这些怀念他的朋友、亲友、校友们祝福含笑。这么多亲人朋友在亲切地怀念他,持久地追思他,并共同承诺,承担起抚养吕林幼子的责任,让他18年后成为又一个吕林。吕林在天堂里不会寂寞,吕林在天堂里会永远微笑……而吕林给我,给我们大家留下的著作、留下的理解、留下的关爱、留下的友谊,将永远伴随我们。
//
---------------
友谊的意义--怀念吕林(3)
---------------
  吕林,请安息!
//
---------------
未名湖的星期天(1)
---------------
  --寂寞的星期天暂时不寂寞
  北大82级校友渠万春(高阳科技中国公司董事长)与83级校友许晓峰(前华纳唱片中国区总裁、创盟音乐总经理)两位共同以个人名义出资制作了北大原创音乐20年纪念专辑《未名湖是个海洋》。
  专辑收录了我在80年代创作的校园歌曲《寂寞的星期天》。这首歌在八十年代风靡一时,曾被收录进十几个版本的磁带、唱片。这篇文字《未名湖的星期天——寂寞的星期天暂时不寂寞》,是为这套追忆青春情感的校园歌曲专辑而做,记录了我宝贵的青春往事。
  本周六(05年11月18日),北大世纪大讲堂将举行本专辑的发行演唱会,我会作为超级男生粉墨登场!想到我即将有可能成为一个摇滚歌星,从此可以和李宇春、周靓颖等超女同台卖艺,不禁令我心驰神往(虽然这个可能其实很遥远)……
  岁月流逝,什么东西是永恒的?
  除了石头,就是音乐——刻在光盘上的音乐,以及音乐刻在心灵深处的回忆。
  和岁月一样深邃幽暗的,如记忆一样缥缈忧伤的,是很久很久以前——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未名湖夏夜的晚上,那湖畔歌声的冲动,那草地吟唱的压抑,那周末宿舍里长歌当哭的倾泻,那毕业宴席上对酒当歌的唏嘘。
  已经逝去的,是那些借着歌声的遮蔽,在幽暗夜色中潜伏进树丛里,在漫漫梦境中化为晨露的青春的忧郁,生命的欲求,以及对幸福生活的焦急渴望。
  依然留下的,是那些曾经的向往、曾经的仰慕、曾经的梦想、曾经的追求,以及至今还烫在唇边的初吻,至今仍痛在心底的初恋,和那些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当时的永远的第一次。
  “今天又是星期天,热热闹闹是校园,到处有人谈恋爱,而且kiss,把俺这个纯情少年来污染”……
 我写这首歌时,正在北大团委当文化部长,主管北大学生的谈恋爱运动。但渴望爱情的我自己,却一直处在被各种乱七八糟的kiss诱惑和污染的状态,竟从来没有获得过一次两次“kiss”的机会。
  二手吸烟,据说和主动吸烟的人遭到同样的害处。二手kiss——就是看着别人kiss——却不能和kiss者享受同样的快感。虽然当时已经是“老师”但却渴望补习爱情的我,只好退而求其次,回到宿舍,搂抱吉他,抚摸音乐,寂寞写歌。
  当时我已经快三十岁了。尽管在实践上早已不纯洁,但在精神上,我自认还能算是一个名誉处男。因此,边写边唱,边唱边写,边唱边渴望kiss,但终究因为歌喉太吓人,从来没有人kiss我,从而在燕园留下至今令我千古遗恨的苍白一页……
  害怕别人看出我的孤独和变态,于是又鼓励同学们和我一起写,扬言要发起“北大新校园歌曲运动”,于是身边又聚集了一批和我同样因孤独而变态的学生,哦,那星期天傍晚夜曲的忧愁,那些一个人午后前奏的伤感……
  没有网吧、没有QQ、没有DVD——只有音乐,呼叫着一帮同在天涯的孤独者、遥想着那些正襟危坐的女同学。
  没有网恋、没有电聊、没有一夜情——只有歌声,抱怨我多愁善感的暮春期,哭诉我多灾多难的性生活。
  今天的人们难以回首,昨日的我们也无法想像,假如没有音乐,未名湖还是未名湖吗?青春期还是青春期吗?本来就不那么斑驳的人生也许就只剩下了灰色的往昔……
  所以我们歌唱在湖畔,我们歌哭在湖畔,我们感知青春的苦涩在湖畔,我们渴望未来的幸福在湖畔。
  歌唱、歌哭、感知、渴望……
  当年放歌,我曾经忘记了自己一无所有,今天狂吟,我竟然发现自己依然年轻(以及还是那样不正经)!
  一梦一千年。刹那间,浸淫在夜歌中的未名湖已经日照中天!二十年梦魂萦绕,活着像一首歌那么漫长,又像一首歌那么短暂。
  一花一世界。悠忽中,迷失在夜色中的少女已经可以担任祖母!跨世纪人生折旧,梦想如一首歌那么虚幻,又如一首歌那么坚实。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歌我心者,今日之日更温柔……
  于是,我们回归残留在青春期的音乐之声,于是,我们回归心灵的未名湖……
  于是,我们唱起寂寞的星期天,于是,我们的人生暂时不寂寞……
  附:寂寞的星期天
  今天又是星期天星期天
  静静悄悄是校园是校园
  北京同学都回家去团圆
//
---------------
未名湖的星期天(2)
---------------
  呼儿嘿哟
  留下俺这外地人受呀么受孤单
  不见老师也不见辅导员
  不想看书也不想做实验
  泡了一袋方便面越吃越饿
  呼儿嘿哟
  点一支大重九越抽越烦
  今天又是星期天星期天
  热热闹闹是校园是校园
  到处有人谈恋爱而且kiss
  呼儿嘿哟
  把俺这个纯情少年来呀么来污染
  不想上街也不想逛公园
  没有友谊更没有恋爱谈
  写了一首朦胧诗向谁奉献
  呼儿嘿哟
  插上了电炉寻求温暖
  今天又是星期天星期天
  轰轰烈烈是校园是校园
  校长书记来宿舍问寒问暖
  呼儿嘿哟
  叫俺树立无产阶级人呀么人生观
  俺爹俺娘在家乡盼望俺
  俺哥俺妹常来信羡慕俺
  大道理和小算盘俺岂不知
  呼儿嘿哟
  怕就怕过这星期天
  唉~星期天
  词曲:徐小平
  编曲:关伟 水源
  试听提供:创盟
  木吉他:水源
  电吉他:关伟
  和声:水源 关伟 陈默 严烁
//
---------------
理想主义的快感
---------------
  昨晚(05年11月18日),北大世纪大讲堂,举办了“未名湖是个海洋——北大校园歌曲发布会”。
  演唱会结束,观众全体起立,久久不愿离去。大家被演唱会气氛所震慑,所感动,所吸引,久久不愿离去……
  这个场面,我在和北大二十多年的情缘中只见过一次,那是1983年12月底,北大艺术团演出“活的音乐史”结束后,北大办公楼演出厅里的学生也是这样。演出结束,观众不愿离去,这是怎样一种感动啊!
  当时王强走到前台说:音乐课结束了,大家下课!全场哄堂大笑,学生还是不肯走!
  时隔二十多年,北大音乐会再现那种场面,令人唏嘘。晚会组织者,同时也是这张北大校园歌曲专辑发起人之一的许晓峰说:我们在二十年后重回母校,就是要向母校证明两件事,第一,北大学生是可以创作出中国第一流的校园原创歌曲的,第二,北大人的理想主义,依然存在于我们心中,永不磨灭……
  理想、青春、友谊、爱情、梦想、希望……这些,都是北大学生歌曲,也是北大学生梦境的永恒的主题,永恒的追求。
  一个人不能没有梦。一个民族,更不能没有超越金钱、超越物质、超越欲望的伟大理想!
  今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神六已经上天,除了全面小康、除了可持续发展、除了和谐社会——这些都是伟大而关键的目标,我们还缺少什么,我们还需要什么?
  也许,重提理想主义,重燃那种“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热血,重振那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阳刚,重回那个“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关心”的八十年代启蒙激情,可能是我们这个经济急剧发展而精神建设相对滞后的社会最最需要的东西。
  啊,伟大的八十年代,那些梦魂萦绕的日子!
  那些为国家大事费心,超过为个人大事操心的日子!
  是的。没有一个时代,有如八十年代早期那样,个人命运,如此和国家政治紧密相连、亲密相连,甚至是私密相连!
  国家恢复高考,一代即将毁灭的青年,得到了新生。
  邓小平对外开放,刚刚从文革梦魇中走出来的中国人,又陷入了一种看见发达国家如此令人绝望地发达的梦魇。人们开始反思中国文化、传统、民族性、毛泽东……
  留学运动开始了,新中国知识分子踏出了国门,第一次看到,被我们侮辱践踏了二十年的西方社会,是如此的文明、繁荣、“和谐”……民主、自由、平等……
  八四年国庆节,北大学生打出了“小平您好”的标语,当时的我们,人人心中漾溢着温馨、愉悦、欢乐、信任……谁也没有想到任何其他东西。
  事隔整整二十年,在纪念小平百年诞辰的“同一首歌晚会”上,主持人倪萍居然问我:当时你作为团委领导看到这个标语,心里紧张吗?
  紧张?那是后来的事!
  春风不度玉门关,倪萍难懂八四年……
  理想主义——八十年代的理想主义,就在昨天这场晚会,得到了一次全面的展示,一次激情澎湃的燃烧。
  听听那些歌曲,就知道青春为什么不会虚掷,人生为什么充满希望,甚至孤独痛苦也可以成为美丽歌曲慰藉激动失恋和绝望的人!理想为什么总能在心灵深处闪光,对精神价值的不懈探求,为何也能、或曰更能像金钱那样,给我们带来幸福满足的快感……
  昨晚的演唱会,激动的不仅是怀旧的中年人,漾溢着喜悦和神往的,更多是那些二十年前的我们,二十上下的学弟学妹们。
  我看到了希望……
//
---------------
我初到美国时的经历
---------------
  去年我整理档案时看见两张照片,心里真是一阵惊喜:那改变并决定了我三十岁之后人生的种种留学经历,算是有了一个铁证。
  这两张照片是我1988年春天,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打工时拍的。由于我当时没有傻瓜相机,照片很少,这两张照片就成了我几乎唯一的“工作照”。
  这两张照片,显然不如我后来的照片好看,有点像难民。但我当时到美国的情况,其实比难民好不了多少。也许难民身上一分钱没有,而我,却带了一百美元,到达了美国。100美元∶0美元,前者是后者的无数倍。
  我是1987年最后一天去美国的。我记得当时飞机飞临旧金山上空,机长告诉大家下面就是美国旧金山时,我听到机舱里发出一阵轻轻的惊叹:我们终于到达美国到了!第一次出国的人,尤其是80年代被禁锢如此之久的中国人,都有这种惊叹。
  转机到了美国纽约机场,我的一位朋友,现任新东方留学中心主任的杨建飞,早在那里等着接我了。建飞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上北京外语学院的大学生。当时在美国已经呆了一年半。在机场商店,我要他赶快给我买一个“热狗”。建飞说:热狗难吃死了,显然他已经吃够了热狗。我说:“不行,我得尝一尝,这是美国快餐文化的象征呢。”
  我记得第一次吃这狗日的热狗,味道糟极了!但我还是假装津津有味地把这热狗一段一段地咬到底,制造了一条人咬狗的新闻。来到北美新大陆的我兴奋无比。
  第二天醒来,我的另外一个朋友带我去书店,在书店我看见了向往已久的《阁楼》杂志。那美丽的杂志,近在眼前,唾手可得,心里激动死了!心想:吃了热狗还不算来到美国,毕竟中国政府不禁热狗,但《阁楼》就不一样了,能够公开买一本色情杂志,大大方方拿在手上,不怕警察叔叔抓,才算踏上美利坚大地,才算惠特曼、才算华盛顿、才算梦露、才算里根呢!
  我要陪同我的北大朋友刘江给我买一本。刘江现任波音中国的副总裁。当时正在俄亥俄大学读社会学硕士。刘江说:这杂志没什么意思!我说:没意思也要买一本,看的就是没意思!中国的杂志都太有意思了,不如这个没意思的有意思。买!
  到美国,我吃的第一口西方美食是热狗,抱的第一本学术著作是《阁楼》……
  建飞、刘江,也都成了我相交一辈子的好朋友。
  很快就开始打工了。美国就是这样:不劳动者不得食——热狗,不打工者没楼住——阁楼。为了更多的热狗,为了下一期的阁楼——以及阁楼里的美女,人人都得打工、劳动、辛苦、奋斗,为了生存与梦想而苦苦劳作。
  我换上工作围裙,戴上了无顶帽,开始了在国内从来没有想过的餐馆工作。我工作的是一家中餐馆。八、九十年代中国学生在美国“打工”,基本都在中餐馆。打工,无非是做厨房下手、服务生,还有就是收钱的,cashier。我干的就是cashier。餐馆最高收入的打工职务是厨师,中国学生一般都达不到这一高级职务。
  餐馆叫“Mr.EggRoll”,春卷先生。老板叫张忠,来自台湾,但却是在1949年从无锡逃到那边去的,他的爸爸在内战中被我党枪决。他对我有特殊的感情——因为我爸爸是新四军出身,作为国军的他爸爸,却惨遭我爸爸这一方打死。而打死他爸爸的那一方爸爸的儿子,现在又从北京大学来到他的小店投靠他,洗碗卖饭。张老板对我一见如故,视为知己。他一方面恨死了大陆的一切,一方面对来自大陆的人,无比亲切。今日台湾泛蓝群众的情感基础,他就是一个经典。
  瞧留学美国的好处,居然可以帮助我理解台湾泛蓝群众!
  打工的故事很多,今后有机会说的。
  ……
  2001年,新东方已经名满天下。我和俞敏洪、王强、杜子华因公出差华盛顿,刘江当时正好也在华盛顿,接我们吃晚饭。暮色沉沉之时,我们驱车到了我15年前打过工的餐馆门口,餐馆已经易主,并从一家中餐,变成了墨西哥餐。我进去走了一下,摸了摸当年擦洗过的桌子,用了用当年使用过的厕所,想起了肯定正在渐渐老去、对无锡故乡依然爱恨交加的张忠老板,以及我在这里打工生活的种种过往……心里激动万端。
  (接上内文1)
//
---------------
怕鬼的短文
---------------
  昨天半夜两点半躺下,很快就被电话铃闹醒,朦朦胧胧去接,却没有人说话。问了半天,那边就是没有人吭声。
  虽然我睡意正浓,但还是被吓醒了。因为外面天色一片漆黑,我觉得大概午夜三四点吧。我这个电话号码几乎没有人知道,极少有人打来。就想到午夜凶铃,觉得一定是鬼打来的。
  看了一下钟,已经六点半,心里稍觉放松。六点半虽然太阳还没有出来,但鬼肯定已经回去了。
  我怕黑、怕鬼,夜里睡觉都要把家里灯全部打开,把门紧紧闭上,确信没有东西之后,再留着一两盏灯,半亮着睡觉。我知道这样浪费电,不环保,但在漆黑的环境中,我就是无法入睡。
  我的小儿子也怕鬼,但比我更胆小。每天夜里他都要把房间里的抽屉壁柜什么的都打开检查一遍,看看“它”是否躲在那里!睡觉时一定要开着所有灯,有时我深夜去把灯关掉几个,他居然会被惊醒。从他那灯火通明的窗口看去,不像是睡觉,而像是加班。
  看见他这没出息的样子,我总是绝望地想:一代不如一代!
  我平生唯一一次喜欢黑暗,是在初恋的时候。那时候其实已经二十岁了(真迟钝!),牵着她那温(读“微”)暖的小手,我们行走在漆黑的小巷里,心里想,星光啊星光你再黯淡一些吧,新月啊新月你再回避一些吧,街灯啊街灯你再被砸碎几个吧,黑夜啊黑夜你再深沉一些吧,初吻啊初吻,你就乘着黑暗现在发生吧……
  也许这是我人生一个转折点,因为从那时起我就发现,爱情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战胜黑暗的胆量、给人以驱逐心中鬼魅的明媚阳光……
  瞧,没有谈过恋爱的青年人啊,你失去了生命中多少最美好的东西啊。大胆寻找你的爱吧!鬼才不敢爱呢!
  “爱”是一种人性。而“怕”也是一种人性,而且我还有理论依据:
  人类先祖早期没有住宅,生息在荒山野岭中,黑夜里有无数妖魔鬼怪、豺狼虎豹来侵犯攻击他们。半夜惊醒,爸爸剩下一半;早晨起床,儿子变成骨头……人类就在这样的恐怖之中进化。所以,我和儿子之怕黑怕鬼,是一种人类返祖现象。
  我怕鬼,现在大胆披露这一点,一点也不怕人们嘲笑我——因为我是人类的后裔啊!
  鬼才不怕鬼呢!
//
---------------
我20天减肥20斤的绝密技术
---------------
  2004年9月,我去例行体检,医生说你太胖了,这样下去不是好事情。大量中年疾病都是由此引起的。我说我的身体很好啊!但医生说体重过高会引发这病那病以及这功能那功能……这病那病我倒不怕,但一听影响这功能那功能……我立即决定减肥!
  从9月9号开始减肥,到国庆节那天过磅,我减去了10公斤,20斤,相当于从我身上拿走了一头大型乳猪。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减肥成功的感觉好极了!我的各项指标,都改善了,我的各种感觉,都变好了,我的各项功能……一直没有机会测定。
  走路身轻如燕,工作效率提高,自信心拔地而起,有一种想飞的感觉。我甚至想去参加三亚选美,幸亏俞敏洪提醒我说:小平,那里只选女性……
  我的各种衣服都变大了,经常假装郁闷、假惺惺地说:还是不减的好,这么好的衣服,瞧就不能穿了!说得当时也处在超重状态羡慕我的王强,口水直流。
  啊,当时的我,多么愉快啊!
  哦,对了,我的减肥绝密技术,就是王强给我的。王强说:现在美国流行一种“低碳减肥法”,lowcarb减肥法。你可以试试。
  低碳减肥法是一种革命。它的现状如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在前几年,彻底风靡美国,被视为减肥最大的革命。它是由Dr.Atkins提出的一种观点:肥胖主要是由碳水化合物,也就是五谷糖类脂肪,造成的,和蛋白质无关。所以,你可以大胆吃瘦肉,鱼虾,水果蔬菜,少吃五谷脂肪糖分,就能够减肥。
  我无意推荐任何减肥方案,这不是我的专长。但我自己照着这个方法,在没有任何特定锻炼的情况下,一举卸掉了寄居我身上的另外一头猪,非常接近健康标准的身材!
  少吃米面、淀粉类食物、糖分、脂肪,大胆吃瘦肉、鱼虾,特别是虾,大量吃豆制品、奶制品……是我二十多天减肥20斤的绝密配方。由于这个减肥法的特征,有人称之为“吃肉减肥法”。
  当然,吃的时候也还是要悠着点。
  减肥成功的感觉如此之好,我认为那是我2004年没有虚度的主要标志之一!
  朋友们一定会问“有没有反弹”?
  反弹肯定是有的。但一年来,最多也就反弹回去三公斤多,相当一只肥鹅,但绝不是乳猪。而只要我稍微注意一下食谱和食量,第二天就能在体重计上寻找到那种能够自己控制体重的无与伦比的快乐。
  我还没有体育锻炼的习惯,顶多在浴缸里游游泳。我期待一种契机,使我去除这个从小养成的轻视体育和健身的坏习惯——“吃肉减肥法”使我获得瘦身的成功,什么时候有人发明一种“酣眠锻炼法”,我坚信那就是我成为健美先生的开始!
  (准确说,我在二十天之内减肥了9公斤,另外1公斤花了我另外几天,但为了标题更加耸人听闻,就作假了1公斤。)
  ForyourinformationaboutDr.Atkinslowcarbohydratedietrevolution:m)
//
---------------
昆仑饭店的下午茶(1)
---------------
  下午四点去昆仑饭店见一个朋友,来到大堂二层的酒吧,看见非常丰富的下午茶。
  这个朋友,毕业于北大中文系,才认识不久,有事找我,所以就约到了这里。
  一看见这个下午茶,就想起前些时我和夜夜舞蹈的下午茶,其实那天助手们确实买了好多好吃的,而我,也确实带了一盒英国红茶,可惜的是我一开始咨询就忘记了茶的存在,而这些家伙们居然没有把茶主动拿出来泡上,搞得有博友对着照片发疑问说:茶呢?
  下午茶是一种meal,是一顿饭。英国人用了下午茶,到晚上8点才吃晚饭,因为所谓下午茶并不是只喝茶,其实也有很多吃的东西。
  昆仑饭店的下午茶是一种自助餐,中间的吧台上,摆满了迷人的食品。
  我领着朋友从吧台前经过,看见那些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美味,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嘴里禁不住笑出声来!张哇塞!李敖吃!怎么这么多美食,怎么这么多美色!生活怎么可以这么美好啊!
  吧台中央,摆着各种各样的蛋糕、硬糕点、软糕点、奶油糕点……糕点上面都花花绿绿地点缀着白色的奶油、红色的樱桃,绿色的猕猴桃、以及黄色的橘子。我已经按捺不住我的食指了!
  吧台左边,大约有五六种不同的三明治,那种袖珍型的三明治,有三文鱼、培根、金枪鱼、鸡蛋三明治……除了三明治,还有一些冷食肉类,我看见了那些橙红色的烟熏三文鱼,心里立即知道马上少不了要吃它两份!
  吧台的右边,是哈根达斯冰淇淋专柜,有四种不同口味的:绿色的是绿茶,黄色的是香草果仁,巧克力色的是巧克力味,粉红色的则是草莓。冰淇淋桶的旁边,摆着各种冰淇淋调料,让你自己根据舌头的感觉配制:杏仁片、葡萄干、蛋黄酱、枫叶糖浆(未必精确)、巧克力汁……那些颜色是如此鲜艳美丽,我后来明明知道这些东西不宜多吃,但还是忍不住拿着食具在上面搅了几下,以解心头那爱恨交加的情绪。
  吧台的另外一侧,是一系列制作精美简单的肉食,放在擦得一尘不染的镜面一样的银色容器里。从右边开始,是牛肉串、虾饺、广式菜饺、大虾串、鸡肉大虾卷……还有一两样现在已经想不起来了的什么好东西……我把容器一个个掀开看看,如同偷窥的少年,充满了好奇和入迷。
  服务员走过来说:这里每人净价138元,包括咖啡或茶,不加服务费。我说既然是自助,我们可以两人合吃一份吗?
  服务员笑笑,觉得我们真是无耻天真。我也笑笑,觉得自己真是无赖抠门。然后说:两份就两份吧,给我们上好茶!然后立即起身走向吧台,向那些美食发起了总攻。
  朋友看看手表说:哟,已经四点了,正好还有点饿呢!我说:不饿也要吃,138元,不把成本吃回来就不走!
  嘴里说着,心里还是感到有点内疚:真是土人啊,下午茶是品尝的,哪里是来暴食的?但中国人民本来就土,我土一点,也不算过分!于是一口气吃了好几盘,边吃边感到内疚、快感、惭愧、幸福!
  两人喝着、喝着、聊着、笑着……生活的美好,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充分的体验。
  突然之间,怎么就谈起了去年因病去世的故友吕林。朋友是吕林的同学,我们认识,就是在去年10月22日北大吕林追思会上。所以,说着说着,自然就说到了吕林。
  在这个象征着美好生活的下午茶时光,想起老朋友吕林,我的情绪立刻有点低落。好茶依旧,吕林不在,物是人非,客在友逝……
  唉,假如吕林在这里该多有意思啊!吕林一定会对着这些美食和我一样大吃大喝大笑大聊:回忆美好往事——喝一杯;感叹幸福此时——再喝一杯;展望人生未来——喝一杯;嘲弄不会享受的人——再喝一杯……
  ……假如吕林在这里,看见婀娜多姿、风姿绰约的服务员走过来,发现壶中茶已倒尽,肯定会叫一声:“翠花,上红茶!”……然后对着服务员挤眉弄眼,传情送电,显得很流氓其实只是一个有贼心没贼胆的样子!
  ……
  但是吕林已经不在了。下午茶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丰富,但一个喝下午茶最好的伙伴就这么年纪轻轻永远诀别了美好的人生,下午茶的生活,怎不令活着——并痛饮着的我顿生伤感啊!
  我暗中起誓:为了生命的意义,今后一定要多来这里喝下午茶!而且要常常邀请那些现在还活着但却不常见面的朋友一起来,免得忽然有一天想起他们,会像想起吕林似的遗憾!
//
---------------
昆仑饭店的下午茶(2)
---------------
  生活啊,一切哲理和意义,尽在下午茶之中!
//
---------------
节后忧郁症
---------------
  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随便写几句:
  春节并没有好好休息,虽然也没有怎么正经工作,但好像还是患了大家容易患的节后忧郁症。心情不那么阳光(北京本来也没什么阳光),思维不那么明朗(北京天空本来也不那么明朗)。总之,不如应该爽的那么爽。
  估计是整个节日计划被打乱了的原因。本来准备出去度假的,但计划不如变化,结果就回到了北京。
  这就是为什么连续好几天没有写出我自己惊讶的文章来。我写文章,常常写完之后自己崇拜自己——这是我写的吗?白纸黑字,想不承认也不行。但这几天想写点好东西出来,写完之后,液晶烁烁,文字一般,想默认都不好意思……
  唉,谁能帮我走出节后忧郁症?谁能帮我解除思维冬眠状?
  2002年春节,大年初二,我去马尔代夫度假。本来还在去与不去之间犹豫,但一想到北京那种天气,立即决定去。结果,那次度假是我收获最大的一次。马尔代夫的碧水、蓝天、白沙、骄阳,那种一百八十度视角内没有任何遮挡的瀚海景观,涤荡了我心中所有的人世尘埃,心灵如同被蒸馏洗涤过一样。回来后,一连十几天,每天写一篇七八千字的经典文章,如同长跑冲刺一样的涌动着动力狂潮——《图穷对话录》诞生了。
  马尔代夫暂时是去不了了,因为有事离不开北京。我得想方设法让自己兴奋起来!
  也许见一见我的偶像是摆脱忧郁的办法——我不说是谁,你猜对了我也不承认——能够解除我的忧郁,给我带来幸福的幻觉。但也说不定,因为也可能见过之后,给我带来更多的忧伤和绝望也说不定。 
  (有一次,我和她在一起吃饭——不过不是在一个桌子上,我只是远远偷窥她而已!看见她那边厢红旗飘飘,星光灿烂,我连续几次把菜送到了鼻子里。不过这还是去年11月的事情。)
  ……
  休息与放松,是保持工作激情的重要手段,和工作本身一样重要。经常见到朋友来到我这里,一副神情沮丧的样子,似乎到了世界的末日。其实没有什么事,只是过劳疲惫,出现亚健康综合症。中国人注重工作,不注重休假,不注重运动,很容易疲惫过度。我曾经发生过好多次这样的情况,结果累到了连最轻松的对话都说不动的程度——不过这还是多年前的事情。2003年非典期间,我彻底离开工作五十天,把我头几年原始创业时期的那种极度辛劳彻底释放了出去,彻底恢复了健康。那是我最彻底——我连续用了四个“彻底”——的一次放松,现在想来都感到过瘾。
  写到这里,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把上面随便写的文字发出去——犹豫不决,也是节后忧郁症的症状。
  假如过两天朋友看见我变作浪里白条出现在某个阳光明媚的沙滩上时,请不要惊讶,我要为自己补上一个假日,以抵御节后忧郁症。
  现在我知道我能够长期保持乐观兴奋的原因了:我不是没有烦恼的事情,但我一旦发现自己陷入不快乐,就会立即想方设法摆脱。总是摆脱了忧郁的人,可不是总处在乐观欢乐的状态中吗!
  节后忧郁症,拜拜!
//
---------------
我这个滥情的蠢货!(1)
---------------
  去年圣诞节期间的一天,我在东方广场地下食街吃晚饭。我去的这家小吃店,以小笼包、葱油面、汤圆之类的上海风味为主,价格便宜但味道很好。
  每次吃饭,无论在家在外,我心里都会“荡漾”起欢乐情绪,为这些物美价廉的美食高兴,为这个丰衣足食的人生歌唱。西方人吃饭往往会祈祷,感恩上帝赐福。我并不祈祷,但我总点燃欢乐的心情,来体会造物的伟大,品味人生的甜美。
  我正在埋头痛吃,赞美上帝,旁边桌上来了一对母子。儿子十岁左右,母亲四十上下。
  这对母子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我发现孩子一身的烦躁和不安,母亲的眼中,也流露出一脸疲惫和无奈。两人坐下之后,什么也没说。只见母亲把一个简单的包放在座位上,拿着菜单看了半天,好像在嫌价格太贵,最后郁郁寡欢地点了一个辣白菜之类让我胃酸的凉菜,一碗面条什么的简单食品,然后对着孩子不知道说了一些什么批评责备的话,孩子显得情绪更加低沉,坐在那里辗转不安。我的直觉,一定是孩子要买某种东西,而母亲大概因为钱少,不肯买,然后导致出现这种不开心局面。
  看见这一对似乎不那么快乐的母子,我想起了我的儿子。我的两个儿子在成长过程中,和我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我总觉得对他们无限歉疚。所以,看见天下儿子,我都会联想到我的儿子,一联想到我的儿子,我就把面前的这个男孩当作我的儿子,施以无限柔情和关注。
  这是我的心理毛病,并不值得提倡。大家千万别学——思念儿子,就把人家的儿子当作自己儿子来关爱,那如果思念太太,难道就可以把人家的太太当作自己的太太来幻想吗……绝不!
  但是在这个圣诞节东方广场小吃店里,我面对这个辗转不安的小男孩,和他那看上去疲惫无奈的母亲,确实释放了大量愚蠢的滥情,导致了一场我现在都感到惭愧的丑闻。
  因为勾起了我对儿子的思念,我就开始寻思:这个孩子为什么不高兴?我是否能够帮助他?
  我看看这个母亲的包,是一个普通的旧包;看看这个母亲的鞋,是一双没有尖头的土鞋;又看看这个母亲的面孔,是一张劳动平民素净略黄的面孔;再看看这个母亲的表情,是一张疲惫寒酸的表情。
  孩子不断向母亲抱怨什么。母亲不断对孩子说着什么。孩子听了母亲的话,埋头趴在桌上一言不发,好像为什么事情相当地生气。孩子就这样低头抬头,直到酸辣白菜端了上来。
  孩子看见酸辣白菜,在妈妈的鼓励下,拿起筷子拨了两拨,几乎要把白菜送到嘴边了,但最后还是没有吃进去。妈妈显得挺生气,但孩子就是无法下咽。
  这个细节看得我心碎。这个妈妈呀,也实在太抠门了——Well,也许我应该说她实在太贫穷了。带儿子逛商场逛饿了,居然给儿子吃酸辣白菜,怎么也得来一碟上海酱鸭、糖醋排骨什么的,让孩子吃个高兴!再饿不能饿孩子,再抠不能抠胃口!
  我当时感到相当难受。想到我自己虽然不算贫穷但充满渴望与失望的童年,想到我自己两个虽然不愁吃穿但我却不能常常关爱的儿子,想到天下那么多可爱的、天真的、幻想的、好奇的然而大部分都是穷困的少年儿童,出来逛街放松享受生活的心情,居然一下子就消失了。我决定帮帮眼前这个小孩,至少让他高兴起来!
  心里想了好多好多办法,要让这个孩子开心。但毕竟人家母亲就在身边,我别没事找事被人家怀疑!所以,尽管我是一个脸老皮厚的人,但要我主动和这对母子搭讪,还真有点难开口!我想说的话,包括:“叔叔请你吃熏鱼”,“叔叔请你喝可乐”——对了,这个孩子坐在座位上半个小时,母亲居然没有为他叫一杯饮料!
  这个妈妈怎么这样?我都生气了!
  在这个圣诞节的晚上,我产生了强烈的愿望,要做一次圣诞老人,就为了让身边这个孩子笑一笑,乐一乐,欢呼一下,惊喜一回!
  Makesomeonehappytoday。“今天,让某人高兴一下”,这是我在国外什么品德修炼书里读到的话语,也是我在北美生活中学到的宝贵品格。我确实每天都在刻意地这么做,并以此为自得。这是一种不为人知的洋洋得意,是自己内心喜悦的来源。
  “今天,让某人高兴一下!”你做到了吗?假如还没有的话,那就做吧。因为,面对东方广场这个喝不起饮料、吃不起酱鸭、点不起小笼包,甚至连简单快餐也要节省的男孩和他的母亲,我就要积极行动起来,让他们happy了!
//
---------------
我这个滥情的蠢货!(2)
---------------
  我鼓起勇气,装出笑脸,端出我最温柔的姿态,对着那位母亲说:“对不起,大姐……你的儿子真可爱!”
  大姐笑笑,客气地应付了我一句两句。我接着说:“我看你这么可爱的儿子,不知道他为什么不开心?我可以……”
  话没说完,大姐瞟了孩子一眼,然后对我说:“你去问他为什么。”
  孩子摇摇头,双手捂着肚子,做出一副憋屈状。
  我说:“圣诞节嘛,还不让他们任性任性,该买点什么就买点什么……”
  母亲笑了,内疚地对着我说:“是啊,他不正捂着肚子喊不舒服嘛——刚才他在哈根达斯,一口气整整吃了十个不同口味的冰淇淋球,弄得现在晚饭都一口不要吃!”
  母亲说完,夹一筷酸辣白菜放到嘴里,拨了拨面条但没有胃口,只喝了一口面汤——显然她刚才冰淇淋也没少吃,所以母子俩人来到这个小吃店才显得如此“寒酸拮据”!
  我放声大笑。一顿晚餐积累起来的紧张感像咬开的小笼汤包一样,欢乐地流了出去。我和这位母亲握握手,摸摸这个吃哈根达斯吃得厌食和痛苦的男孩,走出了小吃店。
  走到店外,一阵圣诞快乐的歌声涌进我的耳朵,商场里到处都是彩色的圣诞气球和灯笼。我恨不得一头撞到某个节日气球或灯笼上撞死——我这个滥情的“蠢货”!
//
---------------
给我印象最深的梦是什么?(1)
---------------
  《中国日报》记者王小姐给我做了一个人物专访,采访之后又在MSN上问我两个问题:
  “你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
  “给你印象最深的梦是什么?”
  对于第一个问题,我的回答是:我确实应该说是一个快乐的人。我为什么总是那么快乐?因为,快乐是一种习惯,快乐是我的一种习惯。
  如果你总是强颜欢笑,你就看上去快乐。你看上去快乐,你就快乐!
  至于你内心深处是否痛苦,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时刻记得提醒自己:人生苦短,快乐至上。人人都希望避免痛苦,人人都渴望获得快乐。
  假如优秀是一种习惯,快乐也是一种习惯。优秀包含快乐,快乐就是优秀。优秀的人,都快乐,至少看上去快乐,至少总是给他人带来快乐!
  什么时候你听说:这人真优秀,他总是让我们痛苦……但你肯定总是听到人说:这个人总是给人带来快乐,这个人真优秀!——比如我老人家!
  耶!
  我的生活哲学是一种快乐哲学,即使自己痛苦,也不要让它影响别人,也要尽最大努力去摆脱它,永远努力做一个至少是给他人带来快乐的人。给他人带来快乐的人,自己就会得到最大的快乐。
  世界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形象,卓别林的流浪汉,应该就是这样一个人吧。他之所以百年不衰,因为他的乐观,梦想,永不放弃,永不气馁,永远渴望浪漫生活……
  你不快乐吗?唉,快乐如同地下水,就深藏在你心里,努力挖掘它,你肯定可以快乐起来!!!
  至于第二个问题,“给你印象最深的梦是什么”,当时我没有回答她,因为我知道我的噩梦是什么,但我不想说,说出来太难堪。
  想了想,我还是写在这里……
  我印象最深的噩梦,是梦见自己考数学。我梦见,自己进入考场考数学,但一点也做不出来,那种尴尬和难堪,恐慌与焦灼,挫折与绝望,即使现在清醒地写作,也能够清晰地感受到那种梦中的困扰。
  这个梦从小到大,一直陪伴我,大概做了三四十年了吧,它总是时不时地在月黑风高之夜,夜深人静之时,潜入我的梦境,以不同版本,不同形式来折磨我,让我吓得死去活来,醒来之后赶紧打开灯,揪揪自己的耳朵,掐掐自己的大腿,发现自己已经走出考场,于是大喘一口气,庆幸自己今生再也不要考数学了!
  考数学,居然成为折磨我一生的噩梦!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摆脱这个折磨。
  我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喜欢过数学,虽然在一些阶段也曾经得到过不错的分数。在泰兴中学读高一的时候,恩师班主任刘进,就是一个数学老师。他那随和自由的个性,对我的成长影响很大。在他班上,我的数学曾经考过好几个90多分的成绩。我是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认真学习数学的,如同我因为喜欢当时一位化学老师,化学成绩特别好一样。
  因为不太喜欢当时语文老师的讲课方式,我对自己真正喜欢的语文曾经不喜欢过,可见老师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说回数学上来,高一结束时,刘进老师调走了,我的数学从此也就下滑了。从此再也没有对数学认真过。
  瞧,我喜欢数学的理由,也是一种艺术的理由,是因为喜欢某人而喜欢它,而不是喜欢这个学科。
  1977年恢复高考时,当时好像就考语文、数学(也许还有政治)这两门。投入高考势在必行,我将不得不面对可恶的数学,去考一所普通高校,想起来就头痛,上大学的梦想,立马变成噩梦。78年5月,我参加完中央音乐学院的几轮考试,在没有拿到通知书、不知自己是否能被录取的情况下,我不顾别人“做两手准备”的劝说,放弃了为当年的高考而复习,原因就是怕触及数学。幸亏后来音乐学院录取了我,否则,我大概不得不在1979年,强行复习数学,参加高考。
  不喜欢数学,不是什么好事。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数学所训练的计算能力、数字能力、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是我们从处理日常生活小事到面对亿万美元大业的重要素质和技能。工程科技不必说,金融、工商管理、政府决策……都离不开数学基础。一个人要在现代社会中稳固立足,学好数学,大概是不用辩论的一件事。
  我鼓励学生学好所有该学的东西,包括数学,我甚至鼓励我的两个儿子好好学习数学,大学期间,无论学习什么专业,一定要把包括数学在内的科学部分的东西掌握好。
//
---------------
给我印象最深的梦是什么?(2)
---------------
  语言和数学,是一切文化的基础,文明人大概都应该好好锤炼这两方面的基本功,才能够应付未来的挑战……虽然我的数学不好。
  当然,中国教育的问题,有时候不是数学基础不好,而是实在太好,学生现在题海战术中,学数学,变成了一种永无止境的苦役,限制了学生其他才能比如创造力、想象力、反叛能力的发展,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不是此文要说的话题。
  我的数学不好,给我带来了什么?给我带来的是一生不尽的噩梦,以及经常算错钱的噩梦。
  我想,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与不擅长、喜欢与不喜欢的专业,但绝大多数人,除非你真的在某个方面显露了超群的技艺,否则毫无疑问还是要在语言和数学方面,把人生的基本功、即所谓的知识基础打好。这样才能够在人生的战场上,左右逢源,多占机会。
  搞理科的一定要多多涉猎人文艺术学科,搞文科的应该拥有某种基础科学或技术的训练,这样的人才,是理想的人才,是所谓“高素质”人才。
  人人都说美国大学教育开放,但是,开放的美国大学教育,每个学生入学必考的SAT,也就是考两大部分:数学与语言。最近加上的作文考试,则进一步强调了语文的重要性。
  我自豪,我的语文不错。但我遗憾,我的数学不好,所以至今都在做噩梦……
  谁能为我破除做梦考数学的恐惧?
  救命!!!
//
---------------
我最好的朋友是徐小平
---------------
  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我最好的朋友是徐小平
  一位酷爱我博客的多年好友来信说:“近几年,你好像读书少了。你的文字里面的源头活水,好像不那么清新如许,我觉得你应该多读书,多走动,让你的文字,再现前几年笔下那种活力……”
  朋友对我非常了解,所提到建议令我沉思。虽然这个意见非常微妙超前,但事实上是正确的,它触及了对所有人来说都很敏感却又非常容易忽略的问题。即一个人,尤其是一个有一定声望、有一定话语权的人自我更新与自我提升的问题。
  从2001下半年开始,我从新东方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把大部分时间用于写作。一开始,多年积累的案例和思绪如同黄河之水天上来,滔滔不绝地奔涌了一段时间,直到2004年下半年,我逐渐感到了流速的减缓,文思的枯干。
  文思枯竭的标志之一,是我发现自己在公开场合讲话时,总是那么几个笑话,那么几个案例,那么几个观点,以至于我自己都惭愧。我感到,即使我的观点对大部分中国学生依然有新意,但如果我不能继续前几年那种“黄河之水天上来”滔滔不绝的势头,我势必很快就会让读者疲惫,被人们烦恼,成为一个僵化的标志,成为一潭虽然还没有发臭但已经不再奔涌的死水。
  于是,我选择急流勇退,在2005年基本拒绝了媒体,尤其是电视台的邀请。我要潜心读些书,思些考,想点辙,创点新……在读者厌恶我之前,先把自己更新了再说!更新之后再出山不迟啊!这一年,我费尽心机躲避了很多媒体的邀请……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可耻……因为在自己需要媒体的时候,媒体的朋友们帮我很多忙,现在觉得自己不行了,就不肯帮媒体的忙……这不是卑鄙势利是什么?所以,虽然我严格自律,但还是经不住邀约,在镜头前露过几次面。
  可见,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树欲静而风不止,你想潜心读书埋头思考,但有时候责任和义务,使得你不得不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结果是你就成为自身惯性的撞车假人crashtestdummy,身不由己地被绑在生活之车上撞来撞去,结果被撞毁了自己还不知道。
  唉,多少人就是这样死在自己手里啊!
  我是幸运的。我及时发现了自己的这个问题,于是就警觉了起来,并采取了措施……2005年春天,我忽然对自己说了十年的那些陈旧留学故事感到郁闷无比,正好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一个教育问题的研讨会,邀请新东方参加,我听说之后自告奋勇报名,参加了这次会议,见了很多中国学生。会议结束之后,再去哈佛呆了几天,也见到了哈佛商学院一批中国学生。结果,我对留学生生活的了解,一下子更新了十年!从我贩卖了十年我自己的留学生涯,更新到了2005年斯坦福、哈佛商学院那些学生的人生状态。这次旅行的收获巨大,我认识了一批相当优秀的青年人,并在斯坦福商学院郭去疾同学的引见下,结识了他在微软研究院时的恩师李开复先生……
  (前几天Google总裁来北京,在北京饭店举行盛大晚会,已经回国服务的郭去疾代表开复邀请我和俞敏洪参加,可惜我们都没能出席——我估计这样高层次的晚会,一定会有高档香槟和鱼子酱吧?遗憾啊!)
  我必须承认,我在更新自己的道路上,只迈出了一小步,在种种现实的约束下,我还不能说自己有多大进步,更谈不上更新换代了!我最大的梦想是:选择一个时间,到哈佛大学或哥伦比亚大学,泡上三个月半年的,让自己的日渐老朽的大脑,获得新思想的冲击……哗哗哗,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一个新的徐小平,就要胜利诞生了!
  为什么获取新思想非要选择美国?很简单,我是搞留学出身的,不去美国去哪里?更何况,中国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大部分都可以从美国的经验教训中找到现成的参考!
  人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此话用在我身上,可能要失效了!我觉得我是我自己最好的朋友——因为我养成了一个习惯,能够像一个冷眼旁观的批评者那样,不断透视自己的优点与局限,总在分析自己的缺陷与努力方向!
  这样的人,是不会过时的,哼!
  问渠哪得清如“徐”,为有源头活水来……
//
---------------
“原谅自己”的能力,是一种罕见的美德
---------------
  好久没有在“徐小平博客”上贴东西了,搞得我自己都无法形容地内疚!内疚,内疚,不断地心揪!
  不过,我可以保证,我要么不博,要博,我会狠狠地博一把!我会在未来几个月的某个阶段,狠狠地在我的博客上博一把!让朋友们看见我就烦,(从此正好不博)!
  我做事的习惯,要么不做,要做,就投入全身心去。因为这个习惯,我能做成一些事,但同时也因为这个习惯,我也常常有一些应该做的事而做不了。
  由此想到许多做事的人和人做的事。西方有“粗心的教授”(absentmindedprofessor)的系列幽默故事,中外传记文学中,更有大量成功人士不拘小节的传说。确实,当一个人集中精力做一件事情,追求一个目标,其他方面自然会相对放弃一些。但关键是你正在做的事情,是否值得你放弃其他方面的追求?如果值得,就不要对自己求全责备吧……
  我靠!本来是想写一点感想,填充一下因为缺少新思想新文字而空置的博客,现在简直写成了自己原谅自己的心理暗示。我啊,就有这个本事:不仅会自己喜欢自己,感动自己,甚至还会自己原谅自己……
  可是话说回来,自己原谅自己的能力,难道不是一种罕见的美德吗?如果你自己不能原谅自己,那别人怎么原谅你?那你怎么活下去啊?……我们每个人有多少遗憾终生而不能原谅自己的过失啊……但我们都还活着……与其活着不能原谅自己,不如原谅自己而且还能活着……
  有道是“无官一身轻”,我想说“无悔才能赢”,忘记昨天的事情吧,重要的是今天你如何把事情做好!我自己也曾陷入在无穷的悔恨、遗憾、内疚、痛苦之中,结果得到什么呢?——什么也没有得到——或者得到了更多的悔恨、遗憾、内疚和痛苦!
  突然想到毛泽东,他晚年说自己“三七开”,一句话,把文革灾难轻轻一言带过。虽然不对,但毕竟毛泽东是伟人。这个心态,就值得研究,如何研究?我告诉你:
  如果毛主席他老人家没有那种和我一样自己原谅自己的心态,他不仅会被自己过去做过的错事压抑得患上忧郁症,在反右、或三年天灾人祸之后早点退休回韶山冲卖红薯,他其实根本就做不了那些有好有坏的大事。因为当他做事的时候,他会被过去的失败所障碍,被可能的后果所阻挠,最后,毛泽东同志很可能就不是我们所知道的毛主席,而很可能就是湖南乡下一个郁闷的乡村教师,经常为了不公平待遇和校长吵架,校长不理他,他就上访……
  再说一个似乎不相关的故事吧:有时候我的演讲也挺臭的,臭得自己都不好意思抬头见人。但如果我陷入这种内疚,我还不死定啦!你猜我如何调节自己?我就想:妈的下一次演讲,一定要讲好!然后,立即投入对于下一次演讲的准备之中……所以,我期望下一次的演讲,比上一次好一些,耶!
  唉,废话罗嗦,我都不知道自己要说点什么!……不过既然是博客嘛,就应该说点该说的话,民主,哪能像管制言论的人们那样,总是正确、总是充满了真理呢……
  瞧,这就是我的心态……做就做吧,是恨是爱,说就说吧,说好是坏……管他娘的昨天多糟,但一定要集中精力,把今天的事情做好。
  不要为心灵背负太多过去的重压!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