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刘墉父子的麻辣对话:奋斗书

_3 刘墉(当代)
  听到这种台词﹐我们几乎都能料到结局﹕里昂最后还是死了。
  Sorry, 里昂﹐这是你的宿命。
  ?
  在古希腊的戏剧里﹐有一种角色叫做「悲剧英雄」(tragic hero) 。
  这种角色所描写的人物都出身不凡﹐可以说是有天生的英雄特质﹐但他们都因为某些缺点﹐导致最后必定失败身亡。
  悲剧英雄的缺点﹐可以说是他的宿命。正是因为无法改变的缺点﹐他从一开始就被注定失败。到了最后﹐当他终于了解自己的错误﹐偏偏已经太迟。
  根据亚里士多德的分析﹐当观众看到这样的剧情时﹐会感受到悲伤及恐惧。他们为英雄的宿命感到怜悯﹐同时也受到了警惕﹐因为那英雄也反映着每个人内心的一部份。最后﹐透过这种情绪的抒发﹐观众的心理获得了解放。这就是观赏悲剧所带给观众的「痛快」。
  ?
  我经常觉得﹐身边许多老一辈的男人﹐都是悲剧英雄。
  看着他们像水牛似的一生﹐不禁感受到他们内心的压抑。就如同我父亲形容的﹐他们像是戴了面具﹐把情藏在后面。对家人来说﹐他们永远是个严肃的武士。
  他们似乎认定自己改不了﹐不懂得如何放下「士大夫」的身段﹐尽管受到孩子和内人的误解﹐也只好选择当个中流砥柱﹐在时代与岁月的刷洗下顽固不变。
  或许﹐他们最大的恐惧就是让自己敞开心怀﹐摘下面具﹐因为他们怀疑﹐当他们终于这么做的时候﹐也正注定会失去一切。
  我们不是一再的看到﹐就像庞德和里昂一样﹐这就是英雄的宿命吗﹖
  于是﹐艺术与人生又再一次成为了彼此的模仿者。第30节:多好康的赡养费(1)
  多好康的赡养费 刘墉
  俄国首富阿布拉莫维奇(Roman Abramovich)和他结褵十六年的老婆伊莲娜(Irina)离婚了。过去听说富豪离婚,尤其像阿布拉莫维奇这样结婚时连个汉堡都买不起的,居然发财之后抛弃“糟糠之妻”,朋友们都会骂那「负心汉」。
  但是这次奇了!大家非但没骂,还羡慕下堂的伊莲娜,因为她一下子分到半数的财产,创世界赡养费最高纪录的55亿美金。
  更妙的是有人竟为阿布拉莫维奇抱不平,说他辛辛苦苦在外打拼,是他会赚、有投资眼光,早年买下石油公司和航空公司,又及时把石油公司卖给政府,他太太根本是捡现成,搞不好天天在家打扮保养,出去血拼打屁,大不了陪丈夫应酬应酬,美美地吃香喝辣,而今坐收一百亿,把老公硬“砍”一半,真是太不公平了。
  说这话的人多半也是以前骂「负心汉」的,所以我谅解他。因为他不懂西方的婚姻伦理。就算他过去为离婚的女人打抱不平,也不是因为他有夫妻平等的观念,而是由于他打心底歧视女人。
  提到这,我很欣赏一位国内名律师的太太。有一天出游,大家聊到某富商把老婆甩了,我很大胆地讲「说男人甩了女人,就是对女性的歧视。」她立刻表示同意。
第31节:多好康的赡养费(2)
  问题是,与她同样见识的能有几人?尤其女士们、太太们,只要听说谁谁离了婚,那男人又娶了,八成会讲女人吃了亏。甚至有所谓「大老婆俱乐部」,互相充当眼线,为姐妹淘监视老公。
  最近看个大陆的电视专题,报导安徽歙县的牌坊,拍得极美,稿子也写得极好。问题是里面谈到莭烈,「莭」是丈夫死后含辛茹苦把孩子带大、终身未再嫁的莭妇;「烈」是未婚夫死,哭往夫家守莭,或者丈夫死就上吊投河殉死的女子。配合一座座莭妇烈女的牌坊,电视旁白一个劲地赞美。
  我一边看,一边为那些女人叫屈。如果而今社会还一味强调莭烈,或暗暗褒扬这种女人,是爱护女子吗?是男女平等吗?
  从人类社会学的角度看,这种禁锢女人的行为是「杀亲习俗」的延伸。恐怕直到现在,某些贫穷落后的地方还有这习俗。譬如丈夫死,女人如果没孩子,就由丈夫的兄弟们把她家的房子拆了,拿材料回去加建自己的,至于那无家可归的妇人则流落街头,不顾她的死活。我前两年还读到一篇报导,一群死了丈夫的印度女人住在坟场,与野狗争别人祭拜的食物。
  为什么这样?因为生活资源匮乏啊!想想爱斯基摩人以前孙子出生,祖父母就自己走向冰雪,不也因为粮食不足,为了让命脉存续下去,老一辈只好自己去死。
  同样的道理,为什么下堂妻被称为弃妇?因为她被主子弃了,在农业时代缺乏劳动力的女人不得不靠男人吃饭。男人不爱了,把她赶出门,她就难以生活,最起码,她生活会变得艰苦。
  男人有良心,还赏几文赡养费;孩子有良心,还常去瞧瞧。否则那妇人怎么过?也正因此,在早期夫妻离婚,常把孩子判给丈夫,因为那是父系社会、因为男人能养孩子,因为下堂的女人再嫁,是带拖油瓶,孩子得受苦。甚至连娘家都有所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不欢迎女儿回去「吃粮食」。
  正因此,为了保障女人,中国有所谓「三不去」。只是请问,那「三不去」是男女平等的名词吗?抑或那「去」里已经有了对妻子的莫大歧视?
  相对的,当阿布拉莫维奇分给离婚妻子一半财产、数亿美金的时候,人们的看法就改了,甚至认为伊莲娜非但没被「弃」,反而是「抢」了走的。
  这「抢」对吗?说伊莲娜上算、划得来,对吗?都不对!那还是歧视女性,认为她得了不当得的东西,大家怎不想想那是在十六年婚姻中,她为老公挣的呢?就算她没真挣,她是成功男人背后的女人,管她用了什么功夫,她的男人成功了,好比大电子公司发年终奖金,连扫地小妹也拿十三个月。那是照规矩来,谁让小妹运气好,在那家公司扫地呢!
  想到一句阿扁的名言──「算我好运,那呒你是要怎样?」
第32节:离合悲欢总是钱﹗(1)
  离合悲欢总是钱﹗
  刘轩
  我父亲住纽约﹐我住台北。每个月15号左右﹐他会从美国e-mail一篇文章到我的信箱﹐我则用杂志截稿之前的几天写个回复。《两代对话》就是这样子产生的。
  这个月的文章倒是有点不同﹐因为我刚回过一趟纽约﹐在家里过年﹐也跟我老爸聊了不少。本来以为有很多题材可以写﹐但前几天收到他这篇《多好康的赡养费》﹐反而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怎么做响应﹐最后不得不打电话去求救。
  「这篇很够你发挥啊﹗」老爸在电话里说﹕「你可以谈谈美国人的婚姻观念﹐他们如何强调的是partnership(合伙)﹐一同负担责任﹐也平等分享所获。」
  挂上电话﹐我又想了很久﹐搞不清楚是自己听不懂老爸的说法﹐还是他对美国人的了解太天真了。
  西方的婚姻真是如他所说的那么平等吗﹖美国的离婚率将近50%﹐显然「合伙」的方式不是那么的美满。美国有个电视节目Divorce Court﹐每一集采取真人真事在电视上以虚拟的方式「开庭」﹐从1960年代开播一直到现在都有很高的收视率。我想离婚这件事在哪儿都一样﹐是场复杂又不公平的战局。
  国内说「嫁(娶) 对了人﹐少奋斗二十年」﹐国外也一样。亚洲有《大和拜金女》﹐欧洲有《巴黎拜金女》﹐描写的基本上是同一种心态的人﹐连结局也差不多。「真爱比金钱更重要」是这些浪漫剧情的宗旨﹐因此主角们最后都选择跟着穷光蛋骑摩托车游天涯海角。我们看了颇有感动﹐但离开戏院回到了真实的世界﹐碰到的确常是另一种局面。
第33节:离合悲欢总是钱﹗(2)
  上个月一本女性杂志中有篇叫「酒店青春梦」的文章。一名25岁的小姐以第一人称描述她如何从事酒店经纪人的工作﹐并透露行内的种种风情。其实她所说的故事﹐不用去那种地方也想得出来。酒店的世界摆明了就是用金钱换好感﹐即虚幻又实际的地方﹔爱是假的﹐钞票是真的。作者说她永远警告新入行的女孩子「欢场无真爱」﹐但偏偏还是有人搞不清楚。一个小姐与客人谈恋爱﹐客人叫女孩子别上班了﹐随着开始补贴她「为数不少」的生活费。女孩子高兴极了﹐但好景不长﹐生活费开始延迟﹐客人去别的酒店认识了新欢﹐最后女孩子不得不从美梦中醒来。作者说﹕「…像是千古不变的定律﹐受伤的﹐永远是曾经孵出真爱的那一方。」我看到这里不禁怀疑﹕这所谓的「真爱」﹐从一开始不就建立在为数不少的金钱补贴上吗﹖她形容真爱开始变质的第一个征兆﹐也是从给钱的延迟所看出来。尽管女孩子觉得自己付出过真爱﹐这整个恋情过程不还是充满了铜臭味﹖而当生活费断了之后﹐真爱还能存留吗﹖
  相信大家都知道Anna Nicole Smith的故事。这位原本在德州的炸鸡店打工的小妹因为巨大的乳房(假的) 和酷似Marilyn Monroe的长相攀上了Playboy杂志的年度女郎宝座。有一天她遇上了比她大63岁的石油大亨J. Howard Marshall。经过富翁的一番追求﹐她把穷光蛋丈夫甩了﹐在1994年与石油王结婚。当时美国人追这件事比台湾人追郭台铭与刘嘉玲更凶。大家说安娜只看上他的钱﹐当然安娜自称这全是真爱。
  结婚一年后﹐石油王就挂了﹐留下16亿美元的财产﹐而遗嘱里竟然没分一毛钱给安娜。安娜就此展开一场庞大的法律争辩﹐多次败诉不罢休﹐一路把官司打到美国最高法院。法院判她无权得到石油王的财产﹐但有权继续上诉。
  「当初不是说金钱不重要﹐年龄也不重要吗﹖」记者们问安娜。她的回答够资格进入20世纪经典语录﹕「当我是很贵的﹗」(It’s expensive being me!) (注﹕安娜今年二月去世﹐官司却持续进行之中)
  讲到这里﹐我必须矫正一下老爸﹕根据最新的报导﹐伊莲娜获得的赡养费只有三亿美金左右﹐而原先媒体上流传的55亿还要等另外正在进行的「外遇」官司的判决﹐而可能性不大。史上最高的赡养费应该还是US News Corp老板Rupert Murdoch于1999年所付出的17亿美金﹐给予共同度过32年婚姻的前妻。
  17亿美金﹗搞不好许多女人心里正想﹕「管他公不公平﹗给我十分之一就好﹗」
  只要天下有富翁﹐就有拜金女﹐也有拜金男。大家看看许纯美的历年男友们就知道这与性别无关。真爱吗﹖Maybe。但当我们平常人还在为五斗米折腰的时候﹐看到这种几辈子也花不完的数字﹐很难不会嘴巴酸酸的。这可不是歧视﹐只是嫉妒罢了第34节:这是个可悲的事实(1)
  …这是个可悲的事实
  …It’s sad but true
  刘轩
  在初中﹐我和好友Kenny有次在回家的路上﹐见到一位老头很落魄地坐在路边。他说自己被锁在家门外﹐儿女也出国了﹐不知该怎么办。
  于是我们翻过篱笆﹐Kenny爬到我的肩膀上﹐再从二楼窗户进去那个人家帮他开了门。
  没想到这件事后来害我老爸狠狠骂了一顿。「万一人家是小偷怎么办﹗你们岂不是成了他的帮手﹗」
  为了这件事﹐我很久无法平衡。我那时候上的天主教学校里﹐修女和神父总是在怂恿我们要「日行一善」。他们说碰到困难的状况时﹐要问自己「耶稣会怎么做﹖」
  Well﹐我是耶稣的话﹐八成一眼就看穿那个老头是否在说实话。如果是﹐我手一挥就可以把门打开。如果不是﹐我还可以用无限的爱感动那梁上君子﹐让他痛哭流涕地忏悔后随我一同传教。可惜我只是凡人﹐那次做了好事没有好报﹐倒也学了个教训。
  以前每逢万圣节﹐我和附近的小孩都会穿上各种鬼精灵服装﹐脸上涂满颜色﹐成群结队地按陌生人家的门铃﹐大声叫「Trick Or Treat!」﹐大人便会出来给我们糖果。这是美国的习俗﹐少说也有上百年历史了。
第35节:这是个可悲的事实(2)
  但后来﹐纽约新闻上报出有人吃了被下毒的糖果进了医院﹐许多家长因此不准自己的小孩出去要糖。我妹妹就从来没有过这个好玩的经验﹐而连着好几个万圣节﹐都不曾有小孩来按门铃了。
  前阵子﹐我收到一封来自奈及利亚某「律师所」的电子邮件﹐说我有个不认识的远亲长年在非洲从商﹐最近去世而没有留遗嘱﹐他们唯一能够找到的亲属就是我﹐可以继承他数百万美元的遗产。系金ㄟ﹖
  当然没有这么好的事﹗这种诈骗招数已经流传十几年了﹐随便上网就可以查到。我真想回信说﹕「拜托﹐你们在炒冷饭﹐很没有创意哪﹗」但这些诈骗集团根本不怕。他们送出上万封e-mail﹐总有一个人会上钩。根据联邦政府统计﹐这个「奈及利亚骗局」在1997一年就获利一亿美元以上。
  就像我父亲说的﹐有时候连自己认为熟的朋友都可能陷害我们。以色列航空就曾经在登机前拦下一位妇女﹐因为她的男朋友是巴勒斯坦恐怖份子﹐送她去机场前偷偷放了炸弹在她的行李中﹐而她则完全不知情。更令人难过的是﹐她当时已经身怀六甲﹗
  多可悲啊﹗还有谁能够被相信﹖我们现在不但要保护自己﹐连帮助别人也得谨慎。
  上礼拜我去台中﹐在一家餐厅前碰到有人说他车子发不动﹐请我帮忙。我很快地回答﹕「对不起﹐我不能帮你。但我有手机﹐可以为你叫托吊车。」
  至今想起初中的那件事﹐我还是相信那位老头﹐也觉得我和Kenny做了件好事﹐虽然我们当时的确太过于天真。要是有一天我自己的小孩也碰到类似的状况﹐我八成不会骂他﹐但一定会叫他看看爷爷当年给我写的这篇文章﹐并摸着他的头叹息﹕
  「孩子﹐现在的社会比你想象的复杂﹗」
第36节:防人之心(不可无)
  防人之心(不可无)…
  You can never be too careful these days…
  刘墉
  一个学生去逛百货公司,临出门,突然有个女人,匆匆忙忙地跑来对她说︰「我的肚子痛,必须上厕所,可是我跟我先生约好,他就在门口的一辆白色的车子上等我,能不能麻烦您,告诉我先生一声!」说完并塞了两包东西给她。「这也麻烦您交给他!」
  学生才走出门,就被百货公司的人抓住。她抱着两包没有付钱的贵重商品,吓得呆呆地站在那儿,因为人赃俱获,而百口莫辩。至于那先前说肚子痛的妇人,和所谓的白车,则消失了踪影。
  某人单独旅行,在飞机上遇到一位投缘的乘客,两个人一起下机,提取行李,在透过海关之前,那新认识的朋友说︰「我的行李真是太多了,能不能麻烦您帮我带一小件。」单独旅行的人,心想自己的东西反正不多,就一手接了过来。
  跟着,他被海关人员,以携带毒品走私的罪名逮捕了。
  他大声对着还在另一个关口接受检查的朋友喊,那人却说不认识他。他被架出了海关大厅,悲愤的呼喊声仍然从长廊尽头传入,大厅里的人都摇头,说︰
  「罪有应得的贩毒者,过去不知道已经带进多少毒品了!」
  那飞机上认识的朋友也叹气︰「好险哪!我差点被栽了赃!」
  你今天对我说,一个许久未见的国中同学,知道你在曼哈顿读书,于是托你顺路带一包东西给下城的朋友,使我想到应该说以上的故事给你听。我并非教你不要帮助人,而是希望你慎重。尤其许久未见的朋友,虽然以前有很好的交情,由于并不了解他近来的生活,那早期建立的信任,也就应该重新评估。
  再过二十年,你当会发现,许多学校里的挚友,在久别重逢时,你或许仍然维持着以前的热情,对方却冷淡了,不是他没有了情,而是由于在社会上的种种遭遇,会麻木一个人的感觉,也可能改变他的价值观。相反地,如果你自己遭遇重大的打击或走入歧途,也可能改变看这个世界的方法。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在这个人性光辉泯灭与人生价值混乱的社会,你尤其应该慎重。记得有一次我采访中华航空公司在纽约的一个酒会,由于当晚正好有客机直飞台北,便赶到机场,将一包录像带交给华航的朋友,托他们转回中视。
  那位朋友对我说︰「咱们是老朋友了,这又是华航的新闻,但是为了慎重,我必须打开检查一下。」
  日后我经常想起这件事,我不是对那位航空公司的朋友不高兴,而是觉得自己理当主动地先打开包装,让对方检视,而不应该等对方提出。如果他碍于情面未讲,岂不是要在心中嘀咕很久吗?
  往后的日子,你必有许多旅游的机会,别人可能托你带东西,你也可能请朋友传递,希望你以上面的几个真实故事作参考,保护自己,也减少朋友的困扰。
第37节:恒星的陨落(1)
  恒星的陨落
  选自于《超越自己》20周年纪念新版
  刘墉
  有一天你会发现总是拉你一把,那强有力的大手,居然孱弱而颤抖地伸出来,请求你扶持;有一天你心中永不衰颓的老人,可能写出最后两个已经难以辨认的宇︰「救我!」
  上个星期天下午,看见你祖母坐教会的交通车回来,我叫你出去接,并从窗帘间察看,发现你站在车门前,盯着80岁的老祖母,颤悠悠地从高大的车上溜下来,竟然不知道过去扶一把。天哪!我当时真是火冒三丈,如果只是这样,我又何必叫你出去接车呢?
  多日来,我试着平复火气,思索这个问题,并从自己的成长经验中寻找答案,终于在报纸的一条新闻里找到了原因,我发现即使是今天的我自己,也可能犯了跟你同样的错误。
  「巨人离席──敬悼一代文学大师梁实秋先生」。
  当我早晨在报纸的副刊上看到那巨大的黑字标题时,真是惊恸极了,不仅由于梁实秋先生曾是我们的旧识和家中常客,且是收藏我作品的知音,更因为他是我最敬重的一位学人。我常对朋友说,梁实秋教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才子,因为他不仅从年轻时,就成为文艺界的先兵,更毕生致力,直到80多岁,仍然创作不懈。有些人是一闪即逝的流星,有些人是偶然出现的彗星,梁实秋先生却有如长久不衰的恒星。
  但是恒星似乎也有陨落的时刻,虽然他是那么豁达,认为「人死即如烛灭」,更说「死欲速朽,何用铺张」,但在临终时,还是做出最后的挣扎。
  当我读到丘彦明小姐记录,梁教授在临终时写下「救我」的纸条,又狂喊「我要死了」、「给我大量的氧」时,我有一种无比的悚动,我不敢相信,这是那位潇洒风流视生死如浮云的一代大师所说的话;我甚至有些发怒,责怪他为什么如此不够豁达?而真正应该说,我懊恼他居然毁坏了我心中的文学偶像──永不衰老、永不停笔的梁实秋。
第38节:恒星的陨落(2)
  但,人毕竟是要老的,即使在千万人心中不朽的英雄,也会像射出的箭,无论多么强劲,在飞越呼啸之后,总有坠地的一刻。对于崇拜他的人,或许会有短暂无法接受的时间,但终究要承认这个千古不易的定律。
  同样地,我发现把你从小照顾到大的祖母,在你的心中,即使已经八十高龄,仍然是那一如往昔伟大的奶奶。虽然过去,你曾是她一手抱在怀中,一手炒菜的娃娃,而今则已高出她两个头。但在她心中,你仍是娃娃;在你心中,她也仍然是能将你一手举起的超级祖母(Super Grandma)。
  问题是,大家都错了!如同我一直到梁教授死去,仍难以接受现实般,我们都应该逐步调整自己的位置,即使这调整是痛苦的,带有英雄偶像破灭的感觉;但若不这样,世界如何继往开来、新旧交替呢?
  年轻人!有一天你会发觉,总是跑在你前面,被你同学称为「不累的机器人」的父亲,居然会跟在你身后狂喘;有一天你会发现别人买你的面子,却不再买你父母的交情;有一天你会发现总是拉你一把,那强有力的大手,居然孱弱而颤抖地伸出来,请求你扶持;有一天你心中永不衰颓的老人,可能写出最后两个已经难以辨认的字︰
  「救我!」
  年轻人!扶你的祖母一把!在外出时,为她探看前面的路,预警每一块不平的地面,并为她推开厚重的门,说︰「小心!别辗了手!该带的东西带了吗?」如同老人家以前对你说的一般。
  这样,你就真正地成熟了,而且老一辈也便可以安然地离去。因为留在你心中的,是他们不朽的精神形象,而非暂时的肉体衰逝!
第39节:时光的飞逝
  时光的飞逝
  刘轩
  我老爸这篇文章里讲的事情,发生在二十年前。二十年﹐实在过得太快了﹗
  我和我奶奶非常的亲﹐因为小时候几乎是她把我带大的。刚移民去美国时﹐我才小学二年级﹐一句英文也不会﹐天天奶奶牵着我的手上学。很快地﹐附近其它的小孩也都认识她﹐还很自动地跟着她﹐像小鸡跟着母鸡一样。那个景象一定很经典﹕一个踩着小脚的亚洲老婆婆﹐带着一群卷头发的洋人小孩一摇一摇地过马路。有一次看着灯快变了﹐孩子还在路中间﹐奶奶要叫他们快点跑过来﹐但与美国人语言不通﹐一急之下﹐老北京人的她竟然使出台语对孩子叫「卡紧﹗卡紧﹗」
  奶奶一生个性好强又倔强,人家想搀她一把,她会很大力地把对方的手甩开﹐不是逞能﹔她就是这样。我这个孙子更管不住她。说实在的﹐老爸担心奶奶,奶奶还担心我呢!
  老天还挺帮忙的﹐一直到我上大学﹐奶奶身体还是很健康﹐只不过常在惦念着几十年前的朋友﹐却忘记昨天发生的事。
  有一天﹐她出去外面散步﹐好几个钟头没回来。邻居看到她躺在附近公园的草地上对着天空笑﹐还以为她在做日光浴﹐岂知道她中风了。
  中风后的奶奶只有婴儿的智力﹐完全无法自己行动。到医院去看她,那以前经过抗战、逃过日军、尝尽人生苦难的坚强面孔﹐竟然完全没了神魄。她认识照顾她的黑人护士﹐对他们呀呀地笑﹐看着亲人却满脸困惑。当好几个护士合力把她从轮椅抬到床上时,我的眼眶湿了,难过的不仅是她的样子,而是因为她已经完全不会反抗。
  奶奶走的那天﹐我正在学校跟朋友听音乐。突然整个音响停了片刻﹐好像断了电﹐我查看器材找不出问题。没过半个小时﹐便接到家里的电话。
  这么多年﹐我从来没说过这个故事。我不认为自己是个迷信的人。那天是否是巧合并不重要。我决定给它一番象征的意义﹐是我个人节哀的方式。
  这个月是父亲节﹐我选择这篇文章做回复或许有些沉重﹐但是我认为《恒星的陨落》代表我父亲对我的教育中﹐一个很特殊的观念。如果我能猜测为何那么多家长买《超越自己》给孩子看﹐可能正是因为他讲了很多其它父母亲心里想过﹐却不知道怎么说的话。
  我觉得小孩子不是不懂得生命是有限的﹐只是对他们爱的人﹐很难去平衡什么叫做没有原因、没有道理的「离别」。小时候﹐我最大的恐惧就是会失去我爱的人。每次爸妈出远门,都会告诉我家里哪个抽屉里有个信封,里头装了遗嘱、房契、保险之类的文件。听到这话,我会浑身不自在,平时根本不敢靠近那个抽屉。
  前阵子有一天忽然接到老爸的电话:「我要去台安医院急诊室,快点过来!」当时我正在办一个活动,连忙赶过去,看到他脸色苍白地躺在病床上,摸他的手,是冰冷的。我找到医生询问清楚病情,得知他是气喘发作,加上喝太多咖啡造成问题。
  第一次见到父亲如此衰弱,内心难以言喻的感触被彻底勾起,但难过的同时,却发现自己出奇地冷静。那时我发现,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做心理准备。如果有天必须打开「那个信封」,我相信我的心会是平静的﹐有一部份就是因为从小就被灌输了《恒星的陨落》这样的理念。
  谢天谢地,那天医生打了一针之后,老爸就好了﹐当天就出了院﹐隔天又恢复了他老顽童的样子﹐还口口声声说不是咖啡惹的祸。
  有这样的强悍老爸﹐能怎么办呢﹖父母的健康﹐也是孩子的责任﹐所以最后我要说﹕老爸﹐今年父亲节﹐希望你喜欢我送的那两件衬衫﹐but please﹐不要叫我帮你买那种特浓的咖啡豆了﹗
第40节:叛逆基因(1)
  叛逆基因 (Attitude Is In Our Genes)
  刘轩
  老爸笑我怪﹐我不觉得怪﹐反倒要谢谢他﹐因为怪是跟他学的﹗
  以前﹐看到老妈每天穿套装出门上班﹐老爸穿睡衣在家里写文章﹐跟一般家庭比起来﹐光是这个场景就很不寻常了。目前我也常在家里穿睡衣办公。朋友问我当「宅男」会不会很怪﹐我反而觉得这才自然。
  选择自由业不能算是克绍箕裘﹐但有不少特别的兴趣与喜好﹐也要感谢家里的启蒙。
  例如以前老爸当中视驻美记者﹐偶尔摄影师没出现﹐机器就交到了我手上。差不多六公斤重的摄影机﹐加上三公斤重的大电池(背在身上﹐打灯用) ﹐我跟着老爸飞快的脚步在纽约街上跑﹐锻炼强壮的「记者腿」。
  有一次去拍摄纽约中国城的农历新年活动。警察封起一条街特许民众放鞭炮﹐硝酸烟雾弥漫﹐整个街道上一层红红的爆竹削踩起来都是软的。老爸拿出记者证越过了封锁线﹐我带摄影机跟着拍﹐却立刻被恶作剧的群众盯上。先是听到有人说﹕「丢他﹗丢他﹗」接着鞭炮便从四面八方飞过来。我用机器挡着脸跑﹐耳朵旁霹雳啪啦随着阵阵的灼热﹐好不容易才找到地方躲。那次的经验﹐反而让我爱上了摄影﹗
  许多年后﹐在台湾从事广告制作﹐我曾经在“面对面”的距离拍过狮子﹐还从它爪子上拔了一些鬃毛。要是我胆子再大﹐我想CNN战区记者应该会是个不错的职业。
第41节:叛逆基因(2)
  讲到战区﹐我老爸有个朋友的小孩﹐大学毕业之后﹐便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去伊拉克﹐成了名符其实的「钢盔头」。而且一次不过瘾﹐九月还要再回去一年。他父亲苦笑着说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儿子却跑去打仗﹐我老爸就调侃他﹕「你自己以前在大学不也一样﹐课上到一半﹐跑出去跟人打架﹐我看是虎父无犬子﹗」
  前阵子他儿子放假﹐来台湾玩。他一点不像我想象中的尚武青年﹐反而很有礼貌、风趣又有自己的想法﹐个性也跟他老爸类似﹐愤世嫉俗之中充满了正义。我问他退伍之后想要做什么﹐他说他已经申请了几个商学院。海军陆战队的生活只是他觉得自己需要的准备训练。我觉得蛮有道理﹐商场不也是战场﹖而且美国很看重愿意为国家效劳的年青人﹐因此他申请的学校应该都不是问题。
  看着身边认识的朋友和老爸文章中举的例子﹐让我不禁怀疑是否我们做子女的「搞怪」﹐隐藏了从小在家里耳濡目染的某种生活态度﹖父母亲以前的风光故事对我们的影响﹐可能胜过他们的说教。
  老爸说他以前在大学搞课外活动常逃学﹐还曾经跟英文教授说﹕「我不想来课堂浪费你我的时间﹐以后点名就不要点我了OK ﹖」教授说「OK ﹗」然后就把他给当了。
  老爸学的是绘画﹐大学毕业后却去主持电视节目、写书、当记者﹐还成为主播。当红的时候﹐又突然丢下一切﹐去美国做艺术交流。当年他29岁。
  我没老爸那么潇洒﹐但也喜欢搞社团﹐有一次碰到恶名昭彰的统计学教授﹐在全班面前骂我说「这不是音乐社﹗」我当场呛回去「我知道﹐但我希望这是﹗」
  我在研究所的同时﹐在波士顿夜店当DJ﹐在台湾出书做演讲。学分念完了﹐我却决定换跑道﹐搬来台湾工作。当年我29岁﹐跟老爸去美国时一样。
  巧合吗﹖还是说老爸的善变与叛逆﹐多多少少也夹在我的基因里﹖
  总而言之﹐很高兴听到老爸说自己「老神在在」﹐这样我也不用担心他会担心了﹗
第42节:老神在在
  老神在在 刘墉
  I Wouldn’t Lose My Cool
  老婆常说我怪,不但自己怪、儿子怪、女儿怪,连交的朋友都怪。(好像只有她不怪)
  起初我不承认,但是最近看到几篇文章,发觉我的朋友确实跟我一样,很自由派、很有意思。
  先是在飞机上看杂志,提到我的老朋友前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说他的儿子焦元溥虽然在美国名校拿到法学硕士,却跑去搞音乐,写了一百多万字的乐评,还打算去学指挥,希望将来能作「卡拉扬」。
  有其子必有其女,焦仁和的女儿张悬更「神」!高中念一半,不念了,说要去唱歌。焦仁和也没法管,让女儿自己发展。
  那小女生还怪,不在爸爸妈妈面前弹吉他唱歌,甚至不准父母买她出的CD,说路要她自己走,不需父母操心,更不必帮忙。
  焦仁和也不以为忤,任女儿唱歌作曲,他老先生则继续看他的平剧。
  ?
  才读完焦仁和家的故事,又在纽约《世界周刊》上看到「老球友」杨彰荣女儿杨允洁的文章。
  这丫头十分叛逆,我早知道,但是而今由她自己写来,感觉更是强烈。
  小丫头二○○一年进入纽约长岛有名的石溪(Stony Brook)大学,居然不念书,整天玩计算机游戏,可以连续玩上三十小时,再一睡不醒十五个钟头。「外面的世界、白天与黑夜,对我来说根本不存在。」小丫头在文章里写道:「我窝在宿舍里,我的计算机和我的朋友是我全部的生活。」
  这还不够,那小丫头又连上不设押注上限的Texas Hold’em扑克,有一回非但跟同学连玩二十三个小时,回宿舍之后还上网去玩Pokerstars,累到昏睡过去。那时候,她对父母说,相信自己有一天能成为职业扑克玩家。
  结果,她被学校退学了。
  我的老朋友倒也不慌不忙,尽管他们家富有极了,住在两英亩的豪宅,那小丫头又是独生女,居然让女儿去地球另一边的长江游轮上打工。每天清晨五点半起床,一直忙到夜里十点,常常一站就是十二小时。当客人上下船时,还得排成一列欢迎和道别,无论大雨倾盆、华氏百度或滴水成冰,都得站在甲板上,一站就是三个钟头。
  过了半年,小丫头终于回家了,进入「纽约科技大学(NYIT)」,为了弥补以前失去的,她居然在两年内俢了九十个学分,以几乎全A的成绩毕业。
  接着她在LSAT法学会考里拿高分,今年秋天就要进入圣若望大学的法学院。
  ?
  我的儿子不也一样吗?拿到哈佛心理硕士,居然没跟我说一声,就休学一年,跑去阿拉斯加北极圈边上的费班克斯,再转去南美、欧洲。一年后回哈佛继续俢完博士班的课,又一扭头,飞回台北,睡在仓库的书堆里,每天搞他的音乐。
  看了老朋友焦仁和子女的专访,再看看老球友杨彰荣女儿杨允洁的文章,我突然发觉大家有那么多相似的地方,大概正是我太太称的怪吧!
  其实这怪,因为不怪。当别的中国家长,用「旧式思考」会跳起来的时候,我和这些老朋友只是「处变不惊」,让事情自然发展。
  我们相信孩子、支持孩子,知道人生的路的确要由他们自己走。他们如果发觉自己走错了,自然会回头。他们如果坚持到底走下去,必定会成功。
  ?
  这次回台,很有收获,儿子先是秀了一段把唢吶、平剧唱腔混和的热门音乐,又搬出不少他过去几年为故宫、卡地亚等发表会做的曲,还说里面请来纽约的歌手、非洲的鼓手。……
  我问他以前为什么没秀给我听过,儿子一笑:「我没想到你能欣赏,最近看你挺通气,不是LKK,所以掀开一角,给你老家伙瞧瞧!」
  我老吗?我怪吗?焦仁和和杨彰荣老吗?怪吗?
  各位看官,你们说呢!?
  我们一点不老!我们老神在在,酷极了!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