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燃烧的海洋_1

_134 闪烁(当代)
接下来,腾耀辉就把重点放在了对空作战上。
五点不到,双方的战斗机在钓鱼岛东面大约五十公里处首次交火。
这个地点不是双方战斗机所在的位置,而是双方战斗机的中线位置。
率先对阵的是海航的J-11C与空中自卫队的F-15J机群。
这场空战,没有任何悬念。
虽然F-15J机群也得到了预警机的支持,但是没有舰队掩护,E-767没有前出,而是留在了冲绳附近,离战场四百多公里,仅能勉强探测到J-11C机群。在J-11C机群后方,之前在舟山群岛东面活动的KJ-2000已经转移了巡逻区域,到达东海舰队后方一百公里处,离钓鱼岛不到两百公里。
这意味着,KJ-2000可以准确掌握F-15J机群的行踪,E-767却无法跟踪分散后的J-11C机群。
细微的差别,决定了空战的胜败。
利用KJ-2000提供的战场信息,打头阵的四架J-11C率先向一百二十公里外的F-15J机群发射了PL-12D中程空对空导弹。
此时,导弹的差距也对空战结果产生了影响。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PL-12被证明是一种性能先进的中程空对空导弹,与AIM-120C相差无几,可是在AIM-120D面前,仍然差了一截,主要就是采用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时间太短,使得导弹的动力射程仅有六十公里,比AIM-120D短了很大一截,使志愿军的战斗机很难抢先开火。
战后,中国空军与海军联合投资研制采用冲压发动机的PL-12D。
严格说来,PL-12D是一种全新的导弹,在气动布局上也与PL-12有明显区别,比如使用了类似于R-77的栅格式尾翼。因为PL-12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名声大噪,很多国家都慕名而来,比如巴基斯坦在采购J-20的时候,就点名要同步采购PL-12,所以为了打开更多的海外市场,PL-12D沿用了编号,以PL-12的全面改进型面世。这种营销策略,在外贸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PL-12D在二零一六年装备中国军队之后就打开了海外市场,在两年内就外销了上千枚。
与PL-12相比,PL-12D的最大改进就是动力射程增加到了一百二十公里。
当然,要把PL-12D的性能完全发挥出来,还需要足够先进的火控雷达。比如在迎头攻击的时候,PL-12D的理论最大射程超过一百五十公里,所以需要能够锁定一百五十公里外的火控雷达作支持。
在海航,J-11C是第一种具备锁定一百五十公里目标的制空战斗机。
相对而言,F-15J使用的中程空对空导弹就没有这么明显的射程优势了。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日本空中自卫队的主要中程空对空导弹是AA-4,即日本利用AIM-7F“麻雀”的技术,自行研制的一种半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最大动力射程还不到三十公里。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中,日本大受刺激,决定自行研制新一代空对空导弹,而且明确提出,性能要超过AIM-120D。只是研制新式导弹的难度非常大,即便加大投入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到成果。
二零一七年底,日本在采购F-22A的时候,同时引进了一批AIM-120。
有趣的是,这批导弹有两种型号,一种是用在F-22A上的AIM-120D,另外一种则是正在被美军淘汰的AIM-120C。
日本这么做,无非是价格问题。
必须承认,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AIM-120D的性能也得到了证明,战后与PL-12一并成为最热销的中程空对空导弹,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在订单应接不暇的情况下,雷锡恩公司没有理由贱卖。
结果就是,AIM-120D的外销价格由战前的五百五十万美元涨到了一千二百万美元。
这个价格,超过了很多国家的承受能力。
当时,即便是财大气粗的沙特,在签署了四十八架F-22A的采购订单之后,也仅仅购买了三百枚AIM-120D。
日本首批采购了六十架F-22A,作为订单的附加部分,只购买了一千枚AIM-120D。
这个数量,勉强够六十架F-22A进行三次大规模空战。
为了弥补数量上的不足,以及替换性能落后的AA-4,日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更加廉价的AIM-120C。
要知道,AIM-120C的单价只有四百万美元。
结果就是,在购买了一千枚AIM-120D的同时,日本还以二百五十万美元的单价从美军手里购买了两千枚二手AIM-120C。
不可否认,这些导弹非常昂贵。
三千枚导弹就价值一百七十亿美元。
只是,比起同样水涨船高的战斗机来说,导弹还是非常便宜。要知道,一架F-22A就顶得上三十枚AIM-120D了,而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平均消耗十八枚导弹击落一架F-22A。
当然,日本采购的AIM-120C没有用在F-22A上,而是用在F-15J上。
也就是说,与J-11C对阵的F-15J使用的是性能已显落后的AIM-120C,而其最大动力射程仅仅只有六十公里。
即便按照理论计算,在迎头攻击时,AIM-120C的最大射程也不会超过八十公里。
结果就是,在四架J-11C发射了导弹之后,十二架F-15J还在逼近目标,争取获得发射导弹的时机。
显然,中国海航的战斗机不会给日本战斗机机会。
发射完导弹之后,四架J-11C掉转航向,开始加速规避。
日本战斗机有两个选择,一是加速跟上去,毕竟F-15C的加速能力很不错,能在五十六秒内把速度由零点九马赫加速到一点五马赫,而J-11C在抛掉副油箱之前,加速性能不会超过F-15J。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转向返航,不与中国战斗机纠缠。
当时,日本战斗机做出的正是第二种选择。
毕竟,中国战斗机没有越过东海中线,也没有飞到钓鱼岛上空。更重要的是,东海舰队就在钓鱼岛西北方向上,如果追击中国战斗机,很有可能进入东海舰队的防空网,遭到远程防空导弹攻击。
只是,日本飞行员的选择并没改变空战结果。
在F-15J转向规避的时候,从两翼包抄的八架J-11C已经到达,而且正在加速爬升。
为了避免被E-767发现,这两批J-11C在进入战场前就降到超低空,抛掉副油箱后,以一点二马赫的极限速度从两翼包抄日本战斗机。只是PL-12D的最大射高差只有一万米,而且在高度差太大的情况下,机动性能会严重降低,所以在发射导弹前,J-11C得尽量提升飞行高度。
结果就是,在发射导弹前,从左侧包抄的四架J-11C被E-767发现了。
此时,双方的距离不是一百二十公里,而是八十公里左右。
日本飞行员收到预警机发来的战场信息后,立即调整战术,转向迎战来自西北方向上的中国战斗机。
虽然还是远了一点,但是在这个距离上,至少可以进行导弹互射。
可惜的是,日本战斗机还没锁定J-11C机群,导弹告警机就响了起来,突前的J-11C发射的PL-12D到达了。
紧接着,从左侧包抄的四架J-11C进行了补充攻击。
虽然摆脱已经达到极限动力射程的PL-12D不是什么难事,日本飞行员早就在演习与训练中从美国同行那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即在规避中程空对空导弹的时候,要尽量利用战斗机的垂直机动性能,以大范围的垂直机动来消耗导弹的残余动能,最终通过快速爬升来摆脱导弹。
日本飞行员正是这么做的。
在PL-12D进入自导攻击阶段后,十二架F-15J立即抛掉副油箱,然后以最大的速度向海面俯冲,随后转为快速爬升。
这套战术能够规避第一批PL-12D,却无法避开一分钟后到达的第二批PL-12D。
更重要的是,在快速爬升的时候,F-15J已经损失了几乎全部速度,即便通过俯冲能够把势能转化为动能,加快飞行速度,但是等于迎头飞向从下方逼近的导弹,从而失去再次爬升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F-22A也很难逃脱。
五点零八分,第一架F-15J被PL-12D击落。接下来的三十秒内,又有十架F-15J被接踵而至的导弹击落。
最终,只有一架F-15J利用僚机的掩护,避开了两枚PL-12D。
准确的说,是僚机帮其挡住了射来的导弹。
因为F-15J根本没有获得反击机会,所以J-11C机群毫发无损。
更重要的是,在这轮空战中,从右翼包抄的四架J-11C在爬升之前,F-15J机群就遭到了来自左翼包抄机群的攻击,所以没有按计划爬升到五千米高度,也就没有参与刚刚结束的空战。
完成了空战任务的八架J-11C没有滞留在战场上,而是立即转向返航。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因为这八架J-11C各携带了六枚PL-12D,在攻击F-15J机群的时候耗光了弹药。
用剩下的两枚PL-11,显然不足以参加后面的空战。
首轮交战,日本空中自卫队大败亏输,但是没有挫败日本飞行员的斗志,因为在日本空中自卫队中,F-15J是即将被淘汰的战斗机,真正的主力是F-22A。只要F-22A还在天空中飞行,日本空中自卫队就有战斗的资本。
对海航来说也是如此,要想夺取制空权,就得干掉F-22A机群。
第五十章 匿踪突击
第五十章 匿踪突击
如果说J-11C与F-15J的对抗只是前戏,那么F-22A与J-20的对抗就是主戏了。
这场战斗,绝对是现代空战的典范,也是两种现役第四代重型制空战斗机第一次正面对抗。
要知道,在T-50的服役时间遥遥无期的情况下,J-20是唯一能向F-22A叫板的第四代重型制空战斗机。在战场之外,特别是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后,无数的军事迷与军事家都对这两种战斗机的性能做了对比,甚至对两种战斗机的空战进行了模拟,想以此判断谁才是最先进的战斗机。
只是,真正的王者不存在于纸面上,而是在战场上。
更重要的是,决定现代空战胜负的绝对不是某种先进战斗机,而是制空作战的情报与指挥系统。
说得简单一点,没有以预警机为核心的空战指挥与情报系统,F-22A与J-20再先进也不过是一种性能超群的战斗机,根本不可能在现代空战中战胜得到了预警机支持的对手,更不可能夺得制空权。
事实上,决定这场空战胜败的正是双方的指挥与情报系统。
在战术上,日本空中自卫队并不差劲。
深得美军真传的日本空中自卫队非常清楚,夺取制空权的关键不是击落多少敌机,而是能否打垮敌人的指挥与情报系统,从而瓦解敌人的制空作战系统。因此在战术安排上,日本空中自卫队把重点放到了中国的预警机上。
按照日本空中自卫队的作战预案,在F-15J缠住中国的制空战斗机时,由F-22A突击中国的预警机。
如果这套战术起效,日本空中自卫队就能一举夺得战场制空权,至少是暂时的制空权。
问题是,这套战术存在一个致命的漏洞,即日本空中自卫队缺乏对海打击手段,而且不可能在战场爆发后立即攻击东海舰队。要知道,在日本空中自卫队的作战预案中,从没考虑过对海作战。说得准确一点,是从未考虑过与由六艘防空驱逐舰、四艘多用途护卫舰组成的东海舰队交战。
显然,用F-22A去攻击东海舰队很不现实。
虽然F-22A在美军的调教下,也是一种多用途战斗机,能够携带精确制导弹药执行打击任务,作战效率甚至超过了F-35A,但是在攻击海面目标的时候,F-22A的弹舱根本容纳不了重型反舰导弹,只能通过外挂的方式携带反舰导弹。这样一来,F-22A的隐身能力将荡然无存。
没有隐身能力,F-22A不会比第三代战斗机好多少。
因为F-15J是标准的防空战斗机,即便在第三次现代化改进的时候,通过改进火控系统增添了对地打击能力,但是没有像F-15E那样彻底,比如缺乏足够的重载外挂点,也缺乏必要的对海弹药。
严格说来,日本空中自卫队中,只有F-2有足够的对海打击能力。
问题是,当时部署在嘉手纳空军基地的F-2只有十二架,而且均没有完成战备,也就不可能跟随制空战斗机出动。
即便派出这十二架F-2,也不见得能够威胁到东海舰队。
这个缺点,直接决定了日本空中自卫队采取的战术并非无懈可击。
可以说,当时中国海军采取的战术,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即东海舰队前出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付有可能前来偷袭的F-22A。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就证明了F-22A并非不可发现。
战后,美国公布的一些资料也证明,F-22A的隐身能力并非十全十美,在某些情况下能够探测到。
这没有什么好奇怪的,F-22A只是雷达反射信号弱,不是不反射电磁波。
从理论上讲,F-22A是把电磁波反射到八个主要方向上,从而削弱了其他方向上的反射信号。
因此,只要在这八个方向上有雷达接收机,就能截获F-22A反射的信号。
第二次朝鲜战争期间,志愿军就是利用这一点,多次探测到了F-22A,并且组织了有效的防空拦截。
只是,当时的技术手段还不够完善。
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支持建立多基址雷达,也就不可能保证随时都能探测到F-22A。
战争结束后,中国军队花了很大的力气来解决这个问题。
最重要的,就是解决参与探测的各部雷达的同步性,即让多部雷达同步工作,从而形成多角度的探测系统。
积极参与此事的不仅有空军,还有陆军与海军。
原因很简单,获取探测隐身飞机的手段,即关系到制空作战,也关系到国土防空与舰队作战。
相对而言,陆军的问题最好解决。
部署在地面的远程警戒雷达都是固定的,而且可以通过有线网络交换数据,很容易做到同步工作。
其次就是海军舰艇。
不管怎么说,战舰上有足够大的空间,能够容纳更多的设备,而且舰队里的战舰协同行动,距离较近,能够通过高带宽战术数据链交换信息,使雷达同步工作。如果激光定向通信系统研制成功,还能使舰队获得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反隐身目标作战能力,使舰队获得更加强大的防空能力。
在东海舰队中,六艘防空驱逐舰的雷达就在同步工作。
虽然舰队的分布范围不是很广,特别是在防空作战时,编队非常紧密,但是防空驱逐舰位于舰队外围,相隔距离在十五公里到二十公里之间,六艘防空驱逐舰组成的多基址雷达网足以确保在某个方向上探测到F-22A的反射信号。
这个探测距离不会太远,但是足以为制空力量提供数分钟的预警时间。
对于快节奏的空中对抗来说,几分钟就足以决定胜败了。
对日本空中自卫队来说,唯一的优势就是兵力,因为只有八架J-20陪伴在KJ-2000周围,而日本空中自卫队出动了十二架F-22A。
问题是,日本空中自卫队并不知道J-20已经升空作战。
更重要的是,在刚刚结束的首轮交战中,十二架F-15J在还击之前就被击落十一架,在冲绳上空徘徊的E-767仅发现了八架J-11C,并且发现在战场的西南方向上,出现了几个低可探测性目标。
结果就是,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指挥官相信J-20已经参战,而且是击落F-15J的主力。
这个判断,直接影响了日本空中自卫队的战术。
在偷袭KJ-2000的时候,只有四架F-22A突前,八架F-22A留在了钓鱼岛东面,准备迎战J-20。
如果能够悄悄靠近KJ-2000,四架F-22A也足够了。
事实上,只要有一架F-22A逼近KJ-2000,一次射出六枚AIM-120D,就有几乎百分之百的把握击落KJ-2000。
要知道,F-22A的冲刺速度为两马赫,能在一分钟内飞行三十多公里。
也就是说,就算KJ-2000发现了一百五十公里外的F-22A,也只有一分钟规避,而预警机在一分钟内最多飞行十五公里。伴随预警机活动的战斗机至少需要五分钟才能参战,拦截逼近的F-22A,而此时F-22A已经发射了导弹。
用四架F-22A去对付一架KJ-2000,也算日本空中自卫队看得起对手。
只是,这场空战的结果并不像日本空中自卫队指挥官预料的那样。
离KJ-2000还有大概二百五十公里,也就是距离东海舰队一百五十公里的时候,F-22A就暴露了行踪。
当时,“兰州”号上的防空军官并不确定探测到的就是F-22A。
原因很简单,F-15J机群还没被击溃,日本空中自卫队出动了第二个F-15J中队,还无法肯定日本空中自卫队是否出动了执行对海攻击任务的战斗机,所以只能判断东面一百多公里外是几架日本战斗机。
只是,这个结果已经足够了。
通过战术数据链,“兰州”号把探测到的结果实时传输给了KJ-2000,再由预警机分发给执行护航任务的J-20。
大概五点十一分左右,KJ-2000上的防空作战指挥官确定目标性质。
正是F-22A,而且正在向KJ-2000的巡逻空域逼近。
只是,这几架F-22A肯定不清楚KJ-2000的准确位置。
原因无二,E-767与KJ-2000的距离超过六百五十公里,超出了最大探测区域,因此无法探测到KJ-2000。
只是,日本空中自卫队肯定有其他探测手段。
比如,部署在地面的无线电监测电台,以及由美军的EC-135等战略电子侦察机提供的战术情报。
要知道,EC-135与预警机的被动探测距离超过了八百公里。
只不过,电子侦察机只能被动接收预警机发出的电磁波,因此只能大致确定预警机的活动区域,无法准确锁定预警机。
要想偷袭预警机,F-22A必须启动火控雷达。
可以说,这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虽然F-22A的火控雷达非常先进,即便日本采购的F-22A使用了低档次产品,对预警机这类大型空中目标的探测距离也超过了三百公里,但是在无法明确知道预警机的行踪、甚至不清楚预警机的巡逻区域的情况下,F-22A也就无法准确掌握启动火控雷达的时机,只能尽早使用火控雷达,从而暴露行踪。
结果,日本飞行员在距离KJ-2000大概两百公里的时候就启动了火控雷达。
这下,再也没有什么好怀疑的了。
KJ-2000一边转向规避,一边安排护航的J-20前去拦截,还同时呼叫舰队提供防空火力支援。
这下,四架F-22A要面对的不是单独活动的预警机,而是由护航战斗机与水面舰队组成的防空屏障。
更重要的是,护航战斗机与水面战舰有将近十分钟的防空拦截时间
第五十一章 快节奏空战
第五十一章 快节奏空战
对F-22A造成最大威胁的不是配备了远程防空导弹的战舰,而是同样出色的J-20。
虽然在多部雷达并网工作之后,舰队获得了探测隐身飞机的能力,但是以二零一九年的技术水平,舰队并不具备跟踪隐身飞机的能力。
原因无二,探测只需要截获目标反射信号,而跟踪却需要持续截获信号。
即便多部雷达并网工作,防空战舰也只能偶尔探测到F-22A反射的信号,据此大致计算出F-22A的飞行线路,然后引导防空战斗机进行拦截,或者把信息传递给预警机,由预警机引导防空作战。要想用防空导弹攻击F-22A,至少得用火控雷达锁定F-22A。因为“兰州”号的防空作战反应时间为十二秒,“海红旗9”在发射后需要数十秒才能逼近目标,所以至少需要确保在两分钟内持续锁定目标,不然就算发射了防空导弹,也无法把导弹导向敌机。
这个技术上的门槛,限制了防空战舰在舰队防空作战中的能力。
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有中国海军,还有美国海军。
这也正好解释了,为什么现代防空战舰更趋向于反导作战,而不是拦截敌机。虽然反舰导弹与弹道导弹对舰队构成的巨大威胁,让防空战舰不得不把重点放在反导作战上,但是拦截隐身飞机遇到的困难,也有一些影响力。
虽然KJ-2000截获了F-22A火控雷达发出的信号,大致确定了F-22A的方向,但是没有提供更加重要的距离数据,防空战舰也就无法锁定F-22A,甚至无法向F-22A所在的大致位置发射防空导弹。
防空战舰能做的,就是用雷达搜索预警机指定的空域。
不管怎么说,六艘防空驱逐舰、以及四艘拥有不俗防空能力的多用途护卫舰总不至于望空兴叹吧。
结果就是,一时之间,十部防空搜索雷达开始以最大功率工作。
对正在突击的F-22A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战舰上的防空雷达无法持续锁定F-22A,但是每当雷达波束扫过来,战斗机上的雷达告警机就会发出警报。
四架战斗机上的日本飞行员肯定非常恼火。
为了干扰F-22A,或者说为了证明舰队在防空作战中的价值,十艘战舰上的防空雷达都以火控方式工作,对每一块探测区域进行持续数秒的持续照射,而且还使用了专门引导导弹的火控雷达。
遭到持续照射,F-22A上的雷达告警机不响才是怪事。
此时,F-22A的处境无异于遭到高强度电磁干扰。
虽然雷达工作频率不同,战舰防空雷达发出的波束没有干扰F-22A的火控雷达,但是这样造成的“烽火戏诸侯”效果,让日本飞行员严重忽视了雷达告警机发出的警报。
当时,四架F-22A的飞行速度正在向两马赫的最高速度冲刺。
虽然理论上,只需要一架F-22A发起攻击就能击落KJ-2000,但是为了保险,四架战斗机全部启动了火控雷达,而且以边跟踪边搜索的方式工作,以确保在跟踪KJ-2000时,继续探测前方空域。
不管怎么说,日本飞行员非常清楚,KJ-2000附近肯定有防空战斗机。
更重要的是,在启动火控雷达之后,F-22A没有探测到掩护KJ-2000的战斗机,因此断定为KJ-2000护航的是同样具有隐身能力的J-20。如此一来,在攻击KJ-2000时,还得提防随时有可能出现的J-20。
显然,日本飞行员不是傻蛋。
问题是,如同J-20不容易探测到F-22A一样,F-22A也不容易探测到J-20。
与F-22A相比,J-20的隐身能力还要稍微差一点,只不过体现在全向隐身能力上,在重要的方向上,比如前半球,J-20的隐身能力丝毫不比F-22A差,RCS面积同样在零点零一平方米以下。
原因无二,J-20从一开始就是为防空作战设计的。
为了尽快研制出具有实战能力的第四代重型制空战斗机,中国空军在开发J-20的时候做了很多取舍,比如采用了最熟悉的鸭翼布局、弹舱按照空对空弹药的尺寸设计,从而放弃了多用途能力。
集中改善前半球的隐身能力,也是J-20在设计中做出的重大取舍。
在空战中,战斗机都是迎面交战,因此对前半球的隐身能力有最高要求,只有在执行对地打击任务,特别是在需要突破敌人的防空网时,才需要加强侧面与后半球的隐身能力,做到全方位隐身。
F-22A没有及时探测到J-20,还有另外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虽然拥有一样的名称,但是日本空中自卫队的F-22A绝对不是美国空军的F-22A,而是做了很多简化,比如没有配备性能先进的AN/AGP-79火控雷达,而是换成了为F-35A开发的AN/AGP-81火控雷达。
事实上,这还是日本争取的结果。
在第一批十二架F-22A上,配备的是F/A-18F上的AN/AGP-73火控雷达。因为这种雷达已经落后,而且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美国海军的F/A-18F在制空作战中毫无建树,甚至很少参与空战,所以日本以自行开发火控雷达为要挟,最终让美国做出让步,提供先进一些的AN/AGP-81。在交付了第六十架F-22A之后,美国还专门提供了十二套雷达,用来改进最初的十二架F-22A。
显然,编号的数字大小不代表雷达的性能。
F-35A是典型的中型多用途战斗机,更注重打击能力,而不是用来制空,所以为其开发的雷达在对空方面远不如AN/AGP-79。
在边跟踪边扫描模式下,AN/AGP-81的探测范围仅有水平十二度、垂直六度。
也就是说,只能发现这个区域类的目标。
在拦截来犯敌机时,J-20肯定会直接迎战,不会迂回,因为敌机正在高速逼近,没有足够的时间迂回。
问题是,KJ-2000正在规避,而F-22A的火控雷达必须跟随KJ-2000。
结果就是,在进入到有效探测范围之前,J-20就离开了F-22A的探测区域。
五点十五分,F-22A机群与KJ-2000的距离缩短到一百二十公里,进入了AIM-120D的攻击区域。
可惜的是,发射导弹的时机还未到来。
在迎面攻击的时候,AIM-120D的射程超过了一百二十公里,而且理论上、即目标不做机动规避时能达到一百五十公里,甚至更远,可是在为追攻击的时候,射程会根据目标的飞行速度相应缩短。
拿对付最大飞行速度近有九百多公里的大型预警机来说,AIM-120D在尾追攻击时的最大射程要比迎面攻击缩短大约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说,要想确保万无一失,应该把射程缩短到九十公里左右。
如此一来,以两马赫速度飞行的F-22A还要大概九十秒才能获得理想的开火时机。
这个时候,领队长机飞行员做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差点改写了空战结果:让两架F-22A继续用火控雷达锁定KJ-2000,并且在到达理想距离时开火,另外两架F-22A则改变雷达的工作模式,重点搜索周围空域。
显然,日本飞行员也很担心潜在的J-20。
仅仅十五秒后,担任搜索警戒任务的两架F-22A就探测到了从西北方向上杀来的四架J-20,而且测算出距离不超过一百公里。
日本飞行员没有迟疑,立即调整雷达的工作模式,锁定了那四架J-20,随即发射导弹。
让日本飞行员没有想到的是,就在AIM-120D发射后不到十秒钟,四架J-20就调转航向加速飞走了。
显然,刚刚发射的八枚AIM-120D全部浪费掉了。
J-20的逃逸速度比预警机快得多,因此在尾追攻击时,AIM-120D的最大射程不会超过七十公里。
只是,F-22A的任务不是击落J-20,而是干掉那架预警机。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