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

_4 于智博(当代)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5、广交朋友(6图)
m/lz_images/pic/37/1b/g
用起重机将牛头朝上挂起来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5、广交朋友(7)
那个周末吃的牛肉至今想起来还是那么香!这是我第一次通过自己的直接劳动得来的食物,无须中间货币转换。这次经历使我有种返璞归真的感受。米斯纳先生教师和农场主的不同身份,让我看到人与自然的美好结合。其实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重要职责不就是管理好这个世界吗?我们无论做什么,无论学什么,为的不就是更好地认识自然,更好地管理这个世界,让这个世界上的人从中受益吗?离开了这个基本点,做事情还有意义吗?
无论是在谁家过周末,每次这样的邀请对我来说都意味着接纳,意味着给我更多机会融入这个新天地。我至今感谢老师们对我的关照,这些经历对我成长的帮助不亚于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
让自己成为朋友
在美国,从起初一个朋友都没有,到现在朋友众多,我感触最大的还是:要想拥有一个朋友,就要首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朋友。
1996年夏天我参加旅美英语夏令营时住宿的家庭带我去开快艇、野餐、滑水、摘樱桃等,这些美国人独特的休闲活动,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记忆。事隔两年,我又来到了俄勒冈州高中留学,得到更多人的帮助和关心的同时,不免想起最早接待我的那家普通人家。
那个家庭的男女主人是贾森(Jason)和朱丽(Julie),他们是一个典型的美国蓝领家庭。贾森是一名建筑工人,他每天7点钟到工地上班,一直到下午6点才回家。他正常的工作时间应该是8点到5点,可是因为加班可以挣到正常工资的一倍半,所以贾森很勤劳,每天都加班两小时,为家里多赚些钱。他每天早上总是拿一杯咖啡,开着经过改装的工具车去上班;下班回家时,虽然一身灰尘,却总是面带微笑。
朱丽是一个比丹妮拉还典型的美国家庭主妇。他们有四个孩子。分别是10岁、8岁、5岁和3岁。所以,朱丽一般都在家里做家务,带小孩。这位家庭主妇的勤劳和智慧,使她的生活过得丰富多彩,在我眼里,甚至超过了职业女性。首先,她把自己的家改成了一个“托儿所”。反正白天她需要在家里带小孩,何不让那些白天要上班的妈妈把孩子送到自己家呢?既能挣些保姆钱又方便他人,一举两得。在朱丽眼里,一群孩子可比一个孩子好带多了,他们可以一起玩耍,大的照顾小的,小的愿意跟从大的,大的从中还自然学习了如何照顾和带领小孩子。朱丽还经常给孩子们放卡通录像看,在小朋友们全神贯注于卡通片时,她便做自己喜欢的事,如总结烹调心得。说起来还真让人吃惊,朱丽的厨艺相当出色,她还经常被当地的电视台、广播电台请去做烹调秀的嘉宾。出席一次节目,也能有颇丰的收入。贾森和朱丽的收入虽然都不是很高,生活上也要精打细算,但他们却过得幸福甜美。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5、广交朋友(8)
贾森和朱丽是我在美国认识的第一家朋友。虽然当时并没有想到以后还会再见面,但我始终不能忘记他们,也很想与他们建立朋友关系。于是,在密歇尔高中上学期间我主动联系到贾森和朱丽,几次去看望他们和孩子们。有一次他家盖新屋,我还过去帮忙刷油漆。直到现在我还和他们一家保持着淳朴的友谊。
对我来说,另一个很大的突破就是如何与异性交朋友。美国学校与中国学校之间一个很大的差异,便是对两性关系的看法。在美国,有异性朋友就像是有同性朋友那样正常。而在中国,若交上异性朋友,大家很自然就会往更深的性关系上去想,所以,异性交友就像进入雷区一样,令大人们十分紧张。
在美国,多数人认同两性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就像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一样,男女本身不光从生理上是非常不一样的,在情感表达等其他诸多方面也非常不同。基于这么多的不一样,就无所谓谁好谁不好,男性就应该活出男性宝贵而独特的样式,女性就应该活出女性宝贵而独特的样式。男性与女性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所以男性和女性之间同样要彼此尊重,尊重的前提是要彼此了解。
在美国有人体生理学等课程,类似我们的生理卫生课。但在国内,生理卫生课在性方面讲得不多,而且在关键部分,男、女生还被分开,给男生讲男性的部分,给女生讲女性的部分。学校不教学生如何了解异性,有好奇心的同学,特别是男生,只能通过非正常渠道了解这方面信息。而在美国,不仅在课上会当着所有男、女学生的面,教授两性生理知识,而且会着重介绍男女的不一样,这样能让男、女生相互了解,有利于异性之间彼此沟通交流。毕竟成人之后进入社会,肯定要和异性打交道,不懂得他(她)们,就很难沟通。男女间的沟通方式差异很大,若没有足够的了解,即便以后进入婚姻,也会发生很多冲突。
记得在国内上学时,小学五六年级以后,班里男、女生就开始敏感起来,之间开始出现无形的界限,如果男生、女生主动说话,大家都会兴奋地议论一番。于是为了划清界限,干脆班里分成了男、女生两个阵营。到了初、高中,男、女生彼此的好奇心和吸引力都大大加重了,那种想了解又羞于去了解,并且缺乏引导的时期,使得男女生的关系进入一个被压抑的阶段。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5、广交朋友(9)
在国内读高中时,我曾有过一位“女朋友”,其实只是好朋友。但老师和家长发现后,对我进行了多次全方位的思想教育,以致后来在一段时间里,男女朋友对我是个“抬不起头”的话题。其实他们的担心不无道理,认为我们年龄太小,不懂事,目前主要任务是学习。但他们忽略了一点,了解异性也应该是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为什么总是担心,却又不愿意敞开告诉我们真相?难道真实的信息不更有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决定吗?有些道路是人人必须走过去的,但大道却被堵死了,偏偏只有崎岖蜿蜒的小道可以通过,于是有人不小心失足掉下了悬崖,摔了个半死,才醒悟过来,原来这条崎岖路还这般艰险!
而到了美国,同学们竟当着老师面问我的女朋友是谁,更夸张的是,我给他们看了她的相片后,竟拿去和老师分享。我当时想,这下完了。谁知老师和同学们一个劲儿夸奖我有一位漂亮的女友。他们一点也不觉得男女关系是害羞的、见不得人的事情,反而认为那是一个很正常的话题。他们这种对男女关系轻松、开放的处理方式,起初令我感到非常惊讶,但当我得知他们在课堂上,甚至男、女生一起讨论哪些具体的言语和行为是尊重异性的,哪些是冒犯对方的,我才恍然大悟,我的美国同学能够如此堂而皇之地谈异性,甚至交异性朋友,是因为他们知道什么是界限,不越过界限的行为都是安全且可以公开的。
我虽然没有上过他们的课程,但也开始通过观察,学习如何与异性交往。举一个有趣的例子,我刚开始时很不习惯,也很害怕美国女生的见面礼——拥抱。记得当时一个美国女同学在大庭广众之下边拥抱我,边说欢迎的时候,我当时几乎浑身僵硬,颇不自然。要知道在中国别说是异性拥抱,即便是父母、朋友也很少拥抱。当她的脸擦过我的脸时,我的脸一下子就变成了“水蜜桃”。其他美国同学看到我脸变得通红,不由得笑起来。我当时真觉得很害羞,但以后我很快意识到拥抱是这里的礼节,是在表达尊重和关爱,我与女生交往上还需要学习和突破。两三个月以后,我渐渐习惯了,开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能主动拥抱别人了。
美国学校还会有意创造男、女同学的正常交往机会,以帮助他们在步入社会前具备与异性交往的能力。每年的四月,学校都会出资举办一次高中毕业生舞会(HighSchoolSeniorProm)。这种舞会是全美甚至加拿大和波多黎各所有高中里的一次重大活动。参加舞会的学生们必须穿着正装,男生必须穿西服或礼服,女生必须穿晚礼服或可出席正式场合的裙子,不可穿裤子。届时,男男女女结伴成对,都是以最佳风貌出场。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5、广交朋友(10)
这种正式的舞会,我以前只在电影里见过,这次在密歇尔高中,我有幸置身其中。参加者一般都是以情侣方式进场,以我为例,我的舞伴(PromDate)是贝卡小姐,我和她虽然只是好朋友,可我们在舞会却是以情侣形象出现。每个女孩,尤其是应届毕业班的女孩都希望能够参加舞会,更希望能在有伴侣的情况下出席。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这更是他们一生中最后一次参加高中舞会了。所以,这个舞会很隆重,大家都非常重视。舞会上,大家随着高雅的音乐翩翩起舞,连我这位从未参加过舞会的新手,也不由自主地随着美妙的音乐舞起来,整个舞会充满爱意和友谊。舞会最后一个节目是学生们选出一男一女作为本届舞会的国王和皇后(KingandQueen)。他们一般都是外表出众、品学兼优的应届毕业生。舞会结束时,大厅里充满了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的道别之情和低年级学生对高年级学生的祝福心愿,有的人甚至已经热泪盈眶了。
赢在软实力之3——融入新环境的能力
入乡随俗——全球通用的中国文化
智博很快融入了当地社会。他积极参与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活动,长了不少见识,交了各式各样的朋友,过上了激情四射的精彩人生。智博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雄鹰一定要去辽阔的天空飞翔!年轻人,尤其是男孩子,要勇敢地走出去,才能锤炼自己的软实力。著名NBA巨星科比,小时候从美国搬到意大利。后来有人问他,在性格形成时期搬到外国居住是否有助于他变得坚强时,他答道:“绝对有帮助。生活的变化很难适应,尤其是对于小孩子。你得学会适应,学会适应你所在的任何环境。”
与智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一位结局完全不同的中国学生的经历:这位学生到了美国,天天忙于学习,不参加学校组织的任何活动。最后,学校在多次警告无效的情况下,决定开除他。他的父母本来在国内看到他在美国学习好,非常开心和放心,万没想到,门门课程考第一的儿子会被学校开除。赶紧飞到美国周旋,以为凭借关系等手段可以保住孩子的学籍,但是学校坚决维护其最终决定维护提醒和说服过无数次了。家长这时才后悔莫及,想起学校确实多次来信提醒,但是家长和学生本人始终认为只要学习好就“一白遮百丑”了,而学校却强调他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而非只顾自己学习、对旁人漠不关心、自私的人。
如今,尽管一些学校在逐步抓素质教育,但又有多少家长和学生重视这些努力?担心其他活动影响学习而逃避,甚至为没有参与的社会活动做假证明?只要因此能换来好的学习成绩就行了,甚至有些家长还很得意这样的技巧。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5、广交朋友(11)
智博从小就喜欢旅游,见识各地的风土人情,这在不知不觉中让他练就了交各类性格不同的朋友,融入各种环境的能力。你很快会在他后面的叙述中看到,这也就不知不觉地培养了他确立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软实力。
直面多元化
当今中国正在走向强盛,而这个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一个现实是,我们正在面对一个多元化的、国际性的世界。我们要走出去,就要学习如何直面多元化。
当我们面对世界经济,需要和各国人士打交道时,我们面对的是极其复杂的多元化。若不了解对方,不尊重对方,不愿意直接面对与我们不一样的声音,交往就会变成冲突。要知道与人打交道可非易事,当你与一位还不太熟悉的欧洲朋友随意地开玩笑时,本以为自己很友好的举动,却被这位朋友看成是过于肤浅,于是你们之间的关系也许因此很难进一步深入;当与一位美国朋友交往,你却一直非常含蓄地不愿直接表白你的真实想法,本来是出于礼貌,却可能被这位朋友理解为不真诚、不友好。因此,我们在与不同的人交往之前,花些时间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结果会是事半功倍的。
像智博那样,到了陌生的地方,多学习、多了解、多融入,同时也反过来从更多的角度欣赏自己的文化。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并不是非红即黑,谁对谁错那么简单。往往每个人所思所想都有道理,只是站位不同,看事情的角度不同,所以很不一致。其实很多时候,我们不需要一致,更需要融合。智博在这个软实力的培养过程中,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摆脱孤独
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说过:“友谊是使人的一生健康而有意义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众多独生子女的成长过程中,缺少兄弟姐妹的交往,若父母在孩子青春期之前,没有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这时候,孩子就会出现让父母头疼的逆反现象,他们不再愿意简单地在父母面前百依百顺,他们想自己做自己的主人,其实这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如果这时候父母不引导并放手给孩子足够的空间,强行要控制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听话,那么,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一定会出现障碍。孩子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封闭起来,很多事情不愿意告诉父母,因为告诉得越多,被教训得越多。但心中的话该找到什么地方倾诉呢?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5、广交朋友(12)
“孤独和没人要的感觉是最可怕的贫穷。”德蕾莎修女的这句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每个人都有脆弱的一面,当人们的言语和行为经常被指责和批评时,就会感到这个世界不安全,于是就会像蜗牛一样将自己保护起来。躲入保护壳里,看上去是安全了,但孤独感又成为更大的折磨。有些人看上去不爱说话,他的内心世界可能极为丰富,但他拒绝透露出来,以免别人嘲笑;有些人很爱说话,但他说的话并不是发自内心的真心话,而是指责、嘲笑别人的,带有攻击性的言语。为什么他喜欢伤害别人呢?因为他要保护自己不受伤害,这样的人干脆以进攻作为防守,主动出击要赢得先机。这两种表现都反映出他们的内心极没有安全感,他们非常孤独,他们很需要旁人的关心、肯定和鼓励。
请不要在孤独中沉沦,要珍惜孤独这个天赐良机,学会积极思考和改善自我。
那么如何摆脱孤独呢?你可能很羡慕智博,他到美国后,有了那么多朋友,体验了那么多特别的经历。其实他在起初,也同样经历了孤独,但他愿意主动与人交往。他能做到的,你也一样可以做到。请记住: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不要总抱怨别人对不起你,如何伤害了你。过去的事情已经成为历史,让它成为你的成长点,而非总是伤痛。人只有不断成长,才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在这个社会中体现自身的那份宝贵价值。先学习如何尊重别人,你才能被尊重;永远记住,要想拥有一个朋友,就要首先让自己成为一个朋友。要知道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和缺点,如果你看到你周围的那个最让你讨厌的人身上全都是缺点,有一点可以肯定,你的判断一定有误!交朋友从欣赏别人、关心别人和尊重别人开始吧!要知道,在交朋友的过程中,主动权在你手里。当全世界各地都有你的朋友的时候,你想想,你未来的道路会有多宽啊!你的理想怎么可能实现不了呢?
智博在后面还有很多地方讲了他与孤独的故事,孤独中,他没有沉沦,专找刺激,相反,却练就了越来越强的独处时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这使得他每当孤独时,都能有新的收获……他结交了来自各国的朋友,参加了各种公益活动,撰写了图书……总之,他以积极面对孤独,在人生的每个孤独时段,他却得以升华,收获了丰厚的果实。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5、广交朋友(13)
赢在软实力之4——做一个真正的MAN
你是一个man吗
这是一个真实而令人辛酸的故事。
据说现在已进入“她”时代了,现在的女孩越来越彪悍,男孩越来越“妹”!这可让原本为他们优异的成绩得意的家长和老师愁白了头!
在美国,对男孩子最好的称赞,不是他考了什么名校,而是他够man!当男孩子长到10岁的时候,通常父亲会与他进行一次严肃的谈话,告诉他,他已经是个man了,并详细解释什么才是真正的man!在国内和韩国等一些地区,尽管“东亚病夫”曾让我们吃尽了苦头,还是会时不时地流行一阵子“柔弱花样男”,但是,在欧美,柔弱、文秀的男生从来没有受过欢迎!
一个10岁的男生,美国父亲不一定会要求他考高分、考名校,但一定会要求他找一个NBA明星做偶像。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美国爸爸深谙此道,让优秀的NBA明星做榜样,就不愁自己的儿子将来成不了男子汉了!
男女有别
智博的经历,让我们看到完全不一样的“男女有别”教育。
你相信男性女性不一样吗?其实这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却令很多人迷惑。如果你相信男性和女性差异如此之大,以至于他们就像是来自完全不一样的两个“星球”,你还会为男性和女性之间有这么多恩恩怨怨而惊讶吗?
你知道吗?男女之间的情感表达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当你看到你爸爸妈妈吵架时,你是否反感且困惑?为什么他们整天为一点儿鸡毛蒜皮的事情争吵?你有没有发现,很多次都是妈妈先从小事情开始发表不满,但爸爸却低头不语,没有得到任何反馈的妈妈越说越气,嗓门提高,频率加快,正说得起劲时,爸爸终于忍无可忍,愤怒如火山爆发般喷发出来,没有任何警告或者过渡,弄得妈妈猝不及防,很受伤害。
男人多数在情感方面不如女人敏感,这是男人的弱势,应该有意识地改进。例如,当一位男士因为一件事情不高兴时,他的言语举止都已经表达出他的不满了,而他自己却可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开始生气了。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男人总抱怨女人太多愁善感,难以理解,而女人总抱怨男人不够体贴,读不懂她的心,反应迟钝……女人有时候为了考验男人是否了解自己,喜欢反复让男人猜测她的内心,而这正是男人的弱项。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5、广交朋友(14)
千万不要采取这样的方式折腾男人,因为这样实际上会让女人非常失望和伤心。人们常说:男女搭配,说话不累。为什么?因为男女表达方面是可以互补的,男人重宏观,而女人在细节上更胜一筹,男人的情感很多时候是需要女人来帮助表达的。鉴于这种情况,建议女人心情不好时,不要自以为男人一定知道自己为什么心情不好。相反,多数情况下,另一个“星球”上的人可能都没有觉察出女人在生气!所以女人要想让男人知道她在生气,应该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原因,而千万不要自己独自生闷气呀!
男性女性在生理上的差异其实再清楚不过了。但男女对性方面的需求是否一样呢?回答仍然是不一样。很多婚前性行为是由于男性希望得到性满足,而女性希望通过满足男性的性满足从而得到男性的爱。瞧,出发点多么不一样呀?性行为本身是无法满足女性所需要的爱的,而对于一个不负责任的男性,当得到性满足后,他一样可以不付出任何爱,这样的性行为只能带给女性心理上的伤痛和身体上的亏损。爱是一种付出,付出重要的一点就是忍耐,没有耐心的人,不能忍耐的人,是缺乏爱的。负责任的男性要学习忍耐,寻求真爱的女性为了自己也要学习忍耐,有节制的生活才是有品位的生活。
如何忍耐呢?在青春期,性生理发育基本成熟,性激素水平显著升高,性心理进入旺盛的活跃阶段,出现性冲动是正常现象,不必埋怨自己,这是年轻人身心健康的表现。那如何应对呢?采取淡化的态度,远离刺激源,如远离带有刺激内容的书刊、音像制品;选择对自己身心有益的事情,如看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类的书;增强体育运动、丰富文娱活动等;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在团体中增加与异性同学的正常交往,可以在较大程度上缓解青春期心理冲动;另外有意识地学习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爱护尊重别人,如何做一个有节制力的人都是终生受益的。
很多美国学校都设有性别交换日,这样可以有意识地帮助你在生活中处理与异性的关系,无论是你未来的配偶,还是你的父母、你的同学或者同事,学会与异性打交道,将自己培养成一个man和woman是每个人必须学习的。只有多了解,才能多理解,只有多理解,才可能成为朋友而不是冤家。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5、广交朋友(15图)
m/lz_images/pic/b1/ff/4234g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6、学会吃苦(1)
6学会吃苦
面对挑战
在国内生活了16年,有那么多关心我的长辈们。爷爷奶奶每天生活起居的照应,爸爸妈妈对我的帮助和关心,一直伴随着我成长,就像是家常便饭,渐渐地我习以为常,视为理所当然了。但是,忽然来到美国留学,只身他乡,离开长辈们的“手心儿”,独享自由,发现并非轻松和一帆风顺的。
置身于完全陌生的环境,困难是不可避免的。生活上一下进入了需要全部自理的状态,语言关也必须独自面对,在国内学习的内容与这里有很多差异,陌生环境带来的孤独感等等,一下迎面而来。面对这个崭新的人生舞台,我就必须正视各样的困难和挑战。逃避是没有出路的。失败没有关系,只要不懈努力,就能进步。我不断激励自己:我要如鹰展翅上腾,逆风而上,自由高飞!
语言关是我面临的第一关。在刚来美国的头三个星期,我发现自己原来的英语底子很有限,一下子全面与同学和老师们交流,我感到很吃力。我清醒地知道,倘若我无法和美国老师、同学们广泛交流,语言难关不能突破,那么我的留学时间将会被迫拖长。这不仅影响我的毕业时间,也将花费父母更多的辛苦钱。作为一个男性,早晚要迈向独立,走向社会,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只有敢于面对挑战,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成长得更快,才能飞得更高。于是我紧紧抓住了当时唯一能克服困难的渠道——一刻不停地与美国同学交流,练习我的英语,直到我或他们累了为止。在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不仅英语突飞猛进,对美国文化更加了解,并且也更加融入这个新环境了。
学习有节制的生活是我面对的另一个挑战。在家里,长辈们总在我耳边唠叨着,督促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时甚至令我感到厌烦。到了美国,完全独立了,却发现有节制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
就拿花钱来说,我的家教很严,长辈们从来不会在这方面任我随心所欲。很多人脑海里对小留学生的印象就是家里特有钱、学习特不好的那种现代版“八旗子弟”。我不否认存在“八旗子弟”现象,但像我这样家境一般的很多,起码我自己应该不属于这类。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6、学会吃苦(2)
初到美国,我的吃、住、学都已经交过费用,一切由学校妥善安排。我随身带有父母给的一千美元,也可谓有钱族了。但我明白:我是来求学的,不是来享乐的阔家子弟。我必须克服物质诱惑,因为父母给我的钱,都是他们用血汗挣来的,我没有任何理由去挥霍。
过有节制的生活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是一个负责任的男性应该具备的素质。我现在可以很自豪地说,我在美国第一年没有去过一次饭馆,并且在那一年里我居然没买过一瓶汽水。每当我从学校的自动售卖机旁走过,那五颜六色的广告便向我发出诱惑,但我成功地战胜了诱惑!当然,节约并不代表抠门儿。在和同学们一起去电影院时,我会很慷慨地请他们吃爆米花,自己也买上一大杯可乐,然后美美地在立体音响的环绕中享受刚登场的“年度大片”。花钱要有分寸,该花的一定不能省,用不着的就没必要浪费。
留学海外,困难还会出现在很多地方,尤其对小留学生会相当不易。想家对于一个16岁的孩子是理所当然的。“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对我当时再恰当不过的形容了。那年春节联欢晚会,家家团圆闹新春时,我给妈妈打电话拜年。当时聊着聊着,积聚在心中的思乡之情一下子喷涌出来,竟忍不住哭了。后来,我每星期都与爸爸、妈妈、奶奶通电话,而且时常有信件往来。他们是我最亲爱的人,是一直给予我巨大鼓励和支持的坚实后盾。他们爱的关怀,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我克服困难的动力源泉。
除了家人的支持,学校老师、同学家长也常常请我去他们家做客,有时是共度周末,有时是共进晚餐,有时是户外郊游,活动丰富多彩。他们对我的关心和接纳,在很大程度减少了我的孤独感。
当我面对各样挑战时,想想这些关心我,不断向我伸出关爱之手的亲人、老师和同学家长们,我没有理由退缩。我发自内心地憋足了劲儿,希望更加努力,回报他们对我的关怀。
攻破营垒
到美国留学遇到各种的困难,最重要的是自己要清楚自己的目标。我始终清楚自己到美国是来留学的,学好并能按时毕业是我第一年的目标。目标明确了,即便遇到问题,也不会被吓倒,反而会全力以赴克服困难。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6、学会吃苦(3)
当我发现自己的英语很有限时,我敢于面对,而不是躲着藏着不敢说。我不怕出丑,鹦鹉学舌般地重复同学、老师们所说的话,尽我所有的时间与能力去模仿他们讲话时的口吻、语气。我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与当地人交流,例如用餐、体育活动、逛商店都是交流的好机会。即便没有人交流时,多听录音并大声模仿也是学习语言的好办法。就这样,我在两个月左右的时里,基本掌握了美式英语的发音。后来我更感觉到美式英语的发音,比英式的要简单和动听,因为它更接近北京话。这两种英语的发音上,一种很明显的不同在于某些单词发音时卷舌。比如,car(汽车),在英式英语里读出来是“卡”,而在美式英语里读“卡儿”。这种差异有点像普通话与北京话的差异,普通话说“小汽车”,而北京话就读成卷舌,带儿化韵的“小汽车儿”。
在国内,我学习起来从来没有这么大的劲头。现在看来是动力不足,没有那么强的紧迫感和明确的目标。到了美国,如果语言关不过,会影响我今后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试想,一件你原本会做的事,但由于语言的困难使你无法理解对方的需要,而没能做成,那是多么懊恼和郁闷啊!只有通过语言关,才能拥有了解美国的基本工具。所以我当时决心很大,再难也要攻克。
留学一年之后,我有幸代表优秀学生团体,在高中毕业典礼上发言。之后,校长悄悄告诉我,若不是我用中文“谢谢大家”结束了发言,他差点忘了我是位外国学生。
语言关是我要攻破的最大营垒,拿下了这最重要的、最难的,我的信心一下增大了许多。其他困难相对小得多,就等着我一一攻破了。接下来就是计算机这一关。
我刚到密歇尔高中时,可以说是个十足的计算机盲。记得第一次上计算机课,我都不知道如何开机,更别说基本操作了。最让我头疼的是各科老师都要求学生将作业打印出来以便批改,手写的作业会被扣分。我当时的打字速度远远没有手写得快。可为了交上令老师满意的作业,我只好先将作业用笔写好,再照着写好的内容,在计算机键盘上,硬着头皮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找,每完成一次作业都是异常艰苦。我意识到如果不学好计算机操作,那我将无法有效地学习。于是在一个小时一堂的计算机课里,我前半个小时只专心练打字,后半个小时学习具体的计算机功能操作。就这样,每星期上四次课,我一直坚持了整整一个学年。终于,我从一分钟只能打4个单词的水平,提升到一分钟打46个单词,并学会了Word和Excel等大部分办公软件的操作,甚至还设计出了我自己的网站。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6、学会吃苦(4)
接下来的一关是考驾照。在美国,学习开车是生活的基本技能之一。大部分美国家庭都拥有两三辆车。美国公路交通四通八达,而且极少数路段设有收费站,驾车出行十分便利。像密歇尔这样的小城镇,没有发达的公共交通设施,所以私家汽车尤其重要。例如,从我寄住家庭瑞克的住地到小镇上购买食品,汽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学生们上学都是由校车在固定的时间接送到家门口。要在这里学习、生活,我就不得不学习开车。
在国内,学开车要去驾驶学校,而在美国,大部分人都是由父母教的。像我这样父母不在身边的学生,可以选择高中的驾驶课。这里的驾驶课是免费的,学校专门提供一辆性能良好的自动档轿车作为教练车。每次学生驾车时,老师便在车顶上挂上“教练车”的牌子,提醒旁人小心避让。
在美国考驾照要过笔试和路考两道关。笔试主要考驾驶员对交规的熟悉程度。只有先过了笔试,才能有资格在监护人的监督和指导下练习上路开车,这位监护人必须有驾照,且年龄在21岁以上。当累计6小时驾车经验,并且有6小时前排座位乘车经验后,才最终拿到参加路考的准考资格。一次路考未过,则需等上一个星期才能再次考试。美国考官打分相当严格,为了确保过关者能安全上路行驶,他们不厌其烦,宁愿让准司机多考几次,也不会轻易放过一个“马路杀手”。
由于密歇尔小镇连红绿灯都没有,所以我的驾驶经验非常有限,遇到稍微复杂点儿的情况,就暴露出问题了。我的第一次路考不幸因闯黄灯考试未过;第二次路考,我又因为车速过慢影响交通,没有让行人先过反而抢在行人之前,停车技术不过关共三个失误败下阵来。两次考试失利给我的打击不小。自第二次考试失利后,我开始认真观察别人如何开车。经过半年的仔细观察和更多练习,我又去考了第三次。幸运的是,第三次路考我最终拿到了驾照。路考的失败经历,让我在驾车时格外认真谨慎。自从拿到驾照至今,我还没有吃过任何罚单,已经安全行驶了数万英里了。
其实在美国留学的生活里,需要攻克的难关远不止这些。但无论是什么困难,当我不放弃,努力去攻克时,就会发现我又成长了许多。每次不懈的努力,我不光获得成功,更重要的是获得执著、坚毅、顽强的品格。其实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即便达不到预期的结果,只要尽力而为,一样可以收获人生体验。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6、学会吃苦(5)
我的“第一桶金”
我于1999年5月初从密歇尔高中毕业,在大学秋季开学之前,我有整整3个月假期。我决定假期留在美国,利用这段时间进一步了解美国文化,同时也为进入大学和走向社会多积累实践经验。
我的这个暑期可谓别有特色——在寄住家庭的3万多英亩的农场庄园里干农活。我的美国“父亲”瑞克的职业既是牛肉供货商又是西部牛仔,每年牛肉市场价格的起伏与他的经济收入息息相关。在那一个暑假我经历了三种工作:割草、维修铁栅栏和骑马放牛。
瑞克的农庄有5000英亩是用来放牧的。这里长满了牧草,一到夏季牧草长得十分茂盛,瑞克便会请人打草,然后将草储备起来给牲畜过冬吃。那些天里,每天清晨,天还蒙蒙亮,我就会来到我唯一的工作伙伴,联合收割机前,进行每天必行的检查和必要的保养。然后,我便驾驶着它驶向那一望无际的草海。在国内,我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来美国会有机会开联合收割机!
别以为开着收割机打草是个轻松的活儿。俄勒冈的夏天异常炎热,天空经常是万里无云,没有任何云朵遮拦的大太阳就显得特别毒辣。收割机在打草时不能开得太快,因为太快会降低打草的质量。那台联合收割机的驾驶室里可没有空调,为了凉快点儿,我不得不打开门窗透气。可那样一来,打草时的灰土便肆无忌惮的涌进了驾驶室,我只好带上大口罩。在那一个月里,我每天在烈日下,戴着厚厚的口罩,顶着漫天的尘土,孤独地在那望不着边际的草海里劳作着。每天傍晚,回到瑞克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洗澡,仿佛每次我都可以洗掉一层皮。瑞克的太太丹妮拉每天都会给我们(他们的4个子女和我)准备好丰盛的晚餐。这么辛苦的劳动,是我在国内从来没有机会体验的。可是瑞克的儿子赫布(Herb)在另外一块地上和我干一样的活,他才只有13岁。我们每天分别在不同的地方干同样的活,回来同在一桌吃饭,像亲兄弟一样,瑞克待我也像自己的儿子一样。每天干活虽然很辛苦,我却没什么可抱怨的。
到6月份我们已经把草打完,本以为可以轻松一下了,谁知道更苦的活又开始了。与其称之为苦,不如称为意想不到。瑞克让我、赫布、我的同学理查森(Richardson)兄弟——马特(Matt)和安迪(Andy)一同去他的后山农场维修铁栅栏。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6、学会吃苦(6)
这里的农庄之间,是用3条或4条铁丝组成的铁栅栏划分开的,这样牛儿们就不会跑到别人家的农庄里去了。冬天俄勒冈的山上冰厚雪多,是许多雪地摩托车爱好者的乐园。这些雪地摩托爱好者们有时没有注意到厚厚的白雪下有农场的铁栅栏。当他们急驶而过时,铁栅栏便会被摩托车的履带轻而易举地碾断。所以,每到夏天农庄主们便要请人上山维修。
这里所说的维修可不是钉钉子、扭螺丝那么简单。我们先要沿着铁栅栏步行,直到找到被切断的铁丝才停下来。有时我们要在毫无遮拦的草地上步行几英里;有时我们要在荆棘密布的松树林里缓缓而行;有时仅仅走上两三步便要停住维修一处栅栏。一天下来,仿佛只能完成原计划的百分之一。
夏天的山野上蚊虫很多,我们要每隔两三小时擦一次驱蚊药水。在山上的一个月,我们4人共用去了3瓶药水。正常情况下,一个人一年也用不完一瓶。
擦药水还算不得什么,更绝的是我们经历了“山顶洞人”的生活。由于山上的农场离瑞克家有一个多小时车程,所以,为了节省时间,我们每个星期只下一次山。在山上,我们住的是一间没有自来水的小木棚。当我们每天收工后,都会争先恐后地跳进小木棚旁的溪水里洗澡。我们喝的水、吃的面包则是每次下山时带上来的。小木棚里没有冰箱,我们吃的主要是罐头食品。没有电视、音响,我们每天的生活真称得上是原生态:起床——干活——吃饭——睡觉。一个月后,我觉得自己都快变成“鲁宾逊”了。经过这一个月与世隔绝的山上劳作,我觉得世界上任何其他的工作都是简单而充满乐趣的;那些新鲜果蔬,平日里吃时没有什么特别感觉,甚至还会浪费,可现在它们是那么可口;能够天天冲个澡,躺在舒适干净的床上也成了享受……在山上的这一个月,让我彻底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我终于明白长辈们以前总爱在我耳边唠叨的“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真正含义了,我开始更加珍惜我所拥有的,更加感恩。当我开始感恩,抱怨和烦恼更加远离了我。
头两份工作都挺辛苦,这最后一份工作颇有点苦尽甘来的滋味。我从小就喜欢骑马,美国影片中的西部牛仔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这最后的整整一个月,我的工作就是骑马放牛,这让我在马背上足足过了把牛仔瘾。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6、学会吃苦(7图)
m/lz_images/pic/3f/30/g
连续一个月的美国西部牛仔生活,非常苦,也非常酷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6、学会吃苦(8)
要当牛仔,首先需要把自己武装起来。瑞克先是送了我一条骑马穿的牛仔裤。它与一般牛仔裤不同之处在于它比较贴身,比较长。这样骑在马背上,牛仔们会比较安全,不必担心裤子划在树枝上。系在脚踝上的金属马刺也是必备的,瑞克送了我一对从墨西哥买来的马刺,还是银制的呢。瑞克还帮我选了一顶牛仔帽,并在上面插了一根老鹰毛,以示祝福、平安。最后,我选了一匹17岁的老马作为我的坐骑,由于它黄毛黑鬃,我们都叫它“老虎”。不难想象,当我将装备一一穿戴好,骑上坐骑,一下子就从农夫变成了电影里威风凛凛的西部牛仔。瑞克一家都开玩笑地说:我可能是第一个西部的中国牛仔。
其实我比电影里的牛仔还要真实。每天清晨,我将“老虎”牵到马棚,一边给它喂谷子吃,一边帮它梳理皮毛。“老虎”是一匹相当有经验的老马,我只要一抖缰绳,它便知道往左还是往右。当它“酒足饭饱”后,我们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我每天的工作是将分布在农场各个角落的牛儿们赶到一个集中地点,然后瑞克对其中一些牛进行疫苗注射、健康测试等操作。他的农场非常大,往往我和赫布要骑上四五个小时才可以找到所有的牛。一天下来,我的腿还真有点合不拢的感觉。但骑马赶牛再累,比起在烈日下永无尽头地打草,或在山上与世隔绝地修铁栅栏,可算得上是份美差了。每当我一手紧抓缰绳,一手扣着牛仔帽,两腿一夹马肚子,在美国西部大草原上吆喝着飞驰时,那自由飞奔的感觉,就像是在梦里,实在是回味无穷。
3个月时光如梭,我即将离开瑞克和他的家人,进入我的大学生活。瑞克在我临走前给了我1200美元,并告诉我,他们家就是我的家,他们永远欢迎我。
这1200美元成为我在美国挣得的第一桶金。这桶金对我的含义可远远不止这1200美元。在这3个月里,我经历了从前无法想象的困难,囊获了令人流连忘返的奇闻异事。最最宝贵的是,当我尝到真正的“苦”之后,我才品出了我原有生活中的“甜”,也懂得了挣钱的不容易。如果没有这3个月,也许我永远不能明白,在国内那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是多么幸福,或许我还会觉得父母赚钱是轻而易举的,那些做出成绩的人都是靠运气才过得轻松潇洒。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6、学会吃苦(9)
我感谢瑞克,也很骄傲在农庄度过的那3个月。它教会了我如何去珍惜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这短短3个月的劳动体验,使我仿佛长大了好几岁!
我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密歇尔的老师们、家长们、同学们!在这一年里,我经历了太多太多。这一年里,我不仅对美国有了了解,更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看到自己的潜力,看到在困难面前,只要自己敢于面对,就能收获丰盛的人生体验。我长大了,我要离开乡村小镇密歇尔去读大学,那时我17岁。我不知道前方的路是怎样的,但我知道,我有勇气面对挑战,我有潜质克服困难!带着这样的信心,我满怀希望!
赢在软实力之5——具备吃苦能力
智博的“吃苦”经历实在是很精彩,也实在是难得,要知道他可是从小娇身惯养的大城市独生子女啊!要是换成你,你在不知道最后的结果是那么独特和丰富的时候,你愿意接受这样的体验吗?你受得了吗?或者你的父母舍得你受这个苦吗?
以色列智慧之君所罗门王曾在箴言书中写道:“人吃饱了,厌恶蜂房的蜜;人饥饿了,一切苦物都觉甘甜。”还记得中学课本里的那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吗?那是孟子的文章: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古今中外,看来对“吃苦”的好处多有认同,可真操练起来,“吃苦”二字实在不容易!
当今国内经济发展迅猛,家庭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加上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宝宝,除了父母的关爱,更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注和疼爱。一棵小独苗苗,爱都爱不过来,哪里舍得让孩子受苦呀!现在有多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就已经享用着长辈们一起凑钱买的房子,又有多少年轻人整日抱怨工作无聊,老板无情,甚至不堪重负,干脆辞职回家,堂而皇之地成为“啃老族”?父母到头来发现,自己不知不觉中成了孩子的奴仆,整天围着孩子操心。但毕竟有一天我们要归如尘土,入土以后这孩子谁来管呀?!
二 重新认识自己——进入低级别高中(二) 6、学会吃苦(10)
首页 上一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