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人都爱经济学

_2 王福重(当代)
  所以,司马懿作为一个统帅,应该做出正确的判断,即这是一座空城的可能性非常小,而有重兵把守的可能性却非常大,所以,他应该选择退兵,伺机再动,而不能贸然入城,招致重大损失。
  司马懿做了正确的决策,即退兵。表面上看是上了诸葛亮的当,而实际上,司马懿的决策是正确的,因为风险太大,必须按照一般规律出牌。反过来说,这个编造的故事,也反衬了诸葛亮的虑事不周,狼狈至极——他既然能掐会算,为什么就没有算到司马懿的大兵会从天而降呢?既然他平生不敢弄险,聪明到从来不把自己置于危险境地,为什么这一次,就把自己弄到如此凶险的地步?
  我们还要说,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远不如司马懿,《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他的评价是很中肯的: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不少军事家和历史学家,都对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给予较低的评价。
  实际上,正是司马懿最后把诸葛亮彻底击垮,诸葛亮的命就丧在司马懿手里。
  我们看到,用博弈论去观照过往的事情,可以把事情的本质揭露得更清晰,并有助于匡正长期以来的似是而非。
  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5章 供给和需求(1)
有个笑话说,如果能教会鹦鹉说“需求”和“供给”这两个词,这只鹦鹉就可以成为一个经济学家。
  其实,这虽然是个笑话,可是却有些道理。因为需求和供给的分析方法,是经济学家独有的思考问题的方式,其他学科都没有这样的方法。
  如果你碰到一个问题,苦思冥想也想不清楚,那就试试从供给和需求的角度考虑一下吧,或许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但是离解决问题一定不会太远。因为这种方法,把所有相关利益者都考虑在内了。而世界上最难以理解的现象,如果从利益角度去看,就立即清晰起来了。
  当我们买东西的时候,最关心的是什么?价格!当我们去找工作的时候,最关心的是什么?是工资待遇,而工资就是劳动的价格。当一个企业投资时,最关心的是利率和产出的价格,因为利率表示投资的成本,它是货币的价格。
  经济学假定人是理性的,追求的是个人利益的极大化。在一个经济社会里,人们追求的利益,主要是经济利益。而在所有关乎经济利益的因素中,价格是最最重要的。经济学家说,价格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核心和主角。
  所以,价格由谁说了算,或者价格如何决定,从来就是经济学的核心命题。
  价格是一个商品的货币衡量,大家非常熟悉,司空见惯。为什么价格如此重要?如此难以理解呢?
  其实,越是司空见惯的东西,越是难以理解。比如人很多,但人的本质是什么,到现在也没有人能说得清。马克思说,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你看出来了吗?价格也是这样,看似寻常,实则深奥得很。
  人类很早就发现,分工可以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因为每个人擅长生产的东西不一样,而需要的东西却差不多,都需要消费多种东西才能生存。如果不分工,每个人什么都生产,就不如只做自己最拿手的东西总产量大。
  比如,在原始野蛮状态下,两个人比邻而居,他们都需要消费两种东西:鱼和肉。但是一个人只擅于捕鱼,而不擅于狩猎;另一个人则相反。如果他们不分工,老死不相往来,每个人都得同时进行这两种生产。
  但是当只擅于捕鱼,而不擅于狩猎的人去狩猎的时候,其实他就放弃了更多的肉。因为,如果他用狩猎的时间去捕鱼,用捕到的鱼,可以换到比他亲自去狩猎获得的肉还多的肉。因为他的邻居擅于狩猎,而不擅于捕鱼,因此他对肉的评价低,对鱼的评价高,他愿意用较多的肉换取较少的鱼。
  同样道理,那个只擅于狩猎不擅于捕鱼的人,如果去捕鱼,就会放弃更多的鱼。想吃到更多的鱼,就不捕鱼,想吃到更多的肉,就不狩猎。世界就是这样奇妙。
  当他们分工,各自做自己拿手的而放弃自己不拿手的东西的时候,他们整体的产量提高了,鱼也多了,肉也多了,这就为他们消费更多提供了基础。
  因为,有了分工,就得有交换,否则谁也活不了,不要忘了此时他们只生产一种东西,但是需要消费鱼和肉两种东西。
  因此,人类都有交换的愿望,就如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说的:给我我所要的吧,你也会得到你所要的。
  动物也有些本能的分工,比如蜜蜂,但是自愿的交换则不常见。
  问题就来了:交换怎么进行,两种东西按照什么比例进行交换?凭什么两条鱼换一头梅花鹿,而不是相反?
  这个交换的依据就是价格。价格的本质,是一个比例,交换的比例。绝对的价格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是100元,你不必害怕,因为一瓶可乐的价格是300元。
  在经济学的历史上,价格由什么因素决定,是一个争议极大的问题。直到1890年英国经济学家艾尔弗雷德?马歇尔出版《经济学原理》,这个问题才算是画上了一个完满的句号。
  刚开始,为了认识价格,经济学家先找了个“价值”概念过渡了一下。认为,价值更根本,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只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经济学后来的发展表明,这是一种不必要的迂回。直接研究价格就可以了。可是这样的“迂回”在思想史上太多了。所以,首要的问题是,价值这个内核,由什么因素决定。
  最初的探讨是从劳动开始的,劳动决定价值,是经济学的著名论断。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这些大名鼎鼎的经济学家,都秉持这种观念。威廉?配第被马克思称为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他的名言是: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
第5章 供给和需求(2)
两种东西能交换,说明它们之中有某种共同的东西,可以通约。找到这个东西,就找到了交换的依据。
  为什么上述经济学家都不约而同地把价值,即两种商品交换的依据,归结于劳动?因为现实如此。
  在人类社会的初期,人们获取食物和衣着就是靠简单的体力劳动,比如捕鱼和狩猎。为了获得食物和衣着,只要劳动就够了,根本不用机器,只需要简单的工具,这些工具,都可以免费获取,比如树枝和石块。
  既然为了生产东西,只需要付出劳动,所以,当两种东西互相交换的时候,只要看其中包含的劳动量就可以了。劳动是此时惟一可以通约的东西,劳动含量相同的东西,才能交换成功,比如两条鱼换一头梅花鹿,是因为生产两条鱼和一头梅花鹿所需的劳动一样多。
  可是只靠劳动就能生产的时代过去了。为了生产,需要投入多种要素,劳动虽然也必要,有时也是重要的,但是它不再是惟一的,多数时候还不是主要的要素了。因此,决定价值的,或者交换依据的,不再只是劳动,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被其他理论代替了。
  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1817年他发表了其最有名的作品《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这是古典经济学的巅峰之作,李嘉图被称为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完成者。
  李嘉图到处宣扬他的劳动决定价值的理论,有一次,在他演讲时,有个听众问了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有两瓶葡萄酒,一瓶生产出来后,马上拿到市场上出售,可以卖一个价钱,比如10英镑;另一瓶呢,没有马上出售,而是窖藏起来了。过了一段时间,再去卖,卖价是100英镑。这多出来的90英镑,是谁创造的呢,是劳动吗?李嘉图当时没有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厉害,如果你说这90英镑的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就没有道理,因为虽然把酒窖藏起来需要劳动,可是这个劳动是非常少的,跟多出来的价值严重不成比例,起码这90英镑,不能全是劳动创造的。如果你说是劳动创造的,那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就错了。所以,聪明的李嘉图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攫住了伟大的李嘉图,他非常苦恼,甚至给人写信,声称自己想彻底放弃劳动价值学说,就在这痛苦中,他离开了这个世界。
  李嘉图去世之后,他的弟子们继续发扬光大乃师的学说,继续演讲。有个叫麦克库罗赫的人,也是非常厉害的经济学家,他在演讲时,又被问到上述问题。他的回答居然是,多出来的这一部分价值,仍然是由劳动创造的。这个劳动就是大自然的劳动,照今天的科学术语说,就是酒分子之间的碰撞。
  他说,酒被窖藏起来之后,人手虽然不再劳动,但是大自然还在劳动,一切引起人们希望后果的操作,都是劳动,哪怕是畜牲的劳动。这是很可笑的解释,因为劳动只能是人的劳动,哪里有什么大自然的劳动、畜牲的劳动呢。正是这些忠实信徒的胡乱解释,使得李嘉图原本具有一定科学价值的劳动价值学说解体了。
  当时,写了著名的《人口原理》的大经济学家马尔萨斯不无调侃地说:我早就说过,决定价值的东西,不只是劳动,现在你们也同意了,不过,我给你们说的大自然的劳动取了个新名字,即“资本”,资本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因为这个时候,资本的获得不再是免费的了,要创造价值,必须有资本的加入。人们对价值的认识深入了一步。
  再后来,著名的经济学家萨伊提出,应该再加上土地,就是劳动、资本、土地三要素共同创造价值。认识又进了一步。再后来,又有人说,要加上技术和知识。
  也就是说,当两个东西交换时,不仅要看商品中包含多少劳动,还要看含有多少其他要素。比如微软操作系统,价格很高,可是劳动的因素却很少,主要是资本,还有知识和技术。
  劳动决定价值的观念,至今有着深刻的影响。据说,在一次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下几十个职业,让学生选出最值得尊敬的职业。有意思的是,选农民的最多。学生说,农民的劳动最辛苦,粮食最重要,所以,最值得尊重。其实,最辛苦的工作,不一定最值得尊敬,因为它不见得能开创新世界。开创新世界的劳动,比如知识分子的劳动,却不一定最辛苦,但是更值得尊重。粮食是重要的,但是人并非只靠粮食生存,水、衣服的重要性一点也不亚于粮食。
第5章 供给和需求(3)
尽管加上了众多因素,比原先单一因素的理论要科学多了,但是这些理论还是存在严重的缺陷。
  问题在于,无论是劳动,还是资本、土地,它们都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它们都是客观的、跟生产有关的要素,也就是供给方面的力量。这些理论,根本没有考虑到需求一方的作用,或者认为需求根本不起作用。
  这是很大的缺陷。两个包含同样劳动、资本、土地的商品,价格可能却有天壤之别。比如,当粮食大丰收时,一斤粮食只值1毛钱;可是当发生饥荒时,同样的这一斤粮食可以卖100块钱,甚至更高价格。然而,在这两种情况下,它们所包含的劳动等客观因素是一样的。所以,光凭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等客观要素,还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
  包含劳动多的东西,价值不一定大。比如两个渔民,每天下海打鱼。有一天,狂风大作,浊浪滔天。其中一个不敢下海,而另一个却照样出海。下海的这个人风里来浪里去,历尽千辛万苦,捕到了一条鱼。而没有出海的那位很幸运,在海边抓住了一条自己跳上来的鱼。假设这两条鱼一模一样,它们应该具有相同的价值,可以交换到同样的东西,可是显然,蹦上来的这条鱼,几乎没有包含劳动,而辛苦打到的那条,所包含的劳动一定多得多。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劳动创造一切。其实,这更荒谬。山中的走兽,空中的飞禽,水里游弋的鱼儿,是大自然原本就有的,跟劳动无关,没有人的时候就存在了。劳动并不创造一切,劳动只创造很少的一点东西。
  所以,马克思曾经说,劳动创造一切的说法,是跌到了资产阶级的泥潭里了。
  回过来说,客观的因素决定价值的理论有严重的缺陷,这启发了经济学家从主观因素上寻找价值的源泉。
  我们购买商品,是因为它们对我们有用,这个有用,可能是客观的。也可能是主观的,比如粮食能解除饥饿、有用,这是客观上的有用;但是像歌星演唱会,虽然歌星唱歌本身是客观的,它的用处却是精神的、主观的,不同的人喜欢的程度,进而愿意出的钱是不一样的,有人愿意花1 000块,有人连100块也嫌多。
  即使是客观上的有用也会变化,比如当你很饿急于要吃粮食和当你已经吃饱时,粮食对你的有用是不一样的,虽然粮食解除饥饿的客观作用依旧。
  同样的粮食,当你饥饿的时候,你愿意花很高的价钱去买;当你不饿的时候,你就不愿意花钱买它了。为什么同样的粮食你花的钱不一样?就是因为你对不同场合下粮食的主观评价不一样,或者主观上的用处不一样,饥饿的时候评价高,吃饱时评价低。
  前面也提过,在经济学上,把物品的对人的主观上的有用叫做“效用”。我们愿意为一件商品出价多少,取决于这个效用,也就是主观上的有用程度,而不是客观的有用程度。
  一件东西如果完全没有效用,我们就不会买它,可是,是不是效用越大的东西,我们愿意付的价格就越高呢?不是的!
  比如,钻石几乎没有任何用处,也就是效用很小,但是它价格极高,穷人买不起;而水的效用很大,可是价格却很小,很长时期内几乎是免费取用,每个人都消费得起。这就是1776年亚当?斯密提出的著名的“水和钻石价值之迷”。经济学家用了100多年时间来探索这个问题,直到19世纪70年代才获得圆满解决。
  英国经济学家斯坦利?杰文斯(他写了《政治经济学理论》,是数理经济学的创立者之一,曾经用太阳黑子活动解释经济危机,1882年47岁时不幸死于溺水)、法国经济学家列昂?瓦尔拉斯(他写了《纯粹经济学要义》,是一般均衡理论的创立者。他的墓志铭就是:一般均衡理论的创立者)和奥地利经济学家门格尔(他写了《国民经济学原理》),在19世纪70年代分别独立提出了类似的理论,解决了这个问题,这个理论就是著名的“边际效用理论”。
  边际效用是和总效用相对的一个概念,总效用是消费一种商品主观上所获得的总的满足感,而边际效用是新增加的一单位商品所增加的效用。上述三位经济学家的理论说,一件商品的价值,不是由它的总效用决定的,而是由其边际效用决定的。当然,无论如何,跟客观的那些因素,诸如劳动之类的没有关系。
第5章 供给和需求(4)
总效用的规律是,开始的时候,随着消费某种东西的数量的增加,效用会不断增加,可是,增加到一定程度就不再增加了,然后就是随着消费的增加而减少。比如吃饭,开始的时候,吃得越多越满足,但是吃到一个最佳状态之后,再吃就不舒服了,总效用就会下降,当然我们一般不会吃到这个程度。
  总效用先增加后下降,是由边际效用造成的。边际效用变化的特征是递减,也就是后一单位的效用,没有前一单位的效用大。
  为什么边际效用会递减呢?因为我们的主观感受,来自于我们脑细胞中的神经元对外界刺激的应激反应。一个力度相等的外界刺激,随着刺激次数的增加,神经元对其所作的反应会越来越弱。好比你住在铁路旁边,开始的时候,火车经过的噪音,一定令你辗转难眠,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你对这种噪声就根本没有感觉了,它不再影响你的睡眠了。
  认可了这一点,就可以解释水和钻石的价值之谜了。
  一件东西,一般都有多种用途,经济学家认为,理性的人们在拥有一件东西的多个单位后,可以按照用途的重要性,对这些东西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比如你获得了10 000个单位的水,你会把第一单位的水用来自己喝,第二单位用来做饭,你认为,做饭的重要性不如喝,第三单位用来洗澡,洗澡的重要性不如做饭,然后继续排下去。
  最后一单位的水,你想了半天,也没有想起还有什么可以安排的,你就把这最后一单位的水抛洒出去了,抛洒在空中,看着水在阳光下熠熠闪光。这个效用接近于0。
  假如,你也获得了10 000单位的钻石,对于第一单位,当然是戴在身上炫耀,钻石是奢侈品,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虚荣。第二单位,我无法想像你准备怎么用,对剩余的其他单位,我也不得而知。但是,对最后一单位,也就是第10 000单位,我们也假定你把它抛洒在空中。
  可是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撒过水,也看别人撒过水,所以可以说,水满足了我们所能想像的所有用途或者效用。
  而谁见过扔钻石的呢?没有。钻石大概只能满足第一种用途,也就是满足虚荣心。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排在前面的效用大,后面的效用小。水可以满足我们非常靠后的包括最小的欲望,于是,它的边际效用很小,甚或没有。而钻石只满足了我们一个欲望,只排了一个,其边际效用当然很大。因为边际效用决定价值,所以,钻石贵而水便宜。
  边际效用虽然解决了很大的难题,但是也引起了经济学价值理论的争论和分裂,到底是客观的供给的因素,如劳动、资本、土地等决定价值,还是主观的边际效用决定价值?
  马歇尔出来收拾了这个残局,首先,在《经济学原理》中,马歇尔把价值和价格统一了,价值就是价格,没有必要迂回地通过认识价值来认识价格,可以直接理解价格,此后的经济学就不再刻意区分价值和价格了,价值和价格就统一了。
  其次,马歇尔采取了折衷的办法,他认为,价格既与供给有关,也与边际效用有关,即与需求有关,是由两者共同作用决定的。
  供给和需求都不是单纯的数量概念,而是函数。供给,是价格和供给量的关系的函数,反映的是生产者的行为。供给并不就是生产,生产是个行为,供给却是个函数。在供给中,凝结着劳动、土地、资本,以及马歇尔自己加上的企业家才能,即企业家具有的组织、领导、创新的能力,这是供给最新的一个要素。
  在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中,价格是自变量,因为价格首先变化,人们根据价格决定供给量。一般来说,价格越高,供给量就越大,因为价格提高,供给的越多,利润就越大。
  需求是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反映的是消费者的行为。需求中,凝结着效用、边际效用、偏好等因素。一般来说,价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小。需求也不是购买,购买是行为,需求是个函数。
  如果价格太高,供给量就会超过需求量,就出现产品过剩,供过于求,积压。因为这时的价格,超出了消费者对商品的评价。生产者就会降价,降价一方面使供给量下降,另一方面使需求量增加,供求的差距缩小。 书包 网 m 想看书来书包网
第5章 供给和需求(5)
如果价格过低,需求量就会超过供给量,出现供不应求,人们拿钱买不到东西,发生抢购,因为这时商品的价格低于消费者的评价,即使以比现在更高的价格买,也是合算的,于是必然有人愿意出更高的价格来买,价格上涨,也会使供求差距缩小。
  所以,必然存在一个价格,使得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既不过剩,也不会有不足,这个价格就叫“均衡价格”。均衡价格,就是市场上表现出来的实际价格。一切按照均衡价格出售和购买的人都会如愿。
  经济学家在说到价格高低的时候,其标准就是这个均衡价格,比它高就叫价格高,比它低就叫价格低。跟一般人所谈论的价格高低是不同的!均衡价格是对买卖双方都最好的价格!
  如果价格高于均衡价格,对买方自然不利,而卖方就会有积压,也不利;当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对卖方自然不利,但买方也买不到,也不利。只有当价格达到均衡价格时,买卖双方的利益才达到了最大化。
  到目前为止,经济学对价格的认识所达到的水平,就是供求决定价格。供求理论包含了此前所有理论的合理部分,是最科学的价格理论。当经济学家分析价格的时候,就从这两个方面分析。
  人们对一个东西有需求,是指有购买欲望,而且买得起。
  决定需求的因素很多,比如要购买的商品本身的价格;该商品的替代品(替代品就是可以替代这个商品的商品,比如牛肉就是猪肉的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的价格越高,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越大,比如牛肉的价格越高,对猪肉的需求量就越大;互补品(互补品就是一起消费的东西,比如咖啡和糖)的价格,如果一种商品的互补品的价格提高,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下降;偏好也影响需求,偏好就是人的“毛病”。比如你喜欢吃香蕉,即使价格再高,你可能仍然会买那么多,可是我不喜欢吃,如果价格提高一点,我就不要了等等。
  但是,经济学家最重视的是商品本身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我们说过了,这个关系叫需求,或者需求函数。而且关于两者的关系还有一个定律,叫做需求定律,即当其他条件不变时,一件商品本身的价格越高,对它的需求量就越少,反之就越多。
  所谓其他条件不变,就是替代品、互补品以及偏好等都不变。需求定律很符合知觉,但是一定要注意其前提,即其他条件不变。如果猪肉的价格提高,而牛肉等其他肉的价格提高得更多,我们对猪肉的需求量还是增加而不是下降的。只有其他肉的价格等条件不变,猪肉价格提高,买猪肉的量才下降。
  有人说,下雨的时候,雨伞卖的价格更贵,但是买雨伞的人反倒多了,这不是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大吗?需求定律不对?!
  可是,不要忘了,下雨的时候,人们对雨伞的偏好发生了变化,所以,虽然价格提高,需求量还在增加。假如雨一直下下去,如果价格再提高,需求量一定会下降。需求定律是对的。
  厂商的供给也跟多种因素有关,比如生产的技术、是否能赚钱,以及投入品的价格如何等等,但是,经济学家最关心的是商品本身的价格与其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我们叫“供给”或者“供给函数”。相应的也有一个供给定律,即商品本身的价格越高,厂商的供给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
  供求决定价格,而且因为需求和供给的背后都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不时地发生变化,所以,价格是经常波动的。
  有价格出现的场合,经济学家叫“市场”,不管看得见看不见,都叫市场,比如小商品市场是看得见的,而金融市场则是看不见的。
  亚当?斯密曾经讲市场叫做“看不见的手”。人们大多不明白为何如此称呼市场。这是因为,买东西的人和生产东西的人、卖东西的人之间是不认识的,没有见过面,但是价格这个市场的核心,正是这些看不见的人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是价格协调了他们之间的利益。
  你在超市里买了一个美国水果,可是并不知道这个水果是哪个美国人从树上摘下来的,也不知道是谁把它运到了中国,经过了多少人的手。而美国生产水果的人,也不知道谁买走了它。你们互相不认识,但是,价格正是你们之间相互作用才形成的,买卖双方互相看不见,但是居然能共同决定价格,所以市场叫“看不见的手”。 m 书包网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5章 供给和需求(6)
价格是个奇妙的东西,人们只要知道价格,就可以判断事情是否对自己有利,就可以据此来安排自己的活动,价格把所有有用的信息都包含在里面,把所有无关的信息都过滤掉。
  比如当卖铅笔的人发现人们都蜂拥来买铅笔,愿意支付比原来更高的价格的时候,他不必知道为什么人们突然对铅笔情有独钟,他只要知道价格在上涨就够了,他的反应就是向生产铅笔的人多订购,这样他就能赚更多的钱。而生产铅笔的老板也不需要知道为什么零售商突然多订购,他只要知道订购价上涨就可以了,他的反应是向木材提供商订购更多的木头,〖KG*2〗于是伐木工人发现他们更忙碌了,工资也提高。
  〖HT3W〗〖JZ〗我是一支铅笔(节选):市场的力量1〖〗
  在这个地球上,没有一个人能了解我是如何被制造出来的。
  我的家谱得从一棵树算起,一棵生长在加利福尼亚北部和俄勒冈州的挺拔的雪松。现在,你可以想像一下,锯子、卡车、绳子,以及无数用于砍伐和把雪松圆木搬运到铁道旁的各种设备。再想想制造开发和运输工具的形形色色的人和数不胜数的技能:开采矿石,冶炼钢铁,再将其加工成锯子、轴、发动机;要种植大麻,经过复杂的工序将其加工成粗壮的绳子;伐木场要有床铺,有帐篷,要做饭,要消耗各种食物。哎呀,忘了说了,在伐木工喝的每杯咖啡背后,也有成千上万的人的劳作!
  圆木被装船运输到加利福尼亚的圣莱安德罗。你能想像得出制造平板大卡车、铁轨、火车头的那些人,和那些修筑和安装送我到那里的整个交通体系的人们吗?这无数的人,也都是我的前身。
  想想圣莱安德罗的木材加工厂。雪松圆木被切割成铅笔那么长的薄板条,只有1/4英寸厚。要在烘干炉内将这些板条烘干,然后,涂上颜色,就像妇女们往脸上涂脂抹粉一个道理。人们喜欢我看起来漂漂亮亮的,不喜欢我煞白的模样。板条上蜡,然后再烘干。制造颜料和烘干需要的热量、照明、电力、传动带、电动机,以及一家工厂所需要的一切设备,等等,所有这一切需要多少技能? 工厂里的清洁工也算我的前身吗?不错,还应该包括那些向太平洋天然气与电力公司的电站大坝浇铸水泥的人!因为,正是这些发电站向工厂供应了电力。不要忘了那些或早或晚在薄板条穿州越县的运输过程中——每车装60吨——出了一份力的人们。
  现在,到了铅笔制造厂——这样的工厂在机械设备和厂房建筑上要投入400万美元,这一切资本,都是我的生身父母们通过省吃俭用才积累下来的。一台很复杂的机器在每根板条上开出八条细槽,之后,再由一台机器在另外的板条上铺设笔芯,用胶水粘住,然后,放到其他的板条上面——可以说,做成了一块笔芯三明治。再由机器切割这“牢牢粘在一起的木头”三明治,我跟七位兄弟就诞生了。
  我的“铅笔芯”本身——它其实根本就不含铅——就相当复杂。石墨开采自锡兰。想想那些矿工和制造他们所用的工具的人,以及那些制作用轮船运输石墨的纸袋子的工人,还有那些装船的人,还有那些造船的人。甚至,守护沿途灯塔的人也为我的诞生出了一把力——还有港口的领航员们。
  石墨要与产自密西西比河床的粘土混合,在精炼过程中,还要用到氢氧化铵。然后,要添加增湿剂,比如经过磺酸盐处理的油脂——这是用动物脂肪与硫磺酸进行化学反应制造出来的。经过一道又一道机器,这些混合物最后看起来是在源源不断地挤出来——好像是一台香肠研磨机中挤出来似的——按尺寸切断、晾干,再在华氏1 850度的温度下烘烤数个小时。为了提高其强度和顺滑性,还要用一种滚热的混合物处理铅笔芯,其中包括固体石蜡、经过氢化处理的天然脂肪和产自墨西哥的大戟石蜡。
  我的雪松木杆上涂了六层漆。你知道油漆的全部成分吗? 谁能想到蓖麻子的种植者和蓖麻油的加工者也是我的前身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确实都是。啊,仅仅是把油漆调制成一种美丽的黄颜色的工序,所涉及的各种各样的人们的技巧,就数不胜数了。
  再看看标签。那是炭黑跟树脂加热混合而形成的一张薄膜,请问,你知道怎么制造树脂吗?你知道炭黑是什么东西吗?
  我身上的那点金属——金属箍——是黄铜的。想想那些开采锌矿石和铜矿石的人们吧,还有那些运用自己的技能,把这些自然的赐予物制作成闪闪发光的薄薄的黄铜片的人们。金属箍上的黑圈是黑镍。黑镍是什么东西?又有什么用途?为什么在我的金属箍的中间部分没有黑镍?光这个问题,就得用上好多页纸才能回答清楚。
  然后就是我那至高无上的王冠,在该行业中被人很粗俗地称之为“塞子”,就是人们用来擦除用我犯下的错误的那个东西。起擦除作用的那种成分叫做“硫化油胶”。看起来像橡胶一样的东西,是由荷兰东印度群岛出产的菜籽油跟氯化硫进行化学反应制造出来的。与一般人想像的相反,橡胶则仅仅起粘合的作用。在这儿,需要各种各样的硫化剂和催化剂。浮石产自意大利,给“塞子”上色的颜料则是硫化铬。
  现在,还有谁对我前面提到的这种说法不服:这个地球上没有一个人完整地知道铅笔是如何制造的。
  可是他们根本不明所以。
  价格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关乎所有人的利益。所以,价格机制是市场的中枢。
  价格机制,就是价格上下运动,以让市场的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的过程。只要价格机制是灵活运转的,价格可以自由地上下运动,经济中就不会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就不会有经济萧条和失业。因为只要东西过剩,价格就必然向下运动,100块没人要,1块钱总有人买吧。短缺了价格就上升。如果劳动力可以一直降低自己的工资水平,就不会有人失业。
  问题就在于,价格经常运转不灵,价格凝滞不动,东西卖不出去,劳动力失业。
  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宏观经济学的任务就在于找到价格运转不灵活的原因,并致力于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矫正它。
  书包网 m
第6章 消费者理论

  怎么样才算是一个精明的消费者呢?
  消费就如用货币作为选票,选择自己中意的商品。要想达到消费者利益的极大化,消费者应该这样花钱:不断调整所买的每种商品,直到投给每一种商品的最后一票,或者最后一块钱,获得的满足程度相等。
  就像吃自助餐,应该这样:吃每种东西的最后一口所带来的满足感一样。
  虽然可能很难精确做到,但是只有当你尽力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时候,你才算是一个真正精明的人。
  经济学假定大家都是在给定的约束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如此。
  我们消费商品,不是消费物质,不是占有商品本身,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我们前边提到过,商品满足人的主观愿望的属性叫效用。消费的目的正是获得效用,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比如吃饭,不是为了把饭位移到肚子里,只有我们觉得饿的时候,才会消费这些饭菜,吃饭是为了获得一种主观上吃饱了的感觉。
  消费者理论说明的是,人们在收入一定或者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自己效用的极大化。
  为什么假定收入有限?这个假定其实是资源稀缺假定在消费者理论中的反映。首先,如果收入是无限的,那我们一定这样消费:买所有的东西,直到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都为零。
  其次,经济学研究的是,在资源稀缺的情况下,人类如何理性选择,实现自己最大的利益。如果资源、收入不是有限的,就不需要选择,也就不需要经济学了。
  为什么?
  因为物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一直买一种东西,买下去,肯定能买到边际效用是零的那一个。有人说,可能我买不到边际效用是零的那一个,或者比零大一点,或者小一点。
  这是有可能的,但是不要忘了,数学上的边际的概念,指的是非常非常小的变化,如果你买不到边际效用恰好是零的那一个,只是因为单位太大,只要把单位缩小就可以了。
  当一种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零时,对该商品的消费就该停止了,因为下一个商品的效用就是负的,还不如不消费。此时,从该商品的消费中,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达到了最大。当消费的所有商品的边际效用都达到零时,消费者的总消费就达到了最大。
  我们可以把消费者的效用看成是所消费商品的数量的函数,消费商品的数量决定了消费者的效用,而边际效用就是这个效用函数的导数,根据简单的数学知识,我们知道,当导数是零时,函数值达到了最大。
  注意,只有当消费者的收入是无穷多时,消费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才是消费者达到最大效用的条件。此时,根本不必考虑如何花钱,如何节省。
  可是,消费者的收入是有限的,这时,消费者就得考虑如何花钱了,不可能购买每一种商品直到边际效用是零。
  经济学家告诉我们,消费者应该这样花钱:让花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比如最后一块钱所获得的效用都相等。
  效用可以用数字表示,比如1、2、3、4等等,越大表示满足感越强烈。效用都是整数,零也可以,一般不能是负的。
  我们把问题简化一下,假如消费者只消费两种商品。如果他花在第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块钱得到的效用是5,而买第二种商品的最后一块钱所获得的效用是3。那么,如果他把买第二种商品的最后这一块钱,转移到到第一种商品上,他就在减少3个效用的同时增加了5个效用,总的效用增加了2。只要投在第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块钱的效用大于第二种商品,这种转移总能增加消费者的总效用,直到投在两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块钱的效用相等,效用才达到最大,没法再增加。
  反过来,如果购买第一种商品的最后一块钱所获得的效用是3,第二种商品是5,则当我们把购买第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块钱转移到第二种商品上时,消费者的效用也会增加2。这种转移直到购买两种商品的最后一块钱的效用相等,都可以增加总效用。
  所以,消费者应该通过“边际调整”,也就是只比较每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使得投在不同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获得的效用相等,消费者达到最大效用。
  这里有个假定,就是一元钱是个非常微不足道的购买力,即使增加了一元钱的购买,我们从第一种商品上获得的效用,仍可以看做是不变的。虽然边际效用递减,但是效用的变化是连续的,也就是变化得非常缓慢。所以,当我们把购买一种商品的一元钱转而购买另一种商品的时候,购买两种商品的新的最后一元钱获得的效用可以看做是不变的。
  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边际考虑,也就是从后往前考虑这个方法的作用,我们必须也只需要从购买每种商品的最后一元钱着手进行调整,先不必考虑以前的购买。
  当然,消费者实际购买时,不可能做到这么精确,但是只有当消费者朝着这个方向,按照这个原则做时,消费者获得的效用才会更大。
  这就是理论的作用。
  实际上,我们也是这样做的。我们经常吃自助餐,我们胃的容量有限,胃容量就相当于收入,可是我们要让自己吃得值,尽量达到最大的满足。那么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我们要每样都吃一点,喜欢的多吃点,不怎么喜欢的,也会少来一点。不会看见一种喜欢的东西,就一直吃下去,因为虽然你喜欢它,但是多好吃的菜,都是边际效用递减的,多吃一点,味道就淡一些,所以,你吃它一会,就会去吃点别的。因为别的东西,你还没有吃过,它的边际效用比较高,再吃前一种,就不如吃这个更合算。
  你的最佳状态是,你吃的每种东西的最后一单位的效用,也就是最后一口的边际效用,都相等。你吃的每一口,相当于前边的一单位的货币。你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吃的每种菜品的最后一口的满足感都一样。我们吃每种东西的数量仍然是不一样的,但是不管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最后一口的满足感,即边际效用必须是一样的。
  所谓购买每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可以用该商品的价格除以该商品的边际效用,也就是消费的最后一单位的效用,来表示。比如,商品A的价格是10,共消费了100个A,第100个的效用是10,那么购买A的最后一块钱的效用就是10。为了达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购买任何其他商品的最后一块钱的效用也都必须是10。也就是,所有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是一个常数,在这个例子中就是10。
  这样说,也隐含着一个假定,即每单位货币的效用是不变的,是10。为什么这样假定?因为我们说过,消费者的收入是有限的,一旦收入定了,收入的边际效用也就定了。这个10,就是收入的边际效用。
  收入的边际效用,跟商品的边际效用一样,随着收入增加,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在增加,但是增加的速度,却是越来越慢的,即边际效用递减。当你有一块钱的时候,这一块钱对你非常重要,每一分钱,你都会十分珍惜,很看重,如果丢了,可能会很难过。而当你有1 000万的时候,即使丢几百块钱,你也不会伤心的。富人最后一块钱的效用低于穷人。
  上面的10,就是收入的边际效用。
  钱花出去,相当于损失了效用,是购买商品的成本,即坏处。当你买一种商品的最后一块钱所获得的效用,即好处,大于货币的边际效用时,你所获得的效用就大于你失去的效用,是值得的,你得到的是净好处,你会继续购买该商品。
  反之,如果把钱花出去所获得的效用比这一块钱的效用还小,你不如把这一块钱放在手里更好,于是你会减少购买。
  所以,你会购买到这种状态:花的最后一块钱的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运用的是边际的分析方法,它蕴含的思想是,如果一种行为的边际好处大于边际损失,我们就继续这种行为。我们需要做出抉择时,应该遵循这个原则。
  我们一直也没有说效用的单位是什么,为什么?因为这个问题无关紧要。我们用的是边际分析的方法,不同单位不过是大小不同罢了,把效用单位增大或减少,对结果没有任何影响,就像水结冰的条件,跟我们衡量水的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还是华氏度没有关系一样。
  有了上边的边际相等的原则,我们就可以预测消费者的行为了。
  经济学就是用来解释现实世界的,如果周围世界发生了变化,人们的购买行为将会怎样?这是经济学关心的问题。
  对于消费者来说,环境的变化主要是收入和价格的变化。
  假设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比如可乐和电影。如果可乐的价格下降,消费者的反应是什么?
  假定开始的时候,消费者在可乐和电影的消费上已经实现了均衡,
  艾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42年生于伦敦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家庭,他的曾曾祖父是个牧师,力大无比,曾经徒手将马掌弄弯,让现场的铁匠们目瞪口呆,以为撞见了鬼。
  马歇尔的父亲一心想让他承继家业做牧师,可是他对此没有兴趣。马歇尔天生具有数学天赋,对于数学非常偏爱,后来得到他叔父的财政支持,如愿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数学,且成绩优异。
  毕业后,马歇尔在剑桥大学任数学教授,凯恩斯父子都是马歇尔的学生。他本来打算研究分子物理学,后来因为对于知识的哲学基础,尤其是对于神学突然发生兴趣而转向了伦理学,进而在1867年开始转向经济学的研究。他对经济学发生兴趣,与他同情穷苦人也有很大关系。他是剑桥大学经济系的创始人,并且培养了凯恩斯、庇古等经济学大师级人物。
  马歇尔是真正的经济学大师,他的主要贡献是:把由于边际革命而处于割裂状态的经济学,重新统一起来。这个贡献主要体现在他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中。这是经济学历史上,继约翰?穆勒1848年写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之后的第二次折衷融合。这本书,可以跟《国富论》、《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等巨著比肩,是凯恩斯革命之前世界通用的经济学教材,是经济学的《圣经》,差不多也是后来的微观经济学的同义语。马歇尔对于边际效用理论也有开创性贡献,只是他自己太谦虚,才没有获得应有的认可。他还创造了很多经济学的概念以及分析方法,比如需求弹性、需求和供给曲线及其均衡图式等。
  马歇尔一生笃信宗教的力量,也受到康德哲学的影响,他认为两种力量对人类行为的
  影响最根本最持久,一是经济的力量,二是宗教的力量。
  马歇尔所创立的经济学体系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因为他自己以及其杰出学生的重大贡献,人们把他们叫做“剑桥学派”,直到今天还有重大影响。
  马歇尔毕业于数学系,而且本来打算终身从事数学和分子物理学的研究,所以他的数学水平是不容怀疑的,但是我们翻开《经济学原理》,几乎看不到数学公式。马歇尔把有关的数学公式都放在了附录,除了他比较反感一些人滥用数学外,他也因顾虑有人看不懂而不喜欢这门学问。他更喜欢用画图的方式说明问题,马歇尔是图解经济学的开创者。
  马歇尔年轻时的身体不算好,经常生病,但是却活了80多岁。这得益于他经常去旅行,阿尔卑斯山更是他的最爱;也得益于爱情的力量。马歇尔的夫人玛丽是他早期的一个学生,也是一位大学经济学讲师,马歇尔的第一部著作《工业经济学》就是与她合著的。她对马歇尔关爱有加,细心呵护。
  马歇尔的脾气比较古怪,对于批评经常不能平心静气地接受。凯恩斯曾经说过,假如马歇尔的脾气能改改,或者身体好些,经济学的样子就会不同,进展也会快些。
  在20世纪,没有谁能比得了马歇尔和凯恩斯这对师徒对于经济学的贡献。
  即最佳状态,花在两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是相等的。
  因为可乐的价格下降了,如果消费者的收入不变,那么,他原来投在可乐上的最后一块钱的边际效用提高了,这个数值,是用最后一听可乐的效用除以可乐的价格得到的。
  要想让买可乐的最后一块钱与买电影票的最后一块钱的效用重新相等,就必须买更多的可乐,让可乐的边际效用下降。因为收入不变,买可乐的钱多了,就得减少电影的购买,经过这样的调整,买可乐的最后一块钱的效用,和电影票的最后一块钱的效用,重新相等。所以,可乐价格下降,人们买可乐增加,买电影下降。
  同样道理,如果电影票的价格上升,消费者就必须减少电影票的购买,以便让购买两种商品的最后一块钱的边际效用重新相等。
  这很符合我们的直觉: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我们就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增加对它的替代品的购买。但是,经济学告诉我们,这种直觉背后的道理是什么,这就是理论的作用。 〖JP+1〗
  如果商品的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情况又会怎样?因为收入增加了,货币的边际效用下降了,只有让购买的电影票和可乐的边际效用下降,才符合我们的购买原则。因为我们的原则是,所购买的每种商品的最后一单位的效用与价格之比,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如果货币的边际效用下降,而价格不变,就必须让购买的每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下降,只有增加对商品的购买,才能做到这一点,所以,消费者将既增加对电影票的购买,又增加对可乐的购买。
  所以,收入增加,我们购买每种商品的量都会增加,这也符合我们的直觉。
  运用我们现在的购买法则,也可以解释“钻石和水的价值之谜”。因为人们既购买钻石又购买水,要想达到最大的效用满足,必须要使得购买钻石的最后一块钱的效用和购买水的最后一块钱的边际效用相等。但是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法则,因为钻石很少,所以我们能买到的最后一单位钻石的边际效用很高;而水很丰富,我们能买到的最后一单位水的边际效用很低。为了使得最后一块钱的效用相等,必须赋予低效用的水以低价格,高效用的钻石高价格。所以,钻石很贵,而水很便宜。
  在现实中,消费者不会进行如此精确的计算,进行购买行为。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消费者在方向上,好像真的是在遵循这样的原则,而且只有遵循这样的原则,消费者的满足感才会更大。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7章 厂商理论
厂商存在的目的是获得经济利润,但是获得利润很难,因为利润只在一种场合出现,找到这个场合需要特殊才能,也就是企业家才能。企业家必须有敏锐的目光,必须擅于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必须躲过各种陷阱,这是一种比劳动力、资金和土地更稀缺的资源。所以,那些获得经济利润的企业以及企业家,是值得尊敬的。
  一个不能获得利润的企业或者企业家,不论在其他方面如何出色,也不值得夸耀,更不值得尊敬。甚至,其他方面的能力越强,越说明他们的无能。
  厂商,就是企业、生产者,有外在化的看得见的车间、流水线等形式,有的厂商还很大,如IBM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
  可是,经济学家却简单地把厂商看做一个函数,它的自变量是生产所需要的投入品,比如原材料、劳动和资本等,因变量是产量。
  经济学上把投入品数量与厂商能生产出来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叫生产函数。比如,一定的投入,可以产出100单位、200单位,但是最多能生产300单位的产量,300才是生产函数的函数值,100和200不是函数值。这样定义的函数才符合函数的性质,因为函数的特征是对于每一个自变量,有并且只有一个函数值相对应。
  中国最大的30家企业
  美国《财富》杂志每年都根据销售额等指标评出世界500强公司,2007年排行榜中,沃尔玛位居榜首,其中有30家中国公司入选,包括内地企业22家、台湾地区6家以及香港地区2家。下面是它们的名次和主营业务。
  17 中国石化〓炼油
  24 中国石油天然气〓炼油
  29 国家电网〓电力
  154 鸿海精密〓电子
  170 中国工商银行〓银行
  180 ###通信〓电信
  192 中国人寿〓保险
  215 中国银行〓银行
  230 中国建设银行〓银行
  237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
  275 ###〓电信
  277 中国农业银行〓银行
  290 和记黄埔〓多元化
  299 中化集团〓贸易
  307 宝钢集团〓金属
  327 中油公司〓炼油
  342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工程建筑
  343 国泰金融控股〓保险
  〖JY〗(续)〖FK)〗
  〖FK(SB0001+86mm。114mmZQ*2〗
  〖SQ*2/3〗〖〗
  384 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工程建筑
  385 一汽集团〓汽车
  396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工程建筑
  402 上汽集团〓汽车
  405 中粮集团〓贸易
  427 华硕电脑〓计算机
  435 中国五矿集团〓贸易
  447 广达电脑〓计算机
  456 台塑石化〓化学
  457 怡和洋行〓贸易
  46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油气
  488 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运输
  产量的特点是边际产量递减。边际产量是保持其他所有要素的投入量不变,单独增加某一个要素单位所能增加的总产量。
  比如烤鸭子需要两种要素,一个是炉子,一个是烤鸭工。如果炉子数量不变,只增加工人,新增加的一个工人所增加的烤鸭的量叫工人的边际产量。同样,保持工人数量不变,只是增加烤炉,新增加一个烤炉所增加的烤鸭的量叫烤炉的边际产量。
  不过经济学更常考虑资本不变,单独增加劳动时候的边际产量,即劳动的边际产量。
  边际产量,相当于数学上的偏导数。偏导数,就是让其他变量不变,单独变化一个变量的结果。
  边际产量递减的含义是,在保持其他投入的量不变的条件下,让某一种投入要素的量不断增加,这种要素增加引起的产量增加越来越少。
  边际产量递减是一定会出现的现象,但这并不是说,在什么时候都递减。也许在开始的时候,边际产量并不递减,反而递增。
  假定烤炉不变,只有一个,如果是一个工人烤鸭子,一小时能烤2只鸭子,再增加一个工人,炉子还是一个,可能一小时一共能烤5只鸭子,增加到三个工人,一共可以烤10只鸭子。所以第二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比第一个工人大,第三个工人的边际产量比第二个工人的大。这时候出现的就是边际产量递增。
  边际产量递增,是劳动分工造成的。烤鸭子需要多种工序,比如至少三道:把鸭子收拾干净;拿到案板上开膛破肚;送到烤炉里烤。当一个人做所有这些工序时,效率一定比较低。因为当他收拾鸭子时,案板和烤炉正在闲置着。当工人增加到三个后,一个人收拾鸭子,一个人做案板工作,一个人专门烤鸭子。由于分工,案板和烤炉都没有闲置,而且每个人专门做一个工序,也会提高工作的效率。所以,表现为边际产量不是递减,而是递增。
  但是边际产量递增不是规律,不是必然出现的现象,很可能一开始就是递减的,不必经历递增的过程,边际产量就递减。即使开始的时候出现边际产量递增,到一定程度后,也一定会出现递减,递减才是规律,而且是必定出现的。
  比如上面的例子,如果保持炉子数量不变,再继续增加工人,迟早会出现后面一个人的产量,没有前边一个人的多的情况。因为无论是案板还是烤炉,跟工人都有一个最佳的配比,人多到一定数量,超过了这个配比,案板和烤炉前都会出现排队,窝工又出现。效率下降,表现为边际产量递减。
  边际产量递减给厂商以重要启示,当厂商需要多种要素才能生产时,它必须确定每种要素的投入量,或者最佳配比,它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假定厂商在一定时期内,购买生产要素的钱是一定的。那么它应该这样确定每种要素投入的量:购买每种要素使最后一块钱所产生的边际产量相等。
  还以烤鸭为例,假定烤炉和劳动力的劳动时间都可以无限细分(劳动时间的细分基本能做到,可以按小时或者分钟计算;把烤炉看成是租来的,烤炉的细分,就可以理解了,可以按照租借的小时或者分钟数来分。当然这是假设!),厂商要想实现最大利润,就应该让租烤炉的最后一块钱和雇工人的最后一块钱所带来的边际产量相等,也就是租烤炉的最后一块钱增加的产量,和购买劳动力的最后一块钱所增加的产量相等。如果租烤炉的最后一块钱所产生的烤鸭产量,大于雇佣工人的最后一块钱所产生的烤鸭产量,那么把后者的最后一块钱拿过去租烤炉,烤鸭的总产量就会增加。反之,就把租烤炉的最后一块钱拿过来雇工人,烤鸭的总产量也可以增加。只有两者相等,总产量的增加才会停止,达到最大。
  跟假定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一样,经济学假定厂商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表现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有的时候,厂商会打折出售产品,甚至是免费供应,但是这不过是厂商的一种手段,一个游戏,最终的目的还是追求自己更大的利润。
  还记得吧,利润是什么?经济学家说的利润和一般人说的利润有很大的差别。一般人理解的利润是会计利润,也就是会计做账时的利润,企业照此来缴纳企业所得税。
  会计利润就是厂商的全部收入减去全部会计成本。收入就是厂商的销售数量与平均销售价格的乘积。会计成本,就是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实际发生的成本,也就是历史成本,包括工资、原材料费用、利息和税金等。会计成本的特点是真的发生过。比如厂商的总收入是100万元,各种会计成本为90万元,那么该厂商的利润就是10万元。
  可是经济学的利润,与会计利润不同,它是总收益与厂商的经济成本,也就是全部机会成本的差。
  厂商有会计利润不一定有经济利润,而有经济利润就一定有会计利润。
  在会计学家看来,利润可以在多种场合出现,但是在经济学家看来,利润却最多只在一种场合出现,所以,对于企业家来说,如何选择投资项目是至关重要的。从经济学的角度,赚钱很难,需要仔细考量,慎重决策。
  问题在于这个根本没有出现的机会成本,怎么计算呢?不可能去算没有出现的成本,虽然机会成本这个思想是对的,甚至是伟大的。
  经济学家给出了一种模拟的办法来近似地计算机会成本,大致来说,机会成本是三部分的和。
  第一部分,就是会计成本。为什么会计成本可以看做是机会成本的一部分?因为这部分成本,如果用于其他生产场合,也可以产生相应的价值。比如100万的会计成本,总可以产生100万的产出,因此它可以看成是机会成本。注意,会计成本毕竟不是机会成本。
  第二部分,是企业自有资金的机会成本,也就是利息。企业经常用自有的资金进行投资,可是这部分资金本来是可以借出去的,如果这部分资金不用于自己的生产,而是借出去,就可以收取利息。所以,企业使用自有资金是有机会成本的,这个机会成本,就是他把资金借出去所能收取的利息。因此,自有资金的利息,是企业全部机会成本中的一部分。
  第三部分,是企业所有者的自有时间的机会成本。很多企业,特别是小企业,老板既是投资者,又亲自经营,有的还干一般员工的活。比如很多饭馆就是这样。这时候,老板就是利用自己的时间来经营。可是,老板的时间本来可以有其他用途或者安排。如果他不经营饭馆,而是在机关上班或者干别的生意,也是有收入的。所以,他把自己的时间用于开饭馆,是有代价的,这个代价必须考虑进去,这是他自己经营饭馆的成本。在他所放弃的所有机会中所能取得的最大收益,就是他利用自己时间的机会成本。注意,机会成本,只有一个,即那个最大值。
  这三部分加起来,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厂商的机会成本。企业的总收益减去这些机会成本,可以看做是厂商的经济利润。
  企业把产品生产出来并出售后,获得的总收益要在对生产有贡献的人之间进行分配。这就是通常说的初次分配。初次分配的意思是对生产有直接贡献的人进行的收入分割。
  对生产有直接贡献的人有:工人、资本所有者、土地所有者和企业家。因此,总收益被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工资,属于劳动者,也就是工人。
  第二部分属于资本家所有,出资本的是资本家,他得到的报酬叫利息。注意,在经济学里,资本家得到的报酬一般是指利息。
  第三部分属于地主或者土地的所有者,这一部分叫地租。土地是生产的必要投入,土地的特征是需求大,而供给却是固定的,所以它有价格,人们必须而且愿意付出代价获得。
  第四部分是正常利润。正常利润的定义是:企业的总收益减去工资、地租和利息以后的余额。注意企业家得到的叫正常利润。
  经济学的名言是:一切(正常)利润归企业家。企业家拿的是所有收益被其他所有者拿走以后的剩余,企业家让别人先拿,他后拿,正常利润可能多也可能少,一般是有的,如果没有,就不会有企业家愿意来经营企业了。
  企业家能获得正常利润,是因为他投入了生产的重要要素,即企业家才能,也就是组织、管理和创新的职能。没有企业家,企业便无法运转。如果市场是充分竞争的,企业的总收益就是以上各个部分的和,不会再有剩余了。正常利润,是厂商成本的一部分,是企业家才能这个投入的报酬。
  如果企业的总收益减掉工资、利息、地租和正常利润以后还有剩余,这就是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叫超额利润,也就是超过正常利润以后的利润。正常利润归企业家,经济利润归资本家所有,或者归股东所有。
  超额利润是非常难以见到的,所以不太“正常”。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才有,比如垄断。所以,我们说资本家正常情况下只能获得利息,不能获得经济利润。
  经济利润是暂时的,能够获得利润的是企业家,他获得的是正常利润。
  如果一个项目能够给厂商带来经济利润,厂商一定会做这件事情,因为根据经济利润的定义,做其他事情都不会有经济利润。
  可是,如果经济利润是零,即没有经济利润,也没有亏损,厂商做不做这个项目呢?也会做!因为我们说了,对于一般厂商来说,在竞争比较充分的情况下,厂商很难获得经济利润,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当经济利润为零的时候,厂商仍然获得了正常利润,所有的机会成本都收回来了。所以,一般来说,它也会干。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厂商亏损了,也就是负的经济利润。厂商会不会马上停产呢?不会!
  先说亏损的含义是什么。亏损受损的首先是企业家,因为企业家获得的是总收益与其他要素所有者的报酬——劳动力要素所有者的工资、资本要素所有者的利息、土地要素所有者的地租这三者——之和的差额。如果总收益下降,首先要保证工资、利息和地租,所以,首当其冲的是企业家的正常利润。所以,亏损意味着没有正常利润,企业家拿不到钱。如果亏损再增大,企业就要降低工资,解雇工人,甚至降低利息和地租了。
  那么为什么说,一旦发生亏损,厂商不会马上停产呢?这还要从成本说起,注意在经济学中,成本的含义只有一种,即机会成本。
  经济学把厂商生产的总成本分为两部分,一是固定成本,一是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是与产量无关的成本。比如你租了一间房子开咖啡馆,房屋的租金是合同规定好了的,跟你能卖出去多少咖啡没有关系,即使一杯也没卖出去,你也得支付租金,而即使你生意再红火,也不必多负担租金。
  固定成本的总量是不变的,所以,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每一单位产品中所包含的固定成本是越来越少的。总产量与总固定成本之比,叫“平均固定成本”。比如摊到每一杯咖啡中的租金,就是平均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是跟产量有关的成本。比如劳动力成本就是可变成本,要增加产量,就必须增加劳动力的购买,如果产量是零,就没有可变成本了。购买劳动力所需要的花费,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因为边际产量递减,所以为了生产新的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多,假定劳动力的价格,也就是工资是不变的,新增加一单位产量的可变成本,即需要新增加的劳动力数量和工资的乘积,越来越大。
  要增加产量,只需要增加可变成本就行了,不必增加固定成本,而新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就是边际成本,所以,边际成本是递增的。
  总可变成本与总产量之比,叫“平均可变成本”。
  厂商生产全部产量的成本,即总成本,是总的固定成本与总的可变成本的和,而每一单位产量的成本,就是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和。
  即使发生亏损,但只要产品的价格,也就是平均每单位产品的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就不应该立即停产。
  因为这个时候,如果你停产了,你的损失就是全部的固定成本,这是你必须支付的,停产了这个代价也得付。可是如果你继续经营,你的全部所得,就大于全部可变成本,这多出来的部分,就可以弥补一部分固定成本,你的亏损就会减少,少于全部固定成本。这是厂商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行为。
  注意,利润最大化,不一定是取得经济利润;让亏损减少的行为,也是利润最大化的行为。比如你生产了1 000只烤鸭,售价是每只100元,但是每只的总成本是120元,你一定是亏损了。但是,如果平均一只鸭子的固定成本是50元,可变成本是70元的话,你就不应该立即停产。因为如果停产,企业不再支付可变成本,即工资,但是必须支付固定成本,比如租借烤炉的租金,那么平均每只鸭子就要亏损50元。而如果继续生产,每只可卖100元,除了弥补可变成本70元(工资)外,还可弥补每只烤鸭的固定成本30元,每只鸭子的亏损只有20元,亏损额下降了。
  乘坐飞机,偶尔看到这样的情况:一架飞机只有几个乘客,可是还是照常飞。航空公司肯定是亏损的,但是因为飞机是租来的,如果不飞,公司自然不必再支付可变成本,如燃油费和机上的服务费用,甚至机组的工资等,但是必须支付租赁费这个固定成本。
  如果每张机票的价格高于拉一个乘客所需要支付的平均可变成本,那么,航空公司可以在支付燃油费、服务费以外,还有剩余,这个剩余就可以弥补一部分租赁费,航空公司的亏损就减少了。所以,尽管亏损,航空公司也勉力支撑着。这叫“短期”行为,短期也就是有一部分生产投入的规模来不及调整的时期,比如飞机的租赁期。
  但是在长期,如果企业亏损,就必须退出市场了。所谓长期,就是没有固定要素,没有固定成本,所有的要素都是可变的,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比如飞机的租赁期迟早会到期;时间长了,烤炉的数量一定可以减少,等等。这时候,航空公司就没必要再亏损经营了,因为长期就没有租赁费了。因此,拉几名客人的航班不会经常出现。
  问题是,生产多少才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这需要边际考虑,即我先生产一个,看看情况如何,然后再决定是继续生产下一个,还是到此为止。
  无论消费者还是厂商,做事的边界,即最佳临界点一定是:边际好处等于边际坏处。
  厂商新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毛收入,即总收益,叫边际收益,也就是边际好处;而厂商增加这一单位产量必须付出的总成本,叫边际成本,也就是边际坏处。
  厂商决策的依据是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的比较,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这一单位产量就应该有,而且可以有下一单位产量;否则,这一单位产量就不应该要。所以,厂商生产的最后一单位产量是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那一个。
  有一点微积分常识的人更能理解这一点,总收益的导数是边际收益,总成本的导数是边际成本,当两者相等时,其差额,也就是经济利润达到最大。
  边际收益容易理解,就是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收益。对边际成本的理解需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边际成本虽然是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而总成本是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的和,但是边际成本跟固定成本没有任何关系,只与可变成本有关!
  为什么?
  因为固定成本跟产量无关,新增加或者再增加一单位产量,并不需要增加总的固定成本,只需要增加可变成本就可以了。因此边际成本,实际上是新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可变成本。
  当然这不是说,新增加的这一单位产量中没有固定成本,有的。但是,新增加这一单位产量厂商不需要增加固定成本。固定成本,跟此时的决策无关!
  厂商就是这样来决定产量,进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当然这只是一个总的原则,具体如何做,还要看企业面临的市场状况。以后会继续说这个话题。
  
第10章国内生产总值GDP
如果我说,某种东西,比如爱情,对人生是最重要的。一定会有很多人反对,教育我。所以,我想换个说法:爱情并不是人生的全部。这个说法,也许受到的攻击就少多了。但是意思却是一样的。这正是成语“朝三暮四”的本意。
  如果我说对一个国家的人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GDP,即毛产量。也一定有人说,那环境保护怎么办,可持续发展放到哪里去了云云。所以,我要说的是:GDP并不是惟一重要的,但是没有足够大的GDP的国家,肯定不是强大富裕的国家。
  因此,宏观经济学的第一目标,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确定一个最合适的GDP水平。
  GDP是科学地计算总产量的方法,其中凝结着西蒙?库兹涅茨(197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称为“GDP之父”)和理查德?斯通(198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称为“国民经济统计之父”)等经济学大师的智慧和心血。如果没有GDP,怎么描述宏观经济都是一个问题,更谈不上如何调节它的运行了。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还要比较不同国家的经济实力,这就需要找到一些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情况的指标。
  西蒙?史密斯?库兹涅茨(Simon Smith Kuznets)1901年出生于乌克兰的一个皮毛商人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库兹涅茨曾经在列宁格勒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1922年他移居美国,并考入哥伦比亚大学,1923年获经济学和数学学士学位,第二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26年以《美国零售和批发贸易的周期波动》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
  1927年,库兹涅茨进入著名的国民经济研究局工作,一直到1961年。其间曾在政府部门工作,并在40年代到过中国,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顾问,也曾经到过印度,目睹东方人民的贫苦。
  1926年开始,库兹涅茨搜集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100多年的历史资料,对国民收入进行研究,创立了经验统计学。
  库兹涅茨在1936~1954年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助理教授和副教授,1954~1960年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1960年后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1971年退休。
  他是美国经济学会、美国统计学会、美国哲学学会、美国科学促进协会和国际统计学会会员;美国经济史学会和英国皇家统计学会的名誉会员;瑞典皇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科学院通讯院士;担任过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和美国统计学会会长等职。他还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哈佛大学以及耶路撒冷希伯莱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库兹涅茨的主要学术贡献是:第一,经济周期。他在经济周期研究中提出的为期20年的经济周期,被西方经济学界称为“库兹涅茨周期”;第二,国民经济核算。〖KG*6〗他在国民收入核算研究中提出了国民收入及其组成部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被经济学家们誉为“美国的GNP之父”;第三,经济增长。他对经济增长的分析,被西方经济学界认为揭示了各发达国家一个多世纪的经济增长过程,并提出了许多深刻的见解。其名著《各国经济增长:总产值和生产结构》1971年出版。
  库兹涅茨最为人熟悉的是“库兹涅茨曲线”。曲线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初期,不公平程度会变大,但是到一定程度后,经济的继续增长,会伴随着不公平的下降,呈现倒U型,即先恶化,后改进。至于这个假说是否成立,存在世界性的争论。
  库兹涅茨的研究成果被引用的次数,在西方经济学界的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中无人能敌。
  1971年,瑞典皇家科学院从100多个提名所选出的10个候选人中,最后确定把本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库兹涅茨。
  不用说,产量应该是最核心的指标,因为产量关乎就业和人民福利,没有产量遑论其他?经济学家们经过多年研究,开发出了一个表示一个国家产量和经济实力的指标,这就是著名的〖WTBX〗“GDP”。〖WTBZ〗
  GDP是三个英文单词首字母的组合:gross,即毛的、总的;domestic,即国内的;product,即产值,翻译成汉语就是“国内生产总值”。在新闻媒体上,这个词每天都可以见到、听到。
  GDP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我们仔细地看一下这个定义。〖KH*3/4〗
  首先,GDP是一个价格概念,是市场价格的和。
  市场价格就是计算当时的产品的价格。为什么用价格而不用实物来表示一个国家的总产量呢?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东西的种类成千上万,从衣服、食品、住房到汽车,从黄油到大炮,从教育、医疗到心理咨询、保险单,无所不包。
  这些东西的单位都不同,显然不能把它们直接加起来,这样做毫无意义。比如“100万件衬衣”,加上“100万吨苹果”,再加上“1 000万平米住房”,再加上“10万元保险单”,这样加起来有什么意义呢,跟没加一样。
  但不加起来就得不到总产量,必须想另外的办法。
  要把不同的东西加起来,就得找到共同的单位。幸好,虽然东西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价格,这是个共同的单位,在这一点上,它们是可以相加的,而且加起来也有意义。这也是把不同单位的东西加起来的惟一办法,经济学家们就采用了这一手段。
  GDP是价格的和,没有价格的东西不能算进GDP里。比如,你请一个小时工给你做家务,每小时要付给其10元钱,这个钱是可以计入GDP的,因为它有价格。但是,如果是你自己做家务,你不会给自己发工资,这时就没有价格。虽然自己做跟小时工做的结果是一样的,都可以让你的房子整洁、舒适,可是因为自己做没有价格,所以不能算作是GDP的一部分。
  GDP本来是一个福利的概念,凡是增加了福利的东西,都应该包括在GDP里,不管有没有价格。这算是GDP的一个缺陷吧。〖KH*3/4〗
  其次,GDP是最终产品的价格的和。
  “最终产品”就是用于最后消费,而不再投入到生产中去的产品。最终产品是和中间产品相对的一个概念。生产出来后没有用于消费,而是继续投入到下一阶段生产的产品,叫“中间产品”。
  GDP只统计最终产品,不统计中间产品,说到底,这是因为GDP表示的是一个国家的人民所能享有的福利的可能性。能增加福利的产品,只能是那些用于消费的产品,即最终产品,而不可能是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只有当它们最后变为最终产品时,才能增进实际的福利。
  如果把中间产品也加进去,就会发生重复计算,夸大一个国家的产量。
  举个例子。假如面包是最终产品,它最后的价格是100元,应该被计入到GDP里。但是生产这个面包,经过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农民把小麦生产出来,卖给粮食加工厂,价格是30元;
  第二个环节,粮食加工厂把小麦磨成面粉,卖给面粉加工厂,价格是50元;
  第三个环节,面粉厂把面粉加工成面包坯,卖给面包厂,价格是80元;
  第四个环节,面包厂把面包坯加工成面包,卖给消费者,价格是100元。
  虽然经过四个环节,但经济中新增加的东西,只是价值100元的面包。人们的福利只增加了这个面包。因此只应该把这100元计入到GDP中,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有价格就计入,把中间产品也算进去,那GDP增加的就不是100,而是260元了,即
  小麦30元+面粉50元+面包坯80元+面包100元=260元。
  这样,就多算了160元,这是重复计算导致的GDP的虚胖。
  多算的160元,是怎么回事呢?
  小麦的30元被计算了4次,多算了3次,即90元;面粉一共卖了50元,其中30元是原来小麦的价格,面粉这个环节增加的价格只有20元,这个20元被算了3次,多算了两次,即40元;面包坯这个环节增加的价格只有40元,被算了两次,多算了一次,即30元;面包这个环节增加的价格是20元,只计算了一次,没有重复计算。
  于是重复计算的价格就是:90元+40元+30元=160元。
  如果大家卖的东西都是最终产品,只要把卖的价格告诉统计局,统计局就可以把它们简单加起来,得到一个国家的GDP了。
  但是问题是,卖东西的人,比如出售小麦的农民,出售面粉的人,出售面包坯的人,出售面包的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卖出去的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而且他们也没有义务为统计局区分这些东西。
  怎么办?
  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们,采用了一个计算“附加值”的办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每个环节的附加值,就是出售的价格,减去购进的价格的差额。只要每个人都计算这个附加值,把这些附加值加起来,就是最终产品的价格。前面例子中,面包这个最终产品的价格是100元,它正好就是以前四个环节附加值的和。
  第一个环节的附加值是30,我们假定农民生产粮食没有投入;第二个环节的附加值是20元(50-30);第三个环节的附加值是30元(80-50);第四个环节的附加值是20元(100-80)。
  把它们加起来正好就是100元。〖KH*3/4〗
  第三,GDP是个生产概念,不是消费概念。
  只要是新生产的东西,都可以算进去,不管是否卖出去。比如生产了100元的产品,只卖出去80元,GDP是100元而不是80元。
  如果生产了100元,卖出了120元,GDP还是100元,而不是120元。多出来的20元,是去年没有卖出去的东西,也就是库存,今年又拿出来卖的结果。
  股票买卖等金融市场交易的金额,不能算进GDP。因为股票买卖、金融交易本身,跟生产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只有跟生产有关的才能算到GDP里。〖KH*3/4〗
  第四,GDP是个流量概念,不是存量。
  流量是一段时间内的量,因为GDP是“一年内”的产量,所以是流量。存量是一个时点上的量,比如财富就是个存量概念。
  “一年内”的意思是,GDP统计的东西,必须是这一年新生产出来的。比如,2008年的某一天,你在街上买了一幅宋徽宗的画,这是国宝啊,要花很大价钱。可是这个价格不能算进2008年的GDP。因为这幅画不是2008年生产的,只有2008年生产的东西才能算进2008年的GDP,实际上,它应该算在宋徽宗做这幅画的那一年的GDP里。
  不单是非本年度生产的东西不能算进去,即使是本年产的东西,如果不是第一次买卖,也不能算。比如一幢房子,是2008年建造的,你买了过来,花了100万元,但这幢房子是第二次交易,那这个100万元不能算进去。这样做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房子只有一套,只生产了一次,不能算两次。〖KH*3/4〗
  第五,GDP是个地理概念。
  中国的GDP是指在中国境内(暂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GDP),即大陆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只要是在大陆境内生产的产品,都算作中国的GDP,即使是外资企业生产的;而所有在大陆以外生产的产品,即使是中国人生产的都不是中国的GDP。比如诺基亚公司在中国境内生产的手机,就是中国的GDP,而不是芬兰的GDP。相反,中国的海尔集团在美国生产的产值,就不是中国的GDP,而是美国的GDP。
  到目前为止,GDP是经济学家们找到的表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最好指标。比如我们说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指的主要是其GDP是世界上最大的。
  下表是2007年排在前20位的国家和地区的GDP,是用美元表示的。
  名次 国家或地区 GDP(亿美元) 名次 国家或地区 GDP(亿美元)
  1 美国 139 800 11 韩国 9 920
  2 日本 52 900 12 巴西 9 340
  3 德国 32 800 13 印度 9 280
  4 中国 30 100 14 墨西哥 8 850
  5 英国 25 700 15 荷兰 7 560
  6 法国 25 200 16 澳大利亚 7 460
  7 意大利 20 900 17 比利时 4 470
  8 西班牙 14 100 18 瑞典 4 470
  9 加拿大 13 600 19 瑞士 4 310
  10 俄罗斯 11 400 20 中国台湾 3 900
  资料来源:本书作者根据相关信息计算整理。
  GDP是经济总量的指标。比这个总量更有意义的是“人均GDP”,也就是平均每个人的GDP,这个才表示一个国家人民的富裕程度。
  美国的GDP总量是世界第一,但是人均GDP最高的却是卢森堡,49 000多美元。当然美国也不少,42 000美元,位于世界第四。
  中国的GDP总量虽然是世界第四(可以期待用不了多少年,就可以达到第一),大约是美国的1/5,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人均GDP只排在第111位,只有1 300美元,还不到美国的1/30。所以中国还是一个处于发展中的不富裕的国家。我们必须让GDP增加得更快一些,才能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
  注意,人均GDP是把GDP除以总人口得到的,但是它并不是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两个概念,而且相差很大。
  人均GDP要减掉交给政府的税收,还要减掉其他项目,进行一系列调整,才能得到人均可支配收入。新闻里常常把两者混淆,阅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人均可支配收入要比人均GDP小得多。
  GDP是能找到的最好的指标,但是,再好的指标也会有缺陷,GDP的缺陷我们前面说了一个,就是对于没有价格但是同样也增进了人民福利的东西它没有反映。
  除此之外,它还有别的缺陷。
  新生产出来的东西,只要有价格,就计入GDP。但是生产往往伴随着污染,比如造纸厂在生产的同时,排放污水,就会污染环境。环境污染了,人们的生活品质就下降了,需要付出代价才能恢复。
  作为反映人们福利的指标,GDP不应该只是把产值计入,还要把降低福利的东西排除掉,例如把污染的价格从GDP里减去,这样调整后的GDP更科学,这样调整后的GDP叫“绿色GDP”。
  很多人都在研究如何计算这个绿色GDP,但GDP是价格,把这些污染和环境破坏折算成价格非常困难,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好的解决办法。这是GDP的又一个缺点,即GDP没有完全反映实际福利。
  GDP只计算合法行为的价格,违法和犯罪的行为不能计入,比如贩毒吸毒、行贿受贿,以及地下经济活动;或者行为本身不违法,但是有偷逃税发生的活动,它们的价格也不计入GDP。
  GDP 有毛病,但是没有能替代GDP的指标,它们的毛病更多。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15章 失业
如果你问100个人最怕什么,估计有99个人会回答说:失业。
  失业,意味着你没有了收入,生活会陷入困顿。贫困的生活,会让你焦虑、烦躁。这样的心境,容易让人罹患疾病。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这两样,都让你赶上了。你的生活便没有了阳光,你对这个社会必然不满。
  我要告诉你的是,政府也最怕失业。因为失业的人多了,就会酝酿社会动荡。1929~1933年那场差点葬送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大危机,核心问题就是失业的人太多了。
  所以失业是政府要解决的头号经济问题。
  失业在经济学里的含义和平常人们理解的意思是有区别的。一般人把没工作、没活干叫失业。经济学里,失业有更严格的定义。经济学中失业的人是指一定年龄,比如中国是16岁以上,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条件,但是没有工作,又正在寻找工作的劳动力。
  首先,只有劳动力才有失业问题。劳动力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包括正在从事有报酬的劳动,即就业的人,以及失业的人。如果你罢工或者生病在家,也算就业的。
  残疾人、退休的人、全日制的在校学生、军人以及在家专门做家务的人,像一些结婚后的日本妇女,都不是劳动力。这些人没活干,不是失业者。
  其次,光是没有工作,并不就是失业。失业还要满足其他条件,即接受现行的工资,以及正在找工作。接受现行工资条件的意思是,厂家说的工资待遇我可以接受,但是人家不要我。
  怎么证明正在找工作呢?比如出示一下你的找工作用的简历,或者你找的公司的名字,等等。
  为什么要这么定义呢?有些人他有劳动能力,就是不去工作,也许有人养活他,又或者他有足够的收入或者财产,不必去辛苦干活,就可以让他过上较好的生活。
  宏观经济学的失业理论是为政府解决失业问题出主意。如果一个人,仅仅是不愿意工作就不去工作,政府没有必要去费劲帮他找工作。还有更困难的人需要政府关心呢。
  有劳动能力,自己不愿意去工作的人,叫自愿失业者。自愿失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失业,也是不用担心、不用解决的失业。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