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人都爱经济学

王福重(当代)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点石成金的秘密:人人都爱经济学 作者:王福重
第1章 经济学到底是什么
如果问,中国最近30年来取得巨大进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很多人会回答说,因为科学技术进步。
  确实,在这期间,我们取得了若干技术上的进步;可是仔细想想,在这30年,科学上的进展似乎没有。科学是原理性的、形而上的东西,比如相对论、元素周期律、二进制,也包括经济学原理等;而技术说到底只是科学的应用,比如小麦的品种改良、石油开采的新手段等。
  不错,中国人正在使用着大量高科技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机、互联网等等,但是所有这些都不是我们的发明。实际上,这30年来我们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发明。我们原创成分最多的发明差不多都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都是那个时候搞出来的,当时西方封锁中国,信息闭塞,没有办法不自己解决问题。
  中国30年来的巨大进步,不能说跟科学技术进步毫无关系,但是,关系并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么大。那么我们能取得进步,最主要的靠的是什么呢?很简单:改革和开放。
  改革,就是用市场取代原来的计划。如今,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珠江三角洲,是中国最富裕、最有活力的地区,这是市场效率高于计划的生动反映。开放,就是打开国门,跟全世界做生意。比如,我们目前还不能制造大型客机,可是很多人却坐上了大飞机。飞机是怎么来的呢?用牛仔裤换来的——我们出口一亿条牛仔裤,就可以换回来一架波音飞机。这是很划算的买卖,因为我们用一亿条牛仔裤的成本,制造不出来一架波音那样的飞机;同时,美国人也觉得合适,它用生产一架波音的成本更生产不了一亿条牛仔裤。用牛仔裤换飞机,就是开放。
  改革开放的思想,比任何技术发明或者改进,都更能提高人民的福祉,而且更快、更明显。如果等着坐自己造的大型客机,至少现在我们还不能坐上像波音那样的飞机。
  而改革开放只是经济学的ABC。如果经济学能早一点普及,我们的改革开放或许会搞得更早、更好。
  经济学,无疑是当今的显学,甚至有“经济学帝国主义”的说法,意思是经济学研究涉足的范围超过了经济问题本身,而侵占了其他学科的领地。
  在大学里,经济类专业是最热门的,非高分者不能进。如果大学期间没有机会读经济学,研究生阶段再也不能错过,于是跨专业考经济学研究生成为大学的一道风景。
  打开电视,翻开报纸,满眼尽是财经新闻、股票行情;经济学家们经常被邀为政府的座上宾,对国家经济政策出谋划策,指点江山。
  生活在当下,如果不懂一点经济学,不知道需求、供给、GDP、CPI、股票指数、个人所得税,你就会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世外,简直是寸步难行。
  那么,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呢?
  经济学的历史很短,只有200多年。1776年,一位叫亚当?斯密(1723~1790)的英国人写了一本书,叫《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就是俗称的《国富论》,这本书是公认的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
  {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年出生于苏格兰的法夫郡的寇克卡迪,是个遗腹子。他先是在格拉斯哥大学学习,17岁时,骑马去牛津大学读书。毕业后曾经给贵族做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教师,这也是一个崇高的职位。然后在格拉斯哥大学任教,讲授《道德哲学》。那时候的道德哲学,几乎相当于现在的全部社会科学,后来的经济学内容也包括在内。
  斯密担任过格拉斯哥大学的校长,晚年还担任名誉校长,他也做过海关的专员。
  其主要著作是1759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和1776年出版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即《国富论》,正是后者开创了近代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是经济学之父。
  斯密在经济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把政治经济学发展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提出了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原理;批判了重农主义和重商主义,重农主义认为农业是惟一创造财富的产业,重商主义则认为商业流通是财富的惟一源泉,斯密在理论上批判了它们的偏见,认为只要是包含人类劳动的产品都具有价值;提出了政府的职能,即建立国防、建立严正的司法机构、建立并维持必要的公共工程,这被后人称为小政府的标准;提出了赋税的四项原则,即公平、确定、便利、节省,直到今天这仍然是指导各国税收的圭臬。
  斯密最为人所知的是提出了“看不见的手”的学说。他认为,人类社会存在着一种和谐的自然秩序。显然,斯密在哲学上受到了亚里士多德、洛克和休谟的影响。
  斯密的哲学思想和经济学思想,影响了后来的李嘉图、马尔萨斯和凯恩斯等人。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讲的是利他促进社会和谐,而《国富论》又说利己促进社会和谐,这被认为是一个矛盾,即“斯密悖论”。中国经济学泰斗陈岱孙先生对此有精湛的论证,他认为,矛盾是表面的,实质上,二者并不矛盾,它们可以统一于利己心。
  斯密有些口吃,可是演讲起来却滔滔不绝;他钟爱一个姑娘,但却因为近视和这个姑娘在一个舞会上擦肩而过。
  斯密奉母至孝,和母亲相依为命,1790年,在他母亲去世几年后,他离开了人世,终身未娶。
  去世之前,他烧毁了他的全部未定稿,以免给后人留下不必要的争议,可见其学术品德的高尚。}
  经济学,亚当?斯密也就成了“经济学之父”。此后,经济学登堂入室,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历久不衰,甚至被称为所有社会科学的“皇后”。
  经济学成为显学,自然不是没有缘由的。说到底,是因为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人类最基本、最重大的问题,也就是:人类怎样才能更快乐,更幸福!
  人活着就有欲望,欲望的意思就是“想要”,比如饿了想要吃饭,渴了想要喝水,想有安全的感觉,想与人交往,想被人尊敬,还想要干出点名堂来等,这些都是欲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对人类欲望的经典诠释。
  欲望的最显著特征是无穷大,也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欲壑难填”。人的欲望没有止境,除非生命结束。
  明朝有个叫朱载的人,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孙,也是个大学问家。他写了一首词,说的就是人的欲望的这种特点。 词中道: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
  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却少美貌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门前无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数十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
  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到登基。
  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
  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还嫌低。
  这首词把人欲望无穷的特征刻画得非常形象生动。想想,也确实是这样。
  也许有人说,我的欲望就不是无止境的,只要住上别墅、开上宝马车,此生就足矣。那我们可以马上就给他别墅、宝马,他会不会就此打住,不再有新的欲望产生了呢?肯定不会,他会立即生出新的、更大的欲望来,比如他还要娶个绝色美女等等。
  欲望太大了,必然就不能全部得到满足。欲望得不到满足的的状态,就叫“痛苦”。所以,有了欲望,就要想办法满足,否则就会陷入痛苦之中。
  要满足欲望就得有满足的手段,经济学把满足人的欲望的手段,叫“资源”。
  资源的特点跟欲望相反,跟人的无穷的欲望比起来,资源总是显得不够,经济学家把资源的这个特点叫作“稀缺”。
  每个人都面临稀缺问题。穷人自然有稀缺问题,穷人的钱就是稀缺的。富人,超级富豪们,是不是就没有稀缺问题了呢?同样有。比如沃伦?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是2008年《福布斯》公布的世界上最有钱的两个人,但是他们也有稀缺问题。跟咱们普通人一样,他们也想活得更长久,所以,对他们来说,时间这个资源就是稀缺的。
  当你去吃自助餐的时候,你总想把钱吃回来,要不就认为吃亏了,此时,你的胃的容量就是稀缺的,你总嫌自己的胃太小。
  每个人都面临稀缺问题,每个社会也都面临稀缺问题,不管是穷国还是富国。美国是最富裕的国家,难道美国人就不想更安全、更强大了吗?当然不是。所以,稀缺是普遍的。
  如果是这样,问题就出来了:欲望人人有,每个社会都有,还无穷大;而资源是稀缺的,满足欲望的手段没有那么多,所以,痛苦是必然的。但是人生的目的是快乐,社会的目标也是所有个人都快乐,它们是痛苦的反面。所以,必须解决资源稀缺与欲望无穷的矛盾,让痛苦少一点,快乐多一些。
  在过去的时代,解决人类的欲望无穷与资源稀缺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压抑人的欲望,让欲望和资源相接近,比如各种宗教在本质上都有这个作用。而现代社会,解决这个困境的办法,却是发展生产,缓解稀缺。
  但是毕竟欲望太大,而资源又总是那么稀缺,它永远比欲望要求的少,即使再怎么发展生产,也并不是所有欲望都能得到满足,而只能满足一部分。那人类就要决定:让哪些欲望得到满足,哪些欲望不得到满足,至少是暂时不能满足。
  既然满足欲望靠生产,那么生产什么,就意味着让什么欲望得到满足。比如生产粮食,就是为了让吃的欲望得到满足。
  因为资源稀缺,不可能什么都生产,所以,生产一种东西,就意味着放弃另外的东西。一亩地,种了玉米,就不能同时再种水稻,因此,需要仔细考虑究竟选择生产什么,满足什么欲望,在经济学上,这叫“生产什么”。
  生产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比如经营快递的公司,可以用飞机,也可以用汽车送递快件。但是除了联邦快递等几家大公司外,一般都是用汽车送。因为联邦快递名气大、信誉高、收费更高,用飞机送也可以赚钱。但是大量的小快递公司,只能用汽车,因为小快递公司很多,竞争很激烈,主要靠收费低来维持经营,如果用飞机送,只能是亏损倒闭。还有那些送外卖的,几乎都用自行车,尽管汽车可能更快,但是那样成本太高,没法赚钱。对企业来说,赚钱才是硬道理。这个说明,用什么方式生产是很重要的,需要仔细考量,做出抉择,经济学家把这叫“如何生产”。
  东西生产出来以后,就该让它去满足人的欲望了。但是怎么把东西分到每个人手里呢?要靠规则。规则怎么定?是谁出价高就给谁,类似于拍卖,还是谁权力大就给谁?还是根据其他标准?这些都是规则。
  不同的规则对人们的影响和造成的后果是很不一样的,社会要想和谐,就必须采取更妥当的办法,采用更合理的规则,所以,对于如何分配,人类也得做出选择,这叫“为谁生产”。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合起来,就是经济学著名的“资源配置”问题。
  资源配置直接来源于资源稀缺与欲望无穷的永恒矛盾,所以资源配置非常重要,而且永远都存在如何更好配置的问题。
  经济学就是关于资源如何配置的学问。配置,就是放;资源配置,就是把资源放到哪里去。
  资源配置的目标是有效率。经济学上的效率和生活中的效率是两个概念。经济学效率的含义是一种最好的状态。在这个状态下,如果想让某个社会成员变得更好,就只能让其他某个成员的状况变得比现在差。换句话说,如果不让某个人变差,就不能让任何人变好。想想,还有比这个状态更好的吗?这个状态,很像“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如果在不使任何人变差的情况下,还能让某个人变好,那么这个状态,就不是最好的,还有改进的余地。只有达到有效的状态,才是最好的。
  经济学的效率,有一个专门的概念叫“帕雷托效率”。帕雷托是一位意大利的经济学家,他最先提出了这个效率概念,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迄今为止,人类找到了两种配置资源的方式。一个是计划,一个是市场。主要用计划方法配置资源的经济叫计划经济;主要用市场配置资源的经济叫市场经济。
  计划方式,就是计划部门的人说了算,只有他们有权决定资源怎么配置,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是计划事先规定好了的。所有人都必须服从,不能各行其是。
  问题是,计划部门的人即使再聪明,也不能了解所有人的欲望,不能了解所有企业的状况;计划部门的人再多,也不过就是几百人、几千人而已。因此,计划部门根本没有能力处理一个庞大经济体的全部生产和消费活动,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所导致的无效率和失败是必然的。
  说到底,计划经济是一种由个别人说了算的经济,是一个公众不能自主决定自己事务的经济。
  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手段是市场,说得更直接点,就是价格机制。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买什么、买多少,由消费者根据市场价格和自己的收入和偏好决定;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要看生产什么更赚钱。说得通俗点,市场经济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的经济,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经济。
  30年前(1978年),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国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
  为什么要改革?就是因为虽然计划经济在开始的时候也曾经创造了奇迹,但是它固有的弊端最终使它归于失败。完全的计划经济既不公平,又缺乏效率。
  在有些国家,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挨饿经常发生,人民生活困顿,国家生机全无。
  奇怪的是,计划部门的人都很聪明,是一个社会的精英,也都想把经济搞好,而且自认为有能力搞好,但是愿望终究只是愿望,规律是不能违背的。
  诗人赫尔德林说,总是使人间变成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使其变成天堂!世界就是如此奇妙。
  中国30年的市场经济实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最好的证明。
  那么,为什么我们以及很多的国家过去都实行计划经济,而另外更多的国家却选择了市场经济呢?除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必然选择之外,归根到底,是因为不同国家的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不一样。有人认为有意识的管理、管制、计划更好,集体的力量更强大,应该由集体来决定资源如何配置,也就是由计划当局来规定人们如何行动。有人的认识却相反,他们觉得个人自发的力量更强大,应该由个人来决定自己的事情,而后者正是经济学的传统。
  这也说明,经济学很重要。
  由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人民从贫困的泥淖中走出来,正在享有前所未有的生活福祉。笔记本电脑、ipod、互联网、出国留学、外国大片等都是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结果。
  由于看世界的方式不一样,导致不同的经济学,不同的经济学导致不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政策,造成不同的经济后果,何止是几家欢乐几家愁,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经济学值得了解,还因为经济学很深刻,能够让人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认识世界。
  经济学可以帮助你澄清你从小就有的似是而非和难解之谜。比如为什么物以稀为贵?粮食是农民打出来的吗?利息就意味着剥削吗?浪费是否就是可耻的?虚荣奢侈就那么不好吗?为什么美国不生产电视,日本不生产药?
  经济学理论包括两部分,一个是微观经济学,一个是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关注的是微观的行为,也就是一个消费者、一个厂商、一个市场是如何行为的;宏观经济学关注的则是一个国家甚至全世界的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
  经济学不但伟大,而且有趣,读过本书 ,你就能体会。
  好了,开篇先说这么多。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2章 经济学如何看世界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是人的行为。可是经济学常常借鉴自然科学的方法。这使得经济学对世界的解释更精确,对于指导人类实践也更有效。
  物以稀为贵,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可是为什么物稀了就贵?毕竟,东西稀少的时候跟富余的时候,就表面,也就是物理性质来说,是一样的。到底怎么回事?经济学的边际效用原理,从人的心理出发,把其中的道理解释得透彻如水。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首先说这句话的,是经济学大师弗里德曼。当你也这样说的时候,你可能误会了它本来的含义。它的本义是说,人家花钱请你吃饭,你没有买单,可是你是有代价的。因为你吃这顿饭的时间,可以用于做其他事情,这些事情,对你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你把时间用于白吃这顿饭,就失去了这些本来能有的价值。
  这就是机会考虑。它提示我们,做事的真正成本,不是为做一件事已经付出的多少,而是为做它所必须放弃的那些东西。当你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你应该想想哪种选择所放弃的更多,两难也就不难了。
  我们知道事情处于暂时平衡或者相对静止的状态时才有意义。比如价格就是这样。这个状态就是均衡。均衡是各方利益都得到关照以后的结果,均衡的达成也是通过边际调整达到的。
  经济学家的想法跟常人不同,但更有力量,也常常让人茅塞顿开,也许没有什么能比解疑释惑后的那种愉悦感更让人舒畅的了!
  经济学之所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并且在相当大程度上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是因为经济学家看世界的方式和常人不同,也与其他社会科学,比如社会学和政治学、法学不同,经济学家有一套自己的看问题、看世界的方法。这些方法,帮助人们更科学地认识了外部世界和人类自身,提高了人类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这里,我们就先说说几个经济学家的特殊思维方式吧,它们有助于矫正甚至可以颠覆你长久以来的思维定势。〖KH*3/4〗
  第一个是边际考虑。
  边际原本是个数学概念,其含义是导数,是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影响程度,也就是两个变量改变量的比。
  在经济学上,边际的意思是“最后的”,或者“新增加的”。边际考虑就是只考虑最后的一个或者新增加的一个所引起的变化,从而判断事情的整体本质。
  最后的一个和新增加的一个,都是边际的一个。比如现在一共有99个东西,第99个是最后一个,它是边际的一个,而第100个,是新增加的,或者将要增加的,也就是边际。
  边际意味着微小的变化,所以,最后的一个,与新增加的一个,相差非常小。它们引起的变化的差异也非常小。在数学上,这叫“连续”。
  可能有人说,第99个和第100个可能差的非常多,那是单位太大的缘故,只要不断缩小单位,一定能做到相差非常小。
  边际考虑是一种只看现在和将来而不管过去的一种思维方式,因为过去了的事情就过去了,它对人们现在的决策没有影响。
  就像我们平时说的,覆水难收。我们不必总是记挂过去,那是没有用的,我们只需要考虑新增加的因素和它引起的后果就可以了。
  比如今天晚上要举行足球比赛,可是临近比赛的当口,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有两种情况:一是,你已经买了票,票价还不便宜,500块钱一张,是你近半个月的工资,而且不能退票。另一种情况是,别人送了你一张票,可是票不能转手,也不能退。在这两种情况下,你去还是不去看比赛,有没有什么不同呢?有人说自己买了票后去看的可能性,比别人送票的更大些。
  也许你真的这样想,可是你这样做是不理性的。其实,这两种情况,对你今晚是否去看比赛的决策的影响是一样的,没有差别,也就是在这两种情况下,你看比赛的可能性是一样大的。
  为什么?因为票不能退,买票的钱拿不回来了,在经济学上这叫“沉没成本”,即一旦支出就无法收回的成本。你晚上是不是去看比赛,仅仅取决于从现在开始将要发生的情况,所以,必须进行边际考虑,看新增加的成本和增加的收益的比较。
  在这两种情况下,增加的收益都是看比赛带来的愉悦感,新增加的成本都是淋雨带来的不舒服。如果你觉得淋雨不算什么,只要能看到比赛就高兴,则不管你是自己买票还是别人送的票,都会去看;反之,则不会去。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不要再考虑买票的钱,那些事情已经过去了。经济学认为,某种要素的贡献,也是由其边际的一单位的贡献决定的。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是关于农民种粮食的。
  假定只有一亩地,如果一个人种,可以打1 000斤稻米,但是两个人却不会打2 000斤,只能打1 800斤,三个人只能打1 900斤,等等。想想,如果是1万个人,能打多少斤?
  0斤!因为1万个人一块上去会把土地踏平的。
  从中可以观察到一个规律,第二个人没有第一个人打的稻米多,第三个人没有第二个人打的多,依此类推。总之,后一个人没有前一个人打的多。经济学家把这个规律叫做“边际产量递减”,也就是说新增加的人所增加的总产量越来越少。
  边际产量递减,没法证明,但是也不能推翻,它是个公理。我们可以想像,如果产量不递减,那就是递增或者不变。我们看看这是否可能。
  如果边际产量不变,那就意味着后一个农民的产量永远与前一个一样多,那我只要用一亩地,就可以生产出养活全中国人需要的粮食,只要不断地增加农民就行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说递增了。
  回到问题上来。如果有100个人来种这一亩地,那么每个农民应该得到多少工资,也就是多少稻米呢?因为每个农民并没有差异,所以他们得到的稻米应该是一样多的。农民得到多少,取决于农民的劳动贡献有多大。
  那么,这个贡献是第一个人的产量1 000斤,还是所有这100个人的产量总和的平均数,抑或是其他呢?
  不可能是1 000斤,因为一共也没有这么多的稻米。
  所以,一般人会说是平均数,也就是把所有100个人的产量加起来,除以100。这似乎有道理,既然每个人得到的都一样多,当然得是平均数。不能给农民这么多!因为每个人拿走平均的产量,农民就把所有稻米都拿走了。土地的主人不会同意。
  每个人到底能分得多少稻米,必须进行边际考虑。也就是看最后一个人,即第100个人的产量是多少。比如是10斤,也就是说,由于增加最后一个人所增加的产量是10斤,这个产量就叫“边际产量”。
  经济学家说,每个人应该获得的稻米就是这个边际产量,即10斤。
  为什么?因为每个人劳动的贡献只有 10斤!
  最后一个人对粮食的贡献只有10斤,这一点,大家都不会有异议吧?那我说,每个人,包括第一个人的劳动的贡献也只有10斤。你信不信?
  首先,稻米能生产出来,不仅仅靠农民的劳动,还要有土地,因此,稻米是劳动和土地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土地对总产量也有贡献,产量不全是农民的贡献。
  其次,如果让第一个农民最后一个来,他能打的稻米也只能是10斤,而不再是1 000斤;让最后一个人第一个来,他打的稻米也将是1 000斤,而不再是10斤。原来的第一个人打的稻米多,惟一的原因在于他是第一个来的。
  第一个来的和最后一个来的,有什么区别?区别就是:第一个人自己用1亩地,而最后一个人只能用1%亩的地!
  因此,第一个人打的稻米多,是因为他用的地多;最后一个人打的少,是因为他用的地少。他们交换位置后,打的一样多。这说明,他们劳动的贡献是没有差别的,都是10斤。
  农民应该按照自己劳动的贡献分得稻米,也就是每人10斤。
  剩余的稻米都是土地的贡献,在第一个人的1 000斤中,有990斤是土地的贡献;在第100个人的10斤中,土地的贡献是0。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土地的边际产量也递减。
  剥削是什么呢?就是地主给农民的粮食还不到10斤,低于农民的贡献。
  从小到大,很多人养成一个观念,那就是:粮食完全是农民打出来的。边际原理告诉我们,这个观念是错误的。
  土地不但有贡献,而且仔细想想,我们能吃到粮食,是劳动的作用更根本还是土地更根本?显然是土地!离开了土地,本事再大的农民,也生产不出粮食来;而没有劳动,土地自己也能长出粮食来,人类的祖先就是靠着土地的自然赐予过活的。
  有人还说,农民的劳动是最值得尊重的,因为它最辛苦。但是辛苦不是值得尊敬的理由,至少不是惟一的理由。创造新世界的劳动,也许不那么辛苦,但是也很值得尊重,比如知识分子和科学家的劳动。
  记住,是最后一个人的产量决定所有人的产量和工资,不是第一个人的产量,也不是平均产量。这就是边际决定的原理。
  这是大经济学家庞巴维克在《资本实证论》里讲的。
  再举一个例子。假定一个农民某年生产了五袋粮食,他要安排这五袋粮食的用途。他一定是按照重要性从大到小的顺序安排。
  第一袋,用于吃,这个对他最要紧。
  第二袋,用于增强体力和精力。
  第三袋,用于酿酒,因为他要喝酒。
  第四袋,用于养家禽,因为他要吃肉,但是吃肉没有喝酒重要。
  第五袋,用于养鹦鹉。因为他觉得他能想像的用途,都已经有了安排,实在找不到什么别的可以安排的了,想了很久,才想起这种用途。
  我们买东西,不是为了获得商品本身,而是因为商品对我们有用,这种有用是主观上的有用。经济学把商品能够满足人的主观愿望的东西,叫效用。我们消费就是为了获得效用,而且是最大的效用。
  与边际产量递减类似,效用也是递减的。以上边的例子来说,第二袋粮食的效用比第一袋小,第三袋比第二袋小,依此类推。第五袋粮食的效用是最小的。这叫“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效用递减也是个公理,不能证明,但可以说明。如果边际效用不递减,那就是边际效用不变或者递增。
  以吃馒头为例,假如边际效用不变,也就是后面一个馒头,永远跟前面一个一样好吃,那会发生什么?我们将永远吃下去,永远吃不饱!更不必说边际效用递增了。
  认可了边际效用递减,再看上边的例子。
  第一袋粮食对农民的效用最大,如果让他卖,他要收取最高的价格,比如100元;第二袋对他的效用要小一些,他能接受的价格也低一些,比如80元;依此类推,第三袋是60元,第四袋是40元,第五袋对他的效用是最小的,如果让农民出手,只要20元就可以。
  如果他要出手全部五袋粮食,每一袋的价格应该是一样的,那这个价格是多少呢?是100元,还是80、60、40、20元?
  是20元!为什么?
  假设这个农民很不幸,丢了一袋粮食,请问,他要放弃哪种效用?是不吃饭,还是不喝酒,抑或是其他效用?对了,是放弃养鹦鹉。也就是说,丢失的那一袋粮食对他的影响,或者他所失去的效用,就是养鹦鹉给他带来的快乐。所以,这袋粮食只值20元。
  问题在于,养鹦鹉的这一袋粮食,不是五袋中特定的一袋,而是其中的任何一袋。所以,当他有五袋粮食的时候,每一袋都仅仅值20元。
  如果他又丢了一袋,他失去的就不是养鹦鹉的效用,而是吃肉的效用了。所以,当他有四袋粮食时,每袋粮食就值40元了。
  依此类推。当有三袋粮食的时候,每袋的价值就是60元;当有两袋时,就值80元;当只有一袋粮食的时候,这个价格就是100元了。所以,当有五袋粮食的时候 ,每袋粮食的价格由第五袋的效用决定;有四袋的时候,由第四袋决定,等等。
  无论什么时候,都是由最后的一袋决定每袋的价格,也就是边际决定,而不是平均决定。这个道理和所有农民的工资由最后一个农民的产量也就是边际产量决定是一样的。
  这很像中国人说的,物以稀为贵。遗憾的是,咱们的老祖宗,只知道物以稀为贵,却不晓得为什么物以稀为贵。也难怪,经济学家找到这样清晰的思路,也用了差不多100年。从1776年亚当?斯密写《国富论》提出类似的问题开始,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一个叫卡尔?门格尔的人写了《国民经济学原理》,这个问题才获得圆满的解决。
  卡尔?门格尔(Karl Menger)1840年生于奥地利,先在维也纳大学和布拉格大学学习法律和政治学,1867年在克拉利夫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门格尔当过经济新闻记者,1873年起任维也纳大学法学教授。他还担任过奥地利王储鲁道夫的私人教师,直到1889年王储自杀。
  门格尔深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特别善于从认识论角度认识经济问题,他在经济学上的主要贡献是与英国人斯坦利?杰文斯和瑞士籍法国人列昂?瓦尔拉斯,各自独立地发明了边际效用概念和理论,他们被称为“边际革命三杰”。边际革命,将经济学研究从只关注供给,转而关注需求;从只研究客观因素,转向研究主观因素,为建立更为科学的价值理论开辟了新道路,奠定了现代经济学基础。边际的思维方式,已经成为经济学最有力的思维方式之一。
  1871年,门格尔发表《国民经济学原理》,从而无争议地开创了经济学的奥地利学派。奥地利学派是经济学的重要流派,直到今天还有重大的影响。门格尔之后,奥地利学派的一代代领军人物都大名鼎鼎,比如边际革命第二代的领袖人物,奥地利学派的干将庞巴维克,对边际效用决定原理的阐述清澈如水,他的利息理论也独树一帜;米塞斯是奥地利学派的另一位大师级人物,有《社会主义》等名著出版;奥地利学派的哈耶克,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甚至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通往奴役之路》、《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法律立法和自由》、《致命的自负》、《自由秩序原理》,每本都是经典大作。哈耶克和弗里德曼被称为现代自由市场经济的保护神。
  门格尔是一位杰出的经济学教师,他讲课从来不看讲稿,除非要引用什么证据;他的语言出神入化,据说连最笨的学生也能听懂讲课的内容,如果学生是聪明的,则能从门格尔的讲授中悟出深意。因此,门格尔的课深受学生欢迎。
  经济学的第二个独特思维方式是机会成本考虑。
  成本是每个人做事时都会考虑的因素,收入减去成本才是利润。可是,经济学家所说的成本,与一般人说的成本差别甚大。
  一般人头脑里的成本概念是会计成本,也就是做账用的。会计成本有几个特点:第一,会计成本是直接的成本,即实际发生的成本,跟生产和消费直接相关;第二,会计成本是已经发生的成本。
  但是经济学家说的成本却很不一样。经济学意义上的成本只有一个,那就是“机会成本”,在所有经济学的书里,成本的概念一律是指机会成本。
  任何一种资源都有多种用途,可以配置到不同的用途上去,投到一个用途,就意味着放弃另外的用途。一件事情的机会成本,就是由于做这件事情而放弃的其他用途中价值最大的那一个的价值。
  说起来拗口,举个例子就清楚了。
  比如一笔资金,100万,这是一种资源,它可以投到5个项目上去。比如,我们把它投到了第一个项目上,那么我们做这个项目的成本是什么呢?不是第一个项目花的钱,即100万,那是会计成本,而真正的成本是放弃的另外4个项目中,价值最大的那一个项目的价值,比如第五个项目的价值最大,是500万,那第一个项目的成本就是500万。
  一件事情的机会成本,是放弃的最大的价值。也就是根本没有发生过,也跟该事情没有直接关系,这跟会计成本完全不同。
  相应地,经济学的利润跟会计利润也就有很大区别。会计利润是全部收入减去会计成本。经济利润是全部收入减去经济成本,也就是减去机会成本。
  再举例说明。假如你原来在一个政府部门上班,每年有10万收入。现在,你决定下海经营一家餐馆。每年的全部收入是11万,会计成本是10万,包括买菜、买肉、员工工资、税收和各种其他费用。你的会计利润就是:
  11万-10万=1万。
  但是,经济学家认为你没有赚钱,反而赔了钱,至少赔了9万。因为你想,如果你的时间不是用于开餐馆,而是继续在政府部门上班,你就会有10万元,现在你只有1万元,所以,你至少赔了9万元。
  问题出在你少算了成本,不能只算买菜、买肉等的成本,为了开餐馆,你放弃的收入也是成本,而你没有算上。
  这里的非同凡响之处在于,在一般人看来,干什么都可以挣钱,都可能有利润;而在经济学家看来,在一定的时期内,只有做一件事情才有利润,做其他任何事情都亏损。
  为什么?比如一笔资金,有1 000个项目可以投资,最多只能在一个项目上有经济利润。这意味着投资这个项目得到的收入,比做这个项目的机会成本大,也就是比所有其他项目获得的收入都大。
  如果还有另一个项目也有经济利润,那就意味着,这个项目的收入也大于所有其他项目的收入,包括前一个有利润的项目,这就矛盾了!
  所以,只有把资金投到那个惟一产生利润的项目上去,才真正有经济利润,才是正确的决策,其他的都是错误的。
  这是经济学的高明之处,会计学认为任何一个项目都可能有利润,而经济学认为只有一个项目才有利润。
  这也进一步说明,资源配置到哪里,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做事情必须考虑机会成本。也就是,不但要看由于做这件事我们得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因为做这件事情,我们失去了什么。如果失去的比得到的还多,这件事情就不值得做。
  有一句话,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你可真的明了此话的真义?
  如果有人请你吃午餐,他出钱,而且不附带任何条件。这是免费的么?
  不是!
  因为你用于跟人吃午餐的时间,是你的资源,它有多种用途,除了跟人共进午餐,它还可以用于跟朋友聊天、午休、逛街、打游戏、上网,甚至静坐遐思。如果你去吃这顿“免费的”午餐了,你就放弃了其他的享受,也许这些享受中的某一项其价值比吃这顿午餐对你更有价值,也就是效用更大。所以,你吃的这顿午餐不是免费的。即使有人请你吃饭,你也不一定就高高兴兴兴地去了,而是要考虑你吃这顿饭的机会成本有多大。有时我们抱怨,请人吃饭,那个人却不来。其实,人家是考虑了机会成本。
  常常听到这样的新闻,说是某家大企业又创造了多少利润。对这样的新闻,我常常不以为然,这些利润显然是用会计方法计算出来的。
  如果用经济成本计算,还有没有利润呢?也就是说,如果投入到这家企业的这些资金,给了其他企业,后者的产出又如何呢?
  只有在投给这家企业比其他企业能获得更多的收入时,才证明把资金投入到这家企业是对的。
  如果把资金给别的企业能产生更多的收入,那么这家企业就不再是盈利的,而是亏损的了,它的经济利润是负的。资金配置到这样的企业就是一种错误的配置。
  因此,一个社会的资源,必须进行科学的配置,把它配置到有经济利润的地方去,才是最佳的选择。如果错配,整个社会的利益就减少了。因为社会为得到这个收入,放弃了更多的收入。
  谁能进行正确的配置呢?几百年来的实践证明,市场是最好的手段。说到底,市场是一种拍卖机制,企业之间通过竞争,会引导资金流向有利润的地方。
  市场力量越薄弱的地方,人们越不富裕,为什么?就是因为市场的力量太有限了,资金,这个最稀缺的资源,都被行政配置了,它们都没有流到有利润的地方去。
  机会考虑,对于资源正确配置非常重要,对于我们做出正确决策,也非常有启发,别忘了经常进行机会考虑!
  经济学的第三个独特思维方式是均衡考虑。
  均衡本来是物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指一个物体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作用下,而暂时保持一种静止不动的状态。经济学把这个概念借用过来,作为自己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一件事情,如果有好处,好处大于坏处,人们就会着手去做。可是再好的事情做下去也会变成不好的事,这叫物极必反。比如吃饭,看到饭菜好吃,就大口大口地吃起来,可是你不会一直吃下去,因为吃到一定时候就会觉得,这一口不如上一口好吃了,我们已经说过,这叫边际效用递减,也就是新增加的一口,没有上一口好吃,而且这个递减会一直持续下去。
  肯定有那么一口,是你的最后一口。这一口在理论上说,你吃不吃都是一样的,这一口的效用是零。但下一口你不会再吃了,因为下一口,你吃了还不如不吃,它比上一口的效用要低,是负数,也就是你只觉得撑得慌、难受。
  其实,在你吃第一口的时候,你的胃就已经开始难受了,只不过你还不觉得,吃到最后一口的时候,这种感觉才开始强烈起来。胃难受是吃饭的坏处。
  你吃的最后一口,就是由于吃了它,你觉得增加的好处,也就是边际好处,和增加的坏处,也就是边际坏处,相等的那一口。跟物体的均衡是一个道理。
  所以,做事做到什么程度,就要看边际好处和边际坏处在哪里相等。在此前,应该继续做,因为做的话,你的净好处,即好处减去坏处,就增加了;在此后则应该减少做,减少才会使你的净好处增加。这样你的利益才会达到最大化,相等于吃饱了又不难受。虽然你想都吃下去,但是,你不应该如此,因为全吃下去,会把你撑死。现实中,确实有撑死的人。这些人只看到吃饭的好处,忘记了坏处。
  均衡是一种暂时的静止状态,静止意味着事物让自己的某种状态持续一段时间,也就是会稳定一段时间。
  人们常常嘲笑老年人保守,害怕变化。其实,害怕变化是人的普遍特征,变化意味着不确定性,当人面临不确定性的时候,就会紧张,行动失据,遭受损失。人们买保险,就是花钱买确定性,买个平安,可见人们喜欢的是确定性,否则不会花钱买保险。
  而均衡就是一种稳态,一种确定,因为至少暂时不会变化。只有当事情处于不变状态时,人们才有机会观察、认识它们。如果事情从不停下来,变化无常,要认识它们是困难的。
  均衡还意味着事物的变化是缓慢的,是一点一点发生的。比如人类在进步,可是进步是一点一点进行的。马歇尔教授是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奠基人(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包括两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他的学生凯恩斯是宏观经济学的创立者,这对师徒,合起来建立了完整的现代经济学体系),他有一句名言,就是:自然不能飞跃。不能飞跃的意思就是变化比较慢。因为有不同的力量在影响着事物的运动,而且方向是不一致的。
  假如你熟悉的一个人,今天和昨天的样子差距太大,你就会认不出他来,幸亏我们变化得比较慢,才相安无事。
  均衡也是一点一点达到的,这是边际考虑的结果。经济学上把前边说的边际好处叫边际收益,边际坏处叫边际成本。均衡是人们不断比较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结果。
  消费者购买的最后一单位商品,就是让自己花的钱所损失的效用和获得的边际效用相等;厂商生产的最后一单位商品,是让自己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相等的那一单位。这个听起来很玄乎,看了后面章节的内容就明白了。
  均衡也意味着各种力量达到一种妥协。我们做事情,就是考虑各种因素,求得一种均衡的、让各方都接受的结果,这样大家才会相安无事。如果不能做到均衡,事情就不会结束。就如谈判,难就难在各方利益的均衡,必须作出妥协才能有结果。
  均衡对我们的启发是,为了达到有意义的结局,必须调整自己的行为,同时不能顾此失彼。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3章 经济学的基石 经济人假设
相对于现实本身来说,所有的科学都不是真事,因为科学都有自己的假设,在这个假设之下,推演出一系列的结论,但是假设很难成为现实。所以,理论并非现实本身,而仅仅是对现实的解释罢了。现实本身太过复杂,任何理论都无法百分之百地反映,比如人的心理活动。
  所以世界上不可能有不受任何约束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一切以此标榜的所谓理论,都是毫无用处的骗人之术。
  经济学,也仅仅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解释。解释的对象主要是人的行为。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所以有自己的假设,经济学的假设就是:人是理性的。
  如果你开始不怀疑假设,哪怕是看起来荒唐的假设,那么恭喜你,你已经进入了科学之门。
  1590年,近代科学的奠基人,意大利的伽利略(1564~1642),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他把两个重量不同的金属球同时从塔顶垂直抛下。人们看到的是,这两个不同重量的球同时坠地。
  先前,根据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物体的下落速度跟重量成比例的理论,应该是重的球先坠地。当亚里士多德这样说的时候,没有任何条件限制,也就是说,在任何时间、地点下,这个结论总是成立的。这叫绝对真理。
  其实,所有的理论,都是相对真理,都是在一定条件下正确,脱离了这个条件,真理就是谬误了。换句话说,只有那些在有些条件下正确、有些条件下谬误的东西,才称得上是真理。因为这样的东西才对我们有用。在任何条件下都对的东西,实际上没有任何用处。世界上根本不存在这样的理论,除非它是在骗你。
  所有的科学,最突出的特征,都有自己的假设。不同的假设,是区分不同学科的重要标志。
  比如牛顿力学,就假设时空是绝对的;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没有这样的假设,然而它假设光速是不变的。这些理论都是科学,然而它们仅仅在假设下才成立,超出了这个假设,就是谬误了。比如牛顿力学在爱因斯坦的时空观下就是错误的。
  伽利略是科学的先驱,他当然知道这一点。看看他的实验。伽利略根据这个实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也就是重量与下落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东西下落速度是一样的。可是这个定律不是没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没有空气阻力。
  当伽利略向下抛球时,有没有空气阻力?有。
  为什么两个球同时坠地了呢?就是因为虽然有空气阻力,但是这个阻力可以忽略掉,它们对球的下降没有什么作用。所以,表面看起来,两个球是同时坠地的。
  如果是一个铁球,一个纸片同时往下扔,谁先坠地?铁球。那这证明没证明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是正确的呢?没有!
  因为亚里士多德这样说的时候,没有任何限制。我们只要找到一个反例,就可以证明他是错的。伽利略的实验,就推翻了它。
  可是,铁球先坠地,纸片后坠地,推翻了伽利略的定律没有呢?没有!
  因为伽利略定律有自己的假设,即没有空气阻力。当铁球和纸片一块往下抛的时候,空气阻力就起作用了,就不能忽略了。所以,这就不是伽利略定律能管的事情了。
  可以想想,如果可以做到没有空气阻力,比如在真空里,铁球和纸片还是会一块坠地的。
  再想想,伽利略做那个试验时,两个金属球是否真的同时坠地了呢?严格地说,也不是。不过从肉眼看,是一块坠地罢了。为什么?就是因为还是有那么一点点空气阻力的。
  看,科学并不是真事,它只在自己假设的或者圈定的领域里成立,在此之外,就不成立。
  我们常常说,理论是现实的反映,其实,不是这样的。现实是非常非常复杂的,没有任何理论能够百分之百地反映它。人的智力和能力毕竟有限,人不是万能的“上帝”。理论其实仅仅是现实的解释,也就是解释为什么如此。
  比如据说牛顿看见苹果坠地,悟出了万有引力定律。苹果坠地而不是往上飘,是因为有地球的万有引力。也许有人说这是因为地球里面有鬼神在叫魂呢。
  那理论还有什么用呢?理论的作用是,当满足或者接近理论假设的场合,理论可以解释人们的行动。比如,万有引力可以解释苹果落地,还可以解释很多类似的现象;而叫魂的理论,却不能解释任何类似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理论可以预测和指导人们的行动。万有引力可以预测星球的运行轨道,而叫魂什么也预测不了。
  有人常常怀疑假设,说假设不合情理等等,这是没有科学素养的主要标志。假设是研究、认识复杂世界的需要。只有做出假设,忽略掉一些不相干的东西,关注要研究的因素本身,才有助于迅速认清事情的本质。如果不做假设,同时考虑所有情况,很难取得进展。
  比如,地图就是对城市的一种假设。在地图上,现实中弯曲的路变成了直的,高度不同的建筑全都是一样高的,而且全都缩小了若干倍。如果没有这些处理,地图和城市本身一模一样,地图还有什么用呢?
  你看台球比赛,那些高手技术娴熟,令我们叹为观止。也许他们不懂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的原理,但是如果我们假设他们懂这个道理,就可以预测他下一步该如何击球,而且好像这些高手确实是按照这个原理去击球的。你的这个假设,对于你预测台球手的下一步行动,是有用的。这就是假设的作用。
  当然,假设是可以变动的,如果在一个假设下得出的结论跟现实相差太大,就可以改变假设。但是一旦假设给定,就要在这个假设下来分析事物,以保证逻辑上的一致性。
  说了这么多,该说说经济学了。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所以也有自己的假设,经济学的假设不止一个,但是最根本的只有一个,这就是经济人假设,也叫理性人假设。
  经济人假设的意思是说,每个人,当然这个人不但包括自然人,也包括厂商,都是在给定约束下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
  因为资源稀缺,所以人是受到资源稀缺的约束的,比如收入的限制、时间的限制、价格的限制等。人们只能在这个约束下追求利益极大化。
  整个经济学大厦就是建立在这个假设基础上的。如果否认这个假设,就等于取消了经济学本身。
  人都是追求自己利益的,而且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也就是最大化。为什么可以这样来看待人和人的行为呢?
  不错,人是高级动物,但首先是动物。这一点常常被忽略了。动物,就单个来说,比人的本事大多了。比如,鸟会飞,狗能预测地震,而人不能。
  动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你给你的宠物小狗食物,它就会跑过来,这叫趋利;你打它,它就会跑开,这就是避害。趋利避害是自保,自我保全,因为只有自保,才谈得上其他。动物的本能就是这样。
  人也是趋利避害的,趋利避害就是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这就是人性。
  人性是没有好坏之分的,但是只有这样才是人。过去的人,现在的人,将来的人,都是如此。
  古语说,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比如,其他条件都一样,一份工作每月给你1 000块,一份给5 000块,你当然选后者。但是,假设你不幸遇到了黑社会,让你要么断指,要么断腕。
  你怎么办?当然是断指以存腕,断指当然是害,但是为了存腕必须断指,这时候就得权衡一下,断指的害处比断腕的害处小,那就只能断指了。断指非为取害,是取利,是为了争取自己更大的利益。
  在险峻和特殊的情况之下,人性是多么昭彰。
  你可能会说,人不都是这样的,有的人,经常做好事,他们是为了别人好。那怎么解释这些人的利他行为呢? 〖JP+1〗
  这是因为,这部分人快乐的原因,或者偏好,跟一般人有些差别。对于多数人来说,事情对自己有利才快乐,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这些人,人数不会很多,对他们来说,事情于己有利,是快乐的,但是,帮助别人,让别人快乐,他们会觉得更快乐。在这些人的偏好中,利他的倾向非常明显。如果不做利他的事情,他们反倒少些快乐。
  还有些人,做了亏心事,为了类似于宗教式的纯洁性,就拼命做好事。有些人捐献好多钱给别人,是为了减轻心灵的痛苦。这跟有些人发了财,就天天烧香一样,都是为了自己好。
  1996年有个电影,引起过轰动,说的是一个当兵的,把他的战友给撞死了,他经常在噩梦中惊醒,所以,他就拼命做好事,因为只有如此,才能减轻他心灵的痛苦,少做噩梦。他做好事,当然是为了别人好,但是更主要的是为了自己好。因为,在此前,他是不这样做好事的。现在,如果不做好事,他就痛苦。
  在客观上,他们的行为是好的,甚至是高尚的;但是在主观上,他们也是为自己更快乐。
  人都爱自己的父母,为了他们,愿意牺牲自己。为什么?因为他们是你的父母,不是别人的,别人的父母你是未必喜欢的。
  那么,在公交车上给人让座的人的行为怎么样呢?那可是给非亲非故的人啊。
  这是同情心的产物。孟子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没有恻隐之心,人与禽兽无异。 〖JP+1〗
  这样说,似乎有些刻薄,不过,让个座,实在应该是起码的礼貌,不能提到道德高尚的层次上。当然,让座,应该是在年轻人和老人之间的,而且是前者让后者;如果是年轻人之间,是没有必要的;如果是老人给年轻人让座,那这个老人就有问题了,或许动机不那么纯洁。
  做好事,还要看接受善意的一方是否有需要,是否愿意。有一部电影,是周星驰演的,他看见一个老太太,就送她过了马路。搀老人过马路,总是好事吧。可是,那位老太太说,我好不容易刚刚过来的啊。你看,这就是帮倒忙了。
  做好事的人常常说,他们帮助了别人,就更快乐了。此言不虚也,我是深信这句话的!
  所以,利他行为和利己行为,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一致的,可以统一为利己。
  必须强调的是,利己,决不是损人利己。而是在不损害别人利益的前提下,增进自己的利益。而在通常的情况下,是增进了双方的利益。
  一切以损人为代价的行为,最终是不能持续下去的,因为谁也不比谁傻多少。
  那么,一个问题就出来了。如果每个人都从利他出发做事,好比说每个人都是孔子说的君子,这个世界岂不是更美好?看来经济学的假设有问题。
  表面看来是这样的,其实不然。
  我们说过,1776年,亚当?斯密出版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也就是著名的《国富论》,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经济学正式诞生。亚当?斯密是近代经济学的创始人。在这部伟大的著作中,斯密描述了后来广为人知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
  他说,每个人都不知道如何增进他人的利益,甚至也不知道他人的利益为何物。每个人仅仅知道自己的利益,仅仅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行事。但是,当他这么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使他在追求自己利益的过程中,去实现他人的或者公众的利益,虽然这不是他的本意。
  令人惊异的是,斯密接着说,每个人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行事,要比他从他人利益出发去做事,结果对他人更好。
  斯密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真想对别人好,只要对自己好就可以了。套用一句广告语,爱自己等于爱别人!
  这是石破天惊的。为什么世界居然是这样?!
  因为当人们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去做事的时候,竞争的压力使得他必须对别人好,这就是市场的力量,看不见的手,就是市场。市场的本质,是个人的,是个人在自利心理的诱导下的选择行为。在主观上,是利己的,但是在客观上,却必然利他。
  以沃尔玛为例,沃尔玛并不是什么高科技公司,只是一个卖东西的普通公司。就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公司,在不长的时间内迅速崛起,连续多年排在世界500强的第一名。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首先提出“看不见的手”的学说,但是这并非斯密所独有的思想,《圣经》里有,中国古代也有。我们可以把西汉的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的论述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看不见的手”的最初论述比较一下,你可以看到,它们如出一辙,当然司马迁比斯密早了1 800多年。
  司马迁的原文是:
  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这段话的大意是:所以,人们依赖农民耕种来供给他们食物,依靠虞人开出木材,依赖工匠做成器皿,依赖商人输通这些财物。难道需要政令教导、征发人民如期###来完成吗?人们各自以自己的才能来行事,竭尽自己的力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因此,物价低廉,他们就寻求更贵的地方卖;物价昂贵,他们就寻求更便宜的地方买。各自勤勉而致力于他们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如同水向低处流,日日夜夜而永无休止,他们不待召唤自己就赶来,物产不须征求而百姓们自己就生产出来。这就是自然和道啊。
  再看亚当?斯密的原话:
  每个人都力图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能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既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能够增进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一己的安全或私利。但是,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
  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外一种目标,尽管这目标并非他的本意。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使他经常地增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要比他真的想要增进社会的利益时更好。
  另外,我们常常说,鄙薄金钱是传统观念,可是司马迁的财富观,很值得今天的人好好体会,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这段话的大意是:所以说:“粮仓充实了,百姓就会懂得礼节;衣食丰足了,百姓就会知道荣辱。”礼产生于富有,而废弃于贫穷。因此,君子富有了,就喜好去做仁德之事;小人富有了,就会把力量用在适当的地方了。江河深,鱼就在那里生存;山林深,野兽就在那里藏身;人富有了,仁义就会依附于他。富有者得了势越发显赫,失了势,依附于他的宾客也便无处容身,因而心情不快。夷狄那里,这种情况更为突出。谚语说:“家有千金的人,不会犯法受刑死于闹事。”这不是空话。所以说:“天下之人,熙熙攘攘,都是为利而来,为利而往。”那些拥有千辆兵车的天子,享有万户封地的诸侯,占有百室封邑的大夫,尚且担心贫穷,何况编入户口册内的普通老百姓呢!
  可以想像,在沃尔玛走向辉煌的过程中,许多同类公司被它击败,倒闭了。为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因为它们的东西卖得太贵,比沃尔玛要贵,消费者更喜欢便宜,买沃尔玛的东西省钱,省下的钱,可以买别的东西,消费者的福利就提高了,这是消费者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沃尔玛,并不是想给消费者省钱才开公司的,它只是想给自己、给自己的股东挣钱罢了,它是为了自己好,为了自己利益的极大化。但是,如果它想自己好,就得和其他同类的公司竞争,就得卖得比别人便宜,这样,它就不期然地促进了本来并未打算促进的消费者利益。这就是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力量。
  这是一种自发的、个人的力量。永远也不要忽略个人的这种自发的力量。
  很多东西都濒临灭绝,可是我说一种,它就不会在短期内灭绝。就是鸡。为什么?就是因为你吃它。你喜欢吃,就有人去养鸡,就可以挣钱,你吃的越多,鸡就会越多,要不就挣不到钱了。可以想见,大家都不吃鸡会怎么样,鸡就存在不了多久了。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如果每个人都从别人的利益出发去做事,岂不是更好吗?为什么亚当?斯密说不如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来得好呢,难道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不会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吗?!
  愿望当然好,但是这不是世界的本质,不是人性的本质。
  人类不是没有试过,教训太多了,而且是惨痛的教训,人类慢慢学得聪明了,不再那么天真了。
  怎么才能保证,个人在促进自己利益的时候也促进他人的利益呢?
  人类已经找到了这样的机制,这就是市场经济制度,市场交易就能保证这一点。任何的交易都是双赢,至少不会损害任何一方的利益。
  经济学的这个假定,似乎与我们的传统道德有些冲突。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论语》中最著名的论述之一。
  孔子是严格区分小人和君子的,整本论语,好像都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区分君子和小人,而义利,是标准的区分方法之一。
  在孔子看来,义和利是水火不容的,不能同时获得。君子应该求义而舍利。在必要的时候,还应该舍生而取义。
  儒家大概都是承袭着《论语》的基调,但这并不是说,就没有不同意见。
  相反,在义和利的关系上,先哲们的认识,差别是相当大的。
  墨子好像很受现代人的青睐,电影《墨攻》的播出,使很多人知道了墨子的“兼爱非攻”学说。
  墨子更非同凡响的主张,是它对缠绕所有中国知识分子灵魂的义利之辩有一个明确而精彩的论断,有终结这种争辩的意味。
  《墨经》里面说,义,利也。比如,忠,当然是义,可是它利君;孝,是义,它利亲;功,是义,它利民。墨家给义赋予了类似于边沁的功利主义色彩。
  他们的主张很明确,义的本质,不过就是利而已!
  经济学,为我们认识义利之辩,认识君子小人之别,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经济学家看来,所有人,无论君子还是小人,都是追求自己利益极大化的人,也就是说人都是逐利的。即使是义举,其背后的坚实基础也仍然不过是利。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人都是“小人”,而不是“君子”。
  所以,如果说,君子的行为是为了别人好,而小人的行为呢,则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最终却也是对别人好,甚至是更好。
  君子小人都喻于利。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第4章 经济学的新方法 博弈论
人生如梦亦如戏,游戏人生,就要猜透别人怎么想,博弈论就是告诉你怎么跟人打交道,如何参透别人的心思。同时,用博弈论观照一些所谓的千古美谈,会发现那其实是无稽之谈。比如诸葛亮,其实远非司马懿之对手。
  从一则故事说起,这个故事需要动点脑筋。
  有五个海盗,劫掠了100两金子,需要分赃。办法是抓阄,盗亦有道。
  抓到第一个阄的人,可以先提出一个分配方案,如果他的方案被一半以上的人同意,就照他的方案分金子,否则,第一个人就要被杀掉。余下的人也照此办理。
  我们的问题是:如果你是第一个人,你会提出怎样的分配方案?
  为了分析问题更确定,我们假定每个人都是追求自己利益极大化的人。
  可能你会提出平均分配,每人20两,或者自己不要,等等。
  可是正确的答案却并非如此。第一个人会说:“100两金子全归我!”
  而且这个方案一定会被一半以上的人同意,这个人不会被杀掉。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当遇到复杂的问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环节开始考虑,这样,可以使问题清晰起来。
  那我们就从抓到最后一个阄的人开始考虑。对于这个人来说,他知道,当轮到他提方案的时候,其他人都已经死掉了,金子将全是他一个人的。所以,他利益最大化行为便是,不管前边谁,包括第一个人,提了任何方案,他都一概摇头,不同意。
  再看第四个人,他知道,不管自己提出什么方案,第五个人都不会同意,都会被杀掉,所以,他的利益最大化行为是,尽量不要轮到自己提方案。所以,不管第一个人提了怎样的方案,他都会表示同意。
  第三个人,知道第四和第五个人的选择策略,所以,他的利益最大化的方案是100两金子全归自己。这个方案,因为自己和第四个人同意,超过了此时的一半以上的人的同意,可以行得通,所以,不管第一个人提出什么样的方案,第三个人都会反对。
  第二个人,知道自己提什么方案,第三个人、第五个人都将反对,一旦轮到自己提,自己就死定了,所以,他会同意第一个人提出的任何方案,这是他的利益最大化行为。
  所以,不管第一个人提出怎样的方案,第二个人与第四个人都会同意,加上第一个人自己的票,就是三票,一半以上,可以通过。
  既然任何方案都可以通过,而第一个人又要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所以,他的方案是:100两金子全归自己。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想问题,确实需要方法论,靠直觉是不可以的,直觉在很多情况下是错误的,必须依靠方法,依靠逻辑的力量。
  很多问题看起来没有头绪,是因为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而方法的作用,就是帮我们找到切入点,找到了切入点,问题就可以一步步获得解决。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分析问题”,分析问题就是把没有头绪的事情找出头绪来,把不能解决的问题、大问题,分割为小的、可以解决的问题的过程。这就是方法。
  经济学的传统方法是新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的标志是马歇尔的经济学)建立起来的,它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任何一个人的行为对其他人都没有影响,其他人的行为也不会影响自己的行为。
  比如粮食市场,就可以看做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粮食价格是由所有生产者和所有消费者的行为共同决定的,任何一个农民或者消费者对粮食的价格都没有任何影响,因为他们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与市场的全部产量和消费量比起来微不足道。在这个市场中的每个生产者、每个农民,根本不需要考虑他的行为对别人的影响,实际上也没有任何影响;别人对于他也没有影响,每个农民都不会觉得周围的农民是他的对手,他们之间的竞争是非人格化的。他们的行为,就是调整自己的产量,使自己产量的边际成本等于粮食的价格。关于这一点,我们以后还会详细谈到。新古典经济学这个假设在解释寡头市场时,遇到极大的困难。
  寡头市场就是少数几个大企业就占据了全部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每个企业的决策对其他企业都有实质性的影响。比如中国的彩电市场,基本是长虹、康佳、TCL、海尔、海信、厦华、创维七家寡头统治着。长虹的决策,比如提价,要不要考虑其他厂家的反应?当然要,必须要考虑。当然,其他厂家也要关注长虹如何动作。这样的市场结构与粮食市场完全不同,传统的分析方法在这里无效。
  于是经济学家们采用了新的方法,这就是博弈论的方法。博弈论分析的就是在人们之间的行为相互影响的条件下,每个人如何决策。
  对于分析寡头市场,博弈论是最合适的方法。
  博弈,就是做游戏,做游戏的局中人,这就不得不考虑别人的决策是怎样的,还要考虑自己的决策对别人的影响,别人的反应如何。
  这个方法是著名的数学家冯?诺依曼开创的,他在20世纪40年代写了一本书,叫《博弈论与经济行为》,这是博弈论的开山之作。
  在博弈论的早期,主要是数学家们在工作,后来经济学家们跟了上来,并且后来者居上,因为博弈论在解释经济问题时最成功。
  诺贝尔经济学奖,已经有几次授予博弈论的大师。
  第一次是在1994年,三位经济学家——美国的约翰?纳什和约翰?海萨尼、德国的莱因哈德?泽尔滕,因为对博弈论的杰出贡献获奖。纳什就是获得奥斯卡奖的电影《美丽心灵》的男主人公。
  第二次是在1996年,获奖的是加拿大经济学家维克里。
  第三次是在2005年,获奖者是奥曼和谢林。
  由此可见博弈论在经济学中的位置。
  纳什的贡献最出色,他获奖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他1950年的博士论文《非合作博弈》里,纳什一生只发表过两三篇论文,这一篇是最重要的。在其中,他定义了纳什均衡,现在经济学最重要的三个概念就是:需求、供给、纳什均衡。
  博弈论假定人们是理性的,只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也就是坚持了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博弈论分析的主要是非合作博弈,也就是互相之间没有约束力下的行为。如果游戏规则制定好了,大家都不得不遵守,那就没有可讨论的了。
  所有博弈论的讲述,都是从“囚徒困境”开始的,这其中包含了博弈论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框架。
  囚徒困境说的是,甲乙两个人入室抢劫,未果,但是在房子里,发现有人被杀,因而两人被捕入狱。警察为了尽快破案交差,诱使他们交待罪行,把他们隔离开进行询问,并且给他们讲明了“政策”:
  如果两人都坦白杀了人,各判8年;如果一个坦白一个抵赖,则坦白一方获释,抵赖的人入狱10年;如果都抵赖,则因入室抢劫各判2年。可以用下面的表格表示。
  约翰?纳什(John Nash)1928年出生,性格孤僻,但是成绩极佳,不到20岁就到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课程,1951年获博士学位。论文就是关于非合作博弈的,这篇论文奠定了非合作博弈的理论基础。
  纳什是数学天才,20多岁就因为数学上的成就获得了世界性声誉。不幸的是,不到30岁,他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据说他经常赤身裸体在普林斯顿大学校园里乱跑;曾经想弃美国国籍;他还给毛泽东主席写信,要到中国避难;他好多年都没有一篇论文发表。但是这些,都得到了校方的最大容忍,仍然让他做教授,并且是级别最高的教授。
  爱心呵护天才,在家人和朋友的关爱下,纳什终于走出了疾病的困扰,并且获得了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纳什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他是数学家,博弈论本质上也只是运筹学的一个分支。但是因为非合作博弈论在分析经济问题上非常有力,也因为非合作博弈坚持了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即经济人假定,因此,诺贝尔奖委员会决定授予他经济学奖。
  纳什的学术之路充满坎坷,他曾经把自己关于非合作博弈的想法,与著名的数学大师、计算机的发明者冯?诺依曼,以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爱因斯坦当面谈论过,但是这两位大师都对此不屑一顾,这给他极大打击。但是他仍然义无反顾,终于迎来成功的时刻。以纳什的名字命名的“纳什均衡”已经成为经济学最核心的概念之一;纳什的故事被好莱坞拍成电影,这就是获得8项奥斯卡提名的《美丽心灵》。
  甲 乙
  坦白 抵赖
  坦白 8,8
  0,10
  抵赖 10,0 2,2
  甲和乙叫博弈的局中人,坦白和抵赖是局中人的策略。表中,纵向表示甲的选择,横向表示乙的。表格叫“支付矩阵”,表格中的数字叫做“支付”,就是局中人所获,第一个数字是甲的,第二个是乙的。
  这四个结果,哪个会成为现实呢?答案是都坦白,即每个人都做8年牢。这是最差的结果。
  为什么是这样?
  经济学家为了分析的方便,根据信息是否完全,以及博弈是一次还是多次进行,把所有博弈分为四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信息就是局中人做游戏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决策有影响,比如上面这个矩阵就是知识。静态是说同时做出决策,或者虽然不是同时,但是后行动者并不知道先行动者做了怎样的决策;动态则是行动有先后,有时则指博弈可以多次进行。
  上面这个博弈属于“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所谓完全信息,是指局中人对于对方的战略和各自的支付是清楚的。甲和乙都知道上面的支付矩阵。因为是隔离审查,互相不知情,所以是静态。
  先看甲,甲怎么行动,要看乙怎么行动。如果乙选择坦白,甲的最佳策略当然是坦白,因为坦白被判8年,抵赖则是10年;如果乙抵赖,甲的最佳策略是什么?还是坦白,因为坦白就可以放出去,而抵赖则要判2年。所以,对甲来说,不论乙如何选择,他的最佳策略是坦白。
  再看乙,乙和甲是完全对称的,没有区别,所以不管甲怎样选择,乙的最佳策略也是坦白。因此,最后的结果就是都坦白,各判8年。
  各判8年,一共16年,对他们这个集体来说,是最差的结果。
  我们说过,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学说,是每个人都从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出发去做事,结果对别人来说是最好的,可是囚徒困境恰好相反。
  记住,这个时候,每个人都还在追求自己利益的极大化。这就是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矛盾的原因,在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甲乙都不知道对方的选择,或者说是静态,如果是反复博弈,则下一次一定都会选择抵赖。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的结果,就叫“纳什均衡”。〖KH*3/4〗
  第二种博弈,叫“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动态就是说,博弈一方的行动在先,另一方可以根据先做出决策者的决策来决定、调整自己的策略。比如,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就形成了互相牵制的局面,类似于经济学中的寡头,任何一方如何行动,都要看另外两方的反应。
  其中很多故事,都可以用博弈论看得更清楚。《三国演义》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乱纳甄氏 嘉遗计定辽东”里写道,官渡之战后,袁绍的两个儿子——次子袁熙和幼子袁尚,在河北战败后,逃往辽东,即今日的锦州一带。
  曹操发扬“宜将剩勇追穷寇”的精神,在后猛追。辽东的太守公孙康问手下怎么办。手下的人说,我们得先观察一下,如果曹操追到辽东,就要先与他们弟兄联合,把曹操先打跑了,再收拾他们两个;如果曹操没有追来,则先下手为强,把二人当即解决掉。
  这是一个完全信息的博弈,因为博弈的各方(现在是三方)都知道,或者应该知道对方的策略或者支付。
  但是这个博弈是动态的,因为曹操的行为在先,公孙康的行为在后。
  要紧的是曹操应该怎样决策。这是一出好戏,戏的主角不是曹操,也不是公孙康,而是曹操的四大谋士之一:郭嘉。
  其时,郭嘉因为生病留在易州,即现在的河北易县养病。他在死前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今闻袁熙、袁尚往投辽东,明公切不可加兵。公孙康久畏袁氏吞并,二袁往投必疑。若以兵击之,必并力迎敌,急不可下;若缓之,公孙康、袁氏必自相图,其势然也。”
  郭嘉说,我们不忙着追,他们双方必然互相残杀,可以坐收渔翁之利。这是很高明的战略,这封信是郭嘉死后才到曹操手里的,所以叫“遗计定辽东”。
  这是智者的歌唱!郭嘉可说是博弈论的高手。〖KH*3/4〗
  博弈论的第三种类型是“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即信息是不完全的,博弈的各方都有一些信息,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
  在面临不确定的情况下,就要根据概率行事,这当然有风险,但是不得不如此。
  比如你遇到一个号称武林高手的人,你要不要跟他过招,就要判断自己的功力与对手相比如何。假定对方真是一个高手,比你强,你跟他较量,他将获胜,他的支付是100,你是-100;假如他不是真的高手,你的功力比他强,则如果你们较量,你将获得100,他的支付是-100;假如你们不较量,则双方的支付都是0。
  那么要不要较量?这类问题是海萨尼的主要工作,海萨尼假设博弈各方知道对方的类型有哪些,并且知道这些类型的概率分布,也就是说,虽然我不知道对方是不是真的高手,但是我知道对方是高手的概率是多少,对方也知道我知道这一点。这话有点拗口啊。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计算不同行动的数学期望,也就是不同类型下概率与支付乘积的和。
  比如,如果你决定与对方过招,你不知道对方是不是高手,但是我们假定你知道对方是真正高手的概率是X,不是高手的概率就是(1-X),则你的数学期望是:X×(-100)+(1-X)×100。
  如果你的决策是不交手,则你的数学期望是0。
  如果交手的数学期望大于0,则你就应该交手,因为交手的预期结果更好些。
  我们只能凭概率行事!
  什么时候数学期望大于0?就是X 小于50%的时候,而这个概率你是知道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问题是这个概率你是怎么知道的呢?这就是先验的东西啦,凭你的感觉,你的经验。
  不过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一般可以有几个结果,比如上边的例子可以是较量,也可以是退避三舍。〖KH*3/4〗
  最后一种博弈的类型是“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即信息是不完全的,双方都有一些信息对方不知道,而且行动有先后。
  我们再假设博弈双方已经打过多次交道,对于对手的类型已经很清楚,不像静态博弈那样只知道类型的概率分布。这时,做决策的相对容易,并且可以有确定的结果。
  空城计,就是一个著名的案例。
  空城计说的是,诸葛亮错用马谡,丢了街亭,正在西城县准备下一步怎么办。他没有想到司马懿的大军已经神速地到了城外,此时,诸葛亮已经把人马悉数派出,身边没有兵可以调遣,形势乃万分危急。
  这时候,他想出了一个“妙计”,三国演义中说他“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非常镇定自若。
  司马懿到了城下,看到诸葛亮如此,吓坏了,下令撤军。诸葛亮用一座空城,就把司马懿的大军给击退了,成为千古美谈。
  我们姑且认为这件事是真的,编造故事的人,一定是想通过这个传奇故事来歌颂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反衬司马懿的无能。
  那么,这个目的达到了吗?好像是达到了,因为老百姓对此津津乐道,对诸葛亮佩服之至,对司马懿嘲笑有加。
  可是仔细想来,却并非如此。我们用博弈论来分析一下。
  根据《三国演义》的描述,诸葛亮与司马懿长期打交道,比如诸葛亮六出祁山,多次跟司马懿过招。而实际上,诸葛亮只出了祁山五次,他们两个人只打过一次交道,就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两人曾经隔渭水对峙。我们不计较这些,假定两人真的打交道多次。
  两个人在西城的对峙是一场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因为司马懿不知道诸葛亮在城里有重兵,还是像司马昭说的那样,只是空城;诸葛亮也不知道司马懿是否会上当。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司马懿只能凭概率行事。
  他需要判断这是不是一座空城,他们两人既然已经“打过多次交道”,司马懿应该已经形成诸葛亮是什么类型的人的结论,这个结论当然就是广为人知的“诸葛一生唯谨慎”,“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否则诸葛亮早就走子午谷,直取长安了。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