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探事情原委——看货币战争》作 者: 卫红宇

_3 卫红宇(当代)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藏身于银行并不是热钱的最终目的。鉴于当前我国的楼市与股市均相对处于低迷时期,藏身于银行的热钱也处于两难的尴尬位置。一旦国家从紧政策松动,蛰伏已久的热钱便会随时出来兴风作浪。
撤离之忧:热钱何时撤离中国(1)
  过去几年里,押注人民币升值,几乎成为境外热钱涌入中国的主要理由。大量热钱的流入引发人们对于中国经济和金融安全的担心,这种担心在中国经济增长势头减弱、人民币升值压力继续、通胀形势严峻、股票市场大跌、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008年以来,越南、泰国等国遭遇了大幅的经济波动,中国的上证综合指数也从2008年初的5500点降至6月份的2800点,跌幅超过40%。不仅如此,作为热钱过去在国内主要下注的房地产市场,不仅一线城市出现房价的下降,整个房地产市场也陷入了整体的观望情绪当中。在这种形势下,热钱是继续在中国押注这场赌博,还是选择撤资离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国际热钱短期的集中抽逃将对相关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经济学家谢国忠分析称,热钱的退出将会影响到中国内地的楼市,其中影响最大的将是集中了大量热钱的那些城市。热钱流出之后,这些地区房地产市场的寒意将会进一步加剧。
  鉴于热钱的撤离将会重创我国的金融体系,因此,人们不禁担心: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热钱是否会大规模地撤离我国。对于此问题,中国金融专家吴念鲁指出,中国目前的1。7万亿美元储备中,热钱总数约为5000亿美元,热钱流入仍大大高于流出。目前,有些外企基于成本增加、利润减少而出现撤离;有的外企、有些境外战略投资者把利润汇出,但都尚属正常,短期内中国不会出现热钱大规模流出的情况。
  与吴念鲁持相同观点的金融专家薛宏立说,从中国的情况来看,当前,不论热钱进入的规模有多少,大举撤离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一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依旧较强,可以继续赚到升值收益;二是中国仍然处于加息通道,中外利差继续保持甚至有加大可能;三是中国股市虽然大跌,但经济基本面未发生根本逆转,反而是抄底良机;四是房地产市场价格虽然有所下降,但暴利依然存在;五是价格管制商品(石油等)国内外价差较大,套利空间较大;六是中国作为“金砖四国”之一,投资收益率高且风险较低,是较为理想的投资避险国,是次债危机发生后国际资本的避风港。
  热钱在短时期内不会撤离中国,那就意味着在短期内,人们不用担心资本大规模流出中国的情形。金融专家沈明高认为,人民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波动可能还需要3~5年的时间。他说,尽管中国经济目前面临一些挑战,但只要成功转型越过这个槛,就会有更长时间的持续增长。
  与对热钱的担心相比,一些专家和学者指出,如果不能阻止热钱的流入,中国可以采取一些对策,将热钱转变为可以长期利用的资金。
  对于将热钱转化为长期利用资金的观点,吴念鲁持相反意见,他认为,与其探讨如何用好热钱,还不如集中精力、下工夫管好、用好当前庞大的国家外汇储备。他说,中投公司作为我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应为实现我国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外汇储备保值增值、促进我国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起积极作用。在当今股市低迷的情况下,中投公司应在H股、A股市场选择优质、具有发展前景的公司,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进行投资,持股3年。这对于抵制热钱抄底、阻止热钱迅速撤离都大有裨益。对于支持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具有战略意义。
  沈明高建议说,只要市场预期人民币升值不结束,中国会持续的面临这个热钱的问题,短期之内不会消失。我国可以考虑多做一些中长期的金融产品,大力发展公司债、私募基金,甚至银行存款可以把长期的利率规定的高一点,短期下降一些,从而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这样进来的外部资金可能就会比较长期的放在中国。并且,我国可以制定一些有区别的政策,鼓励资金长期留在中国,例如实行税收优惠,资金进出中国的阳光通道等等。
  这些专家认为,对于热钱大规模流入的担心,在于人们并不十分清楚其究竟通过什么途径流入中国,又分布在哪些领域,以及其谋利的机制怎样,又将给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带来怎么样的影响。
 ②T②X②T②小②说②共②享②论②坛② 薛宏立指出,热钱进入渠道包括以下几类:贸易中的价格转移、投资收益汇入、FDI的“投注差”、出口预付货款(无贸易背景虚假合同基础上境外公司预付货款流入)、进口延期付款、QFII、经常转移、借取外债、地下钱庄或直接走私的非法流入等。
  他说,但很多资金能否归结为热钱的确存在疑问。比如因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国内居民外汇存款结汇导致的储备增加部分,是否应该不算作热钱;另一方面,对于套利资本也应该辩证看待。事实上,不管什么样的金融市场上,套利机制始终存在。可以说,没有套利就没有金融市场的有效性。适度的套利资金润滑了金融市场的高效率。
撤离之忧:热钱何时撤离中国(2)
  当市场达到平衡时,套利机会消失;当市场从一个均衡向另一个均衡变迁时,套利机会产生;如果一个国家由于历史积累或其发展中的固有缺陷形成了不稳固的经济基础,或者由于执行错误的经济政策形成了脆弱的经济结构时,这时的金融市场处于脆弱的均衡状态,套利资金就会寻找机会,主动做空套利。
  对于套利资金来说,不能自然把它全认为是负面作用,实际上有恢复市场间平衡的作用。真正需提防的是那类恶意的规模巨大的以攻击汇率和利率体系来谋利的套利资金。
  最后,沈明高指出,在总体上,他认为中国未来的几年内还得继续忍受热钱的问题,但他认为热钱并没有大家相像的那么大。现在很多讨论可能对热钱过度担忧了。
  薛宏立说,中国目前对投机资本项目进行了严格的管制,这些监管政策在防止热钱大规模突然流出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因此热钱的撤离并不那么便利:一是合法渠道少;二是撤离成本高;三是管制的合法性导致管制手段很多。
  不过为防止中国未来出现货币乃至金融危机的可能,中国确需在宏观经济政策实行和经济结构转型方面,保证不能有大的疏漏;同时要实施金融市场动态开放策略,以动态开放的可控性降低风险冲击的可能性,还要建立预警机制(资金流出监控体系、货币危机预警模型等)。
热钱袭来各国如何应对(1)
  “热钱”是诱发市场动荡乃至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金融专家认为,各种因素导致的套利机会是吸引“热钱”流入的基本因素。此外,一国货币面临升值或与国外存在正的利率差时,通常会出现“热钱”流入。因此,消除套利预期、完善汇率机制及制定合理的利率政策能有效减少“热钱”流入。
  要抵御热钱的冲击,除了做好防范工作外,还需要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总结并吸取历史经验,以此来采取不同的措施。那么,应对“热钱”冲击,国际上都有哪些措施呢?
  法国:吸引直接投资避免“热钱”侵袭
  近年来,法国一直鼓励外资进入法国市场,仅有一些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和龙头性质的企业在吸引外资时受到限制。但是,由于外资主要是直接投资,法国也没有期货交易市场,因此资本的投机机会不多,导致“热钱”在法国难以立足。
  有关数据显示,进入法国的外国资本绝大部分为直接投资,且多数为产业资本。目前外资控制的企业或外国企业分公司的营业收入占法国工业企业总收入的40%左右。这从侧面证明了外国资本进入法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进行长期产业投资,而不是为了短期投机获利。
  法国是资本市场相当开放的市场,法国巴黎股市CAC40股指的成分股中,有超过一半的股权控制在外国资本手中,主要为欧美国家的产业资本。这些外国资本进入巴黎股市通常也具有产业目的,而非靠股市差价或欧元升值来获利。
  外资进入法国市场基本不需要行政审批,但当外资投资于军工等敏感部门或具有龙头性质的企业时,则需先获得财政部的审批。
  为保护国民经济,确保本国利益,法国对一些具有全球领先地位的企业还实行政府控股策略,外国资本很难对这些企业实施并购。
  法国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不太发达,甚至没有期货市场,即便是法国本土的金融资本通常也要到欧美或亚洲的海外金融市场去“淘金”。因此,在法国很少有遭受“热钱”侵袭的说法。
  泰国:“宽进严出”措施控制“热钱”
  在泰国,谈起短期投机性资本,至今常令不少金融人士色变。2007年以来,每每股市出现较大波动或者跨境资本比例突然提升,一些本地金融家就会敦促中央银行或投资促进委员会介入调查,生怕“热钱”搅乱市场。这是1997年金融风暴给泰国金融界带来的后遗症,同时也体现了泰国金融界的危机防范意识大为增强。
  泰国加强对“热钱”的控制能力缘于近年来泰国金融制度的改革。1997年金融危机发生前的10年间,泰国经济增长率一直保持在9%以上,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泰国金融市场繁荣达到高潮,导致追逐高利润的投机性外国资本大量流入。1995年泰国吸收的外国资本一度高达255亿美元,其中75%是外国银行贷款,只有25%是外国直接投资。到了1997年初,外国资本在泰国的投资回报率明显降低,导致国际“热钱”集体撤出,致使金融市场迅速濒临崩溃。
  有了1997年金融危机的教训后,泰国政府一直在探索如何完善其金融制度。危机发生当年,政府就调整了汇率政策。同时,将原先受控于财政部的中央银行辟为独立机构,使其能更加自由地对市场进行监控。此外,从长远出发,泰国有多套班子在对金融体制进行规划和不断整改。
  如今,泰国外汇储备达到700多亿美元,使投机者利用撤资手法恶性制造泰铢贬值的可能性降低。同时,政府加强对经济过热的关注,特别重视央行通过利率政策调控物价的能力,使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这两种调节金融市场的手段都能够有效运作。
  在对金融政策进行10年的调整和摸索后,经历过严重金融危机的泰国经济正逐步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泰国依旧鼓励外国投资,并为此制定了大批优惠政策。批准外资宽进后,再通过严格的审批和监控手续,筛选出不良目的资本。这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外资刺激泰国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减少投机者轻易撤资带来的不利影响。
  韩国:开放不等于放松监管
  在2008年,韩国经济正面临股市低迷、韩元汇率下跌、通胀压力加大等考验。韩国金融机构认为更值得警惕的是,韩国已经出现了海外“热钱”大规模加速撤离的现象。面对这种形势,很多韩国学者意识到或许可以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韩国带来的经验教训中寻求应对之方。
  韩国在这次金融危机后,总结了3条教训。第一是金融开放不等于放松监管。第二是政府在制订经济政策和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实现透明化,引导资本实现最佳配置。第三是改革低效率的财阀经济模式和转换政府职能。
  越南:强化紧缩银根一揽子政策
  面对经济困局,越南国家银行2007年年底宣布放宽越南盾每日交易浮动幅度,以允许越南盾升值。为了控制高企的通胀,越南中央银行开始大幅度收紧银根,将基本利率从8。75%调高到12%。
  2008年越南政府提出把控制通胀、稳定宏观经济形势作为头等重要任务来抓,强化紧缩银根一揽子政策,把2008年经济增长率由原来的8。5%~9%调低为7%,大幅缩减公共投资和财政开支,大幅调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在总体经济形势出现积极转变的情况下,越南政府总理阮晋勇要求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警惕国际热钱掌控中国粮食产业(1)
  2007年以来,国际粮价暴涨,而中国因为有充足的库存,并切断了与国际市场的通道,而保持稳定。与国际高企的粮价相比,中国粮食已形成了一个价格洼地。正是这种洼地,让国际投机资本看到了机会。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粮食生产量最大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中国已经不可避免地成为热钱追逐的对象。多数金融专家担心,被投机资本家不再看好投资前景的楼市与股市退出后,下一个进入领域就是粮食,如果大量的资本进入,粮食价格很快就会失控。
  专家认为,热钱对中国农业的投资兴趣高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还不仅在于中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市场,购买力强;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业的保护制度缺乏系统性考虑,热钱最好作局,这也是它们蜂拥而至的重要前提。
  事实上,从媒体报道中就不难看出热钱已经觊觎中国粮食。据媒体报道,在2008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同比增长69。5%,加快32个百分点,农业也成为外商投资的新热点;农业股居高不下,泡沫逐渐积累,截至2008年7月底,两市农林牧渔业36家上市企业,静态市盈率平均达到了46倍,相当于两市平均静态市盈率的2。26倍。另外,国内期货交易火爆,农产品交易异军突起。郑州商交所2008年上半年累计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分别增长了283。98%和449。67%,大连同比分别增长了179。68%和381。24%。
  农产品投资和交易活动的极度活跃,与我国处于世界粮食洼地、粮食价格长期看涨密切相关。2008年5月以来,国际市场上1斤大米的价格超过了6元,而同期国内市场还普遍在每斤1。50元左右徘徊,只有国际市场价格的1/4;除大米外,国内面粉价格大约5800/吨,国际市场价接近7000元/吨,相差约20%。虽然2008年国家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标准,但是,小麦平均生产成本比2007年上升220元。如果考虑到农民的用工成本,农民生产小麦实际上处于亏损状态。可以说,当前我国粮食的绝对价位,不仅明显低于国际麦价,甚至比不上1996年的价格水平。
  在全球粮食短缺的情况下,中国的低粮价引起了一些国际投资商的青睐,国际热钱趁机流入国内市场,操控国内的粮食市场,然后赚取巨额利润。据调查,国际热钱钻国内外粮食价差空子的途径主要有:到中国低价收购粮食,出口到香港,再转口欧洲,从中牟利;把粮食收购回来,储存到租来的粮仓里,待到价格攀升之后售出,赚钱更容易。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说:“目前中国粮仓存在很大的空置率,为资本对粮食的收购提供了便利。”
  而在资深投资人辜勤华看来,收完粮食再卖掉赚取差价是最笨的办法。“牟取暴利的国际资金往往在不经意中进行布局。”他分析说,几年前,国际资本就已经向中国的农业产业大举渗透。如高盛控股了河南双汇这个中国最大的屠宰公司。“直至今天,可能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高盛此举的深远用意,由于猪肉与粮食的密切互动关系,高盛等于是加强了对中国粮食领域的控制力。”辜勤华说。
  外国资本对中国市场的投入越来越大,就连中国最大的两家制奶业,蒙牛与伊利,同样让外国资本从中获得了最大的利益。而中国在新加坡上市的“大众食品”更是新加坡最受投资者欢迎的上市公司,其青睐度甚至超过了国家航空公司,因为它的控制力也在外资手里。
  “在当时政策缺少限制情况下,这些国际资本,或者热钱,它们紧紧盯着中国农业板块的上市公司,一个简单的例子,早在2004年,德国的DEG就介入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G海通(600537)。”辜勤华说。
  事实上,国际资本一直在中国的大豆、玉米、棉花等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以及相关的种子、畜牧等产业虎视眈眈,对与农业关联度很高的行业如化肥、食品加工、养殖、饲料生产等行业层层围剿,以此争取在中国粮食价格上的控制权。在外资的垄断下,中国的大豆市场已经处于瘫痪的境地,每年需大量的进口来满足国内的供应量。
  “国际资本一直在加强对我国农业加工产业的并购步伐。而我国之前对外资投资农业领域的鼓励政策,已经使国际资本在中国农业相关领域获得了足够的控制力。”辜勤华说。
  辜勤华认为,目前情况下,大量消耗粮食的啤酒产业已经亟须引起高度重视,之前的哈脾青啤收购案已经为中国的粮食产业敲响了警钟。2008年,嘉士伯再度出手,收购了纽卡斯尔在重庆啤酒的股权,成为重庆啤酒的第二大股东。
警惕国际热钱掌控中国粮食产业(2)
  “在中国粮食市场存在巨大隐性危机的情况下,国际大资本集团有可能收购分散在不同外资手里的啤酒股份,进一步加强对啤酒产业幕后粮食的控制力。”辜勤华提醒说:“最可怕的是国际资本的联合操作,它们一方面会通过集中收购,降低国内粮食供给,另一方面通过掌握的情报,在国际期货市场操作价格。从而对中国粮食进行高额获利。”
  辜勤华举例说,2008年上半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糙米期货就一度出现大面积涨停行情。而根据统计显示,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和植物油也都处于历史高位。2007年世界小麦价格上涨了112%,大豆上涨了75%,玉米上涨了50%,大米2008年第一季度就上涨了42%,势头迅猛。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形,据悉,我国目前的粮食海外补给一方面通过进口,另一方面就是通过芝加哥的期货交易市常
  “中粮与加拿大小麦局签有长期买卖协议,其他主要进口国家有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中国在2008年1~2月的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50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了近40%。其中进口额同比增长了近80%。农产品贸易由上年同期的顺差变为逆差。同时,中粮承担了中国在粮食期货市场上的主要买卖任务,虽然多年以来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在大资本作局时,我们赌不起。”辜勤华说,“即使我们有丰富的期货操作经验,当粮食出现告急,期货市场的临时下单是买不到的。而这就可以成为国际资本制约中国这个粮食消耗大国的杀手锏。”
  专家提醒说,跨国粮商一旦掌握了我国的大量粮源,掌握了我们的粮食加工流通关键环节,他们就能够掌控粮价,就会打破目前稳定的国内粮价格局。而粮价一旦被他们抬高,他们一方面可以从自己掌握的粮源中获利,同时还可与期货市场相配合,获取更大利益。
  这对我国来讲,则意味着粮价防线的失守,会影响到我国的整个宏观调控目标实现,并可能对国内社会稳定带来影响。
  因此,我国需要有效地狙击热钱觊觎中国粮食产业,可以采取这几项措施:第一,参照国际市场价格,大幅度提高粮食收购价格,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第二,适度放开国内粮食及其加工品的出口;第三,严厉打击国内粮食囤积和恶意投机行为;第四,调整外商投资目录,限制和收紧外资进入农业及其上下游行业投资;第五,在粮食生产的上下游培植国有控股企业,发挥国有经济在稳定农业安全方面的主导作用。
全球通货膨胀下的货币冲击(1)
  进入2008年,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石油出口国家在内的世界上多数国家开始为国内高通胀而忧心忡忡。根据联合国统计,2007年联合国全球食物通胀指数上涨40%,仅以粮食为例,2008年初以来,玉米的价格已经上涨8。4%、大豆上涨9。92%、小麦上涨11。64%、大米上涨15。13%、橄榄油上涨了10。4%。即使日本这个通常被认为是长期经历通货紧缩的国家,通货膨胀的压力也已经开始显现。
  据日本有关方面统计,2008年1月份以来,日本的批发物价指数的上涨速度创27年以来的新高。根据日本银行披露,2008年1月涵盖16种主要原材料的期货价格的指数比2007年同期大幅跳升44。4%。同时,日本的电力公司决定在2008年春天将上调电力价格。专家指出,这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可能会彻底改变日本作为成功控制通胀模范的形象。
  不仅发达国家面临着高通胀的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更为突出,最典型的是非洲国家。即便是一些对经济管控较为成功的国家,通货膨胀也时时成为政府面对的头疼问题。例如,墨西哥以及印度曾先后出现过的小麦供应短缺而造成的居民抗争等。
  全球通胀水平同时上升有多种原因:上一轮全球流动性过剩推高价格;消费升级、人口增加、能源短缺导致大宗商品尤其是农产品价格高涨;次贷危机以来,美国为首的央行降息、注入流动性,继续刺激流动性泛滥;全球化带来劳动力成本上升等。
  有金融专家认为,除了上述原因外,货币因素是引起全球高通货膨胀的最根本的原因。持此观点的专家指出,CPI的上涨滞后于大宗商品涨价,后者则是动态地回应了货币冲击。
  从数据来看,2001年以来美元相对其它主要货币币值下跌37。5%;同时期世界大宗商品的价格指数上涨131。3%,在美元与大宗商品名义价格一落一涨之间,存在着一个显着的对冲机制,亦即投资者将资金投注到商品交易基金,以此对冲通胀风险。不仅如此,大宗商品的名义价格上涨幅度大大高于美元调整幅度,这表明在货币供应冲击驱动下,大宗商品价格的超调现象发生了。
  在货币供应冲击诱发超调的情形之下,大宗商品与消费品价格的表现大相径庭。专家认为大宗商品名义价格上蹿下跳的表现与*T*X*T*小*说*共*享*论*坛*其商品特性有关。一般而言,大宗商品短期的需求与供给价格弹性相对较校因此,大宗商品价格灵活,而消费品价格更具黏性。换言之,大宗商品相对消费品对外部冲击更加敏感,反应更快且波幅更大。给定经济基本面,在相对宽松的货币环境中,大宗商品价格先天具有更大幅度的波动。
  而在同一时期,主要经济体的基本面比较稳定。自2001年以来,美、日、欧都出现较为平稳的增长。新兴经济体以中国为首,经济增长率连续达到8%~10%以上的高速,运行较平稳。良好的经济增长表现促进了对大宗商品需求的稳定扩张,构成价格上涨在基本面方面的支撑,并推动了实际价格上涨预期。
  在中长期,大宗商品的相对价格存在上升趋势。与消费品部门迅速的技术进步相比,大宗商品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相对缓慢。伴随着快速的经济增长、技术进步与扩散,消费品实际价格往往面临着向下的压力,这是许多拥有超平均水平技术进步消费品价格运行的常态,典型的如电子电器产品。因此,给定资源约束,除非有重大技术革新与应用,大宗商品的中长期实际价格相对于消费品呈现上升趋势。
  根据上述分析,专家认为,2001年以来全球大宗商品名义价格陡峭的上涨,是基于经济增长与技术进步结构性差异的基本面支撑,受到货币供应冲击时所产生的超调效应。大宗商品率先涨价往往被观察者称作结构性物价上涨。
  货币供应冲击通过大宗商品价格的一个超调与传导机制,最终推动整体CPI与核心CPI双双上行。不过,在明显的通货膨胀爆发之前,货币已经在冲击全球资产价格,令诸多经济体经历了一个泡沫过程。
  事件起因是,在2001~2003年超低利率时代,普通美国人拥有房地产成本较低,刺激了房市过度发展。为刺激低端客户买房而创新的次级房贷市场,因其高风险溢价得到机构投资者追捧,以此为标的的衍生品市场也很活跃,掩盖了内在的脆弱性。一旦超低利率时代结束,低收入家庭无力付息,建立在风险贷款生意之上的整个金融链条随之断裂。在市场回归理性过程中,赌错的一方由于衍生品的放大本金其损失加倍惨重,看似完美的风控机制、评级体系形同虚设。次贷危机沉重打击了一些卷入其间的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投资银行、保险公司、对冲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它所诱发的信用与信心问题令全球金融市场陷入动荡不安,各国资产价格泡沫相继破灭。而持续疲软的美元与不加约束的流动性将大宗商品价格与通货膨胀推向新高。
  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7年后,2007年下半年以来出现日用消费品价格显着上涨浪潮。2008年2月份美国和欧元区剔除了食品、能源、酒精与烟草价格的核心通货膨胀率分别为2。3%、1。8%,整体通货膨胀率分别为4%、3。3%,后者创下14年新高。美联储一向认为核心通货膨胀率介于1。5%~2%时物价处于稳定状态,而在过去47个月中,有38个月数据位于该水平上方。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与中低收入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则明显高于美、日、欧等发达经济体。日益上升的通货膨胀对于中低收入人群的实际购买力造成打击。在亚洲的越南、巴基斯坦,中东的也门、摩洛哥、约旦、阿联酋等地,面包等价格大幅度上涨已导致不安定事件。
  总而言之,金融专家认为,全球高通胀现象是货币驱动的,它是通过货币供应冲击、大宗商品价格、消费品价格这样一个传导与超调机制,首先导致结构性物价上涨,进而造成通货膨胀。
席卷全球的加息风暴(1)
  通货膨胀一直是宏观经济世界令人头疼的专业名词,有专家指出,通货膨胀无论何时都是一种货币现象,于是,在通胀抬头之际,市场的聚光灯无一例外地锁定在了货币政策制定者身上。
  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们首先做的却是争论。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并不认为通货膨胀已经卷土重来,在他们看来,暂时的物价上涨不过是石油危机推动下的“货币幻觉”,而在长期中,真实的物价水平并不会受到这些短期幻觉的任何影响。
  根据中央银行行长的传统操作管理,紧盯核心通货膨胀率是一条金科玉律。但这条古老的规律很快就从两个方面受到了质疑。首先受到的是社会公众的非议,在生活成本明显上升的情况下,对央行哲学一无所知的老百姓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央银行对眼前的通货膨胀视而不见。在他们看来,不管是石油还是玉米,价格的上涨实实在在。这种质疑显然来自于局内人和局外人对经济运行和宏观调控的不同理解,但无论如何,将食品和能源这些所谓的短期因素隔离在通货膨胀的界定范围之外显然有失偏颇。
  也许普通人的“无知”并不能左右中央银行的政策选择,但如果业内人士也开始提出质疑,那么中央银行就更有理由三思而后行了。实际上,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市场分析师认为,不管核心CPI如何平稳,中央银行都应该对CPI上升做出反应。他们的理由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不能简单地将高油价视作短期干扰,而应该更多地看作世界经济增长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失衡,这毫无疑问将对经济世界产生深远影响,并在长期内推高核心通货膨胀率;二是高油价不仅通过对工资谈判、价格制定产生了长期影响,并将借力于通货膨胀的预期恶化,对未来时期的物价稳定带来负面冲击。
  最终,两方面的质疑打动了并不顽固的中央银行行长们。在通货膨胀抬头的市场背景下,他们抛弃了紧盯核心通货膨胀的桎梏,形成了紧缩货币的全球性共识。于是乎,一嘲加息风暴”席卷全球,“负利率时代”渐行渐远。
  2007年6月,欧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至4%,达到6年来的高点。欧洲银行联盟表示,因经济发展和货币及信贷供应增长强劲等因素,欧央行在2007年年底之前再加息两次。
  2007年7月12日,韩国央行宣布将利率调升至6年来的高点4。75%,是自2005年10月以来第六次紧缩货币举动。
  2007年7月26日,新西兰央行宣布提高基准利率至记录新高8。25%,新西兰央行行长波兰德表示,持续紧张的劳动力市场、原油和食品价格上涨,都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从而导致了此次加息行为。
  随着油价节节攀升和食品价格高企,通胀风暴席卷全球,并取代信贷危机成为各国央行的心腹大患。日益加剧的通胀将全球大部分国家央行逼入加息周期。
  2008年3月4日,澳大利亚储备银行宣布,将基准利率再次提高0。25个百分点,升至7。25%,为12年来的最高水平,这是该银行自2002年5月以来的第12次加息。
  2008年6月11日,印度央行紧急将短期借贷利率从7。75%提高至8%,这是印度央行自2007年3月30日以来首次提高短期借贷利率。6月10日,越南央行将指标利率从12%调高至14%。同日,俄罗斯中央银行决定再次提高再贷款利率,从10。50%提高到10。75%。
  2008年7月3日,欧洲央行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将欧元区主导利率上调0。25%至4。25%。
  尽管存在着加息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的担忧,欧央行仍然坚持决定,以对抗其15个成员国不断上扬的通胀水平。据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年6月通胀率相比5月的3。7%上升0。3个百分点,是欧央行设定“小于2%”的目标的两倍。欧央行主席特里谢曾在2008年5月5日举行的一次会议中表示,面对通胀,欧洲央行处在“高度警戒”状态,该行可能将欧元主要利率“小量”上升。
  受市场对欧洲央行加息强预期的影响,7月3日,纽约原油交易价格创纪录地突破了144美元/桶。美国股指则出人意料地下跌至2008年1月以来的最低点。
  此次全球性的通货膨胀,中国亦未能幸免。2008年1~5月,中国CPI较2007年同期增长8。1%,其中2月CPI增速高达8。7%,为近12年来高点。
席卷全球的加息风暴(2)
  作为此番全球通胀祸首的高油价亦主导着我国的通货膨胀。当前我国原油价格和国际接轨,成品油价格则由政府管制。作为50%石油需求依靠进口满足的国家,我国承受着国际油价不断飙升的冲击。高油价将加大国内通胀压力。而为购买原油多付的成本,还只是中国经济所受到冲击的一个极小部分。
  有学者认为,油价的持续上涨已经给中国经济带来输入型通胀的压力。可以预见,欧元加息将带来油价的持续上涨,全球通胀一时得不到缓解,这似乎为中国央行加息增加了预期。
  与此同时,经济放缓也同样值得注意。2008年第一季度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同比增长10。6%,增速比2007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2008年以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和出口的实际增幅都同比均有所放缓,消费比较平稳,总体放缓了长达8年的加速奔跑的脚步,而加息可能进一步放慢国内经济增长。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院长戴国强表示,从流动性和热钱的性质考虑,欧元加息是好事,将给中国央行加息带来更多的余地。
  2008年6月30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瑞士巴塞尔表示,加息仍是控制通胀的可选方案之一,不过,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外汇分析师施春光认为,在国内资金面比较宽松的情形下,加息会引起人民币升值加快。从人民币升值的角度来看,加息是不合理的。此外,一旦欧洲央行连续加息,人民币跟进,势必抑制中国的经济增长。他还表示,要抑制国内的通胀,仅靠加息是不够的,施春光说,只有美元走强、油价下跌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市场货币过多是通胀主因(1)
  2007年以来,我国的通货膨胀态势明显,CPI和PPI一直在高位运行。探索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学者指出,市场货币过多是通胀主因。
  学者认为,在我国的经济运行中,粮食、猪肉的需求增加、供给减少必会引发粮食、食品、猪肉及制品的价格上涨,却不会成为从钢材、水泥、建材、原煤到房价、租金、服务项目、医疗、教育等全方位的物价上涨。因此,本轮国内出现通胀的原因并不在粮食和猪肉,而在于货币。
  一个经济体的运行中,如果货币供给量不变,市场上仅仅出现粮食需求增加、供给减少,的确会造成粮食及食品的价格上涨,却并不会造成社会物价水平的普遍和持续上涨。这是因为,当粮价上升时,会使得农副产品、各种食品及服务整体变得更贵,人们在吃饭方面的花费增多,必然减少其他商品和服务方面的开支。因此,又会有另一部分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下降,而整个社会的总体物价水平并不会上升。同理,若国内仅出现石油产品价格的上涨,会令消费者增加购买石油产品的资金,却由此减少了购买其他产品的开支,也不会导致通货膨胀出现。
  凡是出现通货膨胀现象,惟一真实的原因是市场过多地注入了货币。近年来,我国已经形成超额货币供给格局。通货膨胀最终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是经济体系中较多的货币追逐相对较少的实体商品。所以,如果货币供给增速超过经济增长速度那么产生通胀成为必然。从2007年9月数据来看,M1、M2的超额货币变化率分别为4。37%和0。75%,超额货币变化率表明货币供给扩张过快。
  从数量角度看,货币供给增加很大程度是外汇占款造成的被动扩张。我国外汇储备连年递增,2001年1月之后1560亿美元,到2007年9月底已经达到1。43万亿美元。尤其是2008年以来国际收支顺差增幅明显加大,一方面缘于产业转移背景下我国国际分工中所处的地位,另一方面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国际游的大量流入。现在的结售汇制度决定了基础货币投放必须随外汇储备同步增加,所以顺差是货币供给扩张的主要根源。
  从结构角度看,自2006年11月以来,M1的增速一直超过M2增速。2007年1~10月M1同比增速为20。9%,而M2的同比增速为17。5%。其中居民户存款增长缓慢,非金融性公司存款增速加快,而且居民和企业更加倾向于活期存款,表明社会投资意愿加强。9月末,金融机构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余额17。2万亿元,同比增长6。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9。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621亿元,同比少增9710亿元。其中,居民户活期存款同比少增405亿元,定期存款同比少增9305亿元。企业存款余额15万亿元,同比增长40%,比年初增加2。4万亿元,同比多增1。2万亿元。企业存款中,活期存款同比多增5098亿元,定期存款同比多增7147亿元。
  由于我国银行业10年来连续出现存贷差加大现象,到2007年10月底金融机构存贷差高达11。82万亿元。银行改革后本身也是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经济主体,存贷差加大使得银行有主动放贷的压力,2007年前9个月新增各项贷款总额同比增长27。9%,在结构上表现为定期存款减少,活期存款增加。另外,由于近年来股市等资本市场活跃,居民风险偏好增强,投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储蓄资金转向投资非货币化资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活期定期存款格局的转变。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存款活期化的趋势表明价格上涨预期使得人们愿意持有更多的名义货币余额,资产价格上涨将引发资产价值重估,所以存款活期化现象也表明我国经济主体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近一步加强。
  通货膨胀说白了就是货币问题,政府多发货币,一定引发物价总水平上涨,只有货币的供给数量超过了正常经济运行的货币必要量才会造成通货膨胀。
  多年来,国内年经济增长的水平保持在平均10%左右,而货币供给的增加量一直在16%至18%及以上的水平,货币供给的增加速度持续地超出经济增长的速度是今天产生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
  在2006年3月2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指出,相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来说,货币供应量非常充足,针对目前中国现行的汇率政策以及货币供应量相对较多的情况,要防止通货膨胀的出现,中央银行应积极进行系列公开市场操作,同时适当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打好宏观调控的“组合拳”。
  过多数量的货币供给来自哪里?首先是银行贷款数量的大幅增加,因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过多地依赖基建投资增长,这就需要不断增加贷款的规模;同时也包括不断地提高工资水平,特别在劳动生产效率没有相应提高时的大面积工资增长,如:2006年、2007年全国范围的公职人员、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幅增加工资,有的地方在搞工资倍增计划;还包括在现行外汇体制下,不断增加的外贸顺差在带来外汇储备增加之时,人民币外汇占款数量也在增加,且在银行体系存贷过程中,又会产生数倍的货币乘数。
  这“三大推手”使得货币过多地被注入市场,不断增加着物品和服务的社会需求总水平。从而导致了通货膨胀现象的发生。要使通胀率降至5%以下,广义货币供应增长需受到抑制,使经济增长率回落至潜在水平。在当前的宏观经济中,需要政府继续运用货币政策抑制通胀,需在必要时采取一些保障市场供应、抑制物价的措施。同时,处理好与适度经济增长的关系。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在今后的经济运行中,能够减少由各级政府驱动的投资项目,提高商业银行贷款的使用效率,使货币供给总量及其增长速度符合国际上公认的“货币规则”。
美联储“国债货币化”提升通胀风险(1)
  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宣布,为改善私人借贷市场的条件,将在未来6个月内买入总额为3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有经济学家将央行为政府债务埋单的这种举动称之为“国债货币化”。
  在全球经济金融危机持续恶化,美国海外投资者购买美国国债和政府债券出现下降的态势下,美联储此举客观上可以保证美国政府经济刺激方案的有效推进,避免了财政部大规模发行国债而市场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同时,这也避免了财政部发债成本过高等问题。
  众多经济学家指出,无论从美联储的角度还是从美国政府的角度来看,国债货币化的举动既在预期之中也是无奈之举。
  首先,在2009年美国政府宣布的2010年财政预算报告中,奥巴马预计2009财年财政赤字将上升至1。75万亿美元的历史高位,占GDP比重高达12。3%,庞大的财政赤字无疑将给其带来沉重的债务负担。近期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显着上升在很大程度上透露出对于国债供给大幅增长的忧虑。作为金融产品定价的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上升无疑会提高银行信贷、企业债券等中长期金融工具的融资成本,美联储的零利率政策也就失去效用。因此,此次美联储收购国债可以看成是其维护零利率政策的一个举动。
  其次,从美国国债的需求角度上分析,根据美国财政部发布的报告显示,作为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的中国自2008年11月以来对其增持量呈现持续显着下降的趋势,从2008年10月的659亿美元已降至2009年1月的122亿美元,而且出现了持有短债比重不断上升的势头。此外,对于美国资产安全性的担忧也从中国官方口径传出。因此,美联储收购国债的举动将对于美国国债市场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
  最后,从近几个月美国通胀数据来看,虽然通缩风险已经显着降低,但无论是PPI还是CPI,其增幅均维持在极低的水平。从理论上看,若一国经济增长加上通胀速度低于国债收益率水平,那么,政府的债务负担只会不断攀升。对于美国来说,若美国经济持续保持低增长、低通胀的状况,那么奥巴马于2013年将财政赤字缩减至5330亿美元的承诺将成为空谈,而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更将大幅上升。因此,美联储此次收购国债的举动将有利于减轻美国政府的债务负担。
  “国债货币化”无疑起着积极的作用,然而,许多经济学家对于“国债货币化”这一行为表示担忧,他们认为,美联储巨资收购国债的代价可能会使美国经济出现恶性通胀或者滞胀的局面,并由此构成全球输入型通胀压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金融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明说:“从短期效果来看,这一政策的作用是积极的,可以降低美国政府的发债成本并稳定美国国债的市场价值,安抚外国投资人对美国国债安全的担忧。但从中长期来看,这一举措恰好是个双刃剑,因为美联储购买国债的过程就是释放基础货币的过程,因此很难保证一旦美国经济转好能马上抽回巨额的流动性,这意味未来通胀的风险将会变高,美元贬值的风险将会加大,相应也会引起美国国债价格的贬值,所以美联储这一措施实际上对美国国债是一个短期利好,但长期是不利的信号。”
  《华尔街日报》评论说,“面对经济困境,美联储决定放手一搏。但问题是,这可能只会滋生市场恐惧,而无法提振投资者信心。”经济学家担心,“印钞票”产生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美元贬值,并为未来通胀埋下祸根。
  从美国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推动美元可能加速贬值的因素主要有三:
  第一,美联储购债规模继续扩大。对美联储来说,3000亿美元长期国债的购入规模是远远不够的。美国在2009年和2010年的合计发债规模将达到3。7万亿美元,而美国的财年要从每年的9月份才开始。因此,美国的今年发债高峰时间将出现在第四季度。由于中国、日本等美国国债主要投资国的出口大幅下降,外汇收入锐减,加之出于对外汇资产的安全考虑,尽管其仍有可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但数量会很有限。因此,美联储还会继续买入国债。
  第二,美元货币乘数恢复到正常水平。货币乘数的变化制约着美国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规模,是制约美国货币供应量规模的重要因素。美国经济的“去杠杆化”进程仍在持续,银行的资金运用还比较谨慎,信贷扩张效应还没有显现,因而货币乘数现在还处于较低水平。但是,这种情况终究会随着美国经济的“回暖”而发生变化。目前,一些美国经济数据已有好转迹象,奥巴马也认为美国经济已经显露出复苏的曙光。可以预见,伴随一系列刺激经济的政策措施逐步发挥效力,美国信贷市场将恢复活力,货币乘数也将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由“低谷”转向“正常”,从而势必加剧美元扩张,为美元的进一步泛滥推波助澜。
  第三,美国政府的政策选择。是实行弱势美元政策还是强势美元政策?美国政府的政策选择,对美元走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尽管美国财长盖特纳表白“强势美元符合美国利益”,但那不过是应付国际舆论的说辞。实际上,虽然弱势美元也会给美国经济和美国国民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但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是真正符合美国利益的。弱势美元不仅有利于刺激出口,而且会大大降低美国的对外债务实际价值,实现对境外债权人的变相掠夺。目前,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总额已超过53万亿美元,其中对境外债权人的债务占有相当比重。美元贬值无疑会使境外债权人的债务缩水,降低美国的总体负债水平,减轻美国的偿债负担。
  美元的国际本位币地位,使得美元贬值可以实现财富有利于美国而有害于他国甚至整个世界的再分配,使得美国制造通胀可以实现自身的风险外溢和风险转嫁,并将通胀的消极后果由全世界分担。因而,金融专家认为,美国有充足的政治与经济动因推动美元贬值,向全世界输出通胀。
应付通胀,亚洲货币政策陷入两难(1)
  2008年以来,印度、韩国、马来西亚、泰国以及我国台湾、香港、等亚洲经济体的通胀率均处于较高水平。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是亚洲各国通货膨胀的共同特征。
  综合来看,2008年上半年,亚洲各大主要经济体通胀率运行在1。5%~12%之间。而及至6月份,越南CPI上升到26。8%,创出13年以来的新高;菲律宾为11。4%,达到14年的最高水平;印度尼西亚为11。03%,为12年来新高;马来西亚为5%,创出9年新高;印度为8。24%,是10年以来新高;韩国为5。4%,为10年新高;泰国为8。9%,为11年新高;新加坡物价正以26年来最快的速度上涨。即使是通货膨胀得到较好控制的中国,其通货膨胀在2008年上半年也抵至7。9%,为11年最高水平。至于通胀程度最小的日本,6月份CPI也上涨到1。5%,成为该国15年以来的最高点位。
  物价的结构性上涨是亚洲国家本轮通胀的另一个特征。与历史上历次通胀表现为全面的物价上涨有所不同,能源、食品等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企是亚洲国家CPI中上涨最快和最猛的板块。特别是亚洲作为全球大米的主产区,大米的价格自2008年初以来上涨了100%,从而带动了其他农产品和生产资料价格的普遍扬升。资料显示,2008年以来,亚洲各国农产品价格平均上升幅度达70%。
  物价上涨将继续维持高位是亚洲通胀的又一个表现。在全球经济被通胀阴霾笼罩的环境中,亚洲国家面临的物价上涨压力格外沉重。IMF预计,2008年亚洲国家的通胀将达到7%。而亚行在2008年初发布的《2008亚洲发展展望》报告中称,亚洲地区的螺旋式通货膨胀非常明显,预计该地区通货膨胀率2008年将上升到5。1%,为10年来的最高水平。
  高通货膨胀率使亚洲经济面临着较大的风险。2008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其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最新预测》中指出,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亚洲国家除日本之外都在此列)的通胀率正呈现出急剧上升的趋势。亚洲开发银行提供的研究报告也警示,食品和石油价格上涨是亚洲地区经济安全所面临的最大风险。
  一般来说,由大宗和基础性产品价格引发的成本推动型通胀高位运行的时间越长,对经济增长造成的影响将越大,而正是基于对未来的通胀的预期,2008年,亚洲国家普遍下调了经济增长指标。其中日本将GDP由年初的1。5%调低至1。2%,韩国由4。7%调降至4。6%,越南由9%降至7%,泰国由5%下调至4%。而根据IMF报告,由于受通胀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率在2008年减缓至9。7%,印度经济增长率从9%减至7。6%。
  出口是拉动绝大多数亚洲国家近几年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但通胀对它的侵蚀性如今已经充分显示出来。2008年1~6月,中国出口总值增速比2007年下降5。7%,韩国同期下降6。2%,泰国出口减少4。1%,越南出口下滑7。3%。出口的普降主要是亚洲国家面对通胀压力一致性地收紧了货币政策,进而削弱了进口能力。即便是1月~5月份出口仍然保持小幅增长的日本,其出口量在进入6月后也开始萎缩。专家指出,由于日本GDP超过三分之一都来自于出口,一旦这驾马车发生减速,日本经济可能出现更大的下行风险。
  作为拉动经济的另一驾马车——消费在亚洲国家也因通胀的加剧而倍显疲软。一般来说,亚洲绝大多数国家都是以储蓄为主,消费对经济的拉力本身就比较式微,而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其消费环境和和消费能力将进一步受到抑制。一方面,物价上涨可直接导致消费者可支配资金发生“挤出效应”,实际消费能力变得越来越校另一方面,通胀所引起的财政和贸易状况恶化的结果又迫使亚洲各国政府不得不取消燃料等补贴,企业在成本日增的情况下会向消费者转嫁成本递增风险,从而导致消费者价格加速上涨和家庭消费能力的削弱。
  值得注意的是,据IMF统计,亚洲大约有10亿低收入人口,他们对通货膨胀的承受能力异常地脆弱,而由于物价的高涨,许多亚洲国家用于补贴穷人的财政资金捉襟见肘,假如未来通货膨胀得不到有效控制,部分国家政府甚至无力解决民众温饱,由此而引起的社会骚乱与动荡必然冲击和打破经济增长的正常秩序。
  在对抗通货膨胀的宏观政策选择上,货币政策被看成是最灵敏和最有效的调控手段。而恰恰在这一常规法宝上,亚洲国家政府却面临着非常痛苦的“两难”选择。
应付通胀,亚洲货币政策陷入两难(2)
  提高利率是亚洲绝大多数国家架起的反通胀武器。但加息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首先,尽管加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通胀,但将进一步提升成本,压缩企业利润空间,而在出口受到抑制的背景下,亚洲企业已经普遍出现了亏损和破产;其次,加息吸引更多热钱流入,从而增大流动性,恶化通胀程度,增加了经济“硬着陆”的风险;第三,加息会进一步损害金融业。2008年以来,亚洲国家股市普遍大幅下挫,这已经使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受到抑制,资源配置机制发生扭曲。而如果继续加息,投资者积极性会受到致命打击,股市也不排除出现崩盘的可能。
  2008年7月4日,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在东京说,亚洲各国货币政策处于两难境地,各国央行既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又担心加息会导致经济出现硬着陆。
  黑田表示,不断提高的能源和食品价格是亚洲各经济体当前最关注的问题。同时,不少国家都希望在控制通货膨胀和避免过度伤害经济增长方面取得适度平衡。他指出,央行收紧银根可能会损害国内需求增长、而美国与亚洲新兴国家之间利差加大又会吸引更多热钱流入,加剧资产价格上涨,增加硬着陆风险。
  也有观点认为,目前亚洲通胀主要由食品和能源价格带动,随着食品价格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通胀风险会得到控制,因此加息的必要性不大。中国连续三个月的CPI下行及7月份出口的回升就是最好的证明。
  通过本币升值以抵消进口通胀是亚洲许多国家的另一大政策干预手段。2008年以来,越南、菲律宾、韩国中央银行已经多次干预外汇市场,即为了防止本币贬值的速度,都择机在汇市上大量买进本币同时抛出美元。尽管这种做法暂时可以减轻通胀输入的压力,但极易引致热钱的快速进入,同时加强了美元的弱势形态,其外部面临的长期通胀传导压力并没有得到解除。
治理通胀,人民币重估是根本之道(1)
  2007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通货膨胀的压力也随之浮现,加之一些不可预料因素的出现,消费价格指数逐月攀升,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胀压力,2007年央行六次加息,十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2008年央行又四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与此同时,2008年4月30日美联储又再次降息。中美利差倒挂再次被放大,使中国加息政策受到限制。面对国内日益严重的流动性过剩压力和物价上行压力,央行的货币政策似乎已经捉襟见肘,这时人民币升值压力也在不断加大,人们将抑制通胀的重任更多地寄予人民币汇率之上。
  事实上,按照经济学的一般原理,通货膨胀属于一种货币现象。中国通胀,主要是由人民币汇率低估而引起内外经济失衡。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持续激增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不仅催生了股市和房市泡沫,也埋下了通胀隐患。单纯依靠紧缩的国内货币政策,难以解决经济失衡的问题,而重估人民币,既能降低贸易盈余,还可以抵御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因此是治理通货膨胀的根本之道。
  众多金融专家认为,当前中国通胀,是典型的固定汇率机制下币值长期低估和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合力推动的结果。因此,大幅提升人民币汇率应是中国反通胀政策一个核心要素。
  然而,中国政府并未对人民币汇率进行此类调整,而是寄希望于完全依靠国内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抑制通胀。由于紧缩性货币政策无法遏制中国贸易盈余激增和人民币汇率低估诱发的通胀压力,这种政策最终能否成功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中国通胀的一个重要成因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当前,原油及基本金属价格正处于上涨态势,而全球小麦和玉米价格的上涨带动了食品价格的上扬。此外,中国境内爆发的一场传染性猪瘟疫情致使大批生猪死亡,造成中国居民偏好的猪肉供应趋紧,从而推动了猪肉价格大幅上涨。
  作为中国外向型产业的中心地带,沿海地区的工资水平已开始上涨,以应对居民生活成本上涨和原本过剩的劳动力日渐短缺的状况。而最严峻的是,资产价格的持续飙升使中国正遭受资产价格泡沫风险不断累积的困扰。中国贸易盈余和国外直接投资的持续激增造成了国内货币供应量过快增长,进而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一路走高。
  中国出口企业将赚取的美元汇回了国内,而中国央行为了抑制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固定的汇率将这些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为了避免因通胀而蒙受货币贬值损失,出口商们将这些从境外市场赚取的资金投资于股市和房市以期获取更高的回报。这推动了中国房价的上涨,进而导致大规模的房产开发热潮,而房市的繁荣又支撑了房价的持续攀升。由此造成的影响不言而喻:中国正在承受全球大宗商品上涨带来的通胀压力,而出口导向型产业旺盛的外部需求刺激了国内需求的增长;贸易盈余的激增导致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大增,从而推动了资产价格的上涨。
  探索通胀原因,人民币汇率低估是引发中国通胀上行的罪魁祸首,因为这导致了中国出口增长过快、贸易盈余激增,进而带动了国内货币供应量的迅猛增长。2007年以来,中国积累的贸易盈余创下了历史同期新高。这表明大幅重估人民币汇率应是中国反通胀政策的一个核心要素。此外,由于大宗商品均以美元计价,重估人民币汇率还可以抵御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中国的影响,继而降低以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国内商品的价格。
  然而,中国政府却选择了单纯依靠加息、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紧缩性货币政策来通胀抑制。这种政策不大可能奏效。首先,目前中国资产价格已大幅上涨而且举债投资的投机性资本规模庞大。这意味着,由于担心会引发一场金融危机,中国货币当局不敢真正实施强硬的货币紧缩政策。
  其次,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存款回报下降,使储蓄失去吸引力。这将会诱导储户们大肆消费或四处投资,从而加剧通胀上行压力。
  而最重要的一点是,继续压低人民币汇率意味着中国贸易盈余及国外直接投资将会持续激增,从而导致中国境内流动性进一步泛滥。
  综合上述因素,中国的通胀压力很大,面临着很大的险。为了遏制通货膨胀的加剧,在当前重估人民币尤为关键。
建立独立自主的货币发行机制(1)
  受世界经济持续增长、全球流动性过剩、美元贬值、部分农产品主产国减产、国际投机资金炒作及世界生物燃料产业迅速发展增加粮食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2007年国际市场石油、粮食、食用植物油、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全球通胀压力加大。无论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还是发达国家,2007年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中国亦然。
  进入2008年,我国物价上涨的压力仍未消减。面对严重的通胀压力,我国采取了积极的抑制措施。从2007年刚刚出现物价较快上涨的问题开始,政府就及时采取了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加强监管、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一系列措施,保障了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没有出现重要消费品断档、脱销的情况,保证了市场稳定和民心安定。2008年以来,有关部门继续抓紧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粮食、油料、生猪、奶业生产发展的各项政策,加大了价格管理和调控工作的力度。
  尽管调控始终没有放松,但由于受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国内市场需求旺盛以及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等因素影响,2008年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压力仍然较大,通胀压力仍然较大。
  面对较大的通胀压力,多数金融专家认为,当务之急应该是尽快建立起独立自主的人民币发行机制,尽最大可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人民币的币值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抑制市场对通胀的预期,才能使我国辛辛苦苦开创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大好局面保持下去。
  专家认为,抛开了盯住美元的政策之后,不解决货币发行机制这个最紧要的问题,货币政策几乎是无效的。中国的货币政策,不能是唯美元主义,而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有了我们自己的货币发行机制,人民币汇率改革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对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是绝对的保证。
  我国从2005年开始汇率制度改革,人民币逐步升值,采取的方式是“小步快走”策略。但是,专家认为汇率问题并不是关键,利率政策效用是很有限的,就连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在其离任后都不得不承认,美国的利率政策根本就没有起到预想的作用。因此,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次要的问题,核心问题是:抛开了盯住美元的政策之后,我国的货币发行机制到底是什么?
  然而,我国只注重维持汇率的稳定,未保持币值稳定。2004年2月1日,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其实就是中国的央行法,从法律来讲,人民银行的一条重要职责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而不是汇率稳定。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在实际执行货币政策时只保持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稳定,而没有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人民币兑欧元、英镑、日元、加元甚至俄罗斯卢布、巴西货币都在贬值。但是央行在汇改之前的季度货币报告里面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保持在8。2725∶1,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人民银行法》提出要保持币值的稳定,央行实际执行的是保持对美元汇率的稳定,而这两者有显着的差别。并且,“保持币值稳定”和“保持汇率稳定”这两件事在我们现有的汇率制度下是矛盾的,我国金融机构又如何做到“鱼与熊掌兼得”呢?
  专家指出,人民银行的职责是负责制订货币政策和人民币的发行。在人民币汇率改革之前,人民币的货币发行机制实际上是很明确的,是市场很了解很透明的机制。这个发行机制市场是知道的,投资人对未来都是可预见的。汇改后,央行未制订出一本关于中国货币发行的白皮书,就像任何国家有外交白皮书、国防白皮书,货币发行应该也有白皮书。这本白皮书应该详细讲货币发行机制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向市场投放货币,数量是怎么确定的等等。总之,专家感到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中国货币发行机制是什么?这是一个重大难题。一定要有一套人民币发行的货币投放机制,这本白皮书也一定要有。
  纵观《人民银行法》的内容,它里面只规定了“人民银行负责人民币的货币发行”,至于怎么发、按什么原则发、发多少、什么时候发,似乎没有法律文件的明确规定。如果我们有了自己的货币发行机制,并且市场也都认同了,大家都按这套新的装置运行,那人民币汇率改革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无论贬到什么程度或者升到什么程度都是稳定的,这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健康发展是绝对的保证。
  目前我国实行的汇率制度是盯住式汇率制,是与美元挂钩的,不可避免地,人民币的币值要受到美元的影响。2003年以来,美元持续下跌,人民币实际上已经被拖下水。尽管2008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略有升值,但实际价值却由于美元的贬值而下降了。于是,热钱涌入了,物价被抬高了。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抑制物价上涨”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专家认为,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应尽快建立起独立自主的人民币发行机制,尽最大可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人民币的币值符合当前中国的实际经济发展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抑制市场对通胀的预期,才能真正地使中国经济走上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道路。
世界各国治理通胀的货币政策(1)
  由于国际油价屡创新高以及金融市场动荡加剧,2008年7月份全球经济信心大幅下挫。彭博新闻社指出,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持续飙升,对企业和消费者均造成冲击。同时,油价上涨导致的通胀压力加大将迫使各国央行调高利率,全球经济增长前景更加不容乐观。
  日益严重的通货膨胀压力影响了全球的经济。在2008年的国际清算银行年会上,各国(地区)央行行长普遍认为,由于通胀加剧以及借贷成本上升,世界经济将面临艰难时刻,而通胀问题更是令绝大部分的央行行长感到头疼。
  阿根廷中央银行行长马钉雷德拉多称:“我们会看到金融领域出现第二轮震荡,同时,消费信贷领域将受到尤为严重的冲击。”
  智利央行行长Josede
  Gregorio在会议期间表示,当今最大挑战是如何控制通货膨胀,这是很多国家当前面临的首要问题。他说,工业化国家一旦战胜金融危机,剩下的首要任务就是控制通货膨胀压力。
  卡塔尔央行行长AbdullahSaudAl-Thani则表示,该国2008年通货膨胀率或将保持在13。75%,和前两年一样,原因是大宗商品和食品价格高企。
  多数国家普遍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的长期增长有害无益,所以各国政府都很重视抑制通货膨胀。由于各国的历史基储经济和社会环境存在差异,还有通货膨胀的状况和引发的原因也不同,所以各国实行的政策和采取的措施就会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就不同。
  美国
  美国历来就很重视通货膨胀,货币政策是美国政府抑制通货膨胀的主要策略。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以来,美国主要以货币供应增长率为货币政策的控制目标,按经济发展长期规律确定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并对不同货币即M1、M2、M3的增长率规定不同的比率和范围。
  1993年7月22日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宣布,美联储决定放弃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中心的货币政策,转而实施以调整实际利率为核心和关键的货币政策,这是由于美国人投资方式的改变,使政府很难把社会上大量流动的资金都包括在货币供应量之内而加以控制。同时,由于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和强劲回升,因此格林斯潘于1994年2月2日宜布,美联储将以“中性”的新货币政策取代前几年以刺激经济为目标的货币政策,通过调整利率,使年经济增长率基本稳定在2。5%(其中劳动力的年均增长率约为1。5%,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约为l%)左右,即提前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以解未来通胀之忧。
  德国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