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谎言学

_3 (当代)
我们在生活与事业中总是希望追求成功,与人合作是期望富有成效的合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功夫花在真实的基础上,如若不然,到头来大家都竹篮打水一场空,瞎子点灯白费蜡,那有什么意思呢?
“真人面前不造谎”的第二层含义是指以诚换诚,不互相欺骗。人家如对我诚实厚道,我也应以诚相待,这样才对双方在情感与心灵上有益。
俗话说:“将心比心。”试想你对一个人推心置腹、一腔诚意,他却对你虚与委蛇、虚浮油滑,处处对你提防戒备、吹牛撒谎,极尽欺骗和诡诈之能事,你会感到怎样的伤心与绝望!你还肯同这种人打交道吗?你还愿意同他从事有益的合作吗?碰到有利可图的事情时你还会想到他吗?他会让你在感情上觉得舒畅吗?还能在你记忆中留下好的印象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简直不假思索立刻就能得出结论。那么,要想拥有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建立一个圆满的创业环境,自己在情感上、在心灵上都富有、充实,我们觉得还是讲实话为好。尤其应该记住:真人面前不造谎。
2.对同一办公室的人不造谎
假如造谎在所难免,而且又不伤害别人,那造点谎又有什么关系呢?
但是,问题并不这么简单,有许多谎言虽不直接带来伤害性后果,但同样能转化成不愉快的结局,这些谎言还造不造呢?尤其是这些谎言的听众与接受者是自己必须天天见面的同一办公室的人。
关山为人十分随和,性情颇为诙谐,甚至近于促狭,爱开玩笑,经常发表一些奇谈怪论,其中自然也不免夹杂些虚虚实实的谎言。
在办公室里,关山常喜欢作惊人之语。有一次,大家正在办公室里看报纸,谁也不说话,他用耳朵收听广播,突然煞有介事地迅速拔下耳机对大家说:“嘿,快听快听,广州发生强烈地震了,震度七点九级,坍塌房屋数十万,人员死伤不明!”
一下子,大伙儿全部愣住了。正好办公室里有一位同事家就住在广州,一听这消息,竟然“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大伙儿稍回过神,赶紧拔掉他收音机上的耳机,但新闻正在播美国商务部长布朗坠机身亡的消息。大伙儿不解,那位老兄转着眼睛说:“刚刚播完这则消息。”
大伙儿炸了窝,飞奔出屋子,在楼道里东打听西访问,那位广东小伙子正准备赶去打长途电话,可是其他办公室的人都说没有这消息呀。大伙儿这才觉得不对,回到办公室发现关山正趴在桌子上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从此,大伙儿就给关山取了外号,叫“造谎太岁”。
关山本以为这些小谎没有什么,却没料耽误了前程。
有一天,关山上街,正值星期日。街上原本就车水马龙,到星期日就更加行人如潮。关山骑在自行车上忽发奇想,要是有一支冲锋枪朝这人潮中来阵扫射该多热闹,实在不行,扔一颗手榴弹也行。于是他便骑在车上想像扔完炸弹后人群惊惶四窜的情景。
第二天到了办公室,他进门就说:“街上有人扔炸弹了。”说完还煞有介事地说:“我到医院去看一个被炸伤的朋友。”然后一溜烟地跑了出去。
他这一说不要紧,东传西播,一传十,十传百,当天全公司的人都聚在一起议论: “昨天有人扔炸弹了”。谣言满天飞。这一下关山被抓了。结果以“造谣扰乱社会治安”的罪名关了十五天,出来时,人瘦了两三圈。本来,在此之前,公司正准备提拔关山做一个部门主管。这一下子全泡汤了。
3.对至交好友不造谎
对至交好友是千万不能造谎的,即使你能得到好处也不行。不然,你会直到临死也后悔的。
这道理简单极了,几乎跟“一加一等于二”一样不容置疑。比如说你身边有一位说话没谱、撒谎成性的朋友,你会有什么感觉呢?不说像盲人瞎马夜临深池一样恐怖,至少也会有如履薄冰如踩钢丝一般的战战兢兢,倘若他只是个好开过火玩笑的家伙倒也罢了,充其量大家时常风声鹤戾、草木皆兵地莫名紧张一阵子罢了。但如果他是本性不善良、天性不诚实的家伙,可就够你受得了。你还敢同他维持良好的关系吗?
俗话说: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俗话还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再了不起的人如果没有朋友,他也很难成就大事,因此拥有一批至交好友,对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身处事实在太重要了。我们之所以在无数的诗篇、小说、戏剧中用最美好的语言歌颂友谊、赞美友情,是因为太多的事例告知我们朋友和自我之间那种唇齿相依、相扶相助的关系是何等珍贵。
我们无法想像刘备如果没有了关羽、张飞会怎样,我们也无法想像《水浒传》里那一条条英雄好汉相互之间如不以义气相交如何能生存下去。
我们需要友谊,人生需要至交,而至交间若造谎,何其容易,而结果又是何其惨痛!我曾写过一篇叫《至知》的短篇小说,是根据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写成的,萧翼奉唐太宗皇帝的使命去赚取《兰亭序》帖,赚到了,但他是先与拥有该贴的辩才和尚成为至交后才赚到的。成了至交,他很容易造出谎,完成了使命,但他为此付出的是终身不尽的悔恨,他的生命也就在悔恨中一点一点地耗尽了。
维系和朋友之间良好的关系,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真诚,而真诚天生与谎言就水火不容,朋友得势了、红火了就上前去吹捧、恭维,那不是真诚;朋友倒霉了、遭难了,一哄而散更不是真诚;朋友有了坏毛病、缺点、短处而只为了维护表面上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不肯指出,也不是真诚;至于当今生意场上时兴的“杀熟”、“鬼迷熟人”,专宰朋友,那岂止不是真诚,简直是在拿朋友义气和交情做交易,简直是往友谊一词上泼粪水,其下流与可耻令人恶心。
对朋友真诚,一是感情上的真诚,就像孔老夫子说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是一种发自肺腑、由衷的快乐,而绝非乔装、造作与矫饰。朋友相处,那种心气相通的氛围其实是装不出来的,比如你并不十分喜爱眼前的朋友,却要装出好像自己对对方怀有多么深的情感,那样既不会让朋友感到高兴,而你的这种强迫成的不自然的情感也无助于相互之间情感的升级。
三五好友相聚,或焚香奏琴,或围炉品茗,或曲水流觞饮酒赋诗,其乐融融,完全是发自内心最深层的真诚所流露出的,也只有这种真诚才会使相互之间的情感加深。
对朋友真减的第二种含义是有话直说。如果你真把对方当作朋友看,那么你有什么难处,你可以坦白讲出来,心里自然就舒畅了,憋在心里反倒越积越深,到最后演化成仇怨的种子。
与之相反,如果在朋友至交面前谎话连篇,那么,你到最后势必会为朋友所抛弃,成为孤家寡人。你背时、倒霉了,没有人会帮助你、扶助你;你遇到难题了,找不到人给你出主意、提建议。即使你逢到好事,也没有人祝贺你,与你分享喜乐,那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呢?
4.对父母不造谎
俗话说:“养儿才知报娘恩。”只有自己亲历过生养、抚育子女的艰难之后,才能体会到为人父母的苦心与用意。也只有这样,才能明白,为什么不能对父母造谎。
小的时候,不少人因为造谎而挨过父母的板子。长大之后,不少人可能也因为造谎而被父母训斥。只有当我们完全独立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在对父母说谎与讲实话之间作出合适的选择。那么究竟应该不应该、可以不可以对父母造谎呢?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不应该,也不可以。
在这个世界上,真正与我们有着最完全、最根本、最本质联系的只有我们的父母。试想一想,我们曾是他们身体内的一粒细胞,他们不管是以何种原因结合,才有了作为一个小小胚胎的我,我们在母亲的腹中吮吸着母体的营养慢慢的长成,十月怀胎之后,母亲受着巨大的身心撕裂般的痛苦产出一个新生命,将我们带到这个世界。
有人说,人类的婴儿是世界上所有动物中最脆弱的。的确,我们看到,几乎所有的草食动物如马、羊、牛,一生下来,它们的父母首先就要它们赶快站立起来,而人类生下来的时候,只是一个粉嫩的小肉团,除了本能的吮吸之外,什么也不会,完全得靠父母亲抚养。
从那样的一个弱小不堪的小东西把我们抚育成今天的大人,无论是琐碎的生活小事还是含辛茹苦的责任,父母给予我们的爱实在是太深了。
我们有什么话一定要瞒着父母、一定要向他们造谎呢?世界上真有如此之大的秘密吗?
小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造谎,第一次造谎究竟出于什么目的,我们谁能够说得清楚明白呢?
“我没有偷吃箱子里的冰糖。”害怕挨打挨骂吗?
“嘿,我把梨子藏到米缸里去了。”是游戏的乐趣使然吗?
“我看见一只火红的兔子。”是想像力的焕发吗?
我们早已想不起来,但父母不喜欢我们撒谎,态度是很明确的,他们期望我们诚实、说老实话,也许并不完全是出于道德的考虑,不过是一种天性使然。
该上学了,我们会把不及格的成绩单藏起来不让爸爸妈妈看到,恶劣点的甚至篡改成绩,我们开始有意地对父母说谎了,不告诉他们自己在学校的真实表现,保守属于自己和伙伴之间的秘密,而把父母当作外人。
青春期到来,我们迷上邻居家漂亮的女孩或者高年级某个英俊的男生之后,终日思君不见君,一副惆怅哀愁之状,百般掩饰,生怕父母看出端倪。
结婚成家,或者开始自己独立的事业之后,我们更少将自己真实的情况向父母通报,无论好或者坏,我们常常含糊其辞,有的人尽可能报喜不报忧;不通情理者,只是一个劲地在父母面前装腔作势。
其实,我们静下心来,细想一想,这是何苦呢?父母想知道我们真实的情况,希望我们对他们讲实话,无非是想了解我们生活的状况,最根本的乃是出于一种关心和呵护啊!因为我们是他们身上掉下的肉、他们的情感的结晶、他们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很正常呀!更何况这种关心的的确确是一种完全发自生命本身的爱,如果我们对这份爱以谎言相报,是多么不应该啊!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是否绝对不能向父母造谎呢?也不完全是绝对的,比如一些会令父母伤心、不安的消息,我们独力支撑不让他们知道,也是应该的。“儿行千里母担忧”,父母随时都在为我们的生活着想与考虑,他们希望了解我们的一切,包括那些不好的方面,尽管也许他们了解之后还是帮不上我们任何一点忙,但那份关心是真切的。从这个角度出发,考虑问题,我们可以尽量地对父母少说谎,尤其不要去欺骗。更不可成心去造谎,设圈套让父母钻。
5.对孩子不造谎
对孩子造谎会招致什么后果呢?
这个问题几乎不假思索便能得出结论,那就是有一天他会对你也同样造谎。因此,教育孩子诚实,我们大人首先应该诚实。古语说:“身教重于言教。”孩子不懂事,没有独立行为能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向大人学的,我们遇到困难显得坚强勇敢,孩子也就果敢坚决,如果我们怯懦畏缩,你又怎能指望孩子大胆面对生活呢?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遮遮掩掩、躲躲闪闪、支支吾吾、欺人骗人,孩子就会摹仿我们的举止,也去说谎吓人。
教育孩子为人诚实,古人留下许多佳话。曾子是古代一位贤人,他对教育孩子自幼为人诚实颇有自己的独特思路。一日,他的妻子要到市集上办事,但他们年幼的孩子哭着、闹着要跟她去。曾子的妻子不愿意孩子跟着去,便骗他说:“乖乖听话,跟爹爹呆在家中,回头从集上回来,我们杀猪煮肉给你吃。”
小孩子一听杀猪吃肉,立刻安静下来,不哭不闹,答应乖乖呆在家中。
当妻子从集市上回到家中时,发现曾子已把一只猪捆在地上,正在砺石上霍霍磨刀,曾妻大惊,问曾子要干什么,曾子说:。“我杀猪煮肉给孩子吃啊!‘’ 曾子的妻子哭笑不得,说:”嘿,你这人怎么这样傻呢?我不过随口说说哄哄孩子的,你怎么就当真呢?再说,猪还太小,杀了也太可惜了。“
曾子正颜厉色地说:“杀一头小猪是太可惜了,但如果我们把孩子教育成一个说话不算话、随意哄人骗人的家伙,岂不更可惜!我之所以一定要杀猪,就是要让孩子知道为人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说了话一定算数,言而有信才能受人尊重。”
最后曾子当真把那头小猪给杀了。
曾子杀猪的故事被编人各种书籍,做为教育孩子诚实的一个典范。
的确,教育孩子实在是太难了,一方面我们希望他们为人诚实、正直,做一个老实的好人;另一方面,我们又希望他们长大后有出息,能出人头地,取得成就,做一个人上之人。但这样要求他们,势必要培养他们勇敢地面对生存竞争,到那个充斥着谎言与诈欺的世界为自己赢得一席之地,这样的话,一味的忠厚老实、诚信无欺又显然行不通。
这是我们所有人在教育孩子时都不得不面对的一种处境:两套标准,说谎和不说谎,要他们对内说实话而对外说谎话。这对我们这些经历了相当多世故人情的人来说,掌握这个分寸尚且不太容易;何况是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他们如何知道什么时候该说实话而什么时候又该撒谎呢?
也许我们很多人都碰到过带自己孩子出门,串亲戚或访朋友,孩子们童言无忌,说出极为有趣的“大实话”,出现让大家既好笑又难堪的情境。就像作家张晓风一篇散文所描述的那样:她带女儿去朋友家做客,女儿溜进厨房看到朋友正在洗玉米,她立刻显示出浓厚的兴趣,纯真地说:“玉米真好吃。”
朋友便问她: “你在自己家里也吃吗?”
女儿说:“吃,可是吃得很少,但今天我想多吃一些。”
朋友说:“你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女儿答道:“玉米很贵,我在你们家吃不用掏钱。”
可以想像,做妈妈的此刻正在厨房门口听女儿与朋友的闲聊哩,她会作何感想呢?解释一下吗?那可越描越黑,假装没听见吗?可是女儿的声音又尖又大。谢天谢地,好在是朋友,但愿她不会想到临出门时我们曾经这么教过女儿,张晓风由衷地感慨道。
不过,我细细回味一下童年时我们造过的那些小小的谎,说出过的那些令人发窘的大实话,其实倒是一种非常美好的感觉。
由此我想,还是别教育孩子造谎,他爱怎么说话就让他怎么讲吧,何苦叫他小小年纪就心事重重地去做一番选择,长时间在大脑中确定要不要造谎,故作城府极深状地去分辨别人的真假呢?在他应该纯真无邪的时候保持好他的纯真吧,至于以后他长大了需要面对生存竞争必须撒谎时,他会无师自通的。就如同过性生活一样,你用不着教孩子,长大后,他们自己就会做了,而且越做越老道,越做越有激情。
6.夫妻之间不造谎
“好啊,你这个黑良心的东西,竟敢背着我去和那骚婊子鬼混,这日子还过什么?你不仁,我也不义,我也要你戴戴绿帽子!”
接下来,女主人开始扔东西,枕头、沙发垫子、衣服、糖果、布娃娃满屋子乱飞。扔着扔着,她还嫌不过瘾,又抱起暖瓶,高高举起,冲着墙角扔去,“轰”的一声,暖瓶碎了,女主人的心似乎也碎了。她大哭起来,哭一会,见男主人不理她,又抱起电视机,但犹豫片刻,还是放下来,然后气喘吁吁地躺在床上缩成一团,伤心地抽泣。
此时,男主人依然抱着双臂站在窗前,冷眼旁观这一切,到最后冷不防嚷一句:“你有完没完啊!”
每当我们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类似场景、镜头,我们都会忍不住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个坏男人又骗了他那河东吼狮般的老婆一回。
关于夫妻之间如何更好地沟通与交流,更深地增进感情,巩固婚姻基础,这方面的书已经很多了,我不准备做婚姻顾问,在这里只想探讨一下夫妻之间如何避免受到谎言侵扰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夫妻之间可能存在哪些谎言,我问过一个妇女:“你丈夫最不老实的地方是哪些方面?”
她马上向我控诉了一大难:“我觉得这个家伙是个色鬼,当年他就是用见不得人的手段把我给骗到手的。年轻时我可漂亮了,跟我结婚后,他倒是老实了一点。在我之前,他有过多少女朋友我到现在还不知道,他从来就不对我说实话,最可恨的是他现在在街上见到漂亮的女人就老盯着人家看。我气坏了。不过,谅他没那狗胆,想跟我玩儿,门都没有!”
她唠叨了这么多,还意犹未尽,又接着说:“再就是他老爱攒私房钱,我对他这个臭毛病反感透了,你说他一月挣三千多块钱,咱们除了存银行、吃饭、请保姆和看老人,我每月留给他不少呐,他又不抽烟、不喝酒,那些钱还不够花?可他居然敢在公司里拿了奖金什么的就中饱私囊,不上交家庭财政。前些日子,我收拾抽屉,发现他居然自己还搞了个人小存折。我可没客气,当时就给没收了。你想想,他居然还给我来这一手,是不是太过份了?
“还有就是他总背着我给他老娘买东西,今天一瓶药酒,明天一块布料,公司里有时发点鸡蛋、苹果什么的,他也留下一部分送给他老娘。你说送就送吧,告诉我一声呀,我又不是那种没心没肝的坏儿媳妇,知道了就大闹大嚷。可他倒好,居然一声招呼也不打,你说我能不生气吗?孝顺老人当然是没错,可也得有个限度吧,哪能老这样呢?
“他从前遇到啥不顺心的事儿,回来定讲给我听,可现在,闷着不吭声,问他,他还不耐烦,说什么女人家别管这些事儿,什么?难道我不是他老婆吗?当老婆的想知道自己老公的事还有不应该不必要的?简直荒唐!
“总之,男人都不是好东西,他们尽是些吹牛撒谎成性的家伙。求着你了,就甜言蜜语,不求你了,就老脸一拉,你说中国的男人怎么就这德性!”
我听完也觉得她丈夫是太不像话,就顾不上传统教育告诉我们的“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的古训,问她:“你男人这么没劲,干吗不跟他离婚?”
“什么!”那女的眼珠子一下子大了一倍,恨恨地说:“离婚?他想哟!”接着又上下打量了我一番,以一种非常怪异的目光望着我,看得我发慌,说:“我看你也不是什么好人。”我吓得赶快跑。
其实,这位妇女的血泪控诉中包含了夫妻问可能存在的最重要的几类谎言:一、婚外情;二、经济收入;三、父母抚养;四、个人工作上的问题。
当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人际交往接触的机会日益增多,婚姻、情感的观念渐趋开放,尤其大量妇女走出家庭,这给夫妻生活中出现婚外恋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旧时代都是男人一统天下,公司里、工厂里女职员少,男女接触机会少,妇女多在家中,也不大可能受到侵扰,但目前,这一切全变了样。今天,从两性之间的战争第一线传来的令人惊讶的消息是,婚外恋的比例在不断提高。在过去几十年中,研究者们认为,百分之五十至六十五的男子和百分之三十五到六十的妇女在婚姻存续期间至少有一次欺骗自己配偶的婚外性经验。
婚外恋是夫妻之间最容易相互撒谎的问题,至于钱财、抚养老人和工作上的烦恼无法在夫妻间进行沟通,它们和婚外恋本身是相互因果的。
要维系巩固好夫妻关系,最佳的方式还是要双方坦诚相待,无论是忧愁、还是快乐、欢悦,无论是身体方面,还是心理症结,双方只有在比较开明、通达的情况下才可能使感情牢固,所以夫妻之间最好都不要说谎,不要隐藏自己的观点,不要压抑自己的情感,一对诚实的夫妻肯定比一对相互欺骗的夫妻生活得更完美,就他们个人而言也肯定更自信、更健康。
7.师生之间不造谎
师生关系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的地位很奇妙,有时候萍水相逢、毫无师生名份的一个人可能使我们终生受益匪浅,而有时候,我们真正称呼他为老师,听他讲课,却很快将他忘记,因为他没有足够的嘉言懿行令我们长忆不忘。
诚实在师生关系中之所以显得重要,是由这种关系特殊的性质决定的,韩愈在《师说》中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解释非常准确精妙地表达了师生关系的全部含意。教师的存在,是为他人传播知识、教育技艺、解释疑惑的。老师做为一种职业,他们将人类文明的成果以及人类生存的技能传授给他人。
我们知道,只有人类才存在老师这种角色,其它动物的全部生存技能与知识都是从父母那儿学习来的,动物之间不存在一种专门教授捕食猎物、逃避天敌的角色,这些知识与技能要么纯粹出于自然天赋,要么跟随父母学习就足够了,但人类却不同,他必须向老师学习。越是文明的人类,对老师的依赖越严重,原始部落的人学习的东西很少,不必太借助老师;而电子时代的文明人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一路上不能没有老师的指引。
学生需要从老师那儿获得真知,也从老师身上学习到处事为人的诸多东西,古代有为“师道尊严”而专立的准则,对老师的学问与品行都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所谓:“道德文章,天下第一。”
可是,如果一个老师对学生讲假话,结果会怎么样呢?
首先,它可能导致知识的误传,甚至以讹传讹,谬言流传,遗害他人。
有这样一个笑话,讲两个学生,一位颇受教师钟爱,而另一位顽劣不堪,对老师十分不恭。一次,老师出数学题4×9=?两位学生都答成三十四。
次日,那位受钟爱的学生作业本上赫然打了大红叉,并且被老师叫上讲台前吃一顿手心竹板,打得这位学生眼泪横流,并当堂问他以后还敢说四九三十四否?学生痛哭流涕地说不敢了。老师强迫这位学生把四九三十六背了三百遍才让他回座位去。回到座位上,邻座那位顽劣学生朝他做鬼脸,摊开作业本来让他细看,居然这位学生的本子让老师判了正确。
多年之后,这位受到钟爱的学生大学毕业,携家带眷回家探亲,顺便拜望当年这位严师,想起这档事提起来请教老师,年逾古稀的老师拎着茶过来,神秘一笑,说:“嘿,你小子是要成龙上天的材料,如果不纠正你你就长不成材;而那小王八羔子,生来就是个贱骨头,在家不敬父母,在校不听教训,我判他四九三十四正确,看上去是偏袒他,可是你换那一顿手心后从此便记住了,四九三十六,那小子一辈子都会糊里糊涂,只当四九真的三十四!”
这位老先生的做法固然阴损、势利一点,有违孔老夫子所说的有教无类,但由此可见,老师对学生造谎将多么严重地误人子弟。
其次,老师如对学生造谎,万一被识破,不免丧失尊严,让学生难生敬畏之意,对于老师的教学也颇为不利。比如学生请教你一道难题,你若不懂,万万不可不懂装懂,随意乱讲一通,因为这种做法瞒得一时,却绝难长久,一旦学生发现你的错误,定会瞧不起你。
旧时代,在师生之间、师徒之间会出现一些微妙的情况,尤其是师徒之间,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父”,所以师父总在手艺上留下一手绝活,非到万不得已,绝不传授,而如果没有合适情况,他们当真将绝技带人棺材,令人遗憾叹息。
至于学生对老师造谎,危害可就更大了,你掩盖自己的无知,使老师不能察觉,就无法有的放矢地教你学会相应的知识;遮饰品行的不端,隐瞒劣迹,固然能骗得老师,可对自己个人修身立德却损害极大。
师生之间为求知求真而联系在一起,重教尊师与爱护学生、提掖扶助都不可少,老师即便可以临时讲一些假话以鼓励学生进步,但心中务必清楚学生的不足。
而学生对老师固然应该有敬重之心,但这种敬重之心不是针对老师本人,而是针对作为知识与真理代表的老师这一名称,所以亚里斯多德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8.对事关前途命运的关键人物不造谎
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对于我们的前途命运是至关重要的。他们扶助我们一把,可以让我们虽不至于平步青云,至少能获得巨大益处;而一旦他们与我们作对,很可能一下子置我们于死地。如果碰上这号厉害人物,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小心,千万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大而化之、马马虎虎地对待,因为极有可能为我们将来的生活种下致命的祸根,使命运之舟遭到悲惨的覆没。
在古代,这一类人集中在政坛官场上,因为古代中国人“学而优则仕”,当官是成就人生理想的唯一方式。你要做官,首先要考秀才、进士,此时,主考大人就是决定你前途命运的关键人物,像《儒林外史》中的周进,考到快七十了还只是个秀才,只一次取得主考官的赏识便立刻中了进士。
在宋代,有一位举子,任性放狂,到东京赴考时,一日游玩城中妓楼,酒酣之际,神吹海侃,讲起长安名流同自己的交往以炫耀于众妓女。该日适逢主考大人也微服在妓馆嫖妓,听这位举子吹得口沫横飞,便忍不住前去打听他来自何方?姓氏名谁?
那举子正在得意处,造谎称自己是江南某名士之子,而正好这位江南名士和主考大人过从甚密,他的儿子还能不认得!主考大人便知道这位举子胡说八道,暗地派人了解了他的真名实姓,发现他已金榜题名。主考大人觉得此人不端,有损德行,便上疏将他除了名,这位放狂神吹的举子又落得了名落孙山的下场。
在当今社会,对于我们前途命运关系紧密的人时常会碰到,如果你是个普通职员,你的上司就是你的关键人物;如果你是个大学生,系主任于你或许就是关键人物;如果你是个教师,校长于你就是关键人物;如果你是科长,处长于你就是关键人物。总而言之,七十二行,无论你置身哪行哪业,你都不能逃脱某个关键人物对你的影响与控制。
一句谎言葬送了美好的前程,这是对掌握前途命运的关键人物撒谎付出的沉重代价。
9.对性命攸关的事不造谎
日常生活中,人有亲疏远近,事有轻重缓急,对不关己的人与事或关己不切的人与事,我们放松一些对待,甚至以游戏态度对付一下也未为不可,比如三五好友在座,讲讲某人的趣闻轶事,顺便编排几句不是也无伤大雅,博大家一笑而已。
可是,生活之中有些事情是严肃的,容不得一丝一毫的马虎,如果把谎言与欺骗带人其中,便可能引起空前的惨剧,那样的事我们称为性命攸关的事。
在这类事情上,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半点错讹引起的后果可能会损害数千百人的性命声望。遇到这类事,可千万千万得以诚实严谨的态度对待。
一九九二年,有一家制造假药的工厂曝光,这是一个在性命攸关事情上造谎欺骗的极端事例。这家制药厂,一无实验室,二无许可证,竞利用企业的厂房,用一些蒸馏水、普通淀粉、糖浆、自来水等制造维生素、止咳糖浆、心脏血管疾病用药,他们还用蒸馏水冒充青霉素,这是何等荒唐!何等地大胆妄为!
到被揭露出来为止,这家药厂已生产四、五年的假药了,有多少人因此贻误病情,甚至屈死黄泉,已经无法统计。
这个荒唐、愚昧、卑劣闹剧的始作俑者——假药厂厂长死在正义的枪口下宣布告终,但他留给人们的教训是沉重而深刻的。那些想在重要的大事上行骗造谎的人应引以为戒。
在小说、戏剧中,我们常常看到或听到“军中无戏言”这么一句话。为什么军中绝对不许戏言呢?道理很显然,行军作战,两兵对阵,不是你死便是我活,对方用尽手段计策就是要让你上当受骗挨打吃败仗,战争中分辨敌方的谎言本来就已经十分艰巨了,如果自己一方还不诚实,比如谎报军情、骗调军队,岂不等于自取灭亡吗?
前面我们所说过的墨索里尼这一帮笨蛋,把自己国家命运当儿戏,一派胡言骗人骗己,到后来,倒霉完蛋就是势在必然了。
生活中性命攸关的事有时看上去好像没什么,只有当它发生了之后,你才会意识到它原来如此重要,你一向是个诚信君子,事事踏实,那么可能就不大会碰上什么真正性命攸关的事;相反,你平素习惯了大大咧咧、说谎行骗、弄虚作假,没准哪天这些劣习就像埋在生活道路上的地雷,踏上它便炸得自己人仰马翻,血肉横飞。
有这么一位王毛先生,在一家运输公司当修理工。本来这活儿就是陛命攸关的活儿,来不得半点马虎,可他不知厉害,结果酿成了大祸。
那天下午快下班了,运输公司一位司机把一辆大客车开进修理厂叫王毛换一个刹车片,并把汽缸检查一下,这位老兄填完单子就接到一帮哥儿们赴饭局的电话,他马马虎虎地看了一下车,觉得好像没什么大毛病。他想,一拆一装肯定耽误吃饭聚会,司机本人也并没有说有多严重,看来不至于问题太大,捣弄两下,就收拾起工具喝酒去了。
第二天上午司机来开车,问换了零件检修过了吗?
王毛造谎说:“都换过了。”
司机开着车走了。因为搁置一夜,机器零件冷却了下来,司机一开,好像的确没有问题,便开着车子载着四十多人去郊区。车行到一座山的下坡转弯处,迎面开来了一辆卡车,司机急忙刹车,可是根本刹不住。情急之中猛一拐弯,车子翻身滚人谷底,一车人死的死、伤的伤,有两人还成了植物人,客车彻底报废,经济损失高达二百多万元。更重要的是,世向又增添了数名孤儿寡妇,残疾人士。而这一切,全是王毛的一句谎言造成的。
因此,在你造谎之前,一定要掂量掂量,这事儿经不经得住说谎,谎言能否支撑得住如此重大的事件。如果它关系身家性命,你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别张嘴。
10.对自己的信誉不造谎
看了这个小标题,也许你会觉得这句话有些多余,信誉本身是靠诚信、老实、坦诚建立起来的,怎么对它还存在说谎的问题呢?
其实不然,尤其是在当代这个商业社会,信誉越来越受到影响、威胁,但愈是如此,它愈是显得重要。
我们来看一看日本著名商人藤田在他的《犹太人生意经》中如何拼命维护自己信誉的!
昭和四十三年(一九六八年),美国石油公司向他订购三百万把餐刀和叉子,交货日期为九月一日,交货地点在芝加哥。他立即请歧阜县关市的厂家为他赶制。餐刀和叉子的生产厂家都集中在关市,且各厂家都具有信心。
“放心吧,藤田先生。这儿是日本的中心,关市以东叫关东,以西叫关西。把东京看作中心是大错而特错了。”厂商们纷纷这么说。
这样看来,准时交货是错不了,他作了这样的估计。他的打算是,八月一日横滨发货,九月一日可以在芝加哥交货。出货时间离交货日有充足的时间。
然而,为慎重起见,其间藤田特地到厂家看看生产的过程,谁知结果竟使他差点气晕过去了。
“都忙着赶插秧了。”满不在乎地给他作这样的解释。他不禁为之火冒三丈。
“不管你说哪天交货,按常识来说,现在是无法赶上的,你要我加速,我可没有办法。”
完全不通情理。藤田对他们讲,对方是犹太商人,可厂家却说: “稍微迟一点交货,对方也不至于会发火吧?”
要八月一日从横滨发货,就必须在七月中旬从关市发货,否则来不及装船,然而厂家在七月中旬根本无法交货。九月一日必须运到芝加哥交货,除依赖飞机而外,另无他策。而租一架飞东京一芝加哥的飞机需三百万美元,三万把餐刀和叉子的价值是无论如何也扯不平的。
尽管如此,藤田仍大着胆子租用了飞机。因为是跟犹太人打交道,所以藤田绝无不按期交货的道理。只要你不守约,哪怕仅仅是那一次,可犹太人是不听辩解的,他们的惯例是:无需辩解。
藤田争取即使亏损一千万日元,也绝不丧失犹太人对藤田的信任。
藤田租下泛美航空公司的波音七O七货机。该航空公司是一家极有头脑的公司,如不提前十天预付款,飞机是不会动的。另外,羽田机场的保卫又过于严密,飞机只能在机场停五个小时。五个小时一过,不管货物装运完与否,飞机都得飞离机场。故,在这五小时之内,藤田必须负责将三百万把餐刀和叉子装上飞机。
飞机定于八月三十一日下午五时到达羽田,晚上十点起程返航。由于时差的关系,即使在八月三十一日晚上十点起飞,也能赶上交货的时间。
幸运的是,藤田将全部刀叉准时地装上了飞机。
藤田想,他租用飞机按期交货一事,在日本定会传为佳话,说不定买主还会因感激而负担部分飞机租金。然而,买主是犹太人,他们完全不理会这一套。
“按期交货,OK!我听说了关于你租用飞机的事了,了不起。”
仅此而已。
但租用飞机来确保交货期的钱没有白花。次年,美国石油公司向藤田订购了六百万把餐刀和叉子。六百万把,这在关市还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订货。
然而,这批货又不能按期完成。交货日与上年相同,仍是九月一日。装船期限为七月中旬,无法赶上装船时间。
藤田再次租用了飞机。美国石油公司也照例:“按期交货,OK!”
藤田到底沉不住气了,于是便把关市的厂家叫到一起,要求他们分担部分飞机租金。厂家好像多少感到有些责任!
“可以!”答应得满漂亮,却只愿出二十万日元,而不是二百万日元,藤田感到目瞪口呆。
两次租用飞机,使藤田蒙受极大的损失。然而,飞机的租金,使藤田买到了用钱买不到的犹太商人的信任……
藤田先生之所以在日本商界取得空前成功乃至在全世界商业同行中都享有崇高的威望,完全是因为重诺守信,哪怕吃大亏、付出沉重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而这种行为在我国目前的商业活动中是颇值得借鉴的,因为好多商家太不珍视自己的信誉,信口许诺、神吹海侃、欺骗顾客,其实这无异于自刎。有眼光、有魅力、成大器的商家,一定要珍视自己的信誉,别对自己的信誉造谎。其实,不仅仅是经商,——+人立足社会,无论干什么都需要信誉,都不能对自己的信誉造谎。
11.对法官警察不造谎
在《圣经》中有一个“摩西十诫”,其中之一就是:不要作伪证。这话用在今天来说,就是别在法官和警察面前造谎。
在世界各国的法律条文里几乎都有一种叫“伪证罪”的罪名,对伪证罪的处罚也极为严厉,有时甚至比刑事罪还重,之所以如此处置,是有它的道理的。如果说犯罪是违反法律,那么,伪证罪简直可以说是蔑视与戏弄法律,对作为执法者的法官和警察进行欺骗,当然比欺骗无形的法律更需要严厉的处置。
对法官、警察造谎并不只局限于作伪证,它也包括捏造事实诬陷他人,为逃避法律的处罚而抗拒交待罪行,为包庇至亲好友而蓄意欺骗,甚至帮助罪犯窝赃、销赃,这些行为都是对法官、警察行欺骗造谎之举。
任何一个神智健全的人,稍具一定法律常识都明白上述这些行为意味着什么,非常简单:这叫犯罪!既然是在犯罪,几乎同样味着进牢房、入监狱、判刑、坐电椅、吃子弹、上断头台,比你造其他谎或向别的什么人造谎面临的危害要大出无数倍,后果之严重简直是你想承担都承担不起的。
一些聪明的人碰到类似情况都清楚应该如何应对,以免落入更悲惨的境地或遭受更严厉的惩处,比如因“水门事件”而下台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他虽然在水门事件上受到严重影响,但事情一旦被揭露,他表现出的态度最明智,那些录下了大量见不得人的黑话的白宫录音磁带里录下了他的一段关于诚实的名言。那是一九七三年四月十六日,他告诉年轻的白宫顾问约翰。迪恩如何对待水门事件的调查:“说实话。这是我在这里向所有人交待过的,说实话!如果你撒谎,你将为此而坐牢,而不是为所追究的罪行坐牢,听我的话,永远不要去造谎。”
当然,也有人认为对警察、法官造谎并没有想像中那么危险,一本名为《检察官》的著作叙述了美国国家检察官近年来经手的一些大案要案,作者詹姆斯。B.斯图尔特谈到了为什么美国最有经验的律师都觉得伪证难以辨别。斯图尔特在书中说:“伪证可能是所有罪行中最少受到追诉的,伪证蔓延得如此猖獗,几乎在所有司法调查和法庭审判中都曾发生。但是检察官们都极少对此提出追诉。”“原因之一是,伪证是一种派生的罪行,它通常是另一起犯罪事件的副产品,如果因嫌疑犯或被造谎而立伪证案追究,那么,这常常会把注意力从主要的、更重要的案情上引开。只有当立案审不下去的时候,如涉及某些组织严密的犯罪集团或工会领导人的案子,对伪证的追诉才可能成为一种替代方式。即使在这些伪证案中,定罪也是困难的。”
这样说似乎又为对警察、法官造谎找到了一点合理性,似乎对法官、警察造谎也不是绝对不可以,如果要这样理解,那可错了。《检察官》一书的意思无非是说:伪证罪不太好定,但真要定也还是定得着的。
至于那些弄虚作假、主动报案试图蒙骗过关的人,十有八九到后来都被识破,下场惨极。两年以前,曾有一位农民跑到公安局哭哭啼啼地说他老婆被人拐跑了,警察一听,这还得了,赶紧立案侦察。经过调查,知道这位村民老婆和同村另外一位年轻人有私情,而这个年轻人一个星期前离家出走,与此同时,这位村民老婆也失踪了。
这个案子听去真的像是一件拐卖案或奸情案,但有关人员又根据村民报案时间的延误和讲述事件时的种种细节觉得其中定有蹊跷,于是兵分两路,一路出发调查那位年轻人的去向,一路对村民进行明察暗访。追踪年轻人的一组调查了很多人。都无人知道他的去向,自然村民的老婆也没有踪影。
这一案子几乎成了悬案,但相关人员仍然坚持不懈地往下追寻,他们一直对村民进行监视,发现他并不特别悲痛,对案情进展的缓慢也没有什么过激反应。侦察人员觉得这太不正常,于是突击提审这位村民,派人详细检查他的住房,双管齐下。后来,侦察人员在村民的院子里找到挖取浮土的痕迹,便顺藤摸瓜,进行挖掘,在地底三尺挖出一男一女两具尸体。他们正是村民的老婆和那位年轻人。
铁证如山,村民只得老实交待,他早就对妻子和那年轻人的私情愤恨在心,一直想收拾他们,但苦于没有机会。案发前一天,他谎称上杭州去,却躲在邻近的林中。果然,他一离家,他老婆便径自去招来那位年轻情人。村民见此情景,恶从心头起,怒由胆边生,半夜摸回家将老婆和年轻人勒死在床上,然后埋尸灭迹。为遮人耳目,他作案报案,试图逃避惩处,但没料到聪明反被聪明误,弄巧成拙,败露了。
所以,在法官警察面前绝不能造谎,因为这谎言总会有被揭穿的一天。既如此,我们又何必心存侥幸,何不坦白说出,以期法官能看在你从实招来的份上,减轻你的刑责。
12.对医生不造谎
日常生活中,一般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我们总是不轻易去找医生。医生对于我们来说就好像我们自身的某个器官一样,完全健康的时候,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只有它让我们感到不舒服时,我们才意识到它的存在。
面对医生的那一段时间,人是很复杂的,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个肉体,同时还不得不正视自己这个肉体并不太听自己使唤,在和自己作对,更深刻的人会想到灵魂、上帝、天堂与地狱,但多数人则怀着虔诚与期望来投医问药,以期康复。
科学即使发展到今天,先进的仪器仍然不能取代医生个人的临床经验,所以我们求医时总设法找名医诊断、治疗。这原本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但伴随着这种正常心理的患者却时常怀有另一种异常的心理,不太肯主动向医生透露自己的病情实况,而倾向让医生诊断后予以指出,仿佛自己不是来看病而是来考医生水平的,看他能不能诊断出我们体内的病,指出病源与病理反应是否与自己所感到的相一致,这实在是一种太奇怪的心态。
的确,在中国古代的中医学问中有“望、闻、问、切”的四诊法,传说神医扁鹊根本不用把脉,只凭观人面色便能探知病情,他曾根据蔡桓公面色的变化指出他病情的发展,但蔡桓公开始不相信,直到病人膏育、不可救药的时候才让扁鹊治疗。扁鹊又不敢冒险,便逃跑了。蔡桓公果然如扁鹊所预料死掉了。
神医扁鹊的故事让人们对所有医生都怀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并提出了不应当的过分要求,一般人总想:你如果连我的病都诊断不出来,我怎么指望你能将我治疗好呢?他们殊不知即使中医诊病也需有“问”一项,医生通过“问”与“答”了解病人的情况,西医里把这种内容叫“主诉”。医生是要通过病人自己的讲述与感觉加上诊断,综合来分析与治疗病患的。
有鉴于此,我们找医生的时候,一定要实话实说,不可遮遮掩掩、设计么埋伏,不然就会延误病情,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俗话说:“医生面前没得羞。”就是说在医生面前我们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因为医生他研究的是我们的身体,在我们看来十分隐秘的身体在医生看来不过如匠人手中的材料、地理学家眼中的山水、地质学家手中的岩石一般,有什么好稀奇。
曾经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位年轻人因不懂性知识,把一只回形针塞人尿道,他疼痛难忍,到医院找到医生,可他又不好意思向医生讲述实情,医生从外观上看不出什么异样,以为一般感染,便开了些药把他打发走。他自己拿着这些药乱服一气,到后来,器官内部感染化脓了,他痛得昏厥过去,送进医院照x光,才发现异物。可这时,已严重至极,虽然通过手术取出异物,但严重感染却使他患上不育症,留下终身遗憾。
有时候,一些女孩子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上医院也因害羞而不愿讲实话,结果小麻烦弄成大毛病。有这样一位女生,她和男朋友发生了关系,事后她非常害怕怀孕,一个人跑到医院找大夫,说了一大通不舒服,把她从书上看到的有关怀孕时的妊娠反应都加到自己身上,医生便真的以为她怀孕了。没办法,只好让她在人流与药物堕胎之间作选择。她说害怕上手术台,医生便给她开了药。她回到家中,解决问题的心情过于急切,竞将医生开的服用五次的药物一口吞下,结果出现子宫严重抽搐,大量出血,差点儿死掉。事实上,后来检查她什么事也没有,根本没怀孕。她骗医生,给自己招来了灾祸。
在配合治疗的过程中,不遵医嘱是另一种造谎行为,比如医生根据治疗要求,需要患者在服用药物期间忌烟酒或其它某些食物。当着医生的面,我们常常点头称是,可一旦出了医院大门,医生的话就完全放诸脑后。治疗效果不好,当然倒霉的还是自己。
信任医生,和医生保持诚实的合作关系,最终有益的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绝不能在医生面前造谎。
13.对自己不造谎
严格地说来,一个人是不能对自己造谎的,即使你找到充足的理由为自己摆平了某些不平衡,但在内心深处——比如潜意识或者下意识深处,它仍然会掀起新的波澜。
有人作过专门的统计,有许多德高望重的高僧内心深处,同样无法摒弃对人世红尘的依恋与眷顾,乃至对女色的无法忘情,这从他们所创作的诗歌、绘画及书札的分析中端倪毕露。表面上,他们好像隐居山林、远避尘寰、不涉人世,断绝了一切贪念与妄想,心若止水,但作为拥有一个十分具体的肉身的人,他们极少能完成“放下”,那种功德圆满、开大智慧的得道高僧也许做得好一些,但是否真有“花枝春满,天心月圆”那种完全空明澄澈的禅境,同样难说。
中国的佛教在全世界各种宗教中比较起来是最轻欲绝贪的宗教,尚且如此,西方的宗教更毋须说了。
《十日谈》中大量关于教士的猥亵故事,《巴黎圣母院》中那位对吉普赛女郎艾斯梅拉达怀着疯狂念头的主教都是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即便是从事着为上帝服务的一群人,虽然他们在极严格的规范中生活,本身也竭力保持以清心静念,但仍旧难以自持。
你我皆凡人,生活在一个充满欲望与诱惑的世界,在道德规范、法律、自身能力和我们面对的欲望与诱惑之间存在着尖锐激烈的冲突。希望是崇高的,理想是美好的,而现实却常常是无情的,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怎样安全地跨越这重沟壑,很多人选择了自我欺骗,自己对自己说谎。
狐狸与葡萄的故事我们几乎人人耳熟能详,“酸葡萄理论”——吃不着的葡萄必是酸的,之所以在全世界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这很让人疑心自我欺骗是人类一种特殊的天性。
“酸葡萄理论”的中国版本最著名的要算鲁迅先生创造的“阿Q”,“他妈的!龟孙子才画得圆哩”,多么绝妙的归纳!
可是也有人不相信自我欺骗是人的天性,认为这不过是一种临时替代而已,要这样说的话其实也未尝不可。
如果我们承认自我欺骗是人的天性,我们就无法对它进行判断了,就像你不能认为爱情是好是坏,吃饭睡觉是对与不对。
我们关心的还是自我欺骗对我们自我身心的利弊,比较一下这种利弊的大小,也许对于我们作抉择不无意义。
如果我们以苟子的“性恶论”出发,从“他人即地狱”的理论出发来考察人世,一切都将是恐怖的,严酷的生存竞争可以使我们每个人都成为恶魔,但情况似乎比想像的稍微好一些,我们都还不至于沦为罪人。可这是事实的真相和全部吗?看看我们梦中干了一些什么?奸人、杀人、乱伦,几乎一切文明的禁忌都在那里被突破了,如果我们没有欺骗自己,究竟是谁让我们承认一切文明禁忌的合理性呢?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就是在自我欺骗,但如果自我欺骗使我们维持了人性的尊严,那么我们应对其加以推崇。
可是,自我欺骗却是一把双刃刀,它帮助我们提升灵性,同时也让我们背上沉重的心灵负担,尤其是在现实生活这个层面上。我们见到美丽的女性尽管心动,却很少有人敢于像吉米。卡特那样在接受《花花公子》杂志采访时,大胆而坦诚地承认“很多女子能勾起我的色欲”。由于世故人情的阻挡、文化的规约、传统的束缚,我们尽力地约束自己,隐瞒自己的观念,压抑自己的欲望,收缩自己的行动,尽管我们已经感到不舒服,我们却认为自己有教养,并为此骄傲,就像大热天我们谈生意时不得不衣冠楚楚,我们烦透了这样假模假样,可是我们立刻又找到理由:要注意形象与仪表,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而且,不得不“自我欺骗”,常常使我们那些被压抑、潜藏的欲念涌上来,扰乱我们的生活,甚至使我们难堪。如果我们不能透彻地觉察到这些根源何在,我们会倍感痛苦,“男儿有泪不轻弹”,有泪不让流,而且为何流泪都不知道,那将是多么惨痛的情景。
讨论到这里,我们已经明晰地看到,不对自己撒谎几乎是不可能的,虽然它使我们痛苦万状。所以我们想提倡:少对自己撒谎,对待自己的生命和欲求真实一些。
《处世绝学》——谎言学
六、识谎有道
1.全面考察之道
不知你是否留心过,在你的周围总是有一两个习惯说谎的家伙。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到了他们嘴里,他们总要添油加醋地形容一番,总要从无生出有,由小生出大,由平常化出神奇,无踪无影的事他们照样能编排得有鼻子有眼。他们的语言天才让你不得不敬佩,他们所说的事让你不得不相信。和这种人打交道,开始你会觉得很快打得火热,但不久你就发现,从他的话里,你实在难以分辨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你只能在无限的痛苦中被动地听他们不知所云。
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必须得认清他的真面目,只有这样,才能使他无论说什么,我们都会对其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戒备,才能使他和谎言时时被揭穿。
不过,判断一个人是否惯于造谎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全面观察之道能为我们提供可靠的帮助。
俗话说: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一个人无论多么善于伪装,他骗得了一时,总骗不过一世,我们如果综合一个人一惯的行为特征、心理状态,是不难分辨他的谎言的,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下列几种人,对他们的所做所为就应该多打几个问号: 第一种是虚荣心太重的人。这类人注重外表的装饰、注重他人的评价、喜欢追逐时尚、满口的时髦话。他们对华服美食、名车名店、高级娱乐场所、名流的趣闻轶事似乎懂得极多,谈起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
因为他们太注重外在的东西,而对个人的素质气质疏于培养,但又倾慕名流与时尚,渴望得到别人的喝彩,于是,他们在凭实力无法达到这种目的时,撒谎便成了最便利的手段。
第二种是自卑感太强的人。一般自卑感强的人,内心也十分敏感,他既能敏锐地感受到自己许多不如人的地方,同时,又极容易把周围的一切人对自己的注意——哪怕是关心和帮助——看成是对自己的怜悯,而粗暴地加以拒绝。
他们虽然自卑,但又绝不甘心自己眼前的处境,总觉得自己应该有比眼下更好的表现,更佳的物质待遇,受到更多的尊重和承认。但这些都没有。
于是作为自卑的反抗,这些自卑者多半会以谎言为武器来调整自己在生活中与他人心目中的位置和形象。
第三种是太要强的人。一个人要强并不是坏事,它可以促使一个人奋发向上,在工作和事业上有较大的成就和作为。但任何事情都有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便走向它的反面。要强也是如此。事事要强,时时要强,随时随地都想高出别人一个头,这作为理想是满不错的,但如果把它落实到生活中,则太困难了。因为我们每个人受天赋、出身、教养以及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要达到在每一时间、每一领域都高人一等,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太要强的人不能理解这种生命的局限,或者根本看不到这种局限,他只是拼命地要向那个不可企及的高度进发,一旦失败,又不愿坦然地面对,于是撒谎编织理由为自己寻找退路,虚构成功的情景蒙骗他人或欺骗自己常常成为他们的拿手好戏。
第四种是过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思考问题、处理事情时,都不免会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可以说是人的一种本性,它本身是没有什么好坏善恶可言的。但问题是这种自私是否被约束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如果自私并不严重到损害他人生活的程度,大家本可相安无事。但如果一个人以自我为中心到过份的地步,谎言也随之而出。
他们会在一切场合自顾自地讲自己,他们的谎言有时简直成了精彩的创作:同名流的交往、在名校接受教育、高贵于凡人的出身,甚至一些冒险的经历、奇特的艳遇……他们在吹得得意忘形的时候,往往会像演戏那样夸张自己的表情,看着令人感到很不自然。偶尔有些人也会表现得忧郁,但在演戏这一点上没有两样,他们常常会向人们唠唠叨叨地讲他们如何担惊受怕啦、愁肠百结啦,或者毛病如何严重啦,几乎要发病啦之类的事情。
他们容易与人争吵,不断地满腹牢骚,对什么也看不惯。他们又兴奋、又活泼、又容易受刺激,外表上看往往会给人一种这样的印象,觉得他们是些很热情的人,但由于他们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他们自己为中心,并且总按自己的理解、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他们和周围人的关系多数不太融洽。
也许,惯于说谎的人还不止这四类,但如果你在生活中碰到上述四类人,一定要多加小心,全面考察,对他们口中说出的话,务必有所选择,方不致被蒙骗。
2.察颜观色之道
日常生活中,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而言,身体语言和自然语言有明显的差异,那就是身体语言的用法,常常会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人们最真实的感受和最内在的需要与渴望,因此,对身体语言的仔细观察,不仅有助于对自然语言的理解,同时还能真实地发现说话者不肯在言谈中直接透露的实情。这种情况的存在为我们透过语言识别谎言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我们可以透过造谎者身体透露出来的蛛丝马迹发现造谎者隐藏的目的。
造谎的人说话时总是扯开嗓门,慢条斯理,他们还会出现口误,重复句子,改变话题,反复地说:“嗯、啊、哼、哈”之类。造谎者也总是避免使用事实,而是更多地用一般的语言,并且常常在谈话中卖关子以减少露馅的可能性。说话的速度也可以提供线索,但是通常是以不同于这个人平常说话的方式出现的。一般说来,着急的、说话快的人在造谎时,由于着急加剧,往往会改变说话的速度。然而,那些通常不着急的人在造谎时,一般会说得比平时快。
据说,人在造谎时很少笑,如果他们笑了,那也是非常勉强的,是挤出来的笑。勉强的笑出现得较快,持续的时间也比较长,并且以不规则的方式消失。识别笑的另一种方式是寻找眼睛与嘴巴之间的不协调i因为一个造谎的人无论如何都无法迫使眼睛发笑。
手是人的另一张面孔,是发现造谎者的一个非常有用的线索。实验表明,那些被要求去表演自己造谎能力的人急剧地减少了手的动作。认识到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手能够表达多种信息。因此,那些想造谎的人,由于担心自己的手会泄露他在说谎,便往往试图使自己的手保持不动,或者把它们藏起来。在观察手的时候,还要注意说话时是否不住地摸脸。造谎者往往不断地进行自我触摸,如摸鼻子、下颏和嘴巴。通过这种方式,造谎者可以在欺骗跟他说话的人的过程中得到放松、消除紧张。而且,与手势相伴的是,造谎者往往不停地变换姿态。
除眼睛外,脸部表情是造谎者最容易作伪的部位。这给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诚意时带来了麻烦,因为研究表明,有信任感的听者更多地注意说话者的脸部及其表情,而不是身体的其它部位。因此,既然脸部最不可能揭露骗局,那么作为一个持怀疑态度的听者,你应该更多地注意说话者的声音、眼睛和手势。
3.捕捉细节之道
“前言不搭后语”、。“牛头不对马嘴”这样的话我们常常听到,这是人们指责一个人说话破绽百出时的习惯用语。
任何谎言都不会只是一句孤立单独的话语,它总有大量与之相关联的上下文,“前言”与“后语”、“牛头”与“马嘴”就是这样的上下文,许多谎言之所以最后都大白于天下,就是因为大多数造谎者缺少一个好记性。
造谎必须前后一致,它和说真话不一样,真话可以断断续续,而不致于中断前后的联系,而假话一旦中断,就难免出现前后不沾不靠的尴尬局面。
并非任何人都具有下面提到的那个女-人的沉着镇定:丈夫在她床上找到一副男裤背带,他大声嚷道:“你有一个情夫!”
受到伤害的妻子庄重地回答:“首先,没有情夫;其次,他也不用裤背带。”
更多的情况是这样:“昨天我跟朋友们去西郊靶场玩打靶,玩得可真开心啊!小吴十发子弹打了八十七环,我们成绩不如他,但也还不错,打了七十多环。”
说完这个,朋友们开始讨论近来几个郊区靶场生意都不太好,其中有一半关门。有人问: “西郊靶场怎样?那儿可是荒凉又偏远,交通不便得很呐!”
“西郊靶场关门两个星期了。”那位刚才和小吴一起去打靶的朋友接口说道。
“可是,刚才说你们昨天还去那儿打过靶呢,怎么回事?”
“我说的是去了西郊靶场吗?”
瞧这记性,所有的细节被弄得一团糟。
对于造谎者来说,细节是最令他们头疼的事。正如俗谚所说:“一根链条的强度取决于它最弱的那一环。”细节即是谎言链条上强度最弱的一环,于造谎者,是难以对付的地方,而于识谎者,恰好就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地方。要想知道对方说话是真是假,你只管盯住它的细节,绝对没有错。
经营书画这个行业,最忌讳的就是买到赝品,有些赝品模仿名人的真迹,足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若非行家,绝难辨认。行家们辨明真伪的诀窍在哪儿呢?细节、神韵是两个至关紧要的环节,而神韵又多在细节上体现出来。
多年以前,一位客商拿来一幅《猫蝶图》请荣宝斋一位资深的宇画专家鉴定真伪,字画专家接过这幅封装严密、裱贴精细的画,只见画上几朵开得浓艳鲜丽的牡丹,在绿叶掩映之下,烂烂生光,几只蝴蝶轻盈地在花间翩舞,一只毛色金黄的小猫伸出绒绒的细爪扑向其中一只飞得较低的蝴蝶。画的一角行草流利酣畅,落款和印章乃是明代一著名画家。整幅画意态雍容,笔意舒展,落拓不羁,确有大才子韵致,字画专家粗略一看,忍不住在心中连声叫好。
但这位专家毕竟是一位富有阅历和经验的老人,他没有立即判明这幅画的真伪,而是取来放大镜细细端详。随着放大镜在画面上慢慢移动,老专家的脸上渐渐露出遗憾表情,到最后他放下放大镜,摇摇头说:“我不得不告诉你,这是一幅杰出的赝品!”
客商想听个明白,老专家便娓娓道来:“这位明代大画家的《猫蝶图》是非常有名的一幅杰作,但由于这位大画家一时疏忽,将画中猫的眼睛画得不太准确。因为画上牡丹盛开的情景明明可以看出是在正午,正午阳光强烈,猫眼是眯成一条线的,但画家却将猫眼画成圆睁。此画一出,很快被行家指出,但正因为这个瑕疵,此画反而名满天下,弥足珍贵。你手头的这幅画从笔法、气韵、神态各方面当真可以以假乱真,只可惜他在描摹时将原作中圆睁的眼改成现在的一线。这一改于画中情境是合情合理了,但却暴露出与原作的不一致,无异于明白地告诉内行人:此作是赝品。可惜啊可惜,弄巧成拙!”
老专家一番话,使客商恍然顿悟。他万万没想到小小画幅之中,竟能有如此的奥妙。
由此可见,通过细节可以透穿多少迷雾与蒙骗,。说细节是测试谎言的试金石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4.透视对方之道
尽管骗子很懂得心理学,又很会演戏,巧舌如簧,能把稻草说成金条,把死尸说活,活人说死,伪装得几乎滴水不漏,但是,假的毕竟是假的,只要你注意观察,细加分辩,就会发现,即使在他们精心编织的的谎言下,仍有大量的破绽和堵不完的漏洞,任他怎么也遮掩不住。识破谎言的另一个原则就是认清对方的目的,搞清了他的目的,任他变换什么花招,都可以玩之于股掌而不致于上当受骗。
我们前面分析过一般情况下的几种造谎骗人的目的,从总的方面说无非是为名、为利、为色。当然,为名、为利、为色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不可能赤裸裸地直奔目的而去。如果有那样的骗子。那也太愚蠢了,也就不可怕了。问题是大多数骗子会使出种种花招与噱头吸引你的注意力,使你丧失警惕性之后,而大行其骗。
一般说来,你在生活中如果遇到下列情况,你就应该多加小心,详细审视一下对方的目的和企图再审慎行事: 第一类是主动和你打招呼的人。出门在外,谁也不认识谁,这时有人主动过来和你打招呼,而且热情得令你感到过分的话,你就应该留神了。
这时候,虽然你还不能就此断定这个人就是坏人、骗子,但是,你也不能排除他是骗子,因为任何骗子都要通过语言和行为同他人发生关系后,才能达到行骗目的。
一日下午,南京火车站售票处门口,一位年轻女郎见到一位中年男子,便主动前去打招呼:“您去哪儿?”
“上海。”中年男子答道。
听着这一声带着广东腔的普通话,女郎欣喜地说: “我也去上海,做个伴好吗?”
接着,她便自我介绍:她叫李燕,在上海针织厂工作,来南京探亲。
其实这时候那位中年男士多一分心就可以发现其中蹊跷:素不相识,一个女孩子,为什么主动和我打招呼?这种行为对一般女孩来说是反常行为,她这样做究竟有什么目的:是遇到麻烦需要我帮忙?还是担心旅途寂寞试图认识一个旅伴?如果这两种目的都没有,那可得考虑一下。
可这位中年男子却没有这么思考,他看面前的女孩子穿着入时,面带微笑,不由得自报了身份。他姓梁,广东佛山中外合资的某钟表公司业务员。
女郎一听,便问:“我想买一只女表,你有吗?”
梁某马上答道:“有,放在旅馆里呢,任你挑。”
晚上,李燕准时来到梁某所住的旅馆。梁某打开小皮箱,精致、闪亮的手表跃人李燕的眼帘。她仔细挑了一只,还没问价,就笑嘻嘻地把表戴在自己手腕上。这又暴露出一种迹象:或者是轻浮,或者是试探。但梁某仍未察觉。
次日,二人乘上去上海的火车。到达上海,李燕先是热情地邀请梁某到自己家中住,被拒绝后,她又假装肚子痛得厉害,简直不能行走。在李燕的哀求下,梁某把装有一千三百元现金、六十只石英电子表的皮箱给了李燕,由她把箱子暂寄寄存处,然后梁某挽着她到了医院。
不一会儿,李燕拿着化验单,说是要上一趟厕所小便,让梁稍等。梁等了半个小时也不见李燕的踪影,这才情知不妙。冲出医院叫辆出租车赶回火车站,价值五千余元的物品已被人领走,他这才明白被骗了。
第二类是在你面前炫耀的人。不管他炫耀什么,高贵的出身、富有的财富、特殊的地位和与权贵名流的交往,乃至出众的口才,都是炫耀。
他为什么要炫耀呢?当然是要引起你对他的注意。为什么要让你注意他呢?这就是你应该多加思索的问题。如果你是个有利可图的人,也许他想取得你的信任,进入你的生活,了解你的秘密;如果你是个美貌的少女,也许他想让你崇拜倾慕他,按他的意志办事,最后跟他上床;如果你是个官员,手中拥有职权,也许他想让你认为他能耐超群,以此得到你的赏识和重用。
如此种种,都可能是他向你炫耀自己的目的,你甚至不必理睬他向你炫耀的一切究竟是真是假,你只需将他炫耀的目的弄清楚就行了。就这么简单,便能将他们的鬼花招揭穿。
也许你分辩说,事情可能并不像你说的那么玄,那么朱敏姑娘的遭遇可能会使你改变认识。
存折,尤其是高额存折,一般人都不愿外露。一旦有人主动将存折亮给别人看,势必有诈。
某村的姑娘朱敏进城看望姑姑,搭车时,正好身边坐着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他声称自己是某公司经理,有意无意中还亮出二十万元的存折。朱敏一看,这么年轻的人竞有如此多的存款,真是又惊又喜。她明白对方的用意,她早就听人家说过,自己是村里最美丽的一个女孩,是村里的“一枝花”,将来肯定嫁个有地位有钱的丈夫。朱敏也自认为有那份缘份,因为无论她上哪儿去,男人们都向她投来爱慕的眼神。
此时,朱敏根本没有细想,一个人在外人面前将如此大额的存折随便外露,是轻浮呢?还是另有所图?而她只是觉得自己平时梦寐以求的理想人选已如神仙般来到身边,怎么能不抓住机遇呢?两个人聊了起来。
第二天,朱敏来到约定地点。只认识一天时间,就轻易向这位不知姓名的男人献出了自己的一切。
几天之后,他带着朱敏去逛商场、买衣服。当她穿上身为“经理”的他为她买的华丽的衣服、昂贵的皮鞋时,感到一种脱胎换骨的自豪,飘飘欲仙的幸福。
当一切成为事实之后,朱敏把“经理”带回乡下去见自己的父母。人们惊讶地发现,这位刚进城十来天的女孩子,一下子完全变了。她不但衣着华丽,还带了一个有钱的男朋友,父母亲问她这一切是啥原因?她瞒着父母造谎说,他是她的同学,现在某公司当经理。于是父母眉开眼笑地夸自己女儿有眼光,交上了如此有身份、有地位的“女婿”。
就在她爱他爱得难分难舍、如胶似漆的时候,她怀孕了。她悄悄地告诉他,那是他俩爱情的结晶,她快要当妈妈了,他们应该尽快结婚。而快要当爸爸的他呢?说公司要进一批货,得出远门,等生意做成就请假回来结婚。为了让她相信自己,他把二十万元的存折交给了她,吩咐她不要让外人知道,小心保管。朱敏这才放心让他去了。
不久,他果然回来了,说公司进了一批货,有二十多万元的盈利,可是由于该公司董事长出差去了香港,进这批货尚缺三万元。朱敏当着父母亲的面拿出存折,要他上银行去取,可他却说那是定期存折,快到期了。朱敏的父亲这些年起早摸黑摸牡蛎积蓄有二万多块钱,见到这种情况,便全部拿了出来,又向左邻右舍借了数千,才凑足了三万块钱交给他。
他走了,一直没有回来。
朱敏要临盆了,朱家才慌了手脚,带着女儿寻找。一问,公司根本没有此人;再拿出存折到银行对帐,存折上一共才二十元,所谓二十万元是自填的数目。
朱敏的父亲哭天骂地,捶胸顿足,朱敏不忍看见父亲如此痛苦,便想一死了之。结果,她母亲救起了她,把她送进了医院。
谎言在尚未开口之前,就必定已经编织周全,怎么说,说些什么,造谎者都在心中再三演练过,甚至一些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他们也有所预料。所以,与其让造谎者成功地把谎造出来,不如在他尚未造谎之前,就辨明他的目的,对他的谎言防患于未然。这样,无论多么狡猾的造谎者都难以使你上钩。
第三是一见面就给你好处的人。这种人往往很热情,一副自来熟的样子,几句交谈之后,或者是先敬一支香烟、或者是送上一罐饮料,看似平常,其实里面大有文章。那香烟、饮料中说不定就有迷幻药物在其中。所以,出门在外,见到陌生人,千万不要贪小便宜。
5.突然袭击之道
如果今天单位里接到通知,说明天有关部门要前来检查工作,那么单位上上下下必是一片忙碌、惊慌的局面。打扫卫生、安排宴饮、布置会场,请谁出面讲话,讲话时捡成绩说还是挑困难讲,报喜报多大的喜,报忧报多重的忧,这一切都要事先精心策划好。
在当今中国,各单位、各部门基本上都已形成了应付检查的完整的模式,即对付上面来人检查的工作方法。
可想而知,这样的检查能否了解到基层单位的实际工作情况,所以,大跃进中才有亩产稻谷十万斤的神话顺利通过检查,当做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在报纸、电台上大肆渲染。事后方知,这不过是一个天大的笑话。是有些别有用心想往上爬的人用尽心计制造的一个弥天大谎,欺骗了上级部门、欺骗了新闻媒介、欺骗了全世界的人。
要识破这一类谎言其实并不难,关键在于作上级的是否真有决心根除这种利用谎言欺骗自己的情形。
以前,皇帝常常派出一些微服察访的钦差大臣一类的官员,秘密出巡到各地,深人民间了解民情,调查案件,打听地方官员的口碑、威望、政绩,然后将些间接得来的情报汇报到朝廷,朝廷根据这些情报对地方官的升迁作出适当的裁决、安排。这种秘密寻访的行为在当代虽然还可以使用,但不是最好的办法。
当检查成为“走过场”、“表面光”一类的代名词之后,经常有人在提倡“突然袭击”式的检查,打那些靠做表面工作欺骗上级、沽名钓誉的人一个措手不及。事实上,这的确也是一个揭穿谎言的强劲招数。
据报载,南京某区有一处黑市,无照摊商长期霸踞此地强买强卖,推销伪劣商品,还做一些走私贩私的非法生意。工商部门多次对该地进行清理,但每次清理都收获甚微,原来,在每次突击清理前,有关方面都大造声势,仿佛是配合什么政治运动似的。这一来,那些不法分子闻风逃散,等清查队到来,他们早已溜得一干二净。
后来,有关部门吸取了教训,好长一段时间故意对该地段的情形不闻不问,而突然在一个傍晚出动几十辆警车和上百名工商人员,将这一区域围堵起来,挨个检查,逐一清理,从中缴获走私物品价值数百万元,假冒伪劣产品数千件,十多名作恶多端、一直逍遥法外的漏网之鱼被一网打尽。
近几年,大陆一些胆大妄为的不法之徒,肆无忌惮地将港台、海外一些音乐、传媒制作公司投入大量资金精心制作的卡带、影带制品,以质量粗劣的材料盗版翻录,然后在市场上低价倾销,这种行为不仅严重侵犯出版公司的版权,使他们的经济效益受到严重伤害,同时对购买卡带、影带的消费者也构成潜在的影响:一是他们盗版翻录的带子在品质上毫无保证,音响效果低劣;二是磁带品质粗糙,对音响器材磨损十分严重。不法奸商为了自己赚取巨额收入,损害多方利益,若能采取突然袭击检查,揭露不法,就能使之绳之以法。
事实上,突然袭击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它使造谎者随时处在一种岌岌可危的状态,他不知道何时有人会突然前来检查,如果自己造谎,随时都有可能败露。也就是说,突然袭击不仅有利于识别谎言,它更有利于防止造谎。
抗战时期,川军刘湘将领兵出川,奔赴抗日前线。“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时是展示刘湘治军是否严明、带兵是否有力的重要时机,但此时的川军却偏偏不争气,大多数官兵不仅好抽鸦片,而且嗜赌成性,战斗力很成问题。若在平时,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得过且过了,可眼下,川军即将上前线同日本人对阵,士气如此低落,军纪如此涣散,怎么得了!
因此,刘湘决定,毫不留情地对军队进行严厉整顿,戒烟戒赌。军令贴出,刘湘立即成立了执法队,在成都各大街小巷巡查,见到有抽烟赌牌的士兵立即处以严厉的军法。
此外,执法队还被赋以一种特权,可以随便出入地方士绅和中级军官的官邸,进行检查。这一来,那些有抽烟嗜好的只好暂时收敛。刘湘的戒烟戒赌令得以顺利实施,军法执行未被打折扣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执法队”这突然袭击的一招。
不过,话又得说回来,突然袭击需要有某种权威相辅助,如果双方是对等平级的,你的突然袭击别人未必会理会。所以,应当这么说,突然袭击之道是上级对付下级、强者对付弱者的造谎行骗的有效方法。
6.多路出击之道
历史上为什么许多昏君总被欺骗,许多糊涂官员老是制造冤案、错案呢?归结起来,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他们听信一面之辞,没有对一个问题、一个事件做多方面的了解,就妄作决定,乱下断语,以至一而再、再而三地为谎言所欺骗。这样一来,在信谎的基础上的作出判断,当然是不可靠的。
秦二世登基后,赵高为了实现其独揽大权的政治野心,教唆秦二世实行“严法而刻苛”的残暴统治,接二连三地诛杀了许多无辜大臣。但对于丞相李斯,赵高却迟迟未能下手。因为李斯不仅是协助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的主要功臣,而且是沙丘政变的参与者。对于这样一个于己有拥立之功的开国元勋,秦二世还是颇有倚重之心的;赵高本人也对李斯的资历、声望惮惧三分,不得不把李斯暂且放过。但李斯一日不除,他便一日不得安宁。秦二世二年(公元前二O八年),赵高认为时机已到,开始全力对付李斯。
赵高对李斯的陷害,首先是从挑起秦二世对他的厌倦和疑心下手的。他知道李斯一直想找机会面见秦二世进谏,但因秦二世沉溺后宫,不见朝臣未能如愿。
一天,赵高前来见李斯,两人一见面,他就装出至诚至敬的样子对李斯说:“关东群盗多,今上急着发徭治阿房宫,聚狗马无用之物。臣欲谏,为位贱。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谏?”
李斯不知这是赵高设下的圈套,急忙表示自己早想进谏,只因没机会而未有所言。赵高一看李斯上钩,当下便自告奋勇地表示愿意助成,一旦看到皇帝闲暇无事,便来通知李斯人宫求见。李斯信以为真,对赵高满口称谢。
谁知赵高却总是在秦二世拥红倚翠、饮酒作乐时通知李斯“上方闲,可奏事”,李斯不知受骗,便急急忙忙地赶到宫内上谒。
秦二世当然不会见他,李斯只好怏怏而退。
如此反复多次,秦二世终于被激怒,他问赵高:“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诸事。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怀疑李斯欺他年轻,看不起他,成心与他为难。
赵高一看奸计得逞,便火上浇油,作出忧心忡忡的样子回答说,丞相如果真有此心,那就太危险了。他提醒秦二世,李斯知道沙丘政变的内幕,又造谣李斯的长子、顾川郡守李由与陈胜暗中有文书往来,“今陛下已立为皇帝,而丞相益贵,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丞格居外,权重于陛下。”
秦二世听了赵高这一番挑拨离间的话,愈发怒气冲冲,当即下令调查李斯勾结陈胜之事。李斯的地位、性命,一下子变得岌岌可危了。
李斯不肯坐以待毙,上奏申诉自己被赵高蒙骗的事实,揭发赵高“擅利擅害”,异权干政,提醒秦二世防范其犯上作乱。
但秦二世受赵高蒙骗太深,接到奏书后,非但未醒悟,反而质问李斯是何居心。李斯争辩说,赵高的确是个危险人物,不能不防。
秦二世更加愤怒,把李斯的话原原本本地告诉了赵高。赵高乘机挑拨说,丞相现在最忌怕的就是我赵高,我只要一死,他就要杀君谋反了。秦二世听后勃然大怒,当即下令逮捕李斯,由赵高负责审讯。
赵高说李斯父子与陈胜合谋,本属无中生有。但他却以严刑拷打逼迫他承认了这强加的罪名。李斯屈打成招,但仍心存侥幸。他自恃清白无辜,又有大功于秦,便自狱中上奏自述功绩,表白自己对秦室的忠心,想以此感动秦二世赦免自己。
这份奏书落到赵高手里,他破口大骂:“囚安得上书!”下令狱吏将它“弃去不奏”。为了让李斯改口翻供,赵高还极其险恶地定出诡计,让自己的亲信伪装秦二世派来的使者,轮番提审李斯。开始李斯不知这些人是假使者,便诉以实情,说自己屈打成招。结果不仅未能翻案,而且还招来一顿毒打。
经过十几次这样的提审,李斯已被打得死去活来,再也不敢喊冤叫屈。后来,秦二世果真派人前去狱中复审,李斯认为这又是赵高的爪牙,便老老实实地承认了所有的罪状。秦二世看到李斯的口供,还颇为后怕他说:
“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
秦二世二年七月,秦二世下令将李斯具五刑,腰斩于咸阳市。一代名相,就这样死于非命。
有一则印度寓言十分耐人寻味:四个盲人站在路边闲聊,突然听见有人说:“让开,让开,大象来了。”四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很想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其中一个盲人提议说:“我们可以摸一摸嘛!”于是,他们便请求赶大象的人让他们摸一摸。
第一个盲人走上前去,摸了摸大象的身子,发现大象又高又平,便大声嚷道:“啊,大象平坦而光滑,和一堵墙差不多嘛!”
第二个盲人握住大象的一条腿,上下摸了一阵子,惊喜地说:“我知道了。大象又粗又直,和一根棍子一样。”
第三个盲人绕到大象旁边,抓住大象的耳朵仔细地摩挲了好一阵子,对前面两人说道:“你们说得可不对,大象分明像一把宽宽的扇子!”
第四个盲人正好捏住了大象的尾巴,他反复地摸来摸去,又搓又拽,觉得明确无误之后,才宣布自己的发现:“我想你们全都错了,大象哪儿像什么棍子、扇子呀,大象简直就是一根绳子嘛!”
大象走了,四个瞎子还在路边为大象究竟像棍子还是扇子或绳子争吵不休。
那些不能全面了解和认识事情真相、只靠一面之辞作判断的人,不正像这些摸象的瞎子吗?有一句古语:“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道理。
类似的情况在当代生活中也是层出不穷。其实,面对这些谎言,只要多加留心,多从几个方面考虑分析一下、打听一下,就不致上当受骗。但事情往往不是这样。许多头脑简单的人物面对一个口若悬河的骗子,根本不想多加考察就一厢情愿地相信了对方。下面这件事就是一个极端的例子。
从美国飞抵北京的班机,降落在机场。机上走下一位年轻人,自称此行要在大陆干一番事业。他一会儿说投资开发北大荒,一会儿说要投资一亿美元在北京建造高级宾馆,口若悬河,唬得人们目瞪口呆。一时间,谣言四起,有的说他是陈立夫的后代,有的说他是亿万富翁。
此人姓陈,倒是事实,但根本不是陈立夫的后代。他三十岁,台湾人,大学毕业后到美国一家公司工作。一九八O年,他第一次到大陆,与福建某地洽谈合资搞尼龙拉链,一九八一、一九八二年两度来到该地。一九八三年,他还到杭州等地洽谈生意,但都没有成功。
然而,他每次到大陆都多少有些收获,因为他有一块很吃香的招牌——台湾同胞。每到一地,便找台联、侨联、统战部等单位,并在宾馆、火车上广交各色人物,寻找“商务代理人”。
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六日,陈某以旅游的名义飞到北京,自称是美国龙凤公司驻亚洲代表。通过前四次来大陆结识的人,在北京、杭州、哈尔滨洽谈进口业务,投资合营企业,谈开发北大荒问题。他还通过一位浙江省民主党派女干部,结识了不少在京的民主人士和经贸方面的领导干部,商谈开办“台湾产品展销中心”,关系四通八达,为日后行骗作好了充分准备。这位“亿万富翁”此次来大陆,产生了很大的轰动效应,很快被请进温州,住入高级宾馆。
三天后,他与温州市经济协作办公室负责人王某签定了企业合同。陈投资五百万美元,首先进口台湾钢材五千吨。陈回北京找到在煤炭部机关服务总公司的老王要求供煤供钢,老王一口答应交换条件是搞些彩电和进口汽车。
十月十日,温州王某来要钢要煤。这时,陈已挂出北京办事处招牌,用金钱、彩电等“请到了”女大学生S姐妹俩当私人秘书和助理,并且用偷来的“煤炭部机关服务总公司”的大印,炮制了一批假合同。他对供钢、供煤,一口答应,条件是支付货款百分之十二,还要五万美元、五台彩电、六只金戒指、五条金项链……王某一一答应。
十一月五日,王某通知会计汇进十五万元给福鼎贸易公司,然后提出现金,委托福鼎供销社主任曾某、建材厂厂长程某,到福州黑市上调换五万美元。
十一月八日,温州又租小车送二十四万元人民币奔赴北京。巨款骗到手,美国来的这位陈某又托人带七万元给王某,此为“利润分成”。陈某的“买卖”越做越大,要求供钢供煤的越来越多,要求结识这位亿万富翁和谋求出国的女人,一个又一个,二位女秘书之外,又有浙南某县半老“交际花”薛某,呼和浩特一位能讲日语的漂亮女服务员……
就在陈某以亿万富翁自居,在半年内,骗得现金二百万元,美女一群,大量现金、美钞、工艺珍品的时候,有关部门早就注意到他的行踪,并对有关的商业往来方面作出提醒。但遗憾的是,大家都被他身边的一大串令人眩目的高层社会关系所惑,为公司鲜红的大印所迷,更为陈某本人口吐莲花的出色口才所骗,根本没有对相关提醒留心。东窗事发,陈某被判有期徒刑二十年,并留下了一笔笔千疮百孔的烂污帐,一堆堆千头万绪的乱麻。
在这个案例中,大家都犯了偏听偏信的大错。其实,只要有人稍加留心,对陈某的来历作一番考察,不难发现他口若悬河中的大量破绽。但没有人这样做,骗子的谎言终于得逞。
识破这一类的谎言,其实很简单,多方出击,多长个心眼,求些佐证材料即可。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时偏偏就疏于多长个心眼。
7.地久天长之道
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雪堆里埋不住死尸。”谎言终究是谎言,再高明的谎言也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很多大家认为造得极高明的谎言,虽瞒过了一时,但终究还是败露了,为后世留下笑柄或骂名。
面对谎言,由于力量的悬殊、环境的制约,我们可能无法马上判明真伪,指出其谵妄与虚假。但岁月无情,历史自有公证,所以在识别谎言与欺骗的时候,有时可以不必操之过急,完全可以平心静气地静观时变,看他如何一路撒谎下来,又如何可悲、可笑、可耻地败露。这也许需要耐性和涵养,但作为一个对谎言怀着憎恶、对真理充满热情的人来说,有时候却是必须的选择。
历史上出现过无数的大冤案、大骗局,即使当时人们已知其中有诈,但由于事件背后的操纵者势力过于强大,让人根本不可能在当时对事件予以揭露,只能假以时日,让时间和岁月自然地向世人展示它的真实面目。
大家熟知的狸猫换太子、吕不韦的宫廷丑闻,在当时虽然朝野上下都有非议,但谁也不敢斗胆挑明,都是经历了相当时日之后,方才大白于天下的。
唐中宗李显是一个庸懦无能的君主,他于神龙元年(公元七0五年)复位后,只顾悠游享乐,朝政多由韦皇后操纵,一些好伪之人应时而起,横行不法。恶名最为昭著的奸雄,就是被人称作“唐代司马懿”的武三思。
武三思是武则天的侄子,武则天称帝后被封为梁王,屡任高官。他“略涉文史,性倾巧便僻,善事人,”与薛怀义、张易之、张昌家等嬖臣狼狈为奸。
神龙元年初,张柬之等人发动改变,杀死了图谋篡道的张氏二兄弟,又逼迫武则天退位。但武三思却在这场剧变中毫发未损。他多年的情妇上官婉儿此时被唐中宗拜为婕妤,“专掌制命”,“用事于中”。她将武三思引荐给韦皇后,两人居然很快就勾搭成奸。
靠着这两个女人的庇护,武三思不仅摇身一变,成为诛除二张的功臣,而且还进位司空,同中书门下三品,被‘引入禁中“与中宗、韦后等”图议政事“,其权势更在则天朝之上。于是,本来就为人骄横的武三思,更加不可一世,接连干出许多乱政害国之事。最令人发指的罪行,就是对张柬之等人的迫害。
张柬之、敬晖等五人,是诛杀二张的主要功臣。中宗复位后,他们同居高位“掌知国政”,权力很大。武三思对这些人又恨又怕,视若眼中钉、肉中刺。在韦后的支持下,武三思极力离间、破坏中宗与张柬之等人的关系。他利用中宗昏庸多疑的心里,几次三番大进谗言,说张柬之等人“恃功专权,将不利于社稷”。
待中宗信以为真后,他又抛出早已拟就的方案,让中宗以尊崇功臣为名,同时免除了张柬之等人的官职,分别加封为王,并赐以大量的财物。张柬之等人从此成为“朝朔望”的闲人,武三思趁机夺取了朝中实权。
张柬之等人被罢官后,武三思并没有停止对他们的迫害。他知道这些人在朝野影响甚大,如果在长安迫害他们,既不容易得手,又极易招来反对。因此,他千方百计地将张柬之逼出长安,对其他人则强行委以地方官职,将他们全部撵出京师。
神龙二年(公元七O六年)三月,发生了王同皎刺杀武三思未遂的事件,武三思指使手下诬告张柬之等人与之同谋。六月,中宗下诏将张柬之等人夺去封爵,分别贬到泷州、新州、宝州、白州等岭南边州担任司马。
武三思见时机成熟,便开始大施毒手。他指使爪牙写了一份揭发韦皇后淫乱后宫之罪、要求废黜韦皇后的匿名文章,命人将它贴在城南的天津桥上。中宗知道后,非常恼火,武三思的另一爪牙、御史大夫李承嘉受命调查此案,他一口咬定此事乃张柬之等五人的主谋,并且说张柬之等人“虽欲废后,实谋大逆”,想连中宗也同时废黜,极力鼓动中宗诛杀张柬之等。
谁知中宗对他们的话并不十分相信,便以自己赐给张柬之等人铁券,“许以不死”为借口,只对他们处以流放之刑。
武三思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便委派张柬之等人的仇敌周利贞以摄右台传御史出使岭外。周利贞到达后,张柬之已死,他将全部恶气发泄到其余诸人的身上。对他们施以种种酷刑,最后分别杀死。
武三思杀害五王后,公然扬言说:“我不知世间何者谓之善人,何者谓之恶人,但于我善者则为善人,于我恶者则为恶人耳。”这番话,便是他残害异己、恃秘乱政的绝妙注脚。
当时,朝野之士对武三思的行为全看在眼里,迫于他的淫威,没有敢站出来揭穿他。直到第二年,他要杀太子重俊,被太子重俊所杀后,人们才纷纷声讨他。
明熹宗的乳母客氏和宦官魏忠贤也在宫廷中密谋了一场大阴谋,险些将明朝江山弄了个天翻地覆,所幸谎言被及时揭穿,才保证了大明江山。
客氏原是定县县民侯二的妻子,十八岁进宫作熹宗的乳母,又过了二年,侯二死,客氏成了寡妇。明熹宗在十岁时即位,即位不到一个月,便依惯例封奶妈客氏为“奉圣夫人”,其子侯国兴、其弟客光先为锦衣千户。
奶妈客氏受封后,在宫作威作福,据清初人答应泰《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一说:“客氏在宫中,乘小轿,内宫负之,如嫔妃礼。侍从之盛,远过圣驾;灯炬簇拥,荧然白昼;衣服鲜华,俨若神仙。”客氏回到家后,开厅事,自管事至近侍,换以叩头,“老祖太太千岁”之声不绝,这样待遇,可真是史无前例了。而皇帝平时赏赐客氏的金币珍玩更是不可胜数。
奶妈客氏这样的僭越,皇帝熹宗为何不管?原来熹宗是个昏庸愚昧的皇帝,他平日对政治不感兴趣,却颇有手工艺的天才,每天忙着凿凿锯锯、敲敲打打,忙着打光上漆,他做的木器连巧匠也自叹不如。权监魏忠贤每每在熹宗忙着做木工的时候,站在一边传奏大臣的奏章。皇帝不耐烦地听完后,常说:“你们用心行去,我知道了。”魏忠贤因而得以做威做神。
魏忠贤似乎是个没阉尽的太监,他跟客氏发生了不可告人的关系,两人狼狈为奸、把持宫廷。熹宗父亲光宗的选侍赵氏,在天启三年被客氏矫旨赐死;赵氏把光宗所赐之物罗列庭中,西向礼佛后,痛哭自缢而死。
熹宗的容妃张氏,因为得罪了客氏,被关在别宫里,要把她活活饿死。饿了几天,遇到下雨,张氏爬着去捧屋檐流雨解渴,结果感染上细菌,加上身体虚弱而死。熹宗皇后张氏怀孕了,客氏密遣心腹宫人,让张氏流产,熹宗因而无嗣。她还在皇帝出宫郊祀时,乘机把皇帝的宠妃冯贵妃杀害,皇帝也拿她没有办法。
熹宗在位七年而死,临死前几天,还传旨封奉圣夫人客氏之子侯国兴为伯爵。皇帝驾崩后,奶妈客氏奉旨出宫。熹宗的弟弟即位,史称明思宗,他下令放逐魏忠贤于凤阳,魏忠贤自溢于半道上。又下令抄客氏之家,在其家中发现有八个怀孕的宫人。原来熹宗至死无嗣,客氏想效法吕不韦,令自家女戚和外边野男人苟合怀孕后,扮成宫女出入朝廷,准备伺机冒充是熹宗的龙种,没想到熹宗驾崩得太突然,这条计策来不及派上用场,便匆匆地让这些人马回家,明思宗知悉后大怒,把客氏活活打死,家属也全部处以斩刑。
后来便规定:凡宫中奶妈,到皇子七岁时,一律放出宫。
客氏的这一套弥天大谎,实在怵目惊心。其实就在她和魏忠贤勾搭往来胡作非为的时候,朝野上下早已风声四起,但慑于魏忠贤专权独断、客氏心狠手毒,没有敢将他们的谎言及时揭穿。但时间一到,一切自然真相大白。
对于个人来说,也许有一时无法识破的谎言,但对于漫长的历史来说,谎言终将大白。个人和个人之间相处同样如此,谎言虽能欺骗一时,但必不长久,所以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真假虚实,时间一长,尽皆大白。
8.当头耍刀之道
如果你碰上一位既能说善辩、又工于心计的说谎者,怎样识破他的谎言呢?你听见他口若悬河、头头是道,说得天花乱坠,简直不容你插上半句嘴,仿佛他说的句句是真,字字在理,不容有半点怀疑。
对付这样的撒谎者当然不是没有办法,而且办法还很多,俗话不是说“言多必失,语多必诈”吗?暴露他谎言的线索也就在那无休止的讲述之中。有这样一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对付这类骗子时,当头给他一刀是多么有效: 在一所大学教工宿舍里,发生了一起恶性杀人案件,受害者是该校一名老教授和其老伴,老俩口都已退休,教授这些年被外面一家公司聘为总经理,收入颇丰厚。教授在外工作这些年,社会交往极广,经济、人际往来都十分复杂。
杀人者极其残忍,竟然在教授及其老伴身上连捅三十多刀,室内存折、现金和值钱照相机、珠宝、项链全部被抢走。而且杀人之后,还放火毁坏了现场,这更为侦破此案增加了难度。相关人员在详细勘查了现场之后,在现场捡拾到半截沾满石灰的绳索。这绳正是勒死教授老伴后,留在颈间的,另半截已被火烧成灰烬。
根据这半截绳索,还有老夫妇平时深居简出,儿子均在国外,亲戚朋友多在外地,一般陌生人是不大可能轻易登堂人室的。因此,相关人员只在老夫妇认识的人员中逐一筛选,却无一和杀人有关。最后,邻居提供情报说老夫妇不久前刚装修过房子,请过几个外地民工在家中施工达一个星期之久,和教授夫妇一定很熟。
相关人员紧急出动,将其中一个民工抓获,并有意用车拉着他经过发生血案的公寓楼前,相关人员密切注视着民工的一举一动,发现他竟然在低头之间,目光斜视,扫了那栋公寓一眼。
对民工突击审问,他滔滔不绝矢口否认血案同自己相关,这本在预料之中。第二次审问的时候,刑警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连珠炮似的一连提了三个问题: “案杀的那晚你到教授家去干什么?”
“去王教授家带着绳子干什么?”
“绳子现在在哪儿?”
三个猝不及防的问题仿佛三记惊雷,一下子将那个嫌疑犯给震懵了,他立刻变得瞠目结舌、面若死灰,整个身子几乎瘫软下去,最后不得不一五一十地交代自己如何在当初给教授家装修房屋时见财起意,在施工中观察好地形,尔后又同同伙密谋,借着检查品质之名登堂人室,以残忍的手段抢劫杀人、毁灭现场。
这个案子的审理,关键就在突破嫌疑犯的谎言。如果让他自己坦白交代,那是很难撬开他的嘴巴的,因为具有如此残忍暴戾性格的凶犯一般都具有非同常人的坚强意志和铁石心肠。所以审理人员在第二次审查此案时,采取单刀直入的方式,不和凶犯兜任何圈子,直截了当地假定他就是杀人犯,在此基础上当头耍刀,攻破凶犯的心里防线;让他以为自己所作所为早已昭然若揭,撒谎、抵赖都无济于事,还是乖乖地交代一切。
当然,有关人员在采取这种直截了当的攻心战术时,也不是盲目的、无根据的讹诈,而是在充分了解情况、掌握一定证据后,才施行的。
同样的情形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遇到,我们几乎有充分的证据说明某人在撒谎,可他就是不承认,你拿他有什么办法呢?没有别的办法,就在他面前当头耍几刀,那刀光寒意闪闪,颇有杀肉见血的威慑之效,一般人的心理防线承受不住,这样,他就无法再抵赖自己的造谎了。
9.打坐参禅之道
许多人为谎言所惑、上当受骗、折财失身、身败名裂,不外乎三种情况:一是轻信无知,二是贪图小便宜,三是急功近利。这三种情况归结起来,其实只是一种情况,那就是缺少头脑,对事物不加思考,或者不加独立思考,只凭人家说什么,自己便信什么;别人怎么干,自己也就怎么干,根本不动点脑子想一想,这种事可不可能,行不行,干不干得。看见报纸上这么说,电视上那样宣传,电台里热热闹闹地鼓动,他就贸然行事。殊不知报纸上的消息是记者们拿了红包后编出来的,电视上的新闻是人家拿钱赞助了电视台得以播放的,人家骗钱也懂得投资,懂得舍了孩子去套狼,你要相信了,正好就是中了人家的圈套。
几年前发生的长城机电公司沈太福集资案就是这种情形。
沈太福通过买通记者,在全国最具有影响的数家报纸上大登特登他的集资方案,许诺的利率高出国家银行利息三倍多。他造谎还不止于此,他还调动上层关系,让国家有关方面头面人物和他一起出现在电视画面上,为他的集资计划鼓动、宣传。
这一来,很多公司、个人都积极踊跃地把大把大把钞票、帐户上巨额的现金投入沈太福的公司,指望秋后分红可以饱饱地稳赚一笔。甚至连一些刚开始有些犹豫、疑虑的公司和个人这时候也按捺不住了,生怕错过了这一趟末班车,而且更坚决大胆地投资。
就在很多人等着拿到利息的时候,长城机电公司非法集资案爆发了,沈太福被逮捕了,先前鼓足干劲为沈太福吆喝的报纸发了通稿,称沈太福所为为诈骗行径。并且揭露了沈太福如何拿着集资者的钱胡乱挥霍,法院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清理长城公司集资案的公告。
这件事其实是一个并不高明的谎言,但却骗了无数人,事实上,要是当初那些投资者不那么人云亦云,不那么急功近利,稍微静下心来,多揣测一下,何至于弄得血本无归,消财破运呢?
面对任何听上去大背常理的事,都应该先问两句: “可能吗?”“为什么会这样?”然后再谈相信或不相信,采取或不采取行动,这样,你就可以识破大量的谎言,少上许多当,少受许多骗。
佛教常常要求教徒们打坐参禅,以寻求顿悟,如同禅者所认为的那样,他们出家的真正内涵不是逃避,而是智者特有的探求真理方式。他们出世是为了绝大多数人更好地人世。出世比人世对世界的观察会更真切、冷静。识谎也是这样,我们常常对身边的事多思考一些,多反省一下,并不是我们性格多疑,而是智者把握生活、探求真理的一种必然的方式。有些人总是希望赶上时代步伐,总是不停地奔跑,其实你坐下来,在喧闹中多思索一些,你可能不用跑,依然能从容地跟上这个时代。
10.洞察万物之道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是《红楼梦》里的一副对联。
它告诉我们:世间的学问千千万万。通常我们说起学问仿佛都指的是书上的东西,其实未必。学问历来就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在大学教授的脑子里、在卷帙浩繁的典籍中、在藏书万卷的图书馆里、现在还有的储存在电脑里;另一个方面就是在人事情理之中,即所谓人情世故。读书人可以通过书本认识世界,古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而不识字的乡下老农、市井小民则不识字而识事,他们通过认识自己身边的人与事来认识世界,他们经历一定时代变迁、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后同样对世界得出深刻的认识。这就是民间也有贤人的道理所在。
面对谎言的时候,一个通晓人情世故的人和一个不谙世事的人反应是完全不一致的,而最后被谎言欺骗、吃亏上当的也几乎全是那些不明事理、不晓人情的人。
道理很简单,一个对世故人情洞悉、体察很深的人,一般都不太容易轻信、盲从,遇事他们多会三思而后行,即使在行的过程中,他们非常谨慎小心,绝不贸然行事、莽然妄动,这样他们在一开始便避免了盲目行事可能带来的失误。
再看看那些涉世不深、对人情世故了解不足的人,他们或者年幼无知,或者不明事理,极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被花言巧语所打动,结果当然可想而知。
奥地利作家卡内蒂有一部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小说《迷惘》,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西方世界知识分子在金钱至上、普遍道德沦丧的社会现实中所面临的困窘。小说的主人翁凯恩,是一个著名的汉学家,他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哲学思想有非常渊博的了解和极为独特的见识,他还对印度的宗教思想、人类学识有着极高的造诣,他自己的私人图书馆藏书丰富,拥有极珍贵的孤本书。他为自己拥有的丰富藏书欣慰,终日沉浸在学问之中,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使他过着一种完全自足的生活,同时也使他无暇对自己所生存的环境、身边的人与事做出一些思量与防备。他有一个做银行家非常成功的哥哥,但他们很少往来。他整天除了往来于图书馆、大学和书斋之间,几乎足不出户,他唯一的生活乐趣就是和一个小孩子谈印度的老虎和中国的汉字。
他的女管家斯拉尔是一个丑陋而阴险的老妇人,她和看门人早就有私情。她本来是受雇凯恩整理图书和管理家务的,但她利用狡诈的手段诱使凯恩和她上了床,然后又威胁声称如不和她结婚,她就将此事张扬出去,说他诱奸了她,让汉学家声名扫地。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汉学家深恐此事张扬,在万般痛苦下不得已娶了这个刁悍、泼辣的女管家。成婚之后,汉学家精神极度痛苦,与此同时,女管家又继续同看门人勾搭,合伙盗卖汉学家私人图书馆中珍贵的藏书和其他家产。极度的折磨与精神压力终于使汉学家精神崩溃,他发疯了。
女管家和看门人将汉学家送入疯人院之后,二人肆无忌惮地在汉学家家中鬼混,霸占了他的房屋,侵吞了他的财产,将他用尽一生心血精心搜罗的藏书卖得七零八落。
终于,汉学家的哥哥得知了弟弟的遭遇,他从千里之外赶回家乡,用计策赶走了女管家和卑劣的看门人,从精神病院接回已被折磨得不成人样的汉学家。
但身心遭受重创的汉学家回到家中,面对凌乱的居室、杂陈的图书,不禁悲透心骨,万般绝望与恐惧中,他将全部藏书堆成小山,点上火,自己安然地坐上书堆,在熊熊烈火中含笑与世界告别……
小说中的汉学家凯恩可以说是一个道道地地不通世故人情的书呆子,他只知道他的汉学、儒教、道、印度、瑜加、奥义书,对人间的丑恶与邪恶一无所知,所以面对女管家无耻的引诱,他轻易地就上了当,女管家再以此事相讹诈,他简直就束手无策,只得听人摆布。设想他要是对人心的险恶、世事的曲折哪怕有一点了解,怎至于被一个既无太高文化修养,也无多少高深计谋韬略的女管家给骗得惨不忍睹呢?
同样是知识分子,同样对险恶的现实有着清醒的认识,对人有着更深的了解,他既敢于大胆地挑破凶残统治者的黑幕,又能很好地保护自己,不断地向社会发出挑战,这个人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鲁迅。从他那一篇篇犀利、辛辣的杂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他随时对现实持有极度清醒的认识,他几乎总能无情的揭穿当时一些无耻政客、无聊文人卑鄙的把戏、下流的谎言,将他们的真面目昭示于天下。
无论是造谎,还是识别谎言,都对世故人情有精微的体察,从这个意义上说,造谎是一切人情世故的总汇是不过分的。
而要识谎必须也要具有通晓人情世故、洞察万物的本领。有了这种本领,许多谎言在我们面前便不攻自破了。
《处世绝学》——谎言学
七、圆谎有章
1.弃假成真章
还是那句俗话:“纸里包不住火,雪堆里埋不住死尸。”谎言终究是谎言,我们造完之后,对方有时马上就能觉察到我们有造谎的意图或说谎的迹象,如果我们还一味造下去,势必会头撞南墙,到头来丢人现眼。这时候,最要紧的是什么?当然是突击补救。
清末,浙江嘉兴有位姓牛的医生,行医兼开药铺。
一日,牛医生正在家中宴请宾客,酒酣耳热之际,一位士兵用马鞭敲打大门,称要买治发痧的药。牛医生喝得醉醺醺的,正忙于推杯换盏招待客人,便对自己的小徒弟说:“筒内有几瓶红色药粉就是治痧症的药,你去替我抓些给他吧。”
当时,小学徒也已经喝得轻飘飘的。他摇摇晃晃地走入药房,随手抓起一瓶,打开看了看,是红色粉末,按量包了交给买药的士兵。
席散客尽之后,牛医生发现装砒霜的药瓶移动了位置,大吃一惊,问谁动过。
小学徒嗫嗫嚅嚅地说道:“我以为是痧病药,抓给刚才的买药人了。”
牛医生大惊失色,问道:“买药的是谁?卖给他多少?”
学徒说:“是个当兵的,他给了十文钱,我给了他二、三钱药。”
牛医生一听傻了眼,说道:“完了,人命关天,明日非蹲监狱不可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