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谎言学

(当代)
必读网(http://www.beduu.com)整理
《处世绝学》
处世绝学——谎言学
一、谎言——人类精心制造的一种文化现象
二、谎言的面孔
三、生活中的谎言
四、造谎有术五、何时何处不造谎
六、识谎有道
七、圆谎有章
八、破谎有法
《处世绝学》——谎言学
一、谎言——人类精心制造的一种文化现象
1.什么是谎言
谎言,就是假话;说谎,也就是说假话,这似乎是小学生都明白的道理。但真正明白谎言的内涵与外延、谎言为什么会产生、谎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不是小学生能够做到的了。中国最权威的词典((辞海》对“谎言”一词是这么解释的——谎言:梦言,《吕氏春秋。知接》:“瞑者,目无由接也,目无接而言见(意思就是说闭着眼睛,什么也没有看见却在那儿告诉别人自己看见了什么)。”后称假话为谎言。
而美国的《赫里蒂奇英语词典》则是这么解释谎言的——谎言(名词):有意冒充真实而提出的虚假陈述或信息,假话,任何意在欺骗或给人错误印象的事物。
很显然,对“谎言”一词的解释,美国人更为科学、具体。这也可能是西方人比东方人更善于说谎的原因。
下面我们对谎言和说谎的分析、探讨,将主要依据美国人的定义来进行。
先看一看这样的两则小故事,也许你就会更加留意身边的谎言了。
一位小学语文老师对小学三年级的同学说:“一个人从小就要养成勤俭朴素、吃苦耐劳的品质。你们现在这样就不行,生活在大都市,吃得太好了。我们上小学时,第天早晨也就是吃点山芋,这对锻练人有好处。同学们不妨回去也吃点山芋,试试看。”
第二天语文课上,语文老师刚上课就问:“今天早晨同学们都吃山芋了吗?吃的请举手。”结果,所有的同学都举起了手。“看来,你们的品质真不行。”语文老师说:“现在刚刚过完六一节,就是农村也难找到山芋,况且是在我们这个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中呢?”
一位神父在弥撒结束时对众教徒说,下个礼拜日他将作一次关于撒谎者的布道,请众教徒先回去预读一下《圣经》第一六八篇诗歌,以便更好地接受下次讲道。到了下个礼拜,神父在讲道前说:“读过了《圣经》第一六八篇诗歌的教徒举手。”很多人举起手来,有些人看看别人,也举起手来。最后所有人都举起手来。神父不由大笑起来,接着在胸前连连画起十字:“主啊,宽恕他们。”众教徒愣住了,神父睁开眼,看着他们说:“你们正是我要讲的人。《圣经》里根本没有第一六八篇诗歌,你们到什么地方去看?”
以上是随意列举的生活中说谎的例子。其实,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每时每刻,只要有人类存在,就会不停地出现谎言。随意地说谎、谨慎地说谎、为自尊说谎、为自强说谎、为自信说谎、为自爱说谎、为自卑说谎、为虚荣说谎,为掩饰羞愧说谎、为掩饰失败说谎、为谋私利说谎、为满足自己的欲望说谎,还有为女人说谎、为金钱说谎、为地位说谎、为名声说谎等等,不胜枚举。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电影、书信等都成为人们说谎的工具。人们不但要对别人说谎,由于种种特殊原因,人们还要对自己说谎。
谎言成了人们永远无法摆脱的伴侣,谎言成为人们对付真理最精妙的武器。由于说谎,常常使人类离真理更加遥远;由于说谎,人们往往无法了解事实真相而做出错误的选择;由于说谎,我们的利益接连受到损失,感情不时遭受伤害。谎言令尊严脱光衣服,像妓女一样任人玩弄;谎言让崇高跪地乞求,使智慧变得毫无价值;谎言让纯真和信仰屡屡遭受奸污。一切罪恶的身边,都可以看见谎言或浓或淡的阴影。
但是,谎言也常常为自己进行争辩。是不是谎言就没有一点积极的意义?难道所有的谎言都充满恶意吗?
下面我们还是看看一部法国电影中的一组镜头。
一个年青美丽的犹太女郎从西蒙面前急急跑过,向右边的一个岔路跑去。不一会,一名德军中尉气喘吁吁地追过来,他想强奸那犹太女郎。他问西蒙:“看见一个年青姑娘从这跑过吗?”西蒙点点头,说:“往那边跑了。”他指了指左边的那个路口。显然,西蒙在这里说谎了。
十几年前,著名评书演员刘兰芳到我所生活的这个城市演出,我的同学王勇用自行车带着他母亲前往观看。不幸的是,在过铁路道口时,母子双双被飞驰而过的火车撞倒。王勇当场死亡,其母受重伤,住进医院。母亲醒来后,第一句话就问:“勇儿呢?”他伤势太重,被送往南京去了。“不知谁先这么说了一句谎话,”他在南京已经醒过来了,还问你呢。“有人又接着撒谎。这位母亲就这样在谎言中坚持与伤残搏斗,最后痊愈。
不用再多举例,我们可以看出,以上的两个谎言比诚实要可爱多少倍,撒这样的谎是显得多么及时和必要。可见,谎言有些时候并非就是邪恶的。
也许人类的天性中就有着说谎的动因。这种动因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向两极分化,最终形成两个层面的东西:一是狡诈的伎俩,通俗一点说,一肚子坏水;另一面是卓越的智慧,通俗一点说,满脑子点子。
许多神话、民间故事中,谈及人类起源时,往往都牵涉到撒谎的事。
《圣经》中关于人类起源的故事,也是三个主角骗人的谎言。《圣经。创世纪》上记载:上帝创造人后,让其生活在富饶美丽的伊甸园中。蛇骗夏娃说,她有权吃智慧之树上的果实,夏娃接着又骗亚当吃了果子,后来亚当又对上帝撒谎,隐瞒了自己在这起违反上帝戒律事件中所起的作用。
从这些神话与传说中,我们可以判断出,人类的童年时期,说谎就是很普遍了。而且,谎言使人类付出过惨重的代价,丧失过许多美好的东西。因而,可以肯定地说,人类的天性中就有着说谎的动因。
不过,从人类的生命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对世界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就对世界进行不断地探索,执着地寻求真理。也就是说,人类在自觉和不自觉地编织谎言的同时,又在凭着生命生生不已的本能去跨越自己设置的栅栏。
2.人生离不开谎言
美国心理学家洛特蒙德指出:“说谎是人类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可以说,说谎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大‘成就’。”据他在北美和西欧抽样调查,平均每个成年人每周中至少撒较大的谎达十五次之多。
另一位心理学博士乔伊斯。布拉泽也曾做过这样的统计: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天要说二百句谎话。当然,这些谎话是形形色色的,有无奈的说谎、有慌张的掩饰、有虚假的誓言、有高尚的借口、有狡猾的欺骗、有冷酷的恐吓、有矫情的劝慰。
可以肯定地说无论是一个伟大的人还是产个渺小的人,他的生活都无法与谎言分离。人生需要谎言,人生离不开谎言。
—个大龄姑娘对自己的年龄讳莫如深;一个政府官员对自己的隐性收入矢口否认;一个商人对自己赚的钱闪烁其词;一个老是喜欢遗忘的人找你借钱时,你肯定要说“正巧我身边没有钱”;有时候心血来潮,对一个姑娘说:“我想你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单位里要提一个处长,你也在考虑之列,你难道不使出浑身解数和别人竞争,包括抬高自己、贬低别人这些常用的伎俩?……还有很多很多,我们身边到处都是撒谎的例子,仔细想想,人就是生活在谎言之中。
其实,从古到今,诚实一直是被认为是人类的美德的,各种社会准则、伦理道德、法律法规、宗教教义、书籍报刊都把诚实奉为至高无上的美德。人们从呀呀学语开始就接受要忠诚、老实的教育,但人生却常常被谎言相伴终生。
人为什么要说谎?
心理学家通过对人类说谎的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游戏人总是耐不住寂寞的,因而游戏是必不可少的。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人需要娱乐,因而有时难免说谎。谎言有时能给我们带来快乐。”
记得上小学时,老师曾给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个小孩在山中放羊,总觉得很无卿。有一天,他突然高喊:“狼来了!”村里的人听见喊声,拿着弓箭和刀矛冲到山中,发现根本没有狼,便问放羊小孩: “根本就没有狼,你为什么撒谎呢?”
放羊小孩笑着说:“我觉得你们跑得像兔子他爷爷似的,挺好玩。”
大人们十分生气,跺着脚离去。
不久的一天,真的来了一群狼。小孩见了,尿淋到了裤裆里,哭着喊道:“狼来了!”“狼来了!”
但是,村里人以为他又在撒谎,谁也不去理他。狼群一哄而上,把上孩和羊全吃掉了。
这个故事中的放羊小孩,撒谎时没有任何恶意,只不过是觉得太寂寞,想寻点刺激,找点开心,结果酿出恶果。其实,生活中这种出于游戏目的的谎言很多,因无恶意,我们常常便只当它是玩笑,听过便罢,纵是谎言,也不去多想。
二是避害趋利这是大多数人撒谎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很明显,生活中,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谁不避害趋利呢?
当一个窃贼想盗窃你家的财物,想从你的口中打探你家中有没有数量相当的现金时,你家明放着刚发下来的一万元奖金,你也会说:“我今天中午买青菜的钱还是向本单位的人借的呢”。为了避害,撒谎是应该的。
如果诚实将使财产、名誉以及生命受到损害与威胁,我们以谎言应对的时候必然居多。如果你如实道出自己的年龄,可能在一次提拔中被打人冷宫;如果你如实申报自己的收入,你则可能多缴数千、乃至数万元的所得税;如果你在简历中如实写出自己大学期间因作弊记过的处分,就不会有一个公司提供你工作的机会……面对这一切,你不撒谎你又能怎么样?你只能通过撒谎来把一切都摆平。为了趋利,撒谎也是迫不得已的。
这种为了避害趋利而制造的谎言随处可见,我们很难用“好”或“坏”来总结它,它是我们生活中必须面临的一种选择,只能是“是”,或“不是”,没有中间的道路可走。对此,我们只能更多的从人性的角度来理解它,顺其自然,而不是简单机械地用道德原则或法律准绳来度量它。
三是因病态而说谎有一类说谎者常常漫无目的地随便撒谎。他们内心深处爱谎如命,嘴一张,流淌出来的就全是谎言。也许他自己都意识不到,他自己就生活在用谎言构成的幻想世界中。
有一篇外国小说,就是描绘了这一类的说谎者。
约翰和玛丽是一对恩爱夫妻,他们都渴望能够成为贵族,过贵族的生活。他们有一个八岁的男孩贝利。这个家庭中,大家平日对话、称呼,全是贵族方式,尽管他们知道自己不是贵族,却依然坚决地使用贵族方式。他们彼此常常说自己的庄园、自己的族徽等,外人听了,觉得全是一派胡言。
这年秋天,玛丽突然患病死亡。临死前,她向约翰忏悔,说:“亲爱的,我对不起你。”
约翰说:“亲爱的,你没有。”
“有。”玛丽说:“你看我们的小贝利,他可爱吗?”
“可爱,可爱极了。”
“但是,他是我和爱伦堡伯爵在一起后生下的,他不是你的儿子。亲爱的,你必须答应我,你要一如即往地爱他。”
“我答应。”约翰激动地说。其实,爱伦堡伯爵十年前就已经到美国去了。十年来,他一直生活在大洋彼岸,从未回来过,而约翰夫妇也从未去过美国。小贝利不可能是玛丽与爱伦堡生的,这一点,约翰十分清楚。
玛丽死后,约翰常常得意洋洋地对别人说:“你们看看小贝利气质多高贵。也难怪,他是地道的伯爵后代嘛!”
这是一个典型的病态说谎者的故事,他们自欺欺人,相互说谎。这类人与其说他们是说谎者,倒不如说他们是幻想者。这种幻想,如同是一种创作活动,完全以自我为中心展开。这些展开的故事中,他们总是以他们心目中的理想角色出现。当然,这角色往往比他们原本的社会地位有着很大的提高。
他们在吹得得意忘形、神乎其神时,也许会像演戏那样夸张他们的表情,看上去令人感到很不自然。偶尔间,有些人也会表现得忧郁,但在演戏这一点上绝没有什么两样。
对于这类人来说,因为毫无顾忌地到处说谎已成习惯,甚至连他自己也搞不清那样到处胡编乱造是为了什么目的。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这类人很自卑,往往事业上不成功,试图用谎言为自己填平现实与愿望之间的鸿沟,以满足理想得以实现的快感。
说谎的原因可能还有很多,不能一一例举。不过,现在已经很清楚了,不管是什么动机,什么缘由,有意,还是无意,人生离不开谎言。
3.人类总在制造谎言
有一位军事将领曾经说过:“不说谎话办不成大事。”他也许是从多年的军事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他认为,那些办成大事的人都说过谎言。这可能有些危言耸听,但现实生活中的真实生活却往往是这样。
在仕途上青云直上者,谁没借助过谎言?在商战中大把赚取钞票者,谁不依靠谎言?在情场上逢源左右,让一个又一个美女倒在自己身下的登徒子,谁没说过谎言?
美国波灵顿俱乐部每年举办一次撒谎大赛,什么人都可以参加,唯独拒绝政客,因为他们是“职业撒谎家”。他们以“职业”去和“业余”者比赛,胜者当然是他们。的确是这样,在美国竞选的时节,美国人常常能在电视上看见政客们慷慨陈词:“如果我当选,将如何如何。”但一旦他当选后呢?原先的许诺早已抛到九霄云外,什么也不算数了。政客们就是这样利用谎言来赢得民众的信赖,使自己获得选票的。
西方有这样的一句格言:“在爱情与战争中,一切都是合理的。”
纵观古今中外的战争,哪一场战争中没有尔虞我诈的骗术?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孙武说: “兵者诡道也”、“兵不厌诈”。“诡道”与“诈”就是明目张胆地说谎。中国古代的诸侯纷争,荷马史诗中特洛伊大战中的木马计,都充满了谎言。像“子鱼论战”中的宋襄公那样不懂得诡计和骗术的领兵者,是愚蠢的代名词。可以说,一部人类战争史,是人类不断制造谎言的历史。
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过:“文学是庄严的谎言。”古今中外的作家都不停地用自己手中的笔描绘心目中的世界。这种描绘的过程并非真实描绘,而是按照他们自己的理解或为一个无情无趣的世界涂抹玫瑰色的光晕,或把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写得一片灰暗昏浊,仿佛人间地狱。这些全是不折不扣的谎言。但它们却总是能够感染人,是不朽的谎言。
现代社会,制造能感染人的谎言的手段与方法就更多。电影应当说是这方面最杰出的代表。美国好莱坞这个巨大的电影工厂,每年都要制造数量惊人的“谎言”来蒙骗人们的感情。有些很明显,人们知道它是在撒谎,却依然为它喜怒哀乐。美国影片《真实的谎言》已经告诉人们,这电影是在说谎,但人们一看了开头,还是照样受它蒙骗。
这部影片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在美国电影界素有“艺术海盗”的诨号。可见,他是一个制造谎言的高手。他在解释这部影片的片名时曾这样说过:“《真实的谎言》在语言学上叫作矛盾修饰法,影片实际上要表现的是‘真实(正)的爱情’。”
好一个“矛盾修饰法”。既然是谎言,就是假的,加上“真实”二字,不过是强调制造的更逼真、接近谎言的本质罢了。看了上面的故事,我们随处可以找出虚假之处来。但就是这个制造完美的谎言一九九四年夏秋之交在美国上映时,一举夺得票房排列前六名,后来又风靡全世界。
4.谎言是成功者的通行证
战国时,孙膑与庞涓同为鬼谷子弟子,共学兵法,曾有八拜之交,结为异姓兄弟。庞涓为人刻薄寡恩,孙膑则忠诚谦厚。
一年,庞涓听说魏国正在高薪招贤,访求将相,不觉心动,就辞行下山。临行,孙膑相送话别,庞涓说:“我与兄有八拜之交,誓同富贵,此行若有进身机会,必为兄举荐,共立大业。”
庞涓到了魏国,魏惠王见他一表人才,韬略出众,便拜为军师,东征西讨,屡建奇功,败齐一役,声震诸侯,诸侯忙相约联袂来朝,庞涓之名,惊动各国。
庞涓虽显赫不可一世,却还忌着一个人,那就是他的义兄孙膑,他认为孙膑持有祖传的“孙子十三篇”兵法,胜己甚长,一旦给予机会,必将会压倒自己,故始终不予举荐。
鬼谷子与墨翟(墨子)相好,时相过从。一次,墨翟往访鬼谷子,见到孙膑,交谈之下,叹为兵学奇才。
墨翟到了魏国之后,在魏惠王面前举荐孙膑,说他独得其祖孙武之秘传,天下无有对手。惠王大喜,知孙膑与庞涓是同窗兄弟,就命庞涓修书聘取。
庞涓明知若孙膑一来,必然夺宠,但魏王之命,又不敢不依,乃遵命修书,遣使往迎。鬼谷子深通阴阳之术,算知孙膑之前途得失,但天机不可泄漏,只好在他名上加一“月”字,孙膑,原来孙宾的。并给其锦囊一个,吩咐必须到最危急的时候方可拆看。
孙膑拜辞先生,随魏王使者下山,登车而去。见了魏王,叩问兵法,孙膑对答如流,魏王大悦,欲拜为副军师,与庞涓同掌兵权。
庞涓却说: “臣与孙膑,同窗结义。膑实臣之兄,岂可以兄为副?不如权拜客卿,候有功绩,臣当让位,甘居其下。”于是拜孙膑为客卿。
从此,孙庞两人又频相往来了。但此时相处,没有当年那样真挚。因为庞涓心怀鬼胎,欲除义兄而后快,却以孙膑熟读孙武兵法,待其传授才下毒手。不久,孙庞二人在魏王面前摆演了一次阵法,庞涓不及孙膑,就怀恨在心,制造了孙膑私通齐国的假象,并报告给魏王。魏王一听,大怒,乃削去孙膑官职,又削去一对膝盖。
孙膑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庞涓所为,他还为庞涓在魏王面前为自己求情而感激万分呢,就答应宠涓的要求,在竹筒上刻祖传的《孙子兵法》。
没料,庞涓派去照料孙膑的仆人成岸是个仗义之人,把这一切全告诉了孙膑。
孙膑听了,大吃一惊,兵法当然不能继续刻了,但若不刻,必死无疑。情急之中,打开了临别时鬼谷子送的锦囊,见里面有一幅黄绢,上写“诈疯魔”三字。孙膑顿时有了主意。
晚上,饭送了上来,孙膑正举着筷子,忽然扑倒在地上,作呕吐状,一会儿又大声叫喊:“你何以要毒害我?”接着把饭盒推倒在地,把写过的木简,全扔进火炉,口里语无伦次。
看守不知是诈,慌忙奔告庞涓,次日庞涓来看,见孙膑痰涎满面,伏地哈哈大笑,忽然又大哭。庞涓问:“兄长为何又哭又笑呢?”
孙膑说:“我笑魏王想害我命,而不知我有十万天兵保护;我哭的是魏国除我孙膑之外,无人可当大将。”说完,瞪眼盯住庞涓,复叩头不已,口叫:“鬼谷先生,你救我一命吧!”
庞涓说: “我是庞涓,你不要认错人!”
孙膑拉住他的袍子,不肯放手,乱叫道:“先生救我!”
庞涓无法脱身,只好命左右将孙膑扯脱,才回到住地去。
庞涓回到住地,心中还很疑惑,认为孙膑很可能是作癫扮傻,想试探其真假。他命令左右把孙膑拖入猪栏里。猪栏中粪秽狼藉,臭不可闻,孙膑披头散发,若无其事地便倒身卧在屎尿中。使者把情况回报给庞涓,庞涓说:“他已真狂了,不足为虑。”从此对孙膑不加防范,任其出入,只派人跟踪而已。
这时,墨翟游到了齐国,住在大臣田忌家里,其弟子禽滑也从魏国来。墨翟问他:“孙膑在魏国得意与否?”
“可惨了,已经疯了。”禽滑遂将孙膑被刖之事说了一遍。
墨翟听后大惊,说:“我当时是想推荐他,没想到反而把他害惨了。”
他把孙膑的才华及庞涓妒忌之事,告知田忌,田忌又告知齐威王。齐威王于是令客卿淳于髡为使,禽滑作随从,以进贡茶叶为借口,到魏国去相机行事。
淳于髡到了魏国见过惠王,说了齐王对他的敬意,惠王大喜,把他们安顿到迎宾馆住下。随从禽滑私下去找孙膑。一天晚上,找到了。
次日,淳于髡一行要回国了,魏王置酒相待,庞涓也在长亭置酒饯行,但禽滑已先一夜把孙膑藏在温车里,叫随从王义穿起孙膑的衣服装作孙膑的模样在街边坐着,也瞒过了庞涓。
禽滑驱车速行,淳于髡押后,很快就把孙膑载回了齐国。过了几天,那位假孙膑也偷跑回国。跟踪的人见孙膑的脏衣服散在河边,报告庞涓,都认为他已投水死了,根本不想他会回到齐国去。
孙膑秘密回国,仍不出名,不露面。后来赵魏交战,孙膑以“围魏救赵”之计,大败庞涓。韩魏之役,孙膑再以“增兵减灶”之计,诱敌深人,终于把庞涓射死在马陵道上。
依靠谎言,孙膑斗败了庞涓。谎言为他通向成功提供了保证。
一部中国历史,成功者无不是以谎言做为通行证的。司马懿装病骗曹爽、王允献貂蝉除董卓、燕王朱棣装疯起兵、蔡锷放荡不羁骗袁世凯等,这样的例子信手拈来,俯仰皆是。
再看看那些从事商业的,又有几个不是依靠谎言的?俗话说:“无商不奸”。经商的人往往把一根稻草说成是一根金条。
当然,真正是从事崇高事业的人,他们的追求方式又另当别论了。
5.谎言是失败者的墓志铭
中国有旬俗话:“玩火者必自焚”。
中国又有句俗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中国还有两句话:“善使刀者死于刀下,善使剑者死于剑下。”打死会拳的,淹死会水的。“
谎言是这样。你对别人说谎,别人也可以对你说谎。经常用谎言对付别人的人,他自己也一定会被别人的谎言所欺骗而失败。
至于那些用谎言获得声名荣耀的人,他们的声名本来就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一旦谎言被人识破揭穿,立刻就会声名狼藉,为人所不齿。还有那些利用欺诈行不义之事的人,作恶多端,早晚必然败露,结局或身陷囹圄,或人头落地。
这样的事情,古今中外也是屡见不鲜的。
墨索里尼统治意大利达二十三年之久,他最喜欢装腔作势、阉割真理、编造谎言。这位法西斯头子认为,宣传是一个国家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他曾经成立了一个宣传部,后来因为撒谎太多,臭名昭著。
墨索里尼吹牛从不脸红,在谈到意大利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准备情况时,他吹牛几乎吓倒了希特勒,这最终也给他带来了毁灭性的后果。
在整个战争时期,墨索里尼不停地吹牛撒谎。一九三六年八月,他宣称他可以在几小时内动员八百万人,在以后的几年中,这个数字不断增加:九百万、一千万、一千二百万。
意大利的报纸在墨索里尼的授意下,说意大利陆军在欧洲是最强大的,空军和海军也战无不胜,意大利在军事方面没有什么需要向德国或任何国家学习的。墨索里尼曾暗示过,意大利有三个精锐的装甲师团,装备有最先进的重二十七吨的坦克,然而,这些装甲师团只存在于纸面上或墨索里尼的想象中。意大利的装甲部队只有一种仿美的三点一五吨重的装甲车,上面只装备有机关枪,普通的步兵火器就能将其击穿。
战争开始的时候意大利宣称它有八千五百三十架飞机,而实际上却只有四百五十架轰炸机和一百二十九架战斗机,其中大多数飞机同英国皇家空军的飞机比较起来,已经过时。
墨索里尼在一九四O年告诉希特勒,在必要时,意大利可以出动八百万士兵,计七十个师团。如果德国提供装备,这个数字还会增加。其实墨索里尼很清楚,事实与之相去甚远。意大利能够参加作战的只有不到二十个师团的力量,他至多也只能动员一百万人。超出这个数字,军装、军营和武器装备是无法满足的。
一九四0年三月十日,墨索里尼在罗马与来访的德国外长里宾特洛普说:“意大利人民将全部投入到战备之中。”
然而,就在“领袖”骗“元首”的时候,“元首”也骗“领袖”。为了稳住意大利这个盟友,希特勒在一九四0年初意大利参战前告诉墨索里尼,德军已有二百个装备精良的部队正准备向西线进攻,战争在当年夏季便可望结束。墨索里尼听了德军的准备情况和希特勒对战局的估计后很高兴,因为他知道意大利的军队在战争中最多只能顶几个月。希特勒有意识设置这一骗局是因为他知道墨索里尼无从查核。
准备不足的意大利很快输掉了这场战争,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丢掉了性命,被意大利爱国者倒挂尸体于街头。
用谎言骗取名誉在体育界最为风行,以至于每一次世界体育大赛,为对付运动员服用兴奋剂骗取奖牌和高额奖金都必须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自从一九O四年圣路易第三届奥运会美国马拉松运动员托马斯。希克斯首先服药以来,至汉城第二十四届奥运会加拿大短跑运动员本约翰逊的丑闻被揭露,这期间不知有多少运动员服用过违禁药物。
众所周知,当今运动员一旦获得世界冠军,巨额的奖金、广告收入将使其骤然暴富,财富的巨大诱域使大量运动员不惜铤而走险,明知服用违禁药品一旦查出,将取消名次、没收奖牌,甚至被罚数年不得参加世界大赛,但他们还是常常抱着侥幸心理,放胆一试。当然,大多数违禁运动员必然在现代化的药检措施和设备前露馅。取得汉城奥运会百米跑金牌的约翰逊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不得不把骗到手的金牌乖乖交出来。他的举动使参加奥运会的加拿大国家队大丢脸面。
至于那些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惯用谎言进行欺骗的人,往往要不了多久就会遭到各种惩罚。一些罪大恶极者,同样会走向坟墓。
谎言,一旦被揭穿,使用者就变得体无完肤了。对那些因谎言而走向死亡的人来说,谎言如一曲曲挽歌,令人哀叹,令人惶恐;有时,它又如一篇篇墓志铭,让后来者警醒。
6.男人——为金钱和美女而构筑谎言
几千年来男人们一直在历史上占据主导地位,世界是男人的,因而,男人要常常撒谎。
男人撒谎的目的很明确,归结到最后,也就是两种:钱和色,捞权也是为了拥有钱和色,争名也是为了赢得钱和色。善于骗钱骗色的男人往往有一副迷人的外表,举止潇洒大方,待人彬彬有礼,能特别赢得女人的欢心。
有一位美国会计师,名叫杜邦。欧内斯特,一九八五年一月七日他在辛辛那堤被联邦调查局逮捕。他可不是一名普通的骗子,联邦调查局追踪他已有二十年。在该局的档案里记载着他的一桩桩行骗记录。他曾化名罗伯特。马洛、大卫罗斯、埃克里森等,在长达四十年的行骗生涯中,他在不同的城市中成家十来次,最后都以携款潜逃而告终。
欧内斯特正是那种外表容易使人上钩的男人,在拥有大批寡居女人的美国,他如鱼得水。他总是很快使她们坠人情网,她们把自己的身体给他,金钱给他,还帮他在当地的社交场合打开局面。后来,这
些女人都发现自己上当受骗,有些人还因此声名狼藉,但她们都时刻不停地想念他,因为他太有魅力了,总是让她们感到快活。
根据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份报告:欧内斯特自称拥有九百七十万美元的资产中,只有十二万美元可以确定属他所有。欧内斯特被控犯了一百起诈骗邮件和二十起商品合伙经营诈骗罪,假如数罪并罚,那么欧内斯特将被判处徒刑六百年和罚款二百一十万美元。
美国的另一位名叫卡伦。沃克森的婚姻诈骗犯更是广有艳福,他在过去三十三年中一共结了一百零八次婚,打破了吉尼斯世界大会记录。若不是他的第一百。七位妻子、四十五岁的女老板莎伦。克拉拉与他对簿公堂的话,那么这个记录将不断地被他自己刷新。
卡伦。沃克森出生在意大利,五十年代曾为美国中央情报局效力。他所惯用的骗术很简单:用自己英俊洒脱的外表与超人的气质去勾引独身的中年妇女,并让她们很快坠人情网,然后用假名与其结婚,骗取她的信任,掌管她的钱财。然后,再以旅行的名义约定在某个城市见面。当受骗妇女风尘仆仆赶到该城时,卡伦。沃克森早已携带巨款,逃得无影无踪了。受骗者往往为了脸面不好张扬出去,只好自认倒霉。即使有人报了案,警方也认为这是家庭纠纷,不予处理,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并不是所有骗钱骗色的男人都有一副潇洒的外表。从外表上看,加西亚。尤利西斯最不像拈花惹草之辈。他又矮又胖、秃头,人已进入中年,长着一对斗鸡眼。但此人却偏偏艳福不浅。据警方查证,他先后勾引数十名妇女上床,在她们发出的快活的呻吟中,轻而易举地以投资为幌子从她们手中骗去了几百万美元。
据报纸报导,在一九九六年底他被捕时,全美国警探都知道这个案子,十二个州的警察都在追捕他。洛杉矶当局指控他犯有盗窃罪,弗吉尼亚州对他发出了通缉令……仅在旧金山一带,就有二十名妇女被加西亚所骗。她们说:“这个人有催眠术一般的魔力,能够使全世界的妇女们乖乖地把成千上万的美元交到他手中。”
如果不是有一个女人将尤利西斯的结婚照片拿给另一个女人看,他本来还不会落网的。这位女子一眼就看出尤利西斯就是不久前勾引了她随后又将她抛弃的恶棍。
他怎能骗得了那么多女人呢?据警方说,不止一个女人认为尤利西斯是个不同一般的情人,女人见了她便会神魂颠倒,上了床,更是令女人不知白天黑夜。的确如此,当尤利西斯在旧金山一家饭店被捕时,他正与新婚才三天的妻子共进晚餐。他在见到这位女子的当天便向她求婚了,当天晚上就把她带上了床。
从上面三位美国男人的故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男人的确是为了金钱和美女而构筑谎言。
在中国,前些年轰动一时的长城公司集资案主角沈太福,何尝又不是这样呢?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男人们常常要撒谎,因为金钱和美女就在他们身边,他们有时经不住诱惑,依靠正常方式方法又得不到,只好构筑谎言来骗得。
7.女人——为猛男和金钱而编织谎言
男人们占据了大部的外部世界,女人们是不甘心的。随着妇女解放口号的提出,女人们更加迫切希望与男人一同占据这个世界。她们认为,既然男人们构筑谎言猎取权势、地位、金钱、女人,女人们只要编织谎言获取男人就行,男人一旦倒在自己粉嫩的肉体下,男人的一切也就成为女人的了,包括男人已牢牢占据的世界。
因此,女人编织谎言首先是针对获取男人而来的。有时,她们也采取迂回战术,先获得金钱,然后再用金钱辅助,最终击倒男人。
中国有句俗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嫁郎之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女人必须通过男人来和这个世界周旋。
从感觉上说,一个女人浑身上下都是谎言,她们刻意穿着,费尽心机地涂脂抹粉、描眉画唇,无非是想掩饰什么、遮盖什么。毫无疑问,要掩饰、要遮盖的当然是她们的真面孔。不过,女人们这样做时,常常说是由于一种爱美之心所驱使,而并非是在刻意编织谎言。一般男子也承认这一点。
其实不然。
不知你是否留心过女人的头发,时髦的女人一天到晚捧着一本发型杂志翻来翻去,在上面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今天是波浪滚滚的翻卷式,明天是瀑布一般的大披肩,到了后天你再看,可能是两只羊角辫,上面还系着一条花手帕,清纯得水灵灵的,似乎一碰就会冒水。这几年,一些时髦的女性已忙起染发来,乌黑的头发染成红红绿绿的颜色,远看像头上长满了植物,近看像外国友人。她们之所以把头发这样摆弄来摆弄去,就是让你无法弄清她的真面目?
在女人的脸上,眼睛与眉毛是她们最爱编织谎言的地方。乌黑的眉笔把或黄或黑的两道眉毛描成两弯新月。这还不够,眼影、假睫毛也一齐上阵,把一双歪眼睛装扮得水灵灵、清汪汪。那布满斑斑点点的两颊,也常常装扮得嫩如三月桃花。这是粉饼和胭脂的功劳。还有最能产生性感的嘴唇,口红一抹,乌的变红,青的变赤,薄的变厚,厚的变薄,简直出神人化。男人有几个不是猴急的,见了这般情形,坐下来细细观察、细细分辨的有几人?不上当就怪了。
当然,女性在身体上编织谎言并非就是全部想取悦男人,有时,这只是为了取悦自己,是她们天性中的一种行为,并不会对他人带来什么坏处与危害。如果编这种谎言仅仅是为了使自己的爱美之心得到满足,是人的自然之情流露,这不就变得很可爱了?切记,正是有这种可爱,女人稍做一下手脚,男人就会上当。
明朝崇祯十四年,清兵大败明师于锦州,俘获统帅洪承畴。
洪承畴乃中原才士,文武全能,对中国形势、风俗掌故,十分清楚。清太宗文皇帝(即皇太极,崇德元年国号大清)久存并吞中国之野心,想利用洪承畴作开路先锋,便派说客辩士,劝他投降。洪承畴乃耿介名士,深明大义,一意拒绝,且绝食明志。太宗以其忠义可嘉,更想争取他,特下手谕,谓有人能劝降洪承畴者受上赏,却没有一个成功。
洪承畴有一位随从侍役,名叫金升,特献计太宗,说主人禀性梗直,越迫越刚,惟最喜欢女人,如果用美人相劝,也许可以成功。
太宗于是下令全国,搜罗美女,可是没一个被看得上眼的。洪承畴依然绝食等死。
太宗见无计可施,无精打采地回宫休息。孝庄文皇后博尔济特氏问:“国主大败明师,中外震惊,为什么长叹起来?”
太宗说:“你们女流之辈,怎么能知道国家大事?”
“是不是中原还未征服呢?”
“你真聪明,一下便说中了朕的心事。只是为征服中原,才想招降明朝的将领洪承畴为我前驱,可是他矢志不降。”
“怎么会有不降的傻瓜?”皇后说,“威逼不来,利诱就行了!”
太宗频频摇首说:“难难难!什么都用过了,他越来越强硬,就算听他的仆从金升献计,使用美人计也不行,他根本看不起我国的美女!”
皇后皱眉沉思,好一会,频以眼角示意,两颊晕红,在太宗耳边诉说。太宗慨然叹了一声,说:“为了国家前途,由你去干吧。但要谨慎小心,不要给任何人知道!”
于是皇后特别打扮一番,黄昏时候,秘密出宫,独个儿走到禁闭厅,见洪承畴正闭目跪坐,一副凛然不可侵犯的神态,乃细声问:“此位是洪将军吗?”声音如出谷黄莺。
洪承畴不知不觉地就把眼张开,咦!怎么有这样一个美人儿?
她深深行了一个礼,说:“洪将军!我不会吃人的,怕什么?我知道将军是忠心耿耿,绝食明志,了不起!就是一死殉国,又有什么可怕的?”说时嫣然一笑,媚眼一抛。洪承畴的刚气开始下降了。
她的话充满同情而又惹人怜爱:“将军不是绝食等死吗?但绝食起码要经七八日才会气绝的,未死之前苦楚,甚于吊颈投河。所以煎好一煲毒药来敬将军,将军现在所求者不外一死,那绝食和服毒死,究竟有什么不同?将军若不怕死,请饮了这煲药,不就减少死前痛苦了吗?”说完捧壶送过去。
洪承畴经她这般一捧一跌、一怜一媚的摇荡之后,已身不由主,连呼:“好好!我饮,我饮,死且不怕,何怕毒药?”起药壶来,咕咕嘟哮喝下肚去。
“将军可以说英勇之至,竞能视死如归,英雄,英雄!钦佩,钦佩!”她说,“不过,我还有一句话告诉将军,你现在既已为国殉了节,但身丧异域,去家万里,丢下家人,哭望天涯,深闺少妇,对着浮云发呆,春风秋月,梦想为劳,枕边弹泪,情何以堪?多情如将军,岂能闭眼不顾,不念旧情呢?”
洪承畴被勾起了心事,酸楚万分,想到毒药已下了肚,死期定不远,不禁泪如泉涌,簌簌地落下来,长叹一声说:“事到临头,还有什么可说,什么可愿?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她知他已心动了,复又用话挑他:“决志殉国,将军可谓忠贞不贰,无愧臣节啦,但在我看来,却是笨得可以。”
“什么?照你所说,难道失节投降,反是英雄好汉?”
“将军!不是我说你,你身为国家栋梁,明朝对你的希望正殷,这样轻于一死,得了一个虚誉,究竟对国家有何补益呢?如果是我的话,会忍辱一时,渐图恢复,所谓忍辱负重,候机报君,方不负明帝重托,百姓仰望,断不会这般轻生,效匹夫妇所为!不过,士各有志,勉强不得。将军已服了毒,也不应该使垂死的人增加痛苦啊!”
她一边说,一边眉眼乱飞,使出浑身解数,媚态撩人,洪承畴虽然等死,但血脉格外畅通,既醉其美貌,又服其见识,心中忐忑,欲火已冒上了眉头。一阵脂香粉气,美色娇态,四面袭击而来,把个洪承畴的心拔了出来,不由顺手抚着她的玉臂,觉得滑如膏脂,柔若无骨,“你——”
“唔——,我,将军!”她半推半就的,嘴里吐出的是火,身上喷出的是火, “唉!可惜将军已服下了毒药!”
可是洪承畴这时欲火正炽,把死置诸脑后,一把将她搂住,说:“只要毒药迟发一刻钟,就是死在牡丹花下,做鬼也风流!”
于是青苔石下,权为翡翠之床,罗衣绣带,暂作鸳鸯之帐,洛浦胜云巫山雨,此时无声胜有声!当洪承畴顶进去时,觉得里面滚烫,活着真是太美好了。要是再有一次生命的机会,真得认真地活。
到天明,洪承畴又醒来了。原来,他当时所饮的毒药,是长白山的特产老山人渗汁,另外加上猛力回春丸在一起熬的。
就这样,一个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英雄,不裹尸于战场之上,不殉节于刀锯之下,被女人的谎言给击倒,人朝参见清太宗了。
8.谎言能为虚妄人生架设充实的桥梁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很多年前,古人就觉人生苦短,常常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活着真是太艰难了,这种人生的十字架,人们至今依然不得不背负着。
如何摆脱这种人生的重负,是人们一直在思索着的问题。古往今来,人们都力图通过各种途径来使短暂而虚妄的人生变得充实。我们还是先说一个故事。
一个大脑门、高鼻梁,表情呆板、穿着银色西服的男子,坐在公共汽车的座椅上。他就是阿甘。
这时,来了一位等车的黑人妇女,她从座后拿出一本杂志翻开阅读起来。
“你好!我叫弗勒斯,弗勒斯。甘。”阿甘主动与她搭话。并递一个盒子问:“你吃巧克力吗?我一口气能吃八十块!我妈常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夹心糖,什么味都有。”
阿甘向这位黑人妇女滔滔不绝地叙述自己的童年故事。
有一天,妈妈领着阿甘来到一个诊所,大夫给他穿上一双特别的大得出奇的皮鞋,从鞋帮到大腿间还有一副用皮与铁制成的腿箍。
为了让阿甘接受最好的教育,妈妈便送他到格林堡县中心小学去读书。妈妈领着阿甘来到县城,穿行在街道上,这使阿甘目不暇接,他在跨上人行道的时候不小心把穿着笨重的皮鞋和脚伸进了马路边的一个小窗口,难以解说。路人见了交头接耳,笑个不停。
妈妈帮助他解脱困境之后,便指责那些看热闹的人:“你们看什么看?小男孩戴腿箍,有什么好看的?”说着,她又安慰阿甘:“千万不要让别人觉得他们比你强,弗勒斯?如果上帝想让人人平等的话,他会给所有的人都戴上腿箍的。”
在格林县中心小学校长办公室,校长汉考克先生对阿甘做完智商测试,他拿着图表对阿甘的妈妈说:“你的儿子和别人不一样,他的智商只有七十五。”
妈妈辩解着:“所有的人都不一样,汉考克先生。”
校长指着图表耐心地说:“我来指给你看,甘太太。到这儿才算正常。弗勒斯才到这儿。州政府规定,上公立学校智商起码要在八十以上。我看他只能去上特种学校。到那儿他就没问题了。”
妈妈非常固执地辩解着:“你说的正常是指什么?我儿子的反应可能是慢一点,可我一定要保证他和别人受到一样的教育。我不想让他去上什么特种学校,光会拆轮胎有什么用?说来说去不就差五分吗?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可想?”
校长说:“我们这儿可没有留级这一说,我不想看到有谁跟不上,甘先生在家吗?”
妈妈说:“他去度假了。”她明知道校长要对她图谋不轨,但为了儿子能受到最好的教育,她别无选择。
无须再将这个故事继续描述下去,谁都知道这个故事来自美国电影《阿甘正传》。
《阿甘正传》所表现的,傻子阿甘做为一个人来说,原本是最令人悲哀的,弱智,愚笨,整个人生还有什么希望?但阿基不停地跑,不断地摆脱,人生不断前进,不断成功,很明显,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但这个谎言却征服了数以亿计的观众,为什么?因为人生太虚妄了,这句谎言让人们觉得人生是有意义的,傻子阿甘都行,我们有什么不行的?傻子阿甘能做到的,我们也完全能够做到。不要有什么悲伤,不要有什么不如意,就像阿甘那样,不停地往前跑,人生的问题就全解决了。
其实,人不过是一个生命过程。茫茫宇宙间,这个生命的意义也全部是人类自己赋予自己的。一个财主和一个乞丐死了就都一样,奋斗和不奋斗,到后来有什么区别呢?正因为人生如此虚妄,我们才常常需要寻找某种支撑点,谎言正是投我们所好。因为那种支撑本身就是说不清楚的,带有很多虚妄的意味。
《处世绝学》——谎言学
二、谎言的面孔
1.谎言的政治面孔
乔·马金尼斯在《出售总统》一书中说:“政治从某种意义上说,一直就是一场欺骗的竞技。”这话可能有些过激,但细想想不无道理,有些政客的确少有诚实。
“政治与道德无关。君主必须懂得如何巧妙地掩饰自己的本来面目,懂得如何做一个出色的伪善家和两面派。因为人类的头脑太简单,他们太容易见利忘义,因此骗子永远不愁找不到欺骗的对象。”这是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在《君主论》中说的。
政客们总是把政界搅得缤纷多彩,使政治或多或少地带上迷幻色彩,以求混水摸鱼。就政坛的本身说,一方面统治者总是想办法赢得百姓的尊重,他们或到处标榜自己清政廉洁,或对选民信誓旦旦,让老百姓不得不把他的谎言当作真理。
另一方面,芸芸众生在心理上总觉得自己很渺小,对站在自己头顶上的人就觉得伟大,希望他们能代表大家把国家治理好,成为圣君贤相,成为青天大老爷。
但是,历朝历代的历史告诉我们,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有些时候,我们明明亲耳听见,亲眼看见了,却并未达本质。因为有些搞政治的人都太善于伪装了。无论是政客们的互相争斗,还是他们在赢得权力后对大众许下的种种诺言,没有不是在欺骗中进行的。“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孔老夫子两千多年前的这句话的确是说到政客们的心坎之中了,他不是政客,却道出了政治策略的精髓,这可能正是孔老夫子的伟大之处。
政客们为谎言勾画的面孔是多种多样的,他们会因时因地因事而选择不同的面具。
三国时期,曹操长子曹丕和三子曹植,水平各有所长。曹丕做事坚决果断,富有魄力;曹植才华横溢,机敏睿智。由于曹操本人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才华出众,因此同气相通,他更喜爱诗文不凡的小儿子曹植,经常带着他游览赋诗。
按照古代惯例,帝位应由长子继承,一旦长子成人,即举行专门仪式,立为太子。曹丕成人后,被立为太子,但曹操却多次有意废长立幼。
曹丕得知曹操的心思后,就请朝歌县官吴质到府商议,因怕有人看到,于是用装丝绢的大竹筐将吴质藏于其中,带进府里。
杨修和曹植知道这件事,马上报告曹操。
曹操说:“过几天把他抓来。”
很快的,有人通知曹丕,曹丕很紧张地问吴质:“怎么办?”
吴质说:“不必忧虑。明天用大竹筐装绢再送入府里,借此迷惑他们。”
第二天,杨修又报告曹操。曹操就派人搜查竹筐,果然都是绢。曹操因此怀疑是杨修想害曹丕,不但不再打算改立太子,而且有了想杀杨修的念头。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称为魏文帝。这位做哥哥的登上帝位后,一直对弟弟从前的表现耿耿于怀,生怕他对自己心怀不满,有朝一日会威胁自己的权力。于是,他对曹植横加迫害,时常找借口为难他,以便一举把他杀死,以绝后患。
有一次,他竞无端地命令曹植说:“你不是善于做诗吗?现在你在朝堂上当场做一诗,要在七步之内完成,否则斩首。”
曹植当然明白兄长的意思,是要借机杀人,情急之下,他悲愤地蹴步吟道:“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小诗把同根相煎、兄弟相残的情形淋漓尽致地描绘出来,对为了权力而六亲不认、自相残杀的曹丕进行了无声的鞭挞。
曹丕听了这首诗,饶过了弟弟。但并不是慈悲心动,而是曹植已按他的要求写出了诗,他无法可想。但政客的残忍本性没变,他后来还是千方百计压制曹植,使其郁郁而死。
历史上这样的事情层出不穷。唐太宗李世民为了自己的皇位坐得安稳,不是也曾经把哥哥、弟弟都杀了吗?
政治和战争一样,只以成败论英雄,全然不在于过程如何。为了当上皇帝,有的不惜篡改遗诏夺位,杀人灭口。雍正皇帝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
一七七二年,康熙驾崩。此前,他亲笔立遗诏:“传位十四子。”
遗诏写好后,锁人祖传的铁盒中,交内侍太监梁英密藏,钥匙挂在康熙的脖子上,可谓再保险不过了。四皇子爱新觉罗。胤祯知道后,密令内务大臣隆科多伺机篡改遗诏,以争夺继承权。
康熙病重将死之际,隆科多支开一切侍者,盗得钥匙,打开盒子,取出遗诏,把“传位十四子”的“十”字改成“于”了,遗诏成了“传位于四子”。就这样,由谎言做成的遗诏把胤祯推上皇位。
隆科多是扶帝上马的第一功臣,但他知道得太多了,有可能坏事,结果被弄死了。雍正这叫杀人灭口。
谎言的前后,往往是凛凛的杀机,“伴君如伴虎”,的确是这样,别以为替政客撒谎你能捞到什么,聪明人千万不要干这种傻事。
2.谎言的科学面孔
看了这个标题,有的人肯定会说:你研究谎言走火入魔了,信口雌黄,鬼话连篇,科学是严谨的事实,是真知灼见,怎么能成为谎言的面具?其实,这种谎言的蒙人之处也就在这里。在美国这个谎言充斥的国度里,以科学家名义弄虚作假的事情屡见不鲜。一位名叫萨默林的免疫学者称自己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已经解决了异体移植时的免疫排斥问题,他说他能够把老鼠的黑色皮毛移植到小白鼠身上,从而使小白鼠变成“黑白花”的老鼠。他的这个发现轰动了科学界,因为这个成果是医学领域的重大突破,它意味着将能成功地移植人体器官,使那些因器官损坏而难以治愈的患者获得新生。但是过不多久,人们发现,萨默林实验过的小白鼠身上的黑毛渐渐变白,原来是用黑色颜料染成的。
有一位名叫约翰。达尔希的医师在哈佛大学附属医院工作,几年来,他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在当时名噪一时,成为引人注目的学者。
此后,达尔希的一位同事揭露说,他偶然发现达尔希没有经过任何实验,就把一些数据写入他的论文。为此,有关部门对达尔希的论文仔细查核,结果发现有百分之七十的论文纯属杜撰。
年仅二十岁的马克。斯沛克托因发现了“癌症起因”而被誉为“科学界的超级新星”。他自称在康乃尔大学读研究生时,在导师的指导下从事实验工作,并成功地分离纯化了一种许多科学家都不能分离的物质,而且还发现了某种引起癌症的基因,从而“揭开”了致癌原因的秘密。
为此,美国二千多名科学家一致建议把他提名为诺贝尔医学奖的候选人。但后来实验发现,斯沛克托在实验中做了手脚,而且他的学历也是假的。
诸如此类的科学谎言在世界各地都层出不穷。从编造统计数字、“抹掉”实验中的数据,到有意无意地取得欺骗性成果,都屡见不鲜。一九九六年,中国最高学府北大也曾出现课题负责人抄袭外国论文而被揭穿的事。
谎言为什么会具有科学的面具?因为欺骗的诱惑力来自科学的职业性,这种职业推崇的是著书立说、大笔的研究经费,以及各种各样的奖赏。另外,还有些科学家认为在专业领域中撒谎而被揭穿的机率极小,因此他们不断地编造统计数字和实验结果。
就科学本身来说,科学也太神奇了,有些东西令人难辨真伪,如“致癌物”和“防癌物”,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谁搞得清?“老烟枪”也有活过九十岁的,从不抽烟的人也有年纪轻轻死于肺癌的。在“致癌”或“防癌”方面玩他个百儿八十种谎言,你又能识别几种?既然是如此,搞这类科学的人何必不大胆地操练谎言呢?
3.谎言的哲学面孔
哲学被人们奉为基础的基础、学问中的学问,很多人认为读了它,我们就可以拿到开启智慧的钥匙;拿到它我们就可以通达真理的彼岸;拿到它我们可以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但当我们捧着一本砖头厚的哲学大著,头晕眼花地读完时,我们往往什么也没拿到,最多是学到了一些嘴皮子打架的本领:物质决定意识,因为世界是物质的;意识决定物质,我思故我在;什么一元论、二元论等等,说来说去谁也说服不了谁,谁也不去服从谁。
其实,哲学所思考的问题,争来争去无非是以下两个:一、世界的本源问题,二、生命的意义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唯心主义学派都认为世界源于意识,许多有名的哲学命题都这么说。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存在都是因为我们用意识感知它,如果我们不感知,它们就无所谓存在与不存在。中国明末的哲学家王阳明也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象。”大干世界的山川河流、花草树木、鸟兽虫鱼都不过是我们心中的投影,离开了心,世界还有什么呢?所以,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关于这个问题,南宋理学家朱熹说:“理在事先。”他这里说的“理”,如同是柏拉图所说的绝对理念似的。也就是说世界上万事万物总是先有一个万事万物的“理”,然后才产生万事万物的。有人对此深表折服,佐证是:“先有飞机之理,而后才有飞机”。如果人们脑子里事先没有一个关于飞机的设想,飞机还不会被制造出来,你能说这没有道理吗?
但是,关于飞机的设想从何而来,难道不是飞鸟启发了人类?飞鸟在先还是设想在先?
唯物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世界上万事万物不管你是否意识、感知到它,它存在着就是存在着,绝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今时月为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不管你心中有无此月,此月高悬天空就是高悬天空,这是千真万确的,你唯心主义再会感知,你怎不能感知出第二、第三个月亮来。
而唯心主义者反问一句:既然心中感知不到此月,此月又怎能存在呢?此种存在于我无意义,不是一种虚假的存在吗?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争执了几千年谁也不承认谁是真理,谁都指责对方是谎言。对于我们芸芸众生来说,还是凭自己的感觉吧。
至于哲学的第二个命题——生命的意义问题,这更是一坛浆糊。千百年来,哲人们绞尽脑汁、竭尽心智也没能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答案,到最后,他们自己也无法受得了这个问题对思想的折磨,疯的疯了,自杀的自杀了。疯狂与自杀难道就是生命的意义?分明是谎言。
尼采,作为一个悲观主义的哲学家,他一辈子在同悲观主义斗争。他热爱人生,不甘于消沉,因而这个具有忧郁气质的人提倡一种奋发有为的人生哲学,他以希腊神话中给万物带来光明和美丽外观的太阳神阿波罗来命名自己所推崇的一种审美的生活方式,称之为“日神精神”。同时,他又主张人要勇于正视人生悲剧,像希腊悲剧中的英雄那样,做人生悲剧的英雄,不把个人生命看得太重要。轰轰烈烈地活,轰轰烈烈地死,反正最终得失去它,何必死守这一片尘土。他将这种悲剧的生活方式,称之为“酒神精神”。
就是这位崇尚“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的哲学家i最后在都灵发疯了。有一天他在街头看到一位马车夫抽打一匹马,他走上前去,抱住马痛哭流涕,抚摸着他的伤口,一遍又一遍地叫它:“我的好兄弟,我的好兄弟……”
如果这个世界上的人们都像哲学家们那样去寻找生命的意义,结果到头来,这世界还会成为什么样?人一个一个将都会变成什么人?
现实生活中,我们千万不可为谎言的哲学面具所吓倒,就像当今文坛上的有些作家那样,陷人其中,写出些非驴非马的作品,不说是彻头彻尾的谎言,充其量是一头骡子。
4.谎言的历史面孔
“历史是个刁钻古怪的家伙,它常常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把事情给颠倒了。”不知是在哪本书上看过的这句话,用它来表述谎言的历史面孔,再恰如其份不过了。
中国是世界上有文字记载历史的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春秋》到《清史稿》,洋洋洒洒成千上万卷,其真实的成份又有几分呢?
从春秋时期孔子修《春秋》开始,中国人就要求做史官的要做“良史”、“信史”,对历史事件秉笔直书是做史官的基本要求,但两千多年来,又有几部历史是客观真实的记载呢?
《三国志》里就有多处故意歪曲事实,为统治者说话的地方;《宋史》里还有许多浮夸吹捧、故意为某些人张扬饰功的情节;至于被称为“秽史”的《魏书》,那就更不用说了。
刘知几曾揭露那些歪曲历史的史官,说他们在史书中凭空捏造事实,编织子虚乌有的言词,或把他人的美德,加在自己恩人身上,或把他人的恶行,加在自己的仇家身上。魏收作《魏书》,胡乱引述诏书;陆机作《晋史》,随意夸张个人能耐,班固拿钱以后才将人写入史书,陈寿受贿之后才给人立传,这样写出的史书只能是满纸谎言,要真实,反是大怪特怪了。所以,刘知几痛骂这帮写历史的。家伙为:“记言之奸贼,载笔之凶人”。
《史记》曾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中国史书中,一向被认为写得最真实最客观,千百年来,它一直是修史者们学习的典范,对司马迁的写作态度,人们赞美有加,说“不虚美,不隐恶”。
但就在这样的一部典范之作中,也还是有不真实之处。
首先,《景帝本纪》和《今上本纪》只有目录而无内容。这是因为司马迁在写作中坚持真理,秉笔直书,揭露了汉帝国的阴暗面,揭穿了当时那些圣君贤相们的种种隐私,于是引起了汉武帝的愤怒,据《西京杂记》中记载:司马迁作了《景帝本纪》,说尽了景帝的坏处,也提到了汉武帝的过错。武帝愤怒之下,将司马迁削职,而且后来抓住他为降将李陵辩解的口实,施以宫刑。而且,他还把《景帝本纪》连同司马迁为他所作的《今上本纪》弄得踪影全无,让后人只见其目而不见内容。这仅有目录的历史,分明是谎言,不过它的责任不在司马迁,而在于汉武帝。
其次,司马迁做为一个史官,首先是一个人,他有他自己的喜怒好恶,他在记述自己所喜爱的人物如李广时,难免夸大其词。其实,李广在当时并没有建立了不起的战功,但司马迁喜欢他,就为他作了言过其实的列传,使其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传颂。
《史记》尚且如此,其他的史书还用说吗?所以,读历史时千万不要忘记谎言的历史面具: 一、它是按照当时统治者的意志写出的历史,其观点和意义都已经过作者的阐发,所谓的真实只能是统治者需要的真实。
二、它是史官笔下的历史,难免带有史官个人的感情色彩,平庸也可能被描绘成伟大,伟大完全会被诬蔑为渺小。历史书可信,但绝不可全信。
5.谎言的宗教面子
马克思说:“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
在人类生活中,并不是一开始就有宗教,它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形成的产物。
当最早的原始社会自发宗教中有神论产生后,人们开始造“神”。各地人们所设计的神的形象虽然多种多样、千奇百怪,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即他们都可以从人的身上找到原型。神和人一样,有五官、身躯、手脚。由于原始人意识到神的力量和作用,原始人要祈求神灵来克服自然灾害,于是就设计出能呼风唤雨的神。人们如果是深眼窝黄头发的,神也是深眼窝黄头发的;人们如果是低鼻子黑头发霉神也是低鼻子黑头发的。黄种人造出来的神,皮肤是黄的,黑种人造出来的神,皮肤也是黑的。不仅神的长相与自己的种族一样,就连神的衣着打扮,也与自己氏族的衣着打扮没什么差别。同时,各个时期的神,还与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水平有着密切关系。例如,早期生产力水平低,塑造的神也就简单,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塑造的神也就阔气起来了。即使在同一个时期,城市塑造的神就比乡村塑造的神阔气一些,因为城市的经济生活水平高于乡村。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告诉人们,他们之所以会面临数不尽的灾祸痛苦,是因为自己“前世”造下的罪孽,这就是“前世不修今世苦”。宗教要求人们对自己的苦难处境忍耐、顺受,劝导人们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不作任何反抗,而应当祈求神的宽恕和保护,以修得一个好的“来世”。凡此种种,全是一派胡言。
可以说,在众多的谎言中,宗教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体系最完备、机构最庞大的谎言。
6.谎言的新闻面孔
一九九三年六月三十日,英国《太阳报》登载了一篇题为《五十五岁的牧师拐走了二十五岁的美丽情人》的文章,讲述了一位牧师与一位漂亮姑娘的桃色新闻,文章所配的照片是这位牧师和姑娘的亲密的合影。但事实却根本不是这样,原照片中的“牧师”是一位身穿道袍的模特儿。照片登出后轰动了英伦三岛,而当真相披露后,《太阳报》不得不专门发表声明,向读者致歉。
六十年代初,美国中央情报局曾通过挪威情报部门制造了这样一张照片,说:“农民出身的赫鲁晓夫粗鲁无礼”,既而此说传遍全球。
一九六四年四月十三日夜,联邦德国 DPA通讯社发布了一条名世界哗然的消息:苏联元首赫鲁晓夫去世。立刻,耸人听闻的消息在全球传播,引起震荡,纽约华尔街股市受到冲击;东伯林一位老妇,听到这个消息后,倒在地上溘然长逝。
一九五八年九月四日报纸登载:广东省比较贫脊的北部山区连县星子乡田北社的一点七亩中稻,共产干谷六万四千八百四十九斤多。这颗“卫星”的创造者,是中共田北社干部及一百九十名队员。
上面引述的四则新闻都是通过正规的新闻媒体发布的,有图片、有数字、有地点、有人物、有时间,新闻的五个w(who,where,when,why,what)几乎一个不缺,言之凿凿,谁能不信服呢?
但是这里不得不郑重地告诉你,上面四则新闻全是假的。
第一条新闻事件是一个好搞恶作剧的记者编造的,图片是用电脑图片处理机制作而成的。
第二条新闻图片是在暗房里制作成功的。
第三条新闻中的赫鲁晓夫一九七一年才在莫斯科去世。
第四条新闻中的粮食产量更是弥天大谎,造成了严重后果。
谁能说上面四条消息不是新闻?它们是新闻,但全是由谎言构成的新闻。
从新闻的要求上,“真实”从来都是第一位的,但这是怎么也做不到的。
任何一个新闻机构一定从属于某一个利益集团,这个集团可能是政府,也可能是教会,也可能是政党或公司,又有可能是某军事机关或协会、联合会,如果它谁都不从属,一定还会从属于它的头头,反正最终少不掉一个归属。
“什么样的种子开什么样的花,什么样的阶级说什么话。”这是一句老话,有些人可能不喜欢听,但它说的的确是真理,任何新闻机构当然只为自己所从属的利益集团说话,这道理再明白不过了,谁会拿钱养一张报纸或一家电台整天来揭自己的短?兜自家的见不得人的老底?如果新闻不能为自己说话,为什么每个国家的政府电台、电视台门前还要壁垒森严地布满岗哨呢?非洲、中美洲的那些小国政变时,为什么首先要抢占电台、电视台呢?
道理很简单,占领了电台、‘电视台就是使其从属于我,便能发表于我有利的公告、宣言以及新闻。 ’于我有利、为我所用却并不一定要真实。
其次,新闻从事件现场到报纸上的文字、电台里的声音、电视上的画面,都必须有两道人工的过程,也就是记者与编辑人工处理的过程。
这种处理就大有讲究了,我可以对现场中的一些事纤毫毕见,也可以对一些事视而不见,笔墨轻一点或重一点,很容易办到。电视画面有人认为是客观的,但我认为重要的画面可以让其多停留几秒,甲方的损失我可以从头拍到尾,而乙方的我可以一点不拍,有些画面要对我不利,我在编辑中还可以把它抹掉,你有什么办法?
我们看到报纸或电视、听到广播,以为是了解到了事件的真相,殊不知我们看到的只是新闻记者手中的笔及笔下的文字、话筒、摄影机的取景框,至于真实与现场,就不知道还能有几分了。
托马斯。杰佛逊在保障新闻自由的美国宪法的制定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他当上了总统,成为报纸攻击对象的时候,他对报纸则抱了另外一种态度。他被说成是伪善者,被控和一个叫萨莉。亨明丝的年轻女奴生了几个孩子。联邦主义者的报纸有一次攻击他,说他曾经宣称报纸应由四部分组成,标题分别为“真话”、“可能”、“大概”和“谎言”。
至于后两部分,杰佛逊说:“它们显然是为那些宁愿花钱看谎言的读者预备的。”
在号称具有绝对新闻自由的美国,新闻尚且赋予了这么多重的含义,其他国家更可想而知了。
六十年代韩国制定了严厉限制言论自由的法律,针对违反这一法律的四家报纸,当局向政府机关、国营事业团体下达了禁止购阅这些报纸的决定。
今日的新加坡,除了指定的新闻机构以及银行部门,任何单位不准擅自安装卫星接收天线,犯规者将处以监禁。至于外国报刊,一旦出现不利新加坡政府管理的报导,该刊将永远被拒之于新加坡海关以外。这个法规没有规定这些报导是否属实的问题。换句话说,即使是事实,也同样不行。
前些年,一些到我国大陆来旅行的外国人,在街头巷角偷拍一些乞丐和流浪汉的照片,回去登在报刊上,制造大陆一片贫困、饥饿、混乱、肮脏的情形。其实,乞丐、流浪汉在美国、英国至4处都有,不要说世界上的其他国家。
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播媒体高度发达,利用新闻,什么样的谎言都可以制造出来。可怕的是,即使没有撒谎的意愿,有时也可能导出谎言。
但是,我们怎么也无法不要新闻,即使新闻有时有一副谎言的面孔,。我们依然还得亲近它,关心它。因为现代人的生溉实在太离不开新闻了。
7.谎言的道德面孔
谎言常常会戴上一副道德的面孔与我们对话。因为它有了这张道德的面孔,往往更能使人上当。
王莽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个篡政夺权的外戚。千百年来,史家同声责骂他是封建伦理道德的最大叛逆,是乱臣贼子的典型。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西汉末年,王莽却被人视为集忠、孝、节、义、慈、友、信、廉各种美德于一身的圣贤君子。这自然是和王莽非同寻常的虚伪奸诈、娴熟高超的两面派手腕和他几十年如一日克己伪饰、猎取令誉分不开的。这里只须摘取他在“孝”与“忠”两个方面的部分言行,就足以看出他道德方面的虚伪奸诈。
汉代统治者自称“以孝治天下”,王莽伪饰邀名,首先在“孝”字上下功夫。他十三岁时,伯父王凤官至大司马大将军,王氏家族开始垄断朝政。但王莽最初因父亲王曼的早死而颇受冷遇,年过二十仍然无官无爵。王莽不甘寂寞,便卑身事上,对官高位重的伯父、叔父们刻意逢迎。
阳朔三年(公元前二十二年)时,王凤生病,王莽亲自守候在病榻前,煎药尝汤,殷勤备至,“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简直比王凤的亲生儿女还要孝顺。
由此,他不仅在社会上孝名鹊起,而且也深深感动了伯父。王凤临死之前,特地嘱咐要给王莽以官职。果然,在王凤死后不久,王莽便做了黄门郎,很快又升为射声校尉。
其实,王莽“曲有礼意”去侍奉“诸父”,完全出于功利的目的,并无多少亲情。他在元寿二年(公元前一年)重掌大权后,因担心叔父王立、王仁对他构成威胁,便捏造罪名,逼迫他们离开京师,回到各自的封地,丝毫不以他们的年迈体衰和苦苦哀求为念。
王莽在他母亲身上,也捞了不少孝名。他恭谨事母,并经常借此大肆宣扬自己的孝行,唯恐别人不知。其中自然不能说毫无真心,但更多的都是虚情假义。一次,他在家中大宴群朋,觥筹交错之间,不断有侍者来告诉王莽,他的母亲哪儿感到不舒服,需要什么药。身为主人的王莽就一次又一次地向宾客郑重道歉,离席到后堂探视,服侍母亲用药,其刻意表演的痕迹一眼可见。
居摄三年(公元八年),王莽的母亲病故,有大孝美名的王莽此时竞然“意不在哀”,因为他此时已经是大汉王朝的“摄皇帝”了,而他母亲却只有一个功显君的封号。王莽唯恐自己一旦无权,事有意外,便不肯按照传统的葬俗,为其母亲服丧三年。他指使手下人为自己设计了一套新的葬仪:王莽因为是“奉汉太宗”,所以不能再“顾私亲”,只能以“王为诸侯缌口”、“弁而加环口”的礼节为其母亲服丧。这在当时实际上等于要求王莽不认亲娘,与生母断绝母子关系,但王莽却欣然接受,“遂行焉。凡壹吊再会”,在母亲的灵柩前露了一下脸,就算完事。他的儿子王宇成为正式的丧主,为其祖母服丧三年,代替王莽行孝。
这说明,在权力、地位、名誉与孝行的关系上,王莽是要权不要孝的。孝对他来说,只能是有利于谋权得势的工具,而不能反过来成为障碍。
封建道德的最高准则,是“臣事君以忠”,王莽虽然早有篡汉自代的野心,但为了确保代汉的成功,更为自己以“受天明命”的圣人形象载入史册,他采用滴水穿石的渗透方式,从长实施计划,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易撕下忠于汉室的伪装。
元寿二年六月,汉哀帝病死,王莽为了独揽朝权,舍长立少,让年仅九岁的中山王为帝,世为汉平帝。
王莽此举的本意在“危汉”,但他为了掩饰自己,暗示手下纷起上书,给自己封了个“安汉公”的名号,宣扬自己的所谓“安汉”之功和忠于汉室之诚。
当时,王莽的姑姑(元后)作为汉室的代表与化身临朝称制。在表面上王莽仍然完好地保存着元后的崇高地位和无上权力,每有重大决策,一律由元后下诏宣布。他还利用各种阿谀逢迎的手段来讨好元后,以表示自己对汉室的忠心。
为了控制宫闱,王莽决计让自己十三岁的女儿做年仅十一岁的汉平帝的皇后,但在表面上,他却一再阻挠推辞。为了表示自己谋国的大公和至诚,他在事情已经确定下来的情况下,又假惺惺地上书元后,建议多采外姓少女充后宫、广子嗣、使汉统博厚。
王莽极力把自己打扮成为辅政的一代名臣周公。元始五年(公元五年)汉平帝生病,王莽模仿周公,“作策请命于泰畴,戴璧秉圭,愿以身代”,并且还郑重其事地“藏策金藤,置于前殿”。但就在这一年的十二月八日,他用毒酒害死了汉平帝。
居摄二年(公元七年)九月,翟义起兵反莽。惶惶不安的王莽抱着年仅四岁的小皇帝孺子婴“告祷郊庙”,又仿周公《大诰》作策颁行天下,“谕以摄位当反政孺子之意”,欺骗天下。
就在正式宣布代汉的前一天,王莽还上奏元后,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学习周公,一旦孺子婴长大成人,自己就交权还政,退居臣位。但第二天一早,他就通知元后说,他要从“假皇帝”变为真皇帝,随即正式颁布了即天子位的诏书。最虚伪而可笑的是,在登基大典上,他还泪水涟涟地拉着孺子婴的手,哭诉自己的哀情:“昔周公摄位,终得复子明辟。今予独独迫皇天威命,不得如意!”他把自己的篡国,说成是上迫于天威、下迫于民意,不敢不为,不得不为。其奸诈、无耻,真是登峰造极,无以复加。
王莽的一生,可以说是用欺世盗名的谎言编织的一生。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他能把亲生母亲、亲生子女当成政治投机的工具。他的虚伪无耻和奸诈并不仅仅是其个人品质的恶劣,更是统治阶级各种丑恶本质的集中体现。汉代统治者大力提倡封建道德,本来是为了巩固其统治,但王莽把谎言描绘上道德的面孔,就把道德变成了推翻汉朝统治的武器,这本身就是对封建道德谎言本质的绝妙讽刺。
其实,中国历史上,像王莽这样把谎言描绘出道德的面孔而欺蒙天下的,历朝历代都有,只是谎言的面孔不同而已。
《处世绝学》——谎言学
三、生活中的谎言
1.生活中必然的谎言
在第一章中,我们说过人生离不开谎言,因为社会进入文明化的运行机制后。谎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然而然就产生了。生活中,在有些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些必然的谎言。也就是说,在有些时候,你不能不说谎。在一些非常时候,甚至只能说谎,才能够更为完美。
“最后一片叶子”是美国作家欧。亨利的一篇短篇小说,它的故事是这样的: 在某医院的一个病房里,身患重病的病人房间外有一棵树,树叶被秋风一刮,一片一片地掉落下来,一位病人望着落叶萧萧、凄风苦雨,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想:当树叶全部掉完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被这样的悲泣深深打动了,他用画的树叶去装饰树枝,使那位濒临死亡的女病人坚强地活了下来。
作为小说,可能有点夸张,但现实生活中,类似于这样的事例应当是不少的。这种谎言,就是生活中必要的谎言。没有这个谎言,那位女病人就会死去,要救活她,只能制造谎言。
在医疗上,这种谎言是最多的。
作为医生,对患者故意说谎,有时就是他们职业道德的一部分。比如对一个已确定为肝癌晚期的病人,医生就不能将真相告诉病人。“什么病?”“肝炎”,有些严重。不过,你配合治疗,很快会好的。“这就是在撒谎,但这种谎言是必要的。
有的病人虽然患的不是晚期肝癌,是其他危急生命的病,再治也不可能起死回生了,医生同样也不能对病人说:“你根本没有希望了,就等着死吧!”这样的一句真话,还没有一万句谎言来得必要。
同样,作为病人亲友的人,在去探望病人时,即使知道他活不了几天了,但也要与医生配合,把谎撒下去,让病人满怀信心地接受治疗,因为生命本身有时会创造奇迹的,谁也不能说绝对。即使没有奇迹出现,让病人充满希望地多活两天也是一种人道精神的表现。这个时候,你不撒谎,还能怎么办?
大学教授们经常要给自己的学生写推荐信,这些推荐信可能是用来向国外学校申请奖学金,可能是用来到人才市场参与激烈的职业竞争。如果学生的确是顶尖的人才,那便不必多说,照实写来就是了。倘若教授诚实地指出该学生不是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通常接受推荐的一方就可能理解为该学生是个差劲的学生。如果这样做,他可能伤害这个学生,使其失去深造的机会或难以找到工作,甚至对其一生的命运都会产生不良后果。所以,教授们提笔写推荐信的时候,必然在其中夸大学生的成绩和能力。你可以认为这是在撒谎,但这样的谎是有必要的。
还有一类谎言是社交礼仪中必须说的奉承话,这些话里大都是水份,套话,空话连篇,千篇一律,虽然听来心里并不一定十分愉快,但人类缺少这些空话与谎话,礼仪就无法成立了。
有这么一个故事: 王员外家添了个孙子,在满月酒的那天,来了许多贺喜的宾客。
李秀才说:“令孙将来一定福禄寿全、飞黄腾达、宝贵荣华、光宗耀祖。”
罗秀才说:“人都是一样的,这孩子将来也会长大、变老、死去!”
李秀才受到热烈的欢迎,待为上宾,而罗秀才则受到客人的鄙视、主人的忌恨与冷遇。
难道罗秀才说的不是实话吗?当然是实话,可是实话是难听的。相反,李秀才说的极有可能是假话,一个人“福禄寿全”是很难的,但就是假话讨得了主人的欢心,因为主人正是这么期望的。
生活本身常常是平淡无奇的,天上掉馅饼的事总是少的,而灾难和厄运倒是常常不知不觉地走过来。人类本身的天性全是向往美好的,喜欢富有刺激、带有浪漫色彩的生活。如果我们什么事情都从实道来,世界上也许就没有几件有意思的事了。所以,几乎所有的人爱听谎言胜过爱听真理。
礼貌语言和奉承话给人们的幻想与虚荣心带来极大的满足,使人从困境与艰难中摆脱出来。它让人觉得自己在别人的生活中是受到尊重与重视的,因此它在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卢梭在《忏悔录》中说:“我从没有说谎的兴趣,我常常不得不羞愧地说些谎话,以便使自己从不同的困境中解脱出来。有时为了维持交谈,我迟钝的思维、干枯的话题迫使我虚构以便有话可说。”
林语堂先生也曾说过:“什么是中国人的教养?我一直苦苦思索,由是发现了以下三点:一、说谎……;二、具有像绅士那样说谎的能力;三、以幽默感理解自己心境的平静,并且对地球上的任何事物都不过于热衷。”
人,总是要面对生活的。生活中,真实是重要的,真诚更加重要,这对人生、对社会无疑是有更大价值的。然而,我们所处的社会是纷繁复杂的,大家都是凡人,都期望能出人头地,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欲望和念头,不加选择、不分对象、不分场合把什么都和盘托出,那在社会上有可能一天也混不下去。要想维护一种正常的局面,生活中,必然会有许许多多、这样那样的谎言。只要不是有意去伤害别人,谎言也是可爱的,起码是迫不得已的。
2.谎言与谣言
谣言不完全等同于谎言。在英语、法语、德语这三个语种中,谣言在拼写上均有“民众”的意思,可见谣言不是一个人说来玩的,必须是由众人参与的。
在中国,也有一句关于谣言的成语,叫做“妖言惑众”。妖言即谣言,“惑众”也有“众人参与”之意。
可见,东西方人对谣言的界定是基本上一致的。
一般地说,谣言也是谎言,它传递的也是虚假的信息或模糊的信息,当然,它并不总是谎言,它有时也可能被证实是真的事实,不过这样的情况毕竟不多。从发生形态上看,一般都与社会变动和危机相连结,而其形态上又与传闻密不可分,一般说来,所传闻的事件常常具有很重要的内容,但事件的细节却模糊而不清晰。
谎言可分为有目的性的和无目的性的两种。谣言也是这样。
有目的性的谣言可以找到一个制造者。这个制造者十有八九是谣言的受益者,还有一部分是为了对自己所仇视的人进行报复中伤而制造的。
有一年突然流行起这样一件事来:做外婆的,一定要给外孙买一把小红伞防灾。为什么呢,据说南京城里的一座石狮子突然在一天清早开口讲话:“去年大水,今年大旱,少男少女,各死一半。”当时正是上班时间,人们都围着石狮子停下来,把交通也阻塞了,任交通警怎么疏导也不行,最后交通警也和众人一起围着石狮子了。
“难道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死去?”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妇女问石狮子。
石狮子说:“除非是这样。”
“怎么样?”众人齐问。
“让做外婆的,给他们一人买一把小红伞,就能消灾避邪了。”
“多大的小孩算少男少女?”又有人不解地问。
“十四岁以下的。”石狮子说过以后,再也不开口了。
小城一夜之间红伞脱销。只有北关的一家个体杂货店有售,购者纷涌甍清百色全是外婆。此时,红伞的价格已翻葶酶倍。
这下可苦了那些没有外婆的少男少女了。他们的母亲连夜去找老太太认干娘。连东关街上的一个讨饭的老太太也被一个人认了干娘。干女儿给她买了一身好衣服,吃了一顿酒肉,然后给她一百元钱,让她去买一把红伞送给了干外孙。那讨饭的老太太那几天着实风光了一阵子。王耿母亲前年死去,他和他爸王伦相依为命。红伞之风涌来时,开始王伦没在意,后来见别的小孩都一人拎一把红伞在街上走,才坐不住了。王耿没有妈,就无法找到干外婆,因为王伦偷去认干娘,那只能是王耿的干奶奶。小城人精明,王伦要是到谁家认干丈母娘,那不是讨人家女儿的便宜吗?这种“贴本”的交易,没有人愿做。好在活人不会被尿憋死,最后王伦想出一个主意,让王耿认了一个干娘,总算找到了外婆,拥有了红伞。
这个谣言闹了个把月,又有谣言传来,说南京城的石狮子又说话了:外婆给外孙送红伞,但外孙也得给外婆送东西:“三斤桂圆七斤糖,少男少女寿命长。”
这也不得了,哪个少男少女不希望自己的寿命长?大家都忙着买三斤桂圆七斤糖,好在外婆都已经找到了,只送一下就行了。一时间,小城其他店的桂圆、糖都脱销,而北关的那家个体杂货店则源源不断。
不用说,这些谣言全是那位店主制造的。
3.谎言与商业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无商不奸”。这句话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看来,并不完全正确。但发展商业不施奸诈,怕是很少的。
随便到大街上走一走,我们就可以看到假酒假烟、伪造的名牌服装、盗用的商标、盗版的图书以及音像制品,这些都可以看出经商者的‘强!干“。
为什么人们一经商就“奸”呢?因为满足欲望是人类的天性。既然经商,就想赚钱,这一欲望要想被满足,就不择手段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就是欺骗的学问,就是制造谎言的学问。
怎样利用谎言做生意,几乎成了所有经商者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无非是以下三个方面:一、引起人们的注意;二、让人认为你的东西对他最有用;三、让人相信买你的东西最有利可图。
我们依次来看看这三个方面。
所有的广告都是为了引起人们对自己商品的注意。因此,形形色色的广告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不惜在其中充斥了大量的不实之词:“誉满全球”、“畅销世界各国”、“最完美的设计,最精心的造型”、“全市最低价”、“今年二十,明年十八”、“国货精品”……
当然,也有许多公司在做广告时,撇开直露赤裸的吹捧,而用一种看似“诚实”的广告,比如: “谁能做到万无一失?我们不能!所以我们在为数十万用户提供优质产品的同时,也提供最优质的售后服务。”
在美国,一家独出心裁的广告公司在为五十铃汽车作广告时,先塑造一个油滑的汽车推销员形象,然后予其以讽刺嘲笑。
该公司聘请一位叫大卫。莱尔的演员扮成一个叫乔。五十铃的汽车推销员。乔整天咧着嘴嘿嘿地笑,油腔滑调地推销产品,说什么他的汽车只卖九美元,这种车能爬上珠穆朗玛峰等等。每当他大吹特吹的时候,电视荧幕上就叠现出“他在撒谎”的字样,在印刷品广告上,印着“乔是一个大骗子”。当然,这只是一种宣传伎俩,广告还是突出了汽车的特点和长处,并且巧妙地利用乔的夸张暗示公司还是说实话的。
由于观众早已厌烦了那种廉价的吹捧和把观众当三岁小孩的做法,五十铃自嘲式的广告使人耳目一新,收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乔。五十铃的广告在一九八七年的戛纳国际广告节上获得最高荣誉——金狮奖。
市场营销学中,有一种做法叫“制造市场”。本来,大家没有你的那些商品,也照样能活得自自在在的。但如果你是个商人,安于现状可就糟透了。你必须不停地告诉你的顾客,你拥有了这种商品后,将生活得比现在至少幸福一百倍。谎言在商业中又一次大显身手的机会到来了。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对浪漫男女在装饰华贵、气氛幽雅的房间里饮一种颜色迷人的酒;穿一种极富挑逗性的衣服;喷一种诱人的香水;听一种高级的音响放送的音乐;看到新款式的超大荧幕电视;使用一种名牌的空调机……
电视荧幕上的男男女女又英俊又漂亮,在这些极端的享受中如痴如醉,显得又温情又浪漫,于是,观众看完电视都会认为那温情、那浪漫都来自那些酒、衣服、香水、音响、电视、空调……
就像那些广告说的: “清晰的画面来自哪里——松下。”
“从什么时候,我们开始享受这温情,在这温馨时刻里,陪伴我们的是——雀巢咖啡。”
“坚忍不拔冷酸宁。”
所有这些促销手段,都是想告诉你一个事实,你若拥有了这些商品,你就是一个幸福的人,反之,你就被排除在幸福之外了。
瞧,你们的全部幸福就建立在这些我们要推销的商品上!
如果你卖的东西不是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独家买卖,那你就必须使顾客相信,只有你卖的商品,对他才最有利可图。于是,商人们使出浑身解数来吸引人们,诸如“免费使用”、“最新发明”、“特殊赠送”、“买一送一”、“少一罚十”、“中秋节优惠大酬宾”、“有奖销售”、“全市最低”、“清仓大拍卖”等等,这些所有的噱头加在一起i无非是说:“买我的吧,我的东西最好,价格最便宜。”
但事实如何呢?
“免费使用的后来是,你不得不付出高过原价数倍的价钱。”
“特殊赠送的商品也许你不用掏钱买,但修理起来却贵得惊人,或你用习惯之后,缺少了那种东西便感到生活极不方便,那时你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去买曾经特殊赠送的那件东西,但那价格往往高得令你咋舌。”
“买一件送一件呢?如果其价格不是以一当二的话,就是东西已经都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属于那种可有可无之物。而那买到一件东西的价钱远超过两件,等于什么也没送。”
这些谎言还是正常的商品交易中存在着的合理手段。至于那些在商业活动中直接使用诈骗手段的职业骗子,运用起这些办法来,简直得心应手,令人防不胜防。
以前,有一个英国的流浪汉和一个澳大利亚乞丐狼狈为奸,把巴黎的艾菲尔铁塔给卖了,而且卖了两次。
他们在巴黎租了一间套房,邀请了五位商人,开始做这笔生意。商人到齐后,两位骗子要商人们起誓保密,接着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艾菲尔铁塔已处于危险状态,政府不得不将其推倒。他请各位为这座著名建筑拆下的废铁投标。他们解释说,这桩交易之所以在旅馆进行,是因为艾菲尔铁塔是深受人民喜爱的国家建筑物,政府担心过早泄漏情况会闹得满城风雨,招致人们强烈反对。
一周之后,所有的投标书都送到了,两个骗子同一位商人谈妥了这笔买卖,汇票到手后,骗子们又玩出更高明的一招。他们要那位商人拿点钱出头打通关节,以便使这笔生意顺利通过官方渠道。这位商人满口答应。如果说过去他还有些怀疑的话,现在也完全消除了。伸手要贿赂就证明这是官衙里来的人。
二人拿了钱后,二十四小时内离开了法国,他们在乌拉圭待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巴黎没有什么动静,本来预备骗局被揭穿会引起的轩然大波并没有出现。原来那位商人发现上当后羞得无地自容,根本没有去报案。
二人知道这一情况后,又返回巴黎,把这出闹剧重演了一番,另一位头脑简单的废金属商又上当了。这回受骗者报案了,但两个骗子早已逃出法国,过花天酒地的生活去了。
过去,还有一个苏格兰人曾把伦敦的三处名胜古迹卖给了美国旅游者。白金汉宫卖了二千英镑,大笨钟卖了一千英镑,纳尔逊圆柱卖了六千英镑。
在华盛顿,他发现一位德克萨斯州的牧人对白宫欣赏备至,于是便冒充一位白宫工作人员,溜到这个牧人面前来诉苦,说政府正想方设法削减开支,最后他问牧人是否愿意以每年十万美元的价格租下白宫。租完白宫,他又打起自由女神像的主意,他向一位澳大利亚参观者说纽约港要拓宽,自由女神像将要拆散出售,他鼓励这位参观者以十万美元买下这座神像,并将它运回去竖在悉尼港……
一九九三年,中国也发生过一场类似的骗局。秦皇岛市附近有一座废置不用的铁路桥,一位缺钱的仁兄便打起了它的主意,他先以铁路局的名义找到一家法院下属的公司签了一个合作拆桥的协议,然后从这个法院的工作人员手中借了一套法官服装和一支手枪,找到铁路局下属的一家公司签了一个合作拆桥的协议,然后拿着两份协议书找到一个正缺原材料的钢厂,将这座桥上将要拆下的七千多吨废旧钢铁卖给了钢厂。签合同时,钢厂的人表示怀疑,要看看这位仁兄的工作证,他谎称工作证没带,把手枪往人家桌上一撂,说:“要信不过,先把这玩意儿押着,回头我再取工作证。”人家见他手续齐备,又是政治部门的公司,本人又是法官,还有什么可怀疑的?也就高兴地签了合同,然后开始拆桥。
正在他们拆桥时,该铁路分局的一位副局长乘车回家,发现了,觉着不对头:分明没有接到过拆桥的指示,什么人在拆呢?他立刻让铁路部门查问,结果发现是骗局。
在商业活动中,使用谎言是永远不会停止的。对于商人来说,谎言与骗术永远是他们手中的奇兵魔法,随时可以变幻出无穷的花样。因此,在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随时提高警觉,分辨自己身边的种种骗术与谎言,不要为其所惑。
下一页 尾页 共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