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消除烦恼的方法:智慧100》作者:圣严法师

_8 圣严法师(现代)
僧是学法、弘法、护法、依法共同修行,依律共同生活的团体及其成员。在佛的时代,主张全民*,财物属于团体共享,个人也属于团体共有;个人在团体中有接受培育照顾及发表意见的权利,也有爱护团体、维系团体,以及遵守团体纪律、认同大众利益的责任。
佛也尊重团体,并且主张“佛不领众,佛也在僧中”。佛是指导人生方向的导师,至于大众之间的各种问题,均交由团体的会议来处理。佛是至高无上的智者,不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心。
佛教重视的三宝,就是因为要依“僧”学“法”,法由“佛”说,以佛为法的源头,以僧为体验佛法、弘传佛法的老师。所谓高僧,就是团体中的高明之士,能为大众以身作则,使大众安定和谐,给大众解惑释疑,异中求同,即是为大家排除障碍困难的人。
“皈依”是尊敬、认同、接受、信赖的意思。如果仅皈依佛而不皈依法与僧,只是一种神格崇拜,不能接受到提升自我精神领域的讯息。若只皈依法而不皈依佛与僧,则仅相当于学问的探究,不能接受到经验的传承。如果只皈依僧而不要佛也不要法,就好比结拜义兄义弟,或认义父义母,那仅是世俗感情的结合,而与平等超越的佛法不相关了。因此,皈依僧并不仅仅等于拜一个师父,而是以一个安众和众的清净团体,作为修习智慧之学的依止及榜样。
菩萨的心
菩萨未曾染着色,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住一切诸三昧,所有功德悉回向。
——《六十华严经卷十四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一》
此偈是说,菩萨在人间,也和我们一样,有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所构成的肉体生命,但却不像凡夫那样地贪恋执著;菩萨虽已修成一切禅定的三昧境界,但也不会耽着那些禅定境界的享受,而把他们所有的成就,都奉献给广大的众生。
菩萨有两类:一是初发心凡夫菩萨。不论是谁,任何人只要有心学习菩萨的精神,并且发愿将来成佛,便是菩萨。二是已证无生法忍的圣者大菩萨。无生法忍是不再有烦恼生起的意思,也就是只有慈悲而没有情绪的智者。最具代表性的,如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等。
这两种菩萨,前者必需来世间受生为人,后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会接受人身,以人间身来度化人间的有缘众生。一般凡夫是以所造的业力受生,菩萨则是以所发的慈悲愿力受生。同样都由五阴组成的生命,一般人迷恋贪著生命,菩萨则将生命当做自度度人的工具,使用工具、珍惜工具,但不会把此工具当做舍不得放不下的自我来执著。菩萨不恋生死、不畏生死,这叫自由生死的大解脱者;他们没有一定要活多久或不活多久,没有一定要活得如何的风光或不风光,尽心尽力,一切随缘。
三昧是智慧与禅定的相加,即是安稳及解脱的功能。一般人在努力得到成果之后,通常是拥有它、享用它,而菩萨在获得解脱的成果之后,却不住于解脱,而用智慧将慈悲的爱心奉献给需要他们帮助的众生。
请不要把菩萨想象成那样的高不可攀,只要有心学习菩萨精神,你就是菩萨的化现。
安众和众
自归于僧,当愿众生,统理大众,一切无碍。
——《六十华严经卷六净行品》
这一偈子是说,自己认同了这个和乐融洽的团体,也希望所有的人都来信赖它、维护它、尊重它、尊敬它。彼此间相互关怀照顾,不为私利争执,便能够和众、安众,没有任何障碍。
此所谓“僧”,是梵文“僧伽”的简译,是有组织规范及伦理体系的社团。佛教分为出家众及在家众,又分大众及小众、男众及女众。也分圣贤众及凡夫众、沙门众及菩萨众。而在佛教圣典中所称的“皈依僧”,必定是指出家的沙门众,它是象征着:一、少欲知足,二、清净无私,三、和谐无争的精神。
僧是学法、弘法、护法、依法共同修行,依律共同生活的团体及其成员。在佛的时代,主张全民*,财物属于团体共享,个人也属于团体共有;个人在团体中有接受培育照顾及发表意见的权利,也有爱护团体、维系团体,以及遵守团体纪律、认同大众利益的责任。
佛也尊重团体,并且主张“佛不领众,佛也在僧中”。佛是指导人生方向的导师,至于大众之间的各种问题,均交由团体的会议来处理。佛是至高无上的智者,不是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心。
佛教重视的三宝,就是因为要依“僧”学“法”,法由“佛”说,以佛为法的源头,以僧为体验佛法、弘传佛法的老师。所谓高僧,就是团体中的高明之士,能为大众以身作则,使大众安定和谐,给大众解惑释疑,异中求同,即是为大家排除障碍困难的人。
“皈依”是尊敬、认同、接受、信赖的意思。如果仅皈依佛而不皈依法与僧,只是一种神格崇拜,不能接受到提升自我精神领域的讯息。若只皈依法而不皈依佛与僧,则仅相当于学问的探究,不能接受到经验的传承。如果只皈依僧而不要佛也不要法,就好比结拜义兄义弟,或认义父义母,那仅是世俗感情的结合,而与平等超越的佛法不相关了。因此,皈依僧并不仅仅等于拜一个师父,而是以一个安众和众的清净团体,作为修习智慧之学的依止及榜样。
菩萨的心
菩萨未曾染着色,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住一切诸三昧,所有功德悉回向。
——《六十华严经卷十四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一》
此偈是说,菩萨在人间,也和我们一样,有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所构成的肉体生命,但却不像凡夫那样地贪恋执著;菩萨虽已修成一切禅定的三昧境界,但也不会耽着那些禅定境界的享受,而把他们所有的成就,都奉献给广大的众生。
菩萨有两类:一是初发心凡夫菩萨。不论是谁,任何人只要有心学习菩萨的精神,并且发愿将来成佛,便是菩萨。二是已证无生法忍的圣者大菩萨。无生法忍是不再有烦恼生起的意思,也就是只有慈悲而没有情绪的智者。最具代表性的,如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等。
这两种菩萨,前者必需来世间受生为人,后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会接受人身,以人间身来度化人间的有缘众生。一般凡夫是以所造的业力受生,菩萨则是以所发的慈悲愿力受生。同样都由五阴组成的生命,一般人迷恋贪著生命,菩萨则将生命当做自度度人的工具,使用工具、珍惜工具,但不会把此工具当做舍不得放不下的自我来执著。菩萨不恋生死、不畏生死,这叫自由生死的大解脱者;他们没有一定要活多久或不活多久,没有一定要活得如何的风光或不风光,尽心尽力,一切随缘。
三昧是智慧与禅定的相加,即是安稳及解脱的功能。一般人在努力得到成果之后,通常是拥有它、享用它,而菩萨在获得解脱的成果之后,却不住于解脱,而用智慧将慈悲的爱心奉献给需要他们帮助的众生。
请不要把菩萨想象成那样的高不可攀,只要有心学习菩萨精神,你就是菩萨的化现。
佛在眼前
法身非变化,亦非非变化;诸法无变化,示现有变化。
——《六十华严经卷十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佛的肉体,也有生老病死,佛的法身是永不变化的,但是一切变化的现象也并未离开法身,一切有形无形的本性虽没有变化,但在显现作用之时有很多变化。
“法身”有两个意思:一是以法为身,法是现象,以一切现象作为他的身体,只要有现象,就是法身。二是以法性为身,诸法以空为本性,叫做空性,即是空性就没有变化;相反地,正因为是空,所以不妨碍种种的变化。
请不要把佛的法身,想象得那般的神秘,只要心中无私、无忧、无牵挂,就会发现佛的法身根本未曾离开过现实的世界,不论是山色水声、鸟语花香,不论是春夏秋冬、风雪雨露,不论是人是物,乃至一块顽石、一粒泥沙,都是佛的法身在现身说法。所以可以说,处处有佛,样样是佛,只因众生愚痴,见到心爱的就想占有它,遇到讨厌的就想排斥它,结果是佛在眼前不见佛。
禅宗的传记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的问话问得非常高深,老师的回答总是平易近人,把日常最普遍的事物说给你听,让你发现,原来踏破铁鞋寻找不到的东西,竟然是唾手可得的现成事。
一般人总是迷信,总以为佛是神圣不可捉摸的,佛是神秘不可想象的,那是误解了佛。佛的人格,的确非常人所能相比,佛的爱心与佛的智慧也非一般人所能衡量,但是佛的人格人人可以学习,佛的法身遍于一切时空的一切现象中。
我们每一个人,根本就与佛的法身同穿一件衣服,同吃一碗饭,甚至有一位禅师说:“每天吃饭未咬着一粒米,每天走路未踩着一片地。”内内外外都是佛的法身,无分彼此。因为它是空性,它无变化;因为它有现象,它也有变化。不论变与不变,均未离开法身。
佛在眼前
法身非变化,亦非非变化;诸法无变化,示现有变化。
——《六十华严经卷十四兜率天宫菩萨云集赞佛品》
此偈是说,佛的肉体,也有生老病死,佛的法身是永不变化的,但是一切变化的现象也并未离开法身,一切有形无形的本性虽没有变化,但在显现作用之时有很多变化。
“法身”有两个意思:一是以法为身,法是现象,以一切现象作为他的身体,只要有现象,就是法身。二是以法性为身,诸法以空为本性,叫做空性,即是空性就没有变化;相反地,正因为是空,所以不妨碍种种的变化。
请不要把佛的法身,想象得那般的神秘,只要心中无私、无忧、无牵挂,就会发现佛的法身根本未曾离开过现实的世界,不论是山色水声、鸟语花香,不论是春夏秋冬、风雪雨露,不论是人是物,乃至一块顽石、一粒泥沙,都是佛的法身在现身说法。所以可以说,处处有佛,样样是佛,只因众生愚痴,见到心爱的就想占有它,遇到讨厌的就想排斥它,结果是佛在眼前不见佛。
禅宗的传记中,常常可以看到,学生的问话问得非常高深,老师的回答总是平易近人,把日常最普遍的事物说给你听,让你发现,原来踏破铁鞋寻找不到的东西,竟然是唾手可得的现成事。
一般人总是迷信,总以为佛是神圣不可捉摸的,佛是神秘不可想象的,那是误解了佛。佛的人格,的确非常人所能相比,佛的爱心与佛的智慧也非一般人所能衡量,但是佛的人格人人可以学习,佛的法身遍于一切时空的一切现象中。
我们每一个人,根本就与佛的法身同穿一件衣服,同吃一碗饭,甚至有一位禅师说:“每天吃饭未咬着一粒米,每天走路未踩着一片地。”内内外外都是佛的法身,无分彼此。因为它是空性,它无变化;因为它有现象,它也有变化。不论变与不变,均未离开法身。
满月清凉
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光;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六十华严经卷四十三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八》
被小乘的声闻乘和缘觉乘所掩盖的人,虽然已得解脱智,却像萤火虫的光,是属于小智小慧的层次。不若菩萨的智慧,就像清凉皎洁的月亮,游遍于无限广大的虚空。这四句话是用光的大小来比喻大乘和小乘的智慧,深浅广狭,非常的不同。
“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光”,是说声闻和缘觉的小乘圣人看起来似乎有智慧,其实已经把他们应该可以显现出来的大智慧盖住了。他们仅有点小智慧,然而得少为足,所以大乘经典常批评小乘的人是自了汉。
小乘的人自求自了、自断烦恼。他们觉得在世间非常痛苦,视世间环境如毒蛇猛兽那么可怕,如洪水火灾那么恐怖,因此从二乘佛法中找到避风港,从此出离生死,不想回到生死之中度众生了。
大乘菩萨则是着重“心”的解脱。面对苦难的众生和本身的烦恼现象,知道有烦恼,其实烦恼并不存在;只因自己不能掌控自己,所以经常受环境诱惑而造恶业,故起种种烦恼。知道这个原因之后,就能不受烦恼所困所转,当下即不是烦恼。他知道众生为什么烦恼,能够放下就没有烦恼。烦恼本空,生死如幻,这些都是临时的现象,不是真有那个东西。了解之后心中就没有恐惧、没有苦恼,现象归现象,但那并非烦恼。
二乘已经体验到,烦恼是由心造业而得苦难的果报,所以修行解脱之法,自己离开烦恼,这也算是一种智慧!不过大乘菩萨不为自身求安乐,但使众生得离苦。拿个比喻来形容:菩萨的智慧如八月中秋夜晚的月亮,清凉圆满,辉映苍穹;小乘的智慧如田间水边的萤火虫,光度微弱,忽隐忽现,勉强自照,不足以利人。所以菩萨的智慧是自利利人,自己能离烦恼,也帮助他人离烦恼;自己得大智慧,也帮助他人得大智慧。这就是关怀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
“毕竟空”可解释为虚空,也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自己没有烦恼,但不离开有烦恼的众生世界中,自己不受烦恼困扰。心如虚空包容一切众生,在有如虚空的无量空间中广度众生,永远无挂无碍,故名为毕竟空。
信心基础
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
——《六十华严经卷六贤首菩萨品第八之一》
正确坚定的信心,是成就佛道的起步点,是成就功德的基础,可以增长一切美好的事业,可以灭除一切疑难及困惑,可以展现开发成佛之道的因缘。也就是说,要想得到学佛的利益,一定是从正确的信仰开始。
不论何人,凡是跟人相处,都得把彼此间的关系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凡是交一个朋友或聘用一个人,首先要相信他是可以信赖的人,即使他不是那么可靠,如果你还是希望结交他这个朋友,或者你必须用他这个人,你仍得相信他是尚算可靠的人,否则你就很痛苦了。
不论读哪一类的书,首先要相信它至少不会对你有害,即使人人都说那是一本坏书,你也要相信对你不致有什么损害,否则你读那本书就很痛苦了。
不论从事什么行业的什么工作,首先你要相信,对你增加收入、成长经验等有些帮助,即使不是理想中的工作,你也得相信有胜于无;有钱赚当然好,没有钱赚可以换取经验,纵然连经验也谈不上,能有机会用手用脚用头脑,也是健康人生的表现。
此偈的内容就是说,若求成佛,必须断疑起信,灭恶兴善,所以信心是一切源头的根本。在茫茫的人生大海中,信心就像指南针,又像船锚,它能给我们方向感和安定力。
满月清凉
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光;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六十华严经卷四十三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八》
被小乘的声闻乘和缘觉乘所掩盖的人,虽然已得解脱智,却像萤火虫的光,是属于小智小慧的层次。不若菩萨的智慧,就像清凉皎洁的月亮,游遍于无限广大的虚空。这四句话是用光的大小来比喻大乘和小乘的智慧,深浅广狭,非常的不同。
“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光”,是说声闻和缘觉的小乘圣人看起来似乎有智慧,其实已经把他们应该可以显现出来的大智慧盖住了。他们仅有点小智慧,然而得少为足,所以大乘经典常批评小乘的人是自了汉。
小乘的人自求自了、自断烦恼。他们觉得在世间非常痛苦,视世间环境如毒蛇猛兽那么可怕,如洪水火灾那么恐怖,因此从二乘佛法中找到避风港,从此出离生死,不想回到生死之中度众生了。
大乘菩萨则是着重“心”的解脱。面对苦难的众生和本身的烦恼现象,知道有烦恼,其实烦恼并不存在;只因自己不能掌控自己,所以经常受环境诱惑而造恶业,故起种种烦恼。知道这个原因之后,就能不受烦恼所困所转,当下即不是烦恼。他知道众生为什么烦恼,能够放下就没有烦恼。烦恼本空,生死如幻,这些都是临时的现象,不是真有那个东西。了解之后心中就没有恐惧、没有苦恼,现象归现象,但那并非烦恼。
二乘已经体验到,烦恼是由心造业而得苦难的果报,所以修行解脱之法,自己离开烦恼,这也算是一种智慧!不过大乘菩萨不为自身求安乐,但使众生得离苦。拿个比喻来形容:菩萨的智慧如八月中秋夜晚的月亮,清凉圆满,辉映苍穹;小乘的智慧如田间水边的萤火虫,光度微弱,忽隐忽现,勉强自照,不足以利人。所以菩萨的智慧是自利利人,自己能离烦恼,也帮助他人离烦恼;自己得大智慧,也帮助他人得大智慧。这就是关怀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
“毕竟空”可解释为虚空,也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自己没有烦恼,但不离开有烦恼的众生世界中,自己不受烦恼困扰。心如虚空包容一切众生,在有如虚空的无量空间中广度众生,永远无挂无碍,故名为毕竟空。
信心基础
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
——《六十华严经卷六贤首菩萨品第八之一》
正确坚定的信心,是成就佛道的起步点,是成就功德的基础,可以增长一切美好的事业,可以灭除一切疑难及困惑,可以展现开发成佛之道的因缘。也就是说,要想得到学佛的利益,一定是从正确的信仰开始。
不论何人,凡是跟人相处,都得把彼此间的关系建立在互信的基础上。凡是交一个朋友或聘用一个人,首先要相信他是可以信赖的人,即使他不是那么可靠,如果你还是希望结交他这个朋友,或者你必须用他这个人,你仍得相信他是尚算可靠的人,否则你就很痛苦了。
不论读哪一类的书,首先要相信它至少不会对你有害,即使人人都说那是一本坏书,你也要相信对你不致有什么损害,否则你读那本书就很痛苦了。
不论从事什么行业的什么工作,首先你要相信,对你增加收入、成长经验等有些帮助,即使不是理想中的工作,你也得相信有胜于无;有钱赚当然好,没有钱赚可以换取经验,纵然连经验也谈不上,能有机会用手用脚用头脑,也是健康人生的表现。
此偈的内容就是说,若求成佛,必须断疑起信,灭恶兴善,所以信心是一切源头的根本。在茫茫的人生大海中,信心就像指南针,又像船锚,它能给我们方向感和安定力。
小道放荡
莫学小道,以信邪见;莫习*,令增欲意。
——《法句经卷上教学品》
这四句话内容相当丰富。
“小道”是指看似有趣其实没有大用处的杂技、艺能、命相、方术等,可以谋生及消遣,但是对于经国济世、广度众生的伟大人格没有多少帮助,也不能提供真正的幸福人生。
“邪见”也叫不正见,又名愚痴。比如不以正当的、正常的方式规划人生,却用投机取巧、走捷径、抄小路的方法占便宜,得利益;自己不努力付出,却希望坐享其成。凡此等与因果相违的都叫邪见。
“*”是语言的行为浪漫和身体的行为不受约束,没有规矩,在生活中不受团体的、风俗的,甚至道德的规范。独处时如此,在与人相处时也一样,可谓害群之马。凡以非正规方式生活而追求刺激,戕害身心,对他人有所损害者,皆属*。
“欲意”是指奢侈的、过分的追求,又叫贪欲。我常说:“人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但想要的东西非常多。”必需品的取得,虽然是欲,但那是正常的需要。所需的东西用正当的方式获得,是为每个人生存的依据,不致造成他人的伤害或社会混乱。“想要”则是贪得无厌的追求,不但使自己非常疲累、非常烦恼、非常痛苦,也会对别人造成困扰。即使得到一时的满足,事实上是永远不能满足的。
真知灼见
无见乃能见,一切真实法;于法有所见,彼则无所见。
——《六十华严经卷七菩萨云集妙胜殿上说偈品第十之一》
不要存有想见什么的主观态度,你才能见到纯客观的事实真相。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对事实真相确有所见,实际上又偏离了佛说实相无相的原则。
在所有的佛教圣典中,都叫我们要努力,又叫我们要放下;叫我们要上进,又叫我们不要期待;叫我们要肯定,又叫我们不要执著。这就是佛法的优越处和高明点。
我们一定要有着力点才能努力,但抓住着力点之后要能放下,亦即提得起也要放得下。提得起是方法,是着力的开始;放得下是为了进步,级级上升,就像登山的人,由悬崖绝壁向上攀登,必须步步扎稳、步步放下,否则就不上不下了。所以在全力提起之后,必得彻底放下,才能有大担当,才会有大远景;唯有能够彻底放下自我私利的人,才能把一切众人的责任担得起来。
这个偈子的意思是说,没有可见,乃能见到一切的真实:不得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你的观察判断才会客观。人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从自己的立场看景色,从自己的角度看方位,从自己的兴趣看人、物、世界。这都是已经有了主观立场的见解。凡不是客观的,就很可能是不公平、
不正确的。只要设定了立场,看什么都不是完整的。从东面看到你的脸孔,从西面看到你的背影,即使从四面八方的全方位来看你,也看不到你的内脏结构。若把内部剖析出来看,整体的你又不见了。只可说你于某一时段看到某一现象,不要据以判断说你已看到全体事实的真相。
因此,对待一切现象,虽要全心全力,却也要坚守不执著、无定所、无定向、无定法的原则,这才叫做见到了“实法”。放下主观意识,也要放下客观意识,超越了主观及客观的看法,就能体验到正确的、真正的宇宙人生的真相。
小道放荡
莫学小道,以信邪见;莫习*,令增欲意。
——《法句经卷上教学品》
这四句话内容相当丰富。
“小道”是指看似有趣其实没有大用处的杂技、艺能、命相、方术等,可以谋生及消遣,但是对于经国济世、广度众生的伟大人格没有多少帮助,也不能提供真正的幸福人生。
“邪见”也叫不正见,又名愚痴。比如不以正当的、正常的方式规划人生,却用投机取巧、走捷径、抄小路的方法占便宜,得利益;自己不努力付出,却希望坐享其成。凡此等与因果相违的都叫邪见。
“*”是语言的行为浪漫和身体的行为不受约束,没有规矩,在生活中不受团体的、风俗的,甚至道德的规范。独处时如此,在与人相处时也一样,可谓害群之马。凡以非正规方式生活而追求刺激,戕害身心,对他人有所损害者,皆属*。
“欲意”是指奢侈的、过分的追求,又叫贪欲。我常说:“人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但想要的东西非常多。”必需品的取得,虽然是欲,但那是正常的需要。所需的东西用正当的方式获得,是为每个人生存的依据,不致造成他人的伤害或社会混乱。“想要”则是贪得无厌的追求,不但使自己非常疲累、非常烦恼、非常痛苦,也会对别人造成困扰。即使得到一时的满足,事实上是永远不能满足的。
真知灼见
无见乃能见,一切真实法;于法有所见,彼则无所见。
——《六十华严经卷七菩萨云集妙胜殿上说偈品第十之一》
不要存有想见什么的主观态度,你才能见到纯客观的事实真相。但是如果你认为自己对事实真相确有所见,实际上又偏离了佛说实相无相的原则。
在所有的佛教圣典中,都叫我们要努力,又叫我们要放下;叫我们要上进,又叫我们不要期待;叫我们要肯定,又叫我们不要执著。这就是佛法的优越处和高明点。
我们一定要有着力点才能努力,但抓住着力点之后要能放下,亦即提得起也要放得下。提得起是方法,是着力的开始;放得下是为了进步,级级上升,就像登山的人,由悬崖绝壁向上攀登,必须步步扎稳、步步放下,否则就不上不下了。所以在全力提起之后,必得彻底放下,才能有大担当,才会有大远景;唯有能够彻底放下自我私利的人,才能把一切众人的责任担得起来。
这个偈子的意思是说,没有可见,乃能见到一切的真实:不得有先入为主的成见,你的观察判断才会客观。人人都会有自己的看法,从自己的立场看景色,从自己的角度看方位,从自己的兴趣看人、物、世界。这都是已经有了主观立场的见解。凡不是客观的,就很可能是不公平、
不正确的。只要设定了立场,看什么都不是完整的。从东面看到你的脸孔,从西面看到你的背影,即使从四面八方的全方位来看你,也看不到你的内脏结构。若把内部剖析出来看,整体的你又不见了。只可说你于某一时段看到某一现象,不要据以判断说你已看到全体事实的真相。
因此,对待一切现象,虽要全心全力,却也要坚守不执著、无定所、无定向、无定法的原则,这才叫做见到了“实法”。放下主观意识,也要放下客观意识,超越了主观及客观的看法,就能体验到正确的、真正的宇宙人生的真相。
不爱不忧
不当趣所爱,亦莫有不爱;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
——《法句经卷下好喜品》
这首偈是说,不要拼命追求所喜爱的东西,也不要对迎面而来的事物有所厌恶。对凡夫而言,喜爱的东西不见了会忧愁,讨厌的东西出现了也会忧愁。这是讨论欣喜与厌恶的统一和对立。教我们不要在爱恨好恶之间挣扎,陷自己于矛盾痛苦之中。
人如果希望生活得快乐,对于所爱的东西尽量少一点,乃是没有偏爱;最好也没有不爱的东西。《六祖坛经》也劝人学习“嗔爱不关心”的心境,不要让自己有嗔有爱,否则就是烦恼。嗔爱是相互关连的,没得到的想得到,追求时担心得不到,得到了的又愁着会失去。心里永远有负担,永远没有安定感。凡有所喜爱、有所厌恶,就是有所困扰、有所束缚,不得解脱。换句话说,只要世上有一样东西是你所喜欢的,或是你所讨厌的,你就被它困惑了。欣厌交加,患得患失,便是痛苦的人生。
心胸豁达的人,应该养成超越于欣厌及爱忧的观念,没有非要追求到手不可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已讨厌到非得除去而后快的事物。看到喜欢的东西、遇到喜欢的事物,要问一问为什么喜欢,是跟自私的自我有关呢,还是与大众的幸福有关?事实上,有的所谓喜爱及忧虑,根本没有意义,也没有道理,只是一时的风气,或者是一时的兴趣使然。因此,希望活得幸福的人,最好不要有爱或不爱的东西,也不要有或喜或忧的事物,应当练习随遇而安、随缘而动的修养功夫,环境需要自己怎么样,就怎么样去面对它、因应它,就可到处安心和安身了。否则对所爱的东西拼命追求而到不了手,对不爱的东西拼命排斥又挥之不去,都是很烦恼的事。
菩萨的心
菩萨未曾染着色,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住一切诸三昧,所有功德悉回向。
——《六十华严经卷十四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一》
此偈是说,菩萨在人间,也和我们一样,有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所构成的肉体生命,但却不像凡夫那样地贪恋执著;菩萨虽已修成一切禅定的三昧境界,但也不会耽着那些禅定境界的享受,而把他们所有的成就,都奉献给广大的众生。
菩萨有两类:一是初发心凡夫菩萨。不论是谁,任何人只要有心学习菩萨的精神,并且发愿将来成佛,便是菩萨。二是已证无生法忍的圣者大菩萨。无生法忍是不再有烦恼生起的意思,也就是只有慈悲而没有情绪的智者。最具代表性的,如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等。
这两种菩萨,前者必需来世间受生为人,后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会接受人身,以人间身来度化人间的有缘众生。一般凡夫是以所造的业力受生,菩萨则是以所发的慈悲愿力受生。同样都由五阴组成的生命,一般人迷恋贪著生命,菩萨则将生命当做自度度人的工具,使用工具、珍惜工具,但不会把此工具当做舍不得放不下的自我来执著。菩萨不恋生死、不畏生死,这叫自由生死的大解脱者;他们没有一定要活多久或不活多久,没有一定要活得如何的风光或不风光,尽心尽力,一切随缘。
三昧是智慧与禅定的相加,即是安稳及解脱的功能。一般人在努力得到成果之后,通常是拥有它、享用它,而菩萨在获得解脱的成果之后,却不住于解脱,而用智慧将慈悲的爱心奉献给需要他们帮助的众生。
请不要把菩萨想象成那样的高不可攀,只要有心学习菩萨精神,你就是菩萨的化现。
菩萨的心
菩萨未曾染着色,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住一切诸三昧,所有功德悉回向。
——《六十华严经卷十四金刚幢菩萨十回向品第二十一之一》
此偈是说,菩萨在人间,也和我们一样,有色受想行识等五阴所构成的肉体生命,但却不像凡夫那样地贪恋执著;菩萨虽已修成一切禅定的三昧境界,但也不会耽着那些禅定境界的享受,而把他们所有的成就,都奉献给广大的众生。
菩萨有两类:一是初发心凡夫菩萨。不论是谁,任何人只要有心学习菩萨的精神,并且发愿将来成佛,便是菩萨。二是已证无生法忍的圣者大菩萨。无生法忍是不再有烦恼生起的意思,也就是只有慈悲而没有情绪的智者。最具代表性的,如观世音菩萨、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地藏王菩萨等。
这两种菩萨,前者必需来世间受生为人,后者在有必要的情况下,也会接受人身,以人间身来度化人间的有缘众生。一般凡夫是以所造的业力受生,菩萨则是以所发的慈悲愿力受生。同样都由五阴组成的生命,一般人迷恋贪著生命,菩萨则将生命当做自度度人的工具,使用工具、珍惜工具,但不会把此工具当做舍不得放不下的自我来执著。菩萨不恋生死、不畏生死,这叫自由生死的大解脱者;他们没有一定要活多久或不活多久,没有一定要活得如何的风光或不风光,尽心尽力,一切随缘。
三昧是智慧与禅定的相加,即是安稳及解脱的功能。一般人在努力得到成果之后,通常是拥有它、享用它,而菩萨在获得解脱的成果之后,却不住于解脱,而用智慧将慈悲的爱心奉献给需要他们帮助的众生。
请不要把菩萨想象成那样的高不可攀,只要有心学习菩萨精神,你就是菩萨的化现。
不爱不忧
不当趣所爱,亦莫有不爱;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
——《法句经卷下好喜品》
这首偈是说,不要拼命追求所喜爱的东西,也不要对迎面而来的事物有所厌恶。对凡夫而言,喜爱的东西不见了会忧愁,讨厌的东西出现了也会忧愁。这是讨论欣喜与厌恶的统一和对立。教我们不要在爱恨好恶之间挣扎,陷自己于矛盾痛苦之中。
人如果希望生活得快乐,对于所爱的东西尽量少一点,乃是没有偏爱;最好也没有不爱的东西。《六祖坛经》也劝人学习“嗔爱不关心”的心境,不要让自己有嗔有爱,否则就是烦恼。嗔爱是相互关连的,没得到的想得到,追求时担心得不到,得到了的又愁着会失去。心里永远有负担,永远没有安定感。凡有所喜爱、有所厌恶,就是有所困扰、有所束缚,不得解脱。换句话说,只要世上有一样东西是你所喜欢的,或是你所讨厌的,你就被它困惑了。欣厌交加,患得患失,便是痛苦的人生。
心胸豁达的人,应该养成超越于欣厌及爱忧的观念,没有非要追求到手不可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已讨厌到非得除去而后快的事物。看到喜欢的东西、遇到喜欢的事物,要问一问为什么喜欢,是跟自私的自我有关呢,还是与大众的幸福有关?事实上,有的所谓喜爱及忧虑,根本没有意义,也没有道理,只是一时的风气,或者是一时的兴趣使然。因此,希望活得幸福的人,最好不要有爱或不爱的东西,也不要有或喜或忧的事物,应当练习随遇而安、随缘而动的修养功夫,环境需要自己怎么样,就怎么样去面对它、因应它,就可到处安心和安身了。否则对所爱的东西拼命追求而到不了手,对不爱的东西拼命排斥又挥之不去,都是很烦恼的事。
满月清凉
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光;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六十华严经卷四十三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八》
被小乘的声闻乘和缘觉乘所掩盖的人,虽然已得解脱智,却像萤火虫的光,是属于小智小慧的层次。不若菩萨的智慧,就像清凉皎洁的月亮,游遍于无限广大的虚空。这四句话是用光的大小来比喻大乘和小乘的智慧,深浅广狭,非常的不同。
“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光”,是说声闻和缘觉的小乘圣人看起来似乎有智慧,其实已经把他们应该可以显现出来的大智慧盖住了。他们仅有点小智慧,然而得少为足,所以大乘经典常批评小乘的人是自了汉。
小乘的人自求自了、自断烦恼。他们觉得在世间非常痛苦,视世间环境如毒蛇猛兽那么可怕,如洪水火灾那么恐怖,因此从二乘佛法中找到避风港,从此出离生死,不想回到生死之中度众生了。
大乘菩萨则是着重“心”的解脱。面对苦难的众生和本身的烦恼现象,知道有烦恼,其实烦恼并不存在;只因自己不能掌控自己,所以经常受环境诱惑而造恶业,故起种种烦恼。知道这个原因之后,就能不受烦恼所困所转,当下即不是烦恼。他知道众生为什么烦恼,能够放下就没有烦恼。烦恼本空,生死如幻,这些都是临时的现象,不是真有那个东西。了解之后心中就没有恐惧、没有苦恼,现象归现象,但那并非烦恼。
二乘已经体验到,烦恼是由心造业而得苦难的果报,所以修行解脱之法,自己离开烦恼,这也算是一种智慧!不过大乘菩萨不为自身求安乐,但使众生得离苦。拿个比喻来形容:菩萨的智慧如八月中秋夜晚的月亮,清凉圆满,辉映苍穹;小乘的智慧如田间水边的萤火虫,光度微弱,忽隐忽现,勉强自照,不足以利人。所以菩萨的智慧是自利利人,自己能离烦恼,也帮助他人离烦恼;自己得大智慧,也帮助他人得大智慧。这就是关怀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
“毕竟空”可解释为虚空,也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自己没有烦恼,但不离开有烦恼的众生世界中,自己不受烦恼困扰。心如虚空包容一切众生,在有如虚空的无量空间中广度众生,永远无挂无碍,故名为毕竟空。
身心言行
节身慎言,守摄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强。
——《法句经卷下忿怒品》
此偈是说,把身、口、意的三类行为都好好照顾,对外来的刺激或攻击都不起嗔恨心,就是行的正道,也就是忍辱产生的力量。“忍辱”是柔韧的表现,因为柔能克刚,所以是“最强”。
这四句话,把人的行为都点出来了,包括身体的、语言的、心理的行为。其中心理的行为最难约束,但也最须加以注意。心理行为收敛之后,身体及语言的行为也会随之受到规范。
“节”是有分寸、有节制;“节身”是对人要有礼貌节度,不得有打杀、窃盗、邪淫等三种行为。
“慎言”是谨防口过,俗语说祸从口出,不可不小心。语言是用来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协调、交换意见等的工具,不该有的语言行为,便是以谎言骗人,以毒口伤人,挑拨离间,闲言秽语。
“守摄其心”是守住自己的心,不让心念散乱,不仅不起邪念,同时要练习做到心口一致、身心一致,不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把心放在那些事情上,把心放在那些语言上,即使在散步时,也不胡思乱想,或者专心走路,或者专心欣赏风光,那就不会有杂念、恶念生起了。心中经常保持清净宁静,遇到人时,你的身体及口头也会随之彬彬有礼了。
“舍恚”也是心理行为。“恚”是嗔恚、难过、愤恨、讨厌、敌视。嗔恨心强的人,心理不平衡,理智也降低,发怒时不清明、不客观,所认知的环境和所做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这种情况要靠容忍的修养来帮助。所以,调治嗔怒的最好方法是从忍辱下手,在有人故意激怒你时,最好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体验呼吸在鼻孔出入的感觉。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能忍一时之气,可保百年之身,能占到很多的便宜,得到很多利益。至少可以免了血压上升,不致当场中风,省得自己那么愤懑,可以保持健康的身心。同时也不会用恶劣的言行回应对方,就不致遭到更多的侮辱和更大的损失。忍辱者必多福,原因就是能忍的人弹性最大,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柔韧的人比刚强的人有更多的回旋空间。表面看来忍辱是受委屈,其实那才是真正的勇者。
满月清凉
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光;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
——《六十华严经卷四十三离世间品第三十三之八》
被小乘的声闻乘和缘觉乘所掩盖的人,虽然已得解脱智,却像萤火虫的光,是属于小智小慧的层次。不若菩萨的智慧,就像清凉皎洁的月亮,游遍于无限广大的虚空。这四句话是用光的大小来比喻大乘和小乘的智慧,深浅广狭,非常的不同。
“映蔽于二乘,小智萤火光”,是说声闻和缘觉的小乘圣人看起来似乎有智慧,其实已经把他们应该可以显现出来的大智慧盖住了。他们仅有点小智慧,然而得少为足,所以大乘经典常批评小乘的人是自了汉。
小乘的人自求自了、自断烦恼。他们觉得在世间非常痛苦,视世间环境如毒蛇猛兽那么可怕,如洪水火灾那么恐怖,因此从二乘佛法中找到避风港,从此出离生死,不想回到生死之中度众生了。
大乘菩萨则是着重“心”的解脱。面对苦难的众生和本身的烦恼现象,知道有烦恼,其实烦恼并不存在;只因自己不能掌控自己,所以经常受环境诱惑而造恶业,故起种种烦恼。知道这个原因之后,就能不受烦恼所困所转,当下即不是烦恼。他知道众生为什么烦恼,能够放下就没有烦恼。烦恼本空,生死如幻,这些都是临时的现象,不是真有那个东西。了解之后心中就没有恐惧、没有苦恼,现象归现象,但那并非烦恼。
二乘已经体验到,烦恼是由心造业而得苦难的果报,所以修行解脱之法,自己离开烦恼,这也算是一种智慧!不过大乘菩萨不为自身求安乐,但使众生得离苦。拿个比喻来形容:菩萨的智慧如八月中秋夜晚的月亮,清凉圆满,辉映苍穹;小乘的智慧如田间水边的萤火虫,光度微弱,忽隐忽现,勉强自照,不足以利人。所以菩萨的智慧是自利利人,自己能离烦恼,也帮助他人离烦恼;自己得大智慧,也帮助他人得大智慧。这就是关怀一切众生的大慈悲心。
“毕竟空”可解释为虚空,也是“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自己没有烦恼,但不离开有烦恼的众生世界中,自己不受烦恼困扰。心如虚空包容一切众生,在有如虚空的无量空间中广度众生,永远无挂无碍,故名为毕竟空。
身心言行
节身慎言,守摄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强。
——《法句经卷下忿怒品》
此偈是说,把身、口、意的三类行为都好好照顾,对外来的刺激或攻击都不起嗔恨心,就是行的正道,也就是忍辱产生的力量。“忍辱”是柔韧的表现,因为柔能克刚,所以是“最强”。
这四句话,把人的行为都点出来了,包括身体的、语言的、心理的行为。其中心理的行为最难约束,但也最须加以注意。心理行为收敛之后,身体及语言的行为也会随之受到规范。
“节”是有分寸、有节制;“节身”是对人要有礼貌节度,不得有打杀、窃盗、邪淫等三种行为。
“慎言”是谨防口过,俗语说祸从口出,不可不小心。语言是用来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协调、交换意见等的工具,不该有的语言行为,便是以谎言骗人,以毒口伤人,挑拨离间,闲言秽语。
“守摄其心”是守住自己的心,不让心念散乱,不仅不起邪念,同时要练习做到心口一致、身心一致,不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把心放在那些事情上,把心放在那些语言上,即使在散步时,也不胡思乱想,或者专心走路,或者专心欣赏风光,那就不会有杂念、恶念生起了。心中经常保持清净宁静,遇到人时,你的身体及口头也会随之彬彬有礼了。
“舍恚”也是心理行为。“恚”是嗔恚、难过、愤恨、讨厌、敌视。嗔恨心强的人,心理不平衡,理智也降低,发怒时不清明、不客观,所认知的环境和所做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这种情况要靠容忍的修养来帮助。所以,调治嗔怒的最好方法是从忍辱下手,在有人故意激怒你时,最好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体验呼吸在鼻孔出入的感觉。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能忍一时之气,可保百年之身,能占到很多的便宜,得到很多利益。至少可以免了血压上升,不致当场中风,省得自己那么愤懑,可以保持健康的身心。同时也不会用恶劣的言行回应对方,就不致遭到更多的侮辱和更大的损失。忍辱者必多福,原因就是能忍的人弹性最大,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柔韧的人比刚强的人有更多的回旋空间。表面看来忍辱是受委屈,其实那才是真正的勇者。
小道放荡
莫学小道,以信邪见;莫习*,令增欲意。
——《法句经卷上教学品》
这四句话内容相当丰富。
“小道”是指看似有趣其实没有大用处的杂技、艺能、命相、方术等,可以谋生及消遣,但是对于经国济世、广度众生的伟大人格没有多少帮助,也不能提供真正的幸福人生。
“邪见”也叫不正见,又名愚痴。比如不以正当的、正常的方式规划人生,却用投机取巧、走捷径、抄小路的方法占便宜,得利益;自己不努力付出,却希望坐享其成。凡此等与因果相违的都叫邪见。
“*”是语言的行为浪漫和身体的行为不受约束,没有规矩,在生活中不受团体的、风俗的,甚至道德的规范。独处时如此,在与人相处时也一样,可谓害群之马。凡以非正规方式生活而追求刺激,戕害身心,对他人有所损害者,皆属*。
“欲意”是指奢侈的、过分的追求,又叫贪欲。我常说:“人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但想要的东西非常多。”必需品的取得,虽然是欲,但那是正常的需要。所需的东西用正当的方式获得,是为每个人生存的依据,不致造成他人的伤害或社会混乱。“想要”则是贪得无厌的追求,不但使自己非常疲累、非常烦恼、非常痛苦,也会对别人造成困扰。即使得到一时的满足,事实上是永远不能满足的。
小道放荡
莫学小道,以信邪见;莫习*,令增欲意。
——《法句经卷上教学品》
这四句话内容相当丰富。
“小道”是指看似有趣其实没有大用处的杂技、艺能、命相、方术等,可以谋生及消遣,但是对于经国济世、广度众生的伟大人格没有多少帮助,也不能提供真正的幸福人生。
“邪见”也叫不正见,又名愚痴。比如不以正当的、正常的方式规划人生,却用投机取巧、走捷径、抄小路的方法占便宜,得利益;自己不努力付出,却希望坐享其成。凡此等与因果相违的都叫邪见。
“*”是语言的行为浪漫和身体的行为不受约束,没有规矩,在生活中不受团体的、风俗的,甚至道德的规范。独处时如此,在与人相处时也一样,可谓害群之马。凡以非正规方式生活而追求刺激,戕害身心,对他人有所损害者,皆属*。
“欲意”是指奢侈的、过分的追求,又叫贪欲。我常说:“人需要的东西并不多,但想要的东西非常多。”必需品的取得,虽然是欲,但那是正常的需要。所需的东西用正当的方式获得,是为每个人生存的依据,不致造成他人的伤害或社会混乱。“想要”则是贪得无厌的追求,不但使自己非常疲累、非常烦恼、非常痛苦,也会对别人造成困扰。即使得到一时的满足,事实上是永远不能满足的。
勿出恶言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
——《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偈子中的“士”字,是指一般人士、普通人士。言语用之不当,就如斧在口中,佛经里往往形容恶毒的言词为“口出刀剑”,凡是邪恶的、锐利的、讥讽的、刺激的、刻薄的、中伤的、得理不饶人的言语,都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剑斧钺。
许多人好逞口舌之能,享受快意直言之乐,但是有没有想过:一句话就能使人受伤一辈子,一句话就能使人丧失自信心,一句话就能断送一个人的前途……有人说谎说得异常巧妙利落,结果使他人蒙受损失,甚至要人丧家失命。恶语毒言的力量实在太强了!
“恶言”又名为妄语,是十恶中的大恶之一,有几种类别:第一,说谎、欺骗。第二,恶口、骂人。第三,挑拨离间。第四,无意义的、无聊的、*的、唆使人做坏事的话。这些恶行,不仅佛教徒要避免,普通人也不能有,否则自招祸殃,也可能有人因你的言语而遭受损失灾难,于心何忍?再者,凡是尖酸刻薄、随口伤人的人,谁都会畏惧他,因为大家都不希望受到伤害。
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如果多积一点口德,少造一点口过,实在是培福求福的大功德。常使用柔软语、关怀语、慈悲语,以欣赏的、赞叹的、劝慰的、勉励的口吻对待人,双方皆得利益。当然,在必要的时候以毒攻毒,用强有力的话才能惊醒梦中人,这是出于关爱心、慈悲心的做法。但必须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双方的关系,以及对方对你的信心够不够深切,万勿随便使用,正如非高明的医生不能使用毒药治病是同一个道理。
不爱不忧
不当趣所爱,亦莫有不爱;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
——《法句经卷下好喜品》
这首偈是说,不要拼命追求所喜爱的东西,也不要对迎面而来的事物有所厌恶。对凡夫而言,喜爱的东西不见了会忧愁,讨厌的东西出现了也会忧愁。这是讨论欣喜与厌恶的统一和对立。教我们不要在爱恨好恶之间挣扎,陷自己于矛盾痛苦之中。
人如果希望生活得快乐,对于所爱的东西尽量少一点,乃是没有偏爱;最好也没有不爱的东西。《六祖坛经》也劝人学习“嗔爱不关心”的心境,不要让自己有嗔有爱,否则就是烦恼。嗔爱是相互关连的,没得到的想得到,追求时担心得不到,得到了的又愁着会失去。心里永远有负担,永远没有安定感。凡有所喜爱、有所厌恶,就是有所困扰、有所束缚,不得解脱。换句话说,只要世上有一样东西是你所喜欢的,或是你所讨厌的,你就被它困惑了。欣厌交加,患得患失,便是痛苦的人生。
心胸豁达的人,应该养成超越于欣厌及爱忧的观念,没有非要追求到手不可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已讨厌到非得除去而后快的事物。看到喜欢的东西、遇到喜欢的事物,要问一问为什么喜欢,是跟自私的自我有关呢,还是与大众的幸福有关?事实上,有的所谓喜爱及忧虑,根本没有意义,也没有道理,只是一时的风气,或者是一时的兴趣使然。因此,希望活得幸福的人,最好不要有爱或不爱的东西,也不要有或喜或忧的事物,应当练习随遇而安、随缘而动的修养功夫,环境需要自己怎么样,就怎么样去面对它、因应它,就可到处安心和安身了。否则对所爱的东西拼命追求而到不了手,对不爱的东西拼命排斥又挥之不去,都是很烦恼的事。
勿出恶言
夫士之生,斧在口中,所以斩身,由其恶言。
——《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偈子中的“士”字,是指一般人士、普通人士。言语用之不当,就如斧在口中,佛经里往往形容恶毒的言词为“口出刀剑”,凡是邪恶的、锐利的、讥讽的、刺激的、刻薄的、中伤的、得理不饶人的言语,都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剑斧钺。
许多人好逞口舌之能,享受快意直言之乐,但是有没有想过:一句话就能使人受伤一辈子,一句话就能使人丧失自信心,一句话就能断送一个人的前途……有人说谎说得异常巧妙利落,结果使他人蒙受损失,甚至要人丧家失命。恶语毒言的力量实在太强了!
“恶言”又名为妄语,是十恶中的大恶之一,有几种类别:第一,说谎、欺骗。第二,恶口、骂人。第三,挑拨离间。第四,无意义的、无聊的、*的、唆使人做坏事的话。这些恶行,不仅佛教徒要避免,普通人也不能有,否则自招祸殃,也可能有人因你的言语而遭受损失灾难,于心何忍?再者,凡是尖酸刻薄、随口伤人的人,谁都会畏惧他,因为大家都不希望受到伤害。
在人的生命过程中,如果多积一点口德,少造一点口过,实在是培福求福的大功德。常使用柔软语、关怀语、慈悲语,以欣赏的、赞叹的、劝慰的、勉励的口吻对待人,双方皆得利益。当然,在必要的时候以毒攻毒,用强有力的话才能惊醒梦中人,这是出于关爱心、慈悲心的做法。但必须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双方的关系,以及对方对你的信心够不够深切,万勿随便使用,正如非高明的医生不能使用毒药治病是同一个道理。
不爱不忧
不当趣所爱,亦莫有不爱;爱之不见忧,不爱见亦忧。
——《法句经卷下好喜品》
这首偈是说,不要拼命追求所喜爱的东西,也不要对迎面而来的事物有所厌恶。对凡夫而言,喜爱的东西不见了会忧愁,讨厌的东西出现了也会忧愁。这是讨论欣喜与厌恶的统一和对立。教我们不要在爱恨好恶之间挣扎,陷自己于矛盾痛苦之中。
人如果希望生活得快乐,对于所爱的东西尽量少一点,乃是没有偏爱;最好也没有不爱的东西。《六祖坛经》也劝人学习“嗔爱不关心”的心境,不要让自己有嗔有爱,否则就是烦恼。嗔爱是相互关连的,没得到的想得到,追求时担心得不到,得到了的又愁着会失去。心里永远有负担,永远没有安定感。凡有所喜爱、有所厌恶,就是有所困扰、有所束缚,不得解脱。换句话说,只要世上有一样东西是你所喜欢的,或是你所讨厌的,你就被它困惑了。欣厌交加,患得患失,便是痛苦的人生。
心胸豁达的人,应该养成超越于欣厌及爱忧的观念,没有非要追求到手不可的东西,也没有什么已讨厌到非得除去而后快的事物。看到喜欢的东西、遇到喜欢的事物,要问一问为什么喜欢,是跟自私的自我有关呢,还是与大众的幸福有关?事实上,有的所谓喜爱及忧虑,根本没有意义,也没有道理,只是一时的风气,或者是一时的兴趣使然。因此,希望活得幸福的人,最好不要有爱或不爱的东西,也不要有或喜或忧的事物,应当练习随遇而安、随缘而动的修养功夫,环境需要自己怎么样,就怎么样去面对它、因应它,就可到处安心和安身了。否则对所爱的东西拼命追求而到不了手,对不爱的东西拼命排斥又挥之不去,都是很烦恼的事。
语言艺术
是以言语者,必使己无患,亦不克众人,是为能善言。
——《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此偈劝诫我们不仅不用恶言,更应常用善言。善言就是慈悲语、智慧语,而弘扬佛法、代佛说法、覆诵佛法来帮助他人,也都是善言。善言必须是用言语助人,并且使被帮助的人不再用言语害人害己。这样衍生出去,一人帮助二人,十人帮助百人,都是用慈悲语、智慧语来利益自己和众生,所以说:“必使己无患,亦不克众人。”
当自己使用粗暴的、中伤的、讥刺的、攻击的语言时,好像在发泄,感觉很痛快。其实那就是愤怒心、嫉妒心、失衡心的表现,本身就是烦恼。在这种心情下,自己已经遭受损失,何况对方可能会报复,导致相互用语言杀伐。所以使用如刀似剑的言语,既害人又害己,非常不理智。我们该用礼貌的、尊敬的、赞叹的、轻柔的言语,对待所有的,甚至包括仇人和敌手。古人说君子反目不出恶言,君子绝交好聚好散,绝不谩骂攻讦。这是一般人该有的基本修养,何况是佛教徒呢?
语言是道德行为,也是艺术的表现,用之得体,可以提升人品,也可以受人欣赏。所以最好不用粗俗语、低俗语、流俗语,以免俗不可耐,那就违背了道德也远离了艺术。
身心言行
节身慎言,守摄其心;舍恚行道,忍辱最强。
——《法句经卷下忿怒品》
此偈是说,把身、口、意的三类行为都好好照顾,对外来的刺激或攻击都不起嗔恨心,就是行的正道,也就是忍辱产生的力量。“忍辱”是柔韧的表现,因为柔能克刚,所以是“最强”。
这四句话,把人的行为都点出来了,包括身体的、语言的、心理的行为。其中心理的行为最难约束,但也最须加以注意。心理行为收敛之后,身体及语言的行为也会随之受到规范。
“节”是有分寸、有节制;“节身”是对人要有礼貌节度,不得有打杀、窃盗、邪淫等三种行为。
“慎言”是谨防口过,俗语说祸从口出,不可不小心。语言是用来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协调、交换意见等的工具,不该有的语言行为,便是以谎言骗人,以毒口伤人,挑拨离间,闲言秽语。
“守摄其心”是守住自己的心,不让心念散乱,不仅不起邪念,同时要练习做到心口一致、身心一致,不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把心放在那些事情上,把心放在那些语言上,即使在散步时,也不胡思乱想,或者专心走路,或者专心欣赏风光,那就不会有杂念、恶念生起了。心中经常保持清净宁静,遇到人时,你的身体及口头也会随之彬彬有礼了。
“舍恚”也是心理行为。“恚”是嗔恚、难过、愤恨、讨厌、敌视。嗔恨心强的人,心理不平衡,理智也降低,发怒时不清明、不客观,所认知的环境和所做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这种情况要靠容忍的修养来帮助。所以,调治嗔怒的最好方法是从忍辱下手,在有人故意激怒你时,最好专注于自己的呼吸,体验呼吸在鼻孔出入的感觉。
古人说:“小不忍则乱大谋”,能忍一时之气,可保百年之身,能占到很多的便宜,得到很多利益。至少可以免了血压上升,不致当场中风,省得自己那么愤懑,可以保持健康的身心。同时也不会用恶劣的言行回应对方,就不致遭到更多的侮辱和更大的损失。忍辱者必多福,原因就是能忍的人弹性最大,所谓大丈夫能屈能伸,柔韧的人比刚强的人有更多的回旋空间。表面看来忍辱是受委屈,其实那才是真正的勇者。
语言艺术
是以言语者,必使己无患,亦不克众人,是为能善言。
——《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此偈劝诫我们不仅不用恶言,更应常用善言。善言就是慈悲语、智慧语,而弘扬佛法、代佛说法、覆诵佛法来帮助他人,也都是善言。善言必须是用言语助人,并且使被帮助的人不再用言语害人害己。这样衍生出去,一人帮助二人,十人帮助百人,都是用慈悲语、智慧语来利益自己和众生,所以说:“必使己无患,亦不克众人。”
当自己使用粗暴的、中伤的、讥刺的、攻击的语言时,好像在发泄,感觉很痛快。其实那就是愤怒心、嫉妒心、失衡心的表现,本身就是烦恼。在这种心情下,自己已经遭受损失,何况对方可能会报复,导致相互用语言杀伐。所以使用如刀似剑的言语,既害人又害己,非常不理智。我们该用礼貌的、尊敬的、赞叹的、轻柔的言语,对待所有的,甚至包括仇人和敌手。古人说君子反目不出恶言,君子绝交好聚好散,绝不谩骂攻讦。这是一般人该有的基本修养,何况是佛教徒呢?
语言是道德行为,也是艺术的表现,用之得体,可以提升人品,也可以受人欣赏。所以最好不用粗俗语、低俗语、流俗语,以免俗不可耐,那就违背了道德也远离了艺术。
身心言行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