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_3 雾满拦江(明)
  也就是说,如果燕王朱棣渴望夺得天下,他首先必须要让自己成为这样一种不懂得爱也不会爱更没有想过去爱的冷漠动物。
  糟糕的是,燕王朱棣知道自己不是这种冷血的狼人,他还有人的基本感情,只因为三个儿子在京师,就表现得缚手缚脚,不敢妄动。
  然而现在,双方已经撕破脸皮,朱棣被置于最危险的位置。眼下的情形就是,除非他是那种冷漠嗜血的狼人,否则他已经不再有存活的可能。然而他偏偏不是狼人,那么他该怎么办?
  答案是——进化,让自己迅速地成为野狼。
  可是,一只善良的老绵羊,如何才能够迅速进化成野狼呢?
  他必须立即着手摧毁自己的旧有人格,也就是他的灵魂。这是一只老绵羊的灵魂,带给他的是我为鱼肉的悲剧。唯其摧毁旧的绵羊人格,重新建立起来一种可怕的野狼人格,他才能够成为一只真正的狼。
  你究竟是一只羊,还是一匹狼,不是取决于你的愿望,而是取决于你的灵魂。如果你有一只羊的灵魂,再装出凶狠的模样,也不管用。相反,如果你拥有一匹狼的灵魂,甭管你披上多少层羊皮,迟早也会干出嗜血如狂的猛事来。
  可如果你拥有老绵羊的人格,却必须要像朱棣那样,在短时间内迅速地进化成为野狼的人格,这个过程会如何呢?
  首先,你必须要在外部及内心的双重高压之下,彻底摧毁自己的老绵羊人格。而人格是一个人保持思维正常的基础构件,一旦旧有人格被摧毁,这个人也就丧失了理智,成为了冬不知寒,夏不知暖,吃饭不知饥饱,睡觉不知颠倒的疯子。
  一如朱棣。
  世界上百分之百的精神病患者,都是因为无力抗拒外界的压力,导致人格崩溃所形成的。但是绝大多数人是不具重新构建全新人格的能力的,但是朱棣却有这种能力。如何知道朱棣拥有这种可怕能力呢?
  证据:早在朱棣二十岁以前,他就在最博学的老师指导之下,系统地学习了儒家、佛家及道家的思想知识。所有的这些思想,无一不是在探究人的灵魂及心智,无一不是在探讨人格的组建机制。
  朱棣读懂了这些书。
  所以,当历史的房门对着一只老绵羊的鼻尖关门,再打开的时候,我们看到门里,赫赫然蹲坐着一只凶残的野狼。
  他就是这样完成了自己的进化。
  (6)半狼羊之战
  当朱棣赤裸着身子,奔走于北京城的街上之时,南京城的皇宫里,突然发生了件可怕的怪事。
  夜宴张灯荧煌,忽不见人。寝宫初见,见男子提一人头,血气模糊,直入宫内,随索之,寂无所有。狐狸满室,变怪万状,遍置鹰犬,亦不能止。——《奉天靖难记》
  恐怖的异象,让年轻的建文帝坐卧不安。他感觉到有什么可怕的事情正在发生,可到底是什么事呢?恰好这时候疯子燕王朱棣的部属护卫百户邓庸到南京出差,建文帝毫不客气,立即吩咐拿下,取巨型刑杖,往死里揍,打到他说实话为止……一顿暴打,打得邓庸哭爹喊娘,就一五一十地把燕王准备谋反的事情全都说了。
  “圣旨下,着北平都指挥佥事张信,立即将燕王朱棣拿下,先打死再说。”
  张信接到密旨,就先回家喝口水,然后准备干活。恰好他妈正在屋里研究国际局势,见到儿子进来,就问:“你干吗这么形色匆匆?”张信兴奋地告诉妈妈:“娘,天大的好消息,疯子朱棣要完蛋了,我现在就去逮他来。”张母闻言大怒:“儿子,你缺心眼啊,也不说比较比较燕王和南京城的那个小皇帝,燕王是食人不吐骨头的饿狼,皇帝是温柔善良的小绵羊,狼与羊斗,你站在羊的一边,这岂不是活腻歪了?赶紧,马上去燕王府,写血书表决心,誓死保护燕王,旗帜鲜明地反对南京伪政权……你听清楚了没有?”
  张信最听娘亲的话,答应了一声:“听清楚了。”就去燕王府表忠心。他到达的时候,正见燕王光着身子,在地下打滚,见他来到,大吼一声:“秃驴!敢跟贫道抢师太?拿命来……”不由分说,扑将过来。张信慌忙架住,急道:“王爷,你先别疯了,圣上有旨,让我立即逮起你来……”就听燕王大叫一声,向后便倒。张信疾前一步,语速飞快地说道:“王爷放心,我张信决不会奉南京伪政权的诏令,现在我隆重向王爷表态,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为了王爷,为了解决全人类,请王爷下命令吧!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王爷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决不会打错地儿的。”
  燕王朱棣悲叫一声:“你这来得也太快了,我这里……人格置换还没有完成……”
  张信道:“王爷,少扯那没用的,打人不过先下手,杀猪不过快下刀。赶紧下命令吧,让兄弟抢钱,抢地盘,抢女人……兄弟都等不及了。”
  朱棣茫然地爬起来,商量说:“要不,咱们这么着,我这边继续慢慢地完成人格置换,让兄弟们先动起来吧……你看如何?”
  张信说:“随你,王爷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于是朱棣急招道衍和尚人内,诱杀建文帝派来监视他的地方官张呙、谢贵。午夜兵出,夺取九门,三天后拿下北平,然后移师居庸关,大砍大杀之际,建文帝派了老将耿炳文统兵前来,首战不利,于是绣花枕头李景隆闪亮登场。
  李景隆,男,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儿子,生得身材高大,容貌健美。年轻的建文帝没有鉴识人才的眼光,只能单看相貌,一见李景隆外壳如此华丽,大喜曰:“希望竭力相维持,他日事平,当有重报。”
  于是李景隆调集精兵猛将,计五十万人,杀气腾腾前来攻打北平。而朱棣这边呢,满打满算,加上前者收罗的降兵,也不过一万之众,实力对比是五十比一,所以按照孙子兵法,十则围之,李景隆先行将北平团团围困。
  李景隆这边,最能打的是大将瞿能父子二人。此二人者,曾随大将军蓝玉出大渡河征西,煞是凶狠。这次首战出兵,就听哐哐哐……哗啦啦。父子二人合力,竟将北平的彰义门捣碎,不由分说,冲入城中。
  按理说,朱棣已经玩完了,没咒念了。可这个理是瞿能父子的理,不是李景隆的理。李景隆一见这父子二人要立功,登时火大了,立即传令收兵,存心把瞿家父子坑死在城里。幸亏瞿家父子武艺高强,又扭头杀出条血路,冲出城来。急忙命人用冷水浇城头,把城头冻得结结实实,筑成一座冰城,从此李景隆再也无计可施。
  北平杀得热闹,但朱棣其实并不在城中,这老兄正在会州急忙收罗降兵,凑足几万人之后,杀了回来,正遇李景隆的骑兵,被朱棣发狠捣碎,打得黄河冰面“哗”的一声裂开,李景隆的骑兵尽数跌落河心,冻成了冰人。
  双方移师,决战于白河,但是李景隆已成惊弓之鸟,趁朱棣不留神之际,飞也似的逃走了。
  五十万大兵就这样闹得灰头土脸,朱棣顿时嚣张起来。然而此时的朱棣,仍然未能完成他的人格转化,他目前最多不过算只半狼半羊的动物,行将到来的惨烈冲突,以及两军对垒时的强大压力,随时都有可能让他再次崩溃。
  (7)绵羊时代的回归
  首战失败,建文帝向李景隆发来贺电:人生豪迈,不过是从头再来。于是李景隆再次集调全国兵马六十万人,号称百万,气势汹汹地又回来了。
  这一次朝廷方面,不唯兵多,将领也猛,除了武功高得怕人的瞿能父子,还有大将平安。说起平安以前和朱棣也是战友,两人曾手挽手,肩并肩,共同出征过塞北。但是残酷的路线斗争,让昔日的战友沦为战场上的死敌。在平安这里,昔日和朱棣的交情,就是他政治上的污点了。所以他的表现比任何人更积极,两军对阵,他就大喊大叫,疯了一样地奔燕军杀过去。朱棣开始时还对老战友抱着莫大的希望,可眼瞧着自己的将士被砍得满地都是乱滚的脑壳,终于血红了眼睛,不由分说,调骑兵从平安背后重力冲撞,这才将平安击退。
  次日,双方展开了大决战,由平安、瞿能父子带头,高喊着灭燕的嘹亮口号,集结优势兵力,向着燕军猛冲过去。平安一马当先,捞到燕军大将陈亭,劈头一刀,将陈亭脑壳砍飞。骇得燕军心寒胆裂,不敢靠前,任由平安及瞿家父子砍瓜切菜大杀一气。
  眼见得大势已去,朱棣已经在脑子里构思失败后的自白书,正在措辞之际,忽听“喀咔咔”一声怪响,只见一股黑色的狂风,从东南方向平地卷起,直向李景隆的中军刮了过去,“砰”的一声巨响,把中军旗折为两段。朝廷军不明所以,一个个频频回头,想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朱棣趁机,急令轻骑绕到李景隆的后面,重力冲撞,顺风纵火,就见浓烟四起。李景隆的六十万大军不战自溃,六十万人逃命的脚步声惊天动地,丢弃的辎重器械,堆积如小山。而朱棣不依不饶地穷追猛赶,最能打的瞿家父子双双死于乱军之中,只有平安逃脱。
  此役,奠定了燕王夺取天下的最大资本,也暴露出了建文帝的孱弱无能,其对民心士气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兴奋的朱棣挥师猛入,李景隆败逃如飞。
  这时候锦衣卫杨本怒了,此人两臂有万钧之力,惯使一根重三十斤的狼牙棒。他先上书痛批并揭发了李景隆无能的罪状,然后大踏步地迎着燕军冲了过去。
  燕军排山倒海般涌来,将孤零零的猛将杨本湮没,等密如蚂蚁的燕军拥过,有人看到杨本手脚被反缚,拖在马屁股后面跑步前进。
  孤掌难鸣啊。
  但锦衣卫杨本的拼死血搏,刺激了朱棣大脑中的一个兴奋点,这导致了日后锦衣卫制度全面复活并肆虐。
  但朱棣此时还顾不上复活锦衣卫,他率领着燕军,大踏步地向济南逼近。在城中,新任山东布政司铁铉发来请降书,朱棣大喜,到了城下,当先而入,行至城门前,就听“哐”的一声巨响,一道重逾千斤的铁闸,当头砸下,将朱棣的座下马脑袋,砸成了液态物。
  朱棣昏头涨脑地从地上爬起来,发现大开的城门正在缓缓关闭,而且吊桥也在慢慢升起。朱棣慌乱中抢过也不知谁的座下马,疾冲跨越,越桥而走。逃得远远的,再回头看,才恍然大悟,原来铁铉想一铁闸拍死他。
  这下子朱棣气坏了,你说这个铁铉,你一不是中国人——铁铉是色目人,正宗维吾尔族;二不是战将——他本是负责后勤粮草调度的山东资政,官职不过是副科级。只因为主力死守济南,才获升任山东布政司。你说这里边有你铁铉什么事呢?跟着瞎搅和。朱棣很生气,立即命令,调来大炮轰城。
  却不想,城里的铁铉自有怪招,只见一片片招牌竖起,细一看,牌子上面写着:太祖高皇帝神位。
  攻城的燕军大骇,开炮?冲朱元璋开炮?这个事……合适吗?
  就在这时,朱棣脑子那半羊半狼的人格,突见朱元璋的灵牌,就听“嗖”的一声,他的人格重新退化成为了羊。面对那块毫无意义的牌子,他踉跄后退,竟然不敢开炮。开炮又有什么?朱元璋说破天,也不过是一个死皇帝,一匹死狼。可你朱棣如果想成就帝王大业,那你就得是匹活狼,谁听说过活狼害怕死狼的?
  帝王之业,没有亲眷这个说法,讲究的就是六亲不认,比较的就是冷血残忍。汉高祖刘邦连亲爹都不认,唐太宗李世民宰哥杀弟,朱元璋杀人更是讲究一个以数量取胜,现在轮到了你朱棣,你还客气什么?
  然而,一匹狼纵然不怕死狼,可是一只羊,却连闻到狼的气味,都会吓得四腿麻。当时朱棣的表现,就是一只典型的无罪之羔羊。在一块废牌子面前,他害怕了,退缩了,也迎来了他起兵以来,首遭惨败。
  (8)野狼是怎样炼成的
  朱棣逃回去后,自己琢磨了好几天,终于意识到自己临场退化,犯下了严重的错误。这个错误往小的说,可能会在他的心里留下永远抹不掉的阴影。往大的,有可能让他彻底退化回羊的时代,并固化凝止,再也没机会进化成为野狼了。
  不行,眼下的情势是有进无退,进化则万世帝王,退化则千古罪人。于是朱棣把牙一咬,后退无路,那就拼了老命进化吧,说不定……他返身杀回,闻说铁铉已经移师德州,这激发了他心中的莫名恐慌,不敢惹事,掠城而过。而铁铉却是吃定了他,居然大开城门,尾随而来。
  追到东昌,朱棣一咬牙,扭头准备和铁铉死拼,就见铁铉将队伍列成方阵,迎着朱棣撞来。临到跟前,铁铉一挥手中小旗,队伍哗的一下,潮水一般两侧分开,朱棣收势不住,一个跟头栽了进去。随后,铁铉的铁骑合拢,人们再也看不到朱棣的影子了。
  燕军左军主将朱能见势大骇,急忙冲上来,想抢出朱棣,却被铁铉掏出一堆原始毛瑟枪,对准朱能一通狂轰,轰得朱能掉头而逃。
  燕军的中军主将张玉,不惧铁铉火枪的轰击,强行冲入铁铉军队之中,到处寻找朱棣。却是作怪,朱棣那厮竟好似钻进地下去了,任张玉喊破喉咙,瞪裂眼球,硬是看不到朱棣的影子。这功夫铁铉的大军潮水一般涌来,有着燕军第一猛将之称的张玉,就此被砍得七零八碎。
  燕军大溃,铁铉随后追杀,砍得满地都是人脑袋,倒是朱棣不知什么时候逃出重围,飞也似的跑回家去了。
  回去之后,朱棣一蹶不振,这时候道衍和尚急忙给他打气:“王爷,不要灰心,不要泄气。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须让你精神崩溃、心理崩溃、人格崩溃……等全都崩溃了,你全新的野狼人格就塑造成形了……王爷,你睡着了吗?能听到我说话吗?”
  朱棣强打精神站起来,“反正都他妈的崩溃了,那就再来……”
  再来就更悲惨了,朱棣战于夹河,麾下猛将谭渊不小心跌下战马,被人家当场剁碎。朱棣再次落荒而逃,到了半夜,暂时下马打个盹。等醒来,竟发现前后左右密麻麻的全都是朝廷兵马。朱棣呆呆望了一会儿,见大家各自忙着埋锅做饭,没人顾得上理他,就翻身上马,逃之夭夭了。
  史家解释,朝廷军马之所以不捉朱棣,是因为昏头皇帝朱允汶有旨,禁止任何人伤害他亲爱的四叔……这个解释纯粹是胡扯,不是说朱允汶没有这道圣旨,圣旨的确有,可捉到朱棣,那是多大的功劳?升官发财,出将入相,都不在话下,傻瓜才会把朱允汶的话当真。
  既然如此,那么士兵们为何不逮朱棣呢?
  原因至少有两个:第一,战争这种残酷游戏,尽管不符合老百姓的利益,却符合军人的利益。军人渴望战争,唯有在战争时期,军人的一切凶残行为,才会合法化。抢男也好,霸女也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是何等的幸福啊。徜若战争结束,军人大部分就会赶出兵营,沦为失业人口,沦为贫困人群,沦为弱势群体……只要军队脑子没灌进太多的水,他们就不会太急于结束战斗。
  第二个原因,军队是有组织的,服从命令是天条。高压之下,士兵已经成为了丧失思考能力和独立意志的工具。一旦长官下令,不管什么伤天害理的勾当,照做不误。反之,如果没有长官的命令,士兵们就像老百姓一样,茫茫然束手无策,不知所措。
  朱棣所遭遇到的朝廷兵马,正处于这两种状态的夹层之中,一来没有高级长官下达命令,二来朱棣这边也有不少的人手,只要朱棣不主动攻击他们,他们宁肯装作没看见,以免真打起来,让自己挨上一刀,那太划不来了。
  总之,朱棣施施然从敌军中穿过。面对四周一双双躲闪的眼睛,可以确信,就是在这个关键时刻,他的大脑铁定是“轰”的一声,全新的野狼人格,在他的思维中终于建立起来了。
  他看到了对方的恐惧,也体验到了自己心里那足以将金铁化成流汁的压力。这强势的心理力量,让他将此前的书本知识与现实迅速地媾合,终于达成了完美的知行合一——也就是全新人格的建立与置换。
  当朝廷兵马遇到他的时候,他还是只大耳朵老绵羊。可当他穿越敌军而过的时候,却已经成为一匹大尾巴野狼。
  天地之间,再次回荡起那可怕的野狼嗥叫之声。
  时代,再一次风云卷伏。
  (9)兵行如火
  从现在开始,历史已无悬念可言。
  异化为人狼的朱棣,智慧获得了陡然的提升,而在此之前,他还是处于被动挨打受制于人的状态之下。可是一夜之间,他拥有了比所有人更为强大的智力优势。于是有大批的难民逃入滹沱河北岸,逃入真定城,当朱棣统军来到之时,就听到难民群中,爆发出激烈的呼应之声。这些难民,原本就是燕军精猛的士卒易装而来,再加上朱棣巧妙调度,前后夹击,倾刻间将朝廷军队击溃。
  随后,燕军势如破竹,取顺德,下广平,河北郡县望风归附。
  是时候了,朱棣仰天长笑,向南京伪政府下达了最后通牒,勒令建文帝立即交出战犯,改过自新。与此同时,一支七千人的突击队疾驰南下,直扑谷亭,将贮存在当地的粮草尽焚一空。另一支突击队则是出现在沛县,将河里正运往南京的粮船烧得烈焰腾空。朝廷用来资助前线将士的粮草,被这两支神出鬼没的突击队彻底焚尽,朝廷方面顿时陷入了绝境,朝中闻报,举朝震骇。
  更离奇的事件发生了,一支三万人的朝廷军队,沿途追杀朱棣那支不过七千人的突击队,两军相遇的结果,是七千人将三万人打得落花流水,仅斩首就超过万余。
  朝廷告急,皇帝告急,于是有名臣方孝儒率门人林嘉猷越众而出,献上一条绝妙好计。
  林嘉猷,曾经在北平燕王府任职,知道燕王朱棣有仨儿子,老大朱高炽、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由于老大朱高炽已经被内定为世子,就是下一届的小燕王,所以老二朱高炽、老三朱高燧非常不满,每天变着花样算计老大。前者这仨孩子都在南京城做人质,后来建文帝脑子一糊涂,就放他们回去了。现在方孝儒建议说:“咱们这么着,马上给朱棣的大儿子朱高炽写封信,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都在死盯着他呢,这封信一到,他们肯定会在朱棣面前给大哥上眼药。这眼药一上,他们一家就会打成一团,咱们就剩下看热闹了……”
  建文帝闻言大喜,立即写了信,派人给燕王家的老大朱高炽送去了。
  却不想,那未来的小燕王朱高炽,却是当时天下最有智慧之人。他一见书信,立即就知道了朝廷在玩他,当即不拆信,而是命人将书信送往前线的亲爹处。
  事态的发展也正如方孝儒所料,这封信还没送到朱高炽的手上,老二朱高煦和老三朱高燧就已经知道了,立即飞报父亲,口口声声只说大哥要反了。朱棣心里是如何想的,不太清楚,但未及一时三刻,朱高炽派人将那封信送来,朱棣拿起信一看,嗯,信封竟然都没有撕开。
  于是朱棣大惊,曰:“嗟夫,几杀吾子!”
  这句掷地有声的名言,让我们得以确信——此时的朱棣,已经养成了完美的帝王思维,进化成为了一匹孤独的野狼。
  嗟夫,几杀吾子——这句话带给我们的信息异常丰富。帝王基业,与普通人的思维完全不同,普通人都是为了子孙儿女打工,辛辛苦苦操劳一辈子,目的无非不过是避免让儿女输在起跑线上。而帝王要的是唯我独尊,这个唯我不是和不相干的人唯我,而是视亲人为唯我。甭管是儿子还是姑娘,只要瞧你不顺眼,就咯嚓一刀,先切了你丫的脑壳再说。大不了老子再逮几个美女,多生几个兔崽子……若非是这种视亲生骨血为仇睢的病态思维,也无法抗拒人性与生俱来的弱点,成就千秋万代名垂青史的帝王大业。总而言之,朱棣从一开始时因为三个儿子在建文帝手中做人质,因此不敢轻动。到了此时,却仅仅因为不确定的消息,就对亲儿骨血起了杀机。这期间的思维变化,就是从羊到狼的历史性跨越。
  呜嗷,狼来了……朱棣的嗥叫,伴随着夜风疾掠进每一个人的心中。所有的人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六亲不认的野狼来了,真龙天子出世了。
  遂有大批的太监逃出南京城,投奔北平解放区,并建议道:“朝廷重兵在外,京师空虚可取。”
  “有这事?”朱棣心旌动摇,“若然如此的话,要不……咱们就去南京城里看看?”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伴随着这道寒气森森的命令,朱棣的铁蹄掠过州郡之地,迅速地向南京城扑去。沿途各地州府,多数闭门不出,偶有交战,朱棣也不纠缠,他的目标极为明确——京师,龙椅在京师,他在路上跟人较什么劲呢?
  经过一连串的局部交火,公元1402年6月,燕军兵临南京城下。朱棣正式发布告全国人民书,敦促南京伪政府立即投降。
  (10)狼只是心太软,心太软
  面临朱棣的咄咄逼人之势,南京城中,却没有丝毫的防御措施。
  这是因为,朝中百官,但凡忠于建文帝的,多半脑子不够用。但凡脑子够用的,早已嗅出了朱棣身上那浓烈的野狼气味,屈服的绵羊本能,已经让他们的心趋向于城外,当然不会再帮着建文帝这个笨蛋。
  这时候内史来报,左军都督徐增辉,暗中策划投降燕王。事情败露,被御史魏冕、大理寺丞邹瑾等十八个官员逮住,打了个半死,然后请求建文帝立即诛杀。愤怒的建文帝亲审徐增辉,问他是否真的要谋反,徐增辉拒绝回答——他有权保持沉默,因为他面对的是一个懦弱的君王,面对的是一只不具伤害能力的小绵羊。
  朱允汶果然拿他没法子,作为一个懦弱的君主,他已经习惯于别人对他的敌意和不尊重。儒家的教化将他的心腐蚀透彻,自始至终,他就没有学会过运用权力的暗恶。下令将不服不忿的徐增辉先关起来,建文帝正在回宫的路上,突闻特大利空消息。他最信任的李景隆、和谷王朱卡橞,此时已经大开城门,热烈欢迎燕王朱棣进城。
  这个消息,宛如一柄利刃,“嗖”的一声插入了建文帝的心里。霎时之间,他修习了二十六年之久的儒家仁德思想,瞬间土崩瓦解,分崩离析。
  与人为善又怎么样?待人以诚又如何?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至矣你妈个头!难道他朱允汶对李景隆还不够善吗?还不够诚吗?还不够仁吗?可是他付出的是绝对的信任与善良,得到的却是玩忽职守与恶毒的背叛,这难道才是人性的本来面目吗?
  悲绝之下,朱允汶仰天恸嘶一声,昔日支撑他的思想理念霎时间垮塌——他的人格也崩溃,而且居然比朱棣更为迅捷地建立起来了全新的野狼人格。
  异化为狼的朱允汶发出可怕的惨嚎声,他手提利剑,疾冲到徐增辉面前,徐增辉无限诧异地望着他。他有话要说,他是真的想说句心里话——陛下,你丫早这么玩不就结了?现在你才想起来进化为狼,未免太晚了点吧?可这些话他已经没机会说出来了,只听嘁哩咔嚓,朱允汶已经将他大卸八块。
  捏碎了徐增辉,朱允汶怒气冲冲地去找李景隆,可此时李景隆正在向朱棣表忠心呢,而宫外已经传来了燕军的喊杀之声。朱允汶悲愤难抑,索性放一把火,要将这邪恶的世界烧得光光。
  这时候朱棣飞马赶来,急叫立即灭火,他可不希望朱允汶就这么葬身火窟,这不符合野狼的猎食法则。他渴望将朱允汶揪到面前,责以大义,严厉批评,要让朱允汶先作深刻的检讨……只有朱允汶活着并承认自己的错误,燕王这一起漫长的军事行动,才能够在历史上获得更为公正的评价。
  但是结果并不是那么理想,大火扑灭后,尸体倒是捞出来一具,可这到底是不是朱允汶,这个就不好说了。
  建文帝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但在朱棣主持之下,全国性地抓捕战犯的群众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战犯第一号黄子澄,当时他正在苏州调集兵马,准备勤王,尚未行动之际,早有捕吏衙役蜂拥而入,将之捆送京师。朱棣以狼的方式对他进行酷毒地报复,砍去双手双足,而后(石桀)杀。其宗族老少六十五人,妻族外亲三百八十人,男性俱斩,年轻女性送入教坊司为娼。《奉天刑赏录》上说,朱棣亲自下令,每天由二十名壮汉轮奸黄子澄的妹妹,并让这可怜的姑娘生下了一个孩子。
  战犯第二号齐泰,他也是在外边募兵,闻知京师沦陷,当即易了装,还将自己的白马染成黑色,一路向南狂逃。因为跑得太快,汗水将白马身上的黑颜料冲洗出一道道白痕,成了一匹斑马。结果被火眼金眼的人民群众发现,立即械押京师。于是齐泰被杀,全家诛族,他的姐姐和两个外甥媳妇,也被送入教坊,和黄子澄的妹妹一起,被恶徒们肆意蹂躏。
  战犯第三号是礼部尚书陈迪,他拒绝承认朱棣设置法庭的合法性,与六个儿子同时被凌迟。孩子们死前,放声大哭:“爹,你坑惨了我们……”
  战犯第四号,就是色目人铁铉,他在被虐杀之后,两个女儿同样被发往教坊,但是,这两个女孩子极有骨气,只是蹲在妓院里写诗,坚决不同意让二十条壮汉蹂躏。朱棣闻知大怒,命人将女孩子写的诗拿来,近前一看,其中一首写道:
  教坊脂粉洗铅华,一片闲心对落花。
  旧曲听来犹有恨,故园归去已无家。
  云环半挽临妆镜,两泪空流湿绛纱。
  今日相逢白司马,尊前重与诉瑟琶。
  看了这首诗,朱棣当时就落泪了,说:“这是多么好的孩子啊,虽然她的父亲对朝廷对国家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恶,但出身不由自己选择,可人生的道路,还是由她们自己走出来的。只要她们愿意和罪犯家庭划清界限,国家还是可以考虑给她们重新安排工作。”
  朱棣被这两个女孩子的抗争精神打动了,说到底,他原本是只好斗的大角羊,只是人生艰难,硬生生地把他逼成了狼,狼也有一颗柔软的狼心……赦令传出,铁铉的两个女儿逃脱了恐怖的劫难。
  两弱女不辱教坊,一匹狼发现天良。这件事成为了这场狼性争恶事件中唯一温暖人心的闪光点,始终是传颂不息。到了明末,有个写手陆文龙,专门写了部报告文学《型世言》,说的就是这两个智慧与才情兼具的女孩子的故事。
  (11)武当张三丰的厨子
  一屁股坐到龙椅上之后,可怜的朱棣发现了一件让他极度痛苦的事情。
  很可能是受铁铉两个灵慧女儿的影响,他的狼性人格又有点不太稳固——事实上,他再一次地倒退回半狼半羊的时代。
  在诛杀反对者的时候,他用尽了酷毒的手法。大儒方孝儒,被他尽杀十族。但临到面对驸马都尉梅殷时,朱棣却犹豫了起来。
  梅殷,娶的是朱棣的亲妹妹宁国公主,夫妻关系非常地和谐,你恩我爱,卿卿我我,唧唧歪歪。所以朱元璋临死前,专门给梅殷留下了一纸密诏,让他暗中保护建文帝。可是建文帝跟他没什么交情,把他外放得远远的。正是梅殷阻在淮安,朱棣曾请求借道,被拒绝,被迫绕道而走,所以朱棣对梅殷是非常气愤的。
  气愤就要报仇,于是朱棣去找妹妹宁国公主,忽悠公主写了封血书,让梅殷回来。于是梅殷就回来了,回来之后和朱棣你瞪着我,我怒视你,都瞧对方不顺眼。不顺眼也就算了,在不久之后,梅殷上朝,走在一座桥上,突然旁边两名官员一脑袋撞了过来,梅殷冷不防,“扑通”一声栽进了水里。桥上的官员立即手拉手,阻止人们营救,眼看着梅殷活活淹死了。
  听说此事之后,宁国公主大哭大闹,揪住朱棣的衣襟不放,一定要让朱棣赔她丈夫,朱棣狼狈不堪,再三解释说是偶发性突发事故,最后将那两名闹事的官员杀掉。两名官员临死前怒不可遏,大声吼叫:“陛下,你摸摸良心说,这事是不是你吩咐我们的?你怎么能这样卸磨杀驴呢?”
  朱棣气急败坏,只好为梅殷主持了盛大的追悼会,又将宁国公主的儿子们都封为高官,再三说情,威胁利诱,才慢慢把这事拖过去。
  这时候江湖上突然传出盛大爆料——建文帝本尊现身。
  他在哪里?
  此时他正在武当山中,改名张三丰,开创了千秋万代的武当派,隐隐约竞有与少林寺分庭抗礼之势,成为了中国传统武学中的第二大门派。
  建文帝就是武当张三丰?真的假的?
  你爱信不信,反正朱棣应该是信了,他秘派当朝户科给事中胡滢,潜入武当山,想逮到张三丰。奈何张真人的武功太高,瞻之在这座山峰,忽焉在另一座山峰,仰之在悬壁之上,俯之他又在峡谷中,可怜的胡滢累得半死,也没有捉住张三丰。
  也有史家解释,实际上胡滢是以寻找张三丰为名,暗中寻找建文帝,他们俩压根就不是一个人。要知道,这个武林宗师张三丰,早在朱元璋年间就已经是尽人皆知了,甚至连朱元璋都派人去找过他,可是没有找到。
  所以这张三丰,断无可能是建文帝。
  但从胡滢的历史表现来看,情况却诡异得很。此人自从出京以来,长达十年风餐露宿,微服夜行,就连他的亲爹死了,他都不肯放下工作回家看看。直到二十一年后,他才突然返回,并密见朱棣,没有人知道他们俩都聊了些啥,历史就在这里沉寂了下去。可能性,就只剩下了最后一种。
  建文帝,很可能是入了武当门派,正替张三丰烧火做饭,毕竟武当派藏于深山,想招个烧火的员工也不容易……
  (12)寂寞时节说孤狼
  公元1407年夏天,成祖朱棣来到灵谷寺,正大摇大摆地走着,忽听“啪嗒”一声,一条绿色的多足菜青虫,正落在他的身上。朱棣大喜,急忙叫来手下人:“过来,过来,动作轻一点,要温柔,把这只菜青虫放回到树上去……千万不要吓到这可怜的小家伙……”
  一条菜青虫,至于这么小心吗?
  对此,朱棣解释:“菜青虫,虽然小,也是一只小宝宝,心存慈善多照料,热爱生命要记牢——此物虽微,皆有生理,毋轻伤之。”
  真乃明君是也。
  看出来了,朱棣的内心之中,正值狼羊交战,恶斗正酣。一方面他以狼的法则残酷地虐杀政治对手;而另一方面,一个绝望的呼声却不断地从心灵深渊中传出:“放我出去,你这只可恶的大尾巴狼,快滚开,放我出去……”
  然而,人生的残酷就在于,一旦异化为狼,再无求赎之日。
  昔日那只憨厚质朴的绵羊人格,此时已经被牢牢地禁封在朱棣的潜意识深处,留给他的,是人性中那越来越强烈的狼的欲望。
  嗜猎——他渴望鲜血,渴望屠杀,渴望着生鲜灵动的对手。然而千羊易得,一狼难求,天地茫茫,红尘滚滚。如朱棣这种孤狼,注定了要在荒原上孑然独行,满目创夷,身心疲惫。纵然是想再找到另一只狼,体验一下相互嘶啃的快感,却也是可遇而不可求。譬如弈棋,朱棣此时已经是绝顶的高手,除非找到另一个对手,否则的话,满目臭棋篓子,这棋还下个什么劲啊!
  他也不是没有尝试过,不是没有寻找过。曾经有一天,朱棣突然冲入翰林院,挑战二十八星宿——翰林院中,有二十八名饱学鸿儒,博闻强志,名头极大,史称二十八星宿。而朱棣跑来找他们闹事,就是想找个旗鼓相当的对手,舒展一下寂寞的身心。
  当时朱棣冲入翰林院,对二十八星宿说:“请听题,你们谁能背诵柳宗元的《捕蛇者说》?”
  柳宗元?二十八星宿面面相觑,他……是哪个部门的?有职称吗?
  《捕蛇者说》?二十八星宿偷偷地相互打听:“今晚的菜是蛇羹吗?不会又是拿蟮鱼段骗我们吧?”
  当时朱棣呆呆地望着他们,开始他还以为这伙人在跟他开玩笑,饱学鸿儒啊,国学大师啊,岂有连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都没听说过的道理?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朱棣很快就查明,这二十八个混蛋,居然是真的没听说过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真的没有。而他们之所以能够混上二十八星宿的职称,只不过是因为……总之吧,任何时代,总少不了混饭吃的南郭先生,而且只要有一个骗子混入专业领域,他就会把一大群骗子带进来,并将真正有才学的人驱逐出去。所以任何年代的专家,基本上都是骗子,真正的专家都在饿肚子呢。
  永远的劣币,驱逐永远的良币,这个就叫社会规律。
  弄清楚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之后,朱棣发出了惨叫声——太欺负人了!就没见过这么欺负人的。弄一堆不知道柳宗元的文盲,冒充翰林院二十八星宿,你们拿我朱棣当傻子啊!
  统统充军流放!
  于是晦气重重的二十八星宿,就打起小包袱卷,去边关站岗放哨去了。夜深人静,冷月孤悬,这时候再回想起来翰林院的舒适日子,不由得打心里悲叹一声:“人生啊,命运啊……”
  等朱棣气冲冲地回来,越想这事越上火,怪不得当年朱元璋狂砍读书人,你看这帮混蛋,不砍了他,又怎么对得起自己的娘亲?
  正要下令将二十八星宿砍头,这时候朱棣心灵深处的绵羊人格又嘶叫起来:“放我出去,放我出去,你这条大尾巴狼,跟几个混饭吃的小骗子较什么劲啊,你有本事去找个厉害的对手来……”
  让绵羊人格这么一打岔,朱棣的心又软了。二十八星宿没有砍头,只是送去扛木料,要强其筋骨。可是二十八星宿既然能够以不学无术混上高级技术职称,那是因为他们的门路相当地广。早有大臣飞跑来说情,结果此后不久,二十八星宿又回来了,继续进翰林院冒充博学鸿儒。
  或许在这时候,朱棣才真正理解了三国时代曹操的幸福。曹操的幸福,就在于他居然能够遭逢一个棋鼓相当的对手,枭雄刘备——天下英雄,唯你大耳朵刘备和我曹操啊,这话说得幸福而又悲凉。
  或许在这时候,朱棣才真正理解了他的父亲朱元璋,在遭遇到绝世英雄王保保时的欣慰心情。然而王保保已经化骨成尘,难道他朱棣此生,就注定了形只影单,再也找不到一个对手了吗?
  绝望之余,他的目光投向遥远的大漠。
  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在那苍凉寂廖,寂无人烟的世界,正是苍狼狂奔肆意的大好季节,或许,他在那边能够找到一个两个对手吧?
  (13)野狼的寂寞之旅
  五十岁的那一年,朱棣骑着战马,出德胜门,经由宣府北上。一路上只见平漠万里,无限萧条,而朱棣的心却慢慢地舒展开来。
  北上漠原,去寻找野狼的自由。
  大军行至胪朐河,朱棣将这条河的名字改为饮马河。
  “马鸣风啸啸,夜黑雁飞高。射人先射马,大雪满弓刀。”这边朱棣正在发慷慨之激情,忽见前方尘烟滚滚,一支鞑靼武装气势汹汹地杀奔而来。朱棣兴奋得差点没放声大哭,当即指挥若定:“三军听令,往前,往后,往左,往右……”总之就是以重甲骑兵对重甲骑兵,迎面冲过去跟鞑靼人对撞,不信撞不死他。
  就听“轰”的一声巨响,两支重甲骑兵重重地撞击在一起,马上骑士都穿着超重的金属铠甲,上马时是让人扶上去的。如今撞得跌下马来,被比乌龟壳还硬实的铠甲压住,爬不起来,索性就闭上眼睛装死。
  此番冲来的鞑靼武装,打头名叫本雅失礼,此人乃正宗的大元帝国的后裔,最近刚刚登基。因为和知院阿鲁台尿不到一个壶里,心里郁闷,就出来找人打架。忽见这里有好多人,顿时怒气冲冲地杀了过来。
  当下双方一场恶斗,本雅失礼兵力不足,后续跟不上。打了一会儿,感觉到筋骨已经活动开,就卖了个破绽,掉头便走。明军穷追不舍,被本雅失礼狂抛车甲辎重,阻住明军的追击之路,明军趁机把这些战利品搬回来请功。
  首战告捷,朱棣对战士们进行了慷慨激昂地讲话,宣布这次自卫还击战已经达到了教训鞑靼人的目的,大军现在掉头,胜利班师了。
  明军兴高采烈地唱着歌,浩浩荡荡地回家了,可是朱棣却悄悄地带着骑兵,又绕了回去。
  没打够,还要再打几架。
  到达苍松岭,正吩咐将士们安营扎寨。突然,朱棣发现现场的草坪,分明是被战马刚刚啃过,这表明,有一支部队刚刚离开。朱棣顿时亢奋起来,命令骑兵排成方队,列队前行,他自己率了十几个人,策马登上峰顶,向下一看,哈哈哈,就见一支鞑靼人的武装正在荒野里没头没脑地走着。
  书中暗表,这支鞑靼人的队伍正是知院阿鲁台所率领,他跟大老板本雅失礼不对付,心里郁闷得无以复加。此时他一边在荒野里茫然地行走着,一边瞎琢磨:“咋办呢?大草原上,咱是混不下去了,该去哪儿弄饭吃呢?要不,干脆投降明朝算了……”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突听后面一声惊天动地的呐喊,猛回头,就见一支精锐的明军骑兵,疯了一样地冲了过来。阿鲁台大骇,忙不迭地调兵遣将,自率一千人的骑兵迎了上去,双方一阵狂砍。由于阿鲁台一心琢磨着投降,士气上明显提不起来,战了若干回合,叫一声:“吾去也!”掉马护着老婆孩子,丢下车甲辎重一概不要,飞般逃走了。朱棣却是兴奋不已,在后面追个不停。忽报军中饮水喝尽,四下里又无水源,这才悻悻回师。
  行至半路,军粮已经吃光了,将士们饿得两眼发蓝,眼巴巴地看着朱棣。
  这时候的朱棣,对于人心世故,已经看得透透的。他拥有的是野狼的智慧——再也没有比狼更了解羊的了。
  于是朱棣做的第一件事,是将自己的御粮全部拿出来,分给各部。然后宣布道:“缺粮的部队,可以暂向还有存粮的部队支借,价格由对方定,多高也没关系,等回到京师,由皇帝本人加倍替大家偿还债务。”
  此令一下,就听“哗”的一声,三军将士,全都借到了足够的军粮,也不知道是谁朝谁借的。
  将士们喜滋滋美滋滋,朱棣却在心中暗暗冷笑:“早知道你们这群小绵羊都藏了一手,哼,想跟我老狼玩这个?你们还嫩得很呢!”
  (14)人格裂变的一生
  1414年3月17日,朱棣带着小孙子朱瞻基,率领五十万大军再一次浩浩荡荡地北出塞外。
  这一次,他分明是有心调教一下皇太孙朱瞻基,最好把这个小东西训练成一只凶残的小狼。做皇帝,缺了狼性,那是万万不可的。
  这一次朱棣的对手,已经不再是鞑靼人,而是鞑靼人的仇敌瓦剌人。此时鞑靼阿鲁台已经归顺了大明,虽然这个归顺明显靠不住,但已经惹火了瓦刺部落,所以瓦剌准备狠狠地教训一下阿鲁台。而朱棣则以此为借口,尽统全国兵力,出来闹事。
  一路行来,不时地见到小股的瓦剌游击队,远远地冲明军射上几箭,然后掉头狂奔。很明显,瓦剌人的主力就在不远处,他们这是诱敌之术。
  不怕你诱敌,就怕你逃得太快。信心十足的朱棣催促五十万大军跑步疾追。正跑之间,就听见前面的山坡上轰的一声,犹如开了闸的洪水,瓦剌骑兵从山上俯冲而下。朱棣急忙命士兵将火炮抬过来,对准山坡上的瓦剌骑兵猛轰,但是对方悍不畏死,还是狂冲而下,顿时,就听叮哩咣啷,兵器的磕击之声在山谷中响了起来。朱棣身穿甲胄,登高细看战局,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这支瓦剌人的部队,实在是太能打了,他们弯刀指处,将明军的都督马聚砍得半死不活,武安侯郑亨正在力战,被瓦剌人一箭射落马下……不妙,情形大大的不妙。
  朱棣急了,亲率铁骑疯冲上去,无数支火铳喷得满天烟花,幸好这边有五十万人马,就是站原地不动让瓦剌人砍,也能把他们活活累死。所以打到最后,就听瓦剌人一声唿哨,所有人掉头就撤。可是明军中武功最高的宦官李谦,已经杀得性起,不顾一切地揪住皇太孙朱瞻基,狂追瓦剌人。却不曾想瓦剌人逃着逃着,忽然一个回马枪,返身杀了回来,霎时间将朱瞻基团团围困,数不清的长刀都冲这孩子来了。幸亏朱棣防了一手,另派军队追上来保护朱瞻基,这才保住这孩子的性命。
  战事结束,武功最高的宦官李谦,知道自己闯下了大祸,就趁没人注意的时候,找了棵歪脖子树上吊死了。
  回来之后,朱棣越想越气,明明自己才是凶狠的狼嘛,怎么这伙瓦剌人比自己还凶?到底是什么地方出毛病了呢?
  正在疑惑之际,忽报鞑靼阿鲁台又反,朱棣顿时兴奋了起来。打瓦剌人是不太好办,可打阿鲁台,这个机会万万不可错过。却不想户部尚书夏原吉反对战争,理由是粮草不足,朱棣火冒三丈,将夏原吉并几位反对战争的大臣系狱,亲率了十万大军,三十四万匹花毛驴,以及二十三万农民工,开始了第三次亲征。
  但是阿鲁台那厮太狡滑了,闻知大明派来了三十四万匹花毛驴,这厮丝毫也不犹豫,立即带着老婆孩子搬家了,远远地逃到了北方。朱棣和他的花叫驴进退维谷,只好悻悻地退了回来。
  一年以后,年迈的朱棣再次调集三十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去草原上寻找阿鲁台,却听说阿鲁台搬家到了遥远的北方,始终未曾回来过。当时朱棣近乎绝望了,三十万大军啊,就这样无功而返?可是不回去又能怎么办?遥望荒原,红草起伏,连个活物的影子都看不到,这可让他怎么收场呢?
  绝望之时,突然传来重大好消息,鞑靼王子也先土干仰慕大明威仪,亲自出降。听到这个好消息,朱棣欣慰地躺下,吩咐英国公张辅入内,给张辅留了张纸条一传位皇太子,丧服礼仪,一遵太祖遗制。
  然后朱棣就死了,时年65岁。
  朱棣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人格裂变的一生。这种半狼半羊的人格,导致了他的行为乖张无度,喜怒不定,时而残酷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时而又软弱得仿佛被人抽掉了骨头。但是他始终克制自己,将自己的人格固化在更接近于狼的状态上。可以确信的是,徜不是他马革裹了尸,折腾到最后,铁定会陷入颠狂之中——事实上,他已经颠狂了,晚年的他曾杀掉了两千八百名宫人,而且每次行刑的时候,他都要亲自提刀上阵,亲手将那些弱女子剐碎。史书上说,有的弱女子情知难免一死,就破口大骂朱棣阳萎,你丫自己硬不起来,再折腾也没用——很显然,心理崩溃时的人格异化,带来了性能力的彻底丧失,或许这才是他留连于战场上,不乐意回宫的主要原因吧?他始终无法克制自己,只因为他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比任何人更大。
  第三章 仁宗朱高炽——大肥肉有大智慧
  (1)大肥肉有大智慧
  大明帝国的第四任皇帝,是成祖朱棣的长子仁宗朱高炽。
  但是朱高炽的一生,基本上来说都是踩着钢丝度过,登上皇位对他来说实属侥幸。事实上,终其一生,他都面临着一个极为可怕的敌人——他亲爹朱棣。
  亲爹怎么会成为他的敌人?
  这个事说起来,最上火的就是他亲爹朱棣本人了。话说朱棣娶的是中山王徐家的大女儿,生下来的第一个孩子,就是朱高炽。但是不知道基因的哪条核苷酸链扭差劲了,这个孩子从生下来开始,就大大地不对头。
  怎么个不对头法呢?
  朱高炽此人是个畸形,脑袋巨大,大就大嘛,而且肥胖基因还高速运转,导致这可怜孩子患有严重的肥胖症。他一个人是没办法走路的,一定要几个太监搀扶着。搀扶的时候,即要用力,又要讲究技巧,稍一不留神,就听“轰”的一声,推金山,倒玉柱,一座巍峨的肉山隆重倾倒。经验不足的小太监,就会当场被一堆生鲜的肥肉压得半死。
  总之,朱高炽是一堆肉。
  这事就够让亲爹朱棣诧异的了,但朱高炽好像嫌这么个搞法还不够,他居然——他竟然——他公然把自己的模样长得和父亲拉开距离,让朱棣暗起疑心,莫非是这孩子的来历不对头?
  郁闷之际,幸好老婆徐氏又急如星火,生下了二儿子朱高煦。这孩子却是地地道道的朱棣翻版复制,鼻子眉眼与朱棣一般无二,而且性格也和朱棣一样,好勇斗狠,一天到晚就琢磨着让自己成为凶残的野狼。
  有了二儿子朱高煦,朱棣喜不自胜,立即琢磨将来让这个复制品接自己的班。可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朱棣的亲爹朱元璋却出其不意地杀了进来,生生搅了朱棣的局。
  话说那朱元璋,自打生下来一大堆孩子之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折磨这些小兔崽子身上来。他将一大堆皇孙叫到京城,先假装让孩子读书,正当小孩子们吱吱呀呀念书的时候,朱元璋突然大喊一声:“全体起立,立正,稍息,向左转,向右转,向前一步走,向后一步走,现在我宣布,你们立即出城,去检阅军队。”
  众皇孙立即“轰”的一声冲出了门,只有朱高炽这堆鲜活的肥肉,瘫在座位上动弹不得。幸好过来几个小太监,将这堆肉拎起来,扶他去阅兵了。没过多久,众皇孙检阅过军队,都回来了,只有朱高炽这堆肉还在阅兵的路上。
  朱元璋只好等。
  等啊等,等啊等,等了好久好久,才见远方颤颤悠悠有一团肥肉迤逦而来。朱元璋心里那个气啊,喝问道:“你怎么回来得这么慢?”
  朱高炽抖了抖身上的肥肉,不紧不慢地回答:“是这么回事,今天天气有点冷,我让士兵们先吃饭,吃了饭才阅兵,所以回来得晚了点。”
  咦,这团肥肉居然还知道体恤士卒。当时朱元璋就有点惊讶,不由自主地对这团肥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过了几天,朱元璋将一堆奏折放在了朱高炽面前,说:“肥孙子,你替爷爷分捡一下,捡你认为重要的给爷爷汇报。”于是朱高炽就颤动着肥肉,挑出一部分关乎军国大事和民生的奏章,对朱元璋汇报。报着报着,朱元璋拿手一指:“肥孙子,你瞧,奏折上有这么多的错别字,连错别字你都看不出来,你还汇报个屁啊。”
  没想到肥肉微微一颤,回答:“我早就看到了这些错别字,但是咱们当皇帝的,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军国大事,国计民生,而不是跟几个错别字计较。不知爷爷以为然否?”然……朱元璋悻悻地揉揉大下巴,对这团肥肉已经是刮目相看。大肥肉有大智慧啊,此言诚不我欺也。
  以后朱元璋再和朱高炽聊天,就不敢掉以轻心,怕被这肥孙子笑话自己没品味,可是有品味的话题非常难找。终于有一天,朱元璋找到一个,就兴高采烈跑来问:“肥孙子,上古时有了水旱灾害,老百姓依靠什么呢?”
  朱高炽大脑壳一晃,答曰:“靠的是圣人有恤民之政。”
  听了这话,朱元璋倒吸一口冷气,这可真是人不可貌相,眼前这团大肥肉,竟然拥有帝王的智慧。
  于是朱元璋就把四儿子朱棣叫来,问:“老四,你家的继承人世子,现在有没有眉目?”
  “有,”朱棣急忙答道,“我准备立我家老二,那孩子比较像我!”
  朱元璋一听大喜,立即道:“好极了,朕也是认为你家老大合适,你看咱爷俩想一块去了,既然你如此恳求,朕现在宣布,就立你家老大高炽为世子了。”
  你他妈……朱棣一口气没上来,登时气到半死。
  (2)神秘的个人档案
  朱元璋插手四儿子朱棣的家庭事务,引发了朱棣一家深刻的危机。而在这场王位大竞争中,大肥肉朱高炽是不占丝毫优势的。
  对他威胁最大的是二弟朱高煦,不止一次,朱高煦在竞赛中将大肥肉哥哥死死压倒。比如说就在朱棣起兵闹事的时候,遇到了朝廷最悍勇的猛将瞿能父子,几次三番,击败朱棣。最精彩的一次是在白沟河之战,当时燕军大败,朱棣掉头狂奔,后面瞿能父子双双追来,眼瞧着就要把朱棣逮到,千钧一发之际,突听半空里一声大喊:“父王休要担心,休要害怕,孩儿来也……”说话间,就见朱高煦宛如一团呼啸的烈火,“嗖”的一声,疾撞上瞿能父子,只听噼里啪啦,嘁哩咔嚓,凶猛如虎的瞿能父子,竟然被朱高煦双双击杀。
  白沟救父过后,又爆发了东昌之战,照例,又是朱棣大败,又是掉头不顾性命地狂奔,又是朝廷兵马穷追不舍。节骨眼上,又是朱高煦及时赶到,不由分说撞入朝廷军中,一阵狂砍乱剁,搞得朝廷兵马不得不哭着掉头往回跑。
  总之,二儿子朱高煦很能打。
  此后又连续几次,仍然是朱高煦救了父亲的老命,到了这时候,朱棣再不表示表示,那他还算人吗?
  于是朱棣握住二儿子朱高煦的手,深情地说:“二宝,你等爹当了皇上,定然把皇位传给你。”
  朱高煦道:“说话不算数的是小狗,来拉勾。”
  和二儿子拉过了勾,朱棣转过身来,叹息一声,心说:“老大呀老大,你别怪当爹的心狠,谁让你肥成这个模样,让爹想帮也帮不了你……”
  明摆着,大肥肉朱高炽危险了。他所面临的是,亲爹与二弟的联合阵营,最要命的是,老三朱高燧也旗帜鲜明地站在二哥一边,誓与大肥肉决战到底。
  面临如此危局,朱高炽要如何做,才能够渡过难关,登上帝位呢?
  这事先撂下,来看看大明第四任皇帝朱高炽的个人简历吧。
  朱高炽历史档案
  姓别:男
  姓名:朱高炽
  曾用名:肥仔
  出生:1378年8月16日
  籍贯:北平
  属相:虎
  星座:狮子座
  血型:O型
  身高:156公分
  体重:651公斤
  相貌特征:脑袋巨大,身体巨肥,无法行走。
  职业:出任大明帝国第四任皇帝。
  特长:喜经书,善谋略,深智慧。
  社会关系
  父亲:成祖朱棣
  母亲:徐氏
  妻子:张氏
  儿子:10人
  心路历程
  0岁:出生。
  17岁:受到国家领导人朱元璋的亲自接见,朱元璋说:“肥仔是个好同志。”
  21岁:协助父亲朱棣管理北平政务,参加了以父亲朱棣为首的地下抵抗组织,积极投入到民族解放和独立的事业中来。
  21岁:儿子朱瞻基隆重出生,从此改变了朱高炽的命运。
  21岁:率兵一万人,负责北京防务,时值南京朱允汶反动政权拼凑了五十万大军,气势汹汹而来,要把新生的永乐政权扼杀在萌芽之中。朱高炽沉着勇敢,果断指挥,数次打退了敌人的疯狂进攻,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26岁:获得皇太子职称,成为了深受人民群众拥戴的接班人。
  36岁:朝廷中爆发了激烈的阶级斗争,暗藏的阶级敌人朱高煦阴谋陷害,酿成了黄杨冤案,朱高炽的两名得力助手,大学士杨溥和黄淮被打入天牢。
  46岁:在全国人民的一致拥戴之下,全票当选为大明帝国皇帝。
  46岁:平反了前户部尚夏吉亨冤案。
  47岁:任命七下南洋的大宦官郑和为南京守备,宫中太监欢欣鼓舞,热泪盈眶,逢人便说:“皇帝是俺们太监的贴心人……”
  48岁:平反齐泰、黄子澄冤案。
  48岁:平反方孝儒冤案。
  48岁:与大臣李时勉吵架,因为体肥嘴笨,没吵过,活活气死,临死前大呼:“报仇!报仇!”时人闻之,无不泪下……
  是年爆发八点九级大地震。
  看看这份资料,我们就会在第一时间得出结论:肥仔朱高炽,这厮以其过人的智慧,击败了父亲朱棣和两个弟弟的挑衅,最终为他自己赢得了江山。但是他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在皇帝的龙椅上刚刚坐了两年,就蒙主宠召了。在这个过程中,分明是有一个黑洞。
  他所面对的对手是如此的强势,他是如何赢的呢?
  一个神秘人,悄然地躲藏在幕后帮助了他。
  此人是谁?
  (3)父子大练武
  曾有一次,成祖朱棣下达命令,让世子朱高炽带队,带领二弟朱高煦、三弟朱高燧等人众,前往孝陵给爷爷朱元璋磕头。然而朱高炽的身体过度肥胖,虽然有两个小太监硬托着他,却仍然行走缓慢,只能是蹒跚着往前挪动。二弟朱高煦、老三朱高燧张大了嘴巴,乐呵呵地在后面看热闹。
  吭哧……吭哧,朱高炽咬牙用力,拼命地想往前挪动,却忽听身上的肥肉发出激烈的颤动声。“轰”的一声巨响,只可怜那两个小太监,已经被朱高炽满身的肥腻白肉彻底湮没。
  看到这情形,老二朱高煦、老三朱高燧再也忍耐不住了,捧腹大笑。一边笑,朱高煦一边嘲讽道:“前面有个大胖仔,扑通一声把跤摔;屁股从此分八瓣啊,后面小心别再摔。”原话是:“前人蹉跌,后人知警。”
  老二朱高煦当众嘲讽大哥,摆明了不给老大留面子。在场的侍卫太监,一个个垂手而立,假装没有听见,眼睛却偷偷地瞄着朱高炽,看他如何反击。
  却见朱高炽发出了激烈的牛吼声,“咻咻,咻咻咻……”原来他正在吃力地往起爬,却无论如何也办不到。尴尬之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根本就腾不出心神来反击老二,眼见他今天这个跟头是要栽定了。
  就在这时,队列后面,突然响起了一个充满了稚气,更是充满了煞气的声音:“后人知警而不自戒,更有后人知警也。”
  听到这个声音,朱高煦拂然色变,仿佛一座大山突兀压至,他的眼前顿时一片漆黑。完了,有此人在,朱高煦的机会,霎时间变得渺茫起来。
  此人是谁?他有什么了不起的本事?竟然把凶悍的朱高煦吓成这般模样?
  说起这个人来,那可是大大的有来历。此人来头之大,远不是朱高煦所能比得了的。
  大约是在1398年年末,又或是在1399年年初——到底是在哪一年,委实是笔糊涂账。总之就是这两年中的某一年,朱棣正在榻上呼呼大睡,忽然之间房门一开,走进来一个人,朱棣坐起来仔细一看,顿时大吃一惊:“爹……父皇,您……您不是在南京的皇宫里吗?怎么会来到北平?”
  进来的人,赫赫然正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只见他脸上带着一种神秘而可怕的怪笑,上前抓住四儿子朱棣的手,将一样东西放在朱棣的掌心里。朱棣拿手一摸,发现这是一只宫中御用的玉佩。这时候只见朱元璋凑近朱棣的耳朵,低声说:“听着孩子,这个宝物,你要传给子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朱棣却是很困惑,问道:“为啥要把这东西传给子孙?”
  朱元璋再凑过来:“因为……”突然之间,他紧贴着朱棣的耳朵,狂吼一声,汪……吓得朱棣嗷的一声怪叫,扑棱棱从榻上跳了起来。站立不稳之际,左看右瞧,屋子里空空荡荡,哪里有什么朱元璋的影子。
  这是怎么回事呢?怎么朱元璋说来就来,说消失就消失呢?朱棣想了好一会儿,才猛然醒悟,原来是一个奇怪的梦。
  此时就听宫外边忽然响起了奔跑的脚步声,一个小太监疾冲进来:“王爷,王爷,大喜事啊,世子家里,刚刚生下一个小宝宝……”
  小宝宝?朱棣顿时呆愕,怎么会这么巧?老爹刚刚托梦,说什么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大儿子这就给自己添了个孙子……可是大儿子肥成那般怪模样,他生下来的儿子,基因靠得住吗?
  靠得住!
  朱棣的疑惑很快就解决了,肥仔朱高炽生下来的孩子,长得模样居然和爷爷朱棣一般无二,从小就体格健壮,英气溢面。稍大一点,就像父亲一样喜欢读书,也像爷爷一样喜欢打架闹事。而且他沉毅果决的个性,让朱棣看着这个孙子的时候,恍忽间仿佛看到了又一个自己。
  这个孩子,就是朱瞻基。可以确信,此人的智商必然是高到了怕人的程度。他的到来,为肥胖臃肿的父亲朱高炽凭添了一支生力军。此后的大明王朝,将是朱棣与二儿子朱高煦联手大战朱高炽与他的儿子朱瞻基的时代,两对父子捉对儿厮杀,隐匿于沉静的权谋之后的,是冷夜的霜刃与森冷的杀机。
  如果是朱棣朱高煦父子赢,则朱高炽朱瞻基父子必然是死无葬身之地。如果是朱高炽朱瞻基父子赢,死的必然是朱高煦——此时朱棣肯定也已经死了,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朝堂之上,寒风顿起。
  (4)皇帝是只笨老虎
  战争开始了。
  在朱棣心中,最喜欢的就是二儿子朱高煦,先不要说朱高煦几次于乱军中救驾,保住了他的老命,单从性格上,他也没有理由喜欢大肥肉朱高炽。
  可问题是,朱高炽的继承人之位是老皇帝朱元璋亲自立下的。这些年来,在朱高炽身边已经聚集了一批智谋之士,这其中名气最大的就是大学士解缙。除此之外,朱高炽的死党还包括了兵部尚书金忠、右丞耿通、尚书蹇义、大学士黄淮、逾德杨士奇、太子洗马杨溥、司经局正字金问等人,可以说朝中智谋之士,尽为朱高炽网罗一空。
  最要命的是小孙子朱瞻基,那孩子年龄虽幼却智慧过人,文武双全。一想到日后朱高煦掐住这小家伙细脖子,慢慢将他揉搓死的情景,朱棣就心痛如绞——都是自己的骨血啊,谁宰了谁,难受的都是自己。
  “要不,咱们就算了吧,维持原状吧?”朱棣想。
  算了怎么成?你说算了就算了?要知道,朱棣可是亲口答应过二儿子朱高煦的,说是要立他为皇太子。噢,你说算了就算了,天底下有这么当皇帝的吗?
  眼见父皇不像话,要食言自肥。二儿子朱高煦火了,亲自去找老头,把话说开:“爹,啥时候立咱为太子啊?”
  朱棣脸皮痛苦地抽搐着:“你大哥他……他一向孝顺。”
  朱高煦一听就急了:“爹,你亲爹朱元璋在世的时候,建文帝朱允汶不也是一向孝顺吗?可结果怎么样?”
  朱棣把眼睛转向远方:“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再等等,再等等看吧,你先别急……”
  朱高煦怒气冲冲出来,找到自己在战场上结交的战友们,清一色统兵的武将,包括了淇国公邱福、驸马都尉王宁等,吩咐道:“兄弟们,立即动手,事成之日,兄弟我亏待不了你。”
  邱福与王宁“唰”的一声立正:“请首长放心,保证完成任务。”然后两人飞奔回家,立即关起门来写奏章:“陛下,夫治理天下者也,论赏以功而论,汉王朱高煦劳苦功高啊,立高煦为太子,实乃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心愿。”
  全体武将,除了兵部尚书金忠之外,统统上表,要求立朱高煦。
  那么金忠为什么不上表呢?实际上金忠也上表了,只不过,金忠的奏章,是支持肥仔朱高炽的,他和朱高煦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但朱高炽这边只有金忠一个人,那是绝对的弱势。所以朱高炽的铁杆支持者解缙斜刺里杀出,力保朱高炽。上奏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啊。”朱棣斜眼瞪着他:“归你个头啊,你就不能说点新鲜的?”解缙大叫一声:“陛下,你孙子不错。”
  朱棣“噌”的一下站了起来。
  朱瞻基是他最疼爱的孩子,解缙这一击,准确地命中朱棣的软肋上,让朱棣再一次犹豫起来。
  趁此机会,解缙急忙出来,召集所有支持朱高炽的文臣:“你们大家,赶紧,能写的快写,能画的快画……”说话间,早有颇具艺术家风范的大臣拿过来一幅画,上面画的是一只母老虎,率领着一群小老虎,威风八面地行走在天地之间。
  看到这幅画,解缙大喜,立即拿起笔来,题诗一首:
  虎为百兽尊,谁敢触其怒?
  只有父子情,一步一回头。
  然后众文臣将这幅画拿到朱棣面前:“陛下,你猜猜这只母老虎是谁?”
  朱棣看清楚了这幅画,登时落泪了。
  “咋整呢?这可咋整呢?”朱棣哭着对自己说。
  我就是那头笨老虎啊,你看老子笨的……迟早也得笨死……
  (5)父亲的黑暗内心
  面对来自朱高炽阵营的强力冲撞,朱棣陷入了两难的处境之中。他左思右想,前思后想,终于想明白了。
  朱高炽这个肥仔是个典型的笑面虎,他嘴上喊万岁,心里藏毒计,早就玩了个釜底抽薪,暗中搞了场不流血的政变,笼络住所有的文臣,将老爹朱棣架空了。架空就架空吧,朱棣想,既然木已成舟,这事就这么着吧。
  可是且慢,自己坐的这把龙椅,可是抢了侄子朱允汶的位。徜若日后自己两腿一蹬,老二朱高煦铁定会学了自己样,也搞一场轰轰烈烈的靖难战役。那时节自己的儿子孙子杀得你死我活,这明显不符合老朱家的长远利益。
  无论何况,朱高煦为了这个天下,出生入死,甘冒矢石,立下了多少汗马功劳?徜若是这个皇帝的位子不传给他,那孩子岂会罢休?杀一个血流成河,闹一个玉石俱焚,在所难免。
  要想宣布朱高炽朱瞻基父子获胜的话,那就只能——对不起宝贝疙瘩老二了。所以……朱棣一咬牙,传旨,让汉王朱高煦,负责镇守云南。
  圣旨传到了朱高煦的面前,朱高煦顿时乐了,他哈哈大笑,一脚踹开信使,喝问道:“老子犯了什么法?凭什么要将老子流放到云南去?”
  信使揉着屁股,哭着回来报告。朱棣听说二儿子公然抗旨,沉默了半晌,说了一句话:“老二不乐意去,那就……算了吧。”
  这次又算了。
  朱棣退让了,可朱高煦要的可不止这些,他只是要求朱棣履行自己的诺言。论辈份他是当爹的,论职位他是做皇帝的,这两个身份,哪一个也容不得朱棣改口。再者说朱棣的心里并不情愿流放二儿子,可是……忽然之间朱棣脑子里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传旨,封二儿子朱高煦为天策卫。
  天策卫?这是个什么名堂?这个名堂,大有讲究。在朱高煦之前的历史上,只有一个人获得过这个头衔,那人便是大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的时候,李渊入主长安,建立大唐。虽然二儿子李世民功劳最大,但是因为李渊已经立了大儿子李建成为太子,所以为了让二儿子心理平衡,也为了一碗水端平,显示公道,唐高祖李渊册封了二儿子李世民为天策上将。
  可是李渊这么个搞法,反而更强化了二儿子李世民的野心,结果让他发动了玄武门兵变,将大哥李建成、三弟李元吉统统宰杀了。而现在朱棣竟然封了朱高煦为天策卫,莫非他的意思是暗示朱高煦效法唐太宗李世民,干脆自己动手,将大哥朱高炽砍成一团鲜肉块?
  如果说,朱棣真的是这么想,那绝对是不可能的。再狠的老爹,也没有撺唆儿子自相残杀,以此取乐的道理。然而这个想法,却深植于他的潜意识之中。要知道,手心手背都是肉,大宝二宝都是宝。两子争位,已经将朱棣逼得欲哭无泪,走投无路了。他是多么地希望,这两个小兔崽子能够找到一个完美的自我解决方案,也好让自己省点心。
  实际上,朱棣真正的内心想法,是希望老大老二中有一个突然蹬腿咽气。这是最为完美的解决方案了——你自己死跷跷了,也就省略了当爹的两难之局。而在朱高炽与朱高煦之间,死跷跷的可能性最大的,当属老大朱高炽。
  所以,曾有一次,朱棣对二儿子朱高煦谆谆教诲曰:“二宝,你要努力啊,你大哥他的身体……嗯,总之你要努力学习,明白了吧?”
  意思是说:“二宝,你别急,你的身体比驴还强壮,而你大哥的身体比猪还肥胖,必然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脑血痊心脏瓣膜缺损面部神经麻痹等千奇百怪的疾病,这么多的病,不愁病不死他。所以呢,二宝你稍微地耐心一点,等老大病死,爹再立你为太子,岂不是两全其美?”
  朱棣的想法,虽然比较地阴暗,但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只是他忽略了一件事,他最宠爱的二宝朱高煦,不是匹能够隐忍的野狼。
  那么朱高煦的性格,更接近于什么物种?
  驴!朱高煦是头驴!而且是头拉着不走,打着倒退,永远只知道在一个圈子里团团打转的花尾白唇大叫驴。
  (6)城管是头大野驴
  朱高煦确实是头驴。他公然抗旨,拒不服从工作分配,不肯到云南就任。尽管老爹朱棣没敢吭气,但朱高煦的心里,却是愈发地不平。以后再见到父亲朱棣,就怒气冲冲,忿忿不平,存心让老子难受。
  朱棣果然很不舒服,又想了法子:“二宝,你不乐意去云南,要不就去青州如何?”朱高煦摇头:“不去。”
  朱棣急了:“云南你也不去,青州你也不去,那你想干啥?”
  朱高煦:“我就想让你履行诺言,这不难为你吧?”
  朱棣悻悻:“不难为才怪……于是让朱高煦去青州的事情,也不算数了。”
  怒气冲冲地从父亲那里回来,朱高煦越想越气,这叫什么世道?一个患有各种疾病的肥仔,坐在太子的宝座上死活不挪窝,而自己如此地英姿飒爽,却只能沦为权力的残羹。苍天啊,你怎么不说睁开眼睛看看……
  悲愤之下,朱高煦募集了三千死士——可以确信,他募集这些死士的目的,是打算像唐太宗李世民那样,发动宫廷政变,宰了大哥杀了老爹……可是他终究无法与雄才大略的李世民相比,三千死士是跑来了,可是临到食堂开饭的时候,才发现饭锅里空空如也——没钱啊,连死士都养不起。
  可是没饭吃,这也难不住朱高煦,他立即吩咐道:“你们大家,要自己想主意,想办法,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借鸡生蛋,借船出海,文艺搭台,经济唱戏,不等不靠,自谋生路……”总之一句话,薪资伙食,统统自理。
  伙食自理?自理就自理,三千死士,果然是脑子灵光。学习了朱高煦的讲话精神之后,一个个顿时心明眼亮,明白了斗争的大方向,就聚众呼啸一声,冲入百姓家中,抢过饭碗来就吃,按倒女人就整。总之是民拥军,军睡民,军民一家鱼水深。
  却说这天子脚下是有一支司法力量的,这支力量的领导人名叫徐野驴,官任兵马指挥使。这时徐野驴正在家中吃草,忽闻附近有大股土匪出没,抢男霸女,肆意为恶。当下徐野驴不敢怠慢,立即上驴,率衙役捕快兵丁出马,追得死士们满世界乱跑。
  众死士满腹委屈,就来找朱高煦告状:“报告首长,我们在学习了您的讲话精神,正在不等不靠,自谋职业的时候,突然遭遇到了一群城管,打头的,是只徐野驴,他们不由分说,就掀了我们的摊子……”
  什么什么,城管是头徐野驴?朱高煦听得咯咯直乐:“人们都说我是驴,拉着不走,打着倒退,不曾想这里又冒出一头驴。老话说得好,一圈可卧两猪,一槽不容二驴,拿我的霸天夺地镂金嵌玉金柄雕花铁瓜锤来,待我出去会会他……”
  于是朱高煦提了铁瓜出来,果然就见到徐野驴正气势汹汹地追赶他的部属,朱高煦笑兮兮地走过去:“徐野驴,过来过来,让我试试你的驴头有多硬……”不由分说,当头一铁瓜砸下,只听“啪唧”一声,就见徐野驴那颗脑袋,霎时间碎裂成为一滩血。
  事发之后,早有朱高炽的眼线飞奔去报告:“最新消息,最新消息,两驴相争铁瓜相碰,一驴丢命一驴发疯……”朱棣听到这个消息,顿时大为震惊。
  徐野驴事件,打开了朱高煦横行不法的黑匣子,数十桩罪状同时被扒了出来,锦衣卫星夜行动,将朱高煦逮住,囚禁于西华门内,等待朱棣的处置。
  朱棣很慎重,召开了隆重的御前会议,在会议上他说:“对于年青一代,我例来希望的是,你们要有更高的追求,更远大的理想,更努力地学习,更要具有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你们才能肩负起未来的使命。要警惕糖衣炮弹啊,要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朕的意思是说,二宝朱高煦这么个搞法,分明是缺乏深思熟虑的,其做法是有待商榷的……对于二宝这种错误的做法,我们一定要严厉批评,认真教育。为了督促他加深对自己的错误认识,就先开除皇籍,废为庶人,如何?”
  “我反对!”随着话音落下,就见一团好大的肥肉蠕动出来,正是国家法定的继承人,大宝朱高炽。只听他慷慨激昂地反对道:“父皇,我二弟他年轻,禁受不住诱惑,偶尔犯下点人生的小错误,实属在所难免。年轻人犯错误,连上帝都会原谅的……父皇,我看咱们这次就原谅二弟吧,如何?”
  如何……眼望着大儿子装腔作势,公然打出仁义牌,朱棣只觉得脑门里有一股火嗖嗖乱窜。这个混蛋大宝啊,他明明知道二弟这件事是必须要有惩罚的,却故意反过来说,这都是谁教给他的呢?
  朱棣愤怒的眼光,落在朱高炽身后的人身上。
  大学士解缙,他完蛋了。
  (7)狠狠打击太子党
  二宝朱高煦打死徐野驴,按律法,被流放到乐安州闭门思过。这不仅是他的失败,同时也意味着朱棣本人的失败。
  朱棣很是悻悻然,就将满肚子的怨气劈头盖脑地全砸向了大学士解缙。
  解缙,历史上有名的大才子,但他的才气,在权力面前是不堪一击的。朱棣琢磨着,一定要用各种办法羞辱他,要让解缙难堪得一头撞死。
  于是朱棣突然无缘无故地传旨,赐给重臣们二品纱罗衣,偏偏就是没有解缙的份儿。然后又出其不意地将解缙流放到化州,让他当一名计账的小会计。又过了一段时间,解缙正在小黑屋子里噼里啪啦地打算盘,突听屋顶上嗖嗖响过,数十名锦衣卫,飞檐走壁,将解缙如捉小鸡一般捉走了,从此就关押在大牢里。
  虽然身在大牢,但是解缙仍然坚持斗争——他非斗不可,只要斗到朱高炽赢了,他那就全都扳回来了。
  但是朱棣岂肯给他这个机会?于是有一天,朱棣突然索要天牢中囚犯花名册,一个个看过来,突然惊呼道:“我靠,解缙还活着吗?”
  朱棣这话,却是说给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听的。纪纲听到之后,就陷入了深度的思考之中:“老板这句话,到底是啥意思?是想宰了解缙,可是他也没明说啊。是想放了解缙,恢复原职?好像也不是这个意思。那老板到底是啥意思呢?如果自己悄悄弄死解缙,偏偏老板是想重用他,又或是自己留着解缙,偏偏是老板想弄死他……不管是哪种情况,反正是自己死定了。”
  眼下这桩差事,就属于典型的“不完全信息情形之下的决策”了,纪纲必须要找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而不管朱棣是怎么想的,反正不会因此责怪自己。
  于是纪纲备了丰盛的酒菜,来到天牢:“老解在吗?没出去……对了,你现在出不去了,来来来,咱们哥俩喝一杯,喝喝喝,你不喝就是瞧不起我……”不由分说,喝酒猜拳,将解缙灌得酩酊大醉。然后纪纲将解缙拖出牢房,剥了衣服,埋在雪地里,不长时间,就见这位不世大才子的身体渐渐青紫直到活活冻死。
  于是纪纲回来后报告:“解缙因为不耐牢中阴寒,昨夜死掉了……”
  纪纲就这样顺利地把问题解决了。
  搞死了解缙,朱棣乘胜追击,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将东宫尚书蹇义、大学士杨淮、逾德杨士奇、太子洗马杨溥、司经局正字金问等人,该抓的抓,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要狠狠地打击太子党的嚣张气焰,绝不姑息这伙犯罪分子。
  朱棣下一个要对付的人,名字叫金钟。
  金钟何许人也?
  这厮来头不小,他乃朱棣最好的朋友,最有智慧的老师僧人道衍亲自培养出来的,实际上就是为了下届帝国皇帝所贮备的优秀人才。此人精擅卜筮之术,占无不验,算无不准,实乃怪胎一个。
  朱棣把金钟叫来:“太子党最近又在搞什么阴谋?”
  金钟:“没有搞阴谋,以前没有搞过,他们以后也不会搞的。”
  朱棣:“老金啊,你可是老干部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一定要站稳立场啊,千万不能犯下路线错误……现在你可以说了吧?”
  金钟:“我还是那句话,太子的人品,就像他身上的肥肉一样……厚德载物啊。陛下你想,太子都胖成那样了,哪还有心情搞什么阴谋诡计呢?”
  朱棣:“好你个金钟,竟然是如此地执迷不悟,推出去斩了!”
  金钟一摇头:“烦请陛下把我全家一块杀掉吧,我愿拿全家老小的脑壳,担保太子无罪。”
  朱棣:“你说实话,你是不是已经算过卦,知道最终的结果了?”
  金钟两眼一翻:“陛下你自己猜。”
  “我猜……”朱棣颓然坐倒:“好,好,好,东宫的属官,还没有宰掉的,全都放回来吧,恢复原职,算你们狠,老子玩不过你们。”
  (8)京师大反叛
  发现太子朱高炽已经掌握了隐权力,自己在朝中势单力孤,连个支持者都找不到,朱棣极是绝望,就把自己流放到塞外,天天去找鞑靼人死磕,以消解心里的郁闷之气。可是鞑靼人也不傻,才不会在这种时候跟朱棣较劲,闻说朱棣找来闹事,早已跑得影子都找不到。正当朱棣气闷欲绝的时候,忽见远处有一匹快马,如飞而来:“陛下不好了,京中出现了反动集团,正在阴谋串联,要搞什么571爆乱……”
  “有这种事?”朱棣惊呆了。
  这个新暴露出来的反动集团,其头子,乃三宝朱高燧。
  话说那三宝朱高燧,为人机警聪明,又与二宝朱高煦相善,全心全意地拥戴二宝。不曾想二宝朱高煦因为锤杀徐野驴,被流放到乐安,其政治势力也因此而冰消瓦解。三宝朱高燧看得气愤,抱打不平的侠义心肠顿生,他决定不畏强暴,不畏艰险,坚决打掉以亲爹朱棣为首的黑社会势力,替二宝朱高煦讨回公道。
  这个公道是怎么个讨法呢?
  据调查,事情是这个样子的。三宝朱高燧,借朱棣自我流放的机会,找到了常山护卫指挥孟贤,负责气象预报的钦天监官王射成,大内工作人员杨庆的于儿子,还有一个叫高以正的兄弟。这伙人和三宝朱高燧坐在一起喝酒,一边喝一边琢磨。“寂寞啊寂寞,像在沙漠上一样的寂寞……要不咱们干点啥吧,青史留名的那种事。可是干什么事,才能够青史留名呢?”
  “要不,咱们这么着,先弄点毒药,给成祖朱棣灌下去。然后呢,集结亲兵卫队,占领皇宫,将大肥肉朱高炽砸扁,就让三宝朱高燧登基做皇帝吧。”
  这事比较靠谱,干啦!
  大家商议妥当之后,又狂喝了一通,然后回家睡觉了。共同谋事的人中,有个叫高以正的,他比较兴奋,回家的路上遇到大舅哥总旗王瑜。王瑜问他:“又去哪儿喝了,弄成这么个德性。”高以正说:“没去哪儿,就是三宝朱高燧请客,人家那个热情啊,不喝不好意思。”王瑜又问:“请你们喝酒有啥事啊?”高以正回答:“也没啥事,就是准备弄点毒药,给皇上灌下去,然后占领皇宫,再就是打掉肥仔朱高炽反动集团……都是点小事。”
  王瑜点头道:“就这么点小事,也值得喝成这个样子……”说话间如飞上马,狂奔着去找朱棣:“报告不好了,京师出了反动集团……”
  朱棣闻知此事,怒不可遏,当即命令三军出动,蜂拥入门,将三宝朱高燧饭局上的人一股脑地全都按在床榻上,统统逮了起来。
  庭审!朱棣亲自担纲法官,先把三宝朱高燧拉了上来:“三宝,这件事,是不是你干的?”
  “啥事啊?”三宝朱高燧酒尚未醒,懵懂地不明所以。这时候肥仔朱高炽又蠕动出来:“启奏父王,我琢磨着这事不对头啊,三宝为人多好啊,心地善良,扶老携幼,怎么可能干出这种事来呢?此事一定不是他干的?”
  朱棣恼了,怒视肥仔:“不是他,还能是谁?”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