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明朝其实很有趣儿

雾满拦江(明)
 引子 奎木狼的前世今生
  (1)朱元璋的算术题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天下人出了一道要命的算术题。
  这道题是这个样子的,朱元璋说:“俺皇爹叫朱五四,他死的那一年,是64岁,而俺当时17岁,众位爱卿你们来算一算,朕出生时,俺爹是多少岁?”
  众臣掐指一算,齐声道:“吾皇圣明,你出生时,你爹是47岁。”
  OK!朱元璋一个华丽的转身,颁布圣旨道:“我爹50岁那一年,迁到了安徽凤阳钟离东乡,而俺就在俺爹47岁那年,出生在钟离东乡……以后史书就照朕吩咐的这样写。钦此。”
  众臣三呼万岁:“万岁万岁万岁……万岁,你爹47岁生的你,50岁才迁到钟离东乡……照这么算,你就不应该出生在钟离东乡啊,陛下,你是不是弄糊涂了……”
  然而千真万确,明史上硬是这样记载的,书上说朱元璋他父亲47岁生下的他,50岁迁到钟离东乡,而朱元璋则生在钟离东乡。可照这么个说法,朱元璋的父亲47岁那年,并不在钟离东乡,那么是谁生下了朱元璋……但在当时没人敢问朱元璋这事,皇帝啊,那是金口玉牙,他怎么说,大家只能怎么听,谁敢说朱元璋算术不及格?不想混了是不是?
  于是历史就在这里出现了一个痛苦的黑洞,朱元璋的人生历史,有3年——实际上是两年零八个月,变得不明不白不清不楚。在这特定的时间里,朱元璋人在安徽凤阳钟离东乡,可他又不在……那么他到底是在还是不在?
  事实上,当时的朱元璋,他在钟离东乡,又不在钟离东乡。说他在,实际上并不在;说他不在,实际上又在……正确的说法是,他当时正处于一种极度奇特的中间状态之中,介于在和不在之间,不能说在,也不能说不在,而应该说他在不在……那么,这种居于在和不在之间的中间状态,到底是怎么个情形呢?
  这事。说来话长。
  早在朱元璋正式出生前的两年零八个月,确切的年份是公元1325年,那天夜里,当时的皇帝元顺帝,正四仰八叉地躺在龙床上呼呼大睡,忽然之间他感觉到什么地方有点异常,仿佛一股燥热,突如其来,霎时间袭遍了他的全身,让他手脚麻软,心神不宁?
  “莫非,昨夜时春药吃过量了?”元顺帝正在心里纳闷,耳边忽听到一道凌厉的啸声,猛睁眼,就见夜空之上,于一团灿烂绚丽的火花之中,映照出一道清晰的人影,就见那人头上臀下,两瓣肥大的屁股犹如特大号的肉锤,于高天之上呼啸而下,直奔元顺帝的脑壳砸来。
  当时元顺帝大骇,惨叫一声:“不要啊……”却听天上掉下来那人,也惨叫了一声:“要啊……”就听“砰”的一声,那人的臀部正落在元顺帝的脑壳上,于元顺帝的尖声哭叫中,“嗖”的一声,那人被弹开来去,就见一条扎手扎脚的人影,轰的一声击在清德殿之上,然后又是轰的一声巨响,然后……然后……元顺帝就从这个怪梦中醒来了。
  醒来之后,元顺帝只觉得心脏突突狂跳,浑身是汗,正自六神无主,不明白刚才那个怪梦是怎么一回事,这时候就听一大群小太监们哭叫着冲进来:“陛下,陛下不得了了,清德殿出事了,好像是一个什么人样的怪东西,突然从天上掉下来,强大的冲击力,把整座大殿砸得陷入地下,地面上只留下了一个大深坑……”
  真的假的?我也感觉确实是有个人从天上掉下来,先砸到我的脸上,然后弹飞到了清德殿……元顺帝嘴上说着,心里却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相信,下了龙床出门一看,果不其然,就见清德殿已经无影无踪,大殿所在的方位上,却多出来一个大深坑,兀自在袅袅向外冒着青烟。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天上居然掉下来个大活人……这到底是梦,还是现实啊。元顺帝糊涂了,就吩咐小太监:“马上,叫国师入宫,快快快……”
  当时大元帝国的国师,叫伽鳞真,是一个西域番僧。进宫后听了元顺帝的梦,他有点头晕,就说:“陛下,你这个梦,也忒不正常了,那什么,咱们用圆光术的秘法偷偷看看吧……”
  元顺帝问:“啥叫圆光术啊?”
  伽鳞真回答:“圆光术就是……”说了你也听不懂,总之吧,用这个法子,能看看天庭上是不是出了什么怪事。照我看陛下的怪梦,不像是一个梦,肯定是天庭上出什么事了。你等我看看就知道了……于是伽鳞真就拿来面古铜镜、青稞酒、铜箭头、唐卡画等许多怪东西,焚香淋浴之后,伽鳞真小心翼翼地掀开蒙在镜子上的纱布,往镜子里一看,顿时大叫一声:“我靠陛下,不得了了,天庭上真的出乐子了……”
  元顺帝急忙凑过来:“啥乐子?快点说。让寡人也乐一乐……”
  “乐你娘个头啊乐。”伽鳞真急忙将镜子遮上,回过头来说:“陛下,这事对别人来说是个乐子,对你来说麻烦可就大了,你知道掏粪工刘安吧?刚才我在镜子里就看到了他,他告诉我说……”
  元顺帝只觉得脑子不够用:“你等等,你刚才说掏粪工刘安……他又是谁?”
  “他是……唉,你等我慢慢跟你说。”
  国师伽鳞真叹息道。
  (2)天庭来了个掏粪工
  话说东汉年间——东汉?有没有搞错?不是说明朝吗?没有错,就是东汉年间,有个淮南王刘安,此人曾写过一本《淮南子》,传承至今。话说这位刘安,写完了《淮南子》之后,忽然觉得人世间的生活未免太过于缺乏情调,就弄了只小炉子,搞了一大堆丹药,天天蹲在小黑屋里炼起丹药来。未过多久,丹药炼成,刘安拿在手上,滑溜溜,滚突突,放在鼻尖前闻一闻,香喷喷,红鲜鲜,咕嘟一声吞下去,就觉得心神气爽,百骸俱轻,刘安已经像氢气球一样,飞起升空。由于这药力超猛,不唯是刘安升上了天空,连带着家里的鸡鸭鹅狗及屋舍,也一并飞上半空。
  刘安炼丹成功,不唯是自己得了道,而且鸡鸭猫狗都沾光,这个故事,从此留在中国的成语之中,叫: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可等升了天,到了天庭之上后,刘安顿时后悔了。
  为啥呢?
  因为啊,刘安上了天庭之后,竟发现天庭上编制已经超编,机构膨胀,仙浮于事。诺大的天庭,只有一个职位空缺——掏粪工。结果这刘安费尽了辛苦,居然跑到天庭上掏大粪去了——最要命的是,这大粪一掏就是永远永远,不能请假休息,没有轮休,没有节假日,连辞职都不允许,你说刘安这是何苦?
  刘安郁闷啊,但再郁闷,也不能闹情绪不工作,否则大小神仙多如牛毛,都是他的上司,都要批评他。刘安无奈,只好闭着眼,流着泪,从此工作在粪坑第一线,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掏粪不掇。正所谓天上无甲子,岁月不知年;一声淮南子,双泪落坑前。眨眼工夫,刘安就在天庭上掏粪两千个年头。话说有一天,他正捏着鼻子蹲在粪坑前,忽听吱呀一声,扭头一看,是天庭的大门被人从外边推开,一个脑袋探头探脑地伸了进来:“喂!哥们儿,有多余的丹药卖吗?”
  “卖卖卖,卖你娘个头!”原来是个星际倒爷。刘安没好气地骂了声,继续掏粪。那名星际倒爷却凑近了过来:“丹药没有,那灵符有没有?”
  “滚!”任谁掏上两千年的大粪,火气只能比刘安更大,不会更小。
  见刘安肝火极盛,那星际倒爷撇撇嘴:“你牛什么牛?不就一掏大粪的吗?告诉你,老子名叫周颠,乃人间散仙,别看没天庭户口,可日子过得比你滋润多了……”说着话,星际倒爷周颠离开刘安,找天庭门房保安聊天去了。
  刘安不认得周颠,那不能怪他,因为刘安上天庭太早,又因为掏粪工作繁忙,顾不上读书,没有看过金庸大师的《倚天屠龙记》。在这本书里,金庸大师描写了元朝末年中国最神秘的明教。在这个明教中,集结了大量奇异人士,有紫衫龙王、青翼蝠王、金毛狮王、白眉鹰王,还有明教五散人。
  而明教五散人中,最闹心的就是周颠。
  话说周颠其人,头脑不好,武功也不太高,经常和名门正派掐架,输的多,赢的少……金庸写的这些怪故事,却也不是他自己瞎琢磨出来的,而是抄了朱元璋。朱元璋是大明帝国的开国皇帝,但同时也是一位热爱文学的优秀青年、一位了不起的传纪体作家。他不止是替自己写了传纪,还给这位周颠,专门写了部《周颠仙传》,记述了他和周颠的一系列古怪交往……这部《周颠仙传》同样也作为正史汇集于明史之中,所有的历史学家,都要闭着眼睛认真地琢磨——却是除了金庸大侠,谁也没琢磨出来个子午卯酉来。
  为什么大家琢磨不出来个子午卯酉呢?
  因为吧……或许吧……总而言之,周颠,生卒年月不详,出生地点不详,爹妈姓名不详,但却是明初活生生的怪人。他出没于明初,与朱元璋关系比较铁。那么,何以他会和朱元璋交上朋友呢?
  原因就在这个故事里——他居然有事没事,跑天庭当星际倒爷来了,可天庭这玩意儿到底存在于否,还是一个未知之数,你说这让历史学家们如何琢磨?
  实际上,用现代语言来讲述,周颠是一个穿越了时空的异界人,他有时候在地球上瞎溜达,有时候呢,就来到天庭这颗行星,倒卖点灵符丹药。正因为他的经历如此古怪,所以朱元璋才亲自替他写传,也正因为他的行踪如此诡异,历史学家们才都躲他远远的,生怕说不出个名堂来,砸了自家吃饭的营生。
  但周颠才不管你那么多,这不,他又跑来了天庭。
  (3)保安都是临时工
  天庭的保安,都是招慕的身强力壮的无业人员,一水临时工。最苦最累的工作是他们的,遇到麻烦时照例把责任往他们头上推,但表彰嘉奖的好事,却从来碰不到边。尽管如此,这些保安的知名度还是非常高的。
  天庭上的保安,东南西北方位各有7个,总计有二十八星宿,天天拿着警棍来回溜挞。这二十八名保安,在天庭已经执勤好久好久了,虽然从未转正,但却混出来了个大名鼎鼎: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牛金牛、女土蝠、虚日鼠……还有井木犴、鬼金羊、柳土獐、星日马、张月鹿、翼火蛇、轸水蚓、奎木狼、娄金狗、胃土雉、昴日鸡、毕月乌、觜火猴、参水猿、危月燕、室火猪……等,总之都是些奇奇怪怪的动物。
  周颠往前走,迎面就遇到了室火猪:“站住,周颠你怎么又跑天庭上来了?不知道这里是凡人免进的吗?”
  周颠赔了笑脸:“猪哥,别拿哥们开涮,咱们谁不知道谁啊……对了猪哥,你明明是头猪,却叫室火猪,天天加炭火烤着,怎么烤了这么多年,也没烤熟呢?”
  室火猪不屑地道:“周颠,不是本猪说你,没文化就是丢人。老子是高温状态下的聚合生命体……算了,跟你说你也听不懂。”
  周颠点头,笑嘻嘻地问道:“你叫室火猪,好歹是头猪,可那个氐土貉,他明明是一堆泥土,怎么也成了二十八星宿呢?”
  “你懂不懂啊?”室火猪训斥道:“听说过生命从海洋走上陆地吧?氐土貉虽然是一堆黏土,但人家是有机质的鲜活生命,在天庭上当个保安咋了?你不服?”
  “服,服……”周颠低眉顺眼:“照你这么说,氐土貉是有生命的黏土,那奎木狼是一只木头狼,该是有生命的木头了吧?”
  呸!室火猪喷了一口带火的唾沫:“人家奎木狼那叫植物狼,以后不懂别乱说……”
  “是,是。”周颠小心翼翼地绕过室火猪,却是满脑子的困惑:“植物狼真是头一次听说,和植物人有什么区别呢?”
  心里想着,周颠走到了一扇门前,见门上写着:值班仙员奎木狼……周颠顿时乐了:“哈哈哈。原来奎木狼就在这间值班室里呢,快来瞧瞧这只植物狼长什么模样?”
  推开门,周颠往屋子里一看,顿时倒吸了一口冷气。
  只见屋里空无一人,冷冷清清,只有一只硕大的根雕,这根雕自然形成了一种奇异的形态,看起来像是条蛟龙,又像是一匹野狼,确定地说,只不过是一种蛇和狼混淆了的怪异生物的根雕而已。
  奎木狼怎么不在值班室?他干吗把这么奇怪的根雕放在屋子里?周颠心里疑惑,走过去仔细瞧那根雕,却见那根雕竟尔是活的,虽然身上的木质纹络清晰可见,可从根雕的嘴部,缓慢地向外淌流着鲜血。
  滴嗒滴嗒,鲜血一滴滴地掉落在地上,惊得周颠心惊胆战,不由得大叫起来:“不得了了,快来神啊,奎木狼他……他出事了……”
  就听“哗啦”一声,天庭的保安跑来了一大堆,什么角木蛟亢金龙氐土貉房日兔心月狐尾火虎箕水豹斗木獬牛金牛……清一水的外星怪物,吵吵嚷嚷地挤在值班室门口大呼小叫:“我靠,这个奎木狼,真不是个玩艺儿,又溜号去地球上瞎混了。我敢打赌,这一次他去了地球,铁定要弄个皇帝干干……你们赌不赌?押一赔十,立即开盘……”
  周颠瞪两眼听了半晌才听得明白。原来这个奎木狼,把自己的植物狼身体放在值班室里,自己的精神意念,已经幻化去往地球上闹腾去了。听这意思,奎木狼是想去地球上当皇帝……皇帝……周颠留了心:“人在江湖飘,还得跟皇帝一起混,混好了最差也能弄个大将军干干……”心里想着,他问身边的房日兔:“兔崽子,你说奎木狼既然去了地球……那他应该长什么模样?”
  房日兔答道:“奎木狼那德性,谁不知道?你自己看清楚了,不就是一个超巨大的下巴吗,呈钩状从下巴颌处倒钩出来,你要是走夜路突然碰上他,铁定会吓得神经短路。你仔细瞧清楚,他这次是投胎于安徽凤阳一个农民工朱五四家里,没眼光啊……”
  周颠从下往上仔细打量这根雕,正抬头看到那超巨大的下巴,不提防恰好有一滴血从奎木狼的下巴上滴下来,霎时间只觉烈焰焚身,宛如一团巨大的火焰,猛可地向周颠激射过来,就听周颠惨嗥一声,已经被那团火砸得头上脚下,霎时间穿越了不知多少光年的时空,直跌向地球的表面。
  二十八星宿吓了一跳,一窝蜂地挤到天庭边上,向下张望着,七嘴八舌地叫嚷着:“我赌这家伙掉下去的时候,脑壳铁定摔稀烂,押一赔六,有赌的没有……”
  (4)男人也有野生的
  ……事情的经过,就是这个样子的。在大元帝国的皇宫里,国师伽鳞真讲完了。
  元顺帝呆呆地看着他,满脸的茫然:“……国师,你说这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是什么意思啊?朕是让你替朕解梦,还有清德殿,到底是被什么东西给砸到地底下去了……”
  伽鳞真诧异地看着元顺帝:“陛下,我刚才已经跟你说得清清楚楚,那天上掉下来的东西,就是邪教中的坏头目周颠。”
  元顺帝大叫一声:“不可能!活人怎么可能从天上掉下来……”
  伽鳞真以无限绝望的眼神看着元顺帝:“陛下。你自己明明说过的,周颠掉下来的时候,先是屁股砸到你的脑袋上,被弹开之后才击中清德殿,导致了清德殿被砸入地面。”
  元顺帝摇头:“国师,今天朕就把国家机密跟你说了吧,朕是有点缺心眼——朕连这最机密的事情都告诉了你,可你今天就是打死朕,朕也不信天上掉来的是一个大活人。”
  伽鳞真无奈摇头:“陛下,要怎么样你才相信?”
  元顺帝:“除非……你把那个周颠从大坑里揪出来,让朕瞧个清楚。”
  伽鳞真为难地摇头:“陛下,不是本国师不乐意承担这项工作,实在是……对了陛下,你看咱们干脆张皇榜征募勇士,谁敢进入清德殿塌陷的大深坑中去看一看,赏三十两黄金。陛下你看如何?”
  元顺帝:“有道理。那就张榜招贤吧。”
  于是皇宫张榜,不日之间就有一个叫田丰的流浪汉撕了皇榜。自告奋勇要下到深坑之中。元顺帝、伽鳞真亲临现场。眼看着一根粗又长的绳子缚在田丰的腰上坠下深坑,然后就没了动静。
  大家屏心静气,耐心地等候着。
  而那田丰下到坑底,解开绳子,发现深坑中弥漫着浓烟,还有明灭不定的火光,分明是天上掉下来的东西尚未燃烧殆尽。田丰先试了试了空气,感觉呼吸没什么障碍,就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正行之间,脚下被什么一绊,栽了个大跟头。
  田丰气恼地爬起来,骂了一声,仔细用手一摸,顿时诧异:“咦,地下的东西,怎么像是两条人腿?”再借着穴中的火光仔细一瞧,田丰差点没大叫起来:“果然是两条人腿。”
  人腿倒是人腿,只是这人腿分明是从地下生长出来的,像是一个人倒插在地面下,两只脚还来来回回乱踢腾。田丰按捺不住心中的惊讶,蹲下来仔细研究了半晌,拿手一摸那两腿之间的凸突,就听咯咯一声怪叫,那两条腿用力一折,一颗脑袋从地下拔了出来,吓了田丰一大跳。
  而从地下把脑袋拔出来之人。赫赫然正是明教五散人之一周颠。
  “你是干啥的?”田丰问:“为啥躲在这大深坑里,还把脑袋埋进地下呢?”
  “这个事……说来话长。”周颠道:“咦,你看那边是谁来了?”田丰一扭头,被周颠一记龙爪手,当场敲在田丰的脑壳上,打得田丰眼睛一翻白,顿时昏死了过去。然后周颠跑到洞穴口处,先将垂下来的绳子捆在自己腰上,然后一抖绳子,就见上面开始用力,很快将周颠拉了上去。
  一出洞口,就听周颠大叫一声:“乾坤大挪移,九阴白骨爪,挡我者死,避我者生……”不由分说,拳脚齐下,直打得四周看热闹的宫女太监哭成一片,眼见得周颠打出一条血跑,冲出了皇宫。
  那边元顺帝急忙揪住国师伽鳞真:“国师,国师,刚才那就是周颠吗?你怎么不上前拦住他?”
  伽鳞真恼火地推开元顺帝:“周颠那是真打啊,你靠近前试试……对了陛下,先别理周颠了,刚才跟你说过的了,奎木狼那家伙跑来添乱了,这次他可是要来当皇帝,摆明了是夺你天下的,你看着办吧。”
  “可是那奎木狼……他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在哪里啊?”元顺帝委屈地哭道。“陛下休要担惊。”国师伽鳞真道:刚才我已经在镜子里看明白了,奎木狼这次转世,是要投胎于安徽凤阳钟离东乡一个叫朱五四的农家,其形貌特点是下巴超级的巨大。陛下只要一纸圣旨,传安徽地方官将朱五四家的下巴超级巨大的婴儿宰了,奎木狼就没咒念了,只能再回天庭去值班……
  传旨,元顺帝吼叫道:“命安徽地方官,将当地出生的一名姓朱,下巴超级巨大的婴儿给朕宰了……”
  (5)母腹藏身三年整
  当京师快马,向安徽运送圣旨的时候,明教散人周颠,此时也正运起轻功,狂奔在通往安徽的路上。他披星戴月,沐风滞雨,运足了全身的真气,不知奔跑了几多个时日,忽一日他猛地收住脚,直勾勾地盯在前面一户逃荒的人家身上。
  那户人家,一共四口,丈夫妻子,和两个孩子。两个孩子都不太大,一边走一边紧揪住娘的衣襟,但那女人走路明显笨重,腹中原来还怀着一个。
  “哈哈哈,奎木狼,你这只植物狼,原来是躲在这里……”周颠哈哈大笑着,大摇大摆走过去,把耳朵贴在那妇人的小腹上,就要听胎音。那男人一看就急了:“哪里来的色鬼,不许碰我老婆……”上前揪住周颠就打。
  可周颠那一身的功夫,岂是寻常人可以近身的?所以周颠一只手推开气急败坏的丈夫,哈哈怪笑道:“奎木狼,你个王八蛋,不说在天庭认真值班工作,却跑这里来投胎来了。告诉你,你来的日子不对,人家元顺帝早就知道了,已经派出了兵马,等你一出生,就立即将你宰了,我看你现在咋整……”
  正说着。就听后面蹄声如雷,一队官兵纵马而来:“喂,前面那户人家,对,就是说你们,你们姓什么?”
  那男人转回身,惊恐地回答道:“小民姓朱,叫朱五四……”
  “哈哈哈,”官兵们顿时大笑起来:“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你果然是就要出生的朱大下巴的亲爹,总算追上你们了……你老婆还真怀了孕,就要临盆了。圣上有旨,等孩子出生之后,立即宰掉,钦此。谢恩。”
  农民朱五四惊得呆了:“什么?要杀我家孩子?有没有搞错?”
  官兵哈哈大笑:“你老婆什么时候临盆,咱们快点动手,把你家的孩子宰了,我们也好回去交差。”
  那农民朱五四惊恐地喊叫起来:“救命啊,杀人啦……”官兵们笑得前仰后合:“土老帽,你喊多声也没用,我们这是在执行国家公务,有皇上圣旨的。你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趁早让我们把你家孩子宰了吧……”
  就这样,农民朱五四一家,落入到了官兵之手,他们在前面乞讨,官兵就在后面亦步亦趋,耐心地等着孩子出生。朱四五一家急得连哭带喊,可全都没用,就这样大家慢腾腾地往前走,走到了安徽凤阳钟离东乡地,临产期也到了。
  众官兵紧张地操刀在手,盯紧了孕妇的小腹,看她什么时候生。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就见那孕妇活蹦乱跳,又喊又叫,压根没有生产的兆头。
  没生?没生就只能耐心地再等。圣旨上吩咐的是等孩子出生后下手,官兵们不敢有丝毫的违背,只能等着。可这一等,怪事发生了,眨眼工夫一个月过去,两个月过去,一年过去,两年过去……那孕妇拖着大肚子在路上走来走去,腹中的孩子,却硬是不出来。
  官兵们看得目瞪口呆,只有周颠心里最明白,孕妇之所以迟迟不生,是因为腹中的奎木狼,听说了外边的人要杀他,那家伙竟然干脆就呆在母亲的子宫里,说啥也不出来了……
  这个奎木狼,真是太狡滑了。
  眨眼工夫,两年八个月过去了,孩子仍然没有出生。周颠知道,饶是那奎木狼有天大的本事,在母腹里一呆就是两年八个月,也有点过分了。可问题是,孩子的母亲身边,有官兵监视着,那奎木狼是决计不肯出来的,他死活不出来,周颠就只能跟着这家人到处流浪,这日子也太不舒服了。
  怎么办呢?周颠眼睛眨来眨去,想出来一个好主意。这天夜里,眼见得官兵已经睡下,他悄悄地踅到妇人身边,低声问:“大嫂,你家孩子,已经在你肚子里快三年了,再不把他生出来,就成了死胎了,到时候你后悔不后悔?”
  那妇人道:“你跟我说这有什么用?孩子不出生,我有什么办法?”
  周颠道:“孩子不出生,是因为外边有官兵,要不,你趁这时候跟我一块跑,跑到安全的地方,孩子就会生出来的?”
  妇人道:“真的假的?我看你说得也在理,那就跟你……跑吧。”
  于是周颠拉着那妇人,向着荒野逃去,逃出不远,就听见后面官兵喊声不息:“站住,那个怀孕的大肚子女人,你站住,不站住就射箭了……”周颠眼见那妇人心慌,忽见附近有一棵大树,树上有一个洞,就急忙把妇人往树洞里一推:你快躲进去,我把官兵引开……
  周颠借着夜色,不停地弄出声音,将追赶的官兵引走,就听树洞里哇的一声嚎叫,婴儿朱元璋,在他妈的肚子里躲了两年零八个月之后,终于出生了。
  奎木狼来了。
  长着一支超大下巴的奎木狼,开始向着他的皇权之路出击。
  从时间上来推算,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到达钟离东乡的时候,是47岁,这时候恰好是朱元璋应该出生的日子。可是朱元璋又在母亲的腹中多呆了两年零八个月,所以他又是在父亲50岁时才出生,一出生就已经3岁了,所以他在写自己的生平之时,时间上就看得后人颠三倒四。
  这个故事,有力地解释了朱元璋出生的时间之谜,可你就算是借历史学家一个胆,他们也不敢把这事写成论文,太离奇了,又是外星人又是天庭掏粪工,历史家们都是死脑筋,受不了这种刺激的。
  而真实的历史,却远比这种记载更为诡异,更为离奇。
  第一章 朱元璋——野狼的嗥叫
  (1)朱元璋自传解读
  古人说,概非常之人,必成非常之事。就是说,只有那些了不起的人物,才能够做出了不起的大事业。天下之最大事业,莫过于创建一个帝国,中国历史上的帝国比较多,但最吸引人眼球的还是大明王朝。
  何以大明王朝就这么吸引人的眼球呢?
  这个原因说起来比较复杂,但至少有一个关键性因素,那就是创建大明帝国的朱元璋,这个人有点与众不同。
  朱元璋有何与众不同之处?
  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朱元璋曾经写了关于自己的传记刻在石碑上。这个自传有助于我们了解并学习到很多成功法则,但在此之前,我们必须研究研究这篇报告文学,这是当事人的亲自叙述,其权威性是无庸置疑的。
  朱元璋的自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开篇。说有一天朱元璋吃饱了没事,忽然想起了爹娘,于是就写了这篇报告文学,向爹娘汇报自己的人生成就。
  自传的第二部分是痛说家史篇。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说,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雇农的家里,艰难生活,直到16岁,仍然如出生之初,身无寸缕遮体,下无立足之地。最惨的是一家又死绝死净,万般无奈,逃入空门,指望佛祖给口饭吃。却不曾想佛祖也狠,根本不管他。他只好敲着木鱼沿街乞讨,受尽了白眼,历尽了沧桑,磨破了双脚,喊破了嗓子,流尽了眼泪,却看不到人生的希望。
  自传的第三部分是黑暗摸索篇。正所谓,“喜看稻黍千重浪,遍地英雄起四方。人生自古谁无死,有枪就是草头王。可怜无定河边骨,钟山风雨起仓惶……”忽然,一日之间天下大乱,四乡五里的老百姓都操起菜刀,意气风发地造起反来。躲藏在寺庙中的朱元璋面临着他人生的一个重要哲学课题——生存还是毁灭?战争还是和平?是拎起菜刀,加入砍人大军,还是上床睡觉,继续热爱和平?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于是问计于佛祖。可是佛祖却打定了主意要玩死他,一连三次占卜,扔下的筹板都直立着,硬是看不出个苗头来。
  自传的第四部分是找到组织篇。朱元璋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闭着眼睛投奔了起义组织,但由于缺乏组织内部斗争的经验,一开始就犯下了严重的路线错误,差一点被当作阶级敌人清理掉。但是组织很快查明了真相,洗清了他的冤屈,从此他获得了组织的信任。怀着对组织的赤胆忠心与对敌人的刻骨仇恨,他出生入死,身先士卒,很快成为了一名作战勇敢足智多谋的优秀指战员。
  自传第五部分是走向胜利篇。在组织的光辉照耀下,朱元璋心明眼亮,斗志昂扬,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不断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历史选择了朱元璋,人民选择了大明朝,正是因为顺应了人民群众的意愿,朱元璋才成为大明帝国的皇帝。从此他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去逮任何一个他能够逮到的美女幸御,以不负人民所望……大体上来说,朱元璋的自传,说的就是这些事。
  说起皇帝这种动物,后宫美女铺天盖地,满山满谷。所以皇帝的日常生活,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忙。但如此繁忙,朱元璋还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写自传,可知此事非同小可。因此这篇自传值得我们仔细解读,以寻找出其中有益于我们人生事业成功的要素。学习了朱皇帝的革命经历,下一步的事情,就是要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认真领会,深入贯彻,融化在血液中,落实在行动上……可是且慢落实。朱元璋在这个自传里边,除了痛说革命家史还有点料之外,其余的部分,清一色的废话。尤其是在他加入组织,获得信任,不断地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方面,有关最重要的细节,该说的他一个字也不吐。我们忍不住要问,凭什么他朱元璋就不断地从一个胜利走向一个胜利?为什么别人就不断地从一个失败走向一个失败?难道胜利是朱元璋他亲爹,就这么喜欢他?
  很显然,朱元璋的这篇自传,写得棒极了。但这只是一个高屋建瓴的思想指导,解读这篇自传的重点有两个。
  一是朱元璋的起步低,低到了超乎想象的程度,堪称地下三千丈,给阎王爷挖煤的地步。二是朱元璋的成就大,大到了天上人间,独此一家,放眼宇宙,唯我独尊的地步。从给阎王爷挖煤到睥睨环宇,唯我独尊,这期间的人生跨越,贯穿着是朱元璋那奋进不息的强大精神。我们必须要学习这种精神,然后再弄明白,朱元璋,他怎么就这么精神?而这种精神,又是如何指导他的人生实践的。
  知道了这些,就理解了大明王朝。
  附录:大明皇陵之碑孝子皇帝元璋谨述:
  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江阴侯吴良督工兴建皇堂。予时秉鉴窥形,但见苍颜皓首,忽思往日之艰辛。况皇陵碑记,皆儒臣粉饰之文,恐不足为后世子孙戒。特述艰难、明昌运,俾世代见之,其辞日:
  昔我父皇,寓居是方,农业艰辛,朝夕傍徨。俄而天灾流行,眷属罹殃,皇考终于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合家守丧。田主德不我顾,呼叱昂昂,既不与地,邻里惆怅。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黄壤。殡无棺廓,被体恶裳。浮掩三尺,奠何肴浆。既葬之后,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计不张。孟嫂携幼,东归故乡。值天无雨,遗蝗腾翔。里人缺食。草木为粮。予亦何有,心惊若狂。乃与兄计,如何是常。兄云去此,各度凶荒。兄为我哭,我为兄伤。皇天白日,泣断心肠。兄弟并路,哀动遥苍。汪氏老母,为我筹量,遣子相送,备醴馨香。空门礼佛,出入僧房。居未两月,寺主封仓,众各为计,云水飘飚,我何作为,百无所长,依亲自辱,仰天茫茫。既非可依,侣影相将,突朝烟而急进,暮投古寺而趋跄。仰穹崖崔嵬而倚碧,听猿啼夜月而凄凉。魂悠悠而觅父母无有,志落魄而侠佯。西风鹤唳,俄淅沥以飞霜,身如蓬逐风而不止,心滚滚乎沸汤。
  一浮云乎三载。年方二十而强,时乃长淮盗起,民生攘攘。于是思亲之心昭著,日遥眄乎家邦。己而既归,仍复业于於皇。住方三载,而又雄者跳梁。初乱汝颖,次及凤阳之南厢。未几陷城,深高城隍。拒守不去,号令彰彰。友人寄书,云及趋降,既忧且惧,无可筹详。傍有觉者,将欲声扬。当此之际,逼迫而无己,试与知者相商。乃告之曰:果束手以待非?亦奋臂而相戕:知者为我画计,且祷阴于默相。如其言往,卜去守之何祥。神乃阴阴乎有警,其气郁郁乎洋洋,卜逃卜守则不吉,将就凶而不妨。
  即起趋降而附城,几被无知而创。少顷获释,身体安康。从愚朝暮,日日戒行。元兵讨罪,将士汤汤。一攫不得,再攫再骧。移营易垒,旌旗相望。已而解去,弃戈与枪。予脱旅队,驭马控疆,出游南土,气舒而光。倡农夫以入伍,事业是匡。不逾月而众集,赤帜蔽野而盈岗。率渡清流,戌守滁阳,思亲询旧,终日慨慷。知仲妲己逝,独存驸马与甥双。驸马引儿来我栖,外甥见舅如见娘。此时孟嫂亦有知,携儿挚女皆从傍。次兄已殁又数载,独遗寡妇野持筐。因兵南北,生计忙忙。一时会聚如再生,牵衣诉昔以难当。于是家有眷属,外练兵钢,群雄并驱,饮食不遑。暂戌和州,东渡太江。首抚姑孰,礼仪是尚。遂定建业,四守关防。厉兵秣马,静看颉颃。群雄自为乎声教,戈于天朴铿锵。元钢不振乎彼世祖之法,豪杰何有乎仁良。予乃张皇六师,飞旗角亢。勇者效力,智者赞襄,亲征荆楚,将平湖广,三苗尽服,广海入疆。命大将军东乎吴、越、齐、鲁,耀乎旌幢。西有乎伊、洛、崤、函,地险河湟。入胡都而市不易肆,虎臣露锋刃而灿若星亡。己而长驱手井陉,河山之内外,民庶成仰。关中即定,市巷笙簧。元菟、乐浪以归版籍,南藩十有三国而来王。依金陵而定鼎,托虎踞而仪凤凰,天堑星高而月辉仑海,钟山镇岳而峦接乎银潢。欲厚陵之微葬,卜者乃日不可,而地且臧。于是祀事之礼已定,每精洁乎蒸尝。惟劬劳罔极之恩难报,勒石铭于皇堂。世世承运而务德,必彷佛于殷商。泪笔以述难,谕嗣以抚昌。稽首再拜,愿时时而来向。
  洪武十一年,岁次戊午,七月吉日建。
  (2)朱元璋的精神解读
  朱元璋的自传,只是他的历史档案中的一部分。如果要了解这个人,了解朱元璋何以是朱元璋,凭什么能够于万人丛中,越众而出,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焦点人物之一,那么我们就必须要解读他的历史档案。
  相比朱元璋本人的传记,他的历史档案显然要热闹得多。
  朱元璋历史档案
  姓别:男
  姓名:朱元璋
  曾用名:朱重八
  出生:1328年10月21日
  籍贯:淮上钟离太平乡的一间茅屋里
  属相:龙
  星座:天秤座
  血型:A型
  身高:169公分
  体重:64公斤
  相貌特征:下巴超大,突出。
  职业:历任乞丐、和尚、私募武装军事领袖,最后出任大明帝国首任皇帝。
  特长:窥探别人的私隐。
  社会关系
  父亲:朱世珍,又名朱四五。
  母亲:陈氏
  妻子:马氏
  儿子:26人
  女儿:16人
  心路历程
  0岁:出生,有僧、道、俗及多种不明生物声称对他出生一事负责。
  10岁:多地爆发大规模群体事件,朝廷传达皇帝讲话精神,尽收南人弓马,民间拥有菜刀者登记。
  16岁:淮上饥荒,阖家皆死。
  17岁:落发于皇觉寺,师承高彬法师。
  17岁:“踢佛”事件爆发,朱元璋在佛殿里扫地时,一尊大佛伸出脚来碍事,被朱元璋一脚踹过去,泥佛急忙把脚缩回,正襟危坐。此事被高彬法师的妻子看到,对此表示极大的郁闷,于是高彬法师授予朱元璋破碗一只,筷子一双,吩咐他敲着饭碗出门讨饭。
  21岁:朱元璋于淮西乞讨三年,重返皇觉寺,闭门读书。
  25岁:淮上沦为战场,寺僧逃去无踪,朱元璋夜奔郭子兴部,从此投靠民间私募武装。
  26岁:崭露头角,挥师东进,取得定元,滁洲大捷。
  28岁:奉郭子兴命,总领诸将,进入领导班子。
  29岁:取得集庆及镇江大捷,被任命为枢密院同签,升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30岁:建立淮上根据地,尽拥有四方州郡。
  32岁:升任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丞相。
  32岁:陈友谅顽军大搞摩擦,朱元璋不敌,实行战略撤退。
  34岁:击溃顽军陈友谅的武装挑衅,升任吴国公。
  36岁:鄱阳湖战役爆发,是役也,陈友谅驱顽军60万人,围洪都八十五日不下,朱元璋尽撤援安丰军,与陈友谅的主力进行了鄱阳湖会战,陈友谅中流矢而死,结束了这场战役。
  39岁:朱元璋攻顽军张士诚,俘获之。
  39岁:朱元璋遣大将廖永忠迎小明王于滁洲,舟覆,小明王身死,从此朱元璋替代小明王成为了最高军事领袖。
  41岁:登基为帝,国号大明,建元洪武,是为太祖。
  44岁:辽东、川蜀伪政权出降。
  46岁:颁《大明律》,以法治国。
  48岁:爆发大明第一桩秘案,策士刘伯温被毒杀。
  53岁:粉碎了以左丞相胡惟庸为首的反皇帝集团,镇压了三万余名反动派。
  54岁:解放云南,攻克曲靖,元朝小梁王自杀。
  55岁:“空印案”爆发,发现有官员在空白文件上事先盖章,以后再行填写,朱元璋怒,数万人死。
  57岁:毒杀曹国公李文忠。
  58岁:魏国公徐达患病,赐肥鹅一只,徐达大哭,食之,死。
  58岁:粉碎了以户部侍郎郭桓为首的贪污集团,数万人死。
  63岁:粉碎了以韩国公李善长为首的反皇帝集团,镇压反动派数万人。
  66岁:军队大肃反,凉国公蓝玉死,剥其皮,军中名将皆杀。
  67岁:粉碎了以颖国公傅友德为首的反皇帝集团,傅氏满门皆死。
  68岁:粉碎了以宋国公冯胜为首的反皇帝集团,废除宰相制度,实现了一元化领导,一切权力归于皇帝。
  71岁:死,天下复乱。
  看看朱元璋的历史档案,不由得让人心旌动摇,难以自已。朱元璋的一生,是不屈不挠与各种牌号的反动派斗争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生来就是个斗士。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为啥他其乐无穷?因为被他选择为对手的人,都死得干脆而彻底,他始终是赢家。
  斗士朱元璋,他适逢其所,遇上一个最适宜斗争的美好时代,没有人比他更熟谙斗争的法则,没有人比他更适宜这残酷的社会游戏。
  他就是一只狼!
  要知道,人类的天性之中,虽然隐含着冲突的种子,但绝大多数人的天性,都是温和而退让的,不善于争斗,拥有温敦如羊的善良天性。再加上儒家文化的千年熏染,更进一步地消弥了人心中的暴戾。与人为善,遇事退让,始终是中国人所信奉的哲学思想。
  尽管中国人是典型的羊哲学信奉者,所奉持的处世之道,也多是劝人退缩忍让。但也免不了许多胳膊粗力气大的凶人,天天挥舞着拳头在你的鼻尖前晃来晃去,可一旦遇到真章,就立即显露出其绵羊的天性。说到底,即使是那些以血性相互炫耀的人,也不过是羊群中比较强壮者。欺负同类时威风凛凛,顾盼八方,一旦遭遇到凶恶的狼,就立即两股战战,臣伏于地,任由对方煎炒烹炸,任意宰割了。
  不要问狼是如何成功的,冲入羊群中的狼,他的选择只不过是挑肥拣瘦。于狼而言,成功只不过是生存的过程。
  朱元璋恰恰是这样一只狼。
  所以我们的问题应该是,朱元璋和所有的人一样,吃的是小米,喝的是凉水,厕所里有他老人家的固定蹲坑,小便池前常见他流连的身影。何以别人都成为了食草动物,偏偏他老兄进化成为一只狼呢?
  这个答案,只能在他的人生成长与战斗历程之中去寻找。
  (3)知识改变命运
  在历史上,中国民间的学者、文人及百姓,早就发现了朱元璋身上所具有的狼性基因。正如本文开头所言,“概非常之人,必成非常之事”。民间人士认为,朱元璋这厮,他之所以获得如此不菲的人生成就,那是因为他还没出生就跟普通人不一样。
  但凡说到普通人,通常来说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普通人的爹娘都是普通人。
  第二,普通人的爹娘是通过普通的方式制造后代的。这方式通常是在天黑之后,关门闭户,普通爹和普通娘上大炕,盖被子或是不盖被子自由选择,然后普通一番。十个月后,就普通出一个普通的婴孩,继续他普通而寻常的人生。
  第三,普通人上溯一千八百代是清一色普通的祖先,甚至连猿猴都是一只普通猴。但凡出点差错,家族中稍有一个不普通的,也奈不得普通者众,生生地把不普通的基因给稀释了,搞得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地步。
  而朱元璋的族谱,无疑是符合普通人的第一个和第三个特点的。他的祖先是普通人,他的爹娘也是普通人,偏偏到了他这一辈,从他开始不普通了。
  所以民间人士认为,肯定是第二个环节上出了疵漏。
  第二个环节就是朱元璋的爹娘繁衍子息的现在进行时,民间人士的想法是,如果这个环节也是和大家一样,普通而寻常,那么朱元璋断无理由与众不同。
  那么,朱家的这第二个环节,到底出了什么疵漏呢?
  有一部古书,叫《天潢玉牒》,对这一问题做出了严肃而科学的解答。
  书中记载,在朱元璋还没有出生的时候,有一天,他的母亲陈氏,正在麦场瞎溜达。这时候,从西北方向来了一个老道,长长的白胡子,头戴簪冠,身披鲜红色的衣袍,手里还拿着一支象牙笏简。到了麦场之后,老道就停下脚步,用象简拨弄他手中的白色药丸。这时候陈氏凑过来,好奇地问:“这是什么东西?”道人说:“这是仙丹,你要不要吃一粒?”陈氏明显有点缺心眼,也不问这是什么药,只是摸了摸衣襟,说:“我没有银子……”道人说:“没关系,这是免费的。”
  陈氏一听是免费的,登时冲上去,抓起药丸往嘴巴里塞,只觉得一股异香,自喉管直入胃中,那般滑溜溜的感觉,让陈氏好不享受。
  自打陈氏吞下这粒药丸之后,就有了身孕,怀上了朱元璋。
  朱元璋出生的时候,自东南飘来一股白气,贯穿屋顶,奇特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里,整整一夜也没有散去。
  很显然,这个说法不仅很刺激,而且也解释了朱元璋基因突变的症因——这厮压根就不是地球人,至少他爹不是地球爹——但是,这个说法却需要更多的证据,如果只是一个孤证的话,那就不足采信。
  所以另有一本《龙兴慈记》,为此说法做了更为科学的补充。
  圣祖始诞,屋上红光烛天,皇觉寺僧见之惊疑回禄也。明发扣问,告以诞。
  这里记载,朱元璋出生的当天夜里,皇觉寺里的和尚都看到了朱家屋顶上的红光,当时所有的和尚一致认为,这是老朱家着火了。着火好,越烧越旺嘛……于是众僧人就兴奋地回去睡觉,等到第二天早晨,来朱家看看大火烧得如何,才知道是朱元璋出生了。
  很显然,皇觉寺的秃驴们太缺乏社会责任感了,既然看到朱家着火了,为什么不去帮忙救火?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段记载不是为了追究和尚们的社会责任缺失,而是为了证明这样一件事——不管原因如何,反正朱元璋这个人,基因突变了,由羊的基因转化为狼的基因。
  那么,这个转变过程是如何完成的呢?会不会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枚药丸,只要吃下去,就会对遗传基因上的核甘酸链进行调整,从而生下来一个与众不同,天赋异秉的婴儿呢?
  错!
  实际上,这个神秘的转变,初始发生于朱元璋17岁,完成于他的20岁,短短的三年时间,让他的人生彻底改变。
  17岁那一年,朱元璋被迫离开皇觉寺,敲着木鱼,沿街乞讨。说是和尚,他实际上是个要饭的。说是乞丐,他偏偏是个秃脑壳。可想而知,在这段乞讨生涯之中,他遭受了多少屈辱和忍耐。所以三年之后,他重返皇觉寺,就做了件出人意料的怪事。
  《皇朝本纪》上记载:“(朱元璋)复人皇觉寺,始知立志勤学”。
  原来是这样,历经了三年之久的乞讨生涯,朱元璋深刻地认识到这样一个人生哲理:知识就是力量,思想改变命运。所以他从此闭门苦读,读了大量的佛经及其他各类书籍,堪悟人生的真谛。一个从未受过正规教育的乞丐,在日后能够独立完成他的个人传记——虽然传记只是微枝末节,但最重要的是,朱元璋在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他的思想。
  羊的思想,让人驯服。狼的思想,充斥着挑战与决绝。而朱元璋,他显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他独特的野狼思维。
  (4)野狼的嗥叫
  元末时代的中国,没有社会福利保障,没有救济所,没有收容站,甚至连民政部门都没有。所以当时的百姓一旦遭遇到饥荒,就不得不携儿带女,拄着讨饭棍游走四方,中国的大地上数之不尽的流浪人口。朱元璋,就是这支流浪大军中的一员。
  当朱元璋南京登基、称孤道寡的时候,他的这些流浪同事都怎么样了呢?
  这些人,九成九都伏尸于路,成为了饿殍。侥幸不死者,也不过是在朱元璋的政治高压之下,苟延残喘,老老实实地做一个顺民。从此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一生一世,不见天日。
  同样一条流浪乞讨之路,却走出两种完全不同的人生。究其原因,就是朱元璋有着狼的性格,残忍好斗,而其余的流浪人员,不过是任人宰割的羔羊。性格上的不同,铸造了不同的结果。
  难道说,事情真的像古籍上记载的那样,朱元璋这厮原本就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没生下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狼的基因吗?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大家趁早也别奋斗了,赶紧想想法子,把自己的基因抠出来拧巴拧巴,让自己的基因比别人的更优秀。否则的话,你的基因不对头,生来是羊,纵然是想学着野狼嗥,也嗥不出个名堂来。
  幸好真相不是这样,现代科学家告诉我们,决定一个物种的关健性因素有两个,头一个是遗传,第二个是环境。遗传只能决定朱元璋生下来是一个人,而朱元璋的未来人生成就,则取于他和环境的互动。
  来看看朱元璋的简历,从17岁的那一年,他混杂在百万之众的流浪大军中,端着讨饭碗,到处哀告求包养,所遭遇到的结果,和别人没任何区别,都是白眼与蔑视,戏弄与嘲笑。朱元璋说,他当时的心情是说不出来的悲愤与绝望。人生之路,对他比其他人更为残忍。
  说起来乞丐大概算得上人生的最低水准了,居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无论是谁,当他不幸沦落到这种地步的时候,都难免会做一番思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凭什么?凭什么别人吃香的,喝辣的,衣朱紫,佩珠玉?凭什么自己却吃不饱,穿不暖,瑟缩在寒风中,蜷缩在街头上,空瘪着肚子一觉睡下,还不知道能不能看得到明天的太阳……做这番思考的人,基本上只会得出两种结论。
  头一个结论,认为自己命苦,倒霉,投胎时缺乏足够的精确度,没有让自己成为富二代,被迫胼手胝足辛苦打拼。而且这世道又忒不公正,贪官满地,污吏横行。再加上时运不济,无论自己如何奋斗,都不会有什么像样的结果……既然如此的话,干脆闭上眼睛睡觉算了,说不定哪一天老天开眼,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个缺心眼的贵人,非要拿自己当爹,好吃好喝地供着自己……这样一想,只能是听天由命,继续他的乞讨生活,直到饿死才算完活。
  而朱元璋,他得出来的显然是第二个结论。“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你看即使是那高坐龙椅上的皇帝,上溯他十八辈子的祖宗,也只不过跟自己一样,端着讨饭碗,被狗撵得满街跑。但是人家跑着跑着,竟然一口气跑到了皇帝的龙椅上,从此世世代代趴在那里,再也不肯挪窝了。人家何以会有如此的人生成就呢?很明显的一件事,古往今来,中国的皇帝虽然车载斗量,多不胜数,但所有的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认得字。
  也就是说,要想改变你的人生,你首先得明白隐藏在人生社会之后的规律,这规律决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它早已被前人发现,并记载在书本上。只要找来书本,点灯熬油发奋苦读,就能够从中悟出改变自己人生的办法。如果朱元璋不是这么想的话,那么他肯定不会重返皇觉寺,闭门苦读。
  要知道,书本上的文字,僵硬呆板,远不如门外河边裸浴的村姑动感十足。朱元璋既然要闭门读书,那就要忍受门外太多太多的诱惑。而他之所以有这个毅力,就是因为他认准了书本里肯定有什么东西值得他花时间琢磨。
  那么,朱元璋到底在书本中,琢磨出了什么呢?
  他琢磨出来了人生成功的最基本法则。
  有证据没有?
  有!
  (5)跟着规律走
  朱元璋在自传中说,正当他老兄躲在皇觉寺,头悬梁,椎刺骨,发奋苦读的时候,战争遥遥向他逼近,夜晚睡在床上,时常能够听到远处惨烈的厮杀声。天下之大,已经再也放不下一本书,何去何从,他必须立即做出选择。
  可是他是如何选择的呢?
  他算卦,乞求于佛祖的启示。
  他这样做,岂不是中了封建迷信的毒太深吗?又怎么能说他已经悟透了人生成功的规律呢?然而事实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朱元璋悟透了人生成功的规律与法则,所以他才求助于神灵的保佑。
  这话从何说起呢?要知道,战争所表现出来的,正是群体的意志,单独一个人,想要掀起战争来的话,那难度比较地高。莫说是寻常百姓,纵然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君主,如果要发动战争,往往也会遭到臣子们的激烈反对。不明白战争规律的人,会认为帝王只要将那些反对战争的臣属杀掉,就能够如愿以偿地战争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战争需要的是整个社会协同合作,有人上战场,有人搞后勤,有人负责宣传征兵,有人负责预支粮草……而负责这些工作的人,一旦反对战争,那么这些工作就不会有人去做,战争也就打不起来。
  所以说,战争是群体的意志,一旦有足够数量的人渴望战争,为战争奔走呼吁,那么天长日久,这种宣传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别人,卷入进来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当战争狂在群体数量中占到一定比例的时候,和平就终结了。
  那么,什么样的人会呼吁战争呢?
  恰恰是那些对人生规律一无所知,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碰壁的人。正因为这些人不断在生活中遭遇失败,对现实愤愤不平,认为自己之所以屡遭挫折,都是因为别人妨碍自己的缘故,徜若将那些妨碍自己的人杀光光,自己岂不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吗?
  这种念头一旦滋生,就如同雨后郊原上的野草,转瞬之间就会迅速地生长起来,并迅速地笼罩他全部的世界,让他再也难以摆脱对战争的渴望。
  群体之所以呼唤战争,那是因为群体认为战争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契机。
  然而朱元璋,却不这么认为。
  朱元璋所理解的战争,更多地接近于战争规律的本身。群体一旦陷入战争的疯狂之中,就会丧失理性,丧失对自己的把握。也就是说,主导战争走向的是非理性的狂暴,这种心态有着不可预知的毁灭性,卷入战争之中的人,被迫进行一种你死我活的残酷游戏。无论你赢多少场,只要输上一次,就会将包括自己性命在内的老本,全部赔进去。简单说,就一句话:没有人能够控制战争,也没有人能够于战争中受益。
  如果朱元璋不是这样认为的话,那么他早就拎一把切菜刀,呜嗷怪叫着冲出门去,投身到砍人与被砍的事业中,根本不会搞什么占卜算卦这种没技术含量的活。朱元璋之所以占卜,就是因为他知道战争的法则,知道他从战争中获益的可能性接近于零,所以他才表现得那么缺乏自信。
  正如朱元璋在他的个人自传中所说的那样,他是使用筹板来占卜,试图用占卜的结果来帮助他做出选择。然而佛祖却跟这厮较上劲了,朱元璋将筹板丢在地上,三枚筹板居然都是直立的,不显示正面的阳,也不显示背面的阴。
  朱元璋还不相信佛祖这么恶搞,就又投了一次,结果还是一样,筹板仍然竖立,存心戏弄朱元璋。
  两次不成,那就试第三次。
  第三次的结果,筹板居然还是立着的,这在概率学上,可称为不可能事件了。然而如此不可能事件都让朱元璋碰上了,由此他得出一个结论,面对战争,佛祖也没辙。连佛祖都没辙的事儿,那自己还需要费心思考吗?
  就在这一刻朱元璋拿定了主意,形势比人强,无论自己对战争是何等的恐惧,但当这种恐惧到来之时,他只能挺身而出,硬着头皮迎上去,是死是活,听天由命吧。
  表面上看来,朱元璋的选择,与众多未经任何思考,就卷入战争的芸芸众生,没有任何区别。但实际上,他的选择却是高附加值的选择,伴随着这种选择而运行的思想,将会构成他与别人截然不同的命运。
  (6)狼行天下
  彻底改变了朱元璋人生命运的是一个叫韩山童的人。
  韩山童,男,出身于革命世家。早在他爷爷那一代,就天天在家里聚拢一伙人,宣传革命道理。“乡亲们啊,为什么你们起五更,睡半夜,吃的是猪狗食,干的是牛马活,却受着地主老财的深重压迫呢?这是因为你们没有找到一个强有力的组织,带领你们推翻地主老财……乡亲们啊,这个组织就是白莲教。十月一声炮响,给大元帝国苦难深重的人民送来了白莲教主,从此以后你们的生命就获得了光明,你们的未来就有了希望……”话不说不透,灯不点不亮,听韩山童的爷爷这么一说,听众们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这厮是个邪教头子,就急如星火地赶往官府,揭发检举。
  于是韩山童的爷爷遭到了地方领导的批评,全家被发配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让这老头冲着山坡装神弄鬼去吧。
  应该说,当时的政策还算是宽大的。没因为这老头胡扯就宰了他,所以老头幸福地死在床上。而老头的儿子满山遍野去找寻女人,果然被他逮到一个,迅速地生下儿子,就是韩山童了。然后韩山童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捉住一个姓杨的女孩子,生下儿子韩林儿。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带来的是经济上的困扰。于是韩山童就琢磨,这么一大家子人,靠什么吃饭呢?要不咱们还是宣传革命吧。
  于是韩山童走出家门,站在一只石碾子上,慷慨激昂地向群众发表讲话:“乡亲们啊,你们吃的是猪狗食,干的是牛马活,却终日挣扎在死亡线上,为啥你们混得这么惨呢?这是因为没有老大罩着你们。虽然我不做老大好多年,但我心里无时无刻地不在惦记着你们。你问我是谁?不好意思,小可乃西天弥勒佛是也。什么,你不信?不信你去看我们家的家谱,家谱上写得明白,我乃大宋徽宗皇帝第八世孙子,你看我都承认我是孙子了,你们怎么还不信呢?”
  正胡扯之间,人群外走过来六条彪形大汉,都是在历史上响当当的英雄人物,打头的叫刘福通,依次而下,是杜遵道、罗文素、盛文郁、王显忠、韩咬儿。书中暗表,这六名英雄好汉,俱是绿林道里黑吃黑的枭雄,这段时间他们正游走四方,秘密联系江湖兄弟,约期大举,夺取天下。但是因为各地绿林豪强反应比较地淡漠,所以刘福通心里郁闷,就出来瞎溜达,无意中遇到了韩山童。
  听到韩山童的胡扯,刘福通急忙将兄弟们拉到一边,说:“兄弟们啊,我算是想明白了,之所以绿林兄弟不乐意跟咱们一块造反,主要的原因是咱们缺乏一个明确的政治纲领。连政治纲领都没有,咱们怎么号令天下啊?所以,我们兄弟要想干大事,首先就得建立起组织,说明白了就是得先弄个领袖出来……”
  可这天地茫茫,上哪儿去弄个领袖呢?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刘福通听着韩山童的胡谄瞎扯,越听越激动,情不自禁地冲入人群之中,一把抓住韩山童的手:“亲人啊,我可找到你了……”看这里有一群怪人恶搞,群众大笑,掉头一路狂奔,跑去官府举报了。
  是夜,县府衙役突然出动,不由分说,砸开韩山童的家门,将韩山童捉去打板子。这边韩山童的妻子杨氏,趁人不注意,抱着儿子韩林儿,扭着小脚飞跑到山林里躲藏了起来。不久遇到了黑道上的兄弟,幸亏杨氏聪明机警,当即报出了刘福通的名字,刘福通率众家兄弟狂奔而来,就在大野地里推韩林儿登基,号小明王,重建大宋国。穷兄弟们置办不起服装,就每人头上裹一块红巾,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红巾军大闹事。
  刘福通这么一闹,一下子就将天下划分成了十几个战区,由南而向北,这些战区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战区。
  第一战区,东莞何珍战区。
  何珍,又称何真。孤儿出身,天赋异秉,书剑江湖,名动东南。上马他是能征惯战的猛将,下马他是斯文儒雅的书生。他大概是唯一在智慧上能够与朱元璋媲美的人,所以他最后明智地放弃了对抗,作为回报,朱元璋将东莞赠送给了他。此后何珍一家就在东莞认真负责地繁衍生息,流传至今。
  第二战区,延平陈友定战区。
  陈友定,孤儿出身,身材高大健壮,本是福州府一个不识字农家的孩子。自从从军,很快显露出了他卓越的军事天才。自始至终,他对大元帝国都是忠心耿耿,并旗巾鲜明地反对朱元璋登基为帝,因此被朱元璋干掉了。
  第三战区,台洲方国珍战区。
  方国珍,海盗出身,熟谙操船技巧,是当时各路人马中最具技术含量的。任何时代,技术人员总是吃香的,所以方国珍初始受到大元帝国的招安,而后当朱元璋雄霸天下之后,将他请到南京,授予了一个优差,让他捧着饭碗慢慢地吃,直到老死。
  第四战区,南昌陈友谅战区。
  陈友谅,是当时最有军事才干,最具雄心壮志的英雄。他奉的是天完皇帝徐寿辉的旗号,与小明王韩林儿对着干。他也是朱元璋夺取皇位最可怕的对手,幸好陈友谅性子有点急,时局混乱,他却迫不及待地推翻草台班子天完政权,自己登基称帝,这表明此人对自己太过于缺乏自信——真要是有自信,认为天下尽早会落人自己手中,又何必急成这般模样?
  第五战区,汉阳徐寿辉战区。
  徐寿辉,他是由一个懂妖术的和尚扶立起来的,之所以选择他,就是因为他的模样长得怪异——人不怕长得丑,就怕太普通。徐寿辉因为模样清奇,成为了当地的革命领袖,并因之而建立了全新的政权体系,另立中央,分裂起义军,和小明王分庭抗礼。第六战区,开封韩林儿战区。
  韩林儿,小明王,他是当之无愧的群雄之首。因为只有他,才拥有独一无二的革命纲领,才足以领导这场伟大的民族复兴运动。尽管他的政治纲领比较粗糙而原始,无非不过是个烧香磕头,但相比之下,别的兄弟就连这种技术手段也没有。所以小明王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思想导师,不唯是各路义军奉服,就连大元帝国的许多兄弟,也都跑了过来。所以小明王这里,堪称当时的思想策源地。
  第七战区,高邮张士诚战区。
  张士诚,苏北白驹场商镇著名船工,每天光着脊背,赤着双脚,拉着纤绳高唱:“妹妹你坐船头,哥哥我岸上走,恩恩爱爱纤绳荡悠悠……”正唱得开心,却被一个小盐官制止。张士诚悲愤莫名,遂率十八兄弟,将盐官杀掉,从此招募党徒,威行高邮。
  第八战区,濠州郭子兴战区。
  郭子兴,濠州游侠,与孙德崖等四人各自集结自己的兄弟,因为年长,故推他为首领。奉红巾军小明王之号令,从此独霸濠州。不管是哪路人马,只要侵犯他的地盘,就不客气地打之。但由于郭子兴在众家兄弟中的影响力远远不足,这就为日后的分崩离析埋下了伏笔。
  第九战区,西安李思齐战区。
  李思齐,元末四大名将之一,河南南部罗山县人氏。早年李思齐也在江湖上吃饭,后来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成为了大元帝国最优秀的战士,一生的业绩主要是跟自己的盟军厮杀,基本上就没干过正事。
  第十战区,太原扩廊帖木儿战区。
  扩廊帖木儿,大元最具战斗力的猛将察罕与一名汉族美女生下来的孩子,汉名王保保。他在这段时间的战争记录,主要是和四大将之一的李思齐对杀,他的赢面一直比较地大,只是帝国输光了。
  第十一战区,成都明玉珍战区。
  明玉珍,元末明初最低调的人,因而他成就的人生事业也最大。他生具异相,双目四瞳,智慧沉不可测,最大的人生理想就是躲在家里做土财主。可是红巾军祸乱天下,徐寿辉发来诏书,强迫明玉珍立即出山,投身到民族解放事业中去。于是明玉珍拔寨而走,一路逃到四川,关起门做起了大夏皇帝,并幸福地死在他的龙椅上,而他的后人则被朱元璋殄灭。
  第十二战区,山东田丰战区。
  田丰,与王士诚,同为大明帝国忠心的将领,帝国倚重他们镇守山东。当小明王起事之后,这哥俩儿登时心动,立即实现了山东易帜,扯下大元帝国的战旗,换上了小明王的旗号。还捎带脚地宰掉了大元最狠的名将王保保的亲爹,结果惹火了王保保,挥师
  猛进,将此二人宰杀。
  此外还有刘益的辽阳战区、益都的毛贵战区等等。总而言之吧,当时天下已经糜烂,大元帝国彻底散板完蛋,但谁能于群狼的咆哮之中,独立潮头,问鼎天下?
  而朱元璋,正是投奔了第八战区的濠州郭子兴,具体的原因,就是濠州离他比较近。从这天开始,朱元璋将走出一匹狼的足迹,留在他身后的,是不计其数同类的尸体。
  (7)残酷的路线斗争
  曾有一个算命半瞎子,来到了濠州,一家富户请他来算卦。进门后,半瞎子发现这富户居然有个女儿,双目失明。半瞎子大喜,就闭着眼睛把门路记清。到了午夜,悄悄地钻了进去,摸进了盲姑娘的房间。盲姑娘问:“你是谁?”他回答说:“我是来陪你玩游戏的,给你带来一样好东西,你摸摸看,保证你从来没见过……”这一摸可就麻烦了。十个月后,富户那可怜的盲女儿,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宝宝。
  眨眼工夫,这孩子长大了,打小就讨人嫌,家里替这来历不明的孩子起名叫郭子兴。郭子兴虽然胳膊粗,力气大,可是脑子不清不楚,只因为家大业大,有足够的资格仗义疏财,才被江湖朋友奉为游侠。再后来他也不知听了谁的忽悠,竟然相信弥勒佛就要降世了,于是就整弓备马,摩拳擦掌,准备跟随弥勒佛,投入到杀人放火的洪流中去。忽一日,小明王韩林儿出世,于是江湖豪杰孙德崖急如星火地找来:“老郭,快别耽误了,抓紧时间干吧,拎刀子出门,看谁不顺眼,先砍了他!”
  于是濠州游侠郭子兴反,占据濠州,从此濠州一带陷入兵乱之中。由于濠州与朱元璋所在的皇觉寺近在咫尺,所以朱元璋被迫走出寺庙,投木鱼从戎。1352年4月15日,24岁的朱元璋来到了濠州城门外,报名参加革命。史书上的记载表明,朱元璋是真的来对了地方,他到濠州没几天,就成为了郭子兴最信任的人,让他当了自己的警卫员。
  问题是,朱元璋不过是一个秃脑壳的和尚而已,他凭什么受到郭子兴的宠信?
  答案是智慧。什么叫智慧?在朱元璋身上,体现的是一种对人性最深刻的认知——举着破碗整整乞讨三年啊,前前后后被不知多少条狗咬过,对人性之晦涩,之险恶,对于人心之迷茫,之恐慌,再也没有人比他认识得更清楚——难道昔日那些与他在讨饭路上相逢的乞丐们,对人性就没有如此的认知吗?没有的,因为乞丐虽然铺天盖地,但在经历了三年的乞讨生涯之后,还肯下苦功啃书本的人,为数不多。更何况朱元璋啃的又是佛经。佛经中无一不体现人性的苍凉与悲苦,是人世间最大智慧的集成,朱元璋趴在书本上,就如同老鼠掉进米缸里,养成了他超越当世人的最高智慧。
  此外,朱元璋是主动地学习,与许多人被动地接受教育完全不同。后者之中,多有对学习充满抵触者。每隔二十年,总会有学习无用论的论调甚嚣尘上,而热情地宣传读书无用的,恰恰是那些对学习有着强烈抵触心态的人。
  而朱元璋却比任何人都知道思想的价值,尽管他缺乏接受教育的最基本条件,但他还是发奋努力,让自己的思想登上了智慧的高峰。
  总而言之一句话,朱元璋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充满了大智慧的人,一个洞察世事人心的聪明人。
  这样一个人,不要说是在一个由清一水的文盲组织团伙之中,放在任何时代,都会轻易地脱颖而出。所以朱元璋于一群文盲中受到郭子兴的关注,不是毫无缘故的。
  此后朱元璋就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每天站在首长的门外,站岗放哨,结果他那秃脑壳中的智慧,一下子被首长老婆发现了。
  说起首长郭子兴来,他一共有俩老婆,大老婆的俩儿子都和朱元璋一般大了,对朱元璋没什么感觉。而郭子兴的二老婆却是一位兼具慧眼的女人,她发现朱元璋这厮满脑门思想,一肚皮学问,断定朱元璋必非池中之物。于是她果断地建议,用婚姻将郭家人与朱元璋联系起来,万一以后朱元璋有出息了,郭家人也能分一瓢羹。
  于是郭子兴将自己的养女马大姐嫁给了朱元璋,这就是未来的马皇后。
  蜜月刚过,濠州就爆发了激烈的路线斗争。任何组织内部的路线斗争,结局都是非常惨烈的,远不像敌我斗争那样地和谐。敌我斗争你还有个投降的机会,路线斗争却只讲究个你死我活。
  但凡激烈的路线斗争,多发生在两军“胜利会师”之后,不胜利会师,大家也斗不起来,这一次同样也不例外。先是与红巾军刘福通齐名的芝麻李,在徐州遭遇到元军主力,芝麻李战死,其部彭大与越均用一路长征,翻山越岭,终于来到了濠州,与郭子兴、孙德崖部胜利会师。
  会师之后,彭大与赵均用对郭子兴擅自另立中央,分裂红巾军的错误进行了批判。会议强调,一定要紧密地团结在以彭大、赵均用为核心的领导班子周围,再接再厉,再立新功……会议结束之后,赵均用率亲兵在门外堵住郭子兴,说:“老郭同志,鉴于你的错误比较地严重,组织上为了挽救你,现决定办你的学习班,你没意见吧?”
  郭子兴没意见才怪,正因为他有意见,所以才当场被打得鼻眼乌青,半死不活,竟拖入孙德崖家的菜窖里,让他面壁思过。
  郭子兴被办学习班的时候,朱元璋恰好出差,回来后他大急,再怎么说,郭子兴也是他的岳父,徜若岳父被查出来历史问题,当场镇压了,那他朱元璋以后还怎么混啊。虽然情急万分,但朱元璋不愧是组织内部斗争的高手,他不紧不慢,先分析了一下濠州组织内部斗争的规律。发现办郭子兴学习班的是赵均用和孙德崖,而彭大与亲密战友赵均用之间,同样也存在着隐密的组织斗争。
  弄明白了这些之后,朱元璋就带了大舅哥、小舅子、老婆马氏、岳母张氏,一伙人找到彭大,说:“我岳父郭子兴,始终坚定不移地支持您的正确领导,难道这也是错吗?就因为维护你作为领导的威信,就要被办学习班,这种做法,岂不是令亲者痛,仇者快吗?”
  彭大一听,大喜,说:“是谁擅自行动?没有我的许可,怎么可以办郭子兴的学习班?老郭是个好同志嘛……”
  有了彭大这句话,朱元璋立即带领郭家人,冲入孙德崖家,一阵乱摔乱砸,连孙德崖的屋顶都掀了,最后从地窖里找到郭子兴,已被打得稀烂面目全非了。那边赵均用见彭大已经表态支持郭子兴,虽然心里不高兴,但为了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只好暂不吭声。而朱元璋,则因此一仗而成名,从此成为了郭家军的继任者。
  (8)从此让我成为狼
  1352年冬末至1353年6月,濠州战役爆发。
  这一场战争打得有模有样,有声有色,正当城内的义军不支之时,元军那边主将突然病死,于是元军大溃,濠州义军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伟大胜利。
  胜利之后,朱元璋返回家乡,热情地宣传革命,拉起了一支七百人的游击队,在这支游击队里,集结了未来大明时代所有能征惯战的猛将。这支游击队轻而易举地击溃了一支元帝国的正规军,于是兵力迅速上升到两万人。
  正当朱元璋为这两万多张吃饭的嘴发愁的时候,又一次路线斗争爆发了。
  这一次路线斗争,首先是爆发于朱元璋和岳父郭子兴之间,正当岳婿斗得火热,忽然之间老冤家孙德崖又搅和了进来,导致了斗争的形势更加复杂。
  此次路线斗争,又称和州扯皮。话说朱元璋正在坐在军帐里发愁的时候,突然帐门外出现一个人,吓得朱元璋“腾”的一声跳了起来。
  来的是老岳父郭子兴,他居然不打招呼,不许手下人通报,就怒气冲冲地闯了进来,明显地来意不善。
  却说郭子兴进门之后,当中一坐,怒视朱元璋,喝问道:“你知罪吗?”
  要说朱元璋这人,没别的特点,就是一个脑子超快。听郭子兴问出这句话,就知道自己麻烦大了,不能够回答知罪——知罪岂不是正好砍了?也不能够回答不知罪——这么回答,只能激怒郭子兴,说他狡辩。说知罪也不对,说不知罪也不对,又应该如何一个说法呢?
  朱元璋的回答是:“岳父大人,家里的事儿好说,只是外边的事情,急如星火,得马上办。”
  郭子兴果然上当,就忘了再问朱元璋知罪不知罪,反而被朱元璋牵着鼻头走,问:“外边啥事儿?”
  朱元璋回答:“孙德崖。”
  这里边有人家老孙什么事?郭子兴越想越糊涂,想来了想去,就把自己为何而来的事情给忘了,只低头喝起闷酒来。
  郭子兴喝到天亮,大营外孙德崖来了,与朱元璋辞行,并说:“我和你岳父合不来,以后环是各走各的路吧。”
  朱元璋就建议道:“元帅既然执意要走,那就先让我送你的部队出城,元帅居中殿后,你看可好?”
  朱元璋的意思,是防止两军发生摩擦。孙德崖当即同意,于是浩浩荡荡的大军开始出城了,朱元璋走在前面相送,正送之间,突然后面快马急报,说城中孙德崖与郭子兴发生了交火。朱元璋一听这事就急了,忙道:“你们先走,我去趟洗手间……”说完掉转马头,径直狂逃。孙德崖的部众怒不可赦,呐喊着追了上来,只听身后翎箭破空之声不绝于耳,箭箭射在朱元璋的铠甲上,射得他东倒西歪。又听得身后噗哧噗哧之声大作,原来是长枪戮透了朱元璋的甲衣,再跑,再跑把你屁股戮成皮筛子……饶是朱元璋英明神威,这时候也只能乖乖地举手投降,沦为孙德崖部众的俘虏。
  这时候在和州城中,倒霉的孙德崖,也沦为了郭子兴的俘虏。郭子兴命人将他套上大枷,拿酒杯往他嘴里灌:“老孙喝酒,喝喝喝,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正灌得孙德崖直翻白眼,这时候就见徐达光着脚丫子跑来:“报告首长,我和朱元璋首长都被孙德崖的部众俘虏了,现在他们放我回来,请求走马换将,请组织考验我吧。”
  考验你个头!郭子兴想了又想,再怎么说,朱元璋也是自己的女婿,对自己还是忠心耿耿的,如果眼看着他让人家炖熟了吃肉,这好像有点不大厚道。
  那就走马换将吧。
  于是朱元璋和孙德崖各自被五花大绑,放在马背上,到了两军阵前,双方各自一拍马屁股,就见两匹马各自朝自己的军队相对而行。
  很显然,朱元璋并不喜欢他这段美妙的经历,所以在他的自传中,有意地忽略了这次事件。
  但正是这次事件,印证了他那过人的智慧——战争是非理性的,战场上更是充满了变数。饶是你有天大的智慧,也奈不得雪亮的钢刀切过脖子。如果当时有哪位兄弟箭射得准,又或是长枪戮大了劲,“噗哧”一声,将朱元璋戮了对穿,那么他纵然有再多的智慧,也派不上用场了。
  所以,圣人说:“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有毒的别吃,危险的地方,咱可千万别去!”然而战争这东西,你不去惹它,它却不肯放过你,眼下的朱元璋已经身不由己地卷入时代的漩涡之中。而战争的法则并非是君子的法则,而是狼的哲学。
  “那么就让我成为荒原之上最凶残的狼吧!”在内心的深处,朱元璋一定是发出了如此凄恻的呼嚎声。
  (9)内部资源的血腥整合
  和州换俘事件,必然是给朱元璋带来前所未有的心灵刺激。
  从那一天起,他再也不愿意让事情脱离自己的控制,再也不愿意把自己的命运,交付与那充满了变数的随机准则。
  他开始打造自己的铁血卫队,并运用他在佛经中悟得的智慧,精心地铸造自己的军队。
  此时郭子兴经过和州事件的刺激,突然发病身亡。军队的权力,落入到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小舅子张天佑及朱元璋三人手中。但是郭张二人,论智慧实不堪与朱元璋相比,于是朱元璋进一步地牢牢抓住军权,再加上猛将邓愈、常遇春、廖永忠等人来到,实力大增。
  此后爆发了集庆城血战,这场战役的契因,在于元军集结优势兵力,对朱元璋部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围剿。元军主力乘船走水路,陆路则于伪军保安团负责,其头目叫陈野先。朱元璋首战陈野先,暗伏奇兵于陈野先身后,突然发难,两下夹攻,生擒了陈野先。
  然后,朱元璋对陈野先宣传政策,进行教育,之后就释放了陈野先,让他带着自己的兵马,与郭天叙、张天佑配合攻打集庆城。陈野先趁机请郭天叙和张天佑喝酒,就在酒桌上一刀切下郭天叙的脑壳,又将张天佑五花大绑送进城里。然后陈野先大举进攻红巾军,杀得红巾军屁滚尿流,落荒而逃,一口气被陈野先杀掉了两万多人。
  正当反动派陈野先得意洋洋乘胜追击的时候,不提防平地里一声呐喊,凭空杀出一支大元帝国的保安团。这伙伪军不知道陈野先正在追杀红巾军,只知道陈野先已经投降了朱元璋,不由分说,上前乱刀齐下,硬是把陈野先剁零碎了。
  在朱元璋的帝王征途中,陈野先之死具有决定的意义。可以说,再也没有人比朱元璋更了解晦涩的人性了,他有意把陈野先、郭天叙、张天佑仨人凑成一堆,这三人不杀个死光死绝,岂能罢休?郭张二人之死,确定了朱元璋在濠州系军队中至高无上的地位。组织内部那惨烈的路线斗争,到此时方告一段落,从此朱元璋就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但在逐鹿中原之前,还有一桩急如星火的事情要办。老岳父郭子兴家里,只剩下一个孤苦伶仃的小女儿了,朱元璋趁人不备,一把将小姑娘抱入自己帐中:“小妹妹不要怕,以后就让姐夫照顾你吧。”纳为第三房小妾,以展示他那宏大的博爱胸怀。
  克集庆,据应天。到朱元璋从军五年之后,也就是他29岁的时候,他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事统帅,手下人马十万之众,具有足够资格问鼎天下。
  朱元璋的目光,转向了鄱阳湖。
  大汉皇帝,陈友谅。
  说起这陈友谅,他也是刚刚完成了内部资源的整合,历经了残酷的路线斗争,才终于掌握了全部权力。
  陈友谅的路线斗争,主要发生在他和天完皇帝徐寿辉、宰相倪文俊之间。说起这皇帝徐寿辉来,他本是一名布贩子,只是因为模样生得古怪,就被推为皇帝。宰相倪文俊在一边瞧着他,越瞧越上火,你说这世上的皇帝虽然多,可谁听说过一脑袋浆糊,却只因为模样长得古怪,就有资格当皇帝的?
  于是倪文俊就琢磨着是不是搞个换届选举什么的,也知道徐寿辉不会答应,那就只好杀了徐寿辉。
  但是徐寿辉也不是吃素的,他好不容易弄到一张龙椅,岂有轻易让人的道理?当即下令击杀倪文俊,倪文俊被迫出逃,一口气逃到了黄州,逃到了陈友谅的战区。陈友谅见他来到,大喜,立即杀之。
  徐寿辉得知此事,龙颜大悦,遂带了三宫六院,浩浩荡荡地开往陈友谅防区旅游。
  陈友谅等他来到,把门一关,让手下兄弟拿一把大铁锤,“啪唧”一声,就把徐寿辉的脑壳砸碎了。
  于是陈友谅动作飞快地在采石登基,国号大汉,年号大义。登基那天正逢暴雨瓢泼,将文武百官淋得个个如同落汤鸡。
  落汤鸡也没关系,不管怎么说,反正人家陈友谅是皇帝了。于是他锋芒直指,进逼鄱阳湖,要拿下朱元璋。
  大明王朝决定性的战役,史称明汉之战,由此展开。
  (10)绝妙的战术
  是英明神武的,采取了最为正确的远交近攻之手段,联络了高邮张士诚,要两路夹攻,打掉朱元璋这个分裂主义分子。
  1360年6月11日,明汉之战太平战役打响,陈友谅挥师而入,顺流东下。水军大舰名为混江龙、塞断江、撞倒山、江海鳌等,共一百多艘。战舸数百条,正所谓投戈断流,舳舻千里,远望江面上帆影无数,旌帜狂舞。朱元璋部属全都吓破了胆,在军事会议上,大家提出来两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第一个方案——赶快投降。赶早不赶晚,降得早了,说不定人家大汉皇帝一高兴,还会封自己一个官做。
  第二个方案—快跑。逃跑要赶快,马上收拾行李,卷好小包裹,走得慢了可就没命了……这两个方案很快就被证明是正确的。只不过三天的工夫,陈友谅就轻而易举地攻下了太平,生擒了朱元璋麾下的猛将花云。但由于花云脑壳比花岗岩还要顽固,不肯迷途知返,反戈一击,于是陈友谅就砍下了他的脑袋。
  朱元璋陷入了困境之中,尽管他的作战部队,人数并不比陈友谅少,但是水军的实力对比,却是天差地远,明汉水军,比例是一比十。于是众谋士建议说:“既然朱元璋一不投降,二不快逃,那干脆就将陈友谅诱上岸来,再展开决战。”
  然而朱元璋却否定了这个建议,他一定要和陈友谅展开水战,要在水战上击败陈友谅。
  为什么呢?
  因为,朱元璋知道,战争这种事,打的一不是人多,二不是士气,打的是建制。
  什么叫建制?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班排连营团。在战场上,士兵听班长的,班长听排长的,排长听连长的,连长听营长的……就这样一级听从一级,而且是无条件服从命令,所以才会具有强大的战斗力。
  徜如果战场上打得乱了套,士兵找不到班长,班长找不到排长,排长找不到连长,连长找不到营长,那又会如何?那就意味着兵败如山倒。
  无论你拥有多少人,一旦建制被打散,强大的军队就变成了一盘散沙,战场上失去了配合,只能是各自为战,而面对的又是敌人有组织有配合地进攻,在这种情况下,不溃败的可能,从根本上来说就不存在。
  而要想击败陈友谅的水军,打散他的建制,最适宜的地点,即非是在岸上,也非是在水里,而是在岸边的水里,是在陈友谅的水军登陆的时候。
  可如果陈友谅的水军不肯登陆呢?
  要的就是你以为自己没有登陆,却发现自己正在登陆的状态之中。不是这么个打法,又如何赢得了你?
  可什么叫“你以为自己没有登陆,却发现自己正在登陆的状态中”呢?
  这个事,很快就明白了。
  话说陈友谅的大军,驶过龙湾,直逼江东桥,突然发现了水面上有一支孤伶伶的明军水师,汉军大喜,当即发出震天的呐喊之声,狂追了过去。只可怜那支明军水师,人少船小,怎奈得对方狠命地追杀,眼看就要彻底玩完。正当汉军水师就要将这支明军宰杀干净的时候,他们突然发现了一件可怕的事情。此时他们并不是在水面上,也不是在陆地上,而是正处于介于水陆之间的岸上,而且四面八方,朱元璋的陆军正疯了一样地杀来。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四处一打听,原来是退潮了。
  可怜的汉军,他们不明水势地理,不知道在这个特定的地点,特定的时间,江水是会退潮的。而朱元璋早就知道这一点,所以将汉军水师诱到此处。此时潮水突然退去,汉军的战船顿时搁浅在泥滩上,逃无处逃,躲无处躲,被朱元璋挥动小黄旗,驱赶众部杀来,直如杀猪宰羊一般,狂砍汉军。当场宰杀汉军两万多人,俘虏七千之众。
  这一场战役有个名堂,叫做龙入浅水遭虾戏——不怕你是虾子,只怕你不明规律,单只钻入深水向蛟龙单挑,这个叫不智。而将蛟龙诱至滩边,是杀是宰,是烹是炸,你尽可以慢慢地展示自己的人生智慧。
  (11)追求平等的谋杀
  取得了龙湾大捷之后,朱元璋趁热打铁,率水师沿江而下,进入江西,寻找陈友谅的主力展开总决战。就在这时候爆发了两起恶性事件:一件是祝宗康泰反动集团叛乱案,另一桩是邵荣赵继祖反动集团叛乱案。
  前者,祝宗和康泰,不过是朱元璋麾下的低级军事将领,但随着军队实力的扩张,两人的野心也越来越大。忽一日,两人率水师来到了由朱元璋麾下大将邓愈镇守的南昌。不由分说,就杀散城外的兵丁,又用火炮将城门轰得稀哩哗啦,然后两人冲入城中,大砍大杀起来。守将邓愈见势不妙,叫一声:“你掩护,我走前,抢先逃出城门,孤身逃回了南京。”
  听说了这事,朱元璋很不开心,就想,“要不我先到南京城外阅兵去吧,阅阅兵,看那些傻头傻脑的士兵在你面前噤若寒蝉,或许心情就会好起来吧?”
下一页 尾页 共10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