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彼德原理》作者:劳伦斯·彼德

_18 劳伦斯J·彼得(美)
  当法律结束时,暴政即起。
  ——皮特(William Pitt JR.)
  ●有利可图
  大部分的国家均在其国内执行法律,而却在海外发动战争。即使是最有文化素养的军事强国,亦发动攻击其他国家。虽然本国国民从未要求他们的领导者发动战争,或使国家卷入战争,但他们基于爱国心,仍然义无反顾,捐躯成仁。早期族群领袖知道只要动员其民众并加以武装,而且尽可能提供更大更粗豹棍棒欧矛头,就可增加族群的安全。于是,领导们便继续扩大军备及致命武器,当军事占领或掠取奴隶不再有利可图,而研究精密武器已具相当程度。备战或发动战争变为有利可图,发一笔战争财也变成是军火制造商极力支持之事。在战争之后,所谓战败者在经济上或物质条件上都较战胜国好,如德国及日本就是如此。
  每一个人都知三这当原子能够不引爆,则原于是极为友善之物;因为原子只须少数聚集而压缩,进而让一只流浪的猫轻轻触动中子则会引起一连串之连锁反应,形成致命之震爆。
  ——伍德(Robert-Wood)
  回顾以往,普列士认为一九七○年代中期是文明史中最终关键的一段时期。若我们继续从事强权政治。军事联盟与军报协定等,那么世界即会分裂成两大军事阵容。即使我们只试验核武器而不在真实战斗中使用,我们亦会破坏臭氧层,使我们直接受到太阳光之照射,光是这点,我们就会日渐被淘汰灭种,毋须等到辐射落尘之伤害。
  那欢愉的十九世纪已经远逝。一个国家可保持中立与和平的日子也消逝不再。
  夏勒(William L.shirer)
订法维持世界和平
  世界和平仰赖法律的维持时刻已来到。尖端科技产生了诸多问题,而却尤一有效的法律体系于以规范,例如,借着雷达之追踪及电子器材之研究分析,可以捕获大量的鱼,但却没有法律规范他国灭绝传统食物的供给来源,就象鱼类,也没有法律有效保护龟类生长的区域。这种儿进猎捕鱼群之方式是如此有效,以致于鱼苗或小鱼都难逃噩运,我们吃的沙丁鱼罐头即是有许多非成员装于罐内,所以渔业捕捞这种传统而有价值的食物来源遭受到威协。
  若非共在就是灭亡。
  ——罗素(Bertrand Russell)
  ●规范穷国企业
  跨国企业崛起使问题已变成超越国界之议题。若无国际法加以规范,便会造成混乱。全球性的企业甚至比许多国家政府还具影响力(例如,跨国企业一手策划智利的政变)。跨国企业不仅可发动革命或战争,亦无适当之规范来阻止其贩卖军火给战争之敌对双方。
  企业对言论自由或谎言自由已混淆难辨。
  ——贝克(Carl Bbcker)
  普列士指出,规模大不一定就代表不好,跨国企业与本土企业差异不大,好不到哪儿,也坏不到哪儿。他认为其主因是法律的制度,尤其是跨国性、全球性之企业或银行在此情况下能够为所欲为地把世界翻云覆雨,玩弄于股掌之间。反之,若多国藉企业能在国际法规范之下而使得世界拥有和平,就能借此成为解决世界问题及稳定世界经济的手段。也就是因为我们人类的不完美,所以我们不能完全仰赖人类的自制力来解决国际冲突,如同我们也不能期望每一民事案件的违法者,一定能在法庭出现聆听并服从判决一样。
  若人是天使的话,我们便不需要政府了。
  ——麦迪逊(James Madison)
  普列士提到的和平研究,基本上与国防研究相同。军事力量不再是国防唯一所赖,唯有强力实行之法方能确保和平,进而提供国防安全之保障。和平研究中心的宗旨及努力的方向,就是致力干将军事力量转换成强而有力的法律,这个过程与转变之策略,就是借此以臻和平的目标。
  自由!自由!不论任何事物,让我们拥有正义,我们将有足够之自由。
  ——朱伯特(Joseph Joubert)
和平模模拟游戏
  和平研究中心对和平的定义,由小区域扩大到全球和平:一、立即就地停火。二、停火双方退到仲裁线后。三、全球持续裁军。四、争端调解。五、调解失败而无法产生双方能够接受的解决方案时,诉诸国际法,并且让国际法庭仲裁。六、接受国际和平部队为执行国际法的正式单位。
  当代我们最感矛盾冲突之处,在于许多国家无法完全了解国际主义之必要性。
  ——沃伦(warren)
  这种转换的策略是由军事研究方法发展而来。将领在数百年前即已从事战争的模拟推演,现代更利用电脑来模拟战争的实况。借模拟和平“游戏”并善用电脑,和平问题可获实际地探究”经济与军事关系密切,裁军或许会引发经济发展中断而且大量失业;另一方面,国家及世界都需要针对能源、污染、人口、食物及运输等问题,提出有条理解决方案,“和平模拟”主要即在探求当军事力量及设备资源,被应用在改善人类生存的需求时,会发生何种状况:亦有模拟心理层面的研究,如人类对战争与军力的偏好。
  我不喜欢看到手臂及腿飞扬起来。
  ——乔治·巴顿三世上校(Colonel George S.Pattm III)
  伶列士的志业以《圣经》(以赛亚书)二章 四节的经文预言为上导:
  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国与国之间不再举刀相互攻击,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
  虽然普列士对此预言很有信心,但目前他仍致力使世界免于战争或战争阴影的威胁。
  和平比战争难求,因和平必须双方同意促成,而发动战争只需一人。
  ——普瑞舍尔(Frank A.Praisal)
彼德原理--第十章 参与
第十章 参与
  到网球场是去打球,而非察看边线是否画得笔直。
  ——弗罗斯特(Robert Frost)
  当濒临深不可测的境地时,唯一真正可行的行动就是退一步深思,然后改变方法。我们已寻觅解决目前困境的方法,并且分析我们所能获致的利益,现在,是应该转变策略,使不合时宜的系统成为新文明的时候。
  不具思考的行为,就象没有瞄靶而盲目射击。
  ——福布斯(B.C.Frobes)
  从耗竭资源式的经济,转变成“求生存”的经济型式,生活的形态即是重要的关键。尤其是我们想改变一些生活方式以减少环境的恶化,和增加解决之道时。个人的转变,会连带牵动许多原有的生活层面,例如:把铝罐、锡罐、旧报纸及杂志、瓶罐等拿到资源回收中心捐出旧衣或家用品给慈善机构、戒烟而且不再污染空气、处理花园废弃物、在自己的花园建立自然的生态循环、老旧的建筑重新翻新以节省不必要的能源消耗(这些能源原可能主要消耗在制造新的建材上面)、有效隔绝房舍与外界寒冷之接触,借此减少热能取暖的能源;在所处的生活环境中,如办公室、教室或社交性的场合,减少纸杯或塑胶杯的使用而以磁杯代之。树木能吸收二氧化碳并释出氧气,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并能遮蔽房舍以防太阳光直接照射,在夏天树木成阴使房舍温度降低,在冬天,其隔离效果亦可使你的暖气费用减低,借此改善生活环境。若你买了一株活的圣诞树,等到节日过后,你就可以把它栽种在后院或捐给公园。
  所有转变策略的行为,其原则并不难了解。每一件事物,不管是使用、获得或是处理的方式,都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所以我们必须注意物件的来源及它们最后的“命运”,借着抑制不必要的消费行为,而能减少抛弃行为及减少所谓过时的观念,这也对环保有莫大助益。
  光说不练,废而无用。
  ——豪尔(Manly Hall)
  即使个人时时注意这些原则,仍不能解决环境恶化的问题,但借此可以影响许多人;若百万人们持续往日的生活方式而不改变,则可能造成诸多问题;但如果百万人身体力行则能产生改变的契机。
  “人民”的意义,其实只不过是千百万的个人而已。
  ——布莱斯(Lord Bryce)
  有许多人及组织现都全心致力于如何把毁灭性的社会转化成文明的延续,借着你我的参与及财务上的支持,人民及组织都能够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支持转变的策略或许也包含政治或投票的支持,写信反映、请愿、抵制某些产品或公司、纠察污染者及不诚实的企业,
  人的价值即在能够忙碌地从事有意义的事。
  ——奥里利厄斯(Marcus Aurelius)
  只有借由系统途径,方能解决诸多问题。目前运输困境、能源短缺及污染等问题,并不能借火车、飞机、船舶、汽车、卡车等交通工具互相竞争来解决;唯有各运输单位互相配合、互动,才能达到一个有效率的系统,只有超越过去人类对浪费和破坏的忽视,人类文明才能进步到使环境相关成员彼此相互和谐的境地。这种整体系统的建立,比单一运输科技的发展来得实际而有建设性。
  我们能够成为具有创意的生态建筑家,借此保护各地区的动植物。
  ——米德(Shepherd Mead)
  早期一些生态保护的措施亦相当成功,龟类繁殖保护使原本空虚的湖泊河流区域活络起来,泰晤土河重燃生机、鱼儿重现;在英国,已实际开始抽取下水道中的有机物质,排放较洁净的水至河流中;而有机物则被作为肥料;再经由刻意设计建造的管子,将肥料排放于农业区以灌溉耕土,或是使不毛之地成为农田。
  人借决策塑造环境,进而亦塑造自我。
  ——迪博斯(Rene Dubos)
  借由自然生态循环系统的创造,我们才能改善地球;并将它转化为愉悦、永久、崇高之他,供我们居住。
  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难题,均是上世纪一些短视措施所造成的。
  ——福里斯特(Jay Forrester)
  “彼德计划”即在提供转变策略的实例,借此使整个系统起动,并朝正确的方向前进。
  系统就是我们本身。
  ——赛登柏(Art Seidenbaum)
彼德人
  若我们自顾忙于私事而局限于自己的后院中。宇宙短期内或许不会出什么问题。若我们等待领袖带领我们脱离黑暗,进入光明的明天,我们会发觉自己无疑是痴人作梦而永久活在等待中;若期待政府作先锋,那也会如幻梦破碎般毫无结果。
  以往我们都是谴责做坏事的人来改善我们生存的环境。虽然H此被纠察出来的害群之马很多,但重要的足我们人人在心中划出养恶的界线。未术的前途在于我们对自己行为能够自知自觉并表示关切。
  意识的驱使,使我们感受时间及空间的不同。
  ——威尔斯(H.G.Wells)
  假和平之名而从事暴力,其实心中就已充满仇恨。地球日的活动参与者将啤酒罐丢置于草地上即是污染环境的行为。我们对事务热心激情地研析亦带有高度的危险色彩,虽然激情是推展事务的原动力,然而有时激情也算是一种愤怒,而对他人仇恨变成是自我毁灭而且不具生产性。厌恶他人污染我们的环境是很自然的,但愤怒必须有适当且具建设性之管道予以宣泄,我们所需的是资讯充足正确、有纪律且具决心坚持信誉的人。
  人若没有热情。则行动必无原则及动机。
  ——爱尔维修(Claude Andrien Helvetius)
  若你自简易的议题着手,=建立信心及完成准备,方能承担更大的问题,这不是烈士的精神,而是借此能力,成功地加强个人的意志力。
  烈士立下坏的榜样。
  ——罗素(David Russell)
  你必须对你以往成长时所深信不疑的信条加以质疑,并且专心致志于未来人类所可能面临的问题。最后的成功在在于你对诚实、和平及地球之爱的承诺。
  我发觉人本身就是社会动力的最佳储存所。
  ——杰弗逊(Thomas jefferson)
彼德购买者
  当你到超级市场、汽车商或投资顾问那儿,你所作的任何决定,都会对你所呼吸的空气、饮水及我们的未来产生影响,不管是好还是坏。首先,你买的产品对环境会有直接的影响,它可能造成环境污染,或是其生产过程会产生不可替代的毁灭性资源;其次,当你购买一项产品或劳务,你即影响劳务或产品生产者的行为,每次当你被广告“摇控”进而购买某产品,广告商便会变本加厉地从事“摇控”策略。
  广告就是把一半的真实说成成套的谎言。
  ——肖尔夫(Edgar.A.Shoaff)
  我们被“摇控”着不知不觉购买愈来愈多的产品,直到我们消费过度并且因“富裕”而大量耗损我们珍贵的天然资源。若我们购买高品质、耐久性佳的产品,拒绝购买过度包装、用过即丢或污染的产品,便可说服生产商不要再制造这些有害的物品,并且一齐加入我们求生之行列。
  我们的目标不是生产更多的物品让人们去买,而是让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去生存。
  ——芒福德(Lewis Mumford)
  因此,你可以借这些积极的作为,重获你身为一位购买者的尊严;当不被合理对待时即可即时抗议,如此方能重获往日谨慎购物者所特有之荣耀。
  人类进步乃基于个人额外的成就,而你就是那个“个人”。
  ——查尔斯·汤(Charles Towne)
  大众对环境议题的觉醒,应可避免购物人因购物而引起的污染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因工业界马上就你所关切的发觉潜在利润,例如,家庭垃圾必须加以分类以供循环再生利用,这是对此问题唯一的解决方案。工业界是否因此而发明垃圾分类机呢?没有。它倒是发明了垃圾压缩机,把垃圾压缩成塑料包装的砖块;其诉求重点是基于若你的垃圾空间所需愈小,垃圾量就会愈少。那气味怎么办?塑胶砖是否能克服气味的问题,这就语焉不详了。将指望放在把垃圾缩小成砖就是错误的一步,尽管广告说:“用垃圾压缩机来对抗污染,不费吹灰之力,即可清除你一周的垃圾量。”
  我们主要的义务就是不要把解决方案变成口号。;
  ——莫洛(Edward R.Murrow)
  若你已购得此垃圾压缩机,你可以一次只压缩一种废弃物,如一堆铝罐,你就可以压缩成“铝砖”而使之加入再生行列中。
  没有比看到人缺乏智慧,却大谈义理更令人气愤的了。
  ——赫罗尔德(Don Herold)
  通常广告告诉我们,使用清洁剂是使东西更洁净的方式,借由清洁剂,我们可以洗净衣服、盘子等,但很不幸地,它也污染了我们的环境。它们无法作生物分解,于是生产者另外发明了“新配方”,添加酵素及磷酸盐,于是又形成了新的污染问题。
  我们生存在两种对立的种族哲学的战争中,一种是学校和书本所教授的种族政策,而另一种则是成功的种族政策。
  ——萨默(w.G.Summer)
  身为购物者的我们,不能只依赖广告为唯一提供相关讯息的来源,我们必须获得产品知识及内含元素的常识并加以决策,还好,产品的标示及消费者报导部可帮助我们轻松选购不具污染的产品.解决污染如慈善事业般,必须从家庭札根开始。
  我对广告的说辞感到迷感,它说:“为何不换个地方受骗,你一定可以信赖我们,让我们从事这项工作。”
  ——斯托什(Steve Strosser)
  ●包装
  美国人每年大约购买了七千万顿的包装材料,平均每人使用将近六百六十磅的纸、塑料、玻璃、金属及其他包装材料,而近百分之九十的包装部遭弃置。
  刻意浪费,导致痛苦的需求。
  ——富勒(Thomas Fuller)
  彼德购买入可以采取生态保护的积极方法,减低丢置包装的数量,而相对地,不会降低生活的水准。纸包装就是极浪费天然资——源的包装,若能在购物时随身携带自己可多次使用的购物袋,或像欧洲人所使用的轻巧网状强韧袋子,便可达到生态保育的功能。
  抵制无法处理与无法回收的瓶子,若要采取进一步行动、可与当地环保团体接触或写信给立法者要求全面禁用此类瓶子,如俄勒岗州、佛蒙特州、芬兰及英属哥伦比亚即已立法禁用这种用之即弃的瓶子。
  我能攻信政府并设法动员改变政府,这比我在莫斯科或哈瓦那能够做得多。
  ——阿林斯基(Saul Alinsky)
  等到回收瓶子已蔚然成风,此时再规定瓶子的形状大小以利回收,然后推广至全世界。
  有一件事比世界上任何军队还要强大有力,那就是“时机已到”这种念头。
  ——雨果(Victor Hugo)
  生产商利用包装战术“攻击”消费者。将盒中的瓶子,配以精美昂员的钨装,于是产生价值感十足的错觉,但常识告诉我们,再精美的外在包装也无法改善内在物品的价值,试着抵抗包装者的至理名言:“包装得金光闪闪,令人难以抗拒”这句话的魔力,加以抵制这些过度包装的产品,若你已购买或已接受它们,那么表达你的不同观点给制造商,表明你或许会退还这些不需要的包装。
  每个人的心中,均有一股动力驱使他做些事。
  ——约翰逊(Samule Johnson)
  ●污染
  有大量的毒杨如除草剂、含铅汽油、清洁剂及工业废弃物排放在环境中。若你用杀虫剂,”最好确认周围所施用的对象是植物,以免伤人伤畜。
  杂草就是一种尚未被人发觉其优点的植物。
  ——爱默森(Ralph Waldo Emerson〕
  铅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汽油,为了减少污染,只好少开车。使用低含量或无铅汽油及支持“除铅”立法。
  一个国家没有改革方法如同丧失其生存之道。
  ——伯克(Edmund Burke)
  当清洁剂中的磷酸盐排入我们的湖泊、河流、溪流及海洋中时,它会刺激藻类的生长,产生富氧化的现象,减低了水中的含氧量而产生有毒气体,使鱼及水族生态遭受致命的伤害。=善选清洁剂,尽量使用磷酸盐低含量或无磷酸盐的清洁剂。不再用酵素溶解的清洁剂,它们含有三分之二的磷酸盐。试着不要再用洗洁剂,而采用旧式的方法、用肥皂;如果你所居住的区域有硬水,可加入硼砂或苏打,衣服用这种方式洗涤比较不会刺激肌肤,俪且也不需要纤维柔软剂。
  ●耐久
  若每次选购用过即丢的产品,等于是在鼓励制造商多生产这类型产品,如此会造成环境沉重的负担。美国人平均每年丢弃五百四十磅的纸张,这也难怪我们的森林逐渐消失。多使用布制的餐中或毛巾,加上些许的洗涤肥皂,不仅容易清洁亦有环保概念,在我们一生中,我们可以挽救多少的树木。当我们购买耐久性高的产品,生产商便会努力提高产品的品质,因此多买耐久性高和长期适用的衣服或产品,而不要追求时尚、昙花一现即消失的产品或衣服。
  ●利润
  传统上,财务管理或理财投资的首要目的是使投资变成利润。若一投资者不再对军事工业、污染者或种族歧视的组织施以财务支援,则他的内心一定会面临善恶强烈的争斗及挣扎。近来,出现一种共同基金,可以使投资人带着社会良心,例如,派克斯世界基金即避免投资国防工业前一百名以内的五角大楼合约商;而德瑞福斯三世基金更对其所欲投资的公司进行分析,项目包括环境、安全、公平机会及其他一般正常的投资标准,予以给分排名,做为优先考虑的根据。
  我们发觉沉默的一代,较关心安全而忽略正义,重视一致而轻视表现,强调模仿而不愿创造。
  ——沃森(Thomas.J.Watson)
彼德先锋
  早先来自欧洲的先锋。在美国建立家园,期望在新的土地展开新的生活。土地大肆掠夺的时代已过,所以现代的先锋须在现有土地上发展新的生活”今日,我们更要有先锋的精神。先驱者须对现状有精确的认识与了解。先锋们首先会扩展其良知,来思考事务可能的状况,再后再用想象力及渴望成功的持质去创造成消除积弊要素。先锋要不是开风气的发韧者,就是上群探求新领域的组织成员。
  人生即充满行动与热诚,人须冒着“在走一生”的危险,及时分享行动与热诚的人生。
  ——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
  ●乔治·马修
  马修身上几乎看不出“救世军”的特色,他居住在佛罗里达西南部海岸,行动不便带着拐杖生活在他挚爱的地方-。这个区域满布着红树林沼泽地,开垦者进驻此区大肆填土兴建旅馆。
  马修幼时即在此区域垂钓嬉戏,并且希望能够让后代子孙在这保留区活动。
  男孩的意愿就是风的意愿,年轻人的思想即是长远的思想。
  ——朗费罗(H.W.Longfellew)
  马修除拥有热情外,亦有科学证据,以对抗开垦者。沼泽不仅可维持原始生态的运作,也是许多墨西哥湾中国类繁育之所,而且红树林还可防止海岸线被侵蚀。
  最快乐的人,就是能够从大自然学会崇敬的心情。
  ——爱默森(R.W.Emerson)
  马修曾是法律系学生的身份,使土地破坏者视他为可怕的时手。虽然他从未执业,但他的确是一位土地法的专家。据他的调查指出,大部分海岸沼泽区都是海潮可及之地,因此应属于佛罗里达州人民及联邦政府所有。他大部分获胜的法律诉讼,都是根据有关海潮地不许疏浚或填土的法律,其他则是基于美国拥有未测量之沿岸海岛权利的条文而获得胜诉。
  一九七一年,马修除了本地保育诉讼外,亦涉及外地的保育。如地听到前美国总统尼克松住在毕士凯湾的别墅,基于安全理由,必须填土以扩大保护总统的安全区域时,他即宣称要诉诸法律途径,有许多人加入他的行列,结果白宫方面不得不放弃这项计划。虽然也有人攻讦他的诉求方法(大部分会攻讦其方法的原因是马修的方法大有效了,但马修仍然获得胜利与掌声。马修表示他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坚守自己的信念,对违反土地法规的人,他会说:“控告这混帐!”
  任何年纪的人,只要有足够的独立性与勇气,并坚持自己的信念,就是一件恩赐。
  ——英格索尔(Robert G.Ingersoll)
  一九七二年,居住在加州的盖瑞·彼得森,决定休学以从事废弃物及污染方面的工作,地成立豪尔生态保护公司,专门收集旧纸、玻璃及金属做再生循环之用。他设立收集中心以供人们把报纸、盒子、袋子、瓶罐收集起来,并发觉以社会大众公益为出发点的私人企业,也可从中获取相当的利润。他的朋友比尔·费拉尔认为,这项事业远景看好,因此加入。
  就象许多先驱者要付出努力一般,盖瑞及比尔都必须忍受艰难、长时间工作及与泥尘灰土相处在一起,但二人亦因此致富,而且打算以此好好发展事业。他们说:“尽管通货膨胀及从劳工所获得的利润减少,但我们仍会坚守我们的事业,”他们知道,收集中心的垃圾堆得愈高,森林被砍伐得愈少,地球矿藏亦被开采得愈少。
  用尽就代表永久消失了,你无法制造,也买不到。
  ——泰格(Chief Buffalo Tiger)
  盖瑞和比尔也获得了洛杉矾市长布德利、市民以及环保组织的强力支持,他们在市长的授权下雇用残疾及弱势团体人士在资源回收中心作事,盖瑞表示:“这是他们能够胜任的工作,我们感觉彼此都是受益者。”最近,二人还租赁多处地点来建立回收中心。
  由于个人的牺牲与奉献,才造就了个人的价值。
  ——赫克斯利(Julian Huxley)
  ●狐狸
  回溯一九六九年时,有一个人宣称自己为“狐狸”,独立隐密地与生态污染者抗衡。即使在联邦环境委员会作证时,亦用电话作证来隐蔽自己,这名伊利诺斯州凯恩郡的神秘人物,誓言防止狐狸河被污染。他身披狐皮,在沉静的夜晚,堵塞排放黑烟囱及违法排放污水的出口。
  在当时毫无有效阻止工业污染空气及水源的情况下,“狐狸”成为独力对抗污染的斗土。他知道他的方法无法有效解决污染问题,但或可由此使大众觉醒,他说:“阻塞排水管这件事其实与阻止某人虐待狗。或阻止某人勒紧女人致死的举动差不多,没有什么不道德的感觉,我没有在摧毁或破坏什么,只是在制止那些不道德而违法的行为。”
  自由也会腐败,绝对的自办亦会绝对的腐败。
  ——希默尔法格(Gertrude Himmelfarg)
  我们都有许多的机会参与这些前卫的先锋大业。当地的图书馆或书店都提供了相关的讯息,使你获益并知道如何实际在家中从事保护工作,它包含了在花园中种植金盏花来驱除害虫、记录纸类产品的使用及禁用非生化可溶解清洁剂、以废弃物创造装饰美化的材料、骑自行车、多走路少开汽车、减少汽油的消耗与空气污染。
  懂得阅读的人,必定具备扩大自己视野的力量,来增加其生存之道,使自己的生活充实有趣、饶富意义。
  ——赫克斯利(Aldous Huxley)
  目前你就开发一种较好的方式来养育你的孩子,帮助他们培养对大自然的欣赏力与敏感度,教导他们不要猜疑而须使用与容忍,并为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世界做充分的准备。
  掌握摇篮的手是推动世界的手。
  ——德弗里斯(Peter De Vries)
  如果每个人都能承诺信守,致力于保护工作。在购物时发挥我们的智慧、有先锋者的努力精神,开始改善环境,就能够把正走向毁灭、滥用、消费的社会转变为一个重视使用、再生循环及保护的社会。
  探求新世界犹时未晚。
  ——坦尼森(Alfred Lord Tennyson)
彼德原理--第十一章 表现
第十一章 表现
  所有保护空气、水及原始生活的计划,即是保护人类划。
  ——尤德尔(Stewart Udall)
彼德赞助者
  有上百个组织按照自己的方式,提供许多转变策略,以下就是一些值得你关切的领域,需要你的赞助。
  ●保护
  人类利用自然界以求生存,人类没有尖牙利齿、蛮力、利爪、长角、护壳及毛发使自己获得温饱,却优于任何生物;人类制作武器、工具。织造衣物及运用其他动物的皮以保暖;人类焚烧森林觅得耕地,打食鸟兽做为食物,若土地腐朽不堪,他就另寻他处;人类饲养家畜牛羊,任其啃食草地直到为荒芜之地,于是又逐水草而居,让大自然去“抚育”荒芜之“伤痛”。
  地球感伤痛,大地轻悲饮,自然难再复。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
  人类天生即不知如何保护环境,心中只有生存的意念,于是行为及环境都须配合生存的目的。凡无法执行这种适应能力的个人或族群,均可能遭到灭绝的命运。”
  不适者淘汰——适者生存且繁盛。然而这些话是谁说的呢?就是那些幸存下来的人。
  ——克莱格霍思(Sarah N.Cleghorn)
  地球人口稀少,土地众多的现象一直持续了几百万年;但人口爆炸,工业革命接踵而至。于是人类发明更多新的科技来从事更多的破坏。人类用炸药、开路机、化学农业、除草剂来破坏土地;人们屠杀动物、毒化地球、摧毁栖息之地。人类蹂躏自然,而不自觉地在破坏供给人类生存所需的生命维系系统。
  太阳、月亮、星星早已消失……它们落入人类猎捕之手。
  ——艾利斯(Havelock Ellis)
  再回首已太迟,我们把大地改变得太多,大自然无法按照其法则进行修复工作,我们的生存关键维系于我们能否对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负起责任,这是我们生存的技巧。我们必须学习如何将全球环境转变成世代永久栖居之所。如何自行创造人为的生态系统,使其与自然循环相融合,这需要时间、智慧与努力来学习,但借着人类的科技与脑力可以完成理想。
  每一时代均有其转折点,会产生一种对世界新的鉴赏思考的方式。
  ——布朗诺斯基(J.Bronowski)
  虽然自然有其规律,使自然生态环境能自行运作,然而人造的生态系统并不是人类出于感伤而衍生出的一种回归自然的产物。大自然虽近乎样样美丽,但也有诸多弊害,如飓风、龙卷风、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冰寒、酷热、跳蚤、寄生虫、坟子、白蚁、毒蝎、肺结核、癌症、梅毒、虐疾、鼠疫等,因此所谓人造生态系统,即在保护供给人类生命的系统,以及维护自然美景。为达此目的,必须保护特定野生区域的动植物。转变策略的目的,即是希望我们能尽最大的努力做好保护工作,好让我们生存的环境能转化成人造的生态系统。
  我们需重新拟定科技的新方向及消费形式,如此才能保护我们的环境。
  ——雅各比(Neil H.Jacoby)
  ●人口
  彼德星球可借由全面整合而在保护、消费者及市民保护与和平维持上获得相当的进步。然而,若是遭遇人口爆炸,一切努力的成果往往会付之一炬,换言之,人口暴涨会使我们处于没有明天、失去希望的未来。
  我们都担忧人口爆炸的问题,但我们却不能在适当的时刻开始忧虑。
  ——霍泊(A.Hoppe)
  在罗马帝国殒落时,世界总人口约有四亿人;一六○○年以前有十亿人;一九○○年以前有二十亿人;一九六○年有三十亿人,而在公元二○○○年,约可增至六十亿人。虽然粮食亦有增加。但今日世界仍有半数人口处于饥荒,而且有近上百万人濒临饿死的边缘。若因些而认为食物就是最需关注的议题则是不正确的。因为若存有这种观念。往往在乎的是在这地球上有多少人可以温泡糊口,而漠视了人类生命的本质;更甚者,若只拼命强调粮食生产以供给人口足够的食物,将导引我们挖尽地球的资源,尝尽苦果,使有限资源永远无法满足逐日暴增的人口需求。
  太过拥挤导致暴动发生,这是不争的事实。
  ——惠勒(Harvey Wheeler)
  美国小孩使用地球资源的量是非洲或印度孩子的二十五至五十倍,而我们居然还相信,美国能使落后国家变成我们生活的方式,最荒谬的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均是仰赖发展中国家所供给的资源。
  一定有人会为荒谬不堪的事情辩解。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