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国际间能不断地彼此互相合作,世界“网络”的日子便指日可待,如此一来,能源便能充沛而各地方也不至缺乏,因为全世界总是有一半是阳光之下而另一半在黑暗之中,如此周而复始。
我的国家就是全世界,我的同胞就是人类全体。
——加里森(Wiliam Lloyd Garrison)
我的访谈至此结束,时候已晚,虽然疲累但内心却因此概念欢快不已,因为前瞻未来是如此光明。
最具创意的人,就是具备前所未有的智慧及道德。
——约翰,米尔(John Stuart Mill)
彼德原理--第五章 人
第五章 人
城市生活的便捷与安全,使城市有股兴奋的脉动,这是居住在乡间所无法比拟的;在未来几年,居住在美国这种都市洞穴的生活将是最吸引人之处。
——米切纳(James A.Michener)
我知道益精市前三任市长佛塞特,是策动整个城市发展的原动力,并试图去了解他是如何把众多条件凝聚在一起以建造新兴美丽的城市;在与他会晤之后,我才恍然知道这其中的部分原因。佛塞特市长是一位令人印象深刻、充满智慧的人,又擅干使用平易近人的语言与人沟通或交换他广博的知识与见解。我到府上造访,发现他的家中摆满了成堆的报告、上百册的哲学、都市计划、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书。
我发觉他不仅见闻广博,而且热诚专注,偶而展现其机智。事实上,与担任民间组织成都市计划委员会主席这类职位相比,很明显地他对市长一职更能得心应手。
若你想灌输某项理念给他人,首须把理念好好地整理与包装。
——拉尔夫·邦奇(Ralph Bunche)
佛塞特市长对其前任的市政问题并未谈得很多,但可感觉他并不欣赏前任市长的各项作为,他还取笑前任市长耐尔最喜欢引用的话:“我已回顾以往,并发觉一切有效运作”,他把耐尔的话改为:“我已回顾以往,但发觉愈来愈糟”。佛塞特承认一九七五年是蛮糟糕的一年,但他觉得耐尔的政策使情况更形恶化。
当我们正式就职行事,我最感觉到讶异的,就是所有的事真的如我们想像的那么糟。
——约翰·肯尼迪(J.D.kennedy)
耐尔市长的顾问群都试图力求镇静,好像无事一般。委员会的主席凯德是一位办事不牢的家伙,在制定评估所有的政策时,他都未细心规划以致无法形成好的政策来改变情况。
遇到大事发生,他不但不能勇于面对承担,反而过河拆桥,畏首畏尾。
——莱文特(Oscar Levant)
而计划委员会主席巴斯特,除了会在收音机、电视上嚷嚷计划的重要性外,一无是处。
每一个改革的宣传,都使得气氛更加沉闷。
——科尔比(Frank Moore Colby)
巴斯特的演说往往往愈描愈黑,其实只为了掩饰其委员会成员中,有三位不动产捐客与二位土地开发者的身份。与其我们都必须对逝世的人说些恭维的言语,倒不如在他们生前能说些忠言逆耳的话。
——斯隆(John Sloan)
住宅委员会主席比尔特就和不动产促销者及住房营造商暗通款曲,而其成员如罗恩等,更是专精土地条文之“搪客”律师。
我可以对你讲得更多;但就举此四位暂时打住:因当证明已达四个时;四个就等于是四打了。
——普列(Matthew Prlor)
而佛塞特认为他的胜利在于使政治与财务完美配合。《益精市日报》的编辑就会揭露环境拥挤、多烟、吵嘈及城市犯罪横行的事实以及人们对于和平、安宁及快乐的渴望,因此佛塞特以更安全洁净的城市作为竞选的口号颇能吸引,反观耐尔却只一再推出陈腔滥调的口号。
每一个人都可决心求胜,除非他未破釜沉舟,而是已预留求退之路。
——乔治·艾迪(George Ade)
佛塞特的政治哲学基础,主要在于他相信人类不分政治、种族,宗教信仰,都应和其他生物一样遵守自然法则。他的政治理念采独立取向,不偏颇任何政党的极端政策,他认为政治立场不论是极左极右,都会使我们步入偏锋而无善果,而之所以维持独立派,主要是认为他们能提供合于逻辑的计划,并且利用实证科学与科技跟自然相契合,如此方能保有我们的自然环境与人类恒久之未来;若是政策执行没有知识相辅及审慎评估我们的未来,又不好好调整人类行为以求长久生存,则本应高度发展的文明亦会濒临绝灭。
所谓“独立派”人士,就是一种想把政治从政治中抽离出来的人。
——史蒂文森(Adlai Stevenson)
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不治本方法引导我们步入濒临绝灭之途。佛塞特之前的行政者。就是用此方法处理危机,所以,每当他们解决了一项难关,往往继之而起的是更加棘手的困境。
真理可穷追而得,人若愚昧却是毫无止境。
——拿破仑(Napoleon Bonaparte)
资源耗尽,经济崩溃
佛塞特解释一九七五年益精市及我们国家的经济问题时说。在一九七○年代初期,富有的工业化国家都深信无限制经济增长及富有论之迷思神话,突然间世界通货膨胀一发不可收拾。而景气随之衰退,工业崩溃、罢工、短缺、暴利及狂飘狂泻的股市以及失业率之增长接踵而至,在美国,总统身边胆怯的顾问群,却一直以为在货币政策上稍作调整即可使一切回复正常。
若因无知而可获红利的话。那美国人早就从其不求甚解:经济学理论中发财致富。
——霍奇斯(Luther Hodges)
每一个政府在此时都是急于保护自己,借着订定法规强势干预,结果不仅未减缓恶化之形势,反倒加速恶果。同时,大企业也不改其“趁火打劫”的投机本性,推波助澜,政府及企业始终陷于困境,危机于是难以避免。
形势演变得无法控制;君主制度已危在旦夕;四处撒落着泛红血泊;已无所谓的无辜,已无任何判决,,到处充满亢奋与激情。
——叶芝(william Butler Yeats)
凯伊教授把一九七五年比喻为一九二九年大崩溃,及一九三○代经济大衰退之翻版。不幸的是,许多经济学家亦接受此论点,并且把此刻视为单纯之货币危机,而不了解这是科技化社会升高至无能的境地。
重实际的人相信自己能不受任何知识之影响,通常这种人就是食古不化的经济学家。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经济大衰退就是国家货币系统的崩溃。一九二○年代末期是富庶的时期,石油供过于求,谷仓丰沛而牛奶肉类都不虞匾乏。能源、食物及所有消费性产品都供过于求,而工作机会却没有同等增加。在大衰退时代的货币危机,普遍贫穷及生产过剩都可借刺激购买力的手段予以解决,借以增加对产品的需求。
一九七五年所谓的“货币危机”,是无法用传统经济的方法解决。通货膨胀、景气衰退及失业现象都是人口爆炸、环境恶化、能源、食物及其他资源的短缺等所形成的生态危机。虽短时间欠缺牛肉、谷类、钢铁和建材及逐步高涨的物价,不过,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但能源危机终使社会运作失调,因为我们太依赖原油而无任何替代品。起初石油是蛮便宜的能源,煤亦是轻而易取,浅井即可产油等,像这种情形。所投入的成本与回收相比实在划算,于是资本家投入更多的资本以求取更多利润,恣意地开发天然资源。为了取得煤矿而破坏地表,为了获取原油把油井挖得更深,政府也发展原子能,除供国防使用外,也为了能源发展,但官僚体制投入许多,产出却极微小。
我们应有的态度,不是执意去相信,而是有意去发觉。
——罗素(Bertrand Russell)
即使没有产油国酋长们策动的能源危机,能源短缺、能源成本因通货膨胀暴增以及失业现象,均是无法避免的。环境资源的虚空,才是形成一九七五年经济不景气、通货膨胀及失业现象的主因,并不是过剩现象。
危机非因需求问题而产生,而是供给的因素,一切均是由于食物短缺、高涨食物价格、石油短缺及其高涨之价格而起。
——斯利克(Leonard Slik )
生态重建,经济复生
总统拟定一项又一项的经济复苏计划,而每一项计划都是为了前一项计划所造成的破坏而拟定。
由于对补助政策、课税诱因、配额及价格、薪资的控制,此种经济上积极作为之缀误观念,导致总统不得不诉诸“国防万灵丹”,借增加军事预算创造假性就业需求以振兴经济。
在军火工业中低比率的聘雇人员成本很低,有数十亿的金钱是耗费在军事硬件设备及运用自然资源发展摧毁性、非生产性的用途之上,而对失业情况实在于事无补。下一任总统把通货膨胀归罪于大众不知节制的行为,故呼吁大家力行节制并只购买生活必需品,于是不景气及失业率恶化随即而至。直到下一任总统以减税来刺激经济。
能源短缺成为下一任总统必须专心致志的议题,于是他倡议提高汽油税,以使大家能买少一点,而为了使经济起死回生,总统更投入数干亿元来建设公路。
这星球的真正财富是天然资源,而我们真正的财富是运用能力,使用这些资源而毋须破坏;金钱没有任何价值,除非它能代表能源、食物、物质或产品。没有任何一种货币操纵可以创造资源。
我吓坏了!我根本不知道这世界充满不断地自我吹嘘、自认聪明的人,或是一群认真的低能者。
——布雷克曼(Morrie Brickman)
每次尝试降低对环境品质的控制,就好像未解决一桩经济危机反而加重恶化的程度。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把货币系。统建立在生态系统之上。经济问题已不能惜着有便宜原料之他国去解决,而应是由生态良好的发展计划,如爱舒的太阳能农场。
现在有一关于“地球太空船”的重要事实。那就是它是没有一本书可以指导我们该如何进行。
——富勒(R.Buckminster Fuller)
一九七五年面临的挑战不在如何稳定经济,而在找到一种方式使我们的货币系统,能解决生态危机进而转变货币系统,以真实的环境为基础来加以考虑。欲完成这种方式将会有许多、阻碍,因为军事工业及大地主的财富情结摧毁环境最为剧烈。
这个国家贵族制的形成极快;而最糟的贵族却能苛责国家的富庶。
——库珀(Peter Cooper)
佛塞特已经能应用经济哲学与政治哲学这些观念,而现在他正运用这些观念重建益精市。
理想塑造历史。
——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
多功能大楼
在一九七五年前,大城市内部状况即已恶化,中产阶级及有钱的人已放弃市区,改选择郊区,商业区在一夕之间被放弃,古旧区域内的房子及公寓均变成贫民窟,作生意都外移到郊区。佛塞特不再像往昔用任何政策以巩固商业核心区,而决定在城市中心建筑美丽而吸引人的房子让人居住。这些建筑物能鼓励社会的参与,让大家悠闲而安全的生活,其主要目标即是尝试使益精市中心成为二十四小时活跃的社区,一九七五年时,益精市闹区的活动力集中于九到五点的时段。
三十二层的益精商业大搂便是当时建筑物求新求变的代表。地上三层是购物中心,再往上十二层是商业办公室,再更上是舒适诱人的中价位住宅楼层,购物中心在夜晚仍营业,因此感觉上整栋楼随时都充满生机,生活机能齐备。
不仅是人生,而且是美好的人生才最有价值。
——苏格拉底(Socrates)
许多搬到这栋大楼居住的人都是在城中工作,部分居民因小孩已长大成人,原意抛弃早晚耗在交通的时间,改采用“电梯”通勤,于是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参观艺廊、博物馆或悠闲地消磨时间,充分享受住在都市的乐趣。
能够有效且具智慧地运用休闲时光,是文明的最后产物。
——汤因比(Arnold Toynbee)
这种多机能的大楼概念亦传到了郊区,益精公园广场大楼曾是富丽堂皇的郊区的住宅大搂,现在亦增设了购物、商业、轻工业及诸如医疗保健的服务,各种艺术、工作室及教育设施都在此“公园”式的环境中,而吸引了大批人潮放弃在城市的工作,改在此区域或就在自己居住的大搂中工作。
现在人们可以选择在市中心或是在郊区工作,而不用耗费许多时间在通勤的“危险之旅”。人们逐渐露出笑颜,不但空气洁净许多,还节省了不少能源,人们对公路及大众运输的依赖也跟着降低,愈来愈多的人像是在家中工作一样。
当人们长住在家,那么家才真是美好。
——怀特(E.B.White)
城市老旧的区域逐步翻新为前述的机能大搂,于是人们回到了城市,重新享受城市的乐趣,而这种城市热闹的脉动是郊区生活所没有的。
如高塔般的城市令人愉悦,亦使人忙碌。
——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
以社会成本课税
益精市中心计划,其财务是由社会科学的课税原则而来的。财产税由以往以物质的价值转为社会价值来课税。过去,益精市须付出高昂的公众或私人成本,如运输交通的支出,而导致人类资源、能源的巨大浪费,于是以社会成本的观念来评估过去的大搂,其税赋便高出许多,主因即针对金钱及人类资源与能源的消耗程度而言。于是若更新旧大楼,该楼的屋主即知其所缴纳的税金会逐步上扬,并且亦因耗费过多资源而愿意更新,而使社会大众同蒙受益。
强化反应,即可促使下一个反应再度出现,
——斯金纳(B.F.Skinner)
像这种社会原则逐步引用到所有的税负项目。汽车执照即包含以其排放污染物之量来课税,于是车主便愿意随时检测并及早换用无污染的车辆。
阻碍人类发展的就是风俗习惯。
——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
新城
在一九七五年,大部分运输专家都是提议以大众快运系统来使人们移住郊区,但这往往加速城市的死亡。益精市的前提是:(一)停止任何不必要的运输系统;(二)使城市居民能轻易而平安舒适地自一区域到另一区域;(三)提供快运给仍须通勤的人。而若是通勤系统先建立的话,那许多目标都无法达成。
在城市中心,行人步道购物市场、汽车道、自行车道及其他人力车辆车道是在城市的地面。而亦有载运小车厢在大搂二搂,可使人们从这一栋到另一栋,或由这一区载送到另一区。而愿意走路的人亦可利用第三层达到同样目的。
从郊区及偏远地区到城市的通勤火车全部变为地下铁道,不论外界是何种天气或温度,人们都可在洁净而稳定温度下远自数英里外的区域进城。并自地下层到达任何他们所欲到达的大楼。
拜种区域的分隔山呈现了不同的生活型态,在一年之内老旧区域的更新,使得低收入的家庭也能享受美丽外观及能够欣然接受的生活水准。并有一群人为修理、更新而努力,城市命名为益精奇幻之城,拜区域充斥着新颖且具创意的住宅。
世界苦无变化会呈现河种面貌呢?马上便会因一成不变或奎塞而死去。
瓦特·沃尔什(J.Walter WalsH)
恢复人性尊严
一九七五年,社会福利的主管布莱安及其助理卡部,他们部是旧大学校毕、比的什会工作者,深信只要将物质给予被救助的人即可给予他们自尊,像他们这种理论——施与愈乡.自尊即会增强的理论,形成了新的社会福利系统,有了尊严,接受救助的人便能在社会中找刮适当的位置来服务计会。个人本不应以经济之生产力来判定其价值,社会生产力亦是同等重要。每一个未被雇用的人,商业性的活动即是在为巾民提供工作的机会。以往收受社会福利的人,借服务社会来回馈以往所收受的救助。而在新的制度之下,以往社会福利的接受者因此能使其房舍保持在最佳状况及邻里清洁安全之环境,这就是最佳之回馈方式。
跑!若你喜欢跑而能气不喘,那就尽力去跑;像人一般地工作,但不要过劳而死。
——霍姆斯(O.W.Holmes)
-些年长的人加入“老年计划”,花时间散布爱与关怀给弱智的孩童,亦有人在幼儿园及白日托儿中心对年轻人讲授人生经验。
老而弥坚的智慧是美丽的,超越年轻所拥有的恩赐。
——杰夫斯(Robinson Jeffers)
这些计划远较于施与,更能使人恢复尊严,亦营造更沾净安全的乡卫,它使被遗忘的人们,重新拾获热诚澎湃的心。
虽然骄傲不是一项美德,但它却是众多道德之母。
——柯林斯(J.c.CoIlins)
有另一种“安静”的革命正发生——
人们对交通运输与娱乐方面有所改变。人们开始使用超市与人行多天桥,并且乐于使用这类设施。其主因就在于人们再也不须穿梭于繁忙的交通状况之中,却仍能到达城市的任何地方。自行车车道与公路网分开,使人们更加愿意利用此方式,而车道亦足供任例人为车辆,连结城乡而无安全之顾虑,这种人类行为的改变亦使得人们更加接近自然。以往的娱乐工具如摩托车、沙滩车、雪车、动力艇,都会造成空气、噪音与环境污染,现在人们转变了,变得热中于身体锻炼之活动与平和亲近大自然,为重点性之娱乐活动。
佛塞特对益精市十五年来的进步作一结论,他认为多数具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主要是从二种思考方向相反的概念产生的。有些理念是来自于基层民众对切身问题相当关切,进而积极投入,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共识,然后市民们所提的建议与计划者构思的系统事例,进而相互协调合作。这种彼此密切的互动关系,借由市民的参与与系统理性的运作和规划所产生的方案,具有综合的特性。换言之,这些方案能够立即满足民众急迫的需要,同时也能符合整体的规划考虑。很幸运地,虽然过程不免遭逢阻力,但也不会脱离规划者的掌握,渐渐地,大众支持程度增强,而使得益精市居民的生活条件及环境有明显的改善。
人们唯有在真正认真面对本世纪的问题而无任何包袱时,才有足够的力量去改造世界。
——卡森(Rachei Carson)
彼德原理--第六章 进步
第六章 进步
这是我们首次重视未来的时代,然而讽刺的是,我们或许已没有未来。
——克拉克(Arthur.C.Clarke)
益精市资深系统分析师艾里斯的办公室里洋溢着日光,光线自天花板与窗户照射进来,办公室中有好几张大桌子,每张桌子均有草图及图表。我久仰艾里斯先生的大名,想像中他年纪应该较大,然而欢迎我的人竟是如此年轻。虽然他已经五十五岁了,但外表看起来起码比他实际年龄年轻十岁;他身材壮硕,衣着整洁且礼貌周到,与他交谈时,他会注视着我的眼睛以确定我完全了解他所讲的话,在这方面,我想他是多虑了,因为他讲得深入浅出,很容易了解。
系统动力
艾里斯一开始即解释他如何把益精市从一种系统的概念具体化,并描述“系统动力”(system dynamics)为一种过程,在其中各个元素彼此互动并综合成一和谐的关系以解决难题。“系统动力”的主要目标是希望透过益精市在社会、人民及环境等层面的问题有了更容易的解决之道后,能发展出益精市新的互动形式。虽说“系统动力”的概念合乎逻辑,但还是需要将诸多常识予以整合。空间计划的设计即是管理众多复杂因素的明证。这项规划需耗费数十亿元、动员上千人力和众多大小合约商,以及许多重叠的运作,才能够有效率的合作,而各元素单位间的互动即是仰赖系统动力才能有效控制。这种途径与以往传统的危机管理——“权宜法”(Band一Aid)是截然不同的。为了能够持续有效利用科技发展的潜力,我们释出许多动力,而毋须预测长期产生的后果。我们生存便取决于“自我的征服”,而不是以往强调的“征服自然”。
我们生活在爱因斯但物理学的守顿定律世界里,而这一切又受制于我们自创之逻辑诡异而不可自拨。
——罗素(David Russell)
一九七○年,联邦政府缩减经费影响到整个太空工业,引起益精市的一家主要工业——齐柏林超音速飞机公司——员工间的恐慌,结果裁减了上百名工程师及技术人员。
有许多较温和的人遂领失业救济金并努力寻找工作机会。而较激烈的人便发动游行示威,以强迫联邦政府对这些工业有所补助,借着诸多有效运作,这项补助计划终于获得社区的支持。益精市报业公司首先刊登社论,坚持必须对若干航太工业补贴,若不持续补贴,我们国家即无法在航空工业上维持领先地位。
人类是一种会讲述理由,而不能理智思考的动物。
——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ion)
毕奇斯利克是国际石油生产协会的理事长,他与石油游说团体会员见面时,强调航空工业对石油工业的重要性,也极力鼓励游说团体用尽一切方法使航空工业能获得补助。
若能脱离困境,我才不管是谁在制定国家的法律。
——彼得·邓恩(Finlev Peter Dunne)
益精市普受众人欢迎的参议员川普先生,便发现他的选民明显支持航空补助计划,于是他提出一项只补助现有航空工业,而不赞助未来太空船发展计划的妥协方案正符合各方需求,也挽救了许多目光国会决定不再需要的工业公司。因而许多具决策影响力的齐柏林超夸速飞机公司行政主管得以保住饭碗,从此许多民众k相信国家正遥遥领先群伦,同时相信总统会支持军事工业计划,虽然这些计划往往被众多民意代表所唾弃,然而在“同家安全利益考虑”之下,这些计划部呵复活。最后,由于航空工业未提出具体的实施方案,也没有产生污染,所以短期内环保人士暂时封住嘴巴;但所有航空计划往往只加惠少数人,却要耗费纳税人大笔金钱,“川普法案”在政治上是成功的,并且也保证了参议员川普之连任已胜券在握。
但“川普法案”只是暂时纤解厂益精巾急迫的难题,许多足堪大任的工程师仍然在失业中,益精学院欧文教授便承受强大压力,避免发言攻击环境恶化的原闪。克里耳老师就很泪丧,因为他试图讲授求生之道的大众通识教育课程必须停止。“巴农银行”的董事们,如毕奇斯利克、凯伊教授、法兰克,他们分别是石油航空及经济学家,却不同意借贷金钱来雇用失业工程师以解决该城在住宿、能源、交通及污染等方面的问题,他们认为那是浪费性质的财务借贷与投资。更何况还会造成通货膨胀。
金融业即是任何人均无法靠它复苏的一种事业。
——加尔布雷斯(John Kenneth Galbraith)
凯伊教授对城市的危机“对症下药”,立即组织了“解决困窘权宜委员会”,委员会在益精早报The Post Picayune Pelemic 登载一则广告,把通货膨胀、石油、物资建材、牛肉短缺归罪于环保人士。它说环保人士反对沿海钻探、伐木及在牛群身上注射荷尔蒙,广告的署名者为:“代表人民的委员会:凯伊、毕奇斯利克、巴龙、史但法兰克及伐木业巴尔等。”于是委员反成为我们思图解决方案以克服困境的阻力。
我的行径就是采用美国方式,并且要持续如此。
——卡彭(Ai Capone)
全面整合
佛塞特市长当选之后,便组织了社会与环境规划委员会,并且在其下设立专掌失业工程师的计划发展小组委员会,以艾里斯为召集委员。奈特亦代替布里恩接掌社会福利处处长兼任小组委员会之副召集人。在委员会成员中包括芳恩(妇女协会)、布莱克(民族联盟)、塞诺皮克(社区基金会)、爱杜耳(联合劳工组织)、莫斯(生态保育社会组织)及一群工程师如奈诺基、托里斯、托利、那斯、缅恩、托依森等人。
这些人士均是一时之选,并全心投入解决问题;虽然,每人皆学有专精,但对整个计划单位彼此之间的互动能力,欠缺全盘的了解与规划。例如奈特虽专精于穷人社会福利,但他稍后即了解穷人的问题无法与社会其他问题分开,否则很难有效解决,而社会的繁荣富庶的确与环境的实际情况息息相关。
人类的负担就是自己本身。
——弗里希尔(Maurice Freehill)
莫斯是一环境专家,他对生态环境之保护相当有研究,但他对科技与人类行为之知识了解亦须加强。
大自然的无限领域,其中心无所不在而局限亦不存在。
——巴斯卡(Blaise Pascal)
芳恩虽对妇女权利很尽心,但她也逐渐了解到须对系统内之动力加以涉猎,否则即会徒劳无功。
所有阶级制度之上层大都均由男性垄断。剥夺了妇女应有权益。
——彼德(L.J.Peter)
布莱克亦深有同感,若是她只积极为黑人及少数民族争取权益,那益精市最后会变成鬼城,一无所有。
我们废弃奴隶制度,但却无法稚除种族歧视。
——康马杰(Henry Steele Commager)
对多数人而言,许多问题都是纠缠盘结,彼此相关的这种关系与概念,是很难理解的,而这也不代表所有问题均可一举解决,而是每一问题各自部分解决,对整体问题应有一些助益。
现在岛屿已不存在了。
——米莱(Edna ST.Vincent Millay)
交通新方案
我们的研究显示没有任何一种运输系统,可以整合所有的运输工具,虽有货运、远洋航运、铁路系统及机场,当然也有马路、公路、高速公路供给汽车、卡车及公共汽车行驶。但以上种种设施却郡由不向的单位掌管,结果是,各种不同类型的运输工具及方式互相重叠、竞争,却没有一整合系统。铁路车站、机场、码头及公共汽车站等交通站彼此相距遥远,而且时间表山没有相互搭配协调,因此从这一站到另一种交通工具的停靠站,就成了“危险之旅”。
通勤者——耗费终生往返于妻子的身边;是一种刮完胡子后搭火车,而后再搭车回来刮胡子的男人。
——怀特(E.B.White)
改善的第一步,就是不要再以财务补贴大众运输。除非其他的问题都获得了解决。从历史上来看,每种大众运输的改善邵使往返都市更加复杂。不仅城内如此,郊区的情形也变得更加严重。
过去的残骸废墟,就是美国的警惕。
——班克罗夫特(George Bancroft)
艾里斯继续说明一种新的装置,那就是电视电话,这种装置可以减少空间上的往返。
市政官员可以不用离开办公室而们可u面对面和与会者开会讨论,任何图表、计划、文件及表格部可以透过电视电话的屏幕阅读。任何大厦均有类似这种装置的办公室或会议厅,以节省时间与往返的力气。这种视窗电话对企业界更是一项福音,个管对方或客户是远今人边成近在眼前,即使是隔壁办公室,都可以很方便地洽谈而毫无阻碍,既下耗费力气又方便顺下。只要不花费时间在旅程中,就可以多准备文件资料或心理准备以面对挑战。八过去,外交官飞越半个地球,精神及心理部已耗尽大半,抵达目的地后时差又更让他筋疲力竭,无法理智思考判断。
益精市中心的重新发展计则,使其对运输的依赖大人减低,但高速公路仍是主要问题,而且时常成为人民的包袱。这个问题能够解决,主要是拜“自动引导系统”之赐。当汽乍进入引导系统后,只要关闭氢气引擎或电动马达.然后插入信用卡,汽车即被锁定进入运输系统,控制整部车子;中央电脑会自动选定最近的路线而保留畅汕凡附的乍道计个子抵达终点,只在几妙内J气乍即进入时速百英里的引导系统,乘客也能轻讼休息。抵达目的地后。引导系统会自动导引汽午停在停车场内;一个八英尺宽的引导系统车道有以往十五个十二英尺车道的交通容量。
市民迷你车厢系统,本来只设置在益精市中心,现在已可连结火车站、机场、港口及公共汽车站等,甚至城内几个重要转运据点都有此设备;每一车厢可容纳四人或二人及行李。只要进入空车厢,插入卡片并按上终点站的按钮,电脑就设定并开始进行穿越或行经大厦、钻进地下的直达之旅,到达目的地后,人们只要走出车厢即可,相当简易方便。
高速火车可以时速高达五百英里之速度进出益精市中心,这种火车兼具高速、经济、舒适、安全、方便等多种功能,为无污染、直线加速动力、气压避震的交通工具,已代替国内班机的功能。
艾里斯解释说,在从事一项交通运输计划时,必须考虑到个人所需与益精市的关系,唯有先建立这种概念,方能做全方位的考虑和整合;市民均沾运输规划的利益,最不高兴的可能就是偷车贼、劫机犯及汽车修理业。
人们不是刻意与你作对;他们只是光顾着自己。
——福勒(Gene Fowler)
借着系统动力的持续发展进步,可减少我们对大自然的破坏。我们学习如何使我们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率与效用,而毋须破坏它。以往的旧观念,如废弃物,在今日都变成我们的资源,而大自然是最大的供应站。今日任何产品及其零件郁被编号列码,当物品、穿铬或任何产品已物尽其用到可扔弃时,它们可以再生循环,条码编号亦可省去分类的麻烦,当然,大自然更是毋须分类,然而人类必须对某些物品分解其中的元素,这是分类的意义;同时,我们也分解有机物质,使它成为肥料。
在益精市中心没有收集垃圾的容器,因为每栋大楼均有真空系统,可以在二十分钟内收集完毕;地下有一中央分离机,可以自动抽出纸类、玻璃及有机类的垃圾。我们已彻底领悟,任何物品都必须融于自然,使之重复再生循环,生生不息。不仅发明机器促进循环再生,也借许多方法,强化大自然再生循环的功能。
我们在市中心市场、大道及公园的荒芜区域培植有机土壤,借着这些富微4、有机体的土壤来分解大量的一氧化碳。繁殖鲸鱼以去除湿他的蚊虫,绦鱼捕食蚊的幼虫而不会伤害到其他的昆虫。
大自然从不违反其法则。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繁殖白鱼以净化我们的湖泊,白鱼吃水草、海藻及垃圾,这种长三英尺重七一磅的鱼并不会影响其他种类的鱼,它不仅活动力强,而且也可供食用。
在自然法则中,没有所谓之惩罚或奖赏,只有最后结果的呈现。
——英植索尔(Robert Ingersoll)
我们时时注意改造自然所须付出的代价,不要让一项促进自然循环的方法,引发另一项对大自然之破坏。很幸运地,我们能够以整体大自然为考虑,而非针对单一问题,忽略全盘考虑地谋求解决之道。借此,以最接近自然的法则采取行动,从不视单一事件为独立个案,而是全盘考虑。
科学精神比任何纪律更值得我们坚持,因它能促使学生及前仆后继的研究者保持理想与耐心,全心追求真理,不会被任何个人情境或政治因素所牵绊。
——达尔特爵士(Sir H.H.Dalt)
我们如能在科技知识之外,运用某种建构人类行为的准则,借此平衡个人利益勺共同利益,人类就能向前大步迈进。也因我们能够运用冷静的头脑,和过人的智慧与充沛热诚的心,这些人类天赋的“资产”,配合技术开发推陈出新,日新月异,终能拨乱反正,大力改善我们生存的世界。
我全心努力塑造美好的未来,才发觉未来远超乎人类的想像。
——坦尼森(Alfred,Lord Tennyson)
彼德原理--第七章 结果
第七章 结果
文明就是教育与灾难的竞赛。
——威尔期(H.G.Wells)
益精圆木大楼距我所住的旅馆只有五条街之遥,十五年以前,大楼曾是我们聚集之所,景观极美,交通繁忙而便捷,中央大道现在已不似以往,迷你包厢车寂静地沿着许多大厦边缘。自我们头上驶过;你漫步在街头,几乎卡曾发觉小车厢止、讨驶,直到这种快捷之小车厢遁入地底,才猛然发现上们的存在。
所有知识都源于我们既有的概念中。
——达芬奇(Leonardo Da Vanci)
自从回到益精市后,我就慢慢地例览这个城市,我渴望从我留存的印象中,寻找过去的一些蛛丝马迹,尽管现在我所看见的益精市几乎已焕然一新,但我必须睁亮眼.敞开心灵接纳它们:爱舒教授的省略、佛塞特市长治理下的市民们、艾里斯的进步等等。此刻观察这一切,我能更感受到“他们”的成就:“整合的系统比各零散个体的总合,所发挥的力量更加惊人。这已不是数学上的真埋,而是美学、情感的经验。当我看到屋顶太阳能集结器时,我感受到益精市各个家庭的温热及电力所带来的便捷,以及目睹载运市民的快运系统和氢气变成汽车的燃料等种种景观等,我不禁心动不已;仰望天空,我看到湛蓝而洁净的美丽画面,环顾周围,有娇柔鲜美的花朵在超市四周,我猛然发觉这城市变得文明了,这才是令我激赏的“人类进步”的面貌。
人们应有鲜活的思考力,而不是只以萧规曹随的态度做事。
——富勤(R.Buckminster Fu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