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货币战争4战国时代

_2 宋鸿兵(现代)
  1924年开始的道威斯计划,开启了一个美元环流游戏。美元流入德国,马克将膨胀,经济出现短暂繁荣,同时德国债务被放大。德国将美元赔偿给英法,英法的外汇储备增加,信用与债务同时扩张。英法再将美元偿还美国债务,美国将获得更多的本息总额,进而增加国内信用和债务创造。然后,美元再次流向国外,开始一轮新的循环。每次循环都会在美元流经的各国带来更多的货币供应,同时也伴随着更大的债务规模,美国自己也不例外。
  这似乎是个美妙的永动机构想。只要美国的银行家肯慷慨地借钱给全世界,世界经济就能够持续繁荣,谁都不在意这些借钱的国家实际上根本不具备偿还的能力。这就是一场20世纪20年代的国际“次级贷”游戏。
  1927年7月7日,斯特朗在纽约长岛召开纽约美联储银行的秘密会议。他没有邀请华盛顿美联储总部的人参加,他将作出一个重大决策,把利息从4%降到3.5%,促使黄金流向英国。此时的英国黄金储备正在耗尽,金本位已摇摇欲坠。而美国决不能容忍英国的金本位散架。降息的单方面决定,激怒了华盛顿的美联储,它有权否决纽约联储银行的决定,但不能强迫联储银行改变政策,结果美联储内部出现了分裂。斯特朗并不理睬美联储的内讧,而是直接采取行动,从7月到9月在公开市场操作中注入了2亿美元,使得贴现率降到了35%。华尔街沸腾了,股票市场冲向了最后的疯狂。1927年第四季度,外国债券在美国的销售创造了历史记录,美元以更大的规模涌向了国外。
  所有的金融危机都是债务危机,所有的债务危机都是由资金链断裂拉开的序幕。
  1928年7月,美国股市已进入疯狂状态,华尔街向股票投资人提供的杠杆贷款高达70亿美元,贷款利息是令人晕眩的10%~20%!纽约美联储银行眼看泡沫已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不得不立刻加息1.5个百分点,利息飙升到5%。此时在海外的美元被惊呆了,美国的利息如此之高,华尔街的高利贷更是无比诱人,美元开始急速回流。支撑世界繁荣的美元环流终于断裂了。
  裸泳的德国立刻暴露出来,德国经济立刻掉入了衰退的深渊。德国不得不开始控制资本流出,同时限制进口。伦敦金融市场马上惊恐万状,英国在德国和中欧地区有高达10亿美元的投资,现在已面临被冻结的命运。美国突如其来的高利率立刻让伦敦的黄金开始大规模流出,英国被迫加息以减缓这一压力。英国的衰退更加严重。
  到1929年10月,美国终于迎来了自身债务泡沫崩溃的时候。此时,美国经济体的全部负债总规模已达到GDP的300%。这座债务的金字塔必须不断膨胀,才能维持不倒,而这种债务的偿还规模已远远超出黄金所能提供的支付手段,美国的债务游戏已经变成典型的庞氏骗局。当外围国家陆续陷入危机和衰退后,美国银行发现问题不妙,当他们准备开始回收如此巨大的金字塔般的债务时,股市价格崩溃了。美国经济陷入了漫长的衰退期。
  1929年的第一轮危机冲击后,世界经济进入了短暂的静寂,一种更加可怕的安静,债务堰塞湖只开了个裂缝。1931年5月,总的决堤爆发了。随着奥地利最大银行的倒闭,德国银行体系顷刻被挤兑的洪水所淹没。紧接着,英国的金本位崩溃了,法国终于被危机卷入了衰退的旋涡,日本、意大利、中欧、南美和英联邦其他国家也陆续爆发危机。
  从1914年到1933年,美元第一次争夺世界货币霸权的远征以失败而告终。美元虽然打垮了英镑的全球霸权,却无力建立起一套新的货币统治体系。大萧条后,各国战争债务偿还中止,导致美元对欧洲的控制力剧烈下降;世界贸易链条的断裂,使得美元在国际结算中的影响力严重萎缩;虽然美元控制了黄金这个“汉献帝”,但英镑却摆脱了黄金,不再承认“汉室天下”。
  英镑虽然已不是货币之王,但仍然是一个拥兵自重的主要割据诸侯。在英国放弃金本位后,遍布世界各大洲的英联邦诸国,北欧的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南欧的葡萄牙、希腊,非洲的埃及,亚洲的日本,以及与英国保持重要贸易关系的南美诸国,纷纷跟随英国的脚步脱离了黄金,它们事实上形成了一个硕大无比的“英镑区”。它们不再听美国的黄金“汉献帝”的号令,而是奉可自由浮动的英镑为盟主,建立起强大的区内贸易体系。它们仍然控制着世界的原材料、能源的供应基地,垄断着巨大的世界市场份额,把持着各大洋主要的海上通道,强大的英国海军仍然是它们的保护神。当美国清醒过来时才发现,不是美元包围着英镑,而是英镑在世界范围内包围着美元!现在的英镑更加自由,更加强大。
  美元初起的雄心,受到了严重挫折!美国人终于明白了,不彻底砸碎强大的英镑区体系,美元就不可能最终称霸世界!
  【参考文献】
  [1] Liaquat Ahamed,Lords of Finance,The Penguin Press,New York,2009. p162.
  [2] Michael Hudson,Super Imperialism - New Edition:The Origin and Fundamentals of U.S. World Dominanc,Pluto Press;New Edition edition(March 21,2003),Chapter one[3] Ibid.
  [4] Jacques Rueff,The Monetary Sin of The West,THE MACMILLAN COMPANY,1972. p22.
  [5] Charles Gates Dawes,Wikipedia,World War I Participation.
  [6] Ron Chernow,The House of Morgan,An American Banking Dynasty and the Rise of Mordern Finance,Grove Press,New York,1990. p197.
  [7] Michael Hudson,Super Imperialism - New Edition:The Origin and Fundamentals of U.S. World Dominanc,Pluto Press;New Edition edition(March 21,2003),Chapter one.
  [8] John Maynard Keynes,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Interest and Money.
  [9] John Maynard Keynes,A Tract on Monetary Reform,1923.
  [10] Barry Eichengreen,Exorbitant Privilege,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Dollar and the Future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 p27-28.
  [11] Ibid.
  [12] Ibid.
  [13] Liaquat Ahamed,Lords of Finance,The Penguin Press,New York,2009. P225.
  [14] Jacques Rueff,The Monetary Sin of The West,THE MACMILLAN COMPANY,1972[15] Liaquat Ahamed,Lords of Finance,The Penguin Press,New York,2009. P245-246.[16] Michael Hudson,Super Imperialism - New Edition:The Origin and Fundamentals of U.S. World Dominanc,Pluto Press;New Edition edition(March 21,2003),Chapter 3.
  第二章 摄政天下,剿灭英镑割据
  【本章导读】
  1931年英镑摆脱了金本位的枷锁,依托“帝国特惠制”,形成了强大的英镑割据势力,从英伦三岛蔓延到非洲、北美洲、亚洲、大洋洲的辽阔的殖民地属国,如果再把英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算进来,如北欧的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南欧的葡萄牙、希腊,中东的伊拉克,非洲的埃及,亚洲以及南美诸国,英镑区的幅员之广阔、人口之众多、资源之丰富,构成了对美元世界霸权的严峻挑战。
  大萧条以来,美国自顾不暇,孤立主义对于美国而言,与其说是主动放弃了世界领导权,不如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实选择。美国经济迟迟不能复苏的根源,在于对危机本质的错误认识和采取的错误对策。1933年罗斯福上台时,面对的是1300万的失业人口,而1941年美国参加二战前夕,罗斯福仍然被1000万人的失业问题所困扰。货币量化宽松(QE)政策,并非是今天伯南克的发明,美国在1930年、1932年和1933年曾进行过三轮QE刺激,在经济短暂繁荣后,却等来了1937年的第二次衰退。如果不是战争将30%的就业人口征调参战和转向军事工业,美国的失业问题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带来了美元东山再起的良机。在战争中,美国处心积虑地削弱英国的经济潜力,对英帝国卷土重来的戒惧,甚至超过了对苏联扩张的担忧。借助《租借法案》,美国打垮了英国的“帝国特惠制”,利用战后对英贷款的致命条件,发起了对英镑区的总攻。连英国人自己都承认,如果不是美国政策的蓄意和有计划的安排,英国不至于衰落得如此之快,如此之彻底。
  最终,美元终于掌握了世界货币的实权,建立起一个“黄金弱君登基,美元摄政天下”的布雷顿森林王朝。
  【金本位崩溃,英镑区割据自立】
  1931年夏,伦敦城的气氛格外压抑,来自世界各地的坏消息接踵而来,人们已经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一场金融风暴即将来临。
  年初以来,德国银行的倒闭潮正在席卷整个世界。匈牙利的银行体系全部停业,罗马尼亚和波兰的主要银行破产,埃及的银行爆发大规模挤兑,伊斯坦布尔发生金融恐慌,玻利维亚和秘鲁的债券违约,智利的外债开始拖欠,墨西哥金本位散架而被迫转为银本位。伦敦的朗热、施罗德等老牌投行纷纷陷入困境,正在苦盼英格兰银行的救助。
  而英格兰银行此时却自身难保。7月13日,英国政府发布了《麦克米兰报告》,英国银行体系的问题被披露了,英国所欠的短期外债竟高达30亿美元!这如同一枚重磅炸弹,顷刻间掀起了伦敦金融市场的滔天巨浪。要知道,英国每年向全世界直接投资的规模才5亿美元,在战前占了世界总投资的半壁江山!怎么会欠下如此巨大的亏空?作为“世界银行家”,英国人早已习惯对外输出资本,没想到自己却负债累累到这种地步。
  德国和中欧国家的银行危机,迫使政府严厉管制外汇出逃,英国的近10亿美元的投资可能变成难以收回的坏账,这更是雪上加霜的坏消息。
  全世界惊恐万状的投资人立刻开始从伦敦抽逃资金。仅两周的时间,英格兰银行就损失了价值2.5亿美元的黄金,相当于黄金储备总量的一半!英格兰银行被迫将利率从2.5%大幅提高到4.25%,但仍然挡不住滚滚外流的黄金。诺曼情急之下,紧急向美国和法国求援2.5亿美元的外汇救兵,谁知这笔钱刚一投入,就如石牛入海,顷刻间就被挤兑的洪流淹没得无声无息。美国和法国政府都已到了救援的极限,只有眼看着英格兰银行的黄金消耗殆尽。
  诺曼的身体和神经终于彻底崩溃了。他不得不疲倦地离开伦敦去疗养。
  8月22日晚,英国国王突然取消了三周的休假,秘密返回了白金汉宫。英国政府的内阁部长们全部放弃了周末,聚在唐宁街的首相官邸,这是一战后他们第一次放弃周末休息。在小花园里,首相和部长们来回踱着步,烟灰缸里满是雪茄烟头,地上散落着各种报纸,大家都在焦急地等待着美国摩根财团的答复。
  当初,正是美国政府和摩根力促英国重归金本位,现在眼看英镑的黄金堡垒即将失陷,美国政府受法律限制,已不可能再提供新的资金。法国人倒是提出了愿意借款的条件,那就是贷款必须以法郎计价。经过这几年的风风雨雨,法国人算是整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法郎也能成为英镑或美元那样的国际储备货币,一切交易都以法郎结算,那该多美啊!结果,英国人表示,别做梦了,英国绝不借法郎贷款!
  最后的希望就是摩根了。此时此刻,仿佛整个大英帝国的命运都悬于华尔街的一念之间。凯恩斯的预言居然成真了,金本位的确将英镑甚至整个帝国的命运交到了美国人手中。
  美国人的援助是有条件的,那就是要求英国必须削减3.5亿美元的政府开支,其中包括救济失业人口的救命钱,还必须增税3亿美元,这笔钱怎么花,要听摩根的意见。英国政府在历史上还从未受过这等窝囊气,这与其说是援助条款,不如说更像战败的赔款条件!但如今,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英国首相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提出了最终的求援报价。由于争议太大,首相甚至没有告诉全部的内阁成员。此时,他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美国人对英镑命运的裁决。
  晚上8点45分,摩根的电报终于到了英格兰银行。早已急不可耐的副行长抓起电报就急匆匆地赶往唐宁街10号。当他冲进首相官邸的小花园时,所有人的目光立刻都聚焦在他手中的电报上。首相上前一把夺过电报,冲进办公室,其他官员紧随进入。几分钟之后,从屋里传出的咆哮声几乎要震碎窗户的玻璃,还不知道条款内容的部长们几乎要掀翻桌子。内阁意见严重对立,首相只有连夜向国王请求辞职,工党内阁垮台了。第二天,英国媒体以“银行家的敲诈”为通栏大标题,声讨美国银行家反对英国劳工阶级的罪恶。[1]
  新内阁仍然按照摩根条款进行了财政改革,英国陷于了更严重的衰退期,失业救济的削减使得国内消费越发低迷。美国和法国银行家的4亿美元救兵到了,但仅仅支撑了三个星期。
  9月19日,英格兰银行已经损失了10亿美元的黄金储备,英国的黄金终于耗尽,金本位崩溃了!随之破灭的就是英镑重新恢复世界货币霸权的梦想。
  天,并没有塌下来。
  尽管英镑承受了国际市场的巨大抛压,汇率贬值了30%,但英国经济摆脱了金本位的镣铐,英镑重新获得了自由。英国工业的竞争力强劲复苏,美国和法国的产品在国际市场遭到了英国货的凶猛挑战。英国人开始品尝到法国人1926年贬值法郎的甜头,这回该轮到美国人和法国人叫苦不迭了。
  由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海外投资机会的减少,英国的资金开始转向内部投资,大量新工厂开始建设,机器设备更新加快,消费工业蓬勃发展,住房需求猛增,英国经济出现了长期苦寒之后的“小阳春”。廉价货币的政策和资金的回流,使得英国的短期利率水平大幅降低到2%,高达8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成本从5%被削减至3.5%,大大缓解了巨额债务的成本压力。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国债的融资成本才进一步降到了3%以下。与一战时的高融资成本迥然不同,这次融资成本的降低贯穿了整个二战始终。英国通过国债融资,有效地进行了一场“3%利息的战争”。
  在英镑脱离金本位之后不久,大英帝国率领着它庞大的殖民地属国和重要的贸易伙伴,建立起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英镑割据势力范围,这就是1932年英帝国渥太华会议确定的“帝国特惠制”。在“英镑区”内,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高额关税,以阻止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出口势力渗入英镑区的巨大市场。
  英国曾号称日不落帝国,世界人口的1/4都是帝国的臣民,地球陆地面积的1/5尽是帝国的版图。从英伦三岛蔓延到冈比亚、纽芬兰、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香港、新加坡、缅甸、印度、乌干达、肯尼亚、南非、尼日利亚、马耳他以及无数岛屿,地球上的24个时区均有大英帝国的领土[2]。英国霸权领导下的国际秩序被称为“不列颠治下的和平”。英国出版的大英帝国全球地图,通常用红色把帝国的领土标出,从图中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这个庞大帝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如果再把英国的主要贸易伙伴算进来,如斯堪的纳维亚的瑞典、丹麦、挪威、芬兰,南欧的葡萄牙、希腊,中东的伊拉克,非洲的埃及,亚洲以及南美诸国,英镑区的市场规模之大、幅员之辽阔、人口之众多、资源之丰富,足以构成对美元世界霸权的严峻挑战。
  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曾这样描述英帝国的经济影响力:北美和俄国的平原是我们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罗地海是我们的林区,澳大利亚是我们的牧场,秘鲁是我们的银矿,南非和澳大利亚是我们的金矿,印度和中国是我们的茶叶基地,东印度群岛为我们提供甘蔗、咖啡和香料,美国南部是我们的棉花种植园。20世纪新的核心战略资源,如石油、铁、铝、铅、锌、铜、镍、橡胶等原材料基地,也大多控制在大英帝国的手中。
  一战以后,美元乘着财雄势大而欧洲相对萎缩的时机,利用战争债务的大棒,从储备货币的正面和贸易结算的侧翼,对英镑发动了猛烈进攻,虽然最终打垮了英镑的全球体系,但远没有彻底摧毁英帝国的经济和财富潜力。从战略上看,与其说是美元包围了英镑,不如说是英镑在世界范围内包围着美元。
  一旦英镑挣脱了黄金枷锁,也就意味着英镑甩掉了美元的掣肘,从而赢得了战略主动权。英镑以“帝国特惠制”为依托,建立起英镑区雄霸一方的割据势力范围。英镑的大幅贬值,使得英国能够在各个贸易战场上开始对美元进行有力的反击。
  美元不得不进行全球范围的战略退却。美国重新陷入孤立主义的原因,并非是美国缺乏领导世界的意愿,而是经济长期萧条制约了美国的能力。
  【美联储险些解体,美元惊魂的48小时】
  自从1931年9月英镑的金本位崩溃后,全世界开始担心美元也会被迫脱离金本位。英镑的大幅贬值,使法国央行3.5亿英镑的外汇储备立刻损失了惊人的1.25亿英镑,7倍于它的自有资本!这样的损失,要是普通的商业银行,早就死掉好几遍了。荷兰央行损失了全部自有资本,而瑞典、比利时这些当年被诺曼“货币水变油”忽悠储备英镑的国家,如今真是欲哭无泪。在欧洲叱咤风云的英格兰银行行长诺曼,曾对欧洲各国央行夸下海口说英镑与黄金一样美好,忽悠大家存黄金不如存英镑,这回真是“光着屁股推磨——转着圈儿地丢人”。
  受此一番惊吓的欧洲人,已是杯弓蛇影,英镑如此不靠谱,美元能好到哪儿去?还是沉甸甸的黄金拿在手里才觉得踏实。英镑宣布脱离金本位的第二天,法兰西银行立刻委婉地向纽约美联储银行提出,现在手头不宽裕,是否能将部分美元储备兑换成黄金?美国人回答,没问题,我们美国黄金大大的有。结果,法国人立刻将1亿美元的储备兑换成了黄金。瑞士央行一看法国人带了头,也要求兑换2亿美元黄金,美国人仍然毫不介意。紧接着,比利时央行兑换了1.3亿,荷兰央行要换7700万,哭着喊着向美国要黄金的人越来越多。短短5个星期,欧洲人将7.5亿的美元储备兑换成了黄金。
  这下,美国人感觉不对劲了。
  如此规模的黄金被抽出了美国的货币系统,致使美国银行的信贷基础被严重削弱。没了信贷抵押物,大量放出的贷款必须马上收回,而现在大家都缺钱,贷款人根本无法偿还贷款,只有被迫跳楼甩卖资产,大家一起抛,结果谁也跑不了。于是,在欧洲人抽走黄金的5周之内,美国银行大规模倒闭了522家!到1931年年底,银行倒闭已达到惊人的2294家!美国2万家银行,已破产了1/10,同时损失了17亿美元的老百姓储蓄。
  美国的储户们面对前所未有的银行破产潮,突然意识到自己的身家性命随时面临着遭受彻底毁灭的危险,立刻开始涌向各个银行提取存款。短短半年,5亿美元的现金从银行飞到了千家万户的床垫里。银行体系的危机已到了灭顶的边缘,与1931年相比,美国的银行信贷萎缩了20%。货币信用的剧烈萎缩,导致物价下跌,负债加重,商业破产,失业恶化,消费不振,坏账增加,挤兑加剧,美国金融陷入恶性循环。
  源于美国的美元债务泡沫,1928年在德国率先破裂后,这种信心危机的共振效应诱发了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恐慌暂时缓和了一年多之后,奥地利和德国再度发生更彻底的银行体系崩溃。第二轮金融危机的杀伤力远远超过了第一轮,它冲垮了英国的金本位大堤,然后再次越过大西洋,在1931~1932年横扫美国的银行体系。
  1933年2月,美元危机的阴云开始在纽约上空积聚。这场风暴的中心,正是美元体系的核心——纽约美联储银行!
  2月下旬以来,纽约美联储银行在两周之内损失了2.5亿美元的黄金,占其总储备的1/4。尽管美联储作为一个整体,其黄金储备还绰绰有余,但由于这些黄金资源被分布在12个独立的联储银行手中,这些银行正面临各自管辖区内的银行挤兑风潮,早已顾此失彼。再加上纽约美联储银行长期作风霸道,不仅美联储华盛顿总部怨声载道,其他联储银行也同样愤愤不平。危机时刻的纽约联储银行,已处在孤家寡人的窘迫之中。
  银行破产的风潮非但没有减弱,反而越演越烈。
  到3月2日,纽约美联储银行的黄金储备已跌破了法律规定的下限,即40%的货币发行储备。
  接下来的48小时,危机是以小时为单位在迅速恶化着。华盛顿的美联储委员会已经感觉到,整个美国的中央银行体系有可能会解体!
  斯特朗1928年病逝后,哈里森继承了纽约美联储银行的大位。但他的运气实在是太糟糕了,风光体面的好日子一天没过上,每天都忙在“抗灾救火”的第一线。拯救纽约美联储银行和他自己的最后选择,就是关闭全国所有的银行!但这么大的动作,毕竟是美国建国以来从来没有出现过的情况。
  偏偏在这个关键时刻,正是新老政府交接的尴尬关头。罗斯福已经当选,但要等到3月4日才宣誓就职。胡佛总统在权力上已经是跛脚鸭。哈里森能说服华盛顿的美联储委员会,也能游说与华尔街关系深厚的胡佛总统,但他却劝不动罗斯福。倒不是罗斯福不知问题的严重性,而是此时他要作壁上观。
  面对银行危机,胡佛总统早已急得跳脚,再不关闭全国的银行体系,美联储就要散架了,美国的经济就要崩溃了!他胡佛也将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把国家经济搞破产的总统,在史书上怕是要留下恶名!心急如焚的胡佛,反复催促罗斯福尽快和他共同制订应急计划,罗斯福却优哉游哉,并不着急。
  罗斯福此刻的心情并无负担,经济搞得一塌糊涂,那是前任的无能,他也是因此而当选,“人民需要变化”嘛。与胡佛联合推出任何计划,在政治上都是不明智之举,此时此刻掺和这样的残局,将使他未来难脱干系,他才不会干这种给别人擦屁股的蠢事。等局面彻底烂透了,他一接掌大局,搞好了,功劳全是他的,搞不好,责任可推到倒霉的胡佛总统身上,罗斯福自己则稳操不败之局。
  3月3日,纽约美联储银行一天就损失了3.5亿美元!其中2亿是国际挤兑,1.5亿是老百姓的现金挤兑。现在,它的储备已短缺高达2.5亿美元!纽约美联储银行终于放下架子,四处求援。其他联储银行则发出一阵阵令人心寒的冷笑。美联储的解体已经不是遥远的想象,而是近在咫尺的残酷现实。由于纽约美联储银行属于私人公司,并非政府部门,它的破产危险是现实存在的。
  这一天,也是胡佛总统最后的工作日,明天就是罗斯福时代了。照惯例,当天下午,从容淡定的罗斯福请胡佛总统来家里品茶闲聊。胡佛哪有这般心情,他是来作最后努力的。官话客套一番之后,胡佛提出想和罗斯福私下谈话。罗斯福微笑着将胡佛让到书房,美联储主席、财政部长和罗斯福的助理正等在那里。这是一次艰苦的谈判,胡佛几乎是在恳求罗斯福:“你愿意我们今晚共同签署联合声明,宣布关闭银行吗?”罗斯福则毫不妥协地回答:“如果你没有胆量自己去承担后果,我将等总统就职后去做(本该你做的事)。”眼看谈不拢,胡佛只得怏怏告辞。
  胡佛急,美联储更急,而最急火攻心的却是摩根。纽约美联储银行正是国际银行家们号令天下诸侯的主要工具,真要发生崩溃,上百年的金权梦想就要破灭了,这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
  3月4日的整个晚上,罗斯福家里的电话一刻不得消停。国际银行家们动员的各路人马,纷纷前来游说。20年代初罗斯福闯荡华尔街时,就与国际银行家们关系颇深,曾担任众多金融机构的董事或副总裁。1922年,他参与成立并担任总裁的联合欧洲投资公司的董事中,国际金融巨头们频频亮相,如德国金融巨头,沃伯格家族的掌门人麦克斯·沃伯格,他的弟弟就是号称“美联储之父”的保罗·沃伯格,而保罗之子詹姆斯,正是罗斯福当政后的主要金融顾问。麦克斯的另一个弟弟就是当年华尔街第一大投行雷波库恩公司的合伙人,该投行是世界各国犹太金融关系网中的关键节点。德国前首相库诺,也是罗斯福公司的顾问,正是在他的任内,爆发了德国的超级通货膨胀。罗斯福作为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曾在德国马克暴跌时,大发横财。罗斯福与摩根系银行家也非泛泛之交,摩根的悍将拉蒙与罗斯福的私交就很深,当年轻的罗斯福到华盛顿从政之初,就是拉蒙为罗斯福安排的住处,并给罗斯福介绍了各种关系[3]。
  各路诸神众说纷纭,但都围绕着银行体系关闭的问题,罗斯福简直不胜其烦。美联储主席更是主要的说客,为了缩小胡佛与罗斯福的立场差距,整晚都在给双方狂打电话。最后硬是烦得罗斯福不得不三次与胡佛通话,一直掰扯双方的立场差距,最后搞到凌晨1点,仍然不能达成妥协。罗斯福最终只得撂下一句,该睡了。
  罗斯福睡得着,美联储主席却无法入睡。主席大人为了在历史上给自己留个说法,决定连夜召开理事会议。在家已经睡下的、躺在病床上生病的、参加酒会应酬的,美联储的理事们冒着风雨飞驰在溜滑的路上,奉召赶来了。会议一直开到凌晨两点,最终形成书面声明,建议总统立刻关闭全国所有银行。大家知道罗斯福已经睡下,就玩了个心眼儿,命人将声明从罗斯福家的门缝里塞了进去。这也算是及时送达了。第二天一早,罗斯福正准备去参加就职典礼,却在门口发现了这个声明,气得差点晕过去。这不明显是美联储在给自己下套儿嘛!
  其实,美联储也是被逼到了绝路上。如果不关闭银行,纽约美联储银行周一就将耗尽全部储备金!堂堂的美利坚合众国的中央银行,居然会被老百姓和外国人挤兑关门,那美元的信用可就彻底崩盘了!还谈什么美元的全球战略,什么与英镑争霸天下,一切努力都将化为乌有。必须赶在纽约美联储银行被迫关门之前,先关掉全国银行的大门。那说法可就不一样了,美联储被挤兑关门,变成了政府强令银行系统整顿。被告摇身一变,成了原告!美联储将作为高高在上的清理整顿执行者,而不是被清理整顿的对象!
  银行家们做事,从来都要准备B计划,何况是如此重大的事件。
  B计划就是,如果说不通罗斯福关闭全国银行,那也要先关掉纽约州和中部金融中心芝加哥地区的银行。这样将会赢得宝贵的时间,缓解纽约和芝加哥两大美联储银行的挤兑压力。关闭银行的行政命令必须由州长签发,芝加哥所在的伊利诺伊州州长不敢自己挑这个头,他提出只要纽约州先行动,他就会跟进。银行家们的大队人马又杀到纽约州州长家。州长不是别人,正是著名的雷曼银行家族的自己人,赫伯特·雷曼。当年的雷曼兄弟公司,可是叱咤华尔街风云的江湖一霸,在1933年3月最危急的时刻,是雷曼兄弟在拯救纽约美联储银行。结果,2008年9月,纽约美联储银行对雷曼兄弟却见死不救。金融江湖之险恶,银行家人心之叵测,由此可见一斑!
  直到凌晨2:30,当得知罗斯福拒不妥协的消息后,雷曼州长正式宣布,纽约州所有银行周一开始全部关闭,为期三天。一小时后,伊利诺伊州州长宣布跟进。原先谈好的马萨诸塞和新泽西州,在第二天凌晨宣布了关闭银行的命令。宾夕法尼亚的州长原来也同意,但此时却找不到人。他计划参加总统就职典礼,人就在华盛顿,但住在朋友家,一时联系不上。美联储情急之下,只得派人上门去叫醒州长,结果睡眼惺忪的宾州州长签发命令后,倒头接着睡去[4]。
  3月4日,罗斯福就职美国总统。当天,下令全国银行关门,整顿十天。这是美国历史上,也是世界货币史上,第一次出现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将在十天之内,完全生活在没有银行和货币的社会中。
  【三轮货币量化宽松,美国并没有走出大萧条】
  在一个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一旦失去了货币,就如同一个现代城市突然断掉了自来水和电力供应,经济体系还能运转吗?
  答案是:能!
  人类社会的适应力之强,往往超出人们的想象力!
  当美国的银行体系关闭后,社会并没有发生预期中的大规模骚乱。相反,社会秩序竟然井井有条。这一方面是罗斯福新政所带来的希望,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天然的适应力。
  美国的商场灵活机变,用赊账的方式继续向顾客提供商品。医生、律师、汽车修理厂的老板们,接受个人欠条作为支付手段。大学照常上课,食堂为学生们记账就餐。百老汇的表演票房,也接受个人欠条,但必须出示银行储蓄本,证明未来有钱可还。上百个地方政府,发行了本地的流通券,早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各州就有自己发行“殖民券”的经验。还有一些地方,采取了直接收取商品作为支付手段。如纽约的拳击比赛,定价为50美分,观众可以用价值相当的帽子、肥皂、香烟,甚至鞋子来买门票。但是,信用是有限度的,小额可以,金额过大则会出麻烦。即便没有货币,美国人照样绝不耽误玩乐,结果多达5000多游客被困在佛罗里达,因为他们的透支额度超过了上限。
  罗斯福上台后,工作重心当然是拯救经济,但他的新政却开错了药方。1933年,罗斯福就职时的失业人口是1300万,到了1941年底,美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他所面对的失业人口仍然有1000多万,如果不是世界大战使美国劳动力人口中的1/3直接参战或纳入战争系统,失业问题恐怕将继续维持到40年代的中后期。
  罗斯福认定危机的根源在于价格的下跌。他认为,价格下跌导致工业利润丧失,债务负担加重,投资意愿低迷,生产开工不足,失业率居高不下。同时,农产品销售价格连年严重萎缩,致使农场主亏损,降低了他们的消费能力。资产价格暴跌后,华尔街元气大伤,银行体系陷入瘫痪,融资能力被严重削弱,经济复苏难以获得资金支持。
  因此,罗斯福的核心思路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使得物价回升,脱离通货紧缩的苦海。为此,他的应对之道就是“价格再通胀”。80年之后,伯南克与奥巴马政府基本上沿用了罗斯福的思路,应对金融海啸的办法就是“资产再通胀”。这也正是美国目前仍然走不出危机的主要原因。罗斯福在推行新政取得短暂繁荣之后,于第四年再度陷于1937~1938年的衰退,而奥巴马在执政后的第四年,面临同样的二次衰退的危险。罗斯福无法解决的失业困扰,对于奥巴马来说,同样是他的经济噩梦。
  二者所犯的错误几乎完全一致,生的是心脏的病,吃的却是头疼的药。美元的债务危机,却用财政赤字去解决,用更多的债务去解决一个债务带来的危机,这本身就是抱薪救火。价格再通胀也好,资产再通胀也罢,无非就是通过贬值货币来缓解债务压力。其最极端的例子,就是1923年德国的超级通胀,马克的彻底崩溃的确将德国国内的负债一笔勾销,但同时被勾销的还有货币的价值和人民对政府的信赖。最终,德国魏玛共和国用垮台的代价,去偿还了这一笔诚信的负债。今天的美国,用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做赌注,以迫使美元的国际债权人和国内纳税人来分摊本该由华尔街所承受的损失和惩罚。如果美元贬值的赖账战略走得过了头,结果将是世界范围的恶性通胀和美元诚信的彻底破产。
  价格的下跌,是庞大的债务内爆所形成的银行信用萎缩的结果,而不是原因。试图以价格回升来作为解决危机的钥匙,打开的只能是廉价货币和赤字财政的大门。廉价货币将摧毁人们的储蓄和真实购买力,而赤字财政将增加消费者最终的负债压力,这与经济健康复苏和增加就业,完全是背道而驰的。这种逻辑颠倒、本末倒置的经济政策,焉能取得持续的成效?
  在罗斯福开始他的货币宽松政策之前,胡佛已经搞过两次QE了。
  1929年11月到1930年6月,为拯救华尔街股市的10月崩盘和信心危机,纽约美联储银行进行了第一轮QE,将利息从6%陡降到2.5%,向银行体系注入了5亿美元。美联储的大胆操作也是相当的离经叛道,所谓逆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当时还是闻所未闻的新奇想法。美联储内部也争论得一塌糊涂。由于缺乏理论和实践,大家只能借助朦胧与似是而非的比喻,结果自然是驴唇对不上马嘴。
  美联储的印钞行为,再加上物价下跌的因素,使得真实的货币总量出现了上升。1930年上半年,股票市场强劲反弹了50%。经济危机看似没那么可怕,人们的信心得到很大恢复,牛市调整论开始被很多人接受。但好景不长,经济继续在下滑,股市到了下半年再度熊气弥漫。
  1932年2月,美联储游说国会通过法案,允许美国国债作为货币储备,从而拿掉了黄金对美元的刚性制约。1913美联储成立以来,美元发行仍然带着黄金的紧箍咒,100美元的发行背后必须要有40美元的黄金抵押,剩余的60美元抵押物主要是短期商业票据。尽管美联储可以在公开市场中买卖国债,将国债作为其主要资产,并在事实上使用买入国债来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但在法律上,美国国债并不能充当美元的货币储备。美国国债在美元发行中的地位,甚至比不上商业票据。原因就是,美国国会对美联储的货币大权抱有很大的戒心,非常担心有朝一日,美联储会把国债货币化,对政府的财政赤字提供帮助,用货币权力寻租来腐蚀和绑定政府,从而颠覆美元的内在价值。可是,国会的这道控制美联储货币权力的“密诏”,在危机中被美联储巧妙地废除了。
  美联储终于可以通过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来吃进国债,将国债嵌入美元发行的核心。国债作为美元的核心储备,将从客观上迫使其必须随着经济发展而增加,而国债的增加只能通过财政赤字才能实现。美联储用国债增发既达到了诱惑政府透支花钱的贪婪欲望,又胁迫政府不得不长期陷入赤字,否则将导致货币紧缩的经济困境。这种对债务的依赖,正是美联储权力的源泉,也正是后来美国对付英国的手段。银行家们的思路真可谓匠心独具,竟能设计出如此精妙的货币圈套!国会针对美联储精心设计的货币“马奇诺防线”,被银行家们利用经济危机轻而易举地就从侧翼迂回过去了。
  新法律通过之后,美联储立刻开动印钞机,启动QE2,大规模买入国债,向银行体系再度注入了10亿美元,美国股市在1932年QE2开动后,应声暴涨近一倍!
  事实表明,1932年2月新法案通过的时候,正是20世纪以来,美国股市的超级大底!
  股市虽然见了底,但经济复苏还遥遥无期。罗斯福即将启动的正是QE3。
  罗斯福原本有一位金融高参,他就是詹姆斯·沃伯格——“美联储之父”保罗·沃伯格的儿子,如果按辈分算,应该是美联储的兄弟辈。詹姆斯时年25岁就担任了国际承兑银行的副总裁,跟着父亲保罗开辟了美国商业承兑汇票市场的新天地,树立为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主导地位立下了赫赫战功;年仅37岁就成为华尔街最年轻的金融巨头,出任曼哈顿银行(今天JP摩根大通银行的前身)董事会的副主席。原来罗斯福曾准备让他担任财政部次长的要职,作为罗斯福与华尔街的桥梁,但他宁愿做总统的私人顾问。詹姆斯的性格不是很稳定,可能由于少年得志过早,他后来与罗斯福发展到情绪激烈对立,甚至在报刊上公开谩骂罗斯福新政的状态,使得他的政治前途受到了很大影响[5]。
  在总统疏远了詹姆斯之后,罗斯福时代的重臣,财政部长摩根索推荐了他的老师,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的教授乔治·沃伦担任总统经济顾问。罗斯福对沃伦的价格再通胀理论相当赞赏,虽然总统自己不懂经济学,但他那颇有问题的直觉告诉他,价格上涨是解决危机的出路。沃伦的思想完美地符合了罗斯福的预期。
  沃伦曾花费十年心血调查农产品20世纪20年代以来价格下降的根源,并于1932年发表了他的巨著《1720~1932:213年来的批发价格》。得出的结论就是:黄金与商品价格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黄金多则价格涨,黄金少则价格跌。这个结论本身倒没什么特别,黄金本来就是信用扩张的基石,黄金增加将会导致货币信用扩张,商品价格自然会上涨。但30年代初,货币主义思想尚未兴起,罗斯福听着觉得十分新鲜。更有爆炸点的是沃伦提出了解决价格下跌的“秘方”:既然黄金增加可以使得价格上涨,那么贬值美元对黄金的价格,就相当于增加了黄金总量,危机不就解决了吗?如此简单的法子,让罗斯福一下子找到了经济“先知”的感觉。总统下定决心,力排众议,准备通过贬值美元对黄金的价格,一举解决经济大萧条的问题。
  其实,1930年和1932年的两次货币增发,以及罗斯福的美元对黄金贬值,二者从两种角度(前者是从量而后者是从质)试图通过操纵货币价值来解决严重的债务问题,可惜这两种思路都不可能成功。在严重的债务危机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彻底冲销债务,允许大型银行破产,政府接管货币权力,将货币直接注入经济体,在基本无负债的情况下,经济局面将迅速好转,而后再让银行逐渐自行复苏。1933年,德国的沙赫特用这种疗法,仅用了四年,就彻底扭转了远比美国更糟糕的德国经济局面,消除了30%的失业率,基本实现了全民就业。
  大萧条的本质是,一边有大规模的资源和生产设备被闲置,而另一边有严重的劳动力被闲置,只要货币将两者一结合,经济发动机必然重新启动。可是银行系统由于烂账问题严重,在最需要信用的时候,却无力提供也不愿冒这个风险。仅仅通过贬值货币给商业银行提供资金,难以解决货币如何进入实体经济的困境。因为银行创造信用的前提是必须有人来借钱,没人借钱,或银行不敢放贷,那么中央银行廉价制造出来的美元是不会自动流入实体经济的。大萧条中的大规模失业问题,使得消费者丧失了购买能力,银行不敢向他们提供消费信贷,同时企业不敢雇人大规模开工生产,因为消费市场委靡不振。而打破这一死循环的出路在于,必须首先大规模增加就业,只有就业才能带来消费增长。虽然罗斯福新政在这方面也有些努力,但比起贬值货币的热情,还差得太远。
  罗斯福启动的QE3包括,脱离金本位,美元从$20.67下跌到$35兑换一盎司黄金,美元对黄金进行大幅贬值!
  法国人搞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拥有世界最多黄金的国家,会选择脱离金本位?英国人很抓狂,英镑是被迫离开金本位的,而美国则是主动放弃,美国到底要干什么?对于美国人来说,问题很简单,既然多数国家都不承认黄金的“汉室正宗”了,我还把黄金当菩萨供着,图个啥?黄金本是美国制约别人的工具,如果大家都摆脱了黄金,那么美元坚守金本位,非但不能制人,反而是受制于人。不过,美国毕竟多留了个心眼,虽然暂时放弃了金本位,但由于美国的黄金储备占有压倒性优势,也许将来还能再次用黄金制住其他国家。所以,罗斯福表面上废除了金本位,但却并不允许民间持有黄金,强令老百姓将所有黄金以20.67美元的低价卖给美联储,然后再令黄金升值,这相当于打劫民财,再将利益输送给银行系统。
  后来,在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时,美国果然又将黄金“汉献帝”抬了出来,众国家只得再度躬身下拜。即便是1971年美国将美元与黄金脱钩后,仍然存储着高达8000吨的黄金。天有不测风云,美国是个做事总留着一手的国家。
  罗斯福的QE3一经宣布,华尔街掌声雷动,股票闻声暴涨15%。摩根的另一员大将拉芬威尔,代表华尔街向罗斯福致意,“您摆脱金本位的行动,拯救了即将彻底崩溃的国家”。在黄金的问题上,总统和华尔街本来就是一条心。
  在QE3的刺激下,美国批发价格上涨了45%,股票翻了一倍,负债成本得以大大削减。经济复苏看到了曙光,重型设备订单增加了100%,汽车销售劲升200%,工业生产扩大了50%。
  罗斯福此刻正享受着美妙的成功喜悦。不过,总统忘了,无就业增长的复苏,能持续吗?银行家得救了,资本家开心了,老百姓呢?没有他们最终消费能力的实质提高,一切终归是幻觉。果然,1937年,罗斯福再度面临经济萧条中的“再衰退”。
  【“我的命运,我自己操盘!”】
  1933年6月,伦敦经济会议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事件。正在衰退的沼泽地中挣扎的世界各国,纷纷将希望寄托在伦敦会议这根稻草上。这是一次注定将不欢而散的大会。因为美国与英国的关注焦点,非但无法重合,反而相互矛盾。
  对于大英帝国来说,英镑区的割据使英国经济有了巩固的根据地,如果想重新夺回英镑霸权的地位,就需要扩大国际贸易,英国的对外贸易占国民收入的20%以上,金融业严重依赖贸易。国际贸易不通畅,金融业不恢复,则经济根基就不稳固。因此,必须将美元区和法郎区的贸易版图纳入英镑区的统一管理之下。但糟糕的是,美元居然也脱离了金本位,而且贬值比英镑还狠,法郎由于没看懂局势,仍然死抱着金本位不放,所以法郎不足为惧。当务之急,是尽快稳定英镑、美元与法郎的汇率。只有稳定货币,才能保证国际贸易的复苏和英镑地位的强化。当然,战争债务还要力争减免。因此,英国要谈的只有两点:一是稳定货币是世界经济复苏的前提,二是战争债务能减则减。
  美国想的完全是另外一套。美国认为,美元目前处于弱势,数千家银行倒闭,经济衰退还在恶化,所以必须首先振兴经济,积蓄力量,等待美元东山再起的机会。美国与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不同,美国的市场是自我依赖型,对外贸易仅占国民收入的2%~3%,所以罗斯福关注的焦点是国内经济复苏,而不是美元的外部稳定。美元贬值既能解决国内价格下跌,同时还能促进出口,增加就业,打击英镑,那有什么不好呢?至于减免战争债务,连想都别想!
  在桌面上,英美畅谈的是货币稳定和经济复苏谁更优先的官话,桌下双方踢的却是货币无影腿。
  会议开幕当天,英国首相麦克唐纳在致欢迎词时,转弯抹角地提到盟国战争债务问题,美国人立刻抗议这违反了英国事先的承诺。
  当英国人提及货币稳定时,罗斯福闻讯后指示美国代表团,不要在此问题上纠缠,美国要集中讨论经济复苏的问题。但英国人不依不饶,扭住美元不能过度贬值的问题不放。结果,罗斯福只得用事实开导英国人了。
  会议之前,英国人得到消息,美国可能将美元贬值到1英镑:3.5美元的水平,但会议期间,美元大幅贬值到1:4.18,英国人开始尖声呼叫。到了6月27日,美元进一步贬值到1:4.3,这是美国内战以来的最低汇率,英国人的嗓子已经喊哑了。第二天,美元跌到了1:4.43,这次再也听不到英国的抗议声了。“罗斯福的讨价还价策略在6月17日到20日之间,取得了超过他自己最大想象的成功。外国人终于相信美国人不会承诺稳定货币。他们只得将这一点作为事实接受下来。他们现在只要求美国作出某种姿态,哪怕是某种微不足道的姿态,这种姿态绝不会限制他在美元上的行动自由,但却仍能抑制此前三周疯狂的汇率投机。”[6]
  尽管罗斯福取得了会议的主导权,但他却发现美国代表团中的某些人跟他并不是一条心!其中就有他的金融顾问詹姆斯·沃伯格和纽约美联储银行行长哈里森。罗斯福三番五次申明,不要谈货币稳定的问题,我正在贬值美元,进行价格再通胀,谁要约束我的货币贬值政策,我就要谁的好看!
  但国际银行家们有个独特的癖好,那就是喜欢私下开“小会”。英格兰银行行长诺曼、法兰西银行行长莫内(莫罗的继任者)、纽约美联储银行行长哈里森等人,躲开了大会的聚光灯,秘密地找了个地方继续讨论货币稳定的方案。他们几乎达成了私下的协议,英镑保持在相对于黄金贬值30%的水平不变;美元应该回升,保持在相对于黄金贬值20%的水平;法郎继续与黄金挂着,保持价值不变。这样的安排对英镑相对有利,同时又为法郎担心的无限贬值筑了个底,美元适度贬值,而不是大幅贬值。这是一个几方中央银行家妥协后的共识。
  但这种私下的协议,却犯了罗斯福的大忌!最令罗斯福痛恨的,还不完全是他们讨论的内容,而是这种秘密协议的方式。这相当于中央银行家们先定下调子,然后回头去说服或胁迫各自的政府答应这些协议。如此倒行逆施的行径,究竟把我罗斯福置于何地呢?所有的老板,最厌恶的事情,莫过于自己的手下人背着自己与其他人悄悄密谋策划,对自己的话阳奉阴违。这简直就是吃里爬外!
  货币稳定秘密协议的事走漏了消息!
  盛怒之下的罗斯福,让白宫公开发表声明,对于哈里森等人的行为,美国政府既不知道,也不会允许!为了强调他的愤怒,罗斯福放出了真正的狠话,白宫发言人刻意对记者强调,哈里森并不是美国政府的代表,他仅仅代表纽约美联储银行,而这是一家独立于美国政府的实体!
  作为一家私营公司,纽约美联储银行自然不是美国政府的一部分,罗斯福当然早就知道;但他此刻放出这等狠话,摆明了是敲山震虎,警告哈里森和纽约美联储银行,谁才是真正的老板!
  罗斯福并不是穷人家的孩子,靠着个人努力而登上总统宝座的。那些并无根基的总统,其实并非实权派,他们必须仰赖支持他们上台的利益集团。但美国历史上,的确有手握实权的强势总统,罗斯福就是其中之一。
  罗斯福的曾祖父詹姆斯·罗斯福,于1784年创建了纽约银行,可谓美国最古老的银行家族之一,该银行的业务直到罗斯福竞选总统时一直由他的堂兄乔治打理。罗斯福的父亲也叫詹姆斯,是美国工业界的大亨,拥有煤矿、铁路等多处庞大的产业,更是美国南方铁路证券公司的创始人,该公司是美国第一批以兼并铁路产业为主的证券持有公司。罗斯福本人是哈佛大学毕业的,律师出身,主要客户就包括摩根公司。在强大的银行背景支持下,年仅34岁的罗斯福就出任美国海军部助理部长。罗斯福还有一个当过总统的叔叔,列奥纳多·罗斯福。他的另一个表兄乔治·爱姆伦·罗斯福也是华尔街赫赫有名的人物,在铁路大合并的时代至少重组了14家铁路公司,同时身为摩根麾下的担保信托投资公司、汉华银行、纽约储蓄银行的董事,所担任的其他公司的董事名单可以打出一本小册子。罗斯福的母亲德拉诺家族也是簪缨世家,一共有9位总统与他们家沾亲。在美国近代史上,没有一位总统比罗斯福拥有更为强大的政治资源和银行资源。
  哈里森看到新闻,简直惊呆了,他还从来没有丢过这么大场面的人。他没脸再待在伦敦开会了。他后来在纽约对朋友说,那种感觉,“就像被驴子当面踢了一脚”。
  眼看着哈里森被罗斯福打得鼻青脸肿,沃伯格还要去自讨没趣儿。这次他亲自出马,再度和英国人与法国人接触,继续讨论货币稳定问题。
  这次罗斯福简直气炸了肺!他就不明白了,先有哈里森,后有沃伯格,居然几次三番地公然和他唱对台戏。他决定彻底颠覆整个伦敦经济会议!显然,这个会的调调事先已经被国际银行家们定好了,美国代表团里的这些人并不是总统自己的人,他们不是在为总统去谈判,而是以总统的名义去为他们自己谈判!
  7月2日,罗斯福给在伦敦的美国代表团发出了亲自起草的声讨货币稳定的战斗檄文,“在我看来,它(货币稳定)就是一场灾难,简直是世界性的悲剧……如果在这次最伟大的盛会上,各国的目的是为所有国家的大众,带来更为真实和永久的金融稳定,那么那些少数人搞出来的、纯粹人为和实验性的货币稳定方案,就是国际银行家们陈腐的行事方式”。这封电报的内容被公开透露给全体与会者,伦敦经济会议已经注定了失败的命运。沃伯格与罗斯福翻脸了[7]。
  罗斯福和所有的强势人物具有相同的性格特征,那就是永远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
  【被遗忘的美国崛起真相】
  斯密学说的缺点在于,它在实际上只是一种私人经济学说,所涉及的只是一个国家或全世界中的个人,这种私人经济将在某种局势下自然形成,自然发展。这里所假定的某种局势是这样的:其间并没有各自界限分明的国家民族或国家利益,没有彼此分得清清楚楚的政治组织或文化阶段,也没有战争或国与国之间的仇恨。这个学说不过是一个价值理论,不过是一个店老板或商人个人的理论。它并不是一种科学的学说,它并没有说明,为了国家的文化福利、权力、存续与独立自主的特殊利益,怎样使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得以产生、增长并继续保持。
  美国的崛起之路,正是强烈主导自己命运的选择。
  罗斯福之所以能够不理睬美元的外部稳定而专注于国内经济复苏,那是因为美国的对外依存度很低,在美国国民收入中,对外贸易仅占2%~3%。欧洲强调货币稳定更优先于国内问题,这是由于对外贸易占欧洲主要国家收入的20%~30%,外部货币环境不稳定,国际贸易不能迅速恢复,欧洲内部的经济复苏就无从谈起。
  罗斯福的霸气源于美国不必依赖欧洲的市场,而欧洲却不能不有求于美国的资金。归根到底,是美国自身庞大的市场规模,奠定了其经济独立自主的底气。美国经济的崛起,堪称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迹。一个远离欧洲文明的、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前殖民地,竟然在一百年里,超过了主要欧洲强国经济的总和。不能排除这里面有一定运气的成分,但更主要的决定性因素,还是美国自身的政策选择。其中,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就是美国崛起最核心的信念。
  美国的崛起道路,显然不同于英国。英国是先殖民征服,后发展贸易,再工业革命,最终建立世界霸权。殖民征服为大英帝国带来了巨大的劳动力储备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海外贸易赢得了工业革命所需的原始资本和潜在市场,工业革命则将劳动力、自然资源、全球市场和工业资本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有效整合,从而建立起一整套生产组织、贸易原则、市场交易、资本流动的原理和学说。这就是英国向其他后起国家努力推销的自由贸易理念,其核心就是要将先发国家已经获得的优势永久化和制度化。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英国人将成为世界经济与贸易这部机器的控制者:世界原材料与基础商品将由英国人定价;世界主要工业产品将由英国的工厂来提供;世界的半加工成品和辅助产品将根据比较优势原则,由英国来安排其他国家进行生产;各种产品在世界市场的销售,将由英国根据利润进行分配。同时,英国将提供资金来维持整个体系的正常运转。另外,帝国海军将随时待命,打击任何潜在的既有体系的挑战者。
  对美国人来说,独立战争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摆脱对英国的依赖。具体而言,就是摆脱对英国控制下的世界市场的依赖,对英国资本的依赖和对英国工业产品的依赖。
  独立战争之后,美国的国父们已经清楚地看到,未来社会财富的主要增长源头,就是本国的工业能力。但直到1800年,美国仍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在326家股份公司中,只有8家投资于制造业,仅占总数的2.4%。要发展工业,最重要的就是技术、设备、人才和资本,而英国很早就禁止机器设备和技术人员外流。面对英国工业产品的倾销,美国尚在襁褓之中的制造业面临着灭顶之灾。
  在此危急时刻,拿破仑战争爆发了。1807年,英国为与拿破仑作战,下令强征任何中立国船上的英国人参加海军。6月,在美国近海拦截并炮击美国战舰“切萨皮克号”,强征舰上海员。此举激起了美国强烈的反英情绪。1807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禁运法案》,禁止一切船只离开美国前往外国港口。虽然禁运对美国出口和海运业造成不小的损失,但却为制造业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机遇。禁运风潮使得美国制造业能够暂时避免英国工业产品的竞争压力,制造业的利润大增。同时,美国北方的金融和贸易财团,由于航海与贸易的萧条,不得不将大量资本投入制造业,从而使得美国的工业生产获得迅猛发展,至1810年,制造业的生产总值达到1.2亿美元。1812年,英美爆发了第二次战争,英国工业产品在美国市场大幅减少,再度给美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天赐良机。[8]
  在此期间,美国制造业初期所面临的最严峻的困难,即先进的设备、技术和人才困境,开始出现缓解。英国的工业技术的扩散已经很难用法律来约束了。新技术和人才陆续从荷兰和欧洲其他国家流向了美国,大量新工厂开始兴建,在战争中这些制造业公司获得了惊人的利润。1815年战争结束后,随着与英国和欧洲贸易的恢复,英国货卷土重来,美国的制造业仍然不堪一击,半数以上的工厂纷纷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引发了美国1818年的经济衰退。
  两次战争中断英国贸易和战后英国产品对美国制造业的巨大冲击,终于使美国人下定决心,必须通过高关税将国外工业产品挡在美国市场之外,才能为美国的工业崛起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在美国工业集团的敦促下,国会于1824年通过了关税法案(Tariff Act),提高了纺织品、羊毛、生铁、亚麻等产品的关税。哈利斯堡公约(Harrisburg Convention)则规定,进口本国不能生产的产品关税较低,对某些特殊产品则课以高关税,如羊毛关税高达90%,生铁关税高达95%。
  在整个19世纪美国工业崛起的100年中,美国关税率在大多数年份均高达40%以上,低的时候也有20%。到1900年,美国工业已经雄霸世界。如果没有高关税的保护,这个奇迹是不可想象的!
  除了高关税,美国工业崛起还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高工资!在自由贸易理论中,这简直是个不可思议的怪胎。高工资意味着高成本,高成本的产品在比较优势的学说里,意味着被世界市场所淘汰。但美国人偏不信这个邪!因为美国人生产工业品的首要目的,并不是去满足外国消费者的享受,而是为了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准。
  从殖民时代开始,美国的人工成本就比欧洲大陆高1/3以上,这是由于劳动力稀缺所形成的自然原因,这也是美国新大陆对欧洲移民的吸引力所在。当美国开始推动工业化时,高工资问题曾引发了美国内部的亲英学派与美国学派长达30年的激辩。坚信英国自由贸易理论的亲英学派认为,工业化与高工资水火不容。他们以欧洲工业化为例,指出欧洲各国的工人成本低廉,生活条件艰苦,如果同欧洲产品竞争,美国没有劳动力价格优势是不可能成功的。但美国学派的观点针锋相对,“美国工业的成功,不是靠压低工人的工资而取得,而是靠劳动力的更为先进的组织管理和更高的效率,来保持更高的生活水平。高工资,意味着劳工将享受更好的食品和居住条件,这将使美国的劳工更具工作热情和创新能量。高工资的国家正在各个领域打败‘廉价劳动力’的竞争对手”。
  美国学派认为,劳动力是一种资本,而不仅仅是成本。对劳动力的投资,将会带来生产效率更可观的回报。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好的教育水平,更充沛的体力、精力和智力,将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将激发更多的发明和创造!这种观念明显有别于李嘉图将劳动力作为成本,与利润对立起来的静态观点[9]。
  到底是人工成本,还是人力资本?亲英学派与美国学派之间的大辩论,让美国的政策最终倾向于高工资战略的选择。
  正是由于贸易保护,美国的工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正是基于劳动力是一种资本的理念,使美国工人的工资水平远高于欧洲,而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多的发明创造,给资本带来了远超过其投入的回报。正是发展了自己强大的工业,才创造出了世界上最多的工业产品和服务,而正是有了高工资的庞大中产阶级,才形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消费市场。正是因为美国巨大的国内市场规模,才最终得以将自己命运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美国工业的崛起,采用的就是高关税、高工资、强工业、重科技、大市场的战略。
  【乘人之危,美国豪夺英国资产】
  1933年伦敦经济会议不欢而散之后,英美两国分道扬镳,英国将重点放到经营自己的那片广袤的英镑区,而美国则继续“孤立”在自己的经济困境中。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终于打破了世界脆弱和沉闷的平衡。战争使各个国家立刻热血沸腾起来。德国纳粹在欧洲摧枯拉朽般地胜利,让美国看到了东山再起的绝好机会。
  美国人从不认为德、意、日轴心国的这些街头小混混真能成大事,美国一国的GDP总额就比三国之和还高50%。战争毕竟打的是钱粮。轴心国都是后起的工业国,缺乏海外殖民地所提供的军事基地和原材料补充,世界大战最后拼的是资源消耗。仅英、法、苏、中这几个大国,就足以耗尽轴心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储备,而英帝国的庞大海外资源,将源源不断地提供战争补给,战争拖下去将对盟国越来越有利,最终美国参战则必然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美国就如同一个精明的商人,拨打着实力对比的算盘,计算着何时参加战争对美国最为有利。美国人并不真正担心德国最终会胜利,或者苏联会扩张,恰恰相反,美国更忌惮战后大英帝国的实力。所以,美国希望在战争中尽可能地削弱英国的实力,这样战后的世界将是美国一家独大。
  大英帝国面对德国的两次挑战,应付起来越来越困难。正如英国没有料到法国在战争中如此不经打,美国同样也很吃惊英国的衰弱远比美国估计的要严重得多。英国是工业国中较早走出衰退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英镑区的庞大市场。到1938年,英国居然拥有高达40亿美元的黄金和美元储备了,比30年代初高出了4倍!但战争爆发仅仅一年时间,到1940年9月,英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就急剧下滑到10亿美元。到了11月,丘吉尔不得不私下告诉罗斯福,“英国现金流断裂的时间已经不远了”。罗斯福虽然暗暗吃惊战争消耗的速度,却也不会轻信英国的说法,毕竟英帝国的家底子还厚实得很。罗斯福一面宣称“美国是民主国家的巨大军火库”,一面暗示买军火还是要掏钱的。
  面对丘吉尔的哭穷,罗斯福不急不慢地建议,要说服国会,英国人的确耗尽了一切资源,美国必须马上伸手相助,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英国情况真的紧急,倒是有个快捷的法子,那就是将英国人持有的美国主要工业公司的股份卖掉。
  银行家们对此心领神会,英国在海外还有数百亿美元的“闲置资产”,此时正是英国用钱的时候,迫使英国跳楼大甩卖,银行家们将会赚得盆满钵满。
  1941年3月,就在国会讨论《租界法案》的关键时刻,罗斯福通知英国,必须立刻将一些最重要的企业股份卖给美国人。在英国被迫出售的企业中,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国人造纤维公司”(American Viscose Company),这是英国科特奥兹(Courtaulds)纺织帝国在美国的超级赚钱机器,该公司在美国拥有1.8万名雇员,7家工厂,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人造丝企业。美国人只给英国政府72小时的时间宣布企业出售的消息。当英国政府代表怀着沉痛的心情,向科特奥兹宣布这一决定时,这位老牌英国绅士只问了一句:“这个决定是基于国家利益,而不管对我和我的公司会造成什么样的痛苦吗?”当听到肯定的答复后,老绅士瘫倒在座椅上。他只有36个小时召开董事会,宣布企业出售的计划。这可以算是世界公司并购史上最短的记录了。这笔生意自然由摩根公司出面打理,摩根给了英国人5400万美元,转手就在市场上卖了6200万美元。战后,丘吉尔在其《回忆录》中声称,这家公司仅有形资产价值就超过了1.28亿美元,“科特奥兹,这家伟大的英国公司在美国的资产,应美国政府的要求,被廉价出售了,然后在资本市场又被高价卖出,英国并没有从中受益”。当摩根公司看到这段描述,大惊失色,连忙通过各种关系疏通,希望丘吉尔不要这样严厉的苛责[10]。令丘吉尔郁闷的是,这仅仅是英国资产被美国讹诈的冰山一角。
  为了支持民主和自由的战争,美国要求英国人廉价出售资产的消息在美国不胫而走,一大批美国投机商激动得彻夜难眠,其中就包括神奇的哈默博士。哈默本是哥伦比亚医学院的学生,由于犹太人天生的商业机敏,他在读书期间就开始倒卖药品,在学生期间就成了百万富翁。后来他只身前往十月革命后不久的苏联,在那里结识了伟大导师列宁,从此在红色苏联做起了贸易。在发了大财之后,又在苏联廉价收购了许多沙俄时代的艺术品倒腾回美国,又再次发了横财。这回听到英国资产将跳楼大甩卖的消息,他很快就琢磨出一个连摩根公司这样的国际大投行都不敢想的大生意。这就是倒卖英国在西半球的军事基地!
  哈默算了笔账,1925年英国欠美国的战争债务是50亿美元,到1940年还欠着35亿美元没还。美国被欠债折腾怕了,于是在1934年通过《约翰逊法案》,规定凡是没有还清一战债务的国家,休想再从美国拿到一分钱。其实,美国对英国一直最为苛刻,连意大利这样的轴心国,都得到美国减免一半债务的慷慨,德国甚至还得到了大笔美元投资,法国也被大幅减免了债务,只有对英国是格外的吝啬,美国对英国的忌惮之深,由此可见一斑。正是《约翰逊法案》和《中立法案》使得美国冠冕堂皇地不能直接援助二战中的英国。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哈默大展拳脚的空间。哈默认为,英国不可能拿得出35亿美元先支付美国欠债,但是战争正在烧钱。因此,英国只有盘活资产来抵美债。
  他想到的就是英国以其殖民地领土来抵偿债务。当然,美国对殖民地向来不感兴趣,因为统治是需要成本的,与其像英国那样铺那么大的摊子,不如卖产品给这些地方,反正都是为了赚钱。哈默商人的品味正好符合美国的商业天性。经过仔细分析,哈默列出了美国可能感兴趣的地区,如洪都拉斯、福克兰群岛、圭亚那、纽芬兰海岸的一些岛屿等。美国对直接统治没兴趣,但对于租用这些地区,建立军事基地却不能不感兴趣。战争迫在眉睫,战后美国同样需要全球的军事基地,因为那时美国必然取代英国现在的地位,没有海外军事基地就无法维护全球秩序。
  哈默飞快地在脑海里打着算盘,首先给英国与意大利同等的待遇,这样就把英国的债务减少一半,再将若干岛屿以99年租约,按每个单价2500万美元计价,英国的债就还清了,多余的钱还可以用来购买美国武器,如即将退役的50艘驱逐舰。后来哈默称这个计划为“驱逐舰换军事基地”[11]。
  有了计划就立刻行动起来。哈默到处找关系,推销他的方案,每天累得筋疲力尽,却兴奋得神魂颠倒。终于,他的建议“通过租赁或其他方式”取得英国的岛屿领土,被国会列入议案。不过,这个议案被搁置了,原因是国会不愿意得罪国内反战的民意。哈默并不气馁,这么大的生意哪有这样简单。为了找到支持美国援助盟国的民意“证据”,他雇人将最近一段时间各大报刊的编辑部评论收集起来,结果发现92%的编辑部评论是赞成援助盟国的。这就是民意证据!
  哈默带着他的报刊剪辑,通过关系见到了罗斯福,毕竟他为罗斯福竞选还捐过钱的。罗斯福一边饶有兴趣地翻着报刊剪辑,一边听着哈默的“驱逐舰换军事基地”对美国未来将起到何等关键作用的高论。罗斯福看到了哈默方案的价值,那就是美国未来的全球霸权计划。罗斯福明白,一个真正的霸权国家,手中仅有胡萝卜是不够的,还要有大棒。后来,罗斯福有一句名言:“说话要和气,但手里要拎着大棒。”
  哈默的计划成功了!英国收到了50艘美国驱逐舰,这对于英国坚持1941年的海战起到了重要作用[12]。不过,哈默在回忆录中绝口不提他这笔天大的生意到底获得了多大的收益。美国倒爷们能倒腾国家领土和战争机器,实在是令中国的牟其中们汗颜。
  【《租借法案》,庖丁解牛英帝国】
  1941年3月11日,美国终于通过了《租借法案》。这个法案可以说是为肢解英帝国经济体系而量身定做的。国会从一开始就在考虑的核心问题,就是租借的对价!美国人要的就是英国和其他受援国,在战后多边贸易重建中进行合作的承诺。这个承诺,说白了就是废除“帝国特惠制”,解散英镑区。美国人不忘多边贸易,那是因为英镑区的割据势力太强大了,如果不趁着英国被德国逼得走投无路,英国人岂肯轻易就范?美国人连打仗时都不会忘记生意,或者更准确地说,美国是为了生意才去打仗的。
  在《租借法案》通过之前,丘吉尔就对罗斯福虎视眈眈地盯着英镑区感到如芒在背,他深知以“帝国特惠制”为基石的英镑割据,对于英镑抵抗美元未来的侵略将是何等的重要。但丘吉尔毕竟是战略家,他不可能选择同时与两个强敌在不同的战场上作战,希特勒在军事战场上的压力几乎压垮了英国,如果这时还要同罗斯福在经济战场上厮杀,英国就完蛋了。因此,他刻意保持了对美国的模糊承诺。丘吉尔强调:对所有盟国开放欧洲殖民地的原材料市场,停止进口市场的歧视性条款,并“充分尊重我们现在所享有的优惠”。这是丘吉尔留的一条后路,即保留“帝国特惠制”和英国对殖民地原材料资源的垄断。罗斯福也不好糊弄,偏偏把这句话漏在了《租借法案》之外。
  结果,在《租借法案》的第7条,埋下了双方争议的伏笔。这一条规定,“①通过适当的国际和国内措施,扩大生产、就业、商品的交换和消费,它们是所有民族的自由和福利的物质基础;②消除国际商业中所有形式的歧视性待遇;③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当凯恩斯看到这一条时,愤然说道,这不过是“赫尔先生的痴人说梦般的提议”,他认为战后英国只能是更加严厉地实施金融和贸易控制[13]。
  显然,《租借法案》的代价就是终止大英帝国的英镑割据。
  在该法案执行过程中,美国仍然紧紧卡住英国的脖子,防止英帝国的经济威胁在战后死灰复燃。1943年年底,美国财政部长摩根索与怀特强调,英国的储备“已经增加得太多了,英国现在要用现金支付租借账户上供应给它的部分物品了。当英国官员指出需要为战后时期保留足够的储备时,摩根索向他们保证,英国的战后需要将在以后通过专门的措施得到满足”。其实,美国一直逼迫英国始终处于“掏光家底”的状态,英国的储备不能超过战前的10亿美元。美国的策略是,英国战时的外汇储备越低,将来就对美国依赖越大,逼迫英国放弃“帝国特惠制”也就越容易。这意味着,英国未来将不得不反复向美国求助,天知道美国那时又会开出什么样的价码。英国命运的咽喉已经紧紧地被美国人卡住,它越是挣扎,美国的手卡得越紧。
  除了美国政府在前面卡住英国的脖子,美国国会也没闲着,它从背后向英国人再狠狠地踹上一脚。参议院战争调查委员会的头头,正是后来的总统杜鲁门,他宣称“租借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作为盟国将战争的成本转嫁给美国的手段。如果受益国无法以美元进行偿还,它们可以将其国际上所持有的资产,如石油储备和金属储备,部分地转移到这个国家”[14]。英国碰上了美国这样的经济对手,也是活该倒霉。希特勒再生猛,但毕竟没有这么多贼心眼儿。
  战争到了最后阶段,英国越来越不安,因为一旦战争结束,《租借法案》将立刻终止,那时将进入清算阶段。清算对于英国人将是一枚经济炸弹,战争的巨大消耗迫使英国在最终胜利之前,必须大量储备作战物资,而战争一旦结束,这些剩余物资将折算成英国欠美国的债务。在外汇储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英国还要面对巨大的战后重建工作,到处都需要花钱。更为严峻的是,英国欠美国的债,同时还欠着殖民地属国为战争所付出的成本,这两者相加,必然是一个灾难性的数字。英国将再次从战争的胜利者沦为债务的失败者。
  英国本来指望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能够再拖上一年,英国政府相信“日本人不会让我们失望的”,这段时间还能够容英国在财政金融上留下一块闪转腾挪的空间。不幸的是,在欧洲战事结束后,日本只坚持了三个月就投降了。
  大英帝国立刻掉入了无底的债务深渊。
  【布雷顿森林王朝:黄金弱君登基,美元摄政天下】
  美国人从1941年刚刚参战时,就已经开始构想未来的美元时代了,美国对取得战争胜利的信心是不容置疑的。无数的学术研讨、政策咨询和国会听证,逐渐形成了美国战后的金融战略规划,这就是1944年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就是建立一个以黄金为弱主,而由美元掌实权的世界货币中心。美元与黄金挂钩,而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大家共同拥戴黄金君临天下。在这一制度下,美元与黄金共同作为各国发行本国货币的货币储备,美元将深深植入各国的货币信用之中,只要世界经济在发展,对美元的需要就会自然增加,美元将通过货币增发来收割各国的发展成果。这不过是1922年金汇兑本位的升级版,美元挤掉了英镑,适用范围则扩大到全球。双重信用创造的问题并未解决,它必将在世界范围内再度引发流动性泛滥和更大的货币危机。
  既然二战以后,美国国力已经占到世界经济的一半,军事力量更是傲视天下,美国何不直接建立美元王朝,为什么还需要请出已被废掉王位的黄金来做傀儡皇帝呢?曹操始终不敢篡汉自立,决非实力不够,更不是没有这个野心,而是时机不成熟,一是担心天下人心不服,二是忧虑诸侯争相称帝,失去汉室正统的号召力,将会增加统一全国的难度。美国也有类似的担心,黄金的普遍合法性仍然深受各国人民的拥戴,不是短期所能泯灭。二战尚未结束,战后重建更需要凝聚人心。美国又是一个传统上的孤立主义国家,初次作为主角登上世界霸权舞台,尚缺领袖历练,此时废掉黄金而自立美元,唯恐弄巧成拙。更深一层的担心是,英镑割据的隐患尚未根除,苏联的势力正在膨胀,如果此时马上提出将美元本位强加给世界,则不能排除英镑重新占山为王,卢布分疆裂土,法郎拥兵自重的复杂局面。
  如果拥戴黄金,问题就简单多了,一方面不影响美国的货币主导权,另一方面更能彰显美国的无私,以收天下人心。美国战后拥有世界70%的黄金储备,降金即降美。美国控制着世界货币的实权,英国对美国债务深度依赖,要求英国支持黄金是顺理成章的事;法国的黄金储备仅次于美国,20年代的法郎区正是一群酷爱黄金的欧洲国家和它们的殖民地形成的贸易体系,法国必然支持黄金;苏联的卢布一直采用金本位,在美国援助的诱惑下,已经派代表团参加了布雷顿森林会议。如果直接告诉苏联人,世界未来将采用美元本位,斯大林立刻就会翻脸走人,而黄金却能将苏联拉入美国主导的世界货币体系。如此一来,货币的天下不难统一。等到时机成熟,再切断美元与黄金的联系,世界各国早已习惯了美元,反弹就会容易控制得多。
  美元选择了曹操的思路,放弃虚名,只图实利。等待时机,废金自立!
  布雷顿森林所创建的金汇兑本位制,是以金本位为名,而行美元本位之实。
  除了“黄金临朝,美元摄政”这一个货币中心之外,第一个基本点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美国人对IMF的定位,就是一个稳定各国汇率的机制。20世纪20年代世界货币“三剑客”——纽约美联储银行的斯特朗、英格兰银行的诺曼、德国中央银行的沙赫特,后来再加上法兰西银行的莫罗,正是稳定各国汇率的核心人物。他们以私人聚会的方式,幕后敲定国家之间的货币价值关系,然后再要求各自的政府接受。二战以后,美国希望IMF发挥的作用,就是取代当年四巨头的功能,以更合法、更规范和更标准化的流程来实现各国汇率的稳定。
  1933年,罗斯福曾不屑一顾的汇率稳定,为什么现在变成了美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呢?在二战中,美国为了支持消耗巨大的战争,全面开动经济机器,基本实现了全民就业,摆脱了大萧条的高失业困扰。当和平来临时,美国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巨大的产能过剩问题,战争使美国变得严重依赖国外需要。战争结束前,美国已经认识到必须保持6000万个工作机会才能实现社会的基本就业,如果没有海外市场来消化国内的巨大生产能力的话,高失业噩梦将再度降临美国。这时,国际贸易的恢复对于美国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为了实现稳定的货币体系,各国货币要与美元确定比值关系,而美元承诺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这样各国货币通过美元间接实现与黄金价值的锁定关系。而IMF正是确保这一货币比价关系稳定的一种基金。当某个国家的货币与设定汇率偏差过大时,该国可以从基金中根据自己的额度透支一部分资金,用来干预本国货币,以使汇率回到规定范围之内。
  建立这一基金的初始,美国自然出大头,28亿美元占27%,英帝国作为一个整体占25%,因为各种决议都需要80%的多数票才能通过,因此英美都有否决权,这也是美国给英国一个面子,大家来共同统治世界货币体系,但美国清楚,英国不可能在投票时将帝国所有属下的自治国的投票权全部集中起来。因此,还是美国说了算。
  英国人一开始对IMF的作用有自己的考虑。对于货币本位,英国谈判代表凯恩斯建议,搞一种国际货币单位班克(Bancor),不要用美元和黄金了,大家借钱还钱都用这种世界元。而且,IMF应该是一家世界中央银行,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角色,也就是在危机时,可以无限创造货币。英国的小算盘打得叮当响,由于英国的负债过重,急需资金,所以希望IMF是一部可以透支花钱的提款机,但又不愿意具体欠某个国家货币的债务,因此搞出个模糊不清的班克来。而最终为这种模糊货币债务埋单的显然就是大量顺差的美国。
  美国人心想,简直是白日做梦!不再使用美元,那这么多年美国不白忙活儿吗?废掉黄金?美元都没这么大胆子,凯恩斯搞出的那个“半人半神”的班克,有人信吗?想搞世界中央银行?那美联储去喝西北风啊?想把IMF当提款机,美国人最后帮着埋单?这也太一相情愿了吧!
  美国人将凯恩斯的提议逐条驳回,坚持IMF不是一种银行,而是一家基金。大家必须先出钱,根据需要可借款调剂,然后还要偿还,否则股份将相应缩减。英国不得不接受美国的条件,当年的货币老大,如今却落得个落架的凤凰不如鸡的下场。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第二个基本点,就是世界银行。世界银行的初衷就是为战后重建提供资金,后来将资助欠发达国家的发展也纳入了考虑。
  从实际运作上看,美国把世界银行的贷款当做了奖励各国的棒棒糖,只要愿意归顺布雷顿森林王朝,放弃经济发展自给自足的理念,削减关税和贸易保护,愿意成为美元帝国的良民,这样的国家就能够得到世界银行的资助。如果谁要不加入这一美国主导的全球体系,就等于在经济上选择了“自我流放”。
  美国此时已经完成了从坚定的贸易保护实践者,到积极的自由贸易鼓吹者的转变。美国的根本气质是商人,商人重实用,不信所谓的主义,什么对我有利,就坚决地用,什么对我不利,就果断地弃,蔑视一切他人评判!IMF、世界银行,包括后来的关贸总协定(WTO的前身),无不体现出美国鲜明的商人气质。
  正因为美国的崛起靠的是贸易保护,所以美国特别忌讳别的国家重新走上“自己的老路”。这就像宋太祖赵匡胤靠黄袍加身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谁要在他跟前披着黄袍瞎溜达,必定犯了他的大忌。
  虽然美国完成了摄政天下的大业,但英镑割据的隐患尚未剪除。削藩大业未竟,美元还需努力。
  【对英镑痛下杀手,美元无毒不丈夫】
  〖令人愤怒不已的是,我们在反法西斯共同大业中损失了四分之一国民财富所得到的回报,就是要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向那些因战争而致富的国家烧香进贡。[15]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