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仁德法师

_3 黄复彩(现代)
  长时间繁重的劳作,仁德本来嬴弱的身体大有难胜重负的感觉。他开始咳嗽,他在吐出的痰中发现缕缕血丝。他知道,幼时曾折磨过他的疾病又开始向他进攻。然而他不想将这件事告诉任何人,他只好强撑着自己,免使自己当众倒下来。
  晚上,他整夜整夜的咳嗽。他那种摄人心魄的咳嗽声搅醒了寺内几位年轻僧人的睡眠,宏喜走到仁德的床前说:“师父,你怎么了?你好象病得很厉害?”仁德说:“没什么,只是一点老毛病,好象又犯了。”他特别告戒几位年轻人不要把他生病的事说出去。他怕他们不能明白他的意思,特意又说:“现在大家都在忙着大办钢铁,还是不要给人添麻烦的好。”
  繁重的劳动使他丢失了长年养成的禅坐的习惯。他知道,对于一个长年禅坐的人来说,在禅坐中培固起来的功力一旦丢失,那宿世中积淀起来的孽障的种子便会趁虚而入。于是他开始反省自己这一阶段在修习的路上所犯下的毛病。他得出如下的结论: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自退,而且比起一般的人来,倒退也许会更加厉害。坐禅,是祖师们在长期的修行路上所创造出来的一种最好的修行方法,禅坐的结果,将激发人体内的最大的潜能,从而培固出足够的抗力,那种难以言喻的抗力足以抵抗一切宿世的或现在的孽缘。
  谁也没能看出这位不言不语的僧人在那个非凡的日月里所经历的一埸身体内部的抗争。人们所看到的仁德与其他人一样,每天起早摸晚地劳作;晚上,当人们终于走出白天的疲乏而进入夜晚的梦乡的时候,仁德则悄悄地点燃一枝长香,稳稳地坐到一方蒲团之上,在一种澄澈清明的意境中,仁德并不觉寒夜的漫长。
  这一天晚殿既毕,仁德在大殿里向几位年轻人讲述了一段禅宗史上有名的公案。
  同安和尚是一位有名的孝子。虽然他已经出了家,但是,他仍然将他孤寡的母亲带在身边。他的母亲一开始并不能习惯寺庙生活,于是,同安和尚满足他的母亲,每天让人买肉给他的母亲吃。后来,他的母亲终于被儿子感化了,不再有食肉的欲望。同安和尚每次外出讲经或是参学,仍然将他的母亲带在一起。这必然引起外界的种种非议。这种种非议终于发展到一些过激的僧人要将同安和尚赶出庙门。于是,同安和尚默默地带着他的母亲离开了寺庙,在一座茅棚里继续他的修道生涯。但是,人们并不能因为他的离开寺庙而宽容于他,人们夺走了他的法器,抢走了他的僧衣。然而同安和尚并不作任何抗争,他默默地带着他年迈的母亲又来到另一个荒郊,继续他的修道生涯。不久,他的母亲故去了,他按照俗家的仪规葬埋了自己的母亲,仍然独自在一个茅棚内穿着在家人的服装我行我素地过着他的修行生活。终于有一天,同安和尚将自己的为数不多的弟子叫到自己的身边,手书一首偈子示于弟子,那偈子上写道:“白云横度,青鸟闲飞,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又说:“我就要去了,希望你们各自珍重。”说完便吉祥西归。
  仁德说:“脱下俗装走进佛门,这不过是身体的出家;一个真正的出家人,必需做到不随缘流转,不执着外相,心无挂碍,寂无所寂,才能最后达到了生脱死,究竟圆满。人不能总是生活在空山林中,更不可长久地处在独自的修行境中,更何况是生在末法时代,外界纷扰,妄想纷飞,如果不能做到心无挂碍,寂无所寂,又怎能谈得上根本解脱?”
  1958年的冬天,社会上的“整风运动”不能不影响到后山。后山的僧人们开始集中在双溪寺内整风学习。其实,对于这些僧人们来说,所谓“整风”不过是走过场而已。工作组读读文件,让大家谈谈心得体会。工作组指派仁德当记录,仁德说:“我从小没念什么书,写不出多少完整的字来,这事,我真的做不好。”工作组也不勉强,于是这差事移到另一个想躲过发言而自告奋勇的僧人的头上。然而没有什么人发言,对于这些整天埋头于佛陀经教的僧人来说,他们对于社会的了解并不比一个普通的农民要稍稍多些。所谓的发言,只不过是一些僧人的的插科打浑,随即是全场的一阵轰然的笑声。
  工作组注意到那个坐在会埸的一角始终处在瞌睡绵绵状态中的仁德和尚,他似乎不会说话,又似乎对这会场的一切莫不关心。他的局外人的姿态有些触怒了工作组,于是工作组将矛头指向了这位无语的和尚。工作组说:“仁德,你也发发言嘛,随便讲几句,讲什么都行。”仁德从禅定中醒来,说:“啊,我来后山不久,我对这里的情况不大熟悉。”
  “那么,你对你眼下的生活满意不满意?你难道什么意见都没有吗?”
  “我没有什么意见,我觉得很好。”仁德的确没有说假话,对于一个矢志梵行的僧人来说,好与不好,都是差不多的,这中间是没有什么界限的,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无有差别的境界中平等自在地修道,否则,他就只能像一个愚夫愚妇一样,永远挣扎在欲望的苦海之中难得解脱。仁德知道,祖师们都是这样对待生活的,他们似乎永远都处在一种安祥自在之中,他们从没有对生活产生半点抱怨,只要有一席安身之地,他们也就够了。孔子说:“仁者无忧”。仁德也并不祈求太多的满足,他只是默默的做着,做着,像祖师们一样,这已经够了,他从没有祈求太多的索取。
  仁德的身体奇迹般地一天天地好起来,他已经不再咳嗽,而且精力和体力都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充沛。寺内的几个年轻人好奇地问:“师父,你到底吃了什么灵丹妙药,怎么说好就好了?”连仁德自己也感到有些不解,难道身体真的就好了吗?他终于悄悄地去了一趟青阳医院,请医生为他拍了一张x光片。医生说,你患过肺结核,现在已经完全钙化了。奇迹,真正是奇迹啊,依靠着自己体内激发出来的抗力,仁德的身体完全康复了。
  好多年以后,当人们每每以苦涩的笑谈重温那埸好多年前的旧事的时候,有人问仁德:“你当初老僧入定,不发一言,是不是有什么先见之明,知道发了言就不会有好结果?”仁德说:“我哪儿会有什么先见之明?我只不过生来不爱说话罢了。”当然后来也有人说他“滑头”,说他懂得怎样保护自己。仁德也只好由其评论。但他自己认为,这不叫滑头,而是智慧。人生有许多的险情,人也必得有许多的智慧。
  在此期间,福慧寺里的两位老僧相继离世,仁德感念老人当初竟放心地将一座寺庙交到他的手里,于是,他尽行孝意,精心地葬埋了两位老人。站在那两堆新坟前,他忽然感到,人生有许多的义务,人生也有许多的未竟事宜。人生的路,长得很哪!
第15章 宁静的世界
  对于一个禅者来说,他的心里永远只是一片宁静的世界。
  在不太长的时间里,人们开始注意到,原先破败的华严寺经过他的手,正在被修复起来,荒芜的茶园,在他的精心侍弄下正初展绿意。他似乎永远都处在一种安祥而自在的境地里,似乎外界所发生的一切都与他毫无关联。他觉得生活无愧于他,他也无愧于生活。生活的实相原本如此。他觉得他于生活无太多奉献,他也从不祈求生活对他有什么特别的恩赐。他只要有一席安生之地,他就够了。他只想沿着自己生活的路子走下去,永远地不知疲倦的走下去。我们无需对这样的生活法则评头论足,人,毕竟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更何况是一个僧人。
  禅,始终是他人生的追求,他在禅中寻找着智慧,他也在禅中得到了无尚的禅悦。从高旻寺到终南山,从终南山到云居山,他就是这样沿着禅者的足迹一步步地走过来的。他已经真正做到了行也是禅,坐也是禅,任自然界的风雨如何变幻,禅,只在他的心中,从而成为一种生命的动力和支撑他整个人生信念的根本。
  1965年,九华山佛教协会又一届换届选举,人们认真地听取了会长直纯老法师的推荐意见,选举仁德为九华山佛协副会长兼秘书长。人们认同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直纯老法师已经老了,处在特殊时期的九华山佛协需要一个能为僧人说话,能为僧人办事的领头人。人们在经过多年的实践之后,终于认同了仁德。
  他从后山来到了前山,环境发生了变化,他从一个独来独往的僧人成为一个众望所归的佛界领袖,这是他始料不及的。然而,就在他兴冲冲接受这一重要职务不久,由于经验的不足,他一开始就犯下了一个不容饶恕的错误。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山上的一批寺庙需要维修,因而急需购进一批木材。在一位熟人的介绍下,他终于同江西某木材公司签定了一份购买木材的合同。江西人提出,在这之前,佛协必需先打给他三分之二的现金,购买木材是需要现钱的。佛协的几位主要领导人在经过一番碰头研究之后,最终同意财务上将680元现金拨给江西方面。然而运送木材的期限到了,仍不见那江西人的影子。仁德开始对这笔交易发生怀疑。但是他还没有想到这是一个骗局,他遇事总往好处去想:江西那边或许发生了什么事先未曾预料到的情况,或者运送木材的车队半路上抛锚了……。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又一个月过去了,仍然不见江西那边的任何消息。仁德坐不住了,连夜将一封信按照地址发过去,不久那封信原封不动地退回来了,封面上的印戳醒目地表明:查无此人。仁德知道,他是上了那个所谓江西人的当了,他不该轻易地就相信了一个所谓熟人的介绍,更不该将一笔现金贸然交给了那个陌生的“江西人”,他被一个骗子狠狠地敲了一把。
  他无法接受这个迎头而来的打击。1965年的680元钱可不是一笔小数字,那是将近60个僧人一个月的生活补贴。
  这件事在佛协引起的轩然大波,不亚于一场小小的地震。有人趁机对仁德发难,甚至有人将矛头直接指向老会长直纯法师,说直纯法师任人唯亲,绝对是用错了人云云。仁德迅速作出声明,这件事完全由自己负责,尤其与直纯老法师无干。他愿意作出赔偿计划以挽回损失。与此同时,他决定引咎辞职,以谢罪的方式向佛协作出认真的检讨。于是,他将一份辞职报告和赔偿方案认真地写好,然后来找会长直纯会长。
  他来到老会长的寮屋时,老法师的屋里正聚集着十多个僧人,他们正为一桩房产纠纷而争执不休。老人给他们细心地调解着,老人以他特有的耐心平息着人们心头的无明之火。仁德寻一处角落坐下,并且开始打量老人的卧室。壁上悬挂着几幅书画作品:几根悠然淡泊的兰草,依傍在一颗顽石间;此外还有一幅龙飞凤舞的草书,这使得这间普通的屋子凭添了许多的儒雅之气。
  十多位僧人终于平心静气地离开了直纯的卧室,老人抬头朝仁德笑笑说:“仁德师,你找我有事吗?”
  “是我考虑欠周,因此还连累了你。想想真是过意不去。”仁德双手合十,垂立一边。
  “啊,你是说那批木材的事?”
  “我……也许真是不适合做佛协的领导工作。”仁德嗫嚅着说,“所以我决定引咎辞职,免得……”
  老法师以一阵朗声大笑打断了仁德的话:“你看你,不就是六百多块钱吗,何至于这么严重?”
  仁德知道,老法师是在以一种故作轻松的姿态安慰他。六百多元钱,对于并没有多少财源而处处捉襟见肘的佛协,决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他为老法师的高风亮节深深地感动起来。于是,他觉得在这样的一位老人面前,他完全没有必要隐瞒自己真实的想法。
  “我从11岁出家至今已经将近三十年了,我临离开师父的时候,师父一再地说,一个出家人,如果将有限的光阴白白地用在无谓的名利上,那真是白穿了这一领衲衣啊。我从高旻寺到终南山,又从云居寺到九华山,我所追寻的,就是了生脱死的路子。我其实并不是一个善于抛头露面的人。老法师,你能成全我吗?”
  老法师沉吟了半晌说,“我理解你,自古以来,但凡一个真正的出家人,谁不是冲着要了生脱死而来的?但是,你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了生脱死吗?生命的过程充满了痛苦,其中就包括毁誉称讥,包括人生路上的无数的挫折和打击。如果一个人在一丁点挫折面前就退缩,就绕道而去,又哪里谈得上了脱人生的痛苦呢?”
  仁德没想到老法师说话是如此的单刀直入,是如此的痛快淋漓。一时间,他象是被老师看到了毛病的学生,竟然一下子语塞了。
  直纯将仁德写的那份检查材料三两下扯了,一边为仁德沏着茶水说:“我们先不谈那件事好吗?过去的已经过去,未来的未曾到来,重要的是当下一着。这是你们修禅的人最要紧的一句口头禅。我佛普度众生,不拒一切法门,了生脱死,并不是一句空洞的言词可以了掉的,那是需要人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一点一点地做出来的。就拿当前佛协的事来说吧,千头万绪,总得要人一点一点地去做,有许多事情,总得要人领着头去办。这个人是谁?是你,是我。正如地藏菩萨所说,纵然那是地狱,我不去入谁又去入?”
  直纯知道,自己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而山上的工作千头万绪,佛教又正处在一个非常的时期。一座九华佛山,实在也是一个庞杂的人间世界,在这个人佛共存的世界里,极需要一个理想的人物来维持,来起领袖的作用。这个理想的人物终于出现了,他就是眼前这位气质不凡的年轻僧人。老法师突然话锋一转,说:“昨天,又一名僧人还俗了。”
  仁德没有出声。自古以来,在僧人的队伍里,来来往往,实乃常事,正所谓“春雨不润无根草,佛门难度无缘人”,但他能够理解一个僧衲年久的老法师对这一寻常事件的不寻常的思考。信仰的丧失,是一个复杂的精神现象,但作为一个大乘佛教的僧人,一旦跨入这佛教的大门,则是需要时时刻刻为维护佛教队伍的纯洁而终身奋斗的啊。
  在这一刻,仁德又想起他在终南山莲花洞苦坐七天时的情形,当时当他终于走出莲花洞,终于重新看到山下那葱茏的村庄和金黄的稻田的时候,他曾经明明白白地对自己说:走过去,我此一生,当属于那些在业海中流转的芸芸众生。现在,正是需要他走过去的时候了。
  佛协的工作千头万绪,多年来积压的寺产问题需要一桩桩理清,一些形将破败的寺庙需一处处修复,寺与寺之间的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纠纷需要一桩桩地调解。直纯法师的确是老了,所以佛协的工作几乎全落在仁德的身上。他开始着手整理山上的寺产,开始抓寺庙的修建,开始一个一个地调解寺庙内部的纠纷。在那些日子里,他有过胜利的喜悦,也有过失败的苦恼;他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被骗的教训。总之,由一个独来独往的僧人到一个佛界的领袖,他以他的才能和威望终于赢得了九华全山僧尼的信任。然而正当他满怀信心地为九华山佛教铺设新蓝图的时候,历史迈过了公元1966年门坎。
  现在,我们已无需再追述那段独特的历史。但从那段历史中走过来的人都知道,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那是一个不应忘怀的日子。
  像是在一夜之间,佛教圣地九华山那往日的宁静被彻底打破,到处是激昂的口号声,到处是漫卷的旗帜。于是,在无比的冲动之下,先是祗园寺内的三尊大佛轰然倒塌,接着,肉身殿里的金身毁了,一堆堆经书在炬火中被化为灰烬,一个个僧人被“请”出了寺门,他们被告知必须作触及灵魂的检查,必须接受革命群众的批判。
  所幸的是,有关方面及时发现并有效地制止了发生在佛教圣地九华山的“破四旧”运动,九华山包括宋代铜佛、清代龙藏以及九龙金印在内的一大批珍贵文物得以完好保存。
  作为佛协的领导人,仁德与直纯法师等当然地被“请”到了寺外的空地上,人们将这些“当权派”,团团围住,一边呼喊着“打倒”的口号,一边将一些精心罗织的罪名强加到他们的身上。
  年迈多病,身体单薄的直纯法师不停地咳嗽着。人们让他交待他所犯下的“罪行”,让他老实交待他所干的一切。然而老人微闭双眼,一语不发。于是人们又将矛头对准副会长兼秘书长的仁德法师。“造反派”们说:“仁德是九华山佛协内的实权派,仁德应该老实交待。”
  仁德站在直纯法师的身边,他担心老人会支持不住,于是,他紧紧依持着老人的身体,想用自己的身子为老人挡一点风寒,并随时在老人支持不住倒下来时,好搀扶老人一把。于此同时,他在人们的叫喊声中认真回顾了自己主持佛协工作近一年来所做的一切。正如他在一本日记本中所写下的诗句:“守本份而安岁月,凭天理以度春秋”。他确信自己所干的一切无损于社会,无损于佛教,更无损于任何其他人。他看着会场内那些愤激的人们,他倒是想认真听一听人们对他的工作到底有哪些意见,以便今后的改正。然而,遗憾的是人们除了冲动的叫喊和恶意的谩骂,几乎说不出一条令他信服的意见。
  释迦牟尼从刚一出生开始就已经悟得,人生是苦的,欲望总是让人处在一种无始无终的烦恼之中。在平常的日子里,人们将所有的“苦”,所有的烦恼都积压在心中,而一旦等到合适的时机,那久压在心中郁闷的潮水便借助一股自然的动力渲泄而出。他现在明白了,这些人之所以要“造反”,无非是由着一股冲动的情绪,无非是一种形势的必然。人,都有渲泄的本能。那么,就让他们去好好地渲泄一把吧。他开始微闭双眼,于是,他仿佛又置身于终南山莲花洞内,一切是那样的恬静,一切是那样的安然。任何世界的吵吵闹闹,任何来自于外界的毁誉称讥,都不过是自然界的风声雨声。所有的一切,都是促他向上的助缘。
  仁德不知道他在寒风中究竟站了多少时辰,他只知道批判会结束的时候,有人宣布:佛协至即日起解散,和尚们不准再搞封资修的迷信活动。人们似乎仍不能满足,于是又烧掉一批经书,捣毁几尊佛像,忙完了这一切,激动的造反派们这才意犹未酣地四散而去。
  仁德在心里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心里在说,佛协解散不解散实在无所谓,但是,佛教,却不能没有啊,那可是中华文化几千年积绽而起的灿烂星光啊。五千年的文明史,能将佛教一笔勾销吗?
  佛协解散了,仁德并没有感到有什么失落,相反,他感到一种难得的清闲和自在。自到佛协工作一年来,他实在是忙得够戗。他需要好好调理一下自己,免使自己落入事务的圈子里,以致陷进执着的泥淖里去。不久他被赶出了佛协,来到祗园寺内的一间狭小的寮房里。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批斗会结束没几天,突然,一张大字报贴到九华山佛协的大门口。大字报的矛头直指仁德,大字报说仁德在运动开始不久时曾说过一句“内容极其反动”的偈句:“望望世界摇摇手,看看人心点点头。”大字报说:“这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是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而仁德却发出如此哀叹,可见他内心对这场伟大革命是何等仇视
  事情也许远没有这么简单,为了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道友”极有可能还会抛出更有力的武器。谁知道在过去的日子里自己在不经意间另外还说了一些什么“反动”内容的言语呢?他真后悔没有能坚持“无语”的大门,以致为人制造了一种能制他于死地的口舌。在一阵极度的冲动之下,仁德很快为“道友”泡制了一批更有份量的“炮弹”。那么,尊敬的“道友”啊,你就等着好好地消受吧,这些份量不经的“炮弹”一旦抛出去,聪明过人的“道友”啊,你还会那么嚣张一时吗?
  一整个下午,仁德都处在一种从未有过的烦恼之中。他无法排解那张大字报所带给他的那种压力和怨恨。但他犹豫着,毕竟没出勇气将那一发发“炮弹”射出去。
  傍晚,他沿着祗园寺山门前的那条狭窄的田埂慢慢地走着,一边散淡着自己的心思。
  一个农人正在那块旱田里忙碌着,他动作熟练地将锄子在松软的土地里点挖着,于是,在他的身后便整齐地留下一行规整的土宕。农人注意到他的到来,他放下锄子直起腰来同法师招呼。于是,他们就即将下种的萝卜谈了起来。
  “点萝卜籽吗?”
  “是的,再不点就晚了。”
  “去年的种子好象不很好,萝卜味淡得很。”
  “是的,所以我今年换了枞阳的萝卜种。不都说枞阳大萝卜吗。”农民说,“仁德师,你的气色不是很好,不是生什么病了吗?”
  “啊,没有。”
  “不要当回事,一阵风过后,人还是人,鬼还是鬼。”
  “谢谢你,我会把握好自己的。”
  生活是实实在在的,而烦恼呢?
  “上马杀贼,下马念佛”是现代人所创造的一则禅宗公案。那贼,即是烦恼之贼。只要你追着它,追着它,等追到了它,它却没了。“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是《菠罗蜜多心经》上的句子,那么,人为什么要在心里制造一些让自己烦恼的东西来呢?
  一片如絮般的白云从神光岭上轻轻地飘过去,接着,又一片云从另一个方向朝芙蓉峰飞来。他记得当初在太慰庵时曾无数次地问过师公,那些云彩从何而来,又向何处而去。师公是怎样回答的?师公说,从天边而来,向天边而去。他又问,天边在哪儿?师公说,在你的心里。是的,没有比人心更广大无边的了,包括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山河大地,乃至寥廓的宇宙,不都统统地装在人的那一颗热扑扑的心田里吗?人啊,为什么就装不下一丁点委屈怨气呢?他为自己先前气量的狭小而羞愧,他一口气跑到屋里,将那些揭发“道友”的材料一把火扔进了灶塘里。
  接下来便是一场又一场批斗会,人们要他交待那句话的反动本意,逼他交出他说这句话的反动根源。他无言以对,他任人们将那句话翻来覆去地上纲上线,他默默地接受着一切,忍受着一切,只有到了晚上,他悄悄地用自己的舌头轻轻地舔拭着自己的伤痕,在漫漫的长夜中,他一遍一遍地告戒自己,越是在艰难复杂的时刻,越是要守住自己道德的大门。
  连日的批斗,使仁德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疲倦。回到寮房,他想盘上腿子,好好地坐几枝香,让自己纷乱的思绪回归于心。以往每次干活累了,或者有了什么无名烦恼,只要一盘上腿子,不消一刻功夫,所有的疲劳顿时烟消云散了。然而今天他盘上腿后,却怎么也无法让自己静下心来。他思绪纷飞,心乱如麻。连日来发生的事情像走马灯一样在他的脑子里旋转着,一尊尊佛像在狂热的口号声中轰然倒下,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在烈火中化为灰烬,一个个僧尼遭到无端的批斗,连年迈的直纯法师也无法躲过这埸旷古未有的劫难。难道在中国流传了近两千年的佛教真的劫数已尽了吗?难道中国从此再也不需要佛教了吗?这一系列问题像一个个难以解开的死结,紧紧地扣在仁德疲倦的心上。
  这时,他的门被轻轻推开,让他惊愕不已的是,进来的竟是直纯法师。
  “老法师,你
  “老法师,你不要紧吧?”仁德让老法师坐下,然后将一床棉被盖到老法师的腿上。
  老人望着仁德,突然说:“是我连累了你。你,后悔吗?”
  他忍住了即将滚落的泪水,一把抓住老人的手,说:“直老,您让我无地自容了。”
  直纯笑了笑说:“你心疼那些被砸坏的文物和佛像是吗?”
  “的确,那都是国之瑰宝啊,怪可惜的。”
  “一切有相,皆为虚妄,这是金刚经上说的。有形的佛被砸了,而无形的佛性又怎么能被砸掉呢。”
  直纯看着窗外青灰色的天空,像是沉进了悠远的历史之中。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实是无须更多的言语的,于是,他们就那样相互默默地坐在那里,在长久的沉默中,二人都将各自的功夫提起,一切的喧闹都静止了,包括那呼啸的山风,包括那不时从窗外传来的一阵阵口号声。
第16章 本分与天理
  越是在动荡的年月,越是要守住道德的大门。这是做人的准则,更是学佛的根本。
  这是一个寒冷而漫长的季节,连绵的雨水裹着雪花无尽意地飘洒在九华的大地上,昔日香烟佛地的九华这时已成了一座寂寞的空山。听不到梵乐,看不到进香的人们,荒芜的山路上,僧人偶然相见,也只是相互投去匆匆的一瞥,那一瞥是对这突如其来的人生的无标题的疑问,是对这世事沧桑的茫无目标的怨恨,同时也是相互间的猜忌和不得不增加的防备。
  佛协解散了,在祗园寺的一间小寮房里,仁德面对桌上一叠厚厚的稿纸,整日苦苦地思索着。工作组让他必须写出一份触及灵魂的检查,让他交待在佛协期间所做的一切。
  现在,他已经不会再把“了生脱死”当作是一种肉体的解脱了。生命的过程是一种精神复归的过程,人只有在精神上彻底战胜自己,他才能算得上是一个脱离了生死苦海的人。
  他回顾了九华山的历史。虽然九华山在明清以后佛教香火鼎盛,达到“甲于天下”的程度,但是,至民国以后,尤其是抗日战争期间日寇的进山扫荡,九华山佛教元气大伤,不仅香火冷落,连僧尼生活也开始难以为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的开始。党和国家制定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不仅对九华山的重建和发展给予经济上的大力扶持,同时在政治上也尽力提高僧尼的地位。1950年,全山各寺长老经联席会议,决定设代表制,一批中下层僧尼被选为代表,开始民主管理自己的事务。而广大僧尼更是将“爱国爱教”落到实处,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之后不久,九华山佛教即成立“抗美援朝工作委员会”,在一次“拥护抗美援朝示威大会”上,全山僧尼郑重制订了爱国公约,发出《告全国佛教同胞书》,他们向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写慰问信、赠慰问袋,并且捐款购买“中国佛教号”飞机,支援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
  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指引下,广大僧尼享受了前所未有的民主权利,正是在这种民主活泼的空气下,自己与一批中青年僧尼不仅走上了佛教的领导岗位,而且还被选为各级各界人民代表或政协委员,直接参政议政……
  宗教,乃是人类一项高层次的精神活动。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其意识形态有多么不同,但凡一个文明进步的国家,公民的宗教信仰都应该得到合理而合法的尊重,更何况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国,他相信,以带领人民走向富裕文明为终极目标的执政党所一贯倡导的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一定不会发生改变。
  他的房门被人推开,来人正是工作组的一位重要人物。然而令人意外而不解的是,这位工作组的要员一改他平日的故作严肃之状,那张轻易不露声色的脸上浮现出这几个月来难得的笑容。
  “老仁同志,在写材料吗?”
  “啊,请进,请进,”仁德连忙站起来说,“我这里局促得很,委屈你了。我给你泡茶吧。”
  来人不经意地将他的寮房扫视了一遍,终于在一张破椅子上坐了下来。
  “不要客气,不要客气,老仁同志。今天,我想和你好好地在一起学习学习毛主席语录,然后相互交流一下活思想……”
  工作组同志如此亲切,如此平易近人,这的确让仁德有几分感动。他想,工作组今天来找我,到底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难道还是为那张大字报的事吗?关于那首诗,到底还要我交待到哪个牛年马月呢?
  工作组同志看了看仁德,似乎是要惴猜他此刻的心里究竟在想些什么,终于说:“这些日来我们调查了你的一些基本情况,认为你在佛协工作期间担任了比较重要的职务,所执行的也是修正主义或者说是资本主义的路线,但是,你的出身比较好,听说你世代贫农,到你祖父手里才是下中农,是不是这样?所以说你是根子正,苗子红,因此我们说你的本质是好的,我们认为关于你的问题可以属于人民内部矛盾。”
  工作组同志说到这里,故意地停顿了一下,以观察仁德的表情,看他是否有感动或激动的表示。然而令他失望的是,这位一向不露声色的和尚似乎并没有多少感动或激动的表示,这使他多少有些不悦。然而他此来的任务,是为了一个更大的目标而来,他必须要从仁德的口中掏出足以打倒那个新目标的材料来。于是他继续耐心地说下去。
  “听说有一次在后山摘茶叶的时候,某某说现在的和尚越来越没有自由,说要是蒋介石反攻大陆,他第一个跑去接应。”
  仁德吓了一跳,但他故作镇定地说:“你是说前年的那次全山摘茶大会战吗?”
  “是的,是的,”来人兴奋起来,并且立刻掏出了笔记本,准备记录。
  “那天据说天气不太好,摘到中午,天突然下起雨来,你们几个和尚跑到一个小山棚里躲雨。”工作组开始了诱发引导。
  仁德认真地想了想,说:“我不记得是哪天了。反正九华山的天气你也是知道的,天说下雨就下雨。尤其是春天摘茶季节。”
  “在那个山棚里,某某发共产党的牢骚,说现在越来越没有自由什么的?是这样吗?”
  仁德作回忆之状,良久,终于说:“某某那一阵老生病,他这人就是这样,越是忙的时候,他越要生病。他这个毛病大家都是知道的。主要是他过惯了寺庙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气,没有养成劳动人民勤劳俭朴的好传统。”
  工作组同志有些失望,他收起笔记本,开始严肃起来,说:“希望你认真地回忆一下,有人揭发,某某那天的确在埸,而且的确说了那番话。这是有几个人证明的。”
  仁德坚持说:“他这个人爱发些牢骚什么的这是真的,不过他这人说话也是很谨慎的,知识分子嘛。不过他为什么要说那样的话呢?蒋介石来了,对他有什么好处?他不是被旧社会逼得走投无路才做和尚的吗?他真那么喜欢蒋介石吗?”
  “我问你呢?”工作组同志向仁德亮了亮手中的笔记本说,“据说当时你是在场的。我希望你要同他划清界限,你应该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揭发某某的反动问题。”
  仁德开始认真地回忆起来,他搔着头皮说:“他说过那样话了吗?就我对他的了解,他基本上是拥护共产党的。不过既然有好几个人证明他说过那样的反动话,你们完全可以定他的性。但是我,对不起,的确没听他说过。”
  已经很晚了,仁德开始动手做饭。他打开米缸,挖出半碗米来,突然像是想起来,说:“你在我这吃饭好不好,没有什么菜,你不要客气,你说呢?”
  工作组同志收起了本子,并且十分严肃地说:“你不要为他打掩护,你想想看,他不是照样揭发了你吗?他对你可没有半点阶级感情。”
  “那是他的问题,他可以不负责任,我可要负责任。出家人不能打妄语,再说我也不能对你们工作组不负责任。”仁德把米放到了锅里,他盖上锅盖,开始生火。
  工作组同志的脸上堆起一层严霜,他已经走到门口了,然而却又返了回来。他打开了那本笔记本,接着开始问:“听说他经常胡说什么一进入禅定就看到半天云中有佛和菩萨,公然宣传封建迷信,这事你不会不知道吧?”
  这事有可能。他这人就是喜好吹嘘。他应该知道佛戒中“未得言得”是要犯大过的。不过这要看他在什么埸合说了,党的宗教政策不是说公民有宣传有神论的自由,也有宣传无神论的自由吗?我希望你们在给他定性的时候要考虑到这一点。我们这些人哪,说起来都是你们所讲的迷信职业者,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在寺庙里不说这些又说些什么呢?
  工作组同志终于收起了他的小本子,他气咻咻地说:“老仁同志,我可要告诉你,某某已经为你准备好了厚厚一迭材料,你就等着他第二次揭发批判你吧。”
  仁德站起来预备送客,他笑笑说:“那是他的事情,毛主席不是教导我们要实事求是吗?你在我这儿吃饭吧,不过没有什么菜。”
  工作组同志走了,然而仁德的心中并没有真的平静下来。正是这位某某,在一个月前将自己的一句偈语抛了出来,才使得自己陷入一种难以摆脱的困境之中。人啊,为什么在大潮当前的时候为求得一己的安稳就迷失了自己的本性呢?仁德也许永远也不会原谅这位道友的这一次人性的迷失,但是,他决不会以牙还牙,越是在危难的时候,越是不能迷失自己的本性,做损人利已的事情。
  工作组批判的范围开始缩小,斗争的矛头开始集中到少数出身不好,社会关系复杂的僧尼身上。某某果然成了第一个被批斗的靶子。对他的批斗会选在一个佛诞日,那天的旃檀林里人头攒动,然而人们集中在这里却并不是为了纪念佛的诞日,而是为了批斗一个不幸的僧人。那天的批斗会开得比较热烈,这也许是因为某某平日间得罪了一些人,因而发言的人比较踊跃。然而这次的批斗会并不能使工作组十分满意,因为所揭发的内容不过是一些鸡毛蒜皮,几乎没有一条够得上上纲上线。在那天的批斗会上,有一个人默默地坐在会场的一角,没有人会注意到他看似平静的脸上有着怎样的复杂表情,更不会有人能透过他看似平静的面部窥探到他的一颗深邃的内心在滴淌着鲜血。
  再过几天就要过春节了,往年这段日子里该是九华山最热闹的时候。佛教并不要求在俗的人一律素食,但是,与其他别处的风俗所不同的是,九华山人必须要过一荤一素两个春节。腊月二十九那天,九华山人尽可以杀猪宰羊,过一个荤年。过了这一天,家家户户一早起来就赶紧将所有沾染上荤腥的器皿认真地洗刷一净,他们要和地藏菩萨一同过一个洁洁净净的素年,以感恩的心情来庆祝旧历的除夕。那些远远近近的香客正一批批地赶到山上来,一场盛大的佛事活动就要开始了。在山上,各个寺庙里都在忙碌着,僧尼们在忙着清扫佛龛,洒净除尘。山上的居民也开始蒸年糕,办年货,纷纷祭祖,送旧迎新。那时候,到处是盈盈的佛号声,到处是鞭炮的轰鸣,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幽香,九华山长时间沉浸在过年的气氛之中。在一阵激越的锣鼓声中,舞龙的队伍来了。那一条条长龙舞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一片激越的鞭炮声和欢呼声。一条条黄龙、白龙、乌龙汇集到化城寺门前的广埸上,在人们的欢呼助威声中,那一条条彩龙直舞得天翻地覆云水翻腾。这时候,山下的傩神大会开始了。那些戴着各种各样傩面具的朝庙队伍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引来一大批欢乐的孩子们。孩子们叫着,闹着,将一座九华山闹腾得热闹非凡。
  然而,今年的春节竟是这样的冷清。临到除夕,他竟然为无米下锅而费起神来。他搜寻着屋子,竟意外地在碗柜里发现了半支挂面。这一发现,真正让他有喜出望外的感觉。这难道真是菩萨对他的馈赠,抑或是什么时候遗忘在这里,而今天才重新找到的吗?他很想邀几个道友一起共享这从天而降的半支挂面,但是,他终于还是止住了这一念头。这是一个非常的岁月,人与人之间,不得不筑起一堵心理的高墙,更何况自己是一个受到批判的“当权派”,弄得不好,反而会连累道友。
  他将这半支挂面认真地煮好,然后用一只洁净的碗盛了,对空默默地祈祷,祝愿一切在天之灵平安吉祥,乘愿再来。屋外的风呼叫着,一股彻骨的寒冷从墙壁的破洞里涌了进来,然而他香甜地吃着那带有几分霉味的挂面,细细地感受着过年的气氛。
  这真正是一个“苦”年,但是,苦,对于一个出家人来说正是最良的药方,它能让人从中感受到生活的沉重,进而去体会众生的苦难,以此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大乘佛教“拔苦救难”的义务。人生有许多的苦,如生、老、病、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当年他来到终南山莲花洞打饿七的时候,不正是为了寻找那“苦”的药方吗?佛教中所谓“知苦得乐”,真正是充满了人生的哲理。知得苦中苦,方得乐中乐,但是,一个人能够做到“八风吹不动”,即任何的利、衰、毁、誉、称、讥、苦、乐都无法摧毁他钢铁般的意志,都无法动摇他在追求之路上一往无前的精神,那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善知识,那才是真正达到了“了生脱死”的至境。
  一九六七年春节就这样在彻骨的寒冷中度过去了,接下来的,是又一个漫长的季节的来临。
  工作组终于作出新的战略部署:应该被打倒的,毕竟是少数,对绝大多数僧尼,仍然采取了团结和引导的方针。紧张的空气开始舒松下来,山上的火药味开始淡了下来。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僧尼来说,眼前所面临的最要紧的是,失去了寺庙,又失去了香火的僧尼们怎样来打发自己今后的生活。
  不断传来有人返俗的消息。僧尼们不得不脱下僧衲,穿上大领衣,混迹于百姓们中间,他们或是参加了附近生产队的劳动,甘心情愿地做一名公社社员,或是经人介绍,选取一个合适的人家成家立业,,娶妻生子。寺庙没有了,佛菩萨化成了尘泥,僧尼不返俗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这些返俗的僧尼多半是流着泪走的,他们将远走他乡,去尝试另一种对于他们来说完全陌生的生活。
  这时的仁德,突然心中涌出“一心幻分八识偈”中的句子:“人身得者爪中泥,失者多如地。”释迦佛用指甲挖出地上一点泥土问弟子:“是指甲上的泥多还是地上的泥多?”弟子们回答:“当然是地上的泥多,指甲上的泥少。”释迦佛又说:“要知道世上的众生在来世能得人身的,如爪中之泥,失去人身的,如地上之泥。那失去人身的,都要向恶道中去的。”释迦世尊所阐述的这一道理,就是希望人们能够加倍珍视这有限的生命历程。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或许都只有一次,那么,人应该更好地把握这有限的人生,将生命的火炬燃得更旺,使它不仅照亮自己,同时也照亮别人。只有这样,生命才具有意义。
  人身难得今已得,在有限的人生中,人必得要守住自己的本性,才不至于让自己的心灵堕入恶道之中。与此同时,他开始冷静地分析这个世界当前所发生的种种混乱现象。他始终相信,乱,是暂时的,一个带领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政党,一个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位置的国家,决不会允许这种混乱长久下去。
  在一片返俗之风中,开始有人打探仁德的心态。人们不知道这位正当盛年却又相貌英俊的僧人在遭受如此打击之后是否还能守住这段寂寞的时光。于是有人将一些年轻或不年轻的女人的照片带到仁德的房里来。然而他只是以平淡的一笑来感谢人家的一番好意。他在心里说,世事可以变迁,但人的心性决不可以有丝毫的变迁。他更不会忘记当初求戒时在戒坛上庄严的誓言。戒,是无论如何不能毁的,一个毁了戒的比丘,就像一个发了誓却又毁了誓的人一样,悔恨与不安,会像病魔一样追随他的一生。
  他拿出笔记本,在那上面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守本份而安岁月,凭天理以度春秋”。越是在大潮当前的时候,越是要守住自己的本份,这个本份,就是一个人做人的本质:宁愿别人负我,不可我负别人;而这个所谓“天理”,当然也就是做人的道理:宁可有益于他人,决不有害于他人。于是,人们知道,这位气度不凡的僧人有着怎样的顽石一般的心意。在他的心中,自有一盏不灭的心灯,那不灭的心灯,就是他对一个理想世界的不息的追求——只要是他认定了的,他将决不改变。
  漫长的季节行将结束的时候,第一轮返俗之风刮起来了。已经是一把年纪的慈法师突然前来找他。慈法师进门的时候,那一脸愁苦早已将他的心事和盘托出。不用问,仁师已经知道慈法师此来的目的。
  怎么,你已经想好了吗?仁德问。
  像是已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慈法师甚至不敢正眼去看眼前这位好同参,好领导。慈法师说:“他们三番五次地来做我的工作,他们说,只要同那个女人……,他们可以让我在队屋里当当保管,每年给我记二百个工分。”
  这是一个并不一般的道友,他长年居住在一个乡间小庙里,以苦苦的清修来打发自己漫长的岁月。几十年来,他守着一瓣心香,任何自然界里的风风雨雨都未能摧垮他梵行的意志,然而,这一次他却再也抵挡不住这潮水一般的返俗之风,他将脱下僧袍,去同一个陌生的女人去过另一种生活。仁德知道,慈法师生来就是独自清修的僧人,任何世俗的生活都不适合他。弄得不好,反而害了另一个好女人,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罪恶。
  仁德说:“你想好了没有,你已经出家三十多年了,你早习惯了青灯古佛独自清修的生活,现在,让你去同一个素不相识的女人在一起生活,你能自在吗?”
  “寺庙没有了,山场也没有了,今后的日子怎么过?”慈法师说着,滴下了一行痛苦的泪水。
  是啊,生活的出路问题的确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寺庙没有了,山埸没有了,没有了香火,没有了佛事,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呢?这时,一个迫切的问题突然涌到仁德的脑海里:必须把大家组织起来,过一种自食其力的生活,以度过眼前这难捱的时光。他找出身边最后一张纸币,将它塞到慈法师的手中。
  “这钱,你先用着再说,务必不可草率从事,否则,几生几世也背不起这个因果。至于当前的困难,我不相信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我们不是也有两只手吗,我就不相信自己养不活自己。”
  忧心如焚的慈法师走了,仁德开始考虑怎样才能说服工作组,允许大家组织起来,过一种自食其力的生活。只要将大家的心拧到一起来,返俗之风很快就会过去的。仁德突然想起当初在高旻寺时做过的活计。于是他找来一些竹子,又向九华街人借来一把竹刀,他将自己小小的寮房变成一个小小的作坊。他的手艺果然不曾荒废,他花了一个晚上,编出了一只秀巧的竹篮。在昏暗的小油灯下,他得意地欣赏着自己的这只作品,他觉得这件非凡的作品有一种下江人特有的风格。他喜不自禁地冲出了屋子,将一些道友请到自己的屋子里来,请他们欣赏自己的工艺。他兴奋地说:“我们也有两只手,不用返俗,我们能够养活自己。”
  一九六七年夏天,造反派终于放弃了对这些僧尼的刻骨铭心的改造,忙他们的“文攻武卫”去了,军代表开始接管九华山地区。军代表经过认真研究,同意让这些僧尼们组织起来,成立九华山佛教生产大队。
第17章 名医
  医家的秘不传人,其实并不全是为了故弄玄虚。
  1967年冬天,仁德被遣返到后山,住到了双溪寺里。
  为了自食其力,后山的僧尼们组织起来,成立了综合加工厂,从事竹编工艺以及其他门类的加工工艺,这八十多人的综合厂不仅做到了自食其力,同时还吸收了一些附近生产队的社员参加进来。
  在这个既有僧尼,也有附近生产队手工艺者参加的综合厂里,仁师既做厂长,又当工艺师,同时,他还做了一名赤脚医生。
  他的正式为医,其实是源于一个道友的死。说起来道友并没有什么大病,但是,由于缺医少药,正当盛年的道友小病酿成了大病,终于不治而死。
  道友的死,给了仁德很大的刺激,很长的时间里,他的心情一直处在灰暗之中。这件事也促使他决心学好医术,好为缺医少药的后山百姓解除一些病痛。
  他去找祗园寺的老僧宏瑞和尚。就在几年以前,精通医术的宏瑞曾主动找过仁德,想在自己的暮年将祖传的一些医技传授给这位好学而正直的僧人。当时仁德一心只在了生脱死的事情上,认为人的这只肉壳子实在不足以惜,现在,他知道自己犯了一个多么大的错误,他错过了一次学习的机会。
  宏瑞,一位传奇式的回族僧人,早年就读于合肥高等学校,未等毕业,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暴发,于是,宏瑞投笔从戎,走进了北伐军的行列。北伐失败以后,宏瑞来到九华山祗园寺削发为僧,由于他的德行和学识,被推上了九华山祗园寺住持一职。不久,抗日的烽火再度燃遍祖国大地,宏瑞再也按捺不住一腔爱国之情,来到巢县,参加了当地人民自发组织的抗日救亡自卫队,并担任了连队文书。抗日战争胜利以后,国民党反动派重新发起内战,宏瑞对中国的前途感到彻底的失望,于是他再次来九华山祗园寺,继续他的僧侣生涯。
  宏瑞善书法,精医术,尤以祖传秘方“千锤膏”治人,往往能收到手到病除的效果。
  多少年来,由于宏瑞性情孤僻,不肯流俗,一般人都不肯或不敢与他接近。他也总是以一副严肃而古板的面孔对人,因而使人望而生畏。
  这年夏天,仁德敲开了宏瑞的房门。当时,那位老人正赤膊躺在一张凉椅上酣然大睡。案头醒目处贴着一张印光法师的语录:死,学道之人念念不忘此字则道业自成。
  仁德进门,纳头便拜。三拜既毕,仁德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等待宏瑞醒来。
  在昏暗的光线下,宏瑞或许并没有看清来者是谁。他半睁开睡眼,冷冷地说:“你是谁,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仁德再次合掌问讯,说:“我是仁德,后山的仁德。你老人家这一向身体好吗?”
  宏瑞终于欠身起来,说:“呵,你来了,你请坐吧。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说来惭愧,你老还记得前几年你让我跟你学医的事吗?可惜那时我一心只在了生脱死上,因而良机错失,现在想来,后悔得很。”
  宏瑞笑了笑,说:“了生脱死是不错的,可是你怎么现在又想到要学医了呢?”
  于是,仁德将后山缺医少药,那里的人小病拖成大病,最后不得不以一死了结的情况说了一遍。
  宏瑞说:“你来了我很高兴。人都说我性格孤僻,说我脾气古怪。我古怪什么,我不就是懒得与人说些闲话吗?人一辈子光阴能有几何,一味地说些不咸不淡的闲话作什么?有那功夫,不如做些实际的事情,你说是不是?”
  “和尚说得极是,人生的光阴短得很,我这几年深有体会。”
  “人说我这人保守得很,你想,我都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有几年好活,我这点东西,难道还要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不成?我是巴不得有人跟我学呢。人活在世上,多学点东西有什么不好?”宏瑞说着,一边从房里翻出一堆医书,一一地摊在仁德的面前,说:“天下的学问,都在书中,要想学得一个好郎中,不读破几篓子医书是不成的。”
  仁德看这些书,一本《黄帝内经》,还有几本《古今医案按》以及《仿宋古本医经七十二种》。仁德翻着这些泛黄了的线装书,从内心中感悟到,人的一生,有多少东西需要人去认认真真地去学啊。他知道,这些书对于他来说,是一段长长的路途,是一座高高的山峰,但是,他相信一句古人的名言: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只要舍得花功夫下力气,就不会学不到真本事。
  宏瑞见仁德一下子贪着在那些书里,突然又说:“别迷在那些书里,该记的记,不该记的不必记。好东西,都在我这里哩。”老和尚拍着自己光亮的肚皮,一副莫测高深的样子。
  过了几日,仁德再次来到祗园寺,老和尚问了一些事情,知道这个学生是真下了功夫,捧回去的书差不多都读了。老和尚又传给仁德一些汤头歌诀,仁德也一一用心地记了。
  已经是半下午了,仁德仍没有要走的意思,宏瑞说:“看你那贪劲,要知道功夫是一点一点学来的,性急喝不了热稀粥。”
  仁德说:“后山有一青年患风窝炎,当地人称作‘挞背’的,求了无数的医院,仍然不得而治。听说老和尚的千锤膏有奇效,我是想
  “看来你还想掏我那最后的一点东西,我本没有要瞒你的意思,现在,我就领你上山去采些草药来,我们一起做千锤膏吧。”
  老和尚说着,拎起屋角的一把禅铲,二人一起向东崖走去。到了崖上,宏瑞一边采集着各种制作千锤膏的草药,一边给仁德讲解着这些草药的用途,以及它们的药理性质。仁德一边听着,一边将老和尚的传授用心地记在随身携带的小本子上。老和尚采药并不贪多,不一刻钟,二人下得山来。老和尚又开了一副药方,让仁德去九华药店去抓些配制的药来。仁德一看,也无非是松香、桐绿、蓖麻油之类,并无什么特殊的材料,心里便怪道,原来闻名遐迩的千锤膏,配方也不过就是如此。
  宏瑞似乎看透了仁德的心思,便说:“大道平常,世之常理,现在,我就做给你看吧。”
  药终于配齐了,宏瑞又说:“医家与医家的区别,不在药上,而在量上,药量的配制,十分讲究。同一种病,不同的人用量不同,这就是俗话所说,良医看人,庸医看病。用药不仅要看病,更要看人,你别看这几味平平常常的东西,量配得适中,一剂即除大病,量配得不好,枉送病家性命的事也是会有的。”
  说话间,二人将挖来的草药洗刷干净,接着开始熬制捶打。直将那药捶打过千遍万遍,直捶得那些药如胶似膏,再分不出你我,认不清颜色,最后成了一团粘稠状态,这才罢歇。于是,仁德明白,所谓“千锤膏”原来就是这样经千锤万锤砸制而成。
  这天夜里,仁德在宏瑞的寮房里打了地铺,二人又谈些散散漫漫的事情,终于都累了,不等仁德合上双眼,从对面的铺上,已经发出了惊天动地的鼾声。
  仁德正要睡去,突然,宏瑞大叫一声:“仁德,我现在告诉你,你可千万不要随便给人看病,尤其是第一个病例,你得打出你的名声。”
  宏瑞说,病家投医,一半在药,一半在名,得投名医,药尚未服,病也就减轻了一半,这是精神在起作用。仁德也终于知道,医家的所谓秘不传人,其实并不全是为了故弄玄虚啊。
第18章 一叶方舟
  这是一个吵吵闹闹的世界,然而,对于一个修道者来说,这是一种难得的增上缘。
  人都说,人与人之间有一堵墙,但这墙是人自己砌的;要想拆去这墙,还得靠人自己。人要是想拆这墙也容易也不容易,何以见得?因那墙是人用各自的心去砌的,若要拆去那墙,还得人用各自的心去拆。
  在九华山,宏瑞老和尚一向以脾气古怪而远近闻名,谁都不敢惹他,谁也不肯主动去靠近他,谁都知道,以老和尚的那个牛脾气,弄得不好,轻者,招他一阵白眼,重者,惹他一顿臭骂,划不来的事情。但人却不曾想到,宏瑞老和尚也是人,他的心也是肉做的,难道真的就没有一把开启他心灵的钥匙?其实那把钥匙就在各人的心里头,人心里的那把钥匙就叫“真心换真心”。
  在与宏瑞老和尚接近的这段时间里,一开始仁德小心翼翼,生怕弄得不好,惹出什么不愉快来。可是渐渐的,他发现老人虽有老人的脾气,但老人却也有老人的可爱之处。比如有时候宏老弄了什么好吃的,专等着仁德一同来享用,仁德由于心疼老人,便不肯贪嘴。遇到这时候,老人就突然翻脸,说:“你是嫌我龌龊呢,既嫌我龌龊,你还一次一次进我门做什么?”说着就将那东西呼拉一下倒到外面的水沟里。吓得仁德赶紧赔不是作解释。有时候,老人高兴了,会哼上一阵小曲子,哼完了就给你说故事,说他小时如何如何调皮,如何如何让私塾先生哭笑不得。说到忘情时,那脸上眉飞色舞,这时候,你一点也看不出他是一个古稀的老人,那实足是一个调皮的孩童。
  仁德渐渐地发觉,宏老现在已经离不开他了,当然,他也离不开宏老。每隔一段时间,他会准时来到祗园寺里,像是相互间有什么默契,他知道这时候老人在等着他。他若是不来,老人会坐立不安的。他感到和老人在一起,的确有许多的快乐。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仁德就是这样与宏老在相互的心灵间架起一道热血虹桥。在那个人与人之间讳莫如深的年月里,一对忘年交的僧人在心灵间相互抚慰,相互砥砺着,以共同度过那一段非凡的岁月。
  仁德捶治的千锤膏,的确有着神奇的功效,一时间,后山一带广传着仁德师的“妙手回春”之技。人们患了无名肿毒来找仁德要膏药,得了伤风感冒也来找仁德要膏药。仁德的千锤膏似乎成了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除了病痛的人们对仁德千恩万谢,仁德不敢将这功劳落到自己的头上,总是说,我没有什么本事,我所有的本事,都是宏瑞老和尚传授我的,你要谢,就去谢宏老和尚。
  宏老和尚也高兴,他说:“我也要谢谢你呢,要不是你肯来学,我这点祖传单方还不要给我带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因此,宏老的话题又拉到另外的话头上来。
  “世上的一切都是个缘分,谁又会想到,在我就要归西的时候,突然就冒出个你来了呢?现在有了你,我还真不想急着归西去呢!”
  仁德打趣地说:“阿弥陀佛说了,说您老的愿业还没有报尽,还要在这娑婆世界多度些人,多做些功德,然后才肯要你。”
  “业力不饶人哪,”宏瑞说,“释迦牟尼佛那么大的神通,有人问他,世尊,你有那么大的神通,请问还有什么比神通厉害的吗?世尊回答他说,有啊,那就是业力。什么是业力?就是人在他的生命过程中的一切轨迹。也就是说,一切的结果,都是由行为本身来决定的。你在行每一个因时,果也就产生了。”
  仁德说:“人的愿力比业力还大。愿力能改变业力。”
  “正是这样,”宏瑞说,“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在你放下屠刀的一刹那,善根起作用了,心性中成佛的因子活泼起来了。”
  1967年的夏天,中国的社会上正在为一些所谓大是大非的问题在争吵不休,而在九华山祗园寺里,两位僧人却在饶有兴越地争论着一个关于佛性的话题。在这个小小的寮房里,那红旗漫卷的外部世界似乎是一个十分遥远的天国,而西方极乐净土,却是切近而热衷的话题。远离了那个世界的两位僧人,的确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
  一日,仁德一边在砸千锤膏药,一边听老人在说他年轻时的故事。仁德想起曾听人说过的一段关于宏老的公案,便脱口说出来:“宏老,听说你年轻时特别会打官司,有这事吗?”
  “那不是吹的,我打的官司虽然不能说每讼必胜,但十有八九都以我胜诉而告终。”老人的指间夹着一根烟,顿时沉浸在往事的得意之中。
  “有什么诀窍吗?”
  “没有诀窍。”老人来劲了,“你不听人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我不是跟你吹,那时候,连洋人大鼻子也败在我的手下。”
  仁德想逗老人说故事,于是就歇下手里的活,说:“你怎么和洋人斗上了?那时候官府也怕洋人三分呢。”
  木槌一下一下有节奏地砸在药臼里,宏瑞重新泡了一壶茶,一边就说起了一桩回肠荡气的往事。
  那是二十年代末,宏瑞在含山县清溪镇的福慧寺里当住持,同时兼任这个县的佛教协会会长。那时候,他不过三十出头的年纪。对于这样一位年轻的和尚住持,当地的一些人根本不把他放在眼底下。
  当时,与福慧寺毗邻的是一家洋人的商会。在福慧寺与洋人的商会之间,有一块空埸,为了这一片空埸,福慧寺同这家商会长期发生争执,双方都企图在这片空埸上盖自己的房屋,但都是迫于对方的势力,都未敢在那片空地上轻易动工。
  清溪镇已是一个规模相当的城镇,但却只有一所官办小学,因学费昂贵,一般的平民子弟很难进校就读。一些地方士绅便多次找到宏瑞,希望他能牵头,在本镇盖一座平民小学。他们说,只要宏瑞能牵头,筹募资金是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这件事就这样商定了下来。接下来,是要落实小学的埸地,宏瑞说:“福慧寺附近不是有现成的埸地吗?不用白不用。”宏瑞的话音刚落,就有人连连摇头,说:“万万使不得,为了这片空埸,福慧寺与洋商打了多年的官司。这几年洋商借着本国的势力,在中国的土地上一步步得寸进尺,万一动起手来,怕福慧寺不是洋商的对手。”
  或许说者是有意挑起宏瑞的火头,好让他去碰那颗香甜灼人的烫山芋。宏瑞果然就是那种服软不服硬的人物,当听到人说到洋商的厉害,顿时火冒三丈,说:“岂有此理,咱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盖房子,碍他洋人的屁事?哪有宁让场地空着,却不敢盖房的理?这所学校,我算盖定了。”
  宏瑞说着,便开始四处募化,果然不费什么大事,即刻筹措到一笔不小的款子。接着又请来工程人员,这天上午,便在那片空地上炸响了一挂千头响鞭,热热闹闹地拉开了皮尺,大动干戈起来。
  千头响鞭将一个镇上的遗老遗少们都吸引到这片空地上来了,来者有的是为宏瑞捧场的,有的是来看热闹的,也有闻着洋人的洋屁,准备着要给洋人搜集些材料,好为洋人通风报信来的。
  第二天,平民小学即开始破土动工了。宏瑞料洋人会来滋事,自己让人搬了一把太师椅子,亲自坐在了工地上,手握一串念珠,一副泰然自若的神态。
  果然,到了下午,一帮奴才拥着高鼻子洋人气势汹汹地奔了过来。
  福慧寺和尚悄声问住持宏瑞,:“怎么办?”
  宏瑞说:“不理他狗入的,干我们的。”
  不待洋人出面,奴才们却先吆五喝六,要求福慧寺必需立即停工,说这片空地本来就是商会的,决不允许福慧寺在这里盖房子。
  洋鬼子接着哇啦哇啦说了一通话,奴才们连忙说,这片空地自古就是商会的,决不允许福慧寺霸占云云。
  宏瑞呵呵大笑,说:“你这洋人的洋屁也是越放越邪乎了,这场地生在咱清溪镇的地盘上,这清溪镇自从盘古开天地它就是咱中国人的,现在你却说这空地自古就是你洋人的,我倒要问问你这大鼻子,你是几时钻到咱中国来的?”
  一句话倒是将那帮奴才问得张口结舌,无以言对。洋人又说话了:“这片地我买下了,这里还有契约为据。”说着就让奴才们将一张所谓契约递了过来。
  那所谓契约,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破绽,那不过是洋人横行霸道、某些国人欺弱凌强的又一产物,是又一个小小的不平等条约,宏瑞也料定它是见不得人的。果然,待到宏瑞欲伸手去接时,那洋奴立即又将契约收回。宏瑞笑了笑,说:“我这里也有一张契约,你要看吗?”说着,就从腰里掏出一张发黄的纸来,在那洋人的面前晃了晃。那洋人欲伸手接时,宏瑞也当即收回了。
  洋人的所谓契约无法见人,一时再使不出其他的招数,于是,包括一帮奴才在内,都愣在了那里,宏瑞回身朝自己的人挥挥手说:“都什么时候了,你们还不快给我动工?”
  洋人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立刻指挥打手,蜂涌而上,要与福慧寺刀枪相见。宏瑞呼啦一下脱掉外衣,大声地说:“谁敢上?”只见他两眼虎视眈眈,直视那帮打手。那帮打手都是受雇而来,而且平时也有风闻,知道这位和尚当过兵,做过自卫团长,武功更了不得,三两个上前,必要吃亏,一时便都被震慑住了。
  宏瑞见那帮打手被吓住了,便又说:“我倒要问问你们,你们是不是中国人?你们是不是清溪镇上人?你们的孩子都有资格进官方学校?今天,福慧寺要在这里盖平民学校,实是造福桑梓,兴国利邦之大计,你们怎么就反而帮着洋人损害自己?你们不感到羞愧吗?”
  只这几句话,当下就有打手掉头跑了。洋人见状,恼羞成怒,亲自挥拳,大打出手。几个死心塌地的奴才也冲上前来,欲与宏瑞一争高低。宏瑞摆开阵势,只几个拳脚,直打得那洋人及奴才屁滚尿流,喊爹叫娘,落荒而逃。
  洋人输了这一着,接着便恶人先告状,将一张状纸送到了官府,要告宏瑞欺打友邦之罪。然而他们不知道,早在出家以前,宏瑞即在一家警察局里供过职,官府里自然也有他的朋友。宏瑞反而告了洋人一个“欺行霸市,扰乱地方”的罪名。那个平民学校也终于盖起来了。从此以后,宏瑞的威名在含山县一带远播近扬,宏瑞也被人称作有名的“刀笔”,但凡平民百姓要打官司,必来找宏瑞商讨对策。
  这是一位刚强的老人。在他的心间,埋藏着一颗中华民族子孙优秀的种子。一九二六年,当伟大的北伐战争暴发之后,回族青年边正刚怀着强烈的报国之志投笔从戎,参加了讨伐袁世凯的行列当中。北伐战争的失败,使他的报国之志蒙上一层灰暗的阴影。他怀着一种颓伤的心情来到九华山,第二年即在祗园寺出家为僧。然而,等到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暴发之后,他即刻又脱下僧袍,参加当地人民的抗日自卫团,任上士文书,直到再次的失败。报国无门的回族青年边正刚只得仍回到祗园寺担任住持。不久即被选为九华山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息心归佛的宏瑞至中年后选择净土法门为自己行归的宗旨。他认为,生于末法的众生业障深重,唯有一句阿弥陀佛圣号能够帮助人们洗脱身心的尘垢,为日后往生西方极乐净土世界打下基础。宏老和尚当然知道仁德所修与自己的差别所在,但是,他并不因为修行的差别而对仁德有丝毫的轻慢。他认为,禅和净,是不二的。各人当然可以按照各自的机缘来选择自己修行的法门。参禅的人可以单提一句阿弥陀佛作为话头,然后在所提的佛号处生起疑情:念佛者究竟是谁?只要将这个疑团一再提起,审之又审,一切妄念当下便可了断。念佛者只要一念单提,让一句阿弥陀佛圣号从心中念出,从耳里进去,以此念念相续,久而久之,自然会得念佛三昧。
  这一年的年底,宏瑞在祗园寺里正要度过他七十岁的生日。这天中午,当仁德来到祗园寺宏老的那间小寮房的时候,宏瑞正面向西方跏趺而坐,在他的面前,是一柱袅袅升起的卫生香,而摆在他面前的经文,是老人不知从哪里弄来的一部《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仁德于是知道,这一天是老人的生日。儿的生日,乃是母的难日。在这个时刻,老人一定又想到那归于西方的父母亲人。仁德默默地退出门去,他来到街上,想给老人买一点什么生日的礼品。
  萧瑟的寒风卷过一片片枯黄的秋叶,在九华街的上空飘然而过,经过文化大革命洗礼的一九六七年的九华街,显出从未有过的萧条,本来就不甚繁华的九华街上家家是门庭冷落,几乎没有一样可供购买的东西。他走到老街的一个拐角处,在一处门前,他意外地发现这儿摆着几块豆腐,几块酱干。他如获至宝一般将这些豆腐和酱干全都买下,然后欢欢喜喜地捧着这些东西回到祗园寺的那间小寮房里,准备给老人做一顿好吃的东西。
  当他再次走进宏老的寮房时,案桌前的卫生香业已燃尽,寮房内有一股淡淡的香气。老人仍像先前那样跏趺而坐,然而老人的头却稍稍地低垂。不知什么时候,老人已经吉祥往生了。目睹眼前一幕,一股悲怆的气息涌上仁德的心头。他已经好几日没来祗园寺了,他原是要同老人好好度过对于老人来说这极不平常的一天的,没想到老人却悄悄地去了西方极乐世界。他突然想起半年前老人同他说过的关于业力的一番话,原来老人是早有预感的啊!他努力控制住自己夺眶而出的泪水,默默地将老人的房门带上,悄悄地为老人助念着阿弥陀佛圣号,愿老人一路吉祥西归,往生到那遥远的西方圣境。
  他后悔平时没有很好地孝敬老人,在老人生病的时候,没有好好地侍候在身旁。现在,老人走了,今后,还会有谁手把手地教他学医,向他传授净土资粮呢?想到这里,一股悲怆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地夺眶而出,他开始意识到,他已经失去又一位他人生中最最尊敬的老人。
第19章 哭泣的山林
  人啊,非得将这世上财富在一天之内享用一尽吗?
  山,重重叠叠的大山,那茂密深邃的山林,曾经是我们的祖先繁衍生息的地方。我们从那片山林中走出来,从而走出了远古,走出了刀耕火种。那无边无际的大山啊,曾经是我们生命的摇篮,我们生命的故乡。那逶迤起伏的山峦,那潺流不息的溪水,曾经给了我们无限的灵感,为多少人创造了驰骋想象的艺术空间。
  山,更是培育禅的基地和温房,一代一代的禅师,正是依托这无边的山林,让禅的幼苗在这里逐渐长大,从而折射出智慧的光芒。公元五世纪中叶,在北周的废佛浪潮中南逃的慧可选择了长江以北淮河以南的司空山作为自己的修习道埸,从此开始了禅宗的山林化倾向。禅宗的山林化,是中国佛教的一次空前的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佛教居无定所的行化生涯,从而一步步向集团化丛林化迈进,也一步步走向成熟,走向壮大。
  中唐晚期,禅宗马祖道一禅师的弟子普愿禅师在池州南泉山建立了一个庞大的禅宗园林,在这座禅宗园林里,集结了数百名自耕自食的僧人。一次,当东西两堂僧人为了一只猫而争执不休时,普愿毅然斩杀了那只不幸的猫。僧人们从这刀光剑影中当即大悟:原来那被我们如此执着的对象并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一件突然的事变,均可以在刹那间将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就是禅宗史上著名的“南泉斩猫”的公案。而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另一位叫大同的禅师则选择了在一千多年以后产生了辉煌的“桐城派”文学的江北桐城投子山作为自己的修习道埸。一次,赵州从谂禅师慕名来访。在山路上,他看到一个提着油壶,正准备下山卖油的老汉。当他得知这就是他早就仰慕的投子大同时,感到很是失望。他说,我很久以前即向往着投子山,没想到今天却见到了一个卖油的老汉。大同说,你怎么只见卖油老汉,却不见投子大同禅师?赵州问,如何认识真正的投子大同禅师?大同说:油、油!赵州明白了:只有通过从外到里,再从里到外的循环往复,才能真正完成对一件事物的认识过程。
  也许正因为中国佛教与山林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所以才有了“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说法,有了“无山没有寺,无寺不在山”的民间俗语。山,对于僧人来说,真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啊!
  然而突然间,一棵棵大树倒下来,一片片山林消失掉,它们化作人们的财富,化作人们欲望的食粮。山林开始哭泣,山林在一步步走向枯竭和死亡。但是人们不知道物极必反,不知道最后受到惩罚的恰恰是从山林中走出来的人类自己。
  九华后山朱备的山林早在1958年的“大炼钢铁”运动中已经受到第一轮砍伐,现在,当“造反派”的铁拳将一切政府和制度统统打倒之后,人们又蝗虫一般浩浩荡荡地涌向了山林。于是,在那座原本寂静的山林里,再次响起一声声斧锯的轰鸣和一声声树木轰然倒塌的声音。
  那震耳欲聋的砍伐之声再也不能使惯于清修的僧人沉寂下去了。
  “是谁批准你们来乱砍滥伐的?你们知道这些树木长成这样需要多少年吗?”这时,“无语”的仁德再也不能再沉默下去了,他走出屋子,质问这些无知的乡民。
  人们感到很奇怪,这是什么年头了,砍几棵树还需要经谁批准?
  他去与道友们商量:“大家是不是应该想想办法,我们总不能坐视不管吧。”
  “还是少管闲事吧,你也不想想我们都是些什么人?”道友们劝他说,“见而未见,闻而未闻。把你的功夫提起来。”
  于是,他开始静坐于室,他希望自己能“端坐无念,寂无所寂”;他希望自己极力堵住“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扇大门,以防止“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的干扰。这是几十年里他修来的功夫,他对自己这起码的功夫相当自信。
  然而,一棵棵大树轰然倒塌之声在山林间震响着,这巨大的轰鸣声震彻着整个山林,震彻着人的内心,这是令人揪心的轰鸣,该死的是,它毁灭人的道心,让人再无法静坐于室,无法保持“六根清净”——他几十年修得的道心啊!他终于走进公社革委会办公室的大门,问那些在夺权斗争中占据了高位的头头们:“后山的山林在遭到大面积的破坏,你们看到了没有?”头头们当然是看到了,但是,他们的心思不在这上头,他们的心思在“权”字上,他们为夺取更大的权力而忙碌着,他们无暇顾及那些呻吟的山林。
  “所有的大德,没有一个是在山洞里获得开悟的境界的。”这是当初禅慧说过的话。是的,当山林在被无情地砍伐,当我们生存的空间在受到一日甚似一日的破坏,居然还能守在自己的一方“山洞”里安然修道,那道,还能是什么道吗?
  在那些日子里,仁德整天奔跑在那片山林里,只要哪里有砍树的声音,仁德就出现在哪儿。他一遍遍地给他们讲道理,他说,你们知道祖先们种下这些树是为了什么?为了造福我们今天的子孙。在那些种树的祖先中间,一定也有孤寡老人,他们种下这些树的时候,明明知道自己不能有现实的受用,但是,他们还是种下了这片山林,于是才有了今天的这一片浓荫。古人尚且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精神,今人反倒不顾自己的子孙,而只顾眼前的一点利益吗?人啊,非得要将祖先留下的财富在一天之内享用一尽吗?你们都是生在佛地,应该是懂得因果的。种下一棵桃树,必会结下一树的桃子,种下一地苦瓜秧,必会长出一地的苦瓜。今世背下的因果,来世是一定要报的。
  有人似乎感动了,说:“师父,你劝住我们劝不住他们,只要他们不砍,我也就不砍了。”
  仁德知道,在这个时候,依靠他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阻止住这“蝗虫”般的砍伐大军的,政府没有了,法律没有了,现在,他只有去向人民军队求援去了。
  他去找“支左”部队,他向“支左”部队详细地汇报了后山朱备山林被大片砍伐的严重情况。每天早上,他带上干粮,步行几十华里,来到部队的驻地,然后便开始了他的软磨硬缠。于是“支左”部队的方营长被这位和尚感动了,当即派出了一个连的军队,带着枪枝弹药镇守在山口要道。“蝗虫”们终于有所收敛,但是,他们坐在家里观望着那片越来越稀疏的山林,他们知道解放军是不会久留在这里的,他们等待新的时机,等待山林所能给予他们的最后的财富。
  果然,不久,解放军走了,“蝗虫”们又开始涌上山头,开始了更大规模的砍伐运动。仁德的心在滴着血,他的心在为这些山林而哭泣。他再次走进山林,拦住一个砍树的人,说:“你们为什么这样干?”被问的人莫名其妙,说:“为什么?为了老婆孩子,你懂什么?”仁德说:“我懂的,我知道你们是为了老婆孩子,可是,你们将山林都砍光了,将来你们的孩子靠什么来过活?”“将来是将来,现在是现在。”那个人不再理会这个和尚,继续砍他的树去了。这时来了一个中年人,他知道就是这个和尚先是跑到公社革委会,接着又跑到部队那儿,目的就是阻止他们砍树,他恶狠狠地说:“和尚,念你的经去吧,否则,你不会讨好。”仁德说,山林都砍光了,将来大家又能讨什么好呢?
  正在这时,从遥远的苏北传来一个消息:母亲病危,老人唯愿在最后的一刻见到心爱的儿子。
  这巨大的不测,发生在这个令人心寒的年代里,仁德几乎是被这刺激彻底地击倒了。
  在这个世上,还有什么比母亲更亲的人呢?母亲的一生,是辛苦操劳的一生。母亲几乎没有一天安闲的日子。在那间低矮的农舍里,母亲抚育了她的儿女,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而将生活的苦难留在心间。母亲有着一切农家妇女的勤劳和俭朴,同时又有着一颗博大而慈爱的心。当年11岁的他第一次走进太慰庵的时候,不知多少人说,你怎样舍得将你亲生的儿子送去出家?母亲笑着说:“出家乃大丈夫所为,是多少世修得的缘分,我儿子若真能做得一个堂堂正正的出家人,那才是我这做母亲的福报呢。”刚出家那会,仁德免不了有些思家念母,每次回家,母亲总是严厉地说,你怎么不在庵里好好用功,然而他看出母亲脸上那难以掩饰的喜悦。那时候,母子俩围坐在一盏小油灯下,有着说不完的话儿。而到了他要回太慰庵的时候,母亲将他送到村头,绝不再说一句话,绝不多送一步路,以免他再思家。当他因依恋母亲,一步三回头时,却只见母亲毅然的背影。他知道,母亲也在思念他,母亲在默默地流泪,但母亲绝不要让他看见自己在流泪,以免将悲恋的情绪传导给他。
  在这个时刻,他多想插上翅膀,飞到家乡,飞到亲娘的身边,但是,他知道这是不现实的。在那个非常的年代里,到处在响起武斗的枪声,到处都是纷乱的口号声,九华山与前港村,遥遥如隔千山万水。再说,这时候他不能离开朱备,朱备的山林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砍伐,他必须利用一切力量,千方百计地阻止住这砍伐的浪潮。
  “文攻武卫”之风越演越烈,敌对的双方已经开始动用了枪炮子弹。于是,又一支军队开到了青阳县城。当这支军队开到青阳县城的时候,仁德再次带着干粮,冒着被“文攻武卫”者的流弹随时击倒的危险,一次次地来到部队的驻地……
  后山乱砍滥伐之风终于平息下去了。然而从老家传来惊人的噩耗:母亲终于没有等到爱子的归来,撒手西去了。
  巨大的悲痛像锥子一样刺扎在仁德的心中,他走进寺后的山林,对着茫茫苍天,失声痛哭起来。世上的悲痛有千万种,有哪一种比得上伤母之痛啊!现在,母亲魂归西去,而作为人子,却不能亲自去为母亲治丧行孝。母亲,请愿谅儿的不孝吧,儿将在心里为您一万遍地祈颂,愿您老人家转生安养,乘愿再来。
  仁德想起人生的生老病死,想到了人世的无常,他决定为母亲诵三日《地藏本愿经》,为母亲的亡灵作一次超度。
  人生有很多的苦因,但是,丧母,则是人生最大的苦因。他强按着内心的悲痛,捧出《地藏本愿经》开始小声地诵念起来: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尔时,十方无量世界不可说不可说一切佛,及大菩萨摩诃萨皆来集会,赞叹释迦牟尼佛,能于五浊恶世,现不可思议大智慧神通之力,调伏刚强众生,知苦乐法,各谴侍者,问讯世尊。是时,如来含笑,放百千万亿大光明云,所谓大圆满光明云,大慈悲光明云,大智慧光明云如是等不可说光明云已,又出种种微妙之音……
  “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若以我神力千劫测度,不能得知。佛告文殊师利,吾以佛眼观故,犹不尽数,此皆是地藏菩萨久远劫来,已度当度未度,已成就当成就未成就……”
  三日,《地藏本愿经》诵毕,仁德又接着诵《无常经》为母亲回向。
  这几日里,仁德不出门,不言语,心中只有无尽的悲哀。他想母亲生下了自己,而自己却没有一天侍伴在母亲的身边,而今母亡,却又不能为母亲作最后的送别。母亲呵,请原谅儿子的不孝,儿子只能在这里为您诵经,愿我佛的无边法力引您到极乐的圣境,待莲华会上,母子们再重逢了。
  他诵着《无常经》,觉得这是一部对于芸芸众生来说极受用的经典。这部经典总说了人生的种种“不可爱”、“不光泽”、“不可念”以及“不称意”,那就是“老、病、死”三种法。这部经典文字优美,言辞悲切,而且经文只有三百字,诵念方便,容易记住,是一般学佛人最方便的持诵经文之一。他想等以后有条件,将亲自抄写这部经文,供养三界众生,令众生知苦得乐。
  不久,“上山下乡”运动开始,兄长德业将自己的一个儿子送到青阳县朱备乡插队落户,并听从仁德的教诲。仁德从侄儿那里得知,母亲的逝世,兄长们操持得十分周全,再加上母亲平时乐善好施,周济众邻,虽然是在非常的年代,但母亲的葬礼操办得十分热闹,这多少给仁德悲痛的心中一丝安慰。仁德从侄儿处还得知家乡的一些其他消息。“文化大革命”的“破四旧”运动,太慰庵也没能逃过那埸劫难,恩师松琴长老忧愤成疾,只怕难度过这一难关。这消息给仁德因母丧刚刚平静下来的心理又一个新的打击。母丧而不能尽孝,师病却仍不能前往,这是人生多大的悲哀!于是他再为恩师松琴诵几日《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为师祈颂平安。
  侄儿的到来,为仁德寂寞的生活添加了一些新的欢乐。他告诫侄儿说,一个人只有踏踏实实做人才是本分,既来插队落户,就当虚心向农民学习,认真改造自己,让自己做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侄儿听取了叔父的教诲,后来他回顾那一段朱备乡下插队落户的生活时说,那是一段难忘的时光,与当地农民的交往,尤其是叔父的言传身教,给我的一生都留下了无尽的精神财富。
第20章 是与非
  吃,在那个年代竟成了大是大非的问题,而对于一个修道者来说,这的确是大是大非。
  在支左部队的干预下,后山乱砍滥伐之风总算平息下去了,广袤的山林,终于恢复了它往日的平静。然而那些见利忘义者却对仁德恨之入骨,有人公开扬言,要对仁师下手。有好心人对仁师说,不防君子,当防小人,希望仁德出门时要小心些。仁德笑了笑,他知道那些人不过是说一些大话,发泄发泄心中的怨恨和不满罢了,他们终归是能理解的。仁德照样出门,照样该干什么还干什么。拥护仁德的毕竟是大部分,人都是通情达理的,没有人希望将祖宗留下的财富在一天内挥霍一尽。就这样,仁德被大家推举为后山佛教生产大队的大队长,在那个非凡的历史时期,人们将一副千斤重担放到了仁德的肩上。
  一九六九年,随着“文化大革命”运动的进一步深入,后山佛教大队的“斗批改”运动也越来越深入地开展起来,工作组再一次进驻到后山双溪寺。
  工作组长老王是一位工人,他刚刚脱下工装,走出车间。他有着一颗朴实善良的心灵和率直粗犷的个性。他没有读过什么书,当然也不懂什么太多弯弯绕绕的理论,但是,他知道自己是受组织培养多年的老工人,现在,组织上派他来做这些僧尼的工作,他必须做好才是,否则,他对不起组织。
  在那些日子里,老王同这些僧尼们一起开会,一起到田间劳作。有时候,他就睡在寺庙里,吃着同僧尼一样的伙食,真正做到了“同吃、同住、同劳动”。在长久的相处中,他发觉这些僧尼一点也不难处,虽然个别人性格有些孤僻,不爱说话,但大多数人都像他的工友们一样,爱说爱笑,爱打爱闹。有时候,老王在田间地头说起一个他在车间里听来的什么段子,一样能把这些僧尼逗笑得直不起腰来。
  近一段时间以来,老王突然感到身子骨没有以前硬朗了,他总是感到没有力气,在地里干不到一会儿活,就有一种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他想,怎么变得这样娇气起来,是不是离开车间太久了?后来终于弄明白了,那是这一阵一直同这些僧尼们生活在一起,不沾荤腥的缘故。老王想,人哪能长期不沾荤腥呢?怪不得这些僧尼一个个骨瘦如柴了,不吃肉,又怎能长肉呢?不行,一定要改善他们伙食,即使我改造不了他们的思想,但一定要改造他们的身体,把他们的身子骨吃得壮壮的,干起活来好有力气。
  终于有一天,老王来到朱备街上,用刚刚发下来的工资买了几斤猪肉,兴冲冲地走到双溪寺里。
  “老王你干什么呀,快别进来,快别进来!”一个小和尚见了,慌不及地去关寺门。
  见此情景,其他僧人顿时都吓呆住了。这个老王是怎么了,难道他连自古以来僧人素食这样一个普通的道理都不懂吗?
  “老王同志嘴馋了吗?快拿到山下老百姓家去烧吧,今天双溪寺的伙食没你的份。”
  然而老王大咧咧地笑着,说:“我说你们这些出家人呐,何苦来哉,猪羊牛,还有鸡鸭鱼,不都是给人吃的吗?你不吃它,它还不照样让别人吃去了?人生一世,放着好日子不过,看着好东西不吃,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这又何必?”
  “不行,不行,我们现在虽然是穿了小领衣,但长期养成的素食习惯却是改不了的。”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但我今天就是要请你们好好地吃一次饭,否则,你们的灵魂不仅不能得到改造,连身体也要垮掉。”老王自顾自地说着,一边向寺里走来。
  小和尚拦在门口,就是不让他进来,于是,一个要进,一个不让进,双方僵持起来。老王发火了,说“今天你们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我认为这是大是大非问题。”
  “什么大事大非,不吃就是不吃,你总不能硬赶着鸭子上架吧。”
  “你不知道我们是受过戒的吗?犯了杀戒,那是要堕地狱的。”
  老王不懂什么赶鸭子上架,更不懂吃了肉就要下地狱什么的,此刻,他被拦在门外,呼呼地喘着粗气,脸上很有些挂不住的感觉,他实在没有想到,这些平时看来温温顺顺的和尚今天竟然同自己明火执仗地对抗起来。
  “怎么,你想对抗工作组吗?”情急中老王学着扣起大帽子来了。
  老王的这一着起了作用,顿时,僧人们语塞了。
  有人跃跃欲试,说吃肉就吃肉,只要不让去死,吃几块肉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是有这样一则公案吗,说是某朝某代有一位皇帝,特别喜好与和尚交往。一天,他要请一位大和尚进宫赴宴,陪宴的除了文武大臣,还有皇帝娘娘。皇帝请和尚吃饭,当然都是一些素食,但偏偏厨师出错,上了一道茭白鹌鹑蛋。而那位娘娘不懂佛法,纤纤小手执起银勺将一只鹌鹑蛋亲自送到和尚的碗里,并且说:“师父请尝,这叫混沌乾坤,宫里一道名菜。”和尚正要说话,皇帝却先开口了:“既是娘娘盛情,和尚不可不食。”这可着实让那和尚为难了。吃了这蛋,显然犯了佛戒,因凡是蛋类,均属有情生命;拒而不食,岂不是违了圣意?正当席间大臣们等着看和尚笑话的时候,那和尚将那鹌鹑蛋夹起,说了一段偈子:“混沌乾坤一口包,内无骨头外无毛,老僧带你西方去,免在人间挨一刀。”说着,便将那鹌鹑蛋一口包下。人都说,这和尚真是个机智的和尚。
  这时更有人说出另一则典故,说是前秦符坚欲攻打东晋。高僧道安闻听之后,便亲自进宫劝谏符坚,希望他能怜悯百姓苍生,不要与东晋刀戈相见,伐兵征战。符坚一心要征服东晋,又哪里听得进一个和尚的意见。符坚指着满席的荤腥说,你能陪我吃了这顿饭,我便不再发兵。道安望着席上的荤腥,内心激烈地冲撞着,终于想,只要是为了百姓苍生,纵然是被罚下地狱又会怎样。于是,道安真的陪着符坚吃了那顿难咽的午饭。但是,符坚出尔反尔,仍然率八十万大兵从长安出发攻打位于淝水西河的重镇寿阳,结果却大败而归。
  但更多的人说,这不是强我所难吗?我宁愿被打成反革命,这肉是万万吃不得的。更有一些老僧尼们情绪激昂,他们大声疾呼,说这不符合毛主席的政策,不符合党的宗教政策。
  老王有一股子牛脾气,这时索兴又抛出了一句更大更沉的帽子,老王说:“不行,这是大是大非问题,今天,可就看你们是真革命还是假革命了。”
  谁能想到,吃,在那个年代竟成了大是大非的问题,而对于一个修道者来说,这的确是大是大非啊。
  双方正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仁德背着药箱从病人家回来了,问明了情况,仁德笑了笑,将老王拉到门口台阶上坐下,说:“老王同志,我知道你是好心,你是心痛我们的身体是不是?但是你应该明白,我们这些长期素食的人,胃的功能已经同一般人不一样了,这不是革命不革命的问题,而是一个生理极限承受力的问题。就像北方人吃惯了馒头,让他吃大米饭,他觉得嘴酸得受不住;就像我们下江人,吃惯了甜食,让他像四川人一样咬辣椒,他不吃出一身大汗,吃得胃出血才怪。这道理,你懂吗?”
  老王细心地听着,渐渐的,他脸上的怒气消了,他站起来,拍拍屁股上的灰,说:“到底是多吃了几斤盐,同他们就是不一样,你这样一说我不就懂了?你听他说的,什么吃几块肉就犯了什么戒,就要下地狱什么的,这不是太玄乎了吗?”
  不管怎么说,老王总算把那刀肉带走了,带到山下的老百姓家里去了。对于老王这样的好人来说,他一旦懂得了事理,他就会收回自己的意见,且不管这事理是哪样的事理。
  工作组终于撤出了后山双溪寺,一九七三年春天,一些返俗的僧尼因无法适应家居的生活,陆续回到到了双溪寺里。这时候,后山生产大队约有僧尼七八十人,这七八十人中,除了少数年老体弱的,大部分都是一些青壮年。在当时那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这支队伍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可想而知。一方面,返俗之风仍然盛行,另一方面,迫在眉睫的是吃饭问题。这时,身为后山佛教生产大队长的仁德强烈地意识到,必须生产自救,才能稳定住这支佛教队伍。终于有一天,在双溪寺的墙上亮出了一幅大标语:“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寺里吃闲饭”。这口号是农禅并重的回归,于是,人们又想起了那个被弟子藏起锄子就拒绝进食的百丈禅师,想起了“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古老禅训。一场轰轰烈烈的生产自救的热潮在后山双溪寺里悄悄地开始了。
第21章 悬壶济世
  寺庙被砸了,佛像被毁了,然而对于一个出家人来说,他慈悲济世的情怀不会消失。
  直到今天,人们还记得九华后山双溪寺里的那个简陋的医疗室。
  那实在是一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尤其是广大农村,乡下人进城去看一次病,真是比什么都难啊。正因为如此。毛泽东主席发出了“六·二六”指示:“要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中去。”而处于落后山乡的人们,则智慧地喊出了“一根银针一把药草”的口号。
  双溪寺医疗室的红火,正应了那个时代医药的匮乏。很多年后,当有人对仁德当年的医术刨根问底时,仁德不置可否地笑笑说:“我哪是什么名医?只不过在当时普遍地缺医少药,我这个土郎中才有了用武之地。如果说真有什么诀窍,那就是我的确得到了真传,那就是宏瑞和尚的千锤膏。”
  在双溪寺医疗室里,只有唯一一名医生,那就是仁德。他是医生,又是护士;他是中医,又是西医。他对照一本当时“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临床医学》一条一条地“现买现卖”,但他也不拒绝随时采集到的民间单方以及所谓食疗、水疗等等。他是中西医结合的疗法,中药煎服,千锤膏敷治,再加上青霉素注射。总之,他是多管齐下,综合治疗。双溪寺医疗室名曰“佛教诊所”,但是,附近生产队里的农民一般都情愿到这里来就诊,包括那些公费医疗的干部们,也都乐意来找“仁医生”看病。
  寺庙被砸了,佛像被毁了,然而对于一个出家人来说,他慈悲济世的情怀不会消失。这正是佛教慈悲济世的本质所在。
  说起来,“仁医生”的知名度,是从治愈一名农村妇女而开始。
  那是一个冬日的黄昏,双溪寺外的田野里走来一群急急匆匆的人。借着西斜的晚霞,可以看见这些人抬着一张竹床。那竹床上躺着一个气息衰微的女人。女人昏睡着,那张蜡黄的脸,几乎让人看不出她是活人还是死者。
  女人的丈夫,一个老实巴交的青年农民一头扑进双溪寺里,见了仁德,扑咚一声就跪下了。
  “仁医生,救救我们全家吧,我有四个未成年的孩子,她要是没了,我这一家可就完了。”
  仁德将青年农民扶起来,说:“不要急,有话好好说。为什么病成这样才来?”
  “先是以为肿毒,贴了几张随便买来的膏药,但不见效,只好去看赤脚医生。赤脚医生说不要紧,打几针,吃几片消炎药就好了。谁想那些药全无用处,人也一天天不成人样,只好抬到县医院里。医生一看,说……说没法治了,让抬回家,想吃什么就让她吃什么。听人说这里有个仁医生,所以就来了。菩萨,你发发善心,救救她吧。”青年农民说着,泪一把,鼻涕一把地哭了起来。
  仁德仔细地察看了病者的患部,只见病人那半边乳房黑紫肿胀如一只巴斗,浓而腥臭的粘液正一点一点地从女人的患部渗出来。
  仁德叹了口气,说:“我没有治过这样的病,我没有多大的把握。”
  这时,青年农民再次跪在仁德的面前,他拉着仁德的手哭着说:“仁医生,都说你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你要是救了她的命,我们全家给你烧高香啊。”
  仁德说:“你要是想不出其他的办法了,我可以试试。不过我说了,医生治病,却治不了命。若当她命不该绝,或许她就有救。这就看她自己了。”
  病者的丈夫又要下跪,其中的一位老人连忙将他拽了起来,并且责怪他说:“仁医生已经把话说透亮了,各人有各人的命,不过她今天碰到了仁医生,算她三生有幸,就是治不好,也怨不得人了。”又朝仁德双手合一合十,说:“仁德父,你放心治就是了。治不好,决不怪罪于你。”
  仁德吩咐将病人抬进了双溪寺,只留下病人的丈夫照顾,其余人全都回去。这时,天已黑了。仁德顾不得其他,连忙将已经配好的千锤膏给病人敷上。夜渐渐地深了,病人时而在昏睡中呻吟,时而被疼痛折磨得大叫不止,病人的丈夫则将一副绝望的眼神,如落水者希望能抓住任何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投向仁德。
  以前的患者,只要是千锤膏敷上,不消两个钟头,患处自然会有一阵麻凉的感觉,疼痛也会明显减轻。但一夜过去了,那女人的病况居然没有丝毫变化。仁德心里开始焦急,自从做了这个土郎中,的确还没有碰到过像这样病入膏肓复杂而难对付的病人。如果得自于宏瑞和尚的千锤膏对她仍不起作用,自己可真是无计可施了。
  这时,他多么希望宏老和尚还活在人世啊,要是老人还在,他遇到这种病人还这样六神无主吗?
  一夜的紧张忙碌身心劳顿,他感到累了,于是靠在竹椅上,不知怎么就睡着了。朦胧中,忽然看见宏瑞老和尚就站在那双溪寺的门口,眼睛一愣一愣地看着他。他猛吃一惊,睁开眼来,原来不过是恍忽中的一个梦境。他忽然想起老人说过的话,医家与医家的区别,不在药上,而在量上。同样的千锤膏,不同的病人,剂量的不同,治疗效果绝然不同。
  他滹地翻身而起,取来纸笔,几笔挥就,重新拟成一副药方,让病人的丈夫赶紧到县里去抓药。不到午后,新的药方到了。而这时病人正处在昏睡的状态。面对衰弱已极的病人,仁德又有了新的犹豫。重新配制的千锤膏加进了几味毒性较强的中药,实为以毒攻毒,而这样的方子,万一用得不当,也有可能一下子就断送衰竭已极的病人的性命。
  病人的丈夫似乎看出了仁德的犹豫,这时反倒镇静起来,说:“仁医生,我知道你是难以下手。我这女人已是九死一生,我不找你,也只有死路一条。你就大胆地用药吧,万一她真的命短,那是她命中注定,怨不得你。”
  事已至此,根本容不得他再三犹豫。他似乎也只有冒险一试,才是唯一的方法。同时他在心里暗暗地祝祷:宏老,保佑我一切成功吧!
  仁德横下一条心,将几味药和在锅里,利用文火,直熬了一个多钟头,接着,又将那熬得半干的药捞进药臼开始捶治。仁德捶了几十个回合,臂有些酸了,于是便吩咐病人丈夫接着捶治。直捶得那药草如糍粑一般粘稠一团,这才给病人小心敷上。
  到了下午,病人忽然疼痛难忍,哭爹叫娘,大声呼叫。那男人连忙抱住女人,哭着说:“你要走,就痛快点走吧,免得这样受苦
  仁德看时,只见那患者的乳头正汩汩地向外流着黄水,那流出的黄水腥臭难闻。仁德心里一阵狂喜,他明白,药力在起着作用,药的毒与病的毒在相互交战,现在,就看这女人的生死的缘分了。
  仁德让那男人按住索索发抖的女人,并用茶碗接住女人的乳头,且不顾那女人绝命般的叫喊,将毒液一点一点往外挤着,直挤得肿胀的乳头瘪塌塌下来,病人也昏死过去,开始沉静下来。
  那男人以为妻子已经咽气,一边哭着,一边开始焚化烧纸。仁德却在心里暗暗欢喜:他总算又救了一条人命。他在心里念了一声“阿弥陀佛”,便歪倒在一旁睡着了。
  治好了那九死一生的女人,仁德的名声大增,从此,慕名前往双溪寺求医者络绎不绝。后山生产大队的领导开始正式找仁德谈话,大队干部说:“不久前,毛主席发表了关于农村医疗的‘六·二六’指示,正好大队里缺少一名赤脚医生,这赤脚医生就由你来当吧。我们一年给你记二百个工分,这比你下田种地强多了。”大队干部接着说:“不过,你行医的所得必需全部上缴大队,作为大队的集体收入”仁德不敢违拗,只得欣然领受。从此,仁德背起了小小的药箱,走在朱备的村村陌陌上,老人孩子远远地看见那个修长的身影缓缓走来,就欢喜地叫起来:“仁医生来了,仁医生来了!”
  穿上了小领衣的仁德,有人叫他“老仁”,有人叫他“仁医生”,也有人叫他“仁师父”。人家叫什么那是人家的事,但是,仁德一天也没有忘记自己是何许人也。他想,穿什么衣服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接受过三坛大戒的僧人,你是否处处事事谨记自己是一个佛陀的弟子,并时时以佛陀的大悲精神去拔苦济世,忘我利他。佛陀的精神是无相的,是不执着的。
  仁医生的医术后来被人们传得有些邪乎起来,人们说,仁医生不是一般的医生,他身上有一种功夫,他是用他身上的功夫在给人治病。
  这消息不胫而走,后来就传到了公社里。公社领导决定派了一个“三结合”的调查组下到双溪寺进行调查,说这事必需上升到阶级斗争的高度来认识。
  讨论这问题时,当时一位军代表多了一句话,军代表说:“我看调查组里最好要有一个医生,这样我们处理问题时就更有发言权。”于是,刚刚从省城医院下放到青阳的郝医生就加入到“三结合”的调查组里来了。
  调查组来到朱备,他们一边对周围的贫下中农进行阶级斗争的宣传,一边听取在双溪寺就诊病人的意见。同时,另有两人,包括那位从省城下放的郝医生,则蹲点双溪寺,对仁德的医疗情况进行实地调查。
  几天的调查下来,调查组没有发现仁德有任何违规的言行。郝医生认为,双溪寺的医疗条件的确不好,但仁医生采取了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疗,弥补了双溪寺医疗条件的不足。郝医生甚至提议,组织全公社的赤脚医生到双溪寺学习,学习仁医生是怎样利用现有的条件热心为病人服务的。另外,郝医生还提出,仁医生的千锤膏的确是一种有着特殊疗效的民间单方,它取之遍山的药材,经济适用,应当组织推广。公社领导的一埸虚惊就这样平息了下去,但是,公社领导并没有将郝医生的建议纳入公社革委会的议事日程中去。领导们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抓阶级斗争,郝医生毕竟是一个臭知识分子,他的建议,多少带着某种臭老九的迂腐之气。
  1975年,仁德被调到前山,开始担任佛教大队会计。然而,他并没有放下他的医疗箱,他把自己的医疗室搬到了旃坛林。在九华街上,人们仍然能看到仁德背着那只小小的药箱到处行走,他成了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那一带包治百病的郎中。
  这一年的夏天,一个神情忧郁的青年在双溪寺门前的山路上徘徊着,终于,他走进了仁德的屋子。
  “师父,你一定要帮助我,”青年说,“我患了严重的失眠症,好多次,我都想以自杀的方式来结束一切。”
  “啊,你有什么排解不开的心事吗?要知道,自杀是一种懦弱。”
  “这我知道,”青年说,“我本来就不是一个坚强的人。”
  仁德明白了,这是一个愤世嫉俗的青年,他遇到什么麻烦了。
  听着青年对自己烦恼的叙述,仁德开始喜欢上这个青年,他觉得在这个青年的身上有一种非常宝贵的东西。
  “你愿意在我这儿住几天吗?我有许多病人,我需要一个助手。”
  他知道现在给这个青年说再多的道理也无济于事,还是让他看看朴实如泥土一样的生活吧。于是,赵有志在双溪寺里住了下来,成了双溪寺诊所的一名助手。他帮助仁德递药拿针,他给病人端水送饭,他目睹着这位穿中山装的僧人怎样热情周到地为病人诊病,听那些朴实的农民怎样以愉快的谈笑打发自己苦涩的生活。生活是实实在在的,而烦恼却虚妄不实。人啊,为什么要在心里制造些让自己生出莫名烦恼的东西来呢?
  赵有志在双溪寺住了三天,三天过后,他愉愉快快地走了,临行前他说:“师父,我还会来看你的。如果有一天你需要我,我会帮助你的。”
第22章 天眼重开
  历史,终归要由人民来重新改写。
  这一年的冬天,仁德作了一个奇怪的梦。
  满天彩霞,绚丽多姿,仁德脚踏一叶小舟,行进在一片碧波大海的洋面上。忽然,从空中传来一阵悦耳的音乐,那音乐美妙之极。接着,从那片彩霞中幻化出无数金佛和菩萨。在那些金佛和菩萨之中,有一尊他最为熟悉的,那就是大愿地藏王菩萨。他已经多年不见地藏菩萨了,突然之下,他惊喜万状,纳头便拜。只见地藏菩萨将一件大红袈娑凌空一抖,但见天地之间,被那祥瑞之光尽情笼罩。仁德大惊,那不是地藏菩萨当年向闵公化地的那件袈娑吗?原来那并非传说,于是便高声叫道:“地藏菩萨
  直到好多年后,当他真的披着锈有二十五道金线的大红袈娑,荣登狮王法座,当众说法的时候,他始知那次梦中所见,并非虚妄。
  1976年年底的一天,九华山全山僧尼被召集到祗园寺大殿里,听有关领导传达关于中国共产党一举粉碎“四人帮”,并决定结束文化大革命的重要文件。听完文件,不少僧尼当场哭了起来。他们为终于得到解放而哭泣,为那些不幸冤屈而死的僧尼而哭泣。不久,党中央关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为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迫害的僧尼平反昭雪的文件再次传达到僧尼们中间。广大僧尼扬眉吐气的日子终于来了,人们在心里一遍遍地默颂着释迦佛的圣号,感谢佛的加被,现在终于拨开乌云重见天日。他们一边孩子般哭泣着,一边激动地争相发言。这些年来无休止的政治学习,最大的收获是使他们说起话来不由自主地一套又一套,他们说,共产党就是英明,扫除了“四人帮”害人虫全无敌,现在,劫难终于过去了。现在,我们不再是牛鬼蛇神了,不再是什么“迷信职业者”了,我们又被当人看待了。往后,我们一定要听党的话,党叫干啥就干啥。
  返俗的僧尼一批批地回来了,虽然寺庙不少已被地方占为他用,但是,他们知道,这些寺庙终究会被归还到僧尼的手中来的。一辈子以寺庙为生的人,现在又重新走进了寺庙,那真正是回家的感觉啊!
  准备迎接新生活的僧尼们各有自己的打算。过完1977年的春节,仁德突然决定,回江苏老家去看看。仁德的这一决定刚一萌芽,他便被一股难以遏制的冲动弄得彻夜难眠。多少年没有回过老家了?有二十多年了吧。自从那一年离开家乡出门参学,从此再没有回过一趟家。人都说出家人出家不问家,但人们不知道,出家人也是有血有肉的众生,出家人也是父母所生父母所养,出家人离家求法,原就是为了报四重恩德,其中首要者就是父母之恩啊!现在,父母已经过世了,而恩重如山的石点师公及松琴长老也早已往生西方。这些亲人啊,除了石点师公,其他的几位离世时,他都因当时的政治气候未能亲自去送终尽孝。现在,政策终于松动了,他也终于有了一个自由之身,这正是他回家看看的最好的机会。他要去给亲人们扫墓,为亲人们安排几埸佛事,为亲人们转生安养而作最虔诚的祈愿。
  三月的九华,寒风依然凛冽,而山下却早已是一派春天的气象。桃花盛开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温暖的芳香。汽车行进在宽阔的公路上,沿途的房屋和树木在向后倒去,老家,一步步近了。一想到家,一幕幕温馨的往事像过电影一般印现在他的脑海里。母亲温存体贴的嘱咐,父亲宽厚沉静的笑脸,师公抑扬顿挫的吟咏,师父回环曲折的念佛声,还有弟弟淘气的叫喊,哥哥默默无声的背影……,亲人们啊,远方的游子就要回来了,虽然是远隔千里,身在他乡,但是,游子的心没有哪一天不牵挂着老家,没有哪一天不在心里一遍遍地祈愿着亲人的平安吉祥。现在,我终于回来了,回来了……
  回来了,远方的游子;终于回来了,回到我日夜思念的家乡。然而,家乡早已物是人非。萋萋芳草,层层黄土,将亲人们相隔在两重天地;咫尺天涯,相对无语,却只能长歌当哭。
  仁德一次次地扑倒在亲人的坟头上,他呼罢石点师公,又去叫松琴长老;他哭罢辛勤操劳了一生的父亲,又晕倒在慈母的坟头上。亲人啊,您能原谅不孝的子孙吗,不是做晚辈的不孝,实是世事沧桑,身不由已啊。现在,我终于回来了,请睁开眼看一看受你们养育并呵护有加的仁德吧,他带着七尺男儿的身躯,带着清净比丘的庄严,堂堂正正地回来了。他虽然没有创下赫赫伟业,但是,他没有辜负亲人们的期望,他沿着当初既定的目标,一如既往、无怨无悔地向前走去。他还将这样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地走下去,直到天心月圆,究竟圆满。
  他决定为故去的亲人做几堂佛事。经打听,台州地区的寺庙已经开始接洽佛事。于是,他来到台州,找到几位过去的同参,请他们能到老家白马乡前港村为自己的亲人做几堂佛事。同参们推掉了几堂原订的佛事,随即与仁德一起来到白马乡,放了一台焰口,做了几堂系念。一切圆圆满满,天随人愿。几十年来萦绕于仁德心中对亲人的愧疚之情,也因佛事的圆满而稍稍平息。
  1978年4月16日,《池州地区革委会关于做好九华山对外开放准备工作的讨论纪要》开始下达,《纪要》主要提到对外开放工作中关于做好九华山统一规划,加强领导,以及加强园林建设和粮油副食品供应等问题,但是,人们注意到,在文件的第七条,也即是最后一条,明确地提到“宗教政策和僧尼生活”问题。条目中提到,鉴于目前僧尼生活水平一般偏低,除积极安排他们搞好生产外,原定额补助标准可适当提高。今年由地县民政部门暂拨一千一百元,作为生活补助,具体由九华山管理处安排。
  同年12月20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关于九华山管理处体制问题的通知》中再次提到,“保护好寺庙、文物古迹,做好旅游接待工作”,关于“宗教事务,庙宇维修,省有关单位应给予业务指导”等等。
  这一系列的迹象表明,中国共产党及有关地方政府已将恢复九华山的宗教活动,落实和提高僧尼的政治地位放在了一个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了。
  接着,政府认真落实宗教政策,对“四清”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中造成的十一起冤假错案进行清理,予以纠正;为八名僧尼平反。佛教界中一些代表人物有五人任省、市、县各级政协常委和委员,四名比丘尼担任了各级妇联委员,他们同各界人士一起共商与管理国家大事。
  1979年,九华山佛教协会宣布成立。第一次佛协代表大会开幕之前,所有的代表齐集到刚刚收拾完毕的祗园寺大雄宝殿里拈香三瓣:
  第一瓣香,供养释迦如来,十方三世诸佛,天地宇宙,万有灵祗;
  第二瓣香,供养大愿地藏王菩萨及九华山历代诸大觉灵;
  第三瓣香,供养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及各级首长
  终于又穿上了僧装,终于又现出了僧相,这一切,来自不易啊!
  终于又点起了檀香,终于又供起了菩萨,物换星移,只有经过那埸劫难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劫后余生的快慰
  百废待兴之时,仁德法师与普全法师等诸大德被推上了九华山佛协的领导岗位,而他们所面临的历史重任将是在一片废墟上将一个新的九华佛山重现于世人的面前。
  僧必须像僧,寺必须像寺。这是各级政府对重新组建的佛教队伍的要求,当然也是佛协领导者迫切的愿望和要求。十年浩劫,九华山遭受历史上最为惨重的破坏,四大丛林内的佛像几乎全部被毁,而其他庵堂所遭受的破坏更不必细说。僧尼们多数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有的被迫流落于世俗之间,九华佛山,若要再恢复到从前的模样,该是多么不容易啊!只在这时,人们才深切体会到,一件珍贵的文物,一件罕见的艺术品,一只愚昧的手破坏起来只在一刹那间,而消失了的,就那样永远地消失了。历史,是无法重建的。
  为了还历史于本来面目,粉碎“四人帮”以后不久,党和政府迅速为一些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僧尼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国家在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下,第一批重建九华山的资金开始下拨。为了调动海内外佛教四众弟子的布施热情,仁师等大德开始了他们艰难而细致的募化工作。然而十年浩劫,国库里存银有限,老百姓口袋里的钱还会有多少吗?
  那是一个深夜,一阵电话铃声将仁师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香港宝莲寺方丈圣一法师打来的电话。是圣一法师在远隔千里之外得到了关于九华山的什么新的信息了吗?仁师心里为之一动:难得他还没有忘记我,没有忘记佛教圣地九华山啊!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