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

_2 吕世浩(秦)
  而在《史记》的篇名中更是如此,太史公对每个人的称呼都不一样。同样是世家,陈胜就称他的字陈涉,萧何就称他的官萧相国,张良就称他的爵留侯。从《史记》的篇名,你就可以看出作者各式各样不同的评价,这就是春秋笔法,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慢慢详谈。
  那么“秦始皇帝”和“秦始皇”,又有什么不同呢?请问各位,太史公是西汉人,在汉代人心中,“皇”跟“帝”哪一个字比较重要?
  判断两者中谁比较重要,有个简单的方法。当我们一定要省略其中一个时,被省略的那个,一定是比较不重要的。
  汉代皇帝的正式称呼是“汉孝文皇帝”“汉孝景皇帝”“汉孝武皇帝”。但当省称时,会叫“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而不会叫“汉文皇”“汉景皇”“汉武皇”对吧?由此就可以知道,在当时人心中,“帝”要比“皇”重要得多。
  我再举一个例子给各位做个参考,东汉的最后一个皇帝叫汉献帝,禅位后叫山阳公,他死在魏明帝曹叡的时代。当时曹魏就面临着一个问题,死了以后怎么称呼他呢?当时大臣王肃就说:“汉总帝皇之号,号曰皇帝。有别称帝,无别称皇,则皇是其差轻者也。”就主张应该追谥为汉孝献皇。结果魏明帝曹叡胸襟非凡,他认为我大魏取代大汉那是正大光明的事情,还是称他为汉孝献皇帝吧!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在当时人心中“帝”字是比“皇”字更重要的。
  如果“帝”字是比“皇”字更重要,那为什么篇名要省略这个“帝”字呢?因为太史公从篇名要告诉你,他要借此来贬秦始皇。
  但贬归贬,历史必须记录事实。在这篇文章里面,从头到尾至少要有一次正式称呼人家的全名,这是史家该有的道德。这也代表了写历史的人,不是不知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他是故意不这么称呼的。所以这篇文章一开始就告诉大家,他叫“秦始皇帝”,可是篇名还是叫“秦始皇”。
  巨变的象征
  好的,讲篇名是为了让各位明白中国的史法是怎么回事,后面我们继续看本文的第一段: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这一段是在讲秦始皇的身世,我不打算在这里多谈他到底是庄襄王还是吕不韦的儿子,这个故事已经被小说、戏剧、电影炒作得滥了。我又不会验DNA,怎么可能会知道谁才是秦始皇的亲生父亲?不过从这里的“秦庄襄王子也”来看,太史公应该认为始皇确实是庄襄王的亲生儿子。
  我这里要特别谈的,是“姓赵氏”三个字。各位读到这里,一定又有人想跳起来问:“这三个字有什么好讲的?又打算凑字数了吗?”
  没什么好讲的吗?我再问各位一个问题:
  秦始皇姓什么?
  对历史熟悉的朋友,一定会立刻回答:“他叫嬴政,当然姓嬴。”
  既然他姓嬴,为什么这里要说他“姓赵氏”呢?这就和第二次巨变有关了。
  现代人填表格,有时表格中会有“姓氏”和“名字”的字段。那么请问各位,姓和氏是一回事吗?名和字是一回事吗?
  当然不是,古人的名跟字不是一回事。举各位熟知的人物为例,韩愈名叫愈,字就叫退之,杨过名叫过,字就叫改之。对吧?常读古文或武侠小说的朋友都很明白。
  在这里,我坦白告诉各位,姓和氏也不是一回事。什么叫作姓?姓是代表你的血缘从何而来,有同一个祖先的人们,就会有同一个姓。
  中国的古姓其实没有那么多,就那几十个而已,例如姓姬的、姓姜的、姓姚的、姓姒的……多半都有女字边,这可能跟母系社会有关系。
  可是当同一个祖先,也就是同一个姓的人繁衍越来越多,就会有一部分的族人,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建立他们自己的聚落。为了在同姓底下分别彼此,就会在同一个姓下又出现不同的氏。
  因此氏是会分化、会变动的,有的以地为氏,有的以官为氏。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请问商鞅姓什么?
  过去有同学会回答我:“商鞅姓商”“商鞅姓卫”“商鞅姓公孙”,这些答案都有道理。因为商鞅是卫国的公族,所以也叫卫鞅、公孙鞅,但哪个答案才是对的呢?
  事实上,这些答案都不对。因为商鞅既然是卫国的公族,卫国公室姓姬,所以商鞅当然姓姬。因为他是卫国的公族,所以最早叫他卫鞅、公孙鞅;后来他在秦国功劳很大,秦国把商这个地方封给他,他就以封地为氏,所以叫商鞅。但卫、公孙、商都只是他的氏,姬才是他的姓。
  或许有人会问:“那为什么当时没有人叫他姬鞅呢?”
  这就涉及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的巨变了,我前面告诉过各位,在列国战争当中,最没有用的就是血缘。不管是不是同一个祖先,别人不会手下留情;你血缘高贵,别人也不会跪地求饶。相对来说,象征地缘的“氏”比象征血缘的“姓”在当时更加重要。所以在第二次巨变最重要的象征,就是“氏”取代了“姓”。秦汉以后,我们一般所称呼的姓,其实大部分都是氏,姓就逐渐式微了。
  无独有偶的是,第三次巨变从鸦片战争到今天,“名”也取代了“字”,字也逐渐式微。古代中国只要有教养的男子,几乎人人有“字”。为什么呢?因为古人的“名”,不是人人都能叫的,通常只有尊长才可以直呼你的“名”,平辈之间则称呼“字”。要是晚辈连称呼“字”都不礼貌,通常是称呼你的“号”,或尊称你为某某先生,或用地望来代称,这都是传统的做法。
  这是因为古代有礼,不同的身份就会有不同的称呼。可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到了五四运动,慢慢大家就开始不想要中国文化了。旧礼教已被打倒,讲得更彻底一点,这是一个连称呼朋友父母,都直呼“你爸”“你妈”而不以为无礼的时代,还要“字”“号”做什么?一个连礼都没有的时代,当然不需要“字”,人人称呼“名”就够了。
  我前面说过,巨变是一个把过去的东西从头推倒重新再来的过程。巨变必然有它具体的象征,而这种具体的象征常常就反映在我们切身所系的事物上面。第二次巨变是“氏”取代了“姓”,第三次巨变则是“名”取代了“字”。
  巨变背后的意义,各位真的懂吗?所谓历史的巨变,往往不是惊涛骇浪似的急速改变,绝不是有人突然规定明天开始人人都要废除自己的“姓”或“字”。真正的巨变是“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孟子所说的“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是在你不知不觉之中,没有人命令,可是人人都会自然去做的东西,这才叫作巨变。
  那么回到原来的问题,秦始皇姓什么呢?秦始皇姓嬴,可是嬴姓下面又分了很多很多的氏,秦始皇这一支是赵氏。太史公已经是西汉人,因此他以当代的习惯记下“姓赵氏”,原因就在这里。
  成功的第一个要件
  好,我们继续读下面的部分:
  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
  秦始皇即位的时候几岁?十三岁。在今天也不过就是初中一年级的孩子,他就继任了一个这么大国家的王位。请问各位十三岁的时候在做什么?你一定要明白这一点和他后面做的事,才知道这个人天资有多么的不平凡。
  秦始皇十三岁即位,他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我们来看看《史记》这一段怎么描写: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晋阳反。
  “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这是秦始皇即位时的版图。
  “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是讲这个国家实际的主政者。
  “招致宾客游士”,这是手段。
  “欲以并天下”,这是目的。
  “李斯为舍人”,这是文官。
  “蒙骜、王、麃公等为将军”,这是武将。
  “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这是国家情势。
  “晋阳反”,这是秦始皇登基所碰到的第一件大事。
  短短九十九字,把秦始皇即位时的版图、主政者、手段、目的、最重要的文官武将,和即位初年的国家局势和大事,交代得一清二楚。这就是《史记》的文字,各位看看中国传统史书的笔力如何!
  这个十三岁的小孩即位为秦王,当时真的一帆风顺吗?秦国是当时天下第一强国没有问题,可是国家的政权并不在他身上。
  嫪毐封为长信侯。予之山阳地,令毐居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事无小大皆决于毐。
  你们看看这一段很有趣,在很多历史剧里面都会提到这个人物——嫪毐。嫪毐是谁呢?简单地介绍,他是秦始皇母亲的情夫。秦始皇的母亲多喜欢这个情夫呢?你们看,“宫室车马衣服苑囿驰猎恣毐”,什么叫作“恣毐”?所有的生活享受,从衣食住行到游玩娱乐,全部让嫪毐随心所欲,国家预算无限供应。还有更夸张的,“事无小大皆决于毐”,当时始皇尚未亲政,王权由太后代行,而所有国家大小事实际都由嫪毐来决定。你们就能看出嫪毐受到太后多么大的宠幸,身上有多么大的权势。
  《战国策》中记载着,当时秦国从执政的官员到拉车的百姓都在问:“与嫪氏乎?与吕氏乎?”也就是秦国到底会落入嫪毐的手中?还是吕不韦的手中?似乎没有任何人看好嬴政这个孩子,但他终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九年……四月,上宿雍。己酉,王冠,带剑。
  这一段想表达什么呢?始皇即位的第九年,他到雍城去。雍是秦国的旧都,历代先王的宗庙都在那里。在先秦时代,一个国君要即位或亲政,都要先到宗庙去祭祀历代祖先,始皇当然也不例外。
  为什么这一年他要去雍城祭祀历代祖先呢?因为“王冠,带剑”。什么叫作“冠”?古人行“冠礼”代表成年了,因为古代男子都是留长头发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剪发这是很晚的习俗。所以待到了成年,头发必须束起来,束起来的头发必须“加冠”,加了冠就代表你是成年人了。一个王如果加了冠,就代表他成年可以亲政了,以后国家的政权就要从太后到他的手中去了。
  我反复讲这一点,目的是什么呢?我要各位算一算,即位已经九年,秦始皇此时几岁?
  如果心算好的朋友,一定马上就会算出来,十三岁即位,九年正好二十二岁。
  古时候男子成年行冠礼是几岁呢?有早有晚不一定,但一般最晚不会超过二十岁。
  那为什么秦始皇会晚到二十二岁才行冠礼呢?各位接下来就应该要问这个问题了。读历史最重思辨,你要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往里剥,才能得到真正的答案。
  那为什么他到二十二岁才能亲政呢?很简单,因为有人不想他亲政啊!如果他亲政了,嫪毐怎么办?太后怎么办?所以只好一年拖过一年,最后到二十二岁实在阻止不了了,只好让他亲政。
  那么嫪毐会怎么办呢?
  长信侯毐作乱而觉,矫王御玺及太后玺以发县卒及卫卒、官骑、戎翟君公、舍人,将欲攻蕲年宫为乱。
  嫪毐立刻举兵造反,因为他知道不能束手待毙。但最可怕的是接下来这三个字。
  王知之。
  “王知之”啊!秦始皇他早就知道了,他早就准备好,就等着你造反啊!
  因为嫪毐不作乱,始皇还真难找到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铲除他;他要作乱,始皇就正好布置一个陷阱让他跳进来。这一年的秦始皇,才是个二十二岁的年轻人,在今天也才刚大学毕业。一个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能够设下这样的陷阱,等着权臣跳进来,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人!
  令相国昌平君、昌文君发卒攻毐。战咸阳,斩首数百,皆拜爵。
  结果一方早有准备,一方临时作乱,这样一场大乱不过“斩首数百”就平定了。
  而跟随嫪毐造反的人下场如何呢?据《史记》记载,他们的结果是“车裂以徇,灭其宗”!死无全尸之外,还把所有跟他有血缘关系的人全部杀光了。秦法之残忍,由此也可见一斑。
  这里不是要故意夸张秦法的残忍,历朝历代对造反的人本来就不会留情。但各位必须注意一件重要的事情,秦朝解决事情的方法,往往就是那一百零一招——“杀”!宁可错杀一百,绝不放走一个。各位不要觉得夸张,我先点出这个伏笔,后面会用无数的例子来证明这一点。
  嫪毐的势力被铲除后,秦始皇开始对付其他会阻挠他统治的对象。次年,“相国吕不韦坐嫪毐免”,嫪毐原本是吕不韦的门客,因此吕不韦被用这样的理由牵连而免职。此外,秦始皇还将他的亲生母亲流放到雍城去,因为他不愿意再看到她。
  这一年,一个叫茅焦的齐国人见到如此做法,于是求见秦王,并提出谏言:秦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秦也。
  茅焦说:“秦国正要经略天下,但您却流放您的母亲,无疑是毁坏自己的名声,我担心诸侯听到后,从此人人背离秦国。”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孝道,在过去这种道德的克制力是非常强的,倘若违反了这些传统道德,未必会有法律制裁,但不孝子自然会被排斥,人人都不愿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始皇想要平定天下,自然希望能够事半功倍,但名声败坏则可能让事情走向事倍功半的道路。我们从史书中可以知道,秦始皇是个情感非常强烈的人物,他被人背叛后,怨愤、恨意往往会比他人更为强烈。特别是被理应是自己最亲的母亲背叛后,可想而知他的内心是聚积了满腔愤恨。
  我们来看看,此时的始皇会怎么做呢?
  秦王乃迎太后于雍而入咸阳,复居甘泉宫。
  听完了茅焦的话后,秦王不但立刻接受他的建议,而且还选择亲自到雍城,将母亲迎回咸阳,迎回太后所居的甘泉宫。
  你们以为秦始皇真的愿意这么做吗?坦白说,从《秦始皇本纪》一路读下去,你就会发现始皇是一个感情非常强烈的人。例如他出生于赵国首都邯郸,小时候作为人质,日后当他攻下邯郸后,他做出这样的事: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
  他把小时候得罪过他的人,全部找出来杀光了。一个能够记仇记这么久,过了不管多少年还要报复小时候怨恨的人,由此可见他的性格。一个感情如此强烈的人,当他受到背叛,特别是自己亲生母亲背叛的时候,他的怨愤、他的恨意只有更加强烈。
  可是我希望各位特别注意,在这一刻始皇选择的居然是,听从来说服他的这个齐国人的话,把自己的母亲迎回甘泉宫。
  山东济宁武氏祠石刻《荆轲刺秦王》
  为什么呢?因为对方讲得有理。
  人人都想成功,但成功的第一个要件是什么呢?我们从历史上总结得到的教训,成功的第一个要件就是,无论何时何地,请把你的理智摆在感情之上。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可是决定你成功或失败的,往往是你的理智控制了感情还是感情控制了理智。
  可能有人会问我:“难道我们把感情放在理智之上就真的不好吗?”
  我举个例子给各位听,各位不妨去看看《史记·刺客列传》和《燕丹子》,在后来发生大家所熟知的“荆轲刺秦王”事件中,燕太子丹为何要派荆轲去刺秦王?
  他对他的老师鞠武说出了真正的原因,因为当年秦王:遇丹无礼,为诸侯最。丹每念之,痛入骨髓。
  因此,燕太子丹打算派人去刺杀秦王:
  一剑之任,可当百万之师;须臾之间,可解丹万世之耻。
  这不就是为了报复秦王给他的屈辱吗?鞠武知道后大吃一惊,因为你是一国储君,不是街头匹夫啊!你只想到报复的快感,可是万一失败后呢?岂不是一国都要为你的冲动而殉葬!
  但不管鞠武如何劝阻,如何建议,燕太子丹一律不听,因为他已经被情感冲昏了头。他后来对鞠武介绍的田光先生说只要能报仇,“纵令燕秦同日而亡”,他也甘心!
  有着这样的储君,真是燕国之悲哀!而太子丹在当时的列国诸侯中,已经是比较出众的人物了。他尚且如此,可以想见秦始皇为何能够统一天下了!
  “需要”和“有用”
  在秦王迎回太后的这一年,秦国还发生了另一件大事,那就是“逐客”事件。
  秦国会逐客的原因,在于他的邻国韩国。韩国是一个位于秦国东方的小国家,所以秦国每次向东侵略之时,韩国都得第一个倒霉。为了防止秦国继续侵略,韩国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派了名叫郑国的水利工程师前往秦国,说服秦始皇在关中地区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工程。韩王心想,这种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会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会让秦国没有余力东侵,韩国就能保持和平了。
  各位好好想一想,韩国这个办法好不好?
  答案是,也好也不好。我不是故弄玄虚,这个办法的好坏得看韩国自己。
  是,秦国确实会因为这样,有多少年的时间要花费在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上,它不能够东侵,这是对的。可是决定办法好或不好的,在于秦国不能东侵的这段时间,韩国在干吗呢?
  如果韩国趁这段秦国没有办法侵略你的时间,你自立自强、奋发向上,让自己的国力强盛了,等秦国想再东侵时,它已经很难对付你了。你争取到了强大的时机,那这个办法就再好也不过了。
  可是如果这么多年,你韩国就在那里原地踏步、闷头睡觉、关起门来做皇帝,什么都没改变。我坦白告诉各位,等秦国完成了水利工程,它国力大增之后,第一个倒霉的还是你韩国,那这个办法不是饮鸩止渴吗?
  方法好跟不好,和用这个方法的人有密切的关系。同样的计谋,某个人来做就好得不得了,某个人来做就是天下最馊的主意,韩国就是如此。
  后来事情败露,郑国被抓了。郑国坦然承认,他真的是韩国派来的“间谍”,但他也真的是“水利工程师”。这个水利工程不是假的,一旦完成后,秦国国力真的会大大增强。
  秦王知道自己被骗,他愤不愤怒呢?想必一定是愤怒的。他杀了郑国没有呢?不但没有,还继续重用他完成了“郑国渠”。为什么?因为这对秦国有利!
  当时秦国传统的本土势力纷纷利用郑国案,跳出来指责外国来的门客、游士都是间谍,应该将这些人赶出秦国。这是因为秦国历位国君都重用外国人,百里奚、商鞅、张仪、范雎、吕不韦这些历代秦相全是外国人,本土势力抓到了这样的天赐良机,自然决定大举反扑,将外国势力逐出。秦王迫于压力,因此也不得不同意进行大举搜索,打算将所有外国门客全部驱逐出境。
  就在此时,一位来自楚国的小小门客上书说服了秦王,扭转了秦国以及众位外国门客的命运。这个人叫李斯,他的上书就是后来我们在语文课本中常读到的一篇名作──《谏逐客书》。
  李斯为什么能劝服秦王?他告诉秦王,若只是想要守住一国,将外国门客赶走当然可以。但如果志在天下,就应该能用天下的人才。如今将天下的人才给赶走,若他们回到母国被重用,这样等于是强大自己的敌人。更糟糕的是,这些被赶走的人必定对秦国怀恨在心,不仅削弱了自己的国家,增强了敌人的战力,更替自己培养了一大堆仇恨秦国的敌国领导。逐客,这是一件天底下最愚蠢的行为啊!
  秦王听从李斯的建议没有呢?不但听从,而且从此重用李斯。他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会让秦国本土势力怀恨在心吗?他当然知道。既然知道,为何还甘愿冒这样的风险也要听信李斯这样一个小门客?因为秦始皇要统一天下!
  他只问这件事对他统一天下是否有利?有利,他就去做。没有利,他就不做。随时把自己的理智摆在感情之上,秦始皇做到了这一点。
  而李斯为何被重用呢?
  有很多人,常常觉得自己才能很够,却怀才不遇,想知道怎样才能被人重用。我跟大家说实话,这个社会不外乎“需要”和“有用”。
  人家需要而你有用,人家自然会重用你;你有用,可是人家不需要,那就白搭了。人家今天需要一个日文说得好的人,你说自己法文很好,人家会重用你吗?讲明白了,就是这么一回事。
  李斯为什么能说服秦始皇,因为他知道秦始皇需要什么。秦始皇需要什么呢?
  他需要能统一天下的方法,需要能统一天下的资源,只要能对他统一天下有帮助的,他就会甘冒得罪别人的风险去做,即使面对任何的阻碍,他也要完成它,而李斯看透了这一点,他也明白自己对始皇是有用的。
  我们都说秦始皇是暴君,可是各位要明白,秦始皇却终身重用李斯而不改,这对君臣几乎是终身相伴。为什么?说穿了不过就是需要和有用罢了。
  秦始皇为什么能成功?因为他在统一天下之前,无时无刻不把统一天下这个目标放在最优先的地位,他每一刻都把自己的理智放在感情之上。这一念之间,就能决定成功或失败。
  
  第四章 秦始皇的为人
  
  秦始皇是个什么样的人?
  就在秦王政即位后的第十年,也就是谏止逐客的这一年,东方又来了一个人叫作尉缭,要来向秦王献策。
  尉缭来跟秦王说什么呢?他说:
  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相对于秦国的强大,六国诸侯就好像是地方政权一样,双方的强弱地位悬殊,六国已经没有能力再对抗秦国了。但是不是代表一定能成功呢?不是。
  尉缭说,如今只害怕一件事情,那就是“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什么意思?诸侯秘密联合在一起,在你没有防备的时候,突然之间进攻你啊!记不记得前面跟各位讲老父教张良“忍”和“先”的例子?所有学兵法的都懂这一点,最可怕的敌人就是你没有防备的敌人。
  但你为什么会没有防备呢?因为“以秦之强,诸侯譬如郡县之君”,强弱实在是太悬殊了啊!这个不用尉缭讲,当时天下的人都知道,可是如果秦国也是这么想,那就危险了。
  你觉得尉缭是危言耸听吗?不是,尉缭举了三个例子给秦王听,“此乃智伯、夫差、湣王之所以亡也”。
  智伯是谁?当年晋国有韩、赵、魏、范、智、中行六家大夫最强,智伯把范跟中行两家灭掉以后,又降服了韩跟魏两家大夫,成为六家之中最强。此时只有赵大夫不屈服,于是智伯率领着韩跟魏两家大夫去攻击赵大夫。
  当时以智伯之强盛,等于是晋国六分之五的力量都在他掌握中,如果他把赵给灭了,后来的晋就会被智伯所取代。
  结果智伯失败了。为什么?因为智伯认为他稳操胜算。
  就在智伯快要成功的那天晚上,赵大夫派出使者联络韩魏,他们秘密联合起来把智伯给消灭掉,后来才会成为“三家分晋”的局面。
  你认为智伯的例子是孤立的吗?我再举第二个例子,就是各位所熟知“卧薪尝胆”故事中的吴王夫差。夫差为什么会被勾践灭掉?不就是因为他相信勾践绝不会背叛吗?勾践用绝对恭顺的表现,换得了夫差的信任,夫差对他绝无防备。他宁可怀疑自己的忠臣伍子胥,也不怀疑勾践,结果就是越国将吴国给灭了。
  第三个例子齐湣王,这个人的故事各位比较不熟悉。齐湣王在位的时候,齐国当时非常非常强盛,强盛到把另外一个大国燕国给灭掉了,成为东方霸主。当齐湣王自以为高枕无忧,能够成就帝业之时,燕国王室秘密联合其他的几个国家,以乐毅为主帅进攻齐国,湣王身死,齐国差一点灭亡。
  这三个都是强弱悬殊的例子,在强者没有防备的时候,弱者秘密联合行动就把强者给打倒了。尉缭举出这些例子,是告诉秦王政,你不要得意,行百里路半九十,在成功的前一刻,在志得意满的那一刻,往往是最危险的一刻。
  大家以为只有先秦有这样的例子吗?我再举一个例子,有一个人当年率领几十万大军,对手只有几万人,他志得意满,以为明天必可消灭敌人、统一天下。于是在月明星稀的前一夜里横槊赋诗,高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结果第二天的战争,一把火就把他的战船全部烧完,狼狈地逃回北方去,这个人就是赤壁之战的曹操。
  曹操南屏山横槊赋诗(日本月冈芳年绘)
  记住,永远不要把情感放在理智之上,而骄傲正是人类所有情感里面最可怕的一种。
  或许有人不免会问:“那应该怎么办呢?”
  天下的学问有两种。一种是“盛世之学”,一种是“衰世之学”。什么叫盛世之学?什么叫衰世之学?要判断这一点,不用什么高深的学问。你读了一本书,听了一个人说的话以后,如果你只想长长地叹一口气,那就是“衰世之学”。为什么?因为他只点出了问题,却没有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相反,如果你读了一本书,听了一个人说的话以后,会觉得奋发昂扬,未来有了奋斗的方向,那就是“盛世之学”。因为那个人除了点出问题,也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什么。
  尉缭之所以了不起,就在于他不但点出了问题,还告诉秦王具体的解决方法。
  各位不必急,现在把书合起来好好想一想,如果是你,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想清楚了,我们再看看尉缭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方法很难吗?一点都不难,就是花钱贿赂各国的豪臣们。最妙的是,贿赂各国豪臣的目的,不是要请他们帮秦国。因为六国当时的当权阶级,几乎全是一群废物,这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我们用人要用其所长,不用其所短。他们的所长是什么?就是败事!
  所以尉缭不要这些豪臣帮秦国(千万不要!),只要他们去败坏自己的国家(这对他们真是驾轻就熟),这就叫用其所长。不过花费三十万金,六国就会乖乖完蛋,秦国就能够统一天下。怎么样?尉缭不但有具体可行的方法,连预算都做出来了,这就是尉缭了不起的地方。
  我年轻的时候第一次读这一段,真是拍案叫绝。为什么?方法居然就这么简单。可见方法不在新旧,有用就好。花钱收买人是老方法,也是天底下最有用的方法。“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其实就历史经验总结来看,相信我,只要有重赏,勇妇也是不乏其人。花钱这个方法一点也不稀奇,可是它有用,问题就这么简单地被解决掉了。
  等到后来第二次读这一段,我才觉得深深地悲哀。为什么呢?六国都已经传承了几百年,各自有自己的王室、疆域、制度、文化。不过三十万金就能让几百年的国家灰飞烟灭,这是何其悲哀的事情!
  等第三次读这一段,我只觉得惊心。为什么?试问各位,如果六国如此,面对这样的攻势,那后世又有哪个国家的豪臣能够抵抗呢?
  对于历史读的每一个案例,都要好好想、反复想,这样才能有用。
  秦王听见尉缭的计谋后,他的反应是什么?
  把书合起来好好想一想,如果你是秦王,你会怎么做?
  想好了以后打开书,我们看看秦王怎么做。
  秦王从其计,见尉缭亢礼,衣服食饮与缭同。
  前面的茅焦是齐国人,后来的李斯是楚国人,现在来的尉缭是魏国人,这三位都是外国人,秦王不问他们是不是外国人,也不管讲话中不中听,只问他们的建议有没有用。只要你的建议有用,我就敢听从。这样的胸襟,这样的自信,这就是秦始皇,才不过是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而已。
  不过,如果只是“从其计”,我想各位的答案大概也是如此。但更难得的是秦王之后的反应,他居然见尉缭时使用平等的礼仪!
  尉缭是谁?不过是布衣老百姓。秦王是谁?最强大国家的王,即将一统天下。两个人的地位有如天壤之别,而秦始皇见他居然好像朋友一样用平等的礼仪,这是多么难得、多么了不起的事情。
  而在衣服饮食上,更是秦始皇享受什么样的待遇,尉缭就享受什么样的待遇,你们就知道秦始皇对尉缭有多么好。
  秦始皇对尉缭这么好,现在大家再把书合上想一想,如果你是尉缭,你会有什么感想?
  你的感觉一定是感恩戴德吧?觉得碰到了人生中最了解我、最看重我的人。但尉缭并不是这么想:秦王为人,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得志亦轻食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
  古代读书人,多半医、卜、星、相都通,会从一个人的面相和声音,判断这个人的个性。尉缭观察秦始皇的长相,鼻子高,眼睛长,有鸡胸,声音像豺狼,从面相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人多半不在乎恩义,心如虎狼一般贪残。
  尉缭又观察秦始皇的行为举止,这个人有求于人的时候,姿态会摆得极低。有朋友看到这里就会问:“摆的姿态比尉缭还低,这不是谦虚为怀吗?是件好事啊!”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过度的谦卑和过度的骄傲都需要提防,老子说的“宠辱若惊”就是这个道理。
  各位要明白,秦始皇是一个意志和欲望特别强烈的人,他现在能够摆低姿态是因为他有求于人。那试想,如果他无求于人,他会怎么样?如果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又会怎么样呢?像这样的人,他有求于你是因为你有利用的价值。一旦他达到目的,你没有利用价值了,“得志亦轻食人”。
  就好比下棋,下棋时你那么宝贝那一个“车”,是因为你爱它吗?是因为你对它有感情吗?都不是,是因为它有用。可是当它没有用的时候,你需要牺牲它来保护“帅”的时候,你就会毫不犹豫地牺牲这个“车”,不是吗?在秦始皇心中,其他人就是他的棋子而已。
  尉缭何等聪明有才智,他看出了这一点。他怎么知道呢?你看尉缭的话,他自知只不过是个百姓,但秦王每次见他,姿态却摆得比他更低。历史上很多例子告诉我们,一个人能忍人所不能忍,到他得志的时候必然狠。为什么?压抑得越深,反弹的力量就越强,这是人性。
  假如让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都是他的俘虏、奴隶了,他绝对不会吝惜别人的生命、财产,这种人当然“不可与久游”啊!这个人现在有求于我,一旦利用殆尽,他会怎么对我,那太可怕了,得赶紧离开。
  所以尉缭的反应,不是像大家想的感恩戴德,而是要赶快逃走。
  要知道,秦始皇在观察尉缭,尉缭也在观察秦始皇,这个社会人人都在观察别人,人人都在被别人观察,古今都是一样。
  尉缭想要逃走,成功了没有呢?没有。为什么呢?因为:秦王觉,固止。
  秦始皇也知道你想逃跑,所谓固止,就是不止一次阻止你逃跑。你逃跑多少次,我就有办法拦住你多少次。为什么?这是人才,人才绝不能落到敌国的手里去,像这样的人才无论如何都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而秦始皇最高明的是下面这招:
  以为秦国尉,卒用其计策。而李斯用事。
  他明知尉缭想逃走,不但没有处罚他,还让他当上秦国非常高的军事长官。他给尉缭这么高的位置,更用尉缭的计策,注意,可是他不给尉缭实权,而是让李斯去执行尉缭的计谋。
  给你高高的位置把你供起来,让列国都看到我怎么重视人才,可是绝不让你有掌握实权的机会,因为我知道你的心已经不在我身上,这是一个二十几岁年轻人的手段。
  接着,我还要问各位:
  尉缭犯了什么错?他想跑都跑不掉了,他这么聪明,怎么会让自己落入这个境地?
  读中国史书,你要从各个角度去剖析才能真的有用。我们想完秦始皇这一面,还得想尉缭那一面。假如你是尉缭,现在让自己陷入这样的境地,想跑都跑不掉,怎样也算不上成功。你是这么聪明、才智这么高的人,怎么会让自己陷入如此的境地呢?尉缭到底犯了什么错?
  想清楚了吗?想清楚了,就打开书往下看。
  我的答案是:尉缭没有错。
  许多朋友看到这里,应该会大吃一惊:“尉缭怎么可能没有错?”听我细细向各位道来。
  简单地说,尉缭的错不是他的错,是时代的错。那个时代没有照片,也没有电视,尉缭来之前不知道秦始皇长这个德行,等见过了秦始皇长这个德行,想跑已经来不及了,这是非战之罪,是时代的局限性。
  看过了秦始皇和尉缭两个层次,接下来还要谈第三个层次。咱们一个故事,总得讲好几个层次,让各位有所得,否则有人就会觉得不能值回书价了。
  这段故事之后,在《史记》中再也没看到有关尉缭这个人的任何记载。难道尉缭死了吗?他没死,而是从此之后再也没有发过一言,没为秦始皇出过一计。
  我为什么要跟各位讲这个?什么叫中国的史法,史书里面常常不表现处才是大表现处。正因不再记载尉缭这个人,你就看出他的气节。他认为我不应该帮助这个人,就算给他高位,给他荣华富贵,他也坚持信念,再也不帮助这个人了,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尉缭的不凡之处。
  成功后的第一件事
  秦王政即位后第二十六年,战国七雄对峙了几百年,在短短几年之内,其他六国就被秦国轻易地给灭掉了,秦王终于统一天下了。
  接下来我又要问各位一个问题,问什么呢?
  如果你是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你第一件事要做什么?
  我们看一个人,要观察一个人的本质,最重要的就是看其两端:看他得志之后是什么样子,会做些什么事?看他失意的时候又是什么样子,会做些什么事?
  特别是人得志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往往就能看出这个人心中真正想要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一个人要达到目的之前,他会为了达到目的付出很多的代价,做出很多的努力,甚至去做很多他本来并不想做的事。可是当他达到目的之后,他所做的第一件事,必然是他真心想要做的事情,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真正的本质是什么样子。
  那秦始皇想做什么呢?他在刚统一天下时,发表了这样一篇文字: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这篇文字想表达什么呢?他告诉天下,仰赖祖先保佑,兴兵使六王全部服罪,如今终于统一天下了。很高兴吧?而他在统一天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嫌自己原来的名号“王”已经不够伟大,如果不更改名号,怎么能够彰显他的成功?怎么能让后世子孙千万代都传诵他的伟大呢?因此希望大臣们想一个比过去更加伟大的名号,来称呼他。
  这就是秦始皇,终于统一天下的这一刻,他想的不是百姓经过几百年的战乱需要休养生息,他想的不是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有多少人嗷嗷待哺,他想的是如何彰显自己的志得意满,让后世的子孙都称颂他的伟大,这就是他的本质。
  大臣们经过讨论后,他们怎么说呢?注意读下面这一段: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
  这段话中最关键的,就是“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为什么呢?因为它点出了秦始皇这个人,跟历代所有的帝王最不一样的特别之处。
  中国历代帝王,其实不只是帝王,包括任何人多半都有一个自己钦佩、想要模仿的人物在那里。按传统说法,三代想学尧舜,汉唐想学三代,宋明想学汉唐,我们今天就想学康熙雍正乾隆,不然那么多清宫戏从哪里来的?
  每一个时代都有帝王想模仿的对象,可是秦始皇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没有任何钦佩、想要效法的人物。在秦始皇的心中,他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人,他过去所有的古人,没有一个能比他伟大,所有人都不足效法,他是人类的巅峰,他是最伟大的人物。
  “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五帝是当时的人所公认天子的最高成就了,连五帝都比不上秦始皇,你就知道秦始皇有多么伟大了。这种心态,通常是在巨变之中的人物才会有的想法,因为过去的一切都被推倒了,会轻易地觉得前人不足敬畏。
  而李斯这些大臣和博士们商议的结果,认为古代有天皇、地皇、泰皇三种尊贵的名号,三个名号里面又以泰皇最为尊贵,所以决定上尊号,尊称秦王为泰皇。
  请大家注意,我们来看秦始皇怎么说:
  去“泰”,着“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皇帝”这个名号,是谁发明的?“皇帝”这个名号是秦始皇发明的,这个名号是什么意思呢?
  皇者大也,帝者主宰义,皇帝的意思就是“大主宰”,他是这个人间最大的主宰。“皇帝”跟“泰皇”哪个好?当然是“皇帝”好。怎么知道呢?因为从秦始皇之后,历代天子几乎都叫皇帝,没有人愿意叫泰皇,就可以知道一定是皇帝比较好。
  什么叫作真正有聪明才智的人?这些大臣和博士翻遍了古书去找,找到泰皇最好,就把泰皇这个名号呈上去了。结果秦始皇发明了一个从来没有人想过的称号,却比过去所有人想出来的更好。
  有些人只能在一百个固定的标准答案里,找一个最好的答案。可是有人却能在一百个标准答案之外,找出第一百零一个更好的答案。这就是天才和人才的思维差距,也就是秦始皇聪明才智高人一等的地方。
  秦始皇接着又发布这样的命令:
  朕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谥。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什么叫作“谥”?按中国传统的规矩,一个人死了之后,后人会根据他一生的作为,给他一个字或两个字作为评价,这就叫“谥”。各位所熟知的曾文正公和欧阳文忠公,就是用谥来称呼。
  我再举个例子来跟各位说明。过去鲁国曾经有一个国君,他评价自己的前半生,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寡人生于深宫之内,长于妇人之手,未尝知忧,未尝知惧。”
  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忧愁,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恐惧,这是多么美好的人生,一定让许多人觉得向往吧!可是如果一个人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中成长,他会有什么结果呢?想知道他的一生如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他的“谥”。
  这个人的谥就叫作“哀”,他就是有名的鲁哀公。你从这个谥,就知道他的后半生有多么悲惨。如果你们对他的一生有兴趣,可以去找资料来看。但在这里我要跟各位说的是,年轻人是需要磨炼的,一个从来不知什么是忧愁,不知什么是烦恼的人,到了大难来临的时候,必然乐极生悲。
  始皇现在发布一道命令,他说太古时代只有对活人的称号,到中古时代才有谥。秦始皇非常讨厌“谥”这种东西,为什么呢?他说这不就是儿子在议论父亲的作为,臣子在议论君主的作为吗?言下之意就是,你们怎么配来议论我呢?我怎么能够忍受死了以后,让你们这些人来评价我的一生呢?
  各位要明白,秦始皇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他认为他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皇帝、最伟大的人物了,人类的历史上再也没有能够超越他的人。至于以后秦朝千千万万代的君王都是他的子孙,更不可能比他伟大,所以他就是人类历史的顶峰。
  试问,如果他是人类文明的顶峰,以后又有哪一个人有资格来评价他?大家要特别注意秦始皇这个心理,因为这个心理跟他一生的成败有密切的关系。
  于是始皇决定废除谥法,他就叫作始皇帝,以后的皇帝就用数字来计算,叫二世、三世,乃至于千万世,传之于无穷。
  你看他打算得多好,他居然认为秦可以传到千千万万世。想得很好,却完全不知他死了以后,这个朝代也就只有二世而已。
  接下来,始皇又根据五德终始的理论,修改了一连串的名称、制度,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秦朝就应该秉持“水德”的精神来治国。什么是“水德”的精神呢?就是下面这一句: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
  读这句话都不用多加解释,光读这几个字的感觉,你们都可以感受到其中是没有一丝感情的存在。所有的事按法律去办就好,不需要怜悯,不需要感情,无仁、无恩、无和、无义。他的统治之中,没有一点温情。
  当然有朋友会问我:“按法律治理国家不是很好吗?为什么需要温情?破坏法律公平性的不就是人情吗?”
  各位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你这是统治,不是审判。审判当然要按照法律,但是施政就不能不考虑人情。因为你统治的对象是人,不是没有生命的机器,人莫不有情。你必须要让你统治之下的人,都感觉他们受到了良好的对待,你的政治才能成功。
  历史学不讲空话,讲任何道理都得靠事实来验证。在后面的章节,我们就拿秦始皇一生的施政,来检验他这样的为人,这样的方针,最后会得到什么结果。
  
  第五章 嬴政的选择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接下来,秦始皇召开了他施政以来的第一次重大会议,这次会议不但决定了秦朝统治天下的国策,更影响了中国以下两千年的历史格局。我们来看看这次事关重大的会议,到底在谈些什么。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丞相王绾及大臣们向始皇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为了安定遥远的燕国、齐国、楚国等新征服地区,请始皇分封儿子们为各地之王,用分权的方式来统治这么庞大的国家。
  这是周朝就用过的办法,也就是希望始皇恢复过去分封诸侯的封建体制,而非实行所有的地方官员都由中央派任的郡县体制。
  始皇听了这个建议后,决定召开会议,叫群臣来议论此事,结果是: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群臣几乎一面倒的,都认为这样做是比较好的办法。
  我说“几乎”,就是还有一个人反对。那个人是谁呢?就是始皇时的名臣李斯。
  李斯的理由是什么呢?各位读到这里不要心急:请你把书合起来,静下心来想,如果你是秦始皇,在面对这样的局势,听到这样的议论时,你觉得哪一种做法更好?如果你是李斯,你反对这件事的理由是什么?
  把所有的问题从头到尾想过一遍以后,再打开书,我们来看李斯怎么说。
  李斯一人独持反对意见,而他说服了秦始皇。他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周文王、武王的时候,把自己的子弟分封到天下去,刚开始都是和乐一家。可是一代一代过去,亲戚关系也越来越疏远,最后到了春秋战国时,这些同姓子弟的国家之间彼此攻击,好像仇人一样。周天子根本没有能力去阻止他们。
  李斯的意思无非是,分封子弟必然重蹈周朝的覆辙。在他来看,最好的办法还是实行郡县制,所有的官员都由中央派任。那怎么处理诸子功臣的问题呢?只要给钱就可以了,给他钱让他享受富贵,可是绝对别让他拥有自己的土地、人民、军队,这样他就没有反抗的能力,中央就容易控制地方。
  但李斯所说不止于此,注意下面这两句,这才是秦朝立国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来看看他们用什么方法统治这个天下。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怎么样才能够让天下安宁?只要天下没有人敢持有和我不同的意见,不就自然安宁了吗?
  大家都听我的,不准有其他意见。从中央到地方,整个天下只能有一个意志、一个领袖、一个力量,这就是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面对第一次天下统一的时候,所提出来统治天下的方法。
  这个方法好不好呢?不要急,历史学不谈空话,所有的判断都要用事实来检验。接着往下读,各位就会看到这个政策贯彻到最后,会是怎么样的结果。
  我只提示你们一点,各位好好思考,世界上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自然之理。“天下无异意”,这可能吗?
  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
  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决定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这就是中国从封建到郡县制的一个里程碑。此后两千年不是没有封建,但郡县制始终是中国政治体制的主流,和这场廷议有莫大的关系。
  秦始皇为什么接受李斯的建议?因为他希望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战争,他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天下为什么战争几百年,就是因为分封了诸侯王,只要没有诸侯王,天下就不会再发生战争了。
  这个想法确实是好的,单从这一句话来看,秦始皇真是悲天悯人,真是入圣了。所以有很多历史学家觉得,秦朝当时有一个消弭天下战争的和平理想。这说得没错,问题是,秦始皇想要消弭天下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统一文字后的小篆《泰山刻石》,李斯手书
  接下来,始皇颁布一连串的政治措施,包括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收天下兵器,统一度量衡、车轨和文字。其中影响最深远的,便是统一文字。
  当时天下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写法已各有不同。虽然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所谓六国文字跟秦文字还是同一套方块字的系统,但沟通毕竟不便。如今始皇要将所有不同的文字,全部统一成一个写法,目的是方便公文书的传递,利于秦朝统治广阔的天下。
  这项措施的影响非常深远巨大,到了今天,中国各地虽然有不同的方言,但始终都有统一的文字,能够维系这个国家于一体而不坠,始皇可谓功莫大焉。
  除了上述的措施外,始皇还有一项命令值得注意:更名民曰“黔首”。
  什么叫“黔首”?“黔”是黑,“首”是头,是当时对一般百姓的称呼。至于为什么这么称呼,后世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但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重点是“更名民曰‘黔首’”的意义,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
  对六国而言,秦国是征服者。古今中外,征服者征服了那么庞大的土地,通常最简单的治理方法就是设立等级制度,把他们自己变成最高等的民族,而其他被征服的民族则一层一层降低,雅利安人统治下的印度是如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西方是如此,元朝统治下的中国也是如此。
  但秦始皇没有这个想法,普天下的人民在统一以后,不分你原来是秦国人、赵国人或楚国人,一律平等,统统都是“黔首”,没有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差别。
  或许有人会说,这真是了不起的平等思想。是的,这真是了不起的平等思想,但是凡事都会有两面,两面是并存的。中国文化讲阴阳、正反、表里,就是不希望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为什么秦始皇要颁布一个将老百姓全部视为平等这样的命令呢?因为在他的心中,所有人都是他的臣民,说得更直接一点,所有人都是他的奴隶,有什么不平等的呢?
  不信的话,各位还记得尉缭的评语吗?
  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
  各位以为我在污蔑秦始皇吗?不要急,看到后面,各位就会明白我为何如此评价秦始皇了。
  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这一段是什么意思呢?始皇灭掉赵国后,就在咸阳模仿建造和赵国一模一样的宫殿;等灭掉魏国后,又在咸阳模仿建造和魏国一模一样的宫殿……由此类推,等他消灭完了天下所有的国家后,那么全天下的宫殿都在首都咸阳可以看到,这是多大的气势啊!
  各位可以想象一下,今天如果有一个国家灭亡了地球上所有的国家,它把美国的白宫、法国的罗浮宫、英国的白金汉宫等等,全部搬到它的首都里面,这是多么宏伟的气势,象征着天下统一新时代的来临。
  问题是,天下经过了几百年的战乱,此时是做这些事情最适当的时机吗?做这些事情是谁在出力?做这些事情又对谁有好处呢?
  所有得到的各国美人、宝物,统统填入这些宫室里面,只供秦始皇一人享受。让苦于战祸的人民,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就为了一个人的快意,难道不是把天下人都当成他的奴隶吗?
  我写这些文字,就是要告诉各位,人是很复杂的,每个人有很多面貌。这是历史人物课,目的是分析人物、了解历史。因此当你们读到任何一位历史人物时,要反复地在心中琢磨,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是他,你的做法会有不同吗?
  当然,这绝不是问你有没有更蠢的做法,而是问你会有比他更好的做法吗?如果你能发现更好的做法,你才能够学到怎么做人处世,这才是有用的历史教育。
  秦始皇的自我评价
  我们继续看秦始皇接下来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
  二十八年,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第三年,这一年始皇到东方六国去巡视。更重要的是,他要去泰山封禅。什么是封禅?我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讲给各位听。
  各位要知道,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皇帝虽然是人世间最大的主宰,但严格来说,他并不是最高的主子。
  皇帝是什么呢?皇帝是天子,天子是天的儿子,是代理天来统治这个世间的人。
  所以这个世间的真正主子是天,而不是天子,天子只是个代理人。
  若按照现代人的概念来比喻的话,天是董事长,皇帝是总经理。对人间,皇帝是君;对天,他就是总领河山之臣。
  那问题来了,如果董事长是天的话,那么总经理是需要去做业绩报告的。我帮你在统治这个天下,天下到底是统治得好还是不好呢?
  试想如果你是总经理,报告的时机由你决定,你会挑业绩最好的时候去做报告,还是业绩最不好的时候去做报告?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会挑业绩好的时候去吧!
  业绩不好的时候谁要去触霉头,万一天不高兴,把你给换掉了怎么办?
  各位认为不可能吗?《尚书》不就告诉你,“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吗?皇天上帝把天子给换掉了,于是周就取代了商。所以当然是要等施政最好的时候,天子才去做报告,所谓的封禅基本就是这么回事。
  皇帝既然对天做施政报告,自然希望天能够奖励他。秦始皇此时环顾四周,觉得我这天下治理得实在太好了。几百年以来,天下无王啊!自从周室统治衰落后,天下战乱不休,今天终于有一个统治者恢复了人类文明世界的安宁,我当然要上泰山去进行封禅了。封禅这一天,始皇正是志得意满的那一刻,结果上天最会给他泼冷水。下山的时候,突然之间狂风暴雨,这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太触霉头了。
  中国人特别相信这个,什么都可以附会在天象上。以前某一位政治领袖死掉的时候,那一天刚好是下大雨,就一定要说成是天在哭泣。可是等下一位政治领袖,也就是他儿子死掉的时候,那天是大晴天,大家就绝口不提这件事情了。
  就从这次巡行起,秦始皇开始了立石刻辞的举动,刻辞的内容在说什么呢?我们可以来看看。例如:泰山刻辞: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琅邪刻辞:
  维二十八年,皇帝作始。……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始皇在刻辞中将自己统治后的天下,叙述成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不仅“治道运行,诸产得宜”,都得到最合宜的境况;而且还“黔首是富”“泽及牛马”,不仅百姓过得富裕,都生活得非常好,连牛马都受到皇帝的恩泽。这也难怪,始皇敢在刻辞中说自己“功盖五帝”了!
  这就是秦始皇对自己施政的评价,所有立石的目的就在歌颂他自己的功德,他的统治到底有多了不起,给老百姓的恩惠有多大。刻在石上,就是为了让他的功德能流传千秋万世。
  太史公深知这一点,因此《史记》中描述始皇几次刻石都说: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
  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
  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
  ……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在太史公来看,始皇刻石的目的就是“颂秦德”“明得意”。
  说实话,如果歌颂内容属实的话,歌颂自己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正在于,始皇刻辞中所歌颂的内容是真的吗?
  同样在这一年的巡行,始皇还做了几件事。最常被后人提到的,就是他派方士徐市求仙药,以及在泗水捞鼎不成的故事。但这里我要提另一件事,就是他面对神祇的态度。
  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
  始皇要过江,却碰到了大风,几乎渡不过去。古人遇到这种事,便会怀疑是因得罪神祇而遭到阻碍。当地的神祇是湘君,于是始皇问随行的博士:“湘君是什么神呢?”博士回答:“湘君原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后来葬于此地。”
  始皇听了大怒,他可是“功盖五帝”的皇帝,尧舜都不放在眼里,怎么能被尧的女儿、舜的妻子所欺?于是他下令要刑徒三千人,将湘山上的树全部砍光,作为对湘君的惩罚。
  在我来看,这一刻是始皇一生的巅峰,他连神祇也不放在眼里!只要阻碍他的,就算是神鬼也要被他踩在脚下!
  在中国传统的语汇中,“巅峰”并不是一个好词,因为这代表了接下来只能走下坡路。所以在过去,很少会恭维人“如日中天”,这等于咒他后面只会“夕阳西下”。如果真的要恭维人,就会对他说“如日东升”,接下来能步步高升,一天会比一天更好。
  是的,我说“这一刻是始皇一生的巅峰”就是这个意思。接下来的秦始皇,只会一天比一天糟糕,直到他离开人世,直到秦朝灭亡为止。
  始皇的选择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
  这一年他又到东方巡游,先在博浪沙被人刺杀,“为盗所惊,求弗得”。当然各位都知道这位“盗”是谁,他就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张良大哥了。这时天下大举搜捕他,这位大哥却如我前面所讲的,正“从容步游下邳圯上”,真是何等胆气!
  从史书来看,博浪沙刺杀事件似乎没有影响始皇的巡行。他到各地继续刻辞,文中仍然充满对自己的歌颂。直到这一刻,他仍深信自己的统治是如此的完美而伟大。
  三十年,无事。
  各位注意了,这一句是重点。
  我想有朋友看到这里,一定会问:“无事还能叫作重点?”那是因为各位不明白中国的传统史法。
  在《史记》中,本纪体通常是编年记事。但如果那一年没有什么事,一般都会跳过去,直接记载后面有事的年份。可是这一年明明没有事,为什么史书还会特别记载“无事”呢?
  这代表史家认为没有事正是一件大事,因为始皇即位以来,连年有事,百姓疲于奔命。难得有一年终于没事,老百姓可以休养生息,所以是史家所认为的大事。
  读中国史书,一定要明白什么是中国的史法。有时候你认为没有意义,史家却特别强调,里面多半隐藏着重要的意义。
  三十一年……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这一年始皇不知为何大发雅兴,居然微服出行去巡视咸阳。
  先跟各位讲个笑话,在明清时代考科举,为了怕冒名顶替,需要写明考生的容貌特征。有一个考生去考试,考官却不让他进场,原因是他的特征写的是“微须”,可是考生却留了小胡子。
  等一等,“微须”不就是留了小胡子的意思吗?为什么考官不让他进场呢?因为这位考官认为,“微须”是没有胡子的意思,《论语》中不是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微”就是没有的意思嘛!
  这位考生听了后,真是目瞪口呆。他只好反问考官:“那么请问孔子微服过宋,难道是不穿衣服过宋国的意思吗?”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积累太深了,每个字都有许多解释,必须要看前后文才知道。为了避免有朋友误解,特别声明,“始皇为微行咸阳”,是穿上一般人的衣服出行咸阳,不是他没有穿衣服经过咸阳,那就未免太惊世骇俗了。
  这次始皇微服出巡,只带了四名武士,结果在兰池这个地方碰到了盗贼,居然被盗贼所困,最后武士们奋力厮杀,才击败了盗贼。
  读中国书心一定要细,逐字逐句地去体会文字背后没有说的事情。试问各位,始皇出行只带了四名武士,这四名武士的武功会是高强还是低微?
  想当然耳,这四名武士武功一定是高强对吧?始皇不可能带四个废物出去,那怎么保护自己的安全。再问,这四名武士武艺如此高强,结果盗贼能使他们“见窘”,那么盗贼的人数是多还是少?
  想必盗贼的人数绝对不少,对吧!否则天下哪有那么多高手?皇帝带出去四个高手,结果就被民间两三个人打到“见窘”,这未免运气太差了。最后武士虽然击杀了盗贼,但从“关中大索二十日”来看,就知道盗贼必有漏网之鱼逃掉,否则何必大肆搜捕?
  因此各位要注意,就在这一年,就在始皇统治的京畿脚下,就有大规模的盗贼敢在咸阳横行,你就看他的统治已经到了什么地步!他前面的刻辞不是告诉你“诸产得宜”吗?不是说“黔首是富”吗?
  这不是新征服的东方六国,而是始皇统治下的首都咸阳,为什么盗贼规模会那么强盛呢?下面史家用五个字给了答案:“米石千六百”,这年一石米的价钱是一千六百钱。
  正常的米价是多少呢?这是个很难的问题,因为每个时代的币值不同,而且史书记载的多半是战乱或荒年时的特别价格。但我们仍然可以列出各个时代的一般米价作为参考:春秋中期齐国米价一石是六十二钱半(《管子》)。
  战国早期魏国米价一石是三十钱(李悝)。
  西汉文帝时的米价一石是十余钱(《史记》)或数十钱(《桓子新论》)。
  从这样的价格,各位就可以看出一石米价一千六百钱,是多么可怕的事。为什么盗贼横行?正是因为民不聊生,老百姓只能铤而走险。连身为征服者的秦国都如此,何况是被征服的东方六国。
  你还好意思去跟人家讲“诸产得宜”?
  你还好意思去跟人家讲“黔首是富”?
  你还好意思说你自己“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讲到这一段,或许有朋友会想:“讲这一段的目的,就是要告诉我们秦始皇施政有问题吗?”
  不是,我的用意不止如此。
  所有的人在做事的时候,其实难免都会碰到挫折。挫折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常常在你努力做了很多的事后,最后才发现结果完全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别人对你的实际评价和你自己认为的评价完全不一样,有时是天壤之别甚至是背道而驰。有时你觉得对方很喜欢你,可是突然发现真相是对方讨厌你讨厌到了极点;有时你自以为做事做得很成功,自以为你很聪明,但在别人眼中这就是一个笑话。
  人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但人跟人之间的差别往往不在于遇到不同的问题,而在于面对问题的态度。通常决定你一生成败的,有两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面对现实,改变自己,去解决问题。
  第二种是掩耳盗铃,设想别人的评价都不正确、都是偏见、都不怀好意,因为各式各样的目的故意污蔑扭曲自己。其实自己做得很成功,都是别人不对,你没有错。
  你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改变自己,或是继续活在自己的美梦之中。
  我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人人当然都会选择第一条路,谁会选择第二条路呢?”
  不。按历史来看,大部分人通常都会选择第二条路。为什么呢?因为我还没说的是,第一条路是很痛苦的。
  面对真实的自己,甚至是丑陋的自己,就好像伤口结痂之后,要把结痂处重新撕开一样的痛苦。活在自己的幻想跟美梦之中,永远是比较快乐的事情,没有几个人有勇气去面对真实的自己。但如果你选择的是第二条道路的话,那你永远也不可能改变自己,事情只有一步一步地越来越糟。
  我为什么要讲这么一长段,就是希望各位好好想想。“逢盗兰池”的不是别人,就是秦始皇自己;一石米价涨到一千六百钱,他更不可能不知道。始皇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天下完全不像他刻辞中想象的那么美好。
  那么在这一刻,他会选择哪一条道路?
  人生从你选择哪一条道路,就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的讽刺
  三十二年,他又继续到东方巡游刻辞,我们看看这次刻辞中说什么:碣石刻辞:
  ……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刻辞中继续强调,老百姓完全没有多余的徭役,男人都在田畴里面快乐地耕作,女子也都各守自己的本分,天下真是富裕祥和的景象啊!
  秦始皇不是不知道问题,可是当他碰到问题的时候,他选择的是继续自欺。
  秦始皇是笨人吗?绝对不是。这个人十三岁即位,二十二岁铲除权臣亲政,到最后统一六国,他是绝顶聪明的人,聪明才智绝对在我们十倍以上。可是各位要明白一件事,这个世界上越聪明的人越会自欺,因为他不能忍受自己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聪明。当人走到了这条道路上,他就离悲哀和失败不远了。
  这一年,始皇命令更多的方士去求仙人不死之药,求仙之路加速进行了,为什么?因为他今年已经四十五岁了。看这本书的许多朋友,多半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所以各位没有感觉。等你过了四十岁,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离大限之日越来越近,你就会明白了。
  秦始皇也不例外,他也是人。唐太宗年轻的时候,读秦始皇汉武帝求不死药的事迹,就大骂这两个人真是愚蠢到了极点,天下哪有不死之药,怎么会去相信方士呢?骂得真好,可是唐太宗是怎么死的呢?“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
  清朝康熙皇帝年轻的时候,读唐太宗的传记,说他一生文治武功很好,就是不会处理家事,所以晚年两个儿子争位闹得天下不宁。骂得真好,那么康熙晚年他的儿子又怎么样呢?人家的儿子两王夺嫡,他的儿子九王夺嫡啊!
  在中国人来看,历史最重要的是“人”。人就是人,不必把人看得太高,也不必把人看得太低,你必须忠实地去认识人到底是什么,才能真正明白历史。
  结果到海外求仙的方士没有带回来不死药,却带给他一个坏消息。在海外发现了预言之书,上面写着:“亡秦者胡也。”
  预言书在中国历史悠久,它最大的特征就是,你光看字面绝对看不懂是什么意思,而猜测通常都会猜错。只有等到最后应验时,你才会发现原来是这个意思。
  按秦始皇的解读,“胡”就是胡人,因此他为了挽救大秦的命运,决定派大将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他猜对了吗?完全不对,按后人的解释,秦朝灭亡在他最小的儿子手里,那个儿子名叫胡亥。这也是中国预言的特色,预言家怎么说都是对的。
  但有趣的是,秦朝的灭亡和始皇对外大肆征伐有密切的关系。他因为不想秦朝灭亡,所以才去北伐匈奴,才兴建长城、直道等种种大型工程,结果这一切反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历史的讽刺,就在这种地方。
  三代之事,何足法也?
  三十四年,这年举行了另外一场极为重要的会议,甚至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酒宴,大臣和博士们都前来祝贺。这时有一位大臣周青臣颂扬始皇说: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这句话不必翻译,相信各位都看得懂。但我要问各位,如果你是秦始皇,在这一刻听到这样的话,你会有什么想法?
  不要急,合上书,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把书打开,看看始皇怎么想。
  据史书记载,他的反应是:始皇悦。
  如今盗匪横行、民不聊生,这算是哪门子的“人人自安乐”?现实已经到了什么地步,难道始皇不知道吗?这样的谎话,他为何会相信?
  因为他喜欢,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在这一刻,他完全不管现实如何,他又选择了自欺。越聪明的人越会自欺,明白了吗?始皇的成功,来自他能以理智驾驭情感,但如今的他已经做不到这一点了。
  不过殿上还是有人说出了真话,博士淳于越立刻进言,他说殷周两代就是因为实行封建,才能享国长久;如今秦不封子弟为诸侯,一旦出现奸臣、篡臣,何以相救?最后他总结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淳于越为什么这样主张?因为他是博士,熟读古籍,书中记载的都是古圣先王治国的智慧。而始皇的种种做法都与先王背道而驰,所以淳于越觉得危险。到这一刻为止,其实淳于越的话都还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建议、忠心的建议。但读书人就是太多嘴,后面又多一句话:“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你建议就建议,骂人干吗呢?那不是平白多树仇敌吗?这样周青臣为了表现自己是忠臣,他只能跟你殊死咬下去。更何况你一次骂了两个人,周青臣如果是奸臣,那受奸臣谄媚还高兴的秦始皇,不就是昏君了吗?
  于是始皇再次召集大臣们来议论,这是第二次讨论封建和郡县之争,但却惹出来一个从来没有想到的事情。
  各位要特别注意,淳于越原是齐国人,可是从他的话来看,他是真心地在为秦朝着想,他是真心地希望这个王朝能传之久远。方法对不对是一回事,但态度对不对是另外一回事。这让我们了解,秦朝是真的有可能让天下各国变成一体的,历史其实是给过秦朝机会的。
  但淳于越这样的进言,却引来了丞相李斯的严厉反击: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
  “三代之事,何足法也”,这正是秦始皇和李斯的心声,始皇都已经“功盖五帝”了,何必还去学比五帝更低的三代呢?在他们心中,他们的功业早已远超前人,又何必学三代呢?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过去一切腐朽落后的存在都应该淘汰,这岂是书呆子所能了解的?
  因此这场起源于封建和郡县之争的会议,接着被李斯导向了另一个可怕的方向: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焚书之祸”。本来讨论封建之事,情势突然急转而下,我每次读这段都觉得,李斯这个人恐怕早有预谋,要谈这个事情。
  李斯认为,今日的学者不想学习秦朝的治道,却老是用古代的道理来非议始皇所为,例如淳于越就是如此。这只会造成老百姓的困惑和混乱,对统治只会有负面的影响。这个天下只能有一个标准、一个意志、一个声音,那就是皇帝陛下的标准、皇帝陛下的意志、皇帝陛下的声音。皇帝说是黑的就是黑的,说是白的就是白的,不需要讲道理,只要好好服从就可以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应该彻底毁灭过去的历史和民间的学术,杀掉任何敢提到古代诗书的人。如果敢用古学非议时政,不只杀掉你,还要把跟你有血缘关系的人统统杀掉。这其实就是李斯在第一次封建与郡县争论时所说的:“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怎样能让“天下无异意”呢?秦朝的办法就是“杀”!宁可错杀一百,绝不放走一个,这就是秦朝的治术。如果各位不信,可以接着看看秦始皇碰到事情是怎样解决的,我坦白告诉各位,就是那一百零一招──“杀”。
  将这种方法贯彻到底,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李斯的这个建议有多么可怕,而秦始皇的反应是什么呢?
  始皇的反应是:太好了,就这么办!
  为什么呢?因为始皇统治到今天,在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要让天下没有跟他不同的意见,用法令严格控制只是治标,把不同思想的根源彻底铲除才是治本。我坦白跟各位说,始皇真正的理想就是要将过去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彻底灭绝,重新建立一个廉洁、高效、像机械一样,只服从于一个意志,让他能够随心所欲的国家,这就是西汉董仲舒所说的:“其心欲尽灭先王之道,而颛为自恣苟简之治。”
  这就是秦始皇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他成功了吗?我坦白告诉大家,他失败了,因为他注定是要失败的。为什么会失败?因为这根本是违背了人类文明史的进程,违背了历史的大势,这种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不要急,我们继续往下看。历史学不讲空话,讲的每一个道理,都要有实际的例子来验证。
  
  第六章 人为什么会被骗?
  
  欲壑难填
  三十五年,离秦始皇死只剩下三年。我们看看在嬴政生命中的最后三年,他做了哪些事情。
  在这一年,始皇启动了许多规模宏大的工程。第一项是直道,这是一条从秦国首都咸阳直接通往北方边境的道路,为什么叫“直道”呢?因为这条道路基本上是“笔直的”。
  各位听到这句话大概会觉得奇怪,道路怎么可能是“笔直的”呢?当时的科技那么落后,道路总得碰到山吧,总得碰到河谷吧,碰到山跟河谷时难道不用绕路吗?
  如果你们会问这样的问题,那就太小看秦始皇了。秦始皇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很简单,《史记》只写了七个字:堑山堙谷,直通之。
  始皇的命令是,看到山就把山给我铲平了,看到谷就把谷给我填满了,总而言之,这条道路一定要笔直地通到北方的边境去。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秦国的特色,只要是秦始皇想要完成的事情,无论花费多大的代价,他一定要做到!
  这样的精神到底好不好呢?对于拥有这种精神的人当然好,这是很难得的特质。从历史上来看,要成为成功人物最重要的人格特质,就是百折不挠。人生哪有不碰到挫折的,差别只在于有的人遇到挫折就被打倒,有的人却永远不会被挫折打倒。这种百折不挠的人,始终相信自己必然能够排除万难达到目的。
  但问题是,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跟你这样玩的。你玩这么大,不惜付出一切代价也要达成目标,老百姓怎么受得了这样折腾呢?在当时科技落后的情况下,“堑山堙谷,直通之”,这七个字背后有多少的血泪?
  第二项工程,则是鼎鼎大名的“阿房宫”。为什么要建筑阿房宫?因为始皇嫌秦国现有的宫廷太小。
  等等!前面不是已经说始皇把各国宫廷都搬到咸阳了吗?还把各国的美人钟鼓都填进去了,当年各国国王的享受全部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他怎么还会觉得咸阳的宫廷小呢?答案很简单,就是我前面说过的那四个字“欲壑难填”啊!人的欲望是永远永远不能满足的。
  《韩非子》里面有个很有名的故事,商纣王得到一双象牙筷子,纣王身边的贤臣箕子听到这件事就开始害怕恐惧。有人就问箕子,一双象牙筷子就能让你恐惧,你也太夸张了吧?
  为什么箕子的反应会这么激烈呢?他说:
  有了象牙筷子以后,就一定要犀角玉杯才能够配得上这双筷子。
  有了犀角玉杯以后,就一定要山珍海味才能够配得上犀角玉杯。
  有了山珍海味以后,就一定要锦衣华厦才能够配得上山珍海味。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