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秦始皇:诈与力的极致

吕世浩(秦)
推荐序
从秦始皇帝到奉元复性:一位管理学者的思辨世浩是我的“奉元”同门,但我们在书院读书的时间前后相差二十多年,本应无缘相识,却在近两年因先师爱新觉罗·毓鋆而结缘。书院三十年前名为“天德黉舍”,后来改为“奉元书院”,其宗旨以“以夏学奥质,寻拯世真文”为核心。
  我与世浩的专业迥然不同,他是历史考古学者,个人则钻研企业管理,个性加上专业训练,个人向来谨守学科分际,不敢轻易逾越自身专业而提出评论;此次世浩盛情邀约,首次破例。一来是世浩学养俱佳,才华横溢,更有忧世济民之心;再者,此书打破传统历史的框架,文章铺陈与扩展方法都让人读来没有距离感,加上本书的宗旨,亦与个人在管理教学、研究和平日所思、所行若合符节,对我自己有很大的触动与启发。因此,恭敬不如从命,谨为文写序推荐,也借此介绍文章特色给各位读者。
  “原始察终,反求诸己”。本书将历史人物以接近管理学“案例研究”的方式进行论述分析,以秦始皇为主轴,探讨了环绕秦始皇身边的人物及具体事例,以一个个“小案例”的方式,进行主客观分析,不但分析人物的性情,亦剖析当下的历史条件与局势,以及人物的策略、思考与抉择,最后再探究其是非成败的道理,细细读来,令人有所思、有所得。
  有别于坊间历史书籍,本书采用少见的双向互动模式,不仅透过多个案例故事拉近读者与过往历史的距离,同时还利用“换位思考”联结读者与书中人物的关系,这对启发普通民众,乃至于管理阶层的思辨能力都有莫大帮助。例如书中谈及张良得黄石公兵书的故事,流传千古仍发人深省,本书巧妙结合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来诠释《史记》,告诉读者“忍”与“先”不仅是张良从黄石公的无言身教所学到的受用心法,也是张良后来协助刘邦得到天下的智慧源泉。
  “见盛观衰,慎思明辨”。本书以史证经、以经论史的角度,贯穿了人物的时代精神,在分析不同历史人物想法的过程中,以“思辨”方式启发读者进行大是大非的思考训练,透过以人物为中心的《史记》,着眼于任何人物在历史上的影响,让读者在历史事件的激荡中,明白每一个历史人物身处错综时局时,所展现的思虑与谋略。
  从本书中,读者可从多元角度来培养“因人而异”“见仁见智”的思辨能力,进而建立具个人见解的思维观点,而非只是依循传统、墨守成规,只求“标准答案”的思考逻辑。
  “春秋重人,大易通变”。本书具有深刻的人性关怀,延续春秋精神与《易经》穷变通久的思想。作者怀着忧时济世的人文关怀精神,提出历史的三次巨变:第一次是从仰韶时代到龙山时代,第二次巨变是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代,第三次巨变则是从鸦片战争到今天。
  作者借由深入探讨第二次巨变,分析秦汉英雄人物面对时代变革的胸襟与处世精神。并以积极正向的态度,鼓励正处在第三次巨变的我们,从历史脉络中汲取明哲保身与经世致用的智慧,培养全方位应变能力。中华文化不讲求末日观,而我们也没有悲观的权利,未来历史的发展完全在我们起心动念之间,面对第三次巨变中价值观混乱、人心浮动、社会对立增加的情形,我们只有一肩承担起历史责任,深刻思考人心所向,找到解决天下人问题的方式,才能开创人类文明盛世的新视野。
  “感动(化)人心,奉元复性”。本书提出了历史的三个功用:“启发智能”“审时度势”“感动人心”。隐含在这三个功用中,还有第四、第五……历史的功用,其中包括“反求诸己”“明辨是非”到“奉元复性”。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反求诸己的自省功夫,不仅让读者发思古之幽情,更发挥了“古为今用”之效,以古人思想来启发后人智慧;培养明辨是非与拨乱反正的能力,一扫我们心中的迷茫,重显人类共同价值的澄明。
  奉元复性则是回到人类的根本-“人性”。历史是“人心人性”的组合,从“人心人性”来了解历史是最直接、最务本的方式,也唯有回归到“人心人性”才能掌握历史脉动与规律。历史本有其规律,在此规律面前,唯有秉持谦卑、自省、警惕的恭敬心,方能发掘历史长流中的“真”与“性”。
  对于目前身处高科技网络时代的青年,容易抱持追求时尚、只重当下,去历史化、流于片面或单向思维,以及自以为是的心态来说,更是一记当头棒喝。回顾历史是要让我们以古鉴今、拥有超越自我格局的远见,以及带领社会前往光明方向的改变力,响应本书提出在第三次巨变的当下,此时此刻,我们更需敞开视野与胸怀,顺应人性与良知,回归中华文化“夏学”的源头,使华夏文化能对全人类做出和平贡献。
  国际管理学会终身院士暨前主席 陈明哲
  作者的话
  “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秦始皇”是在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大规模网络免费公开课程)上的全球第一门中文文史课程,也是针对非文史专业的同学而设计的通识入门课程。而这本书是希望将这门课程的许多内容,借由文字的形式呈现给各位读者。因此在开始阅读前,必须说明这本书的理念和特别之处。
  过去我们所上的许多历史课程,内容通常是教授大量的历史知识,课程的重点在于对历史知识的熟悉程度。但相对而言,却往往不重视这些知识和自己的生命有何关联。学习这些东西,到底对我们有什么用?这种上历史课的方式,其结果便是重记忆而轻思辨,所以大家也不愿意去思考,只想记下标准答案就好了。但历史学真正了不起的地方,正在于“思辨”。强调记忆而忽视思辨,这不但是买椟还珠,更是莫大的遗憾。
  教育,应该是让人成为知识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仆”。
  历史学的本质,就是研究“时”和“变”。时间不断流逝,世界时时更新,上一刻正确的事,未必能适用于下一刻;别人用来正确的方法,却未必适用于您。所有的知识,都将随时而变,只有能够运用知识的思辨和智能,才是上天赋予人类最宝贵的资产。
  这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打破历史思维有“标准答案”这种想法,希望大家在读过这本书后,都能打破思想的框框,解放各位的思辨能力。在书中,我会借由一个又一个的历史案例,来向各位示范学习历史可以如何思维。但希望阅读这本书的朋友一定要记得,不要把作者的答案当成是“标准答案”。人文学的本质是思辨,思辨有“好”和“更好”的答案,但根本没有“标准答案”。
  这是一本通俗入门的历史书,因此我将避免烦琐的史料考证,由《史记》中的秦始皇故事出发,向各位说明历史学的有趣和迷人之处,以及和各位一起探讨学习历史究竟对我们的生命可能有什么样的用处。
  感谢各位读完这些话,也请各位用接下来的内容,来验证这本书是否能达成这样的目标。
  吕世浩 敬上
  
  前言 我们为什么要学历史?
  
  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
  二十多年前,当高校招生录取放榜之后,许多长辈朋友都会问我:“你考上哪里?”“学什么专业?”
  当我回答“台湾大学”后,所有人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地惊喜:“哇!”
  台湾大学文学院
  当我接着回答“历史”后,所有人的反应几乎如出一辙地失望:“哦。”
  从他们的反应,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大众对于学历史前景的看法。
  从那一天起,也常听到许多朋友终于忍不住问我:“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
  是啊,在这个时代,学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呢?
  希望正在读这本书的你,能够认真问自己这个问题,不要犹疑也不要回避:学历史对你而言,究竟是有用还是无用?
  如果无用,为什么我们从小就要学历史?
  如果有用,请明确地说出来,用处是什么?
  这些问题,让我思考了二十多年。这本书就是身为历史人的我,针对许多非文史专业的朋友所呈现的答案。
  不是历史没有用,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式出了问题。
  近代以前,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觉得学历史很有用,甚至视为培养各种领袖人才的必要教育。
  可是到了现代,忽然之间,有许多人都觉得学历史没有用,即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说不出学历史的实际用处何在。
  工业革命初期的工厂(德国阿道夫·冯·门采尔绘)
  为什么对于学历史有没有用,过去和现在的认知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
  难道是古人实在太笨,误把没有用的东西当成是有用?还是现代人的智能忽然有了数十上百倍的增长,比古人要有智能得太多?事实上,历史学还是历史学,只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式出了问题。
  现代的学校教育,基本上是一种时代的产物,是为了因应工业革命以后,填补各种专业人力的需求而设计出的教育。换句话说,现代教育是一种专门用来培养工匠的教育,至于人文教育的本质──人怎样才能活得像个人,基本上不是关心的重点。
  在这种工匠教育的影响下,历史教育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短期、大量的灌输式记忆成了现代历史教育的面容,从小学到中学,甚至大学,我们人人都接受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教育,花费了无数时间背诵年代、人名、地名、事件,但却往往不明白,除了应付考试,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长此以往,年轻人普遍对历史学失去兴趣,更不知学习历史的作用何在。最糟糕的是,我们的教育生产了大量的专业工匠,但却很难培养出宏观的领袖人才。其弊害之深,远超想象。
  古人如何学历史?
  事实上,古人不是这么学历史的。
  宋代著名的史学家吕祖谦,就说过读历史的方法:人二三十年读圣人书,一旦遇事,便与里巷人无异,只缘读书不作有用看故也。何取?观史如身在其中,见事之利害,时而祸患,必掩卷自思,使我遇此等事,当作何处之。如此观史,学问亦可以进,智识亦可以高,方为有益。
  吕祖谦像
  “里巷人”就是现在网络上所说的“乡民”,如果读了几十年的书,碰到事情除了跟乡民们一样凑热闹,发表一点个人的感想外,却对于如何解决事情,一点方法也没有,那读书有什么用?如果读了这么多历史,自己却在应付现实事情时,半点帮助都没有,那学历史有什么用呢?各位对此难道没有疑惑吗?
  怎么读历史才能有用呢?
  当你读一本历史书,读到书中的古人面临重要的抉择时,请你这时立刻把书合上。
  好好想一想,如果你身处对方的位置时,你会如何决定?做什么样的决定?把一切都想清楚后,再把书打开,看看这个人物是怎么做的,他最后做了什么样的决定?他的决定带来的是成功还是失败?原因何在?然后比较自己与古人,在选择和方法上有何异同之处?
  这种学习历史的方法,重视的不是“记忆”,而是“思辨”。
  像吕祖谦这样学历史,每个人都可以透过一件又一件史事的锻炼,一位又一位人物的分析,来一步步锻炼自己的思辨。最后不仅历史知识会有所增长,连处世智慧也会不断提高。
  事实上不只吕祖谦这么读历史,清代的名臣左宗棠也是这样读历史的,他说:读书时,须细看古人处一事,接一物,是如何思量?如何气象?及自己处事接物时,又细心将古人比拟。设若古人当此,其措置之法,当是如何?我自己任性为之,又当如何?然后自己过错始见,古人道理始出。断不可以古人之书,与自己处事接物为两事。
  左宗棠比吕祖谦更进一步,他不但要读史者“设身处地”地思索古人为何这么选择,还要我们当自己面临现实中的抉择时,去设想如果是你学的那位古人处在这个环境下,他会如何做出决定。
  历史学在古代如此被重视,绝对不仅仅是为了“陶冶人文情怀”“丰富人文素养”而已。古人重视历史,是因为历史有很强烈的实用性──它教导人们如何从前人发生的无数案例中分析事情,了解成功和失败的道理。这也就是太史公所说的,读史是为了“原始察终,见盛观衰”(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出自《报任安书》)。
  如果你读完了一本书后,书还是书,你还是你,没有任何改变,你就等于没读过这本书。读书最重要的,就是要拿书中的道理和自己的生命历程不断相互印证,不断地去思索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运用前人的智慧,最后将书上的道理与自己的生命融合为一体,让古人的智慧为己所用。
  这样读书、这样学历史,才是真正有用的方法,历史学也才能成为一门真正有用的学问。
  什么是“思辨”?
  真正的历史教育应该重视“思辨”,但什么是“思辨”呢?
  在这里,我举个大家熟知的例子来说明。相信各位在中学课本里都读过《木兰诗》这篇诗歌,诗歌的一开头是这样说的: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请问各位,“唧唧”是什么声音?
  按过去在课堂上老师讲解的,绝大多数的人都会立刻回答我:“唧唧是织布机的声音。”为什么呢?因为课本的标准答案是这样写的。
  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那么你可能在“思辨”上还需要更努力一点。因为真正的答案,作者其实已经写在接下来的两句里: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作者清楚地说出,这时只听见叹息的声音,因此“唧唧”是叹息声。
  不愿面对这样的答案吗?历史学讲求“孤证不立”,我们可以举出更多的例证来证明这一点。
  “唧唧”一词,也出现在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前句是“已叹息”,后句是“重唧唧”,可见白居易也以“唧唧”为叹息声。试想,如果“唧唧”是织布机的声音,难道白居易是先听了琵琶乐声后叹了口气,然后听了女子讲话后就开始当场织布吗?
  当然,或许各位不服气,《琵琶行》是唐朝的诗,《木兰诗》是南北朝的作品,两者可以这样互证吗?
  说得有理,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唧唧”在南北朝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意思。
  1.南朝梁施荣泰《王昭君》诗:“唧唧抚心叹。”
  2.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树出云,咸皆唧唧。”
  3.北魏《元举墓志铭》:“履朝独步,伦华非匹。一见唧唧,宋朝更生。”
  这些都是唐前文字,所有的“唧唧”都是指叹息之意,可以证明当时人确以“唧唧”为叹息声。
  事实上,将“唧唧”当作织布机的声音,这样的解释除了中学课本外,在古籍中似乎找不到任何例证(如果你能找到,欢迎提供)。因此不管你认为“唧唧”听起来多么像织布机的声音,这都是一种没有根据的说法,是不能成立的。
  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误会,是因为古时的语音和今日有很大的差别。而在古代,织布机也不是发出“唧唧”声,而是“札札”声。《古诗十九首》有“札札弄机杼”,白居易《缭绫──念女工之劳也》有“丝细缲多女手疼,札札千声不盈尺”,都足以为证。
  希望各位千万不要误会,以上的讨论并不是在考验大家的语文水平,而是想点出一个可怕的事实:明明问题的答案就在下面两句,明明作者已经说得这么清楚,为什么我们过去却毫不质疑课本的答案,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思辨能力?
  即使你读了再多的书,记得再多的标准答案,得到了再好的成绩,如果这一切要拿你宝贵的思辨能力去交换,都是不值得的。因为,思辨是一切智慧的开始。
  读书,是为了做知识的主人,不是为了做知识的奴仆。
  学习历史的第一个功用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学习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处呢?我个人认为学习历史一共有三个功用,而第一个功用是“启发智能”。
  我先说个故事给各位听。在古代有一对兄弟,都是小孩子,兄弟俩非常聪明。有一次他们的私塾老师有事进城,要中午才回来。私塾老师怕他不在的时候,兄弟俩会偷跑出去玩,于是规定功课,要两人背书,回来后考试。
  要背什么书呢?老师手边有的书,兄弟俩都已背过;手边没有的书,自然也没办法叫他们背。于是老师灵机一动,黄历上不是有“初一宜某某、忌某某”“初二宜某某、忌某某”……吗?就叫他们背黄历吧!
  果然,知徒莫若师。老师前脚一走,这对兄弟后脚就跑出去玩了。很快,中午就到了,哥哥看老师快回来了,连忙回私塾开始翻黄历。他才刚看完一遍,老师就回来了,这时弟弟姗姗来迟才回来。
  老师开始考他们兄弟功课了,先问哥哥,哥哥就开始背“初一宜某某、忌某某”“初二宜某某、忌某某”……真是滚瓜烂熟,一字不差。原来哥哥过目不忘,居然只是看一遍就记下内容了!
  哥哥背了快一半,老师很满意,就换成考弟弟。各位这时会想:“弟弟完全没看书,这下他糟了吧?”错了,弟弟一样从头背“初一宜某某、忌某某”“初二宜某某、忌某某”……一样滚瓜烂熟,一字不差!
  可是弟弟背到中间,突然停了下来。老师很奇怪,问他为何不背了,弟弟说:“刚刚哥哥就只背到这里。”原来这弟弟比哥哥还厉害,他只在旁边听一遍就记下来了!
  这对兄弟如此聪明,各位知道他们两个是谁吗?
  答案是:我也不知道。
  大家不要笑,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要问各位:“聪明有用吗?”
  聪——明——有——用——吗?
  这对兄弟的天资,绝对胜过我们十倍。但他们在历史上,却没有留下姓名。各位就可以知道,聪明如果不能提炼成智慧,是半点用也没有的。
  那么聪明要如何提炼成智慧呢?
  最好的方法,是接近有智慧的人。但能不能遇见有智慧的人,他愿不愿和你交朋友,能认识到多深,这都是不能掌握的事。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有智慧的书。因为有智慧的书就在那里,它不会跑。
  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用古人的智慧,来启发我们的智慧。
  打个比方,历史就是磨刀石,它最大的功用就是磨利我们脑子中名叫智慧的那把刀。磨刀石不能帮助我们披荆斩棘,只有刀才可以。光是记忆历史是没有用的,只有从历史中学到智慧才是有用的。
  如果以为光是记住古代的历史,就能解决今日的问题,那就好像拿着磨刀石去切东西,自然问题百出。这不是磨刀石没有用,是我们的用法错了。
  为什么读历史没有用,因为你本来就不是以“有用”的方法来读历史。
  书有古今,智慧没有古今。如果想让自己的智慧更加充实而锐利,那么学习历史是最简单的快捷方式。
  历史是总结了在过去的几千年中,上自帝王将相,下到贩夫走卒,各种各样的人与事。如果不能从历史中磨炼智慧,我们所读的古人古事都早已逝去腐朽,他们连骨头都烂成灰了,光是背诵他们的事迹又有何用?他们的智慧,才是我们应该活用的宝贵资产。
  至于学习历史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功用呢,我将会在这本书后面的部分,一一向各位说明。
  
  第一章 我们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学生要学什么?
  想要学习“思辨”,第一步应该从问问题开始。
  当然,各位可能会问我:“我幼儿园就会问问题了,这种东西还需要现在学吗?”
  说得也没错,如果只是问问题,大家从小都会。但是要问一个“对”的问题,问一个“好”的问题,那就不容易了。
  有好的问题,未必能有好的答案。
  有的问题,根本是无解的。有的问题,不是你这一辈子就能找到答案的。有的问题,据目前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还不足以解答,千百年以后说不定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了,就能解答这个问题。
  但是没有好的问题,就永远不会得到好的答案。
  因此,学习任何东西,都应该从问好的问题开始。
  “思辨”二字,来自《中庸》里我非常喜欢的一段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
  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
  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在“学”之后,“思”“辨”之前,必须先学会“问”。“问”不是乱问,而是“审问”,这一切都要下功夫。
  历史学是一门思辨的学问,因此本书也要从问问题开始。
  我问各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大家都当过学生,请问学生到底要学什么?
  在上这门课之前,相信各位都已经当过至少十年的学生。但试问当了这么久的学生,可曾想过“学生”到底在学什么?若不曾想过,那这么多的光阴不就白费了吗?
  做任何一件事情,必须清楚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目的不一定是名利,即使帮助了人,即使提升了自己,也都是具体的目的。
  我在上课时,常跟台湾大学的同学们说,读一本书要得到一本书的益处,上一门课要得到一门课的益处,如果同学们上一门课却得不到任何益处,那还不如回家睡觉,既节能又减排还兼环保。
  听见前面的问题,台大的同学们通常会回答:“学习知识”“学习技能”“学习人生的态度”……这些答案严格上来说都没有错,只是不够精练。因为每个人都有思想的自由。既然有思想的自由,就不能说是对与错,只能说是好与坏、精与粗而已。
  在这里,我提供一个答案给各位做个参考:
  “学生”的目的,就在于学“生”。
  学生,学生,不学“生”,难道你要学死吗?
  所有知识、技术乃至人生态度,都是为了“生”而服务的。这正是祖先把“学生”叫作“学生”的原因,用这两个字正是为了让后人知道,“学”的目的就是为了“生”。
  中国的学问与西方的学问不同,西方学问讲求方法,中国学问讲求功夫。讲方法就要重取径,所以现代学术论文的第一节,必然是研究目的与研究取径,因为这是西方知识体系的产物。讲功夫就要重“层次”,因此想读懂中国书,就必须将其内容一个层次一个层次地来进行剖析。
  以此为例,学“生”的层次是什么呢?
  第一步就是如何让自己活下去。每个人遭逢的时代都不一样,学习知识、技能,正是为了让自己在面对不同环境时能够活下去。活下去只是最低的要求,更进一步就要让自己活得好,最后能活出你衷心所愿的人生。
  此外,人是群体的动物,身边必有所爱。自己活得好,还要让身边所爱、所关心的人都能活下去、活得好。如果你的能力充足,再扩大到亲戚、扩大到乡里、扩大到国家、扩大到全人类,让大家都能活得好。人的成就,正决定于此。但无论是哪一个层次,终归一个字就是“生”。
  学习历史,就是要用古人的智慧来启发自己的智慧,将古人的智慧活用在自己生存的时代,将自己的生命历程与书中的智慧不断相互印证。这才是真正的学历史,真正的学“生”。
  我们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作为学生,第一个问题是学生的目的。那么作为一本学习历史的入门书,第一个问题该问什么呢?
  学习历史的第一个问题,应该问自己:
  我,究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之中?
  学习历史,是为了帮助自己用更加宏观的视野来看待问题。如果连我们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之中都不知道,那么历史就白学了。
  恭喜各位,我们这一代何其幸运又何其不幸地,活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巨变之中。
  历史的本质就是“变”,时间好似一条长河,时时变易,刹那生新。但“变”并不是只有一种,在时间的洪流中,有小变、大变,当然也曾经出现翻天覆地的“巨变”。巨变不仅是政治上的改变,而且包括经济、文化、制度、社会、阶级等,全部推翻重来,这就叫作“巨变”。
  活在巨变时代的人们,往往具有一种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价值观的混乱与迷茫。这是因为旧的文化已被推倒,新的文化又尚未稳固。在新旧交替之间,各式各样的思想都会出现,人们无所适从,对于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似乎没有定论,这就是巨变的最大特征。
  或许有人会说:“不会啊,我觉得我活得很坚定,人生一点也不迷茫。”
  有这种想法当然很好,但在此我想问一个简单的问题,帮助大家思考:请问各位,人应不应该节俭?
  我想大部分的人听见这个问题,都会回答“应该”吧!
  从小不管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宗教道德,都告诉我们“奢侈是罪恶,节俭是美德”“人想要的很多,但其实需要的很少”“奢侈浪费会造成地球资源匮乏和环境破坏”,等等。而有更多历朝历代的圣贤也告诫我们“节俭才能让社会安宁没有纷争”,这似乎已是定论。
  但再试问,如果今日人人节俭,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人人节俭会造成消费锐减,消费锐减会造成经济衰退,经济衰退会造成工厂与公司陆续关门倒闭,工厂与公司倒闭会造成人人失业,人人失业会造成国家经济破产。
  请问,为什么我们实践了节俭的美德,却带来如此悲惨的结果?
  因为这是一个工商业的社会,其形态本来就是利用消费来刺激经济。电视、报纸、网络上的广告,无时无刻不在挑逗你的欲望,引诱你不断进行消费。最好你能在这个月花下个月的钱来消费,于是有了信用卡;最好你能预支未来的收入进行消费,于是有了分期付款。这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
  我们口口声声说应该发扬节俭的美德,但更多时候实际的生活却与此背道而驰。有人从不思考这个问题,因此不觉得有何不对。但如果你认真思考,难道不觉得矛盾和困惑吗?
  不仅只有节俭这个问题是如此,在这个时代有无数的问题都是如此。不是只有我们如此,在两千多年前的第二次巨变的时代,当时也有无数的人为了究竟应该法先王还是法后王,而感到困惑与迷茫。因为价值观混乱而迷茫的时代,就是如此。
  指出这一点,是为了让今日的年轻朋友们明白,不安、迷茫和困惑都不是你们的错。是因为你们刚好生在这样的时代,一个各种思潮不断激荡、新的问题不断产生、更有着许许多多不知从何而来的挑战的时代。
  混乱而迷茫,固然是生长在巨变时代的人们的不幸。但相对,我们也有着无比的幸运。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这是个充满机会的崭新时代,正是圣贤英雄施展长才之际。
  第三次巨变
  在中国漫长的文明史上,巨变也是很少见的。
  就我所知,这样的巨变一共有三次。
  哪三次呢?第一次巨变是从仰韶时代到龙山时代,第二次巨变是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代,第三次巨变是从鸦片战争到今天,而且这次巨变尚未结束。
  第一次巨变发生在史前时期,因此没有太多的文献记载,大部分的证据都是靠考古得知的。从考古学的发现来看,在仰韶时代,农业、畜牧、服饰、房屋都已经成熟,人类基本的物质生活已有保障;音乐、舞蹈、绘画也都已经出现,精神生活也不虞匮乏。更重要的是,那是一个相较于后世更为太平祥和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人与人之间基本上十分平等。从出土的墓葬中可以得知,聚落内部贫富差距并不大,顶多这个墓多两件陪葬的陶器,那个墓少两件陪葬的陶器。聚落与聚落之间,有规模大小的不同,但并没有战争的痕迹。
  但到了龙山时代,中国各地忽然兴起了筑城运动,聚落间的战争迹象到处都是。而聚落内部的贫富差距也急速扩大,有的墓规模宏大,陶器、玉器、漆器塞满整个墓穴,甚至还有殉葬者出现;有些墓则简陋狭小,找不到多少陪葬品。聚落与聚落的层级分化也开始出现,中心聚落越来越大,中小聚落被不断压榨。聚落内外,上层剥削下层的体制开始出现,这就是第一次巨变。
  在第一次巨变之后,脱颖而出的是一批叫作“血缘贵族”的人,他们建立了一个以血缘宗法进行统治的新时代。这个时代长达近两千年之久,贵族们凭借着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血缘,掌握了所有政治、经济资源乃至这个时代最高等的知识和技术。儒家典籍中所传颂的夏商周三代,便是这样的时代。
  在那个时代,血缘可以决定一切。所谓封建宗法秩序,就是一个人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在生下来的那一刻就已经被决定了。
  在正常情况下,庶子无论如何贤明,都不能取代嫡子;小宗无论怎么杰出,都不能取代大宗。父亲是贵族,那么儿子也是贵族,子子孙孙都会是贵族;父亲是奴隶,那么儿子也是奴隶,子子孙孙都会是奴隶。
  有同学曾经问我,儒家经典传颂的三代是不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对于这个问题,也没有标准答案,要看你在三代生下来是谁。如果你生下来是贵族,那就很美好;如果你生下来是奴隶,那就很不美好。
  《礼论·礼运篇》
  现代人听起来,会觉得这样极端缺乏社会流动的时代,真是太可怕了。但天下所有的事物,有缺点必然也有优点,否则它不可能存在。贵族时代有一个很大的优点——这是一个极其安定的时代。
  如果政治和社会地位是注定的,那么你取代不了别人,自然也不必担心被别人取代。你不必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而费尽心思,因为这几乎没有意义。从出生的那一刻起,每个人所要想的就是如何尽好这辈子该尽的本分,如何做好这辈子注定该扮演的角色。
  在这样的社会中,如果你生为贵族,你的富贵和荣耀全部来自祖先,你的责任就是发扬祖先给你的荣耀,并且将它代代传递给子孙。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三代古典文化的核心,那就是“礼”。因为对贵族而言,一个靠血缘关系来运作的社会,就如同一个大家庭,家人之间不会讲“法”,只会讲“礼”。
  这样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极其深远。在中国人的心中,“法治”始终不是政治上的最高境界,政治最高的理想是“礼运”。上位者不应该用“法”来“治”天下,而是用“礼”来“运”天下。各位可以用心体会其中的差别,《礼记》的《礼运篇》就是在讲这个道理。中国古典文明的精华,就尽在一个“礼”字上头。
  但随着时间的巨轮继续转动,这样辉煌灿烂的文明也迎来了它的末路。灭亡古典文明的并不是其他阶级,而是贵族自己。
  随着贵族生活的日渐腐化和堕落,传统的礼教逐渐被遗忘,用古人的话来说,就叫作“礼坏乐崩”。而由于贵族之间的不断激烈内斗,中国文明也迎来了第二次的巨变。
  从春秋战国开始,贵族间相互征伐,进行战争。战场上讲究的是智慧与力量,而不是血缘。没有人因为敌人拥有神圣不可侵犯的高贵血统,就甘愿在战场上跪地求饶。只要有智慧与力量,就算是平民百姓,随时都有机会取代贵族接任要职,于是“布衣卿相”的局面开始来到。
  这场历经数百年变局的最后象征,就是秦末陈胜起事时所讲的那句话: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如果让三代的人听见这句话,他们一定会觉得惊骇不可思议。陈胜出身只是个帮人耕田的农夫,是社会的底层,当时如果连社会的底层都知道血缘不可靠了,人的地位是可以改变的,那么以血缘维系社会秩序的古典文明,自然会土崩瓦解。
  秦灭亡了六国和统治它们的贵族,而古典文明所留下最后的贵族——秦,也在转眼间灭亡。以“贵族”为主体的时代,在中国历史上就这样一去而不复返。
  巨变的核心,其实就是文化和支撑这个文化的主体阶层的改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需要靠一个阶层来信奉它、执行它、支撑它。三代古典文化,终归一个“礼”字,而支撑它的就是这批血缘贵族。
  但在血缘贵族消失之后,经过了无数的纷纷扰扰,产生了一个新的主体阶层,也就是我们后世所说的“儒生士大夫”们。这批人从小读着孔子书,靠着这些学问当上官员,当官后支持社会跟政治的运作,等退休后回到乡里教化民众。他们时常到处作诗、题碑、著书,他们的流风余韵直至今日都还处处可见。
  儒生士大夫这个阶层,固然有许多问题。今日也有许多中国人,往往将近代落后西方的责任归咎于他们。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着莫大的贡献,中华文明曾受到无数次外族的入侵,却始终没有像其他古文明一样灭亡,传承到了今日终不断绝,便是靠无数的儒生士大夫,在历史上艰苦卓绝地支撑着这个伟大文明于不坠。
  儒生士大夫这个阶层,和他们所代表的儒家文化,也同样延续了近两千年。但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迎来了第三次巨变,一切都彻底地改变了。
  鸦片战争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姑且不论我们和一百七十多年前的中国人有多么不同,但这场巨变最大的象征,便是透过废除科举、废除读经、五四运动、提出将线装书丢进茅坑里……一系列的努力,中国人终于将“儒生士大夫”这个阶层彻底铲除了。没有了这个主体阶层的支持,儒家文化也随之轰然倒地。
  当然,或许有人会问,今天不也有许多人讲儒家文化吗?怎么能说儒家文化轰然倒地呢?
  一个文化之所以是活着的,不在于有人讲,而在于有一群人具体地实践它。试问今天的社会可有一个阶层,将儒家文化当成是信仰的中心?当成是生活的方式?当成是奋斗的目标?如果没有,那么它就只是一种过去的文物,就像埃及文化、两河文化一样,只能送进研究所和博物馆了。
  其根本的关键,在于我们今日的教育,已是西方知识体系的产物,这和中国传统对读书人的训练与要求是完全不同的。“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没有主体阶层,自然就没有文化。
  第三次巨变,迄今尚未结束。因为我们还没找到,在三代的古典文化和秦汉至明清的儒家文化之后,中国人应该奉行什么样的文化。在血缘贵族和儒生士大夫之后,又会需要什么样的主体阶层来支撑这个文化。
  如果简单地把第三次巨变发生至今,分成前后两期,第一期大概是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胜利,当时追求的目标是“救亡图存”。中国要如何在列强的各种侵略之下,能够生存下去。
  各位不要以为这个事情很简单,在当时亚洲只有中国、泰国跟日本没有亡国,其他的国家几乎都在外国人的统治之下。在那样的危局中,靠着多少先贤先烈的奋斗,这个国家总算生存下来。
  从抗日战争胜利到今天,追求的目标就是“富国强兵”,我们就活在这个时代之中。
  可是富强之后,还有更重要的题目,这就是这一代和下一代所要面对的问题。在第三次巨变之中,我们如何找出新时代的出路究竟在哪里?
  我当初在台湾大学开设“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这门通识课,内容包括孔子、秦始皇、汉武帝和王莽。但由于这本书的篇幅有限,我重点只讲秦始皇这个人,以后有机会我再和各位谈谈其他的人物。
  我为什么开设这样的课程呢?因为这些人物的共同特征就是:他们都活在第二次巨变的时代,也都尝试着替他们的时代找到一条出路。
  我希望用历史作为范例,让各位来看看第二次巨变中最杰出的人们,他们是如何面对巨变,如何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
  如果各位能够明白这一点,才会让活在第三次巨变的我们,有可能少走冤枉路。更重要的是,明白他们的成败得失,才能知道我们未来的出路可能在什么方向,这就是我开这门课和写这本书最重要的目的。
  
  第二章 从张良的故事谈起
  
  历史该怎么读?──实例示范
  北京颐和园长廊彩绘《圯上纳履》
  前面谈了那么多如何学历史的方法,各位一定会有疑问:“道理说得很好,但为何我实际读历史书时,还是看不出门道在哪里呢?”
  历史学不讲空话,下面我就先从“圯上纳履”的故事开始。
  有许多人听到这里,一定会说:“圯上纳履?这不就是张良帮老人家穿鞋子的故事吗?我从小就听过了。”
  那么请问你,“圯上纳履”的故事到底在表达什么意思?
  这个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张良是汉高祖刘邦时智慧的代表,老人家叫黄石公,是张良的老师,当然也是智慧的代表。这两个人相遇的故事,自然也是一个智慧的故事。既然是一个智慧的故事,它里面必然隐藏了某些被两千多年来无数聪明才智之士所传颂所喜爱的道理。
  我讲这些想表达什么呢?就是告诉各位,张良的故事绝对不是只为了告诉你,对老人家要有礼貌和约会不要迟到。如果张良的这个故事,目的只是为了告诉你这两点,那我必须说,这个故事所含的智慧也未免太浅薄了。
  中国人的智慧没有这么浅薄,从这个故事我将带各位来认识什么叫作历史中的智慧,什么叫作中国人的智慧。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故事的开头是这样说的: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
  “张良曾经在有空闲的时候,从容漫步游览在下邳的桥上。”太史公将人、事、地、物写得如此详细是有意义的,历史上任何东西都不能脱离时空脉络,更不能脱离一个人的人生经历。我们读这段话的时候必然要追问,此时的张良处在他一生之中什么样的时间点呢?
  各位要注意,就在张良从容步游下邳圯上的这一刻之前,刚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
  秦始皇是天下的皇帝,是当时中国人已知文明世界的最高统治者,张良为什么要去刺杀秦始皇?那一年张良才二十岁左右啊,跟今天许多大学生是一样的岁数。
  张良为什么要刺杀秦始皇?这要从他的家庭背景说起,张良出身于韩国的宰相世家,祖父和父亲曾经担任五代韩王的宰相。各位想一想,在那个时代父子做过五代韩王的宰相,那家中能够有钱到什么地步!
  简单地说,张良是当时典型的“官二代”和“富二代”,如果按照他原本应有的人生轨迹,他应该能够一生安享荣华富贵,并在适当时机接续他父祖的事业,成为下一任韩国的宰相。
  张良像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在他年轻时碰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局,那就是秦国灭了韩国。
  虽然韩国亡了,但秦国并没有没收张家的财产。对张良来说,他还是可以靠父祖累积下来十辈子也吃不完的财富,继续过着奢侈的生活。但当时身为热血青年的他,就在国家灭亡的那一刻,立下了一个心愿:他要灭亡秦国,为韩国报仇。
  各位要想一想,张良如果不这么做,一样可以安享荣华富贵终生,他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选择?
  秦国是当时天下第一强国,拥有万里江山、百万雄兵,名臣良将不计其数,始皇更是不世出的雄主。张良无兵无将,就凭着赤手空拳,居然想灭秦,难道是傻了还是疯了吗?
  不,张良既不傻,他也没有疯。他只是觉得张家世世代代的富贵都从韩国而来,韩国灭亡了,别人可以无动于衷,但张良不能无动于衷。如果连世受国恩的张家,在国家灭亡时都装作没事一般,那他又怎么对得起韩国对他的恩惠?于是他当下就决定,他要散尽家财来求取刺客,要杀了秦始皇为韩国报仇。
  最后张良终于找到了一个大力士,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当然如同各位熟知的结局,这个刺杀行动是失败的。张良雇用大力士攻击秦始皇的车队,但丢出去的大铁锤误中副车,秦始皇安然无恙。暴怒的秦始皇下令捉拿刺客,结果张良居然逃过了一劫,跑到了下邳。
  张良为何能够死里逃生?我个人的推测,应该跟张良的长相有关。太史公曾经看过张良的画像,他表示张良的长相犹如“妇人好女”。好女就是美女,男人长得像女人不稀奇,但长得像美女那就很稀奇了。所以我猜想当时缉捕的官兵,大概一百个人里面就算抓了九十九个,都觉得这个娇弱的年轻人绝不可能是刺客,因此张良逃过了一劫。
  按照常理推论,一个人在做完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全天下都在通缉他的时候,通常都会惊恐不安,草木皆兵,躲在家中或友人的庇护下不敢出来。结果在这一刻,各位看看他的神态,居然是在大街上“从容步游”!这孩子绝非常人,由此可见一斑。
  他“绝非常人”之处在哪里呢?在他的“胆”。没有胆的人,怎么敢去刺杀秦始皇呢?但这时胆气过人的他,现在已是家财散尽,刺杀也失败了,已经一无所有。此时的张良,想必不会在思考晚餐该吃什么,而是在思索他的下一步该怎么办。
  刺杀秦始皇的行动已经失败了,他的家财已经散尽了,他现在没有钱也没有力量了。但张良仍不愿意放弃他的志向,他还想为韩国报仇,那么下一步他该怎么办?
  我们读这段文字,除了看张良处变不惊的胆气,最重要的是想这一刻他在思索什么。我要各位做的就是这件事,前面教各位,吕祖谦怎么读历史,左宗棠怎么读历史,现在就把那个方法用上。
  这一刻,请把书合起来。想象你就是张良,你该怎么办?
  好,我们现在想过了之后,再把书打开来。
  故事的第一个道理
  不用担心,你刚才想的事情在以后都没有应验,只是为了帮助各位了解张良的心境。因为接下来张良就要遇到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他将会遇到他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人物。
  每一个人的生命,或多或少都会碰到命运转折的机会。人跟人的成就差别,就在于能不能把握住这样的机会。有的人抓住了,从此一飞冲天;有的人没抓住,从此就只好自怨怀才不遇,蹉跎一生。
  那么,张良又是如何呢?我们看他遇到了谁。
  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有一位老人家,朝着张良走了过来。为什么这里强调他“衣褐”呢?因为古代衣服的颜色与质地代表着一个人的身份地位,穿着褐衣的多半是低下阶层之人。像这样的一个人,一般人是看不上眼的。可是你们看看,这一段怎么写这位老父。
  “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老父在张良面前,直接让他自己的鞋子掉到桥下去。
  这里要细心揣摩。我问各位,从“至良所”这三个字来推断,各位认为老父和张良是偶遇,还是老父故意有目的而来的?
  聪明的朋友从“至良所”三个字就知道,至少在太史公的认知之中,老父是有意而来的。而从后面所发生的事情来印证,他也确实是有意而来的。
  老父让他自己的鞋子掉到桥下以后,回头跟张良说:“小子,到桥下面帮我把鞋子捡上来!”
  一个穿着很穷酸的老人家,当着你的面故意让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叫你去捡鞋子,你会怎么做呢?
  注意哦!这一刻,赶快再把书合起来。想象你就是张良,你该怎么办?
  我们现在把书打开来,看看张良会怎么做。下面这六个字,绝对出乎各位意料。
  良愕然,欲殴之。
  张良当场觉得十分惊愕,想揍这位老人家一顿。
  我每次读这一段都很想大笑,这才像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血气方刚的表现。从这个表现来看,张良就算再优秀,其实还是没有脱离年轻人的习性。
  为什么呢?因为胆气够的年轻人,通常很难忍耐自己的血性,这样的人才会去刺杀秦始皇。
  但是,张良有没有打他呢?
  为其老,强忍,下取履。
  没有打。
  人都有感情,但人跟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你是用感情控制理智,还是用理智控制感情。不要急,在后面我们还会花很多时间讲这一点,因为这和人的成就很有关系。
  “为其老,强忍”,看到没有,因为这个老头子实在太老了,张良怕一拳打下去不知道会惹出什么麻烦,他现在还是被天下通缉的状态,能不惹麻烦就不要惹麻烦。张良忍下来了没有?忍下来了。可是你看这史书上写的,他是“强忍”。他不是自然而然忍下来,是强行让自己忍下来。他不但忍下来,还下去帮老父把鞋子捡上来,这就难能可贵了。
  但老父的反应是什么呢?
  是说“谢谢”吗?不是。
  父曰:“履我!”
  老父接下来说的是:“帮我把鞋子穿上!”
  你看这句话讲得多不客气,不但没有道谢,还要张良帮他穿鞋。
  合上书,想想如果你是张良,你该如何反应?
  想清楚了后,打开书。
  你们注意看,下面这一步才显示出这个年轻人不同凡响之处。
  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
  注意最后这一句,“履之”还不够,张良“跪履之”,“跪履之”还不够,张良“长跪履之”。
  这想表达什么呢?太史公透过张良这个动作,看出他终于明白了人生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什么事情?就是“忍”。
  但只是明白了“忍”还不够,张良不只是忍。注意“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就是告诉你:人生要么不忍,既然已经忍了,就要一忍到底。
  “长跪履之”就是在讲“一忍到底”这件事情,因为你如果不能一忍到底,让人看出你是强忍,你的忍半点价值都没有。为什么呢?下面我会解释。
  张良做出“长跪履之”这样令人吃惊的动作,老父又会如何?
  父以足受,笑而去。
  老父直接伸出脚,就坦然让张良帮他把鞋子穿上,接着立刻大笑离开。
  我们来看看张良的反应是什么。
  良殊大惊。
  这是什么意思呢?注意,人跟人之间,特别是高手跟高手之间的交手,往往是不必形于语言文字的。形于语言文字靠长篇大论讲道理,在中国传统思想来看,那都是低层次的事情。高手跟高手之间交手,往往三言两语,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双方就知道对方的高下。
  举这个例子来说,老父要张良帮他穿鞋子,是老父欲惊张良,而张良不惊。我见你的面,我先要惊你,让你明白我是什么样的人物。
  张良“下取履”“因长跪履之”,是张良欲惊老父,而老父不惊。这都是出乎一般人意料的行动,因为出乎人的意料才叫作惊。
  老父“以足受,笑而去”,是老父又惊张良。我们看张良的反应是什么,“良殊大惊”!
  你看谁赢了谁输了?双方这样三言两语几个动作,一共交手了三次,最后老父不惊而张良大惊,老父大获全胜。
  你看张良接下来的反应。
  随目之。
  眼睛跟着老父的身影走,可见张良此时已知道这个老父不是一般人。
  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
  老父离开了一段很长的距离以后,又回来了。读中国书不能太拘泥文字,有很多意思隐藏在字里行间,甚至在文字背后,所以才叫“从无字处读书”,你要懂得文字表面没有讲出来的意思是什么。在这个范例中,我请问各位:“此时张良还在不在原地?”
  当然还在,不然老父是跟空气说话吗?你从张良还在原地这件事情,就知道张良预料到老父一定会回来。不然他没走,难道是因为老父掉了钱,所以踩住钱不愿意离开吗?
  而老父会回来,是不是也知道张良会在原地等着他。你从两人的这个动作就知道,双方已经明白了对方是什么等级的人物。双方等级相同,在历史上才能构成佳话;如果双方等级差了太多,只要老父没回来或张良没在原地等他,这个故事就会变成笑话。
  好,老父回来了以后说什么呢?他说“孺子可教矣”!既然说可“教”,老父一定“教”了张良什么。就从刚才那些动作,张良就明白了,老父要教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忍”。
  看到这里,各位一定会问:“这能叫作教吗?”
  这当然叫作“教”,各位不要以为教育就是像我现在做的这种,一字一句讲解长篇大论才叫教育。中国的教育方法有很多种,严格来说,只有儒家才逐字逐句讲解,道家讲的是“点化”。而老父正是道家人物,他只要三言两语把最重要的东西点给你就够了。你的水平够,你的悟性够,他才肯定你孺子可教。
  所以道家思想永远只能在上层最精英的人之间传递,儒家则是什么人都可以教,这是道家跟儒家在教育上最大的不同。各位不能够只把中国的文化就看成只有儒家,在张良之前,中国上古已有非常深厚磅礴的文化累积,绝不是只有儒家而已。
  注意看老父下面怎么说:“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就是等五天之后,天都已经亮了的时候,和我相会在这个地方。
  如果你是张良,听到老父这么说,你会怎么反应?
  良因怪之,跪曰:“诺。”
  张良为什么“怪之”?因为他知道这个老父不是一般人。既然知道这是高等级的人物,就恭敬地跪坐在地上答应了。中国古代的人讲话文雅,秦汉人答应人不会说“是”,而会说“诺”;称赞一件事情不会说“好”,而会说“善”,这是古人讲话的方式。
  老父教会了张良“忍”,这在苏轼《留侯论》中就已谈过,但他只见其一,不见其二。光只有“忍”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忍”到底为了什么?没有目的地忍耐,和缩头乌龟有何不同?
  事实上,老父教张良的还有第二个道理。
  故事的第二个道理
  我们看故事接下来的发展,这里先把后面这段全部看一遍,再问各位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会。”五日鸡鸣,良往。父又先在,复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复早来。”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顷,父亦来,喜曰:“当如是。”
  这个故事其实各位都很熟悉,我要问的问题是:在上面这段文字中,最关键的是哪几个字?
  读一本书或读一篇文章,想要知道自己读懂了没有,最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在这一篇文字中找出它最关键的概念是什么?在刚才的这一段短文之中,最关键的两个字是什么?如果你能明白这一点才叫真的读懂了,如果你还是不明白,那就没读懂。
  我相信聪明的朋友已经发现了,最关键的两个字就是“先”与“后”。如果说得更精练,其实就是争“先”。
  各位看到这里,或许会问:“先与后重要吗?”
  兵法云:“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这两个字太重要了。你们看后文就会知道,老父最后给了张良一本《太公兵法》,因此可以知道他是要教张良兵法。
  《六韬》(《太公兵法》)
  而兵法之中,最重要的就是“先”与“后”两个字。“制人”与“受制于人”,相去有天壤之别,在兵法上再没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东西了。
  老父就是借跟张良约会这个事情,来点化他什么叫作“先”,什么叫作“后”。
  各位看到这里,或许会说:“哦,我们都懂了,原来就是要教张良‘先’的道理。”
  说真话,这样恐怕还是没懂。我说过这门课程的重点在于“思辨”,所以各位不要看到什么,就只是记忆下来,而是要接着往下想。
  如果自己什么都不想,只是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那不是我写这本书的目的。
  大家听我说“先”与“后”,好像都明白了,那请问各位:什么是先?
  有的人会回答:“先,就是比人家早。”这答案说得也没有错,但是你想比人家早,人家难道不想比你早吗?你怎么才能确定,你一定能比人家早呢?如果一切都在不确定之中,那不过就是“相对的先”。一定能比人家早才叫作“绝对的先”,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你看老父和张良约会的这段文字里面,天已经全亮时,他去约会的地方,老父已经先在,怒曰:“与老人期,后,何也?”于是再约五日后早会,却没有指定时刻。五天以后,鸡叫的时候张良就去了。如果各位是都市的孩子,大概不太清楚这是什么意思。如果你是农村的孩子,就会知道鸡叫的时候,其实天还没有亮,还是黑夜的状态。
  这次张良天还没亮就去了,结果老父又先在,再次生气地说:“后,何也?”
  如果你是张良,你已经跟人约会两次了,人家都比你更“先”。试问:你要怎么样才能在第三次交手之中,占住那个“绝对的先”?
  先把书合上,好好想一想,想清楚了再把书打开来看。
  “五日,良夜未半往。”“夜未半”是什么意思?就是我们约定五天以后见,我在第四天的晚上十二点以前就到了。
  两人约定的是第五天,张良在第五天还没有来临之前就先到了,怎么样也不能算迟到。就算老父先到,已经不能够指责他不守约定了,此时的张良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但“立于不败之地”就是“绝对的先”吗?当然不是,这只能叫作“不后”。
  把一切主客观因素,全部考虑在内,算到无可再算,做出万全准备,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虽然不是“绝对的先”,但已经是“绝对不后”,这就是第一步。这就是《孙子兵法》说的:“勿恃敌之不来,恃吾有以待之;勿恃敌之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虽然是第一步,但这一步非常重要。自己都没准备好,你如何能够抢“先”呢?
  到底什么是“绝对的先”?
  出乎对方意料,就是“绝对的先”。
  你准备,人家也准备;你计算,人家也计算。我以前讲《孙子兵法》,最喜欢问同学的就是:“你读《孙子兵法》,你的对手难道不读《孙子兵法》吗?”
  举例来说,孙子说:敌军“半济而击之”,敌人渡河渡到一半的时候,我们就要去攻击他。什么叫作思辨?你读这句话就要马上想:《孙子兵法》又不是秘密,敌人也熟读《孙子兵法》,为什么会笨到半渡来给你打呢?
  敌人半渡,必然是因为你设下了一个环境,让他以为他半渡不会被攻击。而你出乎意料去攻击他,因此才能获胜。
  如何设计这样的环境,这就是所谓奇正之用。我们必须先用“正”来准备,准备到不能再准备,计算到不能再计算,确保自己的不败,接下来就要出“奇”。
  为什么要出奇?因为“出奇”才能“制胜”。
  顺带提一句,以前有同学问我:“老师,我生在这么和平的时代,为什么需要学兵法呢?你又为什么需要教兵法呢?”
  恐怕是需要的。因为人生下来就有欲望,有了欲望就要争,只要有争就是战场。
  所以易经在“需”卦之后就接“讼”卦,“讼”卦之后就接“师”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各位从小就听过“考场如战场”“商场如战场”“情场如战场”,对吧?处处都是战场,有战场就得用兵法,兵法不只是用在军队之间的战争,人跟人之间只要有竞争就需要兵法。
  或许有人会说:“有所求就需要用兵法,但我此生无所求。”
  如果你真的无所求,那恭喜你,你成佛了。你基本上不用来看这本书,因为我这本书是写给人类看的。
  既然想要求胜,就必须占住“绝对的先”,也就是要出乎对方意料。从这个故事中的“有顷,父亦来”,就证明老父是接近夜半的时候才来,结果出乎他意料的是,张良第五天没到就来了,这就告诉我们什么叫“绝对的先”。兵法必须这么用,老父要告诉张良的就是这一点,而张良也明白了这一点。
  如果有朋友接下来会问:“怎么样才能出乎对方的意料呢?”
  那么恭喜各位,学习历史你真的开始入门了。
  这本书跟过去许多历史书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我会不断地发问,要各位不断地进行思考。绝不能只是背下答案,就以为自己学会了。
  老父要教张良的,其实只有两个道理,就是“忍”和“先”。前人如苏轼或许提到了“忍”,却没有提到“先”;更不明白“忍”和“先”这两个道理其实是一体的,需要互相运用。
  《孙子兵法》说:“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始如处女”是一个比喻,古人用没有出嫁的女孩子来比喻天下最柔弱的人,对谁都没有威胁。正因没有威胁,敌人才能不防备,放心地把门打开,这就是“忍”。
  可是在敌人把门打开那一刻,你“后如脱兔”攻了进去,古人用飞奔出去的狡兔来形容动作之迅疾。于是敌人来不及把门关上来抵御你,这就是“先”。
  唯有“忍”,才能让敌人失去防备。敌人没有防备,你才能出乎对方意料,才能占住“先”来出奇制胜。老父教张良的,正是这两个道理。
  老父为什么要教张良这两个道理?
  论胆气,张良敢去刺杀秦始皇,那绝对没有问题。论才智,张良本身就聪明,所受的更是当时第一流的教育。但很可惜,张良不明白“忍”和“先”的道理,所以失败了。
  为什么要忍?忍是为了等待最好的时机。
  “花开有时谢有时”,历史就是讲“时”与“变”的学问,万事都有时机,你必须要在最适合的时机做最适合的事情。时机不到,你只能忍耐。如果不能忍耐,过早暴露你的意图,敌人就会防备你,你就什么事也做不成了。只有“忍”,你才能够去抢那个绝对的“先”,这就是兵法的道理。
  当然,或许各位会问我:“这是你个人的理解,有根据吗?”
  当然有,历史学不讲空话。我举一个例子为证,让各位明白什么是“忍”和“先”的道理。
  刘邦为何能取得天下?关键就在他先入关中。刘邦为什么能先入关中呢?这就和张良有密切的关系。
  简单地说,真正灭亡秦朝的其实是项羽,项羽带着楚军在巨鹿之战打败了秦的主力军队,所以秦才会这样轻易灭亡。而刘邦则是趁项羽在巨鹿决战时,从秦的南门武关,偷偷地溜了进去。
  刘邦是怎么溜进去的?难道秦在南边没有守备吗?当然有。
  刘邦当时带了不多的军队,张良跟在他身边。他要抢先入关,可是秦朝有守将也有军队。刘邦本来打算硬拼,可是张良却劝刘邦:“我听说秦的守将是市场屠夫的儿子,这种出身的人容易动之以利,你先虚张声势,让他误以为我们军队众多,再用财宝去收买他。”
  刘邦听了很高兴,就照张良说的做,而守将果然答应叛秦。刘邦正觉得这个事情已成定局,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时候,张良却告诉刘邦:“不行,立刻攻击他们!”
  刘邦大惊说:“不对啊,我们不是刚贿赂了守将吗?守将也答应叛秦,为什么还要进攻呢?”
  张良就告诉刘邦:“守将叛秦,不代表他底下的秦人军士也会叛秦,万一生变了怎么办?不如现在就去攻打。”
  张良所以劝刘邦这么做,正是因为守将刚收下贿赂,没有料到刘邦会在此时进攻。正因如此,刘邦才能顺利打败秦军,先入关中,这不就是靠着“忍”和“先”的道理才能取得先机吗?
  这个故事,到后面有一个十分传奇的结局。
  出一编书,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穀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无他言,不复见。旦日视其书,乃《太公兵法》也。
  老父送了一编书给张良,跟他说:“你读了这本书,十年以后就可以兴起了。十三年你到济北来找我,在穀城山下的那块黄石就是我了。”于是没有再说一句话,就这样离开了。而从“不复见”三个字就可以知道,从此张良再也没有遇到过这个老父。后来张良果然去找,真的就找到那块黄石,因为这个老父从头到尾都没有说出他叫什么名字,所以后人只好叫他黄石公,其实我们根本不知道他叫什么名字。而张良等白天时,看了老父送他的书,才知道是《太公兵法》。
  什么是读书?
  故事讲完了吗?还没有哦。最后一句很重要,请大家注意读。
  良因异之,常习诵读之。
  “良因异之”,因为觉得老父特殊。但什么是“常习诵读之”呢?
  前面跟大家说过,中国学问跟西方不同,中国讲的是功夫,功夫重层次,我就用这个例子分析给各位听。
  我们从小就读书,请问各位:
  什么叫作“读书”?
  在中国人来看,读书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叫作“诵书”。诵书是什么意思呢?古人所说的“诵书”是指能够背诵书中的内容。能够背书是学习的第一步,在古人来看,如果你不会背书,不能把书中的文字烂熟于心,难道碰到事情的时候还要临时去翻书吗?那来得及吗?
  背书在古人来看是基本功,西汉的东方朔说,我能诵四十四万言,意思就是能背四十四万字的书。不要觉得奇怪,古时候读书人都有背书的本事,没有这个本事,书就读不了。
  诵书只是起步,第二个层次叫作“读书”。什么叫作读书?“抽绎其义蕴至于无穷”叫作“读”,也就是能够分析、归纳书中的道理才叫作读书。
  每一本书的文字,背后必然有作者想要传达的道理。就好像这段张良的故事,我们分析、归纳其中的道理,就是“忍”和“先”两个字而已,这就叫“读书”。
  会读书就够了吗?当然不够,还有第三个层次叫作“念书”。“念”不是用嘴“念”,而是把书中的道理,时时刻刻放在自己的心中去实践它,也就是“念兹在兹”的“念”。
  书中的道理,是要用实践去印证。实践有那么容易成功吗?绝对没有。
  讲道理容易,做事难,做得成事就更难。因为讲道理容易,道理讲得通就可以了。做事要有现实的条件配合,做得成事得要所有的条件都到位,缺一个条件都不行。
  光懂得道理不够,而从懂得道理到实践成功,也就是从“读书”到“念书”中间的功夫就叫“习”,也就是“常习诵读之”的“习”字。
  习(習)是什么意思呢?《说文》里面说得好:“習,数飞也。”習字的上半部是个羽,指的正是鸟儿学飞。
  鸟儿学飞有一次就成功的吗?绝对没有。一只小鸟从不会飞到学会飞,要摔下来多少次,都要摔得遍体鳞伤、浑身是血,最后才学会展翅飞行,才能够翱翔九天。
  人学做事就是这个样子啊!从懂得道理到能够实践,你必须要经过多少次的磨炼,多少次的坎坷,多少次的挫折,才能够明白那个道理要如何实践。
  看看张良怎么学兵法?“常习诵读之”,这就是读书的功夫。
  读任何历史书,各位也要“常习诵读之”,才能让历史变成真正有用的东西。张良遇见了黄石公,改变了他的一生。他立志灭亡秦朝,这是多么不可能的心愿,而张良最后真的做到了。他帮助刘邦,把秦朝给灭亡了,而且还开创了一个西汉的盛世。为什么?因为他真的明白了智慧是什么,他真的学会了书中的智慧。
  
  第三章 历史胜利组的条件
  
  他叫“秦始皇”吗?
  前面谈过了秦始皇的敌人──张良的故事,这里就要开始谈秦始皇这个人了。
  秦始皇像
  本书主要运用的历史文献是《史记·秦始皇本纪》,这是目前我们所知古文献里面,对秦始皇一生描写最全面也是最详细的一篇文章。任何秦始皇的传记,都不会离开这个基础,所以本书也从这个基础来介绍。当然,现代历史学者利用新出土的史料对此篇内容进行过种种的考证,也不断有着争议。但为了避免偏离本书的主题,我会尽量避免这类的烦琐考证。
  史记·《秦始皇本纪》
  我们先从篇名开始:
  秦始皇本纪
  读到这里,一定会有人跳起来问:“篇名有什么好讲的?这我们都读得懂啊!想凑字数也不是这样的!”
  篇名真的没有什么好讲的吗?当然不是,不但要讲,而且值得特别讲。本着此书的一贯风格,我先请教各位:太史公为他作本纪的这个人,他真的叫“秦始皇”吗?
  听到这个问题,许多朋友会一愣,他不叫“秦始皇”又叫什么呢?
  事实上,他不叫“秦始皇”,他叫“秦始皇帝”。
  《史记·秦始皇本纪》开篇第一句,就是: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
  你们看得清楚吧!本篇开宗明义就告诉你,“秦始皇帝”才是他的全名。
  看到这里,或许各位会有疑问:“如果他叫秦始皇帝,为什么篇名叫《秦始皇本纪》呢?难道是因为《史记》漏写了字吗?”
  当然不是了,我们看《史记》的前后文,确实记载这一篇叫《秦始皇本纪》;而且在本篇中的文字,常常称这个人为“始皇”而不是“始皇帝”,可见没有问题。
  那么《史记》为什么要这么写呢?因为《史记》是中国传统的史书,奉行的是中国传统的史法。在中国传统的史法里面,有很重要的一项,叫作“一字寓褒贬”。
  从称呼人名所用的字,到叙述行事所用的字,都代表史家对他的评价。例如同样是一个人把一个人给杀了,用“弒”,用“诛”,用“杀”,意义完全不同。
下一页 尾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