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左手参禅 右手修佛》作者:龙染

龙柒(现代)

文案:
那些历久弥新、以小见大的佛理禅机不是故事,是经验;不是文字,是力量;不是看破红尘的理由,而是看透人生的途径。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佛也说:五百次的回眸才能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
茫茫人海,芸芸众生。在佛的眼里,人没有善恶之分。也许你会做错事,但是这未必就代表着你是坏人,只是一时心性被迷雾蒙住了心灵。驱散这团迷雾,你的心灵就会重现纯净。中国的禅宗祖师六祖惠能在圆寂前曾经留下一首偈语: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其深刻内涵是告诉人们就不要做恶,也不要行善,因为世间本来就没有善恶之分。人若想摆脱尘世的羁绊,就应该让心灵在浩渺宇宙中自由畅行,摆脱善恶的分别心。
现代人都害怕约束,都在追求身体和心灵的自由,身体的自由无人能做到,所谓“身不由己”就是告诉人们尘世中人都是身不由己的,但为什么有的人依然觉得自己是自由的?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灵是自由的。心灵的自由带动身体的自由,身随心动,身随心静。
世人信仰佛祖,皆是通过烧香拜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佛的虔诚,但佛经让人烧香拜佛,并不是一个形式。而是希望人们能够以身为炉,以心为香,用“戒、定、慧”作为三味真火来修行。佛法要求世人从内心去参悟自然、宇宙、生命存在的合理性,修去心灵上的污垢,达到真正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并最终在此基础上使生命得以升华。
世人之所以有众多的贪念,皆是因为内心的执着,执着于某一物。佛法的修行就是告诉人们要去除心灵上的执着,这样你就可以看淡人生的富贵荣华,看淡人生的喜怒哀乐,看淡人生的种种境遇,不再为尘世中事所累,达到身心的轻松。
佛祖在选择传世弟子时曾经要求自己的弟子根据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写出一首偈语,深秀写的是: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惠能则是: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最终佛祖将衣钵传于惠能,惠能最终将佛法发扬光大。世人与深秀无异,只是理解佛法的表层含义,并未参透佛法的深层含义,所以世人只能是世人,佛依然是佛。
相对论的创始人爱因斯坦在晚年时曾说过:如果要找一个宗教同科学共存荣,那就只有佛教了。叔本华也曾说:佛教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实证的宗教。佛教是真正的无神论,它希望人们修心,而非迷信。
佛教鼻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终日诵经参法,最后参透人生,修得正果。信奉佛法的梁武帝在全国广建庙宇,常做善事,但达摩却说他没有功德。因为他执着于行善,而使自己背上了包袱,没有使内心达到空无的境界。所以,他依然是众生的一员。
人世间固然有烦心事,烦心事固然会让人痛苦,让人烦恼,但烦心事未必就是坏事,而开心事也未必就是好事。只有当你在遇到好事抑或坏事时依然能够保证一颗平静的心,就可以真正的进入自由世界。但你的心灵不再受世俗尘事的牵绊,心灵就可以自由穿行宇宙了。;
第一章生活智慧,到处充满禅意与禅境
禅是一种静思的思维方式,禅是一种静谧的人生哲学,禅是一种静虑的生活智慧。禅不仅存在于习经参禅的大师心中,同样也存在于凡夫俗子如我之身边。禅不能说,更无法用语言表达,它存在于心,需要人认真思考、参悟。用心体察,你会发现我们身边事事皆禅意,处处皆禅境,禅无处不在,满天繁星是禅,云卷云舒是禅,坐卧行走住是禅。禅就在人们身边,你发现它了吗?
1.人生何处不参禅
禅的智慧:领悟禅学的智慧,不仅可以让我们对人生看得更透、更开、更淡,同时也能启迪心灵的大门,让我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做出正确的抉择。
禅宗主张要保持一颗平常心,这是修身养性的大道,也是一种超脱的大境界。所谓平常之心,就是指平和心、大度心、从容心、自若心、返璞归真之心等。总之,禅提倡的就是用不平常之心来观不平常之事。如若能够做到这样,那么人生便不会再有烦恼。
生活处处是禅学
据说马祖创建丛林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重新对禅院的清规进行修订和制订。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革除了乞食的生活制度,规定禅院上下都必须参于劳动,自食其力。不仅如此,他还将禅学的思想运用到劳动实践中,自身坚持着“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就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也亲历亲为,从不假手于弟子。
直到老年之时,他仍然坚持亲自从事粗重的工作。弟子们看着师父年纪已经一大把了还要上山担柴、下田耕作,实在是于心不忍,便偷偷地将他的农作工具给藏了起来。马祖禅师知道这件事后,便以坚决的口气说道:“我何德何能去劳烦他人为我做事呢?人活在世上,如果不亲自参与劳动,那不是和废人一样吗?”不仅如此,他还表示,如果不让他劳动,他就坚持不吃饭。不得已,弟子们只好将工具还给了他。这时,禅师才恢复了欢喜的表情,和大家一起下田劳作。从此以后,“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便成为禅院的精神,而禅师也成为丛林的楷模。
禅师“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精神,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参禅,并不是多么高深的论调,它和生活息息相关。很多人认为,参禅就需要做一个“世外高人”,不问世事,不问红尘,不食人间烟火,事实上恰恰相反。禅学可以运用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即使是挑水、砍柴和种田这样的事情,都蕴藏着深深的境界。对于一个真正的禅者来说,禅学不仅仅只有从打坐、读书中得来,天地万物、万事万物亦处处是禅机。
在禅者看来,人生一共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为“参禅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第二种境界为“参禅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第三重境界为“参禅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千万不要以为这是玩文字游戏,其实这里面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只有境界高的人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
抓住问题的关键
有一日,智闲禅师开堂对众人说道:“你们经常问我,如何才能明心见性,今天我就来回答这个问题。回答之前,先打一个比方:假设现在有个人在树上,他的嘴衔着树枝,但手和脚都触不到任何东西。就在这时,树下有个人问他:请问师父,究竟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倘若树上的回答他,那毫无疑问他会从树上摔下来,即使不死也得受伤;但倘若他不回答,便是对树下人的不敬。你们都说说看,这树上的人要怎么做才能摆脱困境呢?”
众人听了都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只有大弟子站起来说:“什么才是祖师西来意,树下之人何必等师父上树之后才问呢?上树前为何不问?”禅师听了哈哈大笑,示意大弟子回答地非常好。
其实,大弟子的回答并没有明确答复师父的问题,但却明确地指出了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大树下人参禅的时机不对。是的,任何时候都可以参禅,只要得到答复便可,那为何在上树之前不去请教呢?大弟子能够追问前因,釜底抽薪,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境界可谓高深。
世人都认为,想要对人生有一个真正的认识,就必须“悟得开”。固然,“悟”是达到高境界不可或缺的品质,但除此之外还要“修”。“悟”是一种瞬间便豁然开朗的觉醒,而“修”则就是日积月累下的真功夫,它们就像鸟儿的双翼一样,缺一不可。倘若一个人悟到了真理,但没有修炼,那也只能让这个真理成为“空中楼阁”;若一个人只顾修炼,却无法悟出真理,那也等于“盲人骑瞎马”,空忙一场。
生活中,很多人不就是不懂得什么才是关键的问题,才会一再重复失败的路线吗?他们过于执着,认准了一件事情就不放手,走上了一条路便不回头。其实回头想想,如此做又是何苦呢?换种方式或许可以得到更好的结果。
读禅悟人生
人生道路几多坎坷,谁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且很多苦难都是突如其来的,想到的,没想到的,发生的,没发生的,酸甜苦辣之百般滋味全都需要自己来承受。幸与不幸,其实全在于自己的心态。禅学只是给人们提供一些方法,指明前进的道路,最终的修行还是要靠自己。人生处处可参禅,但是切记:修行不可操之过急,禅学需要一步一步来参。
2.参禅才能悟道
禅的智慧:悟道的过程,其实就是心性的调节过程,即自我心理疏导。悟道有个前提:那就是参禅。参禅归来,才能悟道。
活在这世上的每个人,都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悟世间的一切。世间事纷繁复杂,就像是一条湍急的大河,倘若能渡过去,便是开悟,留下自信,造就勇气;而倘若渡不过去,那么便会留下颓丧,助长自卑。
参何禅?悟何道?所谓参禅悟道,是禅宗欲令人人参悟佛性,以达“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宗的庄严术语。“禅”就是佛心,就是圣心。参禅是为了见性,因为无量禅定三昧总是不离性之体用故。而道就是心,所谓悟心就是悟道。换句话说,见性即是悟道,悟道即是见性明心是也。
禅学中的高与低
古时候有个少年,他遇到一件让自己苦恼的事,便找到一位老禅师请教。老禅师问他有什么烦心事,他说道:“我自小便喜欢丹青,也曾经诚心诚意地和几位名家学过画画。不过,我总是觉得那些所谓的名家都是徒有虚名,自认为他们的画技都不如我,所以跟着他们根本学不到任何东西。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作的画却又无人欣赏。“
听了少年的话,禅师说道:“我虽然并不擅长于丹青,不过也懂得欣赏。你不妨画上一幅,让我看一看吧。”少年说:“这个很容易,你说什么,我就画什么吧。”老禅师指着桌上的茶壶与茶杯说:“就画这茶壶与茶杯吧!”
少年铺开笔墨,不一会儿便画好了。禅师一看:纸上一个略略倾斜的茶壶,看起来古朴却不失质感。其中流出一道水向茶壶下方的茶杯中注入,而小小的茶杯中水波微荡。的确不失为一副好画,少年脸上也露出颇得意之色。不过禅师却说道:“不对不对,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少年不解地问道:“哪有茶杯往茶壶中注水的道理?”禅师说:“是呀,哪有茶杯向茶壶中注水的道理?你既然知道,又何必再问我呢?”少年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禅师是说他过于高傲,于是面露愧色,拜辞而去。
少年自认为画技颇高,不愿意和那些名家学画,自然学不到真正高超的画技。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若想有所求,若想有所学,应当先将自己放低,否则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任何目空一切、不可一世的人,都注定只能得到失败!
禅就像是一杯清水,当你走累的时候不妨坐下,细细地品上一杯,可以沉淀一下自己过于忙碌的心情。
一生万法,万法皆一
从前,有一个叫潭崇信的禅师,他在还没有出家之前非常贫穷,靠卖饼度日,连一个固定的住所都没有。由于他卖饼的摊子在天皇道悟禅师寺旁边,寺中的道悟禅师见他实在可怜,就腾出一间小屋让他居住。崇信自然是非常感激,为了感恩他每天都会给道悟禅师送10个饼。不过禅师每次收下之后,总会再让寺中的弟子再拿一个还给崇信。这样过了几天后,崇信终于忍不住了,他有些生气地问道悟禅师:“这饼明明是我送给你的,可是你每天都还回来一个,究竟是什么意思?”
道悟禅师温和地说道:“你能每天送我十个,我为什么不能每天还你一个?”崇信还是不服气:“我既然能送给你10个,又怎么会在乎你还我一个呢?”道悟禅师忽然哈哈大笑,说道:“难道一个你嫌少吗?10个我都没有嫌多,1个你还嫌少?”崇信听后,忽然有所开悟,便决心向道悟禅师求道,准自己出家。道悟禅师说道:一生十,十生百,乃至能生千万,诸法皆从一而生。崇信自信地回答:一生万法,万法皆一!道悟禅师欣慰地笑了笑,随后便为崇信剃度。
这个故事,表达的其实就是“自他一体、能所不二”的禅心。道悟禅师腾出一间屋子让崇信居住,表示“我的就是你的”;而每天还给崇信一个饼,又表示“你的就是我的”。当然,一开始崇信不能领会这其中的意思也是无可厚非,毕竟这需要极高的境界。但反复如此后,便终于触动了崇信的灵机,最终使他觉悟到“宇宙万有,千差万别,皆一禅心也”。
自古以来,历代开悟的大师难以计算,他们早已不受生死的束缚,修得自在无碍之法身。其实,他们独一无二的法门便是——参禅悟道。禅,没有大道理,也没有大作为,它可以发生在生活中每一时、每一刻。我们身边的每个故事,都渗透着深刻的禅机,当你参悟了这些禅机时,人生便已经豁然开朗。
读禅悟人生
心如明镜,禅里禅外是人生。也就是说,禅就是生活,它不受宗教的束缚,不受阶级的限制,要想让自己更加坦然地面对生活,就必须让禅心陪伴自己一生,只有参禅才能悟人生。
3.禅定止乱心
禅的智慧:对于禅定功深者来说,根本不存在有无情绪不好的时候,他们随缘自在,每一天、每一时都是好日子。
所谓禅定,又叫做“三昧”,亦即“止观”,止是放下,观为看破。因此,禅定能够让人们混乱的思绪很快平静下来,专注于一境。禅定必须先由“入静”开始,先到达“至静”,再到达“寂静”,从“身空”、“心空”最后到达“虚空法界”。当然,要想达到禅定的境界,需要具备一种“超越的精神”,否则便无法突破生理、心理及浅意识的障碍。
禅定生智慧,乱心生烦恼
乱心是指什么?其实就是杂念。前念灭了,后念就生,凡夫俗子总也不能逃过这个“规律”。而禅定有动与静两个方面,静的一面是妄念止息,集中精力;而动则就是在各种定力中所生起的大智慧。
古时候的人们吃饭没有自来水,都是直接用的河水。不过一遇到下雨天,河水就会变得浑浊不堪,当然不能直接饮用,这时该怎么办呢?聪明的人们就在水缸中放上明矾,不一会儿水里的杂质就会沉淀下去,水便可以饮用了。禅定的作用,就是要将人们心中的杂质沉淀下去,使我们的思想变得纯净、变得单纯。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修行人才会有修行禅定的必要,普通人不必如此。而事实上,禅定对于普通人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几乎时时刻刻都处在一种不安分的环境中,或者说面对一些不安分的外界环境。这些环境导致人们像一只猴子一般,跳上跳下,忽左忽右,始终不能安静地呆在一处地方,人们心中的意念自然也不能长久地保持一个,就像飞奔的马一样不停地跳动。而参禅,则可以将那些心猿意马的意念给拴住,将那些杂念统统赶走,如同将一块明矾放到了浑水中,水就会立刻变得清澈起来。
想要提高自己的专注能力、工作能力,都需要依赖禅定的功夫。尤其是生活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很多人都有极大的心理压力,需要一种途径来释放。禅定能够让我们转化压力,遇事冷静沉着,以理性、智慧化解问题,在定力中产生智慧。
通常情况下,普通人情绪不好的时候,总是会持续数日甚至是数月之久。但对于禅定功夫深厚的人来说,可在数小时之内便化解,甚至是瞬间。古时候的人们练习射箭时,必须要达到“只见射物”的目标。也就是说,如果你想射一只小鸟,那就必须让自己的眼中只有小鸟,没有小鸟所栖息的树枝以及其它,否则便不能算是到达了大境界,而这也需要禅定力。
读禅悟人生
杯子里的水如果动荡摇晃,便无法反射出外部的事物,其实人的心也是一样的。如果总是处于不安的状态,便不能平静地看待外界事物。因此,每个人都必须学会借助禅的功效,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
4.生不快活,莫若死去
禅的智慧:人生其实就是一个追求快乐的过程,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向着快乐的方向,否则就失去了人生的意义,不如死去。
尽管每个人对生活的要求都不一样,但快乐却是所有人共同追求的目标。而事实上,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看起来衣食无忧的人,往往是最不快乐的人,而表面上一无所有的人,却可能是最开心的。
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承担,一种责任,但是如果你拥有禅的智慧,当你挑起这些担子时,即便是汗流满面,也能快快乐乐地向前走去。
天堂与地狱之别
无德禅师曾给他的弟子们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人死后灵魂来到了一个大门前,进门的时候司阍对他说:“如果你喜欢吃,那么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美食;如果你喜欢睡,那你可以想睡多久就睡多久;如果你喜欢玩,这里也有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如果你讨厌工作,那我可以保证到里面你会无事可做,不受任何约束。”;
此人听了很高兴,他便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在那里吃了玩,玩了睡,就这样过了三个月。他开始慢慢觉得生活没有意思,便问司阍:“这样的日子过久了,也会觉得无聊。玩得太多,现在我对什么都失去了兴趣;吃得太饱,使我不断发胖;睡得太久,大脑也变得迟钝了。你能给我找一份事情做吗?”司阍答道:“对不起,这里没有工作。”
又一个三个月过去了,此人实在忍不住了,又对司阍说道:“这种日子我实在无法忍受了,如果还要继续这样下去,我宁愿下地狱!”司阍说道:“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难道你以为是天堂?这里除了吃玩睡,什么也没有,这种心灵上所受的煎熬,远远大过于皮肉之苦,任何人都会受不了的。”
故事中的那个人虽然衣食无忧,但终究得不到快乐,倒宁愿下入地狱。著名的武侠小说家古龙曾经说过:语不惊人,不如闭嘴;生不快活,莫若死去。是的,不管物质条件再好,如果生活得不快乐,还不如就此死去。
飞蛾扑火,是自取灭亡,很多人都会笑飞蛾的“傻”,但他们自己又何尝不是飞蛾的影子呢?在很多情况下,他们都是选择了令自己最痛苦的生活方式,周围有数不尽的快乐,可是他们偏偏看不见。
追求快乐是人的一种本能,但很多人往往需要学习才能感受地到。不过,这并不妨碍快乐所带给我们的充实感。既是如此,那么我们又何不努力去追求呢?与其在痛苦中挨过一天又一天,倒不如经过艰辛的努力后迎来快乐的新生。
懂得快乐,善于快乐
寺中的一个弟子生病了,连续三天发着高烧,还昏迷不醒,急坏了寺中的众位师兄弟。师父决定亲自下山一趟,为弟子买药。可当他在返回的路上,却在山脚下看见弟子,活蹦乱跳地跑了过来,对他说:“师父,你不用担心了,我的病已经好了。”师父松了一口气,说:“你真地把我吓坏了。”弟子说:“师父,你带我去集市吃汤圆吧,我好久都没有吃过了。我还想看木偶和耍猴,好不好?”师父说道:“当然没问题,你跟我走吧。”师徒二人在集市上玩了很久,直到天黑才返回。
走到寺门前,师父才发现弟子不见了,左呼右唤都见不着人。他走进了禅房,却看到那个弟子依然躺在床榻上,面色如纸。他伸手一摸,弟子的体温还是热的,可是呼吸却已经停止了,很明显是刚刚才断气的。
故事中弟子令人动容,很明显,他是想用一种快乐的形式来结束自己的人生。快乐是人的需求得到了满足时候的感受,是一种感觉良好时的情绪反应。懂得快乐、善于快乐,实在是一种高深的智慧、一种博大的气度、一种动容的气魄。
生活在现在这个喧闹复杂的社会中,现代人一生快乐的又有几人?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的进步让很多人只顾着追求“成功”,而淡忘了快乐。但“成功”与“快乐”并不是对立的,它们是可以并存的,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其快乐的源泉,就看你是否能够挖掘出来。如工作累是为了给快乐创造物质基础,生活累是为了完成快乐的人生责任,社会累则是为了扩大快乐的领域等等。倘若人人都能够这样想,那么就会和快乐不期而遇了。
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完美的,人们不快乐的程度就是取决于世界的本相与他们心目中“应该是”的样子之间距离的远近。倘若我们不去苛求,那么快乐就会变得简单许多,即使很多事情不能如愿,快乐也会如期而至。
读禅悟人生
一位哲学家说过:“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也就是说,快乐是由自己决定的,它并不会受到周围人或事的干扰。只要你想,那么天地万物都能为你带来快乐;但如果你不想,不管怎样都会不快乐。
5.人生有自然的节奏
禅的智慧:禅语: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生本来就是自然的,成功是自然的,所以不要欢喜过度;失败也是自然的,因此也不要伤心过度。
一个懂得顺着节奏生活的人,能够快乐度过一生;而一个总是反其道而行的人,结果只能是害人害己。因此,禅学上讲究人生有着自然的节奏,凡事都不可强求。有些事情一时办不到,但并不代表一世都办不到,只不过时机未到而已。当时机来到,成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多年前,一部名叫《阿甘正传》的电影红遍了大江南北,主人公阿甘是一个智商只有75的智障者,在其他人的眼中,他无疑是十分不幸的。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总能够事事成功,难道是有神力相助吗?当然不是。真正的原因在于他懂得顺势的道理,凡事都顺其自然。虽然不知道未来等待他的是灾难还是痛苦,是幸福还是快乐,但当这些事物来临时,他总能够从容地面对,让一切事情顺其自然地发展。正如阿甘母亲所说的:“时间到了,时辰到了,死亡只是生命的一部分,这是命中注定的。”
人生有自然的节奏
有一次,一位叫做有源的禅师去拜访慧海大师,他问道:“如果要修道,那还用得上日常功夫吗?
慧海回答:“当然用得上。”
有源又问:“那到底怎么用呢?”
慧海答道:“饥饿的时候就去吃饭,困倦的时候就该睡觉。”
有源不解:“可每个人都是这么做的呀,难道他们的做法与你说的有什么不同吗?”
慧海答道:“当然不同,一般人总是不能做到顺其自然,该吃饭时不吃饭,还总是有过多的要求。该睡觉的时候也不睡觉,有太多的计较,这就是不同之处所在。”
慧海大师一语道破天机:人的一切言行举止,都应该顺其自然。这看似是一个浅显而又容易的道理,但却也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老子云:“生于自然,死于自然,任其自然,则本性不乱。”何为顺其自然?它是在无法改变客观条件的前提下通过改变自己的主观状态来求得人生的发展的一种模式;是在不管面对事物的好坏,都使其保持自身的物质、听之任之,完全任其自身发展。
人世间,很多事都不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有时还总是逆着我们的意愿所发展。人们为改变现状,设法去克服它,战胜它,想成为生活的强者,但最后很多事在经过自己的百般努力后依然是遥不可及。既然一切都已注定不能改变,为何不保持一颗平常心,顺应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简简单单的,顺其自然走向成功呢?
人生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好的、坏的、顺利的、困难的……对于所发生的任何事,对于人生得失,都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做到顺其自然,才能豁达自己的胸怀,才使解放自己的灵魂,使生活更加轻松和愉悦。
凡事都不要强求
有位老母亲一共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两个女儿都比较能干,对母亲也很孝顺,可是儿子却有些窝囊无能。每隔一段时间,两个女儿总会塞给母亲一些钱,或是给她买一些好吃的。可是老母亲特别疼自己的小孙子,总是把好吃的留给孙子,把女儿给自己的钱也交给儿子,让他给孩子买新衣服用。
后来,邻居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大女儿。不过大女儿并不生气,她说给母亲钱就是为了让她高兴,至于怎么花的那就随母亲的意了。如果母亲把钱花在小孙子身上能够换来开心的话,那这钱也算花得值。老母亲得知大女儿这么想,自然是十分高兴,她说看到小孙子吃比自己吃香多了。
不久之后,这个事情也被小女儿知道了,她没有像大姐那样冷静。于是,天天守在家里开导母亲,非得看着母亲把东西吃下去不可,钱也不准给任何人。老母亲被气得什么也吃不下,最后还得了一场大病。
两个女儿的做法孰好孰坏,一目了然。虽然二女儿的初衷是好的,但她却在无意中强行剥夺了母亲快乐的源泉,不得不叫人深思。人生怎样过才有意义?无非就是两个字:快乐!只要母亲能活得充实快乐,子女实在不应该强行她们按照自己的意图去行事。
不管是对自己有利的,还是无利的,都不要刻意地去强求。不能改变的,把它淡然,说不定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不管在受到不公平或不顺心时,不妨用淡泊的眼光看待一切,平淡地看待世间的一人一事,收获属于自己的一切。
生活中,多一份快乐,就会少一份沮丧;胸中多一份坦荡,就会少一份颓唐,所以对于不可捉摸的变数,对于不可避免的事实,对于无法逃避和无所选择的事,就要学会接受并进行自我调整。因为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反而让灾难主宰了我们的心灵,让生活失去阳光。
读禅悟人生
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发生的理由存在,在我们没有能力也不能改变时,不妨顺着生活的自然节奏。很多时候,顺其自然远远比你经过努力达到的结果还要好,能让事情解决得更顺利,更简单。
6.莫愁船儿无底,有心就能渡河
禅的智慧:生活中处处都有禅意,禅意中又处处透着生活,禅就是平常心,它无所不在,关键看你的心中是否有禅。
想必在中国,每个人对于《西游记》这部电视剧都烂熟于心。话说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灵山脚下时,被一道波涛汹涌的活水挡住了去路,眼看真经就要到手,这可如何是好?虽然几个弟子都是神通广大,可若唐僧借着他们的神力到达河的对岸,就显得没有了诚意。就在此时,一个人驾驶着一艘无底小船,将他接引了过去,至此脱胎换骨,终成正果。
船儿无底,又怎能渡河呢?其实就贵在唐僧有一颗虔诚的心,此所谓“莫愁船儿无底,有心就能渡河。”
禅来源于生活,生活造就了禅
从前有一位无相禅师,他的禅道修为十分高深,一个云水僧听说后便前去拜访论禅。不巧的是,禅事有事出门去了,寺中的侍者便说道:“你如果有事的话,我可以代为转告。”云水僧说道:“不行,你还太小了?”侍者有些不服气:“年龄虽然小,但我的智能却并不低!”云水僧听了便想考考他,于是随手比了一个小圆圈,并向前一指。侍者看到后就摊开双手,划了一个大圆圈;云水僧又伸出了一根手指,侍者便伸出了五根手指;最后云水僧又伸出了三根手指,侍者却用手在眼睛上比划了一下。
看到这儿,云水僧马上就显得有些慌乱,掉头就走。他边走边想:我第一次比划小圆圈,再向前一指,是问你的胸襟有多大,他说有天空那么大;第二次我又问他自身如何,他回答说已受戒五年;最后一次我问他三界,他却说三界就在他眼中。试想,一个侍者便有如此高深的禅道,那么无相禅师就更加了不得了!”后来,无相禅师回来了,侍者便向他说起白天发生的事:“今天来了一位云水僧,不清楚他是如何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就用手比了一个小圆圈,说饼只有这么大,我就比了一个更大的;他又伸出一个手指,问我一文钱一个吗?我回答他五文钱一个。最后他伸出三个手指,问三文钱行不行,我指了指眼睛说他不识货,没想到他却走了。”无相禅师听后,说道:“一切皆法,一切皆禅!”
作为一种古老的禅说,佛经自古以来就在人们的心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很多人为了祈求平安和幸福,都曾经去求佛祖保佑。佛祖在世人眼中,一直都是以救世主的形象出现的。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佛,所谓“禅学”也不过是人们编写出来的而已,但却能以一种精神力量寄托在经文当中,不可谓不传奇。因为有了禅学,才有了佛存在的意义。可以这样说:只要心中有禅,便处处有佛。
为什么有些人享受到了高级的物质生活,心中却得不到片刻的宁静?为什么有些人每天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内心却异常的空虚?为什么越是高高在上的人越是容易觉得痛苦呢?其实这一切现象,就是因为人们心中无禅造成的。心中有禅,一切便可顺意。因为禅并不反对人们去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只要不过分就可以。如果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禅,那么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
心中有禅,万事皆顺
从前有一位禅门弟子,他研习禅学时间不长,对于“一切烦恼源自取,既取之,又如何解脱”,感到颇为困扰。他很想去请教师父,又怕遭到责备,便很有技巧地问道:“师父,如果一个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缸里面,当他慢慢长大后,想要从里面爬出来,却发现无从脱困。此时应该怎么办呢?”师父听完之后没有直接回答他,只是随口叫了这个弟子的名字,他随即应喏。师父说:“你看,这不是已经出来了吗?
其实,一个人究竟活得束缚还是自在,完全取决于内心。什么时候醒悟了过来,什么时候便能离开那些虚妄的意识,故事中师父对弟子的回答,其实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的“寒山寺”由于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而出名。可是如今,寒山寺早已不复当年的风采,被无数的商城包围,寺中的佛意似乎也离现世越来越远。人们到那里更多的是听金融家的演讲,而非禅意。但实际上只要心中有禅,又何必在乎是否每天都去进香呢?
世人之所以总是经常被烦恼困扰,就是因为他们总是把事情看成是非白即黑,稍有不如意,便会产生“全盘尽失”的心态。最后作茧自缚,坐困其中。禅家告诉我们,你必须扫除心中的障碍,那就是净的功夫,使你的心中成为净土。风和日丽,万物并育,免于狂飙和霜雪的凌虐,免于雷电的袭击,免于一切烦恼和坏念头的危害。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内心世界,那个看不到摸不着的世界,其实和外界是一样的。那里面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有风有雨,有四季变换也有昼夜交替。当你心中有禅时,那个世界就会变得格外美好,即使经受了一番狂风暴雨,也最终能够恢复晴空万里,春风拂面。而当你的心中不存在禅时,就会变得黑暗无比,就好像太阳永远地沉落下去,等待你的只有永无止境的黑暗。;
读禅悟人生
一直以来,禅学都在强调“关爱他人、友爱他人”等理念,正是因为这样才出现了“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样经典的禅经。总之,就是要爱护一切值得爱护的东西。禅学能够带给我们一种力量,一种光明,一种温暖,甚至可以治愈创伤,让我们有毅力转败为胜,化挫败为积极,照亮人生。事实上,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光明的一面,这是与生俱来的。只要你扫除心中消极的念头,你的光明性智就会出现。
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禅的智慧:一个人如果太较真,太精明,是没有人愿意和他长期相处的。只有难得糊涂,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美好。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古话出自于《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意思是说水太清澈就没有鱼,人过分精明就没有朋友。意在强调做人不可过于较真,否则就会活得很累。是的,每个人的性格和生活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及缺陷。自己都无法做到完美,又怎可过于严厉地要求别人完美呢?因此,对于小的过失,应该包容谅解,对于大的错误,则应该鼓励别人进行改正和完善,这才是处世待人之道。
水至清则无鱼
有个男孩,他家里养了一池塘的鱼,他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看着这些鱼游来游去,跳上跳下。不过,令男孩感到不能理解的是,父亲从来都不给池糖里加清水,每次都是用掺和着泥土和杂草的水来代替。有一次,男孩看到池糖里的水实在过于浑沌,挡住了他的视线,便忍不住有了给鱼换清水的想法。于是,他打开了清水的闸门,开始加水,看着池塘里的水变得越来越清亮,男孩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在这时,父亲突然回来了,他看到这一幕后顿时十分生气,狠狠地打了男孩一巴掌。一头雾水的男孩惊慌失措,他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只见父亲快步上前关掉了清水的闸门,急切地跟男孩说道:“你难道不明白,鱼在太清的水中是不能生存的,是会死掉的。你没有听说过‘水至清则无鱼’这句话吗?”男孩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
水太清了就没有足够的养分,鱼儿又怎么会喜欢呢?做人就是应该如此,凡事无苛求较真,才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毕竟这个世界上十全十美的事物不多,也没有谁可以经得起太多的推敲,你一味地去苛求,只会招来别人的不满和怨恨,让自己活在痛苦里。
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不可能是孤立存在的,必然会与周围的人发生一定的联系。正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由于爱好、学识以及成长环境、社会分工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不同性格类型的人。想要和他们保持正常的交往关系,就不能只定一个标准。因为有些标准可能对某些人适合,但未必适合另外一些人。
但世人往往将人际环境看得过于简单化,只想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他人,结果却总是因为定调过高而无法合拍,曲高而和寡也。久而久之,便在自己的周围建立起了一道无形的围墙,自己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若一个人经常都有这样的情绪,即使有超类拔群之能,也无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至察则无徒
有一次,孔子带着众弟子东游,一行人走了很长时间,都是又累又饿。这时看到前面有一家酒馆,孔子便吩咐一个弟子去向店老板要一些吃的。弟子来到酒馆前对老板说:“我是孔子的学生,我们和老师走累了,请老板给些吃的吧。”老板笑着说:“既然你是孔子的学生,那么我便来考考你。我写一个字,只要你认识,你们就可以随便吃。”话毕,便随手写下一个“真”字。孔子的弟子说:“这太简单了,谁不认识呀,是‘真’字。”老板听了却哈哈大笑:“连这个字都不认识,怎么还冒充孔子的弟子呢?”说完,就命店里的伙计将他赶了出去。
孔子看到弟子垂头丧气地回来,且两手空空,便上前询问。得知事情的原委后,孔子决定亲自上前和老板说话。老板又依照前面的方法,说要写个字看孔子认不认识,孔子一口答应。老板写完后,孔子便一口说:“这个字念‘直八’。”老板大笑道:“果然是孔子。”原先那个弟子十分不服,他问孔子:“这明明是个真字,为什么念‘直八’呢?”孔子回答:“这是一个认不得‘真’的时代,你非要认‘真’,怎么会不碰壁呢?看来这处世之道,你还需要再学习呀!”
固然,做人不可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太认死理。太精明了,那也就没人敢与他做朋友,孔子就十分明白这个道理。
人不能太精明,不能把什么事都看得太透彻,所以很多人才追求“难得糊涂”的生活态度。而那些自以为什么都懂,智商很高,动辄便将别人的心思抖搂出来,却不知道早已经得罪了对方。试想,又有谁愿意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呢?俗话说的好: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况且,即使是圣贤,他也是有可能犯错的。人生短暂,被太多外在的东西牵绊时,人生也就不快乐了!到时候自己落到了孤独无依的境地,有了快乐之事无人分享,有了痛苦之事又无人分担,又该怨谁呢?只能怪自己处事不利吧。
一面镜子用肉眼看上去是很平坦的,但如果在高倍放大镜下,它就会变成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上去很干净的东西,可是若拿到显微镜下,却到处都是细菌。而“至察”的人,其实就像是一个放大镜,无论什么事情在他们眼里,都是不完美的。这样的人不仅容易对别人形成片面的认识,对自己也无法辩证地看待。当然,这也并不意味完全放弃自己的原则,对所有的事情都视而见,那样的话同样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和信任。只是要尽量让自己做到不可以偏概全、以点概面,更不可上升到人身攻击的地步。
读禅悟人生
活在世上,需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豁达、糊涂的人。对于得失与利益,不必太斤斤计较。明白了“人至察则无徒”的道理,才不会经常产生“举世皆浊,唯我独清”、“举世皆醉,唯我独醒”的感叹;才能在融洽、平等、祥和的气氛中处理一切问题;才能给自己制造一个快乐的空间。更重要的是,这种态度也有助于我们去吸取别人身上的智慧和力量,让自己的人生更加圆满,更加顺利。
第二章参悟禅机,学习幽深静远的智慧
蝶舞翩翩,虫儿静诉,水声潺潺,古道幽远……并非只在山间,也非仅在古刹,参悟禅机,幽深静远就在身边。所谓,心中有何物,眼中就有何物,幽深静远的智慧让你心中无忧虑、身边无险恶。
1.求人不如求己
禅的智慧:学禅,其实就是在学自己。求人不如求己,万事皆靠自己。企图一劳永逸或是不劳而获的,都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世人往往一遇到难题,就会将希望寄托在他人甚至是神灵身上,去祈求他人的怜悯和帮助,却忘却应去主动主宰自己的命运。一旦得不到满足,便会极端灰心失望,并将所有的过错都推开。却不知,这只不过是多此一举而已。大凡希望通过他人的帮助来达到目的,都是不可能成功的。一个没有力量的人,如何担负起人生的责任?如何能实现人生的目标?
禅者都有着庞大的气魄和绝对的自尊,总是放眼于天下,着手于大局,那种“自修自悟自度”的精神,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求人不如求己
话说从前有一位老禅师,能够预知未来、占卜命运,许多人慕名而来,想求他解决难题。其中有一位虔诚的老妇人,几乎每天都会来求见禅师。终于有一天,老禅师被老妇人的诚心所打动,他决定出面帮老妇人解决问题。他告诉老妇人,她可以提问三个问题,而自己一定会帮助他解决。老妇人想了许久,问了第一个问题:“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人前来膜拜您,那么您自己会有膜拜的对象吗?”老禅师回答道:“我会。”老妇人听后感到很惊奇,又问:“您本身的修为已经很高了,还会有求于谁呢?”老禅师回答:“我求的是我自己。”老妇人更加不解,她追问道:“为什么要膜拜自己呢?”老禅师回答道:“因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这是一则关于禅的趣味小故事,读起来令人深思,回味无穷。“求人不如求己”,多么简单又多么富有哲理的一句话啊!世人皆以为老禅师是神通广大、无所不能的,却不知原来他也会遇到麻烦之事,但他清楚求人不如求己。乍听起来确实令人惊诧,但仔细想来却有高明之处,他的现身只是为了说法而已,相信那个老妇人听了定会有所感悟。倘若世人在遇到问题时,都先求一法度自己,那么便根本无需他人来助,正所谓“渡人者自度”。
生活中我们常说一句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是的,每个人的人生都离不开别人的帮忙,但别人的帮忙只能作为一种外因存在,我们真正应该依靠的还是自己。因为朋友不可能总在你身边,随时随地给你帮助,父母不可能永远是你的港湾。如果你自己不努力争取,那么即使别人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济于事。因为自立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自立才是你自身力量的真正开发者。
一个人若总是依赖他人,根本就不能算是一个“完全的人”。只有当他可以绝对自立自强时,别人才会觉得他是一个“顶天立地”之人,才能感觉到来自他身上的一种光环。求人的地方越少,那么依赖他人的地方就越少,这会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人间世相,使心灵得到自由。而一个自由的人,就会像一个充满智慧的禅师一样,眼中到处都是禅机,到处都是美好,万事万物都能顺其自然。
自开自门,自启自心
从前有一个叫从谂的人,曾经得到了高人的指点,开悟之后便在一所寺庙中做了一名普通的伙夫。有一天,厨房里突然冒出了滚滚浓烟,里面还传出从谂急切的呼救声:“快救火!快救火!来人哪!”
浓烟和呼救声惊动了寺里的众位僧人,他们急忙带上救火之物奔至厨房门前。几名僧人想闯进去救人,却发现厨房门被反锁,但窗户是开着的,浓烟正是从窗户中涌出。众僧都搞不清楚从谂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他没有开门逃出来,反倒将门反锁,只是一味地在里面呼喊不止。就在这时,从谂又在里面喊道:“快说快说,只要你们说对了,那我马上就开门!”听到这儿,众位师兄弟更加搞不清楚状况了,如入五里雾中,这从谂莫不是被大火吓傻了不成?此时,寺中一位德高望众的禅师也被惊动,他来到厨房前看到这副情景,二话不说便向一位弟子索来钥匙,然后将其从窗户投入屋中,头也不回地走掉了。
这时,门开了,从谂带着会心的微笑从容地走出。众僧清楚地看到,其实厨房并没有起火,烟是从房中一小堆柴草上冒出来的。
禅师给从谂的不是普通的钥匙,而是一把开启心灵之门的钥匙。正所谓“自开自门,自启自心”,做人正是如此,不能总是乞求得到别人的帮助,自行解脱才是真正应该学习的智慧。在禅学中有一句“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表达的其实就是这个意思。
“求人”是打造外部大环境,“求己”则是内因控制。只要肯努力、肯立志、肯脚踏实地地生活和工作,就会把你心中想做的事做好。相反,有些人不相信自己,遇事总想靠他人帮着解决,别人也许能帮你一次,但任何人都帮不了你一世。所以,相信自己、依靠自己,你就能成功。当哪一天,你终于放弃依靠于别人的念头的时候,你就变得自立自强了,你已经走上了成功的道路了。你能不借外力,自立自强,你就能把潜藏在你身体内的力量发挥出来,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成功也就离你不远了。
当然,虽然我们不能总是依靠别人来帮忙,但却可以时常征求别人的意见,找出一个最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正如“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如果我们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接受一些对自己有利的、理性的指正,人生道路上就会少一些曲折,少一些坎坷。
读禅悟人生
个人的事情,永远不要奢望别人来代替自己完成。一个得道的禅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假手他人,永远都会保持主动的生活态度,这正是“求人不如求己”的生动诠释。总之一句话:自己解决困难,自己创造成功。
2.人生咸淡两由之
禅的智慧:人生本如此,咸淡两由之,这也实在是一种生活的艺术。
常言道:景由心生,境由心造。人生不是完美的,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们不可过于在意,否则就会让自己陷入到无底的沼泽地中,无可自拔。
少了一分挂碍,便能多一分自在;少了一分苛求,便会多一分安详。对生活不能太挑剔,它给了你什么,你就去接受什么,实在不能接受的话就凭借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若是硬做无畏的“反抗”,反而是在和自己过不去。当然,想要达到这种境界也是需要“修炼”,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方可领悟。
生活本如此,咸淡两由之
李叔同曾经是我国的一名著名艺术家,不仅优秀而且纯正。丰子恺曾经这样说:“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不过,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李叔同踏上了一条不平凡之路:1918年,他遁入空门,做了一名禅师,法号“弘一”。
从艺术家到禅师,中间的跨度真够大的,而李叔同本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此以后,他断绝尘缘,超然物外,每日都刻苦地精研律学,弘扬佛法,希望可以普度众生脱离苦海。1925年秋天,由于发生战事弘一禅师被迫滞留在宁波,在夏丏尊先生住所留了数日。夏先生发现,弘一法师所用的餐只有一碗白米饭、一道素菜和一杯白开水而已,实在于心不忍便说道:“一碟腌萝卜,你就不觉得太咸吗?”弘一禅师答道:“咸有咸的滋味。”夏先生又问道:“水中不添茶叶,不会觉得太淡吗?”弘一禅师又答道:“淡有淡的味道。;
弘一禅师的回答简单到极致,却也深刻到极致,在他的眼中,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百衲衣、破卷席和旧毛巾是一样的,青菜、萝卜和白开水是一样的,无论咸也好、淡也好,都能够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部滋味。弘一禅师能有这样自在的心性,可见他的境界已经是何等空灵了!人间滋味,原本就是苦辣酸甜的融合,若是没有品尝过苦涩的滋味,又如何体味香甜的美妙?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风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这首《四时诗》是由诗人顾恺之所作。无独有偶,宋朝的云门慧开禅师,也曾留下一首传诵千古的关于四季的诗偈《日日是好日》: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些又何尝不是“人生咸淡两由之”的至高境界呢?春夏秋冬各有各的特色,浓淡深浅不一,冷暖炎凉相异,每个季节都不是完美的,但每个季节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精彩。就像是人生一样,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有利有弊,没有哪一个阶段堪称完美。
跟自己比,要比出幸运。跟别人比,要找准对象
我国著名的作家史铁生在《病隙随笔里》这样写道:“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到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丢了?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歪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是多么晴朗。后来又患了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的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面前都可以再加上一‘更’字……”他写的如此从容,没有一点沮丧的感觉,作为一个残疾人,他尚能有如此见解,我们普通人又为何不去细细感悟呢?
从前有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并没有因此而自暴自弃,相反他有着十分开朗的性格。曾经有人问他:“难道你就没有感觉到痛苦吗?”他笑着回答:“痛苦什么呢?和听不见的人相比,我还能听到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和不能说话的人相比,我还能随心所欲地讲自己想讲的话;和不能走路的人相比,我还可以自由自在地行走。”
眼睛看不见,自然是痛苦的,但是事情已经无法改变,就不能让自己永远痛苦下去。能够看到自己拥有别人所没有,这就是一种难得的心态。正如卡耐基说的,“我忧郁,因为我没有鞋。直到上街我遇见一个人,他没有脚!恍然觉得自己还是幸福者。”聪明的人会将人生滋味藏在心底,不起波澜,用一种平静的人生态度连接着起点和终点。因为淡然,所以更容易放弃,也因此更容易得到。
面对纷乱复杂的世事,我们如何才能理出头绪?又想获得什么样的意义?其实很多时候,人们都是徘徊在清醒与宿醉之间的,不是因为他们的能力不足以让他们弄明白,而是这些本来就是些弄不明白的问题,任谁都不行。既是如此,那么就不应该让自己沉浸在这些无谓的思绪当中,让它们随风而去岂不是更加轻松。当然,“咸淡两由之”并不是指简单的随遇而安、不思进取,重要的是有一种超然的心态。
读禅悟人生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总是将这句话挂在嘴边的人,倘若能够懂得“人生咸淡两由之”的意境,或许就不会发出这般的失意与无奈。花开花落,斗转星移,大自然日复一日地遵循着自然法则,生生灭灭,周而复始。有时咸,有时淡,谁能保证自己总是咸淡相宜呢?因此,倒不妨遇咸品咸,遇淡品淡,这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让自己拥有一份好心情,是一种大气魄的表现,可以超载自我,平凡之中蕴含着人生真味。
3.先把你的杯子空掉
禅的智慧: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应该记得多带一些空杯,杯子越空,你所能学到的东西就会越多,生命力才越能够维持地更加长久。
中国当代著名的作家林语堂说过:人生在世——幼时认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其实,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就是因为自己心里的“杯子”状态不同。所谓“空杯心态”,就是要将心里的那个“杯子”倒空,清空自己以前的认知。只有这样,才能接受新的思想和智慧。
这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这是一个不断学习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更新的时代。为了能够继续过上快乐的生活,让自己吸取更多的营养,我们必须使自己的心态不断归零,永远保持活力,时刻准备接受新的内容。
将杯子倒空,便成功了一半
南隐禅师是日本一位非常有名的大师,他对禅学的造诣很深,每天前来拜访他的人多不胜数。有一次,一位自认为颇有学识的人前来请教,学者喋喋不休,南隐禅师以茶相待。可是在倒茶时,南隐禅师像是没有看见一样,杯子明明已经满了,可他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前来拜访的那个人不解地问道:“大师,杯子已经满了,为什么还要往里面倒呀?”大师说道:“是呀,杯子已经满了,怎么还能倒进去呢?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头脑里装满了你对禅的看法和想法,我所讲的你又怎么能听进去呢?”来者急忙叩谢悔过。
这个故事,就是空杯心态的起源。众所周知,一个装满水的水杯是很难再容纳其他东西的,必须倒出来一点,才不会在装其他东西的时候溢出水来。做人正是如此,一个人只有先将自己倒空,才能拥有更大的成功,创造更大的辉煌。就像武侠小说中写的一样,想要学到那些绝顶厉害的武功,往往需要舍弃自己以前所学的武功。可是世人都有贪欲,又有谁肯愿意这样做呢?所以,结果往往是那些对武功一窍不通的人捡了大便宜。
放眼古今历史,大凡在某些方面取得成就的人,他们都是善于将自己清空的人。在他们的眼里,已经所取得的成就根本不算什么,下一次超越才是真正具备魅力的。世人不就是不懂得将自己倒空,才会与成功一次次擦肩而过吗?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随着能力的逐步提高,他们开始用既定的思维来考虑问题,开始用蔑视的眼光来思考问题,每当新事物出现又会产生排斥情绪,还用过往的经验拒绝新的体验——这就是固守传统的具体表现。此时,新的知识就摆在他们眼前,可是却白白地流淌掉,毫无疑问,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有大的成就的。
不善于将自己倒空,将功亏一篑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爱迪生,他的一生仅仅接受过3个月的正式教育,可是1000项发明却获得了专利。然而,如此伟大的爱迪生,在他晚年时也曾出现过“败走麦城”的一刻。原因就在那时的他骄傲、自满,听不进任何一点建议。
1882年,当白炽灯彻底获得市场认可后,爱迪生的电气公司开始建立电力网,输送直流电,由此开启了人类历史上的“电力时代”。当时,另一种技术——交流电,也开始崭露头角。发展交流电技术的威斯汀豪斯公司,想通过这项技术与爱迪生合作。可是,爱迪生却固守于自己在直流电方面的认知,根本不愿意承认交流电的价值比直流电大,拒绝了威斯汀豪斯公司的合作请求。
为了固守住自己在直流电方面取得的成就,爱迪生固执地站在交流电的对立面,以自己的影响力宣讲“交流电不如直流电”。自谋出路的威斯汀豪斯公司一度被爱迪生电气公司压得抬不起头。然而,谁也无法决定社会的发展规律,“交流电”这个新生事物终以锐不可挡之势浮出水面,赢得了世人的认可。在铁的事实面前,那些曾经崇拜、迷信爱迪生的人们惊讶地发现:爱迪生做错了!交流电的确要比直流电强得多。
主动让自己拥有“空杯心态”的人,最终一定会有最快最大的发展;而“被动空杯”的人,其发展的速度及力度都会有所减弱;拒绝空杯的人,则终将停滞不前。爱迪生就是因为固守自己的信念,不愿意听从他人的建议,而使自己的人生留下了遗憾。
空杯心态是一种挑战自我的永不满足。我们身处的时代,需要大量知识来填充,而每个人所拥有的知识毕竟都是有限的。因此,谁都不能轻易地满足于现状,只有不断挑战自我,才能学习和积累更多的知识经验。此外,常常接受新的知识,也能让自己保持活力,永远都在进步,这对于人生是至关重要的。
有人说:当我们看不顺眼的人越来越多时,看我们顺眼的人就会越来越少。的确是这样,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今天的你是由昨天的心态造就的,而今天的心态又决定着明天的你。因此,想要改变命运就必须先改变心态,空杯心态无疑就是改变命运的一大策略。所以,暂时、适时清空杯中的水,以积极、开放的心态面对新事物吧!
读禅悟人生
禅宗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不仅可以给人身教,同时也能给人启发,让人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空杯才能容物,如果你的人生之水总是满满的,别人随便一拍水就会溢出来,是不可能有所成就的。只有让更多的“水”和“智慧”,都放进我们生命的“空杯”之中,才能不断地充实和成长。中国有个词语叫“虚怀若谷”,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4.放不下就担起来
禅的智慧:人生有很多事情是很难放下的,既是这样那就不如先担起来。当到了无法再担的时候,自然就能够放下。
修行,先修的不是放下,而是担起。面对世事,要坦荡地面对,该担起的就要担起,不要为自我的消极逃避支招放下的借口。只要不执着,随缘生灭,其实是另一种放下。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其实在担起的时候,就已经放下了。就像一个曾经做过案子的罪犯一样,当他不敢面对现实的时候,其实就是“担不起”的时候,但同时他又更不能“放下”。而当他有一天顿时悔悟,鼓起勇气承担一切的时候,也意味着他已经放下了。
放不下就担起来
严阳善信去拜见赵州禅师,问道:“我心里面不挂碍任何事物,究竟该怎么办呢?”
赵州禅师回答说:“那么,就放下吧。”
严阳善信又问:“既然什么事物都不挂碍,您还叫我放下什么呢?”
赵州禅师说:“放不下,那就担起来吧。”
为什么严阳善信说自己心中无一物,禅师却还要他放下?因为即使心中无一物,但如果像严阳善信一样抱着这个境界不放,也还是有一物,心灵得不到解脱。当禅师发现严阳善信不能放下时,又叫他担起来,这就是禅学的智慧。
当然,对于这“担起来”三个字,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不少人认为这是激将法,既然你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过错,那就继续挑着担子走,促使你自己反省,最后逼迫你放下放不下的东西,从而有所开悟;有人认为这是直指法,“心无一物”不是禅学所追求的境界吗?禅师让他担起,也就是嘱咐他当仁不让,当下承当也;还有人认为这是呵斥的说法。总之,各有各的说辞,也各有各的道理。但不管怎样,“担起来”却是不可否认的至真至理。
人生在世,到底在担些什么?恐怕很难说的清,担父母、担孩子、担朋友、担夫妻等等。一路走来,人们只顾着往自己的身上增加包袱,愈捡愈多、愈求愈多,却舍不得放下。此时该如何是好?禅学来为我们解答:放不下,那么担起来。只有当真正地学会承担之后,才能学会真正地放下。倘若你不能承担,也就无所谓放下?禅者就是利用这个方向,来教会弟子学会承担与放下的。
很多时候,人们放不下不是因为担得多,而是因为担得少,担得轻。此时此刻,既然自己放不下,那么就继续担,直到担不动的时候,自然就会放下。现在很多人一味地妄谈“放下”,却不知放下就是为了担起,倘若“放下”本就是为了“放下”,那么它也就失去原本的意义。为了真正担起,所以要放下障碍担起的,这才是放下的积极意义。
读禅悟人生
与其放下之后心里不安,那倒不如担起来,落个踏实自在。
“放不下就担起来”,简单的一句话却富含深刻的哲理,我们也只有自己将责任担起来,喜也好,怒也好,乐也好,痛也好,那不过是自己一念间的放下和承担。
5.看似悖论,悬崖深谷得重生
禅的智慧:绝境,常常能够唤醒那些钻入牛角尖中的痴愚者,使他们于猛然一惊之中,心智豁然开窍,产生特殊的意外的效果。
禅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蕴藏了几千年的文化内涵,并吸取了众家之精华,而“绝处逢生”的理念在禅学中也有着很重要的地位。
有人曾经问省念禅师:“在传授禅学时,你所用的方法是什么?”省念禅师回答:“一言截断千江口,万仞峰前始得悟。”意思就是说,用一句话截断千条江流般的言谈,让学生在万丈除峰前悟出真理。虽然只有短短14个字,但却明确地说明了“在绝境中往往能更快获得重生”这个道理。
逼入险境,峰前悟道
慧清禅师曾经问过他的弟子们一个问题:“学禅其实和人们行走是一样的,假如走着走着遇到了这样一种情况:前面是万丈深渊,后面则是熊熊大火,并渐渐向自己逼近,两边是大片大片的荆棘丛林。此时,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左右也不行,到底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灾祸呢?”
无独有偶,另一位义青禅师,也曾经用过同样的办法来问他的徒弟们:“若一个人前进就会掉入天魔之手,后退又会陷入饿鬼之口,坚守原地又会被水淹没。此时,他该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呢?”
就在众人苦思冥想而不得要领时,义青禅师微微一笑,点化说道:“任凭你三尺大雪,压不住一寸灵松。”
其实两则故事说明的是一个道理,这是一种把人逼入进退不得、左右为难的绝境,使他们在性命攸关之际时猛然惊醒,领悟到“出路”的禅学方法。是的,俗话说的好:天无绝人之路。能不能“逃生”就在于你是否足够灵敏聪慧了。人往往就是这样,越是在危急的情况下,越是能激发出自己的潜力和领悟力。;
在生活中的旅途中,并不是所有的道路都是康庄大道,每个人都必须面对和适应各种各样的环境。平坦、光明的人生道路固然是美好的,但也在无形中限制了人们能力的发挥,而一个看似没有前途、毫无希望的人生道路,却总能够造就更多的人才。哪怕满身是伤,血流满面,只要还有生命存在,就不应该放弃最后的一点希望。生命的奇迹往往就发生在绝境当中。
越是危机时刻,越能激发潜力
为了让弟子们更加了解“困境中顿悟,急难中生智”的禅意,法演禅师曾经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从前有个专门以偷窃为生的人,他的技艺颇为“高明”,几十年来少有失手。当他的儿子长大后,他便想将自己的手艺教给他。一天晚上,他把儿子带到了一户有钱人家,用自制的万能钥匙打开了有钱人的大柜,让儿子进去窃取衣物。谁知儿子刚刚进去,他就关上了柜门,还从外面锁上了。随后又故意弄出声响,惊醒有钱家的人,而自己则偷偷溜回家了。
被反锁在柜子里的儿子急中知智,便学起了老鼠叫的声间。有钱人听到后便叫女仆拿灯打开衣柜,柜子一开,早已准备好的小偷便吹灭油灯,跳出柜子,将女仆推倒在地,夺路而逃。家人赶紧命人追赶,眼看就要落网了,小偷看到前面有一口井,便搬起一块大石头推入井中,发出轰然声响。追赶者听到后以为小偷落入井中,便向井内探照搜索,小偷这才趁机抄小路回到了家。看到父亲后,小偷连声埋怨道:“你怎么把我反锁在柜子时,自己却溜之大吉?”贼父说:“你先别问这个,先跟我说说你是如何逃出来的。”儿子照实说了一遍,其父听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满意地说道:“看来,你已经学成了。”
故事讲完后,法演禅师说道:“这,就是我这里的禅。”
事实也证明,这种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办法,往往能够激发出人类更大的潜力和创造力。正因为没有了后路,人们才会产生放手一搏的心理;若是还有后路,就会犹犹豫豫,顾虑不断。投戎从笔的辛弃疾,他的一生可谓是充满曲折的一生,曾被弃用多达38次。好在他有一颗坚韧不拔的心,没有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倒,而是拿起了笔来书写自己的御敌之心,最终他所作的词流传了千百年,被人们广为赞叹。
也许,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待这种学禅之法,有点“稀奇古怪”,但换个角度来想一下,其中值得借鉴的地方却有很多。当一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小草,从墙解的砖缝中探出头来时,你是否会被震撼到?震撼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震撼它敢于面对“苦难”的决心和毅力。
读禅悟人生
面对曲折迂回的道路,有人将它当作自己的拦路虎,也有人把它看成是成长的踏脚石,踌躇满志地跨过它。所以,在我们通向成功的彼岸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苦难时,要会摆渡自己,在绝望中重生,展向美好的未来。
6.忘我无我的大彻大悟
禅的智慧:只有在忘我无我的境界中,人才会超越自身的束缚,释放出最大的能量。
忘我无我,是一种境界,一种超高的境界,一种难得的境界,一种有益的增界,一种可贵的境界。
所谓忘我无我的增界,就是能够忘记身边的一切功和利,忘掉一切烦恼的琐事,可以忍受反复的枯燥与乏味,承受失败的压力和折磨,自如地应对各种流言蜚语,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如果你能够达到这样一种境界,那么成功就已经在彼岸向你招手了。
忘我无我,禅者的大修为
古时候有位禅师,修行参禅时往往是专心致志,达到忘我的境界,四方禅者纷纷慕名前来拜访。可是,每当弟子前来通报有人来向他学禅时,他总是反问道:“谁是禅师?”就连吃饭的时候,这位禅师也是专注于禅理,经常拿着碗筷不动,出神地思考着,弟子提醒他:“师父吃饱了吗?”他居然会忘记自己是在吃饭,反问:“你说什么?谁在吃饭?”由此可以看出他专注的程度了。坐禅是当时修炼的重要方法,这位禅师每每坐禅时,总是全神贯注,从不分心。有一次,弟子担心他这样身体会受不了,便提醒他:“师父,您真是太辛苦了。”禅师却反问道:“谁太辛苦了?”
有一天,禅师的弟子大喜从外面参学回来,向师父汇报了自己的见识和体会,还关心了一下禅师:“我在外20年,师父在这里生活得可好?”禅师十分轻松地说道:“好,很好,我每天诵经修道,说法著述,就像是在海洋里遨游,神清气爽。”两人谈至深夜,禅师让大喜去休息。第二天天亮时,大喜一醒来便听到师父的阵阵诵经声,看来昨天一夜他都没有休息。但禅师看起来却十分精神,除了接待禅客外,就是执笔阅改弟子的撰写讲稿。大喜问道:“师父,这20年来您都是这么生活吗?为什么不见您有衰老的迹象呢?”佛光禅师笑了笑说:“我可没有时间去想到老啊!”大喜终于心有所悟:“原来一个人具备了忘我精神,就能够让自己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也许在很多人看来,禅师的“忘我”精神着实有些可笑,但这的确确是一种大境界。修禅者的最大修为莫过于达到这种“忘我无我”的境界,但这显然不是一个容易到达的高峰,它需要禅者得具有相当大的定力、耐心及悟性。也许很多人都会问:到达这样一种境界究竟有没有捷径可寻?答案是否定的。唯一有效、简单的方法就是对一切境界不思量、不执着,做到大彻大悟。说的更通俗一点就是“无心”,黄檗禅师曾说过:“供养十方诸佛,不如供养一个无心道人”。可以看出,无心是多么重要。
为官者达到忘我无我的境界,能够公正无私,多为百姓办实事儿;为商者达到忘我无我的境界,能够不计私利,成就一番真事业;为人者达到忘我无我的境界,可以看透人世的短暂和自然,获得真快乐与真享受。
大彻大悟,人生的最高峰
南塔光涌禅师初次拜见仰山禅师时,仰山问道:“你此次来要做什么?”
光涌答:“是来拜见禅师的。”
仰山禅师又问:“那你见到他了吗?”
光涌答:“见到了!”
仰山禅师再问:“那你看清楚禅师的样子了吗?像不像驴马?”
光涌说:“我看禅师并不像佛!”
仰山禅师进一步追问:“既不像佛,那像什么?”
光涌则不甘示弱地说道:“若有所像,那又与驴马有什么区别?”
仰山禅师听了大为惊叹,说道:“凡圣两忘,情尽体露,我相信在20年当中,再也没有人能够胜于你了,你好好保重。”
这件事过后,仰山禅师一见到人便称赞道:“光涌为肉身佛也。”
这个故事到底告诉了人们什么呢?其实就是一种“大境界”。光涌禅师能够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金刚经》中曾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的,佛不像佛,也不像驴,那它究竟像什么呢?像它自己。只有见到自己的自性,才能见到无相的真理。当你修到忘我无我的境界时,你就进入了“道”,道是永恒的,你在道中也同时得到了永恒。就是武侠小说中写的那样:高手的较量往往不是真枪实刀地比较,而是以无招胜有招,这才是最高境界。一切都在无形当中,他们可以随心所欲。
那些大有作为的人,无一不是曾经将自己“忘掉”。明代的戏剧大师汤显祖在写《牡丹亭》时,有一天突然消失不见,家人四处寻找不见。后来才发现他躺在柴堆上,蒙脸痛哭。家人在追问之下才得知,原来他在写到悲伤的环节时,忍不住也跟着戏剧中的人物一起动容,泪如泉涌。科学家安培在出门之前,在自家大门挂了“安培不在家”的牌子。可是当他外出回来看到这块牌子时,却误以为自己走错了门,忘记安培就是他自己的名字,于是转身离去。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在年轻的时候,专门找一些闹市区来作为看书的场所,就是想让自己练就一番心无旁骛的功力,令人不得不服。这些事实,难道还不足以证明“忘我无我”境界的伟大吗?
读禅悟人生
通常情况下,人类所做的事情都是以自己为出发点的,但是一个真正有修为的人却不从自己出发,而是要“忘我无我”,事事以别人为出发点。其实,也只有“忘我无我”,才能成全自我,发扬自我,成就自我,还原真我。
7.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禅的智慧:世间万事的产生皆起源于虚无,只要心灵澄净空彻,一切便超然地存在。
花非花,其实本没有花,只因为人们看它是花;雾非雾,其实也本没有雾,只因为人们叫他为雾。一个修行高深的禅者能够做到心无一物,无执无着,无念无我,自然也就无树无台无尘埃。世人需要做的是,不论世界怎么变幻,环境怎么动摇,始终保持内心的一份宁静,不惊,不乱,不惧,不移。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南北朝的时候,佛教禅宗传到了第五祖弘忍大师,当时他手中弟子众多,约有500多人,其中以大弟子神秀大师为佼佼者。弘忍大师年事已高,想要在众弟子当中寻找一个继承人,便让他的弟子们都做一首畿子(有禅意的诗),谁做的好就将衣钵传于谁。大弟子神秀很想成为继承人,但是如果自己出于这个目的而去做畿子,又怕违背禅学的“无为而作”。一番苦思冥想后,他想到了一个办法。这天半夜他来到院子里,在院墙上做了一首畿子: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意思是说要时时刻刻修练自己的心境,来抗拒外界的诱惑,意在强调修行的作用。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这种理解与禅宗大乘教派的顿悟是不太吻合的。因此,当第二天大家都看到这个畿子都说发好的时候,且也猜到了是神秀作作,弘忍大师却没有做任何评价,他认为神秀还没有顿悟。
此时,厨房里的一个禅师慧能听到了这首畿子,当即便说此人还没有领悟到禅家的学说。于是他自己便做了一个畿子: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意思是说,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空的,心也是如此,那就无所谓抗拒外面的诱惑。因为任何事物从心而过,都不会留下痕迹。这个理解很契合禅宗的顿悟的理念,是一种很高的境界,领略到这层境界的人,就是所谓的开悟了。
弘忍看到后,更将慧能叫了过来,当着众人的面说:这首畿子写得乱七八糟,胡言乱语。说完还将它擦掉,并在慧能的头上敲了三下,让他走了。众人都以为慧能的确境界不够,只有他自己才明白五祖的意思。晚上三更的时候,他来到了弘忍的禅房,弘忍向他讲解了《金刚经》,并将衣钵传于他。然后让慧能连夜逃走,防止神秀的人伤害他,于是慧能连夜远走南方,隐居10年之后在莆田少林寺创立了禅宗的南宗。
是的,人世万物本来就是空的,又何来诱惑之说呢?世人不能摆脱世俗的烦恼,其实就是因为自己的心不够“空”。禅宗认为,假如众生不能悟出“空”的智慧,便不能认清自己,认清这个世界,即使有再美好的愿望也是空想。结果是“处处惹尘埃”,不但自己无法解脱,也度不了别人。
但能够达到这个境界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忙的时候想休息一下,休息多了又想忙碌起来;贫穷的时候渴望富有,富有的时候又回味过去的苦难;该做决定的时候,害怕结果不如自己所愿;当一切都看明白了,又后悔当初没有及时下决心,反复犹豫的过程之中,不知不觉已经浪费了许多大好的年华。
(此标题与第五章1节重)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古时候有一个妇人,总是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生气,弄得和邻里关系很不好,她自己也常常为此而烦恼。有一天,为了彻底改变自己,这个妇人便去求一位老禅师为自己谈禅说法,好让自己开阔心胸。禅师得知她的来意之后,一言不发地将她带到了一座禅房中,然后反锁上房门,径自离去。
刚开始,妇人以为禅师一定是另有玄机,便在禅房中耐心地等着,可等了许久,也不见有人来开门,妇人气得破口大骂,但禅师并不多加理会。妇人见硬的不行,便来软的,开始向禅师苦苦哀求,可禅师依然置若罔闻。最后,妇人终于沉默了,于是禅师来到门外问道:“你现在还生气吗?”妇人回答说:“我是生我自己的气,我真是不长眼,怎么会来到这儿白白受这份罪?”
“对自己都不肯原谅的人,如何会心静如水呢?”禅师说完,便拂袖而去。过了一会儿,禅师又一次问道:“还在生气吗?”“不生气了,气也没有办法呀!”妇人回答。“看来你的气并没有消,你只不过将它压在了心里,倘若爆发将会更加猛烈。”说完禅师又离开了。第三次,禅师又来到门前,妇人说道:“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禅师笑着说:“你说不值得,可见心中还在衡量,心中还是有气根。”直到夕阳落山时,妇人问禅师:“大师,究竟什么是气?”禅师并不作答,只是将手中的茶水倾洒于地,妇人沉思良久,终于有所感悟,叩谢而去。
是呀,到底什么是气?所有的人都生过气,但恐怕没有几个人真正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其实,“气”就是禅师手中的茶水,倒在地上它就会消失不见,但如果你苦苦抓住不放,它也足以将你淹没。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生活中大部分似乎都逃脱不了一个“俗”字,经常把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当作是人生大事来处理,还喜欢想太多,不遗余力地分析别人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实在是没有必要!
读禅悟人生
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改变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以一颗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这个世界,对待生命中的得与失,去掉浮躁,平静地接受生活给予你的各种考验与磨难,成功终将会与你靠近。
8.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禅的智慧:让自己具备一颗宁静的心,才能看清世间万事。
心如止水可以让人心旷神怡,让心平静一些,就能感到一些久违的舒适。所以,我们要学会看淡一切。
纵观历史长河,空怀一腔热忱的人,能流芳百世但不一定能成就伟业;一味淡泊的人,往往被他人利用而不一定能青史留名。真正成功的人,是兼激情与平静为一体的。激情是年轻人共有的,然,又缺少平静。;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禅宗五祖弘忍将衣钵传给了六祖慧能后,慧能一路南下到达广州的一处山森隐居,直到15年之后才出山,来到了广州法性寺。恰巧碰上印宗法师讲《涅盘经》,寺前高高地竖起了幡旗。由于印宗禅师的修为远近闻名,因此前来听他讲经的人很多,寺里顿时显得热闹非凡,善男信女席地而坐。正当所有人都在坐禅静思时,忽然吹来了一阵风,把挂在门口幡旗吹得飘舞起来。这一幕被两个和尚看到了,其中一个说道:“是风吹动了旗帜,幡旗本身并没有动。”而另一个和尚却说:“你说的不对,现在根本就没有风,那幡旗是自己在动。”两个僧人为此争论不休,慧能禅师对他们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此话一出,四座惊起,皆认为此人修为甚高,两位争论的僧人也立刻恍然大悟,而慧能大师也被印宗大师请上升坛说法。
慧能禅师是个十分有作为的禅者,因此说出如此有深刻哲理的话不足为奇。如果那两个和尚的心没有动,他们怎么会注意到幡旗在动呢?如果心没有动,怎会为此争吵呢?这绝非是他们的修行不够所致,而是杂念所致。慧能所言,不仅道出了他们的争论矛盾所在,也同时告诫他们应该做到心如止水,旁无杂念。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人都是这样,喜欢以自己的“喜好”来看待事物,如因为某件事而喜欢某个人,但不久之后又因为某件事而讨厌他。同样的人,却因为不同心的作用而呈现不同的面目,其实全是由于我们内心的妄想所产生的。
禅曰:“明镜止水,以澄心;泰山乔岳,以立身;青天白日,以应事;霁月光风,以待人。唯有心如止水波澜不惊,才能沉下心来致力所求;唯有信念坚定矢志不移,才能安身立命事业有成。”片刻的平静容易得来,自始自终持有一颗平静之心着实不易。平静之心,缘于淡泊的心志,对待工作也好,生活也好,把浮躁沉淀下来,保留一份平静,静静的,淡淡的,做到宠辱莫惊。
守住平静,获得智慧
一个小镇上,有一位卖瓜的王老汉,他身怀绝技:无论任何一只瓜,只要他放在手里掂量一番,就能很快说出瓜的重量,丝毫不差。为此,他在镇上名扬四处。
小镇上有一个小寺院,里面住着几个禅师。有一天,院里的老禅师带着一个小徒弟出来办事,经过王老汉的小摊时,便挑了几个瓜准备带回去。王老汉将他们挑拣出的几只香瓜掂量几下,便眯着眼睛说:“一共二斤六两。”小徒弟见状,不相信他有如此神力,便拿来秤一称,结果令他砸舌:果真一两不差。接下来,禅师又挑了一只香瓜,并向王老汉说道:“如果你还能准确地估计出这个瓜的重量,那么我便将随身带的一锭银子送给您。”禅师拿出的那锭银子,足有二两重,王老汉看到那么多银子,便爽快地答应了。他小心翼翼地托起瓜,掂了掂后沉思一番,却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他又掂量一番,还是不语,经过旁人的一再催促,最后王老汉咬着牙说是一斤三两,但用秤一称,那只瓜分明是一斤五两。
王老汉之所以失手,就在于老禅师的二两银子,区区二两银子,却彻底地扰乱了王老汉的心神,导致他难以发挥所拥有的真正技能。
作为一个平凡人,我们被许多杂念困扰是不可避免的。有人被钱困扰,有人被权困扰,还有人被虚名困扰,这些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想要让自己不受影响,那么就必须做到看淡一切,不为“所谓的事情”而莫名的高兴或者忧伤,更不要为了高兴而高兴,为了烦闷而心烦。一切事物都有它存在的自然状态,我们只有选择去适应、超脱、坦然面对,内心才会平静,才会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完成所追求的理想。
“平静之心”是一种心境,一种淡泊心志,是由无数次挫折困苦历练而来的,是由无数次事故灾难赐予的,它需要一份对外界鱼龙混杂保持一份清醒的认识;它需要对强大黑暗势力保持一份顽强的抵抗;它需要在重重险阻前保持一份不屈的意志。汉朝的司马迁为了维护朋友而得罪汉武帝,如果说这展示了一个文人的勇气的话,那么,太史公惨遭酷刑后几十年如一日地撰写《史记》的壮举,就完全可以认为是对那颗平静的心的诠释。一颗平静的心,带给古人智慧、风度和毅力,在新时代,它带给我们的将是更有价东西——成功!
读禅悟人生
情绪决定成败,心态决定人生。茫茫人海中,要想做一个让人过目不望的名流之人并不容易;做一个坚守信道,不为功名利禄所困扰的平凡之人更是难上加难。陶渊明挣脱世俗的利欲熏心,过着“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人生是如此的酣畅惬意。唯有“心如止水”、“清心寡欲”,才能守住人生的那块宁静之地,成就一番大事业!人的生活理念不仅仅取决于物质的多寡,更在于心灵的滋养,心灵的支配,更在于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对待一切,用冷静的目光去看待人世。
第三章平平凡凡,才是真我生命的道路
平平凡凡是人生的本色,更是人生的真谛。红尘俗世间,参悟生命,你会听到一粒沙的声音,你会感到一株草的召唤,你会看到一滴雨的舞蹈。沙子在磨炼,小草在成长,滴雨在蜕变。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悲欢奇惊,贪嗔痴疑,繁华看尽,凄清幕落,平凡是真。
1.平平凡凡才是真
禅的智慧:也许你不甘平凡,也许你注定要与命运争个你死我活,也许你有太多的向往……但是,不管怎样,请记住:平平凡凡才是真!
平平凡凡,看字就知道,如白开水一般,没有大起大浪,也没有风风火火。有时,甚至平凡得就好像被世界淡忘一般。其实,平平凡凡并没有什么不好。虽然它如同一杯白开水——无色、无味,但是,却是真实无比。
平平凡凡是福
小欧阳是一个要强,而且不甘于平凡的女孩。
在众人、外人面前,她总是将眼泪如珍珠般的珍藏,而一见到父母却挥洒得淋漓尽致;在外义正言辞,在家则轻声细语,为的只是让父母放心——自己永远是他们温文贤雅的乖女儿。
随着时光的流失,已经长大的小欧阳不再认为父母的爱就是自己的避风的港湾,她需要的是,自己保护自己,自己设计自己的人生。
年少轻狂的她,总以为高傲是一种潇洒,孤独是一种美丽,所以她时常昂起头独来独往;总以为自己不需要安慰,总以冲动的热血支持自己。这不,刚一毕业,她就立即放弃了家里安排的稳定工作,迫不急待的奔向了传说中美丽而富饶的南方,打算干出一番成就来。工作中,她努力地表现,期望自己的付出能够得到上司青睐,更希望上司能够“慧眼识明珠”。然而,在辗转寂寞的日子里,守侯在反复单调流水线旁却有一种落泪的酸楚。
不知不觉中,离家已经很久的她,开始想念家中的温馨,经常是醒来时,泪水已洒湿枕巾。经历这么多的她,至今才明白,原来平平凡凡才是真!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他的一生都有许多不同的位置!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只要踏实工作、做人,一样会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是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人都想生活得好些,但是人生旅途上毕竟有太多坎坷,亦不可能事事顺心如愿。甘于平凡,享受平凡才是人生的真谛。当然了,这并不是说,不去拚搏,不思进取,而是让人们认清现实,认清自己,根据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正需求,选择适合自己位置。
人生之路很坎坷,很漫长,但却很宽广,无论为官为民,或是为工为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乐趣,都可以活得有滋有味。何必非得成为万众瞩目的“天之骄子”呢?
体验过人生酸甜苦辣,做过了自己想做的事,奉献过,付出过,那么平凡又如何呢?平平凡凡是福,切实际,安本职,守本分,“宠辱偕忘”乃一乐事;平平凡凡是福,不追名,不奢求,不妄想,“安贫乐道”岂不更好?去留随意,看海水朝潮朝落;得失不惊,笑浮云常长常消。
平平凡凡才是真。所谓“真”即是活着像自己。正所谓,人的一生有多少痛苦和失败能够洒脱的留给记忆,有多少快乐和成功能够骄傲的留给自己,既然出生于尘世,就该活得像自己。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为了追逐自己向往的东西,孤独又骄傲地不断追逐,即使一次次努力换来的都是失败和惨痛,但是仍然固执而又倔强让自己一次又一次地爬起,并且时常告诫自己:哪怕有一百次的失败,也要有一百零一次爬起来的勇气;有些人,看到运动场上,体育健儿赢得金牌,众人欢呼;看到演讲台上,成功者妙语连珠,博得掌声;看到商业臣子吒咤风云,红遍中外……尤其是那些名人新秀更是心花怒放、心潮澎湃——他们都是自己的偶像啊,于是打算从今天开始严格要求自己,为的是有一天能够成为他们。将快乐与否用名利来衡量,女孩的温柔用男孩的坚强代替。
爱到平凡才是真
小叶和老公相识的过程非常地普通,两人的相恋也很平凡,完全没有琼瑶剧中的那么浪漫,也没有琼瑶剧中的那么波荡起伏,他们所拥有的是细水长流般的爱情。
第一次出去吃饭,约在了肯德基,对方点了两个套餐再加上些薯条之类的,平时很能吃的小叶,结果却没有一点儿味口。结果,只得打包回家。
从双方谈恋爱开始,小叶从来没有收到过他送的花,用他的话说那就是:买花的钱还不如买吃的,而小叶偏偏又是一个小馋猫,所以,他的理论得到了小叶的响应,结果每次他送的礼物,不仅仅没有花,而且是吃的居多!
小叶上班的地方非常远,公司需要加班时他会去接她。夏天,天气比较热,而小叶一到家,冰箱里永远都有一杯扎好的西瓜汁。如今,现在工作的地方离家近了,可以早早地到家,而西瓜汁也被西瓜替代了。用他的话说那就是:回家早有时间慢慢吃西瓜了,不用扎汁放着了。有时,小叶调侃他说:“还是原来的工作比较好啊!”
结婚一年后,他们的可爱宝宝出生了。两人把目光重点都放在了宝宝身上,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两人之间的感情,两人照样每天过着这种平凡但却是另类浪漫的日子。
可见,平凡才是真,细水长流才是爱的最高境界,无论多么轰动的爱情最后都会回归平静,回归平淡、平凡。总之,幸福就是这么简单,和爱你的人、你爱的人一起开心的在一起那就是幸福。正所谓,平平凡凡的日子才是真的!
爱一个人其实就是平凡,爱到平凡才是真!
读禅悟人生
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终难摆脱这样那样的平凡,人们要学会享受这份平凡。因为,平凡中也有快乐,平凡中也有收获,平凡中也能创造奇迹。总而言之,只有平平凡凡才是真!
2.大海本在最低处
禅的智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海成其大的根本原因,莫过于它在最低处,所以陆地上的江河流水才顺势流向海洋。人同样如此,只有谦卑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识、习得更多的修养,取得更大的成功。
大海的品性是最谦卑的,禅就如同大海,何其广大奥妙,又是及其平凡浅显的。
庄子曰:“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同样,人活在禅的海洋之中,却不知道禅究竟为何物,总是想跳出海面来,到别处去苦苦寻觅。一条大鱼与一条小鱼曾经有过这样对话道:小鱼向大鱼问道:“我常听人说起海的事情,可什么是海呢?”大鱼回答:“你的周围就是海啊!”“可是我怎么看不到?”“海在你里面,也在你外面,你生于海,也终归于海。海包围着你就像你自己的身体。”大鱼淡淡地说。其实,小鱼之所以看不到,不理解,正是由于它缺少了一颗单纯地体验真理无所不在的平常心,正是缺少了这颗平常心,所以,它没有看到自己一呼一吸之间,都在这最谦卑又最广阔的海洋里。
把自己降到最低的位置,你就成了大海
南阳慧忠国师,有一个服侍了他二十几年的侍者。这个人一直任劳任怨,忠心耿耿。一天,南阳慧忠国师想要为他也做点什么,思考一下,决定帮助他早日开悟。说到做到,南阳慧忠国师像往常一样喊道:“侍者!”那位正在忙碌的侍者听到国师叫他,以为慧忠国师有什么事需要他的帮助,于是立刻回答道:“国师!要我做什么事吗?”国师听到他这样的回答,感到无可奈何,于是说道:“没什么事要你做的!”
过了一会儿,南阳慧忠国师又喊道:“侍者!”他得到了和第一次一模一样的回答。慧忠国师只得回答他道:“没什么事要你做!”
就这样反复了几次之后,国师再次喊道:“佛祖!佛祖!”那位侍者听到慧忠国师这样喊,看了看左右,除了他之外,并没有其他人在。于是,不解地问道:“国师!您在叫谁呀?”看他这样愚笨,南阳慧忠国师万般无奈地启示他道:“我叫的就是你呀!”侍者仍然不明白地说道:“国师,我不是佛祖,而是你的侍者呀!你糊涂了吗?”听他如此说,南阳慧忠国师叹了一口气,便道:“不是我不想提拔你,实在你太辜负我了呀!”然而,这时,这位侍者却回答道:“国师!不管到什么时候,我永远都不会辜负你,我永远是你最忠实的侍者,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
听他这么说,南阳慧忠反而感到难过。他说道:“还说不辜负我,事实上你已经辜负我了,我的良苦用心你完全不明白。你只承认自己是侍者,而不承认自己是佛祖,佛祖与众生其实并没有区别。众生之所以为众生,就是因为众生不承认自己是佛祖。实在是太遗憾了!”
日常生活中,有些人只会应声、被动,无论是进或是退也都跟着别人走,根本不会想到自己的存在!就如同上面例子中的侍者一样,甚至感觉不到自己的心魂,接触不到自己真正的生命,这样的生活实在太累了。每一个生命都是如此平凡,但你若把自己降到最低的位置,你就成了大海,释迦牟尼佛就是这样的大海。令人惋惜的是,侍者并不能理解、明白南阳慧忠国师的一片苦心。
大海的品性是最谦卑的!有句话说的好:“一个真正了不起的人,自己心中是没有伟大这个观念的。”平常就是真道,最平凡的时候是最高境界的,真正的真理是在最平凡之间;真正的仙佛是在最平常的事物之上。所以真正人道的完成,也就是出世、圣人之道的完成。;
想要到达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
一个怀才不遇而牢骚满腹青年,对生活感到非常不满意,内心的不平衡一直折磨着他。有一天,他乘船出海散心,遇到了一位老人,老人的话使他茅塞顿开。
这位老人是一位渔民,几十所来,一直心打鱼为生。青年看他那从容不迫的样子,心里十分佩服,并与老人闲聊了起来。他问道:“伯伯,你每天打多少鱼?”
老人说:“其实,对于我来说孩子,打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只要不是空手回来就可以。以前,在我儿子上学的时候,为了供他读书,我不能不想着多打一点。但是,现在不同了,现在他毕业了,又找到了饭碗,我也没有什么奢望打多少了。”
听着老人包含哲理的话,青年若有所思的望着远处的海,突然之间,他想听听老人对海的看法。他说:“海是够伟大的,滋养了那么多生灵……”这时,老人接道:“那么你知道为什么海那么伟大吗?”青年认真地看着老人因过多笑容而长满皱纹的脸,期待着老人的解答。
老人接着说:“海能装那么多水,容纳那么多生灵,是因为他位置最低。”位置最低!听到这话,青年豁然开朗了。
的确如此!老人把位置放的很低,所以,他能从容不迫,能悟透世事沧桑;海的位置最低,所以,它能笑纳百川,包罗万象。做人就是这样,需要把自己放低,学会谦虚,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只有在心态上把自己放在更低的位置,才能取得成功。正如一位哲人所言,想要达到最高处,必须从最低处开始。所以,我们不妨放低自己,脚踏实地,站稳脚跟,然后再一步步登攀。
同样,对于任何人都是如此。一个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谦逊、低调的姿态,这是做人做事的本色和必需,许多的伟人、成功之人本身就是谦逊的最佳榜样。比如,释迦牟尼佛就是一个最平凡同时也是最伟大的人。
真正的禅宗恰恰没有一脸佛气,他就是最平凡正常的一位。佛法如大海,深邃无边,默默迎纳百川。每个人都是一条污浊的河流,只要你谦卑的视自己如同尘土,你就可以成佛,归向大海。因为平凡是佛,众生本平凡,故皆可成佛。
读禅悟人生
一个真正成佛的人并不会到处宣扬自己成佛,只有那些尚未成佛的人才会四处宣扬自己。同样,一个人越是修为高的时候,反而会表现得越谦卑,这是知识与修养带来的个人改变!
3.伟大源于平凡
禅的智慧:真正体验到禅真谛的人,都是平凡的、平常的、谦卑的。因为最伟大常常蕴含在最平凡之中。平凡就是伟大!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正所谓,没有平凡,也就没有伟大;平凡孕育伟大;伟大源于平凡,只有从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平凡出伟大,伟大源于平凡
在无奇中耕耘,造就美丽;在平凡中雕琢,体现伟大。你知道珍珠从何而来的吗?据有关资料记载:有无边无际的沙滩上,蚌壳含着一粒沙子,整天因痛苦而哭泣着,久而久之,由于泪水蕴涵,使之凝成一粒圆润宝贵的珍珠。
还有一位阿拉伯诗人吟唱道:“天使的眼泪,落入正在张壳赏月的蚌体内,变成一粒珍珠。”其实,是蚌为了努力排除体内的沙子,分泌体液,将沙子包围起来,从而形成珍珠。恒河数沙,沙子多么平淡无奇,多得数也数不清,而珍贵就从这平凡中涌现而出。
众所皆知的名曲——《太阳岛上》,曾被世间无数人传唱,然而真正到太阳岛的人却因为那里是一片荒草丛生的土地而大失所望。如今不一样了,太阳岛经过人们多年来的耕耘,这片荒草丛生的土地终于焕发出如歌中所述的光芒。
由此可见,平凡的东西经过精雕细刻,也能焕发出耀眼的光芒——平凡中见伟大。
平凡的大道即在平常日用间,真正的真理,绝对是平常的,最高明的东西往往就是最平凡的东西。真正的平凡,才是最高明的。做人也是这样,最高明的人,也最平凡,平凡到极点的人就是最高明的人。老子也说过“大智若愚”,智慧到了极点时是非常平实的。
一个得道的人,一定是谦逊的、内敛的,绝对不会有他人那样的狷狂与傲气。真正大有成就之人,绝对的谦和,谦和到非常平实,好像什么都没有一样。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
平凡中有伟大,普通中显崇高,成功源于做好每一件小事。这既是成功的秘诀,也是为人处世的真谛。在日常生活中,常看到一些人常常自命不凡,其实,那只是自命,自己认为自己不凡而已,这又有什么用呢?要真正到达最平凡处时,你才会体会到最高的。而人只有将自己定位在一心一意地做好身边小事的基础上,才能做好事,才能变得不平凡。
的确,一个人如果自认为懂得了一点禅法就觉得了不起了,骄傲起来,处处认为自己是禅师了,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这个人绝对没有修为。一个执著于成佛成仙的人绝对不会有好的修为,这只是他的飘飘然罢了。而修为达到极高境界的人,就会珍视平常的一切,从中挖掘真理。真理其实就在最平常的生活中,如空气、水、阳光一般最平常无奇而又是最最重要的生命养分!
痛苦中雕琢,平凡中伟大
如今,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航空航天事业跻身世界前列,涵盖了各种尖端技术的宇宙船一一面世。然而,想要让飞船的试飞任务顺利完成,一名优秀的宇航员必不可少。杨利伟,作为一个宇航员,他日夜苦练自在旋转、低重力条件下的承受能力,从而成了万人瞩目的航天英雄。其实,他的身体素质曾经并不是最好的,然而艰苦的训练造就了他铁打的身体,成就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从平凡到伟大的改变。
同样的,这种平凡中见伟大的事情也发生在她——邓亚萍的身上。
也许大家都知道,邓亚萍,一名乒乓球运动员,小小的个子,曾经未曾被教练看好,结果却成为了蝉联世界各大赛事冠军的乒坛女皇。
开始,她变通的技术与速度使她难以与其他选手抗衡。然而一切的不利因素没有使她退缩,一个个昼夜的练习使她获得了那些大个子球员没有的灵敏身手。终于,蓄势待发的她,犹如弓上的箭,一矢中的,勇夺金牌,在平凡中成就伟大。
郭德纲,是一个最受人们欢迎的、凭借独特的相声风格成为了时下名声赫赫的相声大师。然而,看到他台上风光的表演时,可曾想到,他是如何完成自己从平凡到伟大的完美蜕变的呢?一刻一丝都不松懈的苦练才造就了今天的他。一次又一次的枯燥的练习使他的相声段子不断的完善、成熟,从而造就了观众眼中技艺娴熟的相声大师。
……
可以看出,所有伟大的事情、伟人的背后都是由一件件平凡的小事构成的。
我们每个人既是独一无二的,也大都是平平凡凡的。要想变得伟大,变得不平凡,就必须要知道自己要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一个出色的人,还是平庸过一生?正所谓,梦就是使我们变得伟大的“种子”,虽然现实残酷,但是,只要我们坚守梦不破灭,一步一步地朝着“伟大”走去。虽然你做的只不过是一件一件平凡的小事情,但是,你最终却能成为受人尊敬的“伟人”,因为伟大源于平凡。一个故事中说,河边的一个蚌,普普通通。然而有一天它的体内进入了一粒沙,经过了许多天的痛苦磨砺,那颗改变它命运的沙变成了一颗夺目的珍珠——换做是你,你会选择在痛苦的雕琢,在平凡中创造伟大吗?
普普通通的人能够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来,所有成功的人,开始时,也都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和你、我、他是一样的,但是他们却成功了,成为一个伟人。
人生价值之真正的伟大在于平凡,真正的崇高在于普通小事。成功人与一般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于平凡的小事,愿不愿意去做。一般来说,伟人正是由于你付出了别人不愿意付出的代价,才成就了自己。
读禅悟人生
花开,花落。这是世间最平凡不过的事了,但往往在平凡中孕育着伟大。
真正体验到禅真谛的人都是平凡的、平常的、谦卑的,因为最伟大常常蕴涵在平凡之中。平凡有时本就是伟大。
4.翠竹黄花皆般若
禅的智慧:禅机妙意,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有句话说:一粒沙尘中包含一方世界,一朵野花中蕴藏一个天堂。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关键在于你是否能发现。
何为“般若”?大致说,大智慧就叫做般若,般若就是大智慧。但是,“般若”中的大智慧并不是普通的智慧,而是指能够了解道、悟道、修证、了脱生死、超凡入圣的这个智慧,即道体上根本的智慧。也就是说,这种智慧,超越了一般的聪明与普通的智慧,而了解到形而上生命的本源、本性。这不是思想的得到的,而是身心两方面整个投入求证到的智慧。只有这样的智慧,才能称之为“般若”。
生活处处皆智慧
有一位学僧请示慧忠国师道:“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的人认为不可思议,不知信与不信哪个正确呢?”
慧忠国师从容答道:“这是文殊菩萨的境界,并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接受的。”
学僧闻后,仍不明白,再问道:“到底是信者正确,还是不信者正确?”
慧忠国师答道:“信者为俗谛,不信者为真谛。”
学僧大惊道:“不信者讥为邪见,禅师怎可说为真谛?”
慧忠国师总结道:“不信者自不信,真谛自真谛。正因为是真谛,凡夫俗子才会斥之为邪见。”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生活处处都有禅意和真理,而真理往往是遭忽视,容易被遗忘的。现反其言曰:相信者的信是真谛,不信者的疑是俗谛。
另外,人们是否能够发现真理,往往在于信与不信之间。而信与不信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信者赞为确实正见,不信者斥为歪理邪说。也就是说,不信者是难以发现真谛,真谛更不会找上他。
人说,我们生命中缺少的并不是美丽的风景,而是一双发现美丽风景的眼睛。其实,生活本就是这样,道理说得如此平常、简单,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像孩童一般的单纯心灵来体悟。因为真谛本就是为朴素的信心敞开的。
人人都想成为禅宗,为此不惜苦苦修炼,苦寻问道。其实,禅不需要向外寻求,它并不离开世间的一切。生活中处处皆智慧,处处皆禅意,任何学问、任何事情,都是禅法。一切世间的学问、智慧、思想,一切世间的事,都可以使你悟到“般若”在哪里,到处都是。“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禅既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又在琴棋书画诗歌赋中。正所谓,在看花中就能悟道,在风景中也能成禅。
去身见,方能见真知
关于这一点,黄庭坚悟道的禅宗公案做出了很好地阐释:
黄庭坚又名黄山谷,是江西诗派的开创者、伟大的诗人,与北宋时期的苏东坡齐名,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少年时,黄庭坚跟晦堂禅师学禅。虽然他的学问很好,人也非常聪明,但是跟着师父学了3年还没有悟道。
有一天,他向晦堂禅师请教道:“请问你有什么方便法门吗?告诉我一点好不好?”
晦堂禅师反问道:“你读过《论语》没有?”
他答道:“当然读过啦!”
晦堂禅师说:“《论语》上有两句话:‘二三子,我无隐乎尔!’意思是说:你们这几个学生!不要以为我隐瞒你们,我没有保留什么秘密啊!早就传给你们了。”
听了晦堂禅师这么说,他的脸一下子就红了,然而,细品禅师的话,他又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于是,他对晦堂禅师说:“实在不懂。”
晦堂禅师并没有继续为他解答,反而一拂袖走了出去。看到这种情景,黄庭坚哑口无言,心中苦闷不已,但是为了得到答案,他不得不继续跟在师父后边走。晦堂禅师自顾自地走,并没有回头看他,知晓他会跟来。走到山上,秋天桂花开,花香馥郁,如酒醉人。这时,晦堂禅师回头问黄庭坚:“你闻到桂花香了吗?”
走在后面闷闷不乐的黄庭坚被晦堂禅师这么突来的一问,只得赶紧回神,翘起鼻子闻一闻,然后答道:“我闻到了。”
晦堂禅师接着讲道:“二三子,我无隐乎尔!你看!就像你能够闻到月桂树的味道,你也能够在当下这个片刻就闻到佛性,就在月桂树里面,就在这个山中的小径上,就在小鸟里面,就在太阳里面;它就在我里面,就在你里面。你是在说什么秘密?我并没有保留任何东西不让你知道啊。”
经师父这一点破,黄庭坚明白了晦堂禅师的意思,即刻悟道了。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大千世界,佛法充盈其中,禅意无处不在,一个人只有用自己的心认真去感悟,用自己的眼睛细细地观察,才能真正体悟到佛禅的境界。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黄庭坚是幸运的,因为他有一颗诗心和一双慧眼。真理往往为开放的心灵打开。
真谛无处不在,但是却很少有人发现它,这是为什么呢?人们又怎样才能认识清楚这无处不在的真谛呢?
其答案就是去身见。何谓去身见?去身见,也就是去除世间之见,把物质世界、空间的观念、身体、佛土观念,统统去掉。也就是说,人们要想发现真谛,就要把所有时空的观念、身心的观念统统放下,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平常的状态中,静静等待真谛之光的启示。因为人们只有在摒弃了根深蒂固的不平常心之时,才能豁然开朗、悟出真谛。
然而,在我们麻木地将不平常当作平常已经很久了的时候,再想将自己在尘世沾染的不平常心抛开,又怎是谈何容易的事情呢?也许你会说:“我可以站在大自然的面前,激昂地呐喊:‘青青翠竹,绝无法身;郁郁黄花,更非般若。’”这样的理直气壮,这样的道貌岸然,其实是无知昏昧、可惜可怜。究其根底,是身在福中不知福,行走在真谛的花丛中,却视而不见,嗅而不闻。不是吗?花香花色在眼前,错失美妙真可怜!
天大地大,气象万千,多观察世间万物,多留意身边的翠竹黄花,多体悟一切风云变幻,只要你有心,你就有可能从中体悟到妙不可言的佛法禅机。
读禅悟人生
禅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智慧,是一种人生哲学,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平淡而洒脱的人生态度,也是生活中一种机智的处事方法。如,翠竹黄花皆藏般若,世间一切法皆是禅法。告诉人们,对于一个无心的人来说,世间万物皆可视而不见,所以,他也只能看到平淡无奇的一切;反之,一个有心人却能够空出心来,在平淡中窥见奇趣,从中汲取深刻的智慧。;
5.平常心是激情的生活姿态
禅的智慧:真正的禅师都拥有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才是大道。平常心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是踏踏实实行走在生命路途上诚挚的热情。
真正的禅师都拥有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才是大道。何谓平常心?其实,所谓的平常心就是一种生活的大智慧,是踏踏实实行走在生命路途上诚挚的热情;平常心是一种不为感情所左右,不为名利所牵引,洞悉事物本质,完全实事求是的心理状态。
中国古代禅宗大师们在教导门徒时,始终强调的一点是禅就在平凡的人间,而并不是脱离这个世界的虚无飘渺的神仙。神仙是什么?神仙就是平常心的激情四射。
人们习惯性地把禅的境界假想的非常高远,其实,并不是这样的。禅是非常平凡的,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参透禅者,或者说真正的禅师走起路来一定是离地三寸,脚踩莲花,腾空而去。据《金刚经》里记载,禅师同我们一样,照样要吃饭,照样要化缘,照样光着脚走路,脚底心照样踩到泥巴。那么,同样的,他们在回来之后,还是一样要洗脚,还是要吃饭,还是要打坐,就是那么平常。并不因为他开悟了就会腾云驾雾、天马行空什么的,而那是一个非常平凡的境界,就是你现在这个样子。不坐也不卧,不来也不去,既没有动坏念头,也没有生好念头,此时心平平静静,不起分别,此谓达到禅者境界也。
平常心:激情生活的姿态
有一位年轻的小僧,他一心求道,希望有日成佛。但是,多年苦修参禅,似乎没有进步。有一天,他听到师兄们说,深山中有一破旧古寺,主持是位得道老禅师。这位小僧思索一番,打算前去请教。于是,他打点行装,跋山涉水,千辛万苦来到这位得道禅师的面前。
小僧问道:“请问,你得道之前做的是什么?”
老禅师说:“砍柴,担水,做饭。”
小僧再问:“那得道之后又做什么?”
老禅师说:“还是砍柴,担水,做饭。”
小僧哂笑,并再次问道:“要这样的话,那何谓得道呢?”
老禅师再次回答道:“我得道之前,砍柴时惦念着挑水,挑水时惦念着做饭,做饭时又想着砍柴;得道之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这就是得道。”
下一页 尾页 共4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