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千万别学英语

郑赞容(韩)
《ABSOLUTELY DON'T STUDY ENGLISH》
千万别学英语
NOT STUDY, BUT LEARN
【韩】郑赞容 著
【韩】李贞娇 译
  作者简介
  作者郑赞容,1957年出生于汉城,1976年考入汉城大学造景系,1980年毕业。1983年他结束了3年6个月的军队生涯并以海军中尉的身份退役后,曾在大宇集团土木工程技术部工作过一段时间。1984年9月,他开始赴德国留学。到德国后,原以为自己的德语基础还不错的他,由于听、说能力太差而吃尽了苦头。后来,他根据自己研究的方法学习德语,6个月后,顺利地通过了德语资格考试,取得了正式入学资格。并于1989年获得Dordmund大学空间计划学硕士学位,又于1993年获得Hannover大学造景及环境开发学博士学位。
  回国后,郑赞容博士于1994年6月开始在三星爱宝乐园环境开发事业部就职,并曾担任所长。他承担了韩国汉城市仁寺洞街、南大门街、西大门街、社稷公园街等著名历史文化观光街道的建设任务。除此之外,他还参与2002年在忠清南道举行的世界花卉博览会的筹备工作。最近,他又在大田博览会科学公园改建工程的招标中标。
  他根据自己学习外语的切身体会,写成《千万别学英语》一书。该书于1999年7月出版发行后的一年期间内连续保持着韩国最畅销书籍的殊荣,不仅在外语领域,从整个出版来看亦是如此,这样的佳绩在韩国图书出版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现在,郑赞容博士在致力于英语教学研究的同时,还继续从事与自己的专业相关的工作。他现任韩国汉阳大学城市环境学院研究生院环境信息造景系教授,他除了从事教学工作之外,还翻译与造景有关的书籍。与此同时,他还负责设立KOSI(Korean Open Space Institute)的筹备工作。为了解答广大读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所提出的问题,2000年6月,他又出版了《你还在学英语吗?》(DYSSE--Do You Still Study English),并同样立即成为畅销书。
  译者李贞娇,毕业于韩国釜山的东亚大学中文系,1993年在汉城的韩国外国语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1995年开始攻读博士学位,自1996年开始,在东亚大学及韩国外国语大学教授中国文学课程以及"中国语"等课程。2000年秋学季以访问学者身份来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自1990年到2000年,大约十年的英语教学生涯中,在对外国语学习方法(特别是中文)的研究方面始终怀有极大兴趣,因而来到中国后,看到许多中国人为学习英语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于是决心将《千万别学英语》翻译成中文。
  ------
  序
  韩国人曾经和正在承受的来自英语的精神压力,在全世界可以说是最大的。
  尤其是经历了IMF(韩国人对经济危机的习惯称呼)以后,英语几乎成了人们生活的必备工具。成为跨入21世纪首先要具备的素质,然而现在竟然还有一些人,如果别人对他讲英语,他会说:“快别骂我了!“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写这本书就是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解决方法非常简单,美国和英国人从来没有特意去“攻读”(study)英语,他们只是逐渐“熟练”(learn)英语而已。
  但是,大部分韩国人却在下功夫“攻读”英语。这正是韩国人为什么学不好英语的症结所在。无论是英语还是母语,都是语言,语言是不需要“攻读”的,需要的是“熟练”。
  郑赞容
  1999年7月
  于龙仁
  --------
  中文版序
  反对以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这一主张的,在全世界虽不乏其人,但对于韩国、日本及中国的大多数人来说,即使冠以“世界通用语言”的称号似乎也难以表述英语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性。由于能够熟练掌握愈来愈难的英语的人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因此认为出色的英语能力是事业飞黄腾达的根本立足点的人也为数颇多,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事实。问题的关键在于学好英语为什么会如此之难。据来中国学习的人讲,中国人好像也是在用与韩、日等国人基本相同的方法来学习英语的,即采用从学字母开始,熟记语法,把单词翻成中文背诵,背诵对话情景范文数十乃至数百句的模式。虽然谁都毫不怀疑地认定只要这样刻苦地学下去就必然能学好英语,而事实上,这种方法却存在着本质上的问题。这是因为它所采用的学习顺序完全违背了人脑熟习语言的机制。人出生后很自然地就学会了说话,幼儿耳濡目染于父母说的话及周围的各种语言,从而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语言。这是因为人脑本来就有这种功能。
  也有些人说从语言学角度来看,人的这种能力早在12岁左右就丧失了。果真如此吗?以我个人经验来看,并非如此。我开始学德语,不过6个月就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在我身上体现出的那种把电视内容和人们的谈话自然熟习的能力,应该怎样向人们解释呢?悉数接受了我的诀窍的韩国留学生们,一般少则6个月,多则1年便可以通过原来应修1年半的语言课程的资格考试,对这些现象又该作何解释呢?依我之见,即使成人以后,人脑中固有的自动熟习语言的能力也依然具有活力,虽然这种活力不可能像小孩子那样100%地发挥,但至少有70-80%还可以运作,所以,如果灵活应用幼儿学习母语的方式,在运用现有方法掌握的英语基础上再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的话,几乎可以将这种能力提高到与幼儿同样的水平。当然,发音和语调等对成人来说也许比孩子们更困难也未可知。但即使如此,我还是认为谁都可以将英语熟练掌握到让英语国家可以充分听懂的程度。
  成年人需要的是,完全摒弃错误的英语学习方式,树立起新的英语学习习惯。包括英语在内的所有语言都并非是学习的对象,而是熟习的对象,当一切都习惯成自然时,我们就可以完全从迄今为止仍然愈学愈难的英语学习中解放出来了。就像人们用母语说话时,熟习的内容自动浮现于脑海中,却并不深究语法一样,英语以及其他外语也可以如此。并且,只要安心照我的方法去做就一定可以实现,要费多长时间或者最终可以达到怎样的水平因人而异,但至少英语的听、说、读方面不会有太大的困难了。
  最后,真切地希望在英语的造诣方面,中国人也能达到如上所述之境界。并在此为此书中文版的出版发行不计私利全身心投入的李贞娇教授,以及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的有关职员,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郑赞容
  2001年1月6日
  于汉城
  ----------
  前言
  现在似有很多人在求助于英语培训班。如果转遍全国的培训班,你一定会为竟有那么多人在“攻读”英语而感到惊讶,一副不分男女老少都在“学”的情景。
  书店的外语类图书柜台上陈列着数十种英语教材,什么《TOEIC速成》、《TOEFL考试最佳捷径》、等等(注:TOEIC——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中国人把它译作“托业”,它是一种国际交流英语能力测试,世界各地通行的外企招聘雇员必考的英语考试。包括“听力”和“阅读”两大部分,200道题,总分99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从有关留学方面的书籍到日常会话用书,真是无所不包。可以看出,英语书籍的确是颇受欢迎。
  但是,要找一位英语很棒的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尽管各公司的招聘广告中,频频出现“会外语者优先”的字样,但英语水平很高的人却并不多见。偶尔也有TOEIC分数达到优秀的人,但和他们用英语直接交谈时,他们的韩式英语往往让人非常失望。其实,很多人已知道TOEIC分数与英语的实际水平并没有直接关系。那么,为什么韩国人那么用心地学英语,却还是学不好英语呢?是因为没有坚持完成学业,还是因为培训班的教学课程不好?如果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的话?会不会是韩国人的口腔构造根本就不适合说英语呢?很显然,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如果果真如此,那么学好英语本身就应该是一件很稀奇的事,而且,如果有谁能说好英语,就会马上成为特大新闻;那个人就会成为各媒体竞相追逐的宠儿,或被邀请做英语教材,英语培训班的广告模特或英语教师,从而成为焦点人物,甚至有可能被聘为青瓦台(韩国总统府)的翻译官。
  很多人都无法坚持上完培训课程,这是不争的事实。一般头几天学生最多,到月末就只剩下不到1/4的学员了。这也可能是学不好英语的一个原因。但能说这些话的人还都是想要坚持上完整个课程的实学派。可是据他们说,那样还是提高不了英语水平,而且一旦不去上课,就会马上忘掉,这不能不让人觉得有些奇怪。
  那么,是不是语言教材有什么问题?听人说教材都是美国某大学语言学博士或长期在美国生活的人编写的,不至于有什么问题吧。虽然也有个别根本不像样的书,但对大部分书而言,只要仔细阅读,我们就会发现作者的确倾注了很多心血。
  所以,韩国人有必要认真思考一下英语学习的特点。众所周知,正规学校为韩国人提供的外语教育,大部分都是从读写开始的。所以,熟练掌握语法的人是非常多的。尤其是与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接触时,你会对他们庞大的词汇量感到非常惊讶。甚至连特别专业的词汇,例如钓鱼竿各部分的名称、各种UN机构的缩略语他们也能倒背如流。但就是这些人也说不好英语。更准确地说,他们听和说的能力并不怎么样。
  在自己能组织“TIME”或“NEWS WEEK”讲读班并以此为荣的那些人当中,这样的人也不少。这也许是很自然的事情。因为美国人从来不以那些杂志所用的方式说话。
  韩国人的又一个特点是国粹式地对外语持保守的排斥态度。如果有谁偶尔说一句接近美式发音的英语,就会立即招来各种嘲笑。什么“起鸡皮疙瘩了”、“倒胃口呀”等等的冷嘲热讽的话。甚至说什么“早上是不是吃黄油了?”“舌头没毛病?”等等。
  这些人通常这样诡辩:“其实,生活中也没几次需要说英语的。即使在外国到了不得已的时候,用手脚比划也能应付过去,如果必须用英语沟通的说,找翻译不就得了嘛!”
  真是这样吗?韩国人接触英语的机会真的那么少吗?单单学生时代就要为英语考试担心6年,而且,以后离不开英语,又怎样下此定论呢?
  有些人说,发音有那么重要吗,只要说得差不多,内容充实,别人就能听懂。这样说的人还算是下过一番功夫的。但,这两种主张的结果是一样的。由于发音错误,所表达的意思完全不同的情况比比皆是,要听懂就完全要靠听者的耐心了。
  归根结底,韩国人在学英语的方法上存在根本性的问题。主要是过于偏重语法或阅读方面。所以,要学好英语应该先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因此,首先要强调“打通耳朵关”。
  也许出于这种原因,大部分英语教材都配有录音带,而且大部分的人都边听边学。这些录音带的内容大致是这样的:就是先设定一个情景,再把在这种情景下最经常说的话编入;然后是重复这些对话或将对话内容稍加改动后加以练习,也就是要人们将各种情景下的标准对话内容背诵下来。
  只要知道生活片段是多种多样的这一简单道理,谁都会认识到这种学习方法的局限性。因为要把全部生活都编在教材中是不可能的。而且,在各种情况发生时,为们也不会舄教材中出现的人物那样都用标准对话交谈。如果那样的话。生活就毫无情趣可言了。
  那些用流行歌曲或干脆通过在英语下面标注韩国语等方法学英语的教材,根本没有谈论的价值。严格地说,这是一种欺骗行为。因为流行歌曲是诗歌化的语言,与日常用语必然会有很大的出入。而用韩国语标注英语发音就好比是与真人大小的明星画像接吻一样,跟与真人接吻的感觉自然是不同的。
  重要的是,按上述教材的方式根本无法学好英语。那些学校或培训班的优秀教师所教的方法也是一样。韩国大部分的培训班以及其在读或已毕业的学员,都可以证明这一事实。
  我是英语TOEIC 1级,而德语几乎是第二母语。其过程很简单,我只是放弃了韩国通用的那种外语学习方法。
  总而言之,无论是英语、日语还是德语,所有的语言都不是“学习”的对象。也就是说,千万不要硬学硬背硬背,语言是一种习惯。
  通过这本书。我想把养成习惯的方法告诉各位读者。只要你按照这个方法坚持到底,无论是哪国语言,都能达到第二母语的水平。不仅不需要到那个国家生活,而且少则6个月,多则1年就足够了,TOEIC或TOEFL等等则更没问题了。
  
  跟所有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说BYE-BYE
  ----------
  从“爸爸好”开始
  黄昏时分,K来了。
  也许是因为跟她只是数面之交。也许是我的表情有点怪,她红着脸羞涩地对我说:“怎样才能学好英语呢?”
  大概是她看到前不久我参加了一次全都是美国人参加的会议,所以认为我的英语非常棒吧。
  “你的水平如何?”
  “水平呀,说不上什么水平。也像别人一样上过几个培训班,但还是不行。可我的工作需要会英语。我有时候真着急,但又没条件参加公司的讲座或培训班……”
  “我知道一些学外语的诀窍,教你几招怎么样?”
  我首先跟她说明了这个诀窍的原理。
  “学外语也应该用学母语的方法。好好想一下小孩学说话的过程。你看见哪个小孩出生后,父母就一个一个地教他字母,告诉他哪个是主语、哪个是动词、形容词、副词吗?父母不管孩子听不听得懂只是在不停地说:‘咦,我的小宝贝,真漂亮。饿了吧,喝奶吧!咦,尿尿了,尿这么多呀。尿布都湿透喽。’从父母的口中,从电视里,从街头,这样那样的话都会传入小孩的耳中。孩子到了一两岁时突然会说话了,连父母都觉得很惊讶。‘亲爱的,这孩子今天管我叫妈妈了。’”
  从此孩子的单词量将一发不可收地多起来。“妈妈好漂亮”,“爸爸好”,“我想奶奶了”等等。有时候还会把爸爸叫成“亲爱的”,让人捧腹大笑。
  不管怎样,孩子开始说话的一大特点就是说的都是他经常能听到的话。小孩最早会说的话都是“妈妈”或与之相近的词,然后是与吃有关的词。“亲爱的”也是如此,也许小孩认为那就是妈妈爸爸的名字呢。
  “那就是说,只要多听听就行了吗?”
  “那倒不是,因为我们不是小孩,小孩的大脑说白了就像一张白纸,可容性很大。但成人的大脑几乎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已被各种所见所闻装得满满的了。不是有很多这样的人吗,跟他说了好几次的事,他一会儿就忘了。就拿学电脑的事儿来说吧,无论是DOS还是Word,小孩马上就能学会,而且以后靠自学就能完成全部的电脑课程。而大人呢,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反复练了几天几夜,还是要问别人。这是为什么呢?电脑可真是太难学了,大人总这么想,所以就没有接收新知识的余地了。大人总是不知不觉地将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分析整理后,分门别类地储存在大脑里已形成的知识框架中。大人不像小孩那样“啊……,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他们总是刨根问底地弄清所有的来龙去脉后,才能踏踏实实地接受其内容。
  “啊,就是说,他们先弄清单词是什么意思,句型又是什么,再从整体上把握句义,最后才去接受它,对吧?过去教英语用的也是这样的方法吧?”
  “如果只是单纯地为了能读、能理解英语的话,虽不能算太大的错误,但终究还是错误的方法……”
  “什么?终究是一种错误的方法?就是说,不用这样做,也能学好英语,是吗?”
  “是啊,我们在学校所学的方式,其实是很不经济、很奇怪的方式。大多数人在分析理解英语文章时,一般来讲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查生词,然后把主语、谓语、宾语区分开,再译成韩语,如果意思通顺了就看另一篇文章。但我们平常读韩语文章时,也是这么做的吗?当然不是。如有不清楚的词汇,只是再细读一遍,就算过去了,读英文是不是也应该这样呢?其实韩国人对待本国语言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对待英语应该是一样的。”
  “不用查词典,也不用知道语法什么的,能理解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对吧!”
  “嗯,你的理解能力还不错。这就是我所说的诀窍的主要内容。只要领悟到这一点,就能悟出自己学习的窍门。尽管最终那将与我的方法完全一样。”
  “啊,我知道是什么意思了。但我实在没时间,我是说没时间去独自悟出窍门。您就直接教我不行吗?”
  “呵呵,那可不行。至今我已免费教了许多人,可能是因为免费吧,没有几个坚持到最后的。说什么这方法的确很好,但觉得不太适合自己等等。所以,我规定了一个原则,不能免费教。”
  “哪有几个成功的呢?”
  “我已教过大约有60来名,但其中成功的只有3个人。这大概就是因为免费吧。反正也没花钱,不照我的方法学,也不觉得是浪费钱!”
  “知道了,您要收多少钱呢?需要多少投资?”
  “嗯,今天已经很晚了,下次再聊吧!好吗?OK?”
  ----------
  还不如干脆不懂英语
  “您好!”
  几天以后,K又来找我。当然她没有空手来。
  我们自然而然地谈到了学英语的诀窍。
  “我仔细想过了,但怎么也想不明白。总觉得大脑已经处于饱和状态的大人们,不可能像小孩那样,只靠听来学英语。读英语文章像读母语那样,能不查词典地读下去,这实在是太离奇了。”
  “所以才叫诀窍嘛!如果谁都知道,那还能叫诀窍吗?这就好比哥伦布的鸡蛋。思想的转换,首先需要的就是这个。要抛开“学”英语的想法。有一次,我在一家企业的研修院见到一名韩国女士,她的英语相当棒。不仅发音是完全的美式发音,写文章也很不错。所以,一开始我以为她肯定是哪个一流大学英语系出身或者是美籍侨胞的后代。但是,后来知道事实并非如此。她只不过高中毕业,而且由于那所高中是商业高中,所以 从来没有系统地学习过英语。但她的英语却是那么棒,是不是很稀奇呀?
  她只是与工作中认识的美国人相爱并结了婚而已。结婚不久,丈夫由于工作需要去了欧洲,这位女士只好只身去了在美国的公婆家。到了美国才知道,那里只有婆婆一个人生活在一座很大的房子里。一开始,因为不会说英语,也没有可以说话的人,所以有很长时间她一整天也说不上一句话。有一天,婆婆给她钱让她去一趟市场。她有点惊慌地看了看婆婆,但她的婆婆微笑着坚持让她去试一试,她只好去了。那一次,她去超市勉强把东西买了回来。从那以后,渐渐有了信心。反正试一试呗!从那天起,她不管听得懂听不懂都和婆婆一起看电视,觉得闷了就出去散散步,听到什么就学什么。
  “只要是美国人说的话,她就都认认真真地听,无论什么字都用心地看。有一天,奇迹终于发生了。她突然觉得能流利地说话了,有事没事地总想说话,脑子里还没反应过来,就能说出来了。”
  “那就是说,还不如干脆不懂英语,是吗?”
  “也可以这么说。一点都不懂英语比起习惯韩国老师教的那种古怪的语调和发音来,恐怕还要好得多。”
  “那么,到现在为止我们在学校所学的英语,不是白学了吗。”
  “那也差不多。当然发音是一个问题,但是,更大的问题是在学校所学的单词的意思有误,就拿我们查生词来说吧,不是用英韩词典查完再背吗?但英韩词典是借助日韩词典,把原来的英日词典翻译过来的。就是说,经过了二重翻译。目前几家出版社出版的词典也都大致一样。所以不论是不是重译的,问题在于它是把英语的英语解释再翻译成了韩语。”
  “这个怎么还会成问题呢?只要认真、正确地翻译,不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问题首先在于,有些词汇只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中存在,而在韩国语中根本不存在。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历史也不同,所以这是很自然的现象。那么,此类单词就只能用和它接近的韩国语来代替,在这个过程中意思就可能被歪曲。另一个问题是语言之间的微妙差异。韩语中不是也有阴阳性的差异嘛?所以,把英语再翻译成其他国家的语言,必然不能完美地表达语言之间的微妙差异。英文中friend的解释为“朋友”,但有时候也可以解作“男女朋友”的意思。更为关键的问题在于出一本英韩词典所要花费的时间,没有什么比语言对时代的变化更为敏感的了。所以说,如果编一本英韩词典需要至少1年的时间,用这本词典所学的英语就等于是已经落后了1年的时间,人们也许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正是由于人们持有这种想法,所以,韩国英韩词典的水平才得不到提高,甚至还有距第一版已有10年之久的词典。而且很多人把这种词典传给兄弟姐妹,甚至世世代代传阅,不是吗?节省固然好,但对于英语学习来说,这绝对是不可取的。
  “而且,绝大多数的英韩词典,存在很多编辑方面的问题,譬如,把事实上美国人几乎不用的意思,还当作重要的内容编在最前面,而且把字体加黑加粗以引起人们注意。
  “啊,千万别学英语,原来是这个意思,是吗?”
  “不是,不是那么回事……,唉,怎么跟你说才好呢?”
  ----------
  Warm up(准备活动)
  如果告诉那些已学了10多年英语的人说,英语是不需要学的,他们自然不能理解。无论我怎样以各种理由试图说明我的主张是对的,他们都只是当时点点头而已。
  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从初中开始正式学英语,就是除了背单词还是背单词。从字母表到基础、中级、高级语法、还有不计其数的单词,需要背的东西真是无穷无尽。
  还要人说,学英语是笑着进去,哭着出来,反正只是强调英语是多么多么地难学。从头到尾地背诵英语词典,把背完的书页撕下来吃到肚子里的这种愚蠢的方法,竟也像什么学英语的妙法一样广为流传。
  仔细想一下便知道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无论当时背得多好,随着岁月的推移,能记住的词汇只能越来越少,而且随着岁月的流失将全部忘掉。所以说,死记硬背地学英语不是什么好方法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是啊,学生时代那么专心致志这背过的诗词,现在已经几乎忘得一干二净了。那还是用韩语写的呢……”
  “但如果是那是自己写的诗,又会怎样呢?那当然就能记住大部分内容了。因为出版该诗集的前后你会无数次反复地诵读。道理就在于此。也就是说,说外语要成为习惯,这就是所谓的习惯成自然吧。”
  “习惯成自然,就好比跳舞时动作潇洒流畅,作画时画笔挥洒自如吧?”
  “对,就是这个意思。很熟练的话,手脚就会自然地做它们应该做的动作,像学自行车或游泳一样都是需要亲身体会的。所以,隔很长时间,也照样不会忘。对英语而言,习惯成自然主要就是舌头的问题。说话时,如果舌头的反应比大脑更快,就说明已经形成习惯了。我们说韩国语不也是这样吗?有时候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嘴里却在嘀咕。”
  “现在,我明白您说的是什么意思了。那么,请您教教我这个方法吧。”
  “好啊。但是有两个条件。第一,不要怀疑;第二,一个阶段还没有完成时,绝不要开始下一阶段。”
  “啊哈,那就是说,需要经过好几个阶段,是吧?我知道了。那么,一共分几个阶段呢?”
  “共有五个阶段,完成第一个阶段就能熟悉英语发音,完成第二个阶段就能领悟语法,克服了第三个阶段就想说英语了,达到第四个阶段就能够不查词典也可以理解文章的意义了。完成第五个阶段后连那个国家的文化也能理解了。就是说,达到高级水平了。”
  “哇,那该多好啊。但要达到那种水平,需要多长时间呢?”
  “那是因人而异的。当然也根据学英语所花时间的程度多少有点差异。但更重要的是对语言的感觉和素质的差别。听说过吧?能说好母语的人,外语也能学好。”
  “不会吧,那是为什么呢?”
  “能说好母语的人,天生就对语言具有比别人更敏锐的感觉。他们掌握语言的能力是与众不同的,他们从不放过那些别人注意不到的词汇,从书籍、电视或收音机中收集后把它们变为己有。虽然也有特意这样做的人,但这种过程大部分是很自然的行为。“
  “这样做和没这样做的人,在掌握英语的程度上有很大差别,是吧?“
  “是的,但如果按照我的诀窍学习,长的话有6个月的差距,最迟的话1年后也相差无几了。当然,在适当的场合使用恰当的词汇的能力,跟说母语时一样,也是有差距的。不管怎么说,至少需要6个月,最多则1年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掌握一门外语,是不是很了不起?”
  “那当然。算一下到现在学英语也有10多年了,而现在能在几个月内完成,还能达到高级水平,说得像母语那样熟练,多了不起呀,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我在德国留学期间,曾把这个方法传授给了几名韩国人。在德国有相当多的韩国学生,根本没法学专业课,问题就在于过不了语言关。其中只有两名学生按照我教的方法学习德语,6个月后,他们终于通过了语言课程的资格考试。当时,韩国留学生完成语言课程一般需要1年半的时间,所以,这件事在留学生中也成了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那么,其余的人为什么没采用这个方法呢?”
  “是啊,据我观察,缺乏恒心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缺乏信心,也就是不相信我的话。但对大多数人而言,最重要的还是缺乏恒心。”
  “那就是说,学会您的诀窍,需要很大的恒心,是吧?”
  “嗯,总而言之这是个需要恒心的方法。但并不是说,由于需要恒心就要求有特别强的恒心,因为过不了多久就会感觉有意思了。”
  “是不是诸如成就感等等?”
  “和那种感觉稍微有点区别。当然也有成就敢。怎么说呢,这应该是由于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现象吧。”
  “现象,能发生什么现象?”
  “嗯,例如,在第一阶段发生的现象,就是突然有一天在磁带中听到了熟悉的单词,但好像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再后来呢,有一天突然能够听到完整的一句话了,从此以后,越来越感兴趣了。”
  “一定很有意思,快教教我吧,我真想知道在我身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那么,现在我们就开始?”
  
  开始第一阶段:“打通”耳朵 完全听清
  ----------
  第一阶段的四个要领
  第一,选择1盘(再次强调是1盘而非1套)适合自身英语水平的磁带。
  第二,每天集中精力把A面和B面连续听两遍。
  第三,要坚持天天听,但每隔6天要休息1天。
  第四,直到听清磁带中的所有内容。
  ----------
  只1个月就可将TOEIC成绩提高200分
  第一阶段的四个要领
  第一,选择1盘(再次强调是1盘而非1套)适合自身英语水平的磁带。
  第二,每天集中精力把A面和B面连续听两遍。
  第三,要坚持天天听,但每隔6天要休息1天。
  第四,直到听清磁带中的所有内容。
  “这就是第一阶段的全部内容吗?”
  “对,很简单吧?这恐怕就足以让你的TOEIC成绩提高100分。”
  “真的吗?那为什么要休息一天呢?”
  “这是由于人的大脑中有能够存储语言的特殊机制。据我在德国时看过的医学报告所述,人的大脑在接收语言信息时,要经历一个特殊的过程。首先,将接收的词汇信息随意堆积,直到停止接收后,才开始分析、整理、最后再进行合理分类。当接收的信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形成该语言的专有空间。如果信息连续不断地涌入,大脑就来不及把它们分门别类,更无法进行正常的系统化整理。所以需要休息一天。这就像搬家以后需要整理一样。”
  “您的意思是说,在大脑的某一部位,会形成外语的专有空间,是吧?”
  “对了,那个医学报告书上也有这句话。原来,人在刚刚出生时,整个大脑是软软的,掌管语言的部位也分为好几个空间。可到了一定的年龄,这些空间就会被母语全部占据。这也就是年龄越大越难掌握外语,而岁数越小越容易掌握且能同时掌握好几种外语的原因。”
  ----------
  ☆什么叫“完全听清为止”
  “好神奇哟,把一盘磁带完全听清为止,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是指背诵吗?”
  “噢,NO,千万别跟背诵联系在一起。‘完全听清’指的是这样一种情况:即有一天,当你打开录音机再听那盘磁带时,没等磁带转到那儿,脑海里就已经浮现出后面的内容,而且要具体到句子、单词甚至发音,一项也不能缺。当然难免会有生词,可虽说拼写比较生疏,但发音却已经非常熟悉了。还有,别怪我唠叨,遇到生词,千万别查词典。尽管觉得只要查一下某个单词,就能大概清楚是什么意思了,但千万别那样做。这样做就会前功尽弃,好不容易形成的分类体系,瞬间就可能泡汤。”
  “所以要每天利用大约2小时的时间,从头到尾听一盘磁带,而且要坚持到磁带内容完全‘烙入’大脑为止。只是每周必须休息一天,对吧?”
  “对了,休息那天要完全忘记英语。哪怕是跟朋友在一起玩时也要注意,千万不要跟说话时总冒出几句英语的朋友在一起。租录像带也要选择国产片。再有,就是别去像梨泰院(位于汉城,是外国人居住和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那样的地方。要过一天完全韩式的生活。”
  “但是,听磁带时,听着听着就困了怎么办?我想我肯定会犯困的……”
  “那也总比不听强吧。但不管怎么说犯困肯定会影响效果,必须竖起耳朵听才行。这个阶段是锻炼听力的阶段。咱们国家的人对于英语的发音相对比较迟钝。再加上英语中有韩国语里根本不存在的发音,所以只能靠锻炼。[f]音或者[v]音就是典型的例子。如果对这些发音不熟悉的话,听由几个音节组成的单词或句子自然就会很吃力。如果连听都听不清楚,那就更谈不上模仿着说了。外语发音好,指的就是能够很好地模仿以相应外语作为母语的人的发音。如果咱们国家的人从一开始就跟美国人学英语,学到的自然就是卷舌音。那么,发卷舌音的人也就不会被人讥讽了。”
  “啊哈,这么说,听磁带的时候,还要注意听发音是吗?”
  “对,如果能那样当然更好。但一开始的时候,可能有一些困难。因为你会总惦记着听懂它是什么意思。一开始保持什么也不想,听到多少算多少的心态可能是不太容易的,但还是尽量努力做到这一点。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习惯成自然了,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明白了。我一定会尽力试试的。”
  “好,好好努力吧。另外,要坚信照此方法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千万要牢记这两点。”
  “哦,对了。请您再告诉我选什么样的磁带比较好。”
  “什么样的磁带都可以。TOEIC的练习磁带或者会话磁带都可以。重要的是内容中不能掺有韩国语。还有就是要选择适合自己英语水平的磁带。在这一阶段选择比自己的水平稍微低一点的较为合适。这样才能加快进度,且能很快提起兴致。听TOEIC磁带的时候,不能只听练习题,其他的英文语句也要注意听。也就是说,连题意说明部分也不要放过。”
  “我来好好想一想。您的意思是说,先买一套英语磁带,然后一直听到耳熟能详为止吗?”
  “不,不是一套磁带,而是一盘磁带。”
  “那么,听熟一盘磁带以后,就可以开始下一个阶段了,是吗?”
  “有必要的话,也可以增加一到两盘,但再多就没必要了。”
  既然您这么说,那我就相信您了。我正担心买一套磁带很贵呢。如果这办法管用的话,不是至少省了100万(韩元。1元人民币约合140韩元)吗?”
  “那还只是考虑了初始阶段的投资。如果再算上追加投资,例如上培训班等花费的话,怎么也能节省两、三倍的费用了。”
  “啊,真是听着都开心哪。那我明天就开始。好了,我该回去了。”
  “成功了别忘了回来看我,好好努力吧!”
  ----------
  牢记诀窍之一
  1.选择1盘适合自己水平的磁带
  关键在于准确判断自己的英语水平。大部分人通常都低估自己在英语方面的能力,而且不知道去具体地辨析地思考自己在哪一方面具有优势或劣势。
  人们普遍认为韩国人在语法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但这种说法也已经过时,并不完全适用于当今的年轻一代。看等级考试的分数分布情况就可以知道,年轻一代的个体差别是很大的。
  ●选择磁带的方法之一: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难度适当的磁带
  判断英语水平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看你的听力水平。你虽然能流畅地阅读英文报纸或杂志,但遇到美国人却几乎听不懂对方所说的话,如果是这样,就应该选择初级水平的磁带。如果听得懂日常会话,则应该选择中级水平的磁带。
  ●选择磁带的方法之二:最好选美国语言学博士开发的磁带
  关键在于选择什么样的磁带。最好是选择美国语言学博士研究开发的磁带。因为既然是英语,他们才是专家。千万别轻信那些说什么“适合韩国人的英语”、“为韩国人编写的英语教材”等等。
  我认为这句话本身就自相矛盾,实在无法令人相信。“适合韩国人,为韩国人编写的英语教材”,究竟会有什么用场,我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流行歌曲(popsong)英语、电视剧(drama)英语等等,还不如趁早放弃。因为这些都不适合初学者,连日常用语都不懂的人,学那些英语究竟能有什么用。
  ●选择磁带的方法之三:选择与自己学英语目的最接近的磁带
  最好是选择与本人学英语目的最接近的磁带。为进行商务洽谈而学英语的人,应该选择“Business English(商务英语)”,为日常会话学英语的人,应该选择“Conversation(会话英语)”。如果你是为了听讲或留学而学英语,当然最好选择“TOEFL(托福)”磁带了。
  若要提高TOEIC成绩,TOEIC磁带当然是最佳先择,但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其水平太低。
  2.每天一口气听两遍
  关键在于“一口气”三个字,不能断断续续,也不能只着重听其中一面。
  也就是说,至少要在1个半小时之内,不管是否理解,耐心地一口气听两遍。
  记得有一次报纸上刊登了一个出身于平凡家庭的神童的故事。这位神童的母亲有一种特殊的育儿方法。她说,孩子的父亲由于太忙,根本没有时间和她说话。于是,那位母亲只好把想跟丈夫说的话及每天的各种感受都跟孩子说。这位母亲平常特别喜欢与别人聊天,并以此为乐,她讲给孩子的话,自然成了最好的语言教育。后来,那个孩子终于成了不到5岁就懂韩文、汉字、英语的神童。试想一下,那位神童在听妈妈说话时,能想什么呢。当然根本不会想什么语法、生词、拼法等等,而只是把妈妈的表情、语调和话语中蕴涵的感情原原本本地接受了而已。
  听磁带也应该持这种心态,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也就是说,如果听一听就忍不住查词典是绝对不可取的。一定要坚持听下去,就像什么也不懂的孩童喜欢听妈妈那甜美的声音一样……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因为多数人已经掌握了很多单词,不管发音准确与否,毕竟学发音的时间已经不短了。
  所以,本着研究发音的态度听磁带也行。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渐渐领悟到介词或连词可以连读或几乎将其省略,而对重要单词则需放慢速度加以强调等发音要领。
  3.坚持每天听,但每隔6天要休息1天
  休息一天是因为就像酿制葡萄酒一样,学习语言也需要一个成熟过程。葡萄酒的纯正味道是葡萄、酒精和水充分混合的结果,真正掌握语言则是单词、发音和句子进入大脑并被系统化地加以消化吸收的过程,只有信息的接收而没有休息的过程,大脑自身的信息处理功能将难以正常运作,甚至可能发生时间投入越多效果越差的现象。
  想必大部分人都有这方面的体会。尤其是需要背诵的科目,考试前能够倒背如流的内容,考试一结束,头脑里就所剩无几了。
  与之相反,经过数月的研究过程所掌握的知识,即使过了多少年也难以忘掉。当然掌握语言的过程与此不完全相同,但它们都需要经历一个熟悉的过程,这一点上,二者是一脉相承的。
  4.坚持到完全听到所有的内容为止
  “完全听到”,顾名思义就是“听到全部”的意思,并不是“完全听懂(理解全部)的意思”。
  也就是说,能够听到由磁带传来的所有的“声音”。对每个单词的发音都非常熟悉,虽然听不懂也不能准确地拼写,但能模仿其发音,这就算达到“完全听到”的程度了。
  也有人主张应该配合相关教材听磁带,但这样做只能确认单词的拼法,几乎不能奢求其他任何效果。虽然能解决一时的问题,但对培养听力反而是不利的。
  由于人们的五官在同时运动而产生功能(听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时会互相妨碍,所以它们不能完全发挥各自本身的功能。
  闭着眼睛欣赏音乐感觉更好,闭着眼睛接吻更加使人陶醉,而捂着耳朵看恐怖电影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原因都在于此。
  ☆结论
  总之,第一阶段是全身心投入地熟悉英语发音的过程。在这一阶段千万不要期望任何其他效果或为此而辅以其他方法,也不要翻阅相关教材。
  就是说,除了培养听力外,不要奢求别的什么。在这一点上磁带的种类或水平其实是次要的。不管是什么样的磁带,只要是英语磁带就行。但为了下一个阶段的学习,最好选择与自己的水平和目的相适应的磁带。
  
  完成第二阶段:听读并举 掌握语法
  ----------
  第二阶段的七个要领
  第一,把已经能完全听清的磁带中的第1盘磁带再找出来。
  第二,听写这盘磁带的内容。
  第三,做听写练习时,一句一句地听。即:听完一句后,先按暂停,把刚才听到的写下来,反复听,直到完全听清这句为止。不会的单词根据发音大致拼写出来即可。
  第四,听写完整盘磁带的所有内容后,用英英词典确认不会的单词的拼写是否正确(知道其意当然好,不知道也不要紧)。
  第五,按这种方法听写完整盘磁带的内容后,尽量模仿磁带的发音和语调,从头到尾大声朗读(不满意的部分要再听一遍磁带重新朗读)。
  第六,感觉到所有的句子都已经能朗朗上口以后,便结束这一阶段。
  第七,整个过程中,每个星期要有1天与英语完全隔绝。
  ----------
  前功尽弃
  K很长一段日子没到我这里来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再一次出差去美国。由于是一个人出差,办完事我就回到宾馆,闲来无聊,只好翻来覆去地调换频道看电视。美国电影还是看原汁原味的英语版才够味。这让我联想到我刚从德国回国时,看“名片剧场”时那种别扭的感觉。去德国留学前觉得很有意思的电影,现在再看时就觉得满不是那么回事了。
  看着美国人用韩国语说台词,感觉很奇怪,虽然不像日本电视剧中美国人说日本话那样可笑,但总是无法融入情节。而美国人说德语倒是不怎么奇怪,是因为外貌相似的原因吗?
  出差回来几天后的一个傍晚,K突然来了,依然是笑眯眯的。她告诉我:“上次我按照你的方法,只用了10天的时间,就听清了1盘磁带,但还是继续坚持了整整1个月,然后我就参加了TOEIC考试了,没想到成绩竟然提高了200分。”
  “哇,了不起!那这次得了多少分?”
  “600分。”
  天哪,她可真行!
  “由于我在业务上与其他人接触的机会很少,每天下班的时间也不固定,而且总是一个人工作。所以我每天回到宿舍,都坚持听四遍磁带。”
  “听四遍?真不简单。的确是人不可貌相啊。”
  “怎么样?觉得这种方法如何?”
  “您说得没错。头几天乏味极了。但是,中间歇了一天后,感觉就截然不同了。一下子听出了好多单词,真的很开心!”
  ☆时间的投入与水平的提高并不完全成正比
  “嗯,我忘了告诉你。英语水平提高的过程,并不像一元方程坐标图那样呈一条直线。
  “语言能力虽然与投入的努力和时间成比例,但其增长方式是呈阶梯型的。假设Y轴代表能力,X轴代表努力和时间,刚开始的时候,X增大,Y值没什么变化。
  “但此后的某一点上,x值不变,y值却垂直上升。然后,又有一段时期,保持水平线。之后这种现象会不断重复出现。
  但是,如按我国传统的英语学习方法,垂直上升的幅度就非常小,几乎接近直线,也就是说能力的提高非常缓慢。与此相反,如果用我的诀窍,一开始呈水平状态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但之后垂直上升的幅度将会非常大。用图表表示的话是这样的。
  “加粗的坐标线,就像使用我所说的方法之后的效果线。”
  “您说的没错。有一天好像一下子什么都能听清了。”
  “从某一天开始能听清一两个单词,然后是句子,再以后是整个段落。”
  “那我现在是不是应该再听一盘磁带呀?”
  “对了,再听一盘,不过呢,要选择比先前那盘水平稍高一点的,方法还是一样。”
  “上次我用了大概10天的时间,这次是不是也需要这么长时间呢?”
  “哈哈哈!这次肯定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一周左右应该足够了!”
  听K说,她的目标是考过TOEIC 2级,她也许正在用TOEIC磁带练习。
  听完第二盘磁带,2级应该就没什么问题了。如果考不好的话,很可能是Reading的得分太少……
  ☆前功尽弃
  果然如此。有一天K又来了,但在公司内部网络中登出的TOEIC考试合格者名单中,并没有K的名字。
  “什么二级,我连三级都没考过。听力倒是稍微有点进步,可语法还不行。按照您的方法,能学好语法吗?”
  “我曾经告诉过你,5个阶段全部完成后,TOEIC或TOEFL都不成问题。到那时你就能流畅地读英语书,看Talk Show时也能跟观众一起笑了。”
  “那我要是想通过2级,就得开始下一个阶段的学习了,是吗?”
  “对,现在好像已经到了这一阶段了。第二盘磁带一听完了吧?”
  “听完了,听第二盘磁带我用了5天的时间。”
  且慢!不觉得有点奇怪吗?第一盘磁带坚持了1个月,第二盘5天就结束了……
  “是吗?5天就听完了第二盘磁带,那么那之后你做了什么?我们大概有1个半月没见面了吧。”
  这时,K的脸突然红了。
  “我……我觉得总是因为Reading不好而提高不了TOEIC的分数,所以我听完第二盘磁带以后,就一直做练习题。但这才使我的分数提高了5分,简直气死我了!我今天来找您就为这个。也许是我什么地方搞错了……“
  “那么,你该不会用那种配有韩国语解说磁带的习题吧?”
  “是呀,我用的就是那种有Reading解说的磁带,都是用韩国语解说并给出正确答案。只是发音太‘韩国式’了,难道这就是原因吗?”
  “嗯,我想问题严重了。是不是在这次考试中,你的听力成绩也不理想?”
  “对。才多对了三个,还不如上次呢。那我现在该怎么办呀?”
  “从头来呗。”
  “您是说,从第一阶段开始重新来过?”
  “对。如果中途回到‘学习’英语的方法,只会半途而废,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正在于此。假如你没在中途改做Reading练习,听力部分的成绩肯定会大大提高。”
  “那我重来吧。我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都以失败告终了……。他们也是像我似的没放弃要‘学习’英语的想法。我一开始也是毫无疑虑地去听磁带,只不过是带韩语说明的磁带而已。但听着听着突然意识到,这样做岂不是前功尽弃了?我对只能接触英语这条要求的重要性还是坚信不疑的。但最终我还是开始背诵,而且听了10多盘有关语法练习的磁带。哎,结果却是只多答对了一道题……。‘学习’这个传统方法好像的确已经过时了。”
  “这也是我的失误,我本来上次应该多强调一下这一点的。不过这倒也证实了我的说法。现在对我的诀窍不会有什么怀疑了吧?”
  “那当然。现在我确信要成功只能靠您的方法了。想来我真的很傻,上次测试提高了200分,但当时明明想过这应该归功于您的诀窍,怎么后来就……”
  “放弃一种固有的观念,当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咱们国家的人绝大多数都是这样的,通过推理得出的答案还必须符合自己的口味才能接受。所以将‘不喜欢’和‘错误’、‘喜欢’和‘正确’的概念混为一谈的人比比皆是。也就是说,自己不喜欢的就是错误的,喜欢的就是正确的。”
  “虽然我跟他们不同,可也有些同感。我是属于那种明知故犯的类型。”
  “会不会是投资太少的原因呢?哈哈哈。”
  “啊,我明白您的意思了。您今天有空吗?我请客。”
  “OK!可是我爱吃的都比较贵,没关系吧?太一般的菜我可是不吃的。”
  那天,我们一起去了公司的食堂。
  ----------
  凭两盘磁带就能提高英语水平?
  “在第一个阶段时,其实我也很相信您的诀窍,但心里还是感觉不踏实。‘就凭两盘磁带,提高还能提高到哪儿去?要是真这么容易,还能有不会说英语的人吗?上次测试中分数提高200分,说不定是凭运气好得的。不管怎么说,语法还得另外再练习。’是不是只有像郑博士那样有语言天赋的人,才能靠这种方法同时掌握语法呢?”
  一起吃饭时K这么对我说。我们用自己的母语说话时,从来不用另外学语法,可是惟独对英语,大家怎么就偏偏觉得一定要另外去学语法呢?我想,这是因为一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就是依照这种方法,这都是情有可原的。因为人们根本没机会接触别的方法。
  “我曾经跟你说过,需要大胆地转变思想。我们不能把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来学,它和数学或历史不一样,它是语言。是语言就不该抠什么是主语、谓语、宾语,应该像练钢琴一样逐渐达到熟练。无论怎么熟悉语法或其结构也不能说好英语的原因,同无论怎么熟悉钢琴的键盘位置和原理也不见得弹好钢琴的原因是一样的。练钢琴时,练到一定程度,曲子的旋律和自我的感受相互和谐,手指很自然地跟着曲子走。我所说的诀窍也许正是帮助你到达这种水平的途径。”
  “而且,TOEIC的Reading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语法还有一定的区别。它检验的是你的作文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就是接触得多了就能不知不觉掌握的部分。”
  “那么,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等等都没必要学了吗?句型也不用分析了吗?”
  “当然也有个别人需要学。但对一般人来讲没什么必要。咱们国家的人即使对韩国语的语法一窍不通,不也照说不误吗?咱们国家教英语的方式往往看重怎样将英文完美地转换成韩语的方式来表达。例如,美国人的表达方式是‘This problem /is very difficult /for me /to solve’,而咱们国家的英语教育总是强调要将其理解成‘This problem/for me /to solve /is very difficult’(中国人理解为:for me /this problem /is very difficult /to solve;对于我来说,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试想,我们从初、高中时代的英语课堂上究竟学到了什么?他们根本没有给学生直接用美式方式表达的机会。”
  “是啊,现在想来还真是这样。其实只要知道他们就是这样说话的,我们就应该这样记就可以了。"
  “对。就像我们能接受我们的见面礼节是鞠躬,而他们的见面礼节是亲吻这一事实一样。”
  “所以说,熟练Reading也应该跟我们通过看童话书、小说或者去漫画店看漫画等途径熟悉母语一样。当然我的诀窍提倡的并不是读英语小说。我是说,原理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也是以这个原理为基础的,是吗?”
  “对。做第一阶段练习时,有没有过其他疑问?”
  “对方法本身没有什么疑问,因为没什么难的。就是一开始的时候总犯困。TOEIC磁带内容非常枯燥,再说,在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情况下还要反复地听,精力自然无法集中……。听第一盘磁带时,一直担心这样边犯困边听不会有什么效果。但是,奇怪的是,即使这样,每个星期天歇一天星期一再听时,还是发现有很大的进步。”
  “语言本身就有一种在无意识状态下自我领悟的倾向。孩子学说话的过程其实就是这样。这种方法最适合坐公共汽车或地铁上班的人,因为比起只是坐在车上或打嗑睡来,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时间的利用率。”
  “磁带长度多长才算合适呢?一般TOEIC磁带两面加起来是60分钟。”
  “那是最合适的了。从A面听到B面,听完一遍后,先喝杯水,然后再听一遍,两个小时一会儿就过去了。”
  “在车上反复听怎么样?会不会有效果?”
  “有效果倒是有效果,但是,中间不是时常要间断嘛。要靠这种方法吃透一盘磁带,可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第二阶段的七个要领
  第一,把已经能完全听清的磁带中的第1盘磁带再找出来。
  第二,听写这盘磁带的内容。
  第三,做听写练习时,一句一句地听。即:听完一句后,先按暂停,把刚才听到的写下来,反复听,直到完全听清这句为止。不会的单词根据发音大致拼写出来即可。
  第四,听写完整盘磁带的所有内容后,用英英词典确认不会的单词的拼写是否正确(知道其意当然好,不知道也不要紧)。
  等五,按这种方法听写完整盘磁带的内容后,尽量完全模仿磁带的发音和语调,从头到尾大声朗读(不满意的部分要再听一遍磁带,并重新朗读)。
  第六,感觉到所有的句子都已经能朗朗上口以后,便结束这一阶段。
  第七,整个过程中,每个星期要有1天与英语完全隔绝。
  ☆一句一句听写的理由
  “等一下,非要选择第一盘磁带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吗?”
  “有。上次我也说过,开始一个新阶段时,最好先选择比较容易的。这样才更有成就感。当然,也更引起人们的兴趣。”
  “有道理。这样一来,至少坚持到完全吃透这盘磁带为止应该没问题吧。”
  “当然,但实际上,收获还并不止这些。要不要我给你一一指出来?”
  “为什么听写时,不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听写,而听写一个句子呢?”
  “那是为了熟悉语调。再说,单词和单词之间有时还有需要略读的情况……”
  “对了。人们说话时并不是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说,我们的目标是向经常说英语的人‘说话时的一般方式’看齐。所以,练习听他们所说的话是相当重要的。还有,你知道为什么在完整地听清一句话之前必须反复听这句话的原因吗?”
  “这个我还真的不知道。”
  “那是因为听不清楚的那部分还掺有没有吃透的发音。如果不熟悉它们的话,有那些发音的句子就不可能听懂。”
  “对,那是肯定的。可是要是不管怎么听也不知道如何拼写的话该怎么办呀?”
  “遇到这种情况时,随便写一个最接近的拼法就可以了。虽然不能规定至少要听10遍或者20遍,但只要自己感觉‘能听出来的都听出来了’,就可以这么做了。因为总有一天你会知道的。”
  “您是说到检验拼写结果的时候吧?”
  “是啊。”
  “到时必须用英英词典吗?”
  “那当然。英韩词典的害处实在是太大了。用英韩词典,当时可能觉得挺痛快,但一旦形成了习惯,就永远也不会达到‘用外语思维和会话的水平’。”
  ☆什么叫“用外语思维和会话的水平”?
  “用外语思维的水平是什么意思呢?”
  “那是指我说过好多次的说外语时‘舌头比大脑’更快的情况。也有个别人,他们使用英韩词典,费了很多功夫,好不容易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但这些人说英语时,仍然是头脑比舌头动得快。他们先把想说的话在大脑里整理一遍后再用舌头说出来。仔细分析这个过程,其实是多了一道把韩国语译成英语的程序。所以,他们往往不能马上回答别人的问话,而且说出来的话总是有点不自然。”
  “那么,英语好的人在说话时直接就有英语浮现在头脑里,是吗?”
  “对。你很聪明嘛。人们只有在听到英语后,在头脑里直接浮现出用英语如何回答时,才算真正掌握了英语。现行的英语辅导书中有很多用韩国语作注解的书籍,用这类书无论怎么学也是不会有多大成效的。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些书竟然还用韩国语标注发音。照这么念的话,美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听不懂的。”
  ☆为什么要大声朗读?
  “要求从头到尾大声朗读,是为了练习说话吗?”
  “不仅仅是为了练习说话,你也知道看书时如果读出声,尤其是大声朗读,会影响对内容的理解吧?”
  “对。是不是光顾着朗读的原因呢?反正上学时老师点名朗读时,朗读以后自己也不知道念了什么。”
  “对。光顾朗读时,换句话说,就是同时运用听觉和视觉时,知觉能力就会下降。在读英文文章时这种倾向会更严重。但是,如果反复大声念相同的文章,就能不知不觉地理解其中的意思。奇怪吧?”
  “这是为什么呢?”
  “是反复练习的结果。首先在听的方面,已经习惯了英语发音,而且具有了通读的能力。”
  “通读?”
  “也就是精读的反义词,即我们平常说小说或散文等作品时经常运用通读的方式。就是不对文章的每一个单词都那么费神,而只是随文章情节和内容一直读下去的方式。”
  “噢,原来还有这么深奥的含义啊。”
  “深奥吧。这就是人类自然而然地掌握语言的过程,哈哈哈。”
  “还有,到‘完全朗朗上口程度’指的也不是背诵的意思吧?”
  “当然不是了。也许结果会那样,但重要的是‘朗朗上口’。背诵是靠大脑来完成的,可‘朗朗上口’是靠舌头来完成的。到时候,当自己听见自己的英语发音时,就会觉得很自然。”
  “我说英语还做不到‘舌头比脑子快’,要是有一天能那样该有多好啊!”
  “要树立一种信念。这种信念不是‘我行’,而是‘我确实会成为那样’。说实话,光凭那些通常所说的‘不行就要努力做到行’或‘只要努力一定能成功’等军事化口号,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冷静的头脑和洋溢的热情是缺一不可的。”
  “是啊。费那么多功夫背诵整个英语词典,或背诵整篇美国总统的演说稿,实际上根本没什么用,原来是这个原因呀。光凭着一股热情学习……”
  “现在想想真快把我气死了。当年高考前的复习阶段,我真是白白地浪费了太多的宝贵时间。为了英语高考,我做了无数的精读练习题。有些文章由于不懂的单词就占半数之多,光单词解释就能填满书的空白处。但现在连背过单词的一半的一半都用不上,不是还有人夸我英语好吗。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没有从那时,不,从比那还早的时候就考虑放弃这种愚蠢的方法呢?更不可思议的是,那些方法竟是从先前日本军国主义殖民时期延续下来的。看记录当时情况的小说,便很容易发现这一点。在这类小说里有学生背完一页英语词典就把那页撕下来吃到肚子里的内容,连我的学生时代也有过这样的同学。如果这是事实的话,从过去的文教部到现在的教育部,所有负责外语教育的公务员都是最大的笨蛋。”
  “可是,公务员因光拿工资不干活而挨骂的事也不是这两天才有。况且也并不只是教育部门才这样……”
  “对,对。我跑题跑得太远了。言归正传吧,语言是应该灵活的。如果只是装在书本或脑子里的话,绝不能随舌头自然而然地说出来了。只有真正地把握了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之后,语言才有生命力。”
  “我会记住您的话的。已经很晚了,我该回去了。”
  “好吧。好好努力吧。从现在开始就会越来越有趣了。”
  ----------
  牢记诀窍之二
  1.听写第一阶段第一盘磁带的内容
  小时候,我们都做过听写练习,都知道这是为了测试是否能够准确地写出单词。但小时候所做的听写和这里所说的听写,其目的是截然不同的。
  这里所说的听写为的是熟悉英文句子,因而要求每听一句话就要试着写出来。学过英语的人可能都有个这样的经历;跟美国人交谈的时候,开始多少能听清点儿内容,但聊的时间一长,就几乎听不清对方说的是什么了。这也许是因为习惯了短句的原因,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没有丢掉将精力过分集中于单词的坏习惯。
  也就是说,一两个生词完全搅乱了整个思维。在想那个单词究竟是什么意思同时,就根本听不清对方下面说的是什么内容了。当你能够熟练地听写句子后,自然而然地就具备了区分重要单词与不太重要单词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听一遍写一个单词,再听一遍再写一个单词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必须首先听完一句话能记住多少就先写多少,然后再注意听一遍没听清楚或只是大致写下来的单词。在这时候也要注意,不能看着已经写下的部分听写,要一直眼望空中或闭上眼睛去听,然后再写下来。
  2,不会的单词要查英英词典
  此时查词典的目的只是为了确认如何拼写,并不是为了理解词义。如果明白是什么意思当然更好,但更重要的是使发音和拼写相一致。如果用英英词典实在查不到,也可以借助有关教材。但相关教材一定要在最后时刻再拿出来翻阅。不然的话,就无法了解自己对哪些发音还没有熟练掌握,对哪些发音有听觉误差。
  通过查英英词典和再一次听磁带的过程,可避免过于盲目地相信自己的听力。通过这种方法牢记自身听力方面的不足,可避免重复犯同样的发音错误。韩国人最常犯的毛病,即分不清L与R的毛病,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得以矫正。
  3,从头到尾大声地跟读
  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大声”和“从头到尾”。大声朗读首先是为了熟悉自己用英语说话时的声音,免得以后被自己说出来的英语吓倒。从头到尾地跟读是为了培养一口气说英文的能力。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自然而然地掌握通读能力。应该以模仿准确发音的态度来对待,最好是像做“声音模仿”训练那样。
  4,直到能够朗朗上口
  朗朗上口指的是发音方面的熟练程度,是指自己确信已经达到了不看也能说得很流利的水平。自我测试的最佳方法是把自己的声音录下来回放。
  也许说的时候自我感觉发音很准确,但录下来后回放时,往往会发现很多叫人脸红的发音错误。特别是对于习惯说方言的人,只有录下来再听一遍才能认识到这些错误。发现的不足部分应该集中攻克,反复练习,争取矫正。然后,再次录下来进行比较,你会发现进步是很显着的。
  ☆总结
  第二阶段应该只使用第一阶段听过的磁带。有些人认为可以直接从第二阶段开始,但这种想法是绝对错误的。因为第二阶段的目的并不在于使发音和拼写相一致。
  这一阶段对于熟悉应该以什么样的语气说话、应该怎样连接句子和句子并使语调得以形成来说是必需的一个阶段,是习惯说英语的过程。
  自己的英语发音达到非常接近美式发音的程度时才算大功告成。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说英语的自信心,因为这时你已经对自己的发音并不觉得陌生,而且感觉有点儿像那么回事了。
  
  突破第三阶段:跃跃欲说 出口成章
  ----------
  第三阶段的七个要领
  第一,用英英词典查以前做听写练习时不懂的单词。
  第二,把单词的解释和例句记下来,若这其中还有不懂的单词的话,继续查词典。
  第三,查词典要坚持查到没有不懂的单词为止。
  第四,大约查1个小时后,暂停查词典,并大声朗读通过查词典整理出的内容。
  第五,朗读约1个小时后结束。
  第六,每周要歇1天。
  第七,查在原文和单词解释中出现的所有不懂的单词,并一直朗读到完全吃透解释和例句为止。
  ----------
  韩国人免进
  像K一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人,过第一关比较容易。而一点英语基础都没有的人,则就要经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
  首先,仅听一两盘磁带是远远不够的,连ABC都不懂的人更是如此(这些人在开始第一阶段的学习之前,首先需要进行一个阶段的学习——作者注)。要从最基础的磁带一直听到达到自己母语水平的磁带为止,而且每一盘都要做到能够完全听清。
  实际上如果真的去做的话,也并不是难到坚持不下去的程度。因为语言能力的增长并不仅限于进入头脑的语言量所限的程度,由大脑语言中枢自行领悟的部分也是相当可观的。而且,随着所听磁带数量的增加,每完成一盘磁带所需的时间呈几何级数状递减。事实上,问题并不在于此。
  英语基础差的人不能将这种方法坚持到底的主要原因是自暴自弃。只要遇到困难就说,“哎呀,这种方法不适合我。怎么也得有点英语基础才可能嘛。”然后,又开始“学”英语。只有这样他们才觉得踏实,但英语也将随之成为坚不可摧的壁垒,永远无法攻破。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工具。每个人的母语水平,都代表这个人的文化水平。本来英语说得就不怎么样,到需要说英语的时候,还先用韩国语思维,再用很短的英语句式来表达。这样一来,说肯定说得一塌糊涂。他们因此也就失去了信心,进而形成恶性循环。
  以前英语就不错的人情况就更复杂了。他们大都具备了相当于母语词汇量的英语词汇水平,也具备了能借助词典造句的能力。可一旦到了需要说英语的时候,语法和词汇就乱成一团,根本说不成话,甚至10分钟也造不出一句像样的句子。等他们好不容易造出了一个句子时,才发现人们早将话题换成别的了。
  在这些人当中,有人遇到这种情况就自暴自弃。说什么韩国人再怎么学英语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自己可能到达这个极限了,或者说既然我那么用功学也不行,是不是根本不具备这方面的素质等等。
  这还算是好的。最糟糕的是有些人干脆不想学英语。这些人当中大部分人是追求方便的国粹主义者,或者说诡辩论者。他们不仅对那些英语好的人敬而远之,甚至还藐视那些想好好学英语的人。不知道这些人知不知道,就像我们的母语一样,别的国家的语言也同样是非常珍贵的。
  这些人即使去外国一不顾他国和自国之间的文化和意识的差异。只要是跟自己国家不一样的,就对其倍加轻视,总是按自己的想法我行我素。
  在德国时我曾经接待过到那里出差的大企业的精英们,直到现在,一想起那件事我就觉得脸红。有一次,我们去一家超市购物,当被告知这里是禁烟区时,竟有人一边用脚搓灭烟头一边抱怨道“什么先进国家,怎么这么不方便!”还有一些人,发现没有大型建筑物便说“这可真是个落后的地方啊”等等。之后的情况就更是让人哭笑不得了。
  我也认为这只是一种特殊情况,但在韩国人中,这样的人并非少数。欧美著名旅游景点的许多免税店的门前就用韩国语写着“韩国人免进”,还有很多宾馆干脆不接待韩国的旅游团。这些事实都证明,那些给国家丢脸的国粹主义者的确不在少数。
  如果执意要说这种现象是对外国人的歧视的话,我也实在无说可说。对于这些人而言,只有韩国语是有用的。理由是因为韩国语是母语。但谁都不不难看出,真正的理由不在于此。那些明明有必要学也不学的人这样做,或许是为了掩饰自己的懒惰,或许是为了根本没必要的自尊心……
  英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这一点毋庸置疑。但语言只不过是语言而已。诸如“应该像解答数学问题那样解答英语问题”,“英语也是一门科学”等等说法,使英语学习变得复杂化,这都由以精读为主授课并考试的我国外语教育方式造成的。
  当我真正掌握德语和英语后,最先感觉到的就是,真正的当地人所说的话,无论词汇还是语法都是非常简单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之间的相互交流。当我熟练地掌握了那些简单的话以后,神奇的现象便发生了。
  我开始能够看懂哲学、社会学等书籍中比较复杂的文章了!这就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不用查词典也可以看懂韩文文章一样,事实上,无论是英语还是德语,凡是语言应该都一样,因为语言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就是“自然领悟”。
  从那天起,我又有一个月没见到K。有一天,传来了K调到公司其他部门的消息,而网络上仍然没有她通过二级的喜讯……
  再次见到她是在从蚕室站去往教大站方向的2号线地铁上。时间大约是晚上8点多钟,我发现她时,她正坐在座位上打盹,膝上放着一本打开着的书。我走近一看,像是一本英语精读书。我叫醒了她之后,我们在教大站一起下车并去了附近一家咖啡店。
  “最近怎么样?新的工作有意思吗?”
  “不知道,反正挺累的。工作嘛,干什么都不会太容易的。”
  “还要自己给自己充电就更累了,是吧?”
  “您已经看到了,我放弃了您教给我的方法。因为它实在太难了。每天要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这对我来说太不现实了。”
  “那么,你觉得传统的方法就可以了吗?”
  “传统方法的最大优点是比较具体。能理解过去无法理解的语法部分,所以觉得也挺有意思的。”
  “好,既然如此,那你就坚持下去并。把那本书都看完了的话,你还会参加TOEIC考试吧?”
  “对。恐怕只有通过一级,我才能从TOEIC的沉重压力中解放出来吧。”
  “但愿如此,虽然不是什么好方法。这次对提高分数有信心吗?”
  ----------
  越学习成绩反而越下降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