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毛泽东与中国古今诗人

_7 龚国基(现代)
(1)"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
(2)"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的结合";
(3)"对于古代的诗词,批判地继承,大胆地革新,成为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光辉典范"。作者联系毛泽东的某些作品,对毛诗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他对《七律?到韶山》、《七律?答友人》等诗的讲解,更是深入浅出,引人人胜。
在毛泽东诗词研究方面,周世钊占有很大的优势。这不仅因为他本人是位诗人,而且因为他与毛泽东过从甚密,经常谈诗论词。毛泽东也对周世钊能正确理解自己的作品抱有很大的希望。1963年12月《毛主席诗词》出版后,注释者甚多,众说纷云。为此,周世钊曾致函毛泽东。毛泽东1964年1月31日复信说:"拙作解释,不尽相同,兄可以意为之,俟见面时详谈可也。""兄可以意为之",就是说周世钊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解。据周世钊说:以后见面时谈到毛泽东诗词的解释问题,毛说以周世钊的解释为准。(周彦瑜、吴美潮编著《毛泽东与周世钊》第184页)由于周世钊了解某些毛诗的写作内情,他的解释当然带有很大的权威性。如关于"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的解释,对于《七律?答友人》主题的理解等。就是毛泽东没有谈到的某些问题,周世钊也能凭自己的学识和对老友的认识,而作出正确的判断。例如:毛泽东的《水调歌头-游泳》一词,曾引用过孔子的一句话:"子在上曰:逝者如斯夫!"在70年代"批孔"的形势下,有人对这句话作了这样的解释:"孔丘,春秋时代政治上的顽固分子,反动思想家。他一生致力于维护和复辟奴隶制。由于他逆历史潮流而动,就哀叹过去的一切像流水似的一去不复返。"有人不同意如此注释,于是就向周世钊求教。周说:原文"逝者如斯夫"后面还有"不舍昼夜"句,这是"川流不息"的意思,并非"批孔",也无消极的含义,而是号召人们要不断努力,积极建设社会,因为接着的下一阕是"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叶君健《毛泽东诗词的翻译--一段回忆》,载臧克家主编《毛泽东诗词鉴赏》)周世钊讲得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只有有胆有识的人,才敢于在"批孔"的气氛下讲出这番话。
至于毛泽东说他的诗词以周世钊的解释为准之类的话,只能是就某个或某些具体问题说的,不可能是指对毛泽东诗词解释的全部。因为在一些词句上毛泽东本人的注释与周世钊的讲解截然不同。比如关于"枯木朽株"四个字,周世钊曾理解为贬意。他说毛泽东"对于反动派的百万大军,则藐视他们,比之为枯木,比之为朽株,认为是可以横扫的乌合之众"。
(《伟大的革命号角,光辉的艺术典范》)而毛泽东自己的解释则为:"枯木朽株",不是指敌方,是指自己这边,草木也可帮我们忙。又如关于"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周世钊曾理解为敌对势力的进攻。他说:诗人"化用贾岛的'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以说明反动派在猖狂向我们进攻,想实现他们的阴谋目的。"(《伟大的革命号角,光辉的艺术典范》)而毛泽东本人的解释则是:"飞鸣镝"指我们的进攻。
关于毛泽东诗词的估价问题,作者在1968年9月29日致周世钊的信中还说过一段令人费解的话。他说:"拙作诗词,无甚意义,不必置理。"这段话与作者的一贯说法不很一致,应当如何正确地理解它的含义呢7.有人说,这"足见毛泽东的胸怀博大,谦虚"。笔者认为,这个说法并不确切。须知信是1968年9月写的,当时正处"文革"高潮,什么"大树特树毛泽东思想的绝对权威",跳"忠"字舞,唱语录歌,佩戴毛主席像章,雕塑毛泽东的各种大型形像。对毛泽东诗词也是胡讲乱用,一批"走资派",就朗读"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一夺权,就高叫"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对此十分反感,曾采取某些措施加以制止。毛泽东所谓"拙作诗词,无甚意义,不必置理",也含有对他的诗词热和不正确解释降温、低调的意思。这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讲的话语,并不代表他对自己诗词的整体看法。毛泽东跟周世钊关系密切,友谊深厚,他们之间无论是通信还是面谈,都比较随便。对毛泽东向周世钊谈及自己诗词的某些问题,应做具体的科学的分析,决不能发生误解。
毛泽东晚年说过:人对自己的童年,自己的故乡,过去的朋侣,感情总是很深的,很难忘记的,到老年就更容易回忆、怀念这些。
(杨建业:《在毛泽东身边读书--访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芦荻》)我们从毛泽东与周世钊的诗歌交往中,看到了他对"自己的故乡,过去的朋侣",一往情深的感情。
北斗何耿耿群星何璀璨
--毛泽东与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叶剑英
疾风骤雨、波涛汹涌的非凡岁月业已逝去,而在业已逝去的非凡岁月中诞生的诗章却流传千古,犹如北斗星辰,熠熠生辉,永难磨灭。
恩来诗思敏捷
在竭尽全力于革命实践的繁忙岁月里,尽管周恩来少有余暇赋诗,但他自早年起,即显出过诗人的气质、敏捷的诗思和卓越的诗才。虽然迄今未见周恩来与毛泽东直接唱和过,但两人的"诗心"无疑是相通的。
周恩来与毛泽东的革命情谊至真至深至诚。他于1926年在毛泽东主持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讲授军事课程的过程中,即与毛泽东深交。自1931年12月他进入毛泽东开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井冈山后,可以说他即与毛泽东经常直接在一起奋战了。遵义会议、长征北上、重庆谈判、转战陕北、解放战争、在开国后的岁月,他们都是并肩运筹、同心谋划、一道指挥的。毛泽东的政治、军事、外交及经济、文化诸战略,都是周恩来以非凡的胆略与智慧,具体地精心指挥实施、实现的;他们都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流砥柱,都对革命事业尽责、尽职、尽心、尽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是受世人尊敬与爱戴的历史伟人。
周恩来留下的诗作不算很多,有《周总理诗十七首》一诗集传世,然而就崇高的思想境界和艺术的借鉴价值而言,他亦应属对新、旧体诗有造诣的业余诗人,亦应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其中,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1917年作的《大江歌罢掉头东》: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这首诗集中地表达了青年来在救国的时代潮流中的精神面
貌。"东"是名词动用,指东渡日本。由首句可见周恩来当年风华正茂、潇洒果敢的风度和东渡时的昂奋情怀、豪壮气概。"邃密"是深入细致地学习、钻研之意;"群科"即各学科;"济世穷",意谓拯救穷困的社会、国家。次句点明东渡研究各门学科的目的,是为着寻求真理以挽救灾难深重的祖国。"面壁"本指僧人面对墙壁默坐苦修;这里表示要潜心刻苦攻读;"破壁"是借用南朝梁著名画家张僧繇画龙点睛"破壁而飞"的典故,表示要冲破旧社会的桎梏,创造新社会。"蹈海"即投海;意在表达誓死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到底的决心。全诗表达了青年周恩来救国救民、改造旧社会,以求中华民族腾飞、崛起的豪情、壮志、理想和决心,可见周恩来矢志不渝地献身于理想事业的崇高精神,显示出强大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同时它格调豪放,声律铿锵,全诗平仄完全合律,"东"、"穷"、"雄"用平声东韵,首句入韵,一韵到底,可见年轻的周恩来对诗律是既精通又讲究的。
周恩来生前很看重毛泽东的诗作;毛泽东也很尊重周恩来,如他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在填完当就将初稿书赠给周恩来。周恩来不但诵读毛诗,有时还在讲话中引用。他当众解释过《蝶恋花?答李淑一》"泪飞顿作倾盆雨"句,他说:"对我们的革命先烈寄予如此崇高的怀念之情,没有比这首词更深切、更激昂慷慨,因此也就更动人心弦的了。'泪飞顿作倾盆雨'是嫦娥之泪,是吴刚之泪?还是作者之泪?是普天下革命人民洒下的倾盆热泪。"在病重时刻,在弥留之际,周恩来还曾将毛泽东新发表的《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儿问答》置于身边,还不时轻声吟诵其中某些词句。可见周恩来对毛泽东诗词是颇为喜爱的。同样,从毛泽东的诗歌理论与主张看,毛泽东对亲密老战友周恩来的境界崇高、格律谨严的律诗、律绝以及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珍贵成果的"新诗",也必定是欣赏的。他们的情谊是永存的,"诗心"是息息相通的!
朱德尤喜古风
朱德比毛泽东大七岁,两人都出自农家,都有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敏锐深刻的洞察力。朱德早年即表现出将帅的气质与才干,并最终成为了人民军队的总司令。毛泽东早年即显示出理论家、战略家的气质与才干,并最终成为了富有远见的革命理论家、战略家。自1928年4月朱德率部上井冈山与毛会师后,他们便常并肩麾师南征北战;国内外曾将他们合称为"朱毛",将他们指挥的红军称为"朱毛军"。他们彼此的军事理论战略与军事实践结合起来,便形成了克敌制胜的神奇的伟力。毛泽东对朱德的深切体验是"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而朱德则始终信赖与尊重毛泽东的最高领袖地位。
毛泽东早年即显出了诗人的气质与才华,并最终成为了享有盛誉的"伟大诗人"。朱德早年也表现出了诗人的气质与才华,并最终成为了德高望重的业余诗人。他们都是在指挥战斗间隙和日理万机之余挥毫赋诗的。朱德常上马杀敌,下马赋诗,尤其在抗战以后的年代里赋诗更勤。其代表诗集《朱德诗选集》收诗89首;1978年第8期《人民文学》曾刊载其早年于四川泸州写下的诗18首;合起来迄今面世诗作共107首。泸州18首集中抒发了诗人自己早年的心怀志向,其基本思想倾向是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朱德诗选集》中收抗战时期的诗作12首,绝大多数写于抗战相持阶段的最困难时期,歌颂了抗日军民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奋起抗战的英雄壮举。所收的解放战争时期的13首,鲜明地反映了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新形势。而其中开国后所写的64首,或忆写往昔战斗生活的侧面,或歌颂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或歌赞祖国江山的美好,或讴歌改造自然的成就,思想内容相当广泛。从形式上看,朱德诗明显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律诗,一类是古风。其律诗如《太行春感》:"远望春光镇日阴,太行高耸气森森。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心。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斗献吾身。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儿共一樽。"这是一首用宽对宽韵的平仄完全合律的律诗。朱德与毛泽东一样,是通诗律、能律诗的,对诗律的运用也是严宽并举而以有利于表情达意为本的;所不同的在于统观其诗作,可知朱德尤喜古风。古风这种诗体较之五律、七律,自由得多,其句法不定,以意尽为本。朱德早年即爱写古风,如在泸州所作的《苦热?避暑居高耸》:避暑居高耸,搔首望仪陇。
白云阻乡关,回看江涛涌。
诗人把思念故园和立志干一番事业的不平静的心情生动地表现出来了。在开国后,朱德更爱写古风了。在107首诗中,凡五言诗,除五言律诗《和董老过春节》及五言律绝《苦热.连夜雨潇潇》外,其余全是古风。此外还有一些七言古绝,如《游越秀公园》等。应当说朱德不仅爱古风,而且善古风。如《游南泥湾》、《游七星岩》、《三明新市》等古风都颇见功力。只要欣赏一下《游七星岩》,即可领略一斑了。他写道:
七星降人间,仙姿实可攀。久居高要地,仍是发冲冠。开心才见胆,破腹任人钻。腹中天地阔,常有渡人船。
开头即紧扣诗题描写,"实可攀"即写"游"字。"仙姿"语意双关,既是指传说中的仙界的"仙姿",也是以"仙姿"状写七星岩形状的俊秀多姿。第三、四句写"七星岩"的地理位置及外貌。它是广东高要县地区的七星岩;同时以拟人化笔法描写七星岩的葱茏林木,远望如冲冠怒发一般,非常茂盛。游完山外后接着游山洞。第五、六句及后两句也语意双关,既是描写游七星岩山洞的情景:山洞宽阔,洞中有渡船,有小桥,可自由进出,任人游览;同时也是借以喻指为人要袒露真心,肝胆相见,胸襟开阔,光明磊落。它既是记游诗,也是述怀诗;既描写了祖国江山的胜景,又可见朱德的坦荡襟怀和崇高品德;意在言外,启示悠远,匠心独运。其前四句为五言律句,后四句则不拘平仄,属五言古风,是朱德整个诗歌创作的优秀代表作之一。他的诗歌不假雕琢,不事涂饰,娓娓叙来,真情自见;大都流畅易懂,童妪能解,而又不令人感觉语出太易,意尽言中。比较而言,毛泽东更讲究依律赋诗,依谱填词,而朱德则尤喜古风,尤善古风;毛泽东更看重"两结合"的艺术方法,而朱德则擅长采用革命现实主义的笔法写实;毛泽东更强调"比、兴两法",而朱德则更好用直叙其事和直抒胸臆的赋法;毛泽东更喜欢李白式诗风,而朱德则向来喜欢白乐天的"元和体"。可见两大伟人的艺术兴趣是各异的。朱德"喜读"毛泽东诗词,甚至在毛泽东刚发表《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鸟答》时,他就满怀激情地写下了古风《喜读主席词二首》。毛泽东虽然未直接评价过朱德的诗,但他对自己向来尊重的"红司令"的诗是尊重的;"红司令"的诗也是他倡导的"百花齐放"的诗苑中的奇葩,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独特瑰宝。
"董老善五律"
董老比毛泽东大8岁。毛泽东青年时代"粪土当年万户侯",董必武青年时代也是"意气冲牛斗"者。他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都于1921年出席了党的首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后,他们分别返湘与回鄂发展党组织。尔后在土地革命岁月、长征岁月、抗战岁月、解放战争岁月、开国后的岁月,都一道在不同岗位孜孜不倦地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建树了丰功伟绩;可以说他们毕生都维持着相互爱戴、敬仰与共勉的老革命家的关系。
董老也是卓有成就的业余诗人。其诗作颇丰,数十倍于毛泽东,总数计有千余首。其代表集《董必武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版)共选诗301首,其中抗战时期34首,解放战争时期11首,开国后256首。其诗作内容相当丰富,既有政治倾向的鲜明性,又有题材的广泛性、多样性。董老在《次稚天韵》中说:"虽云欲废文言体,那敢轻题白话诗。对此残骸何所恋,只缘达意即吾归。"他认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内容为主,形式为辅,"达意"是根本目的。这种主张与毛泽东关于内容与形式的文艺理论一致,必然为毛泽东所赞赏。
董老诗作品种较全,五律、七律、长律、绝句、古风、四言、五言、七言俱有。他与"红司令"一样,也喜爱古风,尤其是他的长篇五言古风更为出色;如《答徐老延安赠别》,可谓行行肺腑言,字字赤诚心。同时他对近体诗律造诣很深,在他那多品种的诗作中,绝大部分是律诗。他的七律写得颇见功力,如他在1975年逝世前28天抱重病写下的《九十初度》:"九十光阴瞬息过,吾生多难感蹉跎。五朝敝政皆亲历,一代新规要渐磨,彻底革心兼革面,随人治岭与治河。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全诗概括力极强,蕴蓄丰富。既是诞辰书怀之作,又是遗言性的教诲嘱托;情志崇高,胸襟坦荡,告诫深沉,语重心长,信心饱满,读之令人心潮起伏。中两联对仗宽中见工,一韵到底,仅"不"字未拘平仄,是他七言律诗的著名代表作之一。然而毛泽东的评价是:"董老善五律。"这当然是比较而言的;毛泽东说自己"对五言律,从来没有学习过",意谓没有着意研习过如何创作五言律;而且至1965年写信致陈毅时,也"没有发表过一首五言律";同时其他老革命家写五律也不多。既是五律,就必须遵守格律;它句短字少,要恰切而自然地表达丰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遣词造句上尤需功底深厚。董老的五言律的创作实践表明,他确实在这方面显露了出众的诗才。如他1964年作的《椰庄海边黎民村》:
椰子林中住,幽村乐气清。日升明向午,落潮静无声。蚌蛤寻非远,鸡豚散不争。社员理生事,集体业心萦。
诗所描绘的是海南岛南端滨海处村民的生活图景,意境幽雅,画面清新,富有独特的生活气息。其中"理"字应平用仄,但以平声"生"字自救,因而全诗平仄合律,中两联用宽对,押平声"庚"韵,不出韵部。再如他1947年作的《中秋望月》:秋月光如水,今宵分外明。太清云不滓,永夜露
无声。仰望莫能即,徘徊有所萦。南征诸将士,对此若何情?
中秋是赏月、寄怀的良机,全诗既是写"望月"的景象,也是通过静夜徘徊"望月"而向发起战略反攻的"南征诸将士"寄怀。前四句以明月分外皎洁、雅致的感受,显示喜悦心情与寄托纯真高尚的思念情怀。后四句则更进一步坦露恨不得跟"南征诸将士"一道日夜并肩奋战的耿耿惦念的情思。那"永夜"仍"徘徊"、仍"仰望"的举止,那"若何情"的探问,无不蕴含着缕缕深情;既是对将士的怀念,同时也是对局势发展的关切。全诗除"莫"字未拘平仄外,余俱符合诗律规定;叶平声"庚"韵,一韵到底;中两联对仗工中见宽。由上述二首五言律可见,毛泽东的赞语还是比较符合董老的创作实际的。董老的诗也能运用毛泽东所强调所惯用的"比、兴"法。如"独有松柏姿,青青向寥廓"《(答徐老延安赠别》),以岁寒不凋、四时常青、耸人苍天的松柏喻指徐特立,形象地表现出了敬佩的豪情。但总的说来,董老的诗是重在写实的,也就是多用直叙其事和直抒胸臆的赋法;他喜欢如实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一一写下来;行踪所至,确有所得,大都本其事而纪之;这是他作诗的基本方法,也是他与毛泽东的诗词创作艺术的不同之处。毛泽东说"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董老的律诗中虽然也偶有不拘平仄的字,但统观总体,他不仅相当严格地遵守平仄律,甚至有时宁愿就平仄而将诗句的词语改动后再加自注。如作于1940年10月的七律《别延安》中的"颇为幽雅问华沟"句,他自注道:"问华沟"即"文化沟"。为何不直用"文化"二字?因为依诗律此旬末三字的平仄应是:仄平平;而用"文化沟"则成了:平仄平;谐音改为"问华沟"后,全诗即完全符合平仄律了。在运用平仄律方面,可以说董老有时比毛泽东更谨严;这是他们在律诗创作上的大同小异之处。
"剑英善七律"
毛泽东比叶剑英大4岁;彼此相知后,毛泽东向来器重"儒将"叶剑英;叶剑英则向来敬佩毛泽东。他们在学生时代都聪敏好学,都酷爱史书和古典文学,能诗能文;都注重锻炼身体,注重交游;同时也都胸怀理想,不畏权势,有勇有谋,有组织才能。就习武从军而言,叶剑英比毛泽东更早,后来他成为了毛泽东在决定军事战略战役方面的最佳参谋和得力助手之一。特别在张国焘阴谋用武力危害党中央等紧急的关键时刻,叶剑英立场坚定,坚持正义,细心谨慎,挺身而出,显出非凡的胆略和智谋,因此毛泽东生前曾当众深情地赞扬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
叶剑英如毛泽东一样,也是对旧体诗词早有素养的才情横溢的诗人。他影响最大的诗集《远望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出版)共收诗词81首。对叶剑英的诗词,毛泽东是喜读的;他非常赞赏叶剑英1965年秋在大连棒棰岛写下的《远勤:"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飘渺没遥空。昏鸦三匝迷枯树,回雁兼程溯旧踪。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景升父皆豚犬,旋转还凭革命功。"毛泽东不仅能准确记得它始载于1965年10月16日《光明日报》上,而且能背诵;当儿子岸青和儿媳邵华于1966年元旦前去看望他时,他还挥笔疾书赠与他们。可见他对这首当年为诸多报刊转载过的佳作确实是很喜欢的。由《远望集》可知,其创作品种有长短句,有五言古绝,五言律绝,七言古绝,七言律绝,七言律诗。毛泽东说"剑英善七律",这是切实精当之论,其中包括七言律诗和七言律绝在内。其七律《八十书怀》写道:
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导师创业垂千古,侪辈跟随愧望尘。亿万愚公齐破立,五洲权霸共沉沦。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首联以谦逊、坦荡的襟怀追思征程,喜看今朝。颔联着重讴歌
毛泽东开创革命事业的不朽业绩。颈联表达霸权主宰的旧世界必定被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世界所代替的信念。尾联则对光辉的明天表现出高度乐观的情怀。全诗情调高昂,感情深挚,境界崇高。四联平仄全合律,中两联用宽对、邻韵通押,是叶剑英七律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在《远望集》中,五言律绝仅有一首,即《二号楼即景》,七言律诗仅有三首,而七言律绝则占百分之八十左右,可见七言律绝是叶剑英的致力所在。所谓"剑英善七律",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叶剑英尤其爱好和长于七言律绝这种传统艺术形式。他的七言律绝,言近意永,语浅情深。如他晚年作的《访西安办事处志感》:
西安捉蒋翻危局,内战吟成抗日诗。楼屋依然人半逝,小窗风雪立多时。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将军在西安拘捕蒋介石,诗云"西安捉蒋"即指此。事变发生后,周恩等前往西安对张、杨两将军做了说服工作,促使"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迫使蒋介石不得不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抗的主张,因而出现了变内战为抗的新局面。诗即回首四十年前的这一重大往事,含蓄凝炼,诗味浓郁,言外有意,弦外有音。再如他的《草原纪游?其九》-
草地鲜花遍地开,姑娘偏喜干枝梅。人人采得花盈把,赠与阿谁任你猜。全诗平仄完全合律,而且富有民歌风味;读之琅琅上口,平易
明快,气韵顺和。看来叶剑英赋诗是自然地吸取了古典诗歌和民歌的滋养的。1971年叶剑英回故乡广东梅县视察,在一次听山歌演唱时曾说:"客家歌受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影响很大。"所谓竹枝词就是七言民歌体。可见他不仅对近体诗,而且对古今民歌都是很重视的。他的诗作尤其是开国后的诗作,明显地体现出毛泽东的向古典诗歌和民歌学习的主张,这恐怕是"剑英善七律"的重要因素之一。
就诗词的总体格调而言,叶剑英与毛泽东是相近的。开阔、雄劲、昂奋、豪壮、乐观,是叶剑英诗词的基本格调。毛泽东长于用大笔挥洒勾画,叶剑英虽然也能如此,但从总体说,他更以摄取特写镜头见长,这是他们的诗词创作艺术的不同之处。
总之,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诗词创作各有特色。它们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提供了有益的滋养,都不愧为宝贵的民族财富。
驱马执戈 驻马吟哦
--毛泽东与陈毅
毛泽东与陈毅都是驱马执戈、驻马吟诗的著名革命诗人。毛泽东是开国领袖,是领袖加诗人;陈毅是开国元勋,是文武双全的元帅加诗人。
志同道合,光明磊落
毛泽东与陈毅都为中国革命奋斗毕生,他们是不屈不挠的志同道合者。陈毅比毛泽东小8岁,生于1901年;享年也比毛泽东少一旬,1972年病逝于北京。陈毅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三岁背诵《三字经》,五岁半读私塾;九岁进新学堂,本想学"声光化电",以工矿实业振兴家国;但亟需志士奋起救国救民的内忧外患深重的时代及四川封建军阀的"礼送出川",却促使他走上了拿枪杆子的道路。1928年4月,他同朱德一起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起义的农军,向毛泽东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挺进,与毛泽东会师,组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从此他们便出生入死地奋斗在一起,共同发展红军的武装斗争。1934年,陈毅虽然没有同毛泽东一道随中央红军长征,但彼此依然是志同道合的。陈毅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着毛泽东开创的井冈山游击战争,而且在抗战年代模范地实践了毛泽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及其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在解放战争中,陈毅更是出色地实践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七大"所制定的政治路线和军事战略,为夺取全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后,陈毅服从毛泽东的调遣和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在巩固与建设新上海、在加强国防建设及外交战线等方面,都建树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陈毅与毛泽东是同心同德的志同道合者。
陈毅毕生襟怀坦诚,光明磊落,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建设年代,对毛泽东都忠心耿耿。他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在《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一组五言古绝中写道:"众星何灿烂,北斗住延安。大海有波涛,飞上清凉山。"陈毅生前曾说:"余颇喜此诗,以能真切反映当时之心情也。"他以"灿烂"的"众星"喻指战斗在陕北的诸同志;以明亮的"北斗"喻指毛泽东;以"清凉山"代指毛泽东和党中央的驻地延安;以"大海有波涛"隐喻在遥远的路途中或许会遇到敌方掀起的险风恶浪,但无论如何,都恨不得展翅飞到延安,充分表现了对毛泽东和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忠贞不渝之情。一九五九年十月,陈毅重返阔别14年之久的革命圣地延安,并怀着激情写了组诗《重访延安》,其中《枣园曲》深情地忆及毛泽东的往事:"先生雅量多风趣,常巾履萧然酣睡,直过卓午。起来集会谈工作,每过凌晨更鼓。喜四面山花无数,延河水伴秧歌唱,看诗词大国推盟主。我重来,欢起舞。"当年,陈毅为参加"整风运动"和"七大"于1944年3月7日到达延安,1945年8月离开延安重奔华东战场。他在延安那些日子里,不但深感毛泽东有"雅量",而且还深感他很"风趣"。"雅量"即宽宏的度量,实为广阔襟怀、宏大气魄、严于律己、宽容待人等非凡品质的表现;而幽默"风趣"则是智慧、信心、力量的表现。"巾",本为用以裹头的头巾,这里指帽子;"履",即鞋;"卓午",正午。"常巾履萧然酣睡,直过卓午。"这是亲切回忆毛泽东当年在延安的工作习惯,他每日下午开始办公或召集会议,直至夜阑更尽,而且常操劳得率尔躺下,连"巾履"未脱即"萧然酣睡",直到午后方起。同时陈毅说毛泽东既是革命领袖,也是"诗词大国"里的一代诗坛领袖。陈毅这种深刻、永恒的记忆,这种情真意美的依依回首,这种对毛泽东在延安的生活作风、工作作风和思想作风的生动写照,深蕴着无限敬仰与赞颂之情,陈毅毕生对毛泽东都是襟讶姬诚、光明磊落的。
遨游诗海,广蓄精华
毛泽东毕生爱好中国古代典籍,经、史、子、集、诗、词、曲、赋,均博学强记。陈毅对中国古典文学也终生好学不倦,"也广泛涉猎经、史、子、集的典籍,浏览历代诗词名家"(张茜语)。他们不仅邀游诗海,对中国古典诗词有系统、深入的研读,而且都各有独到的见解与评价,都善于广蓄各家精华"为我所用"。
毛泽东喜读陶渊明的田园诗,对陶诗圈点或借用、化用过不少。陈毅也喜欢陶渊明的诗,他在1960年12月写的《冬夜杂咏?吾读》中写道:
吾读渊明诗,喜其有生趣。时乌变声喜,良苗怀新穗。"生趣"即生活的趣味。陈毅说自己特别喜欢陶诗"生趣"盎
然的特别个性,他觉得读陶诗就好像听见不同时节的鸟儿在嬉戏,在用不同的调儿不停地呜叫;还好象亲眼看到陶渊明亲手耕种的那些正怀着新穗的美好的庄稼苗儿一样。这是对质朴、清新、自然、淡远、田园风味浓厚、生活气息浓郁的陶诗的总体风格的赞许,实质上也是对陶渊明深入田园生活及其独特的审美感受、审美表现的赞许。
毛泽东对杜甫的诗"不甚喜爱",觉得杜诗"哭哭啼啼";但是他对杜诗还是尊重的,既称赞过或手书过他认为是"好的"杜诗,同时也圈点、借用或化用过不少杜诗及杜诗词语。陈毅对杜诗也有独自的爱好与评价。他在《冬夜杂咏?吾读》中写道:
吾读杜甫诗,喜其体裁备。干戈离乱中,忧国忧民泪。杜诗今存1400余首,虽以"沉郁"为主要格调,但形式多样。
与白居易友善的唐诗人元稹在《杜工部墓志铭》中称杜甫:"集古今之大成,而兼人人之所独专。"陈毅以"体裁备"赞赏杜甫善于运用五言、七言、绝句、律诗等诸种诗歌形式。杜甫经历的是唐王朝由开元盛世转向衰微的历史时代,特别是中晚年遭遇了"安史之乱";作为灾难时代反映的杜诗,充满着"不眠忧战伐"、 "穷年忧黎元"的沉痛的心情;因此陈毅以"干戈离乱中,忧国忧民泪",概括杜甫的不幸遭际和杜诗所表现的"忧国忧民"的慈善情怀,以示同情与称赞。在同情杜甫人生不幸和赞赏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方面,毛泽东与陈毅的观点是一致的,只不过毛泽东的艺术"兴趣"是"偏于豪放"派而已。
毛泽东十分"喜欢李白",称赞李白的诗歌"文采奇异,气势磅礴",对李白的浪漫精神及浪漫派诗风情有独钟。陈毅对李白的诗也十分喜爱,也有精确独到的评价。他在《冬夜杂咏?吾读》中写道:
舌误太日侍,昔硐浪漫朱。大不满现实,遂为游仙醉。李白的诗歌雄奇、豪迈、奔放、想象丰富奇特,感情激越,景色壮丽,笔调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吸取养分,因而构成了他诗歌特有的瑰玮绚烂、飘逸、潇洒的浪漫色调,成为继屈原之后的积极浪漫主义的新高峰;可见陈毅的"喜有浪漫味"的阅读感受和概括是非常准确的。对李白诗中有关纵酒、求仙的描写(如《月下独酌》诸首),过去一般人都笼统地判之为消极情绪的表现。而陈毅却强调了"大不满现实"的见解。李太白为何游仙纵酒?是由于对现实大为不满的缘故。对此,毛泽东曾说"李白有道士气"。李白的纵酒游仙,恐怕不能完全排除他自小向往个性自由的人格内因以及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但就主要方面而言,又确实是因对现实的"大不满"。纵观李白的生平和创作,其"大不满"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对权贵的不满,因此他的诗常表露出蔑视权贵的傲骨;二是对"安史之乱"的不满,因此他这类诗表现出一种为平息叛乱而"不惜微躯捐"的心情;三是对黎民受苦受难的现实的不满,因此他的诗常表现出对黎民疾苦的关注、同情。毫无疑问,李白无权无势,自身难保,他只有"大不满"和"游仙醉"而已,还能真正解决什么现实问题呢?应当说,毛泽东和陈毅对李白诗歌的基本内容与形式的阅读感受及判断,都各有道理,都是正确的。
毛泽东爱读白居易的诗,特别是他读《琵琶行》时曾以"批语"的形式点明"作者与琵琶演奏者有平等心情",称赞自居易的诗真切地寄托了自己的遭遇与情怀,并认为这是"白诗高处"。陈毅也爱读白居易的诗,也有自己的独特感受与见解。他在《冬夜杂咏?吾读》中写道:
买尔大诗,皖仞硐沫总。一生事白描,古今谁能继?自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诗歌运动的积极倡导者,其诗歌语言朴实、通俗、浅显、畅达,老妪能解;同时他的诗歌重视反映劳动者被残酷剥削的现实,重视揭露、讽刺社会黑暗现象(如《秦中吟》等),对权贵的丑恶本质及嘴脸有深刻的认识;因此陈毅用"晓畅有深意"的诗句予以如实概括。陈毅还称道白居易"一生"都从事"白描";既谓"一生",即并非单纯"技法"问题了,而主要是指一种文字简练单纯而不加渲染烘托的一贯的创作风格。陈毅十分欣赏这种白描风格,因此他深情地发问:白居易以来有谁继承了这种白描风格呢?意在强调白居易诗风的独特性、独异性。应当说,陈毅对白居易诗歌的评价显得更全面一些。
毛泽东也爱读苏轼、辛弃疾的诗词。他1964年5月5日曾将苏轼诗《惠崇春江晚景》其二中的名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书赠给柳亚子。苏轼、辛弃疾均属豪放派,他们是宋代豪放派词家的代表。"兴趣'偏于豪放"的毛泽东十分看重苏辛的词,特别是对辛词的研读尤勤尤多。陈毅也很喜欢读苏辛的词,并且也有自己的看法。他在《冬夜杂咏?吾读》中写道:
吾喜长短句,最喜是苏辛。东坡胸次广,稼轩力万钧。"长短句"是词的别称,因其多数曲调的句法长短不一而命名。
陈毅给苏轼(号东坡居士)以"胸次广"的评说。"胸次",胸中,胸怀。其"胸次广"的特点该是表现在多方面的。苏轼一生坎坷不平,长期失意,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诬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被贬谪黄州,宋哲宗时又被贬谪惠州、琼州。他对所遇的不平与打击都想得开,仍能固守乐观、豪爽的将申,"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正是他这种精神、"胸次"的突出表现。同时他的"胸次广"还表现在词的内容的拓宽方面;在他的词苑里,怀古、咏史、说理、谈玄、抒情、咏山、吟水、赠友等内容皆有,所涉范围极广。这种丰富的内涵,无疑是同创作主体宽阔的"胸次"、视野大有关系的。此外,其"胸次广"亦该体现在他那气势磅礴、笔力纵横、不为声律所囿缚的豪放词风上。正是由于上述基本因素,便形成了陈毅所论断的"东坡胸次广"的特色。对辛弃疾,陈毅则予以"力万钧"的评说,这也是依据思想内容、艺术风格及阅读感受作出的论断。辛弃疾的不少词尽力倾吐了抗金的宏愿和壮志难酬的激愤,对屈辱投降的权奸予以了强烈谴责,有力地抒发了要求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爱国热情。在词风上,他更是激情澎湃,慷慨悲歌,风骨挺拔,以豪放见长,如《破阵子》等。正是由于他多以雄劲笔力赋壮词、表壮心、言壮志,因而气势高昂,力如"万钧"。陈毅的评价是准确而富有概括力的!事实上,毛泽东和陈毅的诗词受"苏辛"词风的影响是不小的,这都是他们喜读"苏辛"词的结果。
毛泽东和陈毅对文学不仅都有浓厚的兴趣,而且都有深广、切实的研究,有深刻独到的见解。他们的诗词的成功,与他们广泛学习古典诗词并从中吸取滋养分不开。他们的诗词创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艺术传统增添了新的生命力。
着意"耕耘",坦诚"切磋"
毛泽东和陈毅都有很高的诗词修养,他们不但各自着意 "耕耘",而且相互坦诚"切磋"。他们植根于特定年代的革命生涯和民族优秀艺术传统的深厚根基上的诗词创作,都取得了杰出成就。
毛泽东擅长旧体诗词创作,是二十世纪继承中国古典诗词辉煌艺术传统的佼佼者之一,被誉为"伟大诗人",在海内外产生过重大影响。其著名集子《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初版)共收诗词67首,其中诗33首,词34首,《沁园春?雪》、《忆秦娥?娄山关》、《蝶恋花?答李淑一》、《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等,为其代表作。陈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文学研究会",曾致力于诗歌和小说的创作。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开国后的和平建设年代,他都拨冗笔耕不辍,先后创作了许多旧体诗和少量新诗。《陈毅诗词全集》(陈吴苏编,华夏出版社1993年初版)共收诗词357篇(尚有些诗章已在战争环境中散失),另有译诗二篇。全集分为"春之年华"、"戎马生涯"、"建设国家"三部。其中《赣南游击词》、《梅岭三章》等,为代表作。毛泽东和陈毅的诗词,较之古代诗词而言,在内容上都有了革命性的变化,他们都以诗词为新民主革命和新中国建设歌唱,为赢得人民的理想的未来歌唱;他们的诗词都是与自己所处时代的人民的革命和建设的事业密切相关的独特史诗。毛泽东诗词常追踪着国际国内历史演进的足音前进;尤其是国内的历史运动、历史转折、历史飞跃的艺术记录,着重反映的是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中期的国内的革命和建设的本质生活世界。既反映了自己青年时代的斗争生涯;反映了大革命由低潮走向高潮,尔后又急转低潮,并终不免濒临失败的史实;反映了土地革命时期的主要斗争方面,诸如秋收暴动,保卫井冈山的斗争,开辟赣南、闽西根据地的斗争,"争取江西"的
"同在一个诗的世界里"
--毛泽东与藏克家
臧克家在《毛泽东同志与诗》一文里说过:"我个人所以不避嫌疑对毛泽东同志的诗词勇于提自己的意见,完全是他伟大的胸怀和品格使我诗情激荡,觉得同在一个诗的世界里。""同在一个诗的世界里",的确是毛泽东与臧克家诗人关系的生动写照。
毛泽东在臧克家主编的《诗刊》上集中发表自己的诗词
1957年1月,新中国第一个专门发表诗作、诗评的刊物《诗刊》创刊,作为该刊主编的臧克家,首先想到的是在《诗刊》创刊号上发表毛泽东的诗词。当月8号,臧克家和徐迟等人给毛泽东写信,附上了传抄的8首诗词,请求作者审正,并提供新的作品,以便正式发表。12日,毛泽东给臧克家等人写了回信:
克家同志和各位同志:
惠书早已收到,迟复为歉,遵嘱将记得起来的旧体诗词,连同你们寄来的八首,一共十八首,抄寄如另纸,请加审处。
这些东西,我历来不愿意正式发表,因为是旧体,怕谬种流传,贻误青年;再则诗味不多,没有什么特色。既然你们以为可以刊载,又可为已经传抄的几首改正错字,那末,就照你们的意见办吧。
诗刊出版,很好,祝它成长发展。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这些话仅供你们参考。
同志的敬礼。
毛泽东
1957年1月12日
1月25日出版的《诗刊》上,发表了上述毛泽东致臧克家等人的信件,并刊载了他的18首诗词:《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西江月?井冈山》、《如梦令?元旦》、《清平乐。会昌》、《菩萨蛮.大柏地》、《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念奴娇?昆仑》、《沁园春。雪》、《七律.赠柳亚子先生》(后改"赠"为"和")、《浣溪沙》(后加题《和柳亚子先生》)、《浪淘沙?北戴河》、《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的诗词与信件的正式发表,是我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广大群众早就翘首期盼的盛举。《诗刊》的《编后记》说:"读着这些雄伟瑰丽的诗篇,是不能不令人赞叹的。毛主席不但是伟大的革命领袖,同时也是伟大的诗人。我们相信,这些诗词和来信的发表,在我们的生活中和斗争中,在我们的文学事业中所将要发生的深刻的影响,将是不可估量的。"由于集中发表了毛泽东的18首诗词,形成排队购买刊物的热烈场面,给文学史上平添佳话。毛泽东诗词发表后,"注家蜂起",很快形成了学习与宣传的热潮。可以设想,如果那时臧克家等人不上书毛泽东请求发表其作品,那么毛诗与世人见面,不知要往后推迟多少年。
此后,毛泽东凡有诗词发表,也常常通过《诗刊》与广大读者见面。
共同切磋诗艺
毛泽东与臧克家的关系,不只是伟大领袖与普通作家的关系,他们还是切磋技艺的诗友。1956年冬天,《中国青年报》为了适应青年同志学习毛泽东诗词的需要,约请臧克家写了一篇赏析《沁园春?雪》的文章,这就是发表在11月23日该报上的《雪天读毛主席的咏雪词》。此文不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连毛泽东本人读后也有知音之感。1957年1月14日,毛泽东在召见臧克家等人谈诗的时候,欣喜地对臧说:"你在《中国青年报》上评论我那篇《咏雪》的文章,我看过了。"臧克家乘机问道:"词中'原驰腊象'的'腊'字怎么解释?"毛泽东和蔼地反问:"你看应该怎样?"臧克家说:"如写作'蜡'比较好讲,'蜡象'正可与上面的'银蛇'映对。"毛泽东点头说道:"好,你就替我改过来吧。"从此,《沁园春?雪》中的"腊象"便改定为"蜡象"。通过这件事,臧克家进一步认识到伟大领袖平等待人、真诚相见的崇高品德,所以此后他对毛泽东诗词敢于坦率地表示个人的意见。
1960年前后,为了准确地将毛泽东诗词译成外文,中宣部文艺处长袁水拍召集臧克家、叶君健,共同汇集了17条对作品中字句的不同理解,请作者亲自回答。袁水拍将17题打印后给了臧克家一份--白纸绿字共三张。后来,袁水拍带着17题向作者请教,毛泽东一一作了回答。过后不久,袁水拍便把毛泽东的回答告诉了臧克家。如:怎样理解"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者的意思是指"由谁来统治中国"。又如怎样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臧克家等三人整理了两种说法:"队伍在高山峻岭中如细浪,如走泥丸;或说山岭本身像细浪,似泥丸。"毛泽东认为"两说均可"。已经30多年过去了,这三张绿字白纸已成为海内珍贵的"孤纸",而臧克家却还完好无缺地保存着。
为了更好地向毛泽东请教,也为了向领袖兼诗友坦陈自己对诗歌问题的一些看法,臧克家曾致信毛泽东要求面谈。1961年11月4日,臧克家收到毛泽东的一封回信,信中写道:"因忙未能如愿面谈,还是等一会儿吧。明年一月内我看得抽出一个时间,和你及郭沫若同志一同谈一会儿。"司年12月26日,毛泽东又来信说道:"几次惠书,均已收到,甚为感谢。所谈之事,很想谈谈,无耐(奈)有些忙,抽不出时间来;而且我对于诗的问题,需要加以研究,才有发言权。因此,请你等候一些时间吧。专此奉复,敬颂撰安!"臧克家曾用诗句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情:"我会舒心地静静等待,等待那电话特别铃声的召唤。"然而,此后信息杳然,令人倍感遗憾。
1962年,《词六首》在《人民日报》发表之前,毛泽东曾将其寄给有关同志广泛征求意见,臧克家提出了几处修改意见。如原来《词六首》的小序说:"这六首词,于一九二九一一九三一年,于马背上哼成的,通忘记了。"臧克家替作者勾去了第一个"于"字。1962年4月24日,毛泽东致信臧克家说:"你细心给我修改的几处,改得好,我完全同意。还有什么可改之处没有,请费心斟酌,赐教为盼。"1964年兀旦,《毛泽东诗词》正式出版之前,先出了个征求意见本。遵照毛泽东的意见,开了一个有20多人参加的会议,好多位中央负责同志和文艺方面的领导人都出席了。毛泽东用大粗铅笔关骚受瀚墨鳙页∑乃圆璐颧峙)(酾躅啪)3 净冯)(诬溺宅写了张条子:"请同志们一议。"~在那次座谈会上,大家进行了认真地讨论;有些同志建议其中的三首诗词可暂不收入集中,毛泽东后来表示同意。会前,臧克家与葛洛商讨,准备了23条意见,会后托毛泽东的秘书田家英带转。《毛泽东诗词》正式出版之后,臧克家即时拜读一遍,发现其中13处采纳了他的意见,包括标点、个别字、小注中的字句,还有整个句子的调换,他"心里激动而又感动,感动而又钦敬!"
如果把诗人毛泽东比做高山,诗人臧克家只不过是一个小丘。但臧克家对毛泽东诗词提的许多意见,都被作者高兴地采纳,使其作品更加精益求精。"海纳百,有容乃大。"如果把毛泽东诗词视为大海,那么,古今诗人的作品或意见,乃是汇人这个大海的河流或小溪。
共同探研诗歌理论
毛泽东在给臧克家、陈毅等人的信件中,在对友人的谈话中,多次涉及诗歌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作为毛泽东的诗友,臧克家写了一系列文章,深入宣传、阐释毛泽东的诗歌理论。臧克家写的重要文章有:《精炼?大体整齐?押韵》,载《红旗》1961年第21、22期合刊;《新诗旧诗我都爱--新诗,照着毛主席指示的方向前进》,载1962年5月23日《文艺报》第5、6期合刊;《论诗遗典在--学习(毛泽东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载1977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在民歌、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新诗》,载《诗刊》1978年7月号;《毛泽东同志与诗》,载《红旗》1984年第2期;《毛泽东同志的新诗观》,载1990年5月21日《人民日报》。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论述了毛泽东的诗歌理论,或评论诗的形象思维,或阐述毛泽东对新、日体诗的看法,或根据毛泽东的指示探讨新诗发展的道路,等等。由于毛泽东的特殊身份,由于臧克家与毛泽东的诗谊,由于臧的文章内容丰富、情深意浓,故在文坛和诗歌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关于"诗要用形象思维".
1965年7月21日,毛泽东给陈毅写了一封谈诗的信,信中特别提到诗的形象思维问题。毛泽东说:"又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形象思维是一切文学艺术最显著的特征,作为有丰富创作经验的诗人,臧克家对"诗要用形象思维"的问题,感受是特别深的。他认为"诗歌和一切文艺作品,应该是'形象思维'开出的花朵,以它的色香动人"。毛泽东之所以强调"诗要用形象思维",是为了匡正新诗创作中存在的问题:"几十年来,新诗的散文化倾向是严重的。抽象的说教,直白的道情,使诗失去了鲜明的形象,减却了引人人胜的魅力,读作品时,不能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毛泽东同志与诗》)臧克家不仅认识到"形象思维"的重要性,他还联系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说明了怎样才能创造出成功的艺术形象。臧克家指出:"一切创作的素材,一切人物、事件的形象,从斗争生活的实际中才可以取得,在进行创作时,才能用形象去思维。生活越深广,形象也就越丰富,在概括的时候,有所取,有所舍,有所爱,有所憎。"赋、比、兴,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三种表现手法。毛泽东指出, "赋也可以用",但是强调了"比"、"兴"。为什么对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会有轻重厚薄之分呢?臧克家认为,这是为了突出诗的"形象思维"。"赋","敷陈其事而言之也",容易"直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比"、"兴"较"赋",更具形象性。臧克家写过《谈比喻》的专论,他认为诗歌用喻"能给人以活生生的印象","好似绿叶扶映了红花,锦绣上添了灿烂的花朵"。毛泽东自我欣赏的他的诗词佳句,比、兴的意味都很浓厚,如"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两句。据毛泽东说,那是"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一到娄山关这种战争胜利和自然景物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自以为颇为成功的这两句话。"
2.摆正新体诗与旧体诗的关系
关于旧体诗词,毛泽东曾发表过以下看法:"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又说:"形式的定型不意味着内容受到束缚,诗人丧失个性。同样的形式,千多年来真是名家代出,佳作如林。固定的形式并没有妨碍诗歌艺术的发展099(《最好的怀念》第71页)毛泽东主张旧体诗词应在诗坛占一定地位,并且以自己的光辉创作成就扩大了它的影响。对于不懂诗词格律的青年人来说,旧体诗词会"束缚思想";但如对这种形式驾驭自如,则并不会影响内容的表达。毛泽东的主张与实践,使中国传统的诗词得到复兴,这是对五四文学革命的再革命。臧克家说:"五四运动新诗闹革命,反对旧诗的封建内容、陈词滥调,把这种有着悠久历史传统、为历代人民所喜爱的形式也连带反对掉了。从此,弄成了新旧诗对立的一个局面。"毛主席用远见的目光、公允的大手,摆正了新旧体诗的地位和关系,为旧体诗争得了一席之地。对此,臧克家心悦诚服,精神振奋。他说:"每当一本杂志到手,看到新诗、旧诗争艳并美,像开在一个畦子里的花,心里就高兴地想道:这是毛主席文艺思想胜利的结果呵。"(《新诗旧诗我都爱》)
3.探索新诗发展的遁路
毛泽东虽然喜欢旧体诗词,但他还是主张"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一切以人民的需要为取舍的标准,摒除偏私,顺应时代潮流。可是,对新诗,他没有过系统性论述。从现有的片言只语中,给人的印象有点纷纭,甚至有互相矛盾的感觉。比如,一方面说,"新诗的成绩不能低估";一方面又说,"用白话写诗,几十年来,迄无成功"。如何理解这种看来似乎互相矛盾的说法呢?臧克家认为:"'迄无成功',是就形式说的;'不能低估',是对它发生的战斗作用说的。"不回避有争议的理论问题,并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是臧克家阐释毛泽东诗论的一个重要特点。
毛泽东不满意新诗创作的现状,曾提出过许多宝贵意见力图加以改进。如说:"新诗,应该精炼、大体整齐、押大致相同的韵";"在民歌、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新诗";"将来趋势,很可能从民歌中吸引养料和形式,发展成为一套吸引广大读者的新体诗歌"。臧克家根据自己创作新诗的丰富经验,和对中国传统诗歌(包括民歌)的深刻理解,细心体会毛泽东指示的涵义。他说:"总结他老人家的意思,是希望新诗的形式民族化--从古典诗歌和民歌中吸取营养与形式,在思想内容方面反映时代精神与社会主义伟大现实,最终达到诗的大众化、民族化。''(《毛泽东同志与诗》)臧克家的这个理解,抓住了毛泽东谈话的要害。毛泽东说:"要用形象思维的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主要指的就是诗歌的内容。提出"精炼、大体整齐、押大致相同的韵",意在校正新诗的散漫和自由化。"在民歌、古典诗歌基础上发展新诗",可以保持新诗的民族风格,防止它过分洋化。臧克家还说:"毛泽东同志为新诗设计的方案,我看是可行的康庄大道。当然,新诗走向完美的最终目标,可行的路子不只有一条。"(《毛泽东同志的新诗观》)臧克家根据自己对毛泽东诗学观的理解,并联系自己创作的体验,提出了"诗要三顺"的主张:"看来顺眼,听来顺耳,读来顺心。"新诗实现"三顺"之时,那将是大众化的民族形式完成之际。
有特色的毛泽东诗词讲解
从五六十年代过来的人,很多人都读过臧克家关于毛泽东诗词讲解的文章,并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7年10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十八首讲解》,就是由臧克家讲解、周振甫注释的小册子。它是我国最早诠释析赏毛泽东诗词的著作。之后,随着毛泽东诗词发表数量的增多,它又增添了一些讲解的内容,'先后更名为《毛主席诗词讲解》、《毛泽东诗词讲解》出版增订本。至90年代中期,该书已累计印行了120万册。此书为什么能再三印行、畅销不衰呢?臧克家在《我与毛泽东诗词》中这样分析了其中的原因:"一是它问世最早,热爱毛泽东诗词的同志,希望看到对内容的讲解、时代背景的描述,它应运而生,受到欢迎。再者,周振甫同志是渊博有识的老学者,他所做的注释比较详尽而确切。"依笔者看来,臧克家对毛泽东诗词所做的有特色的讲解,乃是该书畅销不衰的根本原因。
那么,臧克家对毛泽东诗词的讲解,究竟有什么特色呢?笔者以为有以下四点:
第一,笔锋常带感情,热爱毛泽东及其作品的深情厚意溢于言表。
臧克家敬仰毛泽东的人品与诗品,毛泽东是他心头的一座
永远磨不掉的丰碑。藏冗豕评论七、侔尔诗叫,个疋一般义乙,队赏,而是借评论作品展现作者的伟大人格与卓越诗艺,以便使自己与读者共景仰同学习。1991年11月27日,臧克家写了一篇《重读毛主席和柳亚子诗词三首》的文章,该文开篇写道:"毛主席的诞辰快到了,他在世的时候,这一天,我全家总是高高兴兴地吃寿面;今天,'我想写点什么寄托我的怀念之情。打开《毛泽东诗词鉴赏》,在像片插页上,看到了1949年毛主席和柳亚子先生在香山会面的这一帧,亲切微笑,两双大手紧紧握在一起。看了毛主席与柳亚子先生的合影,我心情激动,有一种不可言传的东西紧紧地与我联系在一起。又在目录上看到了这两位老前辈唱和的3篇诗词,感情一动,文思来了。立下题目,马上走笔。"臧克家热爱毛泽东,由毛与柳的合影想到了自己与领袖的关系。以这种"不可言传"的深厚感情做纽带,写出的诗评自然是感人的。臧克家讲解毛泽东诗词,不是客观主义的文艺评论,而是全身心的投入,他尽量使自己的思想感情、艺术趣味与毛泽东的作品靠拢,以便产生共鸣,并感染读者。1956年11月,他在评论《沁园春'雪》时写道:"玻璃窗外,大雪飘飘。案头上摆着我在八达岭摄的照片,那蜿蜒的长城,在逗人的诗兴。这时候,我拿起毛主席咏雪的《沁园春》来诵读,觉得好似比以前了解得更深透了一些。"这段话说明,臧克家的赏析文章,与毛泽东的原作有两点重合:一是冬天的雪景,二是长城的景观。这种重合,造成了一种诗的气氛,一种原作与评论相交融的氛围。有了这种氛围,不仅评论者便于进入诗的意境,也引导读者投入其中。读臧克家的评论,使你对毛泽东诗词的理解得到升华,但这不是耳提面命地说教,而是形象的感染,情绪的融化。
第二,对毛泽东诗词的内容理解得较准确。
评论毛泽东诗词,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有的理解,可能符合作者的创作初衷;有的理解,可能有背于作品的原意。通过不同意见的争鸣,见解会越来越接近正确。1945年秋,重庆的《新民报晚刊》登载了《沁园春?雪》,引起轩然大波。反动文人攻击毛泽东有"帝王思想",郭沫若撰文予以痛击。当时郭沫若是这样理解这篇作品的寓意的:"我的揣测是这样:那是说北国被白色的力量所封锁着了,其势汹汹,'欲与天公试比高'的那些银蛇腊象遍山遍野都是,那些是冰雪,但同时也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甚至外来的成吉思汗的那样一大批'英雄'。那些有帝王思想的'英雄'们依然在争夺江山,单凭武力,一味蛮干。但他们早迟会和冰雪一样完全消灭的。这,似乎就是这首词的底子。"应当指出郭沫若从政治上批判反动文人对毛泽东词作的歪曲和攻击,这是完全正确的;但他对作品?底子"的理解,似乎并不符合原词的内涵。因为郭把北国雪景当成了否定的形象,对五位封建帝王也是一笔抹煞的。笔者认为,要揭开《沁园春?雪》的"底子",有三个问题需要弄清楚:第一,北国的雪景有何寓意;第二,对历史上的封建帝王怎样评价;第三,词末的"风流人物"是指什么人。1956年11月,臧克家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的那篇《雪天读毛主席的咏雪词》,比较正确地分析了作品的涵义。该文写道:"这是一首'咏雪'的作品,比起过去所有同类题材的作品来,意境都高妙,气派都雄浑,题为'咏雪',实际上,它不仅仅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而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诗。上半阕写景,下半阕抒情,一气呵成。由祖国河山的庄严美丽,想到英雄人物为它献身,这里边,有对祖国热爱的豪情,有对古今英雄人物的缅怀、评价和期望。这里面,景与情融合在一起,古代和现代一脉相通。"笔者认为,臧克家的文章较好地解决了上面提到的三个问题:第一,说明北国风光是肯定的形象,它"庄严美丽",费托了诗人"对祖国热爱的豪情";第二,对古代帝王一分为二,既肯定他们的贡献,又指出他们的不足;第三,"风流人物"是指"革命领袖人物"和"革命的英雄们"。将臧文与40年代郭沫若写的那篇文章加以比较,即可看出理解毛泽东咏雪词的长足进步。
第三,善于艺术分析。
臧克家讲解毛泽东诗词的文章,大多写于50年代至70年代。与同时期其他阐释毛泽东诗词的文章相比,臧克家的艺术分析更胜一筹。这是因为臧克家是一位新诗、旧诗都爱的诗人,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能体会到毛泽东诗词创作的艺术佳境。
在讲解毛泽东诗词时,臧克家常把描写对象、创作主体、读者感受,融为一体进行分析。评《卜算子?咏梅》时写道:梅花"在风雪连天、冷冰百丈的环境中,她花枝俏丽,十分传神,最先向人问报告春天的消息。等到大地春回,百花齐放,她在花丛中发笑,欢乐地和大家一道共同享受这风和丽的大好春光"。--这是对创作客体梅花的描述。"咏梅,是梅花的赞歌",也是诗人"自己人格的写照"--这是对创作主体的分析。"梅花的形象和风格,可以使我们想象到坚持真理、英勇卓绝的革命者的高贵品格。"--这是阅读感受。"这首词,写得很蕴藉,句子极俏丽,使人一读再读,越咀嚼,越有味"--这是融会创作主体、描写对象、读者感受所得出的结论。这种讲解,比起思想、艺术两张皮的分析来,当然有血有肉,受到人们青睐。 '
由于臧克家饱尝过诗歌创作的甘苦,深知其中三昧,故他对毛泽东诗词的艺术佳境,能发微探胜,言他人之未言。他在讲解《水调歌头?游泳》上、下阕的关系时说道:"从游泳引申到社会主义建设,是有一条线在贯穿着的,这便是长江,便是由长江引起的'宏图'。由近及远,由已经实现了的,想到即将着手去实现的,这不十分自然吗?"毛泽东的游泳是横渡长江,眼前的修建长江大桥和未来的"更立西江石壁",都与长江有关。长江像一条红线,把词的上下阕联在一起,使全词文脉连贯、浑然一体。不擅长艺术推敲的人,是不会这样发现创作中的奥妙的。
至于为众多评家经常谈论的毛泽东诗词的公认的艺术特征,诸如形象思维、古为今用和推陈出新、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等问题,臧克家在论述毛泽东诗词时也经常提及,所不同的是,他不空讲大道理,而是把理论融化在自己的体验中。臧克家是这样分析《念奴娇?昆仑》的表现手法的:"咏昆仑这样一个题目,实在是不容易下笔,一座昆仑怎样去写它?毛主席从许多可写的东西里抓住了一点,而这一点对于这座高山来说特征性是很强的。这特点是什么?就是'高寒'。因为高寒积雪,一旦消融,为患人民。"诗人"从昆仑说到它的高寒,从高寒想到要把它裁成三截,最后以'环球同此凉热'作结。题目是写一座大山,实际上呢,把一个伟大的理想和抱负也写出来了。瑰丽的高山形象,伟大的革命思想,独特的艺术表现,三者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这一段话,没直说形象思维,但形象思维渗透其中;他也没直书革命浪漫主义,但革命浪漫主义贯穿始终。又如分析《蝶恋花?答李淑一》,臧克家称道作者,"一方面,他把人神话了,另一方面,又把神人格化了"。这种表现方法,"新颖大胆,打破成规,不落俗套,给人一种清新独特的感觉"。这里,对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神话的分析,又是何等深刻。在论述毛泽东诗词的"两结合"创作方法时,臧克家精辟地说道: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这两种创作方法虽然不同,而扎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则一。究其实,他的现实主义作品中也不无浪漫主义成分,浪漫主义作品中,也离不开现实生活。因此,可以说,毛泽东诗词是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能结合的典范。"(《诗声动远听》)作为一向追求精练、含蓄的诗歌作者,臧克家对毛泽东诗词的精练、含蓄尤为赞许。他说:"毛主席重上井冈山,抚今追昔,地覆天翻,内容多么丰富。他只用了'到处莺歌燕舞,更有潺潺流水,高路人云端'三氤来描绘自然景色,实际上却象征了整个新中国的生气勃勃的刀千气象,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精练产生于高度的艺术概括力,这不只是表现手法问题,它是和思想内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臧克家由诗词的精练性,引申到艺术与生活能辩证关系,见解十分精辟。这种评论,包含了他多年的创作体验,真可谓"甘苦寸心知"。
第四,传达毛泽东的诗外之音。
臧克家与毛泽东以诗为媒,成为诗友。臧克家亲聆过毛浑东谈诗,毛泽东的有些诗词在未发表之前,先寄给臧克家征球意见。田家英作为毛泽东的秘书,也不断向臧克家介绍毛泽寿诗词写作的情况。1960年前后,为了准确地将毛泽东诗词诨成外文,中宣部文艺处长袁水拍召集臧克家、叶君健,共同汇集了17条对作品中字句的不同理解,请作者亲自回答。通趔以上直接或间接的交往,臧克家了解到不少关于毛泽东诗词写作的内部情况。凭着这些优越的条件,臧克家讲解毛泽东诗访时心中自然比较有底。他的一些文章,无形之中传达出了毛拇东的诗外之音。臧克家自己说道:"今天看起来,我写的这些'讲解'文字,大都是即兴之作,缺乏研究分析的科学性,舞情趣,凭热情,对原作作了一点很浅显的欣赏而已。但是,写这些短文,是凭借独特的优越条件。对诗词中的疑难之可以直接请教毛主席,田家英同志在电话中便把问题解决所以字句意义的准确性我在文章里无形中告知了读者。侈'莫道君行早',君,毛主席说,指作者。'枯木朽株齐努歹系指我方。"(《我与毛泽东诗词》)这段话虽有自谦的成分,也道出了他的某些讲解,的确传达出了作者的声音。
"千年不遇我逢辰"
--毛泽东与胡乔木
胡乔木(1912--1992),江苏盐城人,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的笔杆子、理论家。他长期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主管过党的宣传工作,与毛泽东接触较多。他1965年写的七律《七一抒情》之一,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自己与领袖的交往以及对一代伟人的爱戴之情:
如此江山如此人,千年不遇我逢辰。挥将日月长明笔,写就雷霆不朽文。指顾崎岖成坦道,笑谈荆棘等浮云。旌旗猎猎春风暖,万目环球看大军。胡乔木与毛泽东在诗词上虽无唱和之作,但他在一定程度
上充当着毛诗跟社会联系的纽带;毛泽东认真为胡改诗,大有点铁成金之妙;胡乔木主持编辑《毛泽东诗词选》,为群众学习、研究伟人的光辉作品提供了较好的版本。这些都说明,毛泽东与胡乔木在诗词交往方面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诗歌友谊。
联系作者、诗家、读者的纽带
1958年,毛泽东"读六月三十日《人民日报》,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浮想联翩,夜不能寐。微风拂煦,旭日临窗。遥望南天,欣然命笔"。他一日之内,一气呵成,哼出了《七律二首?送瘟神》。其一云:"绿水青山枉自多,华陀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其二为:"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在7月1日创作这两首诗的同一天,毛泽东还给胡乔木写了一封信:"睡不着觉,写了两首宣传诗,为灭血吸虫而作。请你同《人民日报》文艺组同志商量一下,看可用否?如有修改,请告诉我。如可以用,请在明天或后天《人民日报》上发表,不使冷气。灭血吸虫是一场恶战。诗中坐地、巡天、红雨、三河之类,可能有些人看不懂,可以不要理他。过一会,或须作点解释。"这很清楚地表明,毛泽东要通过胡乔木这一中介,使他的诗词与广大读者见面。但《送瘟神》并没有在两三日之内发表,而是于三个月之后才见诸报端。这是由于作者反复推敲修改,因而推迟了发表的时间。
10月3日《人民日报》刊载的《送瘟神》,其中有一句最初是"千村薜苈人遗矢"。有些读者感到其中的"薜苈"一词语义不明;有的论者将其一分为二地解释为:"薜指薜荔,蔓生植物;苈指葶苈,草名。"1966年4月5日,胡乔木就毛诗注释中遇到的问题,写信向毛泽东请示。信中提到:"《七律?送瘟神》中的'千村薜苈人遗矢',据读者来信建议和查阅有关典籍结果,拟作'千村薜荔人遗矢'(苈只用于葶苈,系十字花科植物,即萍菜;萍字不与薜连用,亦不单用)。"胡乔木不仅反映了读者的意见,而且提出了修改的建议。毛泽东阅悉战略实践,被迫突围长征的壮举,遵义会议后继续麾师北上的状况,抗战及转战陕北的状况等;既对抗战胜利后的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南京解放的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社会历史的巨变,以及中国人民的建设热情作了反映,同时也对反华逆流与霸权主义给以了蔑视与反击;同时还兼及爱情生活、与友人交往的生活、探访游览生活等。陈毅的诗词也具有重大而独特的史诗价值。从红军初创时期的艰苦岁月到开国后的年代,从井冈山会师、赣南游击、江南抗日、淮海战役,直至开国大典和建国后的军事、政治、外交、经济建设,他都留下了诗章。他的诗词的独异的珍贵处,在于对中央红军被迫突围北上以后那三载岁月里的南方革命根据地的斗争风云,作了众莫能及的真切反映。在中央红军主力实行战略转移之后,陈毅所率领的南方红军游击队,怎样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而度过重重难关,并最后成为南方各省的"战略支点"?在芦沟桥事变以后的抗战时期,南方八省十几个地区的红色游击队,又怎样下山编成浩浩荡荡的新四军,怎样奋勇投入抗战行列与坚持抗日统一战线?在那些世所罕有的艰苦斗争的日子里,陈毅又是怎样"九死一生"地度过来的?他作于1936年夏的《赣南游击词》写道:天将晓,队员醒来早。露侵衣被夏犹寒,树间唧唧鸣
知了。满身沾野草。
天将午,饥肠响如鼓。粮食封锁已三月,囊中存米清可数。野菜和水煮。
日西落,集会议兵机。交通晨出无消息,屈指归来已误期。立即就迁居。
夜难行,淫雨苦兼旬。野营己自无篷帐,大树遮身待晓明。几番梦不成。
天放晴,对月设野营。拂拂清风催睡意,森森万树若云屯。梦中念敌情。
休玩笑,耳语声放低。林外难免无敌探,前回咳嗽泄军机。纠偏要心虚。
叹缺粮,三月肉不尝。夏吃杨梅冬剥笋,猎取野猪遍山忙。捉蛇二更长。
满山抄,草木变枯焦。敌人屠杀空前苦,人民反抗气更高。再请把兵交。
讲战术,稳坐钓鱼台。敌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备我偏来。乖乖听安排。
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
勤学习,落伍实堪悲。此日准备好身手,他年战场获锦归。前进心不灰。
莫怨嗟,稳脚度年华。贼子引狼输禹鼎,大军抗日渡金沙。铁树要开花。
这是陈毅对赣南三年艰苦、残酷的游击战争全貌的真切写照既可见昼夜雨晴全天的游击生活状况及灵活机动的游击战术又可见游击健儿的士气、素质、崇高理想、坚强意志、坚定侄念、乐观精神与克敌制胜的力量源泉,具有独特的"诗史"侈值。他的另一代表作《梅岭三章》写道: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凤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陈毅在此诗题下加有一诗序:"1936年冬,梅山被围。余伤病伏丛莽间二十余日,虑不得脱,得诗三首留衣底。旋围解。"这是在面临生死关头写下的不朽诗章。首章侧重表示为革命事业献身和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次章侧重激励战友勇敢地战斗下去,夺取更多的胜利,继续努力完成未竟的革命伟业。第三章侧重写至死不移的革命理想。生为理想生,死为理想死;烈士鲜血不会白流,一定会浇灌出自由之花。这种威武不屈、誓死不渝的精神、气概、斗志、节操、决心,撼人心魄,足见陈毅的豁达胸襟和英雄本色。毛泽东和陈毅的诗词,不仅是他们本人毕生奋不顾身地顽强奋战的纪实,而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也是他们同代的革命志士为祖国和人民的解放与富强,而百折不挠地艰苦奋斗的历史纪实,这正是他们的诗词的重大"诗史"价值之所在。 '
在形式上,毛泽东和陈毅的诗词创作都没有"反叛传统",而是在民族传统形式中注入新的时代内容。相比而言,毛泽东遵从古典格律较严,而陈毅则不为旧韵旧律所囿缚,对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方法作了尝试与探索,使旧体诗歌艺术显示出一种质朴、豪爽、明快、灵活、幽默、风趣的新面貌,表现出了自由自在地创造诗词新体新韵的艺术精神。毫无疑问,无论是旧体诗还是新体诗,都是中华民族诗苑中的宝贵财富。
毛泽东和陈毅不仅各自着意耕耘不辍,而且还于闲暇专就诗学事理坦诚切磋。1964年10月底至11月,陈毅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参加阿尔及利亚"革命起义"十周年庆典及柬埔寨 "完全独立"七周年庆典,并应邀访问印度尼西亚,途经巴基斯坦、阿联、缅甸。在此西行途中陈毅写下七首五言诗,总题为《六国之行》。他写成后曾将初稿呈请毛泽东指正。为此毛泽东于1965年7月21日复信陈毅,在信中盛赞道:"你的大作,大气磅礴。"称赞陈毅长于"自由"诗创作。同时又指出:"只是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因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我看你于此道,同我一样,还未入门。"并且按照五言律的要求,为他修改了《六国之行》的第一首。取题为《西行》:
万里西行急,乘风御太空。不因鹏翼展,哪得鸟途通。海酿千钟酒,山栽万仞葱。风雷驱大地,是处有亲朋。
陈毅此首诗的原稿不得而知,但经毛泽东修改后,它已是一首不押古韵而押今韵(韵尾相同)、颔联用宽对、颈联用工对的完全合平仄常格(其中的"急"、"不"、"得"为人声字,"不"字应平可仄)的五言律了。实际上,陈毅并非不懂近体诗格律,例如他1936年在赣南深山老林中作的《三十五岁生日寄怀》,就是中两联用宽对,"东"、"冬"邻韵通押,平仄完全符合律诗规定的谨严的七律。他还有的诗则是由两首律绝并在一起组为一首的,如《岳麓山顶眺望》。可见陈毅还是懂得诗律的;然而总的说来,他并不好律诗;他性情豪放,不止在抒情时激情奔涌,酣畅淋漓,且在叙事咏物时,也常随兴所至,诗笔纵横;或许这便是造成其诗作"在字面上(形式上)感觉于律诗稍有未合"的主要原因。在赋诗时,他确实是不完全为声律所囿的;如其代表作《梅岭三章》其一其三为七言律绝,而其二则为七言古绝。在词作上。他也是不为词谱所拘泥的。例如他的代表作《赣南游击词》,既借鉴了古代《忆江南》的词调,又有所创新。《忆江南》为小令,共二十七字的单调,句法为:三、五、七、七、五;对以上诸项,《赣南游击词》十二首每首均遵从。在押韵方面,《忆江南》调要求三平韵,而《赣南游击词》十二首,除押平声韵外,还有押仄声韵的,有的则只押大体相近的韵。按旧例,必须严格依谱填词,而《赣南游击词》十二首,却并未囿于该调规定的平仄律,而是随意所需,自如地组成一篇连章体。创作实践充分表明,陈毅确如毛泽东所论断的那样,是更长于"自由诗"创作的"大气磅礴"的诗人。所谓"自由诗",是与格律诗相对而言的,既包括白话诗(例如《十年》),也包括杂言诗和大量的古风,还包括不依平仄律而填写的词曲。为什么陈毅喜爱并长于"大气磅礴"的"自由诗"?这与他的文艺理论不无关系。他在1942年冬倚马写下的《湖海诗社开征引》这首五言古风中,扼要地表明了自己诗歌创作的主张。他反对感伤诗风,主张诗要重"诗骨",要有战斗性,要反映出正义的呼声;同时他反对形式主义,反对只单纯地追求艺术技巧,主张在以思想感情为本的基础上去追求相应的艺术形式;在语言上,他主张通俗易懂,活泼流畅;在借鉴艺术经验上,他反对一味地甘当"古人奴",而主张"玩古生新意"。陈毅正是按照自己的文艺理论去创作"大气磅礴"的"自由诗"的,毛泽东的评价、论断符合陈毅诗词创作实践的主体风貌。
毛泽东致陈毅的信的内容丰富,涉及诗歌领域诸多问题;但他与陈毅所切磋的诗歌理论的最重要之点是"诗要用形象思维"。他突出地强调了诗歌最基本的创作规律、思维规律、表现规律,也可以说是强调了整个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个性规律。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创作过程,当然不可能绝对离开逻辑思维;但"形象思维"是诗歌反映与表现生活世界的特殊方式,诗歌的艺术世界主要是以艺术形象构筑起来的。应当说,毛泽东的论断主要是从广泛而丰富的诗歌创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郭沫若曾赞扬毛泽东的诗词为"形象思维第一流";陈毅的诗词的"形象思维"也异常突出;他们都善于用各式各样的独特、鲜明的艺术形象去构成诗词的意境,从而寄托自我的人民的时代的民族的审美情感、审美意识、审美理想。为了出色实现以"形象思维"反映与表现生活世界的崇高使命,毛泽东在信中还特别指出"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同时"赋也可以用"。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毛泽东和陈毅在诗词创作中都得心应手地运用了赋、比、兴手法。毛泽东诗词中的赋法,概而言之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敷陈其事",即将事物直接予以描述。如《沁园春?长沙》下阕,真实地描写了"百侣"早年的革命活动;《西江月?井冈山》实写了黄洋界保卫战的经过;《如梦令?元旦》描述了红军从古田出发,经过福建连城、清流、归化等县境而西越武夷山转移到江西境内的情景。其二是用赋法直抒胸臆。毛泽东的直抒胸臆往往同直叙其事是相结合的;如《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既概括描述了"百万雄师过大江"的宏伟场景,同时又直抒了万分兴奋激动的心情和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强意志。毛泽东诗词中运用的比法较多。如用"魔怪"比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用"风雨起苍黄"比喻政治形势的迅猛变化;用"伏虎"比喻人民革命的胜利;用"苍蝇"、"蚂蚁"、"蚍蜉"比喻可恶、渺小、狂妄的反华势力等。毛泽东在诗词创作中也运用兴法,如"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清乐平?六盘山》),文县托物韶兴.先言秋高气爽.缕缕淡云,群雁南飞,而后生情,引起所咏之辞,寄意于南方战友,回顾长征历程,展望灿烂前景,表达继续北上的决心。陈毅诗词创作的成功也与运用赋、比、兴手法大有关系。其赋法,如《哭叶军长希夷同志》,详细地叙述了叶军长顽强奋斗的一生。其兴法,如《过洮》:"陇头无复鸣咽水,汉藏自由过临洮。"以陇头流水不再呜咽而兴起汉藏两族和乐相处之意。其比法,如"番番风雨苦相催"(《大柳巷春游》),以"番番风雨"比喻寇的频繁"扫荡"。在《游阳朔》中,则连用十几个比喻状写千姿百态的山峦,淋漓酣畅地抒发了盛赞祖国壮美河山的豪情。毛泽东和陈毅对"形象思维"的创作规律的实践及对赋、比、兴手法的运用,各有特色,各有异彩。
毛泽东和陈毅的诗词创作丰富多彩,它们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经验值得后人借鉴,其昂奋风骨值得后人发扬;它们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诗歌传统在新时代里的闪光、骄傲!
1959年6月,毛泽东回到了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接着上庐山主持中央工作会议。面对家乡巨变和庐山的秀丽山『,毛泽东诗情澎湃,一周之内写出了《到韶山》和《登庐山》两首七律。7月7日,诗人把这两首作品抄送给胡乔木,请他"予斟酌,提意见,书面交我,以便修正"。在这里,毛泽东是把胡乔木作为平等的诗友,虚心听取其意见的。
同年9月7日,毛泽东又写信嘱胡乔木将这两首诗送郭沫若一阅,"看有什么毛病没有?加以笔削,是为至要"。郭沫若于9月9日和10 ,两次写信给胡乔木,坦率地提出了修改意见。他建议将《登庐山》的第二、四句,分别改为"坦道蜿蜒四百盘"、"热情挥雨洒山川"。毛泽东读信后十分高兴,于13日晨致信胡乔木说:"沫若同志两信都读,给了我启发。两诗又改了一点字句,请再送陈沫若一观,请他再予审改,以其意见告我为盼!"《登庐山》发表以前,毛泽东连续两次送给郭沫若征求意见,反复修改;而毛、郭之间联系的纽带,便是胡乔木。
1965年,毛泽东创作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鸟儿问答》。这两首词发表之前,毛泽东也曾通过胡乔木征求郭沫若的意见。郭沫若把修改意见写信告诉了胡乔木:"词两首,以后忙着别的事,不曾再考虑。我觉得不宜改动过多,宜争取早日发表。'飞跃'我觉得可不改,因为是麻雀吹牛。如换为'逃脱',倒显得麻雀十分老实了。'土豆烧牛肉'句,点穿了很好,改过后,合乎四、四、五为句也较妥帖。唯'土豆烧牛肉'是普通的菜,与'座满嘉宾,盘兼美味'似少相称。可否换为'有酒盈樽,高朋满座,土豆烧牛肉'?'牛皮炸葱,从此不知下落',我觉得太露了。麻雀是有下落还露过两次面。"毛泽东考虑了胡乔木转达的郭沫若的意见,才反复斟酌写定。
' 1966年4月,胡乔木向毛泽东反映了袁水拍对《水调歌头?游泳》词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断句的意见,即由"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恢复为初次发表时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对此意见,毛泽东当即表示同意。
毛泽东是一位非常谦虚的伟大诗人,他为了使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不耻下问,反复向诗家请教,虚心听取多方意见,一再斟酌修改。在这当中,胡乔木充当着联系作者、诗家、读者的纽带,他为毛泽东诗词的更臻完善,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点铁成金,出奇制胜
60年代初,胡乔木因病休养。毛泽东让他"迁地疗养","随气候转移,从事游山玩水,专看闲书,不看正书,也不管时事。"胡乔木在休养期间,阅读了大量的古典诗词。受到国内国际形势的鼓舞,他也很想采用旧体诗词的形式来表现新的生活内容。胡乔木告诉读者:"试写旧体诗词,坦白地说,是由于一时的风尚。"(《人比月光更美丽?后记》)这所谓"风尚",当然是指毛泽东所带动的以传统诗词形式反映现代生活内容的风气。
1964年10月下旬,胡乔木把他的第一次习作13首词从杭州寄给毛泽东。毛泽东收到这些作品后,非常喜欢,"终日把玩推敲",悉心进行修改,并亲自批送《诗刊》发表。对此,胡乔木感到喜出望外,他12月2日致信毛泽东表示感谢:"诗稿承您看了,改了,并送诗刊(现因停刊改送人民文学),这对我是极大的鼓励,非常感激。您说词句有些晦涩,我完全同意,并一定努力改进。三首词结句的修改对我也是很大的教育。"日理万机的毛泽东,对胡乔木的作品既充分肯定,又指出存在的缺点,并亲自多处修改,这是多么难得的教诲啊!胡乔木又随信寄去了他11月间续作的《水龙吟》三首,连同他按毛泽东、郭沫若意见修改过的13首,合计共16首,并附《引言》,请毛泽东一并帮他修改、审定。毛泽东收到信与稿件后,再次对胡乔木的作品进行了修改。经过京杭两地往返推敲,胡乔木的《词十六首》终于在1965年元旦《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第一期同时刊出,规格之高、影响之大,文坛罕见。
那么,对胡乔木的作品,毛泽东究竟作了哪些改动呢?有兴趣的同志可以去查一下胡乔木的诗集《人比月光更美丽》中的有关材料,本文无须一一列举,这里只是略举数例,加以说明。
毛泽东把胡乔木的《引言》改成为作者致《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编辑部同志们的信,这显得很亲切。信中说:"近日病中多暇,学习写了几首词,多关时事,略表欢喜之情,并鼓同志之劲。"又说:"至于这些词,在艺术上是不成熟的,不少地方还有些难懂,未能做到明白晓畅,以后将努力改进。"信中的有些字句,是毛泽东加的。毛泽东的改文,透露了他为什么对胡乔木的作品投入那么大的热情和精力,并坦率地指出了胡词存在的缺点。
关于毛泽东对胡词的具体修改,下面列举数例,请读者加以对照:
水调歌头(结句)
万里千斤担,不用一愁眉 万里风云会,只用一戎衣沁园春(结句)
天与我,吼风奇剑,扫汝谁共我,舞倚天长剑,扫生光
此荒唐!
长埋泪血
长埋碧血小试锋芒
初试锋芒西子犹污半面妆
西子羞污半面妆
菩萨蛮(其二)
风气异今宵,长歌意气浩 情景异今宵,天风挟海潮
菩萨蛮(其三)
此生不晓艰难事
英雄不识艰难事
菩萨蛮(其五结句)
加准确,或使感情更加鲜明,或使音调更加谐协、通俗易懂。毛泽东的修改,给胡乔木的作品增色不少,真可谓锦上添花。正如胡乔木1964年12月28日致毛泽东信所说,您的修改"实有点铁成金、出奇制胜之妙"。
但是,对于毛泽东的改笔,胡乔木也不是完全照录。有不同的看法,就跟毛泽东商量。他12月19日收到毛的第二次修改稿后,20日就在清样上作了修改,并当即复信毛泽东说:"这几首词承您和郭老几次费心修改,去掉很多毛病,增加很多光彩,非常感谢。"但对《水龙吟》其一、其五两首的结句表示了异议,并提出了自己新的想法,跟毛泽东商榷。毛泽东也很尊重胡乔木的意见。对有异议的诗句,经过反复切磋,毛泽东大多保留作者的原意。毛泽东与胡乔木的政治地位虽有很大悬殊,但他们在诗歌面前是平等交换意见的。这种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永远值得提倡!
胡乔木尝到了填词的甜头,大有一发而不可收之势。从1964年11月至1965年1月,他又写成词27首,并再次寄奉毛泽东等人斧正。毛泽东收到词作后,很快看了两遍。他认为这组作品比起前组作品"略有逊色",没有立即着手修改。在此期间,胡乔木参照郭沫若等人的意见,自己首先作了认真的修改。此后,胡乔木将修改稿经康生转呈毛泽东。毛泽东对改稿进行了再修改。9月5 ,毛泽东批康生转胡乔木,谓:"这些词看了好些遍,是很好的。我赞成你改的这一本。我只略为改了几个字,不知妥当否,请你自己酌定。先登红旗,然后人民日报转载,请康生商伯达、冷西办理。"
毛泽东言"我只略为改了几个字",这是很谦虚的说法。仔细琢磨毛泽东的修改,你就会体会到修改者付出的心血。如他把《六州歌头?一九六五年新年》中的"兔死狐藏",改为"兔死狐伤",虽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多么不同;又把该词中的"万国舞霓裳",改为"万国换新装",去司、造新词,该费用多少思量。又如,《念奴娇?重读雷锋日记》其四原句有"细观摩满纸珠光宝气",毛泽东将其改为"细观摩满纸云蒸霞蔚",从"珠光宝气"到"云蒸霞蔚",四字之改意义大不相同。
收到毛泽东的改稿后,胡乔木又作了一些修改,并删去其中的读报四首及家书末两首,他还补作了五首七律,合共为诗词26首,于9月10日托康生转呈毛泽东,请他审定。毛泽东15日批转胡乔木:"删改得很好,可以定稿。我又在个别字句上作了一点改动,请酌定。另有一些字句,似宜再思再改,如不妥,即照原样。唯'南针仰'一句须改。"毛泽东把"干戈掌、南针仰",改成"干戈掌,方针讲";并加注日:"不使人误以为仰我南针,故改。"他将《江城子?赠边防战士》中的"胜天堂"改为"胜家乡",更为通俗亲切。原《七律.七一情》中有句"旌旗猎猎春风盛",毛把"盛"改成"暖",感色彩倍增。这些精心竭虑的修改,的确为胡乔木的诗词添色少。正如胡乔木所说:"经过他精心修改过的句子和单词,自实像铁被点化成了金"(《人比月光更美丽?后记》)。胡乔木自《诗词二十六首》,在1965年9月29。日《人民日报》和10月日出版的《红旗》杂志上发表,又一次引起了热烈的社会点响。胡乔木的旧体诗词,蕴含着毛泽东的创造性劳动,不可鲁闲视之!
如果不是由于江青的干预,如果不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d现,胡乔木在诗词创作上也许会取得更大的成就。1966年月,文化大革命刚一开始,江青便在中央文革小组的一次会对胡乔木说:"你的诗词主席费的心血太多,简直是主席的争创作。以后不许再送诗词给主席,干扰他的工作。"正在一刿步陷入被批斗困境中的胡乔木,对江青这位愈来愈耀眼的政箨"新星"的话不敢不从。从此,他的诗兴嘎然而止,再也没苇心情提笔写诗了。
对胡乔木的诗词,毛泽东不仅进行字句方面的修改,而上还写下了许多批语。其中一些批语理论色彩很强,具有普遍郇指导意义。在胡乔木第二批创作的词27首的扉页上,毛泽看批日:"有些地方还有些晦涩,中学生读不懂。唐、五代、二宋诸家及南宋每些人写的词,大都是易懂的。"此处的批语跟毛泽东与陈毅谈胡诗意见大致相同:"乔木词学苏辛,但群晦涩。"(陈毅1965年1月20日致胡乔木信)毛泽东一贯强谓文学艺术的通俗化、大众化。早在1939年他就说过:"无论支艺的任何部门,包括诗歌在内,我觉都应是适合大众需要的才是好的。"(《致路社》)在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他提倡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到60年代,他重申诗词要通俗易懂努力纠正诗词晦涩难解的毛病。毛泽东的这种主张,至今仍确现实意义。目前有的诗人,以自己的作品不为众人所懂而自嗟得意,结果他们与人民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是非常要不得的支风。
毛泽东还在胡乔木作的《江城子》(其二)旁批道:"要造新词,天堂、霓裳之类,不可常用。"语言是建筑诗歌大厦能最基本材料,只有善于"造新词"、去旧词,才能写出富有彩意的诗篇。毛泽东对胡乔木诗词修改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去旧词、造新词。如他把"天堂"换成"家乡",把"舞霓裳'改为"换新装",将"珠光宝气"改成"云蒸霞蔚"等等,越属此类。去旧词、造新词,也是纠正诗词晦涩难懂、使其明畅的重要举措。
毛泽东一向主张对自己的诗词不必多加注释,对胡乔木雕作品也持这种态度。在胡的《菩萨蛮》(其四)中有这样一句"愿及雾偕亡。"对此,作者曾加注说:"愿及雾偕亡,是说教们主张把我们的核武器和帝国主义的核武器一齐销毁,不能作别的解释。"毛泽东对胡注批日:"不必加注,读者不会误盒的。"这个批语,既道出了写作的精炼原则,又说明了诗人刘自己的作品没有必要详注。
总之,毛泽东对胡乔木诗词的修改和批语,具体表现出了毛泽东的诗歌主张,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它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认真研究。
主持编辑《毛泽东诗词选》
为纪念毛泽东逝世十周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了《毛浑东诗词选》。这是当时最具权威性的版本。这本书就是在胡乔木亲自主持下,集中许多专家的智慧,精心编选而成的。
与以往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本相比,这本书具有许多优胜之处:
第一,收入作品的数量最多。此前,公开发表的毛泽东诗词只有42首,曾先后出版过19首、37首、39首的单行本。而198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选》,却编入了50首诗词,这是当时收录作品最多的版本。它为读者较全面地了解毛泽东诗词,提供了难得的珍贵读物。
第二,本书以艺术成就的高低,将作品分为正、副编编辑。《毛泽东诗词选?出版说明》指出:"正编四十二首,都是作者生前校订定稿的和正式发表过的。副编八首,内五首曾陆续见于近年的各种出版物。副编诸作以及其他一些本集没有收入的作品,作者写成后都没有最后定稿。其中虽可能问或有因作者忘了,未及再看到和考虑修订的,但一般是作者所不准备发表,有些还明确表示过拒绝发表的。可以推想,作者至少对这部分作品(尽管各篇情况不同)中的许多篇不认为很满意。现在从中选了流传较广或较有教育意义的八首,列为副编。这是一个重要的区别,务请读者注意。"该《出版说明》,完全是根据胡乔木的意见写成的。在《毛泽东诗词选》的编辑过程中,有的工作人员对正、副编的分法提出了某些疑虑。为此,胡乔木于1986年5月14日专门写信答复道:"正、副编的分法(这类问题去年未能向你们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同志说明,实为疏误,请予谅解),实际界限在于诗词的质量,读者当可意会。正编诸作气魄雄大、韵味浓郁,显为副编所不能比拟。"正、副编的分法实际是暗示读者,阅读和研究毛泽东诗词,都应把重心放在正编上面,因为这是作者的上乘之作,由此才奠定了毛泽东作为伟大诗人的历史地位。
第三,注释简明,并大量吸取了作者的自注。胡乔木对《毛泽东诗词选》注释详略的基本要求,概括起来就是"精简"二字。他在1986年5月2日的信中说:"注释太多太繁,使本书类似辞典之类,很觉累赘。作者生前多次反对出他的诗词注释本,说大多数注家绝少是成功的,注愈详愈坏。"5月10 他又说:"字注音者、地名注沿革者、水名注源流者尽量减少。释词后句义自明者不必再加解释。总之,可不注者都不注,力求全书精简。此事涉及全书面貌和水平,可假定读者程度在高中以上,不可不慎。"胡乔木对《诗词选》的注释不仅仔细审阅,而且有不少注释是他亲自撰写和改定的。
本书还大量吸取了作者的自注和说明。1958年12月,作者曾在文物出版社刻印的大字本《毛主席诗词十九首》的书眉上,作了一些批注。1964年,他又就《毛主席诗词》(37首)的词句翻译问题,作过口头答复。毛泽东还在书信和谈话中涉及到他的某些诗词。《诗词选》的注释,运用了不少上述有关材料,这对读者了解作品的原意及作者的创作初衷,无疑具有极大的意义。
我们高度评价胡乔木主持编辑的《毛泽东诗词选》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但也不否认它存在的缺点:某些注释尚不够准确,对路线斗争的一些提法值得商榷。对此,学术界已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新近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在沿用《诗词选》有关注释的同时,已对某些不当解说进行了纠正。这表明,毛泽东诗词的研究又有了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新的历史时期,胡乔木担负着党和国家的重要工作,但他不顾其他工作的劳累,仍然花费很大精力主持编辑《毛泽东诗词选》,从编选原则、编辑体例到具体注释,他都一一认真把关,认真审改。曾有人问胡乔木:您的工作那么忙,为什么还要付出这么多的心血来搞这项工作?他回答说,毛主席的诗词将比他的文章更能传诸后世。胡乔木的话,既道出了毛泽东诗词的永久艺术魅力,又说明了他之所以乐此不疲的原因。
首页 上一页 共7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