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李开复:从心选择的智慧

_2 林军 (当代)
经过磨炼的人往往乐于面对挑战而不是回避;有许多优秀的品质,如健康的自我价值感;很少怀疑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担心承担风险;乐于探索新途径,有效地解决问题而非按照常规;自信使他们不断改进,他们把失败看作学习和成长的机遇。
4.自我反思
自我反思是基于自身全面而系统的认知,在某一个阶段或某件事情基础上对自身的反思。较早时期的先哲将自省作为加强自身修为的一部分,自省在如今这样浮躁的社会里显得特别重要。我们应当时刻尝试改变一些行为的标准,看看结果会有什么改变。减低期望可以使工作更有效并获得满意感,降低不现实的标准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5.自我实现
在自我逐步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在完善自我,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提高自身的修为,完成量上的积累,实现质的飞跃。人们往往在意识底层存在一些根深蒂固的与超越相反的成见。对自己能力限制的选择,不但会将我们拉离目标,而且它是一种让人难以察觉的隐性的力量。正视不同选择,学习自我实现的不同方式能够更有效地贴近成功。
良师益友从心开始 良师益友从心开始(1)
良师益友从心开始
选择是一件很私人、很自我的事情,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讲述了怎么样在人生愿景下作出选择,怎么在听从内心的驱动下作出选择,这些都是很自我、很内心、很私密的力量,能帮助我们作出最直接、最有效的选择。
选择在很多时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辈子的事情。因此,我们在做选择的时候,总是希望能听取其他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如果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师长的言传身教和朋友的潜移默化算上去,我们的选择其实也是集思广益的过程。
在这一章中,我们将讲述父母、老师和上司们对李开复的影响,以及李开复在这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下如何作出从心开始的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很多人的父母很难像李开复一样出身名门,很多人也不是像李开复一样名校毕业,且是博士出身,很多人更无法像李开复一样追随全球最具智慧和影响力的科技强人,但我们每个人都有关心和呵护我们的父母,都能遇到愿意帮助我们一起成长的师长,也总会遇到对我们悉心栽培的上司,我们要借鉴的是,我们应该从李开复的故事中学会怎么样从长辈和师友身上去领悟和学习,以对自己形成从心开始的选择有所裨益。
严母慈父让李开复从小做最好的自己
1961年12月,李开复在台北出生。
李开复的父亲李天民生于四川华阳,13岁就从军,随后前往日本留学,获得早稻田大学经济学学位。曾在南京“中国日报”任总编辑,并在国民党“中央军校成都分校”任教。李天民1947年曾经在西区以最高票当选第一届“立法委员”,一度活跃在政坛。来到台湾后,李天民的心境有了很大的改变,提及官场文化,常有重重无奈、失望与厌恶心,故而将全副精力转移到国际事务以及大陆问题研究方面,也为自己另辟了一片发展的空间。
李开复的母亲王雅清是辽北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幼时侍亲极孝。为躲避日军侵略,王雅清12岁就从东北离家,随东北人成立的流亡中学漂泊异乡。离家前,父母对王雅清说:“你是王家的希望。”带着家人的嘱托,王雅清在南国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并最终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上海东南体专。也因为这样的成长历程,培养出她果决与勇敢的一面。
在抗战前,王雅清在汉中女师任教,至西安行政训练所办理训导教务时,结识了到西安参加民族复兴运动、任成都青年团干事长的李天民,二人终结连理。新中国成立时,李天民随国民党政府先行赴台,一年后,王雅清毅然决定带着五个儿女离川赴台。当时,母亲让李开复的哥哥、姐姐沿路变卖家产,筹措路费。为避人耳目,先是佯装要回东北老家,从重庆辗转武汉、广州到香港,颠沛流离了四五个月,一路艰辛,经历了各种险阻和磨难,1950年底,一家人终于在台北团聚,而李开复和五姐李开敏也是父母到台湾团聚后所生。
李开复出生时,父亲53岁,母亲43岁,他是家中七个孩子中最小的一个。由于老来意外得子,父母对李开复疼爱异常,比李开复年长八岁的五姐李开敏就曾半开玩笑地说:“我本来是三千宠爱在一身,居然来了胖小子,我从此进入了灰姑娘时代,我们要负责照顾他。”然而,不同于一些父母对子女的一味溺爱,父母对李开复的管教,是既开明又严格的。
李开复的父亲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感情丰富、细腻,极念旧情,凡事谨言慎行,而曾经是台湾地区跑得最快的运动员之一的李开复母亲性格开朗、爽直,继承了北国儿女率真、热情的特点,与父亲的风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事实上,李开复母亲的爽朗、干练和明快很好地补足了李开复父亲在性格上优柔、细致的一面。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事业上,李开复母亲都为其父亲提供了最为有力的支持,也更多地承担起了对李开复等孩子进行管教的责任,像别人家的父母都是“严父慈母”,在李开复家却正好反了过来。
从小李开复的母亲就教导李开复学习中国传统的文化和思想,要求李开复恪守中国传统的礼节和情操。例如对长辈要有礼貌,长辈一进屋就要站起来表示恭敬,吃饭不能讲话,晚上不能超过十点回家,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直到现在,每逢过年李开复都还要跟母亲磕头。李开复母亲身上自然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气质,往往一个眼神丢过来,不必疾言厉色,家里几个孩子就自动乖乖听话。
王雅清是运动员出身,曾在一些大型比赛中获得奖牌,是台湾地区跑得最快的女运动员之一。母亲身上有着身为运动员“重荣誉”的自豪与态度,作为运动员,必须在最短时间内,着眼于当前,不断突破自己,努力取得最好成绩,这落实到子女教育上就是要求完美的体现,不容许软弱与借口。因此,母亲对几个子女期望甚高,小时候,每天凌晨五点,母亲就会亲自把李开复叫醒,送李开复去上学读书;下午放学后,她又会亲自到学校接李开复,每一篇作文、每一张毛笔字,母亲都会亲自督促李开复做到完美。凡事只要和李开复的成长、未来相关,母亲就会特别重视。她总是要求李开复,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去做,就要做到最好——在这方面,没有通融的余地。
王雅清对待孩子一向赏罚分明。像李开复的五姐李开敏考上台大后,王雅清甚至给她订了一台钢琴作为奖赏;但在退步时,王雅清也会祭出家法。有一次,老三开露上学快要迟到却还在哭闹不已,于是妈妈便嘱咐老二开蓉“拿家法伺候”,而老二因为不忍心老三被打,所以并没有依照妈妈的话行动。结果妈妈告诉老三,姐姐不听话,你去拿棍子来。最后竟演变成老二开蓉被打,老三开露溜走,因为母亲认为,开蓉居然敢“违逆”,犯的错更大。几个孩子有类似的过错需要受罚的时候,往往要由父亲当孩子的保护伞。
李开复的父亲李天民和李开复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而且非常不爱讲话。偶尔他也会教李开复背诗,他有惊人的记忆力,常背诵抗战时思乡的歌曲或是境界优美、以诗为面的谜语。更多的时候,他只是埋头写自己的东西,李天民在写作时总是寡言少语,平和从容,难得一笑,即使高兴的时候,也只是把一丝淡淡的笑容挂在嘴角上。李开复小时候每天晚上都会去父亲的书房,看他伏案写作,在李开复的眼中,每当父亲奋笔疾书时,都仿佛有一种力量在支撑着父亲,手中的笔似乎永远也不会停下来,那里面流淌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激情。
李开复的父母还尤其注重李开复的品德教育。从小他们就教诲李开复,诚信是不可妥协的原则。他们不讲太多的大道理,不讲太多的套话,而是用自己的言行做示范。有一次,父亲出了一个他认为无解的智力题,说如果李开复做出来就把他最心爱的笔送给李开复。结果李开复想出了一个取巧的答案,以为他不会接受,但是没想到他二话不说,就把笔递给李开复。
李开复永远记得自己小时候犯的最大的一次错误:当时他偷了父亲的钱去买玩具。当这件事被父母发现时,他们对李开复的惩罚不是一顿鞭打,而是多次开导教育李开复,以确定李开复真正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能够控制自己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当时,父亲说:“希望你不要再让自己失望。”这是父亲对李开复说过的最重的话,也是李开复会铭记终身的一句话。
父母对李开复的影响是巨大而长远的。父亲在李开复心目中是道德和正义的化身,从他体现出来的那些中国知识分子的风度上,李开复学会了如何做人和如何热爱中国;而母亲更是教会了李开复什么是谦虚和务实,什么是品行和礼仪,什么是忠孝和诚信。虽然李开复在11岁便离开了父母赴美留学,父母的言传身教还是给李开复留下了经久不褪的烙印,始终贯穿李开复的一生。
启示良师益友是人生的指路明灯
青少年时代是一个人逐步从在父母的庇护下转向接触外部事物,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也是形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的际遇或许会彻底改变一个人的一生,这句话并不为过。我们虽然不能说李开复今天的成就全拜良师益友所赐,但至少与良师益友的帮助有着莫大的关系;而今天,李开复也成了许多年轻人的良师益友,帮助他们解答人生中的迷茫。
在青少年时代,“尊何人为师,交何人为友”对每个人来说,是一个值得去思考的问题。在这一时期,我们开始学会形成自己的思想,面对各种纷杂的信息,我们会如饥似渴地吸取各种信息,将其变为自己成长的营养。然而,对于未知的世界,此时的青少年思想却极不成熟,宛若开天辟地之初的一片浑沌,尚未有清晰的边界。
良师益友对一个人的帮助在于,与良师益友交往,他们会用他们的经验给你以启示,给你一个积极向上的力量作为指引,让人生走上更加光明的路途。面对在你面前的无数条人生岔路,有了良师益友的指引,你也可以作出正确的选择。
那么,应该如何去结交良师益友,从良师益友身上获得力量呢?
1.以能者为良师,保持空杯的谦虚心态
何谓良师?
良师或能以学识服人,或能以性情动人,或能以品德教人,或以爱心化人;既睥睨千古,又谦逊好学;既卓尔不群,又平易近人;既求异创新,又不哗众取宠。
向强于自己的人学习不难,难的是向那些地位、财富等各方面不如自己的人学习。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以能者为师,就是要学习他人身上的闪光之处,只要他人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不管是耄耋老者还是黄口小儿,也不分巾帼或是须眉,都能成为你的老师。为孔子指点迷津的顽童,磨杵警策李白的老妪,都是名副其实的良师。所谓“无长无少,无贵无贱,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在向他人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先把自己的观念清空,保持空杯的谦虚心态,才能更好地学习和进步。
2.以生活为良师,从平凡的事物中感悟
以生活为良师,实际上就是从周围熟悉的人和事中善于学习。
父母永远是每一个人的第一个偶像和第一任良师。“子不教,父之过”,父母对子女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着的,有什么样的父母,也就会教育出什么样的子女。
除了向父母学习做人的道理,更要向生活学习这个世界的法则。生活是一本丰富多彩的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无穷的知识与道理。只要你善于去发掘,去挖掘,去领悟,总可以学会如何做人,学到各种各样的东西。生活之所以能为良师,是因为它每天都像影子一样跟随着你,无时无刻不在你的身边,无时无刻不在教着你,只是你没有发觉到它罢了。只要保持一颗感悟的心,就能从周围的人和事中吸取力量。
3.慎重选择自己的朋友
在2600年前,释迦牟尼就告诫过他的信徒们:莫与愚人为友,莫与恶人为友。
要与比自己优秀者为友,要与走真理之路者为友。若不能交良友,不如像犀角那样独来独往。宁可独来独往而不随便交友,这就告诉我们,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确是需要慎重选择的。与什么人交朋友,正是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乃至未来起决定性影响作用的。选择好的朋友,会如同人生路途中的灯塔一样,帮你找到正确的方向;交了品性不良的朋友,不仅不能对你有所帮助,还很容易误入歧途。“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4.不以自己的好恶亲疏结交朋友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也有三种。正直的朋友可以指出自己的缺点,诚实的朋友不会暗害自己,多闻的朋友可以使自己增长见识,这三种是谓益友;而心胸狭窄、缺乏主见、喜欢阿谀奉承的朋友则需敬而远之。
不以自己的好恶亲疏结交朋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即使是说过“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唐太宗,也曾经为诤言不讳的魏征激怒,说出“总有一天我会杀了这个乡巴佬”这样的话。只有保持冷静的头脑,正确对待周围人的赞誉和批评,才能让朋友成为你的选择的助力。
向前看有助从心选择 向前看有助从心选择
向前看有助从心选择
也许只是偶然,李开复在创新工场前的三次从心开始的选择,有一个很明显的共同点,那就是,选择之前李开复的处境都不太美妙:
第一次从SGI到微软,李开复遭遇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次炒鱿鱼,如前所言,李开复是个细腻而敏感的人,这种人生打击不论是对他个人还是旁观者都让人欷歔。
第二次是从微软到Google,更是引起满城风雨,微软和Google竟然为他打起了一场长达半年的官司,这让他还没上任就成为媒体的公众人物。
第三次从Google离职之前,“Google涉黄事件”让李开复多少有些被动和尴尬,比起“牌照风波”、“逃税风波”以及与其他高管之间的明争暗斗,这一事件由于牵扯到中美关系、中国60周年国庆、Google的价值观等诸多复杂因素,让李开复多少有些首尾难顾,你可以用狼狈或者煎熬这样的词去形容李开复当时的状态。
耐人寻味的是,尽管李开复的开局不顺,但结局却总是无比美妙:微软中国研究院后来升格为微软亚洲研究院,成为微软在海外最出色、关注度最高、成果和专利出品最多的研究机构;谷歌中国虽然没有在中国市场取得对百度的胜利,但站稳了脚跟,市场份额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品牌认可度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在本章中,我们关心的问题是,是什么让李开复能在自己相当困顿的情况下,通过自己的从“心”开始的选择,让自己的人生重新柳暗花明。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样的经历(将自己逼入或陷入一个险境然后再听从内心的选择,再去奋力一搏)虽然未必要去主动尝试,但我们每个人却需要累积这样的人生经验。
这个答案就是李开复往前看的历史观和“世界是平的”的全球视野,更简单更直接的说法是,李开复是一个相信中国必然崛起,中国将成为世界的创新中心的人,并积极投身其中,这种价值判断甚至融入了李开复的血液,成为他之后人生中的脉动因子,也让其本人成为中国创新的标志性人物和重要推手之一。
不难发现,这种看问题的方式和与之形成的视野是李开复走出困境,形成正确的心选择的开端,也是其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理论支撑。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掌握了李开复看待当下和未来的视角,形成他那样的看待问题的视野的话,那么,我们也能够作出从“心”开始的选择。
李开复结缘微软中国研究院
在李开复的人生中,进入微软是具有人生转折意义的选择,是他人生最重要最关键的选择之一,当然,这也是他从心开始选择的经典案例。
这个选择是其摆脱在苹果和SGI长达八年不甚成功的职业生涯的开始,在之后的两年,也就是其为微软公司在中国研究院所做的卓绝工作让他步入其职业生涯的快车道。而其在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实际推动和良好口碑也为其之后加入Google,帮助Google中国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落地生根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更重要的是,李开复一下子被中国这块开始迸发活力和创造力的土地给吸引住了,他本想在美国实现的个人理想和人生抱负,开始有了新的依托和阵地,他与中国的深厚情缘,就此结下。
1998年春天,背负巨额亏损的SGI壮士断腕,新上任的首席执行官要求李开复在六个月内卖掉他管理的多媒体公司CosmoSoftware。为此,李开复特地来到雷德蒙向微软推销他的公司,在李开复组建这家多媒体公司之初,他希望与微软达成合作,软件可以移植到微软的“视窗”上。然而,微软以“我们现在买来的技术应该足够”为由拒绝了他,这次再到微软,李开复希望微软不会像当初新技术一样拒绝他的公司,然而,微软并不想购买他所推销的多媒体公司,相反,他们对李开复更感兴趣。
那天中午,处理完公事但没有得到预想结果的李开复和黄学东坐在一起吃午餐,黄学东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博士,在英国做访问学者多年,后来到卡内基梅隆大学,其专长也是语音识别,是李开复多年的朋友。当李开复在苹果公司做语音识别系统的时候,微软也建立起自己的语音研究小组,黄学东就是在这时加盟微软,成为微软语音研究的创始者的。由于,李开复和黄华东从朋友变为竞争者,因而少有联系。提到这样的关系,黄学东开玩笑说:“就像国民党和共产党一样。”
李开复对黄学东说他要离开SGI。黄学东并不奇怪,他早就认为李开复的光辉被SGI的阴云掩盖了。不过,当他听说英特尔公司打算在中国开设一个研究院,并在和李开复联系的时候,不由问道:“为什么你不到微软来呢?微软也要在中国开研究院啊!”
的确,相比起做硬件的英特尔,做软件的微软要更适合李开复。李开复所工作的前两家公司苹果和SGI都是硬件公司,在这样的公司里,软件是为硬件服务的,李开复无法按他的想法做事,而李开复去了一趟英特尔后,发现自己不太喜欢英特尔等级森严的企业文化,他希望能有一个更自由的空间。
微软对李开复感兴趣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曾经做过多项微软感兴趣的研究,而且总是能领先一步:先是语音识别技术的突破,1992年,李开复负责的语音识别技术在“今日美国”上出尽风头,使得微软开始重视语音识别,黄华东也在这个时候进入微软开始语音识别的研究;第二次是QTVR(QuickTimeVirtualReality),它是一个基于静态图像处理(ImageBaseVR)的初级虚拟实境技术的跨平台多媒体套件,能够基于图像的三维建模与动态显示技术,从性能上看,它不需要昂贵的硬件设备就可以产生相当程度的VR体验。此后,微软也开始招募多媒体专家,开发出了类似功能的“SurroundVideo”;接下来是他在苹果主持开发的QuickTime控件,相应的,微软也推出了“ActiveMovie”;最近这一次,在李开复的Cosmo软件公司进行3D方面的研究后,微软紧接着购买了一个公司,也开始研究类似的“三维技术”。同样的事情重复再三,连续不断,因此,如果能说动李开复加盟微软,无疑可以使得微软的基础研究往前迈出一大步。
在黄华东的牵线下,李开复和里克·雷斯特约好做一次面谈。里克·雷斯特是微软公司负责科研的副总裁,他曾经是李开复母校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授,也是世界著名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专家,当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任教的时候,就知道李开复“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当比尔·盖茨在1991年决定发展微软研究院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煞费苦心说服里克·雷斯特到微软来主持这个事业,而里克·雷斯特来到微软后,也不负盖茨的期望,为微软找到了数百名优秀人才。
正是里克·雷斯特的慧眼识珠,李开复才得以成为微软中国研究院的首任院长。作为李开复的直接上司,里克·雷斯特在李开复创办中国研究院期间多次来到中国,支持李开复的工作,他本人也成为李开复在微软工作期间对李开复影响最大的几个人之一。
启示远见与决断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可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这首只有两行、名为《一代人》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打动了无数人的心。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短短的两句话正是有价值的人生的最佳注脚——远见,以及决断。
远见与决断,也就是洞悉未来的危机与机会、作出正确的反应的能力,是成为杰出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的两个最重要的能力。如果不具备战略性思维,没有远见能力,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高层管理者。缺乏远见与决断,被自己眼前的小事推着走而疲于奔命,安于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平庸,终会导致自己落后于时代,被时代的趋势所抛弃;没有决断能力,遇事优柔寡断,无法作出改变,也就只能错失良机,望着别人的成功兴叹。
所谓远见力,就是对客观事物率先认知与预测,对事物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走势提前认知的能力。远见力是一系列繁杂的思维活动的集合,它包含了对事物细致的观察、思考和逻辑推论、用发展的眼光正确估量等活动,最终得出结论。而决断力建立在这一系列思维活动的基础上,是管理者结合当前的状况和资源迅速制订行动方案并实施的能力,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正是远见力和决断力的完美结合和体现。
远见需要非凡的智慧,而决断更需要过人的勇气。这种能力和魄力并非与生俱来,今日成功如李开复,也是在吸取了专业选择和工作选择的教训中逐步培养和专门训练得来的。对刚刚走向社会的青年来说,以下几点对培养这种能力和魄力至关重要。
1.对事物保持好奇心
凡事都不会是凭空发生的,要了解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就必须观察目前的许多现象以及正在发生的改变。要收集充分的信息,对事物保持好奇之心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好奇是出自内心的一种疑问,是一种对待周围事物的态度,包括观察、发问、学习。要是有足够的好奇心,一个月之内学到的知识会比别人一年学得还多。注意观察、勇于发问、勤于学习,就等于对这世界,对周围的人、事、物睁开了另一双眼睛。有了完全不同的正面观点,你的信息宝库就会迅速充实,这些信息正是你深度思考的重要开端。
2.深度思考
光有信息还不能得到结论,你必须进行深度的思考,发现关联信息之间的联系——这些信息的背后到底代表什么意义?这些信息会对未来带来什么样的冲击、影响、改变,等等?
你对事物的注意力往往会决定思维的深度,因此,要进行深度思考,就必须集中注意力,为自己营造一个环境,将自己抽离现状,由表及里,沿着事物的发展规律和逻辑关联往未来思考下去,一步一步往深往前思考。
3.向后看,然后向前看
人生之所以要向前看,是因为前方有你的希望和梦想,使你不断向前奋斗的目标;人生同样需要向后看,向后看不是消极回首,而是一种前瞻。
不会回首过去,一味地向前看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就像狗熊掰玉米,只看到前方有很多的玉米,却从没有向后看看,自己丢掉了多少。向后看,你能认识自己的失误与不足,找到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向后看是一种智慧,让你站在过去的肩膀上看得更远;向后看,正是为了更好地向前看。
4.关注过程,重视结果
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正确处理好过程与结果两者的关系。结果是远见的体现,过程是决断的产物。结果是由过程构成的,关注过程实际上也是关注结果:没有对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精细化、完美化,就难以实现结果的完美化。然而只关注过程,不重视结果,往往又会陷入教条主义和保守主义,没有结果,再好的过程也是一个零,总会在持久的过程中消耗掉全部的资源和精力。
我们有的时候过于重视过程,可能是因为执行人自身能力有限,看不到结果甚至于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因而只能在过程上狠下工夫,这时可以通过愿景分享和目标分解,让每一个人都清楚自己的目标,各司其职,达到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重重思考是从心选择的保证 重重思考是从心选择的保证(…
重重思考是从心选择的保证
没有什么比选择更能影响人的一生。
没有什么比认识更能影响你的前程。
人是通过认识他人和世界,才使自己聪明和成长的。认识是选择的前提,是创造前程的出发点。
那么,如何在做选择前形成自己的认知呢?
李开复在接受我们的采访时认为,多少年来,有句话给了他无比巨大的支持和鼓励,帮助他渡过了难以计数的人生关隘。这句话就是:有勇气来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有胸怀来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有智慧来分辨两者的不同。
这句话其实出自基督教的祈祷词,第二句中胸怀原为信仰,希望人们以信仰来面对未知的人生中的诸多变数,李开复对此进行了替换。这句话其实也是李开复作出从心开始的选择的保证性原则。
在前面的章节中,我们更多讨论了对选择可能有影响的诸多外部元素,在本章中,我们将围绕李开复作出选择的指导原则,结合李开复的故事,讲述我们怎么样理解和运用这个指导原则,以及对应的知识工具和思考逻辑,以让我们也能作出从心开始的选择。
利弊对照表
前文提到,1998年7月9日,李开复正式加入微软。
很显然,在当时,去中国为微软建立一家高水平的研究院这更多只是一个好的想法,还不是一个好差事,虽然今天微软中国研究院已经演变为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在海外最重要的研究机构,但在当时,谁都不认为李开复的回到中国做研究院的决定是对的,这其中甚至也可能包括李开复的家人。
对于彼时的李开复来说,如果能进入微软的雷德蒙研究院做一个副院长或一个主管的岗位,其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李开复在苹果和SGI都做过高管,有长时间的管理背景和经验,而且独立掌管过一家多媒体公司,从李开复的角度,这无可厚非。
但很遗憾,这并不现实。李开复如果进入微软的雷德蒙研究院,论资排辈,他当时的顺位甚至是在他的大学师弟,也是和他一起参与语音识别博士论文的洪小文之后。洪小文博士毕业后跟随李开复去了苹果,但之后李开复离开苹果去SGI的时候,洪小文去了微软雷德蒙研究院,也只是一个很普通的研究员而已。
在硅谷八年的高管生涯,让李开复并不甘心只当一名研究员,如果只是做研究的话,其实李开复还不如当年留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八年的时间,以李开复博士的勤奋、天分,即便拿不到教授的终身岗位,但也很接近了。
说来说去,如果是想要在微软的雷德蒙研究院谋求一份职位,硅谷的八年时间并没有给李开复的人生履历增加多少正面向上的因子,虽然李开复之前在苹果和SGI,当时在微软的多名老部下给予他们的这位前老板很高的评价,这些评价也传递到微软的高管耳朵里,但这种民间的评价并不能成为对李开复具备管理能力和领袖才能的依据,最多只是参考而已。
李开复也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他之所以答应或者说主动抓住帮微软在中国创建一所研究院的橄榄枝,更多的考虑在于:李开复发现,此时的自己并不完全具备做纯粹的商业创新的全面素质(这也是他当时没有选择创业,今天也没有选择完全意义上的独立创业的原因所在),他虽然内心和很多人一样,想成为乔布斯,但过去的八年让他意识到,他是注定成不了像乔布斯这样的创业家的,他其实更适合于把学术研究往商业化的演变路径上往前推那么一步,或者说,他更强的地方在于怎么样做出创新性的产品来。李开复后来在大学演讲中声称把自己的墓志铭中的企业家改成青年导师,也多少有对自己只能说优秀但无法达到卓越的企业家才能的反思在其中。
李开复突然发现,自己其实处于认可和不认可之间,虽然良好的口碑让李开复获得了是一个有管理才能的研究天才的美誉,但他在硅谷两家公司并不成功的表现让他也受到了另外一部分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人的质疑,甚至有人质疑李开复是不是更适合只是去做研究。
但回到中国就不一样,李开复发现,作为新兴市场的中国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种重视让李开复觉得有机会。但与这种重视所匹配的是一种畏难情绪,没人愿意去冒险,没人愿意去做尝试,大家都在等待,等待这个市场彻底开启的时候再进入,既然大家都在等待,李开复决定抢先一步。
李开复选择接招,其实,这是他当时除自己创业之外的最优选择,苹果和SGI的相继失败让他很难在美国高科技企业界找到一份高于他本人期望值的工作;他本人独立创业的基因又不是特别的凸显,因此,自己独立创业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果转回去做研究,不论是回到大学还是进入微软雷德蒙研究院这样的企业研究院,李开复多少有些不甘,这无疑是对他八年工商业界管理经验的遗弃。
不过,李开复还是下不了决心,因为他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自己创业。于是,他选用利弊对照表的方法帮助自己作出最后的选择。
具体来说,就是在利弊对照表中写出每个因素的利益和弊端,然后借助该表客观地分析,哪些利益和弊端最为重要?这些因素是否符合你的价值观和理想?当你面前摆了这样一张客观而详尽的利弊对照表时,主观因素就不容易影响你的判断力了。
李开复自己后来写道:1998年时,我面前有两条道路可供选择:回中国建立研究院,在美国创业办公司。当我问许多朋友,有没有愿意和我一块儿回中国时,他们每一个人都说:“当然不愿意,只有中国聪明的人到美国,哪有美国聪明的人回到中国?”如果我是个容易被影响,不冷静客观的人,当时可能就决定不回中国了。为了更客观地判断哪一条道路最符合我的价值观和理想,我列出了一张利弊对照表。
以下就是李开复提到的这张利弊对照表:回中国工作在美国创业利弊利弊影响中国青年的机会朋友不看好中国拥有自己的公司我没有“创业”欲望实现父亲的遗愿降低职位、薪水不必听人指使风险投资的压力最好的研究环境搬家的麻烦可能获大笔财富有倒闭的风险有长期承诺的公司没有中国经验关系不必搬家工作时间很长
借助这样一份利弊对照表,李开复很快就作出了客观而明智的决定——回中国工作。因为综合考虑各种利弊因素后,回中国工作最能发挥李开复自身的特长,也最符合李开复个人的价值观和理想。
事实上,1998年当时唯有去中国,帮助微软在中国建立起一所高水平的研究院,才是作为职业经理人的李开复此时最优的人生选择:由于这个事情的开创性,因此,李开复一开始就能以很高的职位进入微软公司,同时,这是个需要学术研究能力和管理能力兼顾的岗位,这个岗位能发挥李开复之前的积累和经验,真可谓是完美的选择。
启示选择你的一生
是什么成就了李开复?
毫无疑问,是他的选择。虽然他一开始的选择未必是最正确的(例如上大学时选择法律专业),但是在日后李开复听从了内心的声音,通过试错而逐渐走上了正确的人生道路。反过来,他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中国的青年,帮助他们作出正确的选择,少走一些弯路,这也是在他之所以能成为中国青年心中的心灵导师的原因。
听从内心的指引,做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全身心地投入来做,是将外部世界内化,让两个世界和谐统一的基本途径,是实践天人合一的基本途径,更是自我实现的基本途径。寻找自己心灵的方向也是提高自己的层次的过程,如果你的内心足够强大,再纷扰的尘世喧嚣都不会影响到你,到那个时候,你所见所感也会与现在不同,你自己才能真正左右自己的命运。
人生没有如果,只有一个个选择。谨慎地对待每个选择,也就是谨慎地对待自己的一生。如何更好地理解选择的意义和如何进行选择,是我们在人生中应该注意去学习的内容。
1.选择就是给自己定位
怎样选择自己的将来,前提就是给自己定什么样的位。人贵有自知之明,人应该学会找到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不足,然后扬长避短,而不是自以为是,否则只会适得其反。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凡事做得面面俱到,关键在于努力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如何给自己定位,定到什么样的位,才是恰好、正确的,需要自己对社会的发展形势和自己的状态进行一个比较清楚的分析。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行做好了,都会有出息。但关键是那一行是否正是符合你的需要,适合你的发展。人不可脱离环境来分析自己,也不要好高骛远地评估自己。一步之差,往往就会决定一生的命运。每个人学会给自己定位了,才容易寻求更好的发展。
2.积极地去选择
积极地去选择会给人生带来积极的改变。有研究表明,抉择权带来的自我责任感、生活控制感能使人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态度变积极。选择不仅决定了命运的走向,也跟快乐相关。
失败者让别人定位,成功者给自己定位。让别人定位,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把自己的选择权交给了别人。如果自己都不能对自己负责,那又怎么能指望别人对你负责、帮你选择一条适合你的路呢?这二者的差别就如同自由恋爱和指腹为婚,固然自由恋爱也有不幸福的,指腹为婚也有白首偕老的,但自己给自己定位,然后积极地去选择,不但可以最大程度地找到你适合的道路,也能让你的人生少一些不曾努力过的后悔。
3.用你的想象力选择
面临人生选择的时候,一定要明确自己最优化的目标,要选择使自己路越来越宽的方式而不是使自己的路越来越窄。用你的想象力预测未来会帮你意识到什么对你更重要,从而作出正确选择。把自己放在十个月后、十年后的场景里,逐一弄清其中的条件细节,再想一想事情完成后适当做回顾的时刻,比较不同场景的感受,可以帮你明确你的人生愿景,使你更容易、更客观地进行评估。
4.努力和选择一样重要
选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选择为你指引了方向,没有方向的努力是徒劳的。努力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努力是你前进的动力,没有动力永远无法前进。努力的重要之处还在于,即使在某个环节没有作出最好的选择,也可以通过努力来进行调整。人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来选择,但是对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一定要努力做好,不管自己当前的位置是高是低,也不管你将来会有何种选择,努力在当下,把现在的事情做好了,或许你会发现将来你的人生有更多的选择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5.选择之后不要后悔
任何义无反顾的承受,都来自于对其相反面的不能承受。因此在做每一个选择时,都要做好评估,找到自己争取和放弃的底线,“重重”地思考,“轻轻”地放下。选择之后要义无反顾地承受,对以前的东西,该放弃的就要彻底放弃,而且放弃得要彻底。学会不被过去羁绊,这样才能在作出选择后,坦然地面对任何可能。
回味失败经历能帮助作出更好的选择 回味失败经历能帮助作出更…
回味失败经历能帮助作出更好的选择
在追逐成功的路上没有坦途。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往往是伴随着失败的,但人们在记住了成功的时候往往会忽略了之前的一次次失败。而且,失败过后并不代表一定能成功,只有从过去的失败教训中及时总结经验,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选择,避免在同一个地方跌倒。
事实上,在李开复的职业生涯中,就分别在苹果和SGI犯过错误,所幸李开复及时总结失败的经验教训,才重新回到成功的轨道上来。
在《做最好的自己》和多篇文章、演讲中,李开复都有提过他在苹果和SGI犯下的错误。这说明李开复是一个善于反省的人,他没有掩藏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而是用这些错误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帮助自己作出正确的选择。
选择成功的环境
如果从个人成就的角度来说,李开复在苹果的经历并不算失败。在苹果这样一家披着众多耀眼光环的IT巨头里,李开复开发了许多新产品,他个人也因此被提升为苹果多媒体事业部的全球副总裁。然而,如果我们从他选择苹果这个行为来看,他的这一选择却远非最佳的选择,作为从大学到社会的第一步,第一家公司对一个人往后的发展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刚走出大学的学生是一张白纸,那么他所选择的第一家公司会对他产生影响,将他的一举一动打上带有公司风格的烙印。
以李开复职业生涯的起点苹果公司为例,成立于1976年的苹果公司是电子工业革命以来最崇尚创新的科技公司之一,乔布斯和沃兹在车库创业并茁壮成长的故事堪称传奇,创始人乔布斯则因不断创新和独特的个性,在业内获得了至高的地位。苹果的技术人员因为亲眼目睹了乔布斯和沃兹的神话,他们都坚信:一个人,一张桌子,一台电脑,就能改变世界。
在这样的环境成长起来的苹果公司文化的核心是一种鼓励创新、勇于冒险的价值观,而苹果公司给人的感觉也是我行我素,冒高风险,甚至反主潮流。在其创办初期,公司曾在楼顶悬挂海盗旗,向世人宣称我就是与众不同。然而正是这种价值观造就了苹果的成功,也预埋了它日后失败的种子。
苹果人强调技术为王,追求技术上的创新和极致已经到了一种走火入魔、脱离企业管理规则的地步。苹果的技术人员十分相信自己的技术,在做开发时但求完美无缺,根本不管用户的心里想什么;苹果的员工把产品当做一件艺术品来做而不计成本,而这与工业化大生产“像自来水一样可以批量生产”的趋势是完全背离的。
苹果公司的大多数员工已经不知不觉地陷入了完美主义的迷人陷阱,在苹果的各个技术部门开发着不同的项目,技术人员在开发项目过程中自得其乐,而根本不考虑是不是应该生产这样的产品。这种过度强调技术的作风逐渐沾染到了包括李开复在内的每一个苹果人身上。即使在离开苹果后,苹果式的作风还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李开复,也让他在产品开发上做了不少无用功,直到后来经历了在SGI的失败后,李开复才逐步意识到自己走的弯路,无论之后在微软还是在Google都能吸取之前的失败教训——这是后话。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苹果的“完美主义”并不为用户接受。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苹果公司顽强地挣扎着对抗来自IBM和许多制造商巨头的侵犯,维护其适当的份额,以保持高达50%以上的毛利率。然而,随着IBM及其他厂家不断加入这个市场,价格战终于来临。由于苹果产品销价偏高,到90年代初,苹果的市场份额已经从1985年的20%下降到11%左右。用户宁愿使用并不完美但却便宜的东西。苹果不屑一顾的简陋的机器在扩张,完美的“苹果”在下降。苹果在市场上的占有率一度降到3%。有人评价说,苹果的最大毛病似乎就是它没有毛病。假如它能够像它那个著名商标一样,有一点缺陷,也许就不会落到后来的地步。
苹果公司过于强大的企业文化也给公司的管理带来了困难。技术上的创造者们全然藐视那些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营销人员,后者成了公司的随从人员,他们与乔布斯周围那帮穿牛仔服的人格格不入,水火难容。尽管乔布斯请回来的CEO斯考利后来赶走了乔布斯,但这种影响已经根深蒂固。而另一加深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对立的举动是,尽管缺乏正轨的技术背景,斯考利却把自己封为苹果公司的首席技术官,苹果公司的许多工程师都极端轻视这种想法,认为这种做法极其傲慢。软件天才安迪·赫兹弗德认为:“他(斯考利)完全就是一个装腔作势的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矛盾可见一斑。
这种对立的结果是,甚至连公司的CEO也无法指挥技术人员的工作。1987年,斯考利接受《花花公子》著名计算机记者丹尼·古德曼(DannyGoodman)的采访时曾预测了PC行业的三个趋势:一是PC价格将会下降到1000美元以下;二是开放式系统架构将成为趋势;三是便携式设备将兴起。然而,斯考利的这三个预测并没有能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事后有人评论斯考利的失误时指责他在当时PC价格下落时,一味地把苹果硬件价格保持在高位,但这一举动未必没有因为苹果的企业文化过于强大,斯考利根本无力掌控这艘大船的原因在内。
有人总结过成功的一个秘诀是,和成功人在一起,进入成功的环境。当你总是与最顶尖的人在一起时,你就很容易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更好的成功法则和特质。成功者的经历要么会给周围人以莫大的压力,要么给他们以莫大的动力。接近成功者你会发现,成功者都是普通的人,唯一的差别在于他们做的事情与别人不同,于是他们成功了。“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跟冠军在一起,自然容易成为冠军,与普通人混在一起,久而久之,你也被“变”普通了。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李开复当初选择苹果的行为是值得推敲的。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李开复虽然没有入错行,但是却选择了一家看上去很美、实则危机重重的企业,与选择一家在上升期的企业相比,孰优孰劣一眼可知。
虽然他之后的职业生涯堪称完美,但是我们还是要说,这一切与李开复本人有着明确的人生愿景和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分不开的。如果缺乏明确的人生愿景,或许李开复很快就会被苹果的环境同化掉;如果没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那么李开复就很难改变自己错误的行为习惯,这样只能让他离成功越来越远。
启示超越失败
对于任何一个胸怀大志,充满着激情与梦想的年轻人来说,都渴望在一个更大的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能,然而长安居,大不易,生活是困难的,也是复杂的,它完全超出任何人的控制。一个人的目标越高,他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就越多,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和可能的失败,也是对他的一个考验。
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超越失败,是李开复迅速从苹果和SGI的阴影中走出来的秘诀。来到当时美国人畏之为艰途的中国组建微软研究院,是接受新的挑战,更是以退为进,为自己赢得调整的时间和机会,才有了之后的成功。
对于刚走出校门的学生而言,他们最害怕的不是贫穷,而是失败。谦虚地认识到可能遇到的困难,正确对待失败并超越失败,能使他们在生命的沉浮中得以顺利生存,也是在成长过程中的珍贵一课。除了李开复给我们的启示,还有以下经验值得参考:
1.绝不、绝不、绝不放弃
1948年,丘吉尔在牛津大学发表了他一生中最简洁、也是最精彩的一次演讲。面对学生们和各大媒体殷切的目光,丘吉尔说道:“我成功的秘诀有三个:第一是,绝不放弃;第二是,绝不、绝不放弃;第三是,绝不、绝不、绝不放弃!我的演讲结束了。”说完他走下讲台。会场上沉默了一分钟后,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任何解释。丘吉尔的这一演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用他的行动一直在演绎着“绝不、绝不、绝不放弃”这八个字,而他的成就也说明了这八个字的价值。
2.打好手中的牌
在面对失败或人生中的其他苦难时,应保持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情,学会把失败当做磨砺自己的过程。当你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失败时,失败就会离你而去。
人生长恨水长东,人生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关键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去把握它。我们无法把握自己下一张抓到什么牌,但可以把握现在手中的每一张牌;我们不可能做到事事如意,但至少可以处处尽心。不怨天尤人,打好自己手中的牌,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失败,才能从失败中找到下一次成功的机会。
3.末路终点即是新生
“生活为你关上一扇门,随即又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生活的奇妙之处在于,它不会与我们商量每一步,但在我们最难意料之处,往往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有的人喜欢抱怨自己的困境,更喜欢细数自己在困境中滞留的时光。长时间停滞在逆境当中不一定是老天的恶作剧使然,而有可能是我们尚未将自己真正归零,也可能是我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没有归零,如何可以重新上路?尚未准备,又怎么可以接受更大的使命?相信末路终点即是新生,你方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那一扇门!
4.学会在失败中成长
生活中面临失败是不可避免的。永远不失败不可能,即使活得过于谨慎也难免会留下遗憾。而且,不失败的生活倒不如根本就没有在世上活过,因为从一开始就失败了,也失去了生活的意义。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从失败中学到什么。
“就算跌倒了,也要在地上抓一把沙在手里。”这是土耳其人形容土耳其最会做生意的开协里人时用的话,他们精明能干,就是跌倒了也会顺便抓把沙子在手里。只有他们才知道,跌倒时手里抓的不是沙子,而是黄金。失败后可以让一个人真正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真正要走的道路。品味失败可以找到内心的安宁,而这种安宁是人生中任何顺利通过的测验都无法获得的。从挫折中获得的教训越深刻,以后的路会越平稳。学会在失败中成长,才是真正超越失败的不二秘诀!
一旦选择就要别无选择地坚持下去 一旦选择就要别无选择地坚…
一旦选择就要别无选择地坚持下去
在苹果和SGI的两次失败教训对于李开复来说不仅仅是让他懂得了如何更好地作出选择,也让他知道什么样的选择会是正确的,什么样的选择是错误的。回首失败的经验教训,不仅让李开复知道应该如何避免失败,更是让他坚定了对自己的信心:一旦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应该别无选择地坚持下去。
思考,然后坚持
早在李开复在卡内基梅隆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他就从“坚持到底”中获益过。
李开复关于“独立思考、坚持到底”的最早认识来自于他在卡内基梅隆大学的系主任尼科尔·赫伯曼教授。在加入计算机系的时候李开复就和赫伯曼教授进行了半个多小时的约谈,其间赫伯曼教授有一句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赫伯曼教授说:“虽然我要求你做一篇你的领域里最好、世界No.1的论文,但是你要带走的不是这个,也不是读博士的最终目的。你要带走的是学习的能力和独立、学习、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希望每一个离开卡内基梅隆的人,他是一个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并且解决问题的人,这样一个人在任何一个领域,无论技术、商业、战略,都会获得顶尖的成功,这才是你真正应该带走的。”
这句话改变了李开复“来到卡内基梅隆大学,最重要的是做出一篇顶尖论文”的思想,也让他意识到了独立思考、坚持自己的主张的重要性。这对于深受东方思想影响的李开复是一个了不起的改变,在中国或者其他很多的国家,一向提倡尊师重教,“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中国的传统儒家观念里讲究为尊者讳,哪怕老师错了也只能将错就错,因为在东方文化中,对于“尊者”保持足够的尊重比拥有自己的独立想法重要得多。
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的职能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这是过去几千年里人们对老师一职的理解。但在今天,对于学生来说,传道授业解惑已远远不够。在知识“爆炸”的现代社会,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独立思考。在读大学的时候,当做博士的时候,有老师在旁边,你可以跟他切磋,当然他懂得比你多,可以和你分享。但是当你到这个社会里面去的时候,你就没有老师了。所以,我们要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自己解决问题,能够没有老师也解决问题。
这就是老师和学校,还有你能够帮助自己达到的最高、最重要的境界。从赫伯曼教授他最后这句话中,李开复体会到了思考的重要性,同时也学会用多观点来看问题:要容忍别人有不同的观点,要彼此切磋学习,不要轻易否定别人。
另一位影响了李开复的老师是罗杰·瑞迪教授。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学院有一个特别的机制,允许学生挑老师。当时的李开复对自然语言、语言识别等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希望三年内有一个成果,于是选择了这一领域的专家瑞迪教授。包括做瑞迪教授的学生和后来任教,李开复一共跟他做了大约六年半的时间,相比第一位恩师赫伯曼教授,瑞迪教授对李开复的影响更为深远。
李开复的恩师罗杰·瑞迪教授是美国一个总统特别委员会的成员,他因自己的远见卓识受到政府尊重。但他不喜欢任何社会活动,只一心沉浸在计算机的世界中,中午也不正经吃饭,通常是叫人家送一个比萨饼来,一边吃一边和大家讨论。当李开复投到瑞迪教授门下时,瑞迪教授刚刚有一个从事语言识别研究的大项目批准下来,一共有500多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其中麻省理工学院分得100多万美元,SRI研究机构分得100多万美元,而瑞迪教授分得300万美元。瑞迪教授正准备组建一个团队,用专家系统来解决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的难题,因此在李开复问他自己的博士研究应该做些什么课题的时候,他说:“这样吧,你做一个非特定人的语音识别系统。”
那时候人们所研究的语音识别系统,只能识别一个人的声音,所以也叫做“特定语者”。没有一个人能够想象让机器听懂所有人的话。所以,瑞迪教授的这句话,可以说是开创了语音识别研究的新纪元。
如同赫伯曼教授告诉李开复的一样,李开复开始培养自己独立、学习、思考、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瑞迪教授是一位了不起的教授,1994年的时候,李开复曾经为自己独到的眼光而得意了许久——那年,瑞迪教授获得了有“计算机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图灵奖。但在大学期间瑞迪教授并没有教给李开复多少专业知识,他只是给李开复指明了大方向,分享他的经验,提供研究的资源,并教给李开复做人的方法。
西方的教育体系和思想与手把手的东方教育不同,瑞迪教授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指导李开复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李开复和瑞迪教授每个月可能只能见面一两个小时,其余时间都要靠自己去领悟,然而就仅仅这一个小时,对于聪明的学生来说已经非同小可。教授根本不会告诉你怎样去做,只是说,这个方向正确而那个方向错误,对于李开复来说,这恰恰是关键的所在,和教授相处的每一分钟,李开复都要尽可能地利用起来,以获得最大的激励和启迪。
在这样的环境里,李开复学会了通过自学和请教他人积累专业知识,学会了主动与同学探讨、切磋。在这样一来一往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李开复学会了如何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不是人云亦云。
在为李开复选定博士论文课题之后不久,瑞迪教授给李开复制定了一个长远的研究计划,还告诉他不用担心研究经费的问题。而瑞迪教授给予李开复的支持远不止这些。
一开始李开复用一种叫“人工智能”的方法来进行语音识别系统的研究。这种方法为所有专家所信奉,所以又称“专家系统”,其要旨是用机器来模拟人的语言能力,就像是教给一个婴儿识别“爸爸”、“妈妈”的含义,再让他学会说出口来,这样的过程很像是一个婴儿在学习语言,区别只在于这个“婴儿”是一台机器。专家们以20个人的声音反复训练,结果发现这个“婴儿”居然能听懂也能说出话来,就像是一个真的婴儿在讲话。
这一成果轰动全美,人们把它作为一个重大发明,瑞迪教授信心十足地计划着在这条道路上继续走下去,当时李开复也跟着写了一篇文字优美、结论精致的论文,说语音识别率已经达到95%。但他很快就发现,“专家系统”其实没有用。道理很简单,婴儿能够长大成人,机器却不能。当李开复用另外100人的声音重新检验原来20种声音的实验成果时,立刻发现这机器不灵了。
做了一年以后,李开复觉得用瑞迪教授的方法可能无法延续下去。他认为,对于“不特定语者”的研究来说,20个人的语音数据库太小,所产生的结果,无论多么精彩也没有意义,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建立一个大的数据库,而大数据库则必然需要统计的方法而不是原来的“专家系统”。
于是有一天,李开复大胆地走到了瑞迪教授的办公室里,告诉瑞迪教授,自己不希望再用专家系统方法做下去了,而是希望用统计的方法来做语音识别。瑞迪教授问了李开复几个问题,为什么认为统计可以,而专家系统不可以。之后他思考了一段时间,看得出来,瑞迪教授并不同意李开复的看法。然而,他并没有马上下结论,他说:“你对人工智能没有兴趣,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但我可以支持你用统计的方法。不过,我提醒你,过去有人用统计方法做过类似的工作,都没有成功。”面对导师的提醒,李开复再度试图说服教授:过去的研究者没有取得成功,那是因为他们的语料数据不足。听到李开复的解释,瑞迪教授给了他很大的支持:“你喜欢大语料,我可以去找国防部,让他们出钱建立一个很大的语料库。”
虽然在瑞迪教授的支持下,大语料库真的建起来了,但李开复在这方面的进展甚微,周围的人根本不同意他的方法,只有一位正在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做论文的师兄例外。他非常赞赏李开复的想法,还很慷慨地把自己在统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倾囊相授。这位师兄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许峰雄,1997年,以他为研究小组组长的超级电脑“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震惊了全世界。
从专家系统转到统计的方法,李开复遇到了很多困难。由于李开复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方法来做语音识别,在这条路上没有任何资料可作借鉴,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李开复一直处于摸索状态。例如,李开复碰到的一个问题是,在一个很大的数据库中以统计的方式做识别,由于数据库很庞大,用常规的办法会占用很多时间。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李开复。
这时候的李开复还有一份来教一批天才高中生如何编程的工作,他为这些高中生安排的课程是为一种叫做“奥赛罗”的棋编制程序。在上课的时候,李开复发现可以在“奥赛罗”上彻底检验统计的方法。“奥赛罗”每一步的变化到最后都将是一个很大的数据库,而通过统计的方法,可以检验每一步最后输赢的概率,这与他的研究不谋而合。李开复索性向导师请了一个月的假专门研究“奥赛罗”,结果做起来才发现困难超过了他的想象,当中李开复和一个学生设计了很多算法,把原来只有400行的程序增加到20000行,他们大约花了一个月做好了系统,又用两个月才把统计方法做进去。这也大大超出了当初他和瑞迪教授承诺的一个月的时间。然而成功也超过了李开复的想象:在新的算法下,“奥赛罗”的运算快了1000倍,运行速度的提高也为大数据库下用统计进行语音识别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李开复的研究后来取得了成功,瑞迪教授“我不同意你,但是我支持你”的态度至关重要。但最关键的是,李开复能够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且在导师的问询下仍然坚持自己的主见,不轻易放弃。
启示坚持是一种美德
“幸福的人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则各有各的不幸。”对于那些能取得杰出成就的人来说,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坚持,只有始终坚持正确的方向才有可能达到目标。
坚持未必一定能成功,但没有恒久的坚持则注定要失败。一两天、一两年的坚持容易,难的是长久的坚持。本章提到的几个例子中,李开复在坚持自己的观点时,同时也会遇到来自导师、上级、同事的不同意见的影响,在众多的外部诱惑和干扰面前,如果稍有松懈,今天的李开复可能就会是另一个样子。
没有一种成功能一蹴而就。人生必然经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经历无数次的磨难与考验。坚持能赋予人战胜困难的信心,让人积蓄力量蓄势爆发,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经历大挫折后仍然信心百倍坚强地重新站立起来,众人皆醉我独醒,力排众议,时刻坚持自己的原则与标准,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迁都始终如一地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没有坚韧执著的品质不可能做到这些,所以说,坚持也许是成功中最重要的因素。
坚持并不等于固执。在正确的道路上走下去才能保证成功,如果在坚持之前没有经过充分考虑,过度夸大“坚持”的作用,那就成了固执。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曾经说过:“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在这句话里不仅包含着文艺复兴运动所提倡的人文主义精神,更重要的是话中所包含的“追求真理”的决心和毅力。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会有不少人将它用来作为自己固执己见,不听他人劝谏的挡箭牌。如何走自己的路,如何走好自己的路,当中也有着许多技巧。
1.自信而不自负
只有自信,方能坚持。自信的人能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自信使我们可以主动、积极地去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并使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从容地面对未来的各种诱惑和困难。
缺乏自信的人往往无法坚持自己的观点,若是自己都不能说服自己,那又怎么可能坚持下去?反之,如果自信过度就是自负,自负的人往往会过高地估计自己,只看到自己优点,看不到自己的缺点,他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无论是自卑还是自负,对自己的认识都是不切实际的、不正确的,这种不正确的认识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的行为,使我们更加远离正确的目标。
2.不跟风,不动摇
不跟风,指的是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不盲从于别人的结论,而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事物作出自己的判断。不动摇,指的是在自己正确时候,能够坚持自己的主张,不要轻易妥协。不跟风不代表不作为,而是事先做好评估,不盲目地跟从一些没价值的流行风,才不会盲从去做一些无意义的行为;不动摇并非固执己见,而是在做好事先评估的基础上,明确自己的道路,认准了目标就决不放弃。
“不跟风,不动摇”其实就是两个字——舍得。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敢舍才敢得。对自己有清楚的认识,有所为,有所不为,才不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3.不抛弃,不放弃
《士兵突击》让我们知道了一句话:不抛弃,不放弃。人生不可能单打独斗,凡事应该多一点团队精神,不抛弃团队里的任何一个伙伴,坚定他们的信心,让他们成为你的助力;在逆境中对自己不放弃,摆正自己的位置,调整好心态,等待属于你的机会。许三多一直奉行“干有意义的事”,曾经也是天天扫地、拖地、擦洗设备,要学会“不抛弃,不放弃”,当真正遇到困难时,“一步一个脚印”,这才是改变现状的唯一希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人生一世如电光石火,变幻难测,唯有自强不息才暗合天地之道。这个世界天才往往是少数,推动世界前进的人并不是那些严格意义上的天才,而是那些智力平平而又埋头苦干、坚持于自己事业的人。坚持是一种美德,让坚持成为一种习惯,我们的人生就会悄然发生改变。
施比受更有福 施比受更有福
施比受更有福
在同事的眼里,李开复是一个好老板。有一次李开复到印度出差,他从北京飞往香港再转机班加罗尔,十几个小时后在印度落地,却被海关拒绝入境——原来他的秘书居然忘记了给他申请签证。李开复只好原路返回,回到北京后,面对那么大的娄子,秘书已是吓得快哭了,而李开复并没有对秘书发火,只是告诉她“下不为例”。
这件事情还没完。李开复发现接下来几天里秘书都是小心翼翼,唯恐再做错什么事情。为化解秘书的愧疚,几天之后在出发去昆仑饭店参加会议前,他故意问秘书:“请问昆仑饭店的签证帮我申请了吗?”众人听到这句话哈哈一笑,秘书心中的结也因此而解开。
当李开复离开Google创办创新工场时,他的秘书坚定不移地要跟他走,他答应了。其他人也提出想跟他走,他婉拒了,因为留在谷歌的待遇更加优厚。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