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家庭用药》2009年第7期

上海市药理学会(现代)
《家庭用药》2009年第7期
1. [编辑部评论]
2. 正确治疗急性病毒性胃肠炎
3. [环球集萃]
4. 环球集萃
5. [本期策划——围剿血管性痴呆]
6. 血管性痴呆,脑血管病带来的精神杀手
7. 简易方法筛查血管性痴呆
8. 血管性痴呆可防可治
9. 血管性痴呆的综合防治
10. 血管性痴呆,家人如何应对
11. 认知训练同样重要
12. 血管性痴呆,防重于治
13. [心脑血管之友]
14. 您了解珍菊降压片吗
15. 麝香保心丸创新之路
16. 心脑血管病患者如何服用阿司匹林
17. [糖尿病俱乐部]
18.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19. “消渴病”治疗有讲究
20. 糖尿病患者安全用药三要点
21. [专家论坛]
22. 健康人生 操之于我
23. 中医中药治疗抑郁症
24. [防病治病]
25. 肾囊肿 可以保守治疗吗
26. 烟瘾堪比海洛因成瘾
27. 高度近视伴白内障能手术吗
28. 便秘的处理
29. 中医治疗慢性丹毒有良效
30. 抑酸,治疗胃溃疡的主要手段
31. 走出误区,轻松战“痘”
32.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注意什么
33. [父母必读]
34. 在运动游戏中促进孩子自控能力
35. 家有“夜哭郎”专家来支招
36. “因聋致哑”康复训练的要点
37. [女性天地]
38. 紧急避孕药,为何有时不灵
39. 更年期也要幸福
40. [男子健康]
41. 男性健康面面谈
42. [药品安全百事通]
43. 感冒用药三大误区
44. 中国重视药品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45. “疗效好”的保健品,须警惕
46. 上海市食药监局鼓励市民参与监督
47. 加强药物合理使用 提高用药安全水平
48. 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09年4月份违法广告的公告
49. [神奇本草]
50. 水中芡实,药食两宜
51. 固精止泻话芡实
52. [养生有道]
53. 养生无处不在之起居养生
54. [药膳与食疗]
55. 怎样防止食物过敏
56. 常见“食害”七种
57. [用药良言]
58. 说说药物代谢的“总开关”
59. 夏日常用11种暑药
60. 糖皮质激素喷鼻剂的合理使用
61. [家庭医生]
62. 家庭医生
63. [心灵驿站]
64. 孝顺≠顺从
65. [药博士信箱]
66. 药博士信箱
67. [我的用药经验]
68. 我的颈椎病治疗体会
69. “马齿苋解毒膏”治带状疱疹
70. 百合枇杷羹 润肺祛痰止咳
71. [读来编往]
72. 读来编往
73. [我快乐我健康]
74. 我快乐我健康
正确治疗急性病毒性胃肠炎
  知道“胃肠型感冒”的人不少。所谓“胃肠型感冒”,实际上就是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病毒性胃肠炎。
  急性病毒性胃肠炎往往表现为恶心、呕吐和腹泻,一般呈水样便,无脓血,每天腹泻次数可达十多次甚至数十次,多有发热、不适、乏力等全身症状。婴幼儿患者除腹泻外还表现为哭闹和拒食。最常见是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引起的胃肠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秋冬季更多见,这与细菌性腹泻多见于夏季有别。急性病毒性胃肠炎发病率很高,占急性感染性腹泻的半数以上,但很多被误诊,既然有误诊就有误治,本文着重谈谈正确治疗的问题。
  急性病毒性胃肠炎是自限性疾病,“自限”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自愈。但“自愈”不能理解为完全不需要治疗,尤其是婴幼儿患者,因多次或大量腹泻,导致严重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少数可以产生休克、昏迷和心跳停止,那是有生命危险的。不发达国家儿童的较高死亡率与该病的高发病率有关。
  补液是治疗病毒性胃肠炎的关键措施。大多数患者或患儿家长(甚至有极少数医生)误以为既然是拉肚子就要禁食,“拉空了就不拉了”,要让肠子“休息”,这些错误认识必须纠正。无呕吐或呕吐不严重者应尽可能口服补液,既可以在家中口服含糖和含盐的液体,补液量可以遵循“量入为出”的原则,也可以到医院购买特制的口服补液盐,这种补液盐是由世界卫生组织根据专家研究后得出的配方并在全球推荐的,同时还可辅以含锌制剂。对于严重脱水且全身状况不佳,又伴有严重呕吐的患者,就应该去医院静脉输液。除了补液外还可以适当使用肠黏膜保护剂,如口服具有吸附致病微生物及其毒素和对消化道黏膜有覆盖作用的蒙脱石散(思密达),可以减轻症状和有限地缩短病程;还可以使用含有“好细菌”的微生态制剂,以防治菌群失调,减少并发细菌感染的可能性。
  要掌握和重视以下几个“不需要”:
  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长期以来在广大群众中形成了一种习惯做法,只要拉肚子,必定要用抗菌药物,这是极端错误的做法,也是全球滥用抗生素的最典型表现。大家应该明确两个非常浅显的道理:第一,既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使用抗菌药物当然无效;第二,这种急性腹泻可以在一周左右自愈。因此,使用抗菌药不仅没有必要,而且增加药物副作用并增加医疗负担,过度使用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并发细菌性腹泻,那可就更加得不偿失了。
  不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既然是病毒感染,那么大家一定认为应该使用抗病毒药物了,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认识误区。这还是要从“自限性”的特点去理解,既然是“自限”的疾病,抗病毒也就没有必要。
  不要盲目用止泻药物人们普遍认为,有腹泻就得止泻,合情合理。须知,腹泻既是症状也是机体的一种自身保护行为。通俗地说,机体实际上也是通过腹泻把致病的病毒排出体外,盲目地使用止泻药显然不合适。只有那些水样腹泻次数过于频繁、腹泻量过大,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或严重脱水的情况,才考虑在补液的基础上使用合适的止泻药物。至于使用何种药物,也应该由医生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处方。
环球集萃
  越吃甜食人越累,可改吃坚果
  
  每天下午四五点是办公室白领最疲惫的时刻,日本东京最新一项调查表明,这时人们通常会吃一些甜蜜的东西以补充体力。但甜蜜过了头,会导致大脑的运动迟缓,人会感觉更加没有精神。
  甜食的最终代谢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会促使人体向酸性体质转化,酸性体质常常会有疲劳感产生。
  专家建议,当疲劳和饥饿感产生的时候,坚果和酸奶是最可靠的零食,不但能产生很强的饱腹感,还可以迅速补充能量,而且含有很多抗氧化物质,可对抗身体的疲劳和衰老。
  (摘自《环球》)
  
  牙刷用15天必须彻底清洁
  
  每天刷完牙,将牙刷用水冲冲直接插到牙缸里,这是大部分人的习惯。而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牙刷使用15天后,必须彻底清洁。否则,细菌繁殖就会损害口腔健康,如引发牙龈炎、口腔炎,甚至肠炎等。
  专家建议,有条件的家庭,可将牙刷浸泡在双氧水中4~5小时,或浸泡于0.1%~0.5%的过氧乙酸消毒液中,然后用流水冲净。或者用开水反复烫牙刷,并放在阳光下晒干。如果牙刷缝隙中有污垢,可用牙线或干净棉线清洁,再用水冲干净。
  (摘自《生命时报》)
  
  1/4矮小儿童系乱服保健品所致
  
  目前市场上儿童保健品“多如牛毛”,各种钙铁锌片、壮骨片、维生素片、蛋白粉、鱼肝油、氨基酸等应有尽有。家长们爱子心切“不差钱”,纷纷慷慨解囊。
  但是,曾经有一份对海淀区六千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个儿矮率高出全国相应数值1个百分点。儿科内分泌专家分析指出:约有1/4的“矮小”儿童系乱服保健食品所致。过量服用钙剂,反而影响骨骼发育;过量补锌,孩子性早熟;过量补铁会腹泻;长期服用鱼肝油会引起慢性中毒;服用蜂王浆,可能导致孩子内分泌失调和性早熟,甚至肥胖。还有一些保健品含防腐剂和化学添加剂,扰乱孩子胃肠功能,损害肝功能。
  因此,负责任的家长,对于给孩子吃保健品,一定要慎之又慎。
  (摘自《人民日报》)
  
  头痛按摩列缺穴
  
  “头项寻列缺”,这是《针灸大成》中流传很广的一句歌诀,意思简单,就是说有头颈问题,找列缺穴。
  湖北省中医院推拿康复科主任赵焰副教授介绍,列缺穴为手太阴肺经的络穴,有迅速缓解突发性疼痛的功效。偏头疼、头疼、落枕等,只要是脖子以上的病痛,按摩列缺穴就都能奏效。
  列缺穴位于手臂内侧,腕横纹上约1.5寸处,取穴时可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尖所到凹陷处,即是列缺穴。治疗时,双手宜轻握拳,拳心向上,宜边掐边揉,使肌肉和筋腱来回移动。掐揉时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力度以出现酸胀感为好,每天可进行一次,每次3分钟。如果同时配合风池、合谷、百会等穴位按摩治疗,则效果更好。但如果病痛持续不能缓解,则最好到医院就诊。
  (摘自《生命时报》)
  
  5岁至青春期早期是矮小症患者最佳治疗期
  
  “矮小症主要包括生长激素缺乏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小于胎龄儿、先天性软骨发育不全等几类,该病应该早发现、早治疗,争取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江苏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张丽娜说,治疗第一年往往是最关键、生长速度最快的一年,随着治疗起始年龄的增大,患者治疗第一年的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一般的治疗时间截至青春期结束,所以开始治疗得越晚,治疗时间就越短,最终身高也就越低。
  国内矮小症患者的就诊时间明显偏晚,主要是患者家长在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小孩只是发育较晚,到了年龄自然就长高了,等发现孩子过了青春期还没长高再治疗,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
  (据新华社消息)
  
  轻度银屑病局部皮质激素治疗后可用润肤剂维持治疗
  
  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评价了轻度银屑病局部标准皮质激素治疗期间或治疗后使用润肤剂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润肤剂可以限制皮质激素治疗后的复发,维持皮质激素治疗后的皮肤改善和皮肤干爽。
  (摘自《医学空间》)
  
  与吸烟家长住在一起的儿童易长蛀牙
  
  近日,日本一个研究小组发表调查结果称,与吸烟的家长住在一起的儿童更容易长蛀牙,而且牙龈发黑的概率也比较高。这很可能是被动吸烟导致的结果。
  研究人员认为,牙龈变黑是人体为了抵御烟雾所进行的体内调整,而香烟的烟雾会减少唾液的生成量,从而使可导致龋齿的变异链球菌数量增加,这可能就是吸烟的家长会使孩子更容易患龋齿的原因。(摘自《科学时报》)
  
  三类人不宜接种流感疫苗
  
  对于如何防控正在全球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专家指出,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种疫苗,但三类人不适宜接种疫苗:对鸡蛋过敏的人;怀孕3个月以内的妇女;严重过敏性体质者。
  目前,全世界的科学家正在抓紧研制甲型H1N1流感疫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从最初识别出流感毒株到第一剂疫苗上市,通常需要五六个月时间。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成功后,预计全球每年至少可生产10亿~20亿剂这样的疫苗。
  (据新华社消息)
  
  大量应用NSAID增加老年人痴呆危险
  
  美国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健康老年人大量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可使痴呆危险增加66%,老年性痴呆危险增加57%。研究前瞻性纳入2 736名华盛顿地区≥65岁、无痴呆的老年人,随访12年。在NSAID大剂量组中有476例发生痴呆,其中356例为老年性痴呆。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久坐孕妇坚持伸展运动可降低先兆子痫风险
  
  有先兆子痫危险的孕妇可能会从锻炼的积极影响中受益,但她们不太可能坚持锻炼。来自美国的一项124名久坐孕妇随机参与的试验,比较步行锻炼和坚持伸展运动与先兆子痫心率、血压、体重增加等方面的关系。结果是,对于孕妇来说,步行锻炼少于伸展运动;坚持伸展运动者心率和血压均低于步行者,但体重没有差异。因此,对于久坐的孕妇,伸展运动可以比步行更有效地降低先兆子痫的风险,这也许是由于伸展运动能够很好地坚持。
  (摘自《医学空间》)
  
  切除腺样体、扁桃体的儿童日后易超重
  
  荷兰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孩子在0~7岁之间接受过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与8岁时的超重和肥胖显著相关。研究者认为,接受过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的儿童在术后数年中发展至超重的风险较大。
   (摘自《科学时报》)
血管性痴呆,脑血管病带来的精神杀手
  谢大爷患高血压、糖尿病多年,6个月前曾发生过两次脑中风,头颅CT片上有多发性脑梗死灶,经过治疗后,除右侧肢体有轻度偏瘫外,基本恢复正常。但近三个月来,谢大爷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常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大发脾气,丢三落四,思维迟钝;忘记自己的年龄以及昨晚吃过什么等;出门几次都差点迷了路。子女将老人送至医院求治,发现原来谢大爷得的是血管性痴呆。
  
  血管性痴呆是什么病
  
  血管性痴呆(Va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疾病(包括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导致的以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痴呆综合征,是老年期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
  血管性痴呆发病率很高,约1/4的脑中风存活者可能发生。有数据显示,中国65岁以上人群痴呆发病率为3.9%,其中血管性痴呆占半数以上,严重地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血管性痴呆一般在50~60岁发病,近年来发病年龄趋于中年化,男性多于女性,病程短则2个月,长可达二十多年,平均5.2年,多见于反复“小中风”的病人。在中风康复后,智力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病情稳定;但是,再次“小中风”后,发作又加重,最终出现痴呆。血管性痴呆早期有类似神经衰弱的表现,如头痛、头昏、失眠、耳鸣、易疲劳、易激动等,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明显的记忆力减退,特别是对近期发生的事情忘性大;计算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极不稳定,容易激动和伤感,往往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痛哭流涕、大发脾气或欣喜忘形等。到了晚期,病人连吃饭、大小便也不能自理,甚至连亲朋好友都不认识。
  
  哪些人易患血管性痴呆
  
  应该说所有可能导致动脉硬化的疾病均是血管性痴呆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凝状态、心脏病、饮酒、肥胖、吸烟、高盐饮食等。为了尽早发现,对这些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记忆力及智力的测查,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治疗越早越好。如果中风老人出现脾气变差,变得偏执与妄想、易怒、情绪抑郁、情感脆弱等,家属应加以重视,及时到专科医师处咨询,以防漏诊、误诊。
  
  如何正确应对及诊治
  
  血管性痴呆被认为是目前惟一能够有效防治的痴呆。积极控制危险因素,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复发,是预防的关键。
  如果已确诊为血管性痴呆,要在医院进行正规治疗。主要采用改善脑血流,促进脑代谢的办法,同时可适当服用一些促进智能的药物,若伴有抑郁症状,服用抗抑郁剂有助于改善症状。此外,适当加强锻炼,勤用脑,减轻智能的衰退。
  
  血管性痴呆预后如何
  
  血管性痴呆一般起病比较快,发病后几个月症状就已经比较明显,容易引起家人的注意。另外,血管性痴呆病情波动大,多呈阶梯性进展,其预后取决于脑血管病的病情轻重、是否反复发作及治疗情况等。脑血管病控制良好,即可延缓甚至部分逆转痴呆的进程,故其预后比阿尔茨海默病(早老性痴呆症)好。但如果脑血管病反复发作,将导致血管性痴呆进行性加重,最终出现痴呆的严重并发症。
  (陈生弟教授每周三上午有特约专家门诊;邓钰蕾副主任医师每周二下午有专家门诊、周三下午有记忆力障碍专病门诊)
简易方法筛查血管性痴呆
  识别血管性痴呆相对困难
  血管性痴呆的识别比早老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难,首先是因为血管性痴呆没有统一的认知障碍模式,随着血管性病灶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如丘脑梗死后痴呆与早老性痴呆类似,以近时记忆损害为主,额叶梗死后痴呆以执行功能障碍为主;其次是因为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往往受到中风本身的“干扰”,比如,患者书写能力减退,既可以是中风后轻偏瘫引起,也可以是痴呆引起。
  
  血管性痴呆与早老性痴呆
  总体上,血管性痴呆患者以额叶和皮质下功能损害为主,在韦氏智力测验的操作智商、卡片分类测验的持续错误数、言语流畅性及写作方面的损害比总体严重度相同的早老性痴呆重,而早老性痴呆在各种记忆(如情景记忆、语义记忆、前瞻性记忆和策略记忆等)方面缺损更明显。
  
  诊断,靠全面认知功能检测
  医生们发现,对于轻度血管性痴呆或非痴呆的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等床旁精神状态检查不够敏感。诊断血管性痴呆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更详细的认知功能检测,覆盖记忆、抽象思维、判断、失语、失用、失认、定向力、注意力、执行功能和信息处理速度等方面。
  
  对于患者家属和一般内科医生,通常有以下两种简便的识别方法——简易测验筛查法和日常生活能力观察法。
  
  简易测验筛查法
  简易筛查法1:句子回忆+动物流畅性。
  首先,要求被试者记忆有5个要点的句子(如“李克明住在广州市人民路42号”);然后,要求被试者在1分钟内列举尽可能多的动物名称;最后,要求被试者回忆刚才学习的句子内容。
  
  简易筛查法2:三词回忆+画钟测验。
  首先要求被试者记忆3个词语(如国旗、皮球、树木);然后,要求被试者画一只钟;最后,要求回忆刚才学习的3个词语。
  
  简易筛查法3: 三词回忆+定向测验。
  将以上画钟测验改为定向测验,一般是3个时间定向题目(现在是哪一年、几月几号)作为两次回忆的转移注意的间隔项目,这种方法又称为6分法。
  
  我们没有提供这些简易筛查法的分界值,因为每个老人的脑功能基础不一样,套用简单的分界值,容易导致错误判断。施测者应该根据被试者的年龄、性别、教育程度和病史资料综合考虑。
  
  日常生活能力观察法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和Blessed行为量表等。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是观察患者在使用公共车辆、行走、做饭菜、做家务、服药、吃饭、穿衣、梳头、刷牙、洗衣、洗澡、购物、定时上厕所、打电话、处理自己钱财等方面的能力。
  
  Blessed行为量表是让家属记录患者在过去六个月内生活能力、个性习惯的改变,看有无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评定。根据诸方面症状总积分判断痴呆程度和药物疗效。
  (作者每周二下午有特需门诊、每周三全天有专家门诊)
  
  测试: Blessed行为量表
  
   项目及记分标准
  一.生活能力
   (记分标准: 1分-完全正常; 2分-有困难,或需人帮助; 3分-部分依赖他人; 4分-完全依赖他人)
  1. 完成一般家务,如泡茶、管理小量钱财、买东西算帐 □
  2.记忆几项事情,如买几样东西、吃药、约会时间 □
  3.辨认环境、所处的地点和周围人物,如亲戚、医务人员的身份 □
  4.记忆近期发生的事件,如亲戚朋友来访,外出度假或看病,在自
  已家里能识路(或在病房内识路) □
  二、日常习惯 记分标准
  吃饭: 用筷子,且不掉饭,吃得干净 1分□
   用筷子,但掉饭菜,需人少量帮助 2分□
   只能用勺,或仅能用双手吃固体食物 4分□
   需喂饭 5分□
  穿衣: 无需帮助 1分 □
   有时系错扣子 2分 □
   经常穿错,或忘穿某一件衣服或稍需帮助 4分□
   自己完全不会穿 5分 □
  括约肌功能: 正常 1分□
   有时尿床 2分□
   经常尿床 4分□
   “二便”均不能控制 5分□
  三、个性改变
  (记分标准:有,记1分;无,记0分)
  1.顽固、固执 □
  2.自私、自我为中心、计较钱财、不顾尊严 □
  3.不顾他人,如生活上自己方便即可 □
  4.脾气粗暴,或对别人的事情不闻不问 □
  5.易怒、易激惹 □
  6.与情景、场合不符的欢乐 □
  7.情感反应减弱 □
  8.放弃爱好,在社会生活中退缩 □
  9.冷漠,主动性减退,无活动欲望 □
  10.无目的的活动、多动 □
  
  评分:
  Blessed行为量表三项总分为70分。第一、二项的计分之和,正常人≤10分,>10分可认为有痴呆,分数愈高则痴呆的程度愈重(最高60分);第一、二、三项计分之和>50分者为最严重的痴呆。
血管性痴呆可防可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寿命的延长,世界人口老龄化现象日趋突出,老年期痴呆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也难怪人们会谈“痴”色变。由于目前还缺乏根治痴呆的有效手段,确实有相当多的人采取消极的态度,认为反正治不好就随他去吧,一旦病情进展到中、晚期,患者出现精神症状及不正常行为,搞得整个家庭生活一团糟,才想到就医求助。此时已为时太晚,错过了早期治疗的最佳时机。
  
   可防可控
  
  血管性痴呆预后则相对早老性痴呆要好,只要病情不太严重,能够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并坚持长期药物治疗,大部分患者均可望好转或病情稳定。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主要包括脑血管病的治疗、促智药物治疗和预防性治疗。
  
  脑血管病的治疗
  在血管性痴呆发病的早期,因中风部位的不同,有些患者仅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有些对数字变得不敏感、不会计算;有些患者对事情理解能力及分析判断综合能力出现一定程度的困难等,这些认知功能障碍症状属于部分性痴呆的表现。如中风后尽早积极治疗,随着原有脑血管疾病症状的改善,痴呆症状也可能有所减轻。
  
  促智药物治疗
  目前,对痴呆治疗有效的药物中,最有依据的是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药,其他多为经验性治疗或缺乏高级别临床证据的支持。国外已上市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有多奈哌齐(安理申)、卡巴拉汀(艾斯能)等,我国自己研制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是石杉碱甲(双益平),能明显改善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目前主要有美金刚。
  研究发现,血管性痴呆症患者普遍存在糖代谢及核酸、蛋白质、脂质等代谢障碍,因此,脑代谢激活剂和脑循环改善剂,特别是具有脑血管扩张作用的脑代谢激活剂也成为治疗本病的可选药物。这类药物的作用是减少脑血管阻力,增加脑血流量,或改善血液黏滞度,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脑活素、二氢麦角碱类、喜得镇、都可喜、氯酯醒、胞二磷胆碱、吡拉西坦、心脑舒通片、银杏叶提取物等一些中药制剂。虽然这些药物仍多为经验性用药,但能改善血管性痴呆的一些血管基础疾病所导致的症状,协同胆碱酯酶抑制剂或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的作用,也可不同程度地延缓疾病的进展。
  
  预防性治疗
  血管性痴呆多发生于脑血管疾病之后,因此,对于血管性痴呆,一定不能忽视预防性治疗,关键在于预防中风的危险因素,做到控制血压、治疗糖尿病、调节血脂、减肥、戒烟、低盐饮食、口服阿司匹林改善高凝血状态、饮食控制、加强锻炼等。
  血管性痴呆的治疗药物很多,加上康复治疗、社会关心等,可取得一定疗效。选择哪些药物治疗,还需因人而异,不要一味注重疗效而忽视患者原有疾病及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
  (作者每周一下午、周二上午有专家门诊,瑞金医院每周三下午有记忆障碍专病门诊)
  
  温馨提醒
  
  血管性痴呆血压不能降太低
  对于血管性疾呆的预防性治疗,监控血压为一项重要措施,因为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小动脉损害、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大为减少。但对于血管性痴呆的患者,降压时要适度,研究发现,收缩压控制在135~150毫米汞柱者痴呆不进展,而血压过低则痴呆进展。
  
  防治中风并发症
  中风急性期的缺氧事件如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癫痫、肺炎是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也应注意对这些中风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血管性痴呆的综合防治
  血管性痴呆(VaD)的发病原因复杂,迄今还不明确,可能是多种自身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我们现在了解的是: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病变诱发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任何影响脑内血管结构、脑血流、脑供氧的危险因素都可能增加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概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心脏病就是这样的危险因素。
  已有研究资料表明,缺血性脑中风比出血性脑中风更容易导致血管性痴呆;单次脑中风即可诱发血管性痴呆,且发生率较高,而中风的再发和多发则加剧了认知功能障碍。
  大量研究表明,脑血管一旦发生病变,病变部位能量代谢显著下降,相关部位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产生大量自由基,经过一系列的损伤反应,导致脑内与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含量明显减少、合成乙酰胆碱的酶活性降低,最终导致脑内胆碱能缺损、相关脑区神经元细胞的进行性死亡,患者出现学习、记忆障碍。
  对于血管性痴呆,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手段。现在临床上采用的干预手段通常包括积极预防、药物治疗等。
  
  积极预防
  
  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可以预防血管性痴呆发生和复发。预防措施包括:坚持食用低盐低脂饮食,多用蔬菜、豆类制品及五谷杂粮,减少高血压、糖尿病、血脂紊乱、心脏病的发病;坚持有规律的生活,积极进行适当的身体锻炼,提高机体新陈代谢能力和免疫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如阅读书籍、养花、养鸟等),经常锻炼脑力,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些改变对减少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和发展可能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
  
  药物治疗
  
  包括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
  西药治疗常用的药物有三大类:
  胆碱酯酶抑制剂血管性痴呆与早老性痴呆(AD)患者都表现出脑内胆碱能功能缺失和学习记忆障碍现象,因此临床上用于治疗早老性痴呆的药物也被应用于血管性痴呆的治疗。在欧美使用较多的是多奈哌齐(安理申)、加兰他敏、卡巴拉汀(艾斯能)。我国自主开发的药物是石杉碱甲(双益平、哈伯因),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早老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神经元保护剂在血管性病变导致痴呆的过程中,大脑神经元往往处于缺血缺氧等状态,使神经元不能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因此,临床上应用神经元保护剂类药物,用于对抗外界损伤,修复神经元功能。这些药物包括:尼莫地平、美金刚、罂粟碱、脑益嗪、威氏克、维生素C、银杏叶内酯等。
  改善脑部微循环药物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血管性痴呆病理变化为脑动脉硬化、狭窄、闭塞导致脑组织血流量下降,使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因此在临床上常用改善脑部血流循环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喜得镇、环扁桃酯、萘呋胺、己酮可可碱、长春西汀、尼麦角林等。
  中药治疗目前在临床中使用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康欣胶囊(由女贞子、菟丝子、何首乌、黄精、黄芪、淫羊藿、当归、丹参、牡丹皮、菊花、山楂、酸枣仁等组成),水蛭通胶囊(由西洋参、水蛭、大黄、桃仁、琥珀、穿山甲、石菖蒲、枸杞子等组成),单方中药包括何首乌、淫羊藿、女贞子、杜仲、远志等,它们都在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学习记忆能力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其他治疗
  
  目前临床上还常用针灸治疗、高压氧治疗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总之,血管性痴呆的防治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控制危险因素,预防血管性痴呆的发生;对已经病变的血管性痴呆患者采取积极的治疗,目前认为疗效较好的药物是具有多靶点作用的治疗药物,其中包括我国自主研发的石杉碱甲(双益平、哈伯因)。
  
  小贴士
  对预防血管性痴呆有益的食物
  胡桃仁、莲子、芝麻、花生、黄花菜、大枣、桑椹、桂圆肉、葡萄、荔枝、松子、山楂、蘑菇、鸡蛋、大豆、木耳、山药等。
血管性痴呆,家人如何应对
  对患者来说,“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明确可能不亚于晴天霹雳。这不仅意味着失去记忆、丧失工作能力与生活能力,还会有情绪控制力差、易激怒、言行出格或怪异,日常生活也越来越需要他人的帮助。
  对家人来说,患者生活起居方面的照顾还不算什么,精神行为方面的症状才是令人难以忍受的。患者时常情绪波动、不关心他人、易生气,有时急性加重,表现为暴怒、毁物、拒绝合作、整夜吵闹不眠,甚至不停喊叫。又因为痴呆患者对陌生照料者难以接受,家人无法请保姆帮忙,只能自己照料。长期下来,家人中出现焦虑、抑郁、绝望情绪的并不少见。
  
  因此,了解血管性痴呆、理解患者,寻求心理上的支持。无论是对于患者本人,还是家属,都是很重要的。
  
  首先,消除歧视与偏见血管性痴呆和高血压、肺炎等一样,只是一种疾病,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歧视是毫无道理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患者与家属却常有耻辱感。因此,认识血管性痴呆、消除病耻感是理解的第一步。
  其次,了解疾病,消除恐慌对照料者而言,对血管性痴呆的认识能帮助他们理解患者,预见到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早做安排。在血管性痴呆早期,大部分患者的认知能力是保持的。因此,家人可以采取婉转的方式,让患者认识到自己可能面临的问题,在心理上有一定的准备,配合家人做些安排。虽然大多数人认为这样做很残酷,但事实上,老人比我们想象中要坚强,让他们面临不明的恐惧可能更为残酷。当然,对于较敏感脆弱的老人,需采用更谨慎的方式。
  第三,有耐心与爱心血管性痴呆的患者由于大脑机能受到损害,有时不能以语言表达自己的要求,身体不适也不会说。情绪控制力被削弱,严重时甚至不理解自己恶劣行为的意义。因此,患者的照料者要有充分的耐心,像对待未成年的孩子一样,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照料其生活,体察其需要,尊重其人格。如果有些行为具有危险性,可能伤及患者本人或其他人,则有必要对患者进行适当约束。
  第四,照料者要学会释放压力照料血管性痴呆患者是件十分辛苦的工作。患者有时表现很违拗,拒绝帮助,甚至恶语相加。因此,照料者常感到失败与气馁,甚至有自责、委屈、无所适从、烦躁等情绪。这些负性情绪会逐渐累积,往往导致照料者本人出现心理障碍甚至健康恶化,当然也不利于对患者的照顾。因此,照料者应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感到精力透支,疲倦不堪或者心情恶劣、孤单抑郁时,需适当向亲友求助,给自己放假,让身体与心灵都放松下来。这样做,并不是逃避,而是为了更好地照顾患者。
  最后,必要时求助专业机构有不少患者家属,对于将老人送到护理院或老年精神科心存顾虑,认为这样不孝顺。即使患者到了血管性痴呆晚期,什么人也不认识了,整日不眠不休,家人还是坚持要将老人放在家中照料。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往往难以纠正。事实上,尽管血管性痴呆是难以逆转的疾病,但专业机构对这类老人的治疗与护理仍具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当患者出现突然的病情恶化,如忽然更为吵闹,原因可能是患者身体健康状况改变,这时不送患者就医可能会引发严重后果。当前我国对痴呆老人带来的家庭社会负担日益重视,相应的机构也越来越规范与完善。因此,专业医疗机构作为对血管性痴呆老人家庭的重要支持力量,家人一定不要忽视。
  
  (肖世富教授每周一上午在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每周一下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有特需门诊)
  (李霞副主任医师每周二下午在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每周四下午在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有特需门诊)
认知训练同样重要
  由于脑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极高。因此,医生和家人非常关注患者的运动障碍、语言障碍等症状,这也成为目前康复训练的重点。但脑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即血管性认知损害)这一最常见症状常被医生和家人忽视。殊不知,认知障碍会直接影响脑血管病的康复。
  事实证明,综合应用肢体运动功能锻炼、语言功能锻炼和认知康复训练等手段,可以起到1+1+1>3的效果。
  
  正确评估认知功能
  
  患者应当接受专业医生的临床评估,比较详尽地了解病情,才能制定出符合自身状况的治疗方案。评估的手段主要有:
  认知检查可以提供如下参考价值:(1)确定何种认知功能受到损害;(2)确定认知功能损害的程度;(3)帮助病变定位;(4)为制定认知治疗或认知训练方案提供参考。
  简单量表检查有多种检查认知功能的量表可供选择,如MMSE量表和SUMSE量表等。
  复杂量表检查往往特异性较强,更适合于开展科研工作。
  
  认知康复中应注意的问题
  
  1.鼓励患者产生信心亲人的帮助固然重要,但古语说的“天助自助之人”还是很有道理的。患者本人往往因为脑卒中后的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或疼痛等实际问题而产生畏难情绪,导致康复方案不能很好实施。
  2.营造积极的生活氛围家人应把患者视为具有独立能力的个体,鼓励其完成力所能及的日常事务,这对于树立患者的信心是很有帮助的。否则就会使患者陷于一种无助、无用的不良情绪中,愈发悲观。
  3.解决感观障碍如患者视觉或听觉有障碍,应让患者配置眼镜、助听器等工具,使患者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对认知康复非常重要。
  4.关爱患者心理认知障碍患者除本身存在认知问题外,尚可能伴发其他心理障碍,如抑郁、焦虑等。控制好这些心理障碍对于克服认知障碍更有益。必要时可寻求精神科医生的帮助。
  
  认知障碍训练方法
  
  认知康复训练要和日常生活活动相结合,效果会更好。特别要注意两种训练:
  行为训练给患者制定符合实际生活需求的行为计划,协助、督促其完成,这样患者在康复的过程中,能够尽可能地维系正常时的生活方式和准则,减少由于疾病带来的行为障碍。
  作业治疗所谓作业治疗,究其本质而言,实为智力开发。脑卒中后,多数患者智能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在认知康复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数字、物体分类、搭建积木以建立立体性空间结构、反复记忆和逻辑推理训练等。这些看似简单、“小儿科”的举措,只要坚持下去,就会对患者有不小的帮助。
  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病情,患者家属最好和专业医师进行比较详细的沟通,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认知康复措施。
  
  治疗血管性认知损害,需要专业医师、护理人员、康复师、家人、照料者的多方协作,付出爱心、细心、耐心、恒心,种种康复措施才能在漫长而艰苦的康复过程中落到实处,真正有益于患者。
  (作者每周二下午有记忆力减退及认知功能障碍专病门诊)
  
  温馨提醒:
  目前,我国的康复机构尚不够普遍,在家里因地制宜地制定出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计划,并良好地实施,就变得至关重要,不必苛求于形式。
血管性痴呆,防重于治
  科学认识
下一页 尾页 共5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