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72个被误读的史事真相

_4 张港(当代)
  读了这首诗后,许多人以为写诗的时候,诗人的上面还有一层楼可以"更上"。其实不然。
  据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记载:"河中府鹳雀楼三层,前瞻中条,下瞰大河。"许多人认为,作者写诗的时候是在楼的第二层,真的是这样吗?这还得从诗本身所给的信息来看。"欲"是所想,并非所为,"更"是要做,并非现实。一个"欲"字,告诉我们,作者登楼的目的是"欲穷千里目",要的是看得更远。可是如果说诗人明明知道这楼共有三层,却只登到二层就停下来写诗了,这就不合逻辑了。既然是"欲穷千里目",又是有楼可上,那就干脆直接"上一层楼"好了,就用不着"欲"了。所以说,作者不是在第二层写下了这首诗(或者说是构思了诗,产生了写作欲望),而应该是上到了楼的最高处第三层。为了看得更远,王之涣一口气上到了最高的地方,可是,到了这里依然觉得还是不够高,这时他才有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想法。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说的是:要是能再有一层楼那该多好啊!
  "白日依山尽"这是现实,"欲穷千里目"这是理想。目之所见已经很远,但是诗人却并没有满足,觉得自己的目力还没有用到极致,还应该到更高的位置才能发挥。诗言志,其实"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说,如果能有更广阔的空间让自己的才能得以发挥,那该有多好呀!
第59节:"黄鹤楼"怎么"黄"的(1)
  "黄鹤楼"怎么"黄"的
  崔颢的诗:"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在湖北武汉市蛇山,相传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黄鹤楼历尽沧桑,屡毁屡建,已有30余次。现在的黄鹤楼,是1985年建成的,早已不是崔颢看到的原样了。
  楼不在高,有仙就行。黄鹤楼的得名最有传奇色彩,特别是这个"黄"字。
  世界上鹤有许多种,但是绝没有一种黄鹤。
  可怎么就出来了黄鹤楼?
  传说一:有个姓辛的老人,在蛇山上开了一个酒店。有一个道士,是酒家的回头客,但是光喝酒不吃菜,只用随身的水果下酒,还不埋单。店主人想这人穷,就不收酒钱了。这道士也不推辞,也无愧疚,照样喝酒。有一天,道士酒罢,用橘子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鹤。橘子皮画出来的,自然是黄色的了。道士道:"酒客至拍手,鹤即下飞舞。"就乘上黄鹤飞得没影了,从此一去不复返。从此,这家酒店生意兴隆,为此人们建了一座楼,取名"黄鹤楼"。
  传说二:三国时,有一个叫费祎的人,在这座楼得道成仙,驾鹤西去。后来,他又骑鹤返回,在这座楼停留,于是,这楼就被取名黄鹤楼。又有一说,那个道士就是吕洞宾。
  传说三:黄鹤仙人叫子安,是周末时人,周简王的后代,也是乘鹤飞翔。
  唐代崔颢写"昔人已乘黄鹤去",这"昔人"肯定是传说中的仙人,但不知是哪位。反正是传说,是谁都行。
  其实,黄鹤楼跟黄鹤并没有关系。南朝梁人萧子显撰《南齐书》有:"夏口城据黄鹄矶,世传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上也。"《元和郡县志》记载: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东吴大将黄盖,为守军瞭望方便,在黄鹄矶上建了一座楼。清康熙年修撰的《武昌府志》也说:"夏口城,在城西黄鹄山,孙权所筑,其城依山负险,周二三里。"《元和郡县志》记载的是"黄鹤楼",估计原来是叫"黄鹄楼"后来讹传为"黄鹤楼"。
  鹄就是大雁,大雁与神仙没什么联系,转成鹤事情就多了。
  如果没有传说,风景只是砖木土石,有了传说,再加上美好的诗,平地起高楼,旅游业就开始了。
  离离原上草,"原"字探源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对这首家喻户晓的诗,从来没有人解释"离离原上草"的"原"字,即使解释,也是"原野"。然而,探索这个"原"字的内涵后,我们会发现,它绝不是可有可无的。
  这首诗是白居易少年时代的作品。
  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16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作品谒见大名人顾况。顾况看了"白居易"这仨字,逗他,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他翻看小白居易的诗作,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
  这件事又见《唐摭言》卷七:"白乐天初举,名未振,以歌诗谒顾况。况谑之曰:'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及读至《赋得古原草送别》诗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况叹之曰:'有句如此,居天下有甚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凡是指定、限定的诗题例在题目上加"赋得"二字。这种做法起源于"应制诗",后来广泛用于科举"试帖诗"。此诗为作者准备科举考试而拟题的习作,所以也加了"赋得"二字。
  "离离原上草",唐人张固《幽闲鼓吹》等书又作"咸阳原上草"。
  这个"原",并不是通常认为的平原,而是"塬"的另一写法。塬是西北黄土高原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桌状高地,四边陡,顶上平。
第60节:"黄鹤楼"怎么"黄"的(2)
  毛泽东《沁园春·雪》"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以象的体形比喻原,是非常恰当的。塬顶平,四边陡峭,转动角柔和,正好像大象的样子。毛泽东这精彩的比喻,也是对原的形象描述,正是因为毛泽东生活、战斗在陕北高原,日日与"原"相伴,才作出了这样恰如其分的比喻。
  咸阳原处于渭河之北,九山之南,从周武王封其十五弟毕公高于此起,曾称"毕原"。周平王东迁后,这里又成为秦襄公的封地,历经周秦汉唐,是中国文明古老的摇篮之一,是名副其实的"古原"。
  咸阳原还是著名的秦直道的起点。秦始皇为人类留下两个巨大工程,一是长城,二是秦直道。长城是守卫,秦直道是进攻。有了直道秦军可以迅速从咸阳开进到长城脚下。从秦到唐,秦直道上演出了无数威武、雄壮的武戏。
  李白的《忆秦娥》"咸阳古道音尘绝",就是对秦直道悠远历史的感慨。
  认可了"离离原上草"的"原"是黄土高原上的一种特殊地貌,我们应该对这首诗重新认识。
  一、白居易的这首诗,虽然是"赋得"诗,是"高考模拟作文",但是,从一个"原"字可以看出,诗人是看到了什么就写了什么,并没有虚构。这首诗是源于生活,是写实的,是真实的生活记录。
  二、诗中所写的"草",不是通常所见的草,而是塬上之草。在黄土高原,塬有相对好一些的耕作条件,但是,毕竟是黄土高原,塬上土层薄,墒情差,这里的草,是不会茂盛的。塬上的草应该有顽强的生命力。从南方来的白居易,看到这种草,感到了生命的力量。
  三、从"原"联系到"古道"--秦直道,再联系到"荒城",将草置于秦始皇时代悠远、古老、宏大的背景之中,这首诗的意境就更加深沉了。
第61节:"临行密密缝"解密
  "临行密密缝"解密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游子吟》,是最为通俗的、最为人称道的古诗之一。
  许多人解释这首诗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时认为:这是一位生活贫困、辛勤劳动的母亲,亲手用针线为将要远行的儿子缝补衣服。怕儿子远行时间长了,衣服穿破了,所以母亲缝衣的针脚特别的密实。其实,并不是这样,这样的解释只是从字面上看来的,并不是诗的真义。
  我们注意一下这"临行"二字。既然是慈母,为什么要在儿子临行时才想起缝衣服呢?儿子将要远行了,当娘的为什么不早早就给他准备好了呢?如果是说"临行密密缝"是为了让衣服结实,那这种行为又与"意恐迟迟归"有什么联系呢?
  其实,这"临行密密缝"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使衣服结实,"临行密密缝"是古代的一种风俗。当时不论是穷人还是富人,临要远行时,母亲或妻子都要密密地缝衣服。"缝"与"逢"同音,希望的是早日相逢,主要目的是图个吉利。
  "临行密密缝"这一行为要表达的就是"意恐迟迟归",盼望早相逢。将"临行密密缝"与"意恐迟迟归"解释为古代的送行习俗,这句诗与"意恐迟迟归"的联系才密切。
  《忆江南》,白居易最忆是什么
  白居易的《忆江南》词共是三首: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这三首《忆江南》词,为我们展示出美丽的水乡江南胜境,成为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作。但是,如果仅仅只是读到作者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是对江南的美好回忆,唤起人们对祖国河山和美好事物的无限热爱,这是不到位的,我们不仅要看到这是写景的佳作,更应该看到这三首《忆江南》中深一层的内涵。想一想他到底在忆什么。
  白居易于长庆二年(公元822年)至长庆四年(公元824年)为杭州刺史,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为苏州刺史,但只几个月就因眼疾回到洛阳。也就是说白居易在江南待的时间最长的就是杭州。这三首词是白居易67岁时的回忆之作。白居易的杭州为官,最为自豪的是他的政绩,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治水。一个当上了官的读书人,能够将自己的所学造福于民,这是白居易人生的最好的落实,回忆这些,是作者最大的慰藉。三首《忆江南》中,字面虽然写的是景,但是处处隐约透出作者对为政江南,特别是在杭州时的得意与自豪。
  正如词中所说的,三首《忆江南》是有"最忆"与"其次"的,是有顺序的。
  第一首。"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排在"最忆是杭州"之前,虽不说是"最忆",但是位置已经是列在最先了。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这是说自己时时惦记着江南。这里的"江花"之"江",我们不应该老实地理解为河流或是长江、钱塘江。红胜火的花应该是荷花,流动的江水中是无花的;绿如蓝的水,不应该是流动的江水,而应该是湖水。这首词写的其实是西湖。
  将西湖之忆放在最先,时时挂念,除了西湖之美,主要原因应该是,回首当年带着杭州人民对西湖的治理。白居易对西湖的感情,在他的诗中经常有所流露。在杭州时,他曾带领百姓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水井,以利饮用。至今西湖还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关于他的传说。如果仅留恋的是红胜火的花、绿如蓝的水,那样就成了闲梦的江南,那就是游客的江南了。白居易的江南,留有他的播种,留有他的心血,这样的江南之忆,实是收获果实一样的品味。
  第二首说的是"最忆是杭州",却放到了第二位,排在了西湖之后。"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其实这算不上写景,实际是写人,是写自己,是写自己工作后的业余生活。公务之余行走于山寺路上,毫无负担地赏月;案牍之暇屈肱侧卧,心境平和地看潮,这是身体的休息,更是心理的放松。这种紧张之后的解放,闲极无聊的散人是不可享受到的;这种工作之余的坦然,是刮地三尺的贪官绝不会有的。这些追忆中,流露着安宁、闲适与坦然。这实在是对杭州之任的自我欣赏。
  第一首写的是江南人司空见惯的荷花、绿水,第二首写的是公余的惬意,只有第三首"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写的是苏州,写了酒,写了歌舞,写到了真的文人骚客的江南。但是,三首之中,也就这首最是"其次",最少有人称道。究其原因,就是只有娱乐,少了前面两首的那种真情。白居易任职苏州,只有几个月,就因眼疾而离开,他想在苏州继续杭州事业的想法没能实现。他离苏州时,郡中士民涕泣相送,这是对他杭州政绩与人品的褒扬,同时也为他不能为苏州百姓做主痛心。
  白乐天二十多岁就中了进士,从此游泳宦海,几上几下,几经波折。唯杭州之任最少羁绊,最有作为。一心治国平天下的他,能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回忆起来,收获的自然是甜甜的慰藉与温馨。而当官不为民做主的贪官、昏官,即使心如铁石,也难免有负罪的恐惧,他们是不会有这样的平和而美丽的回忆的,写写山水花月已经不错了,断不可能写出白居易一样的江南深情。
第62节:春夜为何喜雨
  春夜为何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是自小耳熟能详的杜甫的《春夜喜雨》。
  杜甫的《春夜喜雨》喜在哪里?喜在"好雨"。"好雨"好在哪里?好在"知时节",好在"润物细无声",好在能让"花重锦官城"。读到这里,只是读出了诗的表面,只达到了阅读的第一个层次。只有再提出一些问题,再深入一些,才能读到诗的本质、诗的真意,才能对诗有高层次的理解。
  "好雨"好在"知时节",这"时节"与诗人有什么关系?作为文人,只要写诗,只是赞美雨之"好",那是完全不用管它是否应了时节的,只要雨好就行,清明、谷雨、惊蛰、芒种是可以不必关心的,是可以不必强调的。关注时节本来应该是种田人的事,可是杜甫在这首诗里首先关注的却也是时节。
  "润物细无声",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可"润"的,有些东西"润"了好,有些东西"润"了却是不好,衣服、残破的茅屋,让雨润湿了并不好。看得出来,作者说"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是喜在"当春乃发生"的雨会给农民带来好的收成。诗人关心的不是有雨可赏,而是想到了农民的耕种。
  因为心中有了人民大众,所以他推窗去看,看到的并不是院子和门前的花树,而是远处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于是作者想象了,"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花重锦官城"这是全城之喜,并非是个人之独乐。因为诗人的喜与大众的喜是一致的,是以天下之乐而乐,所以才有了《春夜喜雨》之喜。
  《春夜喜雨》作于杜甫躲避战乱,流寓成都,这是国家最为动荡,诗人个人生活最为艰难的时期,可是,纵观这一时期杜甫的作品,却是最有人民性的,他是时时将自己的疾苦与天下人的疾苦联系在一起的。《春夜喜雨》也是这样,虽然这首诗并没有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样直呼,但在诗中隐约透着作者的人民性。这样的喜,并不是简单地为雨而喜,并不是自我之喜,诗中的雨与"应是绿肥红瘦"之雨,不可同日而语。
  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作品的人民性是最重要的特征,只有读出了《春夜喜雨》中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才是读到了诗的深层。
第63节:公孙大娘是老大娘吗
  公孙大娘是老大娘吗
  杜甫有一篇著名的《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这位公孙大娘是唐代最杰出的舞蹈家,她的出身、年龄都不见记载。有的人根据"大娘",认为公孙大娘是个老大娘、老太太。
  杜甫的诗开头一句是:"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这是说杜甫小时候看到过公孙大娘舞剑。这时候的公孙大娘,是个"佳人",又能舞剑器动四方,不像是老年妇女,但杜甫仍称她"大娘"。杜甫56岁那年,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还是称她大娘。
  《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序中说:"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常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书法家张旭,一般认为生于658年,卒于742年,比杜甫(712-770)大50多岁。杜甫年谱记:717年,玄宗开元五载,杜甫6岁,尝至郾城,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这时尚称得上佳人的公孙大娘估计也就是20多岁,而张旭已经年近花甲。可是张旭也称"公孙大娘"。
  诗序中有:"余公孙大娘弟子也。"这出自公孙大娘弟子之口,学生弟子也称老师为"大娘"。
  学生称她大娘,6岁的杜甫称她大娘,年近花甲的张旭也称她大娘,这个"大娘"就不应该是老年妇女那个大娘了。
  现在的"娘",北方地区多是指母亲。古代的"娘",可以泛指所有女性,也可以是母亲,许多女孩子的名中有个"娘"字。
  萧遥天《中国人名的研究》中"唐人称呼喜标榜排行"一节说:"唐代的妇女也以行第称呼,丁六娘歌十索,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可见,公孙大娘的"大娘"是排行。"公孙大娘"其实就是公孙家排行第一的大女儿,并不是老年妇女。如果她是排行第二,那就得叫公孙二娘了,排在第三,就是公孙三娘。当然了,"大女儿"最终是要长成"老大娘"的,但那是另一回事儿。
  唐代爱以排行称呼人。李白称李十二,刘禹锡称刘二十八。诗歌中留下许多排行人名,仅从诗名就可以见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李白《送裴十八图南归嵩山二首》、《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杜甫《赠卫八处士》,韦应物《秋夜寄邱二十二员外》,等等。
  这里要说明一下,虽然古代不讲计划生育,但生出十个八个的也不容易,裴十八、夏十二、邱二十二,是叔伯兄弟一起排行,并不一定是亲生兄弟。
  古代作品中经常出现"萧娘",萧娘并不一定是姓萧,而是贵族妇女的代称,许多诗中指女情人、歌伎。古代诗歌中又常见"谢娘",谢娘也不一定姓谢,而是美女、歌伎的代称。南朝的萧氏、东晋的谢氏,都是当时的权贵门阀,这些人家的妇女生活优裕、打扮入时、举止优雅,成为当时人追随的偶像,经常被写入诗文,后来渐渐改变了意思。
第64节:新解"只是近黄昏"(1)
  新解"只是近黄昏"
  老年人最爱提到的是李商隐的七绝《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老年朋友引用这首诗时,一般只是引用"夕阳无限好",很少有人将后面的"只是近黄昏"连用上。"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个完整的句子,只有完整句子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
  人们解释"只是",认为就是现在"但是"的意思,并且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解释成虽然夕阳无限好,可是却接近黄昏了。说"只是近黄昏"表现的是一种无奈。这样的解释,仅是注意到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而没有从诗的整体考虑。如果考察整首诗和"只是"的用法,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违背了作者的原意。
  "向晚意不适",这是说心情不好。但是作者一没有喝闷酒,二没有找人发泄,而是采取积极的态度--"驱车登古原",到野外走走。因为"向晚意不适",所以才"驱车登古原",这是因果关系。诗人到乐游原,目的是明确的,就是为了要看一看黄昏时的太阳,让夕阳解除"意不适"。他所要寻找的恰恰就是黄昏这个特殊时间里的太阳,让夕阳解除"意不适",并不是想要寻找无奈,寻找苦恼,而是解除烦恼与无奈。寻找无奈,并不是作者的本意。乐游原是当时文人们常去的地方,也是作者经常去的地方,现在他来到这个地方就是为了看黄昏的夕阳,是有计划在先的,就是要通过看夕阳,驱走心中的感伤。"近黄昏"是"夕阳无限好"的必要条件,如果不是在黄昏,也就没有作者眼中的无限好的夕阳了,正是因为"近黄昏",才具有了"夕阳无限好"。作者没有理由对产生"夕阳无限好"的"近黄昏"表示无奈,表示惋惜,如果他那样做,就等于是白到乐游原了。
第65节:新解"只是近黄昏"(2)
  人们误解"只是近黄昏"的根本原因,是将诗中的"只是",等同于现在的"只是",以为这里的"只是"就是表示转折的"但是",这是用现代的语义解释古代的诗句。
  其实,古代的"只",还可以表示因果、条件关系。例如:"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里的"只",解释为"就是",是表示因果关系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应该解释为:就是因为身在此山中,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应该解释为:男儿有泪不轻弹,就是因为未到伤心处。这个"只"也是表示原因的。
  从李商隐自己的诗作中,我们也能找出不少"只"表示原因的例子。《西南行却寄相送者》:"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行人只在雪云西",意思是:行人正是因为在雪云西。无题诗《凤尾香罗薄几重》中的"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斑骓只系垂杨岸",就是:斑骓正好系在垂杨岸。
  如果,将"只是"解释为转折关系,那可就坏了:"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作者一路都是积极向上的情绪,可是到"只是近黄昏"这儿,却转了调子,先是积极又是消极,整首诗就出现了矛盾。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合理的、正确的解释应该是:夕阳无限好,正是因为近黄昏。
  这样,整首诗才有了一个连贯的思想,一条顺通的脉络,中心也就明确了,作者的本意也显现出来了。"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翻译过来是:因为在傍晚的时候心情不好,所以驱车到乐游原上看夕阳,让夕阳解除心中的不适。夕阳多么美好啊!夕阳之所以美好,就是因为它正在黄昏这个时候--黄昏有什么不好!
  这首诗写于何时不详,李商隐的一生活了四十多年,按理说不应该有岁月迟暮之感。他的另一首《乐游原》:"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羲和自趁虞泉宿,不放斜阳更向东。"就全无消极迟暮之感。纵观李商隐的一生,他一直是个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正好是他积极生活态度的写照。
第66节:《惠崇春江晚景》-苏轼拿画家开涮
  《惠崇春江晚景》--苏轼拿画家开涮
  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有人说这是一首哲理诗,有人说这是春景图,这样说并不错,这些确实是苏轼写作的目的。但是,这首《惠崇春江晚景》还是苏轼的调侃、逗趣戏作,我们不能不看到这一点。
  惠崇和尚是北宋的大画家,他擅长的是江南春景,尤其是水禽小景,其《溪山春晓图》、《沙汀烟树图》、《秋浦双鸳图》让人叹为观止,被称为宋人图画的绝品。惠崇和尚的《春江晚景》又称《春江晓景》,画面有竹,有桃花,有鸭子戏水,但蒌蒿、芦芽,绝不是画的主题,只不过是背景而已,至于,河豚已是画面之外了。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从画中的鸭子看出了春水的温暖,画得好,评得也好。这是规规矩矩地说画,说得合情入理,以鸭说水,以鸭说春,这正中惠崇的笔意。说得惠崇心中美滋滋的。可这不应该是诗眼,诗才写了两行,还没评论到关键处,人家惠崇正等着下文。惠崇想的是一定有更高的评价美辞将要出来。没有想到的是,这老苏笔头子一转,说到了"蒌蒿满地芦芽短",说到了画最不重要的枝梢末节。这让和尚摸不着头脑了。这倒也行,诗有抑有扬,一般的诗到了这句也多是这样,抑过之后定有崇山峻岭,最后一句,定是出人意料的好评语。惠崇和尚正等着听好戏。可这姓苏的忽地来了个"正是河豚欲上时",结句了。
  "正是河豚欲上时"完全是苏轼自己的想象,完全与画面无关。人家画的竹、桃花、戏水之鸭,最用笔墨的是鸭子。这些他说完后,眼睛却盯上了不起眼的蒌蒿和芦芽,又由蒌蒿和芦芽联想到了吃,吃河豚。拼死吃河豚,河豚可是个怪玩意儿,味道极美,但是吃了却能毒死人。据说,蒌蒿、芦芽这两种东西与河豚同煮,毒性就小了,就可以吃了。不沾荤腥的惠崇自然是一丁点儿吃河豚的意思也没有的,人家画的就是美水美景,可苏东坡这个馋嘴巴子,却自顾自地从人家的画里想出了吃,吃吃别的也行,偏偏是吃要人性命的河豚,这不是成心气死人吗?要是先生您写了"风吹草低见牛羊",找个高人评评,那位评出了涮羊肉,您能不生气吗?
  其实读这诗时,读者就已经能觉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一节,"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另是一节,说的不是一回事。只"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两行诗,就已经将画的最好处评完,剩下的就是开涮了。
  对朋友的游戏之作,戏谑得高,糟蹋得好,又于看似不经意中留下了"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来说去,还是高。高人就是高人。
  有人说,苏轼与惠崇是同时代的人;有人说,苏轼与惠崇不是同时代的人。这事说不清楚。即使苏轼没有见过惠崇,也是拿人家的画开涮了。
第67节:是"有女如芸"
  成语
  是"有女如芸"
  《诗经·郑风·出其东门》,诗的第一节是:"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历来都解释为:在东门那地儿,有许多女人。认为"如云"即众多的意思。可是,我们想一想,女人众多,就必然会有各种各样的女人,诗中的主人公总不至于认为各种各样的女人全都是美丽的吧?也有的人说:走出了城东门,看到了美女多得像彩云。这也不好解释,为什么诗中的主人公一出城,美女就全都集合了呢?
  其实,这"有女如云"的"云",是一种植物,而不是天上的云彩。从整首诗来看,第一节是"有女如云",第二节相对着的是"有女如荼"。第二节其实是第一节的同义反复,意思是一样的,语气是一致的,结构也应该是对称的。可如果一个是天上的云,一个是植物,那就不好对称了。
  从用语习惯看,《诗经》中"有女如……"、"有女……"的句子很多,如《野有死麇》的"有女怀春",《有女同车》的"有女同车"、"有女同行"中的"有女"应当解释为:有一个女子。"有女如荼"应该解释为"有一个女子像荼一样",而不可能是有许多女子全都"如荼"。如此,到了"有女如云"就成了"有许多女子",这也讲不通。
  1922年,在古都洛阳发现了汉代石经,共有几十块。著名的金石学家罗振玉将这些发现写入《汉熹平石经残字集录》一书。其中有鲁诗《诗经·郑风·出其东门》残字"虽则如芸"。既然"虽则如云"是"虽则如芸",就可以推测出来,"有女如云"也应该是"有女如芸"。可惜,今日的注释家,没有注意到这一信息,依然在朱熹等人解释《诗经》的圈子里打转。
  芸是一种草本植物,《礼记·月令》"仲冬之月……芸始生",郑玄注"芸,香草也"。
  将"云"看成"芸","有女如芸"就成了:有一个女子像芸草一样。"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就可以译成:走出东门,遇到一个女子美丽如香芸,即使是这样美丽的姑娘,也不如我的心上人。这样一来,语意通顺了,结构整齐了,也合乎事理了。
第68节:"惟楚有材"的"惟"
  "惟楚有材"的"惟"
  位于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书院,书院大门一边写的是"惟楚有材",一边写的是"于斯为盛"。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人说着,充满自豪,可是,有些外地人听了却多少有一点儿不舒服。原因是将"惟楚有材"这几个字理解成:只有楚地有人才。"惟楚有材",只有你楚地有人才,我们这地儿就不行!是有点牛气。问题出在"惟"上,将"惟"理解成"惟有"、"只有"。其实,这个"惟"并不是"惟有"、"只有"的意思。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中记了这么件事:
  春秋时,楚国有个叫声子的人,因国内有乱,投奔郑国。一次,他回到楚国,楚国令尹子木问他晋国国情。子木问:"晋城大夫与楚孰贤?"声子说:"晋卿不如楚,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楚往也。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声子说的意思是:晋国卿一级干部水平不行,可是他们的大夫一级,全是可以做卿的人才。这就如同晋国上等的木材、皮革一样,全是从楚国弄去的,这些人才本是楚国的。虽然楚国有好的材质,但是,全给人家晋国用了。
  声子说的是"虽楚有材",并不是"惟楚有材","虽"是表示转折的,意思是"虽然","材"指的是木材、皮革。声子是以木材、皮革比喻人才,想要表达的是:楚国的人才全到了晋国,自己却没有好好利用。后来,声子的话变成了成语"楚材晋用",意思成了引进人才,利用外地、国外人才。
  岳麓书院的"惟楚有材",是声子说的"虽楚有材"的引用,但是,"虽"改成了"惟",物直接换成了人。"虽"改成"惟",不再是转折语气了,但这个"惟"也并不是"惟有"、"只有",而是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只是为了与"于斯为盛"对称成四个字,形式上整齐。
  "惟楚有材"就是:楚地有人才。并不是只有楚地有人才。
  "新婚宴尔"本是离婚之作
  我有个第二次结婚的朋友,这人很爱开玩笑,他说:"我这才叫新婚,上一次那叫旧婚。"说的是玩笑,但是,觉得有点道理。
  咱们现在说的"新婚宴尔",是形容结婚时的快乐样子。这个成语出自《诗经·邶风·谷风》的"宴尔新昏,如兄如弟","昏"通"婚"。
  全诗共六个小节,前两节是: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行道迟迟,中心有违。不远伊迩,薄送我畿。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宴尔新昏,如兄如弟。
  其中的"黾勉"意思是努力。"葑"、"菲"、"荼"、"荠"都是植物。这两节诗译成现代汉语就是:"本来生活如春风和煦好天气,可你却偏弄出阴和雨。日子过得齐心合力,你却使性发脾气。葑茎菲叶本是美食,因根须不美你就嫌弃。我的心志一直没有改,原想生死与你在一起。心中不平啊,不愿意离去。你连送都不送,就把我扔进娘家大门里。我心如荼苦啊,你却美得像吃了甘荠。看你婚礼上高兴的那个样子,和那新老婆亲得像兄弟。"
  《谷风》这首民歌说的是,一个一心一意和丈夫过日子的妇人,只因色衰而被丈夫休回娘家的事。诗中抒发的是这个妇人离婚后心中的不平,及对前夫和新妻在婚礼上寻欢作乐的反感。
  这里的"宴尔新昏",本是被休弃的妇人对前夫在再婚婚礼上的得意样子的不满。这里的"新昏",就是"新婚",是相对于原配婚姻而言的,并不是指第一次结婚。"宴尔"本是形容在宴席上欢乐的样子。"宴尔新昏"后来转写成"宴尔新婚"、"新婚宴尔"、"燕尔新婚"、"新婚燕尔",意思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用于形容新婚(第一次结婚)时的欢乐样子。
第69节:"学富五车"本指写书
  "学富五车"本指写书
  现在,成语"学富五车"是形容人的学问大、读书多,"五车"就是说人有五车书。其实,原来这个成语并不是这个意思。
  咱们先看看五车书到底是多少书?
  "学富五车"出自《庄子·天下篇》,《庄子》成书在战国时期,得先说说战国时候的车。《墨子·鲁问》中,墨子说,自己造的车,质量极好,可以"任五十石之重"。这话是极力说自己的车子造得好,超出一般,从墨子的自豪感可以看出,日常的车是载不了五十石(石又写成担)的。1957年和1960年在安徽省寿县分别出土了可以合为一组的带铭文的战国青铜器,叫《鄂君启节》。"启节"就是符节,是当时的关防通行证。《鄂君启节》记载了当时水运过关的规定,其中有"如担徒,屯二十担以当一车",这话的意思是:如果用人挑担,二十担按一车计算。从这话可以推测出,一车的载重是二十担。杨宽《战国史》"度量衡制的颁布和校验"一节中说,一石120斤,一斤合252?9克。
  一担120斤,一车20担,就是2400斤;5车100担,就是12000斤,依杨宽教授的算法,也就合现在的重量6000公斤多一些。如果是现在,谁要是有6000公斤的书,那可算是不少了。
  可是我们应该注意到,那个时候书并不是用纸制的,而是竹子、木头做的简。这一来可就不一样了。《汉书·刑法志》中记,秦始皇"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意思是,秦始皇白天审理案件,夜晚看书,自己规定处理公文的数量是一石(担)。也就是说,秦始皇一个晚上的阅读量是一石。这么一来,五车书又不算太多了。一晚上看一石书,一车书二十天也就看完了,五车书也就够看一百个晚上的。对于有学问的人来说,这又根本不能算多。
  可是为什么五车书又能形容学问大呢?
  原来,"五车书"并不是说拥有五车书,而是写了五车书。"学富五车"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原文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这些话是在批评惠施,翻译过来是,惠施这人会很多方术,虽然他写的著作够装五车了,但是他说的道理却有许多是舛误与杂乱的,他的言辞也有不当之处。"其书五车"的"书"是动词,就是写。"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是说惠施所写的著作,而不是他读过的书,因为不可能惠施所读的书全是"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原来五车书是写作的量,并不是藏书量。惠施到底是不是真的写了五车书,那也不一定,庄子在这里也是夸大了说:写得多,错的也多。
  后来人只截取了"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往下就不管了,再加上后来纸的五车书也的确是很多,于是,误以为是惠施这人读了五车书。于是"学富五车"也就偏离了庄子的原意,从批评转向纯粹的赞扬,从写了五车书变为读了五车书。
第70节:运什么成风
  运什么成风
  "有个成语,运什么成风?"
  "运斤成风。"
  "斤是什么物件?"
  "斤是斧子。《辞海》、《辞源》全是这么说的。"
  虽然几乎所有的书,都将这个"斤"解释成斧子,但我说并不准确,古人说的斤,不是斧子。
  你凭什么这样说?  咱们先看运斤成风的来历。这个成语出自《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译过来就是,楚国郢都有个人将一滴石灰溅到了鼻尖上,这滴石灰如苍蝇翅膀一样薄。这个人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斤,轻轻松松一斤下去,把石灰削个干净,但鼻子却没有丝毫损伤。
  按照最基本的逻辑,表示同一概念的名词性词语是不能并列在一起的,如不能说"楼与房子"、"土豆和马铃薯"、"妈妈及母亲",古今中外都要遵守这一逻辑。而古代经常将"斧斤"并在一起,可见斧与斤并不是同一物。
  《释名·释用器》:"斤,谨也。板广不可得削,又有节,则用此斤之,所以详谨,令平灭斧迹也。"《文心雕龙·论说》:"是以论如析薪,贵能破理:斤利者,越理而横断。"这已经说得明白:木板太广,又有节子,就得用斤加工。用斤是用斧后的一道工序,是专门削平斧痕的。
  王筠《说文句读·斤部》:"斤之刃横,斧之刃纵,其用与锄相似,不与刀锯相似。"这进一步说清楚了斧与斤的区别:斧是直刃,斤是横刃。古代所说的斤,应该是指现在的锛子。
  那位说了,你这人净咬文嚼字,斧子、锛子有什么不同?
  斧子与锛子的区别至少有三:一、斧子个头小,锛子个儿大,个儿大掌握起来就不容易。过去有句话:驼裁缝,瘸木匠。裁缝工作时总弯着腰,天长日久,背就驼了;木匠用锛子时间长了,难免伤到自己的脚,老木匠脚有伤的就多。二、古代有用斧子做兵器的,金兀术就使把金雀开山斧,黑旋风李逵也手使两把大斧。是兵器就有人操练,操练多了就有套路,若是用于削鼻子尖准确程度也就高些。可看了这么些年书,就是没听说哪位使锛子上阵的,锛当不上兵器,就只能对付木头了,削鼻子就难了。三、斧子直刃,锛子横刃。以斧削鼻,可以从侧面下手。锛是横刃,削鼻子只能面对面,用锛子难多了--人的眼睛有个毛病,从正面测距离的准确远不如从侧面来的好。
  这样一比,我们就看出来了,"运斤成风"也就是运锛子成风,运锛子成风,比运"斧"成风,难度大多了,看上去也精彩多了。
  将"运斤成风"的"斤"解释为斧头,降低了匠石的技艺水平,故事的惊险程度也差了一大截。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解释与事实不符。
第71节:"血气方刚"说的是中年人
  "血气方刚"说的是中年人
  "血气方刚"是个常用成语。现在的成语词典,一般把这个"方"解释为"开始"、"正",说整个成语的意思是: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其实,对这个"方"的解释,是一个沿用了多年的错误。
  成语"血气方刚"出自《论语·季氏》,孔子说:"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很明显,孔子说的"血气方刚"是指壮年人,并不是青年人。"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说的才是青年人。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血气,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阴而气阳也"。这就说明了,"血"和"气"是两种并列的物质。孔子说的,"血气方刚"的"方",不可能是"正"、"开始"的意思,而应该是"并"、"一起"的意思,因为"血气"不是壮年时才开始的。"方"在这里不是表示时间,而是表示范围的。"血气方刚"的意思是血和气全都强盛,而不是血气才开始强盛。整个成语意思应该是:人到了壮年,血和气全都达到了强盛。清人吴昌莹的《经词衍释》中说过"《论语》血气方刚。言血与气并刚也"。
  《说文解字》"方,并船也",这是"方"的原始义。《资治通鉴》写赤壁之战时,黄盖说"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这里的"方"意思就是并联,就是用了原始义。后来,东西并在一起,也称为"方",《仪礼·乡射礼》"不方足",注"方犹并也"。《史记·苏秦列传》:"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百人守险,千人不敢过也。"这里的"方"与"比"同义,就是并列的意思。杨树达《词诠》"方"条:"表态副词,并也。"杨树达先生认为"方"与"并"古音相同,并举出了《尚书·微子》中的"小民方兴,相为敌雠",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中作"小民乃并兴,相为敌雠",作为二字相通的例子。
  "方"表示范围的"并"这个意义,后来使用很少,而表示时间的"才"这个意义,使用较多。可能是这个原因,人们忽视了"方"表示"并"这一义项,而误解了"血气方刚"这个成语,认为"血气方刚"是"血气才刚",而专用于年轻人了。
  "血气方刚"本来是用于壮年人的,并不是用于年轻人的,可是,由于对"血气方刚"的"方"错误的理解,现在变成了年轻人的专利,反而没有壮年人的份了,这也是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
第72节:不要误解"不以为然"
  不要误解"不以为然"
  人们经常误解,将"不以为然"与"漫不经心"、"粗心大意"列为一组,视为同义词。
  "不以为然"的"然",意为"正确"。"不以为然"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不认为正确,表示不同意。并不是"不当一回事"、"粗心大意"、"漫不经心"的意思,其实这是不对的。
  《汉语大词典》对"不以为然"的解释是:"不认为是正确的。多用于表示不同意。"
  《汉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对"不以为然"的解释是:"然:对,不错。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请看下面的正确用例:
  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
  虽是这样说,但是你这个考古的见解,却只是一个想象,恐怕真正的考古专家一定不以为然。(郭沫若《月蚀》)
  (张献忠)心中不以为然,笑着骂道:"……老子从没有听说过成大事立大业的人还必须脸皮子厚。"(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二十九章)
  "你也担心鲁拉把他卖掉么?"巴曲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说,"我看不会……"(高缨《云崖初暖》)
  再看古代汉语中正确的用例:
  宣和初,徽宗有意征辽,蔡元长、郑达夫不以为然。(宋王明清《挥麈后录》)
  见他的行径如此,心里不以为然。(《二刻拍案惊奇》二十二)
  另有一个成语"不以为意",《汉语大词典》的解释是"不把事情放在心上"。"不以为意"与"不以为然"是一字之差,总是有人爱将这两个成语搞混。
第73节:"沉鱼落雁"的大转弯
  "沉鱼落雁"的大转弯
  现在,成语"沉鱼落雁"常和"羞花闭月"连用,是形容女人美丽的。意思是说,女子美丽得让鱼儿都沉入水下,让大雁都落下来,让美丽的花朵儿都羞得不好意思开放了,让月儿都躲藏了起来。
  明朝汤显祖《西厢记》惊梦中就有"沈鱼落雁鸟惊喧,羞花闭月花愁颤"。其实,在汤显祖之前,《朝野新声·太平乐府·采莲女曲》中已有了"羞月闭花,沉鱼落雁,不恁也魂消"。然而,这些"沈鱼落雁"、"沉鱼落雁",都是出自《庄子》,但是,已经完全不是《庄子》原来的意思了。
  《庄子·齐物论》中原话说的是:"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翻译过来就是:毛嫱和西施是人们认为的绝色美女,可是鱼儿见了她们会潜入深水处,鸟儿见了她们会赶紧飞向高空,麋鹿见了会吓得跑开。可见,对美的认识是不一样的。仁义的论点,是非的途径,也都是纷杂错乱的,是难以知道它们之间的区别的。庄子的原意是说,美丑的标准是主观的,并没有统一的固定的标准。庄子是在借用这些譬喻,以证明他的"不可知"的认识论。
  因为,汤显祖的《西厢记》,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影响极大,所以人们就忘了"沉鱼落雁"的原意,从此"沉鱼落雁"的意思变成了对女子的赞美之辞。
第74节:邯郸学的什么步
  邯郸学的什么步
  现在对"邯郸学步"这个成语解释是:有一个燕国人,到了赵国都城邯郸,看到那里的人走路姿势很美,就跟着学了起来。结果不但学得不像,而且连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只好爬着回家。
  学人家学得不像,固然可笑。可一个好好的人非要去学别人走路,这更为可笑。然而,看着可笑其实并不可笑,实际上,这个人并不是因为邯郸人走路好看才去学的,邯郸学步另有原因。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是庄子驳斥辩论家公孙龙的话,原文为:"子往矣!且子独不闻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从"且子独不闻"可以看出,邯郸学步这件事当时应该是人人皆知的。"寿陵",别的书上不见记载,可能是一个不大的城邑;未成年人称为"余子"。邯郸学步应该是实有其事,并非庄子瞎说。如果仅是戏说,辩论家公孙龙是不能服的。
  现在模特得学走路,军人得学走路,学走路也就是这两种人。学可是学,都在用于特殊场合,平时走路是没人学的。这个寿陵青年,为什么非得要到邯郸去学走路呢?了解了古代的礼法,问题就明白了。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