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佛教入门 

_3 圣严法师(现代)
如果顺著十二因缘的三世因果,周而复始的继续下去,便是以集谛来说明苦谛的根由,
众生永远是众生,不会脱离苦的范围。但是,佛陀之要指明苦谛的根由,目的乃在协助众
生,超越苦的范围,所谓转凡成圣,那便是接著要说的苦灭谛了。
十二因缘的解脱观
苦灭谛,乃是逆著十二因缘的次第,从断绝第十二因缘的老死,向上推转,到了第一因
缘的无明断绝之时,即是超凡入圣的解脱境界及涅盘境界。也就是说,要想不「老」不
「死」,唯有设法不再出「生」;要想不再出生,便不得造下「有」漏的生死之因;要想不
造生死之因,对于贪恋的事物,便当立即放下求「取」和舍不得的心念;要想无取无求,唯
有首先排除避苦求乐的「爱」欲心;要想无爱欲心,便当不再领「受」苦乐的感觉;要想不
受苦乐所动,当求六根清净,不与六尘接「触」;要求六根不触六尘,唯有不起「六入」;
六入是由「名色」
所成,要求不起六入,便不宜求生投入母胎;投胎的主体是业「识」,故应先破业识;
业识是由前世「行」为的集聚而成,故当先勿造作有漏的善恶行为;所谓有漏(sasrava),
是指本著有我的意念,由身口所作的一切行为,不论是为身心的私我,或为群体社会国家世
界的公我,乃至是为宇宙全体的神我,均系有我有漏的生死业,为何有我的观念存在呢?乃
因众生皆在「无明」的愚疑之中,何谓无明愚疑?即是没有智慧,不能明察我们所处的五蕴
世间,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暂时的,不实在的幻景,所以误将众生各自所造的身心乃至宇
宙,当作「我」来维护与贪恋。如果能将此无明排除之后,便可修好解脱之船的漏洞,平安
地航出生死的苦海了。如何排除无明,那是要靠修行八正道来完成的工作,也就是下面所要
介绍的道谛之内容了。
道圣谛是佛陀的修道论
道圣谛,简称道谛(marga),即是灭苦之道,或灭苦的方法,也就是佛陀所说修道方
法,若能依此方法,切实遵行,便可升入圣境,是由凡夫众生成为超脱自在的圣者之道,所
以称为道圣谛。
道谛的内容,含有八目,所以总名之谓八圣道分或名八正道(aryastangikamarga),又
译作八支圣道及八正法等。现在分条叙述如次:
(1)正见(samyag-drsti)──彻底明了四谛之理,即为正见。当以诸行无常,诸法无
我,涅盘寂静的「三法印」,来监定见解的正确性。即是说,能够理解我们所处的五蕴所成
的身心世界和环境,确是虚幻无常的;既属无常的幻景,自亦没有真我的实体可求;彻见无
常,实证无我,当下便是涅盘,便是寂静(不动心)的圣境。唯有依据这样的见地,来从事
佛法的修行,才能真正地达到解脱的目的。
(2)正思惟(samyak-samkalpa)──又被译作正志、正思、正分别等,即是正确地思惟四
谛之理,基于正见的原则,勿使心中生起贪欲、镇恚、害心等的活动。这是清净意业的工
夫。
(3)正语(samyag-vac)──即是真语和实语。不妄语(谎言)、不两舌(挑拨是非)、
不恶口(粗言詈语)、不绮语(戏论淫词)。应当以善言劝勉,爱语安慰,直言教导。此为
基于正见所作清净口业的工夫。
(4)正业(samyak-karmanta)──又被译作正行,即是端正品行,远离一切的邪恶行为,
是指基于正见而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除了已婚夫妇之外的一切男女的淫事,均为邪
淫),不用一切兴奋剂或麻醉物。此即是清净身业的工夫。
(5)正命(samyag-ajiva)──清净了身、口、意的三业,顺从佛陀的教法,远离五种
(不正当的)被佛陀称为以邪法活命的职业,例如:诈现奇特、自称功德、咒术占卜、大言
壮语、彼此标榜等;亦即是以不正当的手段,谋取不法的利益,名为邪命。学佛的人,当以
正常职业,取得生活的所需。
(6)正方便(samyag-vyayama)──又被译为正精进或正治,即是努力于贪嗔无明等烦恼
的对治,精进地迈向涅盘的圣道。故当发愿:已生之恶使之速断,未生之恶使之不起;已生
之善使速增长,未起之善令之生起。
(7)正念(samyak-smrti)──系念正道,不起邪念;即是以不净观(a-s'ubka-smrti)等
的方法,摄心制心,使之不受物境欲念所摇动。所谓「不净观」,即是观想此一身体,共有
五种不净:
(一)种子不净(由父精母血所成故),
(二)住处不净(胎中十月住于母体的屎尿之间故),
(三)自身不净(此一身体是由地质、水份、热能、空气等四大所成故),
(四)自相不净(身中常由眼、耳、口、鼻以及大小便道的九孔之中流泄秽物故),
(五)究竟不净(此身死后必将腐烂化为脓血,乃至枯骨亦坏故)。观想自身不净,观想
他身不净,便可息灭物欲之心,也可增进舍身为道之心。请注意,佛教所说的「四大」,是
指构成宇宙的四大物质元素,不要误以不贪酒、色、财、气,名为「四大皆空」;乃以宇宙
的物质元素,暂时幻现的身体,不是究竟的存在,所以称为「四大皆空」。
(8)正定(samyak-samadhi)──循著以上七个阶段次第修行,正念的观想完成,便可进
入四禅八定,再加以无常无我、四大皆空的正确知见(即是空慧的观照),便能进入无漏清
净的灭受想定,那即是解脱自在的境界,不生不死的涅盘境界。所谓涅盘(nirvana),曾被
译作灭度、寂灭、圆寂等,即是超越了一切烦恼苦痛的系缚,住于绝对自在的境域,那是不
能用时间和空间来范围的圆满充实的存在。
不苦不乐的中道
我们从以上所见,佛陀的修道论,既不主张享乐,也不主张苦行,乃是不苦不乐的中庸
之道。实行起来,也不会感到困难,不用浪费金钱,也不一定要我们避开现实的生活,而是
教导我们,就在现身所处的环境中,及时用功修行。著手之际,也不繁杂,只要能够把握住
一个原则,认明我们的身心和这身心所处的环境,都是无常的、无我的、暂有的、幻有的,
便可渐渐地对名利得失的心念淡薄下来,对于求取解脱之心积极起来。然后再对日常生活、
待人接物之间的存心,以及言行方面,加以留意;宁可损己利他,不要损人利己;应以正当
的职业,为人间的社会,谋求幸福;尽可能地利用时间,多做自利利他的工作;为了洗练我
们的身心,应当多做一些使得物欲沉淀的工夫。这种工夫,上面仅仅列举了一种不净观的方
法,其实,正念所包含的方法很多,主要的尚有六种正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持戒(即
在八正道中的身口意三业的清净)、念布施(以财物布施贫穷,以佛法施化有缘的众生)、
念生于诸天的功德。
这儿须加解释的,修行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不出福慧二类。心中念念不忘地对于佛
陀伟大人格的敬仰,对于佛陀所说教法的渴求,对于实践佛陀教法者──僧人的见贤思齐,
对于造作恶业的警惕,对于困苦众生的盼望能予以救济,对于以禅定力而生于诸天的向往。
这六种系念的表现,均属于福业,但此六念的功夫所得,便属于慧业了;因为正念不断的更
进一步,便入禅定境界,定力即能产生智慧。
以佛陀的智慧所见,生天未必可喜,即使到了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处天,仍未脱出生死的
界限,故对于六念之中的念天功德,不可误解成为仅仅希望求生天上,而是指的八正道中最
后一个阶段,盼由四禅八定的禅天过程,进入涅盘。
正念,主要是指心念,但是,晚近中国,以口念佛、念经,也不为错;由口业来帮助意
业,当然更好。不过,如果仅用口念而疏忽了心念,那就舍本逐末了;如果仅是口中念佛,
而忽视了八正道的兼顾并重,更是错上加错了。事实上,凡是信心坚强、修行殷切的人,也
必是位行解双举的佛教徒。
因为,佛陀的教法,是要我们在不背弃现实生活和人类环境的原则下,努力于解脱道的
修持;并以佛法的实践,来导致个人生命的升华,促进人间社会的净化。所以八正道的修行
者,既能摆脱物欲之火的煎熬,也不必如苦行主义者们接受痛苦的折磨。
佛法的中心思想
佛法,便是佛陀所说的教法,即是佛陀教我们用来自利利他的修行方法,以及解释这个
修行方法的原理,切勿误解修行仅是出家人的事,也勿以为唯有吃素念佛或坐禅拜佛才是修
行,这点可从上面的介绍之中得到理解。也正由于如上的介绍,使我们见到了佛法的一个梗
概。这个梗概,便是「四圣谛法」,在此四谛法中,又以五蕴法分析了宇宙人生的本体,五
蕴法中包罗了构成主观的六根和客观的六尘,这个五蕴的世间,便是苦谛的内容。又用十二
因缘,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说明三世因果的循环,也说明了如何使此因果循环的现象消
失。事物之间所发生的关系,名为因缘;先后之间所起的现象之关连,名为因果。因缘思想
和因果思想,是一体的两种表徵,乃是佛陀思想的独特处,也是佛教的中心思想的中心。佛
陀即以此因缘与因果,宣说了集谛和灭谛。为了灭苦的方法,便说了八正道,八正道乃是最
平易近人的修行方法,也是最能适合人们接受的中庸之道。
当然,初初接触到佛法的人,可能仍有不太明白的地方,此在佛陀悟道之初,即已有过
如此的顾虑,结果还是被许多愿意接受的人理解了,所以也发扬光大了。
从五蕴的基础上,发展成了「唯识法相」的哲学;从因缘生法的立场上,发展成了「般
若性空」的实相论;从身口意三业清净的立足点,完成了戒律的体系;从正念及正定的基本
上,发达了禅观的思想。统括佛教思想史上的小乘佛教,而至大乘佛教,其中心思想的源
头,皆不出如上所举的四圣谛和八正道,所以把它称为佛陀的根本教义;因为它是大乘、小
乘,一切佛法的根本,故又被现代学者们,称为根本佛教。
六、佛陀的教团
教团的构成
在佛陀当时的印度,尤其在恒河流域一带,有著许多的沙门团,是于各种不同的思想
下,形成各式各样的出家人的团体。当佛陀成道之后,有了自己的教义,依照佛陀的教义,
作为实践依准的出家人,也日渐多了起来,这便是自成为一个佛教教团之开始。
但是,佛陀的教团,虽以出家的沙门(s'ramana)为中心,经常追随佛陀的,也以沙门为
主,佛法教化的对象,却不限于出家人,佛陀倒是为了教化在家人而到处游历,并且教导他
的出家弟子们随缘教化,往往利用出外托钵乞食,接触俗人,应机施予佛法的宣化,故将托
钵乞食视为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以之接引、化导与佛法有缘的人们,所以名为化缘。
俗人归信之后,绝对的多数,不会随佛出家,佛陀也不要求人人出家。因此,出家的沙
门,形成了教团,教团的外围,便是众多的男女信徒;他们虽不直接参加教团的集体生活,
却和教团之间,有著密切的关系。所以,提起佛陀的教团,也不能忽视了在家身分的佛弟子
们。
将在家的男女信徒和出家的大小男女,分别起来,佛陀的教团之中,便有七类不同的身
分了:
(1)优婆塞(upasaka):汉译为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等,即是亲近三宝的在家男子。
(2)优婆夷(upasika):汉译为清信女、近事女、近善女等,即是信仰佛法,近事三宝的
在家女子。
(3)沙弥(s'ramanera):汉译为息慈(息恶行慈)、求寂(勤求圆寂)等,即是依比丘
而住的出家少年。
(4)沙弥尼(s'ramanerika):即是依比丘尼而住的出家少女。
(5)式叉摩那(s'iksamana):汉译为学法女、学戒女、正学女等,即是女子于十八岁至
二十岁的两年之间,修习特定的不淫、不盗、不杀、不虚诳语、不饮酒,不非时食的六法,
而住于比丘尼的团体中者。此与沙弥尼所不同者,沙弥尼是未成熟的少女出家,一旦进入教
团,便可肯定她的出家身分。式叉摩那是已成熟的少妇或已不是处女的女子,须以两年的时
间来观察她是否能够适应出家的生活。
(6)>比丘(bhiksu):汉译为乞士、熏士、破烦恼等,即是二十岁以上受了比丘戒的出家
男子。
(7)比丘尼(bhiksuni):即是二十岁以上受了比丘尼戒的出家女子。
依据佛教的惯例,以上七类的尊卑位次,是这样的: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
沙弥尼、优塞婆、优婆夷。总名之为佛陀座下的七众弟子,也即是构成佛教教团的全体信
徒。
在家信徒的生活轨范
作为一个在家的佛教信徒,和非信徒之所不同的,即是归依三宝和受持五戒的要求。也
就是说,一进佛门,首先要对佛陀生起崇敬之心。虽然,佛陀本身无须由于信徒的崇敬而显
出他的崇高伟大,也不是由于佛陀有什么权威而强制信徒对他崇敬,乃是为了崇敬佛陀的伟
大人格和智慧,他将他自己所悟的解脱方法,悲天悯人地告诉了我们,我们对他的救世精
神,是否应该崇敬呢?假如你已接受了佛法的教化,是否应该见贤思齐,对于佛陀的人格有
所向往呢?如果是的,那么,对于佛陀的崇敬,乃是为了提挈自己,使得自己也能渐渐地走
向成佛的道路。
所以信佛的第一个条件,便是对于佛陀的敬仰和归信,佛经中称为「归依佛陀」。
信佛的最大目的,不该仅是为了求取现实的利益,但是信佛的利益是通过了现实生活而
达到解脱目的者。要想求取利益,必须依照佛陀所示的方法来做。所以对于佛陀的教法,也
当归信,名为「归依达磨」。达磨(dharma)即是佛陀的教法,尝被汉译为轨持和轨则等。
佛陀的教法,要藉人的传持和宣扬,才能长时间地让广大的人们接触到,故对传持佛法
的人,亦宜恭敬如同佛法,此名为「归依僧伽」。僧伽(samgha),意译为和合众,即是以佛
陀的教法为轨范,意见相同、利益均等、生活相同,身、口、意的行为方面,也均和睦相处
的人们。主要是指出家的佛弟子们。
以上三项,加起来名为「三归依」,亦名「归依三宝」。以现代的观点来说,便是敬爱
教育我们的老师、珍惜老师传授的学问、尊敬创发学问的古圣先贤。不过佛法不同于普通的
学问,这是使我们从有限的生死界中,进入无限解脱境
首页 上一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