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佛教入门 

圣严法师(现代)
佛教入门 
--------------------------------------------------------------------------------
(上篇: 佛陀示现)
圣严法师 著
一、如何理解佛教
对于中国人而言,不论他信不信佛,在日常生活及习俗之中,多多少少,均有佛教的成
分在内。相对地,中国的佛教,也不全同于印度或其他国家的佛教;因为佛教到了中国之
后,经过近两千年的发扬光大,早已接受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中国化的佛教。所以中
国佛教,是外来的文化,也是中国自身的文化。可是,当佛教深入中国的民间而成为普遍化
的信仰之后,对于佛教的根本面貌,反而不为大众所知;大众所知的民间佛教,乃是为求现
世利益而供观音菩萨,为求死后安乐而供地藏菩萨,为了消灾祈福而念药师弥陀。活著的时
候,为了求财、求寿、求子、求福、求平安,而到寺院敬香许愿;死了之后,即由亲属请了
出家的僧尼,为之诵经超度。一般人所知的佛教,大约仅仅如此。当然,这些观念和现象,
站在作为宗教信仰的功用上说,佛教并不反对,只是佛教的内容和佛教的根本精神,并不仅
是如此。
这也难怪,纵然是中国的知识分子,自佛教于两汉之间,由西域传到中国以来,虽有不
少的人接受了佛教,且为佛教的弘扬和实践作了伟大的贡献。但是众所周知,所谓儒释道三
家的优劣论争,尚在其次,而以儒家或道家的立场,主张毁佛灭释的史实,也是历历可数。
他们所据的理由是「尊王攘夷」,为了维护中国的国粹,就不得不打倒或消灭来自印度的佛
教。这些知识分子,大多不先要求自己理解佛教,便竖起了灭佛的招牌,例如唐代的韩愈,
便是典型人物。有些是先有了儒胜释劣的成见,再来阅读佛书,并进而采用佛理来充实他们
的儒学思想,但仍抱著出主入奴的观念,排斥佛教,此如宋朝的朱熹,也是典型人物。此后
所谓宋明的理学家,无不走著崇儒辟佛的思想路线,他们所持的理由,总以为佛教是出世遁
世之学,儒家才是入世治世之学。道家则更有趣,排斥佛教,却又模仿佛经的形式,抄袭佛
典的内容,编造成道教的经典。实则,佛教传入中国之前,仅有方士而尚无道教,毋宁说中
国的道教,是由佛教哺育而成的中国宗教;中国的儒学也由于佛教的滋润而开出了宋明理学
的新境界。所以说谁是入世治世?谁是出世遁世?根本难以分辨。如说儒者治世,中国的政
治,历代多以儒学为主,可是王朝的兴替治乱,始终都在变动之中,更可以说,近世中国之
衰弱,便是整个中国文化所造成的,难道儒教没有责任吗?反而是佛教始终以在野的立场,
尽化风易俗的义务,未尝有政治权力的野心,却从未逃避现实。假如说,佛教果真是消极避
世的话,一般人信佛之后,便会脱离世俗,那么还有谁来向世俗的大众做宣化的工作呢?假
如无人入世宣化佛的教法,佛教不唯不能传来中国,来了中国也无能深入民间而成为最普遍
化的宗教。
当然,现代的知识分子,不会再以中国的儒家为正统而来排拒佛教;但也不是绝对没
有,只是这种思想已不合时代潮流,因为儒家本身也正遭受著各种角度的攻击,我们倒要反
过来同情儒学的处境了。比如今天的世界潮流中,虽有很多欧美及日本的学者研究儒家思
想,但其绝不会以儒家的儿孙自居,儒家所说的「道统」观念,在他们是无法承受的。至于
佛教,在世界各地都有人在研究、在信仰、在实践,虽然也有不少学者仅将佛教当作学术研
究,却有著更多的人在研究佛教,也信仰佛教。
很久以来,最大的困难,乃是无法使得没有宗教需求的人接受佛法。不信宗教和反宗
教,有三种原因,一种是他们觉得宗教的信仰,对于自己无关紧要,不反对他人信仰,自己
则不希望信仰;像这一种人,或可能当其遭遇世事的打击、变故之时,在无可告援之际,会
想到某一宗教的信仰,对自己可能有用,也可能终其一生,不会进入宗教之门。另有一种人
对宗教抱有所谓「迷信」的成见,所以反对宗教;但当他们在求知的原则下,接触宗教的人
士或阅读宗教的书物,经过一段审察的时间之后,就很可能改变反宗教的态度,如要他选择
那一个宗教,作为终身的信仰,我可断定他们将是选择佛教,因为在所有的各宗教中,佛教
在表面上虽也不无迷信的色彩,佛教的教义,却是最不迷信的。再说第三种人,乃是属于某
种主义或思想的忠实信徒,他们对于宗教,打内心起,就存有极深的偏见,要他们不反宗
教,甚至信仰宗教的可能性,纵然是有,也很渺茫。这是世间相的相反处,也是相成处;没
有恶,显不出善,没有恶,也无需要善;宗教是为需要的人而存在,却是为了无宗教信仰的
大众而产生宗教。有了反宗教的人,始能促使宗教精神的历练与升华;有了反对佛教的人,
才能为佛教带来新生的机运,所以,在大乘佛教的立场看恶魔,恶魔乃是修持逆行的大菩萨
化现。因此,在佛教的立场,唯有尽其在我地努力弘化,绝不憎恶外来的打击者与毁谤者。
以上所说的三种人,第一种人假如接受了宗教,那是不论什么宗教,都有可能成为他们
信仰的对象;第二种人如果接受宗教,必然是选择佛教;第三种人终身不信宗教,佛教也不
将他们视作恶魔。但是,佛教徒们自己以恶魔的身分来摧毁佛法者,历史上不曾有过;因为
若非大菩萨的化现,拥护佛教、修行佛法唯恐不及,岂敢破坏佛法!佛陀也曾再三叮咛:佛
子爱护佛法,应当比爱护他自己的身命还重要。
不过,已如前述,中国人之信仰佛教者,占的比数很多;真正理解佛教者,占的数目则
很少了。原因是一般人所接触的通俗的佛教信仰,已经变为神佛混淆,甚至被贬为低级的或
原始宗教的鬼神信仰;加上少数的知识分子,在文字上对佛教加以歪曲的描述。所以,纯正
的佛教信仰是什么?虽已有著佛教的三藏教典,作过极多的解释工夫,然对现代的一般人而
言,读通佛教的经论,固属不易,读完三藏教典,也没有必要。因此,有许多人,希望以最
经济的时间,即能理解佛教,对佛教得到一个基本的认识,这种概要性的、通俗性的佛教著
作,以前不是没有,唯其多局于中国佛教的宗派介绍,或仅就某一个观点介绍,或仅以某一
阶层的人作为介绍的对象而著笔。那些书,当然都是值得阅读的文字,所感不足的是未作通
盘性的介绍;因为,我们要理解佛教,最好从佛教之所以发生在印度的社会及时代背景为
始,然后认识佛陀的人格、佛陀的思想、佛陀的教团,以及教团的发展和演变,历史的传流
与扩张。佛陀的教义,经过长时间的传述及注释,加上广阔面的繁衍及发扬,本质虽然未
变,形态却因时、地、人物的不同而有了各式各样的表现;在这些形态之中,确有真正的佛
教教义,不过也有不少是和真正的佛教并不相应的东西,我们应向读者承认这些事实,并指
出这些事实。
以下,将根据近世佛教学界,所得最新的研究成果,用中学生即可看得懂的通俗笔法,
写出十万字左右的一册书来,以提出问题和解答疑问的方式,将自印度开始的佛教教主、教
理、教史、教仪等,作扼要和明确的介绍。
二、佛教为何出现在印度
释迦牟尼
在古代的印度,一个小小的城市国家,迦毗罗卫城,降生了一位王子,名叫悉达多,后
来出家修道,成了无上智慧的彻悟者,也成了无量福德的圆满者,更成了最高人格的究竟
者,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因为他是出生于释迦族的一位圣人,故被尊称为释
迦牟尼。
何谓佛教
自从佛陀创始了教团之后,到目前为止,大致上分成两大系统,在世界各地传流下来。
南方的小乘系统,有锡兰、缅甸、泰国、柬埔寨、寮国、越南等;北方的大乘系统,有中国
(包括西藏)、朝鲜、日本等。它与世界性的犹太教、基督教和回教,并称为四大宗教之
一;但是,佛教与其他宗教的最大不同之点,在于「无神」的教义。不论任何宗教,若非崇
拜多神的偶像,便是信奉一神的主宰;实际上,犹太教、基督教、回教,同出于一个根源,
同属于一神信仰的宗教。唯独佛教,别树一帜,主张因缘与因果,否定神的权威;因此,普
通人以为,不信神的主宰,便会落于唯物的思想,站在佛教的立场,既不偏向唯神论的迷
信,也不走向唯物论的极端,主张以合理的身心,促进个人以及协助他人的人格之完成。
谁能达到这个目的,他便是成了佛陀的人。佛陀将他自己成佛的经验和方法,告诉他的
弟子们,弟子们一边照著佛陀的话来修行,同时也辗转地告诉他人,这便是以成佛的方法,
教化人类大众的佛教了。
佛教既然不同于唯神论和唯物论的偏激,所以是平易近人的宗教,更是宽容博大的宗
教。为了理解佛教之所以出现在印度,不妨把佛陀出生以前的印度,介绍一下:
印度的民族
印度这个民族,自古以来,便相当神秘且复杂,在宗教信仰方面,尤其复杂而繁多,但
在西元第八世纪之初的回教徒入侵印度之前,印度尚未发生过宗教的战争,当回教徒以武力
征服之后,和平与慈悲的佛教,即首遭灭亡之祸。经过两三个世纪回教王朝的统治之下的印
度,下层社会的民众之间,也有不少人成了回教徒,起而与其原来的印度教对立,此后,印
回两个宗教之间,战祸连绵,迄今未了。第二次世界战争结束之际,印度从英国统治了三百
年的殖民政府之下,获得了独立,但却在印度领土之内,割出了一个新的回教国家巴基斯
坦,纵然在印度境内的回教徒们,有了自己的回教政府,印、巴两个政府之间,依然时起战
端。
至于印度教,乃是佛陀降生之前,印度民族的固有信仰,先是婆罗门教,经过历代的变
迁而成为现在的印度教。
印度在西元前二千五百年至二千年间,即已有了属于青铜器时代的都市文明,当时的印
度人民,在以农业为主而兼营工商的情形下,已在衣食住方面,享受到了高度的生活水准,
此从一九二二年,印度河流域的莫恩求达罗的遗迹发掘之中,已被证实。然而此一都市文
明,于西元前一千五百年之时,由于来自西北方的印度雅利安民族之侵入,便受到了破坏,
此一新来的民族,相信也曾受到原住民族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以雅利安民族为主流的印度
文化。
从语言学上考察印度雅利安民族,和今日欧洲语系的各民族有其关连,所以统称之为印
度雅利安语系的民族。其中的雅利安民族,是由中央亚细亚的高原,通过阿富汗尼斯坦,到
达印度河流域,再向南侵而至恒河流域,结果,完成了以印度河流域为中心的婆罗门教,以
及以恒河为中心的许多新宗教,佛教便是极具代表性的一大新兴的宗教。
可是,印度除了白种的雅利安人,尚有肤色黑暗的土著,达罗维荼人住于南方,另有一
支接近中国边界的蒙古族,释迦牟尼的降生地,现在也从印度本土分裂出来,成立了一个仅
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小王国,叫做尼泊尔,以其现在的住民而言,与蒙古血统的黄种人无异。
因此,近世的学者之中,例如英国的历史家斯密斯氏(Vancent A. Smith),以为释迦牟尼即
是蒙古系的黄种人,但是,依据佛典中的记载,以及传统的见解,佛陀是雅利安族的白种
人。
婆罗门教
所谓婆罗门教,是雅利安人的宗教,这个宗教的形成,是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居
于印度河流域的时代,后来,恒河流域产生了耆那教,特别是佛教等新宗教,经过长时间的
相互影响,婆罗门教本身也发生了革新运动,故到近世以来,称之为印度教。但在本质上
说,印度教与婆罗门教的意味,并无差别。所谓婆罗门,是雅利安人之中世袭的祭师阶级,
他们在宗教上占有无上的权威,故将他们的宗教称为婆罗门教。
若从文化史的背景上考察起来,婆罗门教的根源,并非产于印度,而是印度欧罗巴诸民
族的共同信仰,例如印度与波斯的宗教之神,大致相同,印度的善神为提婆(Deva),恶神为
阿斯罗(Asura)(到佛教之中称为阿修罗);在波斯的□教,善神为阿诃罗(Ahura),恶神为
阿劣曼(Ahriman)。印度教祭火,火神为阿耆尼(Agni);□教也拜火,火神是阿脱尔
(Atur)。同时,这两个宗教,均用一种苏摩(Soma)的草制成的酒,当作祭神的圣物;也均用
动物作为供祭的牺牲。由此可以明了波斯的□教和印度的婆罗门教之间,有著共同的渊源关
系。即使古代的希腊、罗马和日耳曼人的诸神之信奉,也是基于同一个起源,后来被基督教
征服之后,欧洲各民族才和他们原有的宗教告别。
阶级制度
婆罗门教的主要特色,即是以圣职为中心的阶级制度(Caste),以及圣典之神圣的两
点。这个阶级制度是世袭的,永无变更之可能的。这是由于有西北方侵入印度的雅利安人,
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赖宗教来解决的问题,占了极大的比重,凡事均不敢不考虑到和
诸神的关系,奉献供物,祈求诸神息怒,并且给予恩宠。因此终日以祀神为务的祭师们,在
智慧上能够理解宗教的神秘,尤其熟悉祭神的仪礼,无形之中,即在人民心中,自然取得了
很大的权威和崇高的地位。他们在印度住定以后,大概未有多久,这个以婆罗门为最高阶级
的观念,即已形成。第二阶级为从事治安及保卫人民的武士,称为刹帝利;第三阶级为从事
农工商业的一般庶民,称为吠舍;第四即是最低阶级的奴隶或贱民,这是以被雅利安人所征
服的原住民为主的,称为首陀罗。
这种阶级制度,当然是不合理的、不公平的。佛教之能在婆罗门教的国土中,得到发展
的机会,原因当然很多,反对阶级制度,主张四姓平等,乃是主要的因素之一。可惜,当佛
教被回教消灭之后,印度教再度抬头,阶级制度依然存在。而此阶级制度的规定,即载于他
们的神圣的吠陀的圣典,所以相互为因,根本无法废除。
吠 陀
婆罗门教的第二特色,是把他们来自天启的圣典,视为绝对的真理之所在,共有四类,
总名为吠陀(Veda,意为知识),即是他们的四大根本教典。
(1)梨俱吠陀:这部书不但是印度最古的文献,也是全体印度欧罗巴民族中最古的文
献,总集了一千多首宗教赞歌,在其中看到了雅利安人到了印度河流域的五河地方,率直地
吐露了他们对於宗教的感情,对於种种神明的奉祀与祈祷,其中有关前面所知苏摩酒的供养
之处很多。这些赞歌,由祭师阶级的婆罗门,代代相传,且为以口传口,不以文字记载,视
为无上的神圣。
(2)沙磨吠陀 及
(3)夜柔吠陀:在内容方面,此二吠陀,不出梨俱吠陀的范围,乃是为了使用于各种不
同的祭典,编集而成。
(4)阿闼婆吠陀:大致也和梨俱吠陀类似,所不同者,其中有著很多用于各种场合的咒
术及魔术,这是它的特殊之处。所以近代学者之中,有人以为阿闼婆吠陀,或者是反映出了
雅利安人受到印度土著民族的民间信仰之影响,才有这样的圣典出现的。
除了以上四种被称为吠陀「本集」(Samhita)或吠陀文献之外,尚有《梵书》
(Brahmana)、《森林书》(Arangaka)、《奥义书》(Upanisad)等三种,也应包含于吠陀文献
之内,而被视为《天启书》(Sruti),以别于后世产生的《圣传书》(Smrti)。其中特别是
《奥义书》,宣说了非常高深的形而上学,故为研究印度哲学学者们,极其珍贵的文献。到
了西元纪元之后,婆罗门教的内部,也发展出了各式各样的哲学学派,不过,凡是属于婆罗
门教的任何派别,无不将《天启书》视为绝对的神圣。
总之,婆罗门教虽可因为时地环境的变迁而有所不同,对于婆罗门阶级的特权和吠陀神
圣的信念,乃是永远不变的。当回教侵入印度之后,用武力压迫印度人民改奉回教,自属事
实;然在下层的贱民社会,取得许多人的真心信仰,苦于宗教的阶级制度,亦未尝不是原因
之一,这是可想而知的事。
恒河流域的文明
再说,定居于印度河流域的雅利安人,渐渐向东方移动扩展,到达了恒河流域。在西元
前五百年顷,恒河流域的文化,已从传统的雅利安文化中,得到了新生的机运,大大小小的
许多王国,已渐次成立;那些共和政体的国家,人民居住在一个一个集体的村镇里,遇有大
事,即在树荫下或公共的会堂之中集会讨论,会中如果无法求得全场一致的通过,便由调停
委员会来处理歧见的纠纷。他们的政治领袖,虽称为「王」,却是由人民推选出来的。他们
的生活,是以农耕与畜牧为主,农村之外,也有从事锻冶及陶器等职的村落,工商业者已有
了各自的同业公会的组织,城市则为财富的积蓄中心。在恒河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肥沃的森
林地带,已被这些人们开拓成了景色幽美的殖民地区。
当然,在原则上,他们依旧承认婆罗门教的特权,然在这片新开发的土地上,不论在经
济或政治方面,均呈现著新的气象,因此也开始在精神方面有了新的要求。他们试著发出了
疑问:「我们在这新环境中,开辟了土地,组成同业公会,进行著大规模的经济开发,建设
了新的都市,为什么在宗教方面,还是停留在古老的桎梏中呢?对于我们无法接近的吠陀圣
典,以及世袭的婆罗门阶级的特权所提供的宗教,真的能满足自身的希望吗?」于是,便产
生了一种新宗教的要求。
新兴的宗教
所谓新宗教,当然是和传统的婆罗门教不同。那是不依赖传统信仰和圣典的权威,而是
基于各自的体验所产生的信念;也就是说,不要仰仗外在的给予,而要藉著自我的寻求,来
满足宗教的信心。
由于这样的要求,一些抱有宗教热忱的人,便放下了一切的世务俗累,走出家庭,隐向
山林,专心于精神的修养,以期从切身的体验之中,彻悟宇宙的真理,解除人生的苦恼。像
这样的出家人,当时即被称为沙门('sramana),他们在婆罗门之间,也可算得上是为求真理
的良师,穷年竟月地长期修行的故事,在婆罗门教的《奥义书》中,也曾说到过;可惜,在
婆罗门教方面,受了既成的教权的限制,不能活用《奥义书》或自由地加以讨论和思索,所
以不能做到出家的沙门那样,如想达成这个目的,必须放弃他们的特权和家庭,跟著沙门去
度出家修行的生活。
因此,比起婆罗门来,沙门的人格地位,自然高尚得多;人们对于这样的修行者,生起
恭敬心,不足为奇,所以供给衣食,使得他们没有生活之忧,得以一心修行。这一风气的形
成,到了西元前五百年之时,已由没有组织的云水状态的个别的沙门群中,出现了好多位拥
有数百名乃至数千名弟子的大沙门,各自成为一个教团,以他们自己所体得的道理,教导他
们的弟子。
这种思想的倾向,是自由化的结果,但也不是统一宗教的局面,而是宗教思想极为活泼
和繁杂的时代。最不可思议的,在这些新兴宗教的沙门团之中,竟有一种极端的唯物论在
内,他们宣扬现实的美好,嘲笑婆罗门的宗教和世间的道德。这一思想对于当时的印度社
会,影响很大。但是,无理地迷信神权和天启,固然不是人类的幸福之道,如果一味地崇拜
现实世间的名利物欲,更非人类的幸福之道。为了挽救这两个走极端的思想危机,所以在许
多的沙门团中,出现了两个新的宗教,那便是耆那(Jina)教和佛教。
耆那教和佛教,不仅在发生的年代相近,即使在思想上也有好几个共通之处,例如,两
者的教主,均系武士阶级的王子出身;最大的相似之点,耆那教与佛教,都是反唯物的无神
论者。不过,两者的命运却不相同,佛教在印度,先被印度教所兼并,复遭回教徒的彻底破
灭;耆那教却在印度历史上,从未中绝过,目前尚有一百万左右的教徒。相反地,佛教虽在
印度灭亡了,却在亚洲各地发展成了世界性的一大宗教,而且在印度的新旧各种宗教之中,
唯有佛教发出的光芒,使得全世界的人类,感受到了印度文化的崇高伟大。
三、由人成道的佛陀
佛陀的祖先和家属
信仰佛教的人,必须先了解,佛陀不是人格的神,更不是所谓创造宇宙及主宰宇宙的上
帝,或所谓上帝的「道成肉身」。佛陀是人完成的,如能依照佛陀所说的修行方法,切实做
去,便有成为佛陀的可能,到了佛陀的境界,虽然也能发挥出种种的神迹,但那不是佛陀重
视的东西,最要紧的是佛陀的完美人格和从彻悟中发出的伟大智慧。佛陀以人间的肉身,完
成无上的佛果,正是以身示范,鼓励有志学佛的人们,及时以此人间的肉身,追求无上的佛
果。
佛陀既有肉身,所以他是实际上的历史人物。唯其由于古代的印度,不重视历史年代的
记录,故对释迦佛陀,确切的生灭年月,不易追查。但在佛典的记载方面以及碑记方面,对
于佛陀的年代,有著各种不同的传说。根据近世学者的考证结果,已认定佛陀降生于西元前
五百六十年顷,入灭于西元前四百八十年之世。
佛陀的出生地,即是现在尼泊尔境内的毕拍罗婆(piprava)地方,是在北纬二十度三十
七分,东经八十三度八分之处。他自己的国家名为迦毗罗卫,当时的北印度,已经没有统一
性的大王国,在中印度方面,与迦毗罗卫城邦邻近的,以□萨罗国(Kosala)的国力最强大,
到了佛陀的晚年,迦毗罗卫即被它征服,后来又由东方的摩羯陀国(Magadha)打败了□萨罗
国,建立了更大的帝国。至于佛陀的一生,也就是活跃在这个恒河中游的地域之中,大概不
出东西四百公里,南北三百公里的范围。若以今天的交通而言,那个范围,的确不大;然在
当时的印度,能够兼顾到这样大的教化区域,实在很不容易了。
再说迦毗罗卫这个王国,在种族上被称为释迦(Sakya)族,根据旧来例如《佛本行集
经》等的记述,均说释迦族是雅利安人的刹帝利阶级,是名甘蔗王(Iks-vaku)的后裔,甘蔗
王族则出于古仙人瞿昙,又译作乔达摩(Gautama)的后裔,所以释迦族又以瞿昙或乔答摩为
氏。可是,如前面所说,近世的史学家之中,有人怀疑释迦族不是纯粹的雅利安人,甚至说
是蒙古西藏血统的黄种人。
当第七世纪之初,玄奘三藏访问佛陀的出生地之时,那里已是住的黄种人。当然,能有
圣人出世的地方,一定不会太坏,那个由释迦族组成的小国家,背后是喜马拉雅山,水量的
灌溉,相当丰富,但却少有洪水的灾害,农作物相当富饶,盛产稻米,因其位于喜马拉雅山
的南麓,在其南方,又和恒河流域的大平原相接,气候温和宜人,人民勤勉朴实,他们在进
步与繁荣之中,流露出若干骄傲的态度,对于雅利安人和其他种族之间,也有彼此轻慢的事
情发生。
佛陀的父亲,名叫净饭(S'uddhodana)王,他的父亲,另有三位兄弟,叫做白饭
(S'uklodana)、斛饭(Dronodana)以及甘露饭(Amrodana)。兄弟四人,均用饭(dana,原义为
「乳粥」)来命名,是很有趣的事,原因是当时的印度,以牛乳煮成粥,乃是非常美味的食
物。释迦族的国王,最初是由民选产生的,到了佛陀降生之际,国王的传承,已变成以世袭
为主了。佛陀是净饭王的长子,故有继承王位的资格。
佛陀的母亲是摩耶夫人,尊称为摩诃摩耶(Mahamaya伟大的摩耶);然在佛陀生后,仅
仅一周之后,便去世了。因此,佛陀是在其母亲的胞妹,也是佛陀的姨母及父王的爱护之
下,长大成人。不过,当他没有出家之前,大家都称他为悉达多太子。他那位姨母,是和摩
耶夫人同时嫁给净饭王的,叫做摩诃波□波提(Mahaprajapat大爱道)。
佛陀未出家之前,也和常人一样,娶了他舅舅的女儿耶输陀罗(Yas'odhara名闻)为妃
子,并且生了一位小王子,名叫罗侯罗(Rahula)。根据《根本说一切有部律破僧事》卷三的
记载,出家之前的悉达多太子,有三位妃子,一为耶输陀罗,二为乔比迦,三为鹿王。同书
卷四又说:「尔时菩萨在于宫中,嬉戏之处,私自念言:我今有三夫人及六万彩女,若不与
其为俗乐者,恐诸外人云我不是丈夫。我今当与耶输陀罗共为娱乐,其耶输陀罗因即有
妊。」这里所称的菩萨(Bodhisattva求悟的人),便是尚未成佛之时的悉达多太子。依照一
般的传说,佛子罗侯罗是由佛陀指腹怀孕的,站在人间成佛的角度来说,我们宁可相信上述
的记载为事实。
出家以前的悉达多
悉达多的意思是达成目的的人,中国佛经中译为「一切义成」。因为一位圣人的降世,
必有他过去世的伟大来历,所以当他出生之前,摩耶夫人是梦见了一只小象入胎而始成孕。
此在印度的观念中,将伟大的人物,总是用龙、象、狮子、虎、牡牛来作尊称的习俗有关;
当他降生于蓝毗尼(Lumbini)园之时,百花竞放,天龙喷洒温泉香水,为太子淋浴。太子初
生,即能自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而说:「我于天人之中,最尊最胜。」说毕此语,
即如平常婴儿。
从佛教的基本立场而言,这样的传说,并不十分重要,但是确可信以为真。
此后的太子,在父王及姨母的疼爱之下,物质上享受著豪华富丽的宫庭生活,同时把所
有的各种文艺武术,都在快速的进度下修学完成。由于他的智力过人,体能拔群,在已有的
知识方面,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在同辈的王子群中,他既受到拥护,同时也受到了嫉妒。例
如当他十六岁时,即在弓箭竞技会上,以一箭射穿七树,获得了冠军,并且赢得了他的表妹
耶输陀罗。
在知识方面,当以婆罗门教的典籍为主。从印度思想史上考察,西元前第六世纪之前,
已经发展出了《奥义书》的伟大哲学。印度的哲学和宗教是不可分的,《奥义书》将宇宙的
本体称为梵(Brahman),个人的本体称为自我(Atman),梵是宇宙的实在,自我的本体即是
梵。由本体之实在,产生支配宇宙的人格神;由人格神的自在天(is'vara),现出众生轮回
生死的舞台,即是天、空、地的三界;活动在这舞台上的众生,分有胎生、卵生、湿生、化
生的四种。像这样的宇宙本体论和宇宙的现象论,比起基督教的上帝创造宇宙之说,实已高
明得多了。
对于一般的民间而言,高深的形而上学,当然应用不到,倒是其中的轮回(samsara)之
说,民间殊为风行。此所谓轮回,乃是说明生命群的生死和来去的一种宗教思想,也就是说
现在生存的生命,是接续了过去生存的生命,继续存在,当现存的生命死亡之后,未来的另
一个阶段的存在,又将连接下去,而且是由于现在世的罪恶行为,感受到未来世的不幸的果
报;今世的幸与不幸,乃是根源于过去世的善恶行为。所谓轮回的范围,则有天、人、地狱
乃至遍于植物等各界的差别。人的善恶行为,称之为业(Karma),善业多,即在轮回之中上
升至人天界;恶业重,便下降至地狱界。这种思想,虽然遭受少数唯物主义者的嘲笑,但在
宗教的本位上,确为最最公平合理的思想。此种思想,能使人们在不如意的处境之时,心平
气和地面对现实;正在风云际会之时,不敢胡作乱为;尤其在想到来生的远景之时便会努力
行善。在轮回和业的观念之中,对于生存并不可喜,面对死亡也不用畏惧。因为今世的生,
是由前世的死而出现;今世的再度死亡,又将引起来世的再度新生。
因此,在佛教的经典之中,虽未见到佛陀和《奥义书》的关系,但是,除了《奥义书》
的梵天显现宇宙的思想,没有接受之外,轮回和业的思想,已被佛陀接受。可是婆罗门教的
宗教仪式之中的特权阶级,以及酿造苏摩酒祭神,并用动物的牺牲,作为对神献祭,求神赐
福的媚神行为,不唯使得祀神的人落于迷妄,也使得宗教的精神趋于堕落,这在佛陀是无法
接受的。
除了宗教仪式之外,在传统的印度宗教之中,尚有一种极其重要的宗教行为,那是一种
希求达成神人合一之境的内观工夫,印度宗教的古代圣典,大抵便是由于从修行中,达到了
这种境界的人们之所传出。他们被称为神仙或仙人,他们是用一种直观的方法,直参宇宙的
真理。这种方法,名为瑜伽(Yoga),首先将身体落实坐稳,调节呼吸,统一精神,对于现实
世界,求取高度的认识;从这种神秘的直观之中,精神力高扬,往往即能产生不可思议的奇
迹。在佛经之中,称他们为得了神通的仙人。佛陀没有出家之前,对于这些宗教的现象,当
然已经明了,并且也曾遇到过这样的仙人。
佛陀不是仅以享受人间的繁华为满足的人,虽然贵为太子,并且已经结婚,但在精神上
依旧非常的空虚,所以想到郊外去看看民间的风情。根据佛典的传说,他一连出城郊游了四
次,这四次郊游的经历,便改变了他的生活,也决定了他之出家成道的前程。他带著随从,
驾著马车,第一次出游之际,在市区见到了一个白发躬腰、风烛残年的老人;第二次在路旁
见到了一个痛苦呻吟的病人;第三次遇到了一个送丧的行列。这使他觉悟到,不论何人,出
生之后,必然会渐渐地衰老,谁也不能免除病痛,最后的结果,便是死亡的来临!死了之
后,又将出生、衰老、病痛和死亡;像这样的人生,如不设法求得彻底的解脱,实在太可
怜、太悲哀了。同时,当他童年时代,曾经随同父王去农村举行春耕祭典之时,见到农夫犁
田之际,从土中翻起了虫蚁,立即被蛙类争食一空,转眼间,蛙被花蛇所吞,花蛇又给由天
上凌空而下的巨鹰所□,像这样弱肉强食的众生相,在他看来,不禁要怵目惊心了!他为了
求得最后的答案,所以第四次再度郊游,这一回使他遇到了一位神态安详的出家沙门,终于
使他领悟到他所应走的是什么路了!唯有及时出家,一心修行,彻悟了宇宙的真理,才能知
道以何方法,来解脱众生的生、老、病、死的轮回不息的四大苦患。
出家与苦行
适巧,当悉达多太子第四次郊游回宫,计画要走上出家之道的时候,忽然接到报告,说
是妃子耶输陀罗,产一男婴,要他命名,他想他正要去出家,却来了一个障害出家的枷锁,
因而取名罗侯罗(Rahula障害)。但是,他既决心要出家,谁也留他不住。就在那天的夜
晚,当他的妃子抱著小王子正在熟睡之时,他便向她们作了无言的告别。唤醒了他的御者车
匿(Chanda),牵出了他的爱马康特迦(Kanthaka),悄悄地出了宫殿,离开了迦毗罗卫城,直
到进入了森林的深处,削去了头发,脱下了身上所有华贵装束,穿上用树皮编制的沙门服,
然后嘱咐御者车匿,带著他的服饰和那匹白色的爱马,返回宫中,向父王报告,他已出了
家,若不成道,决不回国。当时佛陀的年龄是二十九岁,有的传说是十九岁。
当他进入森林之后,新鲜的宗教生活,便是参访当时有名的外道仙人,那是专以修行瑜
伽有了成就的人。没有多久,他便修成了和他老师同样程度的境界,因此,未久之间,连续
寻访了好几位名师,但均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在佛陀的体验之中,知道那些外道名师的所谓
解脱,所谓与梵交感,与梵合一,都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然在没有更加高明的名师可供他
去参访求教之后,只好独自一人,和其他的外道沙门一样,修习苦行去了。他的毅力是极其
感人的,在苦行林中,修练绝食的苦行,连续达六年之久,在此期间,每天仅以一粒野生的
麦子,维持他的生命。当这消息传到净饭王的耳中之后,便派了五位侍者照顾他的生活,结
果这五位侍者,也受佛陀的精进所感,陪伴佛陀修了六年苦行。
可是,修了六年的苦行,身体枯瘦得已如乾柴,尚未见到悟道成佛的消息,始知依照一
般苦行外道那样地盲修苦行,毕竟无益于精神的向上。于是放弃了苦行,改用专心瞑想的工
夫。他离开苦行林,走到尼连禅(Nairan jana)河的清流之中,洗净了六年来的身垢,但他
的身体实在太瘦弱了,所以接受了一位村姑供养的乳粥,恢复了他的元气,然后便到附近一
棵叫做毕钵罗(Pippala)的大树之下,用草敷成一个座位,面向东方,双腿结成跏趺,平稳
地坐了下来,并且发出大誓愿说:「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
不过,先前陪他同修苦行的五位侍者,见他放弃了苦行,都以为佛陀退了道心,又见他接受
了一个少女的乳粥供养,便说「他堕落了」,所以离开佛陀,另找他处修行去了。
菩提树下的体验
实际上,佛陀并未堕落,只是从苦行的经验以及享乐的事实中,理解到极端的苦行和放
任的享乐,同样无济于开悟的目的,此在后来佛陀训诫他的弟子时,便作了这样的说明:
「比丘们!当过宗教生活,须避两种极端。」那两种极端呢?一是耽于享受欢乐的快乐生
活,这是卑下的、有害精神的,是无聊的浪费;另一是苦行的生活,那是凄惨的无聊和浪
费。比丘们!完成者(如来)是避却了这两个极端,发现了行之于中央的大道。这条道路,
便是开眼精神,是安、是知识、是悟、是至涅盘的大道。佛教称此为不苦不乐的中道行。
再说乔达摩(佛陀未成道前,大家均以他的姓氏称呼他)因为坐在那棵毕钵罗树下冥想
而成了佛,所以后来称它为菩提树或佛树(Bodhi-tree,意为智慧之树)。那个地方,为了纪
念佛陀的成道,被称为佛陀伽耶(Buddha-Gaya)。那棵树的切枝,迄今依旧长在伽耶佛塔的
附近,另一株切枝则于西元前第三世纪时,由印度名王阿育王(As'oka)的女儿,带到锡兰移
植,至今仍然活在锡兰岛的前首都阿奴罗达波罗(Anuradhapura)。不论在伽耶的或锡兰的两
株菩提树的分身,均被朝圣的信徒们,视为圣物,当作参拜佛迹的重要对象。其实这是一种
无花果树,植物学者把它叫做Ficus Religiosa(宗教无花果),大概也是由于佛陀在这树
下成道的原因吧!
乔达摩在这棵菩提树下,宴坐冥想了四十九日,以其奋勇精进的精神,克服了身心内外
的一切魔障,遂于十二月八日之夜,达到了冥想的最高境域,开了智慧,真正的认识了宇宙
的真理,明白解脱众生轮回之苦的方法。汉译佛典说那天是阴历十二月初八日,依照现代学
者的通说,乃是西元前523年阳历五月的月圆日之夜。
但是,他在这四十九日之中,接受了各种生理、心理及自然界的冲刺和考验。当他正要
摆下一切人间的欲望之时,欲望的火焰却更旺更盛起来;他对那些迷恋的情爱,生存和悦乐
的渴望与回忆,必须要用坚定的信念来与之战斗。那些东西,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求上进的
根源,但也均系苦难的泉源。因此,人若到了将要和这些东西告别的关头,它们便会猛烈地
在心中浮现出来,荣誉、名声、权力、财富、爱情、家族生活的乐趣,以及来自周遭的宠爱
等等,一切的喜乐和欢悦的诱惑之相,全部涌现在眼前。这种景象,使他感到困惑;可是,
终于在智慧的决断之下,突破了人类的最后弱点,战胜了身心的魔障,也克服了自身的障
害,登上了人类智慧和人格的极峰,完成了究竟无上的佛果。他的心境,从波涛汹涌的状
下一页 尾页 共3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