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医学心理学

_12 (现代)
药物心理学是在多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与临床心理学、行为科学、精神药理学、其它医学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节 药物的生理心理效应
神经心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内分泌学、精神药理学和行为科学等的研究进展,为阐明药物的心理效应提供了生物学的理论基础,使我们有可能认识药物引起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生理机制。
例如,抗精神病药物作用于脑干的脑桥上端到中脑、下丘脑的网状结构以及边缘系统脑结构,通过调整乙酰胆碱与多巴胺、5-羟色胺与去甲肾上腺素的关系,可以消除幻觉、妄想,使行为恢复正常。抗抑郁药物,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影响突触间隙去甲肾上腺素的代谢,使之在神经末梢中贮积,进而释放增加或减少其耗损,以消除抑郁,改善情绪。吗啡和鸦片可以影响体内的吗啡受体,通过影响内啡肽而止痛。再如,抗高血压药物往往引起抑郁状态;抗结核病的异烟肼可以引起轻度躁狂状态等实例可以看出,许多药物和心理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某些药物,如果作用不当可以引起人们心理上的变异;反之,也可以使用某些药物来纠正病人的异常心理。
使用药物时,不仅要重视药物引起的生理效应,还要重视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时的心理效应。如对药物高度信任,病人的心理上处于良好的感受状态,则药物疗效可大大提高,甚至没有药理作用的安慰剂也可以具有某种良好的药效。反之,纵然是应有治疗效果的药物,如果病人对它不信任或厌恶,则其疗效大大下降,甚至没有治疗效果。
Wolf曾经做过一项很有意义的实验:从胃管给一位有恶心呕吐症状的病人注入催吐剂,但对病人说:“现在向你胃里注入镇吐剂,很快就会显效,停止呕吐。”30分钟后,恶心呕吐果然停止了。一小时后病人又呕吐,于是再次注入催吐剂,15分钟恶心感受消失。这一实验证明药物确实具有心理效应,在某些情况下,它甚至可以逆转生理反应。对药物心理效应的这些研究表明,可以利用病人对药物认知活动的规律,因势利导,以提高药物的疗效。
在讨论药物心理学时,除了研究药物的治疗效应外,还应当了解药物对正常心理活动的干扰。具备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防止或减少副作用,保护病人的安全,防止意外,减少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不便和烦恼。药物引起的干扰正常心理活动的现象有如下几类:
1.记忆力减退 使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种安定剂、催眠药、镇静剂和抗癫痫药物,可有此副作用。
2.意识障碍 使用阿托品、蔓陀萝、安定、莨菪碱类、抗组织胺等药物可引起意识障碍。
3.情绪改变 抗高血压药物可致抑郁;酒精、催眠药、异烟肼,可以引起欣快。
4.精神运动性失调 如安定不适于驾驶人员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引起巴金森氏综合征;长期饮酒或服用催眠药可致震颤。
5.幻觉和妄想 使用苯丙胺、激素、异烟肼、合霉素等药物时,可以出现幻觉、妄想,类似精神病症状。
校对时间:99-12-09 3:15 陈卫
第二节 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
  
第二节 影响药物心理效应的因素
病人使用药物后,有无效果,疗效多大,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列举如下:
1.文化因素 病人的求医行为、选择药物的习惯与偏见、对用药的民间传说、舆论和宣传、病人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情况等因素都能影响药物的心理效应。例如:城市居民一般推崇现代医学,喜欢用西药;而农村居民,多首先去找中医或民间医,服用中药或单方草药。一般在治疗无效时,才去找西医。也有一部分人,始终只相信中医或西医。
2.疾病的性质 一般来说,凡是感染、代谢、内分泌紊乱和营养不良疾病,应进行抗感染、纠正代谢及内分泌的异常机能活动、补充营养,以使用调整生理功能的药物为主。而心因性疾病、心身疾病,或虽为器质性疾病,但其症状中有心理因素色彩明显的心因性症状夹杂其中者,在使用药物时,要充分发挥药物的心理效应。此外,还应注意的一个规律是:应用治疗症状的药物,如止痛药、催眠药、助消化药、镇咳药等,较易产生心理效应。而消除病因的药物,如抗生素、解毒剂,则以产生生理效应为主。
3.个体特征 如气质、人格特点、年龄等因素,也会影响药物的心理效应。动物实验证明,强而不可抑制的兴奋型实验动物,其所需药物的剂量要大于弱而抑制型动物的8倍,才能产生药物的生理心理效应。具有癔病人格特征的病人,由于暗示性强,极易接受药物心理效应。儿童也容易出现心理效应;老人产生药物的生理心理效应所需剂量仅为成人的1/3。老人出现心理效应的机会较少,但对不少药物的生理反应敏感,在一般剂量下即可引起意识恍惚或谵妄。
4.药物的制备、剂型和包装 医务人员应当交流并把病人对药物选择的信息(如剂量、包装、价格等)提供给药厂或商人。成都军区军医学校调查了8所部队医院中1,016名内科住院病人的心理需求问题,结果发现,对药物颜色的选择,以喜欢白色的最多(41.6%),其它依次为:浅黄色(23.2%)、浅红灯色(17.2%)、浅绿色(11.7%)、棕色(2.3%)、黑色(2.2%)、紫色(1.8%)。看来,病人喜欢色淡鲜明的药片,不喜欢深色者。对药物的味道,最喜欢甜味(40.9%),其它依次为:无味(34.5%)、香味(12.2%)、酸味(5.6%)、苦味(4.7%)、咸味(1.8%)。对药物剂型的选择,最喜用糖衣片(42.2%),冲剂则锐减为(17.9%),其次依次为:胶囊(15.2%)、普通片剂(13.6%)、丸剂(7.3%)、合剂(2.1%)、散剂(11.3%),对包装的选择,喜欢玻璃瓶者仍较多(35%);喜欢压膜药物的病人也较多(31.4%),因携带轻便,又可防潮;对塑料包装满意者仅有14.8%;无所谓者占10.1%;愿用纸包者最少,仅占8.7%。此外,药物的装璜设计、美工造型、图案、商标,也都会产生药物的心理效应。为了适应病人的求异心理,市场上不断有新药推出。
5.用药心理 医师和病人都喜欢使用作用强、见效快、安全的药物。成都军区军医学校对5所医院的门诊用药进行了调查,共查处方10,090张,发现滥用抗生素、维生素、激素的现象十分严重。究其原因,一是病人要求用,二是医生也往往有一定的投其所好的心理。享受公费医疗的病人,喜欢用新药、进口药、名贵药、多用药、联合用药的心理十分普遍,而经济条件差的农村病人则希望用价廉而有效的药物。
6.用药方法和途径 就服药次数来说,病人倾向于以少为好。因为既可减少麻烦,又能避免遗忘服药。故出现一日一次、一周一次或两周一次的用药方法。用药次数过频、间隔时间太短,易发生副作用、干扰工作和学习、引起病人的不良心理反应。就用药途径来说,在病菌中往往有一种偏见,认为注射比口服好,静脉输液又比肌注好。故而有人伤风感冒也要求注射一针青霉素(只一次)。直肠用药,在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下,病人多因害羞不愿用。吸入法,因对呼吸道粘膜有激惹,也不乐意应用。
7.药物副作用 如用药后出现疲乏、头晕、恶心、呕吐、震颤、共济失调等症状,使病人不易耐受,往往就会引起不遵从医嘱、中断治疗、甚至动摇对治愈的信心。假如对药物副作用不预先告诉病人。更会因副作用的产生而多虑,怀疑病情恶化、用药不当,或吃错了药等,因而引起不少心理障碍。为此,医护人员应先向病人介绍一些用药知识,这可以增加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强化药物的心理效应。
校对时间:99-12-09 3:32 陈卫
第三节 安慰剂效应、药物依赖和用药依从性
  
第三节 安慰剂效应、药物依赖和用药依从性
一、安慰剂效应
所谓安慰剂,是指既无药效,又无毒副作用的中性物质构成的、外形似药的制剂。安慰剂多由葡萄糖、淀粉等无药理作用的惰性物质构成。安慰剂对于那些渴求治疗、对医务人员充分信任或崇拜的病人,能在心理上产生良好的积极反应,出现希望达到的药效。这种反应就称为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
医务人员可以利用安慰剂,以激发病人的安慰剂效应。当对某种药坚信不移时,就可增强该药物的治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当某种新药问世,评价其疗效价值时,要把药物的安慰剂效应估计进去。如果某种新药的疗效与安慰剂的疗效经双盲法试用后,相差不大,没有显著的差异时,这种新药的临床使用价值就不大。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些新药刚刚问世时,人们往往把它们当作灵丹妙药,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热潮消失、身价下降的原因。安慰剂效应在药物使用过程中比比皆是。甚至如心绞痛这样严重的器质性疾病,使用安慰剂也有1/3以上的患者获得症状的改善,许多镇痛剂都具有明显的安慰剂效应。还有一些病人,在使用安慰剂时,也可出现恶心、头痛、头晕及嗜睡的药物副反应,这也属于安慰剂效应。
使用安慰剂时容易出现相应的心理和生理效应的人,被称为安慰剂反应者。这种人的人格特点是:好与交往、有依赖性、易受暗示、自信心不足、好注意自身的各种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和神经质。
安慰剂效应是一种不稳定状态,可以随疾病的性质、病后的心理状态、不适或病感的程度和自我评价,以及医务人员的言行和环境医疗气氛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就出现了安慰剂效应有时明显,有时不明显,或根本没有的现象。我们应当记住,在病人中安慰剂效应是较易出现的,大约有35%的躯体疾病病人和40%的精神病病人都会出现此种效应。也正由于病人有此心理特点,才使江湖医生和巫医术士得以有活动市场,施展其术。
二、药物依赖或瘾癖
医务人员在指导病人使用药物以及药政管理和药物销售部门都要考虑到药物引起的一种严重心理效应即药物依赖或瘾癖的出现。为了保护人民健康、社会安定、减少犯罪,医务人员、公安机关和海关等部门都应十分重视药物的合理使用和加强对药物的管理。
所谓药物依赖或瘾癖,都有对药物和毒物的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一旦突然中止药物或毒物,就会出现戒断反应:焦虑、惶恐、疼痛不适、流涎、无力、疲乏、失眠等症状、严重者可以出现震颤性谵妄:震颤、大汗、恐怖性幻视、幻听、意识障碍、兴奋、躁动、甚至可以导致虚脱死亡。
(一)引起药物依赖的原因
1.因疾病引起,如由于疼痛、失眠而长期服用止痛片、APC、安乃近、麻黄素及催眠剂等。
2.医师滥用或过度使用某种药物;药物选择不严肃。
3.药物销售管理不严。
4.医务人员凭借职务之便,轻易或长期使用某种药物而引起药物依赖。
(二)引起瘾癖
1.疾病或手主后为了止痛,过度使用如吗啡类药物而成瘾。
2.焦虑症或抑郁症病人,精神痛苦不能自拔,或借酒消愁或服用抗焦虑、抗抑郁剂而成瘾。
3.精神空虚、无聊、企图寻找刺激,获得暂时欣快,如吸印度大麻、致幻剂药物。
4.年幼无知、意志薄弱,为猎奇异,尝试而成瘾。
5.某些病态人格或精神病病人,抱着特殊动机而沉溺于某种毒物而成瘾。
6.文化因素 以酒待客已成为许多活动的必备形式,而且非一醉方休才够朋友,豪饮者才是英雄。在这样的社群中,很易形成酒癖。
(三)病人用药依从性
用药依从性(compliance)是指病人是否按医师所嘱用药。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要治好疾病,不仅决定于医师的正确用药,还决定于病人是否合作,严格执行医嘱用药。事实上,据调查约有30~70%的病人没有按医嘱用药,甚至未用药,或中途停药。
病人不依从医嘱的原因有:不信任医师、怕中毒、怕副作用、怕成瘾;有些是自觉病情好转,不愿再服药;用药时出现副作用,不能忍受;用药方式或途径不方便,嫌麻烦;太忙,忘记按时服药,因而时断时续,经济因素,嫌药物太贵,或认为药价太便宜治不了病,等等。当然,也有相反的现象,病人急于求成,滥用、多用药物。
因此,医师应郑重用药,耐心地向病人说明必须用药的道理,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不执行医嘱的危害。尊重病人在用药过程中的反映和意见;与药剂人员及药厂互通信息、加强合作,制备病人乐意使用和能坚持服用的药物制剂,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应。
(何慕陶)
校对时间:99-12-09 4:00 陈卫 (作者:何慕陶)
第四十章 康复心理学
  
第四十章 康复心理学
第一节 概述
康复心理学是研究残疾人和病人在康复过程中的心理规律。按照这些心理规律,使其克服消极心理因素,发挥心理活动中的积极因素,唤起他们的乐观积极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发挥机体的代偿能力,使其丧失的功能获得恢复或改善、心理创伤获得愈合、社会再适应获得恢复,且能享受人应该享受的权利。
康复心理学得以发展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诞生的历史背景。促使康复心理学出现的条件是:
1.医学模式转变的结果
这就是说,根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的服务对象不再仅仅是病人,还应包括健康人和长久以来被遗忘、被忽视了的残疾人。医学服务的目的也不仅仅是治愈伤痛,而还应保证人类的健康与幸福,以提高人类的生存素质。服务的方式,是要对人全面负责。健康时要防病、生病后要治病,对疾病后遗的残疾和不幸要给以康复处理。为此,在医学领域内便出现了健康医学、康复医学,健康心理学和康复心理学也应运而生。
2.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康复心理学创造了发展的条件。
在物质文明有了一定提高的时候,人类更加重视精神文明。首先就要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道主义和提高人的素质。在发达国家,卫生保健事业已走向与社会福利事业相结合的道路。这种世界趋势启示我们,应当去关怀那些不幸的残疾人和病后伤残者的处境,尽力改变他们的不幸现状。为此目的,也促使了康复心理学的诞生。
3.科学的发展,为康复心理学提供了多学科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康复心理学不是孤立地诞生的,它是在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现代医学发展中诞生的。这些学科的发展,大大丰富了康复心理学的内容,并指导康复实践和提供康复技术。
校对时间:99-12-10 8:20 陈卫
第二节 康复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第二节 康复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在帮助残疾人和病人获得康复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克服一切阻碍康复的心理障碍、排除一些不利因素的干扰,才能落实康复措施,发挥康复医疗技术的作用。
一、认知活动的影响
1.否认一般来说,否认对疾病的康复不利。例如:有些癌症或白血病患者往往抱有侥幸心理,怀疑自己的检查、透视、化验报告结果,是否由于医务人员不小心,与癌症或白血病病人的报告调换了,因而不及时求医诊治,延误了病情,失掉了可能康复的机会。在健康心理学和康复医学中,已把病人的否认心理和不遵医嘱(uncomplaisance)行为列入专门研究课题。
2.偏见 多见于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卫生科学知识人群。他们对卫生、保健和康复的理解和态度,受到陈腐传统观念和某些错误理论的影响,以致作出很多愚昧的、不利于康复的行为。例如,拒绝手术,认为开刀要疼痛、要失血、麻醉后醒不过来、开刀常死人、开刀有后遗症。截瘫病人,有小便潴留,应作膀胱造瘘,但由于拒绝手术,最后病人死于尿毒症。也有的不愿下床活动和锻炼,认为:“能下床活动,还算什么病菌!”由于长期卧床,结果引起肢体的肌肉萎缩及各种心理和生理功能退化。
3.偏信 由于有偏见,就易偏信。对医师的科学指导不相信,反而对江湖医生或骗子的“灵丹妙药”、“祖传秘方”、巫医神汉的鬼话和非医务人员的不科学建议坚信不疑;也有人虽不全信,但往往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结果上当受骗,延误治疗康复。
4.依赖 由于过分强调了自己的病人角色身份,可出现对医师、护士和家属的依赖。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被动、不重视自我调节和自我训练,阻碍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及时康复。
5.固执 可能是人格特点的反映,也可能是受偏见的影响,少数人也可能受其特殊地位的影响。他们坚持己见,自以为是,摆布医生、护士和家人、百般挑剔,干预诊断、治疗和康复方案,因而往往打乱康复部署。这些人常有敏感、多疑的特点,一旦违反其意志,就发脾气,采取不合作态度。
6.宿命观 一些残疾人或病人,在不幸面前,往往有自怜、自责或罪孽感,误认为生病是命中注定,是祖宗不积德的报应,罪延子孙,合当受罪;有的甚至自卑、自责,把自己视为等外公民,甚至没有求治和康复的信心与要求。在康复中,必须去掉宿命观,振作精神,与自己的不幸拼搏,才有利于康复。
二、情绪的影响
残疾人和病人在心理上的变化,最明显的是情绪障碍。由于残疾,多伴有形象的破坏,因而就出现对自我形象的不满意,自卑、羞愧、孤独,不愿参加社交活动,自我封闭,由此引起空虚感、孤独感、焦虑、抑郁、悲观、绝望、甚至自暴自弃,失掉康复信心,出现各种躯体不适感和疼痛症状。抑郁严重时,可以有厌世和轻生的行为。
三、人格的影响
对挫折、残疾和病痛的反应强度、对不幸遭遇的态度,以及自我评价的高低,都与人格特点有一定的关系。具有疑病人格的残疾人或病人,他们敏感、多疑,对不适和病痛的耐受性低下,往往夸大疾病伤残的严重程度。对治疗、康复缺乏信心,导致康复过程的延缓。癔病人格的人,则感情脆弱,在挫折和不幸面前,情绪极不稳定,对不适感则过分小心谨慎,拘泥于程序和治疗常规,固执、偏见,治疗程序略多有变动,就对康复怀疑、信心动摇。
四、社会因素的影响
1.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 人们对残疾人有不同态度。同情和爱护会给残疾人以温暖,支持和康复的信心;怜悯虽无恶意,但会伤害残疾人和病人的自尊心;嘲弄、侮辱是恶作剧行为,是不道德的,会使残疾人和病人有屈辱感、愤懑、或自怜,易导致消极情绪,不利于康复。而虐待、遗弃残疾儿童或慢性病老人,属犯罪行为,这就剥夺了残疾人和病人康复的机会。
2.家庭态度 残疾人和病人的父母、配偶、子女对他们的态度有一个演变过程。不同阶段有不同态度。这些不同的态度,就会对康复有不同的影响。有了残疾者或有了后遗症病人的家庭,全家都会感到不幸,并会伴有一种内疚感。认为家庭成员中某某人不幸、残疾或病后有后遗症,都是因为大家对他关心不够,求治不及时,护理不周到,坐失治疗良机,才造成他(她)遭此不幸,大家是有责任的。为了弥补良心的谴责,对残疾人和病人开始时百般一贴照顾,不惜花钱,四处求医。这一时期,容易养成残疾人和病人的依赖思想。如果医治无效,有的全家人开始绝望、灰心丧气,以至出现一种无可奈何的沮丧感。认为:“算了,全当他死了!”或者“等于我们没有生他。”从此,对康复失去信心,不再积极寻求康复之道,甚至采取放弃态度。更有甚者,把家庭的一切不幸和苦恼都怪罪于是残疾人和病人带来的。把残疾人或病人作为家门不幸的替罪羊。此时,则抱怨、虐待、甚至遗弃残疾人和病人。
3.企图保障个人利益 有些残疾人为了长期享受优抚、劳保、不愿降低残疾补助金等级。虽然病好应当出院,但他们仍夸大不适感,制造新症状(即不愿放弃症状),甚至抵制康复,以争取长期住院,以此获得个人利益。
4.社会性干扰 家属或工作单位出于某种动机,出面阻止治疗和康复措施。应该出院者,如能及时回归社会有利于适应环境,获得康复,但所属单位和家属怕增加负担不愿来接病人出院。殊不知,应该出院而不能出院的残疾人和病人,由于长期住院导致社会性剥夺而出现心理退化现象。对那些希望出院的残疾人来说,长期禁锢于医院中,无异于判处无期徒刑。因此,病人苦恼、痛苦、病情恶化,甚至因绝望而自杀。
5.缺乏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为残疾人和病人提供支援的水平,社会保险、福利和康复医疗机构的条件,有无足够的、训练有素的康复医学家、康复心理学家、社会工作者以及为残疾人和病人服务的自愿人员(或积极分子),都会影响康复者的保障感和安全感。
五、医源性因素对心理的影响
1.医务人员的态度简单、生硬;可以强化症状,使残疾人焦虑、悲观,滋生疑病观念。
2.治疗操作粗暴、草率或不熟练,增加了本来可以避免的痛苦,使病人惧怕手术、不愿注射等,形成康复医疗中的心理阻力。
3.药物治疗的程序复杂,时间太长,康复工具设计笨重,使用时不舒服,都会使病人放弃或中断治疗,以致达不到康复的结果。
4.药物副作用太大,用药前又未先向病人说明,当副作用出现时,病人由于不能耐受,而不能坚持治疗,影响康复。
校对时间:99-12-10 8:38 陈卫
第三节 利用积极的心理因素促使病人康复
  
第三节 利用积极的心理因素促使病人康复
以上分析了不利于康复的一些因素,应该认识到还有一些积极的心理因素,可用以为残疾人和病人的康复服务。
1.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 通过心理的和社会的支持和一定的指导措施,鼓励残疾人和病人培养起乐观、自信、顽强、自尊的心理状态,以促进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发挥器官肢体的代偿功能。例如,组织残疾人参加文艺工作队、残疾人运动会等。日本某医院组织癌症病人集体攀登富士山高峰,其指导思想是通过战胜困难以培养合理的乐观情绪,顽强地生存下去。
2.动员心理的代偿功能 人类的心理活动功能有很大的潜力。当人们不幸丧失了某种心理功能,而其他心理功能则会予以代偿。例如,在现实生活中,盲人充分发展了听觉和触觉的心理功能,使其维持了与环境的适应,并能和其他人交往。有的无臂人经过锻炼后,可以用足穿针引线,绣花作画,并能做到生活自理。
3.纠正错误认知活动,建立正确的求医行为 错误的认知活动,会歪曲客观事实;偏见和偏信,会干扰和阻碍康复过程的进行。纠正的方法主要是靠宣传、讲科学、介绍卫生保健知识,与愚昧落后作斗争;揭露、批判、制裁一切散布迷信活动的诈骗行为,清除引人误入歧途的舆论,指导残疾人和病人正确的求医行为。当然,社会也应提供求医条件和求医途径。
4.正确运用心理防卫方式 正确的心理防卫方式,可以帮助人树立勇气去适应困难和寻求新的出路,对付人生的不幸遭遇。有些残疾人是强者,他们在不幸面前,不屈服、不低头、顽强拼搏,最终自学成才或成为学有专长的人。善于运用心理防卫方式的残疾人,能较好地康复,同样可以在人生旅途留下光辉的足迹。
5.寻求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帮助 心理咨询可以为残疾人和病人排难解忧,使他们在困难和不幸中找到光明和希望。而心理治疗则进一步指导残疾人和病人消除他们的特殊痛苦,并帮助他们选择人生道路,坚定他们康复的信心和决心。
6.防止医原性影响 医务人员和一切医疗设备,本是为病人解除痛苦的。但由于某些医务人员的医德不佳、心理素质不良和业务水平不高,往往会加重残疾人和病人的痛苦与不幸。要为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就必须针对医务人员存在的上述问题,认真进行教育和培训,使医务人员能真正按心理规律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7.发展社会福利事业 全面考虑残疾人和病人面临的不幸和困难,在学习、特殊训练、就业、职业选择、恋爱和婚姻等方面,使他们都能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并使他们的人格受到尊重,能享受普通人应该享受的待遇。
(何慕陶)
校对时间:99-12-10 8:45 陈卫 (作者:何慕陶)
首页 上一页 共12页
返回书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