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网 - 人生必读的书

TXT下载此书 | 书籍信息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上下控制速度) 返回首页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中国官场学》作者:汪龙庄

_5 汪龙庄(清)
第 39 页 共 204 页
39
----------------------- 页面 40-----------------------
严惩刁民
那种矫健凶悍的人 ,往往惹事生非危害老百姓,这种人就是刁民。
如果官吏不管他就算了 ,要管他的话,就应该让他懂得法律是可怕的。
这样可以使他不敢再胆大妄为 ,从而灭掉他的气焰。如果对刁民不严
加惩处 ,那还不如不管他。因为不去管他,他还担心总有人会收拾他。
如果管与不管等同起来 ,他就认为官法是可以随便玩弄的,他的气焰
会更盛 ,不达到危害老百姓被判死刑,他是不会自行检点行为的,从
而使道德性格上的毛病变成了法律上的违法乱纪。历史上的韩非子之
所以同老子同在一个本传中 ,一个主张法治,一个主张无为:崔蔡偷
盗,孔子却赞叹子产有爱心,恐怕就是这个道理。
更留意可备急用的人才
在矫健与凶悍的人中 ,有那种勇猛干练的人才,一时间走错了路
子,也应该随时查访,暗中把他们的名字记下来。这种人要么可以让
他们充当练保 ,或者把他们编入乡丁之中。只要当官的以威势让他感
到害怕,用高尚的品德使他感化,使他知道礼节道义,从而被我控制。
假设碰上急事 ,未尝不可收服他们,使他们为我所用。这就是使奸诈、
使黑心肠用在正当的地方。
如果不是具有洞察人的能力的官吏 ,对这种方法不能采用。否则,
一旦出了差错,就等于关着门养了一只猛虎。
官阶升迁要碰运气
一饮一啄,都是早就注定之事,何况作为治理老百姓的官,被老
百姓当作休戚相关的人呢?没有前世注定的缘份 ,怎么能成为他们的
父母官呢?
一旦前世所注定的缘份已尽,那就应当离开,这决不是人力可以
挽回的。有能力的人有升官的势头,但却因为冒得太快而被压抑不用。
平庸无才之人,看来没有升官的希望,但却因他的诚实而被任用。再
说,还有那种非常得上司宠爱,但最终却一生不能升迁的;极不受上
司重视,但却被提升的。算来算去得到升官,不算他也升了官;算计
第 40 页 共 204 页
40
----------------------- 页面 41-----------------------
越深 ,越加没有升官的希望。这里面有注定了的命运,既知这是命运,
那就只有勤勤恳恳忠于职守 ,那么,什么得失都可以不计较。即使十
分不幸因为公事上的过失而得不到升迁 ,那也可以说上对得起天地祖
宗,下可以对得起同事朋友姻亲家人,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
非分之事不可为
趋吉避凶 ,这是一条天经地义的规律。为了公家而忘掉自己,就
不应当存在什么趋吉避凶的想法。至于那种贪婪残酷,置老百姓之生
死于不顾的官吏,因自己的小事而该职,以及那种使好计耍阴谋而被
法办的人 ,都是咎由自取。除以上各种情况外,其他的都是命中注定
的。但是祸福之事,上天自然有明显的奖惩法则来约束,极少有不受
天道赏罚约束的。那种暴尸恣行,作威作福的人,有幸保全一个好的
名声 ,百人之中没有两三人。不败露则已,一旦败露,那就不是仅仅
罢官的问题了。善于分清吉和凶的人,就知道哪些是我自己分内该干
的事,也就不会干自己所不该干的事,这样一来,自然就符合了趋吉
避害的法则。趋吉避凶的规律,也就是如上所说罢了。
不可图虚名而标新立异
在一个地方治理百姓 ,如非万不得已,只能够按照旧有的典章制
度办事 ,让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不要说罪恶之事不可为,即使是造
福于老百姓之事也不要贸然地干。就拿建社仓、创书院这类事来说吧,
这难道不是地方上的盛事吗 ,但我却要说不必创建社仓、书院这些东
西。难道这是人之常情吗?建社仓的种种弊病 ,我在前面已经谈到。
书院这个想法从一出来,再经过劝老百姓捐资修建,总的说来并不是
不花费精神的。等到书院一旦建成,规模已定,那就会有依靠要人的
情面而出任书院主讲。这类人中能够尽心尽力劝学生学习,十个之中
没有三、四个。老师的名分仅仅是个空名,那学生怎会有真才实学。
用一般的乡村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水平,充作大官应酬和情面的用途,
已经让人感到非常惭愧了。但是,这还不算,更有甚者,办书院的时
候,如果费用不足 ,那么,当官的还得把自己私人款项拿出来作为补
充,当官的也就会归罪到想创建书院的人。这样做是干什么呢?书院
第 41 页 共 204 页
41
----------------------- 页面 42-----------------------
这种事尚且有遗留下的麻烦 ,何况其他的事呢?所以 ,会治理的人,
切忌喜欢虚名而多事的想法,不要去贸然创建某事。
怎样应付突发事件
常言道,天下没有不怕官的老百姓。如果说当官的表现出并不可
怕的神情 ,那么老百姓对官也就有狎戏之情,甚至会造成官府畏惧老
百姓的局面,而那种粗犷凶悍的刁民就会肆无忌惮,与官府对抗,在
公堂上与官府斗法。
虽说犯此罪的是老百姓,但让他们敢于犯法的却是官府本身。事
情来得突然 ,来得意想不到,当然可以用实干来平定风波,但更可贵
的是以静制动。在公堂上就不要退堂,在座位上就不要离开座位。用
端庄严肃的神态出现在他们面前,用诚心劝告他们使他们明白事理。
看见的人也就会肃然起敬 ,听到的人自然会感到官府不可抗拒。粗犷
凶悍的人就不敢放肆。如果遇上突发事件,做官的惊慌失措,那就必
然产生大的事端。治理老百姓一定会遇上突发事件,遇上突发事件不
可不告诉老百姓,使他们明白道理。
而告诉他们的道理,完全要在平时有同老百姓亲近的功夫,老百
姓相信他。这样的话,即便做官的有小小的错误,一旦遇上麻烦之事,
也断断不会有与官府为难的人。
进退去留宜早下决心
做了官 ,就想做更大的官,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如果没有
达到目的 ,不久就想退出仕途,这是人们在做官路上的权变。如果你
的志向在努力做大官,那就只有尽心尽力克尽职守,以等待命运的安
排,即便是碰上吹毛求疵的事 ,这也是你分中该有的,你也不能不接
受。如果你不想在官路上前进了,那就应该知道什么时候停止而洁身
自好。这样一来,即便有破格提拔这样非常幸运之事,你也不能留恋
于眼前好处。所以,已经知道何去何从,那就应当选择一条路,让自
己决定。如果游移不定,下不了决心,那就必然会造成犹豫不决的形
势,从而使得做不做官都没有依靠。
第 42 页 共 204 页
42
----------------------- 页面 43-----------------------
官场难进亦难出
做官的人都知道爬上高位是很难的 ,这不是说做大官是难办到
的。凭着人力向上爬,这肯定是非常困难的。可以这样讲,往往是上
天决定了的 ,根本不可以人力战胜,弄得不好就只有使自己伤。已而
已。这里面的原因是很难讲清楚的。那么,就是谈到不做官,这也是
困难之事。这一点是那种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的人能够知道的。要是上
司不同意,那就绝对退不出官场。
要是遇上上司宽厚仁爱,体恤下属,那就能够从官场中抽身出来,
得以引退。
这些人中 ,有的幸而被上司看重他的品德,想借他来作为同事们
学习的榜样 ;有的因上司爱惜他的才能,想让他作为助手参谋,并且
用为国家服务的道义来责备他,告诫他不能松懈,不能偷安;用为公
的名义来督促他,告诫他不能够躲避公事。要是他生病了,便会怀疑
他是假装的 ;上了年纪,也会讨厌他假装衰老。那种感恩的下属,上
司便用施恩惠的方法留住他。
惧怕权威的下属 ,上司便用权威来恐吓他。如果不是平常就没有
什么牵挂的地方 ,那就会在面临这些事的时候,产生许多顾虑。总之
一条,一定要把做官看得轻,自己立身处事稳重,这样才能够毅然地
离官而去。嗟呼!
这哪里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 !
治贵实心尤贵清心
统治老百姓是没有一个固定模式拿来做当官的行为作事的准则
的。如果一个做官的,把他那爱护百姓的一颗真实的心,发展成为爱
护老百姓的实实在在的措施。
那么 ,就应该让该活的人活,这叫做 “仁慈”;杀该杀的人,这
也该叫做 “仁慈”。不然的话,姑息迁就那就必然养下奸恶之徒;自
高自大的人必定胡作非为 ;一心想得到名誉的人,必定徇私情;而躲
第 43 页 共 204 页
43
----------------------- 页面 44-----------------------
避嫌疑的人 ,便只知道他自己。这几种情况都是没有诚意,对于治理
好老百姓有什么帮助?假如说做官的心地就没有光明正大,那治理老
百姓的种种方式方法也就只是装点门面罢了。这种官吏,借着爱惜人
民之名义,而行危害老百姓的实,他哪里是在做老百姓的父母官?所
以,做官以有爱护老百姓的实心为首要,尤其以清心作为根本。
[佐治药言]
尽心
士人不得以身出治,而佐人为治,势非得已。然岁修所入,实分
官俸,亦在官之禄也。食而谋之不忠,天岂有以福之。且官与幕客非
尽乡里之威、非有乡故之欢,厚禀而宾礼之,什伯于乡里亲故谓职守
之所击倚为左右手也。
而视其主人之休戚,漠然无所与于其心,纵无天谴,其免人涌乎?
故佐治以尽心为本。
心尽于事必竭所知所能,权宜重轻,顾此虑彼,挽救其巳著,消
弭于未然,如后之检更、省事、息讼、求生、体察俗情、随几杜弊诸
条皆是也。首揭尽心二字,乃此书之大纲,吾道之实济。
尽言
尽心云者 ,非构主人之意而左右之也。凡居官者,其至亲骨肉未
必尽明事理,而从仆胥吏类皆颐指气使,无论利害所关,若辈不能进
言,即有效忠者,或能言之,而人微言轻,必不能劝其倾听。甚且逢
彼之怒,谴责随之,惟幕友居宾师之分,其事之委折既了然于心、复
礼与相抗,可以剀切陈词,能辨论明确,自有导源回澜之力。放必尽
心之,欲言而后为能尽其心。
报德莫如尽言,如遇地方有利,当兴有弊当革 ,刑罚不平、催征
苛急,与夫弭盗、救荒、劝学、除暴皆须通盘熟筹,忠告善适,傅见
诸施行为,一方作福。此之谓能尽言。谚云公门中好修行。言其一政
之善 ,所施广大,故也。
第 44 页 共 204 页
44
----------------------- 页面 45-----------------------
然则一政之不善 ,亦为恶于无穷吴。幕客虽无其权实预其事果思
利物利人 ,而随时随事尽心尽言。于民有济,乃修行之大者。
不合则去
嗟乎!尽言二字,益难言之。公事公言,其可以理争者,言犹易
尽,彼方欲济其私 ,而吾持之以公,鲜有不龃龉者,故委蛇从事之人
劝曰 :匠作主人模或且从而利导之;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也。曙乎!
是何言哉 !颠而不持,焉用彼相,利虽足以惑人,非甚尽暗,岂尽迷
于局中。果能据理斟情,反复于事之当然及所以之故,扶利害而强诤
之,未有不惊然悟者。且宾之与主,非有势分之临也。合则留,吾固
无负于人,不合则去,吾目无疚于巴。
如争之以去就 ,而彼终不悟,是诚不可与为善者也。吾又何所爱
焉。故欲尽言,非易退不可。
此条专指主宾共一事,意见过异者而言。或遇荒不恤,或加耗太
甚,及故出入人重罪之类,反复言之而不听,则去之可耳,若寻常公
事,一时议论不合,不妨从容计较。
得失有数
或曰 :寒士以砚为田,朝得一主人焉,以言而去;暮得一主人焉,
又以言而去,将安所得为之主人者。呜呼!是又见小者之论也。幕客
因人为事无功业可见,言行则造行,惟以主人之贤否为贤否,主人不
贤则受治者无不受累,夫官之禄,民之脂膏,而幕之修出于官禄,吾
恋一馆而坐视官之虐民,忍乎,不忍!且当世固不乏贤吏矣,诚能卓
然自立 ,声望日著,不善者之所恶,正善者之所好也,故恋栈者或且
穷途偃蹇,而守正者非不到处逢迎。
虚心
必行其言者,弊或流于自是,则又不可。宾主之义全,以公事为
重。
智者干虑,必有一失,愚者干虑,必有一得。况幕之智,非必定
第 45 页 共 204 页
45
----------------------- 页面 46-----------------------
贤于官也。
特官为利害所拘 ,不免摇于当局,幕则论理,而不论势,可以不
惑耳。然隔壁听声,或不如当场辨色,亦有官胜于幕者,惟是之从。
原于声价无损 ,意在坚持。间亦债事。故土之伸手知己者,尤不可以
不虚心。
虚心二字 ,非必与主人议事,当然凡事之稍有关系者同事诸人,
或有见解是即从之但求于事与无分畛域条参看。
立品
信而后谏 ,惟友亦然。欲主人之必用吾言,必先使主人之不疑吾
行,为主人忠谋 ,大要顾名而不计利。凡与主人相依及效用于主人者,
率惟利是视不得遂其所欲。往往易为媒药。其势既孤,其闲易生,稍
不自检 ,毁谤从之,故欲行吾志者,不可不立品。
立品是幕道之本,下文素位自洁俭用慎交皆其条目,而尤重自洁
俭是立品之本,品立而后能尽心尽言。
素位
幕客以力自食。名为佣书,日夕区书,皆吏胥之事。可官声之美
恶系焉,民生之利害资焉,非与官民仅有宿缉,缀不可久居此席者。
自视不可过高,高则气质用事,亦不可过卑,则休戚无关。
一幕客耳,而曰,官声之美恶系焉,民生之利害资焉,居其位者,
不为不重。抑思所系所资无非地方,敢掉以轻心乎?
立心要正
谚云 :官断十条路,幕之制事亦如之。操三寸管,臆揣官事,得
失半焉,所争者公私之别而已,公则无心之过,终为舆论所宽,私则
循理之获 ,亦为天谴所及,故立心不可不正。
正心乃为人之本,心正而其术斯端。此言操存有素。临事又以公
私之别。敬慎之至也,勿误认有事方正其心以辞害意。
第 46 页 共 204 页
46
----------------------- 页面 47-----------------------
自处宜洁
正心之学,先在洁守,守之不慎,心乃以偏,吾辈从事于幕者,
类皆章句之儒,为童子师,岁修不过数十金,幕修所入,或数倍焉,
或数十倍焉。
未有不给于用者 ,且官有应酬之费,而幕无需索之人,犹待他求,
夫何为者。
昔有为余说项者,曰,此君操守可信,余闻之怫然,客曰,是知
君语也 ,夫何尤,余应之曰,今有为淑女执柯,而称其不淫,可乎?
客人笑而去。
先生自序云 ,苟非心力所入享吾父或吐及不长吾子孙者,誓不敢
入于橐,此条即此意也,立品正心,全在洁守。
俭用
古也有志俭以养廉,吾辈游幕之土,家果素封,必不忍去父母离
妻子。
寄人篱下,卖文之钱,事畜资焉,或乃强效豪华,任情挥霍,炫
裘马 ,美行滕,已失寒士本色,甚且嬖优童,狎娼妓,一咽之费,赏
亦数金 ,分其余货,以供家用,嗷嗷待哺,置若罔闻,当其得意之时,
业为职者所鄙,或一朝失馆,典质不足,继以称赏,负累既重,受恩
渐多 ,得馆之后,情牵势绊,欲洁其守,终难自主,习与性成,身败
名裂 ,故吾辈丧检,非尽本怀,欲葆吾真,先宜崇俭。
古人云,人之于财,常患其来处少,而不知其病在去处多。每见
小席修微,尚堪仰事俯畜,而千金大多幕,反多支纳。甚或有困窘败
检者 ,正患去处之病耳,故欲洁和必先俭用,合下条看。
范家
身自不俭,断不能范家。家之不俭,必至于累身,寒士课徒,数
月之修少止数金,多亦不过数十金,家之人,目其艰,是以节啬。相
佐游幕之土 ,月修或至数十金,积数月寄归,则为数较多,家之人以
第 47 页 共 204 页
47
----------------------- 页面 48-----------------------
其得之易也,其初不甚爱惜,其后或至浪费,得馆仅足以济失馆,必
至于亏,谚所谓搁笔穷也,故必使家之人皆知来处不易,而后可以相
率于俭,彼不自爱者,其来更易,故其耗更速,非惟人事,盖天道矣。
检点书吏
衙门必有六房书吏 ,刑名掌在刑书,钱谷掌在户书,非无话习之
人,而惟幕友是传者 ,幕友之为道,所以佐官而检吏也。谚云,清官
难逃猾吏手,盖官统群吏,而群吏各以其精力,相与乘官之隙,官之
为事甚繁,势不能一一而察之,唯幕友则各有专司,可以察吏之弊,
吏无禄入其有,相循陋习,资以为生者,原不必过为搜剔,若无弊累
人之事,断不可不杜其源。总之幕之与吏,择术悬殊,吏乐百姓之扰,
而后得藉以为利,幕乐百姓之和,而后能安于无事,无端。而吏献一
策,事若有益于民 ,其说往往甚正,不为彻底熟筹轻听率行,百姓必
受累无已。故约束书吏。是幕友第一要事。
衙门公事。全凭文案,平时宜今书吏,将所办稿件,挨顺年月粘
卷,随时呈阅 ,用记一案既结,告印归档,止匕有四便,奸胥不能抽
添改匿 ,有时检查,始末具在,上司提卷,不必另做,官幕离任去馆,
克致临时周章。
此公私之别,祸福之原,当严以律己,静以制人。
省事
谚云 :衙门六扇开,有理无钱莫进来。非调官之必贪,吏之必墨
也,一词难理,差役到家,则有馈赠之资,探信入城,则有舟车之费,
及示审有期 ,而讼师词证以及关切之亲朋相率而前,无不取给于具呈
之人 ,或审期更换,则费将重出,其他差房,陋规名目不一,谚云在
山靠山,在水靠水,有官法之所不能禁者,索许之脏,又无论已。余
会谓作幕者 ,于斩续流徒重罪,完不加意检点。其累人造孽多在词讼,
如乡民有田十亩 ,夫耕妇织可给数目,一讼之累,费钱三平文,便须
假子钱以济 ,不二年,必至卖田。卖一亩则少一亩之入。辗转借售,
不七八年 ,而无以为生,其贫在七八年之后,而致贫之故,实在准词
第 48 页 共 204 页
48
----------------------- 页面 49-----------------------
之初 ,故事非急切,宜批示开导,不宜传讯差提,人非紧要,宜随时
省释 ,不宜信手牵连,被告多人,何妨摘唤千证。分列自可摘芟。少
唤一人,即少累一人,谚云堂上一点朱,民间千点血,下笔时多费一
刻之心,涉讼者已受无穷之惠云。故幕中之存心,以省事为上。
返回书籍页